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竹子的作文范文

竹子的作文精选(九篇)

竹子的作文

第1篇:竹子的作文范文

“竹子为什么不开花?”

“因为它们也无可奈何。”

“竹子为什么永存绿?”

“因为它们……”

我居然回答不上来。

而后,她转过身去,泫然泪下。我遏抑住自己,不让泪水掉下来。

……

我椅在窗口,望着随风摇曳的竹子,尽管外表摇晃,内心的根,仍在原地。回想离别那场面,我们就只留下这几句话。

她叫Z,我的朋友。

迩来我不知道她在干什么。她不喜欢打电话什么之类的通讯工具进行联系,就这样,我们一直保持着淡淡的友谊。

上中学了,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我们跨进了不同的校门,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彼此依旧萦系,或许这足够餍足了。

屈指一算,和Z分别将近百日了吧。我忽然有种想见Z的欲望,可是怎么见到她啊?呵呵,我苦笑几声。

可我还是冲出了家门。熙熙攘攘的街上,还是感觉有点孤独。

“Z!”

我似乎看见她了。可她怎么不答复我呢?

“Z!”

我又喊了一声,我确定我没有认错。

我跑了上去,可是她消失在人海茫茫中了。

回来的路上,我悱恻不安。她到底是怎么了?怎么不理我?我想了好多。可能是因为她没有听到吧,不过不可能啊,她明明看到我了的,又或许,她有急事没时间吧,可是有什么事情连这一句回答都可以敷衍过去吗?

有时候真的太累了,想的多了,也就累了,人太复杂了,纵而也就形成这个复杂的社会了,可是Z,不管有多复杂,多难以启齿,至少,你得给我个理由啊。

这天,我还是忍不住打电话CALL她,打了好几次都不接。我真的气愤了,干脆,直接冲到她的家中。

门锁住了,我喊,没人回答我。

在学校的日子,精神恍惚,我们到底在演绎什么?

几天后,下了场大雨,Z的妈妈来找我,她的眼里闪着无数泪光,我问她怎么了?为什么?

“Z,她……她病有点严重了。”

“什么?”我望着Z的母亲,“病?她病了?怎么不告诉我?”

“不要急,她,她的眼睛不太好……”

“她现在在哪?医院?”

想到这,我立刻冲了过去。

医院很安静,静得可怕。我打开房间。

“Z?”

我叫了声,她轻声地应了句,留给我孤单的背影。

“你怎么不告诉我?傻瓜,为什么不理我?就因为眼睛不好?”

我边说,那泪也流了下来,Z也哭了,哭得很厉害。

“我……我不想让你担心”

“傻瓜,你想让我自我焚烧是不是,这样我更担心,自私的小家伙,不准哭。”

她哭得更厉害了,我陪着她哭,我不知道眼睛坏了,将来的生活会是什么,冷冷清清一世界,孤孤单单一个人,饱受折磨?我不敢想太多了……

在她耳边,我轻声告诉她:竹子永存绿,因为我们永存情。

第2篇:竹子的作文范文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就是你们朝思暮想的竹子老师。”这句经典的台词对于每个看过他视频的同学来说,一定并不陌生。他是谁?没错,他就是我们朝思暮想的竹子老师。

竹子老师个子不高不低,身材不胖不瘦,大约二十五六岁,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满腹经纶。竹子老师上课活灵活现,妙语连珠,语言风趣幽默,时常令我们捧腹大笑。记得有一次,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一大张纸,已知卷起后的体积,求展开后的面积?竹子老师把它联想成了一卷厕纸,并说要把它“拉”出来,这使同学们不约而同的联想到了“拉”的另外一个意思,教室里哄堂大笑。竹子老师还是个自恋狂,上次讲“计数”时,他出了这样一道文字计数题:“我”“爱”“竹”“子”一共有多少种读法?最后他还自豪地说:“这句话一定深深的存在你们的心中。”

竹子老师还有一个称号——“拖堂天王”。竹子老师上课总是拖堂,最少也要拖个一二十分钟,上次竟拖了37分钟。更“可恶”的是,每次快下课时,有同学问老师现在几点了,老师给出的答案总与实际时间有很大偏差(这样显不出他拖堂)。下课时,竹子老师还会风趣地说:“今天就拖到这里,我们下次接着拖。”(其实我们都明白,老师拖堂是想让我们多学一点知识)

看!这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拖堂天王”——竹子老师。哦,我爱竹子!

六年级:Struggle

第3篇:竹子的作文范文

它的外表十分光滑,枝干长得很像甘蔗,但却比甘蔗粗上那么一圈儿。一节一节地往上蹿,逐渐变得像甘蔗一样细,于是生长小枝。它的小枝长得有点儿呆板,但却很有规律,一节又一节,但却始终不是一条直线。小枝还不及一个孩子的小指粗,但却很难能将它从中间一分为二。与众不同的是,小枝还能继续分枝。

在这些节枝的顶端,生长着两片或三片细又长的叶子。大多为深绿色,薄薄的。但在绿色中却夹杂着许多咖啡色的枯叶。叶子随着阵阵清风在空中尽情摇曳;一丝风也没有时,枝叶则向下低垂或向上倒立着;风若大一点儿,它们则与风一起“合唱”一首萧瑟的歌儿。

一根又一根的节枝与一片又一片的绿叶交错,使得它看起来十分茂盛,几乎找不着一点儿空隙。满地的落叶也算得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它的幼芽可以食用,外表裹着一层又一层棕色或绿色的外衣。听说它的根在地底下分布得十分广大,有好几平方公里宽呢,只可惜不能够亲眼瞧瞧。在枝干的周围两、三米处,几乎不长其它植物,连生命力最为旺盛的草,都很难能找到踪迹,可能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都被它深深埋藏在地底下的根给吸收完了吧。

