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面与面相交得到范文

面与面相交得到精选(九篇)

第1篇:面与面相交得到范文

活动一:亲身感悟,发挥想象。

1. 想一想:让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同学们,请伸出双手,摸摸自己的桌面,手不要离开,慢慢向同桌方向的桌面移动。你们摸到了几个平面?有什么感觉?

师:这儿有一张长方形的纸,我们把它当做一个平面。现在请闭上眼睛发挥你的想象,如果这个面向四周延伸、延伸、再延伸……你们想到这个面了吗?

2. 画一画:让学生在同一平面内画出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

师:这时,这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两条直线,再想象一下――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是怎样的?请在纸上画出来!(学生尝试作画,教师巡视指导,发现不同的画法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数学中的平面,在空间中是无限延展的,而让学生体会到平面的延展性往往很难。多了“先想象”这一教学环节,可以突出平行与垂直的本质,也抓住了这一内容的关键。学习几何与图形,其首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判断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的位置关系,不能单靠观察与验证,也得靠想象。我们可以让学生既通过动手操作,也借助于直观。但直观不是目的,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才是根本。因为只有通过想象,学生才能逐渐学习、体会物体的运动方式,而采用运动方式本身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想象,促进学生想象。

活动二:引导分类,突出重点。

根据收集的多组直线,让学生尝试分类。小组交流后,将分类情况汇报如下:

1. 分为两类:相交的分到一类,没有相交(包括快要相交的)分到不相交的一类。

2. 分为三类:相交的分到一类,快要相交的分一类,不相交分一类。

3. 分为四类:相交的分一类,快要相交的一类,不相交的分一类,相交成直角的分一类。

在梳理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分类过程中,让学生困惑的是――看似没有相交,但实际延长后会相交的两条直线,要么分到不相交那一类,要么单独分为一类。教学时,教师应该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先想象再直观。先让学生想象一下看不见的交点的位置,再出示直观的动态演示――直线延长后的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利用直线可以延长的特点,把快要相交的两条直线延长后,可以看到交点。上述操作,消除了学生心中的疑团,使学生真正明白,看起来没有相交的直线经过延长后实际上能相交。在后续的练习中让学生判断类似的图像,也要让学生通过想象估计交点的位置。学生在想象观察、交流互动、概括归纳中逐步达成共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与不相交两类。通过分类比较,学生能够主动操作、体验,在学习活动方式上实现自主参与和合作,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使得概念教学“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活动三:质疑问难,凸显本质。

师(指着平行的几组直线):这几组直线就真不会相交吗?怎样验证?

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后再交流汇报。

生1(用手势比划,然后移动两只手掌成平行状):它们永远碰不到一块。

生2:我是拿出直尺,沿着尺子的两条长画出这样一组线的。我觉得如果尺子一直延长,这两条直线也会一直延长,甚至延长到美国,都不会相交。

生3:我用尺子量一量,发现这两条直线的宽度是一样的。

生4:我是用田字格的纸画出这样的一组直线。

师(利用课件演示格子图上的两条直线):如果我们把这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中的一条平移了,它们还会怎样?

师:如果这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一条旋转了,这两条直线会怎样?

教师操作课件演示多种相交。

师:在这么多组相交的两条直线中,哪种最特殊?

生:只有中间那一组直线相交成了直角。

从意义层面可以知道,“不相交”是平行线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此,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平行线最主要的是使两条直线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垂直则是两条直线相交成了直角。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中提供的格子图,把每一组直线放进格子图,让学生观察、比较每一组两条直线间等距或不等距,找到相交成直角的最特殊之处,从而分清两条直线是垂直还是平行,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两条直线“永不相交”的意义。虽然至此,还未出现平行与垂直的概念,但已经让学生经历了从静态知识到动态本质的感悟。

活动四:举例反馈,突破难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平行线与垂线,找一找你身边的平行线与垂线。

生1:课桌的两条长边互相平行。

生2:数学书的两条长边和两条宽边都互相平行。

生3:黑板的两条长边互相平行,一条长边与一条相邻的短边互相垂直。

生4(抱着一长方形纸盒上场,指着盒子):纸盒的前面,上下、左右两条边互相平行,上边、下边和竖着的这条边互相垂直……

第2篇:面与面相交得到范文

【关键词】IMS交换;现代通信;融合技术;发展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是独领风骚,其中涉及到的通信技术更是呈现出高效便捷的作用效果。所谓通信技术,顾名思义就是立足于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技术方式,相较于以往传统的通信方式,技术的引入和模式的改进使得如今的通信运行极为高效迅捷。尽管我国的通信方式在信息时代的风潮之下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但是碍于以往传统技术方式的限制,进而使得这样的一种通信运行常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技术因素的松散。因而要想达到通信技术的高效顺畅,就应切实地做好各类高新技术的有机融合和科学协调,进而催生出适应时展的新型的通信技术,与此同时还要促进新型通信理念与通信设备更为高效地应用到相应的新型通信技术当中。本文要论述的IMS是一种相对超前的网络系统的核心技术,而将其与现代通信技术充分融合是否会达到一种更为高效的作用效果?相应的通信网络的现代化执行标准以及智能化推进的效果或许会是未来该行业获得突破的重点。鉴于此,本文将基于IMS交换技术进而探究此类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融合发展的前景,以期能对相关领域的长效发展提供借鉴[1]。

1IMS交换的先进功能

1.1HSS数据库。①涉及到用户和业务相关的管理功能。②关于用户和业务的数据存储功能;未来此类技术在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值得深入分析和探究。③对各类设备及服务的支持功能。④签约定位方面的服务效果。⑤业务开通所达到的高效状态。⑥对于业务位置的实时查询功能的设定。⑦对注册和注销等服务的支持效果。⑧通过数据对照而实现的文件生成的功能。1.2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此类功能在技术层面以(CSCF)具体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其在IMS交换技术中极为重要,并且其在相关的服务管理方面施展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具体的技术操作中,其主要承担的是服务管理系统发出的指令,另外在这样的交换技术中对其的分类涉及到和问询以及服务等相关类别,以下是对其各项的具体分析[2]:(1)功能,也就是“P-CSCF”。由于负责服务功能的呼叫会话控制通常处于IMS交换终端,而就理论层面来看,这样的交换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处于IMS终端的P-CSCF要想达到既定的执行效果,务必要与UE之间达到一种安全稳定的状态,以确保对后者的维护和保障;与此同时还涉及到服务信息的及时传输和达到精准便捷的通讯效果;另外还涉及到将系统所需的信号或需求传递给UE以及相关信息的压缩和解压等操作,当然借助于多媒体资源实施管理质量的分析和评判也是此类技术具备的功能效果。(2)问询功能,也就是“I-CSCF”。其在相关技术操作中处于边界点,由于其在查询方面具备较为精准便捷的效果,因而在相应的技术功能展示中备受关注。具体来说,此类技术操作在交换技术系统中主要涵盖注册和会话流程等两部分,在具体问询的需求的及时获取条件下,进而对相应的需求实施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因而相应的服务体系含有特殊用户的相关服务,当然涉及到的隐蔽服务项目也属于该项技术功能的统摄范围。

