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作息时间调整通知范文

作息时间调整通知精选(九篇)

作息时间调整通知

第1篇:作息时间调整通知范文

1.人才优势。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区位不再成为直接影响人们工作与生活地点的因素,这就大大拓宽了组织的人才来源渠道。组织可以动态地集聚和利用世界各地的人才资源,这为获得通常很难招聘到的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减少了关键人才的流失。

2.信息优势。虚拟团队成员来源区域广泛,能够充分获取世界各地的技术、知识、产品信息资源,这为保持产品的先进性奠定了基础。同时,成员可以采集各地顾客的相应信息,反映顾客的需求,并能及时解决客户的相关问题,从而能够全面地了解顾客,有利于组织尽快设计和开发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建立起良好的顾客关系。

3.竞争优势。虚拟团队集聚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具有知识结构优势,众多单项优势的联合,必然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同时,通过知识共享、信息共享、技术手段共享等,优秀成员好的经验、灵感能够很快在数字化管理网络内得以推广,实现优势互补和有效合作。网络内良好的知识采集、筛选、整理、分析工具和机制,使众多不同渠道的零散知识可以迅速整合为系统的集体智慧,转化为竞争优势。

4.效率优势。团队是高效组织应付环境变化的有效手段之一,而虚拟团队利用最新的网络、群件、移动电话、可视电话会议等技术实现基本的沟通,在技术上的诱惑力更是显而易见的,团队成员之间可以及时地进行信息交流,防止信息滞留,从而缩短了信息沟通和交流所用的时间,确保及时作出相对正确的决策。

5.成本优势。虚拟团队打破了组织的界线,使得组织可以大量利用外部人力资源条件,从而减轻了组织内部人工成本压力。在此基础上,组织可以大力精简机构,重新设计组织构架,使人员朝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方向流动,促使组织结构扁平化。此外,团队柔性的工作模式减少了成员的办公费用、为聚集开会而支付的旅行费用等,也减少了重新安置员工的费用,从而降低了管理成本。

管理虚拟团队面临的挑战

虚拟团队不同于传统的实体团队,成员不再依赖于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办公场所而运作,而是就职于一个虚拟的空间,主要依赖于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实现远程的沟通与协调。这种虚拟组织的出现,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1.沟通的障碍。

首先,成员之间缺乏相互接触时所具备的特征,如无法感知语言信息、形体信息、行为信息所表达的意见、观点、态度等,而这些特征往往是提高团队效率,创造一流业绩的先决条件。

其次,成员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传统、风俗习惯等等,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冲突。例如,由于语言上的差异,在信息交流时,很容易导致信息传递的丢失和失真;又如,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每个成员很容易带着自身文化的“有色眼镜”来感知信息,从而导致对信息理解上的偏差,甚至误解;再如,在合作过程中,习惯性的防卫心理和行为,也为团队内部的沟通设置了障碍。

此外,成员之间的沟通一般仅限于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减少,然而非正式沟通往往有助于成员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组织的技术创新,有助于成员体验团队文化,有助于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有助于团队凝聚力的形成。这种交往的减少容易使成员产生孤立感和焦虑感,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会趋于疏远,并导致缺乏对团队目标的认同。

2.协调的难题。首先,虚拟团队每一成员都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要把这些强势个体揉和在一起,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其次,每个成员都处于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作息时间、不同的工作顺序、不同的工作方式等,这也给整个团队的协调增加了难度。此外,成员间的沟通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而有的成员可能不会使用这些技术,如不会收发E—mail,不会上网等等,每个成员的技术熟练程度也可能不同,这势必会导致信息的单项流动和反馈的不及时,进而影响整个团队的效率。

3.成员的道德风险。虚拟团队的特点决定了远程管理是其主要管理方式,这就给成员个体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规避义务或责任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每个团队成员都是理性的,都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轻易离开所处的团队。这不仅会造成团队人才的流失,影响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可能造成知识、信息、技术的泄漏,给组织带来严重损失。

4.交流手段的脆弱。现代通讯设施是构造虚拟团队的基础,通讯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如停电、机器损坏、线路断裂、网络阻塞等,沟通就会被完全中断,从而影响团队的正常运转。

虚拟团队的协调管理

虚拟团队依赖信息技术实现远程沟通,其诱惑力是显而易见的,但也使得团队管理与协调问题更加复杂化,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管理失控。如何管理这种团队,提高团队效率,是管理层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1.革新管理思想

虽然虚拟团队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团队,但与传统的实体团队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它具有自己的特征和运行机制。面对这种无形的团队,传统的命令和控制方式已不再有力,要真正管理好虚拟团队,就必须调整团队成员的定位,并在团队中树立起良好的信任氛围。

2.建立新型管理体制

(1)调整成员角色定位。虚拟团队成员一般以知识型员工居多,远程管理使得组织的监督与控制功能弱化,这种情况下,仍然沿用传统的成员定位是行不通的。在虚拟团队中,需要对成员重新定位,把他们从“劳动者”角色转为“会员”角色。作为会员,他们需签订会员协议,享有相应权利和责任,最重要的是参与管理。成员归属的对象也不应是某个“地方”,而是由所有团队成员组成的一个虚拟的“社区”。

(2)明确团队的战略目标。在虚拟团队中,战略目标是领导关系的替代,明确的目标是成员协同工作的基础。因此,团队在建立之初,要尽量让每个成员了解团队的目标和远景,并及时获取员工的反馈信息,在互动中加深对目标、任务以及在团队中的角色的理解。此外,在团队运转中,要尽量掌握每一成员的工作状况,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

(3)建立信任关系。可以说信任的建立和维系是虚拟团队管理的核心问题,相互信任是虚拟团队运作的基础。团队对成员的信任其实是一种信心,即对成员能力的信心,以及对他们忠诚于团队目标的信心。在团队中建立信任关系,首先意味着要承认“个体”,即充分认可、接受和尊重成员个体的知识、技能、态度、行为、文化、信仰等,同时要具有强烈的产权保护意识。其次,要对组织进行重新建构,建立任务封闭式的独立工作单元,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充分发挥知识结构优势,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当然,这种封闭式工作单元如果不能及时跟上市场、客户和技术的变化,则会给整个组织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成员必须时刻紧跟变化的步伐,形成一种不断学习的文化。

(4)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团队的运作,仅仅依靠信任关系的维系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规避成员的道德风险。首先,在给予充分信任的同时,必须保证个体目标和整个团队目标的一致性,这就要求把信任和契约联系在一起,以契约的形式明确成员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其次,在把握虚拟团队成员组成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虚拟成员的需要,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建立良好的团队环境(技术条件、学术氛围、团队文化等)、提供挑战性的工作、给予丰厚的回报、组织跨地域学习、交流等等。众所周知,建立团队激励机制的最大困难在于难以衡量个体的业绩,这也意味着在虚拟团队管理中,往往需要把激励机制建立在团队产出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激励框架要有对团队内部协调性的刺激,通过把个人收益和团队业绩结合起来,促使成员在创建团队绩效中更加努力。

3.虚拟团队技术手段的管理与协调

信息通畅是虚拟团队正常运转的根本保障,因此,技术手段的可靠性问题是团队应该关心的首要问题。首先,团队要选择适合的、可靠性强、效率高的一种通讯技术作为团队的主要沟通渠道,同时要交叉运用多种沟通方式,以防止某种技术手段突发故障而影响整个团队的进程。其次,要加强对技术设施的配备、技术手段的使用、更新以及开发的管理,并及时对成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此外,可在团队中安排一到两名专业技师,其主要职责在于排除突发故障,并负责技术设施的开发、安装和调试等。

4.虚拟团队知识信息的管理与协调

在虚拟团队网络中,每个结点都是知识和信息的积聚点,这些知识和信息在整个网络中的流动,必将大大提高整个团队的竞争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在注重发挥成员个体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互动式学习和交流,建立起知识与信息共享的内部环境。同时注重培养知识与信息共享的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和信息共享。此外,为了减少信息交流中的丢失、失真与误解,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信息标准化,以规定的格式、编码等实现信息的传递。

5.虚拟团队跨文化的管理与协调

文化差异问题是虚拟团队管理中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为此,首先可以通过文化敏感性培训,让成员了解文化差异的状况,以及可能带来的相应问题,使成员接受和认可他人的文化背景,尊重他人的语言风格以及行为习惯、等,以减少因不同文化带来的冲突。其次,在尊重成员个体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加强团队文化建设,形成与整体目标一致的团队文化。在团队运作过程中要充分沟通信息,加强协调,促进团队文化的形成。此外,促进工作、信息标准化,通过与工作有关的程序、方法的标准化,可获得一定范围内的统一性,有利于沟通。例如规定成员每天至少接收两次E—mail,以解决因作息时间不同而导致的信息反馈的延迟;再如,在与工作有关的信件中,尽量使用标准格式,从而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问题。

6.虚拟团队成员的管理与协调

在对团队成员的管理与协调中,还需要注意营造团队的“社区”氛围,使成员产生归属感,增强群体意识。在虚拟的社区内,允许成员自由交流,使他们彼此成为朋友和伙伴。此外,还要注重增加成员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如定期会晤、组织培训、相互走访等。

第2篇:作息时间调整通知范文

随着中国体育教育不断深入的改革,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体育教学中,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能动性,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性、教育性和技能传习。学生自身能动性和主动性的挖掘,对学生学习的运动技能动作的掌握能及时给予有效的信息反馈,是一种有力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颇具教学意义。因此,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信息反馈的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反馈,是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即将输出量通过恰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它是以实际为演绩,而非以其预期演绩为依据的控制,是输出信息的一部分,根据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把部分输出的信息又返回到输入信息中,并且反馈给伺服机构,伺服机构对其进行调整,把不精确、不适宜的反应调整为精确的、适宜的反应。反馈所起的作用是校正应答,适应答更加精确,并强化和巩固正确的应答。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教学授课的成功从控制论的角度是对教学信息反馈的作用和控制。其已有研究大都对执行机构的信息反馈进行研究,针对学生自身反馈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学生是最终接受知识掌握运动动作技能的主体,因此对学生自身反馈的研究十分必要,尤其是体育教育不断深入的改革,具有现实的意义。

