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含历史故事的成语范文

含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九篇)

含历史故事的成语

第1篇:含历史故事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 语文资源 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11-01

俗话说的好“文史不分家”。在初中的教学中,由于考试制度的原因,学生对语文课文比较熟悉,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知之甚少。笔者在初中既从事过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也从事过初中历史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发现很多语文课文的内容和历史事件之间是有联系的,我就想如果能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整合相关的语文资源,不仅可增加历史课的文学色彩,还由于学生对初中语文课文内容比较熟悉,更可以加深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以及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提高历史考试成绩。

一、从历史人物进行整合

有些语文资源是涉及到历史人物的,而语文课上对该人物的形象的描写较历史课本更为详细,如果在历史教学中能采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该历史人物的活动记忆,更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他在特定的该历史环境中的行为。从而准确地对人物进行评价。

如在上《三国鼎立》一课教学时,关于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很多学生对他就存在着误解,因此可以先将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引入,通过对该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分析,感受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情怀,即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理解到赤壁之战爆发的原因是曹操要完成对国家的统一,他发动赤壁之战是一种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必然的行为,那么大家在戏曲中所看到的白脸的曹操,把他称为奸雄就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另外,初中阶段的《范进中举》和《孔乙已》两文都刻画遭受科举制度残酷迫害的知识分子形象,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真正理解课本中描述的八股取士摧残思想,禁锢了文化,只能为统治阶级培养出忠实的奴才的影响的评价的理解。

二、从历史事件进行整合

有些语文资源是对历史事件的描写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是对历史书上该事件的很好的补充读物。有助于学生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记忆。

例如,我在进行《战略大决战》教学时,讲到渡江战役我就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在语文课上学过的《七律 人民占领南京》和《人民百万大家横渡长江》两篇课文,其中(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的渡江区域……)不仅能够真切地浮现出同志描绘的我军在炮火纷飞下横渡长江,冲破敌阵,锐不可当,英勇善战的动人画面;想象出渡江战役的壮观景象和威武气势;感受到作者前无古人,独步当代的豪情。充分反映了《国内和平协定》的谈判是反动政府借假和谈来欺骗全国人民,阻止人民想江南进军,争取军事上的喘息时间以便重整旗鼓,伺机反攻的阴谋。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反动嘴脸和人心丧失,加深对的渡江战役胜利的原因理解。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对渡江战役这一历史知识点的掌握。

除此之外,像《论语》、《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公输》、《庄子故事两则》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勃兴》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各学派的思想观点。《海燕》有助于《十月革命》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十月革命爆发前的俄国的具体革命背景。《狼牙山五壮士》、《冀中地道战》、《小英雄雨来》、《鸡毛信》等课文则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我抗日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故事。在教学历史《百团大战》时,恰当地联系这些课文,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 ,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抗战,1945年8月,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内容。

三、从成语和诗歌进行整合

语文课本上的成语、典故、诗词非常生动、形象,学生对其兴趣特别强烈。如能好好利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历史理论的理解,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第2篇:含历史故事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1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交际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交际、理解难题。

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理解为“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就没有交待清楚。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加注的方法: 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 (his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tung shih was an ugly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这样,就会使读者一目了然。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理解方法。据说,有一次周总理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也没能让外国客人弄懂故事内容。此时,周总理提示翻译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米欧与朱丽叶。通过这一类比,外国客人马上明白了剧情的主题思想。

中国历史灿烂悠久,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此相联系,中国的历史成语典故俯拾即是,意蕴浓厚,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亡羊补牢、塞翁失马、滥竽充数、朝秦暮楚、毛遂自荐、班门弄斧、名落孙山、三顾茅庐以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蜀中无大将,寥化作先锋”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等,每一个历史典故和成语都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因此在交际、理解时,应在弄懂典故含意的基础上,注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取恰当的交流、表达方法。

中国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亦如此。《圣经》中仅收入辞典的典故就有700条,莎士比亚作品的典故更是熠熠生辉,有些莎士比亚作品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就成了典故。

2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南面为主,北面为朝”,南为尊北为卑的传统,人们经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的方位在说法上常常置前。而英语文化却恰恰相反,英美人从英语地域文化上来理解汉语中的“从南到北”,自然是“from north tosouth”,“北屋”为“a room with southern exposure”。诸如“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之类的方位词语,英语方位在说法上也和汉语文化相反,分别为“northwest ”,“southwest”,“northeast”,“southest”。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了中华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east wind)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 “令人不愉快”,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在诗的最后,诗人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oh,the west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理解此诗时应对这一地域文化差异作一注释,否则会给缺乏英国地域文化知识的一些汉语读者造成困惑或误解。

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却平淡无奇,毫无文化意义。这就是文化的个性和差异。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古往今来我国不少名家皆喜以牛自喻: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明代名臣蒋冕年迈衣锦还乡后,皇上御诗,称其为“江南——老牛”,蒋冕也作诗谢辞:“老牛用力已多年,劲破皮穿只想眠,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用苦加鞭”。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且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牛则很少干活,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则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

3风俗文化差异

风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定和习俗。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的几句客套话是“你到哪儿?”“你要干什么?”“你吃过饭了吗?”,这几句话中国文化里并无多深的含意,只不过是无关紧要的,礼节性的打招呼的一种形式。然而西方人对这几句却很敏感和认真,“你去哪儿?”“你要干什么?”在他们看来纯属自己的私事,别人不能随便打听,除非是亲密的朋友。而“你吃过饭了吗?”则使他们不知所措,对方会以为你想请他(她)吃饭。像这样的见面问候,应视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转换,改为英语惯用语“hello”,“goodmorning!”,“how are you?”等。

