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政治表现评语范文

思想政治表现评语精选(九篇)

思想政治表现评语

第1篇:思想政治表现评语范文

1、该生在思想上进取进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进取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习上勤奋刻苦,进取向上,获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在生活上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

2、工作成绩提高大,悟性较强,能很快适应新的岗位,能随时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工作方法和端正心态,不断反思自我,注重个人成长,能有效改善自我的工作方式,从而在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

3、XXX同学工作进取主动,热情,学习认真,尊敬师长,年来技术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很大提高,期望今后继续努力成为国家有用之才。XXX同学工作进取主动认真,好学肯动脑,尊敬师长,年来技术理论水平操作技能都有很大提高,期望今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提高。

4、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努力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同事打成一该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处处严格要求自我。在思想上,该同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取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我的思想政治觉悟,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5、该生一向进取努力地向党组织靠拢,大一下学期参加了党校培训被评为优秀学员。进取进取,刻苦努力,思想觉悟高,团结同学,关心时事,学习和动手本事强。在学习上本着不落后的态度进行学习。在生活上,勤俭节俭,不穿名牌,不赶时髦;同时利用各种机会来勤工助学,我卖过衣服小首饰品保险,作过学校考研做过手机宣传房地产宣传;大一做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大二院生活部副部长,工作认真负责。

6、杨x:被誉为班小才女的你经常在校报上发表你最独到的见解,知道吗?每当我们在校报上看到班杨龙杰时我们都无比骄傲。你是一个很勤奋的孩子,中午你是全班第一个进入学习状态的人。你为人严谨稳重同学们对你都很敬重。你懂得感恩,教师常常会收到你原创的小诗,字里行间饱含着对教师的爱,真心说一声多谢你!教师期望你在新的一年里,能经得起摔打,快乐学习每一天!

7、该生在思想上进取进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进取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习上勤奋刻苦,进取向上,获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在生活上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

8、该生进取拥护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惟邓-小-平理论,有很强的职责心,和民族职责感。在学习上努力耐劳,当真学习专业知识,成绩优良,获得二等奖学金。工作上进取进取,工作当真负责,进取参加社会实践流动,群众关系良好,曾获“军训优秀学员”,团日流动提高前辈个人校社会实践提高前辈个人,校优秀团员,校三好学生,市三好学生。

9、关x:这学期你的提高大家有目共睹,教师们也开始关注这个默默无闻,踏踏实实的你。虽然有时也有懒惰,但最难能可贵的是你能及时发现自我的不足,及时改正给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年的文艺汇演中,你的表现令大家惊讶,平时那样内向的你竟在舞台上那样活泼自然。相信自我你应当是一个全才。期望你能坚持佳绩,不骄不躁,多问多发言多暴露问题,多争取教师的帮忙。

10、赵x:你是一个很内向的女孩,你关心班级,善解人意,心怀感恩,是一个有优秀品质的孩子。学习上你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还记得教师以往说过“听话”是考入高中的关键吗?所以教师相信你必须是高中的候选人。期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主动更勤奋,课堂举手发言再大胆些,将所有力量都聚集在功课上,那么你将成为教师心中最完美的学生。

11、该生平时很注重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关心时政,认真学习党的政策并定期向党提交思想汇报。在学习上,该生勤奋努力,不骄不躁,谦虚认真,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该生很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掌握了丰富的专业技能知识。在生活上;该生勤俭节俭,性格随和,乐于助人,群众基础良好。该生有很强的团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担任过室长和学习委员,还担任过班刊的美编。在社会实践方面,做事踏实,吃苦耐劳,获得了实习单位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12、思想政治素质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努力提高政治理论修养,进取参加我局组织的政治活动,处处严格要求自我,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坚持一致。

13、杨x:你稳重踏实,为人热情关心别人,很多同学都以你为榜样,因为同学们都喜欢少说多做的人,而你就是这样的孩子。教师们越来越发现你是有潜力的孩子,虽然你提高的步子很小,但你一向在提高这是最难得的。在两年的文艺汇演中你都以出色的表现为班级争得了荣誉,感激你!教师期望在学习中你能多问,多发言让教师尽快找到你的不足,尽快帮你成长起来。加油,班最勤奋的女孩!

14、该生在学校尊重教师,团结同学,各方面表现优异。思想上进取健康向上,进取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学习上努力刻苦,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成绩优良,在实际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进取参加假期实践,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课外知识。在工作上认真踏实,敢于创新,曾担任地科院宣传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和班级宣传委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创新的思维,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和好评,在年评为院级优秀团干部,在年评为校级优秀团干部。在生活上勤俭节俭,乐于助人。注重全面发展,进取参加各种校级院级比赛和活动,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

15、该同学在校期间能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刻苦认真,学习成绩优良,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进取参加各类院系活动并获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人为善,有必须的交际本事,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16、该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学完学校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成绩优良热爱祖国关心团体政治上要求提高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目的明确肯下工夫。进取参加各项文体活动较注重自我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17、该生思想上进取向上,进取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定期向党组织提交思想汇报。平时乐于帮忙同学,团结同学。学习努力,进取请教同学和教师,并且乐于帮忙他人。平时踏实认真,进取主动完成教师布臵的各项任务,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好评。学习上刻苦努力,学习成绩优秀,曾获学校一等综合奖学金,“校三好学生”;进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18、该生热爱学校,关心团体,做好学生的表率。服从安排,团结协作,工作尽心尽责,态度端正,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出勤好,勇挑重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全心全意为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带头作用,认真学习领会课改精神,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学习校本课程开放的精神,认真备课,注重抓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合作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方面,发现学生出现思想认识偏差,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关心国家时事,进取参加各种培训。

19、该生在各方面表现突出,思想上进取进取,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政治思想觉悟高,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曾获二等奖学金“三好学生”称号,进取参加各项活动,全面发展,进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群众基础较好。

20、刘x:总以为在这个班级里是一个被遗弃的人,其实正是你自我在嘲笑你自我。教师和同学们每一天都在关注你的成长,因为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孩子。课堂上你能进取思考,进取发言,教师就喜欢这样的你。文艺汇演中你表现得那样出色,博得掌声阵阵,运动赛场上你和队友们精诚合作努力拼搏,这足以证明你是一个健康向上的孩子。孩子,向别人敞开胸怀有一颗真诚的心,凡事从自我多研究,理解别人关心别人,你就会有更多的朋友。

21、此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关心国家时事,进取参加各种培训和电大本科进修,取得优异的成绩。应对激烈的竞争和教育的不断改革,我将继续努力,进取进取,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为山区的教育事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22、该生在思想上进取进取,平日注意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并进取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进取向党组织靠拢;学习上勤奋努力,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法得当,获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在生活上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

23、该生进取拥护党的领导,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有较好的政治理论水平;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乐于助人,人际关系良好;行为得体,举止礼貌,爱清洁,讲卫生,寝室卫生良好;学习勤奋刻苦,善于钻研,不耻下问,集思广益;作生活委员时,工作进取,认真负责。

24、该生平时很注重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关心时政,认真学习党的政策并定期向党提交思想汇报。在学习上,该生勤奋努力,不骄不躁,谦虚认真,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该生很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掌握了丰富的专业技能知识。在生活上;该生勤俭节俭,性格随和,乐于助人,群众基础良好。该生有很强的团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担任过室长和学习委员,还担任过班刊的美编。在社会实践方面,做事踏实,吃苦耐劳,获得了实习单位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25、XXX同学在联想实习年期间,直在仓储处综合服务组工作,主要从事物料接收与发放工作。XX同学在工作期间贯进取主动,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了工作的要点与技巧,并将他们合理的运用在工作中,并能主动向老员工学习弥补自我的不足,在其负责的IQC物料交接业务工作中作到了严格认真高效得到了部门的好评。吴海园同学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

26、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那灿烂的笑容和爽朗的笑声了。没节下课,总有你温和的笑容,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在学习上,你是那么认真。上课时,你更是专心致志,不开任何小差。但你的成绩有时不尽人意。也许是你的学习方法错了吧。期望你改善学习方法,成功就在你的前方。

27、在校期间表现良好。热爱祖国,进取进取,关心团体,乐于助人,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自担任班干部以来,工作认真负职责劳任怨。期望继续努力发扬成绩,超越自我增强自信赢得成功。

28、你,为人热心;你,真诚直率;你,性格乐观;你,灵巧聪明。你对每个人都会有深深的祝福。圣诞来临之际,你给每位女同学都寄了贺卡,与每个人分享快乐。你,就是咱们快乐的小天使。其实,你是多么聪明。但你却未把聪明都投入进学习中。新的学期里,你将更优秀,对吧!