2.反馈教学

反馈教学应用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的原理,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在融洽及合作的氛围,由教师引导控制学生进行系统性、创造性的学习,以应用知识和发展教学为目的,突出教学中的教与学之间信息交流、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始终以信息反馈为主线,及时调控和完善教与学,力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科学性、指导性极高的教学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个反馈闭合式回路。它的优点在于,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学生也要把体育教师所授的知识技能的接受程度回馈给体育教师,通过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输出反馈,体育教师才能准确的了解学生接受的程度和学习的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教与学,重新组织第二次学习,查漏补缺,使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教师所教内容。因此,理想的教学是要求体育教师时刻注意摄取学生的各种信息,及时做出调控和完善,保证以最适合的方式和速度,以最高的效率和可靠的科学性进行教学。使学生对信息反馈达到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改进学习方法等;教师能及时掌握教学效果,有利于及时调控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相互及时传递使信息量得以控制,取得最佳效果。

3.不同的信息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1信息反馈的概念及分类

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和不断科学发展,反馈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深深的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技术,学生接受体育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技术;在这样的双边性和教育性活动中,信息反馈是交换信息的一种过程。信息反馈是指将控制系统输出一部分的信息用于被控制系统,产生出来的结果和作用经过分析和应答再传给控制系统,对信息再输出、再产生出发生影响的一个过程;也可以说是被控制系统以任何的方式向控制系统提供被控制后的各种变化现状的信息,它是通过对过去的情况和结果做出对未来的调整和完善的一种方式,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信息反馈所起的作用在于,处理信息及时、准确;控制计划合理、管理灵活,使之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对方案进行比较和择优;有助于进行预测工作和顺利开展。任何信息的接受都会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即有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是指产生于系统内部,反映系统自身状况并有系统自身接受的信息;外部信息是指产生于系统之外的系统,反映系统对产生于之外系统的影响并为系统所接受的信息。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学生讲解一项学习的运动技能时,首先是讲解其该运动技能的的动作要领和精髓,然后学生对这些运动技能进行理解后,再通过大脑皮层向运动器官发出自我控制的指令,最后学生才能完成各种运动技能动作的身体练习在体育教学中,任何信息反馈都是通过内部的信息反馈和外部的环境反馈所得的,因此,信息反馈分为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

3.2内部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内部反馈是指学生通过自身内部感知获得向运动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反馈。可分为触觉信息反馈、本体信息反馈和自我反馈。触觉信息反馈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对外界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均全面进行学习的本能反馈的一种学习方式。例如,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学生就是通过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对外界温度、湿度、疼痛、压力、振动等方面来熟悉球性增加球感,达到以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各种不同方向的技术动作。本体反馈是指学生凭借自己的肌肉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去接受被传达出来的信息的一种反馈方式。例如,健美操、体操、太极拳等,学生就是关节和肌肉的本体感觉去接受被传达出来的信息来调节自己身体姿势和呼吸频率,以调整和完善动作的规范性。自我反馈信息是指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接受到一定的信息量后,为了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采用的心理上自我调节的一种学习方式。例如,跳马、吊环、单杠等,学生通过自我感觉使大脑皮层上与动作信号形成暂时性联系通过位觉、触觉、本体感觉以及学生主观感觉来调整和控制自己运动技能中的动作。

3.3不同类型的外部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外部反馈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运动技能练习中或练习后,由外部提供的反馈信息。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来自于体育教师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是听、视、本体感觉和控制,即讲解示范信息反馈、同步信息反馈、快速信息反馈、滞后信息反馈、经验信息反馈和语音和非语音信息反馈。而同步信息反馈、快速信息反馈、滞后信息反馈属于体育教学中时间上划分的反馈。

3.3.1同步信息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同步信息反馈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做运动技能动作过程中对学生运动技能动作进行指导与纠正的反馈方式。同步信息反馈常用于运动技能动作持续时间较长的周期性运动。例如,有时间持续带一定距离的轮滑、游泳、射击等,这些由于都具有一定时间的持续性,学生在运动技能动作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就具有了对所接受的外界反馈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改进和完善时间性的保证。体育教师可通过不同的反馈信息对正在进行运动技能练习的学生加以提示和指导,从而使学生对自己正在进行着的运动技能动作加以调整和完善,及时将接受到的反馈情况表现出来,即时使体育教师准确的了解到向学生发出的反馈效果,为如何发出下一步反馈做好教学准备。同步信息反馈的优点在于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的提示和指导能够对正在练习运动技能动作的学生进行及时调整、改进,使练习、反馈、调整、改进;再反馈、再调整、再改进同步进行使其完善,以达到学生练习运动技能动作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3.3.2快速信息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快速信息反馈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技能动作练习完成后,立即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加以指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快速信息反馈常用于练习运动技能动作持续时间较短或非周期性的运动项目中,例如,投掷实心球、羽毛球、体操等。因根据有关快速信息反馈大量的研究数据表面,学生在练习运动技能动作结束后,绝大部分运动技能动作的记忆在大脑中保留的时间约25—30秒,随后对运动技能动作记忆的完整性和清晰度逐渐消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对学生个体运动技能动作的提示和指导的最佳时间是在学生练习完运动技能动作后25秒以内进行,使学生对自己练习的运动技能动作具有较为清晰和完整的记忆时,能够及时接受到体育教师的正确反馈信息。所以,快速信息反馈的优点在于,在体育教学中,能够较大程度上充分利用学生在练习运动技能动作中的本体感觉、呼吸频率、记忆效率等,从而使学生的运动技能动作的感觉记忆与体育教师正确的信息反馈发挥极致得到完美的结合。

3.3.3滞后信息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滞后信息反馈是指比赛练习后给予以及体育教师的课后总结。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正在练习运动技能动作的学生提示和指导过多,会割裂体育教学的完整性,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和积极性降低,使学生对体育教师在练习中指导的运动技能动作记忆的清晰度逐渐消失,连接性中断,导致思维模糊严重破坏了教学的完整性。因此体育教师可合理的运用滞后信息反馈的方式,在学生练习完运动技能动作后,对学生练习运动技能动作的情况加以指导和完善。若在学生相对集中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先对整体教学情况进行讲评;再对运动动作技能练习中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进行讲解;最后对运动动作技能具有典型性问题的学生进行剖析研究,提出学生应改进的方式和努力的目标。使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在练习中的不足,体育教师更进一步的掌握学生接受的程度和教学的效果,以便学生在以后练习中加以改进,体育教师在以后教学中加以调整和完善,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反馈的时间性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要充分研究其规律和灵活的运用,达到在最佳的时间以最佳的反馈方式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指导,以不断提高和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教学魅力和教学品质。反馈,从体育教学中的整体性到运动技能动作形成中的局部性,离不开内部信息和外部环境的信息反馈,因此,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同时还起着各自独特的作用。若根据唯物辩证法内外辩证关系原理便得知,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外部反馈最终还是通过内部反馈才能发挥作用,既要关注外部反馈,也要注重内部反馈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双重地位。

4.结语

第3篇:作息时间调整通知范文

【论文摘要】档案的集成化管理是数据的集合、信息的集合、技术的集合、多学科的集合,它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文章在分析档案集成管理的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档案集成管理的对策。

档案工作就是管理档案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各项社会活动服务的工作。国家管理机器的正常运转、民族文明的传承以及经济与社会的进步都依赖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不断介入,档案集成管理应运而生。档案集成管理,就是对传统档案信息中的各要素进行优化重组,形成相互之间的竞争性互补关系,通过竞争冲突,来实现彼此互补匹配的功能。

1档案集成管理的特点

1.1非线性相干性

非线性相干性是集成管理的本质特征,管理的投入和产出不再是一一对应的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呈非线性关系,非线性相干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档案进行管理各环节间的相互作用不再是简单的数量相加,而是相互制约。第二,档案集成要素的非对称性。即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是呈对称状态排列的,而是在同一集成体中处于不同侧重的状态。

1.2动态开放性

动态性要求我们在集成管理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系统内外环境要素的变化,并且及时调整相关的内容,以保证管理系统的适应外界的变化要求。开放性是指集成管理的运行是全方位开放状的,管理系统可以随时和外界发生能量、物质、信息、知识等各方面的交换。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系统参数进行调整,从而适应环境并随之进化,从而使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运转。

1.3是一种柔性化管理

在档案管理的运作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弹性,是一种人本核心的管理运作方式。管理实施主要是依赖非强制性的软性手段和方式推动。因为在档案的集成中,人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是不可缺少的,不管技术和设备是多么的先进,都要靠人去实行和操作,人始终在管理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如果没有档案人员对档案各业务环节的操作,对信息技术的支持,对档案工作的创新性思考,档案集成管理系统将难以运作,档案事业也难以发展。

1.4是基于知识平台的集成管理

档案集成管理,是基于知识平台的集成管理。是在知识平台基础上的信息和数据的集成,将分散的专业知识进行分类、汇总变成具体的、系统性的知识,它是在信息、科技、智慧为代表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将人力资源的不同方面、信息管理、信息利用与开发服务等内容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更好的完善档案事业的管理和创新,实现资源的使用和配置最优化和便捷。