第4篇:竹子的作文范文

一、从竹品中提炼育人精神

竹在中华文化中早已被人格化,人民把竹子形态特征总结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白居易在《养竹记》中,从本固、竹直、心虚、节贞四个方面概括了竹的高尚品格: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心;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将竹比作贤人君子。

“君子”是个古老的概念,在周代就有“君子”一词。最初,君子就是贵族的意思。后来,孔子对“君子”的内涵进行了转换:一个人虽为平民,但只要具有德行者,即为君子。因此,人人皆可成君子,而成为君子也因此成为中国人做人的理想。为此,学校以培养素养崇高、道德完善、有社会责任感、刚毅进取的未来社会建设者为目标,推行少年君子教育。

按孔子的君子论,人并非天生就是君子,要成为君子,必须加强修养。这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着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在古文化中,竹品有“十德”,即正直、奋进、谦逊、质朴、奉献、卓尔、善群、性坚、操守、担当,这几乎包含了所有关乎“君子”的主要特质,而其中的每一“德”都是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具备的品行修养,每一“德”都是构建“现代少年君子”教育系统的最好元素。为此,学校不断深入挖掘“竹品”内涵,寻找“竹品”和“人品”之间的教育关联,并围绕培养少年君子这一育人目标,从竹文化中提炼出“谦、和、刚、进”四字作为校训核心词。

谦――虚心,不自满。“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以此教导师生待人要谦恭,求学要谦虚,处事要谦慎。

和――相安,谐调。竹子逐群而生,是现代团队精神的最佳诠释。以此引导师生学会团结协作,与人相处和洽,同时实现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刚――正直,坚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竹子坚韧、挺拔、顽强不屈的气节值得在校园弘扬。以此勉励师生不畏困难,炼刚健体格,铸刚强意志,修刚正品行。

进――向前、向上发展。竹子节节奋进的精神能鼓励人不断进取,勇于突破。以此激励师生勇于进取,大胆创新,努力追求进步。

四字校训熔炼了竹的精神品质,为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从竹品中提炼育人精神,对培养学生良好精神品格大为有益。

二、从竹品中挖掘德育内容

为了弘扬竹之精神,培养少年君子,在校园内形成“谦虚、正直,坚韧、向上”的人文精神,学校充分发掘竹文化中蕴含的传统美德教育元素,以“竹”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精神品格。比如,组织开展“咏竹”诗歌大赛、“赏竹”作文比赛、“颂竹”演讲比赛、“赞竹”故事赛、 “画竹”书画赛、“品竹”手抄报制作、“竹工艺”创新大赛等等。正可谓竹德处处在,润物细无声,学生在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规范自身言行,提升综合人文素养。

实践中人们发现,在竹的品格精神中,有两点是独特于其它植物的,一是它的“虚心”,二是它的“有节”。富有意味的是,虚心与有节都与儒家文化中的“礼”相对应。礼是君子与人交往之道,“礼”与“德”相互依托, 相辅相成。因此,我们向学生提出在待人接物中做到有礼有节,遵守人和人交往的礼仪规矩,不妨碍他人,对他人表示尊重,做人不卑不亢,有礼貌,懂人情。据此,我们还以礼为主题,在校园内开展了“学礼仪,养品行”教育活动,如开展“学文明礼仪,做谦谦君子”“文明礼仪,从我做起”“文明有礼,友善待人”“争做有道德人”“学餐桌礼仪”等一系列德育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礼仪、课堂礼仪、交往礼仪、家庭礼仪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少年君子之风范。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竹在文学、书画、音乐、民俗、造景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特色。这些元素都非常适合学校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为此,我们在教材的校本化处理方面做出相应行动,各学科教师都自觉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竹”文化元素,使学校的特色主题融入学科的日常教学之中。

如把竹文化渗透在美术教育中。画竹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具有相当地位,为此我们除了组织学生观察竹之形态,用手中的画笔作画外,还引导学生用竹叶、竹枝、竹皮等材料制作成贴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此外还组织学生观赏古今大师画竹的作品,丰富他们的艺术审美体验。

竹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历代皆有咏竹赋竹的佳作,创造了难以计数的文学作品。如《诗经》中就有大量竹诗;而清代画家郑板桥创作的七言绝句《竹石》,更是赞颂了竹的刚毅。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与竹相关的文学作品时,不单让其更深入地了解竹品,增长知识,更提升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当学生尝试以不同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时,也提升了写作水平。

又如把竹文化渗透在自然科学教育中。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寻竹之旅”的专题研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了解竹的种类、生长习性、用途以及竹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

再如把竹文化渗透在音乐教育中。利用音乐课让学生欣赏有关竹的曲目,并在学习吹奏竹笛、葫芦丝等乐器的过程中,了解古今竹制的乐器,如“笛”“萧”“笙”“筝”“竽”等等。

三、以竹为主题构建校园文化环境

竹四季常青、姿态优美,具有声、影、意、形等“四趣”,将之运用于学校环境文化建设非常方便且适宜。因此,我们不断对校园环境进行以竹文化为主题的整体设计和改造,形成了以“品竹园”为代表的竹文化校园景观,包括有校训文化墙、竹德文化柱、竹之“茁壮”文化石等,其中还建造了种植达二十多个品种的竹园,起名为“品竹园”,其寓意一是希望师生在竹园中欣赏到竹的形状与姿态,二是希望当师生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时,能习行竹的品质与修养。同时,我们还在学校走廊上悬挂各种竹制中国传统乐器,如排箫、竹笛、葫芦丝、二胡、快板等等,以此构建具有浓厚竹韵的校园育人环境。

