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有关时间的名言精选(九篇)

有关时间的名言

第1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1、时间比理性创造出更多的皈依者(汤姆·潘恩)

2、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 ——鲁 迅

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4、人寿几何 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晋·陆机

5、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7、不晓得明天该做什么事情的人,是不幸的(苏联)

8、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陈师道

9、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10、过于求速是做事的最大危险之一。——培根

11、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12、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13、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 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14、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清·朱经

15、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16、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7、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朝鲜)

18、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天分比他低些的人。——茅 盾

1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DD陶渊明

20、年难留,时易损(南北朝·谢惠连)

21、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战国楚·屈原

22、时间是最好的医生(英国)

2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24、盲人无白天,醉鬼无时间(朝鲜)

25、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26、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27、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

28、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29、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唐·窦巩

30、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布封)

31、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32、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伊朗)

33、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34、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要在旭日初升的时候就投入工作。——谢觉哉

35、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席勒

3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37、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38、我们若要生活,就该为自己建造一种充满感受、思索和行动的时钟,用它来代替这个枯燥、单调、以愁闷来扼杀心灵,带有责备意味和冷冷地滴答着的时间。--高尔基

39、起早外出的跛子追不上(日本)

4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1、抓住现实的每一分钟,胜过想象中的一年

42、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董必武

43、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 迅

44、懒汉从来没有时间(意大利)

45、时间是无声的脚步,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而稍停片刻 (欧洲)

46、光阴有脚当珍惜,书田无税应勤耕

47、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48、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49、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50、大豆不挤出油,时间不挤白会溜

51、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52、时间是审查一切罪犯的最老练的法官(莎士比亚)

53、岁去弦吐箭。——孟效

54、时间会使钢铁生锈(匈牙利)

55、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56、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5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

5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59、时间是最伟大、公正的裁判(俄罗斯)

60、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

6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62、勤勉的人,每周七个全天;懒惰的人,每周七个早晨(英国)

6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4、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6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潜

66、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今天和最无足轻重的昨天相比,也具有现实性这一优势(叔本华)

67、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实,你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李大钊)

68、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DD张闻天

69、时间能缓解极度的悲痛(英国)

70、时间能使隐藏的事物显露,也能使灿烂夺目的东西黯然无光。——--(意大利)

71、做事情拖泥带水是时间被偷(英国)

72、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73、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74、天波易谢,寸暑难留(唐·王勃)

75、时间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英国)

76、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布封

77、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

78、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培根)

79、我以为世间最可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得也是“今”。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李大钊

80、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81、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 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82、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雷巴柯夫)

83、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掉。——邓拓

84、我认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宝贵。——李大钊

8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86、时间像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柬埔寨)

8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88、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英国)

89、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90、利用寸阴是任何种类的战斗得胜利的秘诀(美国)

9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绎

92、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93、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94、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95、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96、谁对时间最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放弃时间 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97、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

98、光阴潮汐不等人 (缅甸)

99、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鲁迅

100、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伊朗)

101、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展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 “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 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华罗庚

102、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塞内加

103、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丁肇中)

104、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唐·刘禹锡

105、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

106、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07、“年”教给我们许多“日”不懂的东西(爱献生)

108、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贝弗里奇

109、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赫伯特

110、与时间抗争者面对的是一个刀枪不入的敌手(塞·约翰逊

111、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唐·孟浩然

112、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 罗兰

113、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114、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115、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呀! ——但 丁

116、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是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斯宾塞

117、日月忽其不淹今,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今,恐美人之迟暮。——战国·楚·屈原

118、时间待人是平等的,而时间在每个人手里的价值却不同

119、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郎费罗

120、时间能揭露万事(英国)

121、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歌德

122、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三国·魏·曹植

123、现在优于其他一切时间它是我们自己的(阿根廷

124、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125、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对谁就越慷慨

12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27、眼前的瞬间是一位威力强大的女神(歌德)

128、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徐特立

129、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培根)

130、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季米特洛夫)

131、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132、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133、严格说来,生活在现在的人很少,但几乎没有人准备生活在别的时代(斯威夫特)

134、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拉丁美洲)

135、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肖伯纳

136、欢娱不惜时光逝(英国

第2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语言哲学;形上学;语言功能论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2)01-0026-04

1 引言

魏晋时期,作为儒道融合与互补产物的“玄学”成为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它以略于具体事物而探求形上学为特点,既主张从哲学本体论高度回归老庄哲学,又兼顾儒家名教论说,尊崇孔圣。苟粲、何晏、王弼、阮籍、嵇康、郭象、裴、欧阳建等玄学家在对语言意义的表述中,对《周易》、《老子》、《庄子》“三玄”的经典解释里,对“名教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中,涉及大量有关宇宙本体名、言表达问题的哲学思辨,从而将中国自先秦开启的语言哲学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语言、思想与存在之间的关系等语言形上学问题的探寻,在此得到系统而充分的讨论。本文以魏晋玄学家的经典著述为依据,梳理其语言形上学的基本思想及其相关语言功能理论。

2 “道”与“言”的沟通与语言形上学的探讨

在魏晋玄学家的思想构型中,“道”是最根本的范畴。“道”的本义是路,经过先秦诸子的论述后,“道”从经验的、有限的“器”层面提升抽象为一种生生不已的本原,具有形上意义的最高哲学范畴。王弼称“道”本“无”是“万物之宗”,所以物、象、音、味这些物象都只是外在的、有限的、派生的,而“无为”、“无名”的形上之“道”才是内在的、无限的本体性存在。裴颁以“道”为万“有”的总体,是万“有”的自身,“总混群本,宗极之道也”(裴2006:289)。郭象虽提出万物独化,突然自生的思想,并得出“独化于玄冥之境”的结论。但他也承认,所谓“玄冥之境”,就是“无”或“道”的别称。

形上之“道”是“无名”、“无形”的,那么依靠什么办法才能认知,得“道”呢?魏晋玄学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道”的载体――“言”的理解。“道”整合在“圣人之言”中,体现在器化的文字记载里。道在器中,不离不即,治器便可明道。此外,“道体本虚”,把握“道”必须有赖于“言”的充实,而“道”体现于具体事物中的样式,也与“言”的论说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荀粲读经典“独好言道”,认为,圣人用以认识世界的语言已超越文字符号所能承载的范围(何劭1982:319);欧阳建强调,一旦“名”、“言”被人们用来认识“物”、“理”,“名”与“物”、“言”与“理”在实际认识活动中就转变为一种二而一的关系,即语言与世界、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着同一性。(欧阳建1982:384)由此,“道”与“言”之间达成共通。

由于“言”与“道”相通,使“言”获得与“道”在哲学探讨上同等重要的地位。语言随即也具有“上可明道”、“下可格物”的工具性或知识性意义。于是,语言应用与分析成为魏晋玄学家必修的功课。他们讲究“重神理而遗形骸”的意趣,“崇本举末”、依据本末、有无之间的内在逻辑,探求语言在遣词造句背后表达的本体蕴意,进而形成几个语言形上学的基本论题。

(1)言意之辨

“言意之辨”关系到超名言之域的形上学的可能性。该论题源自《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得而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王弼2007:82)。从原文可知,孔子认为“圣人之意”可以通过语言的表达获知,即“言尽意”。但后人却常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提炼出来,大讲“言不尽意”。

荀粲是宣讲“言不尽意”的代表人物。他针对荀俣的观点――圣人言说的“真意”可以通过抽象化的符号“象”与对卦象说明的文字符号“辞”充分理解,指出,圣人之“言”是“系表之言”,圣人之“意”是“象外之意”,作为圣人思想真谛的“性与天道”因语言文字的局限不可得而闻见。(何劭1982:320)随后,何晏、王弼进一步发展苟粲的思想。何晏认为,道是一切万有的终极依据,是一种抽象的本体存在,不可以用任何特定的语言文字指称,所谓“道本无名”。“道”具有“无名”特质,所以其不可局限于任何“有名”的事物,一切幻想通过语言指称探寻世界的作法都是白费力气。(何晏1995:1274)王弼主张“圣人体无”,一切自然现象发生运行的“本”都是不可言说的“无”。“无”的不可言说性决定“言不尽意”。(王弼2007:90)

与上述学者不同,欧阳建是“言尽意”论的坚定支持者。他说,“物”、“理”虽先于“名”、“言”存在,但“名”、“言”对于“物”、“理”却不是不起作用的。正确规定“名”、“言”,分析语言,对于正确认识“物”、“理”十分必要。人们认识客观规律,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概念和它反映的客观对象一致,人们才可以有思想和感情交流。也就是说,由于语言与其指称对象具有同一性,所谓“名”可以“尽物”、“言”可以尽“理”,形上之“道”是在“言尽意”中表现出来的。(欧阳建1982:386)