2档案集成管理的主要内容

档案集成管理是信息的集成、任何组织的集成、技术的集成和多学科的集成。

2.1信息集成

档案系统信息集成是整个档案集成管理的基础,是在知识平台的基础上,将档案文件与管理中文字、图像、声音、空间、时间等各种信息的集成,同时将信息进行整理、分类、汇总,输入的是分散的信息,输出的是系统的信息。只有在信息集成构建的信息通道基础上,各不同功能的部门、环节才能克服时间、空间以及不同环境的障碍,实现信息的自由流通,各部门才能得以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才能提高档案管理运作整体水平与效益。

2.2人和组织的集成

不论是多么先进的技术装备都是由人来操作和完成的,因此人是系统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因素。首先是对各类人员的协调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只有同心协力,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总体工作目标的实现;其次是实现人与计算机的协调,即保证计算机能更好的为人所用,这就要建立合理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进去意识;最后,培养具有协调性、创造性的企业文化,使我们的活动都遵照一定的文化价值标准,增强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对组织的融合力。

2.3技术集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技术联合应用成为现实,档案集成管理同样也需要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的支持,要依靠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硬件条件的支持等等。简单的说档案集成管理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综合运用。

2.4多学科集成

档案集成管理是多学科的集成,是图书、情报、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我们通过对文献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处理,保证文献信息获取、加工、贮存、传递等渠道的畅通,提高文献信息之间的传递效率和利用率;通过网络共建、资源共享等手段,实现信息、信息人员、信息技术、信息设备等各种要素之间的匹配与磨合,为用户提供集成的一站式服务。

3档案集成管理的应用

3.1档案人力资源集成管理

档案人力资源集成管理是指在档案工作中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整套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制度,使人员集成在整个档案集成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他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不管现代的科学技术多么的发达,人始终是操作和实行的核心。档案人力资源集成管理不但要协调各类人员的工作,还要实现人与技术的集成,人与计算机的集成,以及培养具有协调性、创造性的企业文化。档案人力资源集成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将最优秀的人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在体现员工价值的同时,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二,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培训是企业送给员工的福利,也可以增强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对企业的向心力,只有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才能驾驭高科技航向,只有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才能在信息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有竞争才会有动力和进步,要适当的对员工进行激励,鼓励其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3.2档案信息服务集成管理

档案信息服务集成管理是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复杂服务功能集成,是指将分散的资源和服务按照一定的规则链接成一个整体,从而灵活配置所需的信息系统或信息服务流程,它要求建立一个能够集成各种类型的数字资源的统一的检索平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要实现档案信息服务集成管理,第一,要更新观念,用系统的思考方式对待新的档案工作流程。第二,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档案信息服务集成是以网络技术、集成数据环境的实现为前提的。只有当我们掌控了数据、文本、图像和声音的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建立了多功能界面的环境下,信息集成服务才会成为可能。第三,就是要提高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人是一切的主导,再先进的技术都要人来操作和实行,因此要重视人才的培养。

4结论

档案集成管理是信息时代对档案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它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和人的集合和统一,档案集成管理不仅要求对档案文件进行控制,而且还要求在这个管理系统中的要素能够竞争互补,发挥更大的作用与功效;它也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完全数字化的技术基础。只有实现了档案管理集成化,档案工作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宝山.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孙淑扬.档案计算机管理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4篇:作息时间调整通知范文

近几年,利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师与学生进行科学调查、增强学习体验,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从业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极大关注。首先,利用万维网可以方便访问到海量前沿科学信息,还可以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的交互,这取代了面对面的会议与传统文本。其次,课堂中信息技术的精心编排能够增强学习者对科学思想的理解,促进学习者的独立性,并使其参与到科学学习中来。

但是,信息技术与科学学习的整合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例如,对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要求,这需要教师与学生一有闲暇时间就要练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再如,科学学习需要真实情境的创设,这也需要系统硬件和软件的配合。如果希望学生能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工作,那么学生参与的活动必须是真实有意义的,这意味着学生应该获得机会来应用他们日益增长的科学知识、练习制定决策、学习有助于科学家获取知识的社会实践和讨论。同时,真实性的需求对传统学校环境也提出了挑战,因为活动中包含着自我导向的学习者,他们通过不同的来源调查、解释、评价信息的可信度,进而解决自己的问题,而这样的活动很难实现。

如何克服上述难题?尽管信息与通信技术提供了一套工具来支持这种努力,但是单独的信息技术改变不了科学课堂中的教学实践。如果希望利用信息技术转变科学学习方式,不仅需要塑造教师的教学法,而且需要研究者与教师的协同,并且需要我们去探索信息技术的创造性、协作性、实验性和评价性。

当前,已经有大量实例表明使用信息与通信技术进行学习方式转变是可行的,但这需要对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实施原理进行深刻理解。而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的不同的信息技术工具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针对特定目的开发的,这就意味着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受到如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即教师已有的关于技术的应用与情境的知识、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教师使用技术作为替代或辅助的教学实践。我们只有对这些因素进入深入探索,才能保证信息技术与科学学习实现深层融合。

信息技术与科学探究学习整合的内在逻辑

首先,基于探究的科学教育需要学生研究他们自身的疑问与问题,并搜集数据与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有人认为,当学生在科学课堂上进行针对自身的调查并参与研究时,他们就有可能呈现更多的自主性,掌握更高的学习技巧,这也能够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权利关系。这个结果很重要,因为它可以被解读为“学校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

其次,科学上的探究学习需要使用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来整理、分析和展现数据,这些数据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当学生进入网络与协作学习时,学习中就包含基于网络的通信工具,并用其分享信息。这些基于网络的技术,如网站、电子邮件、音视频的应用程序,都能够支持学生在本地或远程搜集、分享或传播信息。如果学生能够使用技术进行搜集、分享、传播信息,并且信息传播的范围超出了原有班级的局限,那么信息与通信技术就拥有了支持学生展开科学调查的可能性。

我们在探讨信息技术与科学探究学习整合的本质时,可以发现,使用技术的科学教学在学习本质上是一个使用工具谈判与交易的过程,这些工具带有自己的社会、文化与认知维度。McKinley建议,“所有知识反映的及其本身都是文化价值观的体现,也是知识的来源”,因此,知识不是静态的,而是构建的、循环的、共享的。脑海中有了这种想法,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就能够通过网络访问分享信息,这就是科学学习的探究核心。

信息技术与科学探究学习整合的四个研究方向

在德国,“allgemeiner Didaktik”类似于通用教学理论,它包含计划、行为、教学思想等内容,“Fach didaktik”类似于特定学科教学理论,如科学、数学,德国的教师对这两种教学理论有着严格的区分。“Fach Didaktik”专注于特定学科、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Fach didaktik”三角形直观地展示出来(如图1)。三角形显示了教师、学生、学科内容间的关联,并把它们作为三个互相独立且彼此关联的实体。

在美国,教师教学法研究的关注点不是学科内容,这导致了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分离,课程研究关注课程的实施与构建,教学研究关注测量结果与测量方法。舒尔曼使用他的学科教学知识(PCK)范式提出并描述了教学法与内容的交叉部分(如图2)。舒尔曼强调内容与教学法的整合,认为这可以塑造教师的专业技能,并认识到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内容与教学法的混合,它是教师的职责范畴,并能够展现出教师对自身专业的独特理解。

承继舒尔曼的PCK理论,Mishra和Koehler提出了TPACK理论,并指出关于教育技术的研究缺乏理论基础与概念基础,应该集中对教师行为与实践进行定向研究,强调重新定义PCK理论框架的重要性,应用技术的教师教学法理论框架需要考虑到工具、实践、境脉,以及这些因素结合的方法。Mishra和Koehler认为,在三种元素的融合中,TPACK超越了各个元素的简单叠加,并把孤立地使用某一元素视为对良好教学的损害。因此,当教师使用技术支持教学时,TPACK能够展示出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

基于TPACK理论,Angeli和Valanides将TPCK修改为ICT-TPCK模型,模型特别强调在教与学环境中ICT的整合。学习者对具体学科内容具有已知困难,也具有对学习中的境脉知识的了解,两项内容组合后会产生一定的意义,当特定的技术类型与内容、境脉、学习者、教学法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时,教师的ICT-TPCK将受到ICT影响,同时还需要教师对学生使用ICT的能力有所了解,这样才有助于改造并增强学习。在科学探究性学习案例中,这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新方向:探究学习社区(CoI)创造科学学习混合新空间

基于此前的研究,近年来信息技术与科学探究学习整合又产生了新进展:通过创建探究学习社区来创造科学学习混合新空间。

研究者发现,当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探讨问题时,他们需要频繁地通信以寻求解答、分享收获、查找新的信息,其中既包括课堂组织内的通信,也包括课堂之外的通信。Garrison、Anderson和Archer将面对面的协作学习与虚拟的协作学习结合在一起,对在线教学的意义进行阐述,创建了名为“探究学习社区(CoI:Community of Inquiry)”的框架模型。这一框架将网络视为组织成员使用数字工具进行通信、连接、聚集在一起的手段,从而试图透析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教师如何在数字化网络环境中将不同的元素进行精心的组织编排。

探究学习社区框架描述了三个元素:社会存在、认知存在和教学存在。关于社会存在,研究者指出在线环境塑造了组织成员的身份,学习者通过分享进行探究,在社会层面与精神层面投入精力展开这类活动。认知存在描述的是智力的参与,在网络建立起来之后,学术上对智力参与的研究越来越多,认知存在也意味着在线网络成员思想不断优化的过程,指出了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想法会产生汇聚,方便学习者进行整合与应用。最后,教学存在是建立在教师知识、教师对社会功能与认知功能的认识之上的,这需要开发出支持学习目标的教学法策略。Akyol、Garrison、Ozden讨论了教师与学生在分享过程中的角色,他们认为,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担任的是促进者与向导的角色,对讨论与学习进行引导。