在开展校园竹文化环境建设的同时,我们还紧紧围绕竹文化主题,结合班级实际,开展特色化班级文化建设。比如,师生们共同设计以竹文化为主题的中队名,如君子竹中队、方竹中队、琴丝竹中队、佛肚竹中队、刚竹中队、慈竹中队等等;在竹品竹德中提炼出各班的班训、班规与努力目标;在班内墙壁上悬挂古今名人颂竹的诗句。这样通过不断优化班级文化环境,校园内逐渐形成了浓郁并富有特色的班级竹韵文化。

近年来,学校在以“品竹内涵,养竹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德育工作中,不断探索以竹养德的有效途径,通过“竹文化”活动形成竹韵书香的校园文化特色,使学生成长为有爱、有德、有礼、有才、有艺的少年君子,日后必能肩负起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繁荣祖国的重任。

第5篇:竹子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竹文化;园林;应用

Abstract: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bamboo culture, bamboo culture landscap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modern landscape, become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garden. In the modern garden, bamboo cultural landscap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plant design.

Key words: bamboo culture; landscap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3

我国竹文化渊源流传,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1]。竹子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极高,而且具有栽竹费工少、成本低、效果好、一次栽植、常年观赏等特点,成为优良的园林配置植物。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上升到绿化、美化、文化多元一体的层次上来。而竹作为富有文化内涵、品味,充满吉祥寓意,又有广泛造园价值的植物必将在新一轮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大放异彩。同时在倡导公民道德建设中,竹文化特别是竹的精神和文学形象对现代人思想品德的熏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升人的素养,激发人像竹一样养成虚心坚韧、刚直坚贞、高风亮节的君子之德。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竹景更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为现代园林带来了无限的诗情画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竹文化的内涵

纵观五千年中国文明史,我们会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竹这种自然植物渗入到了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因其独特的生物型态特征,如挺拔秀丽的竿、坚韧硬朗的节、四季常青的叶、中空虚心的腔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契合,被人格化,象征着虚心谦和、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操行以及柔韧、孝义精神,其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禀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历史个性[2]。

竹在中华文明中远非一般的纯生物意义上的植物,而是“人化”了的自然,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观念、思维和理想等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一种反映与体现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外化形式的文化景观,一种传达与表现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宗教精神、人格理想的文化符号。因此,中国人生活中的竹,普及人类生活诸领域,又内化到以价值观念为轴心的精神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竹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深深根治于国人的心中。文化性作为园林造景的重要原则之一,所谓的“竹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竹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竹的文学形象、有关竹的历史典故和故事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住在我国古代社会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苏轼曾说过“宁可食物肉,不可居无竹”,可见,我们祖先很早就对竹有着特殊的情节,并将其广泛应用于造园中。

2.竹文化在园林的应用

2.1历史

早在3000多年前人们就将竹作为美化宅院和环境的材料。周代,我国园林刚开始时,竹就应用于造园。秦代,秦始皇修建“虚明台”,从山西云冈将竹子引种于咸阳宫庭园林。汉代的上林苑、永安宫等皇家园林亦有种竹的记载,其应用已初具规模。魏晋、南北朝时期,部分文人不满现实,隐逸山林,产生了模拟自然的山水的造园思想,竹也被广泛用于造园。如王维亲自建造的自然山水园林辋川别业中,竹是主要植物材料之一。其中以竹为名、以竹景为主的景区有两个,即“竹里馆”和“斤竹岭”。宋代的山水园林进入兴旺时期,园林用竹易趋于兴盛,并开始形成“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的园林意境[3]。

明代,园林艺术充满了诗情画意,园林用竹造景也到达了鼎盛时期。苏州的拙政园、无锡的寄畅园以及苏州吴江的谐赏园,都有大量的竹造景,而且竹造景技艺和竹景意境都相当高超,竹与石、竹与亭、竹与水、竹与园路的组合都是巧夺天工。无论是以竹作竹林分隔景区。开辟通幽径竹,形成粉墙竹影及漏窗竹景等都充分展示了竹的婵娟挺秀,意态潇然[3]。

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广东顺德清晖园中则辟有“竹苑”景区,园内修竹与竹苑正门的对联:“风过有声皆竹韵,明月无处不花香”一起衬托的雅静风貌,营造了一个竹与风月相宜的视觉审美空间,揭示了萧萧秋声的听觉之美。

纵观古典园林竹造景形成发展的历程,由简朴到精致,经过了漫长的历程,当把竹的诗情画意逐步写入园林的时候,那种“园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园林艺术感染力也随之逐步增强。

2.2现状

作为传承竹文化悠久历史的中国园林,一直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备受人们的喜爱。中国竹文化深厚的意蕴对竹子造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竹子在中国园林中运用相当广泛,成为中国园林的特色之一。现代园林中在充分应用借鉴古典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一些手法,并巧妙运用竹文化,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兴建了大量的竹子公园、竹子博物馆。典型的竹子公园有北京紫竹院公园、上海万竹园、南京台公园、成都望江楼公园及广州晓港公园等;以竹景为主的“园中园”主要有北京植物园的“集秀园”、杭州黄龙洞圆缘民俗园的“方竹园”、马鞍山采石矶公园的“万竹坞”等。位于安吉县竹种园内的中国竹子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展馆面积最大、展品最丰富、设施最先进的竹子专题博物馆。以下是竹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1)盆景竹

