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口琴教学范文

口琴教学精选(九篇)

口琴教学

第1篇:口琴教学范文

器乐进课堂是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必由之路,它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良好情操。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器乐进入音乐课堂,就是更直观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让学生亲自参加到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美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口风琴作为一种键盘式乐器,它体积小,音准好,旋律性强,携带方便,将键盘与吹奏巧妙结合。由于它利用簧片发音的办法,发音准确,并且简单易学,从而逐步在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推广使用。

因此把口风琴引入课堂,为音乐教学丰富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当一件乐器作为一种教学用具出现在学生眼前时,肯定会很感兴趣,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当他们拿到口风琴后的第一件事情都是不约而同的用手去按键,还都不知道口风琴演奏的原理,当我弹奏一首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乐曲之后,学生都被这优美动听的琴声所吸引。在传统的音乐课程教学中,都是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这样让学生觉得很枯燥,不能调动学生上音乐课的积极性,也不能达到施行素质教育的目。如果用口风琴学唱的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到优美的旋律,提高的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很好的学习歌曲,解决唱歌教学中音准问题等难点,丰富了课堂内容。如在学校条件可以允许的情况下,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学习老师课堂上所讲授的旋律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基本的乐理知识,还能够让他们喜欢上音乐课,爱上音乐课,从而达到音乐“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主要是以歌唱教学为主,所以“口”和“耳”占着主角的位子,随着口风琴的加入,由原来的“口”和“耳”逐渐发展成现在的“眼、耳、口、手”多种器官协调发展的音乐课堂。如果要很好的演奏一首歌曲,就必须先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如:节奏、音符、节拍,以及认识键盘和简单的手指触键方法。

学生在学习口风琴的同时,这些基本的音乐素质潜移默化的被学生给很好的吸收了,在口风琴教学中强调结合键盘乐和吹奏相结合的综合训练,培养了学生体验音乐的能力,为人人参与的直观化教学中解决了音准、节奏、吐音、气息等难题,磨练他们对学习,工作一丝不苟的意志。

三、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生活中离不开团队合作的团队精神。一个懂得合作的孩子会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易于取得成绩。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和工作中将遇到许多的麻烦。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都爱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和学习中难免会表现出自我意识,没有一种集体感,通过口风琴的教学,不仅能够改变这样的自我意识,还能够锻炼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四、培养学生动手和创作能力

第2篇:口琴教学范文

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一种“隐性分层教学”,即在内心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发展组、提高组和基础组,把分层教学的重点放在口风琴教学的分层设计与实施中,使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健康发展。以下按教学过程分步骤介绍。

一、听音部分的分层活动设计

1.回声游戏

为了学生能够快速地熟悉键盘,笔者设计了回声游戏。该游戏可以师生合作,也可以生生合作。

例如,二年级学生在掌握了“1、2、3、4、5”五个音后,笔者围绕“XX X”的节奏型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发展组:听辨一遍就能在键盘上找到各音的位置并且用连贯的气息吹奏。

提高组:听辨两遍能够在键盘上找到各音的位置并且用连贯的气息吹奏。

基础组:听辨三遍或多遍后能够在键盘上找到各音的位置并且吹奏。

在多遍单声部吹奏游戏后,可以发展为四声部听音合奏。教师围绕“XX X”的节奏型吹出任意组合的旋律并且保持尾音,发展组的学生是第一回声并保持尾音,提高组是第二回声并保持尾音,基础组是第三回声。四个层次犹如四个声部的演绎。

2.旋律跟奏

旋律跟奏就是指教师模奏一句,学生跟奏一句,这是器乐教学开始阶段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母鸡叫咯咯》一课中,笔者将发展组和部分提高组的学生归为A组,其他学生为B组,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A组:看曲谱跟教师吹奏高声部,并能够用平稳的气息两小节换一次气。

B组:看曲谱跟教师吹奏低声部,能够用平稳的气息两小节换一次气。

教师分小节吹奏一次低声部,学生跟奏。接着教师两小节吹奏一次高声部,学生跟奏,在高低声部能够熟练地吹奏之后,师生合奏。

分组练习:

师生合奏:

二、乐曲部分的分层活动设计

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之后,都渴望能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出来。作为个体展示的办法就是吹奏一首完整的歌(乐)曲,所以在课堂器乐教学中进行歌(乐)曲的学习是学生所喜欢的,更是课堂器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1.全曲吹奏和部分吹奏

由于课堂的限制,三个组别必须同时学习同一首歌(乐)曲,给定目标,各组分别达成自己的目标,既有挑战性,又有成就感。在既定目标达成的前提下我们鼓励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从而达到更高一层要求,不断超越自我。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一课中,笔者设计的目标如下。

发展组:能够熟练地吹奏整首曲子,并且对B段进行加花吹奏。

提高组:能够吹奏整首曲子,保持气息的平稳。

基础组:能够吹奏A段曲子,保持气息的平稳。

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学习A段后,就迫不及待地学习B段,除了指法上不够严谨外,整个三年级的绝大部分学生都已掌握整首歌曲的吹奏,发展组的学生甚至能够吹奏相对简单的变化。

2.首调吹法和固定调吹法

口风琴属于键盘乐器,教学中适用五线谱版教材。但是我校现在使用的是简谱版教材,视唱时也都是用首调唱法演唱,但是口风琴的记谱则是运用固定调的五线谱记谱,对于只在音乐课堂上接受口风琴学习的学生和对口风琴兴趣不浓的学生来说,遇到转调就会混淆音名和指法。所以,在教学中笔者采用首调和固定调不同的教学要求。