探究学习社区强调境脉因素。在网络环境下的科学课上,学习者在探讨中通过阅读、倾听、回应其他人来寻求正确的观点,通过这种多模态的讨论模式可以获得附加的学习体验意义。同时还要注意,在线学习的境脉带来了新的复杂因素,Angeli和Valanides认为根植于社会的知识深受境脉的影响,因此,境脉与教学法、ICT、学习者同等重要。他们认为,针对校内的学生,教师对哪些事情可行、哪些事情不可行的理解受到教学与学习任务选择与实行的影响。当学习活动中包含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交流的时间不局限于课内时间时,新的境脉规则就会适用。例如,上课时在计算机上学习意味着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个任务,而在家或在校外时,学生就可以花费更多时间进行阅读、思考、回应。如果教师计划使用ICT在课外时间进行教学,就需要对ICT教学法进行精心的编排。

探究学习社区强调混合式空间的创建。在线学习环境下,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的学习者都可以随意加入,原有学习者与新加入的学习者一同参与练习,创建了混合式的第三空间。例如,当学生在课外通过视频进行交流、通过电子邮件等传递信息或资源时,混合式空间就随之产生。在异步学习活动中,可以使那些不擅长面对面表达的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自由地表达观点,并同他人一起参与到共同的意义构建过程中。因而,教师需要仔细考虑这种情况对教学的影响,这不仅要考虑ICT与教学法、学习者、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还要对包含其中的境脉有明确思考,思考当学生在课堂之外学习时规则与惯例是否改变以及如何改变。总之,这种共享活动需要教师适当管理,使其成为整个学习境脉的组成部分,以形成学生随时进行合作学习的资源。

信息技术与科学探究学习整合探索综述

回顾本文中讨论的五个理论框架,可以看出这些框架是如何定义教师教学法的。纵观这些框架,我们可以对它们如何定义教师教学法进行审视,从中有所感悟。上页表对本文展示的框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概览。

Fach didakik阐述了教师教学法概念,但没有把它区分为一项独立的教师知识;PCK把教学法知识与内容知识的融合视为一个独特的领域,从而实现了这一区分,但是它没有对技术的复杂性进行表述;TPCK或TPACK强调解决特定技术的实践和过程,而ICT-TPCK在基于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更深入的定义,它阐述了ICT的特征及其对教师教学法的影响;CoI框架提出了在线学习环境中的教师教学法,它定义了一种与面对面环境明显不同的学习空间,其中包含着社会、情感和认知三个学习维度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第5篇:作息时间调整通知范文

关键词:高管团队 认知能力 战略一致性 人力资奉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228-03

一、引言

Hambriek和Mason在1984年提出了“高层梯队理论”,这被认为是高层管理团队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由于战略决策环境的复杂性,单个管理者不可能观察到组织和外部环境的每一个方面,因此,研究者的研究重点应该是整个高层管理团队。同时该理论还认为应用人口特征学方法重点研究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口背景特征,例如年龄、在组织中的任期、职业背景、教育等等。因为它们决定了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的偏好,而且这些人口背景特征比认知、价值观等容易测量,从而易于将高层梯队的理论应用于实证研究中。实际上,我国学者魏立群、王智慧等对于中国高层管理团队问题的研究都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外对高层管理团队(Top Management Team,TMD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TMT与组织绩效战略以及变革之间的关联关系;二是TMT与公司多角化及国际多角化之间的关联关系。对TMT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联关系的研究,有学者从TMT的运作过程与组织绩效的研究中发现,团队决策的质量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没有高质量的战略决策,就没有高质量的企业绩效。白云涛等的研究也表明,高端团队的战略决策行为首先影响了团队的效能和战略一致性,再因此而影响组织绩效。王大纲和席酉民在整合过去战略一致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公司战略的一致性与组织绩效成正相关。

后来在对战略决策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由于人本身是一个及其复杂的存在物,而人口特征变量也许不能反映其动机、认知风格、对风险的喜好程度或其他一些内在的心理特质。所以,后来以Child和Montanari等为代表的战略选择学派就认为,战略管理中某些互动模式可能并不是情境因素决定的,它们是领导者有意识选择的结果。正是基于这个假定,所以后来很多学者从认知的角度对TMT进行了研究,但其关注点主要是两个方面: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

其中.曾建华、何贵兵认为团队决策质量的认知保证有三个,一是决策指示信息和知识的有效分享,二是专长知识随决策情景和任务阶段变化而适应性转换,三是专长分布式团队对决策所需新知识的交互式构建过程。陈传明、陈松涛也从认知的角度对高层管理团队的战略调整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谢风华、古家军通过对中国民营企业的调查,认为决策团队的认知能力对决策过程中决策者间的交互作用、决策任务绩效和决策关系绩效有积极的显著影响;张文慧、张志学、刘雪峰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认知特性以及决策过程对决策绩效的影响。

这些研究者都想探求认知现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限制、约束或影响了决策行为。但还是没有破解高管团队认知与战略一致性之间的“黑盒子”。

上海理工大学的葛玉辉教授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探讨了影响企业TMT绩效的权变因素及其变化对TMT绩效的影响、TMT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主体的确认、评价基准与等级等系统要素的动态影响机制的内在机理关系。

葛玉辉教授把人力资本的理论引入高端团队的研究.借助“冰山素质模型”把TMT的人力资本划分为显性人力资本(构成人力资本价值外在的可以用具体的文字图表、文件来表达和衡量的,比如人口特征中的技能、学历、知识等)和隐形人力资本(冰山下面的动机、价值观、认知风格、风险的偏好等一些内在的心理特质)。并以此视角把高管团队认知特征分为“认知需要”和“认知能力”两个维度,从而探讨高层管理团队的“社会性”特征,即高管团队社会网络(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积累、互动、交往的影响作用机理。

这种方法既吸纳了人口特征研究的优势,又拓展了认知“互动模式”的研究空间。在理论上找到了一个新的支撑点.对于提升金融危机下处于“弱情境”的TMT战略一致性决策探索出一条创新的研究路径。

本文正是基于葛教授的这一划分来探讨认知能力对战略一致性的作用机理的。

二、认知能力与战略一致性

曾建华、何贵兵认为团队认知特性是指决策任务信息在决策成员间的分布及成员的认知能力。

认知需要是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是否愿意从事周密的思考,以及能否从深入的思考中获得享受。它反映人们愿意思考和探索真实世界的意愿。Leippe、Eisenstadt和Rauch等认为决策是建立在信息加工基础上的,所以决策者认知需要水平会影响他们在决策过程中的表现。高管团队成员的认知需求是不同的,低认知需要者在信息加工中更加依赖于规范性、常规性的信息,而高认知需要者则独立地对信息投入更多的认知努力.比较独立于情境的影响。

认知能力是指决策团队以及个体是否能够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辨识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并运用于决策的能力,即决策的瞄准能力。 认知辨识能力是指TMT成员有效辨识内外部环境现状。调适能力强并互相协调和配合彼此掌握的信息.形成高质量战略决策方案的能力。

认知调适能力是指在战略调整方案形成以后.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对战略决策方案进行调整从而使企业战略与外部环境动态适配的能力。

Cacioppo等人发现人们在认知能力上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南于决策模式的影响,高管团队群体决策往往是最高决策者的认知能力的体现。

基于上文中的认识,在本文中可以把高管团队的认知能力抽象成两个方面,一个是认知辨识能力,即能区分对决策有用和无用的信息;另一个是认知调适能力,即根据决策要求整合并应用有用信息于决策中的能力。

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构建一个2*2的认知能力的二维度组合模型。其中横轴表示认知调适能力高低,纵轴表示认知辨识能力高低,两种高低能力所形成的四个象限表示团队所处的4个状态。如图所示:

由于企业面临的是一个不确定的环境,很多变化的因素使得组织在相对无序的状态中发展。而战略决策是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它表明了组织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和流程的吻合程度,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而,研究TMT有哪些个体因素、以何种方式影响组织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所1-2,本研究试图通过探讨在不确定性环境中.认知能力和认知需要这两个个体认知变量影响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表现的方式,来动态地展现决策者影响决策的机制。

战略一致性包含两个方面:外部的一致性和内部一致性。外部一致性是指决策者提出的战略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内部一致性是指所提出的战略无论从认知还是情感上都得到TMT内部各成员的共同理解。

三、影响机制

(一)TMT辨识能力与战略一致性 团队成员通过彼此认知的差异来发挥团队辨识能力的作用从而使达成战略一致性成为可能。首先.这是因为认知的差异性扩充了团队的认知容量也提高了TMT接受和辨识外界信息的宽泛度,在TMT集体决策中,不同认知表明每个人对同样的环境认知解释是不一样的.对某个个体而言无用的战略信息却可能被其他个体认为重要而得以用于战略决策。其次.认知的多样化表明战略信息认知基础的扩张,从而提高了辨识外界决策信息的灵敏度,也就是重要的信息在同等的信息强度下,在认知灵敏度越高的团队中被重视的可能性更大。再次,当战略决策过程中出现较多的不同意见时,高层管理团队将会运用更多的资源、时间来进行讨论分析,以消除分歧或者部分地调和对立的意见,从而加深对战略的理解、扩大战略计划涵盖的范围。这样,TMT辨识能力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理解使达成战略一致性成为可能。

同时由于战略决策一致性的达到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最初的战略决策仅仅只是一个框架,而没有包含细节,只有在团队成员的协作和配合的基础上才能在实施细节上不会偏离战略。再者.每个成员通过发挥各自的辨识能力并沟通了解其他成员的意图,才能在内部形成有效的反馈,弥补每个成员认知的不足。这样TMT辨识能力为达成内部一致性奠定了基础。