竹子是盆景创作的素材之一,盆景竹现已成为盆景艺术家们对审美艺术的无限追求。现代竹子盆景主要成分“全竹盆景”和“竹石盆景”两大类,另外还有一种不太常见的“竹兜盆景”,又称“倒栽竹”,实际是用孝竹等丛生竹种的竹兜外露而制成[4]。理想的盆景材料都是外形奇特,体积较小的竹种如龟甲竹、观音竹、小佛肚竹、翠竹、凤尾竹、菲黄竹等。比较著名的盆景竹有周痩娟的竹林七贤和竹趣图,体现了竹子的精神风格。

(2)竹篱

大部分种类的竹都具有枝叶繁茂、速生易长的特性,可做耐修剪的绿篱,并以丛生竹、混生竹为宜;适合的竹种有孝顺竹、青皮竹、慈竹、吊丝竹、花吊丝竹、凤尾竹、花孝顺竹等。在景观设计中,载竹成丛成行的绿篱,既可作为园林空间的景界,又可划分空间,比以建筑物分割空间更为自然,而且可以增加主体层次,同时经久不塌,与自然景观调和一体。在庭院中使用竹篱可提供视觉的屏障,又具防风功能,亦可应用于街道与屋舍边,起隔离作用[5]。

(3)竹丛

三株以上同种或几种观赏竹组合在 一起的种植这是在自然式园林中一种要求较高、艺术性较强的种植方式。在观赏竹类植物配置上常常运用这种方法。将观赏竹类植物作为一个类别群体种植,这种种植方法更加突出了群体美,增加群体的感染力,突出人造景观的意境,增强了观赏竹类清幽挺秀,超俗脱群的崇高韵味,使人们在成片的观赏竹种植园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竹海涛涛,返朴归。观赏竹类植物千姿百态和绚丽丰富的竹秆色彩,令人叹为观止。同种观赏竹类植物成组植、疏密有致,再配以球形灌木或片植草坪,高低错落,顾盼生情。这种植物群落并不能在自然界直接生成,园林设计手法已经跳出了模仿自然的框框,但从其植物材料的应用,色彩的搭配、园景的构图上看,无不获益于大自然。这种人工美是经过精练提取的纯净的自然美,得益于大自然的法则,自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钟爱。近年来不少植物配植较成功的生态旅游风景区房地产楼盘、公园、小游园、庭园等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4)竹与亭台楼阁及其他建筑物配置

在亭、台、楼、阁附近,栽植数株翠竹,不仅能使色彩和谐,而且配衬出建筑的秀丽,使掩映筑物体还以自然的形态和优美的质感。竹载于庭院的墙边、门旁,不仅具有阻挡、隐蔽作用,还可以丰富庭院色彩,能创造出幽深的环境。景门两侧配置修竹,能使空间增添景色。古典园林造景中常采用粉墙竹影、窗前种竹等作为竹造景的手法。

(5)竹与园路

自然式园林在空间布局上,需要讲究道路的曲折起伏,如果曲折道路没有必要的视线遮挡,就不可能有空间虚实之分,必然会使人感觉到只有“曲折之趣”而无“通幽之感”,为了使自然式园林更富有意境变化,可选用散生竹构成疏通的空间“虚隔”,亦可选用选用丛生竿密的竹丛进行封闭型“实隔”。在园路两侧种竹,使夹道皆竹,形成竹径,竹旁再点缀石笋数片,产生“竹径通幽”的效果。为了丰富色彩,可配置一些色彩艳丽的黄金间碧玉或碧玉间黄金等观赏竹种,或间植几棵乌桕之类的彩叶树木,起点缀作用[6]。

(6)竹与其他植物的造景

竹,中空外直,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与梅、菊、兰并称为四君子,因此竹文化成为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窗口,而竹也作为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竹子虚心、有节、坚韧、挺拔的自然属性,特别适合文人士大夫的雅致情趣。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竹子景观配置手法,如“岁寒三友”、“四君子”、“三益之友”等等。竹子与其他植物合理配置即成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如北京紫竹院公园的“八宜轩”位于青莲岛上,前临一池荷花,背依万竿修竹,景色怡人。

(7)竹与水

水边植竹,不仅可以表现出“水可净身、竹可静心”的意境,而且倒映水中,也可形成独特的景观。水体的竹子造景应因地制宜,对于溪涧曲水的自然式山石驳岸,宜配置小型丛生竹,如箬竹、菲白竹、凤尾竹等,其体量与山石驳岸应协调统一。对于大面积水体的缓坡驳岸,宜配置大中型竹林景观,水中竹林倒影与岸上竹林动静的对比,增加了竹林景观的空间层次。竹与假山、景石、水体明净幽深,使景观呈现山林之美,自然之态。

(8)专类竹园

专类竹园主要收集各种竹类植物作为专题布置,在色泽、品种、杆行上加以选择相配,创造一种雅静、清幽的气氛,同时兼有观赏、科普教育的作用,主要以竹类公园为主。

中国园林植物造景深受历代山水、石头 诗、情、画、哲学思想及至生活习俗的影响。植物造景的手法在材料选择上,十分重视“品格”;形式上,注重色、香、韵、秀、美、胜、意,不仅为了绿化,而且还力求溶于画中,要具画意;意境上,求“深远”、“含蓄”、“内秀”。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喜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诗情画意般精巧玲珑的景点布置,可设计出恢宏壮观,气吞山河的园林景观,也有“曲径通幽”的文化意境。求新求异也成为一 种审美的潮流,中国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吃住行,处处竹相连。在配植手法上既沿用了传 统的手法,又不仅仅满足于完全师法自然,创造出清幽、悦志悦神,蓬勃洒脱,风景宜人、古今相通,郁郁葱葱的园林景观,达到和谐通俗,创造出高文化品味的的园林意境。

观赏竹类植物的丰富多彩给园林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现在的园林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运用多种设计手法,使观赏竹类植物在人们面前展现出其前所未有的形、意、胜、趣,给人们带来美不胜收的园林景观和中国竹文化的博大精深的意境。

参考文献

[1]蒋亚芳.园林用竹的研究[J].竹类研究,1996,(1):22-34.