例如,在教授四年级歌曲《欢乐颂》一课中,笔者的教学目标如下。

A组:能够用C大调和F大调吹奏乐曲,并且用平稳的气息四小节换一次气。

B组:能够用C大调吹奏乐曲,并在A组吹奏F大调时,吹奏“1 5 3 5”的音型为A组伴奏。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用首调唱名进行学习,在大部分学生学会之后,教师用F大调范奏,讲解首调各唱名用F大调吹奏时在键盘上的位置。A组学会用C大调吹奏后进行转调演绎,B组学生只要吹奏F大调的“1 5 3 5”音型为A组伴奏即可。

三、合奏部分的分层活动设计

1.教师自编的合奏曲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基本的编配能力。教材中的许多歌曲教师都可以将其进行简单编配,成为一首首合奏曲。

例如,二年级歌曲《乃哟乃》,全曲由三个音“1、3、5”组成,教材上是D大调的歌曲,在口风琴学习中采用C大调进行吹奏,笔者对其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发展组:在键盘上熟悉“1、3、5”三个音,并且能够用平稳的气息每一小节换一次气。

提高组:能够用正确的手形演奏“1 3 5”,并且能够用平稳的气息每一小节换一次气。

基础组:能够用正确的手形演奏“1-”、“5-”,并且能够用稳定的气息每两小节换一次气。

2.书本已有的合奏曲

教材中虽然没有系统的口风琴教学课程,但是为许多歌曲都配了口风琴伴奏,如第五册《噢!苏珊娜》、《捉迷藏》、《一只鸟仔》;第六册《摇船调》、《甜甜的秘密》;第七册《摇篮曲》等。由于这些伴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就将此教学环节忽略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所以教学中可将部分伴奏进行改编。

如第六册第七课《甜甜的秘密》,笔者就将原有的伴奏谱改写成和声伴奏和旋律伴奏两部分,化解了原有指法的难度。发展组和提高组的部分学生吹奏旋律伴奏,其余学生吹奏和声伴奏。

第3篇:口琴教学范文

关键词:口风琴教学;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作用

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乐器教学也逐步走入课堂,农村小学乐器教学课程也在逐渐地开展。口风琴是既经济又实惠的大众化乐器,可以用来伴奏、独奏以及合奏。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引入口风琴教学,非常有必要。

一、农村小学音乐课上口风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针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而言,由于各种原因,音乐课堂教学相对薄弱。因为农村的经济环境落后,无论在音乐器材的配备上,还是音乐教师的资源问题上,都显得非常不足。当前农村的音乐教育没有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识谱和音准问题是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口风琴教学应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实现农村小学音乐课上口风琴教学的措施

1.重视口风琴教学

口风琴比较经济实惠,还便于携带,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乐器。它既可以作为独奏、合奏乐器,又能作为伴奏乐器在音乐教学中使用,因此,在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口风琴教学是必要的,它不仅使学生音乐的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还能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的发挥,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

2.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音乐口风琴教学中,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是第一步。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手段,创设一定的音乐情境,将学生带入音乐情境中。例如,学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一课,教师先用有节奏感的语调编故事:小鸟在树林里欢快地歌唱,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能为故事加入合适的节奏吗?然后,有一个同学编故事,教师为吸引学生,用口风琴为学生伴奏。教师问学生:老师的伴奏好听吗?大家想不想学习口风琴伴奏?学生:想……从而使学生的学生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

3.规范课堂教学,培养扎实吹奏基础

学习口风琴最关键的就是基础。若基础打不好,口风琴的吹奏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所以,教师一定要重视口风琴的基础练习。可以先从课堂教学的规范化做起。例如,练习口风琴时,让学生右手拿着口风琴,左手拿着吹管;练习口风琴指法时,利用口诀教学。口诀:小手拢拢拢、大拇指111、食指222、中指333、无名指444、小指555。

4.加强师资力量培训。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很多都是其他科目教师来代替音乐教学,学校在进行课程的安排时,应该将音乐课安排给有音乐基础的教师,同时,对于音乐教师,还要进行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技能的培训。

三、口风琴的作用

1.借助口风琴,让音乐教学趣味化

将口风琴与歌曲的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就会使学生唱歌的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音乐教材中,具有独唱的内容,将口风琴演奏融入独唱的歌曲中,不但能使课堂形式丰富,还可以将学生脑、眼、耳、手的灵活性得到锻炼。

2.借助口风琴,让二声部歌曲教学简易化

在小学音乐中,二声部教学相对比较难。特别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音乐基础比较差,在二声部歌曲演唱时,节奏、音准一直都是不容易解决的一个难点。将口风琴演奏融入二声部合唱的教学中,不但能够给二声部教学增加色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演奏的同时提高对生对音准及节奏的把握,使二声部歌曲教学简易化,同时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例如,学习《大家来唱》这首二声部歌曲,第二、三乐句学生总是跑调,教师可以将口风琴与二声部教学相结合。先让高低声部分组演唱与演奏自己的声部,等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再进行合奏,一直到学生能够将一首曲目较好地完成。通过合奏,不但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而且在练习过程中反复演唱,也熟悉掌握了自己声部的节奏,旋律。在完成合奏的同时,其实也相当于基本完成了二声部歌曲的合唱。

3.借助口风琴,让欣赏教学生动化

在进行欣赏教学时,将口风琴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将音乐欣赏的枯燥性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将学生音乐欣赏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学生对高效音乐欣赏奠定基础。例如,学习《狮王进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动物,学生会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生动的表演,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这时,教师让学生用口风琴对这首歌进行演奏,学生一边游戏,一边演奏,使学生音乐的创造力得以有效的激发,从而促进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得以提升。

4.借助口风琴,让乐理教学实效化

(1)借助口风琴,让乐理教学轻松化。对于乐理教学,如果将口风琴进行辅助教学,对乐理知识的理解更渗透,从而使乐理教学变得简单化。

(2)借助口风琴,让乐理教学形象化。结合口风琴教学的乐理,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从而使学生的乐理学得到显著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于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堂,口风琴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农村的音乐教学事业,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农村小学一定要将口风琴教学重视起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性。

⒖嘉南祝

第4篇:口琴教学范文

随着“口风琴进课堂”研究课题的进行,我发现口风琴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较难的知识。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第一,乐器不好管理;乱出声音不行,管死了也不行。第二,教学班的人数太多;施教中的难度很大,教师的工作量无形中加大很多。第三,练习时间少;课上不能都练琴,课余时间学校里都安排得满满的,仅凭周五两节课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不练琴,器乐教学就成了空中楼阁。第四,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学不好的学生家长会有意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口风琴教学的效果呢?

