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

vb程序设计论文精选(九篇)

vb程序设计论文

第1篇: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VB;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8-5012-0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VB Teahing Reformation

ZENG L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Changzhou College, Changzhou 21300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m and teaching quality, the article introduces how to reform VB teaching through teaching pattern, teaching method and exam mode.

Key words: Visual Basic; Teaching Refomation

VB(Visual BASIC)作为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简单、易学、功能强大等特点。正如BASIC的含义一样,是一门适于初学者的符号指令代码(Beginners All-pu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通过VB设计语言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理念,了解数据库访问技术,编写简单实用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多的院校将计算机语言VB划为计算机基础必修课程,越来越多的专业选择VB作为计算机语言必修课程,所以如何提高VB教学质量,进行行而有效VB教学改革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自身的VB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分析出如下一些教学方法。

1 因“材”施教与因“需”施教相结合

计算机语言VB教学改革前,教师按照书本的目录顺序教授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死板,章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这种教学方式极易造成教与学的脱节,学生不能融会贯通整本书的内容,学生创新能力不能得到正常发挥。出现学生刚学就忘,VB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部分学生不能独立编写VB简单应用程序的现象。因此,改革VB教学方式成了VB教改的首要任务。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采用了因“材”施教与因“需”施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因“材”施教,以书本教材为纲,参照教材的章节安排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属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调整和组织教学内容知识点,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因“材”施教主要运用于教师理论课堂教学,以教师“讲”为主,由教师将VB课程内容融会贯通,打破课程界限,将相关知识点加以整合。在计算机语言VB的教学实践中,取消了“用户窗体界面”理论授课时间,对于控件对象的讲解放入到程序应用当中,这样一讲即用,通过实践应用反而加深了学生对该章的映像,突出重点。同时,将文件的读写过程很早就运用于程序结果的输入与输出,让学生较早接触自定义过程,有利于过程与其它章节的衔接、融合。

因“需”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身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因“需”施教主要运用于VB课程的实验环节中,以任务驱动方式,由老师布置多个相关实验课题,课题根据难度、综合应用程度分为简单、中等、高级三种,每种课题又由至少三个实验题目组成。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评分标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身情况选择课题。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教学次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VB程序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班级中还出现了学生辅导学生的现象,有效地加强了班级学习气氛。

2 实例演示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计算机语言VB的教授过程中,采用了问题驱动法、条件迁移法、实例演示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合理综合地使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效果。

问题驱动法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我总结探究,逐步掌握程序的设计步骤、VB教学内容的难点、易错处。条件迁移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书本原有程序为基础,通过改变和增加条件让学生独立对程序进行再分析、再理解、举一反三,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VB课程被安排在多媒体电化教室进行授课,而且VB具有可视化程序开发图形用户界面通过本地窗口、监视窗口以及立即窗口,可以让学生真正观察到程序运行的步骤、变量值的变化、表达式的运算结果等。

实例演示教学法从实例入手通过让学生观看、模仿,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究和领悟VB程序面向对象设计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以VB教学的第一堂课教学为例,主要向学生演示了三个程序。“欢迎学习VB”程序让学生生动地了解了什么是对象、对象三要素、事件驱动机制及VB程序的编程步骤等,简单的实例演示了VB简单、易学等特点,加强学生学好VB的信心。“抽奖”程序让学生了解到学会VB能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VBA在PPT中的应用”程序进一步展现了VB语言的实用性,让学生充分了解VB的各种实际应用,引发了学生探索和研究VB深入应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需求。这种实例演示教学教学打破守旧以知识点的逻辑结构体系为顺序组织课堂。

3 改革传统考试方式

一般VB课程的考试方式,多数是由选择题、程序设计题等题型构成的理论笔试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的考核,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核,考核形式单一。在VB课程教学改革中,在课程考核环节中增加了平时考核和上机操作考核的内容。期末闭卷考核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20%,程序设计任务考核成绩占30%。平时考核包括课堂提问、课程作业、学生考勤情况几个方面。课堂提问,重点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课程作业,包括理论作业和上机作业两部分,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规范意识、质量意识,通过作业成绩了解自身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程序设计任务考核是将所有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VB课程设计课题,而后采用分组答辩的方式,对各小组开发的课题进行性能指标的测试和设计文档的检查考核,最后评分由小组自评分、学生互评分和教师评分三个部分组成。程序设计任务考核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组内化,通过知识点的串联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编写一个完整的VB应用程序。该考核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期末闭卷考核采用选择题、改错题、完善程序题等多种题型,内容丰富、涵盖全部知识点。考核形式相对公正客观,是检查、评价学生最公正的考核方式。三种考核方式相辅相成又相互独立,既有效地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客观、公正地评价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4 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以上VB教学改革方法,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施用有效地调节了课堂学习气氛,学习氛围轻松话,教学效果更好。多种考核方式的穿插使用有效督促学生学习,缓解学生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学成果有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第2篇: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VB程序设计》;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在中职学校教学中,课堂有效性相对于普通中学而言大幅下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小学、初中时期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在自制力不强情况下,学生存在厌学、旷课或是上课不专心现象。加上《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相对于其它计算机课程而言难度较大,教学内容又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并不高。在兴趣缺乏以及自制力控制较差两者结合下,这一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亟待改进,课堂有效性必须切实提升。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VB程序设计》高效课堂的构建方式为主线,现做出如下报告:

一、激发学生兴趣,注重课堂导入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将学生的兴趣提起来,确保学生愿意去学习这一课程,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展开教学。由于中职学生普遍都不爱记英语单词,这就加大了《VB程序设计》这门课的教学难度,学生在初期接触时可能存在完全听不懂的情况,老师此时应注意适当引导,不要让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时就产生抵触或是畏惧心理。

