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踏青的季节到了范文

踏青的季节到了精选(九篇)

踏青的季节到了

第1篇:踏青的季节到了范文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春季只剩一个清明节。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俗也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施爱东说。与其他传统大节不一样,清明节是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驱散积郁寒气和抑郁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唐代开始,寒食与清明并列放假,不同年号分别有四至七天的假期。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盛世清明图景。

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类似西方感恩节。清明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功德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第2篇:踏青的季节到了范文

踏青娱乐,是清明节出城郊游的一种风习。清明节期,春暖花开,最适于郊游,这是踏青习俗形成的客观原因,清明又是去郊外扫墓的日子,因此形成扫墓兼踏青的节俗。明人刘洞、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中说:清明来到,“是日签柳,游高梁桥,日踏青。多四方客未归者,祭扫日感念出游。”明代的清明踏青,有些就是扫墓之后接着游春的。

宋代的时候,围绕扫墓、踏青而形成大型的娱乐活动。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清明之娱乐时说:“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锢、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刍,谓之‘门外土仪’。”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临安清明节俗时说:“课件下载 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肪,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 宋人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宋汴京汴河两岸的景物以及清明人们游乐的情景。画面人物多达五百五千,牲畜五十多头,船二十多艘,车轿二十多乘,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各行各业集于游市,充分反映了清明日踏青娱乐的情景。

清明踏青,最早的源头应是古之游春习俗。《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谈论志向的一段对话。当孔子问到曾皙的志向时,曾皙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话,说明上古之民早就有季春三月野浴、踏青的愿望和习俗。后来的清明踏青,应该说是发源于上古而又继承古上已节祓禊遗风的结果。提到踏青,人们自然会想到唐崔护清明日游城南庄之事。崔护清明游春到城南,因口渴而得村女之杯水。第二年清明,崔护又来城南庄,可那女子却因思念崔护而死,于是崔护写了《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堪当趣事。

第3篇:踏青的季节到了范文

历史由来

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人们穿上春装,倾城而出,或到山谷采摘兰草,或到水滨嬉戏洗浴,或到郊野宴饮行乐。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驱除不祥,名之曰“春”。汉朝以后,踏青活动在诗文中经常有所反映。到了唐代,踏青是在元宵收灯后开始,一直持续到三春之末。

踏青在唐展到了顶峰,其时踏青又称为“游春”或“野步”,其中尤以唐代仕女踏青活动最有特色。每到上巳日,长安仕女便结伴郊游,如遇美景则以草为席,在四周插上竹竿,再将裙子连接起来挂于竹竿上,名曰“裙幄宴”,其形式近似于当今的公园野餐。

益处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万象更新,风和日丽,郊外的丛林草原生长着繁茂的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会释放大量氧气,清新的空气可以让人快速摆脱生活与工作带来的疲惫。同时,置身于绿色植物中,有助于消除视觉疲劳,绿色植物还能分泌出特殊气味,刺激人们的嗅觉器官,令人产生愉快的感觉。

踏青以散步为主,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登山远足,漫步林荫小道,择林木佳胜,飞鸟鸣叫的山陵为目标,攀山越岭,不计速度,只求消遣。此时全身的新陈代谢旺盛,外加轻松的心境,能够极大地改善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

此外,踏青还是增长知识的好机会,边欣赏自然风光,边观赏名胜古迹,可提升文化修养、陶冶情操、品味人生。许多文学家、科学家都有边散步边思考的习惯,在散步中获得构思。安徒生就是在森林中构思童话,居里夫人也曾坦言散步是激发她灵感的最好办法。

因此,对于长期伏案读书写作的群体或长居闹市的人们而言,到大自然中去踏青是一项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休闲运动。听鸟语、闻花香、看绿色,那翠绿的原野,潺潺的流水,碧绿的草地,浩瀚的林海,都能使人尽情的领略大自然的温馨,使人心胸开阔、心情舒畅、振奋精神、昂扬向上。

