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本类型理论范文

文本类型理论精选(九篇)

文本类型理论

第1篇:文本类型理论范文

【关键词】目的论 《政府工作报告》 文本类型

一、引言

《政府工作报告》这类严谨的政府文件,翻译必须准确达意,因为一个词的译文的不恰当可能会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本文作者将从词汇和句式等角度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结合赖斯文本理论原理,旨在为《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提出合理的理论指导,提高翻译质量。

二、理论基础――目的论与文本类型理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翻译目的引入翻译批评,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翻译,即译文必须在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目的方面都与原文对等。同时,她提出将文本分为三类: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 )、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 )、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莱斯认为“文本分类是选择不同翻译标准和批评标准的依据”。信息性文本关注文章内容和话题本身,旨在给读者传递真实世界中的事物,比如传播信息,知识和意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准确,完整的再现原文内容。就风格选择而言,应以目的语文化的主导规范为指导。表达型文本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审美因素,信息方面只是补充,在翻译时译文应传达原文的审美及艺术形式。呼吁型文本目的在于呼吁或说服文本的读者或接受者案某一种方式行事。在翻译中感染读者,打动读者是遇着的首要任务,有时可以在文本内容、形式和风格上略微调整,以便在译文读者中创造与原文同等的效果。

三、《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特征和语言特点

1.文本类型及功能。根据莱斯的文本划分,第一,《政府工作报告》具有信息型文本的性质,它阐明了中国政府在一系列问题上的立场,提供了其工作的纲领和指导思想。它的功能是传达中国政府工作信息,让国内国外读者了解政府的工作和中国的国情。第二,《政府工作报告》具有呼吁性文本的性质。《政府工作报告》一大重要作用就是呼吁海内外读者响应、支持、理解中国政府开展的工作。

2.《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特点与翻译策略。

(1)同义词的重复。重复用于强调内容或感情,先前的一些研究认为重复是单独用一样的词,或用一样的词组成短语、句子和段落。如,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国家。

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量关心、量直接、量现实的利益问题。出现重复的部分可以是形容词、副词、名词和动词等等。实际上,只保留重复部分的第一个,去掉之后的重复部分,句子还是完整的,句意也没有改变。还有 一种重复是同义动词重复,如“谋和平、维稳定、求合作、促发展”中的“谋”、“维”、“求”、“促”也属于同义重复,不用想方设法使用不同的动词翻译,这四个字可以翻译成同一个词,即pursuit。可以这样译:the pursuit of peace,stability,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这样合并动词翻译简洁明了。

(2)四、八字词结构。汉语擅长用两个动词组成谓语,表语或者定语,可以增强语气使语言更有张力,实则表达同一个概念,在英文行文中要减译。如,推广应用直接译为popularize,繁荣昌盛直接译为prosperous就可。还有“…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闭关锁国,固步自封”都是八字词重复,都在说明一个意思,第一个可以翻译为trend,第二个可以翻译为isolation。中文中有很多这样的动词名词都在传达同一个信息,这是中文行文习惯,那么在汉译英时要酌情删掉重复的部分,先为中文减负。如,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中的“调整优化”,优化升级,提高加强,保障改善民生,加强完善,都属于同义动词重复,取其最核心的那个词进行翻译即可。

(3)同义句重复。除此之外,汉语还喜欢使用同义句,用后一句来肯定和加强前一句话。如,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持之以恒、坚定推进,也要照顾到不同国家国情,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和“不可能一蹴而就”属于前后呼应,意思重复,需要合并翻译。可以这样翻译:We have a long, hard journey to go before we can keep the world economy strong,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That entails not only strong,sustained commitment but also due respect for diversity in national realities,development paths and methods.

(4)无主语句。无主语句就是一句话只有谓语和宾语,或者只有系表结构,无主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非常常见。对于无主语句的翻译我们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找到句子隐藏的主语,在翻译时添加上;二是将句子翻译成被动句。如,坚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很显然,上述例子有许多谓语,没有主语,对于汉语读者,我们知道动作的主语一定是政府,这句直接添加一个主语,可以这样翻译We remain committed to upgrade the economic mix with the ai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economy。汉语是意合语言,汉语的语法和语言习惯允许这样的省略,如果非要汉语像英语那样主谓宾齐全会是汉语冗长嗦。又如,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Steady progress is being m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ypes of industrialization,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urbanization,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本例无主语句中宾语的形容成分非常长: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如此长的形容成分,不适合英译时翻成主动态,因为这样大部分的内容会堆积在句子后半段,所以本例的英译没有添加主语,而是将宾语提前,改成了被动态,使译文读起来更通顺,符合国外读者语言习惯。

(5)逻辑关系隐晦的长句。为了细致说明情况和事实,《政府工作报告》出现了非常多信息量很大的长句,这些长句基于意思,在结构方面比较松散。如,我们将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上述是比较长的句子,每个句子包含了数个小分句,但一个连接词都没有,逻辑关系不明显,需要仔细阅读后才能体会到。对于这样的长句子我们一般切分成数个小意群,每个小意群单独成句。可以这样翻译We will address the pressing challenges in the economy and continue to implement a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a prudent monetary policy. We will maintain continuity and stability in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make our policy responses more targeted,flexible and forward-looking in the economy.

四、结束语

翻译不仅要实现语言间的转化,也要实现语言习惯,文化背景,逻辑思维和审美方面的跨越。这要求译者要跳出中文思维的框架,重新审视原文,梳理原文,对其进行拆分重组,删除多余的成分或者补充上意思不完整的成分,才能得到理想的译文。

参考文献:

[1]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张瀚文.目的论视角下的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3]杨敏.《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王默寒.目的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中译英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第2篇:文本类型理论范文

关键词:文本类型理论 旅游景点介绍 英译汉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外来华游客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然而,目前国内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本普遍存在很多问题――词汇方面的翻译失误,包括错译、伪对等词、表达欠妥、冗余、生僻词等;句子方面的问题涵盖了结构错误、句子成分错位、重复和结构松散等;而语篇层面的翻译失误则包括缺乏衔接、缺乏连贯以及重复单调等。总的来说,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良莠不齐,不尽人意,译文更是让人不忍卒读。劣质译文也可能导致一些外国游客迷惑不解甚至产生误解。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英译研究日显重要。

二、旅游景点介绍文本英译的研究现状

学术界对于旅游文本的翻译做过许多研究。在旅游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方面,闵大勇、詹允昭(1991)对游览名称、朝代及佛教名称的译法进行了讨论。蒲元明(1993)也曾提出“增、删、改”三种主要的翻译方法,即增添一些中国人人尽皆知而外国人却可能一无所知的内容,如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名人的生卒年代、身份及其在历史上的贡献,名胜的具置等;删减那些繁琐铺陈的各种历史考证、名人语录或中国古诗等;改写一些中国特有而不易被外国人了解的概念,如中国纪年法、中国度量衡制等。