学生注意力时间短且易分散、求胜心强,因此教学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在教学中做要到“勤鼓励、勤要求、勤示范、勤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让学生体验学习中的乐趣。

一、课堂组织要规范

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反映,学生好玩、好动,对学习口风琴有着浓厚兴趣,他们往往还不等老师指导,就自己吹起来,经常出现老师的声音还比不过学生的吵闹声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先从课前准备抓起。上课铃响后,值日生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要求书放在课桌的左上角,口风琴横放在课桌前方,端正姿势坐好。这样,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头。课堂上,学生不能够随便碰口风琴。练习时,教师发口令“拿琴”,学生统一用左手拿吹管,右手拿口风琴;练习指法时,学生一律不能把吹管放进嘴里;练习完毕教师发口令“放琴”,学生统一放口风琴。这样可以防止学生一拿起口风琴就吹,保证了课堂的安静。由于学生对学口风琴有着很浓的兴趣,所以这些要求他们都能接受,并能很好地执行,整个课堂始终保持规范却又充满积极好学的气氛。

二、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学生不良的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如:低头,挤压喉头,鼓腮,坐立不直,吸气浅,吹奏时过分用力或用气紧张等。如果不及时纠正,将严重影响口风琴教学的质量和学生装的身心健康。如果发现了学生的问题,一定要及时纠正,可用一些简短的话语和手势引导学生。如:抬头、挺胸、手指自然放松,强调轻轻吹气、微笑等。我们还可以用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来启发学生,因为吹奏的姿势和呼吸方法与歌唱是大同小异的,所不同的是,口风琴在吹气是要注重:“轻”,要有意识地控制气息,才能吹出优美动听的旋律。

三、练习形式要多样,要与其他教学相结合

由于学生体力有限,特别是初学吹奏者更容易疲劳,所以教师应切忌让学生“满堂吹”,或让学生长时间练习一种技巧。教师应科学地安排时间,激发学生学习口风琴的兴趣和激情,力求用最少的训练时间来收到最佳的吹奏效果,在练习形式方面应是灵活多变的,应将口风琴教学和其它教学相结合,以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如:可采取口风琴和视唱相结合、口风琴和歌曲相结合等。

下面我来介绍几种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练习:

1、口风琴进行视唱练习:如教师先引导学生挥拍念节奏,再用口风琴演奏,然后再唱。这样,只要掌握了节奏,学生都能自己唱出视唱曲。久而久之,视唱曲就多由学生自学,教师只要纠正一下就行了。

2、用口风琴学习歌曲:学习一个声部的歌曲时,可以用口风琴熟悉旋律。学习两个声部的歌曲时,可以用口风琴合奏体会声部间的均衡和统一。这样,在练习口风琴的同时,又对学生的视唱和歌曲的学习有所帮助,经常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注重合奏练习

合奏练习可以培养学生密切合作、团结向上的良好品德,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合奏有许多的优点:其一,丰富的声部,立体的音响令学生耳目一新,克服了口风琴音色单薄的缺点。其二,大大增强了口风琴的表现力。其三,一部分吹得不好的学生,因有“随众”效应,克服了自卑心理,大胆吹奏,所以技巧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再者,合奏中,学生的激情也得到了激发,兴趣也随之越来越浓。

五、给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

第5篇:口琴教学范文

一、着力开发与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同步的口琴应用校本教材。从2006年起,我校为创建艺术特色学校,将口琴作为教学乐器引入课堂。几年来,在不断反复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口琴,能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开拓音乐视野;能促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能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力;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并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然而,在口琴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现行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教材就乐器学习的内容跟不上我们学习的进度,缺少相应的口琴教材。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着手开发乐器进课堂的校本化研究,重新去审视课堂器乐教学实践。我们可以从课堂乐器的应用入手,提出科学的操作策略,促使乐器在“以审美为核心”的课堂上作用最大化,让乐器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我们所开展的乐器综合应用研究与实践是基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素质教育环境下的音乐教学中。因此,为促使教学的规范、有效性,必须开发口琴教材。

二、加强校本课程的培训。学校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教师进行各种模式的培训,从而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的主体,只有开展以校为本、有的放矢、优质高效的师资培训,才可能真正发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于是在校本课程教材编写之前,我校聘请上海市中华口琴学会会长刘曾源教授,每周一次来校授课。在每周例会之前,全体教师进行30分钟的训练。课余时间也不断地练习(音乐组老师具体分工到年段进行指导),学校还举行教师口琴基本功展示,全校教师学习口琴吹奏的气氛空前浓厚!很快老师们就基本掌握了口琴的吹奏技巧,为接下来校本课程在课堂上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授课分为两个层面:教师口琴团的训练及学生口琴团的训练。对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提高训练,学习更多的吹奏技巧及难度较高的作品。刘老师在课堂上精湛的演技和春风化雨般的教学风格,不仅赢得孩子们的心,更让年青教师受益匪浅。