(二)TMT调适能力与战略一致性

然而,辨识能力只是为战略一致性提供了认知基础.但由于外部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往往作出一个决策后+需要不断调整,来适应环境变化。并且从认知的角度来看,第一,团队认知差异性也可能导致成员产生感情冲突。这是因为可能会有成员坚持己见导致团队不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讨论来消除分歧;第,认知的异质性表明,团队成员在与其它人交流的过程中是采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形式,而这些常常导致交流失败。Miner等(1998)就发现团队的认知差异性越高,对于当前环境中的机会、威胁的分析就越不详细,战略计划的内容就越少。因此,团队的认知差异性太大反而会影响了企业的战略一致性的达成。因此,可以通过TMT调适能力克服感情冲突来达到战略内外部的一致性。

团队内的冲突一般可以分为两类:认知冲突和情感冲突。认知冲突是由团队成员在关系到任务方面的观点和理念的不一致(如团队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达成等)所引起;情感冲突则是由个体之间的不相容所引起,团队成员把注意力集中于情绪性或个人主义的争论上,他们的紧张和摩擦会导致烦恼、挫折、愤怒等不良情绪。认知冲突和情感冲突会对TMT战略一致性产生影响。

高层管理团队情感冲突主要是指高管团队个体成员由于主观内心活动的刺激所产生的成员之间的不协调或是争论而引起的冲突。Pelled认为情感冲突会降低层管理团队的绩效,这是因为敌意作为情感冲突的特征使团队中的成员对其他成员的意见产生了排斥心理。所以,情感冲突不仅可以削弱高管团队的决策质量,同时还会在团队中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和个人主义的膨胀,引起成员之间的不满从而降低了成员的满意度。情感冲突是指向于人的冲突,因此在激励认知冲突的同时必须规避情感冲突。

一个有着高度调适能力的TMT团队往往能对动态的、复杂的环境变化有灵敏而准确的判断,并能对这种变化做及时的战略调整。这是因为情感冲突是由成员的彼此不理解或是利益冲突导致的,如果能迅速地对战略作出调整.使之能适应组织或者是个人的利益,则能缓和TMT成员之间的感情冲突:

(三)日神认知状态时战略一致性的影响

失调一辨识能力高,调适能力低。在这一状态下,团队成员对内外部环境有敏锐的感觉,很容易形成共同的战略框架.在稳定和简单的环境中,团队能形成较好的战略一致性。但在不稳定或复杂的环境中,由于对环境变化认知的滞后性,导致战略决策不能体现组织的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绩效。再者,与高辨识能力不相符合的低调适能力不能及时调整决策符合个人利益就可能导致内部冲突。

贫缺一辨识能力低,调适能力低。在这一状态的组织.辨识能力的低下使得他们战略决策信息的选择范围非常有限,也由于认知的有限性.使得缺乏战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负面影响对战略一致性的抑制作用再次发挥。另一方面,团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反映也比较迟钝.甚至由于缺乏沟通,导致信息的分布失衡,从而造成重要的信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在此状态下,高管团队的认知能力的双重低下对战略一致性的消极作用是明显的。

失随一辨识能力低.调适能力高。出于此状态的团队只有单一的信息和认知基础,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认知比较模糊,往往最早的框架不一定能很好的体现组织的战略需要。但随着战略细节的实施.TMT能对环境因素变化有着准确把握,使得团队能及时地作出反应。并且,由于内部冲突缓和,使得决策能得到成员的认同而能有效得以实施。因此,在此状态的TMT虽然辨识能力低下,但由于调适能力高,使得战略能基本保持一致性。 协调一辨识能力高,调试能力高。此状态是每个TMT团队应该努力达到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团队成员的认知辨识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他们能够全面地获取环境变化的相关信息,并能以此为基础勾勒出一个相对准确的战略决策框架。另一方面,一旦战略决策框架形成,团队成员则会表现出高度的认同,形成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团体以保证决策的顺利执行以及信息的及时反馈。

四、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协调是所有高端团队应该追求的理想状态。TMT辨识能力和调适能力对战略一致性的影响机制可以下图表示:

TMT认知辨识能力的作用体现在通过对信息的筛选,把复杂环境简单化,从而使认知达成一致成为可能。主要作用于决策前中期。团队的决策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决策的不同阶段,认知辨识能力对战略一致性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决策的前中期.认知辨识能力对战略一致性起促进作用。认知辨识能力会促进团队成员对决策信息的更多讨论。同时通过多角度对问题的思考,探讨更多的解决之道。在这两阶段,辨识能力高的团队比辨识能力低的团队更能得到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在决策后期,在对外部环境的把握上,辨识能力强的团队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要好。在这一阶段也必须考虑内部的民主性,民主决策能促使团队成员自发地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第6篇:作息时间调整通知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 知识管理 整合

[分类号]G250.76

1 引言

众所周知,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和数字化学习(E-Learning,EL)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互联系和依赖性,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被完全理解和利用。

到目前为止,国内专家和学者在KM或EL的单方面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如提出建立适合KM的组织管理机制、技术机制以及有利于创新、交流、学习和知识应用的环境和激励机制;分析了KM的各种工具;中涉及了数字图书馆KM中的知识生产、知识组织、知识营销和知识人员的管理等问题。但在EL和KM整合方面研究的文献很少。国外专家和学者在KM和EL整合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在中,作者强调KM和EL是出于同一个目的:使学习便利和组织能力发展;但是他们坚持两种不同的观点:KM涉及组织的观点和EL强调个体的观点。中提到关于KM和EL整合中短期性能支持和人们长期能力发展支持区分的问题。则强调了另外一个重要观点:个体应该能够认识趋势,并确认他们正在从事的日常工作或主题的内在关联。因而一个新的学习系统要求具有不同的、创新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基于KM和EL的特征及关系,分析和探讨两者整合所面临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未来的研究热点。

2 整合所面临的问题

基于访谈的研究表明,KM和EL之间的感知连结没有开始运转,即整合的思想在实践中很少实现。KM和EL在概念和技术层次上的整合如此薄弱,究其原因在于两者之间的整合面临许多障碍,主要表现见图1。

2.1 概念层次上的问题

通常可以将一个典型的工作场所分隔为一个工作空间、一个学习空间和一个知识空间。为了能使学习有效,这些空间必须连结在一起。但由于每一个空间有其内在的结构,该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使用它的人们的智力模型,因而会在这三个空间之间出现一个认知分离问题。将已有的KM概念模型连接到学习活动和现有标准中也会出现概念层次上的问题。

2.2 技术层次上的问题

如上所述,工作、学习和知识空间中的每一个空间在不同的技术系统中实现。这些空间包括特定的桌面应用、EL平台和KM系统。每个技术系统有其潜在的内容结构,这将让这些系统整合和集成变得非常困难。

2.3 忽视学习过程问题

KM着重强调学习作为知识共享过程的一部分,并聚集于特定的非正规学习形式。KM系统聚焦于知识获取、存储、检索和知识的调度。然而,它们没有明确地强调学习过程自身,而学习过程是有效学习和能力发展的根本。此外,KM没有充分认识到应以组织的形式促进面向有目的的学习。

2.4 引导度提供问题

如上所述,能力发展大多发生在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期间。学习过程通过自我组织行为来表现自己的特征。从而可以得出:能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的自主性。完成这些活动需要在相关领域具有某些技能和专长。许多KM系统很少甚至没有为无经验的个体提供引导,而许多EL课程则提供太多引导,并且阻止学习者自我引导学习,这被认为是整合KM和EL的一个主要障碍。它们的导航或内容选择和隐藏则显得不灵活。根据结构主义者的学习观点,知识不能被传送到学习者,但可以通过学习者个别地构造和社会性地联合构造。学习系统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宽范围的服务,以便帮助和促进知识构造,因为学习者自己可以对来自不同途径的学习主题构造出有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强加给他们的一种特定的学习方法。这意味着提供给学习者的引导度应该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

2.5 忽视背景问题

学习的观点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得到发展,这些观点强调人类的任务总是依赖于它们被完成时的情况,即它们会受背景的特征和关联影响。KM和EL都有一个有限而又孤立的背景因素。首先,EL解决方案通常没有考虑在有组织背景下发生的集体学习和基于真实世界需要的学习目标;其次,许多KM观点忽视了信息块的传递不必表示用户获取新知识这样一个事实。特别是,如果个体的背景和特征被忽视,则学习可能不会发生。

2.6 内容构造和注释问题

理想地,整合KM和EL也意味着有组织地利用可用的知识资源作为学习素材。这将伴随着许多困难问题,因为与KM相反,EL主要强调传递个体化内容,开发存在于学习素材中的关联、链接和交叉参考。这个过程要求将素材构造成相对较小的片断,这些片断可以通过建议的方式与更大的对象相结合。此外,所有片断和已结合的对象必须用足够的元数据来注释,以便提供关于与其他对象关联、先决条件、陈述方式等信息。关于这个工作,只有一小部分可以通过自动化完成,而大部分需要手工来完成,并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2.7 交互性缺乏问题

用于EL的KM系统中的信息块经常缺乏交互性。学习任务和活动是好的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吸引学习者并让他们加入学习过程通常可以增加学习动机和收益。通常,KM系统中的信息块没有为教学而设计。为了成功地重新利用这些信息块,需要将它们嵌入到交互学习活动中。此外,交互性概念缺乏操作定义。

2.8 动态适应性问题

自适应系统通常努力监控学生并选择下一个学习步骤。区分了两种类型的顺序适应性课程阶段:适应性课件阶段和动态课件阶段。尽管适应性课件阶段创造了适合基于静态学生模型的学习者需要,但是动态课件阶段可以观察,并根据学习者的进步动态重新产生课程。在将来,特别是动态课件的适应性,更可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而,在KM系统中,适应性可以帮助重新利用现有信息用于教学。但是,传统的EL系统通常没有为动态选择和学习材料的先后顺序安排做好足够准备。

