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愤青语录范文

愤青语录精选(九篇)

愤青语录

第1篇:愤青语录范文

如果说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们以酗酒、吸毒、流浪来反抗这个世界,那么英国这些激进的“愤怒青年”则通过采用传统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在小说和剧本中揭露中下层贫苦人民的命运,对社会现状进行无情的讽刺和抨击。他们多半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却来自社会下层,自始至终处于痛苦与反叛之中,并通过自己的作品揭露和抨击黑暗的现实。艾伦・西利托便是“愤怒的青年”作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

艾伦・西利托于1928年3月4日生于英格兰中部诺丁汉一个工人家庭,与二十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工人阶级作家D・H劳伦斯是同乡。西利托的父亲是一位皮革工人,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14岁就辍学在自行车厂做工,后来做过一年的航空交通管制助理员。第二次大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1946年入英国皇家空军当无线电报务员,在马来西亚服役两年,后因染上肺结核在医院治疗18个月。在此期间开始尝试写作,后旅居法国、西班牙6年。在移居西班牙的一个小岛――马约卡期间,一边教授英文,一边进行文学创作。1959年与相遇多年的美籍诗人露丝・费恩莱特终成眷属,并在英国著名诗人罗伯特・格雷夫斯的鼓励下继续写作。露丝生于美国纽约,15岁移居英国,期间还一度暂居法国和西班牙。正是在马约卡小岛上,露丝与西利托不期而遇,共同的文学志向与追求,使两个年龄相仿的文学爱好者对彼此都萌生了一丝爱意,他们开始了频繁的交往,这促使他们最终走向婚姻殿堂。

西利托一生靠自学成才,在马来西亚时迷恋上特莱塞尔的工人题材小说《穿破裤子的慈善家》。住院期间,他博览希腊和拉丁经典作品译本。创作思想深受劳伦斯影响,深谙社会底层生活,擅长工人题材。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没有啤酒没有面包》,紧接着创作出首部描写诺丁汉工人阶级的小说《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此书曾遭出版商四次拒绝,一经出版就获得好评,反响巨大,轰动文坛,很快成为畅销书,西利托因而一举成名。从此他被誉为“愤怒的青年”后期代表作家,一个真正的工人阶级作家。

小说《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叙述的是自行车厂工人亚瑟・西顿的故事。21岁的青年亚瑟・西顿从15岁起就进了工厂,一周挣14英镑。六天里,他拼命干活,直干到周末,五脏六腑的汗都流得精光,挣了钱就去享乐。他的心中充满了不满、反感、愤懑、仇恨,视现行的一切为“眼中钉肉中刺”。他憎恨工厂里的恶劣环境,憎恨繁重的体力劳动,憎恨国家的“福利”制度,更憎恨那些把工人踩在脚下的工头。为了表示反抗,他鄙弃传统的道德准则,用酗酒、斗殴和的方式来发泄强烈的反叛情绪。尽管叛逆,但他不敢明目张胆地与国家法律作对,只以快乐为原则行事。他认为只有周六晚上和周日早上才真正地属于自己,可以摆脱枯燥乏味的工作和工头、工会干部的苛刻的刁难,才能过上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于是星期六晚上西顿就去与女人厮混、喝酒作乐,星期天早上去钓鱼。酒使他麻醉,可以暂时忘却痛苦,女人让他发泄,可以享受的。因为囊中羞涩,难以讨上老婆,他就打起了已婚女人的主意。他与同事杰克的妻子布伦达,还让她怀了孕。这还不够,他还把布伦达的妹妹温妮搞上了床,结果被温妮当兵的丈夫发现,挨了一顿打,很久起不了床。后来遇见了天真纯洁的少女多琳,他于是穷追不舍,得到了多琳的爱情,但继续与其他女人鬼混。后来他有所醒悟,认识到对女人应该忠实,于是他断绝了与布伦达温妮姐妹的关系,3个月后与多琳结婚了――他似乎向这个一直厌恶、反感的社会妥协了。书的结尾,他去河边钓鱼。他钓上了一条,但从它的眼神中看出了那条鱼想活下去的强烈欲望。那条鱼就像他自己,恃强凌弱,吃比自己小的鱼而逃避比自己大的鱼。他将它放了。当鱼漂再次跳动时,他又坐下来等鱼上钩。因为他知道,为了生活,这一次没有调和的余地,就像是一场战争,只能赢不能输。小说真实地描写了战后英国下层工人阶级的生活,成功塑造了“福利国家”时期的一个“反英雄”的工人形象。小说曾获伦敦作家俱乐部奖,1960年由西利托本人改编成电影,卡雷尔・雷兹执导,亚伯特・芬尼主演。该片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西利托以疾苦工人的悲惨生活为主题,用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向读者真实再现了英国二战后的社会面貌,对政府所宣扬的“福利国家”进行了抨击和嘲讽,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工人作为自在阶级的局限性和急待转变为自为阶级的必要性,极大地震撼了读者。西利托本人是“愤怒的青年”作家群的后期代表,他在自己的小说中又融进 “愤怒的青年”对社会的愤懑情绪和反抗意识,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矛盾、为生存而不断反抗又最终妥协的工人形象。

首先,西顿是一个社会叛逆者、反英雄人物。面对残酷的剥削,非人的劳动,低廉的工薪,现实的严峻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奈、愤怒、仇恨、敌对的情绪。他与一切都格格不入,对一切都抱怨不满。他视工厂经理、车间工头、工会干部等权利阶层为仇敌,想方设法戏弄玩耍。

其次,西顿是一位流氓气十足的愤怒青年,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他对生活不抱希望,也没有远大的人生理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借酗酒、打架、调情混日子。他虽然对社会愤怒不已,却不敢明火执仗地反抗,况且他的这种反抗盲目无从。他沉迷于醉生梦死的做法就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典型表现。

最后,在西顿身上体现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他读书不多,文化修养低,但他懂得享受快乐,追求幸福的生活。他对社会反抗的行为流露出了人的原始生命力。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谋求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生存。西顿认为“我就是我,不是其他任何人;不管人们认为,或者说我是什么人,我正好不是那种人,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了解我”。西顿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反抗那个不公、残忍的社会,只是“优胜劣汰”自然法则的直接流露。

1959年,他的第二部小说《长跑运动员的孤独》问世,讲述了一个少年犯因愤怒不满而反抗社会的故事,表现了一个叛逆少年的孤独愤懑和强烈的反抗意识。这部小说其实是一个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九个短篇,其中的同名小说还被评论家评为“英国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科林是诺丁汉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家境贫寒,生活困窘。感觉到生活无望,科林常常做些小偷小摸的勾当。有一次他行窃时被逮个正着,于是被送进了教养院劳教。科林擅长长跑运动,只有在越野长跑时才感到身心放松,驰骋于自由之中,才能忘却卑劣的阶级出身和羞辱的劳教身份。由于他的这项特殊才能,院长看中了他,让他练习长跑准备参加一项重要的比赛。如果他获胜,对于劳教院无疑代表着奖章、荣誉,科林本人也会受到优厚的待遇和获得一个美好的未来。于是科林每天清晨饿着肚子进行越野长跑训练,以报答院长的知遇之恩。他刻苦锻炼,期望取得好成绩。但是在一次非常重要的越野长跑赛中,科林在跑道上忽然醒悟,顺从院长的意志就是向当权者屈服,也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和反叛。即使最终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自己也不过是别人手中的棋子,用来谋求荣誉和财富的工具。于是他在比赛临近终点时不顾院长的催促,故意放慢脚步,输掉了比赛以报复院长。他宁可忍受严厉的惩罚也不愿意放弃独立的意志和反抗的权利。在余下的劳教当中,科林受尽折磨,还患上了胸膜炎,劳教释放以后继续着自己的偷窃生涯。

