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赠刘景文古诗范文

赠刘景文古诗精选(九篇)

赠刘景文古诗

第1篇:赠刘景文古诗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有效策略

初中语文教材中编入的古诗文,都是古代文化名人的佳作,都具有意蕴深刻、词句优美、韵律协调等特点。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蕴含在古诗文中的知识、文化、意境及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就需要教师借助有效的教学措施充分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使他们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逐渐品味出其中的韵味与价值。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古诗文诵读教学实效,是教师亟须思考的问题。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是学生了解新课学习内容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将学生注意力从涣散状态集中到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环节。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好导入的内容与形式,使其较好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兴趣爱好,从而促使他们主动把目光从课外投放到新课学习中,并自觉参与到古诗文教学中,从而为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环节就应全面了解各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及语文基础,把学生的兴趣当成设计导语内容与形式的主要依据,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积极性。比如,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首古诗时,教师就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刘禹锡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同一时期的著名诗人,两人除了在文学造诣方面有很多的相似点外,在为官仕途上也有很多共同点,都有过被贬的经历。有一天,刘禹锡被贬为和州刺史期满后回京途中,在洛阳城遇到了白居易,白居易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送给了刘禹锡,诗中表达了他对刘被贬二十三年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刘才华的赞赏。当刘禹锡看完诗后当即回赠了一首诗,大家想不想知道回赠诗中写了些什么内容呢?让我们一起来诵读一遍。这样的导语迎合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可快速把学生的诵读兴趣激发出来。

二、大创新诵读教学方法以提高古诗文教学质量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初中语文诵读教学质量始终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法过于枯燥、单调,这与学生活泼爱动、热爱表演的性格特点相抵触。针对这种情况,为切实提高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大胆创新传统的诵读教学方法,积极把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深度参与诵读教学活动的机会。比如,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竹里馆》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可用多媒体教学法组织诵读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背景音乐,并在屏幕上展示与诗文内容相匹配的图片,使学生产生置身诗文所描述的环境中一般,从而使他们自然以故事作者的身份诵读故事,并较为恰当地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其中,最终更透彻地理解诗文的内涵及情感。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都很大,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感知诗文内容、体会诗文结构、探究作者情感,有助于诵读质量的优化与提高。

三、适当补充创作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诵读出感情

古诗文的作者所生活的年代过于久远,与初中生所生活的时代及社会环境等有很大差异,再加上语言形式的表达和意义也有了较大变化,因此,要想让学生精准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文还有很大难度。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借助互联网搜索、查阅资料等形式尽可能获得与古诗文创作背景有关的资料,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而恰当地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对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个人经历等有较多了解,进而可较为准确地揣摩出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是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思想,最终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文。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这首古诗文,是作者曹操北征乌桓在归途中路过碣石山时有感而发所创作的。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曹操的经历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缺乏了解,他们难以做到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依据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情况,适当为他们补充一些背景资料,以帮助他们把握作者创作作品时的心境与情感,使学生较容易走进作者的心中,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最终可做到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文。

总之,古诗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教学成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等的高低。因此,语文教师应依据学生特点,精心设计诵读教学导语、大胆创新教学模式、适当补充背景资料,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最终为构建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高效课堂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张栋栋.经典诗文教学的审美意义:以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6(25):34-35.

第2篇:赠刘景文古诗范文

2 表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我们初中课本所选诸葛亮的《出师表》即“表”中范例。

3 序 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读诗的缘起,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有一段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段小序即交代了作词的缘起与过程。

4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我们学过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5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如“小石潭记”,就是“记小石潭”,即记述游小石潭的行踪以及小石潭的景物。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其次是些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包括在如《桃花源记》这样的诗前序文)。除以上两篇,我们学到的还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核舟记》等。

第3篇:赠刘景文古诗范文

关键词:孟浩然 酬赠诗 哀祭诗 释读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与王维合称“王孟”,诗以清新自然为主。仅在唐代,孟浩然诗作的影响已极大,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对孟浩然诗歌的推崇和喜爱,一直热度不减。唐代酬赠哀祭孟浩然的诗歌,无不是对孟诗的热衷和追捧,生前酬赠者有好友张子容、王迥、李白、王维等,死后哀祭者有王维、杜甫、刘Y虚、陈羽、白居易、施肩吾、朱庆馀、张祜、罗隐、张、贯休、齐己等。

一.酬赠类

酬赠类诗作主要是孟浩然与好友间的酬唱与赠答,或情谊深厚,或志趣相投,或诗风相近,主要有老乡好友张子容、王迥,铁杆诗友李白和诗坛盟友王维。其中张子容有诗2首,王迥有诗1首,李白有诗3首,王维有诗2首。

1.张子容。襄阳人,又名张五。两人是邻居和世交,关系甚笃,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诗篇唱答颇多。在任乐城令时,除夕夜招待孟浩然,“他乡遇故知”,有两首诗酬答孟浩然。其一为《除夜宿乐城逢孟浩然》,有“妙曲逢卢女,高才得孟嘉”句,一语道出了张子容对孟浩然的由衷情致:知音相惜,敬佩才气。卢女,传为曹操宫女,善鼓琴,知音者也。孟嘉,东晋名士,孟浩然本家,有“孟嘉落帽”典故,足显其才学出众。其一为《乐城岁日赠孟浩然》,有“更逢习凿齿,言在汉川湄”句,习凿齿,襄阳名士,声播天下,隐居白梅。以习凿齿来比孟浩然,同属乡贤,行迹相近,可见孟浩然在张子容心中的地位,钦佩和相惜之情溢于言表。

2.王迥。《全唐诗》传与孟浩然善,二人徜徉高蹈,交谊深挚。孟浩然有《白云先生王迥见访》和《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写出了两人真挚而缠绵的友谊。王迥亦有诗《同孟浩然宴赋》彰显孟浩然之“英声”,王迥称孟浩然的“英声”有“屈宋”遗韵,属“才子”之美。

3.李白。一代“诗仙”,所崇拜的对象为“孟夫子”,“诗仙”交友,绘出了对孟浩然敬仰之“纯”,有《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淡淡几笔,精彩素描,虽是感怀的结晶却似照相的写真,行属高卧林泉的隐士,动为风流自赏的诗人,活脱出风神散朗、寄情山水的高致。李白于孟浩然之敬慕,显得由衷纯真:敬“诗”而慕“仙”,自有一种风神飘逸之致和疏朗古朴之风。“诗仙”寄友,写出了与孟浩然交情之“深”,有《春日归山寄孟六浩然》,“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用典“高山流水”遇知音,超尘脱俗隐逸深,幽深静谧山水新,以景比人,可谓深沉。“诗仙”送友,道出了与孟浩然情谊之“真”,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远行,“唯见长江天际流”,流者有意,一似心潮之激荡,如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一似友情之真醇,若绵绵悠长的一江春水。

4.王维。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开宗立派的人物。王维与孟浩然相交甚深,开元十七年冬,孟浩然长安应试落第,王维有诗二首相赠。一首为《送孟六归襄阳》(其一),有句“因怀故园意,归与孟家邻”,王维亦有怀归念家之想,若归去,定与孟浩然做邻居,羡慕孟浩然的退隐田园生活。另一首为《送孟六归襄阳》(其一),王维真情相劝、坦率直言:隐居是一生的快事,何必学司马相如献赋求官呢?此时王维劝孟浩然是真情相告,直白而知心,已没有了早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中“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的积极上进,多的是清醒认识,规劝孟浩然不要步入仕途。

二.哀祭类

哀祭类诗作主要是孟浩然去世后,部分爱戴或喜爱孟浩然的诗人为悼念其而写的哀挽或祭吊的诗,这些诗都以凝炼的形式、深沉的内容、强烈的哀悲、真切的感情,震撼人心、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发人深怀,让人深深体味孟浩然诗风的清新与优美。

