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改类论文范文

教改类论文精选(九篇)

教改类论文

第1篇:教改类论文范文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艺术类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按培养,也使得很多学生在走入到工作岗位之后才发现,自身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十分薄弱。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更多关注,因此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已经成为了艺术类高校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所以艺术类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艺术类高校实验课程教学的特点

艺术类高校对于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实验课程教学也呈现出很多显著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1.1以发展学生个性为首要目标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项组织计划,从艺术类高校的实验课程教学来说,其本身的课程开展是针对学生艺术技能和艺术素养的培养,所以实验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实验课程锻炼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分析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1.2具有较强实践性

为了增强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效果,很多艺术类高校都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升级和改进,而且实验课程已经深入到音乐、美术、表演等多个专业,所以也使得实验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更强,这对于实验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多样化的学科平台

艺术类高校在实验课程的开展方面需要依托多个不同的学科平台,外在的社会环境形成的艺术平台、高校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平台以及艺术专业教学平台等等,通过建设多样化的学科平台,才能实现艺术专业实验课程的有效进行。

1.4学科交叉与融合

艺术类高校在实验课程教学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学科交叉与融合方式,这与其日益宽泛的课程设置以及不断增强的师资力量有密切的关系。艺术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也可以促进艺术专业形成更加系统的教学格局,有利于促进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2.艺术类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意义

艺术类高校的实验室是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空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基地,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艺术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所以对于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注重的是在实验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用理论指导实践。另外,在实验教学中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感悟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与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高校教学活动中,用来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并且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技术支撑。为了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发展需求,在实验室的建设方面也需要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环境的设置,所以很多高校都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尤其是如动漫专业、影视传媒专业等,显著的提高了实验室的资源配置水平,有利于促进艺术类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3.艺术类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3.1实验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当前,在艺术类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大量的教学资源配置都偏向于理论课程的教学活动开展,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也往往优先于理工专业,而使得艺术类教学活动无法得到足够的实验室资源保障。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而在办学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大部分的资金都被投入到校园建设方面,没有更多的精力用来开展实验教学,所以导致实验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都较为薄弱,不能适应岗位工作需求。

3.2实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实验课程的设置是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而从当前艺术类高校的实验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设计型、综合型的课程设置占据的比例很小,大部分的实验课程都是验证型的课程,所以学生在参与实验课程学习时,大多是针对现有的理论进行实验,而且很多实验的内容都是照搬教材,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的思想也无法通过实验进行进一步拓展,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受到一定影响。另外,不同的实验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空间,实验资源不能得到共享,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3.3缺乏科学的实验管理制度

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实验室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可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有效配置。从当前艺术类院校实验室管理的情况来看,缺乏科学的实验管理制度,在实验室的开放、设备仪器借用、精密仪器专项管理等方面都缺乏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不仅影响了实验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无法保证实验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3.4师资力量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实验教学活动开展效率的关键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思想,使得教师忽略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和管理,认为只要提高理论水平就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由于高校在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教师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进修和学习,使得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长速度缓慢,无法适应新时期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

4.艺术类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

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保证艺术类课程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要重视实验教学改革的开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4.1树立科学的实验教学改革理念

艺术类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应当坚持创新的根本宗旨,保持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足够的实验室资源和设备,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此,高校和教师都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真正认识到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为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潜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显著提升。

4.2构建科学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实验教学应当是与理论教学平行发展又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二者相互独立却又相辅相成。当前,高校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对教学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环境的建设,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应当对以往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添加更多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内容,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建立新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强化其与理论教学体系的密切连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4.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应当始终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根本原则,才能保证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因此,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对实验教学的成果进行科学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要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必要的组织和引导,帮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技能,并且学会利用自身的理论知识指导实验活动的开展,可以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实验成果。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将实验过程细化为多个环节,由学生自行进行材料的选购、制作以及安装,再由学生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枯燥的理论课堂教学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4.4加强师资队伍的素质培养

教师队伍是保证实验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承担着教学、科研等重要的任务,所以要注重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实验专业技能强化,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则要对对现有的教师人员队伍进行优化,通过规范的考核制度,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精简,并且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5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强化实验网络平台的构建如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支撑,将其运用到实验教学中,构建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可以将高校实验教学延伸到互联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减少实验资源的重复配备,也可以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通过实验中心网站的建设,可以对实验课程进行系统的规划,通过网站实验计划、任务以及考核结果查询等服务,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随时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另外,借助实验教学网络平台的作用,也可以实现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共享,了解实验相关设备和仪器的购置情况和使用效率,可以使高校试验教学管理效率从整体上得到提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类高校在教学课程设置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所以在实验室教学方面也应当符合艺术类院校的办学模式。艺术类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应当根据其学科发展规划,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且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此促进实验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总之,为了促进艺术类高校实验教学的持续开展,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深化,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完善的资源配置,才能促进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玉清.高等学校创新型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2).

[2]朱翔,孙淑佳.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2).

[3]左铁镛.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作用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4).

[4]徐晓风,施长君,陶亚兵,马静岩.部级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7).

[5]彭晓辉.艺术类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1(12).

[6]王晓华,王杰,李海燕,杨会如,王红.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9).

[7]李光提,侯加林,张业民,黄在范.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2(04).

第2篇:教改类论文范文

[关键词]概率论;教学改进;文科院校;管理类专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262

1概率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目的不明确,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众所周知,概率论课程一直以来都是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或者是限选课程,但为什么管理类专业一定要开这门课程,学生却不太清楚。根据笔者对自己所教授的会计学、市场营销两个专业近200名学生的统计发现,除了少部分学生很清楚或比较清楚本专业为什么要学习概率论课程,大部分的学生都只是大概知道或者不清楚。由此导致学生对于概率论课程的学习动力,主要体现在部分学生是为了计划出国或者准备考研,部分学生是为了尽量不挂科,而真正认为概率论课程对于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学习有帮助的学生相对较少。

12与专业课知识联系不紧密,学生无法很好理解

对于文科学生而言,并不特别擅长数学课程里的较为严密的逻辑推导过程,如果学生并不清楚学习概率论知识对于自身专业课程的作用,就会更加排斥数学的理论推导过程,从而无法很好学习概率论知识的情况。通过调研发现,仅有少部分学生通过认真学习之后认为概率论知识有作用,且基本上为理科学生;大部分文科学生表示虽然认真学习了但不知道到底有什么用,在课堂上会体现出虽然在认真听教师讲课,但难以理解其中的知识点或者听起来相当吃力;更有部分学生表示没兴趣去该课程,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上课的时候也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所有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学生对于本专业为什么学习概率论课程并不了解,也不知道概率论课程学习之后对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有何帮助。

13教师教学风格不同,学生难以适应

学校在安排课程的时候,会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采取尽量合理的方式去安排任课老师,但是这也导致学生难以适应不同教师的上课风格。通过对学生的调研,大部分学生认为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学习情况对概率论课程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当任课老师发生变化之后,学生认为比较难以快速适应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最基础的阶段会出现难以进入学习状态的困难。此外,尽管有相同的教学大纲,但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有的老师会在某些知识点上进行回顾和发散,有的老师则针对性较强只关注教学大纲的知识点,一旦学生通过不同专业同学的渠道了解到不完全一样的知识体系并觉得其他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更好的时候,就会加重学生对自己任课教师教学风格的不适应,从而无法学好相关的知识。