2IMS交换与现代通信技术的融合

2.1基于IMS的FMC。对于IMS交换网络来说,只要其核心网络达到IP承载信令与数据的有效融合,那么就能确保在IPv4协议和IPv6协议的条件下进行各类操作。相对来说IMS交换网络的执行方式比较开放,各种类型的移动接入方式或是固定接入方式都能在其中灵活使用。通常情况下,用户在GGSN和SGSN等网络的环境下,能够基于IMS网络完成UMTS的有效接入。而其他相关的连接服务相对来说也比较便捷,也就是说只要核心网络达到既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相应的应用效果就能极为顺畅和便捷。由以上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出,IMS交换网络所提供的连接方式基于固定或是移动类型的网络所达到的融合效果都是极为显著的[3]。“执行呼叫会话控制”也就是CSCF,其在会话控制和具体的业务触发控制中有着极为显著的功效,同时也是达到会话控制必不可少的功能部件。通过上文对此类技术方式的分析,和问询以及服务等功能使得此类技术的执行变得极为高效,具体来看,承担功能的部件是以双模终端接入的方式进行,相应的终端部位的则应第一个接入到IMS网络系统中,并使其达到在检测和消息处理等方面的功能效果。相对来说,服务功能在这样的技术系统中是以执行和操作的角色出现的,而问询功能则起到各类信息的交流和沟通。需要明确的是,IMS核心会话控制所呈现出的牵引前后的作用应切实注意,以确保其在衔接前后方面效果的最优标准。通过IMS与FMC之间的相互融合,能够实现网络用户各类增值服务的有效统揽,而这也是相关项目应用所着力推进的一个方面。对于业务应用领域来说,其主要涵盖内部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相应的业务供应的形式主要包括以S-CSCF为基础以及传统智能网与IM-SSF的互通和借助于OSA和SCS等,从而实现IMS交换技术应用的开放便捷。2.2CM-IMS提供的业务。对于多媒体桌面电话业务来说,其主要是借助于IMS技术系统和多媒体桌面电话等设备,以实现对相关用户高效服务的执行效果。由于此类服务涉及到的多媒体和电话等内容,因而接受功能以及视频通话功能应确保处于完备的状态,同时多媒体终端的呼应和衔接也应具体落实到位。IMS融合通业务。要想实现此类业务,就技术层面来看,通话用户应是一种一对多的模式,这样就能实现单个与多个信息的交流和互动,而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等也就实现了融合和兼顾,相对来说这样的业务是比较适宜且符合时展,试想一下不同规格的会话如果只能在规定标准之下才能交流,那么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冗杂的程序未免使得效率大大下降。鉴于此,这样融合的业务类型值得推广和深化。多媒体会议业务。需要指出的是,此类业务的出现和发展,应是以集团类用户为主导的,在信息的交互方面以数据和音频以及视频等为载体,并着力于多个方面的系统控制和协调,从而实现了资源充分共享和有序流通的执行效果。即时消息业务。基于CM-IMS的即时信息业务主要涵盖通信和传真等相关具体内容,具体来看,有关用户能够在相关技术支撑的基础上实现相应的消息接受和传递的效果。紧急呼叫。此类服务主要是在诸如火灾和交通施工等相对紧急的状态下实施,其中紧急呼叫信息主要是由系统中的POTS话机、SIP硬终端和IMSPC客户端同时发出的,并在相应的信息判断的机制之下,最终达到预期所设定的执行效果[4-5]。

第3篇:面与面相交得到范文

关键词:平整度直接式检测类响应式检测类

一、引言

平整度检测贯穿于路面施工质量检测、评定、验收及运营期路面质量检测等环节,其检测设备、原理和方法多种多样,检测结果因检测设备不同而有较大差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平整度检测技术处于领先水平。美国有多家公司研发和生产路面平整度检测仪,其中包括ICC公司生产的惯性激光断面仪和手推式断面仪;FACE公司生产的DIPSTICK(步进式断面仪)和手推式断面仪,及South Dakota DOT生产的惯性激光断面仪等(澳大利亚ARRB生产的手推式断面仪和惯性激光断面仪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市场)。

我国平整度检测技术的研究相对落后,由于公路建设的需要,在“七五”期间,由交通部公路研究所和西安公路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分别研制了颠簸累积仪和八轮仪等平整度检测装置,目前已在中国市场上有了一定的应用。在过去的十年中,有过一些应用和理论的研究,如我国规范规定了几种用于不同工程阶段、不同结构层次的平整度检测设备和相应的检测、评定方法,但总的来说在技术方面突破不大。近年来国内在仪器的评价和相关性的研究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工作,2001年交通部组织开展了平整度检定规程研究,并已初步完成。

二、路面平整度检测仪的基本分类

,q4U5e7lJ公路,交通,交通知识,交通技术,高速公路,国道,设计,工程软件,论文,规范与标准,交通量预测,路基路面,交通工程,监理,职称考试,注册工程师,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交通产业,智能交通)p%fzS$ZnP公路,交通,交通知识,交通技术,高速公路,国道,设计,工程软件,论文,规范与标准,交通量预测,路基路面,交通工程,监理,职称考试,注册工程师,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交通产业,智能交通路面平整度的仪器主要有两大分类:第一类为纵断面测定(直接式检测类),即测出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然后对测出的纵断面曲线进行数学分析得出平整度指标。第二类为车辆对路面的反应测定(响应式检测类),即测出车辆对路面纵断面变化的力学响应,然后对测出的力学响应进行数学分析得出平整度指标。对响应式检测类而言,其平整度指标的换算主要是通过对标准仪器测得的结果进行标定而得到。通常,第一类检测方法可用于路面施工质量验收与评价,而第二类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路面周期性评价。但第二类检测仪器常要借助于第一类检测仪器进行指标标定。

1、直接式检测类

对直接式检测类平整度检测仪而言,主要的平整度指标为国际平整度指标IRI(InternationalRoughnessIndex)。国际平整度指标IRI是被广泛采用的路面平整度指标。国际平整度指标IRI的优点是具有很强的时间稳定性和空间稳定性,这使得不同时间和地点检测的国际平整度指标IRI值可进行直接比较。T c5Xv%g7^XZe公路,交通,交通知识,交通技术,高速公路,国道,设计,工程软件,论文,规范与标准,交通量预测,路基路面,交通工程,监理,职称考试,注册工程师,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交通产业,智能交通国际平整度指标IRI的计算是基于四分之一车辆仿真模型。四分之一车辆仿真模型是用于模拟车辆在实际路面行驶时车体对路面纵断面起伏波动的动态响应。J,y,[6\Lf省略

"H+`&U;pM3Fj$uc

四分之一车辆仿真模型用于模拟车辆机械系统在路面纵断面曲线输入的激励下的动态响应。通过四分之一车辆仿真模型计算模型车车辆悬挂系统的单向位移量,将各次计算的单向位移值累加(单位为m)并与路段长度相除(单位为km),既可以得到国际平整度指标IRI,其单位为m/km。国际平整度指标IRI计算的数学过程极其繁琐,具体计算公式可查阅有关资料。应该强调的是国际平整度指标IRI必须先获得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然后将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输入到四分之一车辆仿真模型,由四分之一车辆仿真模型计算国际平整度指标IRI。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自动化路面断面曲线检测系统(直接式检测类)都包含国际平整度指标IRI的计算软件包。因此只要获得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就能较易获得国际平整度指标IRI。 B$~4ZdI[mjCk公路,交通,交通知识,交通技术,高速公路,国道,设计,工程软件,论文,规范与标准,交通量预测,路基路面,交通工程,监理,职称考试,注册工程师,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交通产业,智能交通2、响应式检测类 e V4k[ \8?;V响应式检测类的检测对象主要包括检测车辆的动态垂直加速度和垂直位移。当平整度检测仪检测的对象是车辆的动态垂直加速度时,此类平整度检测仪可归为电子响应式检测类;当平整度检测仪检测的对象是车辆的动态垂直向累积位移量时,此类平整度检测仪可归为机械响应式检测类。