学生在学习这一课程时,大多处于程序设计初学者阶段,老师在讲授相关理论知识时若一开始就将大量基础名词或是语法规则、编程步骤(算法)等灌输给学生,学生必然会感觉到乏味枯燥。因此在课堂导入方面,老师应尽可能不要使用“通过一个概念导出另一个概念”的模式,可以通过教学演示,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际操作着手,给学生演示小程序的运行效果,例如计算器、扫雷等,然后引导学生对程序组成部分进行分析,讲解基本知识点,接着指导学生通过一步一步的模拟操作完成一系列教学任务,让他们感受到编程的乐趣。例如在学习“VB常用控件及应用”这一章节时,由于常用控件较多,一个一个讲解过于单一和枯燥,老师可以用office软件中“格式-字体”设置对话框为例进行导入,操作演示如何利用VB语言设计一个简易的“字体设置对话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熟悉的对象,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定要避免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摸索操作,使得他们在课程开始时便感觉到难度,极易产生学习抵触情绪。

二、完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参与

用VB语言完成程序设计通常分为可视化编程和代码编程两部分,对于前者,大多数的学生通过几次模拟练习后就容易掌握,而对于后者,教和学容易脱节,往往要求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能紧跟老师的教学思维,进而培养自己的编程思维。

因此老师应注重学生课堂参与,提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程度。具体而言,可通过课堂提问或是开展小组活动来完成。老师在课前围绕教学内容设置若干个小程序,并将程序难度分成三个层次:模拟练习、实践练习、课堂活动。模拟练习以老师为主角色,向学生讲解分析知识点,演示简单的程序让学生模仿操作。实践练习以学生个体为主角色,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程序的分析,然后自主完成程序设计。课堂活动以小组为主角色,老师只提出程序功能要求,让学生自己讨论设计出一个怎样的程序,然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程序设计操作,最后将各小组程序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自己评出最好的程序。这样一来,学生课堂参与度就高了,教和学就不容易脱节。这些小程序相对于理论知识而言更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在这样一种互动下,学生对《VB程序设计》这一课程的喜爱程度将大幅提升,且在亲自动手下完成目标程序之后,学生易获得成就感,进而提升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课堂可逐渐形成探索性学习、合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的高效教学与学习环境。

三、合理利用网络平台,实施课余远程辅导

由于《VB程序设计》在实践性方面比较强,学生在初期接触时必然存在难以理解的现象,且可能在几堂课完成之后仍旧感觉到有难度,认为自己无从下手。此时老师就应注重对学生的辅导,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在课余时间也可辅助学生。《VB程序设计》的授课并非全部在机房进行,教室中的理论课程教学中学生无法及时运用理论指导实际操作,课后自己实践的时候存在问题又不能及时找到指导老师,造成兴趣的衰减。

针对这一现象,老师可将自己授课的教案或视频上传至学校教学资源库供学生浏览,通过网络展开课余辅导。同时师生还可以在网络上展开VB程序的实际应用讨论,例如学生想要设计图书馆管理系统,就应了解这个系统包含有哪些子系统,例如借书系统、还书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再进一步理清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再如超市销售系统、KTV点歌系统、游戏外挂等内容都可以进行交流,进一步提升学生对VB课程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网络交流减小了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将学生课余时间作为了课堂教学的延伸,充分交流不仅可解决学生在实践操作上的困难,还能够加深学生与老师的情感,增进课堂上的互动性,为高效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四、完善考核模式,提升课堂效率

考核是老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自身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在考核中得到的成绩相对于平时课堂提问或是课后作业而言准确性更高。《VB程序设计》这一课程的考核主要以卷面形式为主,学生在学习任务完成之后统一考试来评判成绩。但这种只有一次机会的考核存在一定程度的偶然性,最终成绩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存在波动。因此在考核方面,应将卷面考试所占比重减小,提升平时成绩所占比重。

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设置“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项VB程序的设计,进行拓展训练。老师可模拟若干个综合性强但设计简单的任务,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任务进行分析,然后将任务按功能或模块分解给小组各个成员,每个成员完成各自相应的内容,这样既保障了程序的可移植性,又保障了每位学生的参与性,最后按程序设计完成情况计算至课程总分,完成效果好的甚至可以加分。

这样,通过理论加实践的考核,对于评估学生对《VB程序设计》这门课的掌握情况就相对客观,学生比较认可。

五、结束语

《VB程序设计》的课堂有效性提升必须考虑到这一课程的特点,老师应真正了解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困难,想办法解.决学生听课效率偏低的现象,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状态,通过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等方面的优化全面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沈美花.浅谈初中VB程序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3,75:129-130

[2]卞爱莲.浅谈VB程序设计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策略和方法[J].职业,2011,02:82-83

第3篇: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一、前言

Visual Basic(VB)是一种功能强大、内容丰富和应用广泛的编程技术。它可以提供可视化的界面设计和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既具有Basic语言简单易用的特点,又增加了面向对象和可视化设计语言的特点,因此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关注。VB程序设计是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课程,此课程不但要求学生要学好编程知识和理论,还要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编程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出独立的编程能力。VB程序设计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给学生的全面掌握和灵活运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教好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已经成为了众多计算机教师比较关心的一个课题。笔者根据近些年来的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了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

(一)巧妙设置案例,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想使学生能够学好VB程序设计课程,就要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所讲授的课程内容要有吸引力,能够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VB程序设计的大部分教材开始都是先介绍VB发展史,再讲VB特点,然后在介绍对象、属性、事件和方法等概念,而这些概念又都是比较抽象和不好理解的。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讲解,虽然符合逻辑体系,但是却不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使得学生只能空洞地死记硬背这些概念,从而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了教学的质量。所以可以尝试打破常规,通过引入一些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第一节课里可以介绍一个电话号码存储程序,这个程序包括界面设计、信息录入、信息查询和信息存储等功能实现。通过介绍这些功能的实现过程,使得学生对VB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知道VB能够实现什么,如何实现,需要掌握什么知识等。在随后具体的知识点讲授时,学生就会知道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有什么用和怎么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效组织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可以从实用角度考虑,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组织。通过知识点的穿插,将VB程序设计的课程内容分为几个模块,每一个模块设置多个项目案例,使得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学,能够学以致用。通过项目的开发和实现,逐步地引入涉及到的各项知识点,再进一步讲解这些知识点包括的基本概念和语法。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比较直观的引入各项内容,使得学生易于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了解到如何去组织和运用这些概念和语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组成项目小组,加强固队意识

