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古汉语范文

中古汉语精选(九篇)

中古汉语

第1篇:中古汉语范文

关键词:指示代词 系词 是

“是”字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字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作判断词和副词,对于其判断词这一点,大家都不陌生,如“大街上到处都是人”、“是伟大的领袖”等。“是”字副词词性虽不及其判断词词性运用的广泛,但在句子中也经常出现,副词“是”常用在谓词,即动词、形容词之前,如“他是会来的”、“这些学生是很活泼”、“小明的性格是变了”等。而在古代汉语中,“是”字的主要词性是指示代词和形容词,其系词的词性是后起的。对于“是”字指示代词的词性,学术界已没有异议,但对于其判断词词性的形成时间及演变过程却始终未能达成一个共识。自王力先生在1937年发表的《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中对系词“是”的产生时代及演变过程做出论述后,便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讨论。随着1957年秦简的出土,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一幅记载有彗星图的帛书的发现,学术界对上古是否有系词、系

词“是”的产生时代及演变过程的探讨,掀起新一轮的热潮。

一、形容词“是”

“是”字在上古时期主要用作形容词和指示代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到:“是,直也。从日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根据从字形探寻本义的方法,“是”的本义应是“对的”、“正确的”,是形容词,与“非”的意思相对,常在句子中充当定语。如: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吕氏春秋・察传》

有时“是”字还可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做主语、宾语,如:

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论衡・说日》

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 《孟子・公孙丑下》

有时形容词“是”还可以活用为意动词,表示“认为……是对的”。如: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诗经・魏风・园有桃》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史记・魏戎武安侯列传》

二、指示代词“是”的语法功能

“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的能力,即词的职务。表现在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法成分上;二是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这有两种表现:(甲)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乙)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1]下面我们从“是”字在语料中充当何种句子成分这一方面来进行讨论。

A、充当主语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 《礼记・檀弓上》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孟子・滕文公上》

B、充当谓语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季氏》

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礼记・檀弓上》

C、充当宾语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卫风・氓》

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治长》

在“是”字充当宾语的句子里,“是”字一般多作动词的前置宾语或介词的前置宾语,另外形成的“是谓”、“是之谓”格式已成为一种凝固形式,在古文中很常见。例如: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左传・隐公元年》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谓”、“是之谓”是“谓是”的宾语前置形式,但在将它们译为现代汉语时,二者在语法结构上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其中“是谓”、“是之谓”是主谓结构,而“谓是”却是动宾结构。

D、充当定语

是日也,月夜分,雷始收声。 《礼记・月令》

仲尼闻是语也。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

E、“是”字做代词复指前宾

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诗经・小雅・节南山》

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 《左传・成公二年》

“是”字作代词复指前宾,还可以在宾语前面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的格式,如:

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 《左传・成公二年》

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 《左传・成公十三年》

这种用法一直沿用到现在,并凝固为固定短语,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命是听”等。

三、上古判断句中“是”的用法

在汉语语法中,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将句子分为叙述句、描写句和判断句。叙述句是动词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叫描写句,判断句是名词谓语句。“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2]判断句中的“是”字叫做判断词或系词,联系主语和谓语,也帮助表示判断。如现代汉语里的“他是中国人”,再如古代汉语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两个分句之间虽无“是”字连接,但在翻译为现代汉语时,我们都会将其译为带“是”的判断句,即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从上述的例子中,我们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有着很大不同,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不用判断词“是”,直接表示判断,或者用“者”、“也”表判断,有时甚至连“者”、“也”都不用。所以,即使在上古汉语的判断句中出现“是”字,它也不表判断,它仍旧是指示代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语。例如:

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孟子・梁惠王上》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战国策・楚策》

在上述例句中,“是”字所在的分句,做了整个句子的谓语,“是”字复指前面句子的内容,充当后一分句的主语。

四、前人对于“是”字判断词词性的论述

“是”字在上古时期虽然主要用作形容词和指示代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慢慢地开始向判断词过渡。近几十年来,考古中大量文物资料的出土,特别是1957年出土的秦简,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一幅记载有彗星图的帛书的发现,使得学术界围绕系词、“是”的判断词词性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要讨论系词的产生及其发展,必须先给系词下一个定义。系词是在判断句中把名词谓语联系于主语的词,就汉语来说,真正的系词只有一个‘是’字,但是我们不能说‘是’字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系词,缺乏主语的往往不是系词;当谓语不是名词性质的时候,谓语前面的‘是’字也不是系词,系词这一概念是从逻辑学中来的。它的任务就是联系主谓两项,缺一不可”。[3]

关于系词“是”的起源问题,最早是由王力先生在1937年发表的《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古无系词,系词‘是’直到东晋才产生”。[4]后洪诚先生在1957年发表了《论南北朝以前汉语中的系词》一文,他在文中对王力先生提出的系词“是”始于东晋,盛行于南北朝的观点表示质疑,指出“演变为系词的“是”不是纯粹的指示代词,它有以指示表肯定的意义”,[5]并列举了大量的语料事实来论证先秦两汉时已有把“是”字作为系词来用的例子,指出“考之实际,‘是’这个系词在西汉前期就产生了,不始于东晋”。[6]受其影响,1958年,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修改了自己的意见,他在《汉语史稿》第三章第四十一节“系词的产生及其发展”中说:“汉语真正系词的产生,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在王充《论衡》里已经有不少‘是’字是当系词用的。他同时还指出,先秦时期的‘是’字属于指示代词,中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是从上古汉语的指示代词‘是’发展来的。”[3]王力先生的论述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争论,众多专家学者围绕上古是否有系词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以王力先生与洪诚先生为代表的认为古无系词学者为一派,尽管二者对系词“是”的产生时代存在着一些分歧。而以杨树达、回敬娴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古有系词,杨树达虽然不曾发表过关于系词“是”的专门文章,但他在《词诠》一书中列举了上古时期带有系词“是”的例句,并认为“是”产生于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而回敬娴则认为:“‘是’作为判断词,即系词,最早始于《诗经》时期”。[8]

除了对系词“是”的产生年代有较大分歧外,不同学者对系词“是”的演变过程也持有不同的看法。以洪成玉先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判断词‘是’是从形容词‘是’发展而来的”,[9]而佟学良先生认为:“判断词古来就有,不存在演变问题”。[10]通过查阅上古文献资料及对当今学术界各家观点的比较、分析,本文认为古无系词,系词“是”是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来的。

在对“上古判断句中‘是’用法”这一部分的论述中,我们已经知道,上古汉语的判断句中往往没有系词,名词性词组不需要系词的帮助就可以构成判断句。上古汉语的判断句发展到后期,“是”字参与进来,虽然这些“是”字很像判断词,但事实上仍为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常用来做判断句的主语。例如: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战国策・齐策》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孟子・滕文公上》

是世之所以乱也。 《韩非子・五蠹》

以上各句中,用“是”之处皆可以用“此”来替代,而对于“此”的词性,学术界早已达成共识。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第三章第四十一节“系词的产生及其发展”中指出系词“是”的发展过程是这样的:“在先秦时代,主语后面往往用代词‘是’字复指,然后加上判断语。“是”字都经常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这样就逐渐产生出系词的性质来”。 [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战国策・楚策》

无论是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还是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主语和谓语之间都存在着一个停顿,如“爸爸是司机”、“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在读的时候,我们显然能感觉到主语和谓语之间有着明显的音节停顿,为了使这个停顿出现在其应有的位置上,于是就将指示代词“是”放在主语之后,谓语之前,复指主语,以此出现停顿。随着时代的发展,“是”字的指代性逐渐减弱,最终变为一个系词。下面两个例子最能明显的揭示出了这种演变过程:

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左传・宣公十五年》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论衡・死伪》

在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诸位专家学者不仅对上古是否有系词及系词的发展演变分成若干派别,同时,在系词“是”的产生时间上也有着严重分歧。通过对众多学者意见的比较分析,本文仍旧认同王力先生的观点,认为汉语中系词的产生,是在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年。虽然《史记》中好几处“是”字用作判断词的例子,如“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但由于《史记》曾被后人改动过,再加上例子之少,并不能充分论证系词“是”出现于《史记》的时代。后来经过考察与修正,王力先生认为系词的产生以王充《论衡》的成书为标志。《论衡》中有大量的“是”字,其词性主要有三种:指示代词、形容词、系词,其中虽然以指示代词、形容词为主,但系词“是”已开始得到普遍使用,口语化倾向加强。如:

封诸融川,融夷氏是其后也。 《论衡・龙虚》

如审可推引,则是物也。 《论衡・雷虚》

在上述例子中,“是”已不可被“此”所取代,同时形成了“则是”、“皆是”的格式,这都说明“是”已经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系词,不再是指示代词。

但是,系词“是”的大量使用,带“是”字的判断句完全替代“是”字出现以前的判断句,则是中古时期的事了。在这个时期,系词句有两大标志:第一,它摆脱了语气词“也”字,“是”成为必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词;二是系词“是”字加否定词“不”字,在口语里代替了上古的“非”。 [3]

本文通过对“是”字在上古汉语中用法的探讨分析,论述了“是”字在上古汉语中的三种主要词性――形容词、指示代词、判断词。通过对“是”字字形的分析,我们了解到“是”的本义为“正确的”、“对的”,是一个形容词。当“是”字用作指示代词时,可在句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成分,同时可以复指前宾。对于“是”的系词词性,本文则通过比较法、例证法等论述了其由指示

代词演变而来,其出现的时间大约在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2]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97.

