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

高科技产业论文精选(九篇)

高科技产业论文

第1篇: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番茄;高产;田间管理

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对于控制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病害发生,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有着显著效果。

1搭架绑蔓

番茄定植成活后,应及时搭架,可选用长1.6~1.8m、食指粗的竹竿或树条,在离植株8~10cm的沟侧插牢,并联结成高“人”字架。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分次用布条或塑料绳绑蔓,以确保番茄植株向上正常生长。

2整枝打芽

整枝打芽是人工调整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重要技术措施。秋季番茄一般采取双干整枝方式,即除留主干外,再留第1花序下部最壮的1个侧芽,形成结果侧枝,其他叶芽全部摘除。可视植株生长状况,适时打顶。侧芽约3.3cm长时应及时摘除,过早或过迟均不利于植株生长发育,雨天不宜摘芽,以防感染病害。

3施肥灌水

番茄是喜肥作物,按生产75t/hm2果实所需的氮、磷、钾计算,基肥应施入以厩肥为主的有机肥45t/hm2以上、三元复合肥375~75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150~300kg/hm2。施肥方法可采用行间深施或穴施。有机肥施入量大时,可在厢面中间开深、宽各13~17cm的沟,撒入化肥后,再填入有机肥,盖土耙平;有机肥少而精的情况下,宜采用穴施,即按1厢2行、穴距0.4m的规格,用铁锄挖成13~17cm深的施肥穴,先撒入化肥,再施入有机肥,定植时将有机肥与土壤适当拌和后,秧苗定植于穴旁。番茄追肥以猪粪尿、复合肥、尿素等速效肥为好。追肥应视天气、苗情合理进行,干旱天气应稀肥勤施,雨后或灌水前可适当增施。还要掌握前轻后重的原则,即坐果前轻施促苗肥,尤其要控制氮肥,膨果期和采收期应定期追肥。第1台果实核桃大时需浇水追肥,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要及时进行插架绑蔓、培土等工作。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是补充植株营养的经济有效措施,可结合喷洒杀菌剂,定期喷施绿旺一号或三号、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遇连续干旱天气时,应及时灌水防旱,灌水宜采取小水流沟浸灌的方式,切不可大水漫过厢面,晴热天应在夜间灌水,以免根部受害。灌水后要注意放风降湿,减少病害发生。

4控温管理

在西红柿花期,适宜的气温是白天25~30℃,夜间20~15℃,低于15℃或高于35℃,均易造成落花落果或生理畸形果。因此,如果温度过高,白天就应遮阳或加大通风。温度过低,晚上应加膜覆盖。适宜的昼夜温差是12~20℃。

5保花保果

开花坐果前以控水蹲苗为主,大棚日夜大通风,下雨天需关棚。秋季番茄开花期,多处于高温干旱气候条件下,不利于授粉受精,影响坐果。大多数品种均要求在开花的当日,喷涂0.020%~0.025%的复合防落素进行保花保果,喷涂时不要溅滴到叶面上。

6防治裂果

番茄裂果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现象。出现裂果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失调,与品种也有较大关系。预防番茄裂果的措施:一是选择抗裂、枝叶繁茂、果皮较厚且较韧的品种。二是采用地膜覆盖或厢面稻草覆盖栽培,维持较为稳定的土壤湿度,防止忽干忽湿。三是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四是适度整枝摘心,保证植株枝叶繁茂,加强植株内多余水分的蒸腾,防止强光直射果实。五是大雨前及时采收番茄。六是在果实膨大期,用0.30%~0.40%的波尔多液喷洒植株,对防止番茄裂果有较好的效果。

7病虫害防治

7.1早疫病

发病后叶面具同心轮纹状病斑,暗褐色,水渍状。茎和叶柄、果实等发病后也有同心轮纹病斑,潮湿时病斑上有黑色霉状物。发病前后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倍稀释液喷防,每7d喷1次,连喷3~4次。

7.2叶霉病

果实发病时蒂部周围有凹陷较硬的黑色病斑,叶片有不规则黄色病斑,潮湿时产生褐色霉层,使叶片枯黄、卷曲,然后脱落。设施栽培发病较重。发病前后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稀释液喷防,每7d喷1次,连喷3~4次。

7.3灰霉病

开花期可在蘸花药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效果很好。也可对果实喷雾,但应注意轮换用药,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还可用50%多克粉尘剂,喷粉15kg/hm2。

7.4病毒病

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高锰酸钾1000倍稀释液喷防,每7d喷1次,连喷2~3次。

7.5晚疫病

受害叶柄和主茎呈黑褐色腐烂,幼苗萎蔫倒伏,病斑从叶尖叶缘开始,潮湿时有白色霉状物,干燥时干枯,病斑由暗色转暗褐色,水渍状或云纹状,稍凹陷,病果坚硬。发病时可用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300~400倍稀释液喷防,每7d喷1次。也可用粉尘法防治,即用丰收10型喷粉器喷5%百菌清复合粉剂,每次喷15kg/hm2,傍晚喷施。

7.6脐腐病

危害番茄果实。发病时可根外喷施1%过磷酸钙、0.1%氯化钙或0.1%硝酸钙等,每10d喷1次,连喷2~3次。

7.7斑枯病

叶片发病时呈水渍状,病斑近圆形,中央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稍凹陷,如鱼目状,后散生黑色小点,易穿孔。叶柄、茎和果实都可散生小黑点。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喷防,每7d喷1次,连喷3~4次。

7.8青枯病

一般从坐果期开始发病,中午萎蔫,傍晚恢复正常,2~3d后枯死,横切病茎可流出白色菌液。可用25%DT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液喷防,也可用200mg/L的农用链霉素灌根,每株0.5kg,7d灌1次,连灌3~4次。

第2篇: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

科技部调研室副主任刘琦岩博士、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高志前教授、甘肃省科技厅厅长张天理、甘肃省社科院副院长魏胜文研究员、甘肃省政府参事室参事胡亚权、敦煌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旭东研究员等分别作了专题报告。甘肃省科技界的有关专家和业界人士400余人出席了论坛。

甘肃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在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中,铸就了以《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读者》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文化成果,但文化的传播力、竞争力、影响力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很不匹配,文化发展滞后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超过1.1万亿元,文化产业占GDP总量的2.75%,而我省刚刚达到52亿元,仅占GDP总量的1.26%。为了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甘肃省决定从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入手,加快科技成果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突破甘肃文化产业结构性问题,支撑文化产业升级与创新。

连辑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6位专家的观点。他表示,要进一步推动科技与文化相融合,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科技要支撑文化创意、创业、创造、创新,支撑文化产业生产体系的发展,支撑文化产业现代商业运作模式的进步,支撑文化产业形成集群式效应,支撑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支撑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找准切入点,进一步推动科技与文化相融合。要促进科技主动为文化服务,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要深刻认知文化与科技的相互需求和相互作用,了解文化对科技普遍的、综合的、特殊的需求,了解科技队伍、科技课题、科研方向如何服务于文化产业,使科技如同支撑工农业发展一样支撑文化产业发展;要把文化企业培育成为文化科技的创新主体,让企业的技术难题成为科研机构的科研课题。甘肃绵延千余公里的河西走廊,是科技支撑文艺创作者施展才华的最好平台。但科技对我省河西走廊的开发涉及环保、资源、文化等诸多领域,需要仔细研究。

第3篇: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业;内涵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科技服务业内涵研究综述

目前,科技服务业得到学术界、企业界以及科技管理工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对于科技服务业的内涵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在我国,科技服务业一词较早出现在原国家科委于1992年的《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意见》(国科发策字[1992]566号)中,该文件给出了科技服务业所包含的一些行业范围,认为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统称”。从此,科技服务业的概念开始被大家所认识。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科技服务业的确切定义尚未统一,对科技服务业内涵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目的论和手段论。

一是目的论,代表学者有程梅青(2003)、石忆邵(2009)等。其中,程梅青等(2003)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提供各种服务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石忆邵(2009)认为,科技服务业是指以着眼于深化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联系为目标,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基础,为整个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各种支撑和管理的行业。目的论中的“科技”是“服务”的目的,是从服务对象的维度定义科技服务业,这种观点实际上认为科技服务业就是为科技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忽视了利用科技手段提供服务的机构或组织。

