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用电检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用电检查专业技术总结精选(九篇)

用电检查专业技术总结

第1篇:用电检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1.1为加强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技术监督工作,建立有效的技术监督机制,以保证本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并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2技术监督工作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技术责任制,对电力建设和生产全过程实施技术监督。

1.3技术监督工作必须以科学事实为依据,以电力生产的有关规章、标准为准绳,遵循有错必纠,监督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版权所有

1.4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技术监督的专业水平。

1.5供电分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和监督的所有工作人员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技术监督的范畴

2.1技术监督的范围包括:高电压、变压器、开关、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远动、电能质量及节能、直流、电能计量、热工仪表、通讯、变电运行、变电站土建、10kv配网、低压配网。

2.2技术监督主要内容包括:日常专业监督工作、事故分析、交流培训、大修技改指导、设计审查、方案审查、信息传递、新技术推广、设备选型、技术监督工作总结等。

第三章职责分工

3.1设立供电分公司技术监督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总工程师负责,归口管理分公司技术监督工作。

3.1.1供电分公司技术监督领导小组对分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负技术领导责任。

3.1.2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等。

3.1.3组织制定分公司有关技术监督的规程、制度、标准、技术措施等。

3.1.4制定分公司技术监督规划与计划;定期听取汇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对策;对分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进行协调、督促、检查、指导和考核。

3.1.5对因技术监督不力而发生的重大事故组织调查分析与处理。

3.1.6定期组织召开技术监督会议,总结、交流和推广技术监督的工作经验和先进技术。

3.1.7组织有关单位搞好分公司新建、扩建、改建电力工程的设计审查、主要设备的监造验收以及安装、调试、试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监督和质量验收工作。

3.1.8组织落实分公司开展技术培训、交流、考核评比等活动所需的经费。

3.2生技部是分公司技术监督的主要职能部门,在技术监督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其职责如下:

3.2.1根据专业技术文件和上级领导的指示,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2.2掌握分公司主要运行设备的技术状况,建立、健全主要设备的技术档案,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措施。

3.2.3参加分公司重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对有关技术问题提出反事故措施及处理意见。

3.2.4审核基层单位主要申购设备的选型方案,参加重大技术措施与技术改造方案的审查。

3.2.5对分公司技术监督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3.2.6定期提出各专业的技术监督工作总结和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与要求。

3.3根据专业归口管理的原则,各基层单位也应相应履行各自的技术监督职责。

3.3.1调度中心负责远动和继电保护技术监督日常工作。

3.3.2计量部负责热工仪表和电能计量技术监督日常工作。

3.3.3变电巡维部负责变电运行和变电站土建技术监督日常工作。

3.3.4修试公司负责高压试验、设备检修的技术监督工作。

3.3.5通信公司负责信息传输的技术监督。

3.3.6各基层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设备和运行存在重大问题时,应及时上报生技部。

3.4建立健全总工程师领导下的技术监督网和各级监督岗位责任制,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做好日常的技术监督工作,其职责如下:

3.4.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公司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条例等,并制定分公司或本单位的实施细则和有关技术措施。

3.4.2对本专业所辖设备按规定进行监测,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对所管辖的设备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定检、维护与检修等各个环节),并建立健全本专业的技术档案。

3.4.2.1收集、积累设备运行数据和设备缺陷信息,掌握每种设备的故障率,对故障率较高的设备应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故障跟踪,并根据运行、试验得出的数据编写该类型设备的运行分析报告,如实上报。

3.4.2.2应提出设备故障的整改方案,内容应包括1)对现时带缺陷运行设备的处理方案;2)分期分批对过时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案。

3.4.2.3认真、严肃行使技术监督职权:对质量不合格产品、设备、材料进入电网有否决权;对制止违章操作及超标运行有建议权。及时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前景,结合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其挂网运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供选型报告。

3.4.3协助人力资源部做好本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3.4.4对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思路,对本专业的技术改造应有3年规划。

3.4.5编写本专业年度技术总结,提交上级审核。总结应包括:本专业年度工作概况、本专业技术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设备和技术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情况、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情况、明年的工作计划等。

3.4.6各专责应定期组织召开本专业的技术讨论会,统计本专业技术监督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分析设备运行情况,了解缺陷处理情况等。会议纪要应提交生技部,生技部根据会议纪要向各专业提出相关要求,并定期各专业技术监督动态。

第四章技术监督管理

4.1技术监督工作实行监督报告、签字验收和责任处理制度。

4.1.1技术监督项目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应按规定格式和时间如实上报,重要问题应进行专题报告。

4.1.2建立和健全设备质量全过程监督的验收签字制度。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材料以及安装、检修、改造等工程,技术监督人员有权拒绝签字,并可越级上报。

4.1.3凡由于技术监督不当或自行减少监督项目、降低监督指标标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当事者的责任。

4.2建立和健全电力生产建设全过程技术档案。

4.2.1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技术资料应完整和连续,并与实际相符。

4.2.2电力生产建设全过程技术监督的全部原始档案资料,设备主管单位应妥善保管。

4.2.3努力实现技术档案的规范化、微机化。版权所有

4.3建立技术监督工作考核及奖励制度。

4.3.1对技术监督的指标及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企业利益以及称号评定等活动挂钩。

4.3.2对在技术监督工作中做出贡献的部门或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五章技术监督年度会议

5.1每年由生技部组织召开供电分公司技术监督年度会议。

5.1.1与会人员:生产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各生产单位第一责任人、各专业技术负责人、班组技术骨干、特邀人员。

5.1.2会议主要内容包括:1)各专责介绍专业年度总结情况;2)对关键技术难题进行分组讨论,各专责汇总讨论意见;3)生产副总经理、副总工对技监工作提出要求和指示。

5.1.3会议资料:生技部汇总各专业年度技术总结制定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资料。

5.1.4会议纪要:生技部根据会议内容制定会议纪要分派各生产班组学习。

第六章附则

第2篇:用电检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注意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以确保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专业教学能力;注意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建设,有效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人才培养,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到企业中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首先应结合汽车相关企业的岗位就业现状,制定与之对应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通过搜集资料和对相关汽车企业的调研,了解相关汽车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即了解其对相关工种的需求量。如上所列的工种,装配工对于企业来说很容易招聘到,且人才来源广泛。对于企业来说,生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最缺乏的人才。生产管理人才,需要有一定的生产管理知识和能力,而专业技术人才,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能力。对这些人才的能力要求比较高,直接从社会上招聘有一定困难的,因为普通社会招聘到的人才多数都缺少经验,没有能力胜任这样的岗位。这就需要在一些有相应工作经验,具有相应工作能力的“校企结合”的学校进行招聘。这样的人才进入企业后很容易熟悉工作,由于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自然比同等学历的学生大一些,这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因此,企业所重视的并且需要的是具有一定能力的人才。

二、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建立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专业课程教学与校内外实训来实现的。主要包括基础课程的教学,核心课程的教学,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四个环节[4]。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汽车机械基础;工程制图;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核心课程包括:汽车装配工艺;汽车制造技术;汽车性能检测技术与设备汽车构造与使用;汽车构造与检修;汽车总装技术。校内实训课程包括:钳工实训;车工实训;机械加工实训;汽车装调基本技能实训。校外实训课程包括:汽车底盘装调实训;汽车发动机装调实训;整车维修与保养实训;汽车总装训练等。