三、校本课程的应用。本校开展口琴校本课程是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一课时,学习时间为一年,每位任课教师必须上一堂汇报课,每位学生必须在一年一度的艺术周活动中展示学习成果。在学习中必须做到六个结合:口琴教学与欣赏教学结合;口琴教学与唱歌教学结合;口琴教学与视唱教学结合;口琴教学与创作教学结合;口琴教学与律动舞蹈相结合;口琴教学与课外活动、课余生活结合。这些多种形式的结合,不仅改变了课堂教学中单一的传授模式,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了对音乐的感悟力、创造力。学校也不时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如班级之间组织的“小小音乐会”“比谁的乐曲多”等小型竞赛;早操课上的个别吹奏;艺术周上“我是小小演奏家”的评比等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促进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

四、建立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我们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

(1)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评价,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学生、家长、教师同行,校长对教师评价,方法有调查问卷,课堂记录,案例评析。

(2)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我们建立了专职教师业务考核制度。如音乐教师必须学会并掌握口琴的多种演奏方法,还要擅长另一种乐器的演奏。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通过调查问卷、谈话等形式每学期评选出孩子们心目中“最喜欢的音乐老师”。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档案袋”。

(3)对学生成长的评价。评价时,我们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评价的方法有观察、调查、考查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等。

第6篇:口琴教学范文

关键词:兴趣激发;聆听触摸;游戏想象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器乐作为音乐呈现的另一种形式,是与学生的音乐教材一脉相承的系统知识。它的存在,为学生通过另一种形式感受音乐的魅力提供了更高音乐价值的可能性。学生在器乐聆听与欣赏中,在器乐的练习与揣摩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就此提升,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口琴作为一种常见的音乐乐器,因其价格适中、携带方便、学习难度较小等众多的优点,再加上口琴本身音质的纯美,学生和家长都非常乐于接受。多年来,深深感受到口琴这种乐器的学习,既能拓展学生对于音乐的视野,提升吹奏能力,同时也能在练习吹奏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既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控制能力,又能在相互参考与模仿中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所以,选择口琴作为打开学生乐器学习的突破口是最重要的抓手。

通过多年对口琴这门乐器的教学,本人认为始终扣住学生对口琴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口琴吹奏水平的重要途径。很多情况下,学生一开始由于新鲜劲的促发,学习口琴的兴趣并不缺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的不断提升,这种兴趣必然会受到挑战。

一、起始阶段,激发兴趣

1.聆听中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口琴,最初也是最大的兴趣便是在于看到别人利用口琴吹奏出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曲子来,这样的情感意识正是学生学习口琴的原始动力。所以,在真正教学之前,我首先让学生观赏相关视频,看看别的小朋友运用口琴是怎么熟练地吹奏歌曲的。这种视频,关键之处在于:(1)吹奏者的年龄应与学生相仿,这样才不至于高不可攀,丧失学生学习的兴趣;(2)选择的曲目应该是学生非常熟悉且乐于接受的儿歌,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和想感受的音乐世界中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

2.触摸中提升兴趣

光聆听不触摸,光触摸不体验,学生学习口琴的兴趣只能停留于表面,只能保持短暂的一小会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内在的心理气质很多情况下要依托于学生身体感知的情况决定,不同的身体感触场景决定了学生内在心灵状态的质量。所以,在学生学习口琴的第一阶段,除了让学生通过聆听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更应该增加各种机会,让学生更快、更多地触摸口琴、把玩口琴、尝试吹奏口琴,让学生与口琴实现零距离接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让他们想学习口琴的欲望早日如愿。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保持原有的学习动力。

3.赏美中调剂兴趣

随着第一阶段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于口琴的认知摸索当然会上升到一个层面,这时候一味在聆听与触摸中徘徊已经成为历史,对保持学生应有的学习口琴的兴趣已经毫无作用,这时候的吸引方式应该更上一个层次。学生具备了初步音乐美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在不断感受世界名曲、在精神宝典的氛围中提升学生心性,从而在不断超越提升中感受重新焕发自我的兴趣。

二、发展阶段,保持兴趣

学习口琴的发展阶段是重中之重的阶段,没有了初始阶段的高涨兴趣,这个阶段迎面而来的更多的是歌曲难度的不断提升,学生日益骄躁的学习态度。纯美的艺术被当作一种机械的技能在练习。因此,音乐作为一种欣赏美的艺术,已经不能陶冶人的心灵,从而降低了音乐历练心智的功效,更多的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对于音乐的敏锐与感悟也会随之逐渐消弭。所以,这一阶段兴趣的维持显得更加重要。

1.让兴趣在游戏中释放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任何枯燥乏味的学习任务与压力,一旦有了游戏的介入,学生的各种心智反应都将会拥有质的变化,而对于口琴的学习当然也不例外。在技术与知识等这些机械性内容充斥在课堂与学生的学习之中时,我总是要创编几个与曲目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玩乐中体验学吹口琴的乐趣。

2.让兴趣在模仿中延续

模仿是学习的另一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有效作用在于减低了学生自我创作的难度,在模仿中扣住要点,习得收获,是初学口琴吹奏的同学常用的方法。同时,模仿也是学生最为直接的表达自我音乐心情的重要方式,在口琴学习中,既有视觉上的模仿,它来自于教师的示范,如演奏姿势、演奏方法等,又有听觉上的模仿,它来自于学生听赏体验中仔细专注地聆听,以及教师范奏时由于不同的演奏方法产生的不同音色变化与效果,因此在口琴学习中要进行模仿演练。

三、展示阶段,积蓄兴趣

在学生学习口琴的第三阶段,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吹奏口琴的基本能力。在这个阶段如果要进一步保持学生对于口琴学习的动力,就必须要引出新的表现形式,那就是展示与表演。

1.在合作中表演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知识已经越来越丰富地占据学生的心理意识。对于同伴的能力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学生能够在合作中体验到合作的兴趣。让这些同学因为口琴的存在,共同有了成功的乐趣与体验,学生才能在相互交流中交融、对比、提升。