这篇小说注重对主人公心理描写,而且对情节进行了弱化处理,这也是该小说最显著的特点。小说在描写科林就是否报复院长的心理活动的变化时,仔细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描写细腻逼真,活灵活现。如果不报复,自己就会成为院长赚钱、获得荣誉的工具,年轻时严格的长跑训练会落得一身病,到年老时孤苦无依,身残体弱,惨不可言。如果报复了,院长为首的上层阶级就会想尽办法折磨自己,即使出去了,也是无处可去。踌躇再三,科林还是痛下决心实施报复。这一番艰苦的思索其实就是对人生丑陋的现实无法逃避又无可奈何的窘迫境遇的形象概括。小说通篇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再现了主人公在长跑比赛前后复杂的心理活动。同时,幻觉描法的运用增加了小说的表现效果。如科林想象自己长跑时,远远地甩掉了所有对手,只身一人跑过鹅卵石、沼泽地和芦苇丛,可仍然逃不过命运的捉弄,警察射来的子弹不偏不倚地击中了他。然而,这部小说的描法还是以现实主义手法为主。《长跑运动员的孤独》曾获1959 年霍桑登奖,后来被西利托改编为电影,1962 年公映时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虽然《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和《长跑运动员的孤独》这两部小说充满了“不满与愤怒”,但西利托并未试图寻找造成这种反抗情绪的原因,更没有希冀从中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和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只是如实地从自身的切身感受真实地记录了观察所得,这可能是西利托作品的最大缺憾。这种局限性在西利托后来的其他作品中均有表现。比如《开门的钥匙》、三部曲《威廉・波斯特斯之死》等小说都展示了工人的生活背景,记录了这些对社会不负责任心的人们的思想和动机。在作品中,西利托对之既不赞扬,也不谴责,但他终究没有去试图挖掘造成这种反抗情绪的原因,只是淡化了故事情节,也没有对社会问题预设任何解决方案。

西利托后期的作品失去了前期锐利的批判锋芒,主题多是表达人的孤独寂寞和精神的幻灭,如《她的胜利》、《失去的飞船》、《走出漩涡》等。西利托著述颇丰,著作多达60多部,是名副其实的多产作家。他的代表作《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销量巨大,成为英国最流行的小说之一。

第2篇:愤青语录范文

励志八个字的语录经典

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 青春似火,超越自我。

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4)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5)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 团结友爱,不可阻碍。

7) 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8) 奋力拼搏,扬我班风。

9) 谈泊明志,宁静致远。

1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励志八个字的语录经典句子

1)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2) 励精图治,开拓进取。

3) 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4)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5) 努力拼搏,永不言弃。

6)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8) 文韬武略,笑傲群芳。

9)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0)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11)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

12)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 春宵酒醒,芬芳何寻?

15)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6) 遇祝大会,圆满成功。

17)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8) 奋勇拼搏,展现自我。

19)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20)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经典励志八个字的语录

1) 万矢齐发,遮天蔽日。

2) 圣境之下,调心养神。

3) 碎花以乱,时光已逝。

4)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5)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6) 耳闻是虚,眼见为实。

7) 青春无畏,逐梦扬威。

8) 飞跃梦想,自强不息。

9) 爱我季延,立志成材。

10) 扎根的爱,拔刺的疼。

11)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12) 奋力拼搏,扬我班风。

13)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14)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16) 厚积薄发,志在必得。

17)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18)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9)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 团结拼搏,永创辉煌。

21) 团结协作,兴我四班。

22) 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23) 轻重缓急,有条不紊。

24) 勇冠江山,鹏霄万里。

25) 顽强拼搏,超越自我。

26)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7)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28)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9)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0) 欢乐世界,笑面听雨。

 

励志八个字的语录经典相关文章:

1.八个字表达励志的经典语录

2.八个字青春励志语录大全

3.八个字的唯美励志句子

第3篇:愤青语录范文

1974年是我进藏工作的第二年,那会儿的展览馆和全国各省会城市一样,都还叫“革命展览馆”。为纪念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的大型展监,单位请来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和鲁迅美术学院的十几位老师,创作一组反映封建农奴制下的农奴生活与抗争主题的泥塑群雕,这就是《农奴愤》的缘起。

当时这批尚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的雕塑家们,都是四十岁上下的青年教师,人生与艺术的步伐正值奋发有为的年华。对到体察藏地风俗民情并从事自己热爱的专业,充满了绝对真诚和狂喜,想把握这次机会出真正的作品。那会儿,他们中不少人心目中,真的就是把《收租院》作为超越的目标来确定的。所以,在他们深入到农牧区切身体验生活时,那种渴望去发现、去感觉、去聆听、去对话的劲头,绝非浮光掠影应付式的采风。这可从他们每次下乡带回的上百张惊人心魄的速写素描中,以及他们娓娓道来的对藏胞、藏地和藏民族、藏历史近乎剥茧般的具体认识、理解与感动的言谈话语中,得到验证,更可以从他们历经数百个日日夜夜,倾注极大心力与体力完成的大型群雕泥塑(100多个等身体量)《农奴愤》本身得到体现。事实上,在以后关于“艺术”的评论中,《农奴愤》也的确达到甚至超过了《收租院》,而成为那一时期中国艺术的两大样本。

不过,随之而来的结束,并没有令《农奴愤》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过多的关注,也难以被内地艺术界及更多的人们所知晓,但这组雕塑在彼时的所引起的轰动却是不争的事实。回想当时的条件,暂不论这组作品的艺术价值,单说其布展方式也是较为领先的。我记得,在采用了声光、布景、解说等手段的展览期间,不少有过当农奴切身经历的藏族老阿妈们,触景生情并声泪俱下的比比皆是。从此层面上反观《农奴愤》,它至少称得上是较忠实地记录与再现了封建农奴制度下的社会面貌,是一组有着较高历史认知和艺术感染力的雕塑作品。说实话,当时受这种活生生的艺术感染场面的影响,我还曾并暗下决心要走这条现实主义的创作路子,只是最终并未真的走下去罢了。我认为这些历历在目的观众与雕塑间曾经发生的感人互动场面,也足以安慰为此付出过真正艺术热情的那批雕塑家了。

任职展览馆的几年里,我还在1977年左右陪同英国作家韩素音参观过《农奴愤》。那天,一个人前来参观的韩女士穿着一件长长的米色风衣,她本来身材就高挑,加上不中不西的脸庞,以及一口不赖的普通话,给人印象深刻。记得她在展板前认真的记着旧三大领主与农奴、堆穷与朗生的人口比例、财富占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图表数字。艺术鉴赏力不俗且见多识广的韩素音话不多,也没提什么让人在当时时代里为难的问题。参观结束时她握着我们的手说“很好的展览,很有艺术性啊!应该介绍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的过去是什么样的。”