29、宋x:你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在两年的文艺汇演中你都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为人亲善友爱,人缘很好。学习中你能听教师的话,作业能认真完成,在每次的值日清扫中你都能最出色的完成任务,永远不能忘记英语课堂上你进取发言的身影,这一点是教师最欣赏你的。教师期望你在学习中能再务实些,课堂听课再专注些,争取夺回以往榜上的名次。

30、工作认真,负责;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服从整体安排,形象良好;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锐意进取,乐于助人,关心同事,与同事相处融洽,善于合作,起带头作用。

31、该同学进取要求提高,遵守大学生《学生守则》尊敬教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忠厚朴实为人诚实学习目的明确学习自觉性较高勤奋学习认真努力思维敏捷动手本事较强进取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曾获得国家励志助学金和院一等奖学金,在担任学生会学习部副部长的工作中,努力认真!

32、你性格活泼开朗尊敬师长,与同学能融洽相处。对美术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勤学苦练。同时,又不放下对文化课程的学习与掌握,尽量地夯实文化基础,完善知识体系。期望能坚持对人生梦想和艺术的执着追求,成人成材。

33、办事方法有改善,工作有提高,该员工做事情踏踏实实做人本分,能够虚心理解市场招商经理的提议,努力学习不足之处;大力开发所负责区域的空白品种,并进取和经理进行各种环节的沟通;在XX年X月份提高异常迅速;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处处为公司研究,不记个人得失。

34、该生在校期间在各方面表现进取,勇于进取,该生进取向党组织靠拢,当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上,该生学习成绩优秀,名列前茅,获得一等奖学金。该生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常常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在社会工作上,曾担任地科院文艺部部长,工作当真负责,进取参加校内外流动。生活中,该勤俭节俭,乐于助人,同学关系较好。

35、该同志热爱团体,关心同学,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我,努力做一个进取乐观追求上进的人。在学习上,勤奋刻苦,踏踏实实,不迟到不缺席,并取得优秀成绩,获“学习先进个人称号”。在担任两年的文体委员时,工作上认真负责,获“文体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年参与组织迎新晚会并获得一等奖;生活上,严格要求自我,向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看齐,做事认真负责。

36、赵x:平时总让人担心大考却很少掉链子的人就是你,一个稳重大方文雅的女孩。这说明你对自我总是很了解,总是很有打算,这样很好。一个和—谐的家庭必然会造就一个健康阳光的你,这是你以往对我说过你最满意的地方。期望你能在新的一年更踏实更进取更有热情。课堂别再让教师为你的举手问题而担忧,其实不想逼你如何,只是期望你能将问题暴露在平时,在大考中才会有满意的成绩。

37、该生在校期间在各方面表现进取,勇于进取。思想上,该生进取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上,该生学习成绩优秀,名列前茅,获得一等奖学金。该生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在社会工作上,曾担任地科院文艺部部长,工作认真负责,进取参加校内外活动。生活中,该生生活俭朴,乐于助人,同学关系较好。

38、该同学进取要求提高,遵守大学生《学生守则》尊敬教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忠厚朴实为人诚实学习目的明确学习自觉性较高勤奋学习认真努力思维敏捷动手本事较强进取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

39、该同志遵纪守法,勤奋好学,进取上进,工作认真负责,有良好的社会公德,乐于助人,学习态度端正,工作进取,能够吃苦耐劳,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学习上刻苦努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成绩良好。生活上,严格要求自我,向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看齐,做事认真负责。

40、该生学习勤奋,学习上自我要求严格,刻苦钻研,探索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思维进取善于分析总结学习成绩优良。生活中能吃苦耐劳,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期望能以这种精神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41、王x:总是那样默默无闻,总是那样稳稳当当,为人谦虚谨慎,各项活动进取参加,在班里很多人都将你设为竞争对手,你应当感到荣幸,正是你的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让同学们佩服你,喜欢你。你是一个自立本事很强的孩子,也是教师能够委以重任的人。真心期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进取,更有激—情,更自信。

42、本学年,本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取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进取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课改培训,认真上好公开课,不断提高认识和业务水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陶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范文之评语:教师政治表现评语。弘扬奉献精神,作风正派,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职责感。

43、所开的观摩课《安全在我心》《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等受到同行及领导的一致好评。同时,学习校本课程开放的精神,认真备课,注重抓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合作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担任辅导员工作时,能根据学区少先队计划及本班情景制定中队工作计划,配合学校进取开展工作,组织主题队会观摩,组织学生开展运动会硬笔比赛数学竞赛六一文艺汇演游园活动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开展红读雏鹰争章活动,组织尊老敬老义务劳动,使全校队员的素质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大队构成一股礼貌礼貌团结协作进取向上的风气,思想品德。

44、专业技能业务水平优秀,为公司创造好的企业效益。

45、该生思想健康进取,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不断在思想上进取提高,生活上井井有条,节俭朴素,卫生良好;进取参加勤工助学,靠自我的努力劳动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学习较好,但各方面综合表现良好,勤勤恳恳,认真对待,严守纪律,虚心请教,和同学共同学习。曾任资环学院团委学生会马研会副会长,工作经验丰富。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我,乐于助人,友善待人,人际关系好,社会公德好。

46、为适应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培训班技术交流活动。今年已取得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本科的网络教育毕业证书。经过各种继续教育培训班,使我始终坚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同时让自我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47、该同志爱党爱国,进取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热爱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进取参加教研活动和课改培训,认真上好公开课,弘扬奉献精神,作风正派,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职责感。

48、该同志爱党爱国,进取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热爱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进取参加教研活动和课改培训,认真上好公开课,弘扬奉献精神,作风正派,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职责感。

第2篇:思想政治表现评语范文

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也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的形势既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又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其中语言艺术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就此展开一些论述。

1.语言艺术的针对性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1.1在与人沟通中.正确把握人的本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人同时具有双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人的存在和发展.同时受到双重规律.即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制约 根据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人们的各种不同需要进行分析.区分哪些是合理的需要.哪些是非份的需要.哪些是低层次的需要.哪些是高层次的需要.哪些是目前能创造条件可以得到满足的需要.哪些是在目前情况下还无法满足的需要等等.有利于指导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

1.2在与人沟通中.尊重人的权利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中包含着两个方面: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要使被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务必注意教育者不能以教育者自居.必须开诚布公,平等待人,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权和人格。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要贯彻人权思想.就必须给人以爱.要把严格管理与热诚挚爱结合起来.把“情”与“理”结合起来.既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 思想政治教育作需要人情味,需要互相尊重,平等待人.这是我们党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

1. 3在与人沟通中.通本文由收集整理过语言艺术的拔高引导作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工作直接目的是为解决这样或那样的各种具体思想问题,但这并不是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 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具体思想问题的解决.逐步提高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并自觉地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从而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思想教育工作就是要落实在提高人生的价值上,既要重视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又要重视社会为实现人的价值提供必要条件 这不仅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2.提高运用语言艺术的技巧是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做人的思想的工作 要走进人的内心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形势下.人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显得越来越突出。

而沟通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工作方式.沟通的重中之重又是言语的交流.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党政工这个特殊的工作中.语言艺术又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从一些案例中来分析语言艺术的重要性.笔者做党工主管的时候.遇到一个叫小李(化名)的新进员工.性格内向。总是心事重重.通过侧面了解,得知他家庭条件不好,上学时还借了很多钱。现在的工作不适应,给这个初出大学校门的学子很大的打击。于是我找到他.讲了一些励志的故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发他的斗志。现在每当看到他那充满自信的笑.还有那坚毅的神情.我都会由衷的感到高兴语言艺术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工具.是表达者与接受者产生共鸣的主要“媒介”。因此,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应掌握语言的技巧,注重语言的对象。适应语言的时空。使自己的语言像润物的春雨,似夏夜的清风。如秋山的枫叶.犹高原的瑞雪.去开垦心田,进化心灵。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掌握语言艺术。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掌握语言艺术掌握语言艺术,能增强语言的魅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简洁、风趣、模糊语言的妙用,是常见的语言技巧。