[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402,410,409,410.

[4]王力.中国文法中的系词[A].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0.

[5][6]洪诚.论南北朝以前汉语中的系词[J].语言研究,1957,(2).

[6]回敬娴.古汉语系词“是”的产生--《诗经》中的系词“是”[J].科教文汇,2006,(10).

[7]洪成玉.判断词“是”的来源[J].河北师院学报,1980,(1).

[8]任学良.判断词“是”见于先秦说[J].杭州师院学报,1980,(2).

第2篇:中古汉语范文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缺少这个建筑材料,就无法构筑语言大厦。在古汉语学习中,相对于语音和语法,词汇知识的贫乏是理解文言文的最大障碍。

词汇由一个个鲜活的词所组成,而对汉语词汇的学习必须落实到每个词的具体词义把握上。词的意义是由语言社团在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概括而来的。从词义所反映的对象上看,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从认识评价的主体上看,又带有主观性特点。词可以用来组成句子,其根本目的在于表达感情、交流思想,这又决定了它必须接受特定社会的制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就无法传情达意。然而,正是由于词义指向对象的客观性,除了部分基本词汇外,其组成内容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一些存在于特定时期的事物和现象逐渐成为历史陈迹;另一方面,新生事物和现象又不断地涌现。与之相应,汉语的部分词汇在失去了现实基础而淡出历史舞台的同时,也大量产生着新词,或是以旧词的形式承载着新的词义。如果考虑到我国古代如此长久的历史跨度,进入古语词之列的历史词汇的总量不容忽视。它们虽从当前的语言实践中消亡,却还留存在海量的古代典籍当中。当我们学习文言文时首先遇到的困难往往不是语音、语法,而是没有现实生活作支撑的词汇,或者难以索解,或者以自己所熟悉的现代汉语词义替代古汉语词义,导致文意扞格不通,或理解偏差。如:

《说文·火部》:烛,庭燎,火烛也。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烛,蜡烛。

据考证,上古时期的烛是把油脂涂在苇薪上燃烧照明,略似火把,而非后代以蜂蜡或石蜡为原料做成的蜡烛。如果以烛的现代概念去理解“质明灭烛”(《仪礼·既夕礼》)或“童子隅坐而执烛”(《礼记·檀弓上》),都违背了文本原义。

词义蕴含的内容是客观存在或以之为基础的,但对客观存在的概括提取却离不开人的大脑思维,其形成必然烙下认识的主观性痕迹。对古汉语词汇而言,这种主观性给词义带来的影响主要不是同时期横向的个体认识差异,而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提高而逐渐精确化、科学化所致的历时差异。如:

《说文·雨部》:电,阴阳激燿也。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电,有电荷存在和电荷变化的现象。

词义内涵及外延自古至今没有变化的是少数,大部分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并非毫无规律可寻。从变化的结果看,基本上表现为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从而造成新旧词义的交错、叠加、并存的局面。“在(词义)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①要把握词义的“异”“微殊”,就应当从整体上观照词义,由本义入手,统率其引申义或假借义,分析义列之间的逻辑线索。如果还停留在机械地记忆同一词在不同语境中不同义项的方法上,则难以在学习古汉语词汇方面有明显突破。因而,我们应当充分重视“形训”在理解古语词时发挥的作用。

形训是传统训诂学术语,指通过分析汉字形体探寻其承载词义的一种释义方法。早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已确立了这一传统。在汉语中,词跟字有着复杂的对应关系。词是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字是记录词的书写符号。一般而言,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对于只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单纯词而言,一个字即代表一个词,字跟词是等同的。学习古汉语词汇是以词而非字为单位,而古汉语又以单音节单纯词居多,这为我们从字着眼探寻词义提供了条件。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准确地讲,是意音文字),书写符号在很多情况下跟词或语素的意义有关联。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及形声字中的意符都属这类情形,这为我们经由字形分析追溯词义提供了可能。但汉字的形体经过长期演变,已由早期的高度象形逐渐简化规整而变得符号化,“脱离了原始的形状,因而也就很难从中观察出词的本义,变得不可解释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还原到古文的形体”。②王宁把此称为笔意,前者称作笔势。只有把笔势阶段的汉字复形到笔意阶段的汉字,才可能抓住字形跟词义之间的联系(形义统一)。可见,形训方法的应用是有条件的,通常适用于以象形、指事、会意,及形声字字符的古文字字形分析它所代表的单音节单纯词的本义。

下面我们利用汉字的小篆字体依次条举形训在探究古汉语词义方面所起的作用。引文中如简体字可能引起歧义者,则直接用繁体字,括号中注明相应简体写法。

(一)象形字中的形训应用

1.原 原

(1)原泉混混,不舍昼夜。(《孟子·离娄》)

(2)且绝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原而为潢污也。(《国语·周语》)

原,《说文》:“水泉之本也”,由字形可看出,本指山岩下的泉源,泉水所从出之处,后又加意符另造“源”字,二字有了分工,分化字承担本义,本字则指“原野”义,两者为古今字关系。

2. 斗

(3)龙光射牛斗之墟。(王勃《滕王阁序》)

(4)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庄子·胠箧》)

斗,星宿名;酒器,大头长柄,外形似北斗七星,故名;量器。篆体字还保留着所描绘对象的轮廓特征。上引二例分别用星宿、盛酒器皿义。

3.来 来

(5)贻我来牟,帝命率育。(《诗·周颂·思文》)

来,古文字字形摹写了整株小麦穗、茎、叶及根须的外观,本义指农作物小麦。后被假借作去来之来,本义早已废止。

4.尸 尸

(6)谁其尸之,有齐季女。(《诗·召南·采苹》)

(7)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左传·成公三年》)

尸,商周时期在祭祀活动中代表神灵接受祭拜的人,只起象征性作用。此字的古文字形体从甲骨、金文到篆文基本相同,勾画了一个侧面而坐的人形。因为“尸”在整个仪式中是宗教活动的焦点,由尸主引申有主持、执掌义,上例首句即用此义。从尸主的静止不动义又产生了尸体义,以上第二例用此义。后一义项分化出“屍”字,如唐李华《吊古战场文》:“屍(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尸、屍构成古今字关系。《汉字简化方案》采用古字作“屍”的简体字。从尸主的静止不动特点还可转指占据某个位置而无所作为,如成语“尸位素餐”。

5.豆 豆

(8)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

(9)种一顷豆,落而为萁。(杨恽《报孙会宗书》)

豆,如果没有相关文字知识,可能会认为此字的本义就是指植物,实际上指豆类作物词义的本字是尗。豆原是古代的一种食器,转而作容量单位。因豆、尗二字上古读音接近,遂作后者的假借字,它的本义反而不再使用。

(二)指事字中的形训应用

指事字数量不多,在象形字基础上生成,全部可以用形训的方法分析其含义。

6.本 本

(10)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左传·隐公六年》)

(11)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

本,在木下加指示性符号显示造字所要表达的词义重心所在,指草木根部,引申转指事物的基础或根源。

7.亦 亦

(12)亦,人之臂亦也。(《说文·亦部》)

(13)仆虽疲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亦,本义指腋下。由篆文还可看出造字时的意图:大为正面站立的人,在伸开的臂膀下加示意性符号,即腋窝 。后另造形声字“腋”记录此意,而“亦”字则被假借去,通常作副词。