2.在创造中展示

展示是学生学习口琴的较高形式,也是学生原始学习口琴的基本原则。所以,当学生在一定情况下学有所成时,必要的展示不仅有助于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更重要的是在于树立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的展示更多的是对原来作品的复制与照搬。学生的展示也只能始终停留于机械模仿阶段,学生缺乏思维含量的创造性劳动。所以,在展示学习的乐曲时,更应该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创编改造。让学生将口琴演奏展示与学生的自主创造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学习口琴的兴趣。

第7篇:口琴教学范文

母亲是第一个音乐老师

石人望原名惠良,浙江宁波鄞县人,1906年生。他3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的母亲章启英是一位音乐教师,终日与音乐为伴,每天唱歌、弹琴,直接影响了石人望,因而他从小就特别喜欢音乐。

1912年,石人望6岁时随母亲来到上海。上海是东方大都市,歌舞厅遍地,洋人的音乐不绝于耳,学校里专设音乐课。章启英见儿子有音乐天赋,就在教书的课余时间,教儿子识谱、弹琴、唱歌。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母亲的指导下,石人望在音乐方面进步很快,每次音乐考试都名列前茅。

读初中时,他所在学校筹备一个学生合唱队。一天,石人望在操场上引吭高歌,那圆润高亢的嗓子、优美的旋律,把负责合唱队的音乐老师听得直鼓掌,走过来对石人望说:“你可以免费入队,你的歌唱得这么好,谁教的?”石人望如实相告:“我的母亲,她是我的第一个音乐老师。”

升入高中后,由于家境贫困,付不起昂贵的学费,石人望中途辍学,但他不愿放弃音乐,跑到四川路青年会参加口琴训练。当时,我国还没有国产口琴,他就到乐器店买了一支德国造的旧“沙维尼亚”20孔口琴开始学习。玩音乐是有钱人的事,口琴训练班的学费也很昂贵,石人望付不起,不得不回家自学,他的辅导老师还是母亲。

母亲对他说:“古今中外自学成才的大有人在。俄罗斯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天才十分之一靠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英国科学家爱迪生也说过同样的话。”石人望记住了母亲的话,为了尽快提高口琴艺术,他夜以继日地不断练习,反复琢磨,嘴唇吹麻了,唇边出血了,他也顾不得。有几次扁桃体发炎,话不能说,饭不能咽,可他还是坚持吹,有时甚至一天吹10个小时以上。若干年后,他对友人说:“我的成功是用血汗换来的。”

石人望取得了成功,从此把口琴艺术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作为安身立命的手段。石人望抱定宗旨,一直走下去,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甘当园丁普及口琴

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有钱人视钢琴、手提琴为高级乐器,认为它们是第一流的,而口琴只是“小儿科”,不能登大雅之堂。石人望听到这些冷言冷语,不屑一顾,他认为口琴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艺术,是最好的音乐普及教育工具,而且它体积小,价格低,一般家庭买得起,携带方便,孩子们喜欢,便于推广。

石人望咬定青山不放松,1928年他在家里试办了一个口琴学习班。由于他琴艺高超,且收费低廉,吸引了众多学生。当时他家里寄住着3位大夏大学的学生,跟石人望学会了吹口琴。经他们介绍,石人望在大夏大学组建了一个大学生口琴队。大学生们重视口琴音乐,这样就提高了口琴的档次。

大夏大学的大学生口琴队开了先例,然后像滚雪球一样,一传十,十传百,使石人望的口琴艺术遍地开花,名声大震。石人望的足迹遍及北京、天津、苏州、无锡等地,他四处奔波,传授口琴技艺,在社会上扩大了影响。上海各家广播电台均派记者采访石人望,并邀请他到电台去做“电台教授”,即通过电台教授口琴。这样一来,石人望的口琴演奏声望日高。

1932年,石人望在北京路(今上海北京东路)祥生汽车公司楼上,租下一间宽敞的房间,创办了“大众口琴会”。这是一所普及口琴音乐的艺术学校。消息在报纸上传开,“大众口琴会”立即门庭若市,众多口琴爱好者慕名而来报名,不到两天名额就报满了,可是前来报名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于是就开双班,却仍然满足不了学员的要求。当时社会上流传一句话:“梅兰芳唱戏场场客满,石人望办口琴学校班班爆棚!”次年,石人望又在亚尔培路、福熙路(今陕西南路、延安中路)租了一幢三层楼的房子,开办了更大规模的口琴艺术学校。除了夫人钱文玮做助手,还请了几位学生任教。从此以后,这座楼挤满了人,口琴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石人望在口琴教学实践中,对演奏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创新,吹奏的方法千变万化,能奏出优美的和声和强有力的伴奏,如和弦、琶音、提琴音、鼓音、高音伴奏、大小伴奏、分解和音、半音等,他能用两三只口琴同时跳奏的方法,克服了某些复音口琴在和声和半音方面的不足,使演奏更加动听。

石人望经常组织口琴独奏、重奏和大型口琴队合奏等演出。1936年,他在上海首创“全沪第一次口琴锦标赛”,次年又举办“全沪第二次口琴锦标赛”。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发起“全国口琴独奏锦标赛”。这三次比赛活动,对推动上海乃至全国口琴音乐事业和群众口琴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石人望对口琴乐器的改进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曾监制德国和来口琴厂出品的口琴,并命名为“我你他口琴”(大众的意思);他又监制上海中央口琴厂出品的口琴,并命名为“石人望牌口琴”。此外,他还为德国和来口琴厂监制手风琴,并举办了我国第一个手风琴学习班,引来了一批享有声望的音乐高手,其中有后来蜚声乐坛的名家朱践耳、葛朝祉等。他们既向石人望学习手风琴演奏技巧,又参加口琴队合奏。

吹响抗日的琴声

石人望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抗日战争时期,他经常用口琴在公众场合吹奏各种抗日歌曲。他最喜爱的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经常演奏,声援抗日将士。