1.王维。盛唐山水诗主将,与孟交谊深笃。悼念亡友,有《哭孟浩然》,二十字,除写了失去诗友的悲痛之情如汉水汹涌呜咽日夜东流一样外,更是高度赞誉了孟浩然的人品、节操、文采及在诗坛的地位。一句“江山空蔡州,”悲赞了诗友之殁是使江山寂寞,诗坛冷清的一大损失,一“空”字形象地反映了王维对孟浩然的倚重之情和悲绝之痛,王与孟,一在北,一在南,南北呼应,共同将盛唐山水诗推向了顶峰。山水虽好,无人描绘也是空好,深感孟浩然的去世,以致于襄阳山水为之失色,清代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云:“王孟交情无间,而哭襄阳之诗只二十字,而感旧推崇之意已至。”

2.杜甫。唐诗大家,一代诗圣。杜甫对孟浩然亦是十分崇拜的,尤其喜爱孟浩然之“清”。看其《遣兴五首・其五》,有句“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如果说李白看重的是孟浩然的人品之风神散朗的话,那么杜甫看重的是孟浩然的诗品之清新自然,“凌鲍谢”就说明了孟浩然诗风的清新本质,鲍谢,指南朝诗人鲍照和谢I的并称,二人诗作以清新妩丽见长。杜甫称颂孟浩然诗超越了鲍谢,同时也表明杜甫对孟浩然诗的喜爱,尤其是对其清新风格,可谓交口称赞,有《解闷十二首・其六》,一语“清诗句句尽堪传”道出了孟诗的流传与影响,“清诗”是说孟浩然诗具有新鲜、自然、明丽、幽雅的特质,能清新可淡远;“句句尽堪传”是说句句都值得传诵,传承价值极高。

3.刘Y虚。开元进士,与孟浩然有交往,其诗意境清淡悠远,与孟诗相仿。诗人在越中(京口),看到扬子江暮秋景致,触发了对故人孟浩然的深切思念,有《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诗中“寒笛”二字,不仅表示夜深天冷,也表明笛声凄咽,更表露思念故人的愁绪,笛声难达,情思难传,思念婉转。“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这两句从孟浩然对自己的思念着笔,表现两地情思相牵,想象无限。一“劳”字,显诗情婉曲而深厚,“遥相望”三字,存余味悠远。足见刘Y虚对老友孟浩然的思念之深切,哪怕有人去襄阳,也要委托带去自己的哀思和情系,有《寄江滔求孟六遗文》,此诗嘱托一位友人去搜求亡友孟浩然的遗文,多的是对死者的凭吊与褒扬。

4.陈羽。贞元进士,诗作能情景交融,属孟浩然的追随者。路过孟浩然的襄阳故居,念及孟翁诗作,感受良多,嗟叹之余,写下了《襄阳过孟浩然旧居》:“襄阳城郭春风起,汉水东流去不还。孟子死来江树老,烟霞犹在鹿门山。”陈羽对孟浩然的慨叹,一者是对孟浩然一生际遇的怅惘,一者更是对孟浩然诗作的欣赏,孟诗诗句像鹿门山上的烟霞一样,袅绕不绝,韵味悠长。

5.白居易。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诗歌语言通俗。游览故居,凭吊诗人,有《游襄阳怀孟浩然》。“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孟浩然清丽的诗风已无人继承,感觉黄昏的襄阳一派空旷,令人惆怅,白居易也“日暮客愁新”,望襄阳山水而无人再能用诗句赞赏,不免感伤。

6.施肩吾。元和进士,为诗奇丽。有《登岘亭怀孟生》:“岘山自高水自绿,后辈词人心眼俗。鹿门才子不再生,怪景幽奇无管属。”“怪景幽奇无管属”,一语道出了对“鹿门才子”孟浩然的钦佩和羡慕,山水好自然,无孟诗赞赏,已绘不出那份“雅”致和“隐”情,直令人回味孟浩然清幽的诗风和高洁的情怀。

7.朱庆馀。宝历进士,诗意清新。有《过孟浩然旧居》:“命合终山水,才非不称时。冢边空有树,身后独无儿。散尽诗篇本,长存道德碑。平生谁见重,应只是王维。”从王维推崇的角度,表明了孟浩然道德文章的同气相应,孟浩然虽才不称时,只命应隐逸,却创造了清幽寂静的空灵境界,与“诗佛”诗境仿若。

8.张祜。爱漫游,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有《题孟浩然宅》:“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孟简虽持节,襄阳属浩然。”“襄阳属浩然”,一语落地有声,襄阳成全了孟浩然,孟浩然亦成全了襄阳。孟浩然虽终老布衣,无显贵却贤达,“孟襄阳”成为与后世“柳河东”、“韩昌黎”一样,皆以地名来命名,提升自己家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孟浩然成为了襄阳山水的第一代言人。

9.罗隐。属“十上不第”,后避乱隐居九华山。有《孟浩然墓》:“数步荒榛接旧蹊,寒江漠漠草萋萋。鹿门黄土无多少,恰到书生冢便低。”拜谒孟浩然墓,要穿过“荒榛”和经过“旧蹊”,近观坟头草萋萋,远望汉水空漠漠,油然而生的应是一种隐逸情致和落魄情怀,“恰到书生冢便低”,坟墓的高低显示了人死后礼遇的高低,属愤激之语,在替孟浩然鸣不屈,亦是在为自己叫不公。

10.张。乾宁进士。有《吊孟浩然》:“每每樵家说,孤坟亦夜吟。若重生此世,应更苦前心。名与襄阳远,诗同汉水深。亲栽鹿门树,犹盖石床阴。”“名与襄阳远,诗同汉水深”,孟浩然的名声与襄阳一样远播,诗歌同汉水一样深广,佐证了孟浩然在诗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11.贯休。僧人。有《经孟浩然鹿门旧居二首》,其中佳句“空馀岘山色,千古共嵯峨”,道出了孟浩然的浩然气度。

12.齐己。僧人。有《过鹿门作》:“鹿门埋孟子,岘首载羊公。万古千秋里,青山明月中。政从襄沔绝,诗过洞庭空。尘路谁回眼,松声两处风。”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羊祜与孟浩然两位先贤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说明了鹿门、岘首二山是因此二人而名满天下。

孟浩然,以诗闻名,玄宗皇帝亦是其忠实读者,也叹“闻其人而未见也”(《新唐书・文艺传》);王士源在《孟浩然诗集序》中记载了其“五言诗天下称其尽善”的故事:“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联诗,次当浩然,句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嗟叹其清绝。”所以,唐代诗人对孟浩然的推崇与欣赏,在酬唱间与哀祭中得到了一种高度的认同与赞赏,或欣赏其隐逸风度,或喜爱其清新诗风,或慨叹其落魄一生,或讴歌其诗作影响。欣赏隐逸风度,以李白为代表,“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绘出了孟浩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的隐逸形象,给人以潇洒自然,不落尘俗的印象;白居易也赞其“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归隐成为了孟浩然的最佳归宿和历代诗人的理想所在。喜爱清新诗风,最典型者为杜甫,“清诗句句尽堪传”一语道出了孟诗的真谛与审美价值追求,清代叶燮在《原诗》外篇中说“孟浩然诸体似乎淡远,然无缥缈幽深思致,如画家写意,墨气都无”,清代翁方纲在《石洲诗话》中也说“读孟公诗,且无论怀抱,无论格调,只其清空幽冷,如月中闻磬,石上听泉”。孟诗如画家写意、月中闻磬和石上听泉,可谓言清、景清和意清,清绝无代。喜其清幽者,如施肩吾,“怪景幽奇无管属”,孟诗诗意的隐逸与诗情的雅致,无人可比;爱其清丽者,如陈羽,“烟霞犹在鹿门山”,高度钦佩孟诗描绘襄阳山水的神韵与流响,油然而生“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之情。慨叹落魄一生者,最同情人为罗隐,“恰到书生冢便低”,坟头低置显礼待冷遇,既是为孟浩然鸣不平,也是在自己叫屈。讴歌诗作影响,有王维、张祜、张、贯休等,皆称颂孟浩然之诗歌影响。王维叹“江山空蔡州”,孟浩然诗可以作为山光添色;张祜赞“襄阳属浩然”,孟浩然与襄阳俱在、孟诗并自然常青;张赏其“名与襄阳远,诗同汉水深”,孟浩然诗名远播,源远流长;贯休慨“空馀岘山色,千古共嵯峨”,诗比山高。

参考文献

[1]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M].四川:巴蜀书社,1988.