在旅游翻译理论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旅游翻译属于实用文本翻译的一种。德国功能翻译论对旅游翻译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对传统“等值”观的重大突破,功能翻译论为旅游文本的翻译研究开辟了新视角。在近十年的旅游翻译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化翻译观的角度所进行的。功能理论框架下运用较多的是目的论、文本类型和尤金・奈达的功能或动态对等论;文化翻译视角下多为跨文化交际、结合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和接受论、功能主义理论中的文化视角等,多采用跨文化篇章对比。

三、文本类型理论

(一)赖斯文本类型观

在翻译研究领域,文本类型理论是指由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凯瑟琳娜・赖斯(1923)在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涉及文本类型、语言功能及翻译策略的理论。赖斯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翻译方法并不存在。所以,翻译前必须先对翻译材料进行文本类型分类,然后根据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她在卡尔・布勒语言功能三分法的基础上把文本划分为:信息功能文(informative),旨在传递信息、知识、意见等事实的文本属于信息功能文本。表达功能文本(expressive),强调原作者的权威地位。原作者只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不去考虑读者的反应。它主要包括严肃的文学作品、权威性言论、自传、散文和私人信函等。感召功能文本(operative),感召型文本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目的在于感召读者按照作者意图来行动、思考和感受并做出反应;包括告示、说明书、广告、宣传手册等。视听性文本(audiovisual):这类文本重在视觉的或者听觉的意象,如电影、广告和音乐等。赖斯还阐述了各种文本类型相应的翻译方法。

(二)纽马克文本类型观

英国萨里大学现代语言学教授彼得・纽马克(2001)按照语言的功能,将文本的类型分为三种:表达型文本,即语言主体运用富于个人风格的语言来表达其思想感情的文本类型。其文本特点是重在表达作者的思想。翻译这类文本时,译文在结构和词序上应力求接近原文,纽马克建议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信息型文本,即以记载各类信息为主要功能的文本类型。信息型文本注重信息传达的真实性和信息传递效果,纽马克建议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在交际翻译中,目标文本的效果应力求接近原文本,不能给读者留下任何晦涩难懂之处。感召型文本,即指以促使读者采取行动、进行思考或参与感受等,按照文本预期意图做出积极作为为目的的文本类型。感召型文本的核心是读者,具有往往使读者一看就能明白的语言。翻译感召型文本时,应充分考虑读者的心理感受和欣赏习惯,运用读者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通过重组译文的语言结构,使译文地道流畅,明白易懂,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旅游文本主要是通过对景点的介绍、宣传唤起潜在游客的兴趣,吸引他们到旅游地游玩。根据赖斯和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游景点介绍文本属于信息型和感召型的复合文本,以信息型为主。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对原文的篇章结构、表达方式、信息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采用增译、减译、类比、释义等相应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读者轻松获得旅游信息。然后,要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语言特征,具有一定的感召性且通顺易懂。这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国外游客来中国观光的兴趣,从而真正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由此,文本类型理论对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英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英译难点及翻译策略

旅游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活动,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景点介绍、旅游指南、告示标牌、楹联碑文、民俗风情、图片画册、旅游公示、旅游项目开发、酒店宾馆介绍、旅游产品介绍等等。而汉英旅游翻译的目的在于向外国游客提供相关的旅游信息,推介中国文化,满足他们求知、审美的需求。因此,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旅游景点介绍文本英译过程中文本类型的转换问题。从文本类型理论的角度来看,旅游文本归属于文本类型理论所界定的信息性和诱导型(呼唤型)功能文本。它主要是通过对景点的介绍、宣传,扩大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发人们旅游、参观的兴趣。旅游文本翻译的最终目的还是通过传递信息来吸引游客。那么,在进行旅游文本英译时,如何既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传递信息又体现出英译旅游文本的互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实质上也就是如何处理以信息性为前提、以诱导为最终目的的一种互动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认为应多使用平实、口语化以及不那么生硬、讲究的措辞,使译文在传递信息的基础上体现出亲民性。

2.翻译策略及方法的选取。通过前期的分析研究,译者认为旅游文本主要实现两个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诱导行动。基于此,在翻译时不应拘泥于原文的表达,而应在认真分析文本的预期功能和目的,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之后,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一般可采取直译、增译、减译、改译等策略。

3.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处理。中国文化负载词就是那些表现中国文化特有的事物,在英语和其他语言中难以找到对应词的词语。正是由于中国文化负载词独具中国文化内涵,它们往往就成了翻译中的“烫手山芋”。针对这一难题,译者认为应当遵循两点:第一,尽可能保留原文所承载的中国文化。第二,译文要能让译入语读者看懂并且乐于接受。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是采取直译、意译、音译或是直译加注等方式。

针对上述特点和翻译原则,我们来看以下实例:

(1)沿72级台阶盘旋而上塔顶。塔顶平台周围有一米多高的女儿墙环绕。

译文:Then visitors can follow the 72 spiral stairs to the top on which the top platform is surrounded by a crenelated parapet wall over one meter high.

(2)马氏庄园建于清光绪至民国初期,保存完好,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共分三区六路,每路分四个庭院,九道大门,俗称“九门相照”。

译文:It has nine gates altogether standing in parallel on the same central axial line,which is commonly known as“Jiu Men Xiang Zhao”in Chinese, meaning nine gates are interlinked one another by only one straight road.

(3)他为官30余年,政绩卓著,清正廉明,衷心报国,实心爱民,深受百姓爱戴,老百姓称他为“马青天”。

译文:During over 30 years as a government officer,Ma Piyao,being quite upright and patriotic,cared about people with heart and soul an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He was so deeply esteemed that people affectionately called him Ma Qingtian in comparison with Baozheng(a historic officer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who was known as Bao Qingtian because people thought he was exceedingly righteous and dealt with cases as clear as Qingtian in Chinese referring to blue sky).

例(1)中,“女儿墙”是建筑领域的专业术语,通常是指“建筑物屋顶的矮墙”。若译者采用直译法将其译为“daughter wall”,不免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同时也不利于传播中国的建筑文化。因此,译者此处采用意译法,将其译作“a crenelated parapet”。在例(2)中,“九门相照”是典型的中国建筑布局风格,多见于四合院。为保留其中国特有的建筑文化,译者音译加注的方法,也方便读者的理解。例(3)中,“马青天”是老百姓对马丕瑶的尊称。显而易见,老百姓把马丕瑶比作包青天,以彰显其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品行。若直译为“Ma Qingtian”,读者将体会不到其中的深意。在此,译者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一方面保留了原文所传递的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也达到了翻译效果。同时,包青天的历史故事有助于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翻译旅游文本中的中国文化词时,译者要以传递中国文化为己任,同时也要使译文易于读者理解与接受。其翻译方法灵活多变,旨在忠实地再现原文本,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也要传达原作者的意图,从而更好地实现翻译效果。

五、结语

根据赖斯和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游景点介绍文本属于信息型和感召型的复合文本,以信息型为主。其主要目的在于宣传中国旅游文化,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在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采用赖斯和纽马克提出的信息类功能文本的翻译方法。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目的显然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中国的景观与文化。这种翻译目的决定了旅游文本的英译原则是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以实现译文预期效果为重点。

参考文献:

[1]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Categories an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M].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1971/2000.