(2)得意忘言

这一论题来自王弼对于《周易》中言、象、意的解释。王弼用4层意思说明:1)象是达意的工具,言是明象的工具。象的功用在于象征意的内涵,言的功能在于说明象的象征意义。言、象是表意、达意的手段和环节,通过言、象能探求本意;2)源引“筌蹄之喻”,强调言的工具意义。言只指工具和手段,“意”才是最后的目的;3)象是为了表意而产生的,言是为了表象而产生的,但言所表现的内涵毕竟与“本意”是两回事;4)形成结论:只有忘象,才能得意;只有忘言,才能得象。(王弼2011:495)

王弼“得意忘言”的解释提供了理解“真意”的语言学方法。依据言的譬喻、象的象征去探寻圣人的“意”,其前提是承认言、象有承载意义的作用,是“致知之具”、“穷理之阶”;超越言、象的指称而直接领悟体验圣人的意,其前提是相信言、象不过是可以任意置换的工具,是“象之蹄也”、“意之筌也”。(周裕锴2003:128)表达的有形世界的“意”,可以用语言把握。表达的无形世界,即抽象本体“无”的“意”,则不可能完全用语言把握。因为语言符号固然能反映事物的部分特征,但是有很大局限,不能全面反映事物的特性;语言符号是表达意义的工具,其存在价值仅仅在于引导人们认识事物之“实”;圣人之意超越语言的指称,只可用直接的领悟体验。

(3)辩名析理

所谓“辩名析理”,是通过比较概念的异同,研究概念之间的联系,达到分析事物规律的目的。所以要“辩名”,是因为“名”指“实”,弄清楚指“实”的“名”,自然就会知道“名”的所指,“不能定名,则不可与论实也”。(王弼1987:609)“辩名”后便可“析理”,事物的存在必有其存在

的道理,弄清楚“名”的涵义,自然也就有可能对事物内在的理以及相应的理论进行清楚明白的表述分析。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对于声与乐的论述,是魏晋时期著名的“辩名析理”个案。他说,“夫声之于音,犹形之于心。有形同而情乖,貌殊而心均者。何以明之?圣人齐心等德,而形状不同也。苟心同而形异,则何言乎观形而知心哉?……然则心之与声,明为二物,二物之诚然,则求情者不留观于形貌,揆心者不借于声音也。察者欲因声以知心,不亦外乎?”嵇康区分声与乐两个范畴,指出二者之间没有联系。既然声音与感情器官“心”没有联系,而哀乐的情正是心所发,因此“声无哀乐”的道理便可以自然推导出来。嵇康总结这样的分析方法:“推类辨物,当先求自然之理。理已足,然后借古义以明之耳”。(嵇康1995:1330)可见,“辩名析理”侧重探求事物的规律以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着重运用判断和推理。

王弼与郭象也主张“辩名析理”。王弼认为,事物的“实”造就事物的“形”,而事物的“形”又决定事物的“名”,“故有此名必有此形,有此形必有其分”(王弼1987:605)。在具体文本注释中,应重点关注原文包含的义理,而非主要解决原文中疑难的字音、字义问题。郭象注《庄子》第一条便称:“鲲鹏之实,吾所未能详也”(郭象2004:15),即他不探究鲲鹏这一名称所对应的鱼鸟这一实体,主要关心鲲鹏寓言中蕴含的“逍遥”之理。在解释“天”、“道”等概念时,郭象总是先下定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义理,并在整个句子、段落与全文之间的逻辑推理中彰显文字背后的形上之“理”。

实际上,言意之辨、得意忘言、辩名析理等论题的本质均在于“明道”。言意之辩聚焦于道和思想的不可言说,得意忘言探究言背后的“道”的本原,辩名析理则着力探讨“形质”、“形神”关系。言、意、名、理、道之间被系统的体系相联,它涵盖理论与实践的许多层面,表现出“体用不离、道不离器”的特点。显然,其涉及的语言问题已不单纯限定于语言学或逻辑学,更多地具有本体论意义。“意”与“理”在这里表示派生宇宙万物的本原,统摄、支配宇宙万物的根本性规律,与老庄哲学的“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它又超越老庄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式的简单宇宙生成论思想,形成体系完备的宇宙本体论学说,衍生出“无”、“至无”等本体论核心范畴。通过讨论“言意”、“名理”关系,宇宙万物的最终根据成为语言分析关注的焦点,以这个最终根据形成的哲学概括也成为魏晋时期最重要的语言理论基石。

“意”、“理”的形上范畴精深微妙、宏阔广大、深居简出,非言语能表达、包容、统摄与揭示。但作为抽象的客观存在,它们又不能不被言说,否则其只能成为纯粹的“虚无”。于是,不得不通过“言”、“名”加以言说和描述,但又不能执著、拘泥于这种言说和描述,要把言说、描述视为一种工具性的权宜手段,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它们传达的形上意蕴中。如果以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的理论对其打量,可以发现“言意”、“名理”间的“形上”与“形下”关系问题已触及意义理论、指称理论、真理理论的基本命题――语言符号依据什么而具有意义,依据什么确定指称对象,依据什么断定真理等。名称通过指示或者指称外界事物而具有意义;理解名称的指称对象,必须密切注意它的各种不同语境;真理的判定在于主观与客观的符合。言意之辨、得意忘言、辩名析理等论题直接揭示出,形下“言”、“名”的价值意义本质在于形上的“意”、“理”;言与意、名与理密不可分,言由意生,名由理定,明了“言”、“名”必须通晓“意”、“理”;当“言意”一致、“名理”相符时,语言的“真义”方可得以展现。

3 形上学探寻与语言功能探讨

在魏晋玄学家的视域中,语言之上存在超越语言自身的“形上之意”。苟粲说“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何劭1982:319)。“形上之意”表达的是终极意义,微妙难明,语言对其无法完全表达,所以只能仅存于圣人的心里。王弼称“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由”(王弼1987:605),语言存在着有限性,无法表达终极、无限、全体之道的“意”。嵇康也强调,语言只是标识事物的符号,存在形式性与地域差异性,本身并不具有实在性和绝对普遍的意义。(嵇康1995:1331)显然,荀、王、嵇表达出同一个意思――语言具有局限性或者“语言无用论”。对此,欧阳建持反对意见,他认为语言指称实在,名言不可能指称不存在的虚无。“名”和“言”都是人的思维必不可少的工具,了解“形上之意”必须通过研究语言实现。语言与形上之“意”同样重要,即“语言有用论”。

为了进一步说明语言的无用问题,荀粲等人将“意”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有形世界的表达,主要解释定义自然万物与尘世人事方面的内容,这样的“意”可以用语言把握;二是对无形世界的表达,这是一种具有抽象本体意蕴的“意”,属于“超名言之域”,它来自对“道”觉悟,是虚的,但作为“境界”,又真实不妄、确定不疑,是“实”的。它超越语言的指称,语言在此已失去用处。

在“语言有用论”的视域中,“名”和“言”相对于物和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犹如“声”与“响”、“形”与“影”之间的关系。“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矣”。(欧阳建1982:388)物和理的存在决定名与言的出现,其彼此间具有一致性。因为语言指称着实在,它并非指称不存在的虚无,所以“物”和“理”的世界须靠指称实在的语言或自身就是实在的语言来了解。欧阳建指出,“名”与“言”是辨别事物、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客观存在的事物,如不用“名”、“言”加以辨别,人们对它的认识就不清晰;人们心中有了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如不用“名”、“言”表达,就无法和别人交流思想。至于语言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欧阳建说,对于不同的对象,需用不同的“名”、“言”固定,以便加以把握。当认识对象变化发展时,“名”、“言”也要随着发生变化,它们之间仍具有对应关系,“欲辨基实,则殊其名,欲宣其志,则立其称。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欧阳建1982:388)。基于认识工具和认识对象间存在着对应的统一关系,那么“言”与“意”之间也必定一致,语言的“有用”功能在此得到最为充分的体现。

其实,从本质上讲,“语言无用论”与“语言有用论”讲的是语言本体论与工具论之间的问题。“语言无用论”的重点在于探讨语言与终极意义之间的关系,“意”为体、“言”为用,它突出体现中国哲学所具有的直觉体悟特征,但同时又过分贬损语言的功能。“无用”对言说者固然是一种遗憾,但对于倾听者留下想像的自由空间,语言无法涵盖的“形上之意”,正是语言表意的巨大潜能所在。“语言有用论”将重心定位于语言对认识对象所具有的摹写功能,语言不能揭示对象的原因在于主体认识能力不够或认识方法不恰当。这显然将“意”、“言”的关系过于简单化为摹写与被摹写的形式,但它也给语言表达能力的

开发留下了新的线索。

20世纪维特根斯坦提出过一个著名命题: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他说,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语言是由命题构成的,因为命题是事实的图式,所以语言与世界间也是一种图式关系。由语言和世界的同构、对应关系建立起来的逻辑世界是唯一有意义的世界,除此之外的均是无意义的,哲学的任务即是澄清无意义的命题所造成的混乱。(维特根斯坦1961:373)按这一推断,哲学中的形上学应被否定。然而,在《1914~1916笔记》中他又写道,“我知道有关这个世界的某些东西是捉摸不定的,而这种东西我们称为它的意义”(Wittgenstein 1979:72)。显然,这样的说法让与意义相关的形上学重新获得价值。于是问题出现了:既然形上学是逻辑语言无法言说的,那么它的意义来自何方?