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共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个性的东西。

4宗教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有神话中的“龙王”,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交流、理解时应予注意。例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把它英译为“man propses,god disposes”,似乎神形兼备,汉语成语巧对英语谚话。但由于两者存在着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了西方基督教徒之嫌了。因为严格地说,此例中的“天”与“god”并不完全对应。在此认为用“heaven”来代替“god”更忠实于原文。

总之,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交流、交际、表达,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有深厚的两种语言文化功底,深刻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英词典[s].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2]r•r•k哈特曼,著.黄长著等译.语言与语言学词典[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3]王春晖.英语课堂教学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

[4]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第3篇:含历史故事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 中英语言 日常对话 文化差异

    语言是社会存在的产物。英语和汉语所属民族有不同的历史、社会习俗和自然环境,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由于杜会文化背景不同,中英语言在含义上、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有很大差异。观念上的差异,使中英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禁忌上都有所不同,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不同,对于语言的学习运用十分必要。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总体表现

    西方生活理念是基于个人和社会相对立的原则。个人自我实现的观念根深蒂固,Individualism是西方人普遍接受的价值观,他们将其理解为“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任其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和宗教势力等的牵制”,他们常常使用坦诚直言的语用方略。西方人基本上是遵循交际的合作原则的,实施“命令”、“建议”、“劝告”、“批评”、“要求”等言语行为时,“得体准则”是经常采用的准则。西方人把个人利益、个个隐私、个人自由、个性解放等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之间实施“命令”、“建议”、“劝告”、“批评”、“要求”等言语行为会被当作对个人主义的侵扰。因此,在向别人提出“建议”、“劝告”、“批评”、“要求”时,人们必须遵循“得体准则”,采用间接礼貌策略,以减少对别人消极面子的威胁,或尽量减少语力的强迫性。而按照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生活理念,每个人均从属于一个密集的自然和谐的人际关系网,追求的不是个人实现,而是所处生活环境内的自我修养。中国人强调集体的和谐和相互依赖,不突出个人,把Individualism理解为“个人主义”,他们常常使用委婉含蓄,谦虚的语用方略。为了顾及双方的“面子”,汉语言文化注重和强调礼貌言行,用礼貌作为语用手段,力求和谐,语用上表现为“选用雅语,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

    在话语风格方面,中国人多依赖暗示性的陈述,避免直接阐述,并偏爱使用比喻和类推来解释阐明观点,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中国人在陈述、解释、阐明、辩论其观点时是循环性的,缺少英美人那种复杂而有力的辩论方法和词令。运用遵循一定的论证模式:先描述某一个具体事件,然后是回顾其历史,解释目前采取的措施,最后是展望和道德性劝戒。批评或劝告对方时,中国人常常使用委婉语、双重否定、低调陈述或历史典故,虽然间接,但很有效,在提出请求时,中国人会尽力避免说出伤面子的话,力免表现出妄为、渴望、自私的语气和态度。通过阐明请求的缘由,说话人为对方留有答应或拒绝的自由,因而保全了双方的面子。这些言语风格和交际策略源于中国人文化上注重整体和谐的思想传统。在中英语日常交际中,双方经常闹笑话或交际失败,是因为中国人常以自己模式和策略,常常以己度人,错误地评估、应答对方的话语,反之,英美人亦如此。

    二、孕育文化的特定环境不同,造成了中西文化间的差异

    由于历史、地域、风俗习惯、道德伦理、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中国人与英美人往往对同一事物的思维、理解和看法不尽相同。所有这些文化层面上的不同因素导致了英汉语言在词汇和语言使用方面的差异。

    1.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交际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交际理解难题。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要对这些历史典故进行恰当的理解,就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理解方法,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体现和传递历史典故的涵义。

    2.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同民族在比喻和审美情趣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地域文化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as 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3.风俗文化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定和习俗。如打电话时“您贵姓?”“我是某某”若直接理解为“Who are you?”“I am so-and-so”,这会使对方莫明其妙,因为这样说违背了英语文化里约定俗成的电话习惯用语,应理解为“Who is that speaking , please?”“This is so-and-so speaking”。对一个概念的所指和使用范围也不尽相同。汉语里的姐姐和妹妹、哥哥和弟弟分得很清楚,而英语里则不问姊妹、不问兄弟一视同仁,分别为sister和brother。汉语里表示堂表亲属关系的词语泾渭分明,堂兄和堂弟,堂姐和堂妹,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区分得很具体,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而英语里却模糊、笼统,一律称为cousin;同样,英语里的uncle和aunt, father-in-law和mother-in-law, brother-in-law和sister-in-law等,在汉语中也没有内涵和外延完全对等词语。这些看似简单的英语词语,若无特定的语言环境,就无法理解和表达清楚。

第4篇:含历史故事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文化空缺;文化冲突;文化调节;历史典籍;《左传》

一、引言

王佐良先生曾说:"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

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费很大力气去加以解释。"翻译是一种

文化交流行为,它离不开文化的大背景, 文化也因为翻译发生变化与更新。翻译首先涉及到

的是意义,而意义常常与文化相关联,具有文化内涵意义, 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操作的时

候,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地域、民族、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

的差异形成了文化异质性, 从而使翻译过程充满了矛盾, 出现了"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