2解决概率论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明确概率论课程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明确教学目的,是概率论课程教学改进的重中之重,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明确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专业技能中就应该明确包含本专业需要学生掌握哪些数学方法,通过这些数学方法的学习对于其从事本专业的相关工作有何帮助;同时,在新生专业导入的过程中,还应详细向学生解读概率论等数学知识作为“必修”课程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文科院校管理类专业也必须学习高等数学知识的理由;二是在概率论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上,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明确本专业学习概率论课程的目的,例如会计学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概率论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上应该是不完全相同的,这样使得教师在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概率论课程教学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选择更符合专业特点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案例。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概率论等高等数学课程的原因,促进其提高自身的学习动力。

22结合专业案例教学,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

大部分教师对概率论课程的教学方式依然是类似于传统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即理论推导结合教材所给出的案例进行分析。但教材给出的案例并不会根据不同专业而有所区别,都具有普遍性,对于文科学生而言,理论推导本身就较为枯燥,而案例又是长期不变且与自身专业联系不紧密,学习起来就显得更加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主动找寻一些与所教授专业相关的案例,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概率论知识和自身的专业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或者,概率论课程的教师也可以与该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合作,来共同完成一些知识的教学。例如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而言,营销专业课教师在介绍市场细分的方法以及客户群体归类的时候,可以适当介绍概率论和统计学知识在其中的作用。与此同时,概率论课程的教师则以这些案例为基础,向学生具体讲解如何利用概率论与统计学知识对市场客户进行细分和归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能够很好地接受概率论课程的知识,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其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

23开展教师课程试讲,实施学生选课选师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实施了学生选课的制度,但对于概率论这样的必修课,仍然是指定教师承担某专业的课程,学生的选课只是一种形式。通过调研发现,即便是文科学生,本身对概率论这样的数学知识并不特别排斥,对于书本上与专业相关性不大的案例也不会特别不满意,但对于教师的教学风格要求较高。对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开展任课教师课程试讲,由学生选课和选师的方式,可以采取教师课程试讲的方式,即在最初的课程当中,通过教师的一到两次试讲,由学生听课之后来决定到底选择听哪位老师的课。或者学校安排好每个专业的任课教师,学生在听过一两次课后,如果发现确实无法适应该老师的教学风格,则可以申请到其他教师的班级听课,从而便于学生能够找到更合适的教师和教学风格,促进学生对概率论课程知识的学习。

3结论

在文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概率论课程教学中,应针对文科学生的特点,选取适合学生专业的案例,结合概率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才能确保学生更好地学习概率论的相关知识,从而为其专业技能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文科学生在概率论等数学类课程方面的困难以及对这类课程的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通过调研分析,才能提出更好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第3篇:教改类论文范文

1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实施

本科生导师制最初起源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在牛津大学的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学者们研究发现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内涵的精髓在于: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合作,关注学生个体优长,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在我国,21世纪初本科生导师制首先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试点,随后各高校开始逐渐引进与实施。我校在2010年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刚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主要是在第三学期根据学生的专业,将本科生分配到相应专业的指导老师名下,2012年开始调整在第二学期对大一的学生就分配指导老师,无特殊情况,指导老师大学期间不会变动,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本科生导师制下,我校师生双方在课余时间就学业学习、专业选择、论文撰写、各级各类专业竞赛、职业生涯发展等内容进行沟通交流,还可参与指导老师的研究课题设计、实地调研,进入实验室尝试开放式研究型实验等,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团队学习、竞争合作、钻研创新的氛围,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可知,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侧重应用性和实践性。近几年,通过对本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师生进行调研和访谈,结果表明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论文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毕业论文教学的时间和精力缺乏保证。毕业论文通常安排在大四,这个时间正好也是学生忙于找工作、考研、公务员考试、考证等,精力分散,很多学生往往是在未经充分收集资料和调查基础上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写作。我校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分为选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开题报告、正文的写作、修改等几个部分,学生必须正确地分配时间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写作任务。另外,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师生比持续攀升,1个专业教师往往指导7-8个本科毕业生,大多数教师还带研究生或函授学生毕业论文,再加上其他较多的教学科研任务,使得以往的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无法保证论文指导质量。

其次,对毕业论文工作不够重视。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且招聘单位对学生毕业论文也无较多要求,导致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有些老师对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往往也是能放则放,纪律不严明,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过于宽松,缺乏量化标准,学生也易敷衍了事,毕业论文教学不能提升到一个应有的高度。

再者,学生缺乏论文写作基础知识和前期科研能力的训练。从课程体系上看,本科教学中几乎没有毕业论文相关的基础课程训练,致使学生到撰写毕业论文时基本功欠缺,甚至不知如何查阅、引用、归纳、梳理、运用相关文献资料。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书写格式不规范,选题大而空、缺乏实用性和创新性,甚至出现抄袭和引用不当等学术不端行为。

最后,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烦琐,论文答辩流于形式。毕业论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指导老师都需要填写大量表格,评审环节多而烦琐。然而答辩和考核环节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过于宽松,缺乏量化标准,对学生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严重滑坡趋势。

3本科生导师制下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优势

(1)师生互动相对频繁,毕业论文教学时间充足。当指导老师与学生的指导关系确立以后,通过多次、方式多样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导师熟悉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组织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个性优势。同时指导活动与毕业论文进行结合,可以将毕业论文工作前移,学生在第三学年甚至更早,就可开始有意识关注论文写作、论文选题等。因此,实行导师制后,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由第四学年集中指导变为分段指导,在平时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实践调研、写作等训练,毕业论文撰写就轻车熟路了。

(2)激发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是具有科研性质的论文,体现了学生的科研潜能、创新实践能力的高低。在本科生导师制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导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具有学术权威的科研专著和论文,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技能大赛,申报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引导学生去思考、质疑、探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为毕业论文教学进行思维训练。

(3)培养写作与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写作和表达能力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成绩,也会直接影响未来就业、职位晋升与日常生活。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后,师生之间有了更多沟通的机会。导师可以合理安排学生参加论文写作相关的活动,进行适度的写作训练。进入高年级后,可结合所学专业课程,增加有关文献综述、调研报告和期刊论文的写作练习,掌握论文写作规范。同时,学生可以在小组了进行口头汇报,锻炼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毕业论文写作和表达的演练和基础,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4本科生导师制下实施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4.1本科生导师制下工商管理类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制度及政策保障

学校及教学单位对本科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提供本科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的相关政策及制度保障。例如,2012年10月本校工商管理学院试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其中提出“结合我院学科及专业特点,我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成果形式为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商业策划、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取得的成绩、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这一新的尝试,可发挥学生的特长,选择合适毕业论文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实践创新的热情和动力。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的可行性,同期还试行了工商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毕业论文成果形式、基本规范和要求、考核认定办法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除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写作形式以外,并提出符合相应要求的“调研报告、商业策划、参加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取得的成果、在正式出版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可申请免于开题。