[2]金荷仙,华海境,方伟.竹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J].竹子研究汇刊,1998,17(3):66-69.

[3]陈其泽.王裕霞观赏竹与造景[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1:39-40.

[4]张新明.观赏竹在园林绿化中的功能及其发展方向[J].竹子研究汇刊,1999,18(4):24-26,48.

第6篇:竹子的作文范文

竹刻自明末清初以来,一直被竹刻学者划分为两大流派,即嘉定派和金陵派。重雕轻刻的嘉定派,素以技精艺巧享誉天下。而金陵派则重刻轻雕,且往往只就其天然形态,稍加凿磨即成器,匠心独运,以自然天趣见胜,故更受文人学者所珍视。

浙江竹刻兴盛于清乾嘉之后。与浙江的书画篆刻等艺术相似,浙江竹刻也有重学者文人作品,而轻匠人作品的传统。讲究作者的学养,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功底所在。作品崇尚文气和书卷气,以能体现文人气息为上。所以浙江竹刻被概括为文人竹刻。刻竹技法都尚浅刻。刀法崇尚简洁拙朴,以自然天趣和再现书画笔情墨趣为最高追求,被视为濮仲谦金陵派一脉。

我自幼爱好美术、工艺,7岁学画,12岁学篆刻,后来又学过民间木雕,1979年开始专攻竹刻。我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农桑并重,商业繁华的千年古镇――石门湾,地处江南大运河旁,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从小就知道家乡出过一个艺术大师丰子恺,他是我幼小心灵中崇敬的偶像。

从事竹刻后,我一直追踪着文人竹刻。因为我所推重的竹刻品格,是简朴高雅。简朴者,一是竹材价廉易得,绝非贵物。二是竹件刻就不须敷色、涂油、髹漆,刻毕即成。拙朴简洁,既无富贵气,亦无脂粉气。高者,是竹刻的艺术价值高于一般工艺品。因竹材价廉,不为人所重,刻者必须殚精竭虑,创造多种技法,博采各种题材,度形制器,状态写神,发挥竹材特点,攀登艺术高峰,方能与十分珍贵的玉、犀、牙、紫檀等刻件一争短长。雅者,是竹刻艺术最富书卷气,最受读书人喜爱。最能体现这一旨趣的竹刻,即是文人竹刻。

我心仪文人竹刻,又自幼喜爱丰子恺先生漫画和书法,以为丰先生漫画最有文人画气质,非以画技取胜,而以学养立根,与简朴高雅的文人竹刻颇多神合之处,故在掌握了竹刻基本技法后,就试着以竹刻去表达我所喜爱的丰先生书画。

竹子是君子型的植物,《幼学琼林》说:“竹称君子,松号丈夫。”而丰先生则是文人中的君子。因此我觉得用节实竿挺,虚中洁外,筠色润贞的竹子来比拟丰先生,用简朴高雅的竹刻来再现他的书画是最合适的。

我萌发选取丰先生的书画为竹刻题材,起初纯粹是出于对丰先生书画的喜爱。我的斋号叫“容园”。有容乃大,为人、做学问都应有这种精神。我把丰先生的书画包容进我的竹刻题材之中,也正体现了“容园”的旨趣。

未能意料的是,这些以丰先生书画为题材的容园竹刻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了很大反响,而且都是赞誉和鼓励。因为这个世界上,喜爱丰先生书画的人有很多很多。尤其是一些文化人,他们因喜爱子恺书画而喜欢了容园竹刻。

最初给我鼓励的是丰先生的子女。丰陈宝阿姨、丰一吟阿姨。她们第一次见到我的竹刻,都惊喜不已,简直当作了一项重大发现。一吟阿姨说:“父亲的漫画、书法被摹刻得如此神形毕肖,真令人称绝。”于是,容园竹刻很快被介绍给丰先生的朋友、学生,以及许多喜爱丰先生的学者、名人。

广洽法师是新加坡著名佛教领袖,是弘一大师弟子,又是丰先生的方外莫逆。长期在南洋弘法,同时为宣扬弘一大师、丰先生的佛教精神和文艺思想做过大量工作。他见到容园竹刻后自然十分欣喜,给予了很多的赞许和嘉勉。1985年9月,趁来桐乡出席缘缘堂重建落成开放仪式机会,特地安排见面,当面鼓励。以后他多次将容园竹刻介绍给新加坡佛教、文艺界名人。

明川老师,笔名小思,是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是研究丰子恺的著名学者,平生景仰弘一大师和丰先生,故对子恺书画竹刻尤为珍赏。1985年9月,在她为《香港文学》第9期主持编辑《丰子恺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特辑》时,特地将容园的竹刻作品选编其中,以示对容园子恺书画题材竹刻作品的肯定和勉励。

孙淡宁女士,笔名农妇,是旅美著名华裔作家,曾任香港《明报》秘书长。其散文文笔之美,见解之深,在海外华人圈中享誉极高,故有“有中文书的地方,就有农妇的书”之誉。她从小就是丰陈宝阿姨的小伙伴。丰先生的散文和书画对她影响很深,她特别关注子恺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前景。她在陈宝、一吟处见到容园竹刻后非常惊喜。听了丰氏姊妹的介绍,她便决定要在访问重建中的缘缘堂时,见见我这个以竹刻来再现子恺书画的晚辈。在她给了我很多鼓励和有益的指导外,还答应带一件竹刻到台湾,转送给林海音女士。这世界上,很多痴迷丰子恺艺术世界的人,原来都是熟知的好朋友。