的现象。中国历史典籍蕴含了深厚而又古老的中国文化,这种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在历史典

籍英译的过程中会表现得更为突出,也更容易给读者造成文化误解,为了避免这种误解,在

历史典籍英译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对容易给译文读者造成文化误解的翻译进

行适当的文化调节,以使译文读者能够理解到和原文读者类似的源语文本信息。

二、历史典籍英译中译者文化调节的必要性

蒋坚松强调译者的任务是在直译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变通和补偿手段,以求传达原

文的字面意义和文化内涵;李文革探讨了在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中遇到的富含中国文化意蕴的

词语所造成的翻译难点和障碍,并提出在文化对等的翻译原则下可供选择的翻译方法有直

译、音译、替代、释译、译出基本本含义、兼用释意、注音和给出汉字三种方法和加注;张

春柏探讨了典籍翻译中译者的文化态度。显然,文化调节是文学典籍英译中一个必要的环节。

实际上,通过分析胡志挥教授翻译的《左传》可以看出,文化调节对于历史典籍英译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历史典籍中大量的传统思想、习俗、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寓言、成语中积

淀了丰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在英译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再现这种文化

内涵难度很大,因此,译者的文化调节在历史典籍英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三、《左传》英译本中译者文化调节分析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典范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杰出的

文学著作。它记载了先秦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内容极为

丰富,对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有着极高的价值,因此也十分具有翻译研究价值。

1、在历史典籍中,特别是先秦汉语多省略,简练的文言文往往表达丰富的内涵,单从字面

意思上很难理解它的真正含义,如果不对其内涵进行补充说明,要理解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

很难。对词语的文化语义内涵通过"音译加注释"是解决翻译中文化交流障碍的一种比较有

效的方法。例:"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出自《左传》臧僖伯谏观鱼---隐公五年,意思

是"作为国君,更要把人民指引到‘轨’和‘物’的路线上。"其中"轨"和"物"在中国

古代文化背景中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轨"的原意是两轮之间的距离,后引申为车辙,

一定的路线,比喻以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这里指轨度,法度,规范等应遵循的

原则;"物"意指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物、生物、物体等,在这里指物质,丰富的物产。

所以作者将其译为:A ruler governs his subjects by means of gui (correct guidelines), and wu

(sound materials),使其更易于译文读者对文化意象的解读。

 2、对于典型文化词汇的翻译,即经过中国历史、文化的不断沉积而形成的一种固有的

表达方式,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文化特征,尽量采取异化的手法保持文化特质,减少文化亏

损,以保持文化传播的效果,但如在保留字面意思的情况下,仍不能使读者完全理解,甚至

造成沟通与交流障碍的时候应适当加注来进行翻译调节,通过直译来保留源文文化色彩,然

后再用目的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进行解释性的说明。例如: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

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出自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意思是郑庄公

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发誓说:"不到黄泉,就不再相见。"其中,"黄泉"是非常具有民族

文化习俗特征的词语。中华民族有崇尚黄色的传统,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黄色最为尊贵,甚至

黄泉,因为加了一个"黄"字都成了美称。民间自古以来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人一旦辞世

就要赴"阴曹地府"去"报到",而"阴曹地府"却在很深很深的地底下,于是人们常常用

"黄泉"和"九泉"指称阴间。古代劳动者在打井过程中发现,当掘到地下深处时,就会有

泉源,地下水因从黄土里渗出来,常常带有黄色,所以古人就把很深的地下叫做"黄泉"。

对于Nether regions字典上的解释是 (Christianity) the abode of Satan and the forces of evil;

where sinners suffer eternal punishment. 所以应译者将此句译为 "Not until we reach the

Yellow Springs(i.e. the nether regions) shall we meet again!"这种用译语文化中相似的表达方式

来解释源语文化意象的译法使中国古代文化表现地更为生动。

3、《左传》详述了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史实,军事思想,成语典故,文化、地理常识,

神话传说等,为了充分再现这些历史典故所蕴涵的丰富史实,可以采用描述历史典故的方法,

使得该典故的含义能够在描述中充分再现出来。这样读者可以借助这种文化历史背景来了解

源语文本中的重要信息,而不是孤立地接触一个生僻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而不能领会其真

正的含义。例如"风马牛不相及"这一成语典故出自《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僖公四年:

楚子使与师言曰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

故?"楚成王派人到齐军中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们住在南方,即使我们两国的马

牛走散也不会跑到彼此的地界上。没想到您竟然来到我们的土地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对

于熟悉中国文化或汉语的人,只要提到这个成语,几乎没有人不了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但

至于这个典故的历史渊源,可能就寥寥无几了。

"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是源于一次齐桓公会盟北方七国准备联合进攻楚国前的唇枪舌

剑。"风"这个 字最初指的是公母牲畜发情期的追逐,兽类雌雄相诱叫"风","风"在这里

是作动词讲的,意思是"放逸、走失"因马与牛不同类,不会相诱。这里是形容齐楚两地相

距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境内。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一种解释,《古文观止》:牛走顺风,

马走逆风,喻齐楚不相干也。后世则以"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风马不接、风马、风牛"

等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由于《左传》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最原始的出处,所以,译者

用完全异化的手法来保留中国典故的文化色彩,而不是直接翻译出成语所蕴含的白话意义。

《左传》本身的故事性很强,这样描述型的翻译方法,不仅可以保持《左传》本身的文本特

点和文化特质,而且可以让译文读者感受到其故事性,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因此将其译为

"We are so far apart that our cattle and horses cannot get together even in the heat of their

excitement."