更早些时候,1975年9月10日,我记得很清楚,那是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的日子。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率中央代表团来馆,为自治区建设成就展和《农奴愤》泥塑展开幕剪彩并参观。那天我并没陪同,临近中午时分,办公室老谷跑来找我借毛笔和砚台,说请团长题词,可馆里只准备了本子,没准备笔墨。好在我这里已临毕,得嘞,赶快拿走!于是华团长就用这副刚临完画的笔砚为各族人民题写了略带颜体风格又不失厚重个性的两折大字,内容现已记不清了。说句没深没浅的话,遥想当年,笔者与华主席还有过同砚之雅的一节呐。

1996年,布达拉宫广场改扩建总体规划出来后,原处布达拉宫宫墙东南端的展览馆就决定搬家迁址,包括泥塑《农奴愤》在内的许多“带着历史痕迹”的展品,也同样面临再安置的局面。但当时如何安置实在是有些尴尬的,这其中有不少原因,场地、资金、观众等等,当然也基于对“展品”历史和艺术等价值的认识不清和意识等问题。但我以为,这些记述着藏民族20世纪前半页沉重足迹的东西,确实是应该保存下来的。

第4篇:愤青语录范文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是陆游爱国诗篇的代表作之一,感情深厚,含义深刻,为后世推崇景仰,收入多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题目中的“愤”和首联的“气”是理解本诗感情及主题的关键。对此,文献资料上有两种理解:其一,游国恩、李易选注《陆游诗选》对“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注解是:“言北望中原,失地未复,自己胸中愤恨之气郁积如山。”[1]人民教育出版社原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该诗(现收入选修教材),对“气如山”的注解是:“积愤如山之重。诗人目睹北方大片山河被金人占领,而南宋王朝不图恢复,故有此语。气,悲愤。”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对首联的讲解是:“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其二,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对“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注解是:“谓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2]钱钟书《宋诗选注》对该诗的注解是:“这首诗是陆游六十一岁所作,想起少年时要恢复中原,‘气涌如山’。”[3]

“气”为多义词,《汉语大词典》释其第16义是:“指精神状态,情绪。亦特指勇气;豪气。”第18义是:“气恼;生气。”(第六卷第1024页)《汉语大字典》解释“气”的第8义是:“愤怒;气恼;生气。”(第三卷第2012页)《书愤》中的“气”,根据诗歌内容、主题、诗人的遭遇及个性等,我们认为上述第二种理解才是恰当的,即“气”为“气概;豪气”。

首先,金人南侵,宋朝国土不断沦丧,陆游自幼随家人逃难,颠沛流离,成年之后进学和仕途也屡遭挫折。这些固然足以使陆游悲愤满腔,但他从小深受爱国思想的熏陶,个性豪迈奔放,并不是空怀嗟叹之人,所以,家国之恨也必然激起他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这种精神气概贯穿陆游一生,是其诗歌的一大主题,比如:“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夜读兵书》)“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可以说,青壮年时期陆游所怀有的是满腔豪情壮志,即使有悲愤哀伤也是其次的。所以,把“气如山”理解为“积愤如山之重”不符合诗人的性格,而应是“(收复失地的)豪气像巍巍高山”,这才跟诗人豪放的性格和一生的抱负相统一。

其次,上述《教师教学用书》中指出:“‘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从全诗来看,后两联写壮志未酬的感叹,可以说“悲愤异常”,但是前两联并不包含这种感情。因为,“早岁那知世事艰”是以反问句表示否定,表明诗人早年并不知道世道艰难,对于投降卖国行径并没有什么认识,也就谈不上什么悲愤。

第三,把“气”理解为“悲愤”,可能还受到题目“书愤”的影响。如果将“愤”理解为“愤怒”、“悲愤”,那么“气”也就成了“悲愤”,似乎相辅相成。这也不恰当。“愤”也是多义词,《汉语大词典》释其第①义为:“郁结于心;憋闷。”朱熹《论语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第④义是:“愤怒;怨恨。”宋玉《大言赋》:“壮士愤兮绝天维,北斗戾兮太山夷。”(第七卷第731页)“书愤”之“愤”应是第①义,即“郁结于心;憋闷”。陆游从小立志报国,而可悲的是朝廷软弱无力,投降派把持朝政,所以一生并未有多大作为;但他矢志不渝,从未放弃北定中原的豪情壮志。如此人生遭际和思想性格,在他六十一岁时抒写出来而成《书愤》,决不是“悲愤”一词所能概括的。本诗所蕴涵的思想感情非常丰富,至少包括:(1)收复河山的豪情壮志(首联),(2)投身战场的热切之情(颔联),(3)壮志未酬的失落痛苦(颈联),(4)恢复无望的悲哀无助(尾联)。这样复杂的情感在诗人胸中郁积了大半生,最终以“书愤”为题赋诗抒发。所以,把“书愤”的“愤”理解为“郁结于心;憋闷”,更符合陆游的坎坷遭遇和丰富复杂的内心体验,它包含了“悲愤”在内的复杂感情,不仅“心求通而未得”,而且越积越重,深厚沉郁。

从诗句之间的关系来看,如果把“气”理解为“气概;豪气”,同时把“愤”理解为“郁结于心;憋闷”,题目与全诗以及诗句与诗句之间的联系便丝丝入扣。首联“起”――出句写诗人早年思想单纯,不知道世道艰难,满以为凭一腔热血就能大显身手建功立业,所以,对句写北望中原顿生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此豪气如巍巍高山,一发不可收,便有颔联相“承”――联想起瓜洲渡和大散关两次胜战,渴望投身杀敌报国的火热战斗。两仗不仅使诗人快意,而且看到收复中原的希望而倍受鼓舞,收复之志得以具体化。可是,艰难的世道阻碍这理想的实现,于是颈联“转”――抒发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进而由尾联“合”――深情却无助地呼唤一生志在“北定中原”“还于旧都”的诸葛亮,“恨南宋竟没有人再为国出力”[4],而不是像教材注解所说的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自勉、以诸葛亮自况。

总之,诗人将大半生的郁积发言而为《书愤》,抒发的是深厚沉郁的爱国之情,此中之“愤”和“气”并不是简单的“悲愤”和“悲愤之气”,而是从小“郁结于心”的豪情壮志,历尽坎坷之后不免融入无限慨叹和悲愤,但此情此志并未泯灭,而更加深沉厚重。该诗因此更显苍凉沉郁,起伏跌宕,震撼人心,因而千古传诵。

参考文献

[1]游国恩、李易.陆游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25.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90.

[3]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三联书店,2001:313.