1935年,日本口琴演奏家佐藤秀郎专程从日本赶到上海,向石人望求教口琴艺术。由于对口琴艺术的共同爱好,俩人成为艺术上的好友,经常在一起切磋口琴技艺。一次,石人望一曲终了之后,一瞥之间,看到了佐藤秀郎的口琴盖板上有“皇军”两字。这两个字像一把利剑直刺他的胸膛,他似乎看到了“九・一八”事变中倒在血泊中的东北同胞,看到了霸占上海虹口的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顿时怒火中烧,对眼前的这个日本艺友产生了异样的感觉。虽然他知道日本艺术家和日本军国主义者不能等同看待,但这触目惊心的“皇军”两字实在使他心情难以平静。他毅然转过身子,不辞而别。

1942年的一天,石人望应邀到苏州去做辅导演出。草桥小学一位音乐老师闻讯,特地赶到石人望的住处,邀请他顺道到草桥小学辅导该校小学生吹口琴,石人望爽快地答应了。到了苏州市中心玄庙观广场,石人望对坐在小凳子上的数百名小学生说:“小朋友们,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来给你们吹国乐。”说罢,他吹起了拿手的口琴杰作《凤阳花鼓》和《小放牛》。正当他吹得起劲时,突然从中山堂外传来一阵刺耳的“突突突”皮鞋声。音乐老师大吃一惊,一把将石人望正在吹奏的口琴夺了过去,轻声地在他耳畔说:“日本鬼子来了!”话音落地,只见两个日本巡逻兵端着上了刺刀的长枪,挺着胸脯走了过来,那种杀气腾腾的神情和在上海白渡桥站岗对中国人搜身的日寇一模一样。

看到这个情景,石人望胸中顿时燃起熊熊烈火,他一把从老师手中夺回口琴,满腔愤恨倾注口中,吹起了节奏铿锵、音调昂扬、激越悲壮的《义勇军进行曲》。这充满激情的琴声,在玄庙观广场上空回荡,在师生们的心底激起了反响,每一个音符犹如一颗仇恨的子弹,射向日本鬼子的胸膛。

邀请北上吹国乐

建国后,石人望追随共产党,热爱新中国,他在上海少年宫、青年宫、工人文化宫以及基层文化馆站进行口琴技术的辅导和推广工作。

1949年9月10日,石人望参加了市长亲自出席的庆祝上海解放万人集会的演出。1951年7月18日,他又为“抗美援朝捐献支前”活动义演,并将演出所得426.5万元全部捐献,作为抗美援朝买飞机大炮的经费。

1956年夏,南斯拉夫艺术代表团来华访问演出。在他们回国之前,总理要举行一次欢送宴会。当时,石人望正在北京准备参加全国首届音乐周。考虑出席招待南斯拉夫艺术代表团宴会的中国艺术界代表名单时,想到了石人望,他对文化部领导说:“请你转告石人望同志,就说我请他在宴会上吹奏一支《凤阳花鼓》。”

当天,文化部一位同志将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大信封交给石人望,郑重地说:“请你赴宴。”石人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用激动得有点颤抖的手接过大信封,看着请帖上印着的两行字:

为欢迎南斯拉夫艺术家,定于一九五六年八月十九日(星期六)下午七时半在中南海紫光阁举行冷餐酒会,敬请光临。

石人望愣住了,一旁的文化部同志再一次握住他的手说:“总理还有吩咐,请您在宴会上吹奏一曲《凤阳花鼓》,不知您……”

石人望连忙回答:“可以,可以……”

1956年8月19日傍晚,中南海紫光阁灯火辉煌。石人望步入紫光阁,看见正在和几位南斯拉夫艺术家谈话。他不想去打扰,没想到一下发现了刚进门的他。向外宾打了个招呼后,步履稳健地走到石人望面前,握住他的手笑着说:“石人望同志,欢迎您来。咱们见过面,那次您演奏《凤阳花鼓》,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那‘咚咚锵’,真像是锣鼓在敲打似的,原谅我不礼貌地点了您这个节目。”

“总理,您别这样说,我一定吹奏《凤阳花鼓》!”石人望的喉咙梗住了,激动的泪花夺眶而出。

晚宴之后,演出节目开始。石人望上台时,投来慈祥的笑容和鼓励的目光,使石人望紧张的情绪烟消云散。一支悠扬悦耳的《凤阳花鼓》萦绕在紫光阁大厅中,激起了阵阵掌声。

8月28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石人望等参加全国首届音乐周的音乐家们,并与大家合影。石人望激动不已,在从北京返沪的火车上,他一口气创作了《幸福的列车》、《江南之春圆舞曲》、《美丽的祖国》等口琴曲谱。

1956年至1982年,上海出版的《新民晚报》、《新闻日报》和香港《星洲日报》、《大公报》报道了石人望的事迹。

石人望普及口琴音乐,桃李满天下。他的弟子中,有些人成为音乐界的栋梁之材,有些人活跃在香港、新加坡、日本和美国舞台上。他用中外名歌名曲改编了大量口琴曲,并创作了《幸福的日子里》等口琴独奏曲;编著《标准口琴吹奏法》和大量活页口琴曲谱。在口琴吹奏技法上有许多独创,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1985年1月28日,石人望因病在沪逝世,享年79岁。

同年2月14日,新加坡《新明日报》刊出一则由海外14个口琴团体和20位著名口琴家联合署名的悼念诗《哀悼中国口琴一代宗师石人望先生逝世》:

一生献给小口琴,

志在宣扬大音乐。

第8篇:口琴教学范文

乐器进课堂是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选择适宜的乐器,并把它选好,用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口风琴它即保持了键盘乐器的特性,又吸取了吹奏乐器的特点,所以说它是一种能吹奏的键盘乐器,口风琴使用比较简单,方便适合学生接受,因此把口风琴引入课堂,为音乐教学丰富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大纲指出:"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教育本体目标是"音乐感受、理解、表现及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感受美,认识美和欣赏美、表现美等,从而发展创造美的能力,罗宾教授关于创新教学观是这样说的:"创新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对音乐感受之后的在现,就是创新。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奏、唱听动相结合,互相渗透,代替原来单一教学模式,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在自由积极和愉快的音乐 实践中,通过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以及自己动手创造音乐取得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 琴与趣相结合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次接触口风琴,学生会表现出新鲜和探索心理,老师抓住这有利时机,创造良好学习氛围,首先范奏,使学生想学的欲望,再把口风琴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口风琴然后自己吹一吹,体验一下自己吹出新奇声音带来喜悦,掌握正确演奏姿势、手形、指法、吹奏方法与技巧,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信心迈进学习口风琴的大门。在教学中让学生尽快熟悉喜欢口风琴,鼓励学生心理要放松,激发他们吹奏积极性,采用多种形式。

1. 同桌、同组之间吹奏相互比赛。

2. 课内、课外相结合。

3. 吹吹、唱唱、动动、听听,有机结合。

4. 启发学生即兴创编简单旋律、节奏。

5. 变换演奏形式(齐奏、独奏、领奏、轮奏、合奏)。

一首作品好坏与创作想象力有密切关系,如:合奏,合奏本身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通过合奏训练,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能正确表达作品的音乐形象与情感,合奏时老师如同指挥,学生如同一个大乐队一样,将课堂作为舞台,每节课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演,让他们充分的展示,及时发现"闪光点"有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互相评价,发小红旗,推动了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

调查学生学习口风琴后的感受,有的同学说:"通过学习口风琴我又学到了一个新本领,更加速了我掌握识谱,视唱能力。"有的学生说:"原来我唱不准音,有时听力不太好,现在能唱准了?quot;有的同学说:"锻炼动手、动脑能力,促进智力开发。"还有的学生说:"注意力、记忆力、自信心增强了,并为学习其它乐器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喜欢上音乐课。

二、 琴与唱相结合,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在学生掌握简单的演奏方法后,就把口风琴引进歌曲教学中,一首新歌曲,在琴的引导下很快就学会了,一条简单的发声练习,有时学生也唱不准,有的甚至走调,而口风琴弥补了这一不足,学生可以借助口风琴唱准每一个音,先吹,再唱,在吹奏中让耳朵记忆音高,再唱使声音唱得更优美,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可以说是教学的难点,由于学生不能很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而口风琴这个学具却能引导学生把握音准和音程,如《布谷》这首合唱曲,先让学生分声部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把合奏感受音准音程转移到合唱之中,轮流交替奏唱,有机过渡,合唱难点解决了,更好地表现歌曲,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有的歌曲启发学生创编歌词,如《打花巴掌》、《谁唱歌》等增强趣味性,培养了创造能力和艺术感染力。创造性地奏唱结合,启发学生大胆创新,把自己对歌曲乐曲的理解,通过自己感受到的力度、速度变化,有感情表达出来,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 

三、 琴与听相结合,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听觉的培养是音乐教学的基础与核心,声音是用耳朵去听,可见听力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要,运用口风琴听辨和声音程,学生听后,有的同学能马上用琴奏出来,学生在演奏时听着乐曲 ,启发他们用对比法,对比节奏的变化,力度的强弱,音色的变化以及曲式的变化,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从而产生多种感觉,唤起学生对音中蜗蟆⑶榻凇⒊∶娴牧耄缭谛郎汀缎“撞恕访窀枋保嵛?quot;歌中包含有四个短句和一个尾声,听每一句末尾落在什么音上?"学生利用琴与听结合,很快就感受到旋律的进行特点 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2 1 6 5 ,充满悲伤情绪,加上缓慢的速度,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旧社会农村天真可爱孤苦无依的贫苦女孩的形象,再让学生演唱《小白菜》时,学生用如诉如泣的声音倾吐着失去母爱的孩子心中的无限悲哀凄凉情感,这歌声令人心碎,强烈地振人心弦,使学生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四、 琴与动结合,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口风琴与舞蹈律动结合,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因此在低年级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根据歌乐曲内容,自己编排动作,自己唱、自奏、自跳,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积极思维,创编动作,亲身体验自己的创造成果,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勇于叩响艺术殿堂大门的勇气和力量,如歌曲《粉刷匠》,在学生熟练吹奏这首歌的基础上,看着图、听音乐、唱歌曲,进一步让学生想象生活中与歌词内容相近的动作,学生即兴创编好动作,然后分组,一组吹、一组唱、一组表演,孩子们在轻松愉快情绪中,风趣活泼地表现小粉刷?quot;愉快劳动的情景",不但在形式上创造了美,也在心灵中感受到了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听、唱、奏、动中捕捉音乐艺术形象,以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学生们感受到口风琴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从而更加喜欢口风琴。

第9篇:口琴教学范文

关键词:钢琴技术 钢琴艺术 听唱弹写 四位一体

钢琴艺术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常讲常新的课题。说它古老,是因为人类自从有了钢琴教育的滥觞以来,也便有了钢琴教育的教学经验和文献依据;说它常新,是因为,随着人类对钢琴艺术的美的追求及对钢琴的学习者创造性的不断挖掘,都促使我们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改进,以适应钢琴教学艺术的终极目标――为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造性、艺术性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而当今的钢琴艺术教育,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走出技术训练的窠臼,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较多的追求钢琴的技术。再加上蜂拥而至的各色各样的器乐考级,都迫使钢琴艺术走上钢琴技术的绝境,从而离艺术的殿堂越来越遥远。作为一名钢琴教师,笔者对钢琴教学、学习中长期以来所存在的问题深感恐惧和不安(即使有很多专家学者已经对诸如此类的弊端高声呼吁),基于多年钢琴学习和教学实践,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升了钢琴教学的四个基本条件:听,弹,唱,写。四个条件并驾齐驱,从一开始就摒弃钢琴技术学习至上的观念,更多的以钢琴学习的艺术性、创造性肇始,紧紧围绕的是钢琴艺术而不是钢琴技术。本文就以这四个基本条件,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进行理论阐释,以期与音乐同行探究。

