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病媒防治工作方案范文

病媒防治工作方案精选(九篇)

病媒防治工作方案

第1篇:病媒防治工作方案范文

一、借助整洁行动平台,开展各类卫生创建活动。

(一)强化责任意识,确保省级卫生城市复查顺利通过。

今年是省级卫生城市第八次复查验收,是对区城市管理水平、城市文明发展程度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的一次大检阅。各社区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讲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要按照《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督查开合评估办法》和《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街道年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整洁行动,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长效管理办法,查漏补缺完善各项资料,切实解决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保持大街小巷、居民庭院整洁靓丽。深入开展周末大扫除活动,坚持周末大扫除制度,广泛发动辖区单位和市民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二)加大示范引导,推进卫生城市“细胞”工程建设。

卫生单位、卫生小区建设是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的“细胞”工程,也是爱国卫生的基础性工作。要积极开展区级卫生单位、卫生小区创建活动,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命名;对已命名的区级卫生单位、卫生小区,要进行复查监管,防止回潮滑坡,对严重滑坡的,要按规定予以警告、限期整改。

二、丰富两进活动内容,提高群众卫生保健意识。

(一)加强机构建设,保证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要按照国家、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真正把各项宣传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二)丰富两进内容,深入普及健康素养科普知识。

以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为载体,开展以防治传染病、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等为主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卫生防病科普知识,广泛宣传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典型症状和预防方法,以预防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引导广大居民群众树立自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群众自保健意识。

(三)实施控烟项目,推进无烟环境创建工作。

积极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无烟环境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市“无烟环境促进项目”工作要求以及《市城关区无烟环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和《街道无烟环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全辖区所有医疗机构、教育机构、室内外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等候室开展无烟环境创建活动,促进全区“无烟环境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加快推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坚持标本兼治原则,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一)强化治本建设,为病媒生物防治提供环境保障。

各社区要结合环境整治活动,借助今年四月第23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以及“春节”、“五一”、、“兰洽会”等重大结汇前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广泛动员辖区广大市民群众,人人动手,大搞室内外卫生,清理垃圾污物,清除卫生死角,减少蟑、鼠栖息场所,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场所的防鼠、防蟑设施建设,将除害防病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努力巩固辖区防鼠灭蟑成果。

(二)积极配合,为病媒生物的防治提供技术保障。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四害”密度检测和效果评价,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分层次、分行业做好防鼠灭蟑工作,积极参加专业部门的技术培训,开展经常性检查督导工作,解决重点行业“四害”密度超标问题,为迎接第八次省级卫生城市复查夯实基础。

(三)保证经费投入,为病媒生物防治提供经费保障。

配合相关部门加大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灭鼠灭蟑灭蚊灭蝇药量,药品发放要做到层层签字,保证配发的药品物资全部发放到位,提高投药的饱和率、到位率和覆盖率,确保病媒生物的防治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

五、加强爱卫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爱国卫生管理水平

(一)强化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抓好城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市容环境卫生,强化日常清扫保洁及垃圾清运,加强楼群院落卫生管理,切实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确保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达标,积极协调辖区各单位,开展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治,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爱国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2篇:病媒防治工作方案范文

【关键词】 疟疾;媒介按蚊;监测;江门市消除疟疾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1.127

江门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 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22℃, 年均降雨量 2055 mm左右, 无霜期>360 d, 适合蚊媒繁殖和疟疾传播。江门市属下3区4市均有疟疾流行, 曾经在1954年发病率高达95450/10万, 流行虫种包括间日疟、恶性疟和三日疟。江门市经过65年的综合疟疾防治, 效果显著, 发病率逐年显著下降, 自2009年起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2010年始均为输入性病例。随着全球化经济化、对外贸易常态化, 输入性病例未能杜绝, 时有发生。为了巩固江门市疟疾防治成果, 现回顾性分析近10年江门市疟疾疫情及控制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采集江门市2006~2015年各级疟疾年报表、防治工作年报表、媒介调查报表、网络疫情报告、监测报表等资数据, 并进行统计与分析。