第5篇:愤青语录范文

汉娜・阿伦特在《论革命》一书中提到,“革命”一词的原义是复辟。不过这个词命定从一诞生就要反叛原意。阿伦特接着说,“没有什么比一切革命的行动者拥有并为之着迷的观念,离‘革命’一词的原义更远的了。”阿伦特的意思,大约是不希望人们看见“革命”就激动。

但上世纪曾经为了“革命”一词热血沸腾、寝食难安的青年们,显然从未想过要进行如此的“知识考古”。他们不思考革命去向哪里,革命是什么意思,革命为了什么?革命不为什么?他们要做的就是一件事,革命。对他们而言,革命是革命本身。

这么说也许有失偏颇。所有的革命组织,建立时估计都有明确的纲领和目的。

2007年,日本著名导演若松孝二拍摄出一部反映日本赤军历史的影片:《联合赤军实录:通往浅间山庄之路》。长达190分钟的影片全面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日本年轻人的革命历史。即使仅从影片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激动不安的叙述上,也可以看出,这位生于1936年的老导演,年轻时是一名革命者。

事隔多年,在这部若松孝二平生最想拍摄的影片中,他这样说:“1972年,日本的年轻人也曾拿起枪闹过革命。”

革命:青春的证明

1960年代虽然过去快半个世纪,还是使很多当下有识的年轻人心向往之,恨不得生在那个年代。比照如今,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显得琐碎而平庸,占据人们生活的全部,此时的奋斗已然有了全然不同的含义。今天的人已经很难理解,昔日那些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的孩子们为什么那样热衷于劳什子革命。换句话说,时代的进步已经把年轻人压迫得一心只为稻粱谋了。

对此,若松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他们还是年轻人时特别容易表现不满。那时候想发泄便扔石头,就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今天若还像那样表达不满,恐怕很快就会被拘留。没有人再因为不满扔石头,可能现在的年轻人们更加保守,他们考虑最多的是自己的未来。希望以后获得一份好工作,现在最好别惹麻烦。

在人们的印象中,若松孝二的名字和情的联系密切,他也确实是与大岛渚、神代辰已、寺山修司等人齐名的导演。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971年,若松孝二便与足立正生合作,在日本左翼学生浪潮中联手推出了纪录片《赤军-PFLP.世界战争宣言》。数年后,足立正生更加入左翼学生激进组织“日本赤军”,后成为其重要成员,若松为此曾遭警方搜查,电影事业也屡受阻挠。这也许是一个左翼导演转入片领域不得已的苦衷?

不过,“”一词,好像很容易和“红色”、“恐怖组织”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意大利1980年代制作过一部当时引起轰动,现在看来却全然平常的影片《肉体的恶魔》,单是看这个片名叫人血脉喷张。这部借着意大利“红色旅”说事的影片,遮遮掩掩的态度让很多不明其究的观众感到莫名其妙。影片中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在一场法庭审判的当口,一对犯人情侣(毫无疑问,是政治犯)趁着法庭上的混乱旁若无人地,当警察要带走他们时,因而非政治激进的女主角喊道:让他们做完!可以想见,青春的若引发革命的高潮,会是多么激烈。

事实上,在日本赤军运动及70年代小范围席卷啦界的红色恐怖运动中,的确充斥着大量的女性(也多是大学生、知识分子),她们充当的角色非常有趣,既是政策的执行者,又常作为男性成员的情妇或者妻子,为党和组织生儿育女。

日本赤军运动肇始于风起云涌的1960年代,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有:1960年6月15日lO万人游行抗议“日美安保条约”,1966年7月日本东京郊区的三里一带爆发当地农民反抗为修建成田机场强占耕地的活动(这个事件还成就了日本电影史上不朽的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和他的经典作品“三里琢系列”),1968年4月15日国税厅揭露日本大学20亿资金用途不明,等等。

因此,若松以编年史手法记录了整个赤军运动的兴衰史。即便对日本赤军完全不了解的人,观看此片也没有障碍。影片前40分钟,在真实记录影像与搬演故事呈现之间来回切换,详细叙述了“联合赤军”兴起的历史背景。

自然,若松着墨刻画最多的,是三支赤军之一的联合赤军走向自我毁灭的过程。其时,赤军派的重要成员不是被捕就是迫于压力逃亡在外。留在国内组成联合赤军的这一批人,从首领到一般成员,并没有什么实力。更何况,联合赤军的首领森恒夫在后来走向了整肃革命队伍的极端,权力将他一步步吞噬。他口中所言发动一场“歼灭战”的目标,相当虚妄、荒唐。

在影片中部,导演急转直下,用90多分钟的长度拍摄联合赤军的内部肃反运动,不厌其烦地展现了封闭空间中革命“清洗”的过程,给人的感觉压抑而绝望。联合赤军内部在首领森恒夫要求下,开展了无稽的“总结”(大陆观众熟悉的话语叫“批斗”),即反省革命意识,交待革命问题。苏联的肃反,“”中的迫害我们并不陌生,然而眼看着上纲上线毫无人性的侮辱批斗使得12名赤军成员遭到其他人盲目的虐杀依然使人感到极度恐惧。

对此,森恒夫说,他们自己放弃了共产主义,仿佛他们的死只是自己脆弱的意志和摇摆的立场造成,不是因为同伴无情的殴打历史这种惊人的相似性,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人性的黑暗与恐怖如出一辙。

电影中有一个场面很能说明问题。在森恒夫强硬殴打的命令下,一个成员抽泣、叫嚷着“我这是为了革命啊”挥拳向加藤能敬打去,而加藤满心欢喜带来参加革命的两个弟弟,也被迫哭喊着要求哥哥好好总结反省一面挥拳相向。革命,是必然正义的吗?这些年轻人从未想过,一个虚幻的理想号召着他们为之奋斗,他们以为自己是向着一个光明的自由的前景,事实上这个光明自由的前景不过是虚无。

在遭虐杀的成员中,有几名女性成员,其中一位叫做远山美智子,是日本赤军后来的领导人重信房子的好朋友。这个女孩最初拒绝重信房子的邀请,后面终因抵御不住革命的美丽诱惑加入赤军,最终却因为美貌和自然的女性化被批斗致死。这一段影片相当精彩,虽然显得异常残酷。加藤能敬的两个弟弟,尤其是最小的加藤元久,经历了哥哥遭受虐待致死的非常痛苦后,居然没有逃跑而是坚持到最后(从此也可见森恒夫在这些人心中的地位多么牢固,以及这些人坚信“革命改造”的正确性),在浅间山庄顽抗警察,真是表现了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是时,国际上学运连连,日本国内由“日美安保条约”引发大规模的抗泌浪潮,大学学费上涨事件成为导火索,在这个背景下,上课已经成为奢侈,起来闹革命才是正经。彼时的中国,也在如火如荼地大搞“”。日本年轻人认为“文化革命”没有意义,要搞,就搞真的暴力革命。所以,联合赤军也才会痴心梦想着一场了虚乌有的“歼灭战”。

当时的日本左翼青年运动“心比天高”。日本赤

军提出的纲领和目的是,建立世界革命的根据地,实行革命的武装斗争,打破对中国的反动包围,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和一切革命的和正义的斗争。人们也普遍认为当时的日本赤军运动是伟大的60年代开端的左翼运动的一部分。但是,本片导演显然并不这样认为。日本赤军想要拯救的,其实还是当时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日本政府。

日本政府默许美国政府对日本本土的政治和军事侵占,令青年人感到愤怒和绝望。其实他们远不了解或者说拒绝接受的,是日本经济的腾飞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60年代以降的世界范围内的左翼运动浪潮,很像一首首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

《联合赤军实录》一片在影像制作上,并不太考究甚至有些粗糙,演员的表演也生硬夸张,表演痕迹重,对当时历史场景的还原也近乎于无,一方面,这可能受制于影片制作经费的不足,据导演若松称,拍摄此片耗费了他以前拍电影赚来的钱。另一方面,若松也并不希望演员展现“演技”。