二是手段论,代表学者是陈先荣(2005)、王晶(2006)等。其中,陈先荣(2005)认为,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王晶(2006)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手段论中的“科技”是“服务”的手段,也就是科技型服务业,这种观点强调科技作为提供服务手段的特征,忽视了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的目的。

界定科技服务业内涵,是研究科技服务业以及政府部门制定科技服务业政策的起点,既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目的,也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对象,更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手段。仅仅从目的论或者手段论角度来界定科技服务业,都无法把握科技服务业的本质特征。基于此考虑,下面将从科技服务业形成的内在逻辑,即从科技创新链或科技活动链的角度出发,对科技服务业内涵进行界定,以求规范、严谨、全面、清晰、易懂。

二、科技创新链的过程分析

科技创新链是指从产生科技的新创意和新知识,经过研发和技术要素组合,将新创意和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并进行实际应用,以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受到人力、资金、设备、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从链条时序看,科技创新链包含科技成果产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技成果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阶段。从链条功能看,科技创新链可以分为研究开发链与科技产业链两个子链条,前者与科技成果产生阶段相对应,后者与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科技成果产业化阶段相对应。

科技创新链可看作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配套的科技服务过程,而科技服务业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一是实现研究开发链的专业化细分,形成相互联系的研发生态群;二是促进研发链与产业链高效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作为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创新要素互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中发挥着对接、催化及加速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全过程综合服务。

三、基于科技创新链视角的科技服务业内涵的界定

根据以上对科技创新链的分析以及国内学者的研究,本文将科技服务业定义为:科技服务业是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以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为主要支撑手段,为科学技术的产生、传播、应用等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的新兴产业,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的重要抓手。具体而言,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从服务宗旨来看,科技服务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它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体系高效运作的“剂”,是促进科技和经济有效结合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从服务手段来看,科技服务业与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有着密切联系。科技服务业依托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无论是科技服务业的服务内容还是服务形式,都具有此特征。

第三,从服务对象来看,科技服务业服务对象主要是研究开发链和科技产业链中的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等创新的参与者,集中在研究开发链和科技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或高端环节。除包括上述主要技术创新参与者之外,也包括政府机关。

第四,从服务内容来看,科技服务业涵盖了技术的产生、传播、应用,提供的是技术研发、技术评估、技术交易等以知识和科技为基础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

第五,从服务层次来看,科技服务业是一种高层次、高增值、低消耗的高端新兴产业。科技服务的过程既是科学技术和知识传播、应用的过程,又是科学技术和知识增值的过程。

第六,从产业属性来看,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高端服务业态。

参考文献:

[1]李兴华.对科技服务业及其管理的思考[J].广东科技,2010(13).

[2]程梅青,杨冬梅,等.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3(3).

[3]石忆邵,刘玉钢.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陈先荣.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推进CBD建设[J].今日科技,2005(9).

[5]王晶,于建宇,等.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

作者简介:王富贵(1984-),男,山东淄博人,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科技与社会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第4篇: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科技创新;科技传播;报告会;公益性;市场化运作;“7+1”理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203-03

0引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一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国综合国力提升的本质与核心,是国际社会竞争的落脚点。中国若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就必须不断创新科技,提升自身科技水平与竞争力。总理在2014年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曾指出“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就必须向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而要实现这样的迈进,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不仅表现在自然科学领域,而且与人文社科领域息息相关,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曾指出 “人类所有的重大创新和社会变革,包括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制度变迁等,都是以人文社科理论的重大创新为前提的”。因此,我们可将科技创新定义为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科学创新包括文科的创新作品,社科的创新型研究成果,自然科学的创新型基础研究成果;技术创新就是指新工具、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方法。这意味着中国若想“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就必须汇集各学科领域实施“协同”科技创新。

科技传播做为科学与公众的主要通道,肩负着普及科技知识、转化科技成果、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国科技水平的兴衰。近年,我国虽出台了《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科技奖励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政策,及投入了一系列配套资金(2008―2013年,中央财政共投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823亿元,带动企业和地方投入1400亿元),为我国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环境,但科技研发与大众需求脱节、成果转化率低下、科技市场需求开发不足等与科技传播有着极大关系的问题依然严重制约着我国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如何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探索科技传播新理论与新模式,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从科技传播这一环节切入,在梳理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科技传播主体及其主要做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内涵、理论及功能进行具体介绍,并提出相关建议。

1 相关理论及文献

关于科技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源于技术创新,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源,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将生产要素进行一种新的组合,以形成可获利的商品或产业,但其尚未对技术的交流与传播的主体及其相关内容展开深入探讨。1939年,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系统提出了科学传播的相关理念,认为科技交流不仅发生在科学家之间,而且还当涉及到公众,指出科技传播是沟通科学与社会的中介桥梁,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但发展至今关于“科技传播”一词仍未能给出准确定义,张婷(2009)综合国内外各学者研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此领域国际代表性学术期刊近百年1600余篇文献展开分析,发现可将科技传播的研究归聚为科学与公众关系;应用技术传播;科学传播经验与模型方法;科学交流、教育、普及研究四大类。

我国关于科技传播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代表为翟杰全于1985年在《科学管理研究》上发表的《科学传播学浅谈》一文;1995年,首届科技传播研讨会的召开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科技传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入本世纪以后,关于该领域的研究与探索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在科技传播参与主体关系方面,刘兵、侯强(2004)指出科学传播至少包括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科学共同体与媒体、公众、政府及其他能影响政府政策的机构,工商业机构与公众,媒体与公众,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这几个方面。在科技传播的内容与方向方面,刘华杰(2002)指出,科技传播已由对科学事实、科学进展状况、科学技术具体知识的“一阶科学传播”,进入到了对科学技术方法、过程、思想、精神及科技之社会影响等的“二阶科学传播”;翟杰全(2007)认为目前国内研究正在形成基于社会发展视角的科技传播研究、基于科学文化视角的科学传播研究、基于传播实践技术视角的“技术传播”研究三大方向;赵亚辉(2013)认为中国正在进入“风险社会”时代,因此需建立科学有效的科技传播体系和机制以帮助人们消除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科学应对风险。

孙文彬(2013)指出 “随着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不断演化”“ 尤其是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对科学自身研究的深入”公众将“通过对话,增进对科学研究过程的了解,表达对科学研究成果的诉求”;为此,我们的科技传播必须把握这一趋势,基于公众对科技所表达的诉求,不断创新传播的方法、模式与理论,以推动科技创新向更高层次发展。

目前,相关学者对科技传播的主要内容、参与主体、发展历程、发展方向及公众需求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研究,为我们创新科技传播方式以解决科技创新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但在科技传播实践之中如何全面挖掘与把握科技传播主体、特征、内容及受众的深层内涵,创新科技传播形式与渠道,使其达到推动科技创新之最佳效果的系列问题仍需我们深入探讨。

2 主要科技传播主体及其主要做法

2.1 以政府为主体的科技传播

现阶段,以政府为主体的科技传播仍是我国科技传播的主力军,它是由国家各级科技部门(包括国家科技部、各省科技厅、各县科技局及其他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所设置的科技机构等)作为社会公众科技需求的者,通过制定各类科技攻关与发展规划及提供政策与资金保障以激励引导科技创新主体,通过建设科技传播基础设施及开展各类正规与非正规科学教育以拓展科技传播的广泛受众,实施科技传播,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各类公众对于科技需求的实质化与多样化及各类需求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使得政府作为公众科技需求的者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出来。最关键的在于政府不能单凭一己之力获取到社会尽可能全面的需求信息,由于信息的缺失与不全面,必然导致在政府主导下的科技研发与公众市场需求脱节现象的发生,使得科技传播功效减弱甚至丧失,因此,社会其他各界也必须参与到科技传播这项事业之中。

2.2 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科技传播

我国高等院校是我国科研与科教的主力军,是我国科技传播的重要力量。在科技传播方面主要有人才培养,及通过“产、学、研”“政、学、研”等方式实施的科技咨询与成果转化等方面。高等院校通过人才培养及科技咨询开展包括科技教学在内科技传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各类科技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但由于高校在科研工作管理方面将重点放在以学术水平及科研成果获奖等级上,造成了科研工作者市场意识淡薄,科研成果严重偏离了市场需求等一系列现象的产生。同时,由于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及职业科技转化中介组织与人员的缺乏,使得高校许多优秀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束之于“象牙塔”内的高阁,不能有效的实现科技传播功能。