[3]柯宝成.孟浩然全集[M].湖北:崇文书局,2013.

第4篇:赠刘景文古诗范文

近年来,在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古诗词鉴赏题虽占分不多,但它无疑是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能力考查点】

1.诗意理解。正确理解诗词中词语、句子的意思,如某个词语的含义,全诗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等。

2.画面描绘。即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某些诗句展现的画面。

3.情感体味。即概括全诗(词)表达的感情,这是诗词鉴赏最重要的内容。

4.写法分析。“写法”既包括着眼于全篇的写作特点,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意)、联想想象、虚写与实写等;也包括诗中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用典、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比、对偶等。

5.炼字品味。古人作诗讲究炼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等。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类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

6.名句鉴赏。选取古诗词中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分析其“名”在何处。古诗词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这些名句,有的还是全诗的诗眼。

7.内容探究。指对诗歌内容进行多角度、多元化的理解评价。它可以是对诗歌内容进行多元化解读,进行有创意的表达;也可以是立足诗歌内容,联系自然、社会生活与自我,就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创见;还可以是质疑诗作,与作者对话,敢于就诗作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8.综合评价。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将诗意理解、情感体味、主旨把握、写法分析、名句欣赏等熔于一炉。

【真题回放】

(2012年贵州铜仁卷)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按要求答题。(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首联“”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2分)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4分)

【解析】第1题属于诗意理解题,采用了填空题的形式。从首联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两个词语。这类考题难度不大,但比较切合初中生的认知实际。只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这方面的积累,应该不难拿到理想的分数。

第2题是名句鉴赏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以对仗的精工、比喻的贴切、蕴涵的深刻而脍炙人口。我们顺着题干提示的答题方向,可以侧重分析哲理: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也可以分析其表情达意:这一联,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

【误区警示】

1.浅尝辄止。对含义深刻的名句,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说上,而不能引申展开。

2.概念模糊。对不同的表现手法辨识不清,不能结合特定的诗句分析该表现手法的表达作用或效果。

3.不能展开想象。画面描述题,要求展开想象,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再现画面,而不少考生往往停留在逐词落实的翻译阶段。

4.不能知人论世。有的考生因为不知道典故的本义,不明白诗人创作的背景,所以不能正确分析运用典故的作用。

【备考策略】

一、掌握基本知识

这里的“基本知识”,首先是指与诗歌欣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意境、起承转合、对仗、押韵、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等。其次,指作家的创作风格,如王维的“诗中有画”,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奔放”,等等。再次,指诗歌流派,如田园诗派、边塞诗派等。

二、熟悉鉴赏步骤

首先,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大体理解诗意。

其次,按“写什么”“怎么写”的思路来鉴赏。落实“写什么”,就是要理解作品的内容,这里的“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理解“内容”时尤其应重视对诗题的解读。落实“怎么写”,须研究诗歌的结构、诗中的典型细节、诗歌采用的艺术手法。再深入一步,还应探讨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古诗,我们只有联系其写作背景才能正确地解读它。诗歌的写作背景,可以分为社会背景和个人境遇两个方面。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了解诗人写作时的境遇,无疑有助于准确解读作品。如《朝发白帝城》是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后所写,由此我们便不难体会出“轻舟已过万重山”所洋溢的轻松愉快心情。

三、明确答题思路

(1)诗意理解题,只要读懂了诗词的基本内容,就可据题作答。如果是词句理解,有时则需要联系全句、全诗来体会。如2011年中考南京卷第8题诗歌《金陵酒肆留别》鉴赏: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首句中的“香”字既指柳花香,又指香,诗人借此渲染了“金陵子弟”相送时热烈温馨的气氛。读完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从诗题及诗中“吴姬压酒劝客尝”“欲行不行各尽觞”等句,我们便能得出应填“酒”字。

(2)画面描绘题,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展开联想、生动描绘是关键。如2012年中考四川宜宾卷第17题: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我们应该展开想象,从听觉、视觉等角度展现这几句词所描绘的画面。参考答案: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

(3)情感体味题,一要看诗歌类型:写景诗,大多借景抒情;思乡诗,一般抒发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咏史诗,常常借古讽今,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之感;边塞诗,一般抒发思乡之情和建功立业的抱负。二是答题时一定要着眼于全诗,看清楚全诗的内容,进而体会诗人的感情。

(4)写法分析题,先要准确判断题干是着眼于全篇设问,还是针对语句提问,然后指出其写法特点。如2012年中考云南昭通(附加)卷第12题:《破阵子》一词中,作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极度愤慨和悲伤”,请结合这首词作简要分析。该题无疑得从全篇展开分析:这首词,开头一句为实境,“醉里挑灯看剑”是现实生活的写照,醉酒之时,词人还在灯下抽出剑来仔细端详。表明词人虽隐居乡间,但心中仍在忧虑国事、不忘杀敌立功的感情。中间四句为虚境,写梦境中军队召唤战士出征的号角声响成一片,为战士们壮行、点兵、出征、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表现了词人意气风发、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为实境,又回到眼前的现实之中;呼应首句,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以沉痛的感慨有力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5)炼字类试题,我们要把所考查的字放在诗句之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如2012年中考湖北随州卷第16题: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孤立地看,“见”和“望”尽管都是写“看”的动作,用哪个字好像都说得通,但具体到这首诗,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明显不同。“望”强调的是有意识地看,而“见”表现的是诗人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更加切合诗人当时悠然的心境。

(6)鉴赏名句题,主要着眼于诗句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有时也要求分析其语言技巧。如2012年中考贵州六盘水卷第26题: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请分析诗人在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显然,这是要求我们从内容方面鉴赏。再如2012年中考河南卷第22题: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自然要从语言运用技巧的角度来鉴赏了。鉴赏名句,我们还须注意,有的诗句读者在长期的阅读理解中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

(7)探究性试题,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占有材料,概括出材料的内容要点;第二步,整合材料,即把几则材料联系起来看,找出共性,发现规律;第三步,写出结论。如2012年中考常德卷第21题:唐宋时期,不少文人遭遇政治纷争,沦为“贬官”,贬官特有的身份和经历使他们的作品带上了特殊的文学印记,这在柳宗元、苏轼等名家的诗文中都有迹可寻。刘禹锡写作此诗时也是贬官,试从甲诗(《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乙文(《陋室铭》)和其他贬官诗文中探寻“贬官文学”的特点,得出一二结论。要完成本题,我们首先要筛选出一定数量的在课内学过或课外读过的符合“贬官文学”的诗文篇目,像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白居易的《琵琶行》、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等,然后分析这些作品在表达感情、写作方式上的特点,最后作出相应归纳。

(8)综合评价题,要细读各个选项,善于发现表述错误之处。如2012年中考辽宁抚顺卷第5题:选出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诗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C.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抒发诗人身世之感,其中也包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D.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重新抖擞振作。

选项A的表述可以用来概括封建时代杜甫等进步知识分子的许多诗歌的主题,但不切合刘禹锡这首诗的感情,《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身遭贬,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

第5篇:赠刘景文古诗范文

【关键词】文心雕龙 建安议文学 现实 慷慨 昭晰 婉约 雕饰 乐府

刘勰对建安文学的评价集中在《明诗》篇、《时序》篇、《乐府》篇中:

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细之巧,驱辞逐貌,惟取昭晰之能,此其所能也。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至于魏之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观其北上众引,秋风列篇,或述酣宴,或伤羁戌:志不出于,辞不高于哀思,虽三调之正声,实韶夏之郑曲也。

下面,结合具体的建安诗歌,来看刘勰这些评定的得与失:

刘秘对建安文学评价的“三得”

刘勰成功抓住了建安文学的主要特点:内容反映社会现实,诗风“慷慨悲凉”,结言端直精简,诗意昭晰明显。下面我们从具体的建安诗歌来看这些特点的表现:

一、“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建安诗人身处乱世,其建安诗歌大多如实反映了当时的实情实景,描绘了丧乱的社会图景和人民的灾难,堪称现实主义文学。

东汉末年,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各地豪强据地相争,从初平元年(公元180年)董卓之乱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出现了连续十九年的军阀混战.社会遭到极大破坏。建安诗人此时的诗作大多对当时的社会景状有着全面、真实的反映。曹操以政治家、军事家的阔襟,对当时的战乱有深刻的体认,他的诗没有停留在再现人民苦难,反映社会乱离这一层面,而是能够深入挖掘出致乱之本源,因之其诗享有“诗史”之誉。如曹操《薤露行》、《蒿里行》,被称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语)!《薤露行》不仅把何进谋诛宦官,庸才误国,董卓暴虐,专横入京作乱的事直接摄人笔端,而且对洛都的被破坏、人民遭受掠夺表示了无限的愤慨和悲痛:“贼臣持国柄,东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蒿里行》则描写了关东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内部因为利害关系而发生内讧联军不成的事:还刻画了豪强斗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这可与曹丕《典论、自叙》中的“乡邑望烟而奔,城郭睹尘而溃,百姓死亡,暴骨如莽”相印证。此外.建安七子中几乎每个诗人都有大量此类的现实主义作品,孔融的《六言诗》其一写道:“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布莫违,百姓凄凄心悲。”再如王粲《七哀诗》、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阮璃的《驾出北郭门行》、曹丕的《上留行》、曹植的《送应氏》和《泰山梁甫行》、徐干的《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等等,皆从不同的侧面丰实了“诗史”的内涵,闪耀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光辉,摹写出一副副生灵涂炭、万物调凌的社会图景。即如刘勰所说的“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

二、“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慷慨”作为对建安文学美感特征的揭示,本是刘勰从建安文人的作品借用而来的:“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操《短歌行》),“玄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曹植《杂诗》其六),“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曹植《箜篌引》)。这里的“慷慨”或和“忧”相联系,或和“悲”相联系,或和“柔”相对立,指高亢激越而又沉郁顿挫的声响。建安作家的诗歌中所包含的巨大力量正是通过这种声响呈现出来。在诗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曹植《薤露行》);有诗人的雄才大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宏境界:有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杂诗》其五)是带“罪”蕃王的呐喊,“我独何人,能不靖乱”(曹丕《黎阳作》)是少年天子的追求。这些诗,无一不表达出诗人对现实、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因而呈现出崇高的美感。

同时,建安诗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多直抒胸臆,“磊落使才”:曹操《却东西门行》“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不仅写出战士长期行役中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诗中也浸透着华年流逝、乡关不得的悲凉:“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长。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顾瞻恋城阙,引领伤内情”(曹植《赠白马王彪》)是与挚友别离时的无限依恋,透露出眷恋、感伤的心情。

总之,建安诗人的希望、眷恋、哀伤、叹思、热爱、憎恨等思想情感,在其诗歌中直率而强烈的表达出来,体现了刘勰所说的“慷慨”、“磊落”特征。

三、“不求纤细之巧,惟取昭晰之能”,简洁明快,端直精约。刘勰概括的建安诗人语言古朴质直、浅显明畅、诗风自然通脱的特点在三曹尤其曹操、曹丕的作品中体现最为明显。这一特点在曹操的全部诗歌中都能体现出来,如《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完全是朴质自然的语言,而又浑厚苍劲,不加雕饰.读来清新悦目。曹公诗歌语言“质”而不“野”的风格前人多有评价,如“古直”(钟嵘《诗品》),“魏武太质”(胡应麟《诗薮》),“真朴”(东方书时《昭昧詹言》)等等。再如曹丕部分诗歌语言通俗自然,明显具有民歌特色。如“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崖”、“富人食稻与梁,贫子食糟与糠”、“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余不能”等等,不胜枚举。这些语句通俗自然,如同口语,和汉乐府民歌的语言很相似。

总之,建安诗歌语言大多质朴、自然、简约、明快,正如刘勰定义的一般:“不求纤细之巧,惟取昭晰之能”。

刘勰对建安文学评价的“三失”

从诗歌艺术风格看,三曹与建安诗人的艺术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仔细分析建安诗歌,可以看到刘勰的确抓住了建安诗歌中的主 要特点,对一些主要特征作了精准的概括,但他对建安文学的评价也有不当之处。

下面结合建安诗人的具体作品分析刘勰评价的失当之处。

一、建安诗歌的整体特征应该包括感情阴柔、诗风婉约、音节婉转的一面。三曹和建安诗人诗中的题材涉及了山水、田园、农事、民生疾苦、功业、游仙、游宴、女性姿容、爱情、友情、亲情、赠别、悼亡、分情、闺怨、边塞咏史、哲理、朝会等不同的意象。具体而言,曹操诗歌多苍凉空阔之悲境,曹丕诗歌多缠绵悱恻之忧境,曹植诗歌多深惋委屈之哀怨境界。刘勰主要抓住了曹操等人昂扬向上的诗风特点.而忽视了曹丕诗歌清新婉丽,曹植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丽,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诗品》)的特征。具体而言,曹丕的诗虽也涉及到了社会上的一些重大问题,但更多的取材是“间里小事”,特别注重对游子思妇感情的描写和抒发,具有明显的文士气、女人气,如《燕歌行》。全诗旨在描绘思妇对远游丈夫的思念,抒发悲苦之情,诗人选择了萧瑟的秋风、荒漠的原野、南翔的群雁、皎洁的月光、流动的银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星等典型景物.把思妇的情感流动描摹的不断起伏跌宕,缠绵悱恻,摇曳多姿。曹植诗歌艺术风格在建安诗人中发展得最充分。就具体诗篇而言,其游仙诗如《五游》、《升天》等“词藻宏富,而骨气苍然”(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当来日大难》“和媚款曲,缠绵低外”(钟惺《古诗归》卷七)《赠白马王彪》“体既端庄,语复雅炼”《杂诗》“清迥纯净”(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清人宋征壁论述曹植、王粲诗歌风格说:“沈休文云‘子建、仲宣,莫不同祖《风X骚》皆以气质为主。’盖兼江左之清绮与河朔之气质。”(《抱真堂诗话》)既精美华丽,清新可诵,又道劲刚健,质朴明朗。又云:“凡诗丽则必靡,秀则必弱。兼厥二美免此二憾,其思王乎!”

从整体来说,在建安诗人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雄浑、壮丽、悲怨、劲健、旷达、缠绵、绮丽、清秀、奇崛、明朗、飘逸、苍凉等不同的风格特征,而不能像刘勰一样以“慷慨”、“梗概”加以概括。

二、建安诗歌语言特色应该包括繁缛、雕琢、富瞻、“纤细”,以至诗风华丽的一面。这一特征在建安诗人的代表曹植的诗歌中有着清晰明显的反映。曹植诗歌无论是对人物形象的描细,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还是对事物、景物的描摹都是极其细腻、深刻的。如在被称为压卷之作的《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已忘餐。”诗人从美女采桑写起,然后从手、头上、衣着、神姿等依次写起,将一位貌美娴雅、神采风韵非凡的少女形象刻画得跃然纸上,真可谓“呼之欲出”了。曹植在语言雕琢方面堪称建安诗人的典范,“词采华茂”是其语言的显著特点,特别是其五言诗,可谓是“搞翰振藻”,工丽华美。同时,曹植的诗非常讲究属对精工,这在他的诗中几乎随处可见:“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等等。这些诗篇对仗工整、音乐和谐、节奏明快,极大增强了诗的美感。在雕琢用字上,如“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游鱼跃绿波,好鸟鸣高枝”、“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等句中的被、冒、跃、鸣、曜、静、潜、薄等字中,可见曹植在炼字上的匠心。从曹植的诗歌中,可以明显看出建安诗人在炼字造句上的雕琢、繁缛,在对仗上的精工、修饰等。