然而,影片并不因其自身的“简陋”有所削弱。实际上,这部影片作常有力。若松使用面外音富含深意,原田芳雄苍老的声音很好的衬托了影片内容,仿佛亲历者在讲述一个过去很久又值得回味的故事,听得出满怀感情而毫不外露,克制隐忍自有动情之处。

拍摄此片的若松孝二是不愿意轻易否定赤军运动的那一批人。尽管,他也认为赤军运动应该深深反思。这和当年那一批最开始支持赤军,在赤军倒掉后又迅速反戈的文化人、学者们很不一样。若松拒绝简单轻率地断言那些抛却安乐投奔忧患的年轻人的对错,也正是这部片子的价值所在。

暴力:欲望的抒情

州较《联合赤军实录》影像上的朴素和单一的线性结构以及冰冷的手术刀般的冷静镜头,2008年表现德国红军旅的历史影片《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可以说非常好看且极具煽动性,完美地融合了商业和动作元素。

无怪乎德国某杂志如此激烈地痛斥该片,“一个字,呸!康斯坦丁公司失控了,影片歇斯底里地过分阿谀‘红军旅’,任何刘这部糟糕电影的评述都是对其的过奖。”观众中也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据称,影片初公映时,很多大学生抗议此片美化了德同的恐怖组织红军旅,另外有些大学生却看得如痴如醉。

导演乌利・埃德尔(Uli Edel)其实相当克制,力所能及地希望借以客观视角呈现这段惨烈历史,只是提供一段影像故事使人们回忆或查证此段史实时有迹可循。这种聪明的做法――讨巧想要批判和颂扬红军旅所作所为的观众都可以找到对他们有利的画面和情节,同情者会发现影片中有大量对当时政府行为的批判,否定者会发现影片中红军旅暴力血腥的反人类恐怖主义的确令人发指――无疑是一种电影资本的投机行为,与若松孝二苦心孤诣的拍摄是完全不同的。

换个角度,该片也另有深意。影片选择结束在著名的“德国之秋”,也就是红军旅第一代领导人的全部集体自杀。在自杀前,影片借巴德尔之口表述了红军旅的行动已经背离他们的初衷。

实际上,红军旅的核心成员1972年至1977年一直在狱中服刑,在这5年多的时间里,监狱外的红军旅进行的恐怖行动全然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释放他们的领袖。在所有的恐怖措施失败后,巴德尔和迈因霍夫等人由于绝望而自杀,之后,红军旅的行动并未结束或者说,他们只剩下革命的行动而没有了革命的目的。

他们革命的行动,看来也只有一种,就是采取恐怖活动,进行暴力破坏。暴力,是展示力量发泄欲望的有效武器,弗洛姆在《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一书中对此有极为精彩的论述。但是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暴力已然成为一种残酷却优美的抒情方式。比起诗歌和其他艺术来,这种抒情方式直接有效,极易造成轰动。很显然,晦涩难解、曲高和寡的艺术影响力远远不及借助现达传媒技术顷划间传播的恐怖事件。

暴力如此重要,以致于缺少暴力,一个极端的恐怖组织既不显得极端,也不会让人恐怖。因此,在《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一片的开端,巴德尔和另外一名成员的对话很耐人寻味:

“我以为我们不是要烧毁商场。”

“只有这种强硬的行为才能让那群畜生知道,我们并没有被蒙骗!”

“如果到时候商场里还有人怎么办?”

“别像个娘们似的!”

“那什么时候动手?”

“想知道去头条新闻上找吧!”

崔健有一句歌词,“红色已经把鲜血污染了,真不知血和心到底哪个是热的。”用来形容他们的情形,再合适不过。

影片选择迈因霍夫和她两个可爱的女儿在海滨浴场上晒太阳作为开场。这个过分美好的场景没有引起任何舒适的回应。迈因霍夫腼腆羞涩的一而在朋友派对上宣读针对伊朗极权皇室的抗议信上消失不见,激进的政治锋芒就此显露无遗。紧接着,出现在画面中的是严阵以待的警察和抗议巴列维夫妇访德的学生对峙,很快,对峙变成了械斗。一名学生遭到枪杀。

不久,无政府主义者鲁迪・杜切克在一次号召大家起来抵制美国轰炸越南的大会后,被一名愤怒的声称忍受不了任何共产党的青年枪击,更为愤怒的广大学生自发组织了联盟式游行,包围了德国右翼的重要媒体施普林格出版公司,他们焚烧了载满图书报纸的货车,投掷石头,在一片火海中,一个光着膀子的长发青年痛苦地高喊:广岛!越南!德累斯顿!这个镜头令人感动,那时候的青年对充斥苦难和不公的同际形势如此感同身受。

然后,美军枪毙越共,格瓦拉遭捕杀,马丁・路德・金被枪杀,罗伯特・肯尼迪被刺杀,尼克松任职37届美国总统,苏联入侵布拉格,巴黎五月风暴,西柏林重整政治等一系列60年代末激荡人心的政治事件的纪录影像被有力地剪辑呈现。一切都表明德国红军旅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当然,这种手法是惯常的,《联合赤军实录》也采用了这样的剪辑。

影片展示了巴德尔迈因霍夫集团所发动的“城市游击战”,即“出于政治目的,用非传统的武装手段对政府、大企业以及外国帝国主义者进行打击”,他们一边抢银行以获得活动经费,一边炸弹袭击德国警察局,美国军事基地等等。

1977年,红军旅的恐怖活动达到了顶峰,在以Brigitte Mohnhaupl为首的第二代核心的领导下,企图通过劫持人质来迫使当局释放被捕成员。政府拒绝让步使得红军旅陷入了疯狂,一系列的绑架暗杀活动导致德国出现空前的社会危机。

1978年,德国几位著名导演如施隆多夫、法斯宾德、埃德加・莱茨等人制作了一部纪录影片集《德国之秋》用以反思,法斯宾德在1979年还拍摄了《第三代》,在片中法斯宾德表达了这样的想法:如果说第一代第二代红军旅还有所谓的理想主义,第三代则不再有目标,不再有乌托邦,第三代不会为了在已遭破坏的地方放置物品而投掷炸弹,他们纯粹只投炸弹。这些不怀任何理由,任何动机,绝望,乌托邦的人是很容易受人利用的――这就是我拍此片的意念

相比之下,乌利・埃德尔的影片缺少一种明硅的德国政治影片的气质。这也许是影片甫一问世即引起舆论争议的原因所在。当然,深谙好莱坞电影制作模式的乌利・埃德尔(此前他完成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凯撒大帝》)第一次接触如此沉重的历史题材就能够交出这样的电影作品,已属难得。

在影片中,乌利・埃德尔详细展示了对巴德尔一伙漫长而终无结果的审判和无休无止的辩论。该片的原著作者斯蒂芬・奥斯特(Stefan Aust)曾说,“人们始终热衷于解读‘红军旅’,因为他们既是,也是那个年代的革命英雄。虽然他们用非常残酷的手段来挑战这个十分残酷的国家,然而他们的出发点却是理想主义的,极具迷惑力。”

影片中红军旅第一代领导人的集体自杀(据说,实际上他们是遭到了西德政府的秘密处决),似乎象征了60年代的理想主义之不可审判。斯蒂芬・奥斯特意味深长的说,“实际上,他们是战后德国来自内部的唯一危机。”