针对此问题,西方学者们曾给出多种解释,但始终未能形成统一的结论。进而,西方语言哲学中著名的“维特根斯坦难题”出现了。如果将魏晋时期中国出现的语言“无用”与“有用”的争论与其联系在一起,可以发现两者间存在许多相似性。维特根斯坦难题的关键是神秘事物的不可言说性与语言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魏晋玄学家所讨论的焦点是语言能否言说形上事物的问题。维特根斯坦看到了语言的遮蔽性,在发现语言不能解释认识对象是“什么”后,他说一个人“必须排除这些命题,那时他才能正确地看世界”(维特根斯坦1961:97)。魏晋玄学家同样认识到语言言说对“形上之意”的表达存在某些局限,不过,其建构出两个迥异的结论:“语言无用论”者认定“意不可说”、“言不及道”(嵇康1995:1331);“语言有用论”者明确指出语言是为了反映客观存在而创造出来的,虽然同“形上之意”相比,语言是第二位的,但没有语言,“形上之意”也无从表现,人们也无法认识它。因此,言即是意,意即是言。(欧阳建1982:389)

值得注意的是,魏晋玄学家的“语言无用论”与“语言有用论”间存在彼此调和的可能。王弼曾设计出“立象以尽意”的思路:一方面,他认为语言不能完全地、充分地传达“意”,另一方面,又认为“意”可以通过“象”(意象)表现出来。(王弼2011:492)如前文所述,王弼认为,象是达意的工具,言是明象的工具。“形上之意”模糊不可见,但“象”却是虚实相生的,通过“言一象一意”体系的传递,语言作为对万物最有效的表现手段,其对“意”的传达功能被激活――要充分利用并扩展语言的表现力,通过“象”对“意”进行尽可能地言说。(王弼2011:495)实际上,这样的言说还有另一积极特征,那就是在认识活动中自己展示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对象、属于自己的存在。简言之,言说并不是复制已有的对象,而是对已有对象潜能(意)的发掘、发展的一种现实化过程,是在创造一个新的对象。正如王弼注《易》,他并不是在复制《易》的思想,而是借《易》来创造自己的思想。

可见,“言-象-意”体系为解决“维特根斯坦难题”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思路。它既是对出言与无言的辩证,又是对语言本体论与工具论矛盾的统一。当然,它也存在不足:在肯定言不尽意事实的同时,坚持“立象以尽意”,本身就是理论上的矛盾。

第4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代言;虚假广告;侵权责任;过错推定

从刘嘉玲因代言SKII惹上官司,到范伟、王刚、张铁林代言的网站涉嫌虚假信息。随着多起名人涉嫌代言虚假广告事件接连发生,针对完善法律、加强对名人代言行为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尤其是“三鹿奶粉”事件之后,针对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问题的讨论日趋激烈,而我国此后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其中专门以其第55条规定了代言虚假广告的连带责任。

一、名人虚假代言应承担责任的合理性分析

1.现实危害。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比如,对没有定论的性能、功效等作定论性宣传;对产品性能作夸大宣传;没有事实依据的“忠告”宣传;采用未经认可的“首创”、“独家经营”等用语宣传等等。从根本上来说,虚假广告都具有社会危害性、欺骗性和内容的虚假性。名人利用其公众影响力代言虚假广告,名人虚假广告由于其面向的对象广、传播速度快,容易引起社会性权益侵害现象。从微观上来说,欺骗、误导了消费者,都违反了法律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知情权、财产权、健康权甚至生命权。从宏观来看,名人虚假广告的泛滥,也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引发广告主的投机心理和不正当竞争,因此,名人虚假广告的社会危害性是不容小窥的。

2.法理基础。名人虚假代言须承担责任制度有其合理的法理基础。首先,其具有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的有无是区分违法行为与合法行为的重要标准,而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则是界定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一个重要依据。名人虚假广告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当为法律所禁止,这是名人承担虚假广告责任的基本依据。其次,其违反了权利义务统一性要求。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内容也是法律关系的实质。在法治社会,权利与义务两者具有平等性,名人在享受因代言而获得高额的报酬的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义务,这是一种权利与义务的应然平衡。广告的基本要求就是:“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不做虚假广告是名人的基本义务,尤其是名人在明知的时候,这种义务就是一种强制性的、违反即可带来法律责任的义务。而且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其掌握的相关信息明显多于消费者,所以,名人应当提供真实的信息给对方消费者,以此作为其获得高额广告费用的对价,但显然,名人虚假代言并未履行这一义务。同时,名人虚假代言,也明显的违背了其应有对公众负有的高度的诚信义务和审慎的注意义务。因此,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3.实际需要。从当前我国社会实际情况来看,名人代言的各种广告涉及到饮、食、住、行等各个生活领域,同时也有不少超越了真实广告的界限,成为虚假广告。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所出现的问题已成为生活中常见的充斥着各种利害的现象,同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法律人的关注。针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的民意调查的结果表明,占总数62%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名人应该对其虚假代言行为承担责任。对于代言三鹿产品的名人,时下的民众反应相当激烈,网上的主流观点要求名人承担法律责任,退其广告代言费。反映了名人虚假代言所引发的尖锐社会矛盾,为立法对广告代言行为进行规制提供了民意基础。

4.比较法考察。利用名人代言广告是世界广告业的通用做法,因此认定名人代言虚假广告中名人的法律责任也成为各国普遍面对的课题。从美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外国立法例等来看,各国都为了杜绝名人虚假代言做出了严格的法律规定。比如,在美国广告法规中明确规定,名人广告就是“证言广告”和“明示担保”。而加拿大则规定,代言、推荐或证明者必须是该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使用者。在韩国,政府通过预审制来规范电视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在法国,做虚假代言将面临牢狱之灾。对域外法律理论与实践的考察,可以发现,法律规制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所采用的形式是多样的,往往采取民事的、行政的和刑事的综合手段。本文认为,名人进行虚假代言时,其具有可谴责性的代言宣传行为影响了消费者的意志,从而导致消费者购买了没有相应宣传的价值的产品甚至遭受了人身财产等损失,侵害了消费者的多项权益,属于侵权责任的范畴。

二、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归责原则

从侵权行为理论分析,我国侵权法有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等三项基本归责原则。纯粹的过错责任原则给受害人设置了的障碍太多,无过错责任原则过于严苛,不适合适用于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活动,而公平责任原则用于此处也不太合宜。对纯粹的过错责任原则加以改造的过错推定原则减轻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用该原则追究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责任比较合宜。过错推定规则是对过错责任原则的发展与完善。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许多当事人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人无力就侵权人主观上的可非难性进行举证,严格地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来追究侵权人的责任显然已无法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因此,现代法律从公平的价值追求以及合理负担现代科技进步带来的特别风险出发,提出了过错推定规则。在损害己经发生的情况下,如果原告能证明其所受的损害系被告所致,而被告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则应推定被告具有过错并应承担民事责任。名人代言虚假广告存在过错,是追究其责任的前提。过错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因此,根据共同侵权的规定,可以追究广告代言人的责任。名人与广告主恶意串通,在明知广告的用语或内容虚假情况下,仍然宣传该产品,误导消费者,显然是故意,在民法上应当作为独立的民事主体承担侵权责任。在是过失的场合,名人也应当承担责任,因为名人代言广告,其承担着极高的注意义务,应该考察广告内容是否真实合理,若名人出于疏忽或其他原因未能尽此义务,则属于重大过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名人虚假代言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1.名人的界定。1989年,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出演了“三九胃泰”的广告片,由此揭开了中国名人代言广告的序幕。短短不到二十年间,中国的名人代言广告快速发展,名人代言的广告以成百上千计,名人代言广告的形式也有了多种形式的变化。代言广告的名人大多是当红的影视红星,而实际上,名人,应该是一个范围更广的概念,所谓的名人应该是在一定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大体而言,名人代言广告中的名人有以下几类:(1)影视明星,比如著名主持人,歌星,影星。这类名人是最容易为大众所接受,也是名人代言广告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一类主体。(2)体育明星,比如奥运冠军等。为公众所熟知的体育明星其性格魅力也对公众有巨大的吸引力。(3)专家学者,他们在代言及证明某一类产品或服务时,运用其专业上的知识及语言,相对来讲,更具有权威性,同时也更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4)企业界名人,比如大企业家、公司领导人亲自出马为公司做广告,直接与消费者对话,增强了公众对其企业的认同度,这类主体在我国广告界比较少见。