2.3 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科技传播

科研院所主要指国家设立的各级、各类研究院和各大学所设立的科研实验室,是我国科研的中坚力量。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其人才、科研、信息、政策支持等各方优势,通过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开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共性技术、实用性的各类研究,实现科技传播,其传播主要体现在科技共同体内部。

目前,各类科研院所主要落脚点仍为科学研究,在科技传播方面仍以自然科学与技术传播为主,且缺乏与公众有效的互动与沟通,不能有效实科学现研究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如:各类科研院所专利申请数量连年上升,但绝大多数与市场脱节不能实现转化,未能产生商业价值,这是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科技传播的最大软肋。

2.4 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科技传播

科技型企业主要指的是从事涉及实体产品与虚拟产品科技研发的企业,包含各类国有及私营大中小型经营此项业务的企业。这类企业既是我国市场的组成细胞及市场经济活动参与主体,又是接触受众最广且与受众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类传播主体。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科技传播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种是通过“产、学、研”的形式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就企业经营业务相关方面开展合作,以传递企业需求信息及获取企业创新发展的外部科技资源,而实现的科技传播;另一种是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产品研发与生产、产品销售与服务的各环节,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与企业利益相关体间开展的科技共享与交流,而实现的科技传播。然而,鉴于企业的经营性质与目标,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传播主要以涉及本企业利润实现的技术传播为主,而对于人文社科方面涉及很少,不能有效实现科技的全面传播。

3 科技传播新探索――“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

3.1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内涵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定期、不定址的科技创新传播活动,由中国科技协会指导,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北京中科达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策划、承办。首届报告会于2014 年11 月1 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地址由协办单位或共同承办单位提出,经报告会组委会讨论决定。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传播者从传统的科技传播工作者扩大至政、产、学、研、用、金和介七方的代表;受众从传统的公众亦扩大至七方;传播内容从传统的自然学科扩大至人文社科,传播内容的选取从科技工作者选取转变为受以众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七方选取,传播内容的选取遵循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组委会研发的科技创新经典案例的评选标准;传播途径选取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电视、书籍、网络及巡回报告等多元化、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新媒介渠道。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由上述七大领域的代表通过科学流程、严格标准和带头脑风暴法应用性质的答辩式会审推出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文学性、艺术性、科学性、独创性的智力成果型案例作品,是对作品、理论、产品、项目创新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环节发生的典型的和有价值的事件的记录,一般包括故事性、戏剧性和意义未尽性三大元素,是对大家耳熟能详的自然科学经典、宗教经典、包含歌曲、舞曲、美术、电影等的艺术经典、哲学经典等经典作品形态的补充与丰富,也是文化遗产的补充与丰富,可以掀开作品、理论、产品、项目从研发到推广应用过程中的神秘面纱,可以成为接地气和人气的品牌科普产品,便于大众传播、培养人才和多产品形态的再次开发,可以在科学和技术创新方面起到引领、示范、比较、借鉴、启发、激励、带动、说明、展示、宣传、表彰、传播、传承等作用,能够表现某个学科、某个专业或某个行业、某个领域或某个单位的科学和技术创新精髓,能够入脑入心,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工作。

3.2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理论指导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是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驱动发展的新形势下提出的,旨在组委会研究的“7+1”理论指导下通过科技创新元素对接平台和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体系来汇聚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的力量,打造和推出创新案例、新理论、新作品、新产品和新项目,突破旧观念、旧体制、旧机制、旧有模式和渠道,公开研发过程,使得科研绩效和科研评价透明化,促使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真诚合作,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同创新、互助合作的目的,最终实现七方互惠、互利、共赢,共建可持续发展之路。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7+1”理论中,7是指来自于政、产、学、研、用、金和介七个领域的代表,1是指中科达人搭建的协同创新和创新要素无缝对接的平台。“7+1”理论是指在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七方协同创新,在一个通过市场化、商业化全新模式有效组织和高效运转的平台上协同创新。为了有效鉴别和鼓励七方在这个平台上发挥的协同创新和创新要素对接的作用,平台特别设计和运用色彩学分别赋予七方不同颜色标识和内涵,如图1所示。

图1 色彩学与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的对应

红色在中国象征共产党,代表联盟中的“政”,包含我国各级党政机构;橙色象征丰收,代表联盟中的“产”,即将项目运营、转化为巨大经济效益的企业;紫色象征精神与权威,代表联盟中的“学”,即各类高校,因为高校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蓝色象征智慧,代表联盟中的“研”,即科研院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代表联盟中的“用”,说明科研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需求推动科研发展;黄色象征财富,代表联盟中的“金”,即为科技传播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绿色在七彩虹最中间的位置,起联系上下的作用,代表联盟中的“介”,即科技中介机构,同时,交通信号“绿灯”象征一路通畅的象形词,代表科研中介机构用服务为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打开(开辟)一条畅行无阻的的绿色通道的意思。

3.3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的功能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通过七方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打造和传播科技创新理论、作品、协同创新团队和经典案例,提升整个民族科学素养;强化科技创新的透明度和绩效,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七方的真诚对话与合作,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促进创新作品、产品、项目走向广阔市场和广泛应用。通过会后对七大创新要素合作的跟踪、七方的口碑和市场的检验,确保理论的品质和创新要素无缝对接的效率;通过创新要素对接效率的透明化,确保“1”这个创新要素对接平台的公开、公平、公正和绩效。这些都是“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在科技传播中公益性的体现。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通过对协同创新团队专业组成、人员搭配、研究特色、研究成效、科研思想、态度、精神、价值取向等全方位的展示,推出年富力强、创新活力十足、求真务实、敢于展现科研历程和绩效、勇于通过决策咨询、创新设计等多元途经反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创新团队,帮助这样的协同创新团队承接党政和企事业单位的委托课题和工程。这是“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在科技传播中市场化运作的体现。

4 “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报告会”实施进展

“政”方面,各级党政官员认为该项目符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符合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需求,符合提高整个民族素养的迫切需求,能为国家制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政策提供基础参考。

“产”方面,企业界认为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对接新政策、新项目、新团队、新市场、新金融机构和新服务,希望能够早日完成企业升级转型,且有部分企业对该项目给予了资金和实物赞助。

“学”与“研”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多数科研工作者尚未找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切入点,从而迷失在、申请课题和奖励评选中,需要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展现团队的科研思想、科研精神、科研历程和科研成果,以实现其经济与社会价值。

“用”方面,无论是终端市场还是行业市场的用户,对科技新作品、新产品、新项目及新团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选择越来越多,检验越来越严,期待通过反馈需求信息参与到科技创新之中。

“金”与“介”方面,他们为新政策的贯彻落实、新作品的推广应用、新产品的市场开拓、新项目的实施及新团队的成长提供资金与服务,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一场精彩的头脑风暴会,需要一个来自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领域的代表组成的评审专家对项目做出精彩点评,实现资金与项目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急需一个平台规范行业市场、强化从业人员归属感、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树立科技中介机构品牌等,以解决目前存在的机构小、散、乱,从业人员不多、素质不高和没有从业归属感等问题。

在报告会的内容方面,既包括自然科学与技术,也包括人文社科。已经确定的参会的典型科技创新经典案例有:立体污染综合防治、 机器人总动员走进现实、营养膳食为健康人生保驾护航和国际投资指数研究等。本次报告会不仅通过会议的形式而且还将将通过各路媒介将讯息广泛传播给七方受众,使各界能更广泛参与到本项目之中。

5 关于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几点建议

首先,要发挥市场在科技传播中的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科技作为一种资源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才能实现有效配置,北京已经通过“京校十条”和“京科九条”放开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其科研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和分配权,给科研人员松绑,从而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传播事业,国家还需进一步全面放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其科研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与分配权,给全国科研人员松绑;另一方面需重视政、产、用、金、介在科技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与培育各类科技传播主体,使其按照科技传播市场规律办事,积极高效地实现科技传播通过人文成果净化人类的心灵,通过社会科学成果推动社会的发展和通过自然科学成果提高生产力的目的。

其次,要营造公平有序市场氛围。市场经济必然是法制经济,要充分调动与发挥各类科技传播主体积极主动性,就必须要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对各类传播主体,尤其是科技中介的司法保护。

第三,要积极探索构建公众参与平台。在当今的科技传播工作中,公众参与的呼声日高,对建设一个表达对科技创新诉求的平台的需求日益强烈,因此,在此后的科技传播工作中,各类传播主体尤其是科技中介需把握这一需求,发挥七方功效,构建一个广泛的公众参与平台及长效机制。

第四,开展科技传播职业化建设。这个主要针对的是科技中介市场,目前,科技中介市场被机构小、散、乱,从业人员不多、素质不高和没有从业归属感等问题严重困扰,不能有效发挥其在科技传播中的应有功效,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规范行业市场,建立行业标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教育入手,以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与服务水平,从而实现科技的高效传播。

最后,科技传播公益事业和市场化运作融合发展。科技传播公益事业的发展还需得到政府资金支持和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力量的汇聚支持,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新理论、新模式、新体制和新机制还需政、产、学、研、用、金、介七方共同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只有科技传播公益事业发展的好,科技传播市场才会更加有序和稳定,进一步推动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进程;科技传播市场化运作的好,才能有更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投入到科技传播的公益事业中去。因此,科技传播公益事业和市场化运作两者的融合发展的程度和进度直接关乎我国科技传播事业能否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张婷.科学传播学的基本结构[J].声屏世界,2009(8).

