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最美的乡村范文

最美的乡村精选(九篇)

最美的乡村

第1篇:最美的乡村范文

这部剧以“扶贫攻坚、全面小康”的重大历史使命为时代背景,让人印象深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最美的乡村》观后感,我们共同阅读吧!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一)

全面脱贫攻坚是2020年的“重头戏”,基层干部还需不忘为民初心,牢记脱贫使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紧绷全部脱贫“这根弦”,做到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

紧绷“持续帮扶”这根弦,开展扶贫措施不能停顿。“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开展扶贫措施要有“要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扶贫措施是脱贫攻坚直接动力来源,如果我们机械化搞“一刀切”,对已脱贫人员立刻停止帮扶,可能会使数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因此,在帮扶措施上持续发力是过渡期的必由之路。一是要留住帮扶力量,驻村服务队作为贫困村脱贫摘帽的急先锋,为贫困户脱贫、产业项目创收指明了道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还需坚持留住服务队,站好最后一班岗。二是要开展动态帮扶,及时帮扶因疫致贫返贫人口,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三是要注重产业帮扶,巩固脱贫成效。支持扶贫产业项目尽快复工复产,提升带贫能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更多机会。

紧绷“稳定脱贫”这根弦,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地区的稳定脱贫情况和扶贫成效直接挂钩,如果在脱贫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大量致贫、返贫,就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忘记了我们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全面小康。所以,返贫预警监测不能大意,一是要杜绝各类数字脱贫,密切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工作情况,及时关注辖区脱贫情况。二是要重点关注贫困边缘户,及时保障边缘户的住房饮水安全,防止贫困边缘户出现因病、因学而致贫返贫等情况。

紧绷“共同富裕”这根弦,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全力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一是要以扶贫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壮大乡村产业,逐步扩大受益人群,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二是要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沃土,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在这伟大时代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还需紧绷全面脱贫“这根弦”,做好持续稳定脱贫的文章,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二)

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是对当前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凝聚起了扶贫一线广大干部群众磅礴的奋进力量。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党的十_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全面部署,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谱写了人类反贫困的新篇章。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给一定程度上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目前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各地也在有序进行复工复产。我们要采取有效举措确保脱贫攻坚全面收官:

一是巩固脱贫成果。要高度重视疫情引发的返贫现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措施,把脱贫成果巩固好、稳定住。

二是尽快促进就业。及时掌握、、推送企业用工信息,多各渠道做好宣传,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向企业输送务工人员,确保有务工需求的贫困户尽早就业,增加收入。

三是抓好农业生产。抓紧解决影响春耕备耕的突出问题,组织好农资生产、流通、供应,限度降低生产资料调入受限对春耕备耕的影响。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以更大决心和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对于奋战在脱贫一线广大扶贫干部,要充满信心、迎难而上,客观认识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准确把握脱贫攻坚面临的有利形势,将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影响降低最低,进一步攻固好我们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效,全力以赴保障贫困户生产生活不受影响,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三)

一个地区、一个家庭的贫困,必然有其形成的长期原因。除了历史的、区域的等客观原因外,主要的还是主观上的原因。如经济薄弱村主要的还是村支两委的软弱涣散,贫困家庭主要还是没有勤劳致富的吃苦精神。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借助外力的帮扶是必须的,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很多地方戴上扶贫的帽子就不想脱,扶贫的项目上了不少,但资金使用绩效不高,老百姓不满意。归根到底,还是脱贫致富主体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内因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

所以精准扶贫很重要,在工作中一定要精确划分扶贫对象的类型,采取按户分策的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主要通过帮助其安排就业或新上农业生产项目等产业扶贫办法;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主要还是要通过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解决。

开展扶贫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结合我们挂钩帮扶的薄弱村来说,要解决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收入两大问题,首先是要解决好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了,集体有钱了,村干部才能为村民做事,才能取得村民信任;有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才能解决村民的就业,才能解决村民的困难。

所以我们在制定挂村帮扶工作方案时,一定要将发展村集体经济放在首位。要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支两委和村组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非常重要。所以在帮扶方案的制定、项目的选择、方案的实施等具体工作过程中,我们都必须紧紧团结和依靠村支两委和村组干部,坚持做到“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

在考虑村体经济发展时,还要坚持做到规划引领,凡事都要在镇村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的框架下实施。发展项目选择注重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三个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由于脱贫攻坚任务的时限性,我们还要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收益时间。除了上一些打基础、长远发展的项目外,还要注重选择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收益稳的短频快项目,确保能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四)

的“三大战役”之一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国开展几年,几年来,就农村的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四通八达,水泥路通村通组,便民路走村串户,风貌打造后焕然一新,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脱贫攻坚的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与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还存在着差距。党和国家的脱贫政策要求政府和群众共同努力,同心同德,互相配合,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共同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奔小康脱贫致富。而部分群众缺是被动接受党和国家政策,不是主动配合乡村干部的引导,创业致富。

二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发生畸形变化。不以贫穷为耻反以为荣,竞相争当贫困户和低保户,甚至个别国家公职人员也是这种想法,认为评为贫困户低保户是一种荣耀,显示自己的社会关系好和社会地位高。

三是部分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耐心等待国家政策扶持,等着天上掉下馅饼,靠国家救济过日子,甚至恬不知耻到政策部门要求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只向政府索取,自己却不愿意付出,稍不如意怨气冲天,这种人不知感恩,更不满意。

因此脱贫攻坚政策应加大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的教育,转变群众脱贫致富的观念,把“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这条正道上来。

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党员发挥作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在扶贫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帮扶责任人,我们在开展帮扶工作时,就应该时刻本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的态度去帮扶,而不是为了仅仅为了每月的填表签字按手印,作为党员,要时刻牢记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做好本职工作,不浮躁,不虚假,从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建设好的村“两委”班子。就是要加强支部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村一把手队伍。要优化结构,坚持在“能人”中选“好人”,把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群众吸纳进村“两委”班子,让得力的村“两委”班子配合好政府,带动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五)

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扶贫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要识时局,顺时势,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加快脱贫进程。

党员干部要争做脱贫路上的“带头羊”,要充分认识当前脱贫攻坚的任务,向脱贫攻坚路上的模范学习;要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脱贫攻坚工作抓好抓实,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为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出力出汗。

党员干部要把握“四个意识”,把脱贫攻坚当成最大的政治考验来抓。脱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民生任务,也是重大发展机遇。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作为一个标准、一个境界。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担责不误、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在脱贫攻坚战斗中彰显党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脱贫攻坚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一是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有句老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完善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打造强有力的村两委。脱贫的关键还是要靠本村稳定有力的班子,只有把“脑洞开、点子多、有原则、有责任、会致富”的党员群众纳入到两委班子,提升班子战斗力、影响力、号召力,才能为脱贫工作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乡镇干部必须要下乡驻村,不要走马观花看风景,要“沉下身子”实实在在的进村到户开展扶贫工作。不断加强对扶贫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一方面是要加强扶贫工作人员和村两委班子的扶贫业务培训,提升脱贫攻坚能力,研究讨论符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可行途径,努力帮助贫困户找对致富门路;另一方面要对贫困户的进行思想引导,集中学习和个别座谈结合宣传政策法规,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激发主观能动性,消除等靠思想,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发展。