[2]Reiss,Katharina.Text types,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A].translated by Chesterman in A.Chesterman(ed). 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C].Helsinki:Finn Lecture,1987. 105~15.

[3]霍光利,王秉金.旅游文字汉译英[J].上海科技翻译,2002,

(3).

[4]赖文斌.试谈旅游景点的英译[J].抚州师专学报,2003,(4).

[5]蒲元明.谈谈旅游资料英译的几个问题[J].中国翻译,1990,

(3).

[6]邵珊.谈旅游景点的英文翻译[J].华章,2009,(5).

[7]王秋生.旅游景点翻译亟待规范[J].中国翻译,2004,(3):

77~79.

[8]张允,朱章华.译者与翻译策略的选择[J].中国科技翻译,

2005,(2).

[9]朱益平.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

第3篇:文本类型理论范文

关键词:赖斯;文本类型;信息型文本;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240-02

一、服装文本翻译与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

1.服装文本翻译。众所周知,许多优秀的服装类书籍都是从外文翻译到英文文本的,对于此类文章优秀的翻译能够更加完整地传达专业性知识和体系,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深层次的服装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服装类文本翻译的重要性显得格外突出,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2.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凯瑟琳娜・赖斯把文本类型分为三大类: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后又加了视听类语篇。她指出,信息型文本主要传递信息、知识、观点等;表情型文本则是作者使用了语言的美学特点;操作型文本的目的在于呼吁或说服读者或接受者按某一种方式行事;视听类语篇是把上述三类文本辅以视觉形象(Reiss,1977/1989:108-109)。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笔者认为服装文本的翻译侧重于传达服装信息、知识,应属于信息型文本。

3.信息型文本翻译策略。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信息型文本主要是传递信息、知识等内容,它具有较强的语言逻辑性,文本重内容,不重形式,因此在翻译时应运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进行翻译。

此类文本的翻译要求是对内容的准确传达,把文章内容忠实传递给译文读者作为第一要素。这就要求译文的语言形式要完全适合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等背景习惯。

二、赖斯信息型文本对服装类书籍翻译的启示

在对服装类型文本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应当先把文章中传达信息与表达其他情感的内容区分开来,因为一本教科书式的书籍中不会仅仅包含传递知识性、信息性的内容,它也会有一些为引起学生们兴趣而写的文字及图片解说等,下文笔者将以《服装英语》一书中第十章的时装流行原理(Principles of Fashion Movement)译者的翻译进行分析。

1.文章材料。对于笔者所选的这篇文章,是专门用途英语系列教材的一本教科书上面的文章,属于参考书系列,所以按照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来看,理应属于信息型文本翻译。这篇文章的前三段是引入段落,虽然也属于传达信息,但是在笔者看来,它们也包含了表情型的特点。举例来说,Fashion affects the clothing and accessories we wear,the environment in our homes and offices,the car we drive,the food we eat,and the environment we enjoy. Fashion is everywhere,and it is unavoidable(教育部《服装英语》教材编写组,2011:140).此段落译者译为“时尚影响着我们的衣着服饰,我们的家庭和办公环境,我们驾驶的汽车,我们所吃的食物以及我们所享受的娱乐活动。时尚无处不在,不可回避(教育部《服装英语》教材编写组,2011:242)。”笔者认为译者所译的这段话不仅仅在信息功能上告诉了目的语读者时尚与人们息息相关,而且译者在翻译此段落的同时,还保留了它的表情功能。表情型文本的语言功能是表达情感,译者所译的“时尚无处不在,不可回避”在笔者看来就是在传递原文作者对于时尚的某种情感,无论你身处何处、身居何位,都不能避开时尚对自己所产生的影响。其语言特点是审美,文本焦点是侧重形式。此段译文保留了原作者使用排比句的形式,给人以美的感受,读起来朗朗上口,直抒胸臆。并且,译者在翻译这段话的时候,完全效仿、忠实原作者。结合上述所述,此段翻译更符合表情型文本翻译。该篇文章的第四段到第八段主要讲述的是时尚的五条基本原理,无论时尚及流行趋势如何变化,但是这些时尚原理保持不变。这就是在传达信息。举例来说,Fashion movements are usually evolutionary in nature and are rarely revolutionary. Fashions usually evolve gradually from one style to another――evolutionary fashion――rather than changing rapidly. This is often illustrated in changing length of women’s skirts. Seldom is a major change in skirt length accepted in one season. Instead,skirt length usually inches up or down gradually over a period of several seasons or even years(教育部《服装英语》教材编写组,2011:141).此段译者译为“时尚的流行一般采取渐进的方式,很少采取突变的方式。时尚通常从一种风格逐渐地向另一种风格进化,是进化式的,而不是快速地变化。这一点经常可以从女裙长度的变化中得到体现。在一个季节中人们不希望裙子的长度有较大的变化。一般裙子长要在几个季节甚至几年时间里缓慢地增加或减少(教育部《服装英语》教材编写组,2011:242)。”笔者认为这段译文更忠实信息功能。首先,它是传递知识性内容的,告诉目的语读者时尚的流行是渐进式的,并在后面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这与信息功能完全符合。其次,其语言特点很有逻辑性,先是把一个原理写在开头,紧接着给出解释,后又例举了女裙长度的变化完全适用这个原理,译者一层一层的往深度剖析,使读者在了解原理的同时,还能更加明晰其意义。译者不但把原文作者的逻辑清楚明了翻译出来、呈献给目的语读者,而且完全忠实了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并且,译者在翻译该段落的时候,侧重内容而不是形式,忠实原文信息而不是没有自己创造性的发挥。此外,译文也为简谱的白话文,让读者读起来一看即懂,这就在无形当中增加了目的语读者的受众面。结合上述所述,此段翻译更符合信息型文本翻译。

2.启示。莱恩曾举例说明哪些文本属于赖斯所说的三种类型。从图1看,参考用书属于最典型的信息型文本。恰恰,笔者所分析的这本《服装英语》也是一本用于教材的参考用书。但是,在对它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虽然这本书是以传递知识、信息为主的,却也包含了一些表情功能,甚至在其他章节中还包含了操作功能。我们可以看到在参考用书、诗歌和广告中间还有许多兼具两种功能或三种功能的文本。但是目前没有应用于所有文本的翻译方法,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虽然有些文本具有多种功能,但是它们总是有主有次的。因此,我们在对信息型文本进行翻译的时候,不要只是单单考虑它的信息功能,虽然这是最为主要的一部分,但也应该结合它的用途、受众人群、目的、本地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三、赖斯文本类型的局限性

1.赖斯对文本类型的区分是按照她自己的主观性进行区分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文本类型理论的准确性。

2.只有原语文章的功能和目的语文章的功能一致的时候,文本功能划分才有意义。

3.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只着眼于语言结构以及语言形式的对等,但是任何文本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的。

四、结语

赖斯的文本类型对于翻译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要客观评价它的优缺点,方能正确运用到翻译实践过程当中。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文本类型只是翻译批评和翻译策略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唯一的标准。在翻译时,我们应该考虑诸多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翻译实践中不断进步,翻译出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Chesterman A. ed. 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C]. Helsinki:Oy Finn Lectura Ab,1989:105.