4、对于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文化现象中所包含的特殊文化语义现象,由于在译语

文化中文化内涵之间的巨大冲突,直译会造成译文读者理解上的误区,不利于再现原文的历

史内涵,译者可以采用变化形象的方式,利用译语中表达类似效果的文化功能词语来替代源

语词语,在读者效果层面达到了一致。例如"肉食者",其表面的意思就是吃肉的人,但在

《左传》曹刿论战---庄公十年中,"肉食者"的内涵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的意思是"吃肉的人谋

划这件事,你又参与什么呢?"曹刿回答说:"吃肉的鄙陋无知,不能有长远的谋略"。虽然

在今译中,也把"肉食者"译为"吃肉的人",但是在将中国文言文译成英语时,要适当注

意读者的情感反映,如果读者的情感反映出现了偏差,就直接会影响到他们对整个文章的误

解。由于中西形象思维的方式不同,同样的形象,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会引起不同

的联想,而这不同的联想意义又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映,形象思维不同也会造成情感传递障

碍。中国古代用"肉食者"来象征权贵,统治,君王,在现代常用来象征"当官的人"。西

方的"肉食者(beefeater)"是源于伦敦塔。伦敦塔是英女王的官方认可的住宅和国难时的

避难处。伦敦塔内养有10只老乌鸦,据说是数百年的积习。传说塔内乌鸦绝迹,英王国就

将灭亡。所以这些乌鸦都被剪去飞羽,由专人饲养。每日三餐,6菜一汤。顿顿保证肉食,

他们也得以顿顿牛肉,连代饲养员也成了肉食者。

为避免不同的文化冲突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及交流障碍,译者不惜改变原文的形象及比

喻的手法,译出了源文的文化内涵。为了使译文读者可以理解容易造成文化冲突的词汇,并

对这些特质词汇做出正确的联想和反映,译者将其译为"The nobles are planning for the

occasion; what prompts you to meddle?",译文中完全虽没有出现与"肉"有关的单词,但完

全归化的翻译策略可以成功地对这种文化冲突进行缝合和衔接。虽然有一些文化成分的流

失,不过相比较异化可能会带来的误解,归化策略也是权宜之计。  

5、由于中西方民族文化心理以及价值取向的差异,源语中负载的中国传统的思想意识

以及文化观念都可能会对译文的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不但没有实现预期的语言功能,反

而会对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造成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转换其翻译的视角,以不同

的文化视角反映类似的文化意义,既忠实了作者的原意又保证了交流的顺畅。例如在《左传》

隐公元年中有这样一句话:"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意思是

武姜走出隧道时作诗说:"身在隧道之外,非常愉快。"于是武姜和庄公恢复了先前的母子关

系。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家庭道德的基本乃是孝悌。在家庭,虽然儿子也未尝不可以对父亲

母亲提出批评,但这种批评也完全可以不被接受,甚至可以加上不尊敬父母乃至不孝的罪名。

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种种社会关系导致个人主义的兴起,家庭、家族纽带关系功能相对松

弛。既然要以个人、以自己为中心,当然就不可能以家庭中的某一成员如父母为中心,也就

不会产生很强的尽忠、尽孝的观念。

译者在不涉及特殊文化背景因素的情况下,用目标语来重组源语信息,转换表达角度,

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的习惯,更利于读者接受。译为When his mother emerged from the tunnel

she recited, "My spirits wheel and soar, as I meet the day once more". And this marked the end of

their estrangement. 这种译法就绕过了翻译中容易出现文化冲突的部分,将视点转移到冲突

以外的部分。又如,在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中,郑庄公的一句话:公曰:"不义不暱,

厚将崩。"(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意思是,庄公说:"不做仁义之事,不亲近兄长,势

力雄厚也会灭亡。" 对于目标读者来说,便会置疑:如果不亲近兄长就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

果吗?R.Scollon和S.Scollon提出面子系统中最重要的两部分是亲属关系和自我概念。亲属

关系强调由于拥有共同的祖先,人们才彼此相关联。按照中国习俗,人们从一生下来就已经

欠了父母的债,这种债可以通过孝敬、顺从来逐渐地偿还,而西方人强调个人主义和平等主

义。中国还有一种文化习俗:遇到困难时最可靠的帮助是来自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所以家

庭观念远比西方人强烈。因此,为了缓解民族心理文化差异造成的严重文化冲突,译者要采

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文化调节。上例译为 "since what he has done is unrighteous he will never

win the allegiance of the people," the sovereign replied."The faster he expands his power the

sooner will his downfall come." 实际上是在文化特色的保留与文化冲突之间进行了调节,避

免了因中西文化冲突而很容易使读者误解的成分,有利于达到良好的交流与沟通的目的。

四、结束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就历史典籍英译而言,文化调节要基于对源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分析,

以及对文化空缺、文化冲突程度的衡量。随着文化冲突程度的不断加剧,为了避免译文读者

对源语文本的误解,调节策略的使用就愈加频繁。总之,历史典籍英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

作,不仅要求译者精通英语和汉语及其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还要熟悉西方历史文化并精通

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

容易造成文化 交流障碍。因此,如何搭建文化空缺的桥梁和如何缓解文化冲突都成了历史典

籍英译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先秦历史典籍《左传》选译本的分析,可以发现,

译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原则,在翻译过程中发挥各种文化调节策略的优势进行适当的文

化调节,使译文既保持源语的民族性,又具有可读性,避免不必要的文化误解。

参考文献:

Eugene A. Nida.2001.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Hu Zhihui, Zheng Aifang.2000.Zuo's Commentary o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selections)

. Shandong: Shandong Friengship Press.