8.面 面

(14)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15)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子·秋水》)

面,在象形字表示头部的符号首基础上加环绕曲线,示意人的颜面。

(三)会意字中的形训应用

9.去 去

(16)秦军引而去。(《战国策·赵策》)

(17)孟子去齐。(《孟子·公孙丑》)

去,现代汉语里指去往某地,跟古汉语词义恰好相反。在篆文里表示人,表示居所,人首朝外,示意离开居住地,作离去义,所以上引二例句皆作离开理解,而非去往。

10.取 取

(18)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19)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取,篆文从耳(耳)从又(又,指手)会意。《周礼·夏官·大司马》:“获者取左耳。”本义是古代战争中割掉战俘左耳计数献功,转指取得、获取。如果首例不按本义理解,就会误解原义。

11.走 走

(20)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 )

(21)梁中书起身,走出阶前来。(《水浒传·第十二回》)

走,古文字形由飞奔意象的大及下部表示脚的止会意,显然本义为奔跑。在先秦文献中,此字一直使用本义,中古之后,词义发生了转移,指步行。上述二例分别使用本义跟引申义。

12.臭 臭

(22)禽走臭而知其迹者,犬也。(《说文·犬部》)

  (23)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系辞上》)

臭,从表示鼻子义的自和嗅觉灵敏的犬会意,本义即指用鼻子辨别气味,作动词。名词化指气味的总称,如上引例后者指香味。后来词义缩小,仅指臭味。动词义被加意符的“嗅”取代,如《论语·乡党》:“子路共之,三嗅而作。”两个字符有了明显的分工。

13.秉 秉

(24)彼有遗秉,此有滞穗。(《诗·小雅·大田》)

(25)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羌村》)

秉,从又(又)持禾会意,指禾束、禾把,引申有执持、掌管义,或作量词。首例引文即用本义。

14.兼 兼

(2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

(27)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兼,从又(又)持二禾会意,指同时涉及两件以上的行为或事物。作副词时有并、同之义,作动词时指兼并、加倍。引文后例则用引申义“超过、胜出”。

(四)形声字中的形训应用

形声字由意符跟声符两部分组成。意符通常仅提示所组构的字符所属的意义类别,意符部分的形体分析对理解整个形声字的词义具有“示向”参考价值。

15. 鬭

(28)凡有鬭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则书之。(《周礼·地官·调人》)

(29)(赵盾)鬭且出。(《左传·宣公二年》)

鬭,为象形字斗(斗)加声符斲另造的字。斗,打斗、争斗义。在《汉字简化方案》中以星宿义的“斗”作鬭的简化字,而两字的声调各自有别,本来互不相涉。

16.闻 闻

(30)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31)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韩非子·十过》)

闻,从耳,门声,现代汉语声母为[w]而非[m]是语音演变的结果。由意符可知,此字跟听觉器官有关,本义为听闻,因词义转移,转指嗅觉。虽然在先秦就产生了后一义项,但长期使用的还是本义,而现代汉语里则被完全取代,本义仅保留在一些习语或短语里面,如百闻不如一见、博闻强记、闻名遐迩,等等。

17.罟 罟

(3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

(33)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墨子·尚同》)

罟,从网,古声。意符网(网)揭示了此字义类,本指捕猎鸟兽及打渔之网的通称。

18. 节

(34)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史记·龟策列传》)

(35)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微子》 )

(36)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37)躬行节俭,慈仁爱人。(《汉书·霍光传》)

节(节),从竹,即声。以竹(竹)作意符,本义即竹节,后泛指植物根茎或动物筋骨连接之处。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词义又进一步抽象化,用来指有节制、约束的行为或思想,如节操、气节、节约等。

19.禽 禽

(38)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

(39)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

禽,从毕,今声。(毕),指捕鸟兽用的长柄网,显然此字词义跟狩猎有关,本义为捕获,泛指擒拿。由擒获的对象引申有禽兽义。《说文》根据讹变的字形分析,误把引申义当作本义“走兽总名”。后又由本义分化出加意符的“擒”,形成一对古今字,古字则只承担禽兽一义。

20.虹 虹

(40)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4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杜牧《阿房宫赋》)

虹,从虫,工声。虹本是大气中的自然现象,古人为科学发展所限,不能合理地进行解释,认为是想象中的一种动物所致,虹的别名“螮蝀(蝃蝀)”均加虫旁作意符反映了当时思想认识水平。

在进行汉字形体分析时,有几种情况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利用形训方法时要尽可能利用古文字字形。汉字的形体、结构在历史上历经多次变革,大体上在古文字阶段的先秦时期更动频仍,汉魏之后隶定楷化使汉字基本定型但并未停止演变,繁体简化则是最近的一次巨变。汉字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对通过字形探究造字时词义的努力形成障碍。因为文字的演变是朝着规整、符号化方向前进的,其象形性越来越弱,即符号跟客观事物的相征性联系逐渐远离。如果不通过古文字字形,则很难在字符与意义之间找到连接点。如“来”跟“小麦”、“亦”跟“臂腋”、“秉”跟“禾穗”等。讹变的字体可能导致错误的释义。形训的实质就是重构书写符号跟意义交通的桥梁,以克服形变带来的隔阂,从而为探寻词的本义服务。

第3篇:中古汉语范文

关键词:古代汉语;成语;语言体现

引言:成语是我国古代汉语的精华,是连接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桥梁,很多成语来自古代汉语中的典故,现代也产生了一些脍炙人口的成语,在成语中古代汉语的特征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成语的形成与结构等方面。分析古代汉语在成语中的体现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成语的含义,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成语是古代汉语流传到现代的活化石,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典故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尊重和发展成语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因此,探究古代汉语在成语中的体现是十分必要的。

一、古代汉语在成语中的体现分析

(一)词类活用类的成语

古代汉语中的某些词语是可以灵活使用的,改变原有的词性和功能,充当其他词语,词类活用不单体现在古代汉语中,现代汉语中也十分常见,尤其在成语中十分明显。词类活用现象有很多,如名词作状语、名词和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使动用法等。

1、名词词类活用

1.1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讲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可以当做状语使用,例如我们商场见面,古代汉语中一般的名词都可以当做状语,这是十分普遍的,在成语使用中我们就可以看做是一类词类活用。

例如成语狼吞虎咽,指的是像虎和狼一样吃东西,其中名词狼或虎当做状语使用,可以译成“像……一样”,有一种比喻的意思。

1.2名词当做动词使用

例如成语不毛之地,指的是不生长草木植物的地方,意思指某个地方十分荒凉,这里的“毛”,指的是植物,这里用作动词,指的是生长草木。

1.3还有名词的意动用法,指的是将宾语归属于一定的范畴,例如成语鱼肉百姓,意思是将老百姓当做鱼和肉,任人宰割,比喻社会局势不佳,老百姓地位较低,且十分被动。

1.4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用用法主要是指宾语的代表的人和事物轉化为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使宾语发出一定的动作,例如成语“汗牛充栋”,“汗牛”指的是使牛出汗,“充栋”指的是将屋顶堆满,该成语指的是书籍特别多,这里的“汗”就是一种名词使动用法。

2、形容词词类活用

2.1形容词用作名词

例如成语“披坚执锐”,这里的“坚”指的是坚固的铠甲,“锐”是指锐利的兵器,披坚执锐指的是拿起武器,这里“坚”和“锐”就是形容词用作名词。

2.2形容词当做动词使用

例如成语不白之冤,“白”就是形容词,不是白色的意思,指的是搞清楚,弄明白的意思,这个成语指的是难以得到洗刷的冤屈。

2.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例如成语不耻下问,指的是虚心向他人请教的学习态度,“耻”的意思是认为……可耻。

2.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例如成语赏心悦目,这里的“赏”是使心灵感到舒畅,“悦”是指使眼睛有良好的视觉感受。

3、动词的使动用法

例如成语惊天动地,意思是天地震惊,主要形容事件的声势较大。“惊”和“动”都是指使……震撼的意思。

(二)词语倒装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序是类似的,但也有一些句式和语序是比较特殊的,如倒装。

1、前置宾语

宾语前置是倒装中最明显的,将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从而强调宾语的作用,宾语前置还分为以下三种:

1.1疑问代词前置

例如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意思是皮都没有,毛附在什么上呢?指的是事物如果生存的基础,就难以存在。这里的“傅”是通假字,通“附”,正在应该放在后面,这里就是宾语前置。

1.2代词前置

代词前置一般用于否定句中,例如词语“不”、“未”等,例如成语时不我待,原本应该是“时不待我”,指的是时间不会等我们,意思要抓紧时间,抓住机会,“我待”就是宾语前置。代词“是”复指宾语前置。例如成语马首是瞻,意思是跟随某人指示行动,马首在这里就是宾语前置。

1.4介词宾语前置

例如“以”的宾语前置如成语一言以蔽之,意思是用一句话概括,以是用的意思,原本应该是“以一言蔽之”。

2、介宾短语后置

介宾短语一般用于动词、形容词前用作状语使用,例如成语“无济于事”或“于事无补”,对事件没有什么帮助,难以解决问题,“于事”指的是对事情,放到“无济”或“无补”前用作状语使用。

(三)省略结构

在汉语表达中,只要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很多词语是可以省略掉的,但前提是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保证不会引起歧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都有这样的特征。在古代汉语中的省略要比现代汉语常见,且有些省略是现代汉语没有的,对成语的省略分析如下:

1、介词的省略

在当代,我们使用语言时一般不省略介词,但在古代汉语的表达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是可以省略介词的,例如介词“于”等等,成语“运筹帷幄”就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在军帐中制定战略计划,“运筹”和“帷幄”省略了介词“于”。

2、介宾与动宾短语的省略

例如患难与共,意思是与别人患难与共,省略了介宾短语。还有动词宾语,如成语信以为真,认为某件事是真的,应该是“信之以之为真”。

二、成语对古代汉语的沿袭和发展

成语的结构是对古代汉语的一种沿袭和发展,主要结构分为并列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连动结构、助词结构等。

1、并列结构

并列结构的成语较多,例如成语流言蜚语、一心一意、单枪匹马等,这都是名词的并列组成的成语。还有动词性质的词语,轻歌曼舞、心平气和、剑拔弩张等。

2、偏正结构

主要利用定语和状语进行修饰,如成语近水楼台、世外桃源、庞然大物等。状语加宾语的成语有火中取栗、侃侃而谈等。

3、主谓结构

主谓结构也是成语中较为常见的,如遍体鳞伤、夜郎自大、文质彬彬等。

4、连动结构

连动结构是指两个动词词语组成的成语,一种是承接关系的成语,例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杀鸡取卵等。还有一种兼语结构成语,如令人生畏、请君入瓮等。

5、助词结构

助词结构也是古代汉语流传下来使用比较广泛的语言结构,在成语中体现也很明显,成语中句法功能十分丰富,其中涵盖了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

5.1“者”字结构。“者”字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虚词,但是起到辅助的作用,一般后面加上动词或形容词,用于指代人或是事物,在句子中起到名词的作用,例如成语始作俑者,意思是罪魁祸首,第一个行动的人。还有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等。

5.2“所”字结构。“所”字和“者”字一样起到辅助的作用,一般放在动词前,在句子中起到名词的作用,指代人或者是事物。例如成语闻所未闻、无所不为、前所未有等。

6、紧缩结构

紧缩结构是指词语之间的关系是选择、因果、对比等关系。例如成语欲盖弥彰、打草惊蛇、水落石出等。

结语:成语是我国古代汉语流传到现在经久不衰的语言文化载体,是现代汉语中带有古代汉语成分的语言形式,做好成语中古代汉语成分的研究有助于探究成语的发展历史,成語中的古代汉语元素不容忽视,一些句法及典故是我国文学与汉字史上的重点内容,在成语中探寻古代汉语的足迹是研究文字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2]徐四海.成语中的古代汉语因素浅探[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37- 40. 

第4篇:中古汉语范文

[关键词] 爱情;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 H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0-151-2

一、引言

世界上的物质,大致分为两种: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人们认知日常事物,了解客观关系往往是经过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就产生了隐喻性的表达方式。Lakoff 和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解释另种一事物。隐喻涉及两个域:始源域和目标域(Lakoff & Johnson,1980)。Lakoff(1987)在其著作《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中提出始源域的概念是:可以通过隐喻的手段来理解另一个概念的概念。目标域的概念是:目标域是由另一个概念域通过隐喻的方式来组织和认知的语义性的概念域(Lakoff ,1987)。始源域是概念隐喻表达式的来源,它是具体可解的,而目标域则是我们最终想要理解的事物,是抽象的,难理解的。例如,我们通常说把“人生”隐喻性的表述为“人生就是一场戏”。这里,“戏”是始源域,“人生”是目标域。始源域的诸多元素对应目标域里的相应元素。戏里的角色对应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戏里发生的情节就是个体一生经历的起起伏伏;戏有出场,有退场,亦如人生的出生和死亡。始源域中的元素通过映射,到达目标域,最终帮助人们理解“人生”这一抽象概念(F.Ungerer, H.-J.Schimid, 2008)。

二、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爱情隐喻表达的异同点

后,汉语的语言形式由文言文转化为白话文。尽管时代变迁,历经战乱,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从未中断。古汉语中很多爱情隐喻表达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保留至今并得到了发展。进入现代后,汉语产生了很多新颖的爱情隐喻表达方式。下文将详细分析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爱情隐喻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一)相似爱情隐喻

1. 爱情是丝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养蚕缫丝的国家。古代中国因丝绸制品而闻名。早在西汉时期,中国的丝绸制品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远销西亚和欧洲。“丝”绵长而有韧性,就像人们期待的爱情一样久远而坚韧。另外,“丝”谐音“思”,所以“丝”经常被隐喻表达为“思念”、“爱情”之意。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驱尽,缠绵自有时。③妾似春蚕抽缕。④千秋岁,天不老,情难断,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 爱情是缘

儒家思想、道家学说和佛教思想是中华文化的三支根脉,其中儒、道两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佛教思想使得缘分和前世今生之说深入人心(张智彦,1996)。在爱情方面,中国人相信两个人的遇见和结合是前世修来的缘分。

①若说没情缘,今生偏又遇着他?②若说有情缘,为何心事终虚化? ③爱上你是我的缘。 ④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⑤千里姻缘一线牵。

3.爱情是永恒

西方人热衷冒险,而中国人追求稳定。中国人崇尚永恒而坚韧的爱情,忠诚而久远的婚姻。中国古代女性的忠贞不渝就是从一而终,即便配偶死亡,也要为其守身如玉,终生不再改嫁。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爱情方面的思维方式。《孔雀东南飞》中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就是坚韧忠贞爱情的代表。人们对新婚夫妇的贺词多为“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等,人们常用“海枯石烂”形容长久的爱情,这些都说明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汉语,“爱情是永恒”这一隐喻表达随处可见,它已经内嵌进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4.爱情是成双成对

中国古代道家的阴阳学说认为:事物都有两面,阳面和阴面,有圆必有缺;有晴必有阴;有离必有合;有强必有弱;有明必有暗。阴多阳少则虚,阴少阳多则燥,最理想、最完美的状态是阴阳两者的平衡。在古代,阴阳被认为是宇宙的基本规律,阴阳彼此补充,和谐相处,不可分割。人们认为万物的形成都是阴阳互动的结果。阴阳学说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不会太高调,也不会太卑微,他们尽量寻找一种平衡和中庸的状态。在爱情方面,男性为阳,女性为阴,阴阳结合、彼此相生、和谐共处、成双成对被视为完美配对与组合。中国的很多民俗也都体现出“好事成双”的心理:中国人的结婚嫁娶讲究选择吉日,吉日便是双数日;中国人婚嫁时随行的聘礼也是成双成对。中国人多用 “鸳鸯”、“连理枝”、“并蒂莲”、“龙凤”、“蝴蝶”、“双飞燕”、“凤凰”等来比喻爱情。这些双栖偶居、成双成对、比翼而飞的动物已经成为美好爱情的象征词汇。

①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②鸳鸯双起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③清河盖绿水,芙蓉批红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蒂莲。④我与君情,亦犹形影宫商之不离也。常愿食共并根穗,饮共连理杯,衣共双丝娟,寝共无缝绸;坐必接膝,行必携手。如鸟同翼,如鱼比目,利断金石,密逾胶漆也。

(二)新颖爱情隐喻表达

随着时代的变迁,爱情隐喻像语言一样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进入现代,汉语语言形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随着外来文化的融合与影响,西方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对中国人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情隐喻也出现了一些新颖的表达方式。