林海音女士,是台湾著名作家,创办有纯文学出版社,但大陆读者,是在她的小说《城南旧事》被改编成电影后,才喜欢上她的。她钟爱弘一大师和丰先生的作品,翻印出版过《护生画集》。当她收到我的子恺书画竹刻后,给我来信,告知其欣喜之情:“别提多么喜爱,欣赏很久,又从电话里向马逊打听到一些有关您刻竹之事,因此欣赏之外又加上钦佩不已。”她还写了《刻竹三层――叶瑜荪》一文,发表在台北《中央日报》上。后来她编辑《弘一大师与丰子恺》一书,特地选用了我的子恺书画竹刻拓片作为封面和封底。1990年5月,她来大陆访问,特地邀请丰一吟阿姨和我在上海见面。虽是第一次相见,但如老朋友一般无拘无束。因为大家早已由丰子恺先生结缘成了志趣相投的朋友。

在很多前辈和师友的鼓励支持下,容园竹刻完成的“子恺书画”作品日益增多。随着热心人士的不断推荐和介绍,喜欢容园竹刻者越来越广泛,希望我的作品去海外和港台展览的建议声也越来越高。

1994年12月,著名文博学家王世襄先生,应邀赴香港作“古代主要竹刻流派和现代竹刻家”报告会。王老行前嘱我提供三件作品,由他带往香港一并进行介绍和观摩。

1996年3月,为了纪念广洽法师圆寂两周年,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特邀了弘一大师在俗孙女李莉娟,丰子恺先生丰一吟,学生胡治均、彭智敏等,同时也邀请我一同赴新加坡参加“弘丰传人作品展”。把我的竹刻作品带到星洲举办展览,也是广洽法师的遗愿。因为他们都已把我这个以刻丰先生书画为长的刻者,视作弘一大师、丰子恺人品艺品的传人。

孙淡宁女士自见过我的作品后,就一直酝酿如何把容园竹刻展示给台湾朋友的计划。她积极地协调台湾民间力量,计划邀请丰陈宝、丰一吟姊妹,带着丰先生书画作品去台湾举办展览,同时把容园竹刻一同附展。她并嘱咐其女儿、台北华梵大学马逊校长参与筹办此事。可惜碍于当时的和文化交流审批的复杂性,迟迟未能实现。直到2004年8月,由台湾云林县文化局出面邀请,浙江桐乡市文联组团,才完成了“丰子恺漫画艺术展”赴台展览的愿望。容园竹刻和我本人都参与了这次来之不易的展览及交流活动。

回顾容园竹刻的台湾之行,主要还是托福于丰子恺先生的因缘。因为丰先生在台湾有着很大的影响,至今仍拥有众多的热心读者。

第7篇:竹子的作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4--01

文人与竹有着不解之缘。历代文人以诗表达竹、以文赞美竹、以画描绘竹,把竹比作君子、知己,或用竹的品质来赞美文人雅士的德行,得意时写竹,失意时也写竹,竹似乎就是文人的代身。然而,竹为什么能受文人的喜好且代代盛行下来呢?

首先,竹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能生长,其全身都有利用的价值。比如竹笋、竹竿等等,都是竹子赋予我们人类生活乐趣的一种体现。大自然中的竹子来自于人类的生活创造,并且参与人类生活的创造,有益于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就是说,由于生活的创造,使竹成为人的审美

对象。

其次,历代文人赋予竹子极高的人格意义,由于比德作用,竹子的精神逐渐成为文人艺术家追捧的神物。清高俊秀成为竹子的精神指代,也成为文人艺术家寄托思想表达感情的最惬意的工具。文人艺术家借物比兴,有的艺术家借竹子比喻人品道德;有的借以喻志;有的借以寓情;有的借以论世;也有的借写竹来自我表白或陈述自己的身世。从情绪上说,画家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在画竹上得以抒发。正是由于竹子的这个特性,历代文人艺术家把墨竹纳入了君子题材,成为中国绘画中一个长久不衰的题材。

第8篇:竹子的作文范文

竹林在园林景观中起着文化烘托、绿化美化、供材及旅游休闲载体等功能。

1.1园林造园中运用竹文化竹林中的竹子因虚心有节、坚韧常青,竹子、竹林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酷爱、推崇,在我国形成了独特的竹文化。竹子象征挺拔高洁、耿直超凡、不畏逆境、坚韧不屈等文人气质与精神,竹子与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与梅、兰、菊并誉为“四君子”。竹子因形神兼具,在儒家文化中被赋予人格化,代表着谦虚、仁爱、坦荡、无畏、高洁、耿直等。爱竹古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宋•苏轼及清.郑板桥。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中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清.郑板桥在其诗画中多以竹为创作主题。因竹文化历史悠久,所以在我国园林造园中竹子及其竹文化得到广泛运用,如上海的豫园、苏州沧浪亭、怡园等都有竹子及竹文化印迹。

1.2可做园林造景地被竹子是一种生命力比较强的植物,其主干、叶形、竹叶颜色和形态都有明显特点,相对其他高大乔木而言更显挺拔、秀美、颀长。在较小的竹林中可营造竹径通幽、庭园深深的休闲环境;在园林中水体被喻为园林景观的“眼睛”,因此在园林绿地的水边栽植竹子,秀美颀长的竹子恰如景中的“眉”,可营造“眉清目秀”的景观,微风吹来,竹子及其倒影摇曳如拂动香袖,水与竹恰是“眉目传情”,美不胜收;竹石成景也是传承了古人常用的造园手法之一,竹子的柔美可以缓解、柔化景石的生硬感、笨重感,景石如骨架、竹子如衣裳,相互依偎、衬托,增加景观层次感、美感。