1. 2 方法

1. 2. 1 血检 对“四热”[1]患者采血, 吉氏染色法进行镜检。全年进行, 并以5~10月为重点月份。

1. 2. 2 监测点监测 选定三区四市各疾控中心和哨点医院为监测点, 每年开展疟疾RDT检测和媒介监测。

1. 2. 3 媒介监测 每年5~10月选择适宜蚊媒繁殖及境外务工人员较多的新会区与台山市的山林地区, 以半通宵人诱捕蚊法采集数据, 鉴定蚊种和统计占比。同时对蚊媒行唾液腺解剖, 镜检子孢子自然感染情况。

1. 2. 4 个案调查 对疟疾感染个案进行调查并及时上报。

1. 2. 5 病例分类 根据门诊疟疾个案调查登记表进行疟疾病例分类。分类为本地感染、省内感染病和输入性病例[2]。

2 结果

2. 1 疟疾发病情况 2006~2015年全市报告疟疾30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0.07/10万, 其中恶性疟13例、间日疟14例、未分型3例, 均能得到及时控制和治疗, 治愈率为100%, 没有发生二代患者。10年镜检“四热”患者血片共79480人份, 检出疟原虫阳性23例, 血片平均阳性率为0.029%, 均为输入性病例, 无三日疟, 其中间日疟11例、恶性疟10例、卵形疟2例。

2. 2 病例分类和职业 据2006~2015年江门市疟疾患者分类统计, 本市发病仅1例为间日疟(2009年台山赤溪镇), 占比3.33%;省外输入、国外输入29例, 占比96.7%, 主要为非洲国家及东南亚国家务工人员。

2. 3 传疟媒介 2015年在江门市区3个居民点人房内调查, 可见伊蚊、库蚊, 未见按蚊。而2013~2015年在省级媒介监测点调查结果可知, 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是江门市的优势种群, 是主要传疟媒介。见表1。

3 讨论

过往10年, 江门市疟疾防治成就卓越。全市报告30例疟疾病例, 其中输入性疟疾病例29例, 省2010年始已无本地病例, 提示江门市疟疾发病率与输入性病例有相关性, 防治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的流行态势一致[3]。由于江门市为“华侨之乡”, 很多民众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重区务工或经商, 当地居住环境、防蚊设施与意识较差, 存在较大的疟疾感染风险[4]。同时, 疟疾发病率也与跨境旅游量相关。因此,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控策略和工作是今后疟防工作关注的重点[5]。

90年代起, 江门市已无监测到家栖性按蚊, 而监测结果显示, 作为当地传疟媒介优势蚊种的中华按蚊的数量、密度均显著下降。由此表明人蚊接触频率显著减少, 有效降低本地疟疾发病率, 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是有效的, 疟疾防治工作成效喜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境外疟疾流行形势未发生根本改变, 且疟疾传播速度快、易反复[5], 江门市依然存在较大输入性风险, 严重威胁到本市疟疾防治工作成果。目前现实情况是对流动人口抗疟管理存在困难。面对如此形势, 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出入境防疫管理工作, 有效预防二代病例, 推动疟疾防治工作深入发展。同时, 监测传染源是防止输入性传染源引起新的传播的主要有效策略。发现疟疾病例的重要手段是给“四热”患者血检, 尤其是来自高疟区和从高疟区返回的发热患者, 对其实行灭蚊、药帐防蚊、规范预防服药[6]。如措施滞后, 出现第二代病例的可能性极高。

由于本市人口流动频繁, 多发于青、中年, 加强对此类人群的血检监测力度可及时发现疟疾病例和控制传染源。加大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力度, 提高居民对疟疾的认知, 同时对外出务工、旅游者进行疟疾知识宣传, 增强重点人群意识。同时需加强镜检员培训, 并对医务人员积极开展相关培训, 提高其对警觉意识和诊疗水平, 完成消除疟疾考核工作。继而完善市及下级疟防网络建设, 重点管理和监测流动人口疟疾, 尤其是从重疟地区回归居民和外来疟疾病例。再者, 政府应保障疟防必需经费投入和做好配合工作, 加强疟疾防治队伍的建设, 继续做好江门市疟疾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晓俊, 曾祥, 陈凯, 等. 《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实施现状与应用评价.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5, 33(3):219-221.

[2] 郭传坤, 黎军, 林康明, 等. 广西2010--2012年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4):333-336.