2.1.1简洁莎土比亚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 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婆婆妈妈的说教会影响受教育者的思维.导致对谈话的内容理解出现偏差,同时,对方会觉得你占用了他的时间 思想政治工作语言,必须经过认真组织、反复推敲,做到简洁、条理清晰。谈话时,语言中心要突出.主次分明.不能东拉西扯。

2.1.2风趣语言的风趣的作用就象菜肴里的味精.索然寡味的语言如同忘加放盐的菜一样,不论其营养价值多么高.也不会脍炙人1:3 政治工作的实践表明,增强语言的风趣性.应重视三个方面的因素。

2.2“见什么人讲什么话”? 注重语言的对象无论哪种句式.不管再美的语言。都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一切都要依据具体的交往对象而定。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来看.谈话双方总会存在性别、文化、年龄、职业、性格、等因素某一方面差异 如若以这些因素中的某一因素为基准点.那么双方就可能相同或不同。要想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你的语言就要合对方的“口味”.而不能强行对方买你的“账” 应该如何说话.才能增加自己语言魅力.获得对方好感,在做工作时有两个原则不可忽视:

第一、认同,即在做思想工作时,改变自己的特征.打破思维定势,换位思考,顺其对方的自然.以适应对方的各自特点.从而消除或减少双方的差异。对他特点的认同,会使对方产生自己人的惑觉,并对自己产生好感。

第二,互补原则 一个人说话尽量保持并表现出和对方的相同.就容易引起对方的好感 可是相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说话人的语言表达不但要适应对方的特点.而且要根据

 

对方的要求来进行.使双方的差异形成互补。

2.3“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语言要适应时空人的语言运用要适应一定的时空环境,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人对时空环境,不但有适应的能力.而且还有改造利用的能力。语言时空环境内涵丰富.而表扬与批评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经常采用的两种语言交往方式 此处针对时空环境就公开表扬与私下批评作些探究:

首先,表扬与批评时.要考虑到对象的心情。美国企业家玛丽说过:“秘密表扬并不起作用!”批评的情况正好相反,批评以私下批评为好 因此,一般说来.在表扬或批评人时,不要只想到自己表达的目的,不顾人际环境.这样就会影响交际效果。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应。

第3篇:思想政治表现评语范文

关键词:身体语言;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10-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身体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

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又称身体态度语言,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统称“教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课堂语言教学外,还可以结合运用“身体语言”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还是教师自身,研究和探索身体语言都是必要而且重要的,能够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的双重功能。

1.有利于辅助传递教学信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单纯的技术性工作,而是饱含知识和情感的艺术综合体。教师备课时可以提前设计身体语言,通过灵活运用指语、掌语和拳语,表达指示、赞美和愤怒等情感,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具体“实际”,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宜的气氛,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2.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惊奇、疑惑、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通过目光来表达对学生的赞美或批评,通过微笑拉近和学生的距离,通过服饰传递职业理解的信息,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3.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技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身体语言是其儒雅涵养,博大爱心,深厚情感和丰富学识的外在表现形式,教师要善于发掘教学活动内部的美学因素,通过美好的外在形象,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的身体语言没有一定之规,只有根据年龄、性别和性格设计适合自己风格的身体语言,才能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体语言的具体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身体语言非常重要,至少传递讲课中55%的信息,其内容包括:姿态语、手势语、目光语、体距语、表情语和服饰语等内容,需要进行研究和探索,找到合适的路径,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和责任。

1.姿态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言谈举止都是教学效果的组成部分,如果举止失当,言行不一,这些细节都会损害思想课教师的个人形象,继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剔除消极的或无意义的姿态(如表1),通过个人魅力去吸引学生探究其专业领域。

2.手势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尽量多使用积极手势(如表2)带动和激励学生,给学生带去正能量。一般来说,掌心向上表示请求和服从,掌心向下表示施予和命令,握拳则凸显更加浓烈的强迫味道,手势语言使用不当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极易激发抗拒心理。

3.表情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是理论性比较强,语言讲授仅是知识传授的一部分,教师需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言传身教”,通过自己情绪点燃学生的热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由于自身性格、即时心情或缺少训练等原因,未能使表情语言的运用效果最大化(如表3)。因此要提高教师对身体语言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让“教态训练”常态化。

4.目光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大班授课中,如何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目光交流,对其教学效果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讲课初始和结束的时候,使用群体注视的几率较高,在学生发言或讨论时,个体注视和群体注视的结合使用机会较多。在与学生一对一交流中,也可以根据教师的年龄和性别,选择适合的注视类型(如表4),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5.体距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和角色定位决定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根据霍尔的“空间理论”(如表5),教师应站在教室前半部分的位置,即1.2-3.6米的社交距离范围内。但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对此有一些不同观点,教师在授课中可以选用40%的时间在公众距离范围内活动,其他60%的时间在社交距离和个人距离范围内活动。这种体距设计既能有效驾驭课堂,同时又能和学生平等地交流互动。

6.服饰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不注意自身仪表,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美国心理学博士史蒂芬·A.罗尔曼曾让五十名学生对教师身着不同服装的照片予以评价,印证了社会个体的着装会影响他人的认知程度乃至配合程度(如表6):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术性和思想性的双重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服饰语言同样传递给学生相关信息。教师可以选择庄重而时尚的正装,学生大多欣赏与时俱进、赏心悦目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让他们有认同感,更具有亲和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体语言运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1.认识模糊,需要加强学习,提高重视程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身体语言是其思维和情感在课堂上视觉化的结果,作为合格的教师,要对身体语言的正负面影响进行深入了解,才有可能运用和掌控它。除了研读专业书籍以外,业余时间还应当学习相关的教法书籍,从专业深度和教法精度两个方面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标准模糊,需要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身体语言的运用意识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没有系统统一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如表7),在标准设计中,把身体语言的相关内容都罗列在体系当中,针对不同专业和年级,精心选用适合类型和使用频率。

3.培训缺失,需要加强相关培训,使之常态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身体语言培训”,可以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自我培训,包括研读相关书籍和对镜训练;其二是同行切磋,通过相互听课,彼此纠偏;其三是通过音像资料,对一些名师大家的讲课用心体会。所有的精品课程都是经过无数次的打磨和训练,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终结版”。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培训,既有“道”深,又有“术”精,增强师生沟通,融洽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澳]阿伦皮斯.身体语言[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43.

[2]周鹏生.教师非言语行为简论[M].桂林:民族出版社,2006:5.

[3]李振村,庄锦英.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第4篇:思想政治表现评语范文

一、政治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新课标下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 。

苏霍霍姆林斯基说:美好的崇高的东西不仅存在于尽善尽美的外形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智慧的创造物之中,特别是存在于个人生活遵循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行为、思想以及其他表现之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民主教学就是一种展示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活动,让学生在艰苦的学习劳动中体味美和愉悦。所以,思想政治课课堂民主教学不应是附加上去的节外生枝的东西,而是其本身内在的要求,特别是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高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其内容的精辟和形式的严密,所以就要求教师用尽量好的形式把课堂内容呈现出来。也正是由于思想政治课理论具有概括、抽象的特点而与学生实际生活及主观认识时空距离较大,所以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有丰富而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更多的生活情趣才能胜任其教学任务。

首先,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用自己的学识、思想、行为去影响、促进甚至激发学生在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引发学生的思索和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共鸣,鼓励学生积极地讨论和表达,形成见仁见智的观点和看法。由此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为主、客体的双向关系:教师既是主体,引导学生去思索的主体,同时,又是学生的审视、学习的客体。学生既是学知识的主体,也是教师学习、研究、互动的客体。正是这种互为主、客体的关系,使教学中的互动产生特殊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双方的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达到这一效果就能师生双方和谐、协调地合作,使整个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其次,师生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施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现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是整个学校教学过程中全部人际关系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部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平等、民主的关系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部人际关系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部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平等、民主的关系使师生心理积极互感,促使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享受着“授予”的权威,而学生则始终处于“缺失”、“接受”的地位。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平等性,就必须改变师生这种在人格上的不平等现状,建立一种平等自由、资讯分享、互助互进的伙伴性关系。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自己从尊者的位置上走下来,一方面把学生从卑者的地位提上去,二者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参与教学、管理课堂,以实现个体完善的教育目标。 师生在互动的教育过程中,以平等的关系相互学习,教师把自我发展的需求与学生的共同发展融为一体,不断转换角色,形成个性化教育风格。老师要承认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处,更多的是鼓励欣赏学生的优点,去感动心灵激活思维,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在课上注意学生的思维状态,不完全以自己的思想驾驭教学,更多的是研究学生的感受,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五个给”为指导思想,即: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活动;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去选择。教师以真诚、零距离沟通、无条件关注、对待每个学生,重视每个学生的成长,发现闪光点、找准结合点,激发共鸣点,严而有度,爱之有方,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密切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的个案研究发现个性化教育哲学,逐渐形成了科学的研究态度和反思能力。不断开展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相结合的行动研究,树立现代教育观,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教育行为。