4.2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运行管理措施

在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改革要想顺利进行,需要师生的共同协作。首先,导师的管理涉及学校人事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以及导师所在院系。学校应明确指导教师的毕业论文教学任务,根据专业要求,确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以及如何考核评价等基本要求。各教学单位根据专业情况,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其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及配合。对学生管理主要涉及教务处、学生处和所在院系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需要必要时间、地点以及方式的规范,如可以规定每月面谈几次,或者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短信、QQ群、电子邮件、微信和飞信等多种方式和学生交流补充,尽量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得到应有的指导。对于学生在享受被指导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按时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并积极参加导师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与导师交流,可要求学生填写指导记录进行约束。

4.3完善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评价与激励机制

本科生导师制下毕业论文教学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管理机构需不断完善考核机制,根据毕业论文教学过程,把考核指标具体化、定量化,考核结果应当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考核业绩与年度绩效、岗位聘任、晋职晋级挂钩。如指导学生完成一个挑战杯项目,并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就可以给予导师奖励;如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或者第一申请人身份申请一项专利,导师都应当获得指导奖励。对学生参与毕业论文教学的评价也应要有一套严格的办法,围绕培养目标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核。对毕业论文教学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在学分折算、评优、免开题、毕业论文替代、推荐就业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激励。

5结语

经过近5年的运行,我校本科生导师制逐渐完善,在毕业论文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科生导师制下,对毕业论文教学进行改革,可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计划的前提下,让学生早日进行毕业论文方面的准备,鼓励参加一定形式的科研,参与实验实践训练,既能达到毕业论文教学要求顺利毕业,又有利于学生专业意识、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声望,是一项值得探索、尝试、推广,促进本科生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1-09-30.

[2]常睿.本科生导师制内涵解读及运行模式探索[J].高校辅导员,2015,2(1):45-48.

[3]钱丽,肖仁桥.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0):180-181.

[责任编辑:杨玉洁]

第4篇:教改类论文范文

    说中国“文论”存在危机,是否有点危言耸听呢?其实不然。新世纪之初,在暨南大学召开的一次文艺理论的学术会议,与会人员普遍认为当今的文论体系已陷入危机之中,具体表现为:文艺理论与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之间脱离联系,理论内容陈旧,已经不符合当今大众审美的要求;文论形态需要调整,文学理论在学理内容上要转向生态文艺学和文化诗学方面。这些年来,许多专家都已经意识到这种危机的存在,并提出了改革文艺理论体系的一些设想。如陶东风先生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一文中(见《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认为文学理论不能拘泥于抽象理论的条条框框,必须打破现成的僵化的理论学说,注重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原则,并把它融入到文学理论的体系当中,使之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王一川教授在其所着的《文学理论》一书中(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尽量克服传统的“意识形态”对文论的制约,摆脱了文学理论学科多年存在的“疲软”状态。他依照自己多年来对文学的深切体会,第一次用“感兴修辞”来代替传统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文学理论的审美属性得以彰显,全书的内容也因此焕然一新;后来,童庆炳、王一川先生在《文学理论教学的双向拓展》一文中,提出了文学理论改革的新思路,这是他们在承担教育部师范司的课程改革课题“在双向拓展中更新文学理论课程”中获得的成果。

    该文认为,中国的文学理论教学内容明显受到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影响,同时也受“僵化理论”干扰,致使多年来文学理论的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如何面对21世纪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注重学生对现实突出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和对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是一个重大课题。为此他们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具体表现为“双向拓展”的一套思路:一是从宏观上向文化诗学和文化人类学方向拓展,强化文学理论与东西方的诗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当代社会生活的关系;二是从微观上向文本阅读和文学批评方向拓展,加强文学理论与文艺欣赏、文学批评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分析和鉴赏、批评文学作品的能力。此项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它化解了多年来文学理论课的尴尬境地,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王一川先生主持的《文学概论》课程建设被打造成为部级精品示范课程。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着文呼吁《文学理论》必须改革,并指出这门课程面临的危机问题。笔者认为,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教材内容人文精神的缺失。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的制约下,人文性最为丰富的文学在理论板块中被切割成标准化测试下的一个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死记硬背才能拿到高分。加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导致人们对自身人文关怀责任的迷失,学者普遍缺失独立的反思精神和审美精神。指出这方面问题的论文有:李世涛的《问题意识与文学理论的危机———危机中的文学理论之重建》(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赵勇的《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生长点在哪里?》(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王金龙的《危机与突围:从文学理论教学改革入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二是工具理性代替了审美之思。其实,文学理论长久以来一直被当作工具理性来讲授,从最初的“为政治服务”,到后来的“为现代化服务”,一直到现在的“为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服务”,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质。这些偏颇的观点,影响了人们对文学性质的理解。文学首先是人学,它要表现的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愿望和理想,它以优美的形式,传达人类的真情实感,从而展现生活之真,人性之善,艺术之美。因而文学成为一种本真的言说,诗意的言说,审美化的符号。但是工具理性的教学模式却忽视这一点,致使文学理论教学陷入僵化的泥淖之中,成为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缺乏一种开放和务实的、人性化的内涵。唯有代之以审美之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学所关注的人类生存、环境生态、精神生态等现实问题,体现人的主体位置,张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未来指出理想的生存之境。指出这方面问题的论文有:冯黎明的《论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属性》(《文艺研究》2008年第9期);黄发有的《文学教育的工具情结》(《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张晓舸的《文学教学:从“制器”到“育心”》(《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3期);陈嘉映的《何为理论》(见张汀阳主编《年度学术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三是生态批评在文学理论体系中的严重缺失。将生态观引入文学理论学习内容,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体现文学理论的绿色之思和审美之维。可惜的是,我们当今的文学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接纳这个内容,因此显得滞后于现实。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这方面的论文有:陈定家的《当代文论研究空间的新拓展》(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周娅的《生态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理论教学创新》(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2期),等等。

    四是文学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揭示这方面问题并提出改革方案的论文有:孙仁歌的《走出文学理论教学误区》(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张德礼的《架起从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加强文学理论实践环节教学探索的回顾》(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因此,笔者认为,将生态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入“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是为了先完成“理论重建”,激活文学理论体系的生机与活力,恢复文学的应有之义,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思想,然后从实践中引导学生进入理论,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创作水平、鉴赏水平和文学批评能力。这是一条迅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文论”课程改革设想

    为改变目前文学理论课程的尴尬境地,必须把这门课程的理论体系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进而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使之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应该将文论课程的改革设想最终落实到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将生态观和人文关怀精神有机地融入当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改革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努力建构“生态文艺学”这一新的文学理论形态;二是加强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一)将生态批评观引入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建构生态文艺理论形态

    第一,教学理念上确立“天人合一”的深层生态文艺观。生态文艺学是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这些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深,理论界中的生态批评十分普及。作为一种理论方法,它首先起源于西方的批评界,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开始兴盛,迅速成为遍及世界的文艺思潮,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被引进中国。威廉?吕克特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文学与生态学》中指出,生态批评是“将生态及生态学的理念用于文学的研究”。生态批评的目的旨在对自然文学、环境文学等与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作品进行述评与研究,同时又倡导从生态的角度来阅读古往今来的作品,从而使人类建立强烈的生态观念及忧患意识。深层生态学是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在1973年提出的关于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后来运用于文艺观中,要求人们承认物种的多样性和万物具有平等生存的权利,做到关爱万物,尊重生命,从而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它构成了深层生态文艺观的价值核心,也成为了教学理念中的重要资源。