推荐去处

婺源

江西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农村”,漫步于乡村的石板路,穿过溪河的石拱桥,油菜花盛开于徽式农舍间,返璞归真的神韵尽在其中。那些铺着硕大的青石板的巷道,那些重重叠叠的马头墙,那些山间梯田抽象的线条,那些暮色中骑在牛背上的村童……都让人陡然间心静如水、回味无穷。

雾灵山

京城周边多壮景,却很少有如雾灵山这般秀美如画的丽景。雾灵山为部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3%。这里的春天,鸟语花香,花红柳绿,蜂蝶缠绕,各种花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桃花源

桃花源,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即晋代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之处。每逢三月桃花开时,山下水边,红霞万点,一派盎然春意,美不胜收,过往游人络绎不绝,毕竟没有谁抗拒得了乌托邦的诱惑。

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座历史名城本就是文人骚客热衷的踏青圣地,三月的扬州城更是美艳动人、百花争艳、柳絮如烟、烟雾迷蒙。如果你喜欢江南水乡的灵动与幽静,这里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注意事项

1、量力而行

踏青途中应随时补充各种营养,不能乐而忘返,造成过度疲劳。如果出现心悸、乏力多汗、头晕眼花等症状,应尽早休息,切忌勉强。

2、穿戴适当

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要带足衣服,以防感冒。鞋子应选用轻便、无跟防滑和高弹性的运动鞋,大小要合适,以免影响血液流通,防止脚趾挤伤和脚底麻木不适。此外,最好携带防风镜和墨镜备用。

3、场所选择

踏青宜选择在田野、湖畔、公园、林区、山区等场所,以摄取较多的“空气维生素”――负离子,起到健脑驱劳、振奋精神的作用。

4、防止意外

踏青时,应尽量避免走陡峻的小路,不要独自攀登山林石壁。最好在背包里放上一些防蚊虫和治疗擦伤的物品,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随身带好常用的急救药品。

防花毒

春季百花齐放,踏青尤其需防花毒。有些人在花丛前呆久了,会出现头昏脑涨,咽喉肿痛等症状;更有甚者,因一时好奇而误食了有毒的花果。就让我们来看看那些美丽而又危险的花朵吧!

杜鹃花――在南方的一些山上,一到开春的时节,漫山遍野都会盛开着红色、黄色的杜鹃花。其中黄色杜鹃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中毒后会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脚麻木等症状。

夜来香――夜间停止光合作用时,夜来香会排出大量废气,对人的健康极为不利,因而在晚上不应在夜来香花丛前久留。

含羞草――内含含羞草碱,接触过多会引起眉毛稀疏,毛发变黄,严重的会引起毛发脱落。

郁金香――郁金花中含有毒碱,人在这种花丛刊中呆上2小时就会头晕,出现中毒症状。

第4篇:踏青的季节到了范文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春分是哪一天,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2022年春分是几月几号公历:2022年3月20日23点33分15秒

农历:壬寅年二月十八号 星期日

春分时,阳在正东,阴在正西,所以昼夜平分,冷热均衡。此时降水量明显增多,我国平均气温都以稳定在10℃以上,这时才算真正进入了气象学上的春季。气候温和、雨水充足、阳光照射强烈,非常适合越冬作物生长,也非常适合播种早稻,迎来农忙。此时,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

春分是什么意思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民间活动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活动有:一 放风筝,妇女小孩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祝福 希望天上神看到。二 簪花喝酒: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三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写字弹琴无意绪 踏青挑菜没心情。饮食方面,则有春菜,春汤,春酒等。

二十四节气春分介绍在日期上一般是于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左右,最多相差一两天,此时太阳位于黄经0°,也就是春分点。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在古代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等等。《明史·历一》中曾记载:“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旧时还将春分划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该时令前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春分这个节气的由来最早可追溯至周朝,那时天子于日坛祭日。《礼记》有言:“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古代的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到了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道:“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至于民间的活动上,一般算做踏青和放纸鸢的正式开始。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还会去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就写道:“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挑菜没心情。”可见旧时人们就很热衷庆祝该节气了。