三、主要特点

1、直接式检测类主要特点是:

(1)能得到路面纵断面曲线,根据纵断面曲线,平整度特性可直观地反映出来。

2|

GGphu/uo8C省略)o ^A8P?S省略(2)测得的路面纵断面曲线可输入到仿真数学模型而得到车辆对路面纵断面变化的仿真力学响应。过去的实验和研究已证明这种仿真响应与真实的车辆响应有很好的相关性。

AU8VB9oZ公路,交通,交通知识,交通技术,高速公路,国道,设计,工程软件,论文,规范与标准,交通量预测,路基路面,交通工程,监理,职称考试,注册工程师,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交通产业,智能交通3n(^xO#FJo9i T省略(3)检测路面纵断面曲线是较难的,尤其是长波长纵断面曲线,其原因是难以从检测仪本身直接取得路面纵断面垂直高度参照点。比较可取的方法是从检测仪本身的垂直加速度或与水平线的夹角之中间接地取得垂直高度的参照点。

(4)由于此类检测仪能得到路面纵断面曲线,因此可直接用于新路面施工质量的验收与评价,使验收部门有客观依据决定施工质量的优劣。

1sS|7c}`省略(5)若此类检测仪能测出长波长和短波长路面纵断面曲线,则可作为标准参照仪

`AwX'pCc0h

t8wv!P1m"Z2w用于对其它平整度仪进行标定和作相关分析。 ^+} ~U5U3l省略Ot*dFUa9qd$s)GO公路,交通,交通知识,交通技术,高速公路,国道,设计,工程软件,论文,规范与标准,交通量预测,路基路面,交通工程,监理,职称考试,注册工程师,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交通产业,智能交通2、响应式检测类主要特点是:

H)?

J9k$v2e5e(`&n公路,交通,交通知识,交通技术,高速公路,国道,设计,工程软件,论文,规范与标准,交通量预测,路基路面,交通工程,监理,职称考试,注册工程师,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交通产业,智能交通 (1)此类方法的依据是车辆对路面纵断面垂直高度变化的力学响应,如振动等,然后对这种响应进行数学分析,从而得到平整度指标,如垂直加速度均方差和颠簸累计值等。

(2)由于此类检测方法相对于第一类方法要简单,检测速度要快,因而适用于高速检测和长距离检测。 (3)此类方法无法得到路面纵断面曲线,因而主要应用于现存路面平整度评价。

(Ap3Z9_ q公路,交通,交通知识,交通技术,高速公路,国道,设计,工程软件,论文,规范与标准,交通量预测,路基路面,交通工程,监理,职称考试,注册工程师,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交通产业,智能交通(4)由于无法得到路面纵断面曲线,此类检测仪需依赖于能测出长波长和短波长路面纵断面曲线的平整度检测仪对其进行标定和作相关分析。

四、平整度检测仪的标定方法

1、基本原理

响应式平整度检测仪主要依据检测车对路面不平整的动态响应来获得平整度的指标的。因此,检测本身的机械性能将直接影响到平整度检测的结果。从概念上讲,不同的检测车针对同一条路面将会有不同的动态响应,即便是同一台检测车,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针对这两种性能前后时间的不一致性,在路面平整度检测的实践中,往往采用技术标定(也称系统标定)的方法来使各种响应式路面平整度仪的检测达到一致性,或归结到标准的检测。

O-NK6?8U |A,WQ|省略在国际上,路面平整度的标准检测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采用精密水准仪检测路面平整度,即采用精密水准仪检测出路面的纵断面剖面曲线(标高),然后采用计算机软件将测得的路面纵断面曲线转换成国际平整度指标(IRI),从而获得该路面的平整度指标的标准检测。第二种方法是采用手推式断面仪(也称路面纵断面剖面仪)检测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然后采用计算机软件将测得的路面纵断面曲线转换成IRI,从而获得该路面的平整度指标的标准检测。不论是采用何种标准检测,其基本要求是:

+S }-W5|_

~(T

z省略2q2F D!IU2d)y+[r[a.检测结果不受检测设备机械性能的影响;

t5@M k5B!|Fb省略b.检测精度要求较高;

'z+~G1G!Bk*~公路,交通,交通知识,交通技术,高速公路,国道,设计,工程软件,论文,规范与标准,交通量预测,路基路面,交通工程,监理,职称考试,注册工程师,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交通产业,智能交通C.能直接获得全波长的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

d.能直接计算出IRI。 2]QM vv"OSreHtQ

p/BK路桥先锋论坛―省略对于响应式平整度检测仪的标定,一般要求至少5条以上的路面(包括较为粗糙的路面、中等平整的路面和较为平整的路面),其长度为100~200m左右。对这些选定的路面,分别采用标准仪器(精密水准仪或手推式断面仪)和被标定的响应式平整度仪实施平整度检测,获得的平整度指标即可用来作为系统标定之用。

五、结束语

路面平整度是评定路面使用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既是一个路面外观指标,又是衡量路面质量及现有路面破坏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以及车辆的通行能力和运营的经济性,还影响着路面的使用年限,但近年来由于各种车载高效检测设备拥有测试精度等级高,人为因素少,不用中断交通等优点,这些方法已经被各省市的质监部门所采用平整度检测事业也正朝着精确、快速、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张超、郑南翔、王建设 《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 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4篇:面与面相交得到范文

关键词:数值计算 尾水管 左厂房 三峡电站

1 概述

三峡左岸电站厂房的14台机组水轮机分别由VGS集团和ALSTOM集团制造,两家的尾水管结构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由其典型断面沿尾水管中心线,从水平向圆形断面渐变为竖直向矩形断面,从而构成的复杂形体。因其轮廓为复杂的空间扭曲面,同时设计对尾水管成型精度要求又很高,从而使得模板设计、制作和安装难度加大,钢筋加工绑扎复杂,混凝土方量计算也较繁琐。

2 尾水管特征参数与曲线绘制方法

2.1 尾水管参数特征

尾水管由锥管段、肘管段和扩散段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肘管段最为复杂。尾水管断面沿尾水管中心线(空间曲线)由水平圆形渐变为垂直向矩形,其断面参数可分解为定位参数和断面形状参数两部分:定位参数由尾水管断面倾(即与水平面夹角。)和断面中心的空间坐标确定,形状参数是由断面的宽度W、高度H,圆角半径R确定。

根据制造厂家提供的尾水管断面底面坐标(Xi,Zi)和顶面坐标(Xj,Zj),以及断面中心线距机组中心线的偏移值T,可求出中心线的坐标(Xo,Yo,Zo),通过特征点与中心点的相对关系可推出尾水管各特征点的坐标,并依此绘出各特征点的轨迹线。

尾水管断面上各特征点如图1所示。

图1 尾水管断面形状及特征点示意图

2.2 尾水管曲线绘制方法

在AutoCAD中,可以利用其内嵌的AutoLISP语言编制曲线公式,对各参数进行运算,以坐标的形式给出,并将运算得的数值代入到绘图命令参数中,从而快速绘制出各种曲线。