[3] 韩红芳. 丰县2011-2014年疟疾输入性病例流行特征.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5, 21(4):45-46.

[4] 张学祥, 周翠娥, 何毅, 等. 2005-2010年四川省青神县部级疟疾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1, 26(6):386-388.

[5] 潘波, 林锦炎, 林荣幸, 等. 广东省2004-2013年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2015, 31(6):845-847.

第3篇:病媒防治工作方案范文

为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品位、文明程度和综合管理水平,切实增强城市承载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全面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目标,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从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全局高度、巩固省级卫生县城成果的现实需要、满足群众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出发,以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目标,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标准,全方位动员,全社会参与,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市民素质,不断提升宁强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创建目标

严格执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2010版)》,强力推进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病媒生物防制、食品安全和生活饮用水及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社区卫生、乡镇辖村卫生等内容全面落实,确保创建工作在2018年底顺利通过部级评估验收。

三、职责任务

    (一)办公室:负责制定《教育体育局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实施方案》、《教育体育局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责任分解表》、《教育体育局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考核细则》,制作创建路线图,划分工作责任表。做好宣传发动,落实网格化管理,抓好督促检查。协调落实创卫工作中的相关事宜,及时总结、推广、表彰创卫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

(二)电教中心:负责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宣传工作的整体策划和组织实施,大力营造有利于创卫的良好舆论氛围。组织电视台、报社、网站等新闻媒体单位开设专栏或专题,及时宣传报道创卫工作的亮点、热点,全面曝光不文明现象。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从自身做起,带动全社会参与创卫工作。

(三)后服办: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四个最严”,做好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卫生监管工作,做好“三防”设施,保证食品安全卫生。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环境整治,巩固病媒生物防制取得成果,做好毒饵站管理,定期投放毒饵,实行长效管理。开展密度监测,根据密度监测报告,有目的、有重点开展药物消杀活动,确保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内。

(四)教育股:组织学校开展创卫实践活动,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健康知识宣传讲座,确保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90%、健康行为形成率≥80%。指导各学校制定具体方案,形成长效参与和管理机制。以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提高市民参与率和支持率。各学校、幼儿园健康教育宣传栏或电子显示屏,按每两个月一期宣传健康知识,营造宣传氛围。

(五)安管科: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大健康教育宣传与健康促进力度,按期开展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提供科学合理的监测报告。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落实好晨午检制度和因病缺勤追踪制度,加强校园消毒杀菌制度。保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儿童建卡建证率≥95%、安全接种率达100%。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对幼托机构、学校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确保不发生甲、乙类传染病疫情。

四、实施步骤

(一)申请报告阶段(2018年1月至3月)。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层层分解任务,广泛发动群众,完成逐级申报,全面启动创建工作。

(二)集中整治阶段(4月至6月)。集中开展环境卫生和秩序整治工作,狠抓硬件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市民素质。适时邀请市、县爱卫专家来我局指导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强化整改落实。

(三)查缺补漏阶段(7月至8月)。对照《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标准(2010版)》,认真进行查漏补缺,查找问题根源,找准问题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实现创卫目的。

(四)迎接迎接评估阶段(9月至10月)。进一步深化卫生与环境整治工作,集中对城区校园创卫工作开展情况、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校园环境卫生管理、食品安全管理、病媒生物防制、控烟工作、档案建立等进行检查,全力做好迎接国家卫生县城验收各项准备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局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领导小组(另行文),负责创建期间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调度。各股室要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确保创卫活动有序开展。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按月召开一次推进会,针对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存在问题,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二)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LED屏幕、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创卫宣传,形成声势浩大的宣传氛围,提高创卫知晓率。广泛发动家长和学生积极投身创卫工作,形成全县上下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创卫工作的良好氛围,提高群众满意度。

第4篇:病媒防治工作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统一领导,全民参与,统筹规划,层层落实,城乡联动”的工作思路,坚持依法创建、科学创建、人人创建、和谐创建的基本原则,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以综合治理四害孳生栖息场所为重点,以环境防治为手段,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原则,采取群防、群治、突击与经常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对“四害”孳生栖息地进行全面治理与环境改造,杜绝其孳生栖息源头,把“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以内。