1.爱情是旅程

这一隐喻中,始源域里的“旅途中的人们”对应目标域中“爱情里的男女”;旅途中经历的各种景色与事件对应爱情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起起伏伏;旅程中的美好对应爱情中的甜蜜幸福时刻;旅程中的坎坷与颠簸对应爱情中的辛酸与冲突;旅途的长度对应爱情关系维系的时间长短。爱情和旅程相似度如此之高,所以人们常借助旅程来隐喻性的理解爱情。

①不管与你的路有多苦,擦干眼泪告诉自己不准哭。②这条路希望跟你走下去。③我们的爱情,像你路过的风景,一直在进行。

2.爱情是战争与对决

动物为了地盘和食物会打斗,一个国家为了疆土也可能会发动战争。爱情也是一样,恋爱双方为了使对方接受自己或自己的观点、信念、决定等也会使用一定的方法,最终赢得对方的认可。在这一隐喻中,始源域“战争与对决”中的双方对应目标域“爱情”中的恋人;战争武器对应恋人所使用的方法与手段;战争有胜负,爱情也有输赢。

①终于你找到一个方式分出了胜负,输蠃的代价是彼此粉身碎骨,外表健康的你心里伤痕无数,顽强的我是这场战役的俘虏。就这样被你征服,切断了所有退路。②怎么才能让我登上你的爱情诺曼底。③我是一个爱情的少尉,前来攻占你的堡垒。

3.爱情是毒药

“爱时如蜜,恨时似毒”也许就是“爱情是毒药”这一隐喻的来源。恋爱的初期,恋人之间总是看到对方的优点,总是互相欣赏。随着时间的流逝,彼此之间互相熟悉,缺点暴露。双方之间会发生矛盾争吵,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像毒药一样折磨着恋人,让彼此痛苦不堪。有些毒性是可治愈的,过段时间,恋人就会和好如初。有的毒却是致命的,直接导致分手的结局。沉迷爱情不能自拔的恋人就像喝下毒酒痛不欲生之人。爱情带来的伤害如同饮鸩之痛,而伤害的程度对应毒药的毒性强弱。

①滚滚红尘里,谁又种下了爱的蛊;茫茫人海中,谁又喝下了爱的毒;②我宁愿喝下这杯爱情苦酒;③爱情是毒药,糖衣太美妙,你的诱惑我抗拒不了;④爱情是毒药,越甜蜜越致命;⑤你完美的爱情是致命的毒药。

4.爱情是火

冷热是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基本体验。周围空气温度升高时我们会感到温暖,温度降低时我们会感觉寒冷。爱情和激情就像火焰,来时,你会感受到它给你带来的温暖和幸福,去时,你会感觉失落,心灰意冷。爱情初步燃烧,我们被它感动,感到温暖和美美的幸福,火势太大时我们又会有灼烧之痛。基于这样的身体体验,人们把爱情隐喻性的比作火。

①爱只剩下一团灰,曾经燃烧得很美。②可是我爱你就像那飞蛾扑向了火。

三、爱情隐喻表达异同的原因

上文已经详细描述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爱情隐喻表达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变幻,两者还是有很多的相似或相同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文化本身具有传承性。尽管经历了几千年,文化经过一代代的传播还是得以保留并发展。第二,历史上中国尽管经历了列强的入侵,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斗争赶走了企图奴化中国的豺狼,中国文化没有中断,也没有被颠覆,这为中国文化传承的连续性提供了可能。

进入现代以后,汉语迎来了大变革,由文言文变为白话文,经历了从字、词、句、文法等语言形式的全面更新。爱情隐喻自然也呈现了很多新生的表达方式。现代的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开放、热烈和带有强烈情感气息的词汇来表达爱情。原因在于:第一,相对于传统的封建社会而言,现代社会的人们拥有更多表达自己情感和意愿的自由;其次,现代社会更加奉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带来了新思想,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加开放和包容;第三,女子的受教育情况得到很大改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女子的贡献不可或缺。传统制度下,女子深居闺阁,眼界狭窄、词汇有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制度更是严重限制了女子表达婚姻意愿和自身情感的自由。进入现代以后,女性拥有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掌握了更多的词汇,能够更灵活、传神的运用语言。另外,女性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开放,拥有更多的自由和勇气去表达自身细腻而微妙的情感,女性在语言方面的贡献丰富了爱情隐喻的表达方式。

四、结语

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有“爱情是丝”、“爱情是缘”、“爱情是永恒”、“爱情是成双成对”的爱情爱情隐喻表达。随着语言的变化,进入现代后,爱情隐喻也产生了很多新颖的表达,如“爱情是旅程”、 “爱情是战争与对决”、“爱情是火”、“爱情是毒”的表达。古汉语中的爱情隐喻之物更含蓄温婉而现代汉语中的表达更开放、直接,情感更为强烈而迫切。本研究为隐喻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证明了隐喻在话语表达和理解方面的强大功能,同时也证明了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情感概念是体验性的。本研究对于汉语教学、汉语的传播与推广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F.Ungerer, H.-J.Schi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2]Lakoff, George.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Lakoff, Mark Johnson. The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第5篇:中古汉语范文

【关键词】古代汉语 教学 深入浅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22-01

每一名中华儿女都因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化而感到自豪,这些传承千年的文化是我国人民的瑰宝,是一笔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古典文化的沿袭以及传承,各大高校开设的古汉语专业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更好的理解和研究我国古典文献。为了减少古汉语学习过中的枯燥和烦闷,古汉语的教师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深入”和“浅出”。

一、高校古汉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其设立课程的意义

1.古汉语具有丰富的学习体系

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很多,因此古汉语的学习内容也十分丰富,整体体系可分为:语法、词汇、修辞、音韵、文字、古书注解以及训诂等内容[1]。这些丰富内容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我国古典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探讨,使其更好地传承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

2.古汉语学习是进行古籍整理的需要

要想更好的开展古籍整理工作,必须要有一批具有合格古文素养的工作者队伍,所以开展古汉语的教学有着现实的意义。我国流传下来的古籍数量众多,人们对古籍的研究并不是十分的充分,为了更好的开展古籍的整理工作,更优质的继承我国众多的优秀古典文化,各大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古汉语的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3.研究我国各地方言需要开展古汉语的教学

目前人们使用的汉语是对古汉语的发展和演变,很多词汇是对古汉语的继承,有些词汇是根据古汉语演变过来的,可以讲,对古汉语的学习和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现代汉语的掌握和学习。在对当今方言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很多的方言源于古汉语,现今很多的方言可以在我国流传下来的古典文集中查找到。在《红楼梦》中,曾有一句话,“下流的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倒还打起老婆来了。”这里的挺尸不是指直挺挺躺着的尸体,而是“睡觉”意思[2]。在现今社会中,很多人们对“挺尸”的理解也是直挺挺的尸体,而在四川人中,“挺尸”就是睡觉,是他们的方言之一。在其他的文献中都可以找到现今方言的踪迹,所以说,研究我国各地方言需要开展古汉语的教学。

二、在古汉语教学中的“深入”

1.在古汉语教学中“深入”的体现

在古汉语的教学中,深入是指要使教学的工作深入到古汉语体系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对古汉语有着全面的了解,能够勾画出古汉语的基本框架和面貌。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古汉语的正确知识体系,通过和现代语言比较研究,更好的分析古汉语的文言知识。

2.古汉语的教学要掌握比较教学

人们现在所使用的文字、语法都是从古汉语体系中发展出来的,很多词汇是直接从古汉语传承过来的,所以在古汉语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现代使用词汇和古汉语的比较。例如在先秦汉语中,“是”这个字是被运用为代词,没有进行判断的意思,而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是”表示为判断,是一种肯定的语气。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对古汉语的语言和现在人们使用的语言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古汉语字词理解,使古汉语的教学工作获得良好的成绩。

3.需要构建丰满的知识结构

古汉语的教学需要讲究循序渐进,要按照一定的过程和步骤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具体讲,教师在古汉语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先从古汉语的文字入手,因为我国的文字多为表意,每个汉字的字形结构都与它想要表达的意思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字义的理解可以古汉语教学工作中的第一步。