我们广大工作人员要实实在在接地气,少喊口号,多办实事,才能塑造良好形象,才能取信于民,坚定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帮扶脱贫工作的助力。

第2篇:最美的乡村范文

鹤山66个老区村中,九成集中在山区镇,唯独上升村却处在西江边的水乡。当年,新高鹤游击队贯彻“开辟新区,饮马西江”战略,在水网地带与敌周旋,牵制、打击敌人有生力量,为鹤山解放做出贡献。

别致的水乡风韵

古劳镇濒临西江,原为下游的冲积滩涂,洪水一来便成“泽国”。明洪武年间,乡绅冯八秀牵头修筑古劳大堤,使昔日的滩涂变成美丽水乡。先辈们因应水势地形,用双手把这片土地打扮得摇曳生姿,鱼塘、河网、道路纵横交错,村落、石桥、古榕、菜地、遍布其中,“小桥、流水、人家”的迷人景色随处可见,被誉为“东方威尼斯”,珠三角现存最好的原生态水乡。

水是这里最灵动的章符,鱼塘、河涌无处不在。晨起,四周水气缥缈,太阳出来,蓝天白云下,映照着荷叶上的露珠,水面波光粼粼,一页扁舟划开晨雾,打破周围的宁静,开启新的一天……傍晚,割鱼草的汉子们,身上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练就一身铜皮铁骨,辛劳过后,到榕树下歇息片刻,再“扑通”一声扎入河中,与清凉的河水来个亲密拥抱。

如果说翠玉般的水是古劳的生命,那么龙舟就是水乡的精魂。在上升乃至整个古劳,几百年来百姓都把龙舟当成吉祥之物,他们深信每年只要舞了龙头,扒了龙舟,洗了龙舟水,就会风调雨顺,福寿康宁。上升村有七星、老仁和等多支龙舟队,每年四月初八过后,锣声一响,各村男丁云集“龙舟埠”,把沉睡一年的龙船从泥浆中捞起,选派上了年纪且富有经验的人抹油、扎龙根。此后“龙舟热”逐日加温,扒丁集中训练,村前村后、商铺茶楼、榕树头下,“龙船经”讲得头头是道。“初一起、初二忌、初三初四扒出屎、初五初六扛过基(基堤)、初七初八入泥底”,这首民谣便是水乡斗龙舟的生动写照。

八座的故里传奇

“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灵动的水土滋润着这里的男女老少,孕育出一代代杰出英才。他们当中,既有中国凉茶始祖王老吉创始人――王泽邦,有中科院院士叶大年,著名油画家李金明,还有身残志坚、五破世界纪录、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勇夺“金银铜”三面奖牌的李汉华等。

有“一门俊杰,五代富豪”之美誉的李石朋家族,当中包括有实业慈善家李冠春、获香港特区大紫荆勋章的李福善、香港东亚银行主席李国宝、前香港特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国能、香港教育界知名人士李国章等,均是叱咤风云人物。

现为鹤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氏家族祖居,由8座砖木结构平房组成的院落,为李石朋父亲李家成所建,故人称“八座”,又称新墩。墩前为荷池,中间为宅舍,四周遍植花果,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宅舍主室8座,除一座书厅,其余为宿舍,均为大小布局相同的三间两廊独立宅第,整齐地分为两排,屋脊、屋檐满布砖、灰雕,四周围墙,南北设门楼,东西两侧有侍廊。整座宅第古色古香,气势不凡,属典型岭南特色建筑。

李氏家族虽居香港及国外,但关心桑梓,热心公益,远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捐巨款回乡赈济难民,建国后,举凡家乡修桥筑路、救饥扶贫、兴修水利、捐建医院、兴办学校等善举,无不悉心以为,务求尽善,邑人有口皆碑。因此,其家族多个成员获鹤山荣誉市民殊荣。

石路的岁月留痕

上升村内最具特色景观之一要数石板桥了,它是水乡悠久历史的见证。石板桥又称石路,它大多有上百年沧桑。勤劳智慧的水乡人,在鱼塘水底打进松桩,用砖石砌成坚固的桥墩,再把长石板铺在一个个桥墩上,成为一道供人行走的石板桥。如果站在西江大堤眺望,会看到长长的石板桥,犹如长虹卧波般横卧在鱼塘之上,加之波光鳞影,竹林处处,使人有回归大自然之感。

过去,这些石路,是水乡的动脉,水乡人与外界交往接触,除了小船就是依靠这些石桥。石板桥一般由每段长约1.5米、宽约0.5米、厚约0.15米的花岗岩石条组成。陈旧的石路经过岁月的洗礼,有的依然屹立,有的因地貌变化变得“老态龙钟”。为再现石板桥风韵,延续“鹤味文化”,在古劳镇政府的倡导下,上升村通过村民自筹和发动海内外乡亲集资等方式,筹资100多万元重修南变祖水龙桥,修旧如旧,还原了昔日水龙桥的风貌。远远望去,沿塘基蜿蜒延伸的石板桥在水天一色间,犹如水龙舞动、动态十足。

走在石板桥上,望着脚下两旁青苔斑斑的桥墩,新旧交替的石板,静静流淌的水,欢畅的鱼儿,还有远处牵着小孩走过石桥的老人。岁月似水流年,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桥韵。

水乡的美丽画卷

据村委会吕书记介绍,近年来,上升村着力开展新农村建设,一年落实一件实事。2009年,通过争取上级部门、海外乡亲支持120多万元,建成上升村防水利楼。2011年,又筹到资金50万元在头度桥村增设荷花观赏池、石板桥、风景桥,村前增加村标志石和休闲健身设施,进一步打造小桥、流水、人家的别致景观。今年更是争取建设上升村综合报务楼及重修危塌的石板桥。如今,上升的名村建设如火如荼,在江门鹤山市文明村基础上,正申报“广东省岭南名村”。

第3篇:最美的乡村范文

《最美的乡村》的背景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非常有意义的一部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最美的乡村》观后感,我们共同阅读吧!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一)

2020年作为全面脱贫的得到攻坚之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要夺取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就要以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组书记政治担当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工作是一切工作开展的核心指导,是开展脱贫攻坚等工作的有效抓手。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复杂而艰巨,这就必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组织作为基层工作中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抓好党建促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为基层党组织打造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发挥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战斗堡垒作用,凝心聚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加强党组织书记领导,充分发挥政治担当作用。党组织书记作为带头人,必须亲自抓脱贫攻坚工作,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做。也要强化日常监督,严肃查处脱贫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把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攻坚的成效真正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强化党员干部带头,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作为脱贫攻坚任务中的主力军,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通过实地调研、征求民意等方式,将脱贫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实,梳理出扶贫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精准扶贫对象识别,贯彻落实扶贫政策,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扶贫工作方法,变“输血”为“造血”,激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心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作用,促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二)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越到最后越要响鼓重锤,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锚定艰巨任务,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以必胜信念激起决胜决战之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关系。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要实现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就决不能松劲懈怠。疫情冲击之下,脱贫攻坚要寻找新的发力点,利用扶贫协作大数据平台实现帮扶对象、帮扶干部、帮扶措施、帮扶资金的智能管理,实现线上农业知识培训扶贫又扶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复,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我们也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全国人民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带入全面小康。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快速脱贫与防止返贫的关系。在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脱贫的质量也同样需要保障,如何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同样是要解决的硬任务。有数据显示,全国已脱贫的9000多万人中,有一小部分存在返贫风险。一些贫困户有干劲,却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就需要我们除了强调社保兜底以外,特别强调要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持续抓好脱贫户的扶智和扶志引导工作。一方面,加强思想观念的改造提升,使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激发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增长他们劳动致富的本领和能力,实现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同时,要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春耕备耕,满足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战略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要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多在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上下功夫,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壮大区域经济和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在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内生动力上下功夫。以系统化的思维、扎实务实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美丽乡村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促使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从而巩固脱贫攻坚。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三)