第5篇:踏青的季节到了范文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是踏青春游的好季节。我们雏鹰小队的七个小伙伴决定组织去吴淞炮台湾的湿地公园踏青春游,以便让我们亲密地接触大自然,欣赏春天美景,拓展自己的视野,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景,同时也为我们雏鹰小队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们约了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带着各自的饮料踏上了去湿地公园的路。还未进公园的门,远远就从空气中飘来小草和鲜花混合在一起的清香,我们不禁深深地呼吸着,心情爽极了。

来到了公园,我们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真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柔风和畅,春芽初萌。由于现在的气温偏暖和,所以小草和鲜花迫不及待地成长着,盛开着。我们在花草丛中仿佛也成了其中的小花和嫩草。我们沿着公园里的水泥马路有说有笑,蹦蹦跳跳地欣赏着这春天的美景。我们好想把这一眼的绿色和五颜六色和鲜花全部装进口袋。

第6篇:踏青的季节到了范文

祭拜亡人,岂能无悲!明人谢在杭《五杂组》卷二说"北人重墓祭,余在山东,每遇寒食,郊外哭声相望,至不忍闻。"寒食清明早合二为一,这里说的寒食,即清明也。谢在杭比较南北之人此日节俗时,对南方人微有讥刺:"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鞋履相错,日暮,墦(坟)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谢氏所说清明节南方人踏青游乐是事实,但清明节的游乐不限于南方,北方其实一如南方。唐代的长安,寒食清明,游乐风气已盛。宋代的汴京,清明这天,人们更是倾城出动,游赏欢宴。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谓:"寒食第三天,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直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明清以后,南人是日游乐开始胜过北方,可能与经济重心南移有关,这且不说。我从前一直纳闷,祭祖祀先,为尽孝道,古人常讲"慎终追远",讲"事死如事生",故吾人于此日,当肃穆尽哀,岂能流连光景,饮酒作乐呢?宋人高菊卿有《清明》诗:

南北山头多墓天,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这首《清明》,显然是有感于人们虽于清明节祭墓,但这对于死者已毫无意义,人死后,再也享受不到人间的快乐了,所谓"一滴何曾到九泉"。你看世间儿女,扫墓归来,不是都在灯前笑语吗?所以人生在世,不如饮酒作乐。我读这首诗,直有心惊肉跳之感。清明之节俗,给他带来的竟是这样的感受。然我们又何能责怪诗人呢?清明节的游乐性内容还少吗?如踏青、荡秋千、拔河、放风筝、插柳等等。我们的古人赋予这个扫墓日那么丰富的游乐活动,其蕴意究竟何在?它难道是借此告诉世人,对祖先死者可以不必多介意,活着的人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能在这一天作乐,那么其他的日子更可以去寻欢了。但我不敢作这样的判断,因为我们民族的重祖宗家族、重孝道亲情更是有目可睹的。祭奠先人与游乐可以如此结合起来吗?我总有一些疑惑。于是我重新考察了清明节的一些游乐活动,发现它们开始时大都并不是游乐性质的。

第7篇:踏青的季节到了范文

曾于万千日子中 ,静守一份暖香,素衣煮酒,自斟自饮于时光深处,迎着春风,走进万紫千红的季节。曾想,如果可以,把一片绿叶采摘,寄语给宿命的安排。

一份悠然自得的时光,如美丽的少女,飞舞着岁月的裙摆,渐行渐远!还没来得及诉说满腹的密语,就被悄声而过的季节淹没。

一程又一程的山水匆忙,如今在彼岸,遥望着岁月的烟岚,独自守候着季节的流转,看一片黄叶的飘零,醉了一片过往,迷离了眼眸,却清晰了那些美好的青春年华。

曾几何时,终想写一段秋水文章,却不知如何执笔,走过一段青山绿水,放下往昔些许尘世的恩怨:细数人间苍茫,三十载繁华,也不过弹指一挥间!

流年,如一片叶子,就这样无声的从指尖滑落,细数着一地残红,如一片片无法拼凑的记忆,而我,却如一粒黄沙,我夜夜经过岁月的沧海桑田,誓有飞到天涯的执着。( 散文网: )

每一段过往,都有一段禅悟,我听流水有了回声,我看落叶变得萧索,我看不断前行的人们,却一去不再复返,那些记忆中说过的再见,却再也没有跟的上离别的脚步声!