在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把学生组织起来,分成一个个的项目小组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在自愿组织的原则基础之上进行合理搭配,组织学生成立项目小组,学习好的同学和学习差的同学搭配,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动手能力弱的学生搭配,外向的学生和内向的学生搭配,并设置小组组长。在课程中,可以布置项目开发作业,安排各个小组分别完成。小组成员在上机之前要开小组会讨论解决方案,理清开发思路,分配开发任务。然后在上机课程时,按照承担的开发任务,完成开发工作,由小组组长协调整个开发过程和开发代码的集成,最后形成开发报告。可以随机指定一个小组在下一次课程中讲解项目开发作业的思路,与大家进行交流和讨论。项目小组可以促进小组成员互助学习,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情商。

(四)互动教学,增强师生交流

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一堂课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有时候甚至到达了上百人。在教室后面的学生就容易溜号,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走到学生的中间,多于学生进行交流,询问学生是否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三、结束语

VB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多,时间有限。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学以致用、有所收获,就必须结合一些有效的方法。单一的方法取得的效果是有限的,必须将多种方法有效结合,并且不断地根据学生和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法创新,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莉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水利出版社

第4篇: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VB程序设计;教学实例;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2-pppp-0c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当前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运用计算机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实际编程技能。VB(Visual Basic)采用可视化界面,生动直观,简单易学,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VB知识点多且比较分散,部分章节内容抽象枯燥,许多概念、语法和命令更是抽象难懂,学生完全理解起来比较困难。VB教学中普遍存在“内容多,课时少;重理论,轻实践”,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VB教学进行一些思考和探索,有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1 精选教学实例,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VB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设计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实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在设计与选取的实例时,要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教学大纲,要有明确的知识点和侧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实例,引出该实例中用到的知识点,举一反三,启发学生对实例进一步思考、讨论、总结,从而掌握课本知识点,从知识过渡到应用。

实例的设计与选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实例设计与选取的基本原则是:要有实用性与趣味性,难度要适中。教师在设计与选取实例时,要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选取直观、形象、复杂度不高的实例,还应根据课程的需要注意循序渐进,由简到难。这样选取的实例,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信心,使学生愿意投入时间及精力去学习VB。

2 尊重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学生兴趣是不够的,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勇于打破教学常规,由易到难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现有的VB教材大多数沿袭一般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体系,先介绍基本概念,再介绍基本语言基础,最后才介绍程序的建立和运行。这样的安排符合知识的逻辑结构,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角度看却不大容易被接受。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VB是零起点的,在开始就把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介绍给没有一定知识背景的学生反而回适得其反,甚至会挫伤一些学生的学习信心。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是沿着程序界面设计和程序代码设计两条主线,按照三个层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组织教学:编程环境和简单程序设计,编写程序代码,复杂界面设计和程序代码的灵活运用。实践表明,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能够很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 注重实验教学,加强实践环节训练

VB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课程,不可能只靠听课记忆就能掌握。“精讲多练”是VB教学的一大特点。有些命令是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加深理解的;要灵活运用每一条命令或语句,就要通过上机操作去不断的实践探索才能完成的。为了进一步把教师讲的内容消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必须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可是,实验教学仍未得到应有重视,例如实验学时少于理论学时,实验指导书少,训练的题目数量和难易程度由任课教师随意确定,由此导致部分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操作,经常出现类似问题:有的学生设计的程序虽然能正常运行,但其设计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设计的界面不美观、控件不对齐、属性设置不规范;有的甚至因为使用语句不当而造成所编写程序无法运行;有的学生能够写出正确的程序,却不知道所以然,甚至对已熟记的概念、命令都不理解。

事实上,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实践环节的训练不断完善和解决。学生实践操作的内容可分为: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验证型实验可作为基本实验要求,及时让学生上机验证教师所讲的例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设计型实验是给出要求解的VB问题,由学生完成其解题过程,为了提高效率,可要求学生先写出程序代码,然后再上机验证;综合型实验是为提高学生VB编程能力,可给出综合应用型的题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编程和上机验证。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学生平时实验的题目数量和难易程度都要适中,否则会影响教学效果。

4 重视课堂互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传统VB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体,重视讲授理论知识,采取 “注入式”教学,忽视师生互动,使教学活动烦琐、枯燥与乏味,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为此,教师要克服原有的教学习惯,大胆地采用适用的教学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实例和问题,适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拓展所学知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此外,要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发现学生个体差异,在辅导时区别对待。VB课作为公修课,课时少,教师与学生接触更少,甚至出现一个学期下来教师不认识学生的现象。因此,教师主动加深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感到亲切, 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起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5 结束语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学得法。在VB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勇于探索研究,寻找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就一定会提高VB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申石磊,张东生.Visual Basic程序设计[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第5篇: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程序设计;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当今社会的信息化特征日益显著,新型程序语言层出不穷。在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程序言的学习兴趣,还能最大程度地简化教学流程、深化教学效果。

1.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教学方法落后

通过调查发现技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达标,未意识到VB教学方法的重要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学方法生硬陈旧。初中生崇尚个性化生活,爱好新鲜事物、因此非常容易对毫无生机的VB课程产生排斥感。综上所述,教师若想彻底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兴趣,则必须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选用合理先进的教学方法。