1.3可做园林景观造景材料竹子有着较好的物理学性质,可在许多园林环境用来创造、制造出协调环境的园林景观单体或构件。如竹子在园林造景中可广泛用于建造园林亭、台、楼、阁、桥等竹建筑,还可制作竹制园林小品、竹篱笆、竹工艺品、竹外壳果皮箱、竹地板等。

1.4可做园林生态旅游的载体竹子在适宜的地理环境可作园林造景的植物,竹林在园林景观还作为休闲生态旅游的载体。竹林四季常青、颜色翠绿、幽深宁静、林间所含负氧离子丰富,可开发成为良好的园林旅游资源。我国发展大面积竹林为生态旅游的景区主要分布在浙江、四川、湖南、重庆、广东,如浙江的安吉竹博园、四川蜀南竹海、湖南桃花江竹海等;规模小的竹林在许多旅游景点也比较常见,小规模竹子在优良品种的选择上灵活性、优越性更高。

2竹林林下园林植物的选择

当园林景观中以相对较小面积的竹林作为游览对象、游览环境时,通常在竹林下筑以小径通行,而竹林的郁闭度一般均很高,因此其林下野生地被不仅品种少、数量也很少。要让竹林林下道路愈发显得清幽整洁、两边无泥土及无腐烂竹叶堆叠,更大满足园林游览观感的需要时,在竹林道路两边进行绿化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进行竹林下绿化可丰富林间植物空间层次,达到良好的竹林林下园林景观效果。

2.1竹林林下园林绿化发展概况因竹林本身消耗土壤肥力大,须根多如牛毛,须根连接起来犹如立体的无数重叠的空间大网,因此竹林易造成立地环境的土壤肥力不足、水分不足,土壤须根性“板结”,加上竹林郁闭度高等原因,竹林林下园林绿化发展比较滞后,所以有“竹林下种什么植物都不活的”的说法。

2.2竹林林下植物的调查情况通过现场踏勘柳州各景区的竹林林下地被情况,一般常见的野生品种有茶条木、假鹰爪、朱砂根、多花黄精、络石、松叶蕨、淡竹叶、扇叶铁线蕨,华南毛蕨、皱叶狗尾巴草。总体情况为品种比较少、生长状态大都不佳,其中假鹰爪、朱砂根、多花黄精能开花结果,茶条木和淡竹叶生长比较健壮,其他的品种的长势都比较弱。柳州市作为部级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园林部门对园林绿化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绿化地避免黄土露天现象。

2.3竹林林下园林植物的选择与试验笔者历经5年时间,通过选择耐郁闭度高、耐阴的植物进行竹林林下绿化试验,林下郁闭度在0.8~1之间,全天晴天且有日照时接收到的光照时间小于2h,试验结果如下表:结果表明:在竹林下试验种植的植物中长势优良的几乎没有;长势相对良好的植物有幌伞枫、罗汉松、蒲葵、龟背竹、金粟兰、花叶冷水花、肾蕨;长势中等的植物有亚洲文殊兰、水鬼蕉、华南毛蕨、八角金盘、花叶鹅掌藤、板蓝、马克肖竹芋、海芋、翠云草、虎尾兰、巴西鸢尾;长势弱的植物有蜘蛛抱蛋、朱砂根、灰莉、络石、吊兰、赪桐、沿阶草。

3竹林下园林植物的选择及应用探讨

3.1选择耐阴植物选择耐阴的、有持续生长量、植株表现出茂盛迹象的植物,比如幌伞枫、蒲葵、花叶冷水花等,有生长量才能让人感觉到植物的生命力、才会达到比较好的园林效果。

3.2给植物补充阳光、补充水肥通过适当修剪过密的竹丛,增加阳光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竹林下种植园林植物的实验表明,耐阴植物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阳光照射后,一般会呈现出饥饿、瘦弱的营养不良现象,一般只能通过间伐过密的竹子,让光照透下来照射到植物,同时加强水肥管理,才能让植物逐渐恢复生机。

3.3加大种植“密度”对于生长量小、但能保持原来种植时植物体量的植物,需打破常规的种植密度种植,按照“满铺”种植,即选择种植的植物在种植时已达到最佳园林效果的数量、体量。

3.4补充叶面肥对竹林下园林植物影响最大的必然是竹子,竹林郁闭度大,竹子须根发达、无孔不入,所有土壤都充满了竹子须根。这样竹林下的绿地不但贫瘠、干涸、而且须根形成土壤“网状板结”,人工追加到绿地的水肥很容易被竹子抢“吃”,必要时需要针对性的对种植的林下植物加餐—补充叶面肥,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3.5病虫害防治郁闭的竹林容易滋生蚜虫、竹大象虫、竹织野螟,蚜虫的粪便又滋生煤烟病,在早春3时是可用色板诱杀蚜虫,用频振式黑光灯诱杀竹大象虫、竹织野螟,以免殃及竹林下植物;阴蔽的竹林下还容易爆发红蜘蛛,如海芋的叶子芽头常被红蜘蛛吸食,可喷洒阿维菌素灭杀。

第9篇:竹子的作文范文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感慨地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在苏轼眼里,竹子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可以吃,可以穿,可以造船盖房子,可以造纸写诗作画,小小一竿竹,拥有随时变身的魔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信?那就跟我一起来看一看竹子“变形记”吧!