    第二,教学范式上提出以生态文艺观开展探讨型教学。如何通过转识成智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当今文学理论创新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生态文艺学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精神、充分关注人类生存境况的人文科学,在教学范式上以生态文艺观开展探讨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生态文艺观,激发大家创造的积极性,让学生关注当下人类的生存境况和生态问题,给文艺理论灌注生态的绿色,从而将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文论观和当前的环境危机和精神生态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将文艺理论的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和科学研究活动统一起来,既可以形成整体的生态文艺观,又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充实文学理论的学理内涵。

    第三,教学延伸环节上,倡导课前阅读生态文学作品,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式的生态文艺批评。

    课前安排学生阅读美国作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梭罗的《瓦尔登湖》和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进而解读中国生态文学作家徐刚、哲夫等人的作品,并进行生态文艺理论方面的学习指导。

    将生态观引入文学理论学习内容,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同时赋予文学理论以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文学本来是绿色的,文学理论也应该是绿色的,只要融进了人文关怀思想,它们便能恢复自我本色,共同彰显文学天空的蓝天白云。我们知道,生态理念、人文关怀是一种至真至善的文学追求,因为这是一种崇高的文学精神,它是一种崇尚天地万物、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始终关注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类的未来命运,有了生态理念和人文关怀精神,文学和文学理论便会从冷漠的天空回归温暖的大地,成为人类精神寻求慰藉的栖居之所。

    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悲欢离合,人的喜怒哀乐,人的盛衰荣辱,都应该成为文学关注的焦点,从而成为极具感性的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文学是人学,文艺的宗旨就是逼近人类的生命状态和生存意义。文学的本色应该是纯净的,它始终伫立在希望的田野守望着人类的生态家园,为人类守护着精神领域的最后一片净土,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文学的永恒魅力,正是来自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来自它对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它激发人的生命情感以及对美的向往,同时弥补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而带来的缺陷,从而沟通人性的两极,给生态灌注生机与活力,更好地优化人类的生态环境。

第5篇:教改类论文范文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给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在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学科教育类课程;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实践教学

学科教育类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流课程,传授语文学科教育知识、培养语文学科教育技能是它的两大基本目标,这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表述为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语文学科教育技能的培养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这一地位被无形中当作为“重点”,需要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技能”往往成了陪衬。综上所述,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与结构重建,目前可以紧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课程结构(内部学科构成)改革、教材建设改革和实践教育改革。

一、课程结构改革

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指的是要提升课程的内涵,丰富学科教育类课程涵盖的具体学科范围。以往构成学科教育类课程的主干学科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或者是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外加教育见实习作为实践教育课程,培养出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轻松驾驭静态的语文课程。适应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现有的以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为主干课程的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提高研究与训练的规格层次,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建设好着眼于宏观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小学语文课程论、教学设计和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论和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语文课程资源和教育力量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学科体系。以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领域扩充为基础,按照上述原则建构的学科教育类课程新格局,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四个方向和三块阵地”。

“三个层次”是指包含与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结合紧密的语文学科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以中观研究和探索小学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为主的课程论、教学论等学科,以及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案的设计与研究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等学科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按照从一般到具体的次序,越来越贴近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将课程开发、教育研究、教学技术、实践方法、课程评价等内容整合其中。“四个方向”是指具体课程设置主要围绕课程开发与研究、教育技术(主要指软性技术)、教育研究与设计、教育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而又突出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传授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影响。“三块阵地”是指课堂教育与训练阵地(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外活动教育与训练阵地和教育实践阵地(包括到小学进行的见实习和参加社会语文教育活动等)。各个阵地学生和教师承担的角色任务各不相同。这样的课程格局既符合一般课程建设的理论模型,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造等多方兼顾,又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训练。

二、教材建设改革

,按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新解读小学语文教材,诠释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趋势,开发设计小学语文课程,尽快建设紧扣小学语文教育实际、紧跟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步伐的教材体系,已经是当务之急。针对我国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专业建设实际和各地初等教育存在的地域性差异,新教材的编写和体系建设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一是教材应该由对一般教育理论、教育规律和对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和教育规律具有深入研究和深厚修养的人员编写,理想的人员构成是高等学校研究初等教育专家和小学教育界的名师的组合。这样,既可以站在宏观的、理论的角度审视小学语文教育全貌,又可以站在微观的、实践的角度深入小学语文教育内部,编写出的教材则容易体现出一般学科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指导作用,又能够体现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二是教材要有鲜明的开放性,兼顾小学语文教育的普遍性和地方性差异,将反映小学语文教育一般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普遍现象作为必修课的主要内容,而将具体细部的问题诸如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放在课外阵地或者教育实践阵地去完成,把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留给不同地区、不同学校。

三是新教材要融会贯穿新课程标准精神,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抽象的课程标准阐释与教育,通过足够量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具体方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的融会与体现。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教材建设构想,是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

三、义务教育

《语文教学标准》把小学语文教育当作师生不断探索、不断展开、不断体验的过程,客观上要求教师具有热爱语文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崭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具有比较强的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具有从事语文教育的综合能力。适应这些客观需要,学科教育类课程也要转变课程理念,应对挑战。致力于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特别是热爱语文教育的职业兴趣和情感,是小学教育专业特别是语文方向学科教育类课程的重要任务。

通过系统的语文教育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语文教育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文教育素养和具备语文教育探索改革的潜力,是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核心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实践性等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和努力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理念落实到对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上,用简要的话说,就是要尽全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教育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以教师为指导和顾问,以学生为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和承担者,以师生双方为评价者,由一系列语文教育实践活动构成,是复杂而且有创造力的活动。故而,学科教育类课程应树立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的新理念,将其作为专业特色教学。立足于系统的实践教学观,实践教学的活动形式,大致可以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大领域。课堂实践教学是指根据需要安排在课内进行的由学生为活动的设计者、操作者参与的语文教育活动,包括教学影像观摩、模拟教学、说课、评课和教学片断设计等活动类型。课外实践教学是指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语文教育活动,包括教具制作与设计、教育调查、试讲与实习、教育方案设计、教学软件制作、友好班级活动、教学及研究信息收集整理、家教等活动类型。这些活动类型多样,基本模式是一致的,那就是定向与激励(提出目标并设法使学生自觉追求目标)、同化与图式(将新经验纳入自己的能力结构框架中,并且能够形成稳定的程序模式,产生正迁移作用)、反馈与评价(师生都能全面了解活动全程,并就活动的过程、方法、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强化与创新(通过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巩固能力,并且能创造性独立开展语文教育实践活动)。

?