2.9 内容认知不足问题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EL系统不支持识别主题间的趋势或相关性。对学习者来说,就是要让EL变得足够认知,令人感兴趣,阐述清楚等。

3 解决方法

如上所述,KM和EL的整合是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面临许多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整合方法及其解决方案则显的尤其重要。基于KM和EL的特征,阐述KM和EL整合解决方法,如图2所示:

3.1 能力管理

构造一个框架,在能力和任务或性能结果之间设立一条连接,能力发展可以看作是单独控制学习过程

而不是一个中心管理发展的开始。组织需要支持个体,工作任务须与学习途径相关,即所谓的非正式学习。支持工作和学习的环境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它必须为学习目的提供内容,并支持学习者找到合适的内容;第二,它必须支持学习的交互性,如在项目结束之后安排一个课程会议,或者向督学者和专家请教。此外,为了满足已定义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目标,依照加权训练方法学潜在的应用,能力管理能够用于开发训练路径。

对于该方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能力性能框架。然后,就可以通过学习者在完成任务时的情况来诊断其能力状态,根据此状态得出个体能力差距,从而确定学习者的能力状态。只有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的能力性能框架,采用动态适应性技术和措施,能力管理方法才能在KM和EL整合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3.2 交互教学

在KM系统中创造交互教学,远离静态知识组件,为了学习目的,现有素材可以被讨论和重新利用。一个会话型诊断(CDA)能够根据技能提供诊断,学生或教员可以利用它来访问教学资源。CDA模型基于一个学习等级,在该学习等级中,技能被分解为必不可少的子技能,并且指明这些技能间的关系。

对于交互教学方法,我们认为需要注意下列几个关键环节:①用于EL的KM系统中的信息块必须具有交互性;②要能吸引使用者;③在每个交互状态中,需通过对最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询问,以便将问题数量或成本减到最少;④给予使用者适当的主动性控制度;⑤使系统能够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被询问以及对该问题的解答系统又是如何进行答复的;⑥处理中断(临时主题转移)和子目标(替使用者回答系统问题提供信息或者得出需要使用者回答而其不能回答的问题的信息);⑦容许使用者询问澄清的或阐明的问题;当需要时,使系统也能够询问使用者澄清的或阐明的问题;⑧建立友好而有效的交互模型。

3.3 扩展学习管理系统

通过开发现有的KM技术来扩展学习管理系统,从而达到整合目的。特别地,它可以支持社会学习和协作学习。现有典型的解决方法有最小活动计划方案(MAPs),如图2所示。该方法能够以组织方式培育自我组织学习。这些计划方案能够用一个具有足够启发式的描述框架进行描述,并且必须通过每个接受者来进行解释。该方案虽然不能描述分离的工作过程,但能对组织的工作过程进行编码,并通过包含有目标行为的个体来进行学习。通过现有的或新的KM技术来扩展学习管理系统,建立良好的EL环境和平台,对解决EL和KM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

3.4 不同层次上的整合工作与协作

通过把管理员的背景意识结合成学习解决方案的设计,可以改善以组织形式学习的效果。特别是学习环境应该捕获学习者的背景和特征。环境传递方法应该考虑背景,例如通过裁减内容来为学习需求或长远的学习战略服务。最终,当为信息或学习目的重新使用这些材料时,KM系统中存储的大部分资源在这样的情形下被创造。

要使该方法有效,重要的是处理好概念层次、过程层次和技术层次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每个层次所面临的具体整合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具体问题,要根据EL和KM的特征,采用相应的措施,并通过措施的优化和综合来实现整合目的。

3.5 用虚拟界面整合KM和探索性EL

探索性学习的目的是学习经验,这些经验能为识别知识模式提供机会。虚拟界面并行支持用户多重询问。在两类与EL相关的领域,作者可以论证他们观点的可行性。这两类领域为:①动态仿真,学习者需要探索仿真结果如何受各种条件的影响;②信息恢复,包括探索性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从因特网上收集信息资源。

EL改变了学习的时空观念。EL资源的全球共享,虚拟课堂、虚拟学校的出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使学习不局限在学校、家庭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入数字化的虚拟学校里学习。学习者可以利用虚拟界面或接口来进行EL,并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变。

3.6 标准和KM技术对整合的支撑

IMS学习设计模型化语言支持KM和EL的整合。通过使用KM掩模方法论,为知识资本设计EL活动。由文献[8]和IMS相关知识可以知道,IMS学习设计信息模型能够用来模拟学习课程。根据EL和KM整合的特点,我们认为用IMS学习设计信息模型来模拟学习课程,需要考虑下列要求:①课程模块分解,即课程必须能由多个单元构造;②嵌套分解,课程必须能由其他课程来组成;③选择性,可以指定课程哪些元素是强制性的,哪些元素是可选择性的;④顺序性,即组成课程的元素需有先后顺序之分;⑤完成性,课程元素完成的要求和课程自身能够被指定;⑥条件分解,能够指定包括哪些课程元素和排除哪些课程元素的条件;⑦规范性,必须以一种正式的方式来描述课程,以便实现自动化处理;⑧互操作性,必须支持互操作性,以便不同的支撑系统可以共享和交互信息。

上面讨论了几种KM和EL整合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强调通过改进KM系统的学习功能,借助开发KM技术,发展学习管理系统等来实现KM和EL的整合。可以看出,EL和KM的整合的重中之重就是营造良好的EL环境,而构建良好的EL环境又离不开好的KM方法及其管理系统。在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能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而是强调要营造或创设一种全新的EL环境,这是整合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EL和KM的要素或主体是人,知识的学习、利用和创新取决于个人的参与程度,知识共享和创新在整合过程中非常重要。

4 未来研究热点

综上所述,在EL和KM领域之间存在更强合作的趋势。这样的整合有潜力显著改变对终身学习教育的理解。随着EL和KM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两者的整合研究热点展望如下:

当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来满足学习目标时,必须考虑教育学方面、心理学方面以及它们当前的背景;未来的论题是如何处理不完全的、动态的用户背景信息。

学习目标与能力发展非常相关,它们与任务结果而不是学习指定的主题相关联;应用学习等级来支持EL和KM之间的连接。

解决方案的发展越来越集中在促进自我导向和自我组织学习方面,而不是系统所提供的指定课程;能力发展应该是单独控制学习过程而不是一个中心管理发展的开始。

通过使用能力性能结构,自动能力造型可以实现自动化。由于这些结构集成了完成任务的能力,则造型可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得以实现。

基于启发式而不是描述式的框架更具有灵活性。在未来,自适应教学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方法:自动交互性可以创造交互教学而远离静态知识组件。

由于KM和EL整合要求学习内容有足够的交互性、个性化以及内容可重新利用,KM和EL的整合与完好的软件工程原理、方法和技术高度相关。由于学习者和系统交互的复杂度增加,加之不同媒质的使用、已增加的元数据集和适应性需求,必须考虑EL内容的软件化。

新的方法应该着重强调匹配现有健康发展的KM与EL规范和标准。这将促进知识结构与学习行为结构及学习内容的知识块之间的转化。

最后,要说明的是:学习不仅仅是通过提供内容和使用正确方法,而且必须通过有目的行为和真实工作任务的参与来运作。

第7篇:作息时间调整通知范文

第二、行政管理理念的重塑——行政管理思想、宗旨、意识的整合与超越。网络本身就是新的管理思想论文和管理模式的载体。在人——机——技术系统中,行政主体的管理理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从而产生什么样的管理后果。网络技术所提供的信息知识和技术手段。从不同层面撞击和涤荡着行政管理不同层级的管理主体长期养成的管理理念。网络对行政管理能力局限的突破,管理主体应改变对自身和管理系统的认识;网络对管理时效和管理投入的影响,管理主体应改变对管理的时空观;网络对先进管理思想、模式和经验的传播,管理主体应改变管理学习的观念和行为。网络技术促使人们管理思想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性走向多样和全面性,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直线性走向立体性,从孤立性走向协调性,从经验性走向理性,促使管理主体形成开放、超前、创新、科学的管理理念,确立知识化管理和管理人性化、柔性化观念,竞争与协同合作的观念,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相结合的观念,区域利益与整体利益统一的观念。要求主体必须注重网络理念的培植,创造有利于行政运行以及管理对象和国家公务员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知识共享和增值的氛围。在此基础上行政主体形成网络技术管理时代所必须的网络价值观:网络法制行政观、网络行政道德观、网络政府职能观、网络行政环境观、网络行政效率观、网络行政行为观、网络行政技术观、网络行政组织观、网络行政信息观、网络行政调控观以及网络劳动观、网络生活观等等,以适应行政实践的变化和指导行政实践的变化