各特征点轨迹线坐标都可表达如下数值关系:

X=f(Xi,Xj,R);

Y=f(W,R,T);

Z=f(Zi,Zj,R);

由此可以绘出尾水管各特征点轨迹线及其投影曲线:中心线的平面、立面投影曲线;尾水管顶面、底面的曲线(即P、Q点轨迹线),尾水管顶部、底部的起弧点(切点)的曲线(即PI、Pr、Ql、Qr点的轨迹线);尾水管侧壁上部和下部起弧点(切点)的曲线(即Mu、Nu、Md、Nd点的轨迹线)等等。

2.3 尾水管与各种平面相交线的绘制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用到了3种切面:水平切面、顺水流方向的竖直切面以及过任意两断面中心点且顺水流向的斜切面。只要尾水管断面与平面相交就可得相交线,如果断面周边线与平面的交点位置确定,则其坐标都可以用解析几何的方法求出,将这些交点相连从而得到所需的相交线。

沿尾水管高度方向,将某一水平切面切尾水管后即形成该层面的混凝土边界线。若将每一道水平切面切尾水管后所形成的相交线重叠,则其最外缘的点连线即为尾水管包络线,它反映了尾水管形体在水平面的投影。

2.4 空间立体图绘制

在AutoCAD中,只能建立尾水管的空间立体线框模型,其作法为:先以尾水管某一中心点为用户坐标原点,以过该点的断面为用户坐标平面,建立一个用户坐标系,在用户坐标系内画断面边线,再返回到通用坐标系;依此方式再画线,经多次反复,即得形象而直观的空间立体图形,并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在3DStudio Max中还可以利用AutoCAD所建的线框模型做成三维立体图形,并配以动画展示。

3 尾水管模板的数值计算

尾水管底模、顶模和侧模三个部分均为木制组装式模板。顶模和底模相对简单,均为在XOZ面上的二维曲线在Y方向上的拉伸,尾水管顶部和底部成型精度取决于对(Xi,Zi和(Xj,Zj)坐标的控制。侧模则比较复杂,每台机的侧模沿上下游方向分节,每节沿左右方向和在高度方向分块,每节分为4块。尾水管侧壁成型精度取决于断面的空间位置和其形状的控制。

3.1 侧模排架中心面的参数计算

对于a均为90°的相邻断面内再内插断面时,可按其特征点的轨迹呈线性变化的规律,准确求出内插断面参数。对于a

两断面间利用样条插值方法构造内插断面,在AutoCAD中使用样条曲线命令,将各断面的特征点用样条曲线相连接,则样条曲线与内插断面相交得各交点,对这些交点,我们就认为是其内插断面的特征点,由这些新构造出的特征点绘成线,构成内插断面的边线,并可以求出内插断面的各项定位参数和几何尺寸,这样就能做到内插断面与原有断面的自然平滑过渡。

3.2 侧模排架上下游面的参数计算

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排架构件为方木,因此使得排架上下游面与中心断面平行。对于a=90°的排架,其上下游面参数可准确求出;对于a

将各排架中心断面的相应的特征点用直线连接,直线与上下游面相交得各交点,由这些特征点绘成线,构成与中心断面边线相类似的上下游面边线,并求出上下游面的各项定位参数和几何尺寸。尽管每榀排架的各块的圆弧半径不相同,但由于木面板的自然弯曲,从而达到了侧模面光滑过渡,误差控制得较好。

3.3 侧模制作放样及检测数据计算

在排架制作过程中,以典型断面或内插替代断面的中心点为原点,以尾水管断面的宽度方向为Y轴,以断面的高度方向为z轴,建立了一个二维坐标系(我们称为排架坐标系),如图2所示。因上下游面与中心面平行,故排架中心面和其上下游面沿用同一排架坐标系,从而可以计算出上下游圆心点对中心断面圆心点的位置的偏移方向和偏移值,再按上下游面的几何尺寸确定排架龙骨上下游面的形状。

图2 排架坐标系示意图

在排架拼装过程中,以每节侧模的上下块分缝面为X''O''Y''平面(亦即以其首尾两榀排架中心点连线在机组中心面上的投影作为x''轴,以尾水管坐标系中的Y轴为Y''轴),以垂直于上下块分缝面的直线为z''轴,以首榀的排架中心点为坐标原点O''构成的一个三维坐标系(我们称为拼装坐标系),如图3所示。拼装坐标系与尾水管坐标系之间存在x、z坐标的转换关系。通过坐标转换,可求出在拼装坐标系中的排架的倾斜角和其控制点的坐标(控制点位置如图4所示),由此放出拼装排架的样点图。

图3 拼装坐标系示意图

图4 每块侧模内务控制点示意图

在排架检测过程中,利用全站仪实测每榀排架3个控制点的坐标和排架倾斜角,与计算值比较并调整误差,以使各项参数符合要求。排架内的各控制点之间的实测距离与其计算值的差值,反映了排架的制作误差;排架间的各控制点之间的实测距离与计算值的差值,反映了排架的拼装误差。

3.4 侧模安装中的定位及检测计算

由于侧模的排架足够密,排架间联系足够多,故模板整体性很好,对每块侧模来说,相当于一个刚体,只要确定三个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点,就完全可以确定模板位置了。在实际施工中,由测量工检测1#、2#、4#、5#点的坐标与设计值进行比较,即可精确调整模板位置,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转贴于 4 尾水管钢筋加工中的数值计算

尾水管体形的复杂决定了其周围钢筋形状和定位的复杂,其周边钢筋网是由沿断面方向的环形(形似断面边线)钢筋和沿水流方向的弧形(形似竖直切面与尾水管相交线)钢筋组成。由于施工中先立尾水管模板后绑扎钢筋,故定位时,在尾水管上标志出断面位置和竖直切面位置记号,即可绑扎钢筋网。由于设计将竖直切面按等间距20cm布置,从而使一些部位钢筋过疏,如竖直切面位于断面圆弧上的部位。在施工中,我们采用了增加竖向切面的方法,加密弧形钢筋。对每一根样架筋,也采取加密的方法,使样架筋过渡尽量平滑,从而做到钢筋间距均匀,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也得到有效控制。

5 尾水管混凝土方量的数值计算

5.1 尾水管周围混凝土方量计算

尾水管周围混凝土方量计算,关键在于计算出尾水管空腔体积。采用近似计算,即将尾水管断面边线围成面积,该面积与两断面间的中心线的长度相乘后,再进行累加后即得;或者采用水平切面与尾水管相交线形成封闭区域,计算各层封闭区域面积并累加,再与层厚相乘以得到更为精确的体积;并可将计算体积分配到各浇筑块,通过增加水平切面可提高体积计算的精确程度。

5.2 中墩和封闭块的混凝土方量计算

由于尾水管的中墩水平轮廓线为曲线,其底、顶也为单曲面,故由此构成的体形无法套用几何公式,对此我们将尾水管中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分割成许多个小块,每个小块的上下游面均平行于坝轴线所在的竖直面,则小块面积与其高度相乘,即得小块体积,再进行累加,其高度由对应的上下游面与尾水管底部和顶部的交线高差确定。在计算由轮廓线构成的小块多边形面积时,利用Auto-CAD软件画出小块多边形后,由面积命令area求出。封闭块的混凝土方量计算与中墩混凝土方量计算类似。