三、高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主要培养项目简介

1)汽车总成及分总成装配、调试与检测:利用掌握的汽车装配基本知识,运用汽车装配的基本技能(螺栓螺母拆装能力、线束插接能力、胶管联接能力、安装胶堵能力、打自攻钉能力等),按工艺文件要求,进行一次内饰装调(线束、顶棚、空调总成、仪表板)、底盘装调(燃油箱、燃油管与制动管的装配;前桥分装与装配;动力总成分装与装配;后桥分装与装配;挡泥板、排气管装配;车轮装配)、二次内饰装调(安全带;座椅;扶手、门护板、护板、车门保护垫、装饰盖;安全气囊;副仪表板;点烟器;继电器盖板;收放机;蓄电池;保险杠;空气滤淸器;制动液、制冷剂、防冻液、洗涤液加注;前、后组合灯具装配、车门装调)、整车检测与调整(整车综合电气系统检查;车轮定位参数检测与调整;前照灯的检测与调整;制动与侧滑性),完成汽车整车装配,合格下线。2)汽车整车检测:汽车进线;外观检查及前轮定位工位检查、测量、分析、判断、调试并记录检测结果;制动工位检测、分析、判断、调试并记录检测结果;底盘测功工位检测、分析、判断、模拟道路试验并记录检测结果;需要去维修车间维修或调试的项目驶往维修车间,合格驶往停车场。3)汽车车身冲压:汽车覆盖件冲压过程:卷料入库,开卷,成型,修边冲孔,翻边,整形,检验,装箱入库;汽车车架纵梁冲压过程:冲裁落料,成型,检验;汽车车架横梁冲压过程:剪切下料,修边冲孔,压弯成型。4)汽车车身焊接:使用熔化焊、压力焊和钎焊等焊接方法,将冲压零件在前结构线焊接成发动机舱总成,进入下部线焊接成白车身下部总成,进入车身主焊线;主焊分装线焊接成顶盖、围板总成,也进入车身主焊线;在车身主焊线上,焊接成白车身骨架总成;在调整线上,焊接成白车身总成。5)汽车车身涂装:白车身前处理,电泳,烘烤,PVC,中涂,烘烤,底色漆,晾干,清漆,烘烤,修饰。6)生产计划编制:根据公司产品库存情况及成品销售发货趋势、各成品库存上、下限结构,初步确需排产的生产品种及数量;了解公司目前所库存的原料及包装材料的状态是否为完全可用状态,确定可生产的品种及数量;车间设备运行状况及人力配置是否可以满足生产需求;结合市场部、销售部信息及生产建议;各生产车间《标准产能表》。7)设备管理:对新购设备组织相关部门验收,填写验收报告单,入库;建立设备台帐;制定设备维修计划;编制年度设备维修检验更新改造计划和月度设备购置计划。

四、结语

第3篇:用电检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巡检;用户设备;用户档案;事故发生率

一、用户用电现状调查

随着电网建设力度的不断增加以及电力市场的开拓,我们武进地区的电力用户在不断地增加,而近几年来由于用户原因造成的电力事故也出现了相应增长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老用户电气设备的日趋老化,甚至有许多用户还在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另一方面,由于新用户对新产品新设备不熟悉,更有甚者有些用户对安全使用电气设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对用户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危害,同时也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构成了威胁。因此必须要求用检员加强巡检,强化用户的安全用电意识,强化客户端供用电以及设备的安全管理,进一步明确电力用户重要性等级,引导客户科学用电、合理用电,特别是针对高危客户、重要用户用电隐患治理,从而制定相应的供用电安全管理规范,明确客户设备要达到的标准。其次通过加强对用户的巡检,能在现场结合实际指导用户做好应急预案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用户完善电工培训方案、运行规程、各类规章制度、作业指导书等,最后通过加强巡检,可以及时准确地将用户信息录入系统,保证用户档案的及时更新与准确。综上所述,加强巡检,是减少用户事故发生率,保障电网的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

现状调查(1):由于老用户电气设备的日趋老化,甚至有许多用户还在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现状调查(2):由于新用户对新产品新设备不熟悉,更有甚者有些用户对安全使用电气设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状调查(3):外力破坏,如用户野蛮施工等。

二、目标设定

我们的目标是研究调查分析,利用现有的系统资源及时发现和制止用户的不安全用电隐患,通过技术手段进一步汇总分析,准确掌握用户信息。并合理高效进行组织用电检查行动,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预防用户事故的发生,减小因线路停电供电企业经济损失,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

图1 目标设定柱状图

三、原因分析

经过现状调查,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小组成员召开分析会,对某些用户窃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绘制出关联图,如图2所示。

分析情况:

首先,一些高危用户的运行方式需要进行优化,重要负荷须自备发电机或其它应急电源。

其次,个别高危用户设备老化,甚至仍在使用设备属于明令淘汰的型号。

最后,电工对自己的岗位职责及操作规程不熟悉。电工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有待进一步严格规范。用户对自己的电力运行方式、电源保障能力、重要电力设备运行情况、应急预案演练情况以及对规章制度、设备保养了解不够。

图2 关联图

四、要因确定

根据规定用户电工人员培训学时人均不低于30小时,而实际生产企业对于电工管理、培训不加重视,根据电工培训、电监会组织的专业考试结果,调查分析得到的结论是,用户电工技术培训时间少,处理事故技术手段少,能力较低。

从2011年至2012年,统计得出用电检查员实际每户巡查次数未能达到或超过3次/年,分析结果为,用电检查员平时巡查力度不够。

用电检查员每次处理事故工作结束必须进行相应的情况分析,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流于形式,用电检查员对用户用电情况的分析深度不够。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确认导致事故率较高的要因:

1.用户电工技术培训时间少,处理事故技术手段少,能力较低。

2.用电检查员平时巡查力度不够。

3.用电检查员对用户用电情况的分析深度不够。

五、制定对策

根据我们小组成员的意见,列出下列两种方案:

1.加强用户电气人员的培训

提高值班电工业务能力,罚劣奖优,加强值班人员的责任心,升级改造老旧变电站。如35千伏及以上站的进线刀闸与开关的连锁应加强巡检,防止误拉合刀闸,发生人为事故。针对带地线合闸等常见违章行为,两票执行不到位的时候,就需要技术措施来保证安全供用电。

2.外力破坏及新产品的防范

应加强巡视,查明供电电源点,尤其是电缆铺设通道之上应做好标志。

3.加强设备修试的管理

巡检发现用户的电气设备存在缺陷,应根据严重程度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用户及时整改,保证自身及供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六、实施对策

1.加强对高危用户的用电检查,按要求每季度检查。根据《用电检查管理办法》,检查人员应具备用电检查资质,具备相应专业技能。检查时须有两位用电检查员同时到场。

2.对在用电检查中发现高危客户的安全隐患,应开具用电检查通知书、高危用户用电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用户签收并督促用户及时整改。

3.高危用户须高度重视安全用电工作,认真开展安全用电自查自纠活动。高危用户应积极配合用电检查人员开展工作,对检查组送达的整改通知书中提出的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整改计划,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高危用户,报请政府电力执法部门,由执法部门处理。

七、效果检查

小组成员在2012.01-2012.09期间,分别对同一时期9家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调查,绘制出效果对比图(如图3所示)。