参考文献:

第6篇:教改类论文范文

[关键词]课程;基础理论;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一、课程理论与教学技术合并研究的意义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此后二十年,应试教育发挥了特定的历史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不足之处也愈见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感方面的教育;二是对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方面的教育;三是对创新精神、操作实践、生活能力等核心素质的培养。因此,1999年起,国家开始倡导素质教育。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面对世界高科技创新的挑战,衔接素质与教育、能力与知识的仍然是课程。2001年国务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将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强国的总战略。各学段有序依次进入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在各级文件中被定义为“新课程实验或实施新课程”,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将其理解为“新教材使用或新教材教学”。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的栗洪武、肖世民、陈晓瑞、康伟等教育专家、教授编写21世纪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学校教育学》,在第三章“课程理论”中指出:尽管课程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课程是什么却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统一的界定。他们提出了三种理解,罗列出六种观点。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张传燧撰文《课程改革在路上:历史、现状和未来》,概括课改现状为:理念先进、教材完美、制度选课,课堂依旧、教学依旧、书包依旧。他认为现有的课程理论都是洋人的,理念空洞,理念和实践是两张皮,水土不服。他提出未来要加强我们自己本土的课程理论建设,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科学适宜的理论指导和引领。由此看来,课改从一开始就有先进理念的指导,但却缺少基础科学理论的引领,没有完整科学的课程基础理论概念及体系,将使课改实践缺少基石,缺乏动力,课改不到位。

人们之所以要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和追求科学理论知识,源于生存安全与活动目标有效实现的客观需求,源于个人的能力相对于其所生存的世界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而要顺势而为,寻找事物的本质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以提高生存的能力及质量。因此,科学界定课程概念,夯实课改实践基础;创建课程理论体系,注入课改实践动力;研发教学技术方法,创新教育文化平台,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前提和保障。

二、课程基础理论的创新

1.文化的整合与分类

达尔文曾这样定义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文化是事物的特征与规律在人脑意识形态层面上的理论显现,凝聚于事物之中,又游离于事物之外。课改研究中我按属性整合文化事实,获得如下三项文化类别系统,这是人们至今尚未涉及探索的新领域。

一是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指被人类相对普遍认可的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理论表现或代表,通用于相对的人群范围,文本化储存。标志着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水平,是科学技术探索的理论成果和结晶,是人类精神文明、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如人类社会的基准主流思想(民主、科学等)、基础通用知识(1+2=3、勾股定理等)、基本生存技能(织布、造纸等)等科学文化。

二是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指自然(或社会性群体)中的人对事物特征和规律的实际掌握程度在意识形态层面的独特展现或展示,是学习主体修炼生成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一个个可能的历史。起初展现出的是个性化,具有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特征:某一个体、社会团体、某一地方乡土风俗或思想文化。随着多样性主体文化的横向传播,如果被更多的人普遍认可、通用,就成为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

三是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在人类学习进化成长中,指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或人脑原初发现构建的事物特征和规律被学习主体反映、再现于意识层面,起到衔接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与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的工具作用,是教育用来训练、培养、改变人的思想、知识和技能,是学习主体自主接收体验、感受构建,生产出的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文化。课程就属于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生产文化资料的社会表征是:教科书、生活事物、电影电视等文化艺术传承传播,即课程资源;文化生产方式的社会表征是:教学、生活实践、实验实习等综合活动操作,即课程生产。

2.课程与货币的类比

我们在课改研究中发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课程与文化”如同“货币与商品”。一是货币与课程自身都具有工具性,货币可以用来兑换物质商品流通使用,课程可以用来传承精神文明交流使用。二是货币反映出的是标准商品,课程反映出的是标准文化。三是货币的生命价值存在于购买兑换之中,货币与购买兑换同生同灭,货币的意义作用存在于商场、商店;课程的生命价值存在于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到意识再现之中,课程与传承影响、教育学习同生同灭,课程的意义作用存在大、小课堂(受教育的场所叫课堂,社会生活是大课堂小教育,学校教育是小课堂大教学)。两者的特点和职能、目标和作用都相同,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繁荣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仅需要对货币的占有,更渴望、期待和追求对优质课程资源的占有(见图1)。

3.课程本质的科学界定

尽管对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概念及关系并无统一的界定,但它们各自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比较明确的,在我国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的是:课程论与教学论都是教育科学的一个下位概念或基础概念,属教育学的范畴。教学论研究的对象是教师及其教学的工作行为、原则和方法等。课程论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和过程等。课程论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和需要,研究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方式、过程等教育问题和现象,探寻学生接受、发现和掌握思想、知识和技术,形成行为能力或潜能素质等相关事物的本质联系及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最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以及行为变化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课程产生的进程,课程的终端就是人的行为能力。

课程与货币一体作为流通生产的工具,推动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其中,课程是基础动力工具,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进程被学习主体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所反映,识别接收、感受选择、分类记忆、联想分析、想象拓展、推理归纳、整合分类等完整的因果逻辑关系思维,走进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的本质内部,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折射出一系列心理现象及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上升再现于人脑的意识层面,建构生成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即经验课程,或多样性主体差异文化,表征为行为能力,起到了衔接知识与能力的工具作用。课程作为教育的生产工具、特殊的文化产品,存在于主客体两个世界之中,流转再现于主客体之间,推动着人类世界文化的传播繁荣和精神文明的传承发展。由此可见,课程的本质是用事物的本质关系、特点规律来进化和发展人适应或改造生活环境的能力;课程的标准是在大小课堂的教育实现,既适合学习主体的心理反映,又能够达成在意识层面的再现。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改变、修炼、生产“能力”的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简单讲课程是学习主体用来生成能力的课堂标准文化进程,隶属工具性标准生产文化范畴(见图2)。

4.新旧课程的对比

对于旧课程有两种观点:把课程只当作教学内容或者学科综合的集成,或者认为课程是活动或者经验。因此有必要对新旧课程的定义加以对比。

一是创新课程的定义指出,课程的科学内涵是学习主体自主选择的工具,即生成能力与文化进程。标准文化是指学习主体对“环境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特征规律”反映或再现于意识层面的进程。生成能力是指课程工具的功能或作用,是人外显或展示出的行为及效果,是主体文化进程的终端。这是旧的课程观点中所没有体现的。

二是新旧概念的区分度。新定义明确了课程的终端是人能力的改变,旧概念则不提课程的终端和结果,功能作用不明确;新定义把课程定义为学习主体在自主区间反映、再现的动态进程,以往的旧概念都企图寻找、视课程为主客体中的某一具体事物;新定义规范了课程内涵,是学习主体对生活事物的情景内容、结构和过程或原发事物特征规律的反映和再现,即标准文化,旧概念把课程内涵指向通用性客体(一般)文化知识结论或学习方式。

5.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与课程职能

关于课程属性的表征特点,包括课程基本组成三要素――内容、结构和进程;课程七大特性――工具性,生产性,预设性,适合性,流转性,不定性,周期性;课程周期流转的三个阶段――制造研发设计阶段,识别体验接收阶段,感受建构生成阶段。

课程工具性基本职能包括:传承引领,操作使用,传播影响,研发改进,储备储存等。

6.课程特征的整合分类

在社会文化事实中,按照不同的课程性质和职能进行整合、梳理划分,可以获得五环课程类型及关系模式集合体“二界、三基、四能、五层、六面”(见图3)。从课程文化分类及关系看课改,会更加明晰其改革的着力点、策略、路径和目标。