饭桌上的“竹”

“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摘自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春笋》)随着气温的升高,笋使劲儿向上生长,当春笋褪掉竹箨(tuò),在茎节间的竹枝随着茎节向上成长,摇曳生姿。

饭桌上最常见的“竹”当然就是竹笋了。竹笋的烹调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干炒,可以油爆,可以煲汤。竹笋可以食用新鲜的,还可以把它制成笋干……每当春笋上市的时令,家家户户饭桌之上常能闻见竹笋香。

你们还知道哪些竹笋的烹调方法?不如来制作“我的美食计划”,把你们所知道的关于竹笋的美食烹调方式填写下来吧!

我的美食计划

食材:

配料:

烹调方式:

注意事项:

竹子虽然不像竹笋那样,可以食用,但是因为本身有独特的清爽香气,所以成为制作“竹筒饭”的必备容器。

当笋长成新竹,竹筒饭就可以“盛装”出炉啦。选取新生竹的一节竹筒,挖出一块,往里面填塞一些你喜欢的食材,再盖好竹盖放进锅里焖,香喷喷的竹筒饭肯定让你唇齿留香,赞不绝口,所以,竹筒饭又有“香竹饭”的美誉。

美食在前,我们怎么能忘记我们每天用餐的工具――筷子呢?仔细端详手中的筷子,发现没有?筷子也大多是竹子做的呢!

除了在饭桌上大展“变形”特技,竹子还能被人穿到身上,敷在脸上,这就是苏轼所说的“衣者竹皮”――

穿上身的“竹”

竹子穿在身上是什么样,你们能想象出来吗?有文献记载,三国时期孟获手下的兵士身上所穿的铠甲,就是竹子做的。竹制铠甲虽然比不上铁制的,但是制作时把竹子晒后油煮,再晒再煮,如此几番竹子就会变得非常硬,制成铠甲也能发挥强大的防护作用。

据说日本古代兵士的铠甲,大部分都是用竹子制作的。来欣赏一下右图中日本兵士的竹制铠甲,看看它和一般的铠甲有什么不同。

用竹子做的“消防帽”,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你能列举出来告诉我吗?

中国古代也有抢险救灾的“消防队”,而消防队员的帽子,很多都是竹子做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人也把竹子穿上身,看看下面这些毛巾、衣服、毯子和面膜,这可都是用竹子做出来的。

什么?你们说看不出来竹子的本来样子?这就是高科技施展的神奇魔法啦!因为竹子硬邦邦的,除了直接做成盔甲、斗笠,还真没办法直接贴身穿着。于是专家们经过研究,提炼出了竹纤维,用竹纤维纺织而成的织品,不仅舒服透气,还有棉纤维等材料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吸汗性更好,不容易掉色,还能抗菌。竹纤维为什么能抗菌呢?这个就要从竹子本身的特性说起啦!

竹子体内含有一种天然的抗菌成分“竹醌”!这可是对付害虫的致命武器。所以用竹纤维制成的面料和衣物也就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衣食住行,“变形的竹子”已经完全

解决了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两大问题――温饱问题,那么,它在我们的住行方面又发挥了什么样的大作用呢?

住宿远行还是“竹”

一首古老的民歌《弹歌》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短短八字,就是一幕雄浑大气的捕猎场景:削断竹子,再组装成弓箭,追逐捕捉猎物。看来,从古至今,竹与我们的生活一直息息相关。同学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竹制品呢?探讨之后赶紧写下来吧:

竹编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竹制器具。日常的竹制品,例如炊具的箪、蒸笼等,盛放物品的筐、篮等,家具床、柜等,算具有算筹、算盘,量具有竹尺、竹筒,文具有笔杆、竹简,照明用具有灯笼、烛炬,卫生用具有帚、熏笼,装饰用具有帘、花瓶……这些都是小物件,知道吗,竹子还能成为我们的“容身之所”,还能助我们“行万里路”呢!

这是西双版纳的竹楼,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吃着竹筒饭,喝着竹筒酒,他们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

用竹子做成的交通工具是什么,你们猜到了吗?

“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杜甫诗中写到的“筏”就是竹变身的水上交通工具――竹筏。“载者竹筏”,竹筏历来是江南重要的水上运输工具,古朴原始的小竹筏也构成江南水乡独具特色的景致。“小小竹筏水中游”,如今,中国传统的竹筏传到了国外,在牙买加的安东尼奥港也开展起乘竹筏游览的活动。

化身为艺术的“竹”

人们对竹的喜爱,不仅反映在生活中各种竹制的器具上,也辐射到了艺术和文学领域。竹,能俗能雅,不仅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便利,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情趣。

古时称音乐为“丝竹”,传统的乐器诸如笛、箫、笙、筝、鼓板、京胡、板胡等都离不开竹,所以又称为竹管音乐。

竹乐飘飘,犹如天籁。除了竹笛、箫、快板等常见的竹乐器,你们还知道哪些竹制乐器呢?我们赶紧去瞧瞧吧――

竹子清华淡泊,不作媚世之态,表现出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精神,因而备受历代文人推崇,成为诗文和画作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清代郑板桥画笔下的墨竹自成一格,他的咏竹诗也堪称一绝。文章开头的《竹石》这首诗就是郑板桥所写,他借竹抒发了自己洒脱、豁达的胸臆,表达了勇敢面对现实,绝不屈服于挫折的精神。

成语中的竹也是随处可见,读一读下面几个成语,你们能发现它们和竹的关系吗?

日上三竿:

青梅竹马:

哀丝豪竹:

汗牛充栋:

韦编三绝: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