5.3 尾水管抗冲耐磨混凝土方量计算

根据设计要求,尾水管过流面向内须浇筑50cm厚的350#抗冲耐磨混凝土,由于采用台阶浇筑法,且为保证最小厚度不少于50cm,故实际方量远大于设计方量,如何计算实际方量,尤其是侧壁部位的抗冲耐磨混凝土量,难度较大。对顶部和底部,其一个面是单曲面,按5.2方法计算;对侧壁,则采用QBASIC语言编制程序,结合实际浇筑情况进行模拟尾水管侧壁台阶浇筑方式,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即按一定规则将水平切面与尾水管的相交线外移,则外移后的曲线(即250#混凝土与350#混凝土在同一水平切面上的分界线)与该相交线围成区域,并计算出该区域面积,再将各台阶内所有层的切面上的区域面积累加乘以层厚,即得各台阶350#混凝土的体积,再累加求和,得整个尾水管侧壁的350#混凝土方量。相交线外移按如下规则计算:台阶内按10cm分层,则第P层的混凝土分界线沿断面方向外推(50+10×N×p)cm,N为混凝土入仓后的自然坡度。

第5篇:面与面相交得到范文

[摘 要] 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探讨得气与针刺效应的关系。针刺一定穴位后,产生的针感途径是以躯体传入冲动为主,而通过躯体神经与植物神经在穴位下血管丛形成的汇合区,又引起内脏传入纤维发出的冲动对脏腑的调整功能。穴位传入信号与内脏器官发出的冲动在大脑皮层区又相互汇合,这也是针刺调整脏腑功能与强调得气感一致性的基础。

[主题词] 得气;针灸效应;针刺感应;神经元,传入/生理学;神经元,传出/生理学ApproachtoRelationbetweenNeedlingSensationResponseandAcupunctureEff

ectsLiuHongju(GansuCollegeofTCM,Lanzhou730000,China)

[Abstract]

Therelationbetweenneedlingsensationresponseandacupunctureeffectsis

exploredfromtheviewpointofneurophysiology.

Afteraneedleisinsertedintoanacupoint,

theneedlingsensationresponseistransmittedmainlybyso

maticafferentnerves,

passingthroughtheconvergentareaformedbyautonomicnervesandsomatic

nervesandthevascularplexusundertheacupointandinducingthenervousimp

ulseofvisceralafferentnervestoadjustthefunctionofinternalorgan

s.Thentheafferentsignalsofacupointandimpulsefrominternalorgansconvera

geatthecerebralcortex,

whichisabasisofidentityofacupunctureregulatingfunctionofinternalorga

nsandobtainingneedlingsensation.

[Keywords] Deqi(GettingQi);NeedlingSensationR

esponse;AcupunctureEffects;Neurons,Afferent/physiol

;Neurons,Efferent/physiol

祖国医学认为,穴位乃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处,它外络肢节,内属脏腑,是人体脏腑之气、经络之气输注聚结于体表的位置。穴位作为一个感受装置,在针刺作用下,通过相应的神经通路,引起各种相应的机能活动;同时穴位又作为一个效应装置,在神经、体液或内脏活动影响下,表现出某些机能或理化特性,即经穴―脏腑相关性。既然腧穴具有诊断与治疗双重作用,那么针刺一定穴位可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即所谓气至病所。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视得气感,可以说良好的针感是良好的治疗效应的标志之一(但不排除无针感而有治疗效应)。现代研究也表明针感越强,疗效越好。《灵枢・四时气》:“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说明得气与气至病所是一致的。近年来,分别研究针感的传导路径、经穴调整脏腑功能的传导路径的有关报道颇多,但却相互脱节,甚而有矛盾之处,皆不能完整说明得气与治疗之间的一致性,以下就此问题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来探讨二者的契合点。

1 体节论

人体在胚胎早期,胚体由40对体节沿胚体中轴连接而成分状结构,每一原始分节包括体躯部、内脏部和神经节段三部分。由神经节段向体躯部和内脏部分别发出体躯神经和内脏神经,将这两部分联成一整体,构成了脊椎动物和人体的原始机能局部单位,以后随着胚体的生长、分化,体躯部形成未来的四肢、躯干(皮、肌、骨),内脏部形成未来的内脏器官(中空及实质器官),神经节段即成为未来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为脊髓。随着机体的发育,神经中枢趋脑性化,高位中枢成为超分节结构,仅在脊髓和脑干仍保持着节段状或节段状痕迹结构。在后来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无论内脏变化成什么形状,肢芽如何向外伸展,体躯部的皮节、肌节怎样向远处变位、转移,其神经根怎样排列组合成形态复杂的神经丛,但在机能上仍然保持着节段性的支配关系,即其原来所属的节段支配领域保持不变。每个体节就是一个以神经节段为中心,并经过体躯、内脏神经联系的表里关系、内外统一的整体。如果在成体上切断一个神经根,肢体上出现的麻痹区,仍然能够反映出胚胎期节段支配的特点。不过此时是通过重新组合后的几个节段神经的各一部分纤维实现的而已。通过十四经综合对比,例如对督脉、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以及手少阴心经等观察到经络穴位的配布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与神经节段的关系相一致,尤其是以躯干的腹、背侧部的吻合更加典型。将其穴位主治病症的特点逐一地与神经节段支配关系加以核对,发现其中绝大部分同神经节段反射联系一致。

2 躯干部腧穴主治与神经节段性支配相关规律性形

成躯干腹部、背侧部的脊神经主要是胸神经,其神经有规则地从脊髓两侧发出,穿出神经孔后又分成前支和后支。后支较细,穿过肌肉分布于背侧正中线两旁;前支较粗,行于内、外肋间肌之间,沿肋骨向前行,末端达胸,在腹壁正中线两旁,由深面穿至皮下形成前皮支。该前皮支又分为内侧支与外侧支,前者呈分节状,排列均匀,分布于胸、腹壁正中线上,左右两侧相互对应,并不重叠;前皮支的外侧支也呈分节状排列,分布于正中线两旁约1寸处。这些分支还发出小分支分布于相邻的上下2分支中间的皮肤上,上6对肋间神经分支分布于相应的肋间肌、胸壁皮肤和胸膜壁层;下5对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除了支配相应的肋间肌外,还分布于腹部前、外侧壁的肌肉、皮肤、腹膜和腹膜壁层。胸神经的后支也保持着胚胎期的分节状,彼此不吻合成丛,后支穿过横突间隙、骶棘肌、椎旁肌肉到达皮下时也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其内侧支分布于背侧正中线上,左右密切相接,但互不重叠;后支的外侧支也呈分节状,分布于脊柱两侧,大致与椎骨的排列对称,并与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相对应,其中胸部背侧的分支较短,但到肩部者较长,向外可达肩胛冈附近。躯干部、腹部的经脉有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躯干前面的神经分布均保持着节段状的规律,彼此距离均等,排列匀称。而胸腹部的腧穴分布也恰好是距离均等(同身寸)地排列。另外在前正中线两旁的穴位都位于上、下相邻的2分支之间,并且穴位附近有其小分支分布。躯干背部的神经分布亦都保持着节段状的规律性,背部正中线及其两旁的穴位分布与躯干前部相似,也是有规律的排列,并且与脊神经后支的分布相吻合,其上部的后外侧支较长,而该处的穴位在外侧的分布就比较密集,二者显示出相关规律性。