二、职责分工与工作任务

除“四害”工作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片包干、单位负责的原则。为了确保“四害”工作达标,各单位要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除“四害”项目要求,熟悉标准,明确任务,履行职责,抓好落实。

(一)各单位病媒生物防制组织网络健全,完善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除“四害”组织机构和工作网络;有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专(兼)职人员,配备的专业防制人员、数量和素质满足工作需要,对除“四害”专(兼)职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完整的除“四害”年度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技术方案,工作总结,做好本单位病媒生物防制资料收集工作。(病媒生物防制年度计划安排、检查评比、总结及消杀用药记录,要求原始记录齐全,资料完整)。

(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经费资金落实到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三)要组织开展“四害”孳生地的生态环境调查和四害密度监测,定期监测“四害”密度并记录工作情况;对四害孳生地进行综合治理,分类制定治理措施,完善垃圾处理,孳生地处理率达到95%以上,治理后合格率达到80%以上,各类场所环境治理设施完善,防护设施的合格率95%以上。

(四)坚持每年春秋两季开展除“四害”集中消杀活动,通过综合防制,鼠、蝇、蚊、蟑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有三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另一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搞好灭前、灭后的“四害”密度监测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五)坚持科学、合理用药,全面开展以治理孳生地为主的灭蚊蝇活动,以环境治理和化学防治并重的灭鼠、灭蟑螂综合防治措施落实、有成效。重点单位除“四害”工作要突出外部环境的治理,以预防为主,在硬件设施的改造上下功夫,在防治措施上作文章。消杀工作要利用现代新技术,采取科学新方法,达到杀灭“四害”的目的。防止病媒生物杀灭药剂污染食品,严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六)室内垃圾盛装容器蝇蚴虫及蛹的检出率不超过2%,蟑螂防治措施到位,有成效;室内外存水容器、积水中蚊蚴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用采集法检查,50勺中蚊蚴及蛹阳性率不超过3只。

(七)单位食堂、房间有防蝇设施(纱窗、门、风帘、灭蝇灯),有蝇房间不超过1%,平均阳性房间中密度不超过3只;冷荤间和熟食操作间、熟食橱柜等加工生产、销售直接入口食品场所不得有蝇;防蝇设施不合格率不超过3%。

(八)有蟑螂阳性房间不超过3%,侵害率不超过3%,有活卵鞘房间不超过2%,阳性房间平均活卵鞘不超过4只。

(九)组织开展环境整治,清理卫生死角,铲除“四害”孳生栖息场所。坚持防灭结合,配备防鼠、防蚊蝇设施,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与措施。

(十)建立严格的卫生管理岗位责任制,对工作场所、食品加工用具进行清洗消毒;垃圾和泔水桶要加盖密闭,垃圾要日产日清,不留死角,防止蚊、蝇、蟑螂孳生,诱发鼠害。

(十一)要加强单位内部重点部位的防鼠、防蚊、蝇、灭蟑的设施维修改造。厨房门下缝隙不得超过6毫米并要安装防鼠板,窗户、下水道出入口要有防鼠网,天窗、通风口要有防鼠、防蝇沙网。现场检查食品加工场所不能有鼠迹、蚊蝇和蟑螂孵鞘,重点场所(门窗、下水道、地沟、通风口)的防鼠措施到位,有鼠迹房间不超过2%,重点场所防鼠设施不合格率不超过5%。

三、专项任务(疾控中心负责)

(一)认真做好全区“四害”密度监测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有记录、总结。

(二)对城区监测点逐月进行“四害”密度监测,及时汇总、上报监测结果。做好集中消杀前、消杀后的“四害”密度监测工作。

(三)做好消杀药械的物资储备工作,保障全区消杀工作顺利进行。

(四)定期开展卫生杀虫剂抗药性监测和实际应用效果评价,掌握本地区杀虫剂抗药水平和药物使用现状,为科学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四、组织领导及工作措施

(一)认清形势,加强领导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双创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认真安排,全面部署,建立健全制度,落实各项措施,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顺利进行,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验收。

(二)科学管理,严格监督

第5篇:病媒防治工作方案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1997―2006年南汇区作为上海市丝虫病监测点的监测资料。