在掌握文字后,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古汉语词汇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已学文字的本意为基础,掌握词汇的引申方式,争取对古汉语的词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系统化的掌握,方便学生对古文的阅读。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后,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和学习古汉语的音韵以及语法知识,解除学生学习古汉语的障碍,使古汉语的教学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

三、教师在古汉语教学中的“浅出”

1.古汉语的教学要“浅出”

整体来讲,古汉语的学习过程相对其他的课程来讲要更为枯燥和晦涩,学生在学习古汉语的过程中难免会生产低沉的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实现“浅出”,可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即讲授古汉语知识的过程中传授其他相关的知识,教学过程中要举一些让学生容易明白的例子,教学氛围更为趣味化,讲授的知识可以解决现实问题。

2.教师运用新兴媒体增强教学的趣味

前文说过,古汉语的教学相对其他学科来讲更为枯燥,所以在教学的工作中,教师可以使用现在媒体技术来丰富课堂学习的趣味。新媒体可以将课本上的文字转化为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减少学生学习的枯燥感。在古汉语的学习中,很多器物名称的文字较为晦涩难懂,学生在学习这些文字较为困难,这时教师可以运用新兴媒体对这些文字进行趣味化的处理,找出文字相对应的器物图片,将文字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这些器物名称有着更为直观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这些文字的理解。

3.注重教W例子的通俗性

在古汉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例句一些通俗浅显的例子对古汉语的知识进行讲解,方便学生的理解。《郑伯克段于鄢》中“请”有两种用法,请对方做什么事情和请对方允许自己做什么事情[3]。可以看出,第一种意思是现在人们使用的意思,第二中的意思主要用于古汉语中,这样的用法较为有趣,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有着深刻的记忆,可以加深学习效果。

结论:教师在古汉语的教学中,可以进行深入的体系构造,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古汉语学习基础,同时要对学生学习古汉语有着逐渐深入的计划,让学生先从文字的基础掌握开始,逐渐学习古汉语的其他知识。同时,在古汉语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减少学习的枯燥感可以进行“浅出”,用新兴媒体增强教学的趣味,用通俗的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的古汉语的掌握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何亮.试论师范院校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衔接问题[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3:81-84.

第6篇:中古汉语范文

通过对教学材料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从1958年之前,各高校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古代汉语课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定义。王力先生曾经说过: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自1958年的教育革新,广大教育学者开始对古代汉语教学的目的及具体内容做出了重新的定义,望能够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促使汉语教学成效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自此以后,古代汉语教学革新过程中对其他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此,在古汉语教学当中便有了实质性的内容,其是以常用词、古汉语通论、文选三者有效综合为基本准则,同时将其作为古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促使古汉语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化。培养广大学生具备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性能可为今后的历史学、哲学、文学及文献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基。其中,历史学、文学、哲学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性展现,所以说,古代汉语教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古汉语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二、古代汉语教学课堂应变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

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曾经出现很多次学习西方文化的现象,并且势头非常迅猛。曾经有人在对西方文化未进行正确科学分辨的基础上,随意模仿西方文化,弃中国传统文化于不顾。从节日习俗上来分析,在中国,很多人痴迷于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无论这些节日与中国国情的关系,随意拿来便进行模仿,致使传统文化遭到巨大的冷落,无人问津。随着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及迅猛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不断地回归,譬如:我国在2008年主办的奥运会开幕式当中,成功地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优秀的四大发明、无数、中国吸取、皮影戏、古代音乐等,开场戏《击缶而歌》向全世界介绍了我国传统的贵宾迎接利礼仪,展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独特含义。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与以往的春节一样共同作为中国法定节假日。这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学习汉语的巨大浪潮,随后,孔子学院在很多国家相继创建起来,这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目前的传统文化大环境当中,高等院校教育工作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将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古代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走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行列。为此,高效教师要义不容辞的把古代汉语教学课堂作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履行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巨大义务与责任。

三、古代汉语教学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一)改变教师教学理念对学生实施正确引导

在以往的古汉语教学当中,教师只是将古汉语课程作为学习其他语文知识的一种工具,在目前的教学革新之后,教师需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要下意识的引导学生。譬如,在论语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可以综合实际情况,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去体会到古人为人处事、教育教人的高尚道德。对学生背诵古诗词上进行严格的要求,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同时可以综合中国传统节日,将传统文化思想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二)选择优质的教学内容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讲到:“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仁义礼智信、真善美的发现是通过我们对古汉语文学的学习过程中慢慢挖掘出来的,所以,在进行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选择优质的教学内容非常关键。

(三)教学方法的革新

古代汉语教师不可一如既往的采取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做到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教学实际情况的需求,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认真组织每一次的古汉语教学内容,重视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譬如: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文化解读的教学模式,将古文字、诗词以生动形象的图片或者动画真实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及加深学习印象,从而激发对古代汉语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第7篇:中古汉语范文

关键词:语言 ; 文学; 文本 ; 阅读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95-01

传统意义上,崇尚文学教学的人认为语言教学过于机械,流于结构,而语言教师又认为文学教学过于主观,缺乏科学性。我们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从事语言教学要尤其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要尽可能使语言教学像艺术品那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本着“语言与文学无法分家”的原则,我们提倡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要以丰富的文本阅读量作为基础。

文学是座语言宝库,文学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语言精华所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语言;阅读和学习优秀文学作品能培养语感,发展形象思维,培养文学鉴赏能力,不但能发展个性,健全人格,陶冶情操,而且能够提高文化素质和语言修养。学习者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就等于接受一次文化熏陶。古代汉语教学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个宝库,努力培养学习者对文学形象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文学作品是语言教学合理而宝贵的资源,在课堂中进行文学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文学语言是语言的精华,对语言文学性的关注以及在教学中引入文学材料就是在关注和学习语言的精髓。在某种程度上,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学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这种语言形式的分析和理解就是发现语言创造性的过程,发现语言之美的过程,因此阅读经典文献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深层结构的理解。同时,文学的介入可以培养学生的深层学习动机。他们在文学阅读中会更深切地体会到语言的力量和魅力,领略到语言的美,文学中所包含的大量文化信息也将激发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热爱,使他们产生更强烈的阅读愿望。这样,被动的接受就变为主动的猎取,学习的效果会大大提高。

经典文学作品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学习者通过阅读既有情感导向又有理性价值的优秀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获得对美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可以从作品中了解到古代的地理历史、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文本阅读既培养了文学欣赏能力,又为培养文化能力打下基础。文本阅读对于学习语言知识、学习文化知识,促进古代汉语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实践,把文本阅读与古代汉语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古代汉语教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基于对认知规律的认识,在古代汉语课教学活动中采取以下做法:

一、巧妙使用教材,挖掘文选的文学性,以便更为有效地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

文选教学,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所蕴含的激情、哲理和美感。以王力《古代汉语》首篇文选《郑伯克段与鄢》为例,常规的讲解不外乎介绍时代背景之后,进行字词句的串讲。在文学思维的指导下,我们首先挖掘其文学内涵,从“情”入手,剖析武姜与寤生之间的母子情、武姜与共叔段之间的母子情、寤生与段之间的兄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将主人公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理顺之后,学生对文选内容的理解程度自然大大深化了。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阶级因素将这种情感上升到哲学高度,武姜对长子的“不感冒”,基于迷信思想在当时的重要影响;寤生对弟弟的一味纵容,出于他为巩固自己地位,选择斩草除根永除后患的长远考虑;共叔段的贪婪和野心源自他对权力和地位的觊觎。通读全文,主要人物的语言各具特色,在祭仲等次要人物的衬托之下,主要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此时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语言文字之美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诠释。通过对文选内容本身进行挖掘所看到的激情、哲理和美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与学习就显得轻松了许多。

二、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文学材料,扩充课本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种种原因,教材中文选部分的内容的完整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补充文选内容,可以使学生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左传》文选《烛之武退秦师》中提到“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对此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阅读《史记・晋世家》的相关内容,了解晋文公重耳的身世与即位经历。在教授《宫之奇谏假道》时,提前布置学生阅读《左传・僖公二年》的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晋国首次向虞国借道的始末,这样,对于发生在三年后的“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自然可以做到知其所以然。补充文学材料,扩充课本内容,是文选内容更为完整,故事性更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被激发了。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并以不同形式展示阅读成果

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学习古代汉语,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无异于自封于井底,很难获得拨云见日的喜悦。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在课余时间阅读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在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会受到思想教育和智慧的启迪,并且进一步提高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只有通过文献的阅读,对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出学好古代汉语,准确理解剖析古代文献的强烈愿望。《诗经》《昭明文选》《古文观止》《世说新语》都是很好的阅读对象,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篇幅较长的经典文献,如《左传》《礼记》《史记》等,教师则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划定阅读范围。为了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应该适时对其进行鼓励和表扬,读书报告会是很好的形式。

综上所述,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有积极意义的语言活动。由于对经典作品的诠释是开放性的,经典作品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阅读古代经典一方面可以加强语感,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同时也促使学生批判性地了解经典作品所折射出的与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经验。无数事实都证明了经典文本阅读在古代汉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おげ慰嘉南祝

[1]哈红光.对外语教学中文学与文化的再认识[J].安康学院学报,2007,3:111-113.