我曾在时光深处,许下一场陌上花开,也曾用心聆听,轻踏时光的韵律,捻一份安暖,柔和岁月的薄凉。

这一年的冬季,是洗涤心灵最好的时节,走过了秋风落叶的萧索,期盼着春暖花开的约会。万紫千红,如约而至,那是怎么样的一场繁华?我在冷冷的冬季,寄出一份深深的眷恋,希望花开时,收到一份柔柔的暖香。待到冰雪融化之时,冷意已然消失的无影无踪,海阔天空也必然有它独特的风采,用最美的期盼酿一杯香浓的岁月之酒,慢慢品尝,不管春去秋来,还是风去花开,我想,我一定用最优雅的姿态,迎接你的大雅春风。

静静地走过了那么多的冷暖,尝过那么多欢笑与泪水,踏碎了那么多的轮回的季节,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红尘俗世,每一个角落的辗转,或者某个特定时间一段文字,我只是想赋予它独特的意义。

拾起光阴中,一份最感动的柔情,在岁月轮回中,默然前行,独自品尝着淡淡的流年馨香。时间再远,走不出一场梦的视线。人生彼岸,山高水长,不如留一世轻音,踏碎流年的旋律,静静欣赏。

第8篇:踏青的季节到了范文

春风佛面,像轻柔的纱抚过我的脸,温柔而舒适,瞬间嗅到一股春泥和草木的清香,太阳的光芒温暖而明亮,润照着大地,正在唤醒着万物生灵,湛蓝的天空点缀着朵朵白云,显的格外的明朗。

走在春天里,心情别样的好.

听,河水融化的声音,像一段美妙动听的音乐随着春之韵律缓缓奏响,乐的鱼儿欢快的为春之声伴起舞蹈,它时而露出水面,时而游入水间,嬉戏无倦。

看,燕子成群结队的的从遥远的南方赶回来了,它们叽叽喳喳的叫着,欢快的飞舞着,来告诉人们它们回归的喜悦。它们喜出望外,最高兴的是它们终于飞回了思念的巢穴,与整整等了一个冬季的巢穴倾诉者自己的思念之声,灵巧的燕子兴奋的围着柳姑娘的辫子飞来转去,正在呼喊着藏在柳枝内的嫩芽,柳树的嫩芽正迫不及待的从柳枝中钻出来,笑的像朵花儿,急着要出来和燕子玩耍。

瞧,地上的小草也慢慢的钻出地面,嫩绿嫩绿的,探着小脑袋急着来报春呢。眺望远处,一片绿海,那是春天赠给大地的绿衣,孩子们在绿色的地毯上打着滚,欢呼雀跃着,放飞着梦的希望,一只只风筝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伴着风,载着希望飞上了天空,风筝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在空中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如同天空中出现了彩色的虹,给春天又增添了一些美感。

“春雨贵如油”,正是在说春天的雨之珍贵,春天的雨水的确很珍贵,春雨连绵,柔柔的细雨缓缓地滋润着干枯了整整一个冬季的万物,它们饥渴的吮吸着上天赐予它们的琼浆,更加有生命力了,春雨给整个大地送去了滋补汤,让世间的万物营养充分的生长。人们望着苍翠的大地,不由自主的想亲近它们,它们会磁铁般的把你吸到那里,于是你就踏上了踏青、春游的路,走进大自然这片绿海,去呼吸春的气息,享受着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合一的自然境界。

春天没有冬天的严寒,没有夏日的酷暑,也没有秋日的爽凉和安静,是个温暖的季节,它给于人们的是信心和希望。

春天给万物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如果没有春的播种,哪有秋的收获,如果没有春的绿色,哪有夏的七彩斑斓、百花争艳。春天给我们的是灵感和希望,它让人们踏着青青的小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迎着朝阳奔向远方,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感谢春天赋予我们的生息、灵感和希望。

第9篇:踏青的季节到了范文

清明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