图3 效果对比图

八、总结

1.通过开展这次活动,对现有用户发生事故的方式方法进行技术改进,揭示各种事故产生方法的目的旨在帮助提高用户用电水平,提高设备完好率,真正做到了全力维护良好的供用电秩序,服务为民。今后我们将不断学习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方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第4篇:用电检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非常感谢公司给我一个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通过互助互补,达到双赢目的,同时更希望大家对我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与方式提出宝贵意见,我将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采纳。

首先我们重新温习下技术员的工作职责:即在班长的直接领导下行使职权,专业上接受分公司专业工程师的指导。负责全班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培训、班组建设、材料管理和班组检修质量管理等工作。

技术员应负有的责任:

1、对分场及班长布置的任务,负有执行及报告的责任。

2、对班组的设备检修、维护、消缺、经济指标、技术培训、技术管理、班组建设负有布置、检查、指导的责任。

3、负有分析研究班组生产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办法的责任。

4、负有总结班组设备检修、维护、消缺、经济指标、技术培训、技术管理等情况,提出改进措施的责任。

5、负责本班各种定额、检修规程的制订工作。

作为技术员,我们具有下列职权:

1、有权检查班组执行规程、制度的情况,制止违章工作。必要时可暂停检修作业人员工作,并汇报班长。

2、有权在生产技术管理上,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提出鉴定性意见。

3、有权对检修质量、工艺不符合要求的施工决定返工或提出处理意见。

4、有权在班长外出期间,代替行使班长权力。

5、有权参加本班检修设备的质量验收和设备试运工作,有权对质量验收评价和提出意见。

作为技术员,我们应当具有以下要求:

概况来说我们应做到三熟三能、四懂三会

三熟:⑴熟悉设备构造、性能和系统布置;

⑵熟悉本岗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工作规程;

⑶熟悉各种运行操作技术及事故处理的方法;

三能:⑴能根据现场数据及设备特征分析判断异常情况;

⑵能看懂设备构造及系统图,并能正确填写使用工作票、操作票;

⑶能运用运行工具处理一般缺陷;

四懂:懂原理、懂性能、懂结构、懂用途

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会排除故障;

具体分解如下:

1、具有相应的文化程度;

2、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作为锅炉专业,应掌握以下内容:

1)本专业检修技术专业知识,熟知本专业检修工艺程序、工艺质量标准;

2)金属材料、流体力学、热工学、传热学、机械制图、电工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3)熟知《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机部分、《电力生产调查规程》、掌握《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网调度运行规程》的有关部分及现场《运行规程》有关部分;

4)了解国家基本法律和《电力法》、《安全生产法》;

5)熟悉计算机应用知识,并用于生产管理。

3、具有相应的管理知识

1)掌握公司及自己所在部门的管理标准。

2)熟悉全面质量管理知识。

3)熟悉现代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相关知识。

4、操作水平

4.1理解判断能力

4.1.1能理解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的精神;能及时、准确地分析判断设备异常、故障的原因。

4.1.2能针对分公司的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和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4.2语言文字能力

4.2.1能用简明、清楚的语言正确汇报、指导生产及传达有关精神。

4.2.2能起草编制计划、撰写技术总结、技术分析报告等文字材料。

4.3业务实施能力

能依据技术员工作标准及班组工作重点和班长的安排,实施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指导、质量监督、质量检查、质量考核等工作。

4.4协调能力

能协调上、下级及分场各班组内的关系,处理好与其他分场班组的协作关系。

5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

5.1贯彻执行《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检修规程》及有关检修规章制度。

5.2掌握班组所辖设备的检修、维护、消缺等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从技术上、管理上提出改进措施,较大问题及时向班长汇报。

5.3建立健全管辖设备的技术资料,检修技术档案,备品配件图纸,做好原始记录,设备台帐的登记,整理。并根据设备的技术资料和设备的技术状况进行分析,掌握设备的生产规律,总结生产技术经验。

5.4了解、收集与本专业有关的科技信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积极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定期对设备施工、检修工艺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积极学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不断提高本班的检修技术管理水平。

5.5参加生产事故、异常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对事故异常等情况的分析意见及防范措施。

5.6整理各种规章制度文本、技术书籍、设备改造和设备仪器的技术资料及各种试验记录、技术总结等。做到明细清晰、记录准确、查找方便。

5.7参加设备评级工作,掌握积累设备运行检修的各种安全、经济、技术数据,定期分析从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

5.8班组所辖设备发生事故时,负责对事故处理做技术支持工作,按照相应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妥善进行事故处理。

5.9编制班组设备大小修、消缺、抢修、维护材料计划、备品备件计划。提供外委备件、配件加工的图纸、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并进行质量验收。

5.10根据分公司培训制度和任务,编制本班的培训计划,进行组织实施、监督检查、指导和总结。

5.11及时根据设备更换情况、系统改造情况进行本专业检修技术规程的修编。

5.12搞好本班组大小修、维护定额管理,控制班组材料费用不超支。

5.13协助班长搞好本班的文明生产。

5.14定期向班长汇报本班安全、经济、技术培训和管理及文明生产等情况,协助班长制订措施,并组织实施。

5.15完成班长交待的临时工作。

事故的分析处理和报告

6.1履行事故的即时报告制度,发生事故后应即时向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如实汇报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6.1.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6.1.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设备损坏和电网停电影响的初步情况。

6.1.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6.2按照《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履行事故调查程序向事故调查组提供有关事故发生的详实的资料和数据,并保证资料和数据真实、可靠。

6.3分析原因责任

在事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并明确事故发生、扩大的专业技术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明确事故的责任人。

6.4提出班组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并组织贯彻实施。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质量管理方面的要求

技术员是施工的技术核心,也是班组的第一质检员。班组施工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组技术员。大家都知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因此,班组技术员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

技术人员想要搞好自己的工作,首先必须熟悉技术标准以及施工技术规范,参与编制部分技术方案、规程修编。用通俗的语言来说,这些就是我们的工具,如果技术员没有工具,或者说不会使用工具,那么后面的技术管理岂不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掌握了趁手的工具之后,许多工作也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为此我积极参与检修部分规程修编及班组培训题库的建立,修订了《锅炉本体班“四管”检查要求及人员分工》,通过培训与讲解,有效地提高了班组成员对于锅炉检修技术规范的掌握。

技术员千万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思想,更不应该脱离了班组、脱离了群众。相对而言,技术员也是服务员,技术员应该全力服务于施工班组,急班组所急,想班组所想。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施工动态,为自己的技术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过程控制:

说到了过程控制,我想告诉大家,我们所说的过程控制主要是指施工现场的质量过程控制,而质量过程控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我们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形成有效地三级验收管理。这不仅仅是点检人员、专责工程师、技术员的事情,而是包括了施工组的全体员工的参与。

过程控制并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付诸于行动。为此,我们可以引用质量管理的方式,按照pdca的原则实施。

p-计划,我们做任何事情或者工作都应该事先有个打算,这就是计划,也就是事前策划。

d-实施,根据自己制定出来的计划以及对应措施,按部就班地实施。

c-检查,这是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检查自己所制定的计划以及措施的有效性。

a-总结,针对整个pdca的循环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好的地方继续保持,不足之处及时修正,或者进行一轮新的pdca循环。

施工质量的重点是过程控制。因此,我们必须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与预防。

其实作为施工班组最怕的是返工,对于过程控制不严,以至于变成了事后发现,这样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也使得施工人员的工作情绪受到影响。虽然我们各自手头上面的工作很多,无法做到全面控制,但是我们的头脑之中必须树立为施工班组服务的思想,我们应该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设身处地的替施工人员多想想。