1.2方法

进行病原、蚊媒和血清学纵向检测,病原检测采用微丝蚴血检,血清学监测采用TFA和IgG;每年定时对人群微丝蚴率、蚊媒感染率、人群丝虫抗体水平进行监测(居民监测、蚊媒监测以书院镇为监测点,居民监测每年不少于500人,蚊媒监测蚊子镜检不少于500只)。

2结果

2.1人群监测

2.1.1监测点人群监测1997―2006年南汇区书院镇作为丝虫病纵向监测点进行人群和蚊媒监测。在夜晚对村民采血进行病原或免疫检测,10年中免疫检测3 493人,其中19人检出阳性,阳性率为0.54 %;对阳性者进行病原追踪,结果均为阴性;病原学检测2 360人,未发现阳性。

2.1.2儿童纵向监测 1997―2000年以大团乡小学,2001―2005年以新场镇小学为监测点,每年抽取7~14岁学生至少300名,用滤纸干血作荧光抗体测定(2005年采用血清用IgG检测)。1997―2005年(2006年按要求无需检测)共检测学生3 641人,未发现抗体阳性者。

2.1.3外出返沪、外来定居和流动人员监测从2001年起除做好常规丝虫病监测工作外,按方案要求对监测点内外出返沪、外来定居和流动人员进行丝虫病病原、免疫学的监测(2005年用IgG检测,其他年份用IFA检测)。外来外出人员共检测484人,2005年检出抗体阳性2人,阳性率为0.41%,但病原追踪呈阴性;流动人员检测662人,未检出阳性。

2.1.4原微丝蚴阳性者监测从2001年起按监测点方案对原微丝蚴阳性者每隔2年进行一次病原学检测,共检测了501人次,未发现微丝蚴阳性者;2005年对有流火经常发作者和有严重慢丝症状者33人进行免疫学检测(IgG),结果抗体呈阳性反应有6人,对这6人进行病原追踪,均呈阴性。

2.2蚊媒监测

以书院镇为监测点进行蚊媒监测,每年蚊子高峰时节捕捉蚊子进行解剖,1997―2006年共解剖淡色库蚊、中华按蚊6 528只,解剖结果腊肠期幼虫、感染前期幼虫、感染期幼虫均未检出,全部为阴性。

3讨论

淋巴丝虫病是全球最古老的疾病之一,虽不直接引起死亡,但可导致患者永久和长期致残,被WHO列为第二大致残病因。淋巴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如发复发作的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管炎、肢体淋巴水肿/象皮肿、乳糜尿、鞘膜积液和生殖器官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生活、社交、学习、就业和婚姻等,可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是导致流行区国家和地区贫困和不安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球38个最贫困的国家中,有32个有丝虫病的流行[1]。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信息表明,在2006年3月30日举行的消除淋巴丝虫病全球联盟会议上,我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交申请,请求确认中国已消除了该疾病的传播[2]。

南汇区监测点10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各类监测对象免疫学检测抗体阳性率均很低,儿童和监测镇内村民阳性率均为0,数次血检均未发现新的微丝蚴阳性者;蚊媒监测均为阴性,未发现幼丝虫阳性蚊;2001年起原微丝蚴血症者的监测证实全部转阴,实现了传染源的消除。说明消除丝虫病后,残存的低密度微丝蚴血症者已较难使媒介自然感染成功;由于密度低,即使感染传播到他人,丝虫感染若为单性的成虫寄生,亦不能形成显性感染。微丝蚴血症者在数年内即可陆续转阴,逐渐失去传染源的作用;即使转阴前偶而感染成功,但由于感染度低,重复感染机会极小,已不具备流行病学上的意义[3],进一步验证了传播阈值学说的正确性,证实本市消除丝虫病的成果是巩固的,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为上海通过WHO消除丝虫病的国际认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在10年的监测点工作中,南汇区各级领导对丝虫病防治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和支持,确保了监测点查治工作的顺利进行;3级防治网络把防治措施落实到基层, 开展卫生宣教, 普及丝虫病防治知识,使群众能积极配合晚间采血等工作;培训技术队伍,严格掌握采血、镜检和治病质量关,以及对外来外出、流动人口进行监测,防止外来传染源对本地的影响,均为消除丝虫病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施纵、横向结合的主动监测是我国消除丝虫病的主要策略和认证依据,WHO制定的停止干预措施后直至消除认证的监测方案已基本采纳了我国实施的纵、横向结合主动监测系统的经验[4],因此做好丝虫病纵向监测点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但有数据显示,当其他热带病在逐渐减少时,丝虫病却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增加[5],如世界上热带地区的城市化增加,使城市的排水设备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负担过重,而污水池是理想的丝虫蚊媒孳生地[5],使丝虫病的传播媒介―淡色库蚊、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等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动频繁,传入性传染的机会加剧,防治形势不容乐观。为防止丝虫病出现死灰复燃,消灭丝虫病地区仍需继续开展监测工作,以确保丝虫病防治成果的巩固。另外,还要积极开展对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关怀照料工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既是WHO一贯倡导的策略,也是我国消除丝虫病后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4参考文献