“二界”,指按课程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划分为主体、客体两个世界的课程。客体世界的文本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外,客体世界中影响引领学习主体成长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基本环境,即课程资源。主体世界的课程,即学习主体的经验课程,包括:学习者大脑之中,学习体验接受、感受构建生成的主观世界的内容、结构及进程等文化思想、知识和技能,即经验课程。

“三基”,指按课程的教育预期价值可划分为三类标准课程,包括基准思想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基本技能课程。

“四能”,指按经验课程修炼与主体文化表征方式可分为四项能力课程。课程在学习主体身上的表征方式是行为能力或能素质,学科教学通过学科意识、学科方法、学科思维、学科综合等四项核心素养的培养来实现人的生活、学习、言语和操作等四个基本能力发展,每项能力都是由相关的思想、知识、技术组成的综合体。

“五层”,指按课程流转周期阶段层次划分为五层课程。近现代北美课程专家古德莱德(Goodlad)和凯珀(Kui per)详细说明了课程从研发、理解、操作和实现等不同阶段及层面的课程流转形式。包括理想课程(ideal curriculum);文本课程(written curriculum);解释课程(interpreted curriculum);实施课程(executed curriculum);评价课程(evaluated curriculum)。

“六面”,指按显性的课程社会表现形式划分为六个方面的课程。包括学科课程(课标、教材、教案),活动课程(教学、实验、实践),综合课程(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系列课程(基础理论书籍),范例课程(电影、故事、绘画、杂技等),培训课程(专项基本技术修炼)。

三、教学基本技术的创新

按照课程定义及理论体系,工具性标准文化进程的质量,既与适合(标准)有关,又与感官(进程)有关,人体所有的感受器官都可以将接收到的环境信息传导进入大脑中枢形成反射弧。因此,人体的所有感官都能成为学习主体的学习通道,都可以反映、再现事物的特征规律于大脑意识层面。本来课程发生是无限的、不确定的、没有次序的,也没有次数限制的,但不同的感官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影响程度,是有其共性和规律的,既与次序有关(知、情、意、行),又与次数有关(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反映的)。视觉接收信息的质量远远大于听觉,听觉判断方位的功能优于嗅觉等。单独感官体验,在没有其他感官参与确认或验证的条件下,课程流转回路难以形成,仅仅是一个符号储存,停留在知的层面,或很快被遗忘掉,更别说构建生产和生成使用。

凯洛夫传统的五步大教学模式文化是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课程概念指导下建立的,是适应单纯的系统知识接受型教学的文化传承影响平台,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其是有效的、是科学的,也是我们普遍习惯的大教学基本文化技术线路模式。课程基础理论为旧五步大教学改革转型升级为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引领基础。表1显示的就是在新课程基础理论引领下,陕西省商洛市的研究者建立的一整套课堂教学进程技术操作系统。

对于前面提到的新五环教学技术,有如下使用建议:一是新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一般宜上新课使用;二是旧五环大教学课程适合学生对知识系统性、结构性地接受和记诵,一般宜复习课使用;三是新旧五环并轨后的学校育人模式可以避免单纯的填鸭式“听、答、练”,也可以避免单纯的放羊式“自由、合作、寻找”,而是在三基标准课程引导下,自主开放的赛马式“看、听、嗅、议、尝、做”;四是关于新五环教学技术可参见《新五环大教学课堂课程论》,该著作集教育学和教学法于一体,从十三个方面探索形成了系统的课堂大教学课程基础理论体系,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利用课程基础理论和教学

基本技术解决实践问题

一是解决课堂大教学中的理论引领问题。研究者从实际的课程起源、来源、接收到生成的相互关系中,探寻课改路径、探索课程理论,使实践与理论相贯通。构建了新的课堂大教学课程理论概念体系,引领教师改革封闭、接受、被动考试式的教学文化模式,升级建立开放、发现、自主思考式的大教学文化模式;引导学生善于认识知识的内部本质,自主建构,沟通客体(一般)文化与主体(差异)文化,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链接。

第7篇:教改类论文范文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3.007

Abstract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the goal of training talent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project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ak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local colleges; education reform project management; current situation

0 前言

高校教学改革工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目前各高校根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教改项目)立项工作,实现了以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且成效显著。但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高校教改项目管理方式显露出各种问题。本文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对地方本科院校教改项目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就目前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给出相应建议。

1 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实施

从表1可以看出,省级教改项目相比校级教改项目而言,其在经费使用、结题率方面均大大高于校级教改项目,从2001年-2016年我校省级教改项目共立项74项,到期项目24项,结题率为91.66%,总经费拨款数额为114万元,经费利用率在95%以上。从表1来看,我校校级教改项目结题率除2004年之外,到期课题结题率均较高,经费使用率则普遍偏低,除2015年之外,所有年度经费使用率均低于50%。

1.1 过程管理方面

我校省级教改项目中期检查、开题论证工作完成度达100%,校项目开题论证完成度为14%,中期检查(或者阶段性检查)完成度30%。

1.2 项目研究规划方面

我校校级教改立项项目立项方向包括:

(1)课程教学改革,包括实验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在线开发课程等;此类项目占教改项目总立项的60%以上。

(2)人才培养改革类,包括应用型转型发展研究、产教融合模式改革、学分制、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等;此类项目占教改项目总立项的10%以上。

(3)实践、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类;此类项目占教改项目总立项的4%以上。

(4)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类;此类项目占教改项目总立项的1%以上。

(5)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开设的各类专项项目,如大工程观专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项项目、OBE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项、产教融合模式专项、课程考试改革专项、理工科课程改革专项、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改革专项。此类项目占教改项目总立项的25%以上。

1.3 研究成果方面

各类校级专项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完全应用于教学工作中,研究成果使用率为100%,部分研究作为省级教改项目的培育项目,研究成果较为提出的作为各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成果后续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到位。

除校级教改专项项目以外的,其余非专项的省级、校级教改项目成果形式主要包括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软件,平台,人才培养方案等:其中论文、研究报告占总研究成果的90%以上,高质量论文(核心及以上期刊)仅占20%左右;各类专利、软件、教学平台、人才培养方案、网站等,这类型的研究成果占比总研究成果的10%左右。且研究成果利用率不高,大多数项目结题以后未做后续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的转化率较低。

2 地方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重上级项目建设,轻本校自身特色项目建设

从上述分析情况来看,我校校级教改项目目前共立项540项,省级74项,从立项数量方面校级教改项目大大多于省级教改项目,但是课题结题率、经费使用率方面较省级教改项目均偏低;项目研究成果质量、有效性、可操作性、转化率较省级教改项目差距甚大。这都表明我校不论在学校管理层面还是在项目负责人个人层面,对上级教改项目建设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本校自身校级教改项目建设。

随着”十一五”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将 "质量工程"项目及教改项目作为对高校教学评估及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故各高校高度重视省级及以上质量工程以及教改项目建设,建立起了与之相匹配的校级项目作为培育对象,削弱了对本校教学改革实际情况研究,在项目的宏观设计和统筹方面较为薄弱。如我校为本校开展的教学改革计划制定的校级教改专项项目的仅占1/4左右,这势必会影响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和提高。