[2]刘兵,侯强.国内科学传播研究:理论与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5).

[3]刘华杰.整合两大传统:兼谈我们所理解的科学传播[J].南京社会科学,2002(10).

[4]翟杰全.国内科技传播研究:三大方向与三大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8).

第5篇: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知识溢出 高技术产业 空间集聚

自1890年马歇尔[1]提出“外部经济”这个概念以后,产业集聚的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韦伯的区位理论,熊彼特的创新集群理论。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多样化集聚还是专业化集聚,知识溢出都发挥着重要影响 [2]。我国高校的基础研究因其公共产品属性刺激了技术创新,最终以知识溢出的方式惠及相关企业[3]。但是我国高校知识溢出到底是否影响高技术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高技术产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结论。

1.文献综述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对企业效益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学者开始研究知识溢出的效果。有些学者认为,局域的知识溢出效应是影响产业在空间的集聚根本原因。知识溢出程度取决于经济活动在区域内产业的空间集聚,它是所有决定溢出因素的单调函数[4]。刘斯敖,柴春来(2011)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制造业的产业空间集聚与R&D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 [5]。

随着高等院校“增长发动机”的观点的传播,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的文献也越来越多。杨蕙馨(2005)等认为知识溢出和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之间存在着双向效用,一方面,知识溢出可以强化企业间知识流动和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空间集聚度的增加也增加了知识流失的风险[6]。杨晓琴,于津平(2006)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当高科技行业空间分布集中时,同行业员工之间的信息与构想的非正式交流导致的知识溢出有助于企业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来获取专业化的知识进而保持技术市场竞争优势[7]。张波(2008年)得出知识溢出和产业集聚是一种互动双向的关系的结论[8]。阮光珍(2010)认为高技术产业集聚在空间距离、市场结构、接受能力及社会网络等因素方面都具有优势,而这四个方面恰好是影响知识溢出的因素。通过缩短了企业间的距离,产生大量的缄默知识溢出。高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市场结构近似于一种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十分有利于知识的溢出。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较强的知识吸收能力,这样使很多一流产品和技术能很快地实现成果转化,推动了技术进步和高技术产业的成长。特定地区的人际关系网络促进了知识溢出,进而提高了高技术企业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9]。崔春梅(2011)认为集聚使企业更方便雇佣竞争对手的优秀人力,并获得技术溢出,但这一便利对竞争对手同样存在。因此,只有权衡考虑集聚收益与相对损失,才有可能做出高效的区位决策[10]。

2.实证分析

本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的主要工具是EXCEL和SPSSl7.0计量经济学软件。主要统计分析步骤方法为:

第一、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考察各行业不良资产余额与银行业不良资产率之间的关系。

第二、进行回归分析并通过T检验和F检验,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和变量的显著性进行检验。

2.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指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划分的高技术产业。其中包括:医药制造业、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2.2 指标选取

2.2.1产业空间的集聚指数。产业空间的集聚指数是为了反映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情况构建的数据指标。测量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有很多。本文所选取的是区位熵法。

区位熵的主要是对地方专业化水平的测度。其计算公式为:

ri=(qi/q)/(Qi/Q)

其中,

ri为区位熵

qi为i地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

q为i地区GDP总值

Qi 为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

Q 为全国GDP总值

r越大,说明高技术产业在i地区集聚程度越强。r<1,说明该产业在i地区集聚程度小于全国水平。r=1,说明该产业在i地区集聚程度与全国水平类似。r>1,说明该产业在i地区集聚程度较明显,即在该地区该产业相较于其他产业而言,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2.2.2高校知识溢出。本文用高校专利申请量计量高校知识溢出水平。

2.3 模型建立

以上分析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最终提出1条假设:

假设1(H1):高校专利申请量对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程度不具有显著线性关系。

yi=axi+b

yi为i地区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程度

xi为i地区高校专利申请量

a为专利申请量对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影响的弹性系数

b为误差

2.4 实证检验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代表性,本文选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2012)、中国统计信息网和中国统计局网站。本文选取了2009-2011年93组数据进行分析。

2.4.1 线性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数理统计中一个用来分析客观事物数量依存关系的方法,它常常来处理多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

表一 系数Coefficientsa

从表一的分析可以得出,yi=5.692E-5xi+0.506.但是sig=0.073>0.05,我们接受原假设,认为高校专利申请量对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程度不具有显著线性关系。

2.4.2 相关性分析

表二 Correlations相关性

由表二可以得到,因变量y与自变量x之间的相关系数=0.016远远小于1,即我们认为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程度与高校知识溢出之间几乎不具有任何相关性。

2.4.3变量的显著性检验。一般来说,拟合优度越高,模型的线性关系越有可信度。但是,拟合优度检验只是一个模糊的判断,不能给出严格意义上的统计结论。所以要进行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表三 方差分析 ANOVAb

a. Predictors: (Constant), x专利申请数

b. Dependent Variable: y区位熵

表三方程的F检验中,P值为0.073>0.05,这说明模型中的自变量对于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程度这个因变量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在此证明了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程度与高校知识溢出之间几乎不具有任何相关性的结论。

2.5 实证结论

本文针对提出的假设,用93组数据验证了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和高校知识溢出之间的相关关系和一元回归分析,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我国,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程度与高校知识溢出之间几乎不具有任何相关性。这与现有理论预期不一致。

2.6可能原因分析

指标选取上,对于衡量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方法有多种,不同的产业集聚指数有不同的特点,本文采取区位熵坐位衡量我国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可能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此外,由于知识溢出分为隐性知识溢出和显性知识溢出,很难进行准确的衡量。当前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指标。本文依据刘丹(2013)[11]等人采用北京市高校专利申请数作为衡量北京市知识溢出水平指标的学术成果,将指标运用范围的扩大,这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准确性下降。

空间位置影响知识溢出吸收量。如果一个省份有较少的临近省份,知识溢出吸收量就会偏小,反之则较大。北京、上海和天津的知识溢出吸收量较小,而内蒙古吸收知识溢出量较大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12]。

缺乏有效率的激励机制。虽然我国高校有庞大的科技队伍,却缺乏有效率的R&D资源分配与激励机制,存在大量科研冗余人员和非原创性的专利产出。高校科研人员的考核只注重基础研究而忽略了R&D创新的市场转化绩效[11]。我国科研人员往往注重成果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原理上的合理性,而忽视了其在实践中运行的可行性,只注重其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而不关注其是否存在社会经济价值。科研成果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致使高校的很多专利成果并不能转化成为企业的效益,所以导致高专利量和低专利影响力同时存在的现象。

企业知识转化能力较差。由于我国学科壁垒还很高,区内高科技人才与智力资源还利用得很不充分,企业间的互相信任程度还很低,这对知识溢出和转化的有较大影响。一方面高校作为知识源对知识接受方缺乏信任,知识转移之后不能得到平等的回报,从而可能会缺少专利市场化的动力。另一方面作为知识接收方的企业认为高校的某些专利是不可信赖的,因此高校的知识溢出对于企业选址的影响程度较小。

市场制度并不完善。知识溢出转换成经济效益的前提是完善的市场基础。在中国多样化区域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聚集是以一种无序甚至混乱的自发方式发展的,并且大多数是政府通过提供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集聚,这种发展方式导致区域内企业的知识积累方式出现较大差别,集群内部机制并不完善。产业化的无序发展很难形成知识溢出效应,只能通过市场效应推动区域的发展[13]。

知识溢出具有时滞性。高技术企业受到能力的限制,对R&D成果的取得及技术的转移并非在短时间内就能结束,企业在应用高校申请的专利时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时间,这就导致了高校R&D活动成果从投入到产出、到企业接受、再到R&D结果的实施,最后影响到企业的定位决策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首都地区的技术转移在滞后3年之后才能影响经济的增长。本文的研究期间为3年,很难确定高校知识溢出对于高技术企业空间集聚决策的影响[14]。

3.结论

本文通过选取93组数据,通过 SPS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高校知识溢出与产业空间集聚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很多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认为知识溢出对于高技术产业有显著地正向相关关系。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对于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而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受到高校的知识溢出影响较小,这说明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现阶段大都是靠规模拉动效益增加,发展阶段较低,可持续性较差。在目前我国高技术企业如何将高校知识成果转化成企业的效益是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Marshall.Alfred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1961.