2.损害的发生。受害人确有损害发生,是名人为其代言虚假广告承担侵权责任的前提条件。无损害则无诉讼,更无胜诉的发生。(1)损害的种类。在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活动中,最常见的损害无疑是人身损害及财产损害。这两类损害种类与产品责任中的损害是相同的。除此之外,有观点认为,还应该包括纯粹经济上损失与精神上损害。(2)保护损害的必要性人身利益与财产利益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利益。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给消费者造成的人身损害及财产损害应当受到填补。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承认了侵犯人身权而生的精神损害的赔偿,并在严格限制的条件下,承认了财产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在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场合,这一重要原则同样适用。

3.因果关系的存在。行为人的行为与侵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确定侵权责任的一个重要因素。名人虚假代言,商家利用名人的影响力、说服力来扩大广告效应,来说明产品的品质、性能等可购买性,是通过名人的影响力影响了消费者的意志而使消费者购买了名人代言的产品,进而发生了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因此,名人的虚假代言活动与对消费者的侵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同时,依据相当因果关系理论,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在于其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上的“相当性”。涉及到个“一般合理性”标准。并非所有出演虚假广告的名人都应对虚假广告所产生的损害负责,关键在于名人在虚假广告中的行为对损害后果的发生是否具有相当性的作用。只有名人在某一虚假广告中的出演通过各种形式明确的号召、引起他们的有效信赖,影响了消费者做出某种选择,从而诱导他们做出某种购买行为的情形下,名人的代言与损害结果二者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名人对损害后果的发生承担侵权责任。同时,该因果关系的存在之举证责任应该归于受害人,由受害人举证证明名人的虚假代言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为名人代言的广告面对的是不确定的公众,其对于其自身代言的广告对于某受害人是否构成影响进而导致受害人购买了产品是难以证明的,是对其苛加负担。而且由名人举证因果关系不存在,在一定意义上隐藏着因果关系已存在的一种推定,这是不公正的。

4.责任范围《食品安全法》在食品广告领域确定代言虚假广告须负连带责任,对于其他领域内的虚假代言应承担何种责任,各界存在一定的争议。有的认为,名人代言虚假广告,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应以其广告报酬为限。其认为,对由虚假广告宣传的质量不合格产品造成的损害,主要应由生产经营者而非广告代言人承担法律责任。具体分析该问题,至少要考虑到生产经营者、政府职能部门、广告制作者(包括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广告代言人等)和消费者这四个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广告代言人所起的作用并非决定性的。有的认为应给予虚假广告的代言人以惩罚性赔偿,承担连带责任,一旦确定名人是代言虚假广告,造成对消费者的损害结果的,对其除处以罚款和必要的赔偿外,应处以在一定时间内禁止其代言广告产品等处罚措施。笔者认为采取连带责任形式,让名人们为代言行为负责,是减少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一个有效措施。

综上,对于代言虚假广告的名人,应完善法律监管措施,规制名人虚假代言活动,追究其侵权责任,以期更好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同时,要根治虚假广告,要完善其他相关方面的措施,如加强广告审查、监察等等。

参考文献

[1]曹亚立.产品出问题代言明星也要担责? [J].上海法治报.2008(9)

[2]徐宁.律师称“三鹿”代言人不用负法律责任[J].南充日报.2008(9)

[3]孔祥俊.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J].法律出版社,2001:308

第5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5、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6、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7、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

8、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9、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1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11、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12、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13、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14、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

16、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 ——陆珑

1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18、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19、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20、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21、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22、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23、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艾迪生

24、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2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托尔斯泰

2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27、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28、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2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0、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31、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32、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33、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34、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 ——霍伯斯

35、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克尼雅日宁

36、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

37、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麦考利

38、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伯克

39、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华盛顿

40、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 ——彼特拉克

41、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

42、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雪莱

43、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富兰克林

44、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45、谁都不会死读一本书。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已,要不是发现自己就是控制自己。 ——罗曼·罗兰

46、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

47、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波尔克

48、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5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5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4、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5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5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5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58、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5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6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6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第6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认知语法;突显;名词化

一、引言

Bloom(1981)曾经做过一个比较有趣的实验,分别测试了人们对英语和汉语里面的一些抽象表达的理解,比如虚拟语气等,目的是讨论语言对思维的影响。他得出结论,由于汉语里的抽象表达比较弱,中国人在抽象思维方面不如西方人。对此,很多学者都提出质疑(参见高一虹 2000:29-47)。本文所讨论的名词化是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而名词化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否真如Bloom所说,是思维从具体层面向抽象层面的发展?它是否反映了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笔者认为名词化确实与人的思维,认知密切相关,不同语言中的名词化的不同也确实反映了思维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没有优劣之分。在这个问题上,认知语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野,使我们可以用全新的眼光来审视动词和名词的实质,并重新认识动词的名词化现象。

二、认知语法的基本观点

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一般是指R. Langacker(1987, 1991)的语言理论。Langacker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语言是一个巨大的网络,不同抽象层次的语言结构以特定的关系结合在一起。Langacker认为语言是一个象征系统(symbolic),对句法的分析就是对语义的分析。对语义的描写就是对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过程的描写。一个场景可能会有不同的突显方式,形成不同的意象(imagery),从而采用不同的句法结构进行描写。认知语法的分析通常是以“识解”(construal)为基础的。识解是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场景进行概念化的能力,主要包括图形(figure)/背景(ground)的转换,射体(trajector)/界标(landmark)关系,侧重(profiling)/基体(base)关系,视角(perspective),突显(prominence)等方面。

总结起来,认知语法有以下几条重要的原则(参见Langacker 1987: 154-166)。

(a)“概念化”是一个认知过程,包括心理经验的许多方面,是经过时间的积累渐渐形成的关于物理、语言、社会及文化的全面理解。概念结构影响语言结构,认知过程对语言结构的选择有影响。概念与句法结构之间有映射关系。

(b)认为语法单位具有“象征性”,象征单位有“两极”,一极是语义单位,另外一极是语音单位。语法是约定的象征集合,包括各层次的语言单位和可用来创新的结构图式。图式通常指的是 “基体―侧重”和“界标―射体”两种。

(c)认知视点的变换与语言结构选择密切相关,这种现象叫做“识解”。简单的说就是对于同一种内容,人们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说明,而语言结构选择的不同是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

(d)认知语法中的语义具有百科知识性(encyclopedia view of semantics)。语言与非语言知识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语言吸收百科知识并在具体运用中再现,但难以将各种知识区分开来。一个词条代表接近认知域集的常规方式,而其中某些域处于语义价值的中心,而另一些则处于边缘,但在语言的运用中,所有的域交叉在一起,难以区分。

认知语言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体现在它重视“一些基本的认知原则对语言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存在的并行现象作出统一的解释,以收以简驭繁之效”(沈家煊 2000)。在认知语法中,通常是用抽象的图式来对一些现象进行比较,把握其本质特征。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将对名词和动词,以及动词的名词化进行图示化的分析。

三、认知语法视野下的名词与动词

名词和动词的区分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语法,柏拉图被认为是划分词类第一人,他以意义为基础,把词分为两大类:主词(ōnama)和述词(rhēma),相当于现在的名词和动词(刘国辉 2000:2)。普遍认为,表示事物的词是名词,表示动作的词是动词。然而,事实上,二者的界限并没有这样明确。我国语言学界历来都有“依句辨品”的说法。Quirk (1985:75)也注意到词类存在着边界模糊的现象,名词和动词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传统的语言学并没有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后来的结构主义对于这个问题也没有深究。

Langacker从人的认知心理出发,认为名词和动词是在语义基础上不同的概念建构。名词表征空间中的非连续个体,动词则表征时间中的连续过程。可以认为,名词“突显”事物(thing),而动词则突显过程(process)。魍秤锓ǘ源世嗟幕分是依据词的语法功能,而认知语法对词类的划分是依据词的概念化过程或语义内容。在认知层面上,名词不只表示一种事物,也可以表示一种关系,还可以表示动作或过程。这是因为我们可以将过程和动作看作事物,即是说名词和动词具有共同的语义基础。Langacker在论述中用了“profile”一词,它在认知语法中意为“勾画”或“突显”。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突显是不同的概念化过程,不同的认知突显分别形成不同词类(参见图1)。(a)、(b)、(c)都是名词的图式,(a)与(b)表示单个的事物或实体,(c)描述一种结构内部的关系,(d)是动词的图式,(c)和(d)的区别在于突显不同。(c)把整个关系当成单独的个体,突显静态的整体关系,(d)把这些连续的个体与时间联系起来,突显连续的时间过程。“名词表征一个三维空间的离散个体,动词表征一个一维时间空间的过程”(石毓智 2004)。