第三,知识管理是行政管理领域的新拓宽——软化管理翩然而至。20世纪后半叶以来,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特别是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使全球各国从经济增长方式到行政管理及不同层面的管理发生着根本的转换。传统的行政管理比较重视对人、财、物等有形管理,而忽视无形的知识管理。政府的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对象的行政管理,是政府对各种知识的连续管理过程,以满足政府未来和现在的需要,以确认和利用政府已有和新获取的知识资产,从而为政府管理拓展新的机遇。传统行政管理比较重视对有形的人、财、物等行政要素硬管理,而忽视无形知识性软的管理。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而这反过来又可以增进知识的积累这就存在着如下可能:知识可以通过溢散,从而在几乎不用额外投资的情况下重复利用,以减轻资金短缺对经济增长给国家所带来的压力。表明,知识成为行政运行中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要素,伴随着知识性的技术、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等相关科技的成长、繁衍,知识性工作成为行政效益、效率的基本来源,知识进入所追寻的行政目标的每一个环节。政府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需要运用政府系统知识和智慧的整合来提出政府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之下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管理着力于组织调整和管理方法的探索,通过消除交流障碍来营造知识共享的环境,同时,建立广泛的外部网络系统,将信息技术转变成真正有竞争力的工具它要求,构建政府获取、开发、应用知识的管理系统和知识战略;组织协调好政府内外部人才和资源,实施政府的知识战略;有效利用知识,改善政府管理运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从知识的角度来检测行政管理的状况,不断提高政府的知识管理的行政能力。第四,网络技术促使行政组织管理平等性一一等级森严权威的“金字塔”结构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使其由阶层(等级)型变为水平(自由)型,与信息传递方式紧密相连的行政管理组织机构就从尖顶的“金字塔”型变为扁平的“矩阵型”,原有中层行政层次组织的传输的纵向职能受到很大挑战,分工细化的行政管理组织将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而职能相近的行政组织的整合成为必然。同时也表明,网络推倒了传统管理砌就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上级与下级之间等级森严的“金字塔”,拆除了横隔在他们中间的妨碍信息交流和沟通的藩篱,还他们平等地位。通过网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可以瞬间直接沟通管理幅度原则为信息幅度原则所取代,因此,行政组织将发生三个巨大变化:一是扁平化。行政组织内部为提高沟通效率,信息沟通方式,就要进行改革,减少组织层次。利用网络,行政主体可以在不减少甚至强化控制的情况下,将组织建制设置得更合理、有序,可以让网络取代中层监督和控制部门的大量职能,通过网络交互服务功能,可简化行政办公活动,包括网络交互收取回执、获取在线资料、行政会见等。使行政组织的管理层和机构明显减少,使上下直接沟通,最高决策者通过网络能够迅速对各种决策后果进行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决策采取纠正行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服务,目标变了,机构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如仍沿袭和维持层层上报、层层下达的机制,则许多机会将不复存在,将给有效竞争带来很大影响。二是分权化。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高度集中的行政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论是地方或部门都有了许多自主决策权。但在网络技术影响下,网络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渠道,使行政组织内部、各环节的信息传递可以直接进行,行政主体与行政对象之间将通过网络联结为一个整体。同时,在网络上,公务人员以知识工作者的身份出现,具有较大自,能够实施自主管理。网络促使行政组织扁平化,使每个人都成为网络上的一个结点,使直接平等沟通成为可能。当发现问题时,自己可以当机立断的处理解决,也可以直接向有关高层管理者请示和咨询。自主性管理体现了公务员的尊严,有利于公务员自我管理意识的增强和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整个行政运行中的权力集中度还将进一步减弱,分权性还将进一步加强。行政控制主要是通过基层或部门承担必要的责任和制度化、规范化、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结合起来实现。三是虚拟化。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将通过计算机网络,纳入到联盟体系中,形成网络组织。虚拟行政机构,它是借助网络实现内部沟通并开放窗口为服务对象服务的。行政组织的核心是提供服务,以往必须在某一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某人对某人的情况下服务才能实现,虚拟化取消了这种的繁琐,抽空时间、地点、对象,直接回归核心—服务。也就是行政运行可以实行虚拟运作,将现实的资源迅速整合为一种没有围墙,超越时空的临时性行政网络组织,实行相关行政资料的共享,优势互补,以最快的速度适应行政对象变化的需求。虚拟行政运作产生虚拟行政管理,网络虚拟行政管理要求行政主体利用信息、知识去管理和协调各种协作关系,确保以最优的方式进行合作。行政组织内部也可实施虚拟管理,即借助外部力量,将一部分行政职能在有效、规范控制的前提条件下交给外部专业组织去处理。目前发达国家出现了虚拟办公室、虚拟工作小组、虚拟投票箱、虚拟议会等。

上述情况下,政府组织在精减人员和机构的基础上,要以服务对象为导向,以高效优化为原则,利用网络,建立以行政运行主要环节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实行组织内的柔性化管理,繁捷化的决策,对行政组织内部机构职责、权限重新调整和设定,设置科学合理的内部信息交流网络。建立人本管理机制,如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机制、监督监控机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等多种合理机制。

第五,精确性改变着行政管理载体工具——数字化管理的跃然出现。以往的交流,信息不是类比的就是实体的(尼葛洛庞帝谓之曰“原子的”)。而信息时代,信息以数字形式(即bit,位元)存在,一切信息都可以转化为数字0与1,这样就实现了A(atom)到bit的转变。统一性、可压缩、光速传递、传输品质优良是数字化的突出特征。因此,行政组织内部在沟通上将由类比式(备忘录、报告书、打电话、图形图表、照片、模型、会议记录等等)转变为数字式。政府方案的实施和运作都将记入到浩渺的数字海洋之中。

在行政管理手段上,它将过去的人工模拟系统,发展成为数字神经系统,将复杂的事物都变成数据信息在网络上进行有效的处理,加快了行政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和反馈的速度,使信息资源可得到(上接第47页)可靠的保存和有效的利用,及时为行政决策等各行政管理环节提供相应数据。如利用决策支持软件,可以采集和保存数十年的历史数据,并在巨大规模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决策参考方案。再如: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发展把报关、审单、征税、核销、查验、放行等进出口贸易通过海关的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从管理模式上加以革新。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数字化工作的开发研究工作,科技部“九五”期间重点投资了“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分布式数据库共享系统”的专题研究,一大批科技文献数据库及信息服务系统(如ChinaInfo)已经投入使用。在行政管理领域数字化、信息化的进程正在加快,逐步建成网络传递与沟通的平台与网络数据库。同时,数据仓库的开发研究,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技术的完善,为行政管理的精减和效能提供了技术力量的支持。今天行政管理通过进入网站浏览资料获取信息,明天通过web来搜索数据仓库。网络技术将行政管理导入数字化的趋势昭示着行政管理精确化程度的加强,也将对国家公务员的工作作风与素质提出更加规范和更高的要求。

第8篇:作息时间调整通知范文

一、体系管理流程

安全基线体系管理流程遵循PDCA管理方法,通过规划(Plan)、知识库建立(Do)、检查维护(Check)、改进更新(Action)四个过程保障安全基线体系的合规性及有效性,满足业务安全调整的需要。规划。为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基线体系,需要细致地规划组织,制定合理的计划方案,开展信息系统基本情况调研工作。计划方案需明确建立安全基线体系的目标,信息系统基本情况、实施步骤、参与人员、工作分解等内容。信息系统基本情况调研将是整个规划阶段的重点工作,需要明确本单位信息系统的业务安全目标、信息安全防护策略、所有网络设备及安全设备型号,以及所有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及应用软件的类型及版本。同时需要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从而全面识别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及薄弱点。风险评估结果将作为安全基线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

知识库建立。根据信息系统基本信息及风险评估结果,分别制定不同信息产品的安全策略配置标准,并作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参考依据、信息系统安全加固依据及各项信息安全检查依据。为保障整体安全防护水平,业务系统内所有产品安全策略配置标准应尽可能满足本单位内最高信息保护等级的标准要求,安全策略配置标准需要在与生产环境相一致的测试环境中进行测试验证,还需对相关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中间件进行加固配置。经过加固的系统状态将作为信息系统的安全基准状态为今后的改进及防御提供依据。安全策略配置标准及信息系统安全基准状态就共同构成了安全基线知识库。检查维护。随着业务不断调整变化,需要定期对已建立的安全基线体系实施检查评估,从而适应新的安全形势。安全基线体系检查评估需要关注新产品或新技术引入导致的安全基线知识库缺失、业务调整导致的安全基线策略调整、旧系统业务下线引起的安全基线知识库变更、新安全威胁引起的安全基线策略调整等。通过评估响应的变化,整理出需要补充、变更或完善的安全基线知识库内容,为下一阶段的完善提供直接依据及目标。改进更新。根据检查维护阶段形成的评估结果,总结评估原有知识库的运营使用情况,更新维护短时间内可以重新生成或修订的安全基线知识库,整理下一轮工作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更新建立的安全基线知识库条款或课题,并在新一轮工作周期内逐步开展相关工作。

通过以上安全基线体系管理流程,可以确保现有安全基线知识库能够满足信息系统业务安全的需要,提升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提高信息安全管理能力及水平,满足相关合规性要求。

二、安全基线知识库

安全基线知识库是安全基线体系框架的核心,是安全策略配置标准、系统状态、安全漏洞清单的集合,全面体现了信息系统现有的安全状态及安全防护能力。安全策略配置标准是根据信息系统基本信息及风险评估结果,分别形成各个信息安全产品的安全配置及检查手册,能够直接用于安全加固、安全检查及新系统上线的安全验收依据。系统状态是指系统运行状态、网络端口状态、账户权限、进程、端口、补丁等。这些指标反映了系统当前的安全状况,有助于识别业务系统运行的动态情况。安全漏洞清单是通过漏洞扫描工具定期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设备、安全设备进行漏洞扫描形成的相关设备安全漏洞列表,以对现有安全漏洞进行有效加固、补丁升级及管理。

三、上海市民政局应用案例

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上海市民政局已建成大量相对成熟的业务信息系统。近年来,上海市民政局全面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提升了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及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同一类型设备在等保测评中符合率不一致;新建系统未按照安全标准建设导致信息化项目验收初次验收符合率较低;设备配置管理不统一、同一类型产品的安全配置存在差异性等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上海市民政局组织厂商、第三方测评机构共同开展民政信息系统安全基线体系建设工作。规划调研。为有效管理安全基线体系建设工作,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目标、参与人员及职责、项目实施节点及工作计划安排。利用《信息系统基本情况调查表》等方式全面摸清了现有业务系统的基本情况,从而全面了解现有系统安全状态,掌握了主要安全威胁及薄弱点。安全基线体系建设。根据风险评估、历次等级保护测评及系统调研情况,结合相关组织的最佳安全实践,上海市民政局组织工程师、厂商、第三方测评机构制订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终端、应用系统等共17份安全策略配置文档。根据安全策略配置文档对各个业务系统分别实施了安全加固,针对标准文档中与业务系统冲突的条款进行了修订或删除。