Mary Snell-Hornby.2001.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Peter Newmark.2001.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Scollon, Ron, and Suzanne W. Scollon.2000.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Discourse

Approach.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包惠南、包昂,2004,《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

郭尚兴,2001,论中国传统文化在跨文化翻译中的几个问题,河南大学学报第3期,

91-93页.

贺显斌,2002,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多视角研究.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22-26页.

胡翠娥,1999,中西思维差异与汉英语言特点之关系.南开学报第3期,30-35页.

蒋坚松,2001,古籍翻译中理解的若干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第11期,40-43页.

金惠康,2003,跨文化交际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金惠康,2004,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李明滨,1998,近代以来外国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与研究.华侨大学学报第4期,

第5篇:含历史故事的成语范文

《辞海》对“典故”下的定义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亦即使用典故的简称,指对前人的语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的引用。它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具体而言,用典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1.以少胜多

因为典故都有极强的概括性和浓缩性,所以用典能起到言简意赅、增强说服力的作用,能在少数的字句中借典故输入更丰富的内涵,如“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就化用《世说新语》中的典故,所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世说新语·言语》中记载,“桓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2.借古讽今

用典可借历史上的人和事讽喻当今社会,谓借古喻今,或借古讽今。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既形象地说明赂秦政策的危害和愚蠢,更形象地揭露了当时北宋政府妥协投降的错误。再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如“英雄无觅孙仲处”,孙仲谋即孙权,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建都南京,并且曾大败曹操,诗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人道寄奴曾住”,寄奴即刘裕,刘裕先灭山东的后燕,后灭陕西的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在当时韩佗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一点就是如果他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大将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作者用此典故主要在于表达统治者要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3.委婉含蓄

有时作者不便于或不愿意直说的话,可借典故来表明,起委婉含蓄的作用。仍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作者在劝诫最高统治集团时,既不便于直接指出,也不便于使用教训口吻,作为一个下属,他只能运用含蓄影射手法,旁敲侧击,向对方申明利害,讲清道理,而历史典故就成了最便利的工具。作者引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激励对方,又引用宋文帝北伐失败的教训告诫对方,再以北魏皇帝祠前异族统治下的热闹景象刺激对方,其用心可谓良苦矣。当然,作者在表达自己愤懑时也不便于直露,只好借他人之事宣泄自己之心。尤其是结尾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作结。作者在此以廉颇自比,表示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力,收复中原的耿耿忠心。

4.引发联想

用典往往能引发读者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拓宽作品本身的艺术内涵。如姜夔《扬州慢》中化用杜牧的诗句就达五处之多:“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青楼梦”“二十四桥”。因为杜牧是盛赞扬州的著名诗人,所以词中只要稍点一两个词,马上引起人们的联想,忆起往昔扬州的风月繁华,再和眼前“尽荠麦青青”的萧条之景对照,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黍离之悲”抒发得更加深刻。“黍离”之悲出自于《诗经·王风》的《黍离》篇。此诗写东周大夫行役经过西周首都镐京,看到遍地长满禾黍,一片荒凉,感到悲伤。《诗序》说:“《黍离》,阂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阂周室之颠覆,仿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姜夔在战乱之后经过扬州,看到名都化为废墟,荠麦杂生,废池乔木,因而引起联想,在感情上与周大夫产生共鸣,将伤乱忧国的思想感情,注入字里行间。

第6篇:含历史故事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习俗文化 地域文化 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中西文化差异一直以来是翻译中的大难题,种种事例说明,许多翻译中出现的错误或者不恰当的地方都是不了解或误解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下面就历史文化、习俗文化、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一一说明。

1习俗文化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

所谓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活动中由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包含打招呼、道谢、致歉、告别、称谓等方面。中国人见面常说“你去哪儿?”、“吃过饭了吗?”这些话并无深刻含义,只是礼节性的打个招呼。然而对西方人看来,我要去哪儿,纯属私人行为,不是关系特别亲密的人是无权过问的。至于“你吃过饭了吗?”会使对方误解为你想请他吃饭。所以此类的汉语应翻译为“Hello.”“Good morning .”、 “How are you?” 再如,在听到对方对自己的夸奖时,中国人常说“哪里哪里,你过奖了。”而西方人常说“Thank you .” 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有点不谦虚。同样,我们中国人的回答,也会使西方人感到不可理解。

汉语里对人的称谓分得很清楚,如姐姐和妹妹,哥哥和弟弟,但在英语里,姊妹和兄弟统称为sister 和brother ,还有堂兄堂妹,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在汉语里不仅年纪,而且性别都区分得很清楚,但在英语里,统称为cousin。另外,习俗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对颜色词的不同理解上。在中国,只有在葬礼上才穿百色衣服,而在西方,白色象征着纯洁,新娘结婚时,一定要穿白色的礼服,中国的新娘往往穿红色的衣裳以象征幸福、吉祥。反之,红色在西方会使人联想到“鲜血”、“死亡”。

2历史文化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

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它们各自的历史文化也不尽相同,这也是两种语言相互翻译时所遇到的难题之一。其中,各自历史文化中所出现的历史典故在翻译时,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否则就不可能体现历史典故的涵义。