第6篇:赠刘景文古诗范文

启示一: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先“吃”下去,作为以后终身消化、“反刍”的文化储备

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澄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虽然他们现在并不能准确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但是这种背诵会在其记忆的底板上刻上深深的烙印,使其终生受益。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儿童时代背会的东西往往终生不忘,这便是所谓的“幼学如漆”、“童子功”。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畏首畏尾,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积累吧!能理解的,尽量帮助孩子理解;不能理解的,不求甚解也不为过,先积累下来,今后可以在言语实践活动中逐步加深理解,以作为学生长大后终生消化理解的文化储备。就像一颗种子深埋在土壤中,吸收养份,储备能量,等待时机,开花结果。

启示二:古诗的写意性也决定可以先让学生积累下来,储备在心里,然后用一生的阅历、经验去“反刍”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我们在教学中虽然竭力让学生去读背、去理解,但学生总是一知半解,这让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犯难:小学生到底要不要学古诗,到底该怎么学古诗?学古诗确实很难,因为古诗大多是写意的,很多古诗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对古诗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阅历、年龄不同,对古诗理解的高度、深度、厚度也不同。所以,我认为小孩子学古诗现在不理解不要紧,可以储备在心里,将来长大了再慢慢消化,像牛“反刍”那样。只要让他们多诵读、有所意会就可,“诗中有真意,欲解已忘言”。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把这些虽然半懂不懂、似懂非懂甚至全然不懂但对学生未来人生有重要影响的诗句“吃”下去,然后用自己一生的阅历、经验去“反刍”。

鉴于此,我认为古诗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对古诗文的积累,且可以“重在积累,不求甚解”。

一、积累——要帮助形成知识块

我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身边的老师们让学生积累古诗词的方法无非两种:一种是买一本书让学生一首一首背,一种是想到什么背什么,随意性比较大。这样学生头脑中积累的古诗就如一盘散沙,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地流失。如果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积累,那么就可以把古诗聚成一串珍珠,形成知识块,这样就不容易遗忘。

(一)依靠主题,带活积累

我们每册课文里都录用了四首古诗,每首古诗都有一个主题。古诗词积累就可以依据这个主题,立足课内,拓展课外,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形成一个鲜明的积累体系。如,二年级上册古诗《赠刘景文》和《山行》都是描写秋景的,读后我们会被诗中描绘的深秋美景所陶醉。《赠刘景文》写秋末之景: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山行》描绘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深山秋色图。由此,可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的诗篇,形成“秋天的诗”的主题。另外,如写花的诗:《题》、《卜算子·咏梅》等;言志的诗:《石灰吟》、《竹石》等;写景的诗:《山行》、《归田园居》等;送别的诗:《别董大》、《赠汪伦》等,我们都可以通过确立主题的方法来积累。

(二)依据生活,建立积累

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积累,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流畅地记忆。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同学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顺着四季走来,一路朗朗童音。这样在不同的节气里让学生们诵读相关的诗,不仅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更有助于古诗和学生生活情景相结合,为他们内化古诗词、运用古诗词埋下了伏笔。

课本里的每首古诗就好像每一个戏剧的引子、每一个景点的导游,教师得先把孩子从声、光、色的世界里引进古诗的殿堂,然后借助主题给学生指出一条条路径,让学生有可能走进更多的诗人、更多的古诗。这样,当学生想起这个主题的时候,他就能想起这个主题的相关古诗,从而实现古诗的有效积累。

二、积累——要帮助激活知识块

形成的知识块不能让其变成死石块,这样的知识是没有活力的,只有把积累到的知识放到“心”的熔炉去冶炼后,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地运用,从而建立起新的知识块,这样才能真正把积累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把积累到的古诗文不断地运用激活,建立新的知识块呢?给学生一个语文实践的机会很重要。

(一)课堂中的运用激活

课堂上,教师时常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运用古诗词对文章进行批注,把古诗积累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这是最有效的运用。如,在教学《燕子》一课时,可以跟学生说:“燕子动作敏捷、活泼可爱,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写下了很多有关燕子的千古绝句,你能给我们吟诵几句吗?”学生略加思索,便想起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等诗句。给学生提供一个运用的平台,经常运用这些积累的古诗词说话,学生的消极积累就会转化为积极的有效积累。

(二)生活中的运用激活

古诗是古人的作文,是古人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后的表达。古诗从生活中来,我们应该让他回归到生活中去。某日,一值日生负责倒垃圾,倒了数次仍见垃圾桶满满的,长叹一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些背诵过的古诗词悄悄地走进了学生们的生活,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三)作文中的运用激活

第7篇:赠刘景文古诗范文

综览朱元璋诗文,其内容、题材大致可分为征战生活记述、英雄抱负抒发、朋友臣下赐赠、风景人物歌咏等四类,本文拟就其赐赠类诗作内容加以摭析。

一、彰显太平盛世,烘托君臣融洽场景

朱元璋的赐赠诗作中的翘楚,是为洪武八年(1375年)的赐赠臣下宋濂之作:

西风飒飒兮金张,特会儒臣兮举觞。目苍柳兮袅娜,阅澄江兮水洋洋。为斯悦而再酌,弄清波兮永光。玉海盈而馨透,泛琼斝兮银浆。宋生微饮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骤跄跄。美秋景兮共乐,但有益于彼兮何伤。

这是朱元璋在宴会上赐给宋濂的诗,全诗结构匀称、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是朱元璋诗歌中为数不多的佳品,且该诗将叙事与抒情有机结合,既阐明了事,也抒发了情,获得后世一致称道。作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起即跟随朱元璋共闯天下,明朝建国以后,历任翰林学士承旨、《元史》编撰总裁等职,洪武年间的重要诏令、文告,大多出自其手笔,是朱元璋所倚重的功臣之一。宋濂虽为文人,但远没有李太白的喝酒豪情,不善饮。在这次宴会上,朱元璋一再劝这位不会喝酒的老人“举觞”,一方面是对宋濂的看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活跃君臣宴饮场面的气氛,增加作诗的题材,在政治上笼络宋濂等文人。宋濂也颇能领会主子的意图,真的喝了个“忽周旋兮步骤跄跄”。据说,洪武十年(1377年),宋濂致仕(退休)前夕,朱元璋送给他一套《御制文集》。此时君臣还共同唱和了一首诗:

朱元璋:白下开尊话离别,知君此后迹应稀。

宋 濂:臣身愿作衡阳雁,一度秋风一度归。

在这里,朱元璋对宋濂的赞许与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而宋濂对朱元璋的感激和不舍之情同样刻骨铭心。

另有一人林延刚,其事迹同样值得一说。林延刚尝侍游,太祖首唱诗二句曰:江间小殿与云齐,梁上新添燕子泥。

公承旨补足另外三联曰:

锥尾晓开红日近,龙衣春湿彩云低。放旗影里辘琳息,斧钱门前哄骥嘶。替笔诗成同拜舞,太平天子赐新题。

朱元璋前两句视野稍窄,出语平缓柔婉,全无蓬勃浩瀚霸气,而林延纲的续诗,神兽频现,大气磅礴,极能符合朱元璋心意,充分把朱元璋未说尽之意阐述的淋漓尽致,因此朱元璋赐其名“恒忠”,可谓深永意味,亦可以看出君臣之间的这种默契与心领神会。

对于封建时代而言,能够得到皇帝以诗赐赠,或是能够置身唱和之列,则有如身登龙门,荣耀无比。他们在沐浴“天恩”之余,当然会感激涕零,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皇帝们所期待的,也就是这种来自臣子们的称颂圣明、表达忠心的声音。由此推之,朱元璋赐赠诗作毫无疑问带有这种浓厚的政治色彩,要彰显太平盛世歌舞升平,还要凸显君臣之间默契和谐共创大业的良好氛围。

二、颂人借以自颂,抒发踌躇满志情怀

朱元璋赐赠诗作中,不乏对赐赠之人的溢美之词,但这些赞美别人的诗句中同样饱含了对自身的肯定与推崇。刘基,字伯温,浙田人,元至顺年间进士,所作诗文雄浑奔放,当时与宋濂并称。刘伯温在朱元璋夺取天下、定都南京、稳固政权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洪武四年,刘伯温辞官还乡,朱元璋赠诗一首:

妙策良才建朕都,亡吴灭汉显英谟。不居凤阁调金鼎,却入云山炼玉炉。

事业堪同商四老,功劳卑贱管夷吾。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

该诗首联和颈联极言刘伯温的才略和殊勋,充分肯定了其开国功臣无人可替的尊贵位置,尾联对刘伯温的辞还行为并无挽留之意,深刻表明了朱元璋对刘伯温的理解和尊重,正所谓“知人之者智”,这一点很好了的印证了朱元璋的包容胸怀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行。

朱元璋征战过程中,都督杨文云作用不可小觑。朱元璋专门赐诗作一首: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悬秋水吕虔刀。马鸣甲胄乾坤肃,风动旌旗日月高。

世上麒麟终有种,穴中蝼蚁更何逃。大标铜柱归来日,庭院春深庆百劳。

这首七言律诗,也是写于军中的作品,生动刻画了大英雄横刀立马、横扫千军的威武形象,作为赐赠之作,写得豪气十足,初看便会主观认定诗中素描人物为杨文云,但事实情况并非完全如此,诗中所绘人物,是有杨文云的影子,但更是作者本人威武雄壮的战斗生活的写照。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自己的才能和胆识是深信不疑的,对自己威武高大的个人形象更是引以为豪,这首诗在这一层面上很好的表现了其踌躇满志的情怀,与其说本诗是赞美他人制作,倒不如说是自赞之作更为恰当妥切。

三、巧绘壮丽美景,勾勒麾下大好河山

经过多年的打拼,终于一统江山。自己双手培养的成果总是甜蜜的,是值得赏玩的,在自己眼中更是秀美壮丽。《钟山赓吴沉韵》中说:

嵯峨倚空碧,环山皆拱伏,遥岑如剑戟,迩洞非茅屋。青松秀紫崖,白云生玄谷,岩畔毓灵芝,峰顶森神木。时时风雨生,日日山林沐,和鸣尽啼莺,善举皆飞鹄。山中道者禅,陇头童子牧,试问几经年,答云常辟谷。

吴沉,明洪武年间东阁大学士,博学多识,是朱元璋的重要词臣之一,这首诗是朱元璋同他的唱和之作,以清丽浅近、流畅自然的语句描绘了钟山的秀丽景色。全诗既有极目远眺钟山整体之貌,更有走近山中近观之景,虚实相生,远近结合,在视角变换中引出意象“飞鹄”,在这里,作者以飞鹄自喻,抒发了远大的理想“鸿鹄之志”,读来既让人如沐钟山之景,又让人感叹作者雄才伟略。

洪武年间,峨眉山有一个著名的宝昙禅师,据说是宋代高僧断岩禅师转世,来到峨眉山普兴场募化修建一座普贤寺,以便教化世人去恶向善,皈依佛门,早成正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欲拜宝昙为国师,宝昙辞谢圣恩,便铸一普贤金像,早晚课诵,祝大明江山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朱元璋挽惜之余,亲自题诗二首,以慰思慕之情。《寄宝昙禅师》:

其一:断岩知是再来身,今日还修未了因。借问山中何所有,清风明月最相亲。

其二:山中静阅岁华深,举世何人识此心?不独峨眉幻银色,从教大地变黄金。

两首绝句言语平时,明白晓畅,作者独特感悟、景物描绘、情感抒发有机结合为一,是为其赐赠之作中一典型作品,诗歌对祖国大好河山、尤其是峨眉山色做出了普才渲染,大大提高了峨眉山在华夏大地的影响。

爱尔维修说:“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造就出这样的人物来。”封建时代逐步没落的特殊时代造就了朱元璋,作为一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典型代表,朱元璋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但他并非是一个杰出的诗人。但一个文盲能够通过刻苦的自学给后世留下诸多文集,这多多少少是一件杰出而难能可贵的事情,是一件值得细细思索品味的事情,其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值得嘉奖,其勇于攀登的毅力与意志更是值得后人学习。

第8篇:赠刘景文古诗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诗史“二源合一流”的嬗变大势,文质彬彬、情文并茂,追求“壮美”的美学定位,以抒情为本的文化品格,以五言诗为主的诗体形式,皆由曹植垂范并师法千秋。曹植“一代诗宗”的诗史地位,是由曹植的四大贡献奠定的。

建安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这座里程碑,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然“邺中诸子,陈王最高”(皎然《诗式》),后世言建安诗,也莫不首标曹植。然曹植诗歌的里程碑意义何在?他究竟对中国诗歌有何独特贡献?本文拟从四个方面略抒己见。

曹植诗隐括《风》、《雅》,组织《庄》、《骚》,得《汉乐府》精髓,法《十九首》意象,继往开来,初步确立中国诗歌“二源合一流”的嬗变大势。

中国诗歌发展,明显地呈现出“二源合一流”的大势走向。“二源”即以《诗经》为代表的北方诗学体系,以《楚辞》、《庄子》为代表的南方诗学体系。建安诗歌一代繁盛,正是“得《风》、《雅》、《骚》人之气骨”,二源交汇,南北合流,儒道合一的产物。唐代诗歌革新运动,标榜“汉魏风骨”,正是要恢复或再次确认这个大势走向。然建安诗人真正融二源于一流,远继《风》、《雅》、《庄》、《骚》,近承《汉乐府》与《十九首》,下开盛唐李白、杜甫诸人,得首推曹植。曹操诗21首,全为乐府诗,内容上槁目时艰,肠断民瘼,艺术上古直悲凉,通脱自然,显然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和刚健质朴的风格。曹操长于四言诗,似有《诗经》遗风,然许学夷的《诗源辨体》卷四谓其“正是乐府之体,不当于《风》、《雅》求之。”吴乔的《围炉诗话》卷二也谓曹操四言诗“不受束於《三百篇》句法”。曹操的杂言诗,包括一些游仙诗,也似有《庄》、《骚》韵味,但主要还是源于汉乐府的杂言体和游仙诗。所以沈德潜《古诗源》卷五称“孟德诗犹是汉音”。曹丕诗一半以上为乐府,并且“乐府酷是本色”(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曹丕工于言情,大量抒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怨,这也显然“源出于《十九首》”(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王粲为“七子之冠冕”,相比之下,他受汉乐府和《十九首》的影响较小一些,王粲存诗20首,乐府诗仅有5首,其诗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皆与《十九首》相差较远;王粲诗更多地受到诗、骚的影响,这正如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七所说,王粲诗乃“小雅、变风之余”,刘熙载《艺概》卷二也谓“王仲宣诗出于骚”,其余“六子”存诗太少,不足论。而曹植乃“风、雅之苗裔”(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一),曹植自己也以“有应风雅”相标榜(《与杨德祖书》),读曹植《送应氏》、《泰山梁甫行》、《情诗》、《门有万里客行》等,这一点,不言而自明;同时,曹植《飞龙篇》、《远游篇》等游仙诗,“与《楚辞》同意”(郭茂倩《乐府诗集》卷64),《杂诗》六首,“原本于《离骚》”(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所以刘熙载《艺概》卷二也谓“曹子建诗出于骚”;并且,曹植诗也多乐府,“参其乐府,皆汉氏之韵”(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南国有佳人》等游子思妇诗,“全法《十九首》意象”(同上)。因此,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谓“子建之诗,隐括《风》、(傩》,组织屈、宋,洵为一代宗匠,高踞诸子之上。……然不能不推子建为极者,盖有得于诗家之正派的宗也。”将曹植作为《风》、《雅》、《楚辞》的正宗传人来推崇。丁晏《陈思王诗钞原序》也谓“诗自《三百篇》、《十九首》以来,汉以后正轨颛门,首推子建,洵诗人之冠冕,乐府之津源也。”也将曹植作为诗家“正轨颛门”,作为上承《诗经》,下开陶潜、李白、杜甫的“诗家正宗”来标榜。