二、生动有趣的导入是新课标教学中必要条件。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比是一个好故事的开头。如果故事的开头能动听、能悬念叠出、能异彩纷呈,就很容易吸引听众、引人入胜。一节课,导入得好与否,直接会影响到该节课的整体质量。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不是那么一成不变,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不是那么干瘪苍白,要使学生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奔放。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氛的效果。 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趣味引进导入新课程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讲述一个与本课有关系的寓言故事导入新课,也可以用与本课有关的时事热点问题与学生讨论带出本节将要教授的内容,这样,既调动的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好的开头已经是成功了一半。相信在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教师—学生”的互动教学活动中,活跃了课堂,活跃了气氛,活跃了学生思维,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新课标的主旨与要求,把曾经让学生和老师都头疼的政治课上活上好上得妙趣横生。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之于课堂教学当中,是搞好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它通过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要学好政治,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上好一堂政治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而恰当的教学手段的方法的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同时还要求教师要尽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应运于教学过程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在现代政治课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开放性。要把一些抽象的理论,讲解得较为生动透彻,除使用必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外,教师还应当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也可以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景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最不喜欢政治课,变成非常喜欢政治课。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踊跃发言,激烈讨论,积极参与到教与学中来。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这个教学要求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和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应用,对教材的内容给予适当的简略或补充,或展示有关最新最热门的讨论观点及意见,既讲授了课程内容,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既讲授了必修内容,又扣住了时代脉搏,体现政治课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四、用彩色、动感的语言带学生进入学识胜地 ,是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益的源泉。许多学生不重视、不想学政治,主要是他们认为政治不是老生常谈,就是高谈阔论,与己无关。中学政治的哲学部分和经济学部分还略微好些,而政治学部分很多学生就用“假、大、空”来形容。可见我们的政治教学在过去是多么失败的一个结果。政治课的教学,不管是对老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成了一份苦差事。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生硬、平铺直叙式的教学语言,要用彩色的语言、动感的语言融合积极愉快的情感来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 教师在上政治课时,充分运用体态语言来传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强调,同时也运用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来表达教师自身对知识、对学生、对课堂的情感。在语气上,通过轻重、缓急、抑扬、快慢等变化进行教学,在语态方面,以平等方式、交谈方式进行情感教学,体现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关系,在其乐融融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激发出来,主动性自然就发挥出来,也就不再有政治课毫无生趣的结果了。 “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极大部分来自于教师授课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如果一个教师仅富有严谨、精炼的教学语言还不足以应付教学,在新课标要求下,一个优秀的教师还必须不乏彩色与动感的语言,才能真正扣动学生的心弦,促进思维的活跃和想象的丰富,发挥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功能的积极作用。这种彩色、动感的语言的应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放下“学究”的架子,收起习惯板着的面孔,而是要带入与课堂教学相融洽的肢体语言、情态语言,把知识的情与景用显见的情态、肢体、文字语言表达出来,既直观又形象,既活跃的气氛又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得一堂课再不会象以前那样沉闷而且无生趣,致使教师头疼而学生反感抵触。

五、利用学科整合优势,多方面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整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色,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角度关注对一个知识点的解析和诠释,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淡化自己的学科角色,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学识修养,同时要把学生视为接受完整教育的个体,而不是只偏颇于任何一个单独学科的“专人”。新教材政治课,本身就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这是一大优势。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增强学生对相关的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掌握了教材观点。使学生从不喜欢政治课到很喜欢政治课,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各方面知识素养的提高,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当然,利用学科整合进行教学,对教师自身也就提出了更高个要求,要求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多汲取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才能真正发挥优势,达到好的教学目的。

六、让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动力 。评价的方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一般说来,量化了的事物比较科学,所以教育界素有“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之说。从这平淡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一般人都认为测评考试是教师的特权,是教师“对付”学生的杀手锏。课堂民主教学的理念告诉我们,在测评中同样需要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测评的主要内容可以渗透到教师对学生测评的各个方面。例如,在对学生的知识检测上,学生可以参与到命题、评卷、讲评等方面。第一,命题。事先约定试卷的内容、题型、赋分和版面等,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秘密命题,并签命题者的名字,统一交上来,教师或者选取最优的或者抽签确定一两套试卷用来测评。这样,试卷被采用的小组或同学看到自己的命题印发到同学手里,十分的兴奋和自豪,充满着成就感。而未被采用的同学或小组也是会有收获的,一是他们在命题的过程中钻研了知识、查阅了资料,增长了凭借老师讲学不到的东西;二是他们也对别人的试卷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考试时不会觉得枯燥乏味。第二,评卷。测试完成后,被采用的命题小组参与阅卷。最后,命题组的同学进行讲评,讲评不仅仅是公布答案,还要解释自己的命题意图以及解题思路,有时还要请其他同学评判试卷的得失。事实证明,学生自己命题考试,不仅积极愉快而且学习起来目标明确、自主性强,效果比完全由老师主导的测试效果要好得多。

第5篇:思想政治表现评语范文

    梁氏文学“革命”的目的是出于“新民”与“群治”之社会政治需要,他所认为的文学具有启蒙教化的巨大政治作用,抬高了文学不应有的身价与地位。这主要是出于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启蒙的基本思路:从社会政治角度思考文化思想革命,再从文化思想角度思考文学革命,最终形成社会政治革命、文化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三合一状态。这种从社会政治角度和文化思想角度从事文学革命(理论、批评、创作)的路数,具有社会—文化的双重性质和功能,并统一于“革命”的需要。五四时期,具有启蒙主义性质的社会—文化双重性的文学批评活动,在“文学革命”的新文学运动中得到更加现代化的具体展开,其主张、内涵、外延也更加丰富、开阔。因为在“文学革命”中,容纳了西方近代以来许多人文主义思想,既有“个体”、“个性”的一面,又有“民族”、“社会”的一面;既有滑向自由主义和个性主义的一面,又有倾向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意向的一面。因此,五四时期关于文学的文化批评,具有社会与文化的双重特质。只是在很短时间内,革命知识分子引入马克思主义思想,使这种社会和文化双重性的理论批评更加倾向于民族与社会群体,具有了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革命”特质。与此相应的是,五四前后的现实主义理论批评,一方面是“为人生”,一方面又是“为社会”,个人与群体、人生与社会总是交织在一起。后来,鲁迅将小说创作的目的表述为“改良社会”、“改良人生”,基本上道出了五四时期现实主义批评的基本目的:改良人生是为了改良社会,改良社会也是改良社会文化思想和政治现实。