遇到了不可抗拒的因素,使得施工必须返工,例如:上级领导检查出来的问题以及我们事后检查出来的关键问题。我们也应该做好班组施工人员的思想工作,让施工人员在理解的基础上有个好心情地前去工作。

三、记录的及时性:

我们每人手中都应该有《班组建设管理标准》,我针对内容的每一条进行对照,自行编制定期工作内容大纲,每天进行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都进行一一标注,这样避免遗忘。平时就应该按时填写,不应拖后,不要每当要检查了才发现还缺很多资料,因此就开始加班赶任务,这样的辛苦可想而知,许多数据开始伪造,资料中的许多错误就连自己都没有时间去看、去纠正,就连签字的时间都非常紧张,很多人为了签字,手指都抽筋了。有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来做,检修记录拖后几天,几天过去了,怎样工作的,更换的部件您还能全部记住吗?真有这样的事情,我们需要临时做笔记,避免遗漏,挤时间来填写完成。

四、文件的整理:

近几年的努力,我将班组记录按照年份、工作内容、工作类别重新进行编排,定期存盘备份,确保文件不流失。对于检修记录查找不便这块,我编制了查阅专项目录,通过快捷方式可直接查找文件,尤其是大小修、停备消缺的检修记录,并编制了跟工作有关、需要经常统计的各项专项记录,方便快捷查询集中统计。

平时我利用班组打印机的新功能——扫描仪,将班组a4版以下的零部件图纸全部进行扫描,形成按系统归类的电子文档;每次检修时拆除的零部件进行测绘,通过caa绘图软件形成图纸,并将相关电子版技术资料也统计在一起,逐渐完善设备资料库,便于查阅与使用;部分简易零部件和常用材料的规格、尺寸,我制作成常用材料汇总表格,分门别类进行统计,便于材料计划的编制与工作的查阅,有效提高检修效率。

五、培训管理:

目前在培训方面我们班组扩展能力仍然有差距,按照定期任务,进行月度笔试考试、班组集中学习讲解、培训问答,每季度进行分公司笔试考试,理论性强,与现场实际脱节较大。因此针对不足,班组努力进行一下改进:争取考问讲解结合工作实际,做到人对人的及时讲解与纠正;加强“人人讲”的学习培训工作,让每一名员工都做一回老师,交流经验提高认识;增加培训管理绩效考核,实现奖惩,促进员工学习;加强师徒培训管理,实际工作中采取“由老带新,言传身教”的学习方式,提高新人工作能力;为了培养新人,逐步分解班组各项工作,让新来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相对简单的工作,加强监督指导,提高熟练程度,实现人人会的目的。通过开展每月技术问答、小事件分析讨论等活动,逐步提高新员工检修能力,积累缺陷处理经验,有效掌握机组检修标准、检修项目及施工方法

六、工作的不足:

在我个人的工作记事本中,仍然有部分设备台账没有完成,班组工器具管理仍然不完善,班组节能降耗工作开展得不好,部分设备更换后基础资料没有备齐等等,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缺陷管理方面,班组设备缺陷消除仍存在不及时现象,主要存在设备多、人员少的被动局面,在此方面仍有可强化的可能,通过进一步加强设备缺陷管理,加强缺陷接受与消除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工作票办理的培训,提高工作票的合格率。

第5篇:用电检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用电检查;电力系统;违章用电

中图分类号:tm621.5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电力系统中的营销管理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就是反窃电,反窃电工作既是我国电力系统的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又是我国电力系统中的一项很难真正见到成效的工作。由于电力能源这种商品的特殊属性是使用过程结束以后,商品随即消失,因此,这就无形中给营销管理工作以及反窃电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而且由于窃电的手法越来越隐蔽,反窃电工作不仅要靠一双慧眼,而且还要靠反窃电工作人员的丰富经验与聪明的头脑。在用电检查过程中反现的诸多问题之中,一方面是窃电以及违章用电的状况屡禁不止并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是用电检查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加强。

1 供电环节违章用电、窃电的现状较为严重

1.1 窃电主体复杂化、多元化,窃电案值急剧攀升

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末期,市场经济的初期,我国的窃电群体虽然规模较大、数量较多,但是,这些窃电人群主要是个体窃电者,由于他们的用电量本身就很小因此他们的窃电量较小,危害尚不十分严重,而且随着电表的更新换代,个人窃电的行为已经式微。然而,更为迅猛的窃电浪潮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发展起来。那就是高能耗企业的窃电行为。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我国的窃电主体已经由个体居民散户演变为私营业主们,并且,窃电已经形成蔓延的趋势。甚至,我国的某些较大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也加入到了窃电大军中来,窃电的主体的复杂性令电力系统措手不及,窃电主体的多元化使得反窃电工作有些应接不暇,窃电案值的巨大使得电力系统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工作压力。

1.2 窃电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我国过去的窃电方式器械简单,操作便捷,但是方法较为原始,其中较为典型的做法不外乎表外用电、跳线用电、开封接线、破坏计量电表等较为原始的手法。然而时至今日,窃电的手法已经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升级了。高新技术在窃电技术上已经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应用。这些先进的窃电手法极其隐蔽,从外观上看不出任何破绽,非常难以识别,难于发现。有需求就必然有市场,我国的各行各业都有分工,窃电行业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专业的窃电公司,这些专业的公司甚至公然在网络大肆销售其高科技窃电产品,这些公司的存在必然引发一场全民窃电的新高潮。

2 用电检查工作现状及面临严峻的问题

2.1 查证窃电的证据无法取得,有效性屡遭质疑

电力能源与其它任何实体商品截然不同,电力能源这种商品虽然也能进行销售,但是,由于其使用的过程是无形的,使用完成商品即随之消失,因此,窃电现场不会留下任何与商品相关的痕迹。并且窃电不需要较为大型的工具,工具的隐藏极为方便,电力系统的营销工作人员不可能到处随意进行搜查,因此窃电工具难以及时发现。窃电与其他任何一种盗窃不同的是既不需要运赃也不需要储赃,更不需要销赃,因为窃完即消失,这种“大盗无形”式的窃电特性也是让许多窃电者“乐此不疲”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即便是在万分之一的可能情况在,窃电者在正在窃电的过程中被现场发现,也不能做到同其他盗窃一样的人赃并获,因为,人是抓到了,但是赃已经瞬间消失了,更为严重的是供电企业并不能当场核查出窃电者窃取的电量,而且,窃电者就可以否认曾经的窃电事实。因此,电力企业在反窃电过程中的问题较多而且较为严峻。

2.2 用电检查队伍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用电检查队伍人员数量不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供电企业的客户及其用电量快速增长。与目前窃电广泛运用高科技手段相比,供电企业用电检查人员的装备和技术素质存在明显差距。供电企业虽然通过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员的技术素质,有的也配备了部分相关的检测设备,但总体上还不能满足要求。反窃电未形成大气候。与窃电的专业化、一条龙形成明显对比,目前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和反窃电力度弱,反窃电工作目前还处于自发、区域性的防

阶段。面对日益严峻的窃电局势,各地区、各省市开始有组织进行反窃电工作。

2.3 检查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受过去长期电力紧缺、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的用电管理思想在部分用电检查人员中根深蒂固。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面对窃电主体的各式各样的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他们缺乏有力的对策,还不善于运用法律和市场手段抓好用电管理工作。