建安诗歌,正处于承上启下,“二源合一流”的历史交汇处,“三曹七子”皆为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然真正以诗歌实绩确立这个嬗变大势者,当首推曹植。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说得好:曹植诗,“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惨远的情调。这一切都通过他凝聚在五言诗的制作上,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却通过了曹植才获得完成。”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钟嵘《诗品》卷上),初步确立中国诗歌“壮美”的美学定位和文质彬彬、情文并茂的发展道路。

所谓“骨气奇高”,是说曹植诗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骨有气,充满气势和骨力,充满追求和抗争,显得慷慨刚健,悲愤沉郁,以气取胜,以骨取胜;所谓“词采华茂”,是说曹植诗风流倜傥,文采斐然,工于起调,善为警句,锻字炼句,声色和美。相比之下,曹操诗骨气高,然词采质朴;曹丕诗词采美,然“婉娈细秀”(钟惺《古诗归》卷七);王粲诗“文若春华”(曹植《王仲宣诔》),然“悲而不壮”(刘熙载《艺概》卷二),“文秀而质赢”(钟嵘《诗品》卷上)。建安诗人唯曹植华丽其容,风骨其实,“词采华茂”因“骨气奇高”而不致流于浮艳纤柔,“骨气奇高”又因“词采华茂”而不致陷于平浅粗豪,真乃文质相称,情文并茂,壮哉美哉,美哉壮哉!所以成书《多岁堂古诗存》称“魏诗至子建始盛,武帝雄才而失之粗,子桓雅秀而伤于弱,风雅当家,诗人本色,断推此君。”吴质《答东阿王笺》即以“文彩巨丽”赞美曹植;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一文中,将“华丽壮大”作为建安文学的一大特征E3;李泽厚的《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上)》也指出:“曹植的诗中,这一点(华丽壮大)表现得最为明显,并且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建安以前,《诗经》天然古拙,《楚辞》风华流美,到《汉乐府》则刚健质朴,《古诗十九首》则平淡自然,而曹植熔铸《风》、《雅》、《楚骚》,得《汉乐府》精髓,法《十九首》意象,终于锻炼出了“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壮美品格而“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钟嵘《诗品》卷上)。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云:“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呜凤也。”高度评价了风骨与词采的统一,并誉为文中凤凰,同时讥笑有风骨而缺文采者为文中鸷鸟,有词采而乏风骨者为文中野鸡。牟愿相《小潞草堂杂论诗》云:“曹子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左思得其气骨,陆机摹其词采。左一传而为鲍照,再传而为李白;陆一传而为大、小谢,再传而为孟浩然,沿流溯源,去曹益远。”Es]陆机、谢灵运、谢眺等人,受曹植“词采华茂”的影响,以至愈演愈烈,繁衍出六朝诗歌的“采丽竞繁,刚健不闻”(陈子昂《修竹篇序》);另一方面,左思、鲍照,其实还包括阮籍、陶潜、庾信、陈子昂、李白、杜甫等人,继承发展曹植“文中鸣凤”的精神,形成“盛唐雄赡”(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的壮美诗风。陈子昂的诗歌革新运动,上接“汉魏风骨”,要求新诗歌应“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修竹篇序》),李白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要求风骨与清发的结合,皆与曹植的“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一脉相承。难怪杜甫要“诗看子建亲”(《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子建文章壮”(《别李义》),特别亲睐曹植,标榜曹植的壮美诗风;难怪尚镕《三家诗话》将曹植、李白、杜甫等人作为“文笔鸣凤”的代表诗人,丁晏《陈思王诗钞原序》将李白、杜甫作为曹植的传人,认为李、杜“接武子建”,“其源皆出于子建”(《曹集铨评》附录)。因此,我们可以说,阮籍、左思、鲍照、庾信、陈子昂以及盛唐诗的“雄赡”,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壮美”的美学品位和文质彬彬、情文并茂的发展道路,是由曹植初步确立。

曹植诗“情意有余,汹涌而发”(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结束了中国诗歌在言志、缘事、缘情之间的左右摇摆,确立了抒情的文化品格。

《诗经》以言志抒情为主,其中有少数诗歌,如“民族史诗”、《七月》、《氓》等有明显的叙事倾向。《楚辞》也以抒情为主,但叙事性大为增强,《离骚》作为一首自传体政治抒情诗,回顾半生经历,探索未来道路,便大量用赋的手法;《招魂》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也多用体物铺叙笔法;《卜居》、《渔父》更是明显的散文化、叙事化。《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以叙事为主,《东门行》、《病妇行》、《孤儿行》、《陌上桑》等皆为成熟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更是达到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深衷浅貌,短语长情”,又以抒情为主。中国诗歌虽以抒情言志为发端,但其发展实在是依违于志、情、事之间,左右摆摆,自曹丕的“文气”说、陆机的“缘情”说始,中国文学方觉醒、独立,中国诗歌方确方向,以情为本。然“文气”说、“缘情”说的出王主要受到建安诗歌的启发,是对建安诗歌“慷慨l、气,磊落以使才”(刘勰《文心雕龙·明诗》)、“遭乱流寓,自伤情多”(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诗序》)的总结提炼。而真正代表“文气”、“缘情”理论的实绩,以创作实践确立中国诗歌抒情品格的诗人,当首推曹植。

《古诗十九首》虽以抒情为主,但毕竟数量太少,情感单纯,不外乎男女情愁和士子失意两种,不足与《汉乐府》一代叙事诗风相伉俪。曹操诗气雄力坚,情悲意壮,但所抒之情也大多局限于悲壮粗豪一类,并且不少诗作,如《对酒》、《度关山》、《薤露行》、《苦寒行》、《蒿里行》等,仍然受汉乐府“缘事而发”影响,有着明显的叙事性。曹丕“工于言情”,但也偏于男女之情,其反映政治、军事题材的诗,如《煌煌京洛行》、《秋胡行》、《令诗》、《黎阳作》等,也多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七子”中唯王粲、刘桢多抒情诗,但数量、质量皆远不能与曹植比肩。曹植诗“本乎性情(丁晏《陈思王诗钞原序》),慷慨高歌不减乃父,“柔情丽质,不减文帝”(钟嵘《诗品》卷上),并且无情不可抒,无意不可达,《白马篇》之豪壮、《薤露行》之慷慨、《送应氏》之悲凉、《七哀诗》之哀怨、《美女篇》凄婉、《杂诗》之缠绵、《赠徐干》之坦诚、《野田黄雀行》之沉痛、《赠白马王彪》之沉郁、《当墙欲高行》之愤激、《泰山梁甫行》之凄惨……,故庾信的《伤心赋序》谓曹植诗“千悲万恨”,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卷上也谓“子建、李、杜皆情意有余,汹涌而后发者也。”陈祚明的《采菽堂古诗选》卷六也说“真切情深,子建所长”,方东树的《昭昧詹言》卷二也称曹植“情至之语,千载下犹为感激悲涕。”曹植诗不仅感情丰富、强烈,而且抒情手法多样、精湛,如《赠白马王彪》,或情附于事、或以景托情、或引类譬喻、或直抒胸臆、或旁敲侧击、或反面衬托、或侧面渲染,各种手法交替使用,彼此生发,将一腔生离死别、骨肉情深、忧谗畏讥、含冤负屈、报国恋君、忧生患死等种种复杂情感,抒写得淋漓尽致、深沉感人。

而曹操的第一抒情佳作《短歌行·对酒当歌》,抒思贤之情,主要用了比喻和直陈手法;曹丕的第一抒情佳作《燕歌行·秋风萧瑟》,写离别之情,主要用了以景传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相比之下,皆显得感彩单一,表现手法也单一。所以王世懋的《艺圃撷余》云:“古诗,两汉以来曹子建出而始为宏肆,多生情态,比一变也。”正是因为这“始为宏肆,多生情态”的“一变”,结束了中国诗歌在言志、缘事、缘情之间的徘徊游移状态,确立了抒情诗在诗坛的正宗地位,从此,诗主性情,文主事理的格局形成,后世论诗,当然要“祖述子建”了。曹植诗长于五言古体,并以众多的数量、广泛的题材、上乘的质量,确立了五言诗在中国诗坛的牢固地位。