四、名词化现象的认知解释

名词和动词可以用它们的认知突显不同来区分,这种区分也可以用来解释名词化问题(nominalization)。传统语法里词类划分的不明确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名词化问题,名动转用问题等。对于这类问题的论述往往都集中在现象描述和语言功能上,缺乏深刻的解释,而认知语法关于词类的观点却可以较好的解释这一现象。

名词和动词可以在许多情况下相互转换,主要的原因是名词和动词有共同的语义基础,其不同在于概念建构时二者的侧重或突显不同。因此,突显的改变就是词类的转换。名词中含有表动作的成分,所以很多名词可以用作动词,徐盛桓(2001a, 2001b)曾从几个方面论述过这个问题。

而对于名词化,可以认为是把动作概念中的“时间”部分消除,并投射到三维空间里去,成为一个非时间性的离散个体,图2在Langacker(1991:36)之上修改而成。

以“A employs B”一句为例。

在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动词employ名词化的过程。由于突显方式的变化,本来突显动作的动词可以分别表示原动作的主语和宾语。这种名词化我们称之为词汇层面的名词化。另外,在一个概念基础之上可以形成以动词谓语为中心的小句(clause),而小句则通常可以由于突显的不同而名词化为一种抽象的实体(entity),在基本语义上,二者并无根本差别(前者为小句结构“A employs B”,后者为名词结构“the employment of B”),不同点在于小句突显该语义的动作过程,而名词化之后,原本的过程概念、时间概念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空间的概念,这种名词化可以称为句法层面的名词化。

以上的分析同样适用于汉语里的名词化现象。同一个汉字“锁”既可以表示“锁门”这个动作,也可表示“用来锁门的工具”。表示动作的“锁门”除了可作动词之外,还可以作为表示事件的名词。比如:

(1)他锁门。

(2)这把锁是他的。

(3)请记住锁门。

这三个句子中,同一个“锁”字分别表示动作、工具、事件,然而三者都是共同语域内的,只是有不同的突显部分,它们在语义基础上是有联系的。汉语的名词化也可以分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词汇层面上,名词化突显动作的一个侧面,如主语(独裁者)、宾语(出版物)、工具(锁)等。在句法层面,汉语的句子可以直接放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名词化后作为新的句子的一个成分。例如:

(4)重庆的夏天很热。

(5)重庆的夏天很热是这个城市的一大特点。

(6)他受不了重庆的夏天很热。

(4)句是陈述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可以看成是一种静态的特征,也可以看成是一件事物,所以有了(5)、(6)两句。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类用特有的认知能力,对世界进行范畴化,语言范畴也从中自然产生,但范畴之间的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动作的概念可以被事物化,即我们的头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框架同一个概念。框架方式的不同造成了词性的不同。这种框架就是Langacker所说的profiling。名动转换问题实际上是人们认知角度的改变,是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的切换。正如刘国辉(2005)所说,“现实世界的本体是由物质和运动构成的,物质和运动相互依存,相互转换,共同遵守着能量守恒定律,形成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这大概就是名词化现象的深层动因。

参考文献:

[1]高一虹.2000,《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和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刘国辉.2000,《历史比较语言学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3]刘国辉.2005,语言‘转换’概念多维度诠释―以名词化现象为视点[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9-17.

[4]沈家煊.2000,认知语法的概括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29-33.

[5]石毓智.2004,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J],《外国语》第2期:1-13.

[6]徐盛桓.2001a,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J],《外语》第1期:15-23.

[7]徐盛桓.2001b,名动转用与功能代谢[J]《外语与外语教学》第8期:2-5.

[8]Langacker, R.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第7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一、企业应用代言人现状分析

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产品特别是同类产品竞争激烈,为了突出企业个性,让人迅速识别产品,大多数企业都选择了由名人代言,期许利用名人战术在市场份额中分得一杯羹。迅速占领市场。什么是代言人?“代言人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指为企业或组织的赢利性或公益性目标而进行传播服务的特殊人员。”名人代言的广告也可谓比比皆是、名人经济实际上就是“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吸引消费者注意,产生共鸣,最后促成购买。企业做广告的目的就是赚取最大利润,名人代言一度成为企业产品成功销售的法宝。

(一)名人效应能帮助品牌迅速打开知名度

⒈利用名人的知名度提高新产品在受众中的认知率。使用名人代言,借其名气提高产品认知率,促进产品迅速销售,成为企业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的有效手段之一。 “立白”用陈佩斯做代言,借助陈佩斯的知名度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了华南市场,成为广州市场销量第一名。 “雅客”借助周迅一路奔跑,创造了销售神话,也在大白兔、徐福记、金丝猴等品牌林立的糖果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⒉名人代言不仅提升新品牌名气,而且会把名人在受众中的印象嫁接给产品,把良好的形象延续到产品中去。消费者由于名人明星的介入,“爱屋及乌”,对明星的爱慕转移到产品中去,进而购买,并对产品和企业产生好感。

基于名人的种种好处,企业聘用名人,大家争相邀请最红的名人做广告,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名人代言是一把“双刃剑”。

(二)名人代言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一定风险性

⒈名人代言无效传播。 名人的微笑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名人代言的产品和企业不见得在人们心中留下印象。记住名人忘了产品的风险时有存在。但也有的企业认为,名人代言是可以培养关联度的,因为名人可塑性比较大,但需要长期投资。明星在广告里吆喝了一大通,消费者可能只记住了明星,并没有记住广告的具体内容。

①企业在选择代言人时只顾选名气大的,忽视了产品和名人之间的关联性。如联想在启为了改变大家头脑中联想与电脑之间的联系,选择加入时尚因素,聘请大小S作为代言人,但也有人指出,受众往往只注意俩姐妹的身影与靓丽,短时间不会了解代言的品牌。 在手机功能更新较快的今天,如果大家仅仅记住明星,忘记新产品的话,等下一款手机出世,恐怕已经不适合俩姐妹再代言。

“在选择性定律中,受众会因名人的高知名度而率先对其进行选择性接触,在选择性的基础上,根据对原有的名人形象与产品性能进行选择性理解,若产品与名人之间没有什么关联,那么在受众中建立不起紧密性,尽管信源的可靠性再高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名气大并不等于有效传播。

②明星代言产品过多,产生了“稀释效应”。代言信息极度分散,部分代言产品在其他的同代言人产品的猛烈的宣传攻势下已经很难在消费者心中同该代言明星相联系,甚至相互混淆。

⒉名人形象危机不易控制。 在众多的形象代言人中,企业更多青睐名人,但作为名人、明星是非也多,各种引起公众关注的是非曲直、新闻层出不穷,让企业防不胜防。名人的发展不可预测性。因绯闻影响,名气下降,所代言的企业产品销售会受到影响。炒得沸沸扬扬的不雅照片的名人,所代言的企业不仅要撤下代言人所代言的广告,而且还要短时间重新选择代言人,以弥补形象;高秀敏的去世使其代言企业不仅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贻误商机,原本策划好的营销计划全部被打乱。

二、巧妙运用名人代言的策略

(一)围绕品牌个性、产品定位选用代言人

在产品同质化的时代,品牌个性日益凸现出其在传播与营销中的重要位置,代言人应符合品牌个性,其形象、特征必须和所代表的企业产品或目标消费群匹配。

⒈“名人类别与产品类别之间匹配与否,会对品牌信任度、好感度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在选代言人时一定要考虑与产品的定位相一致或吻合。” “动感地带”为了转变中国移动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垄断、官僚的形象,选择周杰伦代言,正符合“M-Zone”基本原则:探索、时尚、好玩。与品牌的主张关联性更密切:“年轻人的自治区”。

⒉从受众角度和市场考虑:①从传播的对象出发,企业在选名人的时候应该把目标消费群体的行为与心态作为重点。一切以目标受众群体为中心,“动感地带”是中国移动推出的第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客户品牌,让品牌为年轻群体所拥有,“定位在‘15岁―25岁为目标群体 ’,即以年轻的心态去沟通年轻的群体。”形象代言人选择的是年轻人推崇的小天王,能引起目标消费群体的共鸣与拥护。②市场细分化:“分众时代”中,产品代言人也应细化,代言人细分,包括对性别、年龄、个性、国籍等的细分。不同地区有不同观念、消费模式、消费观念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审美方式。