1. 听―钢琴艺术学习的钥匙

世界上的音乐可以有千百种定义,但他首先是作为声音的艺术,它离不开声音,离不开听觉,是一个声音的世界,一个听觉的世界①。同样,音乐不是用来看的(尽管现代音乐中有很多视觉成分),而是用耳朵听的,在多次的聆听中,渐渐的发现自己所喜欢的音乐片段,熟悉了旋律,甚至能够跟着唱。在有意识培养听的过程中,其实就下意识的培养了对耳朵的的训练。聆听,是钢琴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首先,作为一名钢琴学习者,在手指触摸钢琴之前,老师必须要引导他耳朵先触及钢琴的声音,倾听他喜欢的旋律,理性的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其次,引导学生拓宽聆听的范围,倾听各种各样的器乐曲和声乐曲,从中撷取学生最喜欢的旋律,作为学生弹奏的谱例文本。听,从技术层面,就是对学习者进行听音练耳的训练,培养学习者音乐的耳朵、敏锐的耳朵;听,将其音乐的感受力引入到最大的张力。听,是一切语言学习的开始,是一切音乐学习的开始,当然,也是钢琴艺术学习的开始,有了初步的聆听经验后,便可以进入钢琴学习的条件之二和三――弹与唱。

2. 弹唱――钢琴艺术学习的中坚

钢琴演奏技术作为学术概念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词汇,它的内涵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是把乐谱上的音乐符号转化为现实音响的中介,也是听众对作品感受的支点。那么,作为一个较为初级的学习者,传统的习惯是,钢琴教师在较多的情况下倾向于让学生做更多的机械技能练习,强调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钢琴的手型方面,强调手型应该如何摆放如何挥指等等。那么就其结果来讲,就会逐渐将学生培养成一个读谱机器,只能使学生在钢琴技术操练层面面成为一个强者,最终学生会成为一个钢琴弹奏的机器,并且在动口方面成为一个弱者。这一切训练的结果,都是与钢琴艺术和音乐的最终学习目的是背道而驰的,违背了艺术学习的真正动机和目的。那么,如果钢琴老师们在让学生动手弹奏的同时在加上动口唱,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听觉的分辨能力,在演唱的音准方面也会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让学生张口唱,其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心口相一”,做到听、思、弹、唱的四位一体。在现实中,有很多的所谓钢琴能手,他们演奏的技巧很好,但一开口却发现五音不全,这样的例证在钢琴教学取得长足进展的当下并不少见。这其中成因不难探寻,主要是钢琴学习者在一开始就只有外在的手和眼参与了技术训练和提高,而艺术学习的本质内核――音乐的思维和传递音乐思维的口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提高。长此以往,钢琴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培训出来的只能是一个手指在琴键上娴熟行走的“技术高手”,而演奏者的艺术内涵却相当匮乏。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器乐教育中随处可见。因此,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弹唱同步就体现的尤为重要。

钢琴学习者在弹奏的同时加上唱谱,学生可以在反复练习的时候选择不同的声部去弹唱。而选择旋律声部可以使他们感受旋律之美、选择伴奏声部可以为以后的即兴能力奠定基础。在为学生积累音乐素材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强化了练习的难度,既凸现了让学生切身体会旋律声部的情感,也能让他们做到外在的眼手口脑并用,真正开发了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在以后的钢琴弹唱技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音乐教师,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把教师的任务范围看得很宽:“他力求使向他学习的年轻音乐家们热爱和理解音乐,他既关心他们的头脑、也关心他们的心。肖邦要求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音乐艺术和有关方面的音乐发展。他劝告他们学习音乐理论课目,弹合奏、弹四手联弹。肖邦劝他们要常听音乐,包括好的演唱家的演出在内②”。从肖邦对钢琴教师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弹、唱、思的结合是钢琴学习所必不可少的。

3.写――钢琴学习创造性发展的必要手段

钢琴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有效手段,与音乐教育有同样的目的:“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发展音乐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只能准确地读谱或演唱、演奏和记忆,却丝毫没有对自己最简单的思想用音乐加以表达的能力,就没有完成音乐教育的目标”③。从表面上看,

“钢琴艺术”好像和“写”没有直接的联系。事实上,写和钢琴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写,首先是为了让初学的学生能初步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常识和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其次,让学生动手完成一些钢琴书面作业,譬如,我们可以让初学者先练习写谱号、各种音符,把五线谱翻译成简谱(或者把简谱翻译成五线谱)等等,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也锻炼了他们的写谱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经过一段的积累,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歌曲,让学生尝试着写出伴奏谱并弹唱,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适当加大作品的难度。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加以引导,让他们把简单的歌曲改变成简单的变奏曲等。这样就全方位的提升了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真正的为学生的即兴钢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写,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具有积极地意义,也是提高学生整体水平非常关键的步骤,它与听、唱、弹共同建构者钢琴学习者的整体水平。

钢琴艺术教学的听、唱、弹、写四位一体的训练,是从传统钢琴教学走向现代钢琴教学的必然和必须,也是保证钢琴教学目标始终相一的有效的、必要的手段,以为培养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为最终目标。如果将钢琴教育置入音乐教育这个大概念,则如苏联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我们的钢琴教育首先要以人为出发点,最终归结到人,只有这样,我们的钢琴教育才能在集体音乐教育无意识状态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钢琴家。

参考文献:

[1]谢嘉幸.学会聆听[J].民族音乐.1998-5.

[2][苏]A.索洛甫磋夫著 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 肖邦的创作[M]. 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208.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