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扶贫工作者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要识时局,顺时势,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加快脱贫进程。

党员干部要争做脱贫路上的“带头羊”,要充分认识当前脱贫攻坚的任务,向脱贫攻坚路上的模范学习;要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脱贫攻坚工作抓好抓实,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为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出力出汗。

党员干部要把握“四个意识”,把脱贫攻坚当成的政治考验来抓。脱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民生任务,也是重大发展机遇。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政治站位。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作为一个标准、一个境界。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担责不误、临难不却、履险不惧、受屈不计,在脱贫攻坚战斗中彰显党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脱贫攻坚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一是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有句老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完善好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打造强有力的村两委。脱贫的关键还是要靠本村稳定有力的班子,只有把“脑洞开、点子多、有原则、有责任、会致富”的党员群众纳入到两委班子,提升班子战斗力、影响力、号召力,才能为脱贫工作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乡镇干部必须要下乡驻村,不要走马观花看风景,要“沉下身子”实实在在的进村到户开展扶贫工作。不断加强对扶贫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一方面是要加强扶贫工作人员和村两委班子的扶贫业务培训,提升脱贫攻坚能力,研究讨论符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可行途径,努力帮助贫困户找对致富门路;另一方面要对贫困户的进行思想引导,集中学习和个别座谈结合宣传政策法规,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激发主观能动性,消除等靠思想,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发展。

我们广大工作人员要实实在在接地气,少喊口号,多办实事,才能塑造良好形象,才能取信于民,坚定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帮扶脱贫工作的助力。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四)

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要识时局,顺时事,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加快脱贫进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曾在重要会议中强调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推动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冲在一线、英勇奋斗,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党员干部要争做脱贫路上的“带头羊”,要充分认识当前脱贫攻坚的任务,向脱贫攻坚路上的模范学习;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脱贫攻坚工作抓好抓实,切实做到“两不抓、两不误”,为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出力出汗。党员干部要把握“四个意识”,把脱贫攻坚当成最大的政治考验来抓。脱贫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大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民生任务,也是重大发展给予。要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作为一个标准、一个境界。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担责不误,临难不却、履险不俱、受屈不计,在脱贫攻坚战斗中彰显党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虽然,今年遭疫情影响很特殊,但脱贫攻坚绝不掉链子!今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精准施策,助力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就业;加大农资供应,确保农业生产不受影响;畅通渠道,强化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各地各部门都陆续出台针对性举措,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即使,今年面对重重挑战,但各级各组织包括各个党员都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各地都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由上可以看出,脱贫攻坚绝不是喊口号,而是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地做着,此外,脱贫攻坚政策应加大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的教育,转变群众脱贫致富的观念,把“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这条正道上来。

《最美的乡村》观后感(五)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了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我省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凝心聚力做好我省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只争朝夕、加压奋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受到的损失补回来,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脱贫攻坚是场硬仗,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越是决战时刻,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越是胜利在望,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松劲麻痹思想;越是困难面前,越要发扬斗争精神,坚决攻克最后堡垒。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广泛开展培训,凝聚干部和群众行动自觉。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打牢脱贫攻坚的思想基础。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提能培训。对扶贫干部,要增强干部自身能力素质,让干部通过培训将各类扶贫政策措施都烂熟于心,真正发挥指导引导作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对贫困群众,要增强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将“输血式”帮扶变为“造血式”帮扶,不断提升贫困群众技能技术,帮助其更好地发展产业,尽快摘掉贫困帽。

第4篇:最美的乡村范文

一会是雨,一会是雪,去往一个豫南小村的路上,水汽淋漓,云山苍茫。这个小村,叫郝堂。村里人说,郝堂很好找,春天跟着映山红和紫云英走,夏天找荷花,秋天遍地野菊带路,冬天最醒目的是那些百年的老树……本期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画一般的中国最美乡村,探访她的前世今生。

100年来,对乡村建设的探索断续有之,新农村建设的大进程里,从细微处,我们始终观察各种“协作者”如何介入乡村,并不臧否,或有启发。

“郝堂村是集大成者”,此前参与过30多个村子建设,画家孙君老师如此打量郝堂。乡建院甚至准备把他们的总部设在这个中原小村。

荷花盛开的村庄:

离城不远,古井古树,“能建有品位的村子”

河南话里,郝堂同“荷塘”。村里正有160亩荷花,由稻田改的,开得正好,“为将来做服务业搞好环境”,荷花是从中国乡村规划设计院院长李昌平的老家搞来的。山中还有几万亩板栗,上万亩茶园,做成信阳毛尖。

这是个清秀的山村,照清禅院里400年大银杏枝繁叶茂,而河边大枫杨树则是1958年老人护下来的。这也是李昌平当初选点的理由,有共同山林,有产业前景,离城不远,古井古树,“能建有品位的村子,建好后可就业,在逆城市化中有前景”。

村庄干净。两年前,“小河都被垃圾塞满了”。他们进入的第一步,便是从垃圾分类开始,如今建有资源分类中心。这几乎是他们进入各个村庄最先要做的:先有干净村庄。曾有人不肯搞垃圾。“愿意种花不?”“愿意。”栽上几株花,第二天垃圾就不见了。

这个20平方公里、趋于南方丘陵地区的典型村庄,青山环绕,环境优美。因至今没出过一个科级干部与正规大学生,被认为“风水不好”。2004年才“村村通”,几乎被遗忘的这个村庄,因为乡建院的进入,正在发生着很多你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变化。至少,以前难以看到的区委书记,“有时候一天来一次,小到砍了一棵树都要批评”。

房子:

这个村庄,真的是画家活生生地画出来的

李昌平领我们逛村子,刚进“老张山庄”院门,一只小白狗便扑进他怀里。他抱了老朋友“小虎”一会,才开始介绍,这是1号院——他们改造郝堂村房子的起始,必参观处。房主张厚健是窑湾组的组长,只好拿自己先“示范”。

10多年的两层旧居,当初的白瓷砖保留了部分,砌了新的门楼,用的是看上去如青砖的水泥砖,村中大部分房屋材料都用此免烧“环保砖”。窗户都加了木窗,是当木匠的张组长亲手做的。房子另有杂屋、厕所。屋前的小池塘与植物,其实是个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

房子,是依据孙君老师的“画”改造的。这位安徽马鞍山画家,10年前开始给农民画房子。在信阳市委党校2楼他的工作室里,墙壁上挂着的正儿八经的油画,空白处居然也画上了建筑草图。