名人在不同的地区影响力也不同。“立白”新代言人一南一北,获得过“金鹰奖”的袁立,意在开拓、照顾北方市场,而欧阳震华的幽默与好男人形象是南方不可缺少的亮点。

⒊品牌形象上:产品形象与代言人气质一致。品牌个性与代言人吻合是传播效果优化的关键。只有名人个性与品牌一致,个性准确对接,在传播识别中,才能有效强化产品及企业的独特位置。农夫山泉聘请李英爱为形象大使,李英爱在影视剧中塑造艺术形象的坚韧性格,加上“氧气美女”的清新自然,很好地扣住广告的核心思想:好茶好水; “李英爱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并且在千岛湖主动提出捐助5万美金给贫困学生,与农夫山泉公司对外的慈善形象不谋而合。提升了品牌品质;广告格调也符合产品特征,清新唯美,把茶文化与品牌很好地糅和在一起,不扭捏,不做作。

(二)利用可信度高的代言人,发挥意见领袖魅力

选择名人应注重名人自身的形象、亲和力、可信度、专业度、受欢迎程度等因素。

⒈在传播学上讲名人作为目标受众群体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对目标群体能产生个人影响。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他们常常能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说服能力来影响他人,具有领袖魅力的特征是有支配欲,自信,具有强大说服能力。名人即是选择在公众领域有影响的人物,可信性高的人,他们一般是某个领域的名人、专家、歌星,或者是科研人员。大众传播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首先重视这些意见领袖的存在。

⒉可信性(redibility)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另一个是专业权威性,即传播者对特定的问题是否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可信度分高可信度和低可信度两种类型,即名人与平常人之分。对于受众来说如果出于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名人的美誉度越高其可信度越高。

选择名人代言某一品牌,凭借名人的领袖魅力,企业便可将名人魅力转移到产品上,转化为产品的内涵以赋予产品新的活力和亲切的联想。

(三)运用名人代言注意其周期性、同一性

品牌的生命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壮大。品牌的延伸也是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不但体现在种类的延伸上,也体现在单体产品本身生命周期的变化上。

⒈产品生命周期包括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同样代言人的人气也会有一个萌芽、成长、鼎盛和衰退的发展历程。企业找名人代言,在塑造品牌、打造知名度方面,往往都是选择处于人气鼎盛阶段的代言人。

在导入期,企业需要名气大的名人为企业开创知名度,利用明星效应更快速的实现销售目标。对于那些正处于“成长期”的产品来说,当红名人是首选。产品进入成熟期后,应考虑换用一些潜力较大的名人,让其来延长产品的市场生命。

⒉名人代言的整合和共通性。 作为企业的品牌,会有发展、品牌扩展,会有不同的代言人,代言人要从品牌建设的长远计划着眼选取,注重同一性,如万宝路香烟,一直是西部牛仔形象,代言种类不同,但始终是牛仔系列,牛仔所代表的美国精神已成为国际性的东西。品牌形象的塑造与维护,在考虑品牌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的同时考虑品牌整体形象的长远性。像百事可乐喜欢采用群星策略,找准偶像的共同点――年轻,每一阶段所做的广告都有共通点――年轻、激情。

(四)增强企业的危机意识,有效控制风险

选择了与企业匹配的名人后,并不等于万事大吉了,任用名人代言有利也有弊,企业如何破除危机与风险也是名人代言中一个重要问题。首先要有效控制名人所带来的风险。明星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企业,带来意外伤害。但就企业来说,这也是致命打击。企业应将代言人的公众形象、责任心和为人处世的原则作为企业策略进行全方位考察。

对于一旦出现其他的负面新闻时,企业应保持镇静,理智的处理,采取逐步转移公众注意力的办法,在日后重新推出新的形象代言人,重树品牌形象。

把名人的生活思想问题纳入正规管理,纳入条文中。做到与名人的名气同提高。联通CDMA斥巨资与姚明签下合约,合同明确规定,姚明作为代言人,代言的不仅仅是品牌,而且必须体现联通作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及其文化理念。作为联通代言人姚明有责任保持其自身具有的健康、爱国、充满爱心等良好品质,否则联通可以终止与姚明的代言关系。

三、总结

总之,名人代言是企业在风云变幻的商战中的一种策略,是突出企业产品的有效途径,在信息爆炸时代,名人拯救企业于水火之中,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开拓了市场、扩大了知名度。企业对名人应有更深入的了解,客观地、全面认识到名人代言是一把“双刃剑”,有效利用名人重视策略性、技巧性,把风险降低到最小,扬利弃弊才能在市场上事半功倍、驰骋自如。

参考文献

[1]李光斗:《品牌秘笈》[Z],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3

[2]樊志育:《广告学原理》[M],台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

[3]范云峰:《中国商贸》[J],2002年第三期

[4]张茂林:《形象营销三部曲》,中国营销传播网

[5]金可:《国际广告》[J],国际广告杂志社,2004.1―立白提升有道

[6]电视批判,名人名牌――广告的形象代言

[7].cn 中国营销传播网

[8]闻名:《国际广告》[J] ,国际广告杂志社2006.5:――农夫茶演绎传统茶文化

劳汉:《国际广告》[J] ,国际广告杂志社2006.5-伊利明星广告的新抉择

第8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关键词] 认知翻译观;最佳认知翻译模式;汉英翻译

影视剧名属于专名范畴,被视为“作品之眼”,高质量的翻译是获得文化认同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作品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文化翻译的关键之一是避免文化误解,尤其要杜绝扭曲文化内涵。近十年来国产影视作品产量激增,频频参与角逐国际大奖,作为推广工作的一部分,影视剧片名和台词翻译日显重要。本文从影视剧名翻译的认知特质入手,结合对当前最佳的认知翻译模式的讨论,重述认知翻译操作的三个基本原则,有助于促进对认知视角翻译理论的丰富性和再理解。

一、影视剧名翻译的认知特质

不同于其他专名和通名翻译,影视剧名的翻译和剧本共构语篇,较之于其他范畴,这类专名的含义更加丰富。过去的翻译更多从文化学角度追求文化意象的重塑,倡导“归化”和“异化”视角的协调,但这并不是说文化功能对等和语言意义对应的追求拒绝认知层面上对语言文化本位的关照。

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视野自20世纪80年代始在我国得到深化。认知语言学没有严格意义的框架约束,富有灵活性和包容性,本质上是认知科学框架下多个语言研究流派的总称。它构建自身的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体系,桥接多范式的语言研究方法,树立了社会文化学的地位。其子范畴正如共筑的“群岛”,分享核心要义,中心论题包括认知语法、放射状网络、原型理论、图式理论、概念隐喻、意象图式、心理空间理论、框架语义学、构式语法以及以用法为基础的语言学思想等。第二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有六大基本原则,如语言单位是开放知识网络中触点的大脑激活,语言形式的意义体现了词同心智的投射关系等,[1]这种体验哲学的主观主义关照极大丰富了以往翻译的语言学客观主义思想,更大限度地解放了“镣铐下的舞者”。

重新挖掘以往的翻译标准中间包蕴的认知理念,对重新理解译者的身份和整合翻译策略有着特殊的借鉴价值。以认知思想来衡量严复的翻译原则,“信”诠释了译者对原文本的信息认知度。片名是施加于目标语观众对于包括影片类型及其他相关文本的直观心理印象。“达”解释译者对译名的双语文化的认知度,其过程需要在后续语篇的支持下精准转码,拒绝信息流失。因为题目不构成命题,不能成为表述的全部。“雅”则是新高度上创造性翻译的认知美学追求,尤其在当下,“人们开始注意协调文化精神的本质追求和技术导致的影视文化日益世俗化、大众化趋势之间的关系”[2]。翻译影视剧名作为一种认知活动,译者具有主体性和主动性,不同身份的想象式介入,检验自身的世界认知图式和语言认知储备,进而重构文本使之成为和谐译品。

概括说来,剧名翻译有三方面特质。首先是浓缩凝练。片名本身篇幅有限,译时须简洁明快,最大限度传递原信息。其次,要求文化体认。剧名是大众传媒艺术和娱乐形式,忌晦涩生僻。除特殊要求,避用专业术语。译时须照顾受众的认知需求,选择语言类型,连结文化和人性的共通点。最后,功能性语篇的呼唤功能。电影作为影人的文化艺术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商业活动,因此,片名具有广告语篇功能,包蕴和诉求了特定的广告效应。翻译的过程须追随文本的形式诉求、感染和影响观众,寻求认同。

二、最佳认知翻译模式

迄今为止,认知翻译模式中基于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构建的模式最完善也最有说服力。[3]福柯尼[4]认为各心理空间有相互映射的关系。心理空间指在为达到思考和交流过程中局部理解某一概念的内涵和所指的概念包。它负责明确语言事件参与者的行动目的并指导行动的策略。就影视剧名的翻译而言,概念整合翻译基于对剧名理解的心理空间知识的深化。翻译操作过程中,一个或一类文本被提及后,译者的可能身份开始构筑心理空间,促成文本空间对现实空间的投射。在语言形式的理解和选择上,译者和读者可以在指代或者隐喻相同或者不同空间里的事物。这些事物在认知上相互关联,具有触发作用。