1.2学生对VB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较低

初中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较薄弱,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后容易对自身提出质疑,从而逐渐丧失自信心。部分初中生没有及时解出某道数学题的答案,便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是否存在问题,在发现周围同学较快得到答案后便产生自卑心理,错误地认为自己“不是块学习的料”。在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笔者便经历过类似事件,一些学生未顺利解出课堂习题便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VB程序语言,降低了对VB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在今后遇到VB程序设计问题时便会产生“题目好难,我解不出来”的错觉。

2.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先向学生描述一个具体的教育情景,引导学生就该教育情境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案例教学法强调要在具体的教学案例中,对理论进行实践,使学生通过运用理论来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脚步的持续推进,现阶段,愈来愈多的初中学校_始引进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应用,取决于所选取的案例是否合理,有针对性,一个科学的教学案例对课堂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明显的。初中生之所以难以轻松、深化地学习VB程序设计课程,除了本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过关外,还有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科学、使得VB程序设计教学难以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事实上,教学方法对VB程序设计教学的影响最为巨大,在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中引进案例教学法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3.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

3.1如何选取教学案例

VB程序设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应当保障所选取的教学案例的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通常情况下,教师所选取的案例应当贴近生活,能够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教学案例要服务于实际教学工作,脱离了课堂的教学案例非但难以提升教学质量,反而可能挫伤学生对VB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案例的选取必须要抓住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尽量将大的学习任务分解为小的学习任务,避免赋予学生过大的学习压力。

教师应当做好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之处,征询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应当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多了解学生的看法,如此不仅能够强化学生自身的关系,为日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便利,还能最大程度地提升教学案例的合理性,使得教学案例成为教师满意、学生喜爱的教学利器。

3.2采用趣味性强的教学案例

为了激发初中生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选取趣味性强的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趣味性体现在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主动地了解VB程序设计概念。趣味性案例教学法在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案例教学的发起方不一定是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来设计教学案例,这样做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主动的知识传播者、分享者。某次,笔者在讲授支结构这一重要知识点后,便鼓励有所领悟的学生将知识概念设计成“脑筋急转弯”的形式,随后几名学生自告奋勇地设计了一段“披着程序语言外衣的脑筋急转弯”,在此过程中,其他学生们非常认真地给予相关建议、意见,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浓厚。通过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案例,笔者不仅提升了VB程序设计教学质量,同时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3采用贴近生活的案例

就目前情况而言,一些初中生并不了解VB程序语言对实际生活的益处,换言之是这些学生认为VB程序语言是空泛的、无用的,对实际生活没有帮助。为了让学生意识到VB程序语言对实际生产的作用,改变他们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错误看法,教师应当选取或者设计一些贴近人们实际生活,与初中生其他学科联系密切的案例,从而激发初中生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判断结果”这一概念时,笔者便选取了“手机解锁”这一生活案例。笔者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分支结构中的“判断结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而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需要进行判断,我们可以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而程序同样可以判断人们某个行为的对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现在你们大多数人都拥有智能手机,屏幕锁是保护手机安全的重要程序,屏幕锁分为指纹解锁、密码解锁以及图案解锁等类别,同学们的指纹、输入的密码以及绘制的图形等是解锁手机的关键信息,如果同学们正确地输入了上述信息,则手机能够被顺利地解锁,而如果所输入的信息有误,则程序会提醒你信息有误,这便是常见的判断结果。

3.4关于用好案例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①教师应当借助案例l掘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一般来讲,初中生在学习VB程序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耐心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赋予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细致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反应,游戏性的教学案例通常能够极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那些在游戏性教学课堂上依然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主动参与至课堂讨论之中的学生,教师应当单独与其进行交流,注意了解学生近期的心理状况与学习上的困难,征询其对案例教学法与初中VB程序设计课程的主观看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增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扫清障碍、夯实基础。

②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其所选取或设计的教学案例的质量。部分信息技术教师不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不重视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在课堂上又惯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如此固然无法提升VB程序设计教学的质量。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主动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与教学方法探索工作,注意向同事借鉴与分享教学经验,不断地促进自身的进步。

③做好分层教学工作。客观上看,个体之间存在着智力差异,部分学生的学力有限,碰到稍难的问题便不知所措,而一些学生则非常享受VB程序设计学习的过程,较容易解决一些困难的习题。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分层教学工作,为有天赋的学生提供更加高深的案例,让这些学生接触相对复杂的计算机语言理论,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掘天赋型学生的潜力。对于那些学习程序语言较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案例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在学生取得学业成就后及时对其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兴趣。

4.结语

新的发展形势下在初中推行VB程序设计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普及信息技术,能够为国家发掘、输送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为了做好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工作,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在课堂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陶兴荣.机器人教育可促进程序设计教学[J].教育与信息化,2011(02)

[2]韩志彪.浅谈初中程序设计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

[3]李秋燕.网络学习社区下程序设计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3(03)

第6篇: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VB程序设计 案例教学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VB程序设计是该校部分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目前教学中普遍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适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仍然是以教师教学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很好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所以笔者将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相结合,同时吸取传统教学的优点,并考虑到该校学生学习VB现状,探索出一种适合该校学生学习VB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

1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1 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的认知灵活性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并将知识点隐含到任务中,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实任务,获得知识。案例教学主要是对具有一定实践性、针对性的典型实例进行分析、讨论、推断、归纳和总结,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1.2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是将案例教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侧重于“教”,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以事先设计好的典型案例为基础;而任务驱动侧重于“学”,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任务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在授课中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相应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VB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VB程序设计的教学适合采用该教学方法。在整个的教学方法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很好的配合。教师设计有代表性的案例,在向学生呈现、讲解案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根据相关知识点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得到任务后根据情况自主学习或分组讨论学习,通过对案例的认真研究和模仿,并在教师的协助指导下逐步完成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VB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建构了相应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掌握了相应的操作方法以及相关的技巧,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的实施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首先要精选案例;然后向学生呈现案例,通过案例引入任务;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任务、进一步探究任务,最后做出总结评价。