    1920年代末那场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以及太阳社和创造社青年批评家与以鲁迅、茅盾为首的资深批评家的论争,实际上也是社会—文化批评形态系统内不同思想倾向和批评类型的冲突。此后,社会—文化批评形态系统的思想文化型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才从启蒙主义、现实主义(为人生的人道主义)的政治隐蔽情状一跃将社会政治的现实目的凸显出来,并将那些并不怎么认同的资深批评家卷入这场“革命”潮流,调整了他们的批评视角、方法和标尺。社会—文化批评形态系统沿着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和政治革命的路径迈进的时候,已经从文化角度显示了其激进主义的文化“革命”立场和方式。这在五四时期就有复古派的反对,但在五四后的1922年起,一批迟到的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白壁德门下的中国弟子们,打着“新人文主义”的旗号在东南大学以《学衡》为阵地,与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学术文化冲突。新人文主义与此前的复古主义是不同的,他们是在学术和批评的意义上来反对文化激进主义,阐扬具有保守主义倾向的新人文主义批评思想的,1930年代新月派理论家梁实秋将这一批评形态推至成熟,并且是在纯粹“批评”的范畴和意义上与左翼文学批评抗衡。从20年代以新人文主义抗衡五四的泛人文主义,到30年代以人性论抗衡左翼社会历史批评的阶级论,这是社会—文化批评形态系统中两种不同批评形态间不同批评思想的冲突,其焦点就是政治立场上的自由与限制,批评思想上的人性论与阶级论,批评范畴上的道德范畴与社会政治范畴上的对立。事实上,即使在社会历史批评形态中,也存在着不同倾向与风格的冲突,如40年代以胡风为代表的主观型现实主义与以茅盾为代表的客观型现实主义、以周扬为代表的政治型现实主义的冲突,也是三种不同倾向的社会历史批评的冲突,乃至到五六十年代,“现实主义深化”、“写中间人物”、“人情”和“人性”等理论批评话语也不时与泛政治的社会历史批评(包括庸俗社会学批评)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社会—文化批评形态系统在1980年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在80年代初期文学理论批评界的“拨乱反正”,清理“文革”十年造成的理论混乱格局,恢复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创作潮流迭起,文学批评发挥着社会历史批评的主导作用,在诸如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人性与人道主义问题,现实主义问题的一系列讨论中,对文学新潮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批评,积极扶持文学新人,推动文学思潮乃至于整个文学的繁荣发展。社会历史批评在新时期文学发展繁荣进程中,以强烈的时代和社会使命感,以应有的胆识才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阶段,社会历史批评主体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较资深的批评家,他们集文艺界领导、报刊主持者和评论家于一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批评余热,如冯牧、陈荒煤以及陈涌等批评家。另一部分是与新时期同步的中年批评家,他们以比较成熟而又开放的心态介入文学现实,坚持开放的现实主义理论观念,对同代和“知青”作家作品又有亲近感, 在推进文学新潮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建树。

    社会—文化批评形态系统在80年代的另一变化则与上述情况不同,一批在恢复高考后就读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相继从80年代初走向专业研究之路,在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批评领域,承接起五四启蒙主义文化与文学传统,对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些尖锐问题,一些文学“禁区”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批评,如被誉为现代文学研究第三代的王富仁、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杨义、季红真、陈思和、赵园、刘纳等。他们的批评大体上是以鲁迅、周作人、曹禺及五四文学的研究介入批评界的,“民族灵魂”是他们思考问题的焦点,启蒙主义是他们的基本批评立场,而“泛意识形态化”则是他们的基本批评观念和方法。这种批评显然与社会历史批评的“泛政治化”、“泛现实主义化”不同,他们对文学进行了“泛意识形态化”批评,以思想史、哲学、美学等范畴和视角对文学史上的文学现象做出重新理解和判断。[1]在“文化热”中,“泛意识形态化”的历史、文化批评思路,最容易转化到文化批评思路上来。

    因此,“泛意识形态化”批评不久就转向了“泛文化”批评,进一步拓展了批评视野,“文化”既是他们的批评内涵,也是他们的批评对象。我们将这种不同于此前社会历史批评的这一形态称为历史文化批评,以示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文化热”充分调动了批评家参与文化建构的热情,但最重要的是对批评视野、思维和视角的开拓和丰富。文化热中出现的“寻根文学”思潮,将批评目光引向地域文化,“京派”和“海派”,以及新近的“寻根小说”,成为批评关注的主要对象,此后又进一步拓展为对20世纪文学和地域文化、教育文化、出版文化和政治文化关系的批评阐释。不过,在文化热潮中,来自西方的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引起批评家的兴趣,乃至于拓展到比较文学领域,成为文学研究和批评的显要学问。早在闻一多时代就展开的文化人类学批评在时隔半世纪后有了足音,叶舒宪、萧兵、方克强等学者和批评家,成为这一批评形态的代表。这一批评形态已不同于上述的历史文化批评,而是从人类学角度对文学原型进行了一种文化批评,我们称之为文化原型批评形态。由上可见,社会文化批评系统在80年代以来的批评界,呈现出不断拓宽批评广度和不断深化批评深度的状态,显示了该批评系统的阐释空间和发展前景。

    审美批评形态系统的初始可以追溯到世纪初与梁启超同时代的王国维的审美批评。王国维是在中西美学理论视域中来思考纯文学问题并展开其对《红楼梦》的批评的,他与梁启超视文学为政治工具的社会政治思路正好形成一个反向,即视文学为审美,从审美角度确立了文学的独立地位。尽管王国维在日后的影响不及梁启超那么显在,但他却是内在地发生着影响。五四时期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倾向及此后的纯艺术批评,都在暗合着王国维的艺术审美思路。唯美主义在1920年代具有一定的文学市场,以创造社为主要阵营的新文学团体,明确打着“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旗帜与文学研究会抗衡,争夺话语权力,体现着两种不同的批评形态的路向。审美和艺术的批评立场,在三四十年代主要表现在诗学中的艺术诗学批评、“纯诗批评”和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学批评中,如象征派、现代派、九叶派的诗学批评。不过,这一批评路向在文学批评中,尤其是在中国的三四十年代的批评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一种泛印象主义的批评形态。[2]这方面最直接的“元老”是周作人,他在“人的文学”表述中就流露出了“个人”的文化和文学立场,为他日后退居文学与人生合一的个人趣味的艺术天地作了埋伏。

    当周作人的志趣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发生抵触,当他的理想难以实现时,在现实面前,他又退回到“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中去,经营起了“自己的园地”,“叛徒”之鬼隐去,“隐士”之鬼浮现。他所倡导的“主观的批评”、“创造的批评”及其“宽容”批评原则,对自由主义派别批评家亮出了导航的信号,直接开启了京派的印象主义批评。而在京派的印象主义批评中,批评理论代表人物朱光潜对王国维的审美批评进行了嫁接,形成了超越社会政治的审美文学观和批评观。在京派批评家中,朱光潜主要建构其批评理论,李健吾和沈从文等主要进行作家作品的实用批评;文体上既有“抒情的论文”和与此接近的感性形象的朱光潜的美学论文体,又有梁宗岱的诗学批评文体,萧乾和常风等的书评体,还有李长之的评传体。京派的印象主义批评对40年代的李广田等人的批评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有九叶派理论家袁可嘉的现代诗学批评的呼应。1980年代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政治”性和“革命”性的批评受到质疑,回归文学与回归批评的呼声在批评界广为流传,批评的自由独立意识渐趋强化,表现为对个性主义的向往和追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对创造精神的崇尚。不过,这一时期的个性主义批评,既是对五四个性主义的呼应,也是超越,超越其理论视野,广泛吸纳西方近现代人文主义哲学和美学思想中的个性主义成分,形成一种“泛个性主义”或泛审美的批评形态。“首先它在思想内涵上不仅强化了康德美学的非功利原则以及尼采美学的非理性原则,还广泛接受了存在主义美学的个体自由原则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超越理论,但其主流仍是德国的浪漫美学。其次它接受了俄国形式主义和西方新批评等文论有关文学本体论的思想”,表现为“审美之维”和“本体论之维”。[3]这些批评思想资源,在当代青年一代批评家笔端,统合为个性自由思想和审美创造精神,其中除了德国浪漫思想外,还具有浓厚的现代主义意识。这种批评思想来源庞杂,范围广泛,不是一个完整严格的批评体系,在80年代的浪漫、自由文化语境中表现为泛个性主义形态。

    泛个性主义批评实践产生于新时期文学初期关于“朦胧诗”讨论中的“新的美学原则”,这一批评形态总是对那些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有亲近感,表现出“青年”文化色彩。特别是1985年文学新潮迭起,将泛个性主义批评推向高潮,应该说,批评对个性自我意识的张扬和对创新精神的崇尚,反过来又助长了新潮文学的繁盛发展。同时,“我所评论的就是我”的批评口号,“批评即选择”的一系列个性化批评观念的亮相,强化了批评的个性主体意识和独立自由意识,批评实践中感悟印象与理性分析的融合,充分展现了批评的个性化审美空间。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个体感性或非理性“自由”的偏激,以及个性构成中的“深刻的片面”。