在概念合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四空间概念合成认知操作模式是一种基于认知内容交互作用的自然语言意义在线构建模型。[5]该构想认为,各域的映射是人类独有的意义生产、迁移和操作的认知核心能力,语言结构和使用为内隐的空间域之间映射提供依据,外显的语言是内隐意义构建的极微小部分。构建过程复杂而内容丰富,是更高阶段的心理运作,并遵循两大重要原则,即建构性原则和管制性原则。在作为一类概念翻译专名时,先要符合概念合成的建构性原则,部分的跨空间映射以及对投射过程中的部分选择性,从而在合成空间中表现出新显的结构,并以语词的外显形式加以表征;同时,概念的合成受制于管制性原则,优化策略,具体表征为完善和整合结构与范式,维系各种内在的网络联结,保证合成空间的清晰性以及空间内部结构各部分的关联性等。毋庸置疑,影视剧名的翻译过程正好诠释了其中的多种蕴涵及其语词表征的路线。

三、重述认知翻译操作的三原则

翻译的认知观强调视角的整合,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重现源语篇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即译者的认知世界。此时语篇是操作的基本单位,语义被心智过程赋予了连贯性在内的多种认知特征。翻译的过程创而有度,拒绝随意。认知视角下影视剧名的翻译操作可以参照三条重要的原则,即针对翻译主体而言的主体性原则,针对功能定位而言的补偿性原则以及针对翻译目标而言的和谐性原则。[6]

首先,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译者具有主体性。语言活动具有体验性、多层互动性和创造性,影视剧名翻译尤其如此。译者从源语语篇特征出发,再现其内置的双重世界,即创作的客观世界及作者的主观世界,进而追求“解释的合理性”。以传统经典《水浒传》被译成105 Men and 3 Women来看,有人说这是译者的戏谑,反观其在信息传达方面似无不妥,但在文化体验上看,两者在凸显和背景上做了概念偷换,使视角发生了转换,突出地展示了在西方文化解读中无我体验哲学观的不足。冯小刚的《夜宴》票房成绩惊人地超过13亿,英译为The Banquet,在外国观众那里反响很好,译法巧妙地避开了文化误解,把持住剧情的高潮部分,把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又如,《卧虎藏龙》曾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英译名为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龙和虎的形象蕴涵浓厚的汉文化气息,译得不打折扣。在这里,前一个重写了中国式的“哈姆雷特”,后一个是东方传奇的演绎,译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原名化于一致,遵循了忠实的翻译宗旨,达到和谐翻译的效果。

其次,认知视野下的翻译在功能定位上要求补偿性原则。这一翻译观可以同当代语言学的其他成果互补形成合力。普通语言学从客观主义的角度寻找异质语言的规律性和共性,而功能和形式语言思想扩展了翻译维度和向度。认知语言学则通过引入体验哲学的理念,一改传统的客观主义真值条件语义学思想,从非客观主义加以解读,把语义看作是具有心智能力的人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学派为例,其把心理映射解读为符号的映射,强调认知语篇的表意功能和形式价值,从语篇的系统观和功能观对语域和语境赋值,其成熟的语境理论、功能句法理论、评价理论以及语法隐喻理论对翻译的操作和理论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认知学派不同,它更侧重了认知涉及外部世界的心理表征,认为语言根植于认知。基于此,认知翻译观同其他翻译哲学互为补偿,对于创造性翻译具有积极的建设作用。译者对影片内容、风格及内涵的理解是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语言形式和功能的转换过程。如香港都市剧集《掌上明珠》讲述一个关于朱家三女及其所从事的珍珠首饰生意的故事,英文为“apple of ones eye”,意为“珍爱的人或物”,中文正特指女儿。但把标题译成“Sister of Pearl”,一语双关,又暗含一个隐喻,使得直译意译相和,“珍珠”和“姐妹”的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将多重意思都包含了进来。这一译法同新近出品的“Flowers of War”,《金陵十三钗》有着类似的精妙的补偿功效。

第三,在翻译目标上,认知翻译观倡导和谐性原则。和谐既包括译者多重身份的内在和谐,也包括目标语和源语文本的和谐。和谐始于译者的体认。理解过程是译者消解其内在矛盾的心灵体验。翻译像巨大的贯通中西知识、弥合文化间性的桥梁工程,译者在这样一种自我冲突的心理体验中,寻求平衡点,从综合、统和和暗示走向分析、细微和明示,从而跨越和克服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基本分歧,以重新编码文本的方式呈现另一种文化。这样的翻译原则直指翻译的文化目标。张再红[7]曾指出,文化语义是客观映象和主观意识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和文化心理互动的结果。而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认知模式理论及框架语义学和认知人类学的文化模式理论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框架。因此,翻译影视剧名可以追溯这种文本的故事原型,根据词汇认知和情节认知的最佳模式,辅以其他文化理论,升华文化语义的传达进入理想的境界。如《黄飞鸿》译名为Once all upon a time in China,效仿《美国往事》的片名Once all upon a time in America,又如《刀,剑,笑》译为The Three Swordsmen让人马上联想大仲马的《三个火》(The Three Musketeers),中西不同的江湖传奇在良好的传译效果中尽显。类似译例在语言表述中找到了平衡点,实现了文化和谐的追求。

综上所述,从认知视角翻译影视剧名这一类专名时,首先须明确翻译的本体和客体及二者关系,在把握认知翻译操作的三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以语篇为基本单位,遵循认知翻译的最佳模式,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翻译在实践和理论层面上对真值和协调的核心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 Robert A Wilson,Frank C Keil.The MIT Encyclopedia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s/MIT,(Edit)[M].Boston:The MIT Press,1999:135.

[2] 张晓红.试论当前中国影视文化的“消解倾向”[J].学术交流,2009(08).

[3] 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和思考[J].外语研究,2004(01).

[4] 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 Fauconnier G,M Turner.The Way We Think[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6] 蔡龙文.论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机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1(05).

第9篇:有关时间的名言范文

论文关键词:陕北 陕北方言词语 地域文化

序言

历史上,汉语形成了多样、复杂的方言。陕西北部,即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级市,通行着陕北方言。陕北方言词语是指陕北方言中的词和熟语的总和,是陕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学者李光庭说:“言语不同,系乎水土,亦由习俗……”可见一定的语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地方习俗、传统观念等直接相关。陕北方言词语中有大量的地名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反映了当地的地理面貌、历史演变和人们的心理愿望。本文主要探讨陕北方言地名词语所反映的区域地貌特征和所积淀的陕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一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区域特征

人活在特定空间中,就不能不与反映空间地理位置的地名词语打交道。陕北方言词语中,地名的词语相当活跃,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词语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专名加通名。通名部分的词语大多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地貌特征,而专名部分则反映了当地物产特点。

1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地理特征

陕北在地理上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地貌上表现为沟壑纵横,峁梁相接,沟峁交错的特点。陕北人在给地理实体起名时多以“沟”、“墕”、“岔”、“崖”、“畔”作为通名。反观之,这些通名记录反映了陕北沟壑峁梁众多的区域地理地貌特征。

沟:山沟,地面低洼地带。陕北沟壑众多,以“沟”命名的地名词语也很多,如子洲的宋家沟、曹家沟等。

含:两山相连处,俗称“含”的地名主要集中于榆林地区。如子洲有米家、佟家,府谷有王家。

岔:道路分岔的地方。以此为名的有:绥德的霍家岔、清涧的岳家岔、子长的青阳岔等。

崖(陕北方言读nai):山边陡峭处。带有“崖”的地名有:神木的花石崖,绥德的李家崖等。

畔:黄土山体的旁边或附近。住在土山侧的地方多以畔命名。如子洲的杜家畔,靖边的张家畔等。石山或石卯梁旁边的地方则称为石畔。神木有雷石畔,子洲有马家石畔、侯家石畔等。

峁:顶部浑源、斜坡较陡的黄土丘陵。以“峁”为名的地名象神木的沙峁,子洲的拓家峁等。

梁:山体中间隆起的地方。以“梁”为名的地名如子洲的温家梁、榆阳区的李家梁等。

圪崂:山间避风处,以其命名的地方也有不少。子洲有周家圪崂,洛川有王家圪崂、史家圪崂。

圪凸(陕北方言读du, 上声):山间突出处。采用“圪凸”做地名的如清涧的师家圪凸,吴堡的樊家圪凸等。

崾岘:山上或平川地势险要地段。崾岘也写作崾险。如榆林的孙克崾岘、安塞的佛道崾岘等。

坪:黄土丘陵或山区中的平地。绥德有枣林坪、子洲有苗家坪等。

咀:大自然形成的三面环沟的地方或村庄。绥德有鱼家咀、安家咀。清涧有石咀驿镇。

其实上述地名不为陕北所独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不过,由于受到陕北区域地理地貌的影响,这种情况在陕北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观看陕北地图时会强烈感受到这一点。