2.2 重立项结题,轻过程管理

一直以来,不论是质量工程项目管理还是教改项目管,“重立项结题,轻实施过程”的现象比比皆是,项目管理部门缺失对项目的过程性管理,或虽有中期检查等相关管理制度,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对项目中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去监督整改。

项目负责人缺乏与管理部门进行有效沟通,项目负责人及参与人变更随意性大,有的不能按项目建设任务书中的建设目标完成研究任务。

2.3 重成果展现,轻成果转化及推广

目前,教改项目验收有固定的量化指标,将等研究成果作为衡量项目建设成果的唯一指标,教改项目负责人及高校教改项目管理部门只重视教改项目建设能否满足验收指标,忽略了教改项目研应究依托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需要,对建设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以及推广应用极为缺失。

就我校而言,除校级专项项目以外的,其余非专项的省级、校级教改项目成果形式主要包括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软件,平台,人才培养方案等:其中论文、研究报告占总研究成果的90%以上,高质量论文(核心及以上论文)仅占20%左右;专利、软件、平台、人才培养方案,这类型的研究成果占比总研究成果的10%左右。且研究成果利用率不高,大多数在项目结题以后未做后续研究,成果转化率较低。

3 对提高地方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水平的建议

3.1 重视本校自身特色项目并积极扶持

重视校级项目的规划,从学校教学改革实际情况着手编写立项指南,侧重项目的实践性、实用性,对真正有研究价值和对教学实践有推广价值的特色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就我校而言,笔者认为应按照学校自身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修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指南,在项目立项比重上应做以下调整:

(1)学校根据自身教W实践中的需求以及自办学特色开设的各类专项项目属重点扶持项目,立项比例由原来的25%调整到40%以上,经费拨款根据项目研究价值而定。

(2)人才培养改革类项目属规划类项目,研究成果对学校教学改革有指向性作用,此类项目立项比例由原来的10%调整到20%。

(3)实践、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类归属于课程改革类项目,比例调整为35%。

(4)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类项目负责人来自教学管理部门,研究成果与对我校教学管理有实际意义,此类项目占教改项目总立项的5%以上。

(5)为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另设立青年教师专项(10项-20项),此项目立项不占其余校级教改项目立项比重。

3.2 加强对项目过程管理,实施合同制

各级科研项目几乎都采用了合同制度管理,教研项目因经费不多、多数属个人项目等原因缺少合同制管理机制,致使项目管理部门无法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因此,在教改项目中采用合同管理制度,可让项目管理部门在项目中期检查及验收的时候有据可依,也能督促项目负责人按期进行项目建设。

目前,我校校级教改项目虽有中期检查管理制度,但限于各种原因,项目学校项目管理部门对省级教改项目均会进行中期检查,但并非对每批校级教改立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或阶段性检查。为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学校项目管理部门应每年固定对校级教改进行中期检查或阶段性检查,在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督促项目负责人及时整改和调整研究计划,并在形成阶段性成果后拨予后期建设经费,项目结题时将中期检查整改情况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3.3 加强对项目建设成果鉴定和推广,构建项目后评估机制

教改项目研究成果有论文等显性成果,也有在实际中推动教学改革,产生实际的效益的隐形成果,故需摒弃弃成果鉴定的片面化,更要注重隐形成果的价值。规范鉴定程序及方法,以完成成果的创新性、科学性、应用性为重要指标。此外,项目管理部门还应保证成果推广渠道畅通,设置奖励机制,对推广应用有贡献的项目负责人进行奖励。

项目负责人在教改项目在结题验收之后,则终止项目研究,项目管理部门应构建后评估机制,对已经验收1年到3年的项目建设成果进行后评估。项目后评估结果用于指导今后的教改项目的规划和统筹,进一步推动学校教学改革。

L芑鹣钅浚?016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方高校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估机制探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6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粤教高函[2016]236号))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项目―《地方高校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的后评估机制探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项目编号JY201528)

参考文献

[1] 于中涛,肖德富.社会科学成果的推广应用与转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第8篇:教改类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语文教学既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又要与艺术设计专业相结合,因此应从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完善等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改革。教材改革应遵循为专业服务、按人文话题选取篇目、增加教材趣味性的原则。教学模式改革应从分类教学方面着手。教学方法改革应加快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多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并适当增加讨论研究课。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语文教学是在“高职”和“艺术设计”两大主题背景下所进行的教学,因此它必须体现两大主题的特点,既要体现工具性的特点,还要强调实践性,充分发挥文化传播的功能。按照高职教育目标要求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语文教学改革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材改革

(一)语文教材使用状况

目前,五年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使用的语文教材大多是高中教材,三年制则主要使用《大学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和《大学语文》属于通用教材,缺乏专业特色,在选材上过于强调思想性、经典性,难度较大,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合拍,而且这些教材在编排上着力维护体系的完整、体例的划一,与高职教育的灵活性相悖离。所以必须编写与高职教育“必需、够用”原则相一致、与艺术设计专业相结合、与高职学生实际水平相匹配、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语文教材。

(二)语文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鉴于目前国内还没有适合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辽宁经济职院基础部结合专业特点及语文课程特点,尝试编写了适合五年制学生使用的教材。新编语文教材确定了三大教学模块:口语实践、应用写作、阅读感悟。在选编每一模块的具体内容时,遵从三大指导思想。

1.靠近专业,努力为专业课服务

在编写语文教材时应将艺术设计专业相关知识整合到教材内容中,学生既获得文学熏陶,又获得艺术滋养。例如,在‘旧语实践模块”中,讲授自我介绍、演讲、辩论、推销、拾谈等内容,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应具备的沟通能力。在“应用写作模块”中,讲授自荐信写作、设计说明写作、影视脚本写作、广告文案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等内容,训练学生与专业相关的文字表达能力。在“阅读感悟模块”中,有针对地选择了含有相关艺术信息的篇目。如“大师风采”单元,选取了“忆白石老人”、“闲话丰子恺”、“我的父亲张大千”等,让学生感悟大师,感悟艺术;“说画解图”单元,选取了一些赏析名画、摄影作品、徽标等方面的文章,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学会欣赏艺术。总之,努力与专业结合,是所编教材的最突出特点。

2.按人文话题选取篇目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会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还会给他们提供提高人文素质的基本素材。对艺术类学生而言,只有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用艺术形式恰当地表达人性,表达社会,表达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因此,在新编教材的“阅读感悟模块”中,设计了“大师风采”、“智者隽语”、“亲清无价”等人文话题,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在增加学生文化内涵的同时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为配合教学,新编教材还设计并选用了一系列有助于提升人文精神的思考题。例如,“大师风采”单元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艺术大师其实与常人无异,只是他们能够用善感的心关怀他人,用执着的爱面对事业,用坚定的信念完成理想,因而他们才高大、伟岸和不朽。走近大师,我们要学习其精神,让其精神烛照我们前行。请以“走近某某艺术大师”为题,写篇文章。学生在写作这类作文时,会参照大师,反观自我,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准。