从躯干部、腹部腧穴的功效、作用来看,与神经节段性支配也具有一致性。如任脉腧穴膻中穴处分布着自T5的躯体神经,由T5发出的植物神经分布到肺脏和心脏,而膻中穴具有主治咳嗽、哮喘、心悸、胸痛等肺部和心脏多种疾患作用;下脘穴处分布来自T9,T10的躯体神经,由T9,T10发出的植物神经分布到胃、小肠、肝、胆、胰、脾,而下脘穴具有主治各种上腹疼痛、呕吐、消化不良、黄疸等与上述器官有关疾患的作用;关元穴处分布着来自T12的躯体神经,由T12发出的植物神经分布到子宫、输卵管、肾脏与输尿管,而关元穴具有主治遗尿、遗精、尿闭、崩漏、月经不调、不孕、产后恶漏不止、腹泻、肾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的作用(膀胱、卵巢、等器官虽然没有分布着来自T12的交感神经,但却分布着来自T11的交感神经,即关元穴与膀胱、卵巢、等器官处在相近的节段区内)。足太阳膀胱经背腰部两排纵行穴位的节段都明显地与脊髓节段相对应,也与主治的内脏器官相对应。

3 问题的提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认为穴位治疗内脏器官疾病,可能是通过躯体传入―内脏传出途径实现的。但在四肢部,仅从皮节、肌节的神经节段来解释,的确困难。如内关穴分布有正中神经本干及其骨间掌侧神经,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等,它们的躯体性节段不会超过臂丛的C5~T1,这显然与心脏T1~T5和胃T6~T9所属节段相差甚远。足三里穴分布有腓深神经本干和隐神经、腓浅神经等,它们的躯体性节段不会超过腰丛的L1~T4和骶丛的L4~S4,这与胃T6~T9、小肠T6~T10所属节段相差较远,由此是不能解释经穴治疗内脏疾患的特异性的。

4 经穴交感神经节段支配

在不排除经穴通过躯体传入―内脏传出的联系前提下,外周经穴的交感性传入冲动,通过脊髓中枢促使相应的交感传出,从而导致脏器运动的特异性反射活动,即强调内脏传入―内脏传出这一反射路径。全身经穴按交感神经支配区域可划分为14个穴段[1],见表1。

表1 全身经穴交感神经支配区域

在穴段内的任何一点,原则上都可以有节段较为一致的交感性神经支配,也都可能有相似的治疗作用。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就可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外周血管的交感性(内脏性)传入神经可沿血管壁和脑脊神经伴行,或者先与血管壁的交感神经伴行,又呈邻近节段性加入脑脊神经,尔后再以多种方式通过交感神经干,最终经后根进入脊髓。在脊髓内形成了“(外周)内脏传入―内脏传出(交感)”的特异性反射联系,与此同时,脏器的生理病理变化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可通过“内脏传入―(外周)内脏传出”和“内脏传入―(外周)躯体传出”两种反射,从而影响外周穴位处的种种变化,这就是“气至病所”或经穴―脏腑相关性的神经学基础,以下分别说明。4.1 躯干部交感性神经节段支配从胚胎到成体,躯干的神经节段基本保持一致。外周的肋间神经、腰神经按一定节段呈横行排列,并且与脊柱两侧的交感神经干有明确而相应的交通支,所以躯干部的交感性神经节段参照脊神经节段就可以了。

4.2 头面部交感性神经节段支配按胚胎学解释,头面部的主要血管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在胚胎时是分别由腹主动脉根部和背主动脉根部发生、发展而来的。因此在成体上,躯体性神经与交感性神经的节段性相差较大,头面部除脑神经外,脊神经节段为C1~C4,头面部血管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为T1~T4,按解剖学解释,来自颈上、中、下神经节的交感性神经纤维构成颈动脉丛,又随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等分布于面、耳、眼、鼻、口和头颈等处,这些部位血管的内脏性感受器及其传入神经,可经各支动脉、颈总动脉丛、相应的神经节,将该处的感受信号传向脊髓的T1~T4节段;再者胸部脏器如心脏、支气管和肺等的脊髓中枢也在T1~T5节段。这样,头面部血管与胸腔脏器就有了相似的交感性神经节段,它们有可能在相应脊髓内会聚。

4.3 上肢部交感性神经支配上肢血管的交感性神经节段T2~T9大致可分为2部分,前侧面和后侧面。由于前侧面的节段较低,所以其交感性神经支配可能主要是以T2~T9中的下几个节段为主,那么属前侧面的三阴经腧穴所在部位及其邻近部位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也是这样。后侧面的神经节段位置较高,所以其交感性神经可能主要是以T2~T9中的上几个节段为主,上肢后侧面的三阳经穴位及其邻近部位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也是同样。那么三阴经腧穴都能主治胸腔、腹腔的许多脏器病症(如胸腔脏器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为T1~T5,横结肠以上的腹腔脏器为T6~T12;三阳经穴位基本上能与头面部(相应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为T1~T4)疾病有关。例如内关穴主治心脏疾患,针刺后内关穴区血管的内脏性传入神经冲动,可增加或降低脊髓T2~T9的下几个节段的兴奋性,这种兴奋性的变化会使心脏(通过星状神经节)传来的神经冲动受到反射性影响。外关治疗耳聋、耳鸣、头痛、腮腺炎等病症。头面部的交感神经支配主要在T1~T4节段,外关所在上肢外侧面主要影响T2~T9上几个节段的兴奋性,这样上肢后侧面穴位与头面部交感神经的会聚就可能形成“内脏传入―内脏传出”的特异性反射。

4.4 下肢部交感性神经节段支配下肢内侧面的三条阴经和后侧面的一条阳经即胆经共36穴及其邻近部位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主要是以下肢T10~L3节段中的下几个节段为主;外侧面的2条阳经21穴及其邻近部位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主要是以下肢T10~L3节段中的上几个节段为主。内侧面36穴主治下腹和盆腔器官(相应的交感性神经节段T10~L3)病症,外侧面21个穴位主要对腹腔脏器(横结肠以上相应的交感性神经节段T6~T12)病症。如足三里穴的交感性神经支配以T10~L3节段中的上几个节段为主,与横结肠以上腹腔器官的神经节段T6~T12有部分重叠,所以足三里能治疗腹痛、胃病、肠炎、消化不良等病症。同理,三阴交能治疗月经不调、经闭、小便不利、遗尿等病症。

5 针感的传入路径

在各种组织刺激中可引起针感反应者,仍以刺中神经的发生机会最多。电生理实验也证明穴位针刺的感觉信息是由神经传导的,针刺内关或神门时,在受试者有得气感的同时,恰好能在肘部及腋部正中神经上同步地记录到动作电位。针感包括施术者与患者两方面含义,施术者针下得气感就是一种隐性气至病所表现。临床还观察到针刺环跳穴时,针感沿坐骨神经方向传导,病人则有酸麻胀痛感。这些表明针刺得气是以躯体传入神经为主导。而针刺调整脏腑功能则主要是以交感性神经(内脏传入纤维)为主,那么怎样解释针刺有得气感而后达到好的治疗效应这一关系呢?