2.1 教师精选案例

教师分析VB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典型案例,比如网页中常见的滚动字幕、计算器、qq登陆框、qq农场定时提醒闹钟、音乐播放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等,选取这些案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清楚学习VB的实际用途,这样学生才有动力继续学习下去。

2.2 教师呈现案例、提出任务

向学生展示设计好的案例,使学生有个直观的印象。将案例分解为VB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知识点,模仿案例。然后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布置相应任务。以下以“蝴蝶飞舞”为例。(1)向学生展示案例。如图1所示,当单击“开始”按钮时,蝴蝶从左向右飞翔,同时“开始”按钮变为“继续”按钮,单击“暂停”按钮后停止。

图1 “蝴蝶飞舞”案例

(2)讲解涉及到的知识点。Timer控件(Enabled、Interval属性和Timer事件)、Image控件(Visible属性)、VB坐标系的使用,进一步熟悉If语句的应用。(3)提出问题。蝴蝶飞出窗体时如何处理? 蝴蝶飞舞的速度如何控制?蝴蝶飞舞的方向能否发生变化?如何制作滚动字幕?(4)布置任务。编写蝴蝶飞出窗体时从窗体的另一边飞入的程序;编写调整蝴蝶飞舞的方向(左下->右上或其他方向)的程序;设计简单的演员表字幕滚动程序;设计红灯停、绿灯行的程序等。

2.3 学生自主探究任务、实现任务

学生得到任务后,以自主学习或分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对于相对简单的任务学生应该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查阅相关资料或向同学、老师寻求帮助。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循序渐进地学习VB基础知识,掌握程序设计方法。

2.4 师检查任务、总结与评价任务

当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应该认真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明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同时还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任务评价阶段,还可以让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并将某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范例给学生进行示范讲解,让同学之间进行作品欣赏和各种方法的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集思广益,还可以鼓励学生创新,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3 结语

在VB程序设计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较好。首先,该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VB程序设计的兴趣;其次,有效地促进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再次,培养了学生一定的相互协作的能力。最后,很好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教学要求的目标。该方法也存在不足:教学进度难以把握,教学效果评价有一定的困难,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

改进。

参考文献

[1] 罗新密.基于任务驱动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3).

[2] 宋荣杰.VB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浅析[J].计算机教育,2007(11).

第7篇: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上机操作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6-1741-04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Capacity of VB Computer Operations

LIU Ai-hua

(Department of Computer Engineering,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167,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Visual Basic computer programming as a Non-computer professional public basic course, many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our country have also been Visual Basic(hereinafter referred to VB) into the subjects of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 certificate grade 2. In years of VB teaching, the writer found that Non-computer professional students feel quite difficult in computer operation during the learning VB, because the school hours of VB is too limited and content of VB knowledge points is too more. To solve the main issues of prejudicing students to raise the capacity of VB computer operations, the writer analyses of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the theory and the main points of computer operations.

Key words: visual basic; computer programming; computer operations

1 引言

如果把计算机世界看成是一种现代信息交流的平台或环境,那么程序设计语言就是这种世界沟通的语言。Visual Basic程序在GUI设计、绘图、制表、运算、通信和多媒体开发方面本身就具有简单易行、功能强大等优点,近年来由于ASP和的流行,VB作为简单的入门语言更是非常适合作为初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语言。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将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国家和许多省市也将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纳入计算机二级考试的科目。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VB的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用VB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跟自己专业相关的毕业设计问题;二是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得证书,为将来就业赢得更多的机会。尽管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但是VB的上机操作能力普遍不高,从VB等级考试反映出笔试通过率明显高于机试就能明显看出。主要原因在于VB课程的学时较少,内容太多和学习C语言相比,VB既要学习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编程知识,如三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和循环)、数组、过程、文件等;还要学习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知识,如各种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等。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制约学生上机能力提高的主要问题,给出理论上的知识点和上机时的操作要领。

2 难点1:理解App.Path的含义,掌握新建、打开、保存、重命名文件等操作

很多同学保存文件时不注意观察路径,保存后就不知道文件存在哪里了,原因就是路径的概念不清楚。所以在保存之前应该要清楚新建的工程保存在哪个分区的那个文件夹下(就是路径)。如果不理解App.Path的含义,学习图片文件的加载(LoadPicture)、数据文件的读入和写出都会感觉很难;相反,如果开始多花一点时间理解了App.Path,并且掌握了常用文件的基本操作,学习文件部分的内容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1) App.Path代表的是应用程序所在的目录(路径),决定了文件操作如“另存为”、“打开”时出现的对话框的默认路径。

启动VB后“新建”工程,此时的App.Path就是VB的安装路径。如果安装在C分区,通常就是“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VB98”,如图1所示;如果安装在D分区,就是”D:\……\VB98”。

如果第一次保存工程,就会出现“文件另存为”对话框,其中的默认路径就是…VB98,如图2所示。

2) App.Path会随着文件的操作如“另存为”、“打开”路径而变化,相应操作的默认路径也就在变化。

一般程序不要保存到…VB98,而是保存在某个指定的路径下,比如“D:\liuah\VB\VB等级考试\上机题\djks01”,就需要在“保存对话框”中更改路径,然后将新建的工程保存为老师或者试题要求的名称,如“djks001”,扩展名根据保存类型自动添加。如果保存成功,此时的App.Path就是文件的保存路径,如图3所示。

保存过文件后,如果做过修改,可以再按下保存按钮,此时不会出现“文件另存为”对话框,而是直接保存对文件所作的修改;如果需要重新保存,就要用“文件”“另存为”,此时“文件另存为”的默认路径应该是什么呢?――就是“D:\liuah\VB\VB等级考试\上机题\djks01”,如图4所示。

如果启动VB后不是“新建”而是直接打开“现存”工程,或者从“文件”“打开”文件如上述工程djks001.vbp,App.Path也就是你所打开文件的路径。此时你如果再打开“另存为”对话框,默认路径就是上图中的路径。