第4篇:文本类型理论范文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本来是党校的优势。随着国际苏东巨变和国内改革开放,传统基础理论已经无法很好地解释和指导现实了,党校的理论优势逐渐失去。科研变成了被动应对现实,教学变成了被动应对学员。理论的视野由基础理论层面降低到了应用理论层面,说理不深、不透、不系统,从根本上制约着党校作为理论武装的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之作用。扭转这一局面的根本办法,是创新基础理论,使其重新获得新的解释力和指导性。

要区分基础理论(认识性理论)与应用理论(实践性理论,只针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属于基础理论,而马恩的多国革命同时胜利论、列宁的一国革命首先胜利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属于应用理论。应用理论的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不能代替基础理论的创新,相反,由于基础理论的创新滞后,应用理论失去基础理论的论证和支撑,影响到人们对其的正确理解和接受,影响到在实践中的全面落实。

一、正本清源:基础理论创新的突破口

基础理论创新的方向,就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时代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要把“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这其中包括在实践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包括在应用理论层次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包括创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适应的基础理论。

“苏联模式”包括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也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中的有些理论观点,并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例如,过去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五种社会形态说”,就不是马克思的原意。

马克思曾不止一次强调过他对于“奴隶制-封建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论述主要限于西欧。例如,他在1877年10-11月写的《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就曾说过,《资本论》中“关于原始积累的那一章只不过想描述西欧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封建主义经济制度内部产生出来的途径”,“他(指米海洛夫斯基,引者注)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但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马克思在1881年2月底3月初写的《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初稿)》中再一次强调,“可见,我明确地把这一运动(指资本主义产生,引者注)的‘历史必然性’限于西欧各国”。

然而,马克思这种限于西欧经济社会形态演进阶段的理论传入俄国之后,无论在其适用的地理范围,还是其理论外延,都出现了不断扩大的现象。以后逐渐形成了五种社会形态说。1938年,斯大林在其发表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最终把其作为定论确定下来。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实质是“单线发展”论,即认为人类社会都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单一模式发展的理论

“单线发展”论与非西方国家的历史事实不符,造成许多牵强附会。它不能解释这个重要的事实:为什么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而落后的俄国和更落后的中国却最先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单线发展”论提出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大峡谷”的观点。但是,如果说生产力水平低、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以进入比发达国家更高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那么,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也不是要被打破吗?可见,“单线发展”论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释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发达地区的建立,实际上只意味着这些国家“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走其他道路实现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可以“跨越”历史阶段,一跃而进入到比资本主义高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但是,按照“单线发展”论,社会主义只能是比资本主义高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共产党)照搬了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构想于现实。本来,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已经不是马恩所说的社会主义了,它的起点比后者低,需要重新定位,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政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时没有这样做,仍然坚持了书本上的“高”定位,照搬了书本上更“革命”的制度和政策,所以导致长期犯 “左”的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及指导思想方面,之所以长期出现“左”的倾向,根源就在于对“社会主义”的定位不准,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看成是要与资本主义相对立并且要代替它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各方面都比资本主义优越和先进,从而不敢正视自己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敢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最新文明成果。为了不使自己的社会走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长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多次发动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为目的的群众运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阻滞了生产力和经济的正常发展。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之所以长期受姓“社”姓“资”问题的困扰,之所以要“摸着石头过河”,“不争论”,就是因为在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及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中,找不到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子。按照传统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高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各个方面都比资本主义优越:公有制比私有制优越,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优越,所以,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办法就是要不断增加公有制所占的比例,提高公有制的形式,扩大计划经济的覆盖面,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在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及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框架内,一争论就必然要否定改革开放,迈不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子。那是一个在没有基础理论指导(甚至可以说是突破、“违背”传统基础理论)的情况下摸索的过程,结果却走出了一条正确的“中国道路”。看不见路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我们过了“河”(最起码是快要看见“河”对面了),就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看清楚我们实际上走的是哪条路?

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摆脱了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基础上、增加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及“三个代表”等规定性,允许私人企业主入党,“全民所有”资产更名为“国有”资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不能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来解释和说明了。另一方面,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没有像前苏联那样,照搬西方模式,在政治上实行“民主化”和“公开性”,在经济上推行“私有化”,但是却取得了成功,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能用西方的自由民主理论来进行解释和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能用文明类型来解释和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具有双重规定性的概念。这个概念有两个规定性:一个是“中国特色”,一个是“社会主义”。在这两个规定性中,究竟以哪个规定性为主?如果说是以“社会主义”为主,“中国特色”只是对社会主义的修饰,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传统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的模式。如果以“中国特色”为主,那么,这里的“社会主义”就要用“中国特色”来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可以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的模式了。从实践结果看,沿市场化改革道路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不是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模式了。

其次,“中国特色”是什么含义?是指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和文化落后的一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指有几千年文明传统的一面。显然,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和文化落后是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共有的情况,不能作为“中国特色”;只有后一方面才可以作为“中国特色”。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与其他文明有什么不同?这就需要研究文明类型。

二、实事求是:创立文明类型理论

文明类型研究继承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研究的遗产和遗愿,借鉴汤因比、亨廷顿等西方学者对世界不同文明的研究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找到了不同文明内在机制上的差异--主导性整合要素的差异。所谓主导性整合要素,就是在人类脱离原始状态、分化出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以后,能够给社会以秩序的那种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或关系。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只有三种力量或关系,才可以成为最基本的主导性整合要素,这就是:宗教的力量或关系;政治的力量或关系;经济的力量或关系。主导性整合要素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文明类型。在世界现存主要文明中,西方文明是经济主导型文明,中华文明是政治主导型文明,印度文明是宗教主导型文明,伊斯兰文明是“宗教/政治”(教政合一)主导型文明,日本文明是“宗教/政治/经济”(民族主义宗教精神与政治、经济一体化)主导型文明,俄罗斯文明和拉美文明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文明,非洲文明是正在形成中的文明。

人类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生产力水平由低到高,由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但是,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由其文明类型来决定,经历的社会形态体现出不同特征。马克思所描述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经济主导型文明(西方文明)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政治主导型文明(中华文明)有与西方文明不同的发展道路,即经历了宗法社会-专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中国的宗法社会与西方的奴隶社会、中国的专制社会与西方的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与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大体上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宗教主导性文明所经历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是:一教社会-多教(派)社会-泛教(派)社会。