1号院的“画”,绘制于2011年6月15日。李昌平在纸上批复:“要以主人家意见为主,是他的家改房,我们只是帮忙,不可添乱。”修改图上,村主任胡静的签字:“主人家同意以此图为主。”每所房屋,主人都根据其功能,可以商量修改意见。比如吴军家,“之前设计了内走廊,那样接待的房间就太小”。这也是中国乡建院一直恪守的原则。改房,全凭自愿,各自喜欢。

张厚健把孙君的手绘图,裱起挂在餐厅。此后村里先后有二三十户开始改造。最让人喜欢的是3号院。一幢独院土坯房、茅草房,墙是夯的那种,裂纹清晰可见。房子早已无人居住,乡建院拿下后,花了20万改造这市值2万的房子,尽量原貌修复。大伙喜欢在3号院喝茶。村官朱菊是本村人,常取井水给客人泡信阳红或毛尖。乡建院所追求的,正是这样,从土里长出来一样的房子。他们也用这房,阻止了拆老房子的步子。

每一个房子,都充满诚意。最让村民感到奇怪的,则是离3号院不远,台湾生态建筑师谢英俊设计的一个房子。“从没见过这样的”,施工者笑,继续用轻钢安装这如积木般的房子。

当然,虽然孙君等人一再强调“自愿”,有一些,显然当初是很勉强说服人家做的,比如必经之地的甘如生家。在1980年代的土坯外糊着稻草状东西,一砖一土两房,“中间不好连接”,用了木头堆砌的门,柴扉轻掩之状。

“很多村子我们改过的,村民首先都觉得丑、落后,在参观者的赞美里,他们才将信将疑,慢慢就觉得好看了。”我问女主人,好看么?她笑了笑,不答。“拿出一叠照片,农民总是挑出最丑的一张觉得最好看”,还好,将人们的审美,从“白白的贴瓷砖的小楼最好看”,改变到周边村镇有人慕名来学,并没花费多少时间。如今回忆起几年前在某村,“把这样丑的房子带到村里,应该把孙老师抓起来”的光景,孙乐呵呵地笑。

盖这些房子,对施工队也是个挑战。一直合作盖房子的大胡子李,是信阳本地人,孙君在山里偶入他家,发现其高脚杯擦得锃亮,自此结下交情,“很难盖,但盖了个好看的房子,有成就感”。作为搭档,主张花小钱建村庄的李昌平虽赞房子好看,也直言不讳地有看法,“有些房子体量太大,花费太高”。

“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是在农村建构现代文明,而乡建院则是重塑农村文明。”

快要竣工的郝堂村新小学,在村中一块小坡上,可俯瞰村子,设计者在钟楼上给鸟预留了巢。但自学校右转,仅几步路远的郝堂马湾组,与被改造的红心组等核心组相比,显然是两个世界。

郝堂村有18个自然组,目前只有2个示范性组是“幸运”的,村主任家也不在范畴内。马湾路边树下8个坐着聊天的女人,见拍照,略羞涩,“拍拍我们的老古董啦”。对于改房子,虽说“要自己出钱肯定不得改啦”,不过24岁在武汉打工的张涛,已经开始打电话咨询母亲,是否可以改建房子开农家乐。

继续驱车往前,在快要出村处,曹湾组的曹帮启家,也热火朝天将一层楼加盖成两层,新做了个立面,“要花30万”。孙君说,这些肯花30万“天文数字”盖房子的人,对乡建院怀有最大的信任,也对村庄充满希望。

武汉理工大学建筑学博士刘炜慕名而来,也曾参与很多湖北农村设计的他,在3号院喝茶,做了这样的比较:“自己参与的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是在农村建构现代文明,而乡建院则是重塑农村文明。”

主张“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乡建院,与渴望更“现代”的村民碰撞自然很多。比如新修的进村主道,村民想不明白为何不搞沥青路,孙君坚持用砂石路,“技术处理后也无灰尘,却可以用粗糙压住精致”。

虽然他们认为房子是最不重要的,但目前村子还集中在改造房屋阶段,更多的关于产业支撑、养老村的筹划还在未来。至于此过程中,他们最终的目标,修复乡村文化,则是漫长的过程。郝堂的变化是缓慢的。政府方面有点着急,觉得太慢。李昌平则嫌太快,“没有时间表”。这让也希望“慢”一点的村支书老曹很为难。虽然早做好了“脱三层皮”的准备,依旧没想到,一个村庄的裂变,要经受太多的考验。

对话孙君:

“他们就跟黑夜一样,给一点光亮,萤火虫就飞舞过来”

记者:一个画家,怎么想着给农民画房子?

孙君(以下简称“孙”):现在是一个城市建筑丑、农村建筑也丑的时代。盖房子是农民最大的事情,一有点钱就盖房子,改革开放30年盖了2.5次房子了,但房子基本是框架式、仿欧式建筑,谈不上审美。我们看着有点丑,就帮着弄弄看,把画家的情怀加入进去。

记者:画10年房子,画出感情来了吧?

孙:弄的过程很有意思,从开始不认可,到争先恐后找你设计房子,你会觉得你的作品会有很多读者,最没有文化的农民,不仅理解、参与,还狂热地拜托你,请你吃饭,套近乎。这就是对美的渴望。他们就跟黑夜一样,给一点光亮,萤火虫就飞舞过来。从我们做的一些小案例,清晰感受到,中国农民太需要文化与教育,而社会体系太不关注他们的情感。我们也很尴尬。不做吧,很多人需要。做吧,力量太小。感情像个天平,愈来愈靠近乡村的情感,割舍不下。

记者:你设计的郝堂村的房子风格,是依据什么确立的?

孙:每个地方建筑都不一样。郝堂建筑,挖掘豫南民居典型特点,既有南方的玲珑与精细,又有偏北方的高大。年降水1200mm、房屋高度等,都处于中间阶段。色彩,楚文化比较凝重,所以基本都是墩墩的感觉。我做的也不一定是典型的豫南民居,在资料、档案等方面寻找,最后形成我心中的豫南民居。做到神韵的一种。我的目标是,千万不要建一个20年又要拆的房子。现在做的房子,20年后会更好看。现在的砖头充满火气,比如瓷器,经历岁月之后才温润。

记者:乡建院的建筑设计师是如何组成?一个村子需要风格基本统一吗?

孙:我画的图村民认可后,再交给专业设计师。乡建院除专职设计师外,也与很多相同理念的建筑设计师团队合作,希望建筑语言多元化,将自己的独特情感融入,只要不太出格的。但又需要统一性,要求既有传统的延续,又有现代功能。

记者:我看到过谢英俊老师给河南淅川设计的生态屋,农民愿意接受吗?

孙:还是不太能接受。觉得不牢靠,也没面子。有时造价还更高。但还要努力推动,那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对话李昌平:

大资本搞新农村建设是错的;扶持社区金融才是长效机制

记者:中国农村这样的金融困境,是否是土地集体所有导致的?