大家知道,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典故俯拾即是。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历史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如果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Tsi Shih , 既没有准确解答典故的含义,也不可能让西方人理解它的内涵。东施是谁,西施又为何人,译者没有交代清楚。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直译加注: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 (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Tun,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was the neighbor of Hsi Shih and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这样,就使读者一目了然。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翻译方法。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如果直译过来很难让外国客人明白故事内容,倘若加一个类比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外国客人马上就会理解。再如,把“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苦人爱戴”翻译为“Jigong,Robin Hood in China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把济公比作英美文学中的罗宾汉,西方读者马上会有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同时也会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喜爱济公了。

3宗教文化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

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对中国民众有着深远的影响。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神话中的“龙王”,以及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他们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由上帝安排的。这种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在翻译时应该注意,否则就会失当。《红楼梦》中刘姥姥说过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把它翻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乍一看,似乎形神兼备,非常恰当,但实际上忽略了两者之间宗教文化的差异,把刘姥姥变成了基督教徒。具体来说,God 与天并不对称,如翻译成heaven 就更忠实于原文。

我们都自豪地把自己称之为“龙的传人”,是因为自古以来,“龙”在汉民族文化中有着“神圣、高贵、吉祥、民族精神”的象征,但在西方宗教文化中,dragon 是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意为“怪物、魔鬼、凶残”等,是可憎恶的对象。所以我们在翻译“望子成龙”时,不能直接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 ,” 应意译为 “to hope that one’s son become somebody。” 而“亚洲四小龙”应转换喻体,译为“four Asian tigers 。”

4地域文化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

地域文化是指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

首先,这种差异表现在对方位词或相应物的表达有所不同。在中国,南为尊,北为卑,人们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的方位常要置前。而英语文化恰好相反,汉语中的“从南到北”,其对应的英语却是“from north to south”。就“东风”与“east wind ”而言,在中西方文化中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在中国人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了神州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喜爱东风。而在英国,“东风”象征着“寒冷、令人不愉快”,他们讨厌“东风”,但却喜爱“西风”,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因而有“西风报春”之说。

其次,不同民族在比喻和审美情趣上也有很大的地域文化差异。同一件东西在他为美,与我却为丑。如“猫”和“狗”。“猫”在中国文化里有可爱和精灵的特性,但对于西方人来说,它是魔鬼的化身;西方人爱狗如爱子,狗可以与人平起平坐,但对于中国人来说,“狗”是令人讨厌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搭配的词多带有贬义的意思。如:“狗腿子”、“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狼心狗肺”等等。故此,“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应翻译为“She is a cat 。”“幸运儿”对应的英语可为“lucky dog 。”再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许多文化名人都喜欢以牛来做比喻,最著名的是鲁迅先生的名句“俯首甘为孺子牛”。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古往今来,中国都是以牛耕为主。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所以,“力大如牛”应为“as strong as a horse ”,“像牛一样勤劳”对应的英语应为“work like a horse ”等等。

综上所述,文化差异内容丰富而且复杂,我们在把汉语翻译成等值的英语时,除了通晓两国语言文字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两种文化功底,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周方珠.英汉典故比较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1(3).

[2] 赵爱国.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移入[J].西北大学学报,1995(4).

第7篇:含历史故事的成语范文

典故是广泛存在于语言文化层面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本质上说,典故是隐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

一种历史化的隐喻。与一般隐喻相比,典故的特点在于对构成隐喻的“彼类事物”和“此类事物”作出限制,即一般隐喻中的“彼类事物”在典故中变成了神话或历史事件,而“此类事物”在典故中变成了当下事件、问题对象;典故的应用也是一种新历史观的展现,它暗示出了历史进程中的不断重复的原型事件,或发出过去时光不再的感叹,并以“历史是否重演”的问题自审;典故的运用使得历史事件的环境、情景、人物关系等悄无声息地蕴含于当下文本,简捷的暗示代替了不必要的详细述说、解释和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典故又是对历史的速写。然而,典故最神奇的艺术效应在于它的互文性和中断-延拓效应。下面,我们主要以辛弃疾的《贺新郎》为例简要分析。

“互文性”概念首先由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符号学》一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即是说,任何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文本,而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是文学历史传统中的一个环节,其意义取决于它与文学历史传统的关系,对它的阐释和理解也取决于它在这一历史传统中的相应位置。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

文学作品的互文性效应最突出地体现在那些频繁运用典故的作品中。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怀古情结,所以典故在中国各种历史文本中的应用最为普遍;而中国古典诗词因为句式结构的短小和字数的限制,更加刺激了诗人对以少胜多表现策略的追求。一般表现为,往往一首诗词蕴涵着众多的典故,而这些典故既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和人生经历,也可能是一个历史片段和情景细节;既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文学文本或非文学文本,也可能是文学文本或非文学文本中的一个情景、一个故事,甚至一个词语;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与当下文本共同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为读者的阅读欣赏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历史的、文化的宏阔背景,使读者可以从任何一个历史文化的时空点切入,从而展开对有限文本的无限性创造性的领悟理解。辛弃疾的《贺新郎》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上阕首句袭用孔子晚年的感慨语“甚矣吾衰也。”(《论语・达而》)第二句化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诗句。第三句暗含的故事见《世说新语》:王询和帮超两人在做桓温的幕僚时,“能令公喜,能令公怒”。第四句“妩媚”一词化用李世民评魏征语,见《新唐书・魏征传》:李世民说魏征“我但见其妩媚耳”。下阕第一句巧妙地将陶渊明的姓名、诗题《停云》及诗意组合成句,因陶渊明有《停云》诗云:“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第二句化用苏轼《和陶》诗“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的诗意。第三句源自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最后一句是对张融语“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见我”(《南史・张融传》)的加工改造。