建国开始,我国的制度和观念,基本上是从苏联照搬过来的传统社会主义的制度和观念。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所完成的突破,就是在传统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增加了中国传统和现代文明的成分,开始了由传统社会主义向现代中华文明的转变,不再固守传统社会主义的观念和目标,而是以加快现代中华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包括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同时,继续坚持政治主导的优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国“摸着石头过河”,回到了政治主导型文明的正确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现代政治主导型文明,其基本特点是:一心为公、为民的执政党的领导;国家可掌控的市场经济;“政治/伦理/科学”型的文化。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现代政治主导型文明与它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政治主导型文明与现代经济主导型文明也有很大区别,后者的基本特点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受经济力量控制的议会制民主政治;“商业/宗教/科学”型的文化。中国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和“三权分立”,与西方的经济主导型文明形成鲜明对照,受到西方的攻击,认为中国“不民主”,“侵犯人权”,等等。这实际上是用西方文明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与之不同的文明,如果照办了,只能像前苏联那样,导致整合机制的削弱甚至解体,使国家分裂、社会陷入混乱,无法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文化的健康发展。

在当代,文明类型有两种重要的发展趋势:一种是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有趋近(不是趋同)之趋势。例如,政治主导型文明的国家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经济主导型文明的国家加强政府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另一种发展趋势是宗教主导社会的作用不断减弱,逐渐成为辅助性或普通的整合要素,宗教主导型文明向其他文明类型转变。宗教主导型文明消失后,世界上就剩下两大类型的文明--政治主导型文明和经济主导型文明,但其中还会存在不同的亚文明类型。

任何文明类型都有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因而,各种文明类型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偏向和问题。政治主导型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权力过分集中、干扰甚至阻碍经济和文化按其本身的规律发展的偏向,容易出现人治和腐败的问题。经济主导型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资本家和企业为了赚取利润、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偏向,这种偏向会形成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破坏生态环境,使全球气候变暖,危害人类生存,影响可持续发展;容易出现为了经济效益而忽视甚至不顾社会效益的偏向,导致道德沦丧,黄、赌、毒泛滥;容易出现商品交换关系的扩大化,使人际关系趋向冷漠,自然亲情趋向淡化。对于每一种文明类型都会出现偏向和问题的情况必须辩证地去看待和对待:一方面,不要看到一种文明出现了与其他文明相对而言比较突出的缺陷和问题,就全盘否定(包括自我否定)其根本制度和观念,甚至就断定其社会制度存在不下去了;另一方面,对于自身文明所容易出现的偏向必须时刻注意防止和纠正,容易出现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才能保持文明的健康发展.否则,即使曾经兴盛过的文明也会衰落甚至消亡.

在人类文明由农业文明阶段进入工业文明阶段后,经济主导型文明比较适应。在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阶段进入生态文明阶段后,政治主导型文明将比较适应,因为在全球实现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气候变暖的目标,会减少资本集团的经济利益,需要国家发挥作用,需要伦理道德发挥作用。这些都是经济主导型文明的弱势,而是政治主导型文明的强势。当然,政治主导型文明只有在吸收了人类在工业文明的阶段所创造的有益的文明成果后,才能够提升其文明的水平,承担起新的使命。中国的政治主导型文明还需要继续提升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方面,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在战胜洪水、瘟疫、冰冻、地震等自然灾害方面,在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方面,在实行大规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城市绿化等改善生态环境的工程方面,在成功举办奥运会等国际性活动方面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初步显示出政治主导型文明的优势。

三、明确方向:创建(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新学科

文明类型理论为构建适应现代中华文明发展需要的、有别于西方的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西方的文明是经济主导型文明,现代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反映和服务于这一文明;中国的文明是政治主导型文明,有与西方文明不同的内在机制、运行方式和发展规律,这些都需要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来加以总结和揭示,反过来指导中华文明的发展。

中华文明在思维方式方面也有自己的特征,这就是从整体出发,重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这一特征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设置方面,应当主要以复合性学科为基本学科,如:唯物辩证法哲学,社会历史文化哲学,国民经济学,自然与科技哲学,辩证逻辑,政治与伦理,美与文学艺术,信仰与宗教,党史与党建,政策、法律与法规,行政与人事管理,经济管理与企业文化,中国与世界历史,教育与人力资源,新闻与宣传,体育与健身,语言文字学,图书文献学,等等。下面对几个与党校教学密切有关的学科的内容作以初步探讨。

1、社会历史文化哲学。文明类型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哲学。它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把研究的对象由“社会”扩展为“文明”。“文明”不仅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且还包括文化、宗教、生态环境等“软实力”及环境因素。广义的文化(包括宗教)是一种对社会起长期作用的要素。不同文化传统塑造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特征。文化与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从“文明”的观念看历史和现实,与用传统的“社会形态”的观念看历史和现实,会更加全面,会对人类在过去所创造的文化和精神的成果(如宗教、儒家思想等)给予更多的肯定。文明类型理论在坚持的基础上创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原理,变“单线发展”为“多线互动”,实现了基础决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与整体决定(文明类型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形态)的统一,实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一元论与多样性的统一,纠正了传统社会发展理论机械论的倾向。文明类型理论是最贴近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哲学理论,可以成为党校最基本的哲学学科。

2、国民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是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建立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其基础理论部分要通过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概念和原理的创新,概括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其应用理论部分是研究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解决容易出现的问题,重点是“国”与“民”的关系,如国家与市场、“国营”与“民营”、政府财政与民众福利的关系和容易出现的问题--这就是叫“国民经济学”而不叫“政治经济学”的原因。国民经济学可以成为党校最基本的经济学科。

3、政治与伦理。这应当是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上升到政治学理论的高度而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学科。在理论提升的过程中,要继承和创新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借鉴国外政治学理论。在中国的政治主导型文明中,政治和伦理密不可分,伦理是政治的合法性和生命力,政治是伦理的承担者和推行者。西方的政治学主要研究制度和权力,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主要研究政治伦理和个人修养,要把这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创建中国现代的“政治/伦理”学,使其成为学员提高党性修养和执政能力的基础课程。

4、政策、法律与法规。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权力运行讲得是“法、势、术”的统一。从现实看,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搞“三权分立”,所以在权力运行的过程中,就形成了政策、法律和法规同样起作用的机制。对这种机制要进行研究,并加以规范,使其逐渐合理,不留盲区。这一学科的建立将有利于提高学员的法治意识和政策观念,在工作中处理好有关关系,减少失误和矛盾。

5、中国与世界历史。过去历史学科的划分,世界史不讲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不放在世界历史中讲。这样不利于把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进行历史的考察,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中国与世界历史”这门新学科要解决这个问题,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回顾和反思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发展的历程,给学员以启示和戒示。当然,这一学科的建立并不代替和排斥对中国史、世界史等历史分门别类考察的原有学科。