[2]张振羽,谢序华.古代汉语教改的关键在激趣[J].凯里学院学报,2007,2:59-61.

[3]吕必松.关于语言教学的若干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4:8-19.

[4]尹扬帆.文化背景知识与语言教学[J].开封大学学报,2003,2:34-46.

第8篇:中古汉语范文

关键词:北方方言;粤语;古代汉语;外语词汇

中图分类号:H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一、前言

有人说,“学会客家方言,能够穿越到秦朝,学会粤方言与闽方言,能穿越到唐宋。”但在笔者对粤方言深入研究后,认为这句话很是浅薄,粤语若要追根溯源,何止到唐宋?

在此,先看看一首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geo55]

在河之洲。[zeo55]

窈窕淑女,[neu33]

君子好逑。[keo13]

从元音来说,这首诗经若用普通话来念,“洲”和“逑”是不押韵的,若用粤语来念,“鸠”、“洲”、“逑”三个字均押韵。从辅音来说,“鸠[geo55]”这个字在粤语中仍然保留着浊音的读法;“清――浊”是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后来浊音这个区别特征在很多方言(如普通话)中消失了。从声调来说,粤语有9个调类,6个调值,如“女[neu33]”、“逑[keo13]”这两个音调在普通话是没有的;除此之外,粤语还保留了大量的入声字。

综上所述,粤方言从语音方面来说是保留古代音最多的一个,在此就不再深入论证。那么,粤方言的词汇方面究竟有何特色?本文试以词义、词序、词音、词法等几个方面为例,从古汉语中“寻根”,对它的来源做个初步探讨。

二、粤方言词音与古代汉语的联系

(一)粤语存在大量的单音节词

单音节词在汉语上古时期,几乎占着绝对的优势。近代以来,词汇迅速扩大,双音节词日益增多。到了现代,在普通话等其他方言中,双音节形式的词的语音形式占了主体地位,甚至具有了代表性。然而在粤方言的词汇中,单音节词的能产性虽然有所弱化,但仍然占有相当的分量。例如:

桌子――台,椅子――凳,裙子――裙,

鼻子――鼻,匣子――盒,鸭子――鸭,

儿子――仔,衣服――衫,眼睛――眼,

从上述例子得出,有一些古代词语在普通话中已经发展为双音节词,即在原词根再加上一个后缀“子”、“头”、“儿”等构成,让其读起来朗朗上口。与双音节词相比,单音节词表意简明,符合口语交流原则,至今粤语仍沿用部分单音,故此与来实现表达简洁、交流便捷的目的。

(二)从“新抱”一词,看古音的延续

广东地区有句俗语:“初归新抱,落地孩儿”,其中“新抱”一词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媳妇”。“妇”在普通话中念[fu51],声母”f”是轻唇音;古代汉语有一条规律:“古无轻唇音”,所有的声母”f”全部发为[b]或[p]。“新妇”是古老词汇,至少在汉代之前,如,《后汉书・列女传・周郁妻》:“ 郁骄淫轻躁,多行无礼。郁父伟谓阿曰:‘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义府・新妇》:“ 汉以还,呼子妇为新妇。”由此可见,粤语的口语延续了古音,读作“新抱”,书面语读作“新妇”。

无独有偶,“番”在口语中读[fan55],比如“番茄”、“番薯”。但在广东省地名“番禺”当中,应读为[phan55],这是上古音的保留,音韵学上叫作“古无轻唇音”。再比如,“铅”在一般口语中读作[thian55],如“铅笔”,但粤语中读作[yun4],这也是古音的保留。“铅”在古音是以母字,是零声母,在地名中保留着古音。

三、粤方言词义与古汉语词义的关系

(一)“倾偈”与佛教的渊源

广东人说“聊天”,一般用“倾偈”这一词代替,素不知,“倾偈”一词根源于佛教,其正写为“謦”①。

佛教徒常吟诵“颂辞”、“颂言”,其梵语音译成汉语的“偈陀”,后简化成“偈”。最有名的佛偈,是六祖惠能的“成名作”:“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苏轼与佛印,便常常对偈。他们对偈,象谈话聊天。渐渐地,“偈”被引申为“私下谈话”。“倾吐”,“倾诉”,“倾谈”,简化成“倾”,与“偈”组成“倾偈”,便指“谈话,聊天”。

像“倾偈”这些被粤语使用者视为通俗的字、词可在古籍中找到来源,而在其他方言中已经消失不再使用了的一些词语,还有如:

“谂”②――《诗经・小雅》“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几”③――宋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宋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寻日”④――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寻程氏姐妹丧与武昌”;“卒之”⑤――南宋洪迈《容斋练笔》“屡折李希烈,卒之损身殉国”;就连我们生活中的“打边炉”⑥,也可追溯至《来鹤亭集》“十月寒开小阁,张灯围坐打边炉。”

除此之外,第三人称在粤语中不用“他”,而是继承了东晋南朝的用法“渠”,在东汉《孔雀东南飞》“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以及宋学大师朱熹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都能找到该用法。

(二)粤方言常用词汇对本义的保留和引申

随着现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和变化,许多词的本义在其他方言中逐渐消亡,或者用常用义来代替本义,而粤语词汇大量地保留本义,或借用古语做引申,演化成新的意义。如“走”字,在古代汉语中的本义是“奔跑”的意思,如《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又有“逃跑”和“赶跑”之义,如《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汉书・高帝纪上》:“羽大破秦军钜鹿下,虏王离,走章邯。”,但是“走“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转义为“步行”,而在粤语中“行”的意思就是步行,而“走”依然保留古代汉语的“奔跑、逃跑、赶跑”等义。

又如普通话用“吃/喝”,粤语用更古老的“食/饮”,用法与《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一致。“牙烟”,正写为“崖广”⑦,愿意为“悬崖边的广”如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献杨常侍》一诗:“剖竹走泉源,开廊架崖广”;后引申为危险的意思。粤语中把“翅膀”称为“翼”,这可在贾谊《鹏鸟赋》“举首奋翼”中找到。除了上述词语,保留本义或将其引申继续延用的词语,还有以下:

给――畀,商议――斟,穿――着,

凶――恶,害怕――惊,站――企,

找――,稀饭――粥,久――耐,

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论证了。

四、粤方言词法与古汉语的关联

(一)词缀:北方方言常用后缀“子”、“儿”,粤方言常用前缀“阿”。

上古末期,汉语出现与称谓有关系的词缀“阿-”。“阿”字大约存在于汉至唐宋这一段时间,多用在人名、姓氏前,古汉语学者对这一语言现象也多有记载⑧。“阿”字前缀在北方方言几乎消失,他们一般用“老”、“小”作为前缀,如“老三”、“老张”、“小王”、“小明”等。粤语词汇则较多运用“啊-”这一词缀,如“阿三”“阿婆”“阿张”“阿婷”等,并且多数使用在他人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的前面,表亲呢。

至于粤语的词语后缀,一般用“仔”或者“佬”,如“乖仔”、“鹏仔”、“番鬼佬”i,前者表亲切,后者一般带有鄙夷的感彩。

(二)词序:粤方言词序大多保留原状。

汉语词序对语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古汉语的词序有着它独自的特点: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但是,古汉语的词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与北方方言等其他方言相比较,粤方言的词序变化则相对较小。

首先是定语后置现象。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语序通常是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语的前面;但文言词汇中却有很多词语将定语放置于中心语之后,与之相似,粤语的一些词汇也习惯把形容词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语的后面。如母鸡和公鸡,粤语就习惯把表示公母的定语放在鸡的后面,把母鸡叫“鸡”,公鸡叫“鸡公”。出现定语后置现象的这类词语还有:

夜宵――宵夜,客人――人客,母猪――猪

其次是状语后置的现象。在古汉语的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而粤语也经常把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副词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甚至放在句末。如“我先走”在粤语中应该说“我行先”;在表达“十分感谢你”的意思时,粤语会说“唔该晒你”,其中“唔该”是“感谢”的意思,“晒”则是“十分”的意思。还有“少说两句――讲少两句”,“多讲一些――讲多滴”。

除此之外,粤方言中并列结构词汇也会出现倒置现象,如“整齐”一词,粤语一般说“齐整”,与《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用法一致。如此类现象的词语还有“健康――康健”,“要紧――紧要”“挤拥――拥挤”等。

(三)词语的省略

粤方言词汇的使用一般遵循避繁趋简的原则,首先因为沿用古词语较多,粤方言的单音节词已经能体现普通话双音节词的意思;另外就是粤方言实用性强,把可以省略的词汇都尽量省去。如:

(1)你先吃饭,别等我。――你食先,唔好等我。

(2)今天晚上想吃点什么?――今晚想食咩?