[2]张宗庆,张寅.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区域增长[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 (1):37-43.

[3]王立平.我国高校R&D知识溢出的实证研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5(12):54-59.

[4]Audretsch,feldman.Innovation in Cities: Science-based Diversity,Specilization and Localized Completion[J].Euro Economic Review,1999,43,409-429.

[5]刘斯敖,柴春来.知识溢出效应分析――基于制造业集聚与R&D投入的视角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7):32-37

[6]杨蕙馨,刘春玉.知识溢出效应与企业集聚定位决策[J].中国工业经济, 2005,(12):41-48.

[7]杨晓琴,于津平.我国高科技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23(2):120-122.

[8]张波.基于区位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8,:21.

[9]阮光珍.高技术产业集聚成长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62-65.

[10]崔春梅.集聚经济与企业区位的选择[D].浙江.浙江大学,2011:110-112.

[11]刘丹.北京市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19-47.

[12]胡彩梅,赵树宽.我国省域知识溢出吸收测度――基于空间计量方法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1,17(12):79-84

第6篇: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 评价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及建立

鉴于科技发展进程自身的特点,制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因此构建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5代表性原则。

体系建立方面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反映:科技创新基础实力、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科技产出。其中,科技创新基础实力指标细化为:人员全时当量X1、经费支出X2;科技产出指标细化为: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论文数(2008)X3、发明专利授权量X4、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X5;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指标细化为: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X6、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X7、高技术产业当年价总产值X8、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X9、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X10;企业创新能力指标细化为: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X11、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X12、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X13、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X14、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X15、大中型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X16;

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应用

依据前节所设计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09年各指标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元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揭示目前湖北省科技发展实力以及与其它各省市的差异。

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有4个一级指标以及16个二级指标。将16个二级指标进行汇总,对全国30省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因子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除了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三项指标的共同度

三、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分项实力评价

1、科技规模因子分析

就湖北省科技规模而言,其排名第9,评价值为-0.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最高评价值相差4.26,差距相当明显。2009年湖北省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和本科毕业生人数均位居全国第3,但其科技规模水平仅排名第9,且低于平均水平。就影响科技规模的11项指标而言,2009年湖北省发明专利授权数为1478项,排名第11位,与排在第一位的广东省相差9877项,湖北省的发明专利授权数量甚至低于湖南、四川等省份;同时,2009年湖北省的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排名12位,其总量仅相当于广东省(排名第一)从业人员的1/16,而2009年湖北省本科毕业生人数高出广东省15623人;此外,2009年湖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R&D经费内部支出分别排名第8、9位,而其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却排到第13位,投入产出效率低下。

2、科技产出因子分析

就科技产出而言,湖北省与黑龙江并列第11名,评价值为-0.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落后于排在第一的北京4.94,差距较大。湖北省除了“论文数”排名第4外,其它指标排名均较为靠后,从而使得科技产出总体水平落后。这一状况充分说明,湖北省虽然拥有远胜于西部省市的科技资源,但是宁夏、重庆、四川等西部省市的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开发切合市场的实际需求,销售状况良好;而湖北省科技发展则偏重于理论研究(论文数量排名靠前),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不足。

3、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因子分析

就企业科技创新水平而言,湖北省排名第9,评价值为0.93,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排名第一的重庆仅相差0.78,差距较小。2009年湖北省的改造经费支出排名全国第3,而新产品产值所占比重排在第16位。这一事实再次说明,湖北省企业科技投入较高,位居全国前列,而科技产出低下,投入产出效率极低。

四、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实力评价及原因分析。

就湖北省而言,其科技创新能力总体水平排名第9,评价值为-0.04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排在前2位的广东、江苏分别相差2.7064、1.7086,且低于同为中部省份的河南。产生差距的原因在于:①科技规模。科技规模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偏低,这说明湖北省本省培育的人才大量外流,为本省科技发展贡献严重不足。同时湖北省存在发明专利数量偏少、企业效率低下等问题;②科技产出。湖北省虽然拥有远胜于西部省市的科技资源,但湖北省仅仅偏重于理论研究(论文数量排名靠前),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严重不足;③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湖北省企业科技投入水平较高,位居全国前列,而科技产出低下,投入产出效率极低。

参考文献:

第7篇: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theory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in addition to industrial generic theory, triple helix theory and conjunction theory are also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he former indicates the necessary components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nd the latter indicat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itute. The practice of Yangzhou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 Research Institute is an example.

关键词: 产业技术研究院;三螺旋理论;协同学理论

Key words: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triple helix theory;conjunction theory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50-02

0 引言

随着区域性产业技术创新蓬勃发展,通过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产业技术创新经验,我国各省市分别建立了服务于本区域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例如,自2010年至2012之间,江苏省内就成立了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等九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吴金希通过对世界上绩效显著的产业技术研究的共性分析和我国目前建设现状,指出:“需要加强理论的研究,为工研院的建设实践提供理论。”[2]目前普遍认为:“产业共性技术理论是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的理论基础。”[3、4]其观点是,产业共性技术的基础性、投资风险性等,这些就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大学以及相关企业的共同参与[5、6],那么,产业共性技术的基础性和风险性就是众多不同社会功能的机构共同参与的唯一原因吗?若要回答该问题,还需要开展更深层次的理论基础研究。由此,本文以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为例,对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的理论基础开展研究。

1 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原则

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的学术专著《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将产业技术研究院定义为“以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推进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层级为目标的研发机构。它是共性技术研发机构的一种有效形态。”[7]季松磊等人从组织模式角度,将产业技术研究院定义为“产业技术研究院模式是产学研合作研发实体模式的发展,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致力于面向产业链的应用科技的研究开发,推动产业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科研研发机构。”[8]由此可见,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原则是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基础,整合区域科技资源,致力于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引进吸收和研究开发,促使成果的转移和产业化,并创造经济价值。

2 理论基础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内涵和构建原则要求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及企业作为组成要素参与合作、最大化利用科技资源,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为了进一步说明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的理论基础,除了产业共性技术理论之外,也应从技术创新理论中寻找其理论基础,即阐明为什么需要这些功能不同的“机构共同参与”和这些“机构共同参与”起到什么样的效果。

2.1 三螺旋理论 受生物学上DNA的双螺旋分子结构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结晶学中的三螺旋模式的启示,Leydesdorff[9]和Etzkowitz[10]分别引进了三螺旋模型来分析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动力学机制。所谓三螺旋是一种新的创新模式,强调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的密切合作、相互作用,每个机构都能够扮演其他两者的角色。

周春彦等人通过对国内外三螺旋理论研究的理论回顾,指出:“三螺旋模型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具体的有效合作机制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11]同样,蔡翔等人也是通过三螺旋理论研究回顾,并指出:“三螺旋理论如何“借用”分子生物学中DNA螺旋结构理论中的知识来揭示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效应机制?”[12]如此可见,尽管三螺旋理论广泛被用于产学研合作关系分析中,但它也只是给出了在知识经济社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中,多种社会相关要素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缺乏形成政产学研组成技术创新体系的效应的