第5篇:文本类型理论范文

关键词: 功能翻译 应用翻译 翻译理论

1.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

1971年,功能翻译理论的先导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中提出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她将语言功能应用于翻译,提出四大功能文本类型。之后,费米尔突破对等理论的限制,提出翻译“目的论”,目的论关注于译者的目的,此目的决定了要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才能满足需要。曼塔利以交际理论和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翻译行为”的概念,她将翻译作为一种人际交互的模式。翻译行为理论认为翻译是一个受目的所驱使,以结果为中心的交际活动。功能翻译理论的另一位主导人物便是诺德,她对功能派理论进行全面阐释,提出翻译的忠诚原则,功能指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是指译者、原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使译者双向的忠于源语文本与译入目标语两方面。

2.应用翻译理论概述

应用翻译是既以传递信息为主又重视传递效果的实用翻译,应用性强,应用面广。法国翻译理论家Jean Delisle定义实用翻译为:以传达信息为根本目的,运用语用学的原则翻译实用性文本。方梦之(2003)指出应用翻译的目的是传达信息,它有别于旨在表达情感和美感的文学翻译。实际上应用翻译涉及面广,贴近生活,如说明书的翻译、广告的翻译、旅游指南的翻译。贾文波(2004)认为,应用翻译还包括一些通俗读本,文本的类型多属于“信息型”和“呼唤型”。林克难认为应用翻译是目的性很强的一种翻译并与文学翻译相对,而且应用翻译并非就是应用文的翻译。韩子满(2005)认为,法律、科技经贸等实用性质的文本也应属于应用翻译。叶苗(2009)指出应用翻译与文学翻译是相对立的,但是没有必要列举出具体的文本类型和体裁。翻译研究具有跨学科性,一方面表现在对其他学科方法的借用,另一方面表现在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视角出发探讨翻译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应用翻译体现出新特点,文化性是最突出的,它不仅仅是翻译的策略或语用技巧问题,更是民族文化的立场。

3.文本类型分析与应用翻译

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呼唤功能是布莱尔和雅克布森提出的语言三大功能理论,赖斯以此为基础提出文本功能的四大类型,即表达功能文本(强调文本的创造性构建和语言的美学层面)、信息功能文本(强调信息传递、知识、意见等事实)、感召功能文本(通过说服文本读者采取某种行动)和视听性文本(重在视觉的和听觉的意向)。诺德在赖斯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文本有四个基本功能,即指称功能、表达功能、诉求功能和寒暄功能。切斯特曼对赖斯的文本类型的重点和翻译方法进行了分类整理。纽马克同样提出了文本功能分类学说,将文本体裁分成三个类型,即表达型文本(包括文学作品、演讲等文本)、信息型文本(非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文本)、呼唤型文本(包括广告、宣传品等文本),他还根据不同的文本功能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这两种文本类型分析基本相似,赖斯多了翻译的重点和方法,从语言到语篇,对翻译的指导更加具体,纽马克强调了作者的身份和具体的语篇体裁。二者都为译者服务,为译员提供了一个有形的、翻译情境的原文分析模式,提高了译者的判断力,他们可以通过理解原文语篇类型和功能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而应用翻译强调信息的表达。关注信息的内容和语篇类型,如科技语篇属于信息型文本,英文电影字幕翻译既属于表达型又属于信息型的应用文本,药品说明书则具有描述性和技术性,它的翻译应该告知读者药品的性能、成分和副作用等,而广告的翻译则需要通过夸张、对偶等手段吸引公众视线,它属于呼唤型应用文本。我们在处理一个翻译文本时,应首先考虑它的类型,再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才能使翻译更加准确。

4.功能翻译理论与应用翻译

功能翻译与以往的语言学或对等翻译的主要差异是源语文本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它突破了等值翻译的束缚,强调了翻译的参与者,从行为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译者需要考虑译文的功能选择适当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总是以某个特定的译文接受者群体为对象,是译文在目的语环境中具有某种功能,可以完成人们因文化、语言障碍而受阻的交际活动。功能翻译理论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范围。尤其是功能目的论对应用翻译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信息功能的核心在于外部环境、客观事实,包括各种观点或理论,信息型文本的形式通常非常标准,如包括自然科学、科技、工商经济等方面的教材等。应用翻译的文本类型主要是信息型文本,主要为表达型和呼唤型,广告翻译、外宣、商标、公示语、商务、法律的翻译都属于信息型。这些文本的翻译都需要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需要译者合理取舍原文内容以求语言精练生动、具有吸引性,符合读者的经验和反应,从而达到传递信息、唤起行动的目的。应用翻译特别强调以传递信息为目的,侧重信息传递的内容和效果,文本的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尤为突出,这些特点使得功能翻译理论的应用更加适合。

5.功能翻译目的论的局限性与应用翻译

目的论强调翻译的终极目的,对应用翻译有很大启发,然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费米尔区分了翻译领域中三种可能的目的:译者在翻译程度中的一般性目的;目标文本在语境中药达到的目的;特殊的翻译策略或方法达到的目的,这种分类方法过于笼统,也不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目的论简化了实际工作中的翻译目的,只强调满足一种类型的目的的文本接受者的需求,然而一种文本可能定位于多种类型的读者,如电影字幕的翻译,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翻译目的和原文意图有可能相违背。根据目的论,虽然译者课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但是由于译文接受者所处的环境、文化会不停地变化,人们对译文的接受程度也在变化,所以翻译目标是否顺利实现成为一个问题,如广告的翻译属于应用翻译。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广告的接受和解读也在不停地变化,所以功能目的论对此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纽马克认为功能目的论会导致译者呈现出过度简化的目标语文本,损害原文丰富的内涵。最后,以功能目的论为基础的多种翻译方法与应用翻译理论相结合可能出现乱译等篡改原文、歪曲原作者意图的情况。

6.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确定。而应用翻译将传递信息作为其最终目的,注重信息传递的内容和效果,文本的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尤为突出,所以应用翻译和功能翻译理论密切相关。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交流更加深入,语言问题进一步加剧,这也给应用翻译带来新的挑战,应用翻译需要与时俱进,文化的碰撞和交叉,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如何保存中国的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也是一种民族特性的象征。语言的全球化不会使汉语的影响力削弱,但是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利用翻译加深民族传统文化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陈东成.论广告口号翻译中的读者关注[J].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

[3]高桂贤.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8.

[4][5]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6]贾文波.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4.