(3)这件衣服多少钱?――件衫几钱?

就拿最后一个例子来证明,古汉语一般只说“其价几何?”由此可见,粤方言词语的省略从表达上颇具古汉语的特色。

五、结束语

粤语是古汉语的伸延,不仅在上述的语音和词汇中有所体现,而且在粤方言的语法中也处处可见, 如:

(1)我比你高――我高过你 (比较结果提前,状语后置)

(2)牛比猪大很多――牛大过猪好多(比较结果提前,状语后置)

(3)给我一本书――俾本书我(宾语前置)

语法方面的继承在此就不深入分析。

总而言之,粤方言大量地保存了古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在词汇方面的继承较为明显,堪称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学习粤方言不仅对古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帮助,也为诗歌创作中区分平仄提供了新的思路。可是,随着普通话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只使用普通话而摒弃了粤方言。就拿南宁这个城市来说,“白话”使用者一般只是上一辈的人,我们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使用的是普通话,这样大大减少了粤方言的流通。对此现象,我深感忧虑。我认为普及普通话和传承粤方言两者并不矛盾,社会要发展,地域特色要凸显,都离不开多元的文化,而两广地区以及港澳地域的文化特色主要由粤方言来承载,离开了粤方言,岭南许多文化品种便不复存在。所以我们应该处理好共同语与方言之间的关系,让粤方言继续为古代文化的研究提供宝贵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傅雨贤、余伟问、叶国泉、张维耿.粤语区人学习普通话趣谈[M].中山大学出版社.1984

[2] 彭小川.粤语论稿[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3] 饶秉才.广州音字典[M].广东人民出版社,1977

[4]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商务印书馆.2007

[5] 文若稚.粤语方言古语选释[M].澳门日报出版社.2001

注解:

① 出自《庄子》:“昆弟亲戚之謦。”

② 意思:想。

③ 意思:多少。

④ 意思:昨天。

⑤ 意思:终于。

⑥ 意思:吃火锅。

第9篇:中古汉语范文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愈加提升,国家形象及文化符号也获得了更多国外友人的关注和喜爱,有很多外国人及华人华侨对于中华汉语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基于这一发展现状,世界各国各地区建立了许多孔子学院,大学或是中小学机构也开设了汉语学习的相关课程,更好地去了解我国语言及文化,同时也有许多外国人及华侨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为了满足当前教育需求,我国在高校范围内开设了留学生专业及对外汉语课程,同时国家汉办也在对外输出优秀的汉语教学人才,从而更好地推广中囯的语言及文化,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对于汉语的学习需求。另外包括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等机构在内的组织也成为了对外汉语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世界各地热爱汉语教育的学习者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平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在对外汉语中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从狭义层面可指中国古代古典文学作品;从广义层面而言则包括自先秦至清代末年的中国文学内容,除了狭义层面的内容以外,还包括重大文学运动及事件、不同文体的起源及发展、典型作家研究及作品考据、文学流派及理论等内容。在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体系之中,中国古代文学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也是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必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教学地位与其自身的文化底蕴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文学又可称之为中国古典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结晶,通过中国古代文学的熏陶和教育,有助于国内外汉语学习爱好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从其优雅韵律,精美构词,遣词造句之中充分了解中国的悠久文化底蕴及民俗特征,对于对外汉语的学习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学习和掌握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汉语言。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中国古代文学的教育意义便在于中华文化向域外的传播,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输出过程,同时也是树立我国国际形象、扩大文化影响、激发汉语学习者兴趣的机会所在。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基于古代文化类型及其衍生作品进行系统化知识归纳和教学,引导汉语学习爱好者进入一个雅致和古典的汉语言学习氛围,更大程度地发挥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魅力,真正激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及汉语言学习的兴趣。这首先可以让学生对于我国古代文学有所了解,同时还能了解每一个时展阶段涌现的优秀作家及作品,另外还可以对古代文学的文论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建立感性的文化认识,还能够将其升华至真正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之中。

三、在对外汉语中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现状问题

(一)对于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工具性和技术性特征日益增强。针对教育层面而言,由于受到就业导向型教学目标的影响,各类型专业性技能及职业资格考试更加受到关注和重视,而类似于文学教育等偏向于理论研究专业的重视程度则相对较低。针对对外汉语专业教学而言,关于汉语的基础知识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教学重视程度更高,但就古代文学教学等文化熏陶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则相对不够。这样的教学现状将直接导致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的缩减,同时教学内容无法得到相应的拓展和加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仅只能停留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的概括勾勒之中,对于具体的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分析则较难实现拓展教学。

(二)过于注重语言技能教学

在当前教学形势之下,我国教育体系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常容易将其与汉语言专业这两者之间进行混淆,或将对外汉语专业等同于中文专业,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科教学和专业教育的本质区别,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存在过于注重语言应用技能的掌握及实践训练的问题,忽略了文化输出和熏陶的重要影响作用。这样的混淆实质上来源于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错误认识,认为对外汉语即汉语言能力的应用教学,忽略了其跨文化教育及文化输出的重要本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其直接应用性并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定位还是存在不太明晰的情况,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导致一知半解的情况,较难真正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三)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首先在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安排现状并不乐观,教师较难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另外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赖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古代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为主,机械化地讲解相应的创作背景、文体风格、篇章主旨及文学艺术特色等知识,力求在有限的课时安排和课堂教学时间内灌输更多的古代文学常识,这一教学模式客观而言有其系统教学的优势,但由于其教学模式的单一和刻板,较难激发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同时也不利于真正培养学生在文化素养、审美鉴赏及人格素质等方面的提升。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较难发挥文化的长期熏陶和潜在影响的真正作用,不利于跨文化教育的长效开展.

四、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

(一)重视古代文学的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含蓄感

为了更好地实现古代文学的教学目的,需要从教育理念上加强重视,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中国古代文学基本上可分为诗词曲赋这四个类别,按照我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又可以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金元文学、明代文学以及清代文学等。在古代文学中最为典型的特征当属其含蓄感。一方面这来源于汉语言自身的意义和简约特性,另一方面则来源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表达习惯。这对于国内外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学习者来说,极容易带来跨文化理解方面的障碍和不适感。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古代文化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需要尊重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跨文化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在这一个重要的心理转换阶段需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在学习异域文化过程产生的文化理解障碍是极为正常的,需引导学生在积极的心理指导下进行古代文学的学习。

(二)由语言技能转化至文化内涵熏陶,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民族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具有极其显著的民族文化烙印,对于处于不同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之下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在不同环境下容易造成跨文化理解困难,很有可能形成一定的误解,这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言知识是极为不利的。中国古代文化倡导乐于奉献、隐忍坚持、忠君爱国、追求理想等崇高的情怀,如中国古代神话大多弘扬了具备某种特殊力量,同时愿意牺牲自我全身心奉献的英雄主义精神,如盘古开山辟地,骨血化为山川河流,但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则较难理解这样的民族精神。再如屈原忠君报国的伟大精神,勾践卧薪尝胆的不懈坚持,外语学习者较难理解为何君王已厌弃自己,但依然要选择以身殉国。

(三)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内在魅力

在上文提及到,我国古代文学具备极强的含蓄感和意象美。因此汉语学习者往往容易对此产生心理疑惑,较难将抽象意象与内在情感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现象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跨文化教学的实效性。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