李昌平(以下简称“李”):在东亚社会,即使土地私有,在中国台湾,日本,也没有大银行直接对接小农户,都是靠农协内部金融服务小农。在国内,土地承包证等无法成为银行有效抵押,那么就需要在银行与农户之间,建立类似于“夕阳红”这样的社区资金互助社。在中国,做农村金融,政策上是没问题的。但这一部分的管理,从农业部划入了银监会,县级银监会才1~2人,不可能支持农民社区资金互助社发展,就卡在那陷入了困境。这个问题是最亟须解决的。

记者:农村社区互助金融最大的优点在于什么?

李:农村是个村社共同体自治社会。大资本下乡搞新农村建设,会破坏农村共同体,这个要警惕。扶持农村社区互助金融,一可以盘活土地增值资产(抵押贷款),解决资金短缺;二可促进各种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三可以促进其他合作和综合发展;四可以壮大集体经济和发展村内公共服务,巩固村社共同体;五可以加强两委战斗力和自治能力。

记者:郝堂村的金融试验进行得如何?

李:还是可以的。速度是慢点,规模是小点,但基础很扎实,管理有进步。至今还没有出现一笔呆死账,积累也有30多万了。

第5篇:最美的乡村范文

田园风光

婺源是一颗绿色的“明珠”, 这里处处散发着人与自然和谐的气息。蓝天下的青山绿水,绿树间的粉墙黛瓦,组成了一幅妙手回春的山水画,一首优美的田园诗,一个天地造化的梦幻家园------

一条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让我想起了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多美的意境啊!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里的鸳鸯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生活着许许多多的鸳鸯,鸳鸯湖不仅湖水清澈而且风景优美,如果你来这儿拍婚纱照,它还是见证爱情的圣地哦!湖边是万亩金灿灿的油菜梯田,每逢花儿盛开,总引来成千上万的蝴蝶“嗡嗡”作响、翩翩起舞,一片热闹的景象!

古村文化

第6篇:最美的乡村范文

这一天,村上统一为村民免费发米发油,陆坝广场上人头攒动,洋溢着欢乐,荡漾着笑声,浓缩了乡亲们的幸福生活。许多人赞叹,“这里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裕,能看到华西村的影子”。

正如人们议论华西村总要谈到吴仁宝,说起宝山村就要提到贾正方,一说陆坝村,大伙总要说起帅学树。正是这位从1982年起就担任陆坝村党支部书记的老党员团结“村两委”一班人,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带领全体村民走上了一条科学发展、持续增收的路径,使陆坝村从一个不起眼的纯农业村发展为生活安康、和谐幸福的富裕村。

不要污染企业,陆坝照样富裕

陆坝村早些年属于双流县,直到1996年区划调整时才归入武侯区。作为传统的农业村,陆坝人虽然衣食无忧,但手中并不宽裕,遇到生疮害病的急事往往一筹莫展。帅学树等一班人绞尽脑汁想把集体经济搞大,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

几番谋划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路子:既然来成都发展的企业如过江之鲫,我们咋个不先搞好基础设施,吸引企业前来投资呢?于是,全村合理规划土地,先后修建区间道6000多米,安装变压器4台,使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一批企业入驻陆坝。

“有污染的厂家效益再好也不要,破坏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上有负祖宗,下愧对子孙。”帅学树引进企业积极,同时也相当挑剔。“陆坝村这些年挡住的污染企业少说也有四五十家,有几家污染厂还提出只要答应进村,事后一定重重酬谢,还是被村里一口回绝了。”和帅学树搭挡多年的村委会主任易先康证实。

“在农村,一个人如果犯了罪,不但自己抬不起头,往往还连累姐妹嫁不出去,弟兄娶不上老婆。陆坝村算得上风水福地,只要打好基础,不愁没企业进村,但是有了污染企业后,别的好厂家还敢上门吗?”帅学树的“环保观”朴实而又形象。

这些年陆坝村先后引进了大大小小的企业196家,其中包括大正印务、新晨公交等一批上规模的企业,预计今年税收可超过5000万元,明年有望突破6000万元大关,全村居然没有一家污染企业,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与之相对应的是,村集体积累不断壮大,到今年底可达到 2亿元;观念新颖的村民办工厂、做生意,日子越过越滋润。到今年底,全村人均收入将达到1.5万元。事实印证了帅学树当初的预言:“不要污染企业进村,陆坝照样富裕!”

搞好福利待遇,全体村民受益

村里的积累一天天多了起来,这些钱怎么用,怎么给群众办好事?“钱是大伙的,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今后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陆坝“村两委”深思熟虑后推行了一系列惠民利村的措施……

从1998年开始,陆坝村给全村老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并且每年递增10―20元。到 2011年,每位陆坝老人每个月可从村上领取生活补贴240元。同时老党员、老退伍军人、老教师组成的“三老协会”成员每月还另有60元补助。此外,村委会坚持每月给过生的老人集体祝寿并人均发放100元的生日“红包”;年年重阳节举办“九九夕阳红宴”,并给全村老人人人发100元“红包”。

2002年,陆坝村在全省开创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免费的先河,村上每年拿出20多万元集体积累对全村适龄学生上学的所有费用实报实销,并对考取大学本科的学生一次性奖励4000元。如今已成家立业的易放不会忘记:8年前考上泸州医学院正愁学费的当口,帅支书等村干部送来了奖金,使自己的难题迎刃而解。迄今为止,跟易放一样从这项福利政策中受益的学生已有26名。

从2003年开始,该村在全市农村率先实行村民医疗统筹,从集体资金中提留2%作为全村大病统筹资金,并每年向每位村民发放100元的医疗补助,同时承诺老人的生活补贴、医疗补贴等每年递增20%,确保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老有所养,村民病有所医。

“生活在陆坝村就是好,福利待遇高,社会风气好。不是我夸口,很多村经济实力比陆坝强,但村民得到的实惠不一定比我们多,日子未必有我们好。”三组村民王同国老人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

据了解,仅最近3年,村党支部就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68件,协调问题10余次,全村无一例群众集体上访,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维稳问题村里全部“自行”消化解决。2006年,该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09年,喜获四川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十大和谐新村”殊荣:文明富裕的陆坝,被许多媒体称为“西部华西村”。

就连许多地方畏之如虎的拆迁征地赔偿问题,在陆坝村也轻而易举,往往干部还没出面,一些老年人就把年轻人的工作做通了。年过花甲的康开通老人诚恳地说:“帅书记这班村干部巴心巴肝为大伙做事,撑起这份家业不容易,我们享了这么多福也应该给村里干点事呀!”

“陆坝的天是蓝蓝的天……”“陆坝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领导……”一个个陆坝村“土著歌手”用欢乐歌声表达了对“西部华西村”的无比热爱。

干部当得咋样,群众眼睛最亮

多年来,陆坝村坚持实行公开征询制和民主决策制度。每月27日召开村委会议事例会,每月10日召开全村各社议事例会,并根据例会的议题主动邀请群众代表参加,以保证决策民主科学。

“我们就是要让群众知道村干部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将来怎么做,同时听取他们的想法和要求”,有着30多年村干部工作经历的帅学树说,“群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村务工作才能搞得好”。

在陆坝,凡涉及全村群众利益、事关全局的大事,在村有关议事会议研究通过后,还将向全村公示三天,在充分征询群众意见、进一步协商、讨论和完善方案的基础上付诸实施。2003年,陆坝村计划修建新村委会大楼,村上提前两年告知全村群众,同时请专业人士设计了三个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最终以全体村民投票方式选定了修建方案。近年来,该村先后开展了:2004年“我为陆坝发展做什么”思想大讨论、2005年“假如我是一个村支书”演讲比赛、2006年“没有了可供发展经济的土地,陆坝路在何方”发展研讨以及2007年“整顿党员思想,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等一系列活动,真正使全村干部群众拧成了一股绳。

村民邵仁培老人直言不讳地说:“有这些一心为民、不谋私利的优秀干部当家,有帅学树这个素质过硬的当家人,是我们陆坝人的福气!”