第6篇:文本类型理论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文献来源;指标设计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24-02

一、文献来源和指标设计

(一)文献来源

本文评估的文献来源于十年来(2001-2011)公开发表于期刊杂志的论文、文章以及会议论文、硕博士论文等。鉴于获取论文的可靠性和便利性,本文选定“CNKI知识网络服务平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选择时间段为2001年到2011年。以“应用型本科人才”进行“主题”搜索,共得914篇文章;以“应用型本科人才”进行“题名”搜索,共得308篇文章。本文将搜索结果进行逐一的挑选,剔除部分与研究主题和内容不相关的文章后,共得期刊论文342篇,硕士论文4篇,共346篇文章。

(二)指标设计

1、年份。设计这一评估指标的目的在于从宏观上了解不同时间段有关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数量以及呈现出的特征和趋势;2、研究主题。通过了解应用型本科以及人才培养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主题划分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理论描述性研究、制度性研究、方法性研究、比较性研究和特定视角研究等五个方面;3、研究类型。借鉴何艳玲对研究类型的分类,本文对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主要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规范研究一般先提出符合预设立场的标准,然后提出如何达到这些标准的对策,并以此作为解决问题和制定政策的依据。相反,实证研究往往会撇开预设立场,致力于在经验事实中证明某一解释或者建构某一种理论”。

二、样本分析

(一)情况

表1反映的是关于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有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数量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01-2007年,学术界对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开始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所发表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少,平均每年发表的论文篇数仅为9篇。2008-2011年,有关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的数量迅速增加,2011年达到峰值(见表1),平均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为70篇,该时段发表的论文数量占到十年总数的80%。对该项指标进行的描述性分析有利于在整体上把握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的基本情况。

(二)做了哪些研究

通过对346篇目标文献的研究,本文总结出目前有关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主题,包括: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意义、目标定位、方式、模式、途径、特定视角研究以及国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经验介绍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将前述主题进一步划分为理论描述性研究、制度性研究、方法性研究、特定视角研究和比较性研究等五个方面。从表2中可以看出,理论描述性研究和比较性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分别占到总数的3.8%和20%;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进行制度性研究的文献最多,达到总数的43.1%;有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法性研究和特定视角研究的文献则相对较为平均,分别占到总数的28.0%和231%。

(三)研究类型

就研究类型看(见表3),规范性研究有335篇,占文献总数的96.8%,而实证性研究相对较少,仅占3.2%,暴露出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的“结构性失衡”现象。而本文的研究类型划分也仅仅是一种粗略的划分,很多研究既不是严格的规范性研究也不是严格的实证研究,更多的是通行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政策建议”式的三段论格式。由于这些研究称不上实证研究,尽管也不是规范意义上的规范性研究,但本文权且将其看作是规范性研究。

三、总结及讨论

(一)有关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有研究理论性不强

坚实的理论支撑是进行任何研究的基础。通过对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有研究进行分析后发现,大多数学者对该领域所做出的研究仅停留在表面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层面,欠缺理论层次的分析及论证。本文认为,目前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共识和理论分析框架。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理论分析框架,我国学术界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还处于一个相对较浅的层次,很对研究文献对该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雷同,理论性不强。

(二)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研究质量总体不高

在本文分析的346篇目标文献中,仅有14篇论文是从某种特定视角来进行研究,这反映出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视角单一,与某些学科的联系不强,这不利于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同时,大部分有关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是应用性的、非积累性的。大量文献没有明确的研究问题,没有真正的文献综述,甚至没有规范的参考文献。这样,在对前人研究的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积累性研究便难以形成,也就难以形成高质量的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可实证或伪证的研究基础。总体上看,我国有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已有研究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形成科学的研究结论的有力保障,也是形成知识讨论必要的基础性平台。但是,现有的大部分有关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的文献都没有给出明确的资料搜集方法和分析方法,文章内容上找不到科学研究所必须的组成部分,既没有明确的研究问题也没有研究假设,既没有有力的文献评估也没有明确的概念化、操作化步骤。本文认为,科学研究方法的缺失,难以形成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并推进知识的积累。

四、结语

尽管我国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逐渐获得了较多的关注,但大部分研究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这主要在于应用型本科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发现已有研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的分析和积累。

(二)增强我国学术界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的理论性,完善分析框架。

(三)增加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的资金支持力度,扩大资金支持的范围。

(四)拓展有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视角,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五)注重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的研究,坚持社会参与和专家决策相结合的方式[2]。

参考文献:

第7篇:文本类型理论范文

关键词:文学理论;应用;教学;转型

中文系是高校中常见的主干院系之一,而对以师范类专业作为主要方向的高校而言,中文系更是传统且主干的院系之一。“文学理论”作为中文系中很重要的一门主干课程,在部分地方高校与民办独立学院面临应用型大学的转型的大背景下,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按照目前通行的说法,我国的高等教育大致将高校划分为三大类:学术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职业技术院校。

2014年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中提出:“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600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向应用型高校的信息在教育界与社会中广泛传开。在应用型高校的转型背景下,作为传统学科的汉语言文学也必将面临自身的转型问题,而作为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中的主干课程之一的“文学概论”更是将在此背景下面临教学的转型问题。

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的一门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门类。传统的习惯把文艺学分成三个门类: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1]。文学理论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汉语言文学的课程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专业基础课不可缺少的一环。由于“文学理论”的基础性特征,不可避免地就会带上理论阐释多于实践操作的倾向。因此目前的“文学理论”教学由于自身的学科性质、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与定位等原因影响,更侧重于理论的梳理与阐释,一方面造成学生接受的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很难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积极作用。

为缓解这一问题,许多高校在设置“文学概论”课程时一般会把该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进行,其目的也是为了使学生能在大一学年学习了一定的文学史课程之后,掌握相应的文学知识后,学习文学理论不会感觉太空洞、太艰涩。理论本身就是对于实践的总结与思考,不管是对于教师和学生,在面对这一以理论为主体的学科时,需要很好的抽象思维进行把握,才能很好的展开文学理论的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教师也顾及到学科本身的属性,很自然地形成了以理论的阐释和推导为主干的满堂灌式地理论讲解传统。

那么,在“应用”的背景下,文学理论的课程实施应该怎么进行呢?笔者认为应该把目光转向理论的来源,把重心放在文学理论的来源与使用上,即把过去理论化的教授方法转型批评式的文本体验教学,在文本体验中得出文学理论,再把相关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批评实践中。这是应用型高校的大背景,汉语言文学本科培养体系中,“文学理论”相关课程教学要做出的教学转型。在教授文学理论的相关课程时,不能期待着把所有理论所有问题都非常具有体系性地传授给学生,而应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以文本的具体解读带出理论的阐释与梳理,从具体的文本批评实践中发现理论、解释理论。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使文学理论的具体知识能结合具体的操作实践,做到有迹可循,学生接受起来也有更多的着力点。有了相关的理论发现与总结之后,再把这些理论运用与再一次的批评实践,真正地使文学理论回到文学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从而也增长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应用型大学的转型是时代赋予大学教育的使命与要求,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学理论的教学也应乘着转型之风,客观实际地面对自身的学科特点以及社会对于中文学科的需求,探讨出一条既能满足教学要求,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转型之路。文学理论自身的学科发展需要不断延续,永葆青春,同时也需在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下适应时代的需求。这些都是我们这些站在教学与研究一线的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批评实践型的教学模式也许是可以不断摸索的希望之路。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第8篇:文本类型理论范文

    学术论文是一种具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的记录,是进行成果推广和交流的手段也是考核科技人员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它是人类知识宝库的基本单元,或为人 类精神财富的一部份,并能为科学界有效地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