3 供电企业提高反窃电能力的对策

3.1 坚持防范和查处相结合的原则

3.1.1 供电企业应把硬件关。在开展反窃电工作的同时,应切实完善用电计量装置,完善其防窃电性能,切实加强防堵工作。同时,加以改造和利用,增加窃电的难度,并对窃电造成一定的威慑作用。其次,应加大新型设备投入,如推广新型防撬铅封和新型负荷控制终端设备、及时更新表计的防倒码功能软件。

3.1.2 实行“防抓并举”的用电检查策略。用电检查工作的重心与策略应从以前以“抓为主、防为辅”的策略转移到“抓防并举”的工作方向上来。通过负荷控制终端实现了24h对用户用电负荷的监控,对管理用户用电起到了关键作用。

3.2 提高用电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

窃电与反窃电是一对矛和盾,在窃电技术不断提高的今天,用电检查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供电企业要多开展用电检查培训,让越来越多的检查人员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每一次窃电案例的教训,从中获取经验来武装自己,才能对付千变万化的窃电技术。

3.3 加大打击窃电的宣传力度

打击窃电,营造合法用电氛围,引导形成良好的用电环境,还需要正面的宣传,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窃电的社会危害性,调动公众反窃电的积极性,使窃电者处于大众的监视之中。

3.4 运用法律手段打击窃电

窃电已不能简单地认定为违约问题,从其行为性质和发展态势上看,已成为全社会的一大公害,必须运用刑法等更加严厉的手段进行打击。供电企业在用电检查中,要全面配合、协同公安部门一起行动,及时、正确地收集证据;在案件处理过程中,要通过合法途径及时、到位地追缴电费。

结语

由于窃电的社会性和复杂性,反窃电工作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供电企业在用电检查工作中还可能会遇到更多、更新、更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供电企业的用电检查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以便把用电检查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聂爱民.试论供电企业市场营销[j].电力技术经济,2003,15(3):37-39.

第6篇:用电检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电气火灾一般是指各种发、送、变、配、用电设备及线路在带电运行状态下,由于非正常的原因,在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中引燃可燃物而导致的火灾。还包括静电和雷电引起的火灾。除违章操作等偶然性原因外,相当一部分电气火灾是由于电气系统存在隐患并长期未被发现,特别是各种不同原因造成的局部过热或火花放电,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导致周围可燃物被点燃,蔓延成灾。因此,需要定期对电气系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防不安全隐患。

传统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查方法,主要依靠人的直接感官(手、眼、耳、鼻)来判断电气系统的外在表征和环境特征,辅以常用的电工仪表,测量系统的电压、电流、接地电阻等值。但是,电气系统的局部过热的火花放电往往由于处于十分隐蔽的部位,往往不容易被传统的检查所发现。

借助于红外探测设备(如红外点温仪、红外热电视、红外热像仪)、超声探测设备(如超声探测仪)等现代技术检则手,能够在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实施非接触式检测,快捷地发现过热和火花放电部位。十多年来。北京地区许多专家和技术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将这些现代检测技术与传统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查方法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更为系统化、规范化的现场检测方法,并通过对检测纪录的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正确判断电气系统不同部位所存在火灾隐患的性质、原因及危险程度。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对一些特殊场所(大型文艺演出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展览展出场所、建材家居商贸市场、施工现场、桑拿浴室等)一些典型隐患和重要数值(过热型隐患、放电型隐患、谐波、中性线过载电流、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等)的标准化检测方法,大大提高了检查的质量与效果。

北京市电气防火安全检测工作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初期阶段(1991-1997年)。市电气工程协会和北京消防协会组织一批专家率先为建立预防性安全检测手段开展调查研究。经市技术监督局批准,1992编制了《北京市小型服务行业电气安全技术要求》,作为对这些单位进行电气安全检查和电工安全培训的基本依据。1996年编制了《北京市电气防火安全检查技术导则》,首次把红外测温、热成像和超声波探测等现代检测技术设备,移植来对过热型、电火花型电气火险隐患的检测。

1997年5月,《北京市电气消防安全检查中心》宣布成立,为社团法人,由市科委归口管理,接受市消防局的业务监督与指导。电检服务开始走向社会。

二是成型阶段(1998-2001年)。1998年,根据国家关于社团组织整顿的有关精神,《北京市电气消防安全检查中心》实现改制,演变成四家从事“电检”服务的企业,检测业务的市场化有了新的发展。与此同时,北京消防协会受市消防局的委托,积极开展对企业的技术指导和行业管理工作。2000年6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2000年11月,市物价局批准了《电气防火检测中介服务收费标准》。至此,电检已成为城市中一种有章可循的社会性安全技术服务行业。

三是发展阶段(2002年-现在)。随着市消防局取消电检企业资格审批制度,本市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电检企业。据统计,截止2004年初,北京市电检企业已达36家,从业人员654名,其中高级工程师66名,工程师119名,助理工程师35名,组成了首都地区预防电气火灾的一支生力军。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也已进一步被社会所接受,一些单位开始主动与电检企业签订定期服务协议。有些外资企业原本就按习惯每年从国外请来专门机构做例行性安全检查,现在已改请北京的电检企业来做了。据2003年6月的统计,六年来,全市电检企业共检测了25594个用电单位,及时发现消防不安全问题543000多件,其中较大的问题28654件,为用户提供检测报告28675份。我市在电气设备大量增多、用电量年增长15%的情况下,电气火灾数量保持了平稳态势。这与加强对电气火灾的专项防治力度不无关系。特别是在各次重大政治活动和群众性活动的保卫工作中,电检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技术保驾作用。

如上所说,十多年来,电检工作在两个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一是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检测(查)技术方法与标准;二是初步形成了适应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专业队伍。

基于历史和法规条件的原因,我国消防安全服务性企业的发育相对滞后,而中介性电气防火检测专业服务正是该领域的一个典型代表。它是消防安全工作顺应社会发展对消防安全的需求而出现的一项新事物,是消防安全工作科学化和社会化的一种体现。它如何得以正确实施,并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需要一个艰苦曲折的摸索的过程。

从国家目前的法规依据和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来看,电检服务的社会化行模式是沿着以下思路形成的:

(1)根据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十条第(六)款,“公安消防机构在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可以根据需要,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与消防安全有关的电气设备检测(包括静电、防雷)等记录资料”。

(2)上述要求的“记录资料”应是指各单位依据现行的国家与地方有关技术标准进行的安全自查“记录资料”。在北京,应依据《北京市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规范》进行安全自查。

(3)鉴于仪器设备和人员经验等方面的不足,许多用电单位并不具自行对电气设备进行规范化统查的条件。他们可以委托电检企业进行有偿检测服务,并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整改。

(4)电气防火检测服务企业属社会技术服务性质。它受用电单位委托,微利服务,协议收费,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工商、物价、税务、消防、技术监督等部门的依法监督。

电检工作既然是一项有利于减少火灾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好事,消防监督部门应当积极支持,正是从上术宾认识出发,北京市消防局明确委托消防协会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负责对电检企业开展行业指导工作。几年来,协会工作的主要着眼点是吸引电检企业自愿加入协会,共同制定各种有关的行业规范,促使本行业会员单位自觉遵守行规,不断端正行风。具体可归纳为“五个统一”:

(1)统一编制检测技术标准。

(2)统一制定企的人员与设备配备标准。

(3)统一进行业务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4)统一各企业的业务管理制度和服务行为准则。

(5)统一检测文书规格(合同、检测报告及用电单位回执等)。

市消防局还要求所属各消防监督构负起支持和监督电检服务正常开展的法定职权,向社会各单位宣传定期规范化安全检测的必要性,同时依法对各电检企业的检测质量和真实性进行监督。与此同时,还明文规定:消防监督构人员必须廉洁自律,不得接受任何好处费;不得以任何借口带领电检企业到单位强制检测;不得干预单位对电检企业的选择;不得参与电检企业的经营活动。

针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电检企业共同制定了《电检企业服务质量自律管理暂行规定》,对电检企业质量保障体系的各项要素(人员、设备、流程、文本、制度等)提出详要求,并依此在全行业持续开展了质量自律考评创优活动,使电检行业从总体上保持了健康成长的良好势头。

应当看到,电检作业一种社会中介性技术服务,目前仍然处于发育不成熟的时期。从北京目前的状况来看,仍存在企业总量过多、规模不大、综合技术能力不强等问题,行业管理也还需进一步总结经验,加以改进。

从根本上说,电检的社会化运行仍有待于国家制订针对性的法规、政策,使其更加有法可依。电检企业作为一种负有特殊责任的中介性技术服务机构,还应当纳入国家的资质管理范围,确保其公正与权威性。

预防电气火灾是一项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还需要不断探索、改进。在今年以及今后若干年,应该继续抓好以下几件事:

一是继续提高电检工作的科技水平

——及时修改和补充《北京市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对电气火灾的具体原因和电气系统常见患的判定标准进行深入的分类研究。

——对各种常用电气产品的防火安全性能进行跟踪分析。

——对一些关键性或前瞻性的技术问题(如谐波效应、线路绝缘性的带电检测方法、对易燃易爆危险部位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测、各种电致发热体的温控标准及安全间距等)开展专题研究。

二是继续促进电检行业的健康成长

——完善行业自律和制约机制。

——强化消防部门监管和社会公众监督作用。

——鼓励有实力的电检企业向多功能消防安全服务企业发展。

三展探索与电检工作配套、减少电气火灾的更多有效举措

——各种常见性电气火灾隐患的预防与整改措施。

——电气工程验收、定期安全检测与隐患整改一条龙服务。

第7篇:用电检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安全;条例;安全细则;技术措施;专项方案;管理体系

当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各种性质、程度的事故屡屡发生,恶性事故也时见报端。直接影响着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004年2月1日实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把安全职责纳入到监理的范围,将监理单位在安全生产中所要承担的安全职责法制化。同时也为监理单位开展安全监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2006年10月建设部《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则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监理的内容、程序和责任。鉴此,工程监理单位和常驻现场的监理工程师如何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对建设工程中的安全生产履行监理职责,成为考量监理服务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条例》和《意见》的精神,以及结合现场监理工作经历,在建设工程中如何做好安全监理,笔者认为要积极做好以下几点:

一、编制具有针对性的监理规划和安全监理细则

l、编制的监理规划应包括安全监理内容,明确安全监理的范围、内容、工作程序和制度措施,以及人员配备计划和职责等。

2、对中型及以上项目和《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还应当编制专项监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中明确安全监理的方法、措施和控制要点,以及对施工单位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方案。

二、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

在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单位审查核验施工单位提交的有关技术文件及资料,并由项目总监在有关技术文件报审表上签署意见;审查未通过的不得实施。

1、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时,应审查以下主要内容:

(1)审查施工单位安全组织机构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网络。监理应严格把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三类人员”(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纳入建设工程管理的全过程,审查是否与投标文件相一致,实行动态管理、全过程监控。

(2)审查施工单位应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审查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办公、宿舍、食堂、道路等临时设施设置以及排水、防火措施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

(3)审查本项目工程施工应用的安全监督手段。安全监督与管理手段,如班组相互安全监督检查。专检与自检相结合的安全检查方法,定期与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现场轮流安全值日,签订安全责任书。以及现场悬挂各种安全宣传标语和警示标牌。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法和手段。

(4)审查施工单位安全资质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施工单位安全资质是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与颁发的《企业安全资质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维修电工、安装电工、电焊工、架子工、塔吊和施工电梯的司机、指挥,井字架操作工、登高作业工等。审查操作证的时效性和人证相符性。

(5)审核施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和安全防护措施费用使用计划。

2、一般工程项目的专项施工方案和主要技术措施审查的内容有:

(1)审查基坑支护和挖土方案。在土方工程施工方案过程中应根据基坑、基槽、地下窒等的土方开挖深度和土质种类选择开挖的方法、设置安全边坡或固壁支护,对较深的基坑必须进行专项支护设计和专家论证。在方案中应有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

(2)审查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以及施工荷载,模板及其支架设计要有安全验算书和细部构造放样图,对模板材料、规格、间距、连接方式的设置等应有详细说明,模板拆除应有具体安全措施。

(3)审查脚手架搭拆方案。脚手架方案应根据本工程特点进行编制,要有针对性。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一般搭设高度在50米以下,方案中应绘制搭设图纸。说明基础做法。立杆、大横杆纵横向的间距,小横杆与墙的距离,连墙件和剪刀撑的设置方法。超过50米时。应有设计计算书和卸荷方法。搭设方法必须符合安全强制性条文的规定要求。

(4)审查塔吊、井字架等垂直运输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保养和拆卸方案。审查有无经过安全资格认证和取得安全使用合格证,塔吊基础必须经过安全验算。对安装和拆卸的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注意事项,以及特殊情况的防范措施应有详细说明。安装后应经过主管部门验收,发给相应的安企使用合格证。经监理核查施工单位提交的验收记录、保养记录、顶升记录、相关合同等,并由安全监理人员签收备案后方可使用。

(5)审查高处(高空)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高处作业主要足指施工现场“网口”和“五临边”的防护,以及独立悬空作业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6)审查施工现场用电方案和安全措施。

①方案的编制、技术审核、批准程序应符合要求。相关人员的专业要求是电气安装专业,以落实安全用电责任制。

②方案中应有临时用电施工机械汇总表,施工组织设计中列表的所有用电设备须列人其中,以便正确计算最大用电量,以此为依据确定各级配电的导线断面、隔离开关、漏电保护器熔断体的型号。包括各主要回路用电量的汇总,以便正确计算该线路的用电量,即线路负荷计算,以选定相应开关,漏电保护器、导线截面和熔断体型号。审查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如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保”;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作业场所的照叫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等。

监理通过审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如有需要补充完善的、需要修改的,应采取及时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等手段督促其修改、补充或完善。

监理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查不能流于形式。要注意方案和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更要注意可行性,并针对项目特点提出问题。

三、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作

在施工阶段,安全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通过有效手段,监督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及时制止违规施工作业。

1、督促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对施工单位自查情况进行抽查。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2、依照经审查批准的方案定期不定期对施工现场施工起重机械、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和安全设施进行专项检查,核查验收手续。

3、监理人员现场巡查中将检查实际上岗人员有相应的上岗资格。根据人员流动性大的实际情况。监理有必要实行过程动态控制。

4、检查施工现场各种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并检查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

5、抓好安全生产基本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基本措施主要表现有:①安全帽措施;②安全带措施;③安全网措施;④安全棚措施,以及机械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和施工现场的文明施下。