有研究发现人体足三里、阑尾穴解剖中皮神经和深层血管体表的深度,恰好和针刺临床上的浅得气、深得气深度一致,穴位深层还可见到腓总神经与胫深神经分支到胫前动脉,并与动脉上的交感神经丛相吻合。肾经的复溜穴内有胫神经到胫前动脉血管支的吻合支;心包经的劳宫穴内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发出的到血管的吻合支;合谷穴有来自拇指掌侧总神经的血管支;三间穴下有食指掌侧固有神经发出到血管的分支。另有研究证实穴位针感点在深层组织内,穴位下的血管、神经(干、支、束、丛)、神经游离末梢或各种特殊感受器等组织结构和针感的形成密切相关。进一步实验研究表明穴位针感点内血管壁上的植物神经和血管平滑肌有可能参与针感和针刺效应的形成。也就是说穴位下躯体神经与血管周围或血管壁植物神经丛相联系的吻合支或汇合区,很可能就是沟通躯体神经与植物神经之间机能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枢纽与通路,也是得气感与针刺效应同时伴发的原因之一。

6 结论

躯体性神经与植物性神经在血管丛形成汇合区,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神经相联系的枢纽。由此可推测出针感形成的大致路径:针刺穴位所引起的躯体性和内脏性感受器兴奋后,所产生的传入冲动在外周由混合神经主要由躯体性神经纤维向中枢传递,最终经丘脑上达大脑皮层。针刺效应的大致过程:针刺产生的冲动由混合神经主要是由内脏传入性纤维传递至脊髓,再发出内脏传出纤维到达由相同节段支配的内脏器官。内脏器官发出的神经冲动与针刺信号在中枢的传导特点也是较为一致,穴位传入信号能够到达内脏性神经的皮层投影区。得气感与针刺效应在穴位处以及大脑皮层区都有相互衔接、汇合区,可以推测针感与针刺效应是保持同步一致的。

7 参考文献

第6篇:面与面相交得到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创意; 交互方式; 技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可触媒体小组领导人石井裕博士说:“我们身处在海陆交界处,一边是原子的陆地,另一边是比特的海洋,我们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双重公民。如何使这两个身份相互协调,是我们要面对的挑战。”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媒体艺术在创意表现方面也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的表现形式。技术是数字媒体发展的基础,创意是数字媒体艺术的灵魂,交互方式是技术与创意的融合。

1 数字媒体的特性

   数字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报纸、广播、电视和书籍、杂志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在形式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或消失;交互式传播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统的相互关系正面临巨大变化。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媒体创作的新手段。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媒体创作从诉说走向对话,媒体传播也从被动走向互动。数字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主动性、交互性、融合性的特点。

2 交互方式的改变对数字媒体的创意表现的影响

数字媒体的独特交互性事依赖于数字媒体技术而产生的,它是指用户在使用、操作数字媒体产品时的行为模式。新的技术带来了交互方式的革新,这种革新主要表现在交互空间、交互界面和交互对象三方面。数字媒体创作人员通过交互方式的改变把创意表现出来,使用户或者受众获得全新的体验。

随着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可以创造一个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人们可以行进漫游、对话等动作,从而与对象进行交互。从真实到虚拟数字媒体创意表现所在的空间概念改变了。人们不仅生活在真实世界中,而且也可以虚拟世界中相遇、交流。如日本著名艺术家藤幡正树创造的作品《全球内部计划》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关系,这是一个联网多用户的虚拟环境,人们在这个环境中交换信息,了解彼此。这个通讯媒体的设计,示范了人类如何采用新方式相互联系。在数字媒体创意表现中,每个人都可能会有三重身份,就是真实的我,虚拟的我,在真实世界中虚拟的我。通过在虚拟空间中对“真实的我”的影响进行操作,会对“虚拟的我”产生影响。通过数字媒体,人们不断的在现实和虚拟空间中切换生活状态。增强现实的出现更让真实与虚拟这两个时空概念产生交叉,错位。通过让真实环境和虚拟物体进行交互,数字媒体的创意在空间表达上将更丰富,更有趣。

在数字媒体作品中,最典型,最基本的交互方式是以显示器、鼠标和键盘组成的。早期的数字媒体创意表现也主要是利用键盘和鼠标的输入以及显示器的输出来呈现的。这种通过点击为交互方式的人机界面到目前为止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它限定了人在数字媒体中的活动范围,人们无法离开桌面,无法活动身体。人们无法通过这种交互方式充分的将数字信息系统融入到主观生活中。随着数字技术和人机界面的发展,这种以为点击为交互方式的人机界面系统正逐渐向以触摸、姿势、知觉等为交互方式的界面系统转变。因为这种交互界面的改变,数字媒体创意表现的媒介也改变了,突破了仅仅以计算机为媒介的局限。多点触摸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媒体创意表现的媒介不再局限在PC机,而是扩展到更广泛的移动终端和触摸屏设备。利用新型动作感应技术,数字媒体可以通过人的动作、姿势来实现交互。如微软正在推行的“Natal”计划,用户可以用头、手、足、躯干来控制游戏中的角色,更可以多人协同完成游戏,从而更酣畅地投身于虚拟世界。数字媒体创意表现的媒介变成了交互图像、人身体的动作和语言,使得人的身体也参与到游戏中,游戏者之间交流毫无隔膜。这种交互方式,让数字媒体的创意表现重新关注身体的感受力和感知力,让活动和知觉重新成为传递和获取信息的来源。如黄心健的作品《平淡之味》,以呼吸作为交互界面,用户通过吹气让青瓷上的雨滴、云雾和落花鲜活起来。因为交互方式的改变,数字媒体创意表现将突破传统的传播媒介,以更自然,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

虽然数字媒体艺术依赖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移动技术等高技术的发展,但这些技术一度将人类困在孤独与封闭中,人们通过与数字产品与机器交流,失去了与人交流的机会。过分的关注技术弱化了数字创意中的情感的表现,为此交互方式势必要打破单纯的人机交互模式,向人人交互进行转化。随之数字媒体创意表现将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如索纳·斯尼比的作品《接近》,多位观众走在一个方形地台上,其中最接近的两个人之间会自动呈现箭头的两条弧线,其余人是单向箭头,当观众增多,图像会变的复杂,参与者通过自身的移动,身体交错等方式变换图像。这件作品的数字媒体创意表现不再采用单用户的交互装置,而是利用的交互式多用户装置来实现人与人之间更主动更直接的群体交互。交互式多用户装置是以人与人之间动态交互和情感交流作为多媒体界面,通过语言、动作、眼神等交互行为动态的调节数字媒体创意表现得效果,让参与者之间展开群体交互。随之数字媒体创意表现将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创造更深刻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

3 交互方式的发展对创意表现指导意义

第7篇:面与面相交得到范文

国家成品油储备库一五七改扩建工程是集团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个合同签约额上亿元的大项目、重点工程,其工程主体为分布在装卸区和储油区的23台立式圆筒型钢油罐。其中储油区15000 m3的6台储罐和20000m3的8台储罐均为双向子午线网壳拱顶立式圆筒型储罐,上、下网杆采用材质均为Q235-B的不等边角钢。15000 m3、20000m3储罐的双向子午线网壳结构由专业生产厂家上海浦东伸钢生产制造,我项目部在厂家上海浦东伸钢的技术指导下进行安装。双向子午线网壳结构技术目前国内几乎为上海伸钢所独有,并对该项技术申请了专利。双向子午线网壳结构的安装重点为要先找出上、下网杆支撑处节点在罐底板水平面上的投影坐标、节点标高以及上、下网杆与钢油罐内壁相交的相贯线,找出上、下网杆与钢油罐内壁相交的相贯线可以对上、下网杆与钢油罐内壁相交端头部分进行较精确的一次切割成型,以方便网杆安装。在这里我只谈谈怎样利用计算机对上、下网杆节点进行空间坐标X、Z、Y的计算定位。