    解构—重构批评形态系统产生于1980年代后期。当泛个性主义批评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批评信息的时候,以语言为中心的形式主义批评也在其关注视域中,特别是85新潮文学出现以后,形式主义的“语言”、“文本”成为青年批评家和作家共同向往的艺术境界。批评家以为“文本的语言事实存在就构成了文学作品本体存在”,“形式结构的构成也就具有了本体性的意义”,批评的对象置换为“应当以文学语言的创造和作品语言系统的生成为对象”[4]。文学批评由泛个性主义的“审美之维”切换为作品语言的“本体之维”。文学文体学、叙事学、语言学成为文体语言批评的“三学”,结构主义和叙事学成为这种批评形态的主导理论框架。正是由于文本语言批评是从泛个性主义批评转换而来,因此,在文学“形式”中往往留存着“个性”“社会”的因子,这预示着它有融合“文化”与“语言”于一体的可能,或走向中西融合的文本语言批评,或走向语言与文化融合的语言—文化批评。社会文化转型导致人文理想主义的边缘化,先锋文学所进行的语言游戏和通俗文学所进行的媚俗实践,西方后现代主义话语的引入,使得文本语言批评转向了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解构批评,如陈小明、王宁、张颐武、戴锦华等先锋批评家的批评实践。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解构批评完成了三大转型,一是由社会学批评转向文化批评,二是由实用性批评转向学院型批评,三是由以作家为中心的批评模式向以批评家为中心转化。[5]因此,新文化批评的兴起源自于解构批评,如果说解构批评关注的是先锋文学、第三世界文化、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话语的话,新文化批评的话语范围进一步扩大为汉语、语境、文化、性别、种族、民族、知识等话语,其关键词由“后现代主义”转换为“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等。新文化批评空间是十分广阔的,但引人注目的主要是对“汉语”文学现象的文化批评,如郑敏、张颐武、王一川等批评家对汉语文学现象的批评,以及“汉语批评”、“汉语文学”等批评话语;对文学的文化修辞论阐释,如王一川;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关注,如姚文放等的“当代审美文化书系”,孟繁华、王德胜、高小康、周宪等的批评话语;对电子传媒文化的分析,如尹鸿、南帆、黄鸣奋等批评家的现代传媒文化批评;对当代文化现状的分析和思考,如汪晖、王岳川、陶东风等批评家的当代思想文化批评。由此可见,解构—重构批评形态系统在解构文学的社会历史内容与文学的学科边界过程中,沿着语言—文化的轨迹建构着自己的批评空间,始终与中国当代社会文化语境及其西方人文科学话语保持着一种互动关系。

    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形态系统中,社会—文化批评形态系统占据着主流地位,解构—重构批评形态系统预示着批评的最新走向。从总体上看,这个世纪文学批评形态的流变呈现出从泛政治到泛文化的基本走向,这一走向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对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是文学批评形态流变的深层原因,即由对民族国家政治身份的认同走向对民族国家文化身份的认同,是对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焦虑的反映。

    参考文献:

    [1]尹鸿,罗成琰,康林.现代文学研究的第三代:走向成功与面临挑战[J].文学评论,1989,(5).

    [2]景国劲.中国现代泛印象主义批评的文化品格[J].齐鲁学刊,2001,(2).

第6篇:思想政治表现评语范文

(一)体现平等与尊重

教师在授课时不能运用挖苦、傲慢、讽刺、咄咄逼人和过激的语言和语气,否则会使效果适得其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要求教师“以人为本”,首要的就是体现平等与尊重。

(二)体现灵活性和针对性

灵活性要求教师在不同环境、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中运用不同的语言,“大场合讲大话,小场合可以讲小话”,语言要灵活运用才能体现真诚,让人信服。同时,还要把握语言的针对性,针对包括学生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知识水平、智力水平、思维能力等具体情况在内的差异实施不同的教育策略,因材施教。

(三)准确、符合规范和逻辑

语言表达要符合文学逻辑规律要求,避免出现“词不达意”、“自相矛盾”、“模棱两可”等情况,不能混淆概念的外延与内涵,让学生难以信服。

(四)具有说服力

说服力不是强制性的,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有力的论点、论据、论证来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力就是教育者要使用各种可能的技巧去说服学生的能力。例如,说服时,要有的放矢,切忌假、大、空,语言的运用要丰富多彩,要幽默、生动,有感染力。

(五)体现“情”

要想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首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成败。在语言中运用一些“蕴情”的词,就比较容易建立与学生感情沟通的桥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语言技巧

(一)个别谈话语言技巧

与个别学生的谈话与其说是用口讲,还不如说是用“心”。因此,与学生的个别谈话也要讲究艺术性,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个别谈话时,应注意语言要因人而异。由于学生个体在性格、性别、成长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教育者要根据谈心对象的具体情况及接受能力,如对沉默、内向型的学生,语言应侧重引导、鼓励,对待外向型的学生要注意倾听,语言可运用直截了当式、开门见山式。与后进学生要多谈心,多用表扬语言,要发现其闪光点,让他们树立自信心。也许就一次表扬,也会促使有错的学生看到自己的未来和希望,让他们能鼓起信心和勇气,给他们以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对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较高的学生,可使用幽默文雅的语言,说话的时候可以含蓄一些。而对思想觉悟和文化素养较者,可使用风趣浅显的语言,说话的时候则可以直白明了一些。

(二)说理启迪中的语言技巧

说理启迪中的语言技巧是指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使用生动、准确、风趣、幽默,富于启发性的语言,善于用语言的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去思考,把学生引入教育者的思想情景境之中,使学生的学习趣味盎然,从而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比如在教育说服的时候,可以不直接正面指出,而是通过列举一些类似的例子,旁敲侧击,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领悟道理。通过一些活生生的例子,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说服的效果也会随之大增。比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引用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诗句:“从今别却江南日,化作啼鹃带血归。”引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通过介绍爱国主义人士、爱国诗词,以启迪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沉思,把学生带入到教育者的思想情境中,不仅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爱国主义,还能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和感受到什么是爱国主义。

(三)批评的语言艺术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面临学业、就业、家庭困难等许多问题,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压力都非常大,他们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观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新情况处理不好,容易使学生对学校和教师失去信任,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心理。这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教育者在批评学生的时候,要注意方法。

1.从表扬入手。在批评前,适当地对学生做一些表扬,肯定其某些好的方面,这样容易建立一个比较友好的气氛,学生也会觉得,教师的批评是真诚的,如“你最近表现不错,能按时上课,遵守纪律,但是……”

2.将心比心。如“我读书的时候也是如此”、“我那时也犯过你这样的错误”,这些话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错误,人人都会犯错,关键要知错就改。

3.多用朋友的口吻建议。在批评的时候把学生当做朋友去建议他应该怎么做,而不是摆老师的架子用命令的语气让他们必须做,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尊重理解学生,给学生自尊。在批评的时候,要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尽量不要用贬损的语气。比如,个别上课爱说话,可以私下批评,不能说“请管好自己的嘴”“,你太坏了”等语言,这样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个坏学生。

5.冷静的批评。批评的时候,有些教师容易冲动,这样起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激化学生叛逆的心理。批评语言要注意场合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批评有针对全班的,有针对个人的,批评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对全班的批评可能更多使用全局性的语言,而对个人的批评的语言更多是加入了个人的情感、隐私,针对的是个人的某些缺点。批评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别,如性格上,对比较倔强的同学,可直截了当说明,而对性格孤僻、内向的同学的批评可能更需要委婉、含蓄。