第6篇:愤青语录范文

在十月十七日的那天晚上,新闻联播的开幕曲刚刚响起的时候,有一位文学巨匠倒在了上海,他就是巴金——我最崇敬的人。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着作,尤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1921年与朋友一起参与半月社和均社等社会团体的工作,1922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1923年4月离开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并在东南大学附中读完中学。1925年与朋友组织民众社,办《民众》半月刊,并从事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社会运动。

1927年巴金赴法国巴黎求学,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政府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领袖萨坷、凡宰特的国际性活动,并受其影响写作了中篇小说《灭亡》,歌颂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青年。1929年回国后,因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我从小就喜欢巴金爷爷的作品,什么《憩园》、《第四病室》、《寒夜》不知读了多少遍,《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中的《真话集》更是爱不释手。使我感觉到巴金不像一个6旬老头,而像一个年轻的思想家,我真想读完他所有的作品,真想与他见见面,握握手。可是,在那新闻联播的开幕曲刚刚响起的时候,他走了,就这样走了,悄然无息,留给我的只有懊悔与愤怒。为什么,为什么,您走得那么快,走得那样早,你走的时候,可曾知道,在一栋你闻所未闻的小楼里,有一个小孩儿在想着你,期盼着你,他愁眉苦脸的等待着你给他新春的礼物,只是见一面而已,您都不肯,而是甩下他走了,那个小孩不怪你,他只是祝你——一路走好。

第7篇:愤青语录范文

观看纪录片《请投我一票》,一个记录着三个三年级孩子竞选班长的故事。一场孩子之间的竞争,因为家长的参与,充斥着虚伪与功利,远离公平与公正,也远离民主。

从纪录片的开始到结束,我始终无法轻松面对。我为这一场在一群八岁的孩子身上展开的角逐而感到痛心,感到悲哀。

有什么样的心灵,便有着怎样的目光。

《请投我一票》事实上是中国社会问题的缩影。当成人社会的虚伪、阴暗面投影在八岁孩子的课堂里,投影在我们还以为是片净土的学校时,我们为社会肮脏的无孔不入而感到悲哀。这样的堕落连孩子都没能放过,我们还能对将来怀有怎样的希望?失望的痛楚因教育的无力、无为而来。

用良知检讨社会,用正直叩问教育。

在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一书中读到这样一段话:“一方面,中国政府渐渐走向理性务实,同时中国更需要的也是理性,而不只是愤怒。有时候愤怒无非是给读者痛苦的伤口上撒盐,理性的传媒更应该知道如何包扎伤口。媒体必须担当启蒙的道义,而启蒙说到底就是‘要有光’。”的确,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黑暗与肮脏,太多的悲愤与叹息,常常让我们看不到希望。我们用什么面对明天的自我,面对当下的自我?

“要有光”――这三个字深深地落在我的心坎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和媒体担当着同样的责任――“认识社会,改善社会”。当我们一步步接近社会的黑暗时,我们除了愤怒,是否更多地思考过改善?我们已经因为黑暗而寒冷,为何不给自己寻找光亮的出口,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因为这个社会需要光亮,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光亮。

光亮从哪里来?我们用什么来照亮自己照亮社会?当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教育,陷入一个又一个怪圈时,我们应该追问,这样的怪圈是从何而来?

罪恶的根源来自罪恶的灵魂。“人是‘历史的经常前提’,人又是自己历史的结果,人是自己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如此看待人与历史。是的,任何历史都是人的历史,任何错误都来自人的本身。改良社会,首先应当改良教育。因为,是教育让成为现在的这个“自己”。

“青年人喜欢把社会的一切毛病归咎于站在台上的人们,其实在台上的人们也还是受过同样的教育,经历过同样的青年阶段,他们也曾同样地埋怨过前一辈子的人。由此类推,到我们这一辈子青年们上台时,很可能地仍为下一辈子青年们不满。今日有理想的青年到明日往往变成屈服于事实而抛弃理想的堕落者。”(朱光潜《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当我们没有彻底让一个个受教育者觉悟时,我们面对的悲愤与无奈会一直持续,甚至是愈演愈烈。社会要变好,关键是社会的每个人要变好。教育也就担当着引领人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责任。媒体在很多时候,担当的则是社会对人的教育责任。

教育是世界的光源。所有的光亮,都因教育而开启。所有的怪圈,也将从这里开始打破。

然,很多教育人也常常妄自菲薄,常常自甘沉沦,甚至提出了让孩子学会虚伪,学会勾心斗角,学会暗箱操作,以谋求将来适应社会的腐败与肮脏。这是一种最大的可怕。当教育都不能恪守底线,当教育都不能告诉人正确的方向在哪里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变得彻底黑暗了。也许还会有不少人与我争辩――“我们教给孩子们真善美,却抵不上走入社会后的一次暗箱操作?我们的孩子如何与他人竞争?”是啊,谁都不愿意失败,因为不好的风气在那里,我们放弃初衷,让孩子感染上社会的毒瘤,也变成将来站在台上被人唾骂的人。这样的做法,值得吗?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一代又一代会不断为我们的愚蠢付出代价。

朱光潜在《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伦理观》中这样写到:“社会愈来愈需要少数特立独行的人去转移风气。一个学校里,学生纵然十人有九人奢侈,一个俭朴的学生至少可以显出奢侈与俭朴的分别。一个机关的官吏,纵然十人有九人贪污,一个清严的官吏至少可以显出清严与贪污的区别。好坏是非都是由相形之下见出的。一个社会到了腐败的时候,大家都跟旁人向坏处走,没有一个人反抗潮流,势必走到一般人完全失去是非好坏分别的意识,而世间便无所谓羞耻事了。所以全社会都坏时,如果有一个好人存在,他的意义与价值是不可测量的。世间事有因必有果。种下善因,迟早必结善果。物理的力不灭,精神的力更不灭。它能够由一人而感发十人百人以致无数人,所谓‘风气’就是这样培养成的。”

“改变风气是教育的事,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

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一定要明白正确的方向在哪里,用我们的正直,用我们的良知,恪守社会人的底线。只要大家肯努力,愿思考,不放弃,社会终究会发出温和的光亮。虽然这一切,皆非一日可以完成,但在推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正直的行动,都可能形成一股力量。也许它的分量很轻,但是凝聚在一起,一点一滴地积淀,改变就会有希望。

――因为无力,所以要更执著。

第8篇:愤青语录范文

今年3月1日,青岛政府启动了耗资40亿元的“增绿行动”,要将海滨城市打造成森林城市,第一个月便种下了180万棵树,很多百姓抱怨这是面子工程劳民伤财,有人在网上称新任市长是“种树狂人”。“比起讨论市长的出身,我们更该做的是,去研究下怎样行动,而不是光喊口号,搞人身攻击。”潘琦在网上这样写道。

最初,击中潘琦敏感神经的只是一张网络图片。图中,青岛汇泉广场的大草坪被铲掉了,成了“光溜溜的土地”。有人传言政府打算“退坪种树”,很多人表示不满。那天,潘琦也在微博上跟着大伙一起骂。但第二天一早,她在愤怒之余突然想到,“万一网上的图片是PS的,那我不是瞎愤怒瞎维权?网上说那40亿都用到黑影里了,是不是真的呢?”电脑前的她再也坐不住了,毅然决定“收声做事”。

她约上两个朋友一起开车“实地查看”,大半天下来,挖到了不少独家信息,她也发现网络上一些传言并不真实。事实让她的愤怒“慢慢消解”,“我不是反对种树,但种树方案到底怎样确定的?种在海边到底合不合理?种的树到底能不能活?把草铲了再种好不好?”