6、定期巡视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较大工程作业情况,对重要工序、关键部位进行旁站监理,如塔吊的安装、拆除、顶升等。

四、及时督促整改或向有关部门汇报

在施工阶段,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巡视榆查,对发现的各类安全事故隐患。应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督促其立即整改;情况严重的,监理单位应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同时报告建设单位。安全事故隐患消除后,监理单位应检查整改结果,签署复查或复工意见。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工整改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或工程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报告。检查、整改、复查、报告等情况记载在监理日记、监理月报中。

五、监理单位要高度重视自我建设

1、监理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保证安全生产监督责任的落实。单位技术负责人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面负责,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对所监项目工程的安全监理工作负责,并根据监理人员明确其工作职责,安全监理人员在总监的领导下,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日常监理。

2、监理单位要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培训,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并应当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3、监理单位要及时传达和布置安全生产的工作和检查内容,并对安全监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至少每月一次的例行检查或不定期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项目监理部及时落实整改。并组织进行复查。检查和整改的内容和结果要有书面记录。

4、项目总监每周要对施工现场组织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发现和提出问题,消除隐患,并建立安全管理评比制度。

结束语

监理单位只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监理的责任,对施工现场实行动态的和全过程的安全监管,做到该审的审,该查的查,该报告的报告,该记录的记录,才能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工作,并同时做好了自我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白雪林.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及分析.科技致富向导,2009,(12)

第8篇:用电检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系统检测;信息技术;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 TP18 文献标识码:B

1 建筑工程智能化技术的作用

建筑智能化实现了人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控制的目的,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对信息的有效收集、存储、分析、处理与交换的能力。建筑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对工程建设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需要加强对系统集成做更深层次的系统优化设计、协调、监督及验收。我国在建筑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继续探索,从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为我国的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打好基础。

2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要点

建筑工程实施前,技术管理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理解设计意图,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交底资料,明确任务目标、责任到人。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设计要求和技术交底进行施工,施工工序交接时使建筑结构与装饰等其他结合部位的施工交接清楚。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每道工序,按照设备物资制度对进场的设备和材料进行严格验收,对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不能用于工程的施工中,要加强对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有安装工程的对安装质量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在设备、材料的选购过程中,要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工作,选择供应厂家,同时,要明确区分智能化系统设备供应商和被控监控供应商,要认真详细的把设备的型号、材料跟生产厂家交底,并保证其设备及材料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各子系统的设备接头必须相互匹配,并为开放式结构,协议和接头能满足施工要求,根据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将各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集成到互相关联的系统中。

对于较专业的火灾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应消防、公安部门验收合格后再能用于工程中,自成系统,应建立独立的控制系统确保接口、协议的相对开放,进行数据交换。安全系统要加强对防范部位和要害部门的设防情况的验收,合格后才能运行。系统集成检查系统的接口、通信协议和传输信息等要满足系统集成要求,使计算机网络能实现对各系统的控制。

3 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实施

3.1 实施前的检查

建筑智能化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对设备和材料严格进行进场检查,看设备及材料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是否满足系统的要求。智能化设备的安装应在土建工程和装饰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进行,对各种探测器及传感器的安装要保持与建筑装饰和机电安装的协调一致,施工单位完成安装后,要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待业主、监理、设计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3.2 机房施工

机房是智能化建筑的控制枢纽,应严格控制机房的施工质量,机房在敷设架空防静电地板时,其高度要满足能敷设地下管线的要求,机房高度要留有足够的配线空间,以满足配线施工时的需要。供电应采取两路电源,并可在末端进行那个自动切换,弱电系统的接地要满足峰电位联结的要求,弱电竖井可单独设立接地干线。

3.3 设备安装

现场控制器安装前应对安装位置进行考虑,尽量安装在便于调试和维护的地方,以方便进行检修,对于各类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考虑安装后能正确反映其检测性能的地方,管道上的传感器的开孔和焊接,必须确保被测量的管道的压力试验满足要求后,进行清洗、防腐和保温处理后开始施工,保证设备安装的整齐和牢固,便于加强维护和管理。

3.4 光缆施工

光缆施工前应认真检查光缆是否有倒刺、漏洞等问题,经检查无误后,进行综合布线,进行连接硬件、跳接线等,多模光缆和单模光缆到施工现场后,要加强对其进行检查,主要运用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和光纤长度进行较确定,综合布线的对绞线缆端接时,每队对绞线要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要小于规范规定的长度要求。

3.5 系统检测

智能化系统安装完成后,可根据事先制定的检测方案进行初步调试,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系统与其他系统要建立联动关系,以保证智能化技术控制的整体性,等检查数量、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符合系统要求。同时要对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及系统功能进行现场测试,所有的系统都测试无误后即可进行正式工作。

4 智能化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智能化技术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建筑智能化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单一的技术和设备产品,而是在实践中多学科多专业多技术等综合运用的产品,要使智能化技术得到发展需要多个行业、部门的协调发展,需要制定统一计划。在智能化技术运用中各部门、各行业不能有效协调,使智能化不能有效发挥。智能化建筑虽然在世界上得到一定的应用,总体来说,技术不是很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还需要很多部门大力配合。

智能化建筑技术的发展不光光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多领域共同合作的问题,由于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起步较晚,其市场主要以国外的技术为主,针对这样的形势,政府应加大对此类技术的扶持力度,才能促使智能化的有条不紊的发展,跟国际智能化技术接轨。在实际的应用中要加强对技术的协调,只对智能化各个专业子系统进行系统间的协调是不够的,更需要协调项目过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智能化建筑涉及的知识面广、专业多,由于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往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受传统的设计思想较深,以致不能有效地进行智能化建筑设计,对产品的设计产品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虽然已开始进行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但对其发展策划还未制定详细的细则及技术政策的激励机制,还未能与知识经济技术的紧密结合,所以我国仍需要加大投入,推动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建筑工程智能化技术是目前建筑业的发展趋势,为了跟国际接轨,要不断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经验。由于智能化技术涉及的范围广、专业多、学科多等需要相互之间协调,才能推动智能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建筑工程智能化的专业水平,实现多专业、多部门间的相互协调。

参考文献

第9篇:用电检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税务稽查;对策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重要步骤和环节,是税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一种形式。随着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税务稽查管理及查账软件应运而生,这标志着税务稽查工作走上了信息化管理时代。

一、会计信息化对税务稽查的影响

(一)稽查地点更加灵活,税务稽查效果更加显着。在手工会计中,稽查人员一般采取现场查询方式进行税务审计。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稽查人员可以在企业现场通过电脑查询的方式进行税务审计,这样不仅可以现场答疑,也不易泄密,而且查询的效率和准确性较高;稽查人员也可将相关数据资料通过打印机输出到纸上,以便于税务稽查人员存档;稽查人员还可将数据输出到磁盘上或通过互联网方式取得资料,这样既能方便税务稽查人员快捷地取得数据,又不影响企业日常工作。

(二)会计信息化核算程序和方法对税务稽查的影响

1、会计电算化账务程序的电子化。税务稽查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有效利用信息资源,通过建立信息应用平台,广泛采集和积累信息,迅速流通和加工信息,有效利用信息。税务稽查信息化同时也是强化管理的过程,通过税务稽查与信息技术运用的结合和相互促进,规范税务稽查业务流程,减少稽查执法的随意性,增强稽查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降低税务稽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促进稽查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税收执法整体水平的提高。但会计信息化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财务数据增加、修改、删除都是在计算机上操作,操作可以不留痕迹,给税务稽查带来诸多不便。