短短百字的一首词中,竟八处用典,不仅从不同角度烘托、反衬了满腔热血、志存高远的一代豪杰的英雄气概,乃至对“甚矣吾衰也”仍落拓不展、白发垂泪的深重悲慨,而且将读者引向不同的历史境遇、不同的文本意境、不同的人生境界。读者除了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下仰视英雄的形象、感悟英雄的心境外,还实现了与历史人物的对话(“甚矣吾衰矣”),想象中“亲见”了历史人物在一个非常具体的时空点那活灵活现的生活情态(“问何物能令公喜”、“一尊搔首东窗里”),实现了从当下文本到一系列历史文本的拓展阅读和交互性的理解效应(“白发空垂三千丈”、“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以及对作者人生观与另一种对应人生观的哲学反思(“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这就是典故的互文性效应。

典故的互文性既使有限的文本获得无限的生机,也可能会给阅读理解带来困惑。这在诗歌阅读欣赏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因为对诗歌的理解主要是对诗歌意象组合关系的逻辑把握,由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文化对应关系的差异,典故常常会造成读者阅读理解的障碍,导致阅读理解中的思维中断。王国维就曾指出:“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月光照在流动着水的瓦上,本是一种极美的景,但对不懂“桂华”典故的读者而言,会导致其理解上的障碍,人们必须查阅资料,然后从“桂华”二字中想到月中桂树,再从月中桂树转到月光,这样节奏就被迫暂时中止了。王国维把它称为“隔”。

对许多读者而言,辛弃疾的《贺新郎》也会造成这种“隔”,尤其是下阕,如果不了解“一尊搔首东窗里”是对渊明《停云》诗意的化用,未晓“江左沉酣求名者”是有感于苏轼《和陶》而发,且不能由“回首叫云飞风起”联想到刘邦的《大风歌》,就会有如入词语迷宫之感,不知所云,导致诗意理解的中断。又比如李贺《感讽五首》之二中有四句:都门贾生墓,青蝇久断绝,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

在不懂“青蝇”典故的读者那里,“青蝇”这个典故便会使该诗本来具有的意象链中断:贾谊墓――?(“青蝇”)――接曳的白杨――悲愤与肃杀的感觉。缺少了“青蝇”这个中介环节,不仅大大降低了诗歌的整体可感性,造成了节奏失调,甚至连诗意都可能被误解。

然而在熟悉典故的读者眼里,这种“隔”便不存在了。“青蝇”也可以作“死吊者”的代称,《三国志・虞翻传》注引《别传》中有一段虞翻自叹放逐的话说:“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与李贺同时的刘禹锡《遥伤丘中亟》诗中就有“何人为吊客,惟是有青蝇”。有了这样的理解,就能与下两句连缀为一个感伤的意象链,读者脑海中依次会在呈现出以下意象:郊外――贾谊墓――无人凭吊(荒草衰飒)――清明节白杨却在风中摇曳――一种悲愤的情绪、肃杀的情景。人们可以由此而联想到贾谊墓前过去曾有过络绎不绝的凭吊者,而如今却冷落荒疏,就是踏青扫墓的时候,也那么空无一人,冷冷清清,因而不免令人惆怅感愤。

所以,对熟悉典故的读者来说,他们读诗时,这些深奥而有来头的典故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困惑而只是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遐想。这种遐想所引起的暂时停顿,并不是录音机突然断电式的中止,而像乐谱中有意识的暂时休止符号。这短暂的休止实际上成了一种更深刻、微妙的连续,正如阿恩海姆说:“由声音突然的中止所产生的那种死寂的静止与充满著生机的安静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即如《贺新郎》一词因频用典故,固然在一些读者那里会造成有诗意理解上的中断;但在对这首词涉及的众多典故了然于心的读者那里,却觉得显而易读又切当。更重要的是,每个典故造成的“停顿”间歇,却成为他们浮想联翩的契机,在脑荧屏上浮现出典故的原型故事及用过这一典故的诗句,使得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情景、历史文本蕴含的多重意蕴与当下诗人的处境、胸襟、心绪构成了多重关系的交相辉映,从而更多地体会到典故的象征意义与感情色彩,这样,诗句的内涵顿时便丰富了许多,层次也增加了不少。

因此,典故有时造成的解读障碍,从另一个方面看,恰恰是它的魅力所在。宋人杨亿形容典故的这种效应是“味无穷而炙愈出,镇弥坚而酌不竭”这种诗歌语言现象,其实就是西方新批评派称之为的“张力”,它借助读者的知识使一个意象的外延与内涵迅速膨胀。如果把典故比作橄榄,在了解典故的读者面前,它已不再包裹着生涩坚硬的外壳而呈露了它的内核,坚硬变成了耐嚼,深藏变成了含蓄,晦涩变成了朦胧,就像“曲径通幽”一样,转过照壁,里边又有一番天地。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2]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三十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3]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第8篇:含历史故事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典故;作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23-01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