分析。

2.2 协同学理论 协同学理论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在研究激光理论的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1977年正式问世的[13]。协同学自创立以来,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应用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协同学是一门研究关于系统内诸子系统相互合作,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协同学理论从统一的观点处理一个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协同学处理问题的方法是一种综合的方法,协同学注意从总体上把握对象,即着重研究各部分之间是如何以协同一致的动作来产生整体结构。协同学的含义有两个:第一,协同学是一门关于系统内诸子系统相互合作,相互作用的规律的科学,它从统一的观点处理一个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导致宏观水平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协作。第二,协同学是多门学科相互协同和联系的科学,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协作。所谓“协同”指的是复杂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在操作运行过程中的合作、协同、同步。在宏观上这一概念表现为整个系统的有序化。

哈肯认为:“协同学在经济学上应用时,经济系统也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其中有很多相互作用着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是人,由于这些人经济才能发展,这些子系统集合起来就构成了工厂、交通系统或通信系统等等各种各样的社会系统。通常所采用的不是定量的描述方法,它属于控制论的范围。”[14]

协同学理论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应用,形成了技术协同创新体系,重点强调构成技术协同创新体系中各要素相互合作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即各要素不是简单的机械混合,而是通过相互协作,形成一个有机融合的系统。其产生的效应也就是协同学的著名协同效应公式“1+1>2”[15]。

为此,三螺旋理论和协同学理论为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提供了技术创新方面的理论基础。三螺旋理论说明了作为区域技术创新的载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必须由政府、科研机构、大学以及企业要素组成;协同学理论进一步证明了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高级模式,其必要性是产生了传统产学研合作所没有的“1+1>2”合作效应。

3 扬州市数控机床研究院的启示

回顾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构建过程与目前产生的效果,对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的理论基础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给予了实证启示。

3.1 研究院成立前 位于扬州市邗江区的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装备产业是扬州市产业支柱之一,形成了以主机为龙头企业的200余家组成的产业集群,涵盖折、剪、冲、压、割几大类及其辅助、周边设备。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装备等企业。各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各企业分别与济南铸造锻压研究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扬州大学等众多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大学建立项目合作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3.2 研究院成立至今 为了进一步增强扬州市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装备产业在国内的竞争能力,扬州市政府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调研,发现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积极性高,但其目的就是解决自身的专有技术,而对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装备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心力不足。在创建国家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的背景下,于2010年4月,市政府以培育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装备产业共性技术为前提,成立了市政府提供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和专用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相对接的、服务于位于邗江区的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装备产业集群的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

自数控机床研究院成立以来,扬州市数控板材加工装备已占据30%的国内市场份额,成为了江苏省数控机床产业的主要基地、部级的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产业基地。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邗江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产业基地;江苏省政府在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实施纲要中将邗江数控机床产业列入重点发展的十大高新技术优势产业;2010年年底邗江经济开发区被江苏省科技厅认定为“数控装备科技产业园”。在数控机床研究院带动下,扬州市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装备产业共开发新产品523项,有191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并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共承担省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92项,其中国家高档数控机床重大专项5项、国家重点火炬计划4项、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9项等;建成45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2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8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正如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进行现场实际调研结果描述的:“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建在扬州邢江区国家火炬计划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产业化基地,数控机床产业基础较好,拥有一批较大规模生产企业,吸引了10多家省外高校院所设立分支机构,创新需求及专业特色十分鲜明。”[1]

综上所述,三螺旋理论和协同学理论为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提供了理论背景基础,扬州数控机床研究院实践表明:由政府、科研机构、大学以及企业构成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其效果大于原来分立的产学研项目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新型研发机构调研组.江苏省各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优势和特色[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2,179:78-81.

[2]吴金希,李宪振.工业技术研究院推动产业创新的机理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3,3:108-111.

[3]、[5]、[7]李建强,黄海洋,陈鹏.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5-28、16、1.

[4]、[6]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与基地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8-45、18.

[8]季松磊,朱跃钊,汪霄.产业技术研究院: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合作组织模式[J].2010,9(3):86-89.

[9]Leydesdorff,Loet.Th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Triple Helix Relations among Universities,Industries,and Governments[C]. 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Triple Helix Conference. Copenhagen. November 2002.

[10]Etzkowitz.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mode 2"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J]. Research Policy,2000,29:109-112.

[11]周春彦,李海波,李星洲等人.国内外三螺旋研究的理论前沿与实践探索[J].2011,4:21-26.

[12]蔡翔,王文平,李远远.三螺旋创新理论的主要贡献、待解决问题及对中国的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26-29.

[13][德]赫尔曼·哈肯,凌复华译.协同学:大自然的构成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6.

第8篇: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2]。对学生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阶段,可以培养和锻炼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技文献查阅与科技论文撰写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学校而言,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抓手,也是检验能否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准。生物技术是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人口与健康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3]。为了适应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高等院校学科调整时增设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3,4]。目前,高等学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已成为最为重要的专业之一,它是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基本科学原理、基本技能、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产业化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5,6]。生物工程专业是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管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做好该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对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整体上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师生比例偏低,指导老师无法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高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2)选题盲目,课题研究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有的还脱离生产实际;(3)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差,学生缺乏科技论文写作训练,论文写作格式与文献引用缺乏规范;(4)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们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表现是良莠不齐的,但最终毕业时获得的文凭却并无二致且本科毕业率几乎一直都是100%,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如何改革并完善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者讨论的热点之一。从2010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依托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教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探索和实践,让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实践环节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本文以ε-聚赖氨酸高效生物合成和产业化实施项目为例,就相关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

二、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形成合理的科研团队。目前,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导师制。然而,导师制是一种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其实质上是一位导师和一个学生之间面对面的、高度个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7]。这种形式的制度是依靠学生对教师的低比率,它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生师比持续升高,办学资源日益紧张,高成本原始形态的导师制已难以为继,它对师生比例的要求无疑增加了导师的教学负担。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选题后就进入到导师的课题组中,与研究生统一学习和交流,建立一个由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1∶5∶3)构成的梯度研究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导师对本科生、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统一安排和规划,对项目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分解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独立且相关联的子课题。然后,本科生自主选择一个具体子课题进行研究。团队中研究生协助导师对本科生进行实验技能、实验设备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这样,以科研课题为基础,通过科研团队各成员的分工和合作,一方面减轻导师的工作量,使导师能够高效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了以往导师对指导内容不明确,对“如何导”、“导什么”等缺乏清晰的认识等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一个导师和一个学生的面对面的交流,转变成本科生与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进行高度个人的接触和交流,有效地缩短了本科生的适应期,极大地提高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显著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若选题过于陈旧或是假题目,研究内容与实际的研究和生产严重脱节,则论文的价值低或意义不大。学生仅为了学分和毕业而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做到真题真做,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还能极大地激发其创造性。另一方面,由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内容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导师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能力使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他们参与到本专业某领域前沿的相关研究,实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比如,针对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ε-聚赖氨酸高效提取关键技术与集成化研究”这一课题,要求学生尝试各种先进分离提取方法,发现和比较这些提取方法之间的优劣性和互补性,最终提出一种可行的分离提取工艺路线,并进行实验验证和评价。此外,由于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有两种形式,即试验性题目和设计性题目,为了能够兼顾学生的特长以及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分流,充分发挥其特长,激发学习兴趣,保持个性。尽可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巧妙地加以引导利用,帮助学生实现“参与—成功—参与”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持续保持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在ε-聚赖氨酸分离提取新工艺开发的课题中,鼓励学生尝试自己感兴趣和认可的分离提取方法,在对该方法进行充分实验和评估后,将其整合到原有分离提取技术路线中,并考察该提取方法的加入对最终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如果试验结果是积极的,则尝试让学生对新技术路线进行工厂工程设计,为实现新工艺或新技术规模化和工业化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3.开设学术报告会议。科研成果汇报和科研论文的撰写是展示科研工作者成绩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工作总结,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是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然而,本科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之前,本科教学中没有开设关于科研成果汇报、论文写作等课程,学生缺乏一定的科研基础知识和实践机会。因此,学生在总结科研成果,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学术道德观念淡薄,论文有明显的拼凑,更有甚者直接从网上抄袭;(2)缺乏专业化和学术化语言描述实验方法和结果,措辞不严谨、论文层次不分明,图表说明不合理;(3)论文格式不规范,特别是论文的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图表等。这些问题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教学实践中,导师要求本科生也参与到课题组的各种科研活动,包括读书报告会、月底课题组汇报、中期汇报和专题讨论等各种学术报告会议。在读书报告会中,要求学生阅读、分析和归纳1~2篇与课题研究相关且是近期发表的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以PPT的形式解释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以及对自身课题的启发,并要求本科生、研究生和导师一起讨论分析。在课题月底工作汇报、学期汇报的会议上,要求学生以PPT形式对一个月或一学期的研究内容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导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并依据实验结果安排下一步工作计划。此外,课题组不定期组织专题报告,由导师或高年级的博士研究生对某一专题进行学术报告,报告选题有“如何写好毕业论文”,“生物工程学科常用科研软件的使用”,“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的心得体会”等等。通过这些学术报告会议,使得本科生在文献阅读能力,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和论文写作等多方面得到系统训练和提高。