2、计算机做账可以使企业设置更多账套。手工会计操作过程中,都是纸介质上的会计内容,企业如果使用电算化管理软件可以建立999套账套,企业财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账套,可以有内部管理使用,也可以有对外报送使用,账套与账套之间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填写不同的数据。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对以前的账簿或修改、删除、添加财务数据后的账簿进行备份保存。

3、多台计算机建立账套,多人员操作不同账套。会计电算化软件强调的是人、财、物、产、供、销全面结合,会有相应的模板全面综合操作,也会有相应的权限人员进入不同的模块操作。比如,系统管理员对电算化管理软件进行系统操作,财务主管对总账模块操作,仓库主管对存货模块操作等,因为计算机操作,会导致一人身兼数职,人员分工不明确,违反财务规定,影响税务人员稽查工作。企业可能为财务账套设置密码、隐藏服务器或异地设置服务器等,逃避税务监管。

4、会计信息化对税务稽查技术的影响。当前是信息化社会,我国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了电算化,相当数量的小型企业也使用了财务软件,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由于经济和财务的信息量和业务量相当大,传统的稽查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或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税务部门的税务检查要适应高科技发展的要求,将传统的税务稽查方法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开发出先进的税务稽查账务系统,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税务稽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5、会计信息化对税务稽查人员的影响。电算化税务稽查是对会计、税务、稽查、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综合,为了应对信息化下管理企业的税务稽查,税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需求必须做适当调整,税务稽查人员不但要具有丰富的会计、财务、税务稽查知识和技能,熟悉财务、税务法律、法规,而且应该熟练掌握财务会计软件的核算程序、核算方法和操作要点。

二、会计信息化在税务稽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软件易做假账,稽查环境更加复杂。与手工会计相比,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中,安全问题是造成税务稽查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环节面临安全威胁:一是纳税人会计信息提取数据的操作环节;二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会计信息的保管环节。在操作环节中,操作失误或病毒破坏很有可能造成纳税人会计信息系统崩溃,导致纳税人会计信息的丢失或泄露;在保管环节中,稽查人员是否能够对其取得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保密。纳税人处于安全问题的考虑很可能产生不信任和不配合的心理,使税务稽查的环境十分不利。

(二)会计核算软件版本繁多,稽查人员难掌握、难鉴别。会计软件种类繁多且软件开发的语言、开发工具不尽相同,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税务稽查人员,很难掌握软件的操作。电算化软件可以灵活地进行备份、恢复,再利用恢复后的账务数据进行数据的调整,很多软件都提供了业务处理过程的反结账、反审核功能,使得会计数据的删除、修改不留痕迹,使稽查人员难以应对。

(三)税务稽查软件的研发相对滞后。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利用计算机辅助税务稽查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审计电算化即直接采用计算机程序对企业财务软件的数据进行合法性审查,在税务稽查这个专业领域中的运用还远远不够,可以说税务稽查应用软件的研发只是刚刚起步,还不能满足税收稽查工作的要求。

(四)税务稽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税务干部队伍素质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之间 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税收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税收业务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遭遇断层。税务稽查信息化是税务机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稽查相关数据的采集、处理、应用,提高执法水平,强化管理的过程。税务稽查信息化的同时也是强化管理的过程,通过税务稽查与信息技术运用的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规范稽查业务流程,减少稽查执法的随意性,增强稽查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降低稽查成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也可以促进稽查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税收执法整体水平的提高。

(五)稽查审理缺乏统一标准。现行综合征管软件审理环节中,由于没有对具体违法行为进行分类归集,因此无法将法律法规与具体行为进行分类归集并自动结合形成定性处罚监控,造成了审理人员审理定性的随意性,无法对审理行为进行有效监控。

目前,税务综合征管软件及许多地方自行开发的税务应用软件中稽查文书未按照总局统一样式设计,致使各地区稽查文书样式不统一,内容也不能满足总局对稽查工作的要求。各地区自行开发的税务应用软件中,存在着大量自行设计的内部传递文书,用于满足内部业务流转,其作用相似、样式各异、项目参差不齐,并且相关文书没有相互校验功能。软件只提供word模板,必须依靠过去的手工劳动,依赖稽查人员将稽查结果、审理结论录入。

三、应对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管理机制,加强对会计核算软件的管理。要对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数据输入输出和处理程序、整体运行环境等方面制定规范性要求,如规定会计电算化软件具有自动记录功能,严禁纳税人擅自修改或删除会计数据,必须保留会计数据的修改痕迹,以便于税务稽查人员根据上机日志开展稽查工作;制定统一的通用数据接口,主要是要求各种商品化会计软件之间能实现相互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保证税务稽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税务稽查人员应参与会计软件的开发,尽早发现会计软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二)对电算化税务稽查在法律上予以规范。整合现有税收政策和法规,并形成完善税务稽查政策法规信息库,明确法律依据。利用税务稽查政策信息库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对检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统一把握尺度,避免出现对不同企业提出的相同问题适用不同税收政策的情况。

税务机关应与财政部门配合,成立专门的会计电算化推广普及部门,完善会计电算化软件选择的管理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流程,并积极推广税控装置的使用,以规范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行为和纳税行为。同时,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对实施会计电算化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是征纳双发的权利和义务。

(三)开发稽查专用软件,提高税务稽查信息化的应用深度。国家税务总局应统一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积极研发稽查软件,使该软件既科学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在税务稽查实践中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对目前已存在的税务稽查软件,必须加强税务稽查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但要将手工税务稽查的内容、程序和方法等编入计算机中,还要利用网络技术逐步建立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税务稽查信息港,实现对稽查信息的及时共享和有效利用。

开发税务稽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稽查工作全流程监控,提高税务稽查的管理水平。税务稽查管理信息系统以《税务稽查工作规程》为基础,覆盖税务稽查工作的下达检查计划、实施税务检查、审理和执行四个环节,实现对税务稽查工作从开始到结束全流程的监控。通过税务稽查管理信息系统可也及时准确地掌握检查计划下达和分配情况、每个检查户的检查进度、各个检察环节的阶段性报告、检查处理结果和执行情况,以及每个稽查部门的补查收入和每个检查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成绩,以实现对税务稽查工作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提高税务稽查查补收入预测的准确度,保证税务稽查工作高效运转。

(四)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税务稽查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大力组织计算机系统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税控设备以及应用系统的培训。同时,学习西方国家税收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充分了解自己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所需,以及怎样选用相适应的信息及网络技术,发挥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

强化信息管理制度,加强稽查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保护被稽查单位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确保采集来的信息不被泄露,从而免除被稽查单位对其信息安全的担忧。要求税务机关要合理配置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结构,即税务机关不但要有会计和税收专家,也要有信息技术专家、计算机辅助稽查技术的研究开发人员等。

加强单位间的协作,增进稽查软件的实用性。加强国税与地税部门在稽查方面的信息共享,及时掌握相关稽查部门的检查情况,以便于互通信息,提高稽查的工作效率。

总之,会计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税务稽查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是给新时期税务管理工作带来变革的机遇。税务稽查应尽快适应这种变化,主动出击,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自身学习,掌握先进电子技术,建立现代化的税务稽查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新环境下税务稽查的系列问题,进一步强化税务稽查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袁咏平,谵君.电算化会计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