3) 难点小结:上机操作时,首先建立工程存放的文件夹(即明确路径),然后打开VB应用环境,新建工程。建好之后不要急于编程,而是先将工程文件和自动建立的窗体文件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此时App.Path已经改变),然后再开始设计界面、编写代码。编程结束之后,不要急于调试,而是先按“保存”按钮(常用工具栏上的磁盘图标)更新文件中的内容,防止程序运行中出现“死机”重启后文件的内容还是最开始的内容。调试中可能还有改动,最后运行成功再保存一下保证文件的内容最新。

这就是“三先三再”――先建路径再建工程,先保存文件再编程,先更新文件再调试。

3 难点2:理解VB的工作状态、常见错误提示的含义,掌握简单的调试方法

大多数学生不注意VB的工作状态,出现错误时的调试能力比较弱。作为教师应该“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像个救火队员,到处帮学生解决简单的调试问题。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常见的错误,然后用“断点-单步跟踪”法来调试程序;上机帮学生解决问题时,不要直接指出错误,也要用调试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调试能力。

1) 注意观察VB的三种模式:设计模式、运行模式、中断模式:VB的应用环境有设计模式、 运行模式 、中断模式,通过标题栏来观察区分,如图5所示。[设计]模式用于界面设计、属性设置和代码编写,按下“启动”按钮,进入[运行]模式,如果按下“结束”按钮则回到设计模式,按下“中断”按钮或出错则进入“中断”即[break]模式。主要在中断模式[break]下调试程序――修改代码、检查数据等。

2) 注意观察出错时的提示内容,总结常见错误的解决办法:常见的错误提示主要分为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

语法错误一般是由于编辑代码时的输入失误,通常有明确的提示并且代码显示高亮。比如“变量未定义”、“缺少方法或者数据成员”等。解决办法是编写代码最好都用小写字体,如果是已经定义的变量或者正确的属性和方法,就会自动首字母大写。检查时只要查没有大写的(定义变量时,要养成良好习惯如首字母大写、见名知意)。

逻辑错误一般是由于运算符使用不当、循环缺少变化或者算法思路不正确,通常运行后结果不对但是没有明确的提示。解决办法是利用调试窗口(立即窗口、本地窗口、监视窗口),设置断点和逐语句跟踪检查相关的变量、属性和表达式的值是否正确。

简单的调试方法――“断点-单步跟踪”法:在中断模式下,在代码窗口选择怀疑出错的语句设置断点(按下F9),然后运行到断点语句处(该语句没有执行,观察左侧小箭头为当前行标记)停下,进入中断模式,前面执行过的语句中的变量、属性、表达式的值可以查看(变量和属性可以用鼠标指向直接查看,表达式可以在立即窗口用“?”,即Print语句查看)。如果要继续跟踪断点以后的语句执行,按下F8,配合“本地”视图可以观察表达式变化的动态情况如图6所示。调试结束以后要取消断点,在代码窗口用光标点击断点语句再按下F9,断点就消失了。

3) 难点小结:课堂上一般都会提到VB的模式、“断点-单步跟踪”法和立即、本地、监视视图等内容,但是学生真正重视和运用这些调试方法关键是老师在无论课堂和上机实验调试程序时都要不断地运用这些方法,引导和提示学生去观察问题所在。特别是讲到数组、过程、变量作用域等内容时,利用“断点-单步跟踪”法和视图(主要是本地视图)时,学生理解效果非常好,学习调试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起来。

4 难点3:理解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主要难点,掌握程序设计的常用技术

VB编程涉及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即结构化程序设计两个方面。主要难点包括能设计出符合操作规律的界面,并且能在合适的事件过程中添加能实现所要求功能的代码,并且逐步优化使得代码具有一定的可读性、通用性、可复用性。

1) 理解对象的三要素――属性、方法和事件,设计出符合操作规律的界面。

选择学生常见的程序界面例如用户登录、查询等等作为VB教学的引例。笔者经常使用的引例就是包含两个窗体、一个模块的工程,可以实现简单的用户身份检查,登录成功后可以查询图书的名称,点击查询按钮后可以返回图书在列表框中是否存在;找到则显示相应的序号,如图7所示。这个引例基本贯穿于整个VB的教学,讲解到文件时,可以将图书信息存放于文件中;讲解到数据库时,可以将图书信息建成数据库中的表,利用SQL语句实现查询。

当然作为初步接触程序设计的学生首先需要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点即程序=对象+消息。通过FORM的Caption、Picture等属性,Hide、Show等方法,Command Button的click事件来介绍对象的三要素。然后引导他们模仿着日常生活、网上所见到的程序界面来建立界面中的对象控件、设置对象的属性、选择合适的对象的事件过程并且添加上代码即编程。这个过程就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主要步骤。

2) 理解三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和循环,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般思路。

事件过程中添加代码,实现常用的例如数值计算、数据查询等处理功能,这部分主要依靠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句来实现。

首先需要理解面向过程即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语句结构――顺序、选择和循环。顺序结构主要实现数据的初始化、计算、消息的显示即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选择结构实现不同的数据转向不同的处理;循环结构是计算机高效率处理的关键,可以实现大量数据的重复处理。通过引例中的用户身份检查、查询可以找到这三类结构的语句。

然后遵循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般思路――数据的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选择合适的数据输入方式、数据处理算法、数据输出方式,反馈出事件驱动后的结果。

3) 理解数组、过程和文件,设计出可读性、通用性较好的代码。

学习好数组的关键是要理解数组中的下标变量是从数组名开始的一片连续空间,而前面学习的变量都是没有联系的独立变量,所以可以利用循环变量作为下标变量,实现对一组数据有规律的处理。

过程引入的目的是提高有特定功能的代码段的复用率,例如查询、排序等。

文件引入的目的是实现数据的快速读写,综合了循环、数组、过程等内容。在这里重点介绍顺序文件的操作。

文件操作的基本思路就是三步曲:打开文件-读写数据-关闭文件

① 打开文件:Open ?(什么路径下的文件名)For ?(什么操作) As ?(什么文件号)