4.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从选题、实施到论文定稿,历经约8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合理评价,建立奖惩制度,可以使学生产生公平感和信任感,对学生职业道德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中分为指导教师评审、评阅老师评审和答辩评审三个环节。由于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学生与导师(指导教师)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导师对学生的态度、能力和创新性等方面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指导教师评审成绩往往占总成绩的60%以上。课题组在严格执行校教务处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评价的方法[8],构建一套合理、科学和客观的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定量地分析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的表现,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客观、公正。

三、结束语

第9篇:高科技产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烟草;农业科技园;创新;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7-1732-05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mode of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al science park: taking “qingjiangyuan”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al science park in enshi of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ng yue-ping1,xu zi-qing1,wang chang-jun2

(1.school of economics,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china; 2.hubei tobacco company,wuhan 430032,china )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qingjiangyuan”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al science park is headed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ased on system innovation. two key points including recyclable economy and advanced high technology were used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park.

key words: tobacco; agricultural science park; innovation; development model

烟草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肩负着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促进经济发展的神圣使命,是国家税收收入的主要贡献者。在全国烟草总局的正确战略措施推进下,烟草行业的发展呈现良好稳步提升态势,显示出较好成效。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在烟草行业面临国内国际双重市场冲击,以及健康持续发展挑战的同时,其功能单一、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不足等问题也逐渐显现,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发展。

烟草产业取得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根据国内外烟草行业的实践经验,科技园是烟草行业进行改革创新的载体。“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正是顺应时展潮流,为烟草产业功能改善、科技创新、经营方式转变而创立的,科技园所实施的循环经济创新模式是该行业创新发展的典范,值得国内其他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借鉴。因此,对其进行总结有利于烟草行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许多学者围绕技术创新、现代农业以及农业科技园的创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以下主要的理论成果。

1.1 技术创新理论

国外关于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1]。目前,国外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已发展为四大理论流派,其主要观点为:产业和地区的创新发展要以企业家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内在动力,以完善的制度为保障,促进产业、地区的改革创新。国内针对技术创新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必要条件[2];②企业需要采取改进生产工艺等创新措施以提高利润水平[3]。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学者们一致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产业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1.2 现代农业理论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戴维斯提出农业产业化的前提是建立农业综合企业,西方发达国家紧跟戴维斯,开始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道路,形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理论[4]。中国学者从技术、人才、生产方式、信息等角度对现代农业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代农业的特征:第一,以信息化带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二,实行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区域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和国际化销售;第三,功能实现多元化;第四,拥有充裕的高素质人才储备;第五,劳动和土地的生产率较高;第六,农业生产设施先进、生产条件完善;第七,成为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5]。

1.3 农业科技园理论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从各地园区建设实践角度对现代农业科技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农业科技园区至少应有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综合经济效益高和经营管理机制完善等四个基本特征,形成了复合生态农业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前者认为在传统农业的经验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管理手段能建立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现代农业,后者强调园区规

要从总体出发[6-8]。同时,学者指出现代农业园区应具有生产与加工、研发孵化、示范推广、科普培训、集聚扩散、旅游观光六种功能[9]。

依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可以发现,学者们对农业科技园的内涵方面有所研究,但对于将烟草产业和现代农业科技园相结合的创新发展研究甚少,尤其是如何用现代农业的理念指导烟草产业发展的研究仍是空缺。

目前,农业科技园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示范载体[10],其辐射效应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园相对国外科技园起步较晚,在园区建设方面缺乏全方位综合创新和持续发展效应,譬如,有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招商引资力度欠缺,经济效益不够理想;有的较注重旅游,科技研发后劲不足;还有的科技园管理不完善,园区结构有待调整等,真正达到农业科技园标准的不多,创新性强的园区更是屈指可数,都有待进一步的优化。  本文以“清江源”烟草农业科技园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园区的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循环体系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方式的创新进行了一些探讨,力求为农业科技园区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 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创新发展模式

遵循“创新、持续、发展”原则,综合国外农业科技园区的三种形式,力图以现代农业理念构造一个推广先进农业科技、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循环经济、革新管理体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农业社区。

2.1 以现代农业理念构造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

现代农业形成于工业革命后,具有信息化、市场化、集约化、多元化等特征,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主要围绕这几个特征进行园区的开发建设。首先,配备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利用遥感技术对农产品的生产条件及过程,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全面获取农产品生产的各种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提取和应用。其次,科技园产品的研制、生产、开发、销售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来调节园区的资源配置,建设有机作物种植园、有机畜禽养殖园,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再次,坚持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加大资本、科技、人才、设施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品产出率,转变粗放型的开发模式,走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生态农业之路[11,12]。最后,科技园除了进行传统的产品生产外,还开发一系列绿色养殖、种植项目,种植无公害蔬菜和名品花草,为园区向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教育等领域渗透创造条件[12,13]。

2.2 发展高效节能的可持续循环经济

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必须走可持续环保节能路线,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新能源,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协调农业和环境两个因素,最大限度地限制浪费、减少消耗,追求资源保护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和生态效益。另外,通过合理的加工利用,减少烟草农业废水、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通过降低废水、废弃物资源化成本,开发高值产品,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率,建立一个现代化、高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提高科技园作物品质,保护园区环境、资源,尤其注重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和水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相结合,促进水资源二次利用。

2.3 打造高新科技研发推广平台

按照国家烟草总局“一基四化”和“三化同步”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扣行业实际和本地实际,围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兼顾基础研究、重大专项和适用技术,上接市场、中接科技、下接烟农,由科技园成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并以其为媒介将科研院所与企业连接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重点开展高新尖项目的研究,突出自主研发。然后以科技园中试基地为载体,扩大科研产品试验规模,将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直接进行试验、推广,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农业科技成果研发与应用脱节问题,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

2.4 管理机制创新

管理机制是科技园持续发展的支柱[10],园区要充分利用各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科技园采用了以下组织形式进行创新:①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农业科技园所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属于农民,所以为了获得当地农民的真诚合作,必须按照现代农业合作

社的规范要求,建立产权完善,利益分配格局清晰,专业分工完备,管理公开透明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以便企业、农民双方齐心协力建设科技园。②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农业科技园受制于农业生产特点,是一个投资周期长、收益稳定的行业。为了吸引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科技园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必须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规范收益分配制度,创造公平、合理的收益机会。

2.5 现代农业社区创新

农业科技园的建立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是农村新面貌的一个缩影和样板。科技园响应党的号召,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为目标,坚持提高效益与保护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丰富园区烟草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娱乐休闲完美结合,构建一个自然与文化相融洽的生态农业社区,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等[14]。同时,科技园注重新型农民培养,以当地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国内外市场为参照方向,引进国内外高新的技术、资金和设施,加强农民思想素质、职业技能、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打造精干的技术队伍、科研队伍、管理队伍和经营队伍。

3 “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创新发展模式

湖北恩施“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所在地——恩施州望城坡、茅坝槽等村是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业村。在科技园建园之前,当地农产品产量低下,人均收入低,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望城坡南端的农户中有70%的住处不通公路,其西南端的茅坝槽也有50%不通公路;2007年,望城坡人均收入为1 900元左右,茅坝槽人均收入不到1 650元。因此,湖北恩施州烟草局按现代农业理念于2008年启动恩施香城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形成了现在六位一体的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整个园区按照现代农业的七个特征要求进行布局建设,被划分为三大主要区域和五个功能分区。园区的循环经济理念、科技创新意识和农民合作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特征,为当地烟业有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美化生态环境、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3.1 园区区位设置