近30年来,陆坝村未出现一例因为村务公开不彻底或干部吃、拿、卡、要而引发的不稳定现象,全村无一名干部因经济问题而受到处罚。据统计,2002年至今,全村已对干部实行6次满意度测评,每次群众对干部的满意率均在90%以上。

以身作则的帅学树个人也走出了一条闪光的人生之路:支部10次换届,他回回都高票当选,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市、区优秀党支部书记,并当选成都市人大代表。其中,2004年、2007年、2010年陆坝村支部3次实行公推直选的换届选举,帅学树均以100%的赞成率当选。

善于抢抓机遇,小村勇创大业

近年来,随着“陆坝模式”的声名鹊起,如何使陆坝村的经济持速发展、如何继续保障“陆坝待遇”、如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难题又摆在了“村两委”面前,集思广益后,他们大胆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的大手笔……

创新思路,抢抓机遇。陆坝村有部分零星闲置土地既无法耕种,又不能违规建设。“村两委”“以不变应万变”,将土地临时租借给木材租赁商堆放木材,同时在合同中约定政府用地时不予赔偿,既盘活了闲置土地,又增加了集体收入。

居安思危,深谋远虑。陆坝村面积仅1.71平方公里,今后的发展受到空间狭小、土地紧缺等各种因素制约。帅学树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到华西村考察学习后,大胆创新思维,树立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并在外地征用了数百亩土地,为陆坝村后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7篇:最美的乡村范文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事迹材料:

支月英,女,汉族,196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她几十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龚全珍式好干部”、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承诺:36年扎根乡村讲台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白洋教学点,她发现这里条件比想象中还要艰苦。学校地处江西省奉新县和靖安县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要20多里地,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月英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但过了一年又一年,乡亲们不但看到支月英坚持了下来,还看到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都一个个送孩子回家,像自己亲人一般对待。于是乡亲们议论开了:“这位老师靠得住,肯定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不同声音,“莫想啊,顶多再过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老师啊!”冬去春来,寒来暑往。这位外乡的女教师,用自己36年的倾心守望,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成为深山乡村人人尊敬的人民教师。

“不是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在白洋山村,支月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认识大千世界。但贫穷的山村并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显落后。但艰苦的条件并没有难倒支月英。刚参加工作时,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不让孩子上学,支月英经常为学生垫付学费,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劝她赶紧离开,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后来,支月英被任命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做好教学点的管理服务工作。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材料,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更愿意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希望。在颁奖现场,当记者连线支月英时,她用朴素的语言告诉记者:“我就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

第8篇:最美的乡村范文

关键词:乡村资源开发;秀美乡村建设;影响

一、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对秀美乡村建设的影响分析

1.积极影响

当前,江西各地都在积极统筹城乡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乡村旅游带来新机会,在其发展的同时对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这将会解决许多就业问题,同时乡村旅游会直接或者间接的使当地农民收入增加,同时也刺激了消费,当地的经济得到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保障。

政府的收入增加,必将投入钱财来对乡村容貌进行修葺,改善不达标卫生条件,同时维护自然环境,使得乡村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达到新农村的标准,树立文明新风尚。与此同时,乡村当中的公共设施和道路必然会得到提升,也为乡村旅游带来更大吸引力。

2.负面影响

盲目的乡村开发会产生过度商业化的情况,环境被严重破坏。乡村旅游的特点和卖点就是当地的民俗特色,对于乡村而言,最大程度的保留当地特色,保护当地环境就是招揽游客的必要条件,若环境被破坏,那么前来进行旅游的游客必然会减少。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如果走样,会导致城市化、模式化和过度商业化,不利于秀美乡村建设。乡村旅游资源的重点在于乡村,乡村是整个文化的核心内容,但是在有些地方的旅游资源开发中,对乡村的开发出现走样和商业化现象,过渡模式化之后伴随着的就是巨大的乡村危机,如果不能够合理进行乡村定位,乡村文化的建设很可能误入歧途,最终走向平凡。

二、秀美乡村建设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分析

1.积极影响

秀美乡村建设提升了环境质量,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营造了旅游环境。秀美山村建设过程中,重点建设以环境质量为中心的村落文化,这使得乡村的旅游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改善。简单来解释这一因果关系,旅游场所所包含的几项最重要的元素里就有环境质量,只有环境质量提高到一定水平,环境卫生得到保障,秀丽山村这种集自然环境与人文于一身的旅游景点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比如省内的南昌县,在最近几年的环境正致力,已经基本解决了消除乡村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并且在最新的数据统计中显示农村的清除工程覆盖率已经达到了100%,形成了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秀美乡村建设提升了乡村道路,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可进入性。一些大型车辆和游客等一直为乡村的道路发愁,原因在于乡村道路修理状况很不好,修理起来也非常麻烦,道路狭窄的同时还有些伴随着泥泞或者因为道路材质问题所带来的坑洼。这首先限制了自驾游车辆的进入,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是能够对旅游造成很大打击的。而这也限制了游客的数量,游客达到一定程度饱和之后道路在不进行修整就会造成道路拥堵和乡村内的拥挤,这大大限制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可进入性。所以通过秀美山村的建设,提升乡村道路,可以为乡村旅游资源提供可进入性。比如赣州的石城县,在紧抓生态建设,绿化庭院和道路,并且对乡村道路进行综合政治之后,全县已经有6个乡村被评为省级的生态村了。

秀美乡村建设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为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形成,从而有助于旅游行为度的实现。上面我们提到了知名度的重要性,村镇文化在中国并不少见,每个地区都有其特色的村镇文化,但是省市知名甚至全国知名的却没有几个,因此打造自身品牌,形成自成一派的村镇风格是非常有必要的,秀美乡村建设提升了乡村的自身各方面水平,有助于知名度的提升,有助于旅游行为度的实现。

秀美乡村对于当地资源、文化的包装,有利于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形成和提高。乡村旅游无非靠两个方面吸引外来游客,首先是环境和生态,之后就是文化和特色。秀美山村建设斥巨资将本地生态环境包装起来,优化本地旅游资源,更加凸显自身特色,有利于提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和吸引力,比如上面所提到的石城村,打造了特色的赣地文化,提升了文化吸引力。

2.负面影响

有些乡村建设不注重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在秀美乡村建设中,有些乡镇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注重开发又要注意开发程度,不注重自然环境的恢复速度,造成自然环境的过度损害,所以必须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改善和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不要因为信息的爆炸放弃和遗忘传统文明和本地特色,不盲目跟风、不重复建设。