第1个?:例如当前路径下的文件“in.txt”,就是App. Path & " in.txt "

第2个?:如果从给定的文件中读入数据,就是For Input;如果将数据存入某个文件,就是For Output;

第3个?:文件号一般从#1开始,如果已经打开#1时还需要缓冲区,就用#2。

② 关闭文件:Close ?(Open中对应的文件号比如#1)

③ 读写数据:通常是顺序文件中的数据的读出和写入。一般分以下三种情况

如果是字符串整体读入文本框或写入文件,则直接使用Input、Print(或Write)语句:

Open App.Path & "\in123.txt" For Input As 1

Input #1, StrText‘读入数据

Close #1

Text1.Text = StrText

Open App.Path & "\out123.txt" For Output As 1

Print #1, Text1. Text ‘数据写入文件

Close #1

如果是已知数据的个数和类型,则使用For语句和Input、Print(或Write)语句:

Open App.Path & "\" & "in0831.txt" For Input As #1

For i = 1 To 20

Input #1, Arr1(i)

Next i

Close #1

或者边读边写:

Open FileIn For Input As #1

Open FileOut For Output As #2

For i = 1 To 8

Input #1, rec.Num, rec.Name, rec.Score

Write #2, rec.Num, rec.Name, rec.Score

Next i

Close

如果是未知数据的个数,则使用Do-Loop循环、EOF函数和Input、Print(或Write)语句。EOF()函数为True表示读到了文件的结尾。

Open App. Path & "\" & StrM For Input As #1

Open App. Path & "\" & StrN For Output As #2

Do While Not EOF(1)

Input #1, g

N = N + 1

S = S+ g

Loop

Close #1

S = S/N

Write #2, S

Close #2

注意:比较Print和Write输出格式的区别。

Print语句的输出和窗体、图片框类似,只是在输出内容前添加在那个文件号中输出。数据项之间是空格可以有标准格式(逗号”,”分隔)和紧凑格式(分号”;”分隔)。

例如Num、Name、Score。其中Name为字符串类型,定长为10

Print #2, rec.Num, rec.Name, rec.Score‘标准格式,输出的效果为如图8

Print #2, rec.Num;rec.Name ;rec.Score ‘紧凑格式,输出的效果为如图9

Write语句的输出只有紧凑格式,并且数据项之间有逗号(“,”)分隔,字符串会自动添加双引号。

例如:Write #2, rec.Num, rec.Name, rec.Score输出的效果如图10

5 结束语

以上介绍了提高上机操作能力的重点理论知识和操作要点。除了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以外,在上机实践的时候能及时帮助学生掌握调试技能,感受到调试通过后成功的喜悦,从而排除对编程的畏难情绪,建立对程序设计的兴趣也是非常的重要。再一次重申本文开头的观点,如果把计算机世界看成是一种现代信息交流的平台或环境,那么VB程序设计语言就是这种世界最为容易入门的语言。所以学好VB,并且能真正在各领域加以运用,这才是学习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龚沛曾.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简明教程[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8篇: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 VB语言程序设计 教与学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VB Language Program Design

YANG Yuanhua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Communication, Chongzhou, Sichuan 611230)

Abstract VB language program design is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programming language learning this course contains a lot of grammar, structure, algorithm, and learning this course requires students to have a certain logic thinking of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ultimedia teaching and half computer operation, through the teaching mod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is not good in this paper, the way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discussed.

Key words VB language program design; teaching and le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VB是通过事件驱动的面向对象可视化编程机制的高级语言。VB主要有三大特点:面向对象可视化,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设计结构化。VB语言设计大致的步骤为建立对象,设置对象属性,根据功能编写代码建立事件过程,运行调试。根据VB的特点和程序设计步骤可知VB实际是一种较为易学易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相对其他的高级语言来讲更直观。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较为薄弱,以及教学模式过于死板而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现对该课程的教与学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教师的“教”

如何“教”才能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窍门,为今后其他高级语言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很必要,因此在第一次课上除了要让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感兴趣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清楚学习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在VB的开发环境下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创新新项目,掌握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技巧。

1.1 引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VB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第一种语言类课程。在学生不了解该课程的情况下引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相对来讲较为容易。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都不够自信,VB这门课程一定要给学生易学易用的第一印象,不然学生会产生畏难心理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会有担心自己学不会的心理。该课程的第一次课要让学生对VB有一定了解,产生学习兴趣,对该课程的学习充满自信和期待。课程的第一次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引入VB小游戏,操作演示,并抽取其中一两种游戏告知游戏的玩耍规则,并让学生试着玩耍。挑选的游戏玩耍时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把游戏放VB开发环境中再运行演示,同时对VB开发小游戏的流程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也让学生对VB的开发环境及设计步骤有了比较直观的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选取游戏中最简单的操作功能进行编程和运行演示,给学生易学易懂的感觉,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自信。(3)布置学生课后练习抽取的游戏,在下一次课程时比赛通关。此过程主要是为了学生熟悉游戏规则及玩耍技巧,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对游戏的设计和编写代码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课程教学的整体规划

第一次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在后续的课程讲解中,同样需要关注学生的情况,尽量避免学生对该课程产生难学难懂的心理,一旦学生出现抵触的趋势,就应对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后续课程主要以项目驱动法进行教学。主要的教学流程如下:(1)引入实例或游戏,运行实例或者游戏,进行功能分析、操作规则讲解,设计流程分析。(2)将实例或游戏按照功能进行分解,从易到难的原则选择模块进行分析设计。对每一个模块需要用到的语法、属性、方法进行大概的介绍。(3)每一模块进行模块分析,算法,设计,编写程序,运行调试的过程中,详情讲解如何应用对应的语法、属性、方法,从而完成对应模块的设计。(4)最后分析各模块的关系,联接各模块,从而完成实例或游戏。(5)布置新的游戏或者实例(与讲解的实例或游戏含有相同的语法,属性,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分析设计出新的实例或者游戏。(6)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进度,适当给予指导,设置惩罚和奖励来加强学生完成的动力。惩罚和奖励由学生自己提,以大多数学生赞成的惩奖方式为准。