第7篇:思想政治表现评语范文

孔子认为以德治国,统治者实行德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后人所言“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德治与法治相比,孔子认为德治更具优越性,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统治阶级用行政、法律刑罚来管控百姓,只能使百姓避免或不敢去犯罪,却无法让百姓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用道德教化来引导百姓,以礼节来约束、规范百姓,则既能使百姓尊礼守节不犯罪,又能使百姓有羞耻荣辱之心,从而自觉约束自己,做到适可而止。在继承孔子的“德治”思想的基础上,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对于德治、法治的关系问题,朱熹作了更进一步的阐述:“愚谓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此其相为终始,虽不可以偏废,而政刑能使民远罪而已,德礼之效,则有以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朱熹认为,德礼、政刑都是治国的手段,前者是主要手段,后者是辅助手段,两者不能偏废,更不可逐本求末。纵览历史,统治阶级出于维护政权的目的,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儒家“德治”之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积极统治效果,巩固了封建统治。近代以来,随着清王朝封建堡垒的土崩瓦解,封建阶级的“德治”也完成了其阶段性的历史任务,退出了历史表演舞台,但其“德治”的思想本身仍然具有现实的历史价值。孙中山在探索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治国方略时,就高度重视“德治”的作用,他讲:“大凡一个国家所以能够强盛的原因,起初的时候都是由于武力发展,继之以种种文化的发扬,便能成功。但是要维持民族和国家的长久地位,还有道德问题,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党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认为“政治工作在红军中有决定的意义,每一个红军战斗员不仅要能够有充分的军事技术——手中的武器,而且最重要的是脑子的武装。必须充实现有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实现中央政治工作条例。政治工作不是附带的,而是红军的生命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认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在中国特殊国情基础之上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为“生命线”地位,既是使然也是必然,是使然与必然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党非常重视对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革命、治党、治国的重要方法,这一思想的产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治思想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扬弃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没有割断马克思主义这个“老祖宗”的“血脉”,它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受到了儒家“德治”思想的影响,但绝不能成为党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我国历史上关于“德治”的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表现为所倡导的道德信条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阶级的局限性。封建社会每衰退一步,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其“德治”的虚伪的“光环”就越刺眼,对社会的破坏、阻碍作用就越强。二是表现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目的,主张不易采取武力的逼迫,而提倡让人们自觉的接受。三是表现为虽不否定法治,但总体过于看轻法治,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又有其合理性,最大的特点就是道德主“内”治“本”,法律主“外”治“标。这正如董仲舒所言:“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以上这些儒家的“德治”主要特点,就决定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与儒家“德治”思想的关系是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优良成分、抛弃其糟粕的基础上,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感化的作用注意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德治’。这里的‘德治’,是在肯定‘法治’的重要意义基础上的‘德治’,是把‘德治’和‘法治’看作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德治’。这也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和中国古代儒家‘德治’观的重要区别之一。更重要的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其基本内容的,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这就同中国古代儒家所谓的‘德治’从根本区别开来。”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关注的毕竟是封建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其维护的是封建主义制度,捍卫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具有鲜明的特定阶级性。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是为了给广大劳动人民套上了无形的精神枷锁,从而达到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统治的目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其目的是借助道德规范建立、维护高效的经济政治新秩序,大力激活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中国梦。“学习我们的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儒家德治中具有封建性质的“三纲”之类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予了抛弃,“五常”之类则是在批判的基础上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直观的“姓封姓社”的问题,不能对其有特殊的仇恨,草率地把它贴上封建主义的标签。建国后一段时间里,由于“左”的路线影响,把传统德治思想看成是与社会主义截然对立的罪恶的东西,结果拉开了“”的历史悲剧序幕。“工人和旧社会这间从来没有一道万里长城。工人同样保留着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的传统心理。”社会主义是从旧社会脱胎出来的一种新生社会制度,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仍然会保留着旧社会的许多思想意识残余,人民群众在道德、精神等诸方面都还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幽灵”的召唤。这毕竟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封建化不是一会事。“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去封建化”,是为了帮助和教育人民群众克服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根深蒂固的旧习惯、旧风气,从而让人民群众彻底摆脱封建的精神奴役和恶劣影响。那种认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儒家“德治”思想复辟的观点,显然是在反封建极端主义思想下的荒谬解读,这不是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而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宗旨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表述带有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风格

“社会主义学说则是由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本人,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也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地创造社会主义学说,要使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意识转化为工人阶级的意识,需要对工人阶级实施恰当地“灌输”。而这里的工人阶级应是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熟悉、掌握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工人阶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由于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的差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带有中国特有的民族语言表达特性。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先知和先行者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首先面临的是去掉马克思主义的欧式方言,取而代之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本土语言,然后才是在人民大众中进行传播和运用的问题。因为无视中国人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方式、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感情表达方式和喜恶特点,就根本谈不上接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国化也面临语言表达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用民族言语表达来阐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是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中国具体实践的根本要求。这一问题不解决,马克思主义就不会为中国人民所真正接受,就不能成为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有效思想武器。由此,运用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表述形式,就不可避免地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重温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历程,不难发现大量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相结合、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表达形式。在这方面,用“实事求是”来表述思想政治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要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是一个极为重要、典型的范例。早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实事求是”就是一个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老命题,最早见于班固所撰《汉书•刘德传》。据记载:“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唐代颜师古对此作了注释:“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这就是说研究学问要注意掌握事实根据,然后再从事实中找出真实的结论。

第8篇:思想政治表现评语范文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

一、“微时代”的含义

关于“微时代”的概念,学界有很多观点。最早提出“微时代”这一概念是在百度百科上,是这样定义的:“微时代”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微博客的出现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微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

从“微时代”的产生基础来看,微博的诞生是微时代到来的基础。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的关系,创建出沟通和信息共享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从“微时代”传播信息的角度上来讲,“微时代”指的是以信息的数字化为基础,运用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通过终端设备,进行以高效、实时、互动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

从“微时代”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来说,它包含了微博、微信等相关微平台得应用,包含了微小说、微语录、微电影、微公益、微旅行等。

从“微时代”的受众角度来说,生活在这个时代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称之为微民。微民可以做着微小的事情,可以发表微小的看法,可以发出微小的声音

二、“微时代”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影响

(一)“微时代”带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首先,“微时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进一步凸显。在微博、微信中,大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问题、价值观念,甚至是生活琐事加以表达。其次,“微时代”大学生产生了更加强烈的人际交往。每个人在更新微博、微信的同时,更期望看到他人的赞同亦或是互动,表现出对人际交往的深层向往。第三,传统教育媒体的滞后性开始凸显,微文化的多元性及覆盖面的广阔性进一步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

(二)“微时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提升自我素质。积极搭建“微博”、“微信”、“微公益”等“微媒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明确的“微时代”意识。即明确以“微博”、“微信”等“微”为标志的新型传播媒介以细微的语言和文化反映着人们思想世界的细微变化。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明确的载体意识。即明确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目的与手段、内容与形式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载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及其反作用。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但要善于选择载体,而且要善于控制过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论水平与载体运用能力,是取得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因素。

(三)“微时代”的碎片化信息容易影响大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微时代”背景下碎片化、段子化的信息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很快速的获取新信息,但是却有可能导致信息的失真。在“微时代”,每一位大学生都可能成为信息的者,而这些以微博、微信形式承载的信息又能够成为大学生们评议的对象,在此过程中这些评议性的信息又不断的转发、传播、整合,最终形成种种网络舆论。由于“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大众性和草根性,信息者和评论者自身的政治素质良莠不齐,一些实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信息随处可见,大学生容易迷失方向。

(四)“微时代”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难以为继。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都以“课堂”、“书本”、“教师”这固定的“三中心”展开,这就弱化了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性,难以入脑入心。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微时代”的相关平台,引导受教育者接收积极、健康的信息,摒除落后腐朽的思想观念。“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需要从经验走向科学、平面走向立体、静态走向动态,这是适应时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思路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获取、认知和批判,以此为基础通过再加工,对媒介信息重新利用的能力。在微时代的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紧紧跟随微时代的脚步,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外,他们对于新型的信息交流平台和信息传播内容的方式还了解不足,这就造成了师生之间交流不默契,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从而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时代的具体形势和特征,改变传统的思想意识,提升媒介素养。

(二)创造自己的微语言,掌握话语权。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网络技术为依托,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时展相结合,丰富网络平台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利用新时代下的网络新话语,使语言表达生动诙谐、贴近生活、富有时尚和个性。在吸取网络中健康有益的话语的同时,符合大学生接收信息的形式,可以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高校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化,使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代话语,最终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三)优化“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随之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以优化并积极搭建“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四)利用“微时代”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在内心深处树立微文化理念,并掌握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积极开通微博、微信,并有效地利用好微博、微信,建立与大学生双向互动、共同驱动的模式,实现微教育与课堂教育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融合。例如,可以很好的利用时代背景,充分利用线上信息资源,主动搜集与党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道德教育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时事政治、热点评论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认真的筛选、整合和编排。结合网络热门事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校园时事等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和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利用微博、微信适时地上传信息材料,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丁西省.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与新途径探析[J].前沿,2012(307).

[2]杜坤林.“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生成与干预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3]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3).