我们知道所谓双向子午线即类似于地球的子午线,网杆主体由球面上分别以X轴及Z轴为旋转轴的两组子午线相交而成,过球心的XOZ面这里称为基准水平面,子午网杆沿坐标ZOY、XOY面上的子午线等分分布(如图1)。网杆节点是上、下网杆的角钢角线相交所确定的点。上层网杆与下层网杆之间的搭接面称为网壳中面,网壳中面与罐壁圆筒体内表面的交线为一水平圆,其所在面暂称为中性水平面,我们这里所说的双向子午线网杆就是上层网杆与下层网杆在罐壁圆筒体内的网杆部分。

图1(引自要领书)

在ozy、oxy面上的子午网杆互相垂直,其余子午网杆在这两道子午网杆上的交点为这两道子午网杆的等分点,连接等分点和球心的一条直线就是半球的子午线在沿X轴或Y轴方向的前视图中的积聚线,延伸等分点和球心直线至球面,得到另一半球子午线的积聚线。子午线围成的面为一圆面,它在不平行于基准水平面时在基准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为一椭圆面,将各等分点投影在通过球心O的XZ平面的基准水平面上,得到子午线投影在基准水平面上的椭圆的短轴,而此椭圆长轴就是基准水平面上的球的直径,作出子午线的投影椭圆,子午网杆角钢角线的投影为子午线投影椭圆的一部分,子午网杆角钢角线的投影与油罐壁在基准水平面上的投影交于两点,此两点也即是子午线的积聚线与油罐上口积聚线的交点。(如图2)

同样作出其它子午线的投影,由此可以确定所有上、下子午网杆交线交点的投影和上、下子午网杆与油罐交点的投影,将投影圆内1/4部分的投影点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进行数字标注(如图3),

第8篇:面与面相交得到范文

一、网络元媒介的交互性

媒介本身就具有交互的特性,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媒介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与知觉。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运用,这使得人们自身的自然局限被打破,例如人们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网络上查找年代久远的资料、可以展开远程控制与操作等。但与此同时,很多问题也暴露出来,最为明显的就是人们的参与度极大的降低,这极大地降低了其他感官在认知与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因此人们对交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多种感官可以综合参与到知识认识、信息获取等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媒介不仅仅是对空间范围予以拓展,而是直接对空间向度予以废弃,让人们可以在网络空间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与现实空间的直接接触相比,网络互动的形式与内容更为丰富,人们的体验更加独特。总的来说,交互的重点不在于信息的传递,而是在于用户体验。

二、交互用户

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虚拟空间产生,它具有数字化特征,与现实空间即物质空间相对应。人们在虚拟空间展开的交流是精神层面的互动与沟通,实现了互动形式的创新。从某种角度来说,虚拟社群与现实社群是相互对立的,而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二者可以实现交叉并置,并产生相互影响。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丰富性与多样性,网络层面上展开的交互行为并不是对现实交互行为的回归,与之相比,其向度更为宽泛,在网络基础上获得的交互体验能够带给受众不一样的交流体验,这种体验通常会在事后回味中获得。网络交互深受用户的喜爱,而用户也愿意付出更多。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虚拟社群以及现实社群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人们在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会对虚拟世界的交互行为产生较强的认同,甚至认为这种交互更为难忘、更有价值。这是因为网络中的交互用户大多为陌生人,他们的交互行为不会受到社会地位、性别、种族、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且交流具有虚拟性,人们在交流中不会感受到压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交互具有自由性与平等性,但也有可能导致网络秩序的混乱。

三、交互界面

交互界面属于一种具有特殊性的空间,其建立者为网络中的个体用户,他们基于朝向以及空间关系系统建立起具有自身风格特色的语境,这是一种视觉可见的排列,能够将心理与社会联系到一起。网络交互界面存在于计算机以及人类之间,二者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计算机可以分为实体与虚拟两部分,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被显示器隔离开来。在交互的过程中,人与计算机之间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等同关系,而非主客体关系,计算机在这个过程中是社会活动中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交流工具。以网络媒介为基础的交互设计应当对人机关系予以正确的认识,人类对机器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同時需要与机器一同分享空间,人们应当对机器予以尊重,它们也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机器能够对人们的记忆产生影响,也能够使人们的固有观点发生改变。

四、交互创造

第9篇:面与面相交得到范文

关键词: 数学模型 高斯公式 实际应用

问题1:平面上两个不同的点可以确定1条直线,三个点最多可确定几条直线?四个点最多可确定几条直线?分别画图说明.并探索平面上n个不同的点最多可以确定直线条数.

分析:每增加一个点,都应使该点不与已有点中的任意两点共线,也就是将该点与已有点分别连接,则新增加的直线数等于已有点数.

将点数与直线条数的数量关系列表如下:

由上述分析,能得到:

平面上n个点,两两连接,最多可以确定1+2+3+…+(n-1)=条直线.

问题2: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有1个交点,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分别画图说明.并探索平面上n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

分析:每增加一条直线,都应使该直线不与已有直线中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且不经过任何已有的交点,也就是将该直线与已有直线分别相交,则新增加的交点数等于已有直线数.

将直线条数与交点数的数量关系列表如下:

由上述分析,能得到:

平面上n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1+2+3+…+(n-1)=个交点.

以上两个问题本来是不同的问题,但最后得到的结果形式上完全相同.两者彼此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

我们可以作如下想象:将问题1中原有的点拉成直线,将直线缩成点,会发现,最终问题1变成了问题2.反过来,也能将问题2变成问题1.

可见问题1与问题2在本质规律上是相通的.

由此可以建立下面的模型:

n个对象,两两相遇,相遇次数最多为1+2+3+…+(n-1)=.

实际应用例析

例1:有8个朋友见面,热情地互相握手.如果每两个人之间握一次手,他们总共要握手几次?

分析:

思路1:如图,用8个点表示8个人,两人握手一次就在两点之间连一条线段,最后8个点间所有的线段条数就是他们握手的次数.

A点与其他点连接7条线段,B、C、D、E、F、G、H分别连接6、5、4、3、2、1、0条线段(重复的不算).

故,总共7+6+5+4+3+2+1+0===28.

思路2:8个人中,每个人都要与其他7个人握手,则每个人要握7次手,8个人总共就有8×7=56次,但每个人都与其他人重复一次,56次握手重复了一半,故,总共应为56÷2=28次.列式:=28.

例2:小洋每次画画前都要自己调色.已知两种基本颜色按一定比例可调出第三种颜色.现在小洋有6种基本颜色,如果他每次都把两种基本颜色按相同比例调在一起,那么小洋最多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的颜色?

分析:

将每种基本颜色看做一个点,第三种颜色看做由两点连接的线段,则此问题等同于:求一个六边形中所有的顶点连接的线段的条数.

例3:如图,有公共端点的10条射线可组成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

分析:

如图,作一条直线l分别与这些射线相交于10个交点,则这10个交点两两可以连接=45条线段,每条线段与顶点O对应确定一个角,所以10条射线可组成=45个小于平角的角.

参考文献:

[1]陈家昌,才裕平.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千题巧解.长春出版社.

[2]李胜宏,马茂年.初中数学竞赛陪优教程专题讲座.浙江大学出版社.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