乡村的特色景观以及当地居民良好的社会风尚可能会因为过度的开发而失去原貌,不注重乡村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保护就有可能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在旅行社的发展建设中,不注重对古村房屋、古树名木等文物古迹的维护和原貌的保持,就会导致文物古迹无法恢复的结果。在乡村的旅游开发建设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被严格执行,明确各项环境保护的措施,规范施工行为,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同步进行乡村景区、旅游村庄内的废物废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应与旅游开发,实现达标排放和科学处置污水、烟尘、垃圾等污染物,将乡村旅游活动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江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秀美乡村建设的关系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秀美乡村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秀美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整合、保护与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基础上,实施合理有效的监督和指导,稳步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产品,大力提升乡村休闲、度假和体验旅游产品,多方面体现乡村地域的民族性、文化性特色。注重乡村自然景观的保护,避免乡村旅游地的城镇化。重点开发一系列乡村旅游产品,如依托红色旅游资源而形成的乡村红色旅游,依托独特的田园风光资源等形成的休闲观光旅游以及依托深厚文化底蕴而形成的古村民俗风情旅游等。

江西乡村旅游资源在推动旅游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贡献。江西绝大多数农村地域广大、旅游空间景点分布分散、旅游活动空间范围大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环境。目前,江西的旅游业正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广大乡村旅游资源已成为吸引游客到城市旅游的主要阵地。发展乡村旅游资源不仅有利于缓解城市旅游的压力,而且能促进旅游者的旅游质量,促进乡村建设更好的发展。

江西乡村文化资源在保护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资源)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发展乡村旅游资源,一方面可以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调查、发掘、继承,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旅游业,积累一定的资金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建设。同时,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文化也能吸收现代文化,形成一种新的乡村文化,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四、江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秀美乡村建设关系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1.江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秀美乡村建设关系研究的启示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秀美乡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是谁也离不开谁的,秀美乡村建设创造了更好的环境质量,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乡村旅游的基础。秀美乡村的建设不单单为是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更为引入和吸引更多的旅行者的到来从而发展可持续的新型的乡村旅游行业,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政府和人民的收入,使得秀美乡村的建设能够更加迅速。

江西不是一个靠工业和运输发达的省份,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巨大,乡村旅游资源十分的丰富,但其独特的乡村旅游优势并没有很好地展现,因此加速江西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使江西省新兴产业旅游业更好的发展。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中,要科学的保护环境、合理的利用资源,千万不能贪图利益而过度开发。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更好地展现农村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遗存优势,严格保护耕地,珍惜农业资源的特点、优美的田园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当地风俗习惯和实践,融合了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展现江西现代农村的风貌。

2.江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秀美乡村建设的建议

保持乡村旅游资源原真性是抓住本色的核心和本质,是乡村旅游魅力持续不减的基本条件。尽量保护好乡村的自然景观,突出农村天然、淳朴、环保、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尽量展现乡村旅游的农村的乐趣和原貌。

乡村旅行的差异性造就了乡村旅游的良性竞争,秉持着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各个地区利用当地的不同民俗风俗吸引外地游客和本地游客,与此同时,不同的地区也有着不同的乡村活动,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效果。应注重乡土气息的保持与营造,避免商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趋势;注重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体验。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一些乡村旅游产品发生重复,经济效益衰退,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一定要通过系统规划,整合乡村旅游资源,科学严谨的管理旅游项目。我们可以对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然后进行统一规划,突出不同地区的资源特色,同时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通过与其它资源共同互补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招揽游客,从而发挥当地资源的整体优势。最后,还要注重乡村特色的发掘、包装与推广;注重一村一品。

目前,游客的体验性与参与性变得尤为重要,乡村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居住在城市的游客能够走进乡村走近乡村,在乡村旅游中体验田园生活,融入田园生活,学习乡村生活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文化,获得在与在城市生活的不一样的体验。

江西乡村自由景观秀美,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极佳,然而对于乡村旅游的广告宣传江西省做的却不是很到位。加强对江西省秀美乡村的宣传吸引大量游客进行体验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第一步。通过有效的宣传,能够招徕更多游客,从而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

参考文献:

[1]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1-6.

[2]乔海燕.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27-30.

[3]帅丽芳.做好“美丽”文章打造魅力乡村――丽水市莲都区仙渡乡美丽乡村建设的个案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3,01:12-17.

第9篇:最美的乡村范文

一 美国乡村音乐的起源

美国乡村音乐起源于18世纪末,算的上是起源最早的音乐形式,它是由一些原先居住在东海岸一带的苏格兰和爱尔兰人后裔逐渐向西部和南部的内地和山区迁移,以求发展创造出的音乐。这些拓荒者在劳动休息时,常常唱些古老的英国民歌,这些歌曲简单、活泼,大多数都是叙述日常劳动和生活的,还有恋人们的爱情故事。这些都是乡村歌曲最原始的形式。随着人们的迁移分化,这些歌曲也随之演变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类型。在北方,它们变成了伐木工人的劳动歌曲,在西部山区它们变成了纯朴、豪放的牛仔歌,这些歌曲还随着一些迁到海边的苏格兰人演变成了水手们的劳动号子。

二 美国乡村音乐不同时期、特点的音乐形式

1 早期的乡村音乐

最初的乡村音乐只是作为自娱节目在家庭、教堂以及乡村聚会时表演。后来到了20世纪20年代,由于新闻媒体和商界的介入,情况发生了变化。1925年,南方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建立了广播电台,乡村音乐得到登台亮相的机会。第一个上场的歌手罗杰斯共录了30首乡村歌曲。他运用独特的山区民间唱法,使歌声在真假声区来来回回的转换中显得那么的悠扬动听,人们开始纷纷模仿他的演唱,后来,罗杰斯被人们誉为“现代乡村音乐之父”。

2 牛仔音乐

牛仔音乐来源于美国人对大西部的迷恋,这还体现在好莱坞的电影里。乡下人变成了打扮漂亮、精神抖擞的牛仔男孩和牛仔女郎,唱着来自乡间的浪漫歌曲,向人们展示着孤独大草原中的浪漫景象。30年代以后,在好莱坞表现美国西部风土人情的电影中,乡村音乐大出风头。著名演员奥特里是这个时期演唱乡村音乐风味牛仔歌曲的主要代表。他在银幕上塑造的牛仔形象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乡村音乐也因此在全国更为流行。

3 兰草音乐

起源于40年代的“兰草音乐”,也是乡村音乐中影响颇大的流派。它的得名来源于创始者bill monroe的乐队“兰草男孩”(the blue gass boys),bill monroe综合了舞蹈、通俗音乐以及山区民间音乐的特点,在表演时常常由人穿着民间服装轮流演唱、演奏,形式非常活泼。“兰草音乐”的音乐特点是音乐精致、纯正、原汁原味。常常包含两三部和声以及激烈的节奏和不受约束的情感。“兰草音乐”最初只在南方肯塔基山区流行,后通过电台的宣传才得以流传到城市,此后得到迅速的传播。