[4]王倩.“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

第9篇:思想政治表现评语范文

新闻评论的时代语感

数字技术带来了信息传播手段革命性变化,也带来了评论语言的变化。长期以来,人们一般认为新闻评论尤其是政治性很强的评论,由于其内容的严肃性和规定性,语言表达很难有大的变化。这种认识的滞后,又被传统主流媒体形态的缓慢变化所掩盖。虽然从媒体形态演变看,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还将有一段时间跨度较大的渐变过程,然而信息传达的现实却无情地告诉我们,实质的媒体转换速度已远超人们的主观推测。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形式上还是主流,实质上已逐渐处于边缘状态。如果我们沉到群众中,实事求是地了解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就会发现,不仅年轻人,实际上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基本渠道早已是互联网,舆论主战场已经从传统媒体转到新媒体。正视这个宣传思想战线的新常态,加快融合速度,尽快掌握新媒体宣传所需技能,积极开展网络评论,掌握舆论主战场的主动权,是评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状:目前传统媒体或是由传统媒体转向网络媒体的评论工作者,基本上还是一群“网络移民”(不排除其中还有“网络难民”),他们在向最需要引导的社会人群――“网络原住民”做宣传工作时,即使主观上努力“守正出奇”,但语言缺乏亲和力与感染力,效果仍不很理想,有一定程度的边缘化。“本领恐慌”是“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的“本领恐慌”,不仅是对互联网技术不熟悉,还包括有些评论工作者对于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的社会语言不习惯、不熟悉,写出来的东西客观上仍然与群众熟悉的语言隔着一层“纱”。一些群众说,这些话看看意思也明白,就是不贴肉,用常用的宣传语言说,就是不“入耳”,更难以“入脑”,有时甚至堵墙跨河。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

受众阅读新闻评论,实质上就是和评论者在对话,这种对话要能真正达到沟通思想与感情的效果,就要求评论者与阅读者使用语言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就是接受者能确定自己与表达者的关系,在相应的语境中为对方的言说寻找一个合适位置,用一个对应词汇来呼应表达者所用的词汇。如果接受者找到可以回应的词越多,分量越重,那么他对表达者意思的理解就越充分、越深入。然而,作为评论作者,我们不能一味要求读者适应我们的言说,而应该使自己的言说中拥有尽可能多的为接受者便于回应的词汇。

新闻评论极具时代性,只有与时代语境相适应的语感才能准确反映这一时代的现实与思想,发挥评价社会的作用,同时也影响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方式与方向。这种感觉,可以称之为新闻评论的时代语感。努力在新闻评论作品中体现时代语感,是每一时代的新闻评论工作者一项重要的业务基本功。

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社会基础技术进入数字时代的今天,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国家政治话语传播的时代语感问题。我国正处在矛盾集中的社会转型期,如此集中的矛盾必然带来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不同利益群体都有自己的诉求,许多本来就复杂的社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不再是“我说你听”的权威式、单向灌注式传播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充分交流,寻求最大社会公约数。

新闻评论正是这种交流的重要手段,它论及新闻――最新的事实、社会发展动态与社会问题,交流双方所使用的语言就应该是最能表现当代概念的词语。倘若评论作者使用的语言还停留在过去时代语境中,他的表达不但无法与接受者语言相符合,有时还会产生相背的认识,这样的新闻评论必定缺乏时代语感,交流也会因语言使用错位而产生隐形障碍,难以被接受者理解,甚至带来情感的直接抵触,不能有效地发挥影响、引导舆论的作用。

“国平”评论的语言特色

词语总是被行为或意识形态注入了内容和意义,而人们总是只对那些能对自己行为或意识形态产生影响的词起反应。因此,只要这个词是社会生活中必需的,能够形象而准确地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特征,既符合词语构成规律,也符合群众语言使用习惯,就会在使用中流传,并在使用中精确化与规范化。不同时期的新词汇因其明显的时代特色,总是为这一时代所特有,能最直接、最迅速、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与时代变革。用这样的词汇构成的语言写作新闻评论,就会体现出浓厚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精神,也就最容易被这一时代的人接受、理解和传播,反过来也促进了语言发展。

由国家网信办主导并组织作者撰写、传播国家政治话语的“国平”评论,在体现鲜明的时代语感方面作了努力探索,既态度严肃、用词准确,思考严谨、逻辑严密,又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面向全球、生动传神。如何看待香港极端反对派的违法“占中”行为?在“国平”评论中,我们见到这样的论述:

在一个法治的社会里,处理这类极端行为的最好方式就是以法治的方式捍卫法治,使问题的解决始终不离法治的轨道。“听喇喇咕叫,还能不种地?”只要始终依法、处处依法,就不怕一些人胡搅蛮缠、说三道四。

用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生动论证一个极其严肃、极其严重的政治问题,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在“国平”评论中,这样的语言表达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如在论及网民称之为“微信十条”的公众信息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时,评论这样写道:

当年,侯宝林先生那段脍炙人口的相声《夜行记》中,曾提到行人该“走马路中间”还是该走“人行道”,乘坐公交车该不该排队等话题,让人在捧腹大笑之后思索“个人自由”是否应该在公共场合受到限制?时隔多年再去回味,我们会发现,假如没有当年那些最基本、最原则的限制,假如没有持续多年不断改进的管理,今天的城市交通将会是怎样一种混乱无序?

类似来自群众语言的表述还有:“老虎苍蝇一起打”、“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等,字里行间无不透着时代语感,看似平白,却甚为熟悉、亲切,平白中道理不言自明,让读者在自然的状态中接受论者的观点,正是评论写作的艺术所在。

时代语感不是割断历史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它是民族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而且正因为有传承,时代语感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在“国平”评论中还有不少中华文化精粹的古为今用。如在谈“百年圆梦看今朝”这个问题时,用“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阐述必要性,引用了当年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来说明强国梦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前仆后继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还以“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于峻岭”这样的句子来鼓励百姓努力圆梦。评论中引用古人富有活力的成语、句子阐明当代问题,不但是论证技巧,而且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与当代语境融合,也赋予这些语言以现代语感。

作为国家政治话语的传播,“国平”评论必然涉及到国内外重大时政事件与时政用语,由于时政问题的严肃性,常常成为新闻评论写作中最容易影响语言感染力、传播力的因素。但是,“国平”评论善于突破时政评论谴词造句的不成文“约定”,用群众通用的语言来论述重大时政问题。如《落马凸显中央从严治党决心》一文,所论问题肯定是近年来反腐题材中最重大最严肃的,按以往写法,用语造句也一定是最严肃的,但是这篇发表在落马当天的评论,一开头就显出了不同以往的写法:

7月29日傍晚,落马消息。这则中央决定对严重违纪立案审查的消息,不足80字,却富有爆炸性,立刻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争相转发议论的新闻。

用这样生动而充满生活气息的语句、语气写这样严肃题材的评论,应该是前所未见的,但却是形象地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人民群众思想活动独立性明显增强,而“争相转发”四个字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明确标记――数字化媒体,时代语感跃然纸上。

时政评论的时代语感不仅表现在词汇的选用上,更重要的是能毫不回避地直陈群众的政治担心与诉求,做到“踏石有印”“抓铁有痕”。这篇评论这样表述以及群众的思想活动:

是前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是百姓口中的“正国级”官员。

人民群众历来就担心,反腐败只敢打苍蝇不敢打老虎,只敢打老虎不敢打大老虎。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腐败分子的级别越来越高,腐败分子越抓越多,会不会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信心和信任。有一种刺耳的声音会说,你看这些人是什么货色啊,怎么进入到党内而且还混入高层。不能不说这种声音很尖锐,但我们恰恰需要看到,这正说明我们党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理念是金科玉律,说明我们党有充分自信,说明我们党有高度的自净能力。

这三段文字让我们感觉犹如清风吹皱一池春水,涟漪圈圈扩散,时政评论写作展现了一种新的写作思路与方法:正视现实问题,决不回避要害,分析高屋建瓴,群众“出场”发言,语言不拘一格。

这样的文风,不但体现了十以来的党风转变,也体现了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自信与能力;不仅是“国平”评论的写作特色,更反映了评论工作者对传播规律的努力掌握与正确运用。当受众读到这样充分接地气的作品时,自然会产生一种真诚的情感交流,强化时代语感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