2 学生如何学习

2.1 基础较弱的学生如何学习 (下转第154页)(上接第133页)

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从入学后,对所有专业的学习都不感兴趣,学习上动力不足,上课听不进去,注意力无法集中,作业全抄袭以应付教师检查。常常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即使偶尔想学习,也很难持久。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并未成熟,仍带有许多少年时期的痕迹,如幼稚,脆弱,自制力薄弱,依附性强等,加之他们没有社会阅历,无法感受到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放任自己。对于这部分同学需要教师特别关心和重视,了解学生,多与该类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建立自信,尝试的去学习。对于语言类的学习,教师需要特别对待,布置一些简单的有趣的案例或项目让这一部分同学去完成,从而建立他们的自信。这类学生更适合理论知识较少,实践操作更多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处于实践中去理解基本的语法、结构等理论知识。对于不懂或者无法理解并应用的知识点,先让学生学会查阅书籍或者在网络上搜索查询在实践中如何应用对应的知识点,并多看该知识点的应用案例,从而理解和应用该知识点完成对应的案例或项目。

2.2 基础适中的学生如何学习

课程针对大部分学生(基础适中的学生)安排的项目或者游戏分组完成时各组都将按照基础较好、基础一般、基础较差的进行组合,均匀各组的实力。组内成员必须相互帮助,相互督促,分工协作完成整个项目,在完成后一起梳理整个完成过程,将各自完成的小模块的分析设计思路和流程分享给该组的其他同学,如果该组有不懂的同学,大家应该一起帮助该同学,给予详细的讲解,让整个组的同学对项目或者游戏的各个环节都了如指掌,从而使项目或游戏的分析设计流程更清晰明了。

2.3 基础较好的学生如何学习

对于自觉性比较高,领悟力比较强的同学,建议学生在完成课内项目的同时,再布置新项目让他们利用课后时间试着去完成,拓展该课程知识的应用学习,这一部分学生需要通过自学,更加熟练应用VB的语法、结构、算法去完成新项目,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所有项目或者游戏的分析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一直跟踪学生实施的进度,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引导。

3 总结

VB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进行。整个课程的教学以项目驱动为主线,并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语言类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卓然.VB语言程序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第9篇:vb程序设计论文范文

一、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虽然有关部门一直非常的关注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问题,我国的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高校教学制度,考试制度,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因而必须要给予极大的重视并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解决。

1、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方法陈旧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目前,很多计算机教学方面的老师还是用比较原始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计算机教学,特别是习惯性的用过于专业的语言来讲授教学内容,且教学课程的设置并不符合学生们实际学习的需要,这就使得学生们在学习VB程序设计时不太感兴趣,也不能主动去复习、巩固。很多老师虽然非常重视实践操作,可是学生们在自己设计程序时只能根据老师所教的内容来进行编程却缺乏创造性思维,这对于培养极具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老师们在介绍VB程序设计时往往强调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时没有将VB与其他的程序设计语言进行比较,这也使得学生们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了解比较抽象。其实VB与其他的编程语言可以共同开发一些数据库以实现特定的用途。而这也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比较缺乏的。

2、学生评价体系落后

除了以上的这些问题外还有一点是比较重要的,那就是学生的评价体系比较落后,很多学校着重考学生的基本知识,这就使学生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中而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学校往往是简单的将学分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因而促使学生们为了获得学分而进行学习或开展活动,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老师不能从考试和平时作业来简单的评价一个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情况,这对于学生的评价是不完善的。很多老师还用相同的标准来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这也是相当不合理的。

二、如何改善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

为了解决当前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该要保持对这门课程的客观评价并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改善教学状况。只有与时俱进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未来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改善教学状况时首先就应该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应该让学生们了解这门课程的应用并将一些比较实用且非常有趣的东西介绍给学生们,这就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真正的喜欢上VB程序设计这们课程。老师们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一些游戏例如俄罗斯方块就是根据VB程序设计开发出来的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VB程序设计的学习。学生们甚至可以自己根据程序开发的思想设计出自己想要的简单程序。老师们还可以给学生们介绍一些比较有用的课外书籍借以启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这方面的兴趣。很多同学对软件开发比较感兴趣,这就可以将所学与所用结合起来,在兴趣的驱使下有意识的学习程序设计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2、改变教学方法

除了要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外还应该要改变教学方法。只有教学方法改变了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并保障学生能够真正吸收VB程序设计的思想学会运用这门技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视化设计便利了他们的学习,所以老师要将VB程序设计的一些特点以合适的形式介绍给同学们,这就减少了他们的理解障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教学和具体操作结合起来,不仅要让学生们知道VB程序设计的思想还要让他们了解如何通过具体的操作来实现程序设计。当然,老师们往往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老师们应该尽可能的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贯彻到学生们的实际操作中。学生们既要充分的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还要有创新意识大胆的提出新思想。以师范类非计算机专业的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为例,师范类学生往往对VB程序设计课程不重视,所以老师们往往通过案例教学法等方式来增强教学效果。一些老师根据师范类学生逻辑思维不强等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维锻炼,这就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所以,老师们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改变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3、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是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可是由于老师往往难以全面的了解学生因而考试就成为老师们评价学生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可是这种评价方法难以全面的反映一个学生对这么课程的掌握程度。所以老师应该尽可能的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平时作业、论文和实践报告等都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学生们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工程中可以反映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形式的考核在VB程序设计的课程考核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课程的整体把握能力并有创造性的认识到如何利用自己的能力发掘自己在这方面的潜力。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