4 山地摇滚

第二次世界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大战的爆发,促使乡村音乐成为了美国全民族共同的精神食粮。战时经济加速了人口的流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音乐趣味的相互渗透,终于在50年代使乡村音乐达到了全盛时期。山地摇滚是乡村音乐和摇滚乐的第一次结合。山地摇滚改变了传统乡村音乐的形式,对乡村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职业乡村音乐歌星们把山地摇滚带入了城市音乐舞台上,其他歌星也纷纷效仿,录制并销售了近五百万张唱片,创造了空前的纪录。乡村音乐这个原先的“下里巴人”逐渐变成了“阳春白雪”进入到了美国的上层社会。1958年,乡村音乐协会成立,其宗旨是在向全世界推动和发展乡村音乐。

5 酒吧音乐

酒吧音乐是乡村音乐中最富有活力的,也是变化最多的一支音乐形式。酒吧音乐是一种自由进行的、很喧闹的音乐形式,产生于战后的南方酒吧。这个时期,乡村音乐的聚集场所由公开社交场所转移到了酒吧。乡村音乐进入酒吧后,不得不在歌词和演唱风格上做出相应的变化。过时的老歌难以在这种氛围中生存。社会地位的变化和随之而产生的种种问题是这些农民出身的工人所关心的。锁不住情人的心、难以维持的婚姻、及时行乐、借酒浇愁等,常成为酒吧歌曲的主题。

三 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

1 美国乡村音乐的主题内容

美国乡村音乐是一种以率直简约、诚挚自然的语言讲述人类质朴经验的音乐。它的主题内容包罗万象,既有反映普通美国人的价值观,也有对往事的怀念留恋,还有对当今世事冷暖的诉说以及对社会现状的评议。从战争、自由到爱情、家庭,甚至身边熟悉的人物、动物等都可信手拈来,编成歌曲。正因为它体现着普通美国人的情感——对竞争生活的厌恶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所以它能触动中下层美国人的心灵,受到人们的喜爱,引起大众的共鸣,美国乡村音乐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下面,我们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歌曲,来理解这类歌曲的基本表现主题。

(1)表现基本价值观的主题

代表歌曲《心满意足》(“satisfiedmind”)许多歌手为这首歌灌了唱片,其销售量不计其数。这是一首已进入“口头传说”的乡村歌曲。关于这首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它表达了美国人(也是人类)的基本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与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沉溺痴迷于金钱与成功的观点是大相径庭的。毫无疑问,大多数美国人都会对歌中所唱之词持以赞同态度——“他们哪里知道,那比登天还难。要找到一个富翁,他感到心满意足”正因为如此,这里所真正追求的,恰恰就在于“心满意足”。一种价值观的全真体验。

(2)表现思乡怀旧的主题

许多历史学家都注意到,世界上由于做工、旅行、移民而四处迁徙最多的人民就是美国人,他们背井离乡、苦不堪言。所以很多学者都认为美国人没有家庭、家乡观念,缺乏对故土的思恋之情。其实并不然,美国乡村音乐在成百上千首歌曲中已经告诉我们,美国人具有强烈的乡愁与乡思。《底特律城》(“detroit city”)这首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叙述了一个南方人北上底特律,在一家制造汽车的大工厂做工的情景。这首歌的核心在于表现主人公盼望重返故里、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3)表现贫穷而自豪的普通人的主题

在美国乡村歌曲中,这类歌曲占绝大多数。他们的创作都基于这样一种观念:讲述歌手自己或词作者曾一度饥寒交迫,贫困潦倒的生活经历。虽然他们现在再也不缺衣少食,但他们却时刻不忘自己凄苦的身世。这些或许可称为乡村歌曲中的最佳作品,揭示了“美国人的梦想”,或者说是表达了弥漫于乡村歌曲中的对于“美国梦”的阐释。例如,《生活在普邀人爱情中间》(l宜vingin the love of common people)这首歌的合唱词就突出表现了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与自豪感的留恋,强调了人们应尽力改造生活的责任感。准确地说,这就是美国梦的真正含义。

2 美国乡村音乐的曲式结构特点

美国乡村音乐的曲式结构较为简单,多为歌谣体、二部曲式和三部曲式,它的风格淳朴旋律优美,节奏分明,具有内在的感染力,往往易于成为边唱边舞的群众性音乐。歌谣体大多表现一些风土人情的主题,歌唱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歌谣。歌谣以押韵为主,往往表达了一些有趣的琐碎小事,有时也会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但都是特别简短押韵的,很少有冗长的歌谣。由两个乐段构成的乐曲形式称“单二部曲式”,也叫“二段体”,用a+b图示表示。在美国乡村音乐的歌曲创作中广泛应用。单二部曲式的第一个乐段在音乐上具有鲜明的初步陈述性质,材料简单,结构方整,情绪稳定,具有进一步展开的要求和发展的可能性。第二个乐段可以是再现性,也可以是对比性,分为有再现性的单二部曲式和没有再现性的单二部曲式两种。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三部曲式又称三段体或aba曲式,也是乡村音乐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乐曲形式,是由两个同等重要的结构(“a段”和“b段”),组成了一个具有三个“段落”的曲体,其中第一和第三段可以是完全相同或近乎相同的内容,第二段则和第一段形成强烈对比,形成了“a-b-a(或a')”的构造。不论是a段或b段,其内部结构都相对比较自由,由短短的数个小节或一两个乐句,到更复杂的结构组成都可以。

3 美国乡村音乐的演唱特点

美国乡村音乐的演唱特点是将情感与声音完美的结合。由于乡村音乐是从美国民间音乐发展而来的,所以在唱法方面带有浓郁的民间音乐色彩,较多地运用民间本嗓的音色来演唱,并带有浓重的鼻音。例如,被人们誉为“美国乡村音乐之父”的歌手罗杰斯,他就擅长运用真声和假声相互转换和交替的方法来演唱。他的歌声在真假声区来回自如的转换,声带非常松弛,自然的音色感人至深。赢得了很多热爱乡村音乐的年轻人的崇拜与效仿。

同时歌手又常常运用一种“孤独的”、“冷漠的”腔调向听众诉说着一切,他们脸上常常毫无表情,好像倾诉的欢乐和痛苦都与自己无关,而实际上却完全将自己的情感沉浸到歌词的感情中去了。乡村音乐感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完全彻底的真诚,用他们的真诚来演唱,用真诚来打动人,这就是乡村音乐的本色。

4 美国乡村音乐的演唱形式

在演唱形式上,乡村音乐多以男、女声独唱为主,有声部的小合唱也很常见。纵观美国乡村音乐的发展历史,男声独唱的形式运用的相对较多一些。除了一些家庭组合的小合唱形式以外,说唱结合,时弹时唱的形式也很多见。例如,一些乐队组合,他们的成员基本都是边弹边唱,并随着乡村音乐的发展演变,音乐特点的不断丰富,说唱结合的形式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在乡村音乐的演唱形式中,这种演唱形式的变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喜爱。乡村歌曲演唱的音域不宽,一般在中声区进行。早期的小合唱很少有和声运用,因为乡村音乐最初只是用于乡村家庭的娱乐活动,家庭成员们演唱的小合唱大都没有和声,形式很自由、简单,但收到的娱乐效果却是不打折扣的。真正运用和声处理实际上是在乡村音乐商业化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5 美国乡村音乐的伴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