一、品评历史中借古论今

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或者是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借论古之得失,讽时劝世忧国。要么托古讽今,以历史对统治者进行嘲讽;要么以古鉴今,劝诫当朝莫走老路;要么忧国忧民,对国家命运充满担忧,对黎民疾苦表示同情。如唐?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表面写汉朝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和亲这件事上,乃是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实则反对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面对严重的边患一味求和的政策。又如唐?李商隐《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花》?”这时表现的是隋炀帝弃旧官想另建帝王之家。若不是玉玺落到了有“日角”之相的李渊手里,隋炀帝的锦帆龙舟会游遍天下。颈联用对比、典故等表现手法粑隋宫昔日之豪华与今日之凄凉作了鲜明的对照。尾联再写虚拟的场景引人思考:不论是隋炀帝还是陈后主都因荒淫奢侈亡国。全诗用了“锦帆南游一征求萤火”“《玉树花》”三个典故,形象地描写了隋炀帝的贪婪奢侈,揭示了荒淫奢侈亡国的道理,同时也是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总之,对于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有评判历史、借古伤己、借古讽今三个角度。

二、抒情言志

诗歌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抒情,但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从抒感类型的角度,我们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种情况:一是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二是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进取和追求;三是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慨叹。比如战国时燕国燕昭王问政郭隗,怎样才能招得贤士报齐国灭燕之仇。燕昭王采纳了郭的建议,搭黄金台,置千金于上广揽人才,结果造成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等,乐毅帮助燕国报了齐灭燕国之仇。燕国复兴,智者郭隗功不可没。陈子昂就写过“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有幸,遂起黄金台”一诗赞颂此事,后世明君贤将也学燕昭王做法征慕人才,如诸葛亮筑高台于成都之南以延四方之士。可见人才乃强国之本。求贤纳士,选人用才,贵在诚心实意。燕昭王采纳郭隗建议,不以“才”小而不敬,敢向天下人昭示自己尊重人才、招募人才的诚心,所以四方贤士纷至沓来,燕国由此日渐强盛,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再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引用了一个典故。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诗人是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下以魏尚自喻,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还有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现了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用典故来引发联想或创新意境

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能创设新的画面,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当然,许多时候,诗文用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融达意抒情为一体,又集含蓄典雅于一身。我们在阅读诗歌时只有理解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体会其表达作用,才能全面、准确地鉴赏作品。平时,我们可以采取分类的方式整理一些常见典故。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诗中“八百里”“的卢”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据《世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二是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运用这两个典故,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

还有就是可以用简洁精练的典故表达内涵丰富的意义。我们知道,古诗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典是对历史故事等的高度概括,在增加诗歌容量的同时.还可收到言简而意丰的艺术效果。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9篇:含历史故事的成语范文

论文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

由于习语是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而形成的语言的精华,它与人

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中国地处东半球,东风即为“春天的风”,象征勃勃生机。汉语中的“东风吹,战鼓擂”就代表了人们在大好的环境中立志做一番大事的豪情壮志。而英国处于西半球,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有一说是Aprilisinthewestwind.(西风吹来了四月)。另外,英国是一个岛国,因此,英国习语有很多与大海和水相关。如:torestonone’soars(暂时歇一歇);inthesameboatwith(与……境遇相同);tosinkorswim(好歹)。但英语的spendmoneylikewater,汉语却要翻译成挥金如土。这是因为汉民族在历史上多数是在亚洲大陆上繁衍生息,生活离不开土地。还有,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在习语中农彦占了很大比例,它是中国农民从世世代代的生产劳动中积累起来的极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和中国农民勤俭朴素的传统。如:人怕出名猪怕壮;斩草不除根,逢春必要生;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等。我们汉语常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产生。英语中的同意习语却是“likemushrooms”,这是由于英国不出产竹的原因。所以我们说,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决定了汉英习语的不同形式。

二,习俗差异

习俗是各民族的人民在各自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为本民族的人民

认可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因此,不同民族根据自己不同的习俗总结出了广为流传的习语。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龙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代表着至高无尚,有着主宰万物的能力,还代表吉祥和幸福。所以有了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等习语。又如中英两国人民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两国人对狗却有不同的传统看法。在中国民间虽有养狗的习惯,但多数是用来看家,因此,人们常把它看成只会摇尾乞怜的卑微动物,在心理上厌恶鄙视它。常用它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在西方文化中,狗则被人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用狗作的比喻都带有亲呢赞赏的情感。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Aluckydog.(幸运儿);Giveadoganillnameandhanghim.(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等。

三,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在中西方都有很长的历史。西方国家信奉基督教,人们心目中的神灵是上帝,相信确有天堂,魔鬼,地狱等。常用习语有:Godbless(上帝保佑);Godhelp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以及Gotohell(去死吧)等。中国较流行佛教,认为佛主能主宰一切。与此相关的习语有: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借花献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

四,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的习语出自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其语言结构简单,含义深刻,每一习语都包含一个美丽动人或妙趣横生的故事。要正确理解,必须懂得它的出处。如:叶公好龙;东施效颦;卧薪尝胆等很多都出自历史故事。如:“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如果不知典故,单从字面上来看,西方人无论如何想不出它有诚心诚意,一再邀请之意。英语中的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Pandora’sbox(指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Meetone’swaterloo(一败涂地);汉语中所说的“猫哭老鼠”,英语则要译为:crocodile’stears。因为西方传说是鳄鱼一边吃人畜,一边流眼泪。西方人就借此来形容假装慈悲;汉语成语“杀鸡取卵”在英语中的同义习语为:killthegoosetogettheegg其区别在于“鸡”和“鹅”,都是由于传说的不同引起的,但都用来借喻只贪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我们从这些常用的习语中可看出东西方从远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文化差异。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