    一、 学术论文的分类

    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的论文。这种论文 是考核申请者能否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可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及博士论文等三种, 其水平由浅而深。学士要求达到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硕士 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则要求达到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 工作的能力和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字数来看,学士论文约一万字, 硕士论文约五万字,博士论文则在五万字以上,有时多达十至廿万字。兹分述如下: (一)学士论文大学本科毕业生运用在校期间学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某一不太 复杂的科研课题所写的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签辨者,均可授予学士学位。其条件如下:

    1.能够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硕士论文

    硕士所提之硕士论文应为指导教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者,其论文须有自 己的新见解,并在过程中有一定的工作量。一般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一年左右。其基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三)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对本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本学科水平提高有重要的突破。其基 本要求如下: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四)一般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论述创新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书面文件,是某些实验性、或理论性、或观测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的内容应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而不是简单重复、 纯属模仿或全盘抄袭前人的成果。学术论文应具有新的信息。

    学术论文通常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在学术报刊上发表等。它反映学科最新的 前瞻科学技术水准及其发展动向,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拥有的成果。

    为进一步探讨学术论文写作特点和规律,应从内容性质和结构形式的差别方面将学术 论文分为理论型、实验型、描述型和设计型等四大类。 理论型论文的重点在于理论证明和分析。依研究对象可分两种:一种以抽象的理论问 题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重于理论推导和运算;另一种则以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观测数据 以及有关的文献数据为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及抽象化, 并通过归纳、演绎、模拟等过程,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见解。一般说来,理论型论文正文 结构型式灵活,没有固定格式,可将研究的对象或结果划分为若干有联系的层面,按一定 逻辑逐层进行论述。

    实验型论文的重点在于设计实验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它也可分两种:一种 是介绍实验本身为目的,重在说明实验装置、方法和内容;另一种是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 析和讨论,从而认识客观规律。实验型论文的正文结构与理论型论者不同,主要是由实验 报告的结构演化而来,并已形成一定约定俗成的格式,一般有『材料和方法、『结果 和『讨论等三部份。此三部份仍可做适当调整,其重点内容则必须对实验作说明和分析 。

第9篇:文本类型理论范文

[关键词] 功能理论 文学翻译 适用度

1、引言

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起源于功能语言理论,受到弗斯(J.Firth)和韩礼德 (M. Halliday)等人的功能语言学和海姆斯 (D.Hymes)的交际能力论学说的影响。当前,从功能角度研究翻译,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张美芳2005)。前者指以英国学者为主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学角度入手,用较固定的框架研究语篇功能;后者则是以德国学者为主,从赖斯(K.Reiss)的文本类型学、弗米尔(H.Vermeer)的目的论和诺德(C.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入手,强调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及依据不同语篇功能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文本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深邃的历史和浩瀚的社会现实,让读者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翻译则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则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国内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功能派适用于文学翻译。如陈刚和胡维佳(2004)从功能派角度比较了《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译本;文军、高晓鹰(2003)运用功能理论来阐释了文学翻译批评理念;吴南松(2003)、王小凤(2004)分别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这些研究都表明功能翻译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吕凤仪、何庆机(2009)则从功能派指向性、目的论和功能文本类型学等角度指出功能理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本文尝试从文学翻译实例出发,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探讨其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

2、理论源流与特点

2.1 功能翻译理论内容与要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指以“侧重功能或文本功能”的视角,研究翻译的各种理论(Nord,2001)。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弗美尔、赖斯和曼特瑞(J. Manttari)为代表,分别提出了目的论、文本功能类型学和翻译行为理论;第二阶段核心人物为诺德,提出了功能翻译类型学和忠诚原则。第二阶段中霍恩比(M. Hornby)、霍尼(H. Honig)、库斯摩尔(P. Kussmaul)和阿曼(M. Ammann)等也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2.2 文学翻译内容与主要特点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类型。各类型文学文本又具有其自身文体特征。在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译文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抒情,具有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给人以启迪、陶冶和美感。意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小说、散文、诗歌中。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使人产生敬仰、喜爱、感动或憎恨、讨厌之情,从而突出意义,产生意境。诗歌的意境产生有多种因素----讲究节奏、韵脚,讲究用词、句式,要有形象。翻译诗歌时要反映出这些特点,要求译文高度真实,否则便难以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文学文本是“创造性作品”,属于表情型文本,作者或发送者地位显著,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审美的特点,文本侧重形式,译文的目的在于表现其形式,可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Munday 2001)。

3、功能理论与文学翻译例析

3.1 文本类型学与文学翻译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翻译基础理论之一。按其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如上文所述,赖斯认为文学文本属表情型,应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散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作品。先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表现出了对时光消失的感叹和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忧伤情绪。本文选用张培基教授(译A)与张梦井教授(译B)的译文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文本规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例1. 标题:“匆匆”

译A:The Transient Days

译B: Days gone by

“transient” 内涵为“暂短的,转瞬即逝的” 而“go by” 为“逝去,过去”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作标题使用,透出一股文学语言的美感。译A中“transient” 与文中主题意义相符,表达出对短暂的无奈;而译B 中的“go by”体现出的是“时间在逝去”,还有“追悔失去的美好日子”之意,并未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短暂,快”。从译文对比看,由于对原文词义的把握差异,译B的措辞未能表现出表情型文本“审美”的语言特点,所表达的情感不如译A;从翻译方法看,也未能完全“仿效、忠实原作者”,语义产生了偏差。下文再举一例:

例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译A: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

译B: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but the in my hands are becoming numbered.

译A中“wear away”表达了“消逝,衰退”之意,是一种形象化的翻译,吻合原文中的“渐渐”二字;而译B的“numbered”表示“时日无多”,用于此有点牵强,作者写此文时年仅二三十岁,用“时日无多”来形容似有不妥,也失去了原文“渐渐”一词的意味。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本规约考虑应注重其语言的感染力与艺术性,从词义上再现原作情感,体现出其“审美的”语言特点。

3.2 功能加忠诚与文学翻译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核心为“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张美芳2005)。“翻译纲要”指翻译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译纲要含有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等。原文分析为译者提供决定依据: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2)原文中的信息哪些与译文功能相关,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翻译问题主要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处理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翻译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始终是考虑的焦点(诺德2001)。

3.3 翻译策略与文学翻译

纽马克(P. Newmark)是英国翻译界元老,其特别钟情于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提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也是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的目的制定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的目的在于解读原作者的思想过程,强调译文的信息型,交际翻译旨在解读原作者的意图,注重译文的效果性。在文学翻译中时常面临“直译/意译”、“归化/异化”这样的两难,从功能角度入手,考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则可避免生硬的“两分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在应用翻译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能够解释文学翻译中出现特定问题。不可否认,文学翻译具有复杂性,其翻译策略具有多重考虑,功能理论的规定性研究方法和分类有时难以全面而有力地解释复杂的文学翻译现象,但功能理论的出现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条途径,其对文学翻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度。

参考文献: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07(4):16-20.

[4]吕凤仪,何庆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适用性的学理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3):471-474.

[5] 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