要表达意见,潘琦认为“先得整明白我们有没有权利去管种树这事”。她上网仔细阅读了《宪法》和《山东省行政决策程序》等文件,发现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于是,她集思广益,从身边朋友、亲戚那儿搜集大家对种树问题的各种疑惑,然后在家里拨通了市长热线“12345”——这是她唯一想到的表达意见的方法。

此后,潘琦将这第一次的经历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发表在网络上,“这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当公民,第一次明确自己的权利,也真的去行使权利”。潘琦以自己的行动告诉青岛市长和我们每个人:“这个城市是我的,是市民的,而不是市长的。”她的“理性维权”赢得了网友和官方的一致赞许。青岛市政府新闻办通过官方微博消息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市民和网友的批评与建议,“已着手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就植树增绿忽视宣传沟通等问题致歉。

(来源:《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等)

观点提练

1.温和质疑,有态度才有力量

质疑是民众的权利,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质疑也应有边界,即接受规则或程序约束,也只有这样,质疑才能更显文明和尊严。潘琦的质疑方式,不是对不能接受的现象大声呵斥,也并非自我感觉真理在握的当头棒喝,更不是面对失望与遗憾时的怒发冲冠。

这样的质疑方式,因为不再咄咄逼人,不再裹挟着愤怒和敌意,一方面可以使职能者更易接受,建立起有效和可靠的互信;另一方面,则可以唤起更多参与精神,让更多人学会理性表达。温和质疑,有态度才有力量。(邓为《华西都市报》)

2.青岛种树争议是种植公民意识的契机

潘琦以一个普通市民身份,向政府表达意见的过程,就是积极行使公民权利的过程,也是积极公民诞生的过程。在各种各样的公共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公民参与的当下,社会需要更多的“积极公民”是一个理性的判断。从网友的积极建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具有的、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习惯。一是具有公共的社会情怀。二是具有宽容精神。三是具有参与意识等。因此更有人说,这样的行动“如同在种植公民意识,我们期待着它的长大、开花、结果”。(来源:观点中国)

3.在官民良性互动中实现善治

这是一个公民意识不断勃兴的时代。在质疑与交锋中,公民精神傲然挺立,而政府部门的回应也提升了自身公信力。因为,双方坦诚对话,才能达成共识;政务公开,才更好地尊重公民权利。在官民良性互动中,公共决策才能更科学理性,经得起推敲。城市是大家的,如果每个人都保持主人翁意识,都迸发公民精神,而政府部门因势利导,从倾听到吸取,从尊重到遵循,就必能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在官民良性互动中实现善治,青岛处理植树风波是一个值得解读的标本,期待更多的地方能够以此为鉴。(秦淮川,人民网)

第9篇:愤青语录范文

关键词:清新 亮丽 散文化 新诗

朱自清先生是在“五四”风雨的激励下步入文坛,直到1948年去世,经历了整个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他是一颗恒星,在文学的天空里光耀环宇,经久不灭。他的创作笔触达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而首先进入“文坛”的是新诗。从1919年2月29日写《睡吧,小小的人》诗开始到1926年7月10日《朝鲜的夜哭》是他最后的一首诗作。记录了作者的青春岁月,表现了他这一时期的思想情绪、心理状态以及个性特征。

一.诗如其人

朱自清先生的诗歌同他的人格一样就像他的名字――清。朱自清出生在江海的一个小官宦世家,祖父及父亲都曾是小官吏,本人是知识阶层人士,曾任清华大学国文系系主任。祖藉浙江绍兴,出生、成长于扬州。长期生活在浙江各地。他的家庭出生虽不是钟鸣鼎盛之地,但绝对是诗书礼仪之乡。培养了他温柔敦厚的性格。但比不上同期如徐志摩一样的资产阶级大家华丽。江南的温山丽水,赋予了他写作的灵性及温婉的风格,郁达夫曾赞其散文:“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以江北人的坚忍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笔来者,大约是因为他在浙江各地住久了的缘故。”他的诗歌亦然,纵观朱自清的诗歌,大部分诗作都是记录自己心情、情绪之作。从他就读北大期间的发轫之作《睡吧,小小的人》以及在其它诗篇和工作以后的创作都很好的记录了他各个时期的思想情愫。《睡吧,小小的人》诗篇是如此的唯美,语言秀美而温婉,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如宋词婉约派一般。“明明的月照着,微微的风吹着――一阵阵花香,”“满天的金发蓬蓬地覆着,双瞳微微地露着”。“夜底光,花底香,母的爱,稳稳地笼罩着你。”“我们睡吧,睡在上帝的怀里;他张开慈爱的两臂,搂着我们;他光明的唇,吻着我们;我们安心睡吧,睡在他的怀里……”,整首诗是作者看到一幅“西妇抚儿图”由感而发,无豪言壮语,也无恢弘气势,语言圆润,在一阵温婉、融洽的氛围中展现了母爱,吐露着柔情蜜意,和风阵阵,是如此的安详、慈爱。让人读之沐浴于爱之中,充满了和谐的气氛。他的诗作《小鸟》:“细碎的叫声,夹着些微笑,笑里充满了自由,他们却丝毫不觉”。用小鸟借物抒情表达出自由的心声。这也许是新文化运动文学从旧巢之中挣脱出来之作,作者由衷喜悦的表现。《满月的光》作者先用抒情的笔调,抒写了静谥的月光。“好一片茫茫的月光,静悄悄躺在地上!”接着用“疏影”来描写月光照射下的枯树,用“荡漾”和“伶俐”来描写枯树的影子,显得柔美而又活泼可爱。“一色内外清莹,再不见纤毫殴障。”“日啊,我愿永浸在你的光明海里只是和你一般雪亮!”抒发了自己向往光明的心境。在北大读书期间,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颇有国学基础的朱先生逢此良机,写了许多富有生机、蓬蓬勃勃的诗篇。歌颂文学的新生,歌颂生命力,语言秀丽温雅。这大概与他的家庭出身和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但比之于其他激进的青年学生。朱自清却是温和的,这与他的出身以及生长环境息息相关。孙伏园曾回忆说:“佩弦是一个和平中正的性格,他从来不用猛烈刺激的言词,从来没有感情冲动的语调。”他的诗歌更多的是温婉柔情。如他的《纪游》里面更多的是柔情蜜意,语言极为优美。“两旁葱绿的树把着臂儿,让我们下面过着。”“俯看着他们的,便是巍巍峨峨的,金碧辉煌的殿宇了。”“那边一无数竿竹子,在风里折腰舞着,好一片碧波哟!……”就是反映悲愤情感的诗篇,朱先生也不会选择过激的言词。1946年民主斗士同时也是作者的好友,诗人闻一多被枪杀,朱先生写了《悼一多》以示纪念。“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原始人有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烂里爆出新中国!”这首诗歌颂了闻先生死的意义和斗争精神,他把闻先生比作“一团火”,“照彻了深渊”,“照明了古代”,“照见了魔鬼”。“照彻”、“照明”、“照见”三个动词连用,层层递进表明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而正是他的死启迪了青年,点亮了世人。“烧毁了自己”,却能让更多人行动起来,旧社会,建立新社会。作者采用了传统诗歌复沓和反复吟唱的创作方式,步步深入来表达自己的激愤与对旧中国社会的不满。但文章里却没有直白的指责,也没有控诉,用语中没有特别激烈的用词。《血歌》写于“五卅”惨案,“血是红的,狂人在疾走,太阳在发抖!”“血是热的,熔炉里的铁,火山的崩裂!”“血是长流的!火火的扬子江,黄海的茫茫!”……“我们的血呢?我们的血呢?”作者采取短句,用急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最后用“赶哟!赶哟!”来唤醒民众,认清现实,反抗旧社会,同样在诗的字里行间你能感到的是激越而不是激情迸发。“给死者”则是警醒世人:“风必不息地狂吹;雨必不息地降下!”“黄浦江将永远地掀腾!”,“电线杆将永远地抖颤!”……你们看全国的“哀号”、“服”、“颜面的沉默”。“失色”、“失音”。这些重章隆唱加深了语气,也表达了自己的悲愤之情。“我们将与他沉论”,在诗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体味到了社会的黑暗现实,但他找不到出路,这大概与他的出身和生活经历有关。只能号召大家一起起来反抗。出身于江浙一带的作者,他的诗篇里没有燕赵之士的慷慨悲歌,也没有荆楚大地的干脆,激烈。更多的是温婉秀美。