按照技术扩散原理,“清江源”建成了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三大主要区域。

3.1.1 核心区 望城坡是科技园的主体,是整个园区的中心区,集技术及其推广、农业科研、人才培训和社会化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融合人力资本、物力资本和财力资本,发挥技术研发与传播功能,培育新的产业门类(如有机养殖、有机种植、旅游观光、苗圃、餐饮住宿等),设计新的循环体系(如废水、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的运用,地理循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园区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起着带动作用。 3.1.2 示范区 茅坝槽和蒲家垭是科技园的技术成果实践基地,也是科技园的产品生产销售聚集地。两村吸收了科技园研究的新技术(如有机肥修复土壤技术、阿维菌素防治害虫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紫光灯物理防治技术等),用于农业生产;通过“企业+农户+科研”的运行方式,开发新产品(如秸秆食用菌、生物有机肥等)并进行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发挥着示范作用。

3.1.3 辐射区 该区是农业科技园示范推广新技术和生产新产品的场所。恩施州是望城坡烟草产业涉及和影响的区域,是科技园进行产业开发、技术示范和产品生产销售的主要阵地。望城坡、茅坝槽和蒲家垭与恩施全州进行技术对接,以点带面,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的方式推广至全州各家农户,达到增加全州经济效益、提升农户生活水平的目的。

3.2 园区功能分区

园区把三大主要区域划分为五个具体的功能分区,各区之间虽有交叉重合之处,但各有侧重。各功能区的位置分布、功能定位及目标如下:

3.2.1 现代农业创新区 主要分布在林场至见天坝一线。该功能区紧紧依照现代烟草农业的特征,在抓好烟叶主导产业的同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大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栽培、种植、养殖技术,深入开展有机养殖、有机种植和机械化循环农业建设,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等新品种。目前,园区已建立了有机养殖基地,修建了专业养殖圈舍,建设了温室大棚和烤房,种植了特色蔬菜、瓜果、花卉等作物,新增

了科技研发、观光旅游等功能。通过不断探索,科技园的现代化农业已初步成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3.2.2 科技研发区 主要分布在以科技楼为中心的见天坝一带。科技是园区建设、农业增效、企业盈利、农民增收的源动力,形成烟农、企业、市场一体化的产业链,进行实地考察、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教学培训、市场开拓,为全州烟叶的种植、生产、管理、销售提供平台。现在,该区设有现代烟草农业技术研究中心、现代烟草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现代烟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开发区三个部分。

3.2.3 烟叶生产示范区 园区的烟叶种植分布在五个地区,共533 hm2:屯堡乡蒲家垭村200 hm2,茅坝槽村163 hm2,龙潭坝村133 hm2,望城坡村33 hm2(含白肋烟)以及方家坝沿铁路桥两端至何功伟村办公楼3.3 hm2。烟草产业是科技园的主导产业,根据科技园的土壤条件,实现土地的有效轮作,合理规划烟叶和农产品种植规模;结合科技的开发应用,加大有机肥的施用比例,减少“白色污染”,体现了一流的烟叶生产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

3.2.4 农产品加工区 科技园修建了菌种厂、秸秆压块加工厂、生物肥料厂等加工厂。在工厂内,开展烟秆生物质秸秆压块烘烤烟叶、烟秆生物质循环利用、烟秆粉碎后作为菌棒等多种低碳环保生产,有效清理和利用废弃秸秆,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2.5 生态观光区 主要集中在望城长廊等公路沿线。该区重点打造高山湿地、望城长廊、花卉盆景园、生态鸟语林等景点,通过观光、娱乐、餐饮、住宿等项目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完美耦合和人文、自然的和谐统一。

3.3 园区循环体系

传统烟业开发只注重企业利润最大化,建设高耗能、高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项目,忽视了生态保护以及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而“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打破这一格局,围绕“烟草立园、科技兴园、产业富园、生态美园”的指导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实际操作原则(3r原则),在大力培植烟叶主导产业的同时,创新性地引入烟草循环农业理念,积极发展循环有机农业等产业,全面推进“清江源”循环经济建设[15]。

“清江源”的循环经济体系主要包括四大循环——资源循环、加工循环、产业循环、农户循环,打造生态农业,生产有机产品。

生态农业:园区以烟草种植为重点,经济林种植为辅,同时进行动物转化和微生物还原建设。用烟杆生产食用菌和有机肥,将动物的废弃物生物处理后用作沼气,微生物还原后用来净化湖塘,同时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实现了物质循环和能源的多级利用。

有机产品:科技园主要进行有机烟叶和有机卷烟生产,同时与外界市场的粮、菜、肉、蛋、奶相联系,形成有机产品发展产业链。园区的有机食品实现加工深度化、品种系列化、应用广泛化格局,是科技园的主要经济来源。

3.4 园区科技研发

科技园开展了科技项目30余项、部级项目3项以上,取得了烟草技术研究成果10项,获得了科技进步奖9项,得到了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制定了管理技术服务标准5项。

园区实行湖北省局主管、恩施州烟草公司主办、相关科技研究院所及企业参与配合的运行模式,采取“公司+专家+专业合作社+农民”的技术对接机制,被划分为现代烟草农业技术研究中心、现代烟草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开发区和现代烟草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等三个部分,是全州烟草新产品研发、实验和示范基地。科技园。自成立以来,科技园先后开展了80多项科研项目,为全州烟叶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新药品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和人才,促进了全州烟草技术的进步和烟叶质量的提高。

烟叶技术的推广以科技园为核心,辐射到全州、县、站和组。技术培训、学术交流是科技园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延伸的主要形式,另外,园区还在泉州各县市成立技术推广站,结合当地的生态条件和生产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示范和培训工作。

恩施州烟草科技研发与管理中心是技术中心,下设7个研究室,建立了技术研发推广和技术合作体系,设置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机制。同时,技术中心聘请了国内知名烟草专家为烟叶生产提高咨询服务,还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河南农业大学、湖北市烟科所、青州市烟科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3.5 园区农业专业合作机制  合理

运行机制是农业专业合作方式的保障。农业专业合作社依靠“机构健全、统分结合、管理联合、运行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通过“上接公司、中拓市场、下惠农民”的形式将恩施州、科技园和农户紧密结合起来,使恩施州的综合开发、科技园的经济发展、农户的快速增收得到同步发展。

科技园主要形成了三种农业专业合作模式。①“一社三体”经营模式。“一社”指烟草专业合作社,“三体”指专业户承包、专业农场、公司化集中种植三种烟叶生产经营主体。烟草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三种烟叶生产经营主体,形成高效管理、独立经营、专业服务的有机整体。②“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开发模式。该模式在开发公司、合作社和农户间搭建桥梁,构建集中管理、分工负责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紧密的经济联合体。③服务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运转模式。科技园的两个专业合作社在有偿为农户提供烟叶生产咨询服务的同时,也分别承担相应的经营业务,体现了服务原则和赢利原则。

科技园还将土地流转与承包机制进行了完善。一方面,科技园区主要吸收行业自助投入和政府对道路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投入,采取对土地进行整体租赁的方式发展经济。另一方面,科技园凭借当地政府的支持,依靠本地农民和合作社,建立了“管委会+地方政府+村委会+烟叶专业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的组织模式,该体系集中各方力量,通过专业的分工和科学的管理,形成了强大的管理组织系统,成为园区发展的有力保证。

4 结语

现代农业科技园的综合开发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顺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解除了烟草行业的发展“瓶颈”,满足了消费者对有机健康食品的需求,实现了第一、第三产业的完美结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会涌现出更多的成功案例和创新发展模式,带动当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 周绍东.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6):156-157.

[3] 吴 波.开放式创新范式下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研究——基于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d].杭州:浙江大学,2011.

[4] 逢锦彩.日、美、法现代农业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5] 张宝文.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谈现代农业六大特征[j].中国农垦经济,2001(11):7.

[6] 吴沛良.现代农业新“板块”—农业科技园区[a].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现代化学术研讨会,2001.

[7] 申忠海.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8] 黄修杰,何淑群.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综述[j].广东农业科学,2010,(7):289-291.

[9] 安晓宁,魏 虹.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与建设探讨[j].科技与经济,2004,17(1):46-47.

[10] 蒋和平,江 晶.“十二五”期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重点[j].科技与经济,2013,26(1):34-35.

[11] 陶武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j].中国农村经济,2004(3):4-6.

[12] 尹成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8(3):4-8.

[13] 王建洪.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业多元化投资协同性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