3.教材要与学生接受能力相适应

教材如果不与学生原有水平相衔接,缺少艺术气息及趣味性,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后续教学埋下隐患。为此,在选择篇目时尽量避开内容过于深奥的文章,同时为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形象性,为一些篇目配上了相关插图,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这对艺术类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自觉接受教学文本,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模式改革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教学,而不是把高职语文课上成各专业通用的“公共课”。在教学实践中,语文的分类教学应从两个方面着手,即宏观分类和微观分类。

(一)宏观分类

宏观分类是指语文教学要与大的专业类别接轨,如目前有理工科类语文、经济类语文等。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语文分类教学就要首先考虑与艺术设计专业的结合,也就是说,教师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还要在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寻找平衡点。与艺术设计专业结合的语文教学,要着意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创意思维、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慧眼、一颗表现美的心灵。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获得专业创作的灵感和素材,从而提升其作品的品位。为了将语文学科与艺术设计专业结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笔者大量选讲关于古今中外艺术大师的艺术生涯和艺术观的文章,选讲关于名画欣赏的文章,选讲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让学生感悟大师,领悟美的真谛。

(二)微观分类

微观分类,即针对小的专业类别进行内容不同的语文教学。小的专业类别有着各自的专业特点和职业目标,语文教学要与之相适应。一是为各具体专业提供语文技能上的支持。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经常需要阐述设计思想,写设计说明,所以该专业语文教学有必要训练学生写作设计说明的技能。对广告专业的学生要进行楹联写作和广告文案写作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准确、灵活地运用语言,写好广告文案。对计算机美术、影视动画等专业的学生要普遍进行设计说明和影视脚本的写作训练。二是为各具体专业提供文化支持。不同专业的学生需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储备不同的文化素材,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帮助,使学生的专业创作得心应手,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在雕塑专业开设“希腊神话欣赏”讲座,在影视动画专业开设“影视欣赏”课,在工艺绘画专业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概要”、“题画诗欣赏”等内容。分类教学第一步主要从宏观角度实施教学,也就是进行通用艺术类语文教学;第二步则进人微观分类过程,不同专业分开教学,授课内容各有侧重。

三、教学方法改革

首先,鼓励教师自行研制课件,充分发挥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室的作用,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

第9篇:教改类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材;语文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实现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还是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物质体现形式,它以具体的内容和直观的形式体现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订的。笔者在对硕博论文和其他文献初步分析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这两方面分析小学语文教材的相关研究。

一、研究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的相关研究涉及多个方面,研究主要从教材的价值功能、教材编制以及教材使用这三个层面展开,其中教材编制层面又包括了语文教材编制理论的研究和选文、练习、知识、助学等四大系统的具体研究。

(一)教材的价值功能

百年(1902――2010)来,关于语文教材的价值和功能方面的研究呈现递增的态势。新课改以来,由于理念的更新和发展,研究者对语文教材的价值与功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王文彦(2006)在语文教材建设一节中提出语文教材具有德智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等功能[1]。张静(2010)认为语文教材的功能主要反映在两个领域,一是对教材的一般功能的研究,二是对语文教材的独特功能的研究;并且从教育学视域与社会学视域对语文教材的功能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相关研究[2]。此外,傅建明(2002)从课程社会学的角度揭示了教材功能,提出语文教材作为社会控制的中介,具有社会政治经济合法化、维护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进行分层、保存和活化制度文化、政治社会化等功能[3]。

由此可见,学术界对语文教材的价值和功能的研究是从多种角度进行的,新课改之前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大多集中在功能分类方面,是新课改之后的研究开始集中在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研究上,而对教材训练价值的相关研究较少。

(二)教材的编制

自语文单独设科以来,教育界在教材理论和教材编写上进行了种种尝试,编写了多种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改革以后开始实行一纲多本,将教材引入竞争机制,新课改之后语文教材建设开始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语文教材的编制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1.选文系统。我国的语文教材向来以“文选型”为主流、为正宗,语文教材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便落实为“选文”问题的讨论。在“选文”问题中,确认“选文”的类型是极其重要的。如陈启天(1920)将选文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生需要精读深究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叫“模范文”;第二类“是反映社会、政治、人生重大问题的文章”,叫“问题文”;第三类“是学生自修的教材”,叫“自修文”[4]。在我国,教材的编排过于依照编者一相情愿的意图在进行着,缺乏权威的论证或者有效体系的保障。

2.练习系统。练习系统,也叫训练系统、作业系统,是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练习系统指的是语文教材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目标而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口头或书面的练习题、思考题和活动方案等。詹海玲(2008)根据练习的内容和《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将其分为五类:语文基础练习、阅读相关练习、写作相关练习、口语相关练习和综合性语文练习[5]。新课改以后的语文教材中的练习系统和旧版有很大的区别,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倡导进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语文学习方式,发挥每项练习活动的多方面的育人功能。

3.知识系统。根据相关资料发现,语文知识开始列入教材最早开始于1935年夏D尊、叶邵钧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主要是用于读写训练的辅助作用。王文彦认为语文教材的知识系统大致包括读写听说知识,汉语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知识等四个主要领域[6]。可以看出语文知识的分类大体上相同,都包括基本的听说读写、汉语、文体、文学知识。近年来关于知识系统的研究中,大都是关于识字的量和质方面的研究,真正关于教材中识字编排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4.助读系统。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之一,具有方式的中介性、课程的承载性、教与学的意向性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语文教学改革。专门论述助读系统的著作较少,期刊论文和学术论文对助读系统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高中和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研究,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助读系统的研究较少。

(三)教材的使用

在语文教育界王荣生老师较早提出了“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理论。他在“语文教学内容”的论域里,对“教教材”与“用教材教”进行辨析,他把“内容问题”分作“课程”“教材”“教学”三个层面,它们之间有联系而又区别。“课程内容”是解决“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教材内容”解决“用什么去教”的问题,是语文教学中的“交际的对象”,而不是“学习的对象”;“教学内容”则解决“实际教什么”的问题。赵梦轩(2012)认为新课改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要求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是对传统“教教材”的一个超越[7]。

二、研究的方法

笔者通过对多种的研究方法的梳理,大致认为现阶段的语文教材的研究主要为“比较研究法”以及“历史研究法”两种。

(一)运用比较研究法的相关研究

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实施,语文教材的种类开始多样化使得比较研究法在教材研究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李英娟(2005)从语文教师的视角对同一个教材(人教版)新课改前后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对新旧教材进行对照,力求联系课程理论、教材研究理论,深入分析其变化的实质[8]。

(二)运用历史研究法的相关研究

历史研究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9]。有的研究者通过历史研究法梳理了小学语文教材的相关发展脉络,比如李汉朝(2013)对民国不同历史时期小语文教科书的教学内容进行初步分析,为正在进行的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提供一个新的途径[10]。采用历史研究法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对我国语文教材编写的影响。(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6]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张静.语文教材功能研究概述.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1):150

[3]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

[4]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5]詹海玲.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研究――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8

[7]赵梦轩.对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的几点思考.读与写杂志,2012(09)

[8]李英娟.课改前后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