2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当地的物产

地名不仅是当地地形、地貌的形象再现,同时通过地名也反映了当地区域物产特点。

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类似的还有安塞的榆树湾、志丹的榆树窑子、横山的榆树峁等。

佳县(原名葭县)因县境内有一条葭芦川,葭芦丛生得名(古人把苇芽叫葭,未出穗的叫芦,长成后的叫苇)。府谷有野芦沟。

米脂,因境内有米脂水而得名。米脂水,又名流金河,此地水土肥沃,盛产小米,质醇味美。史书上说米脂水“沃壤空粟,米质如脂”,因而在宋代首建米脂寨。

甘泉县名最早始于唐代,以县南谷崖有泉水“飞流激下,甘甜美味,隋炀帝游山时曾汲取”而得名。

陕北各地都有枣树种植,因此以枣林、枣树命名的地名也很多,如绥德有枣林坪、绥德的枣树湾、安塞有枣树台,志丹有枣林坡。

其他植物在陕北也多有栽种,如柳树、槐树,梨树、桑树、柏树、桃树、海红等。以此命名的如:安塞有柳林镇、柳湾,榆林有红柳沟镇,定边有柳树梁、红柳沟;安塞有槐树庄,志丹槐树台,子洲有槐树岔;安塞有梨树沟;府谷有圪针塔;府谷有桑林坪、桑园梁;府谷有柏树峁;绥德有桃树峁;府谷有海红梁等。

在陕北各地反映动物的地名不多。陕北各地有雉鸡,这在地名中有反映,如定边的金鸡湾、金鸡滩,这里的金鸡疑为雉鸡的方言改称,另外如榆林有野鸡河等。

榆林的上盐湾、下盐湾,也因其盛产盐而得名。此外从靖边:宁条梁镇、黄蒿界乡、席麻湾乡,清涧的石盘乡等地名都可了解当地的物产特点。

二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文化内涵

1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古代民族接触

陕北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历代王朝为了争夺陕北这块地区,长期频繁进行拉锯战。战争之后,陕北汉民族人民与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人民融合杂居、交流交往,这些为陕北文化注入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陕北曾是少数民族活动的舞台。宜川县有库涡川、延安有库利川、延长有渭牙川,便是匈奴语“库涡、库利、渭牙”,加汉语通名“川(chuan,按陕北方言读上声)”命名的。

陕北榆林、神木、府谷等地区接近内蒙,地名命名多受蒙语影响。这些地名多分布于靠近内蒙古的村庄。此外,还有蒙语地名加汉语方位词或通名形成的地名,如神木的大保当(灌木丛草滩)、中鸡等,这些地名,充分反映了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相处,互相学习,相互交流的民族融合局面。

伙盘指清代农民租种蒙旗土地的地方,也作“火盘”,因而也有以此命村名的。榆林有白家伙场、郭家伙场,神木有铁匠伙盘、杨伙盘,这些地名反映了汉蒙交往的史实。

另外,还有一些受其他少数民族姓氏影响的地名。如与历史上北魏时期的鲜卑族活动有关的乞佛(洛川县朱牛乡有上乞佛村、下乞佛村)等。历史虽已远去,但地名这一活化石却镌刻了民族融合的情景并把它顽强地保留到今天。

2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陕北古代军事

在我国历史上,整个西周阶段,陕北地区基本上是被猃狁占据着,秦汉时期陕北属上郡所辖,而上郡在当时的军事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东汉末年,陕北则为匈奴等族占据,隋唐时代,陕北曾是突厥部族活动的地区。宋金元明时期,陕北是国家的军事要冲,边防重镇,历代王朝为了这块地区,曾付出了很大代价。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沿线设置榆林卫,筑“边墙”,设城堡,从含有“铺,驿”、“墙、城、堡”的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则可以看出古代在军事防御方面的布局。

宋时为防御突厥、西夏,在沿边地带择冲要处建立一系列城、寨、营、堡组成的防御体系,含有“墙、城、堡、寨”的地名,可以追溯到宋代。地名中的“墙”即指长城。含有“城”的地名,由于时代的原因,有的城址已废,但其轮廓仍然清晰,成为陕北的名胜古迹。如统万城(靖边),又名“白城子”,曾是东晋时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的都城;杨家城(神木),即古麟州城,为古代边塞著名的军事堡垒。陕北地名中有铁边城,五谷城(吴旗)、朱官寨(佳县),新寨(吴起),太和寨(神木),张家寨(子洲),高家堡、栏杆堡(神木),响水堡(宜川)、安边堡(定边)、解家堡(神木)、榆河堡、龙州堡、归德堡、双山堡(榆林)、波罗堡(横山)等,这些地名有些是宋代设立的。从这些地名,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布局设置。

3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官民追求和平安宁的心理和宗教信仰

词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词语的使用和演变可以映射出陕北人民的文化心理。陕北地名词语突出反映了历代当地居民祈求安宁的心理,反映了他们的宗教信仰。

陕北地名词语反映官民渴望“安宁,安定”的愿望。陕北方言地名中的含有“安”“宁”“绥”等词语集中反映了厌恶战争,祈求安宁的心理。如延安、安塞、保安、安定、安边、顺宁、抚宁、安民(延川)、定边、靖边、绥德等。

类似这种借地名词语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如陕北地名中的吉利坪、丰富庄等,都是用含有吉祥如意的词语表达美好心愿。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还渗透有错综复杂的宗教信仰,至今遗留下的佛教、道教有关的地名即是有力的证据。如黄龙小寺庄,因宋时佛教寺院圣寿寺而得名;延安市的石佛沟村,因村口石崖有佛窟而得名。此外还有神树塔、神树沟(神木)、龙王庙(府谷)、长官庙(吴旗)、老爷庙(定边)等,这些词语则与陕北当地的错综复杂的民间信仰有很大的关系。

4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陕北大部分地区地处山区,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蕴藏于古老的陕北方言词语中。由于自然条件差,又多受干旱、风沙、盐碱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人们的房屋多建于山边或山间避风处,生活异常艰苦,习惯称劳动为“受苦”,把庄稼人称做“受苦人”。如绥德的碌碡峁,安塞的镰刀湾等将古老的传统农具蕴涵于地名中,反映了生活在陕北黄土地的人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像延安的韩家窑子、任家窑子等以“×窑子”命名的地名在陕北很常见,从中可看出某地最初入住的居民的情况,以及人们居住以窑洞为主,居住地比较固定的生活特点。

5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人聚族而居的生活习俗

“×家”格式的地名词语在陕北各地普遍存在。如清涧的李家坪,绥德的李家崖,子洲的汪家崖、杜家畔、马家石畔、苗家坪、周家圪崂,靖边的张家畔、拓家峁,米脂的井家畔,清涧的郝家畔,府谷的苏家畔,横山的王家峁,榆阳区的李家梁,清涧的李家坪,洛川的王家圪崂,等等。

中国人自古就重宗族,重血缘,有亲属或宗族关系的人往往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以宗族的姓氏作专名,加上反映该村落地理特点通名的地名全国各地都有。陕北,地理条件差,自然条件恶劣,加之地广人稀,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这就需要同宗族的人互相照应,共同应对各种困难。所以,在陕北各地,象李家坪这样的地名非常多。作为语言,类似的地名强化了陕北人的地缘关系,陕北同族或同村或同地域的人特别抱团,老乡观念非常浓厚。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移迁,聚居在一起的人未必都有宗族或血缘关系了,居住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但地名词语却顽强地存在下来,从而把祖先们聚族而居的生活习俗记录下来,流传了下来。

三 结语

方言地名词语作为社会生活以及人文环境物化的代号,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探索方言地名词语,从中可以揭示内涵丰富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与陕北地域文化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陕北方言词语反映着陕北地域文化,透过它可以了解本地域种种文化现象,包括历史交往、地理环境、生活生产习俗、宗法观念、思维方式等。另一方面,陕北文化对陕北方言词语的形成、运用和发展演变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陕北的榆林明清之际作为边塞,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所以榆林城里的老年人骂人:看你哪个囚犯脑袋。别的地方的人则很少有这种骂人法。总之,研究陕北方言词语与陕北地域文化的关系,可以使我们深刻领会语言和文化是如何共生共存的。

注:本文是陕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JK158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育林:《陕北人学习普通话教程》,1993年。

[2]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

[3] 吕廷文:《浅议陕北地名与陕北古代文化》,《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4] 尤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