曹植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大力抒写五言诗的诗人。《诗》、《骚》无标准的五言诗;西汉文人诗坛荒凉,苏、李五言诗系后人伪作;汉乐府首开五言风气,但毕竟以杂言为主;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全系五言,然题材狭窄,数量太少。五言诗,“暨建安之初”,方“五言腾踊”(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经“三曹七子一蔡”的努力,才“彬彬之盛,大备于时”(钟嵘《诗品·总论》,并垂式千秋,成为中国诗歌之一主要体式。而整个建安,只有曹植才是第一位大力抒写五言诗的诗人。据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现存建安五言诗162首,而曹植一人就有65首,占了整个建安五言诗的27.7%;第二名是曹丕,五言诗23首;第三名是王粲,五言诗16首,皆远不能与曹植比肩。

从题材范围来看,曹操五言诗“治国平天下”,多言政治、军事、民情等国家大事;曹丕五言诗“恩怨相汝尔”,多限于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怨;“七子”中唯王粲、刘桢五言诗稍多,其余不足言,虽题材较广泛,但毕竟数量太少。而曹植五言诗,上自王公贵族,下至贫民百姓;大涉家国之事,小及人际私情;神如灵飞龙,俗如虾鳝浮萍,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极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题材领域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并且咏史诗、咏怀诗、咏物诗、寄赠诗、山水诗、田园诗、游仙诗、边塞诗等等,皆有涉猎,真可谓“备诸体于建安者,陈思也”(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二)。后世诗人,阮籍的《咏怀》诗,从题材内容、艺术形式、表现手法都与曹植后期诗的忧生患死,比兴含蓄,一脉相承;左思的《咏史》,与曹植的《三良诗》、《虾鳝篇》、《豫章行》直接相通;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也是继承了曹植、阮籍、左思的路子,其田园诗也受曹植《芙蓉池作》、《公宴》等“怜风月、狎池苑”(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诗作的启发,陶渊明的《还旧居》与曹植的《送应氏》也形神兼似;郭璞的《游仙诗》与曹植的游仙诗更是一体相传;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钟嵘《诗品》卷上),其山水诗受到曹植山水景物描写的影响;鲍照乐府及边塞诗,也显然与曹植相关联;鲍照的“白马驿角弓”便源于曹植的“白马饰金羁”。所以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谓“《虾鳝篇》,太冲《咏史》所自出也;《远游篇》,景纯《游仙》所自出也;《南国有佳人》等篇,嗣宗诸作之祖;《公子敬爱客》等篇,士衡群制之宗。诸子皆六朝巨擘,无能出其范围,陈思所以独擅八斗也。”陈子昂的五古《感遇》诗,与曹植五古“不逾分寸”(施朴华《岘俯说诗》),李白的“古风”、杜甫的“五古”,“其源出于子建”(丁晏《陈思王诗钞原序》)。由此可见,曹植五古的题材、体式,对后世诗歌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难怪后世言五古要“祖述子建”(吴乔《围炉诗话》卷一),“必首思王”(张炎《曹子建集七卷本序》)。

艺术质量上,曹植五古深于取象,善为比兴,大量诗作,通篇用比兴,在建安诗坛,可谓“集比兴之大成”、“开一代风气”;曹植诗工于起调,善为结语,曹植以前,古诗不假思索,无意谋篇,自曹植,方“有起,有结,有伦序,有照应”(沈德潜《说诗啐语》卷下),并且“结名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篇》),曹植有此成就,实在是大不易;曹植诗功于锤炼,善为警句,而曹植以前,古诗“平平道出,无用工字面”,自曹植,方锻字炼句,后世诗人争相效仿,甚至“唐人诗眼本于此”(谢榛《四溟诗话》卷二);曹植诗对仗工整,平仄妥贴,对齐永明体及唐近体诗,也多有启发;曹植诗词诗采华茂,粲溢古今,却“浑然天成”、“文质适中”(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二、卷三),将乐府诗的通俗和《十九道》的典雅相融合,“形成自己全新的语言风格”;此皆曹丕、王粲所不及,曹操更是无此“文心”,无意“雕龙”。

第9篇:赠刘景文古诗范文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订的《中国文学史》中说,张衡的抒情之作以《四愁诗》成就最高,是其诗作中的代表作。

《四愁诗》写于公元137年(东汉顺序永和二年),当时张衡已60岁,正在河间相的位置上。河间相的职务相当于河间太守,管理着今河北省东南部的任邱、高阳、河间、献县等地。东汉时期河间是刘姓封王的采邑区,汉朝制度规定,受封王爵者只享用封区内的租税,不管理该区的行政,由朝廷另派官员负责行政,这种官员叫做相,实际上就是太守。汉章帝的儿子刘开分封在这里,刘开死后,刘政继承王位。他和他的家族豪门,横行不法,欺压百姓。张衡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在任期间亲自查访民情,擒拿恶霸,冤狱,为民除害。一时间,河间地方土豪恶霸都惊恐不安,纷纷逃避出境,张衡受到百姓的爱戴和称颂。但东汉时腐朽残暴的豪强势力是上下左右纵横连系的,盘根错节,互相庇护,张衡采取的一些措施虽然使河间“郡中大治”,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豪强的残暴,一些罪大恶极的豪强逃匿起来仍然无法追究。而且,顺帝时国内阶级矛盾更趋激化,,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的浪潮此起彼伏,边境上的战争时起,危机四伏。内忧外患,朝廷昏庸,政治腐败,民怨沸腾,都给张衡的思想上情绪上以沉重的压力。他感到满腔热诚被泼上了冷水,忧国忧民而又无从报国。苦闷、压抑、悲愤、哀叹,忧心忡忡,百感交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样的心情中,张衡歌而为诗,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四愁诗》。全诗如下:

一思曰: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

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

何为怀忧心烦劳!

二思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

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

何为怀忧心烦伤!

三思曰: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b榆,

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

何为烦忧心烦纡!

四思曰: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

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缎,

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

何为怀忧心烦婉!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所思念的人啊在泰山,我想去找她又难越过梁父山的险阻,侧身东望,泪水沾湿了我的衣襟。美人赠给我一把金错佩刀,我回赠她精莹夺目的美玉。因路远无法送到而徘徊不安,怎不使我心中烦恼忧伤!

我所思念的人在桂林,想去找她又难渡湘水的险深。只好侧身南望而不禁泪沾衣襟。美人送给我美玉装饰的琴,我用一对玉盘来还赠她。因路远无法送达而徘徊不安,怎不使我心中烦恼忧伤!

我所思念的人在汉阳,想去找她又难跨陇坂的高远,只好侧身西望而不禁泪沾衣襟。美人送给我一件貂皮袍,我用最好的明月宝珠来还赠她。因路远无法送达而徘徊不安,怎不使我心中烦恼忧伤。

我所思念的人在雁门,曾想去找她又被大雪阻隔。只好侧身北望而不禁泪沾衣襟。美人送给我成匹的锦锈,我用青玉做的几案还赠她。因路远无法送达而一再叹息,怎不使我心中烦恼忧怨!

在结构上,《四愁诗》采用四节形式,各节字数相同,结构对称,虽然地名、方位、赠物不同,寓意则大体相通。张衡采用了民间歌谣中那种重重叠叠反复咏叹的手法来浓化气氛,加深印象,读来像朴素无华的山歌一样,水融,雅俗共赏,写得清新婉转,真挚感人。

在形式上,《四愁诗》是一首七言诗。七言诗的产生和发展是十分曲折漫长的,一方面是从楚调变来的,另一方面又受当时民间谣谚的影响。在它之前的《诗经》和宋玉的《招魂》、荀卿的《成相篇》等都出现一些七言句,从汉代开始,韵文中的七言句渐多,但通篇都是七言句且又首尾完整的作品,当属张衡的这首诗是最早出现的了。所以后人把他的诗看做是我国七言诗由发展到成熟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