二.散文化的风格

早期诗歌,受欧风美雨的影响,“白话诗人”多半是无意识地接收外国文学的暗示,注重的是白话,不是诗。梁实秋语那正是“五四”之后,刚开创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朱自清很多诗歌更像他娓娓道来的散文写法。《自白》中对景物的描写:“四围不都是鲜嫩嫩的花开吗?绯颊的桃花,粉面的荷花,舍粟的桂花,红心的梅花,都望着我舞蹈,狂笑;”《湖水》中对湖水的描写“绿醉了湖水,柔透了波光;擎着――擎着从新月里流来一瓣小小的小船儿;白衣的平和女神们随意地厮并着――柔绿的水波只兢兢兢兢地将她们载了。”“白云依依地停着,云雀痴痴地转着,水波轻轻地汩着;歌声只是袅袅娜娜着……”其中对“绿”的描写与他本人的散文《绿》中的句子十分相似,他对“白云”、“云雀”、“水波”、“歌声”的形容也是散文化的,还有一些诗篇读来对情感的描摹十分直白。《晚歌》写在尧深追悼会后,是十分直接的对亡者的追怀。《星火》中所述那一对母子,虽如过眼云烟,但却意味深长;“依依然有所思,茫茫然有所失!”我的悲哀――虽然是天鹅绒样的悲哀呵!是这样的轻而柔。朱自清善于用华美的形容词对他所描摹的事物进行描写。很散文化。《侮辱》、《宴罢》也类于此,《小舱中的现代》诗歌一开始便描述了码头嘈杂的景象,接着描述人们上船的纷乱情景,以及描写人们争吵打架的场面。来反映了底层人民劳苦艰辛的生活。因为贫穷使人野性化。在这里作者看到的是:“小舱的一切里,这样,这样,悄然认识那窒着息似的现代了。轮船是现代的而人们的行为却是传统的,又怎能不产生矛盾,让人产生野蛮的行为。这里全是叙述,好像在讲故事。

朱自清先生在自己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曾说新诗“但集中名为诗而实是散文的却多”。这也是受了胡适先生《谈新诗》“自然音节和无韵的说法”的影响。

三.新、旧诗的对比

朱自清先生虽说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从新诗发韧,也写了大量的古典诗歌。朱自清14岁那年师从戴子秋先生做通了国文,国学根基十分深厚。相较新诗,旧诗更显得重意境,没有新诗那么铺张,表达复杂的情感。在朱自清的旧诗中更多的是反映个人小情绪的诗幕,各体兼备。一诗一世界,更注重用字的洗炼,平仄工整,押韵,《宴后独步月下》“遥遥离绮席,皎皎满疏林。到眼疑流水,栖枝起宿禽。苍茫浮夜气,踯躅理尘襟。孤影随轮仄,频为乌鹊吟。”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孤寂之情。《白马湖》古体诗,畅抒了在白马湖工作期间的生活与经历。“眼底好湖山,恍如逢故友。”,“亭亭四男女,稚者与我狃。”“谈笑抗须眉,饮酒可一斗。”“夜起戴月行,湖光尚我黝。龙文远相送,提e我左右。为翁约见期,黯然望垂柳。”他的七律、七绝、五律、五绝对反工整,注重平仄押韵,所以评论界有一种说法,新诗的作者是旧诗作不好的才从事新诗创作。旧诗更要求用词以及平仄押韵。直至封笔之作《朝鲜的夜哭》,“群鸦偏天匝地的飞绕,何处是他们的家乡?何处是他们的家乡!他们力竭声嘶的哀唱。天何为而苍苍,海何为而浪浪,红法充塞乎两间,又何为而茫茫?太仓的米啊,沧海的河流啊,这朝鲜半岛老在风涛里簸荡!有的是大林丰草,有的是古木荒场,仿佛几千万年来没个人儿来往。只鸦声像半夜的急雨,只暮色像连天的大洋,这朝鲜半岛老在风涛里簸荡!”这是一首表现亡国之痛的诗篇,作者以此作一类比,何尝不是感慨祖国的山河破碎,备受侵略呀!。”在新诗里语言的锤炼得到了继续的发展,古诗在用词方面讲究信、达、雅。在新诗里朱自清的用词准确而优美。平仄与押韵在新诗里没有体现。这暗和了胡适《谈新诗》中对音节的要求。他说:“全靠,一、语气的自然节奏,二、每句内容所用字的自然和谐,平仄是不重要的用韵,他说有三种自由:一、用现代的韵,二、平仄互押,三、有韵固然好,没有韵也不妨”。当时诗歌创作包括文学研究会的诗作者,都是按照胡适先生的理论来作诗的。在这首诗中,作者诗歌创作有一种回归传统的方式,一反过去散文化倾向,追求音乐化。注意押韵,讲究韵律,刻意以叠词叠句来加强节奏,有一种流畅和谐的乐感。新诗的形式美和音律美一直到1976年4月,闻一多和徐志摩创办《诗镌》大力倡导格律诗,主要“完美的精神”需要“完美的形体”来表现,提倡“新的音韵,新的形式与梧调”。在朱自清时诗歌创作还处于襁褓时期。

朱自清的新诗创作,如同他自己所坦言:“二十五岁以前,喜欢写诗,近几年诗情枯韵,搁笔已久”。正处于新诗发展的初期,强调“诗体自由解放,打破传统框架,挣脱旧规束缚”,开创了“中国诗歌的新纪元。但白话新诗追求主观情绪的张扬,缺乏形式美和音律美,诗句越写越白,诗味越写越淡。”直到诗歌第二纪元的到来才重提诗的形式。朱自清是推着时代向前走的万千青年的精神导师,从他的诗歌创作中可以感受到确是一代大师之作,也能感受到他的人品学识。

参考文献

(1)朱自清选集(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朱自清 朱自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陈孝全 朱自清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