完成加固工作后,开展对所有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应用系统的安全检查、漏洞扫描及渗透测试,形成了各个服务器、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应用系统的系统状态基线及安全漏洞基线,最终形成了民政系统安全基线知识库。安全基线体系应用。日常巡检工作中,工程师主要侧重于巡检结果与系统状态的比较。安全检查工作中,工程师利用安全基线体系开展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查、重要领域信息检查工作。在新系统建设立项阶段,明确系统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将安全基线知识库相应部分标准作为建设标准交予建设方。在项目验收阶段,工程师利用安全基线知识库相关标准作为技术验收标准对系统进行安全测试验收。同时,借助安全基线知识库,在虚拟化平台上建立了多套操作系统模版,加快了新系统上线部署调试的过程。改进更新。上海市民政局每年均对安全基线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不当或与现有业务不相适应的条款进行更新,为新引入的产品或系统建立新的安全基线。

第9篇:作息时间调整通知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2016)01-0116-0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大众化发展,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最难就业季”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因此,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外,学习与社会接轨的就业指导课程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忽视的学习内容。但是,作为公共课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没有达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目标,难以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真正的作用。如今,各个学科都在努力突破传统教学结构的束缚,如火如荼地进行教育改革。其中,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它与课程的整合也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被认为是当前优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基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将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整合,是解决就业指导课程困境的一项有效措施。然而,目前对于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其他类似公共课程的有效整合仍缺乏系统和细致地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文献资料的分析和实际的问卷调研,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整合策略,尝试改变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从而为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做出贡献。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是为了帮助择业期的大学生根据个人的性格、能力等特点选择职业的专门工作,其主要任务在于利用心理学、生理学、职业社会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咨询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职业倾向,帮助大学生正确开展职业认知、职业定位、职业规划。[1]从整体上来看,由于教学层面和管理层面存在问题,导致就业指导课程面临发展困境,教学效果很难实现其预期的定位。

(一)教学内容较为陈旧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为对制作简历、面试礼仪和就业政策及法规的简单了解。[2]这些教学内容对于信息时代的学生而言过于简单和单一,学生自己很容易通过网络等手段获取,因而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此外,教学内容陈旧,很少加以改进,难以做到与时俱进,未能符合学生、社会发展和市场的实际需要。由此可见,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导致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较差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

就业指导教师一般是学院的书记或辅导员,他们往往没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由此可见专业化程度不容乐观。此外,通常就业指导教师的行政工作较为繁忙,很少有时间参加有关就业指导课程方面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并且与人才市场和企业联系较少。他们虽然在日常上课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的准确预测。因此,当前就业指导教师专业水平整体不高,致使他们在课程内容、讲授方式等方面难以突破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已经成为公共必修课之一。由于教师专业水平和精力有限,在有限的课时教学中,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通常采用同样的传统讲授法。然而,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讲授方法单一,缺乏生动直观性,使学生只能接受理论知识,而在实践应用时无从下手。同时教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无法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差异和个性特点,从而也难以实现个性化指导这一目标。

(四)对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大多数高校相继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是由于对开设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高校没有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系统统筹考虑。[3]可见,授课教师与学生对此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许多授课教师只是兼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是混学分、拿成绩。加上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缺少课堂互动,缺乏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由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过程中很难被调动起来,对课程及其相关知识并不在意,使得教学效果与学习质量欠佳,并没有真正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培养学生所欠缺的职业素养的实质作用。

(五)课程设置不规范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时间和课时设置不规范。部分高校从大二上学期开始开设,每学期4个学时,也有部分高校在大四才开设。课程开设较晚的高校因为时间的滞后无法满足学生对就业方面指导的需求,而课程开设较早的高校往往也只是对课程内容的重复或简单概述,致使学生在真正求职时所用甚少。因此,对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的时间和课时长短,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真正使课程具有实用价值。

二、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整合的可行性调查研究

基于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性质,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趋势和优势,笔者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整合的需求,论证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整合的可行性,以采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解决当前课程出现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

一方面,采用访谈法。笔者对四位河北高校就业指导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关注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困境以及就信息技术对就业指导课程所带来改革的看法和建议。另一方面,采用问卷调查法。笔者以河北大学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他们来自文理不同专业,涵盖大二、大三、大四不同年级,其中男生34人,女生46人,共发放问卷80份。主要了解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信息技术应用于就业指导课程的看法。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访谈和整理,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师生对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情况较为不满意。在访谈过程中,一线教师大多反映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滞后、单一,且课程没有受到学校以及学生的重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以简单的知识讲授为主,以多媒体课件、音视频资料辅助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明显缺乏师生互动,且由于教师少而学生多,个性化指导的实现很有难度。一旦课程结束,就业指导也就随之结束,不会产生持续性的指导和对学生职业规划的不断修正。针对学生的问卷数据统计也反映出相同的问题。83%的学生认同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见图1),89%的学生对目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不满意(见图2)。在上课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听讲,并认为当前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并没有对自身职业素养和规划起到明显促进作用。2.师生对信息技术融入就业指导课程持支持态度。针对授课现状,就业指导教师在努力寻求突破,以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改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使就业指导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基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性、时效性和应用性,其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被一线教师所认可。教师希望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使其与社会真正接轨,使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学生参与性更强,更希望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持续性关注。作为“数字土著”的学生更是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就业指导课程持有积极态度。3.就业指导课程可从多方面与信息技术整合。通过访谈了解到,一线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有用武之地,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以及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等多个方面对就业指导课程优化。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学生提出就业指导内容应更具针对性、时效性、生动性和实践性(见图3),教学方式应多样。如增加求职模拟训练、面对面咨询等环节,增强个性化的教学指导(见图4)。综上所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较为认可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整合的可行性,认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当前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

三、讨论与建议

基于就业指导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信息技术的优势,笔者对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整合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就业指导的课程资源

传统课堂采用的教材内容固定,很少更新,时效性差,因而较难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就业指导课程在内容方面应不断去糙取精,并发挥信息技术的检索与制作功能,在传统教学内容中融入与现实社会需求真正接轨的内容,如真实的人才市场与企业招聘要求、面试案例等,使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满足社会需求,学有所用。教学内容除了文本形式的知识点外,教师可利用网络,将节目或影视视频资源、时下流行的图片等素材作为案例,使课程更加直观生动,契合就业指导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例如,《非你莫属》、《杜拉拉升职记》、《何以笙箫默》等视频中有许多面试着装、言谈举止方面的技巧,符合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要求,并且能够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更为活跃。此外,信息技术不应只限制为搜索工具,它所应用的网络环境为进一步优化就业指导课程资源提供平台。通过网络平台的开发,可以搭建就业指导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共享各高校的优质资源,从而使一成不变的教材成为灵活、时效性强的资源,同时也有助于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其专业化水平。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式

在就业指导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以讲授的方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性作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不断改变着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优化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它是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与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既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4]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除了采用讲授法传授基础知识外,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促进师生讨论以及生生互动。例如,较为简单易懂的知识可由教师提供相关网站,或将网站以二维码等形式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于招聘类等实践性强的内容可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模拟,若受到时间、场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可通过网络弥补,学生可在课下通过表演、数字故事、动画演绎等不同方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教师和同学;对于制作简历等操作性知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操作、美化、分享和评价。通过信息技术,突破课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方式不拘泥于讲授,更易于优化教学过程,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作用以及网络平台的便捷,使个性化教学指导成为可能。通过网络的职业、性格等测评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模拟应聘、案例分析,使学生体验到真实的指导过程。在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日益成熟的当下,可建立学生的个人电子档案,跟踪学生的发展变化,提出更有针对性、持续性的就业指导服务。

(三)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方式

一般的就业指导课程评价方式为制作个人简历或撰写与就业指导相关的论文。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学生只能获得分数和学分,却不能获取简历制作是否合理规范、自身职业素养如何的反馈。从总体来看,就业指导课程评价方式常常受到学生数量多、课程重视程度低、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等因素的制约。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就业指导课程的评价中,教师可以通过网上的客观题试卷完成对学生的总结性评价,测试其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出分数和反馈。对于过程性评价,通过主观题,如制作简历、看视频回答问题、录制小段模拟面试视频等多样化题型,采用同伴互评的方式得以实现。在同伴互评实施中,教师要首先给出评价标准,然后学生随机互评主观题,并进行自评。评价标准可作为答案,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逐渐识记。通过评价他人作业,学生也可以实现自我反思。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的变革,更营造出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在网络环境中,信息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教学环境。这种教学环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会因为课程的结束而消失,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持续性指导。教师在基于信息技术背景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构建更为完整的就业指导教学体系,从而更易于突破传统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束缚,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时效性、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提供的共享资源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学生在信息技术营造的教学环境中,不仅可以学习更具有实用价值的就业指导知识,还可以监控自身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发展,培养自我监控和反思意识。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实现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很好地帮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5]然而,信息技术与任何一门课程的整合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整合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技术和专业方面不断进修,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学生应端正思想,认识到就业指导对自身今后发展的作用,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和积极参与程度。

四、结语

信息技术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整合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未来不断的研究与实践,深化信息技术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整合,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不仅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类似于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的其他课程,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经过系统的开发,也将发挥课程设置的真正作用,优化教学效果,服务于学生,提高学生素质,适应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池忠军.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模式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57-60.

[2]王建.CAI在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与教学研究,2014(8):22-25.

[3]雷树俊.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11):136-137.

[4]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