[1]孙德建. 我国消除淋巴丝虫病的全球意义[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23(5):329-330.

[2]罗刚. 我国向世卫组织申请确认消除丝虫病[J]. 中国社区医师, 2006,8(9):8.

[3]张庆军. 丝虫病流行病学中几种数学模型的比较研究[J].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1995,2(1):32.

[4]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port of a WHO informal consultation on epidemiologic approaches to lymphatic filariasis elimination: Initial assessment, monitpring and certification [R]. WHO/FIL/99.1999: 195.

第6篇:病媒防治工作方案范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为深入推进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依据XX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以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导向,围绕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维护、卫生创建等重点任务,汇聚资源,整合政策,强化措施,持续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二、工作目标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实施“厕所革命”,加快农村无害化户厕建设与改造,到2020年底全面完成农村无害化户厕建设改造和维护任务,消除旱厕,厕所粪污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加大卫生创建工作力度,以创建为切入点,使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以改观,基础设施得以完善,进一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营造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促使以全民健康促进全面小康目标早日实现。到2020年底,在我

县已实现XX省卫生镇全覆盖的基础上,创成XX省卫生村10个。

三、工作内容

(一)大力推进“厕所革命”。

认真落实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将推进“厕所革命”作为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重要抓手,宣传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改善环境卫生状况。一是开展一次“厕所革命”专项检查。组织各镇街开展一次清查,摸清本地农村户厕底数,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工作目标和本地农房改造计划,协助县农居办下达年度农村户厕改造和维护工作任务。二是有序实施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按照《XX省农村改厕工作管理办法》、《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技术规范》(DB32/950-2006)以及其他相关技术规范,各镇街经技术培训,并在县卫生健康促进中心指导下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全面完成年度农村户厕改造和维护计划,确保农村户厕干净、卫生、整洁,消除旱厕。三是加大改造后户厕的管护。对已建成的无害化户厕及时进行管护和对年久失修的无害化卫生户厕进行维修,形成建、管、用并重的农村户厕长效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倡导力度,教育引导群众科学使用和维护管理厕所,巩固并扩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改造成果。

(二)深入开展卫生创建。

巩固我县XX省卫生镇全覆盖创建成果,依据《XX省卫生镇考核命名及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各镇街按照XX省卫生镇标准要求,完成当年度通过复审并获得

重新确认命名任务。加大XX省卫生村创建工作力度,2020年全县各镇街创成XX省卫生村10个。县卫生健康促进中心负责做好向上申报、技术指导等工作,协助各相关村完成创建任务。各镇卫生院在组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做好本辖区内创建的技术指导、督导检查等工作。

(三)努力改善健康环境。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镇街要组织开展对农村、城市薄弱部位和重点场所、地段、单位内部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积极营造整洁健康的生活环境。结合病媒生物习性,重点加强人员聚集场所、易孳生病媒生物场所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防止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流行。动员全民参与病媒生物防制活动,发动群众开展家庭大扫除,清除室内和庭院积水,彻底铲除病媒孳生环境。普及病媒生物和媒介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防蚊灭鼠、预防疾病的能力。

(四)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各镇卫生院要以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为主要宣传对象,关注青少年、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创新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为重点,强化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要结合“XX省健康教育宣传月”“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等卫生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不断普及健康知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技能指导服务,形成健康自我管理、人际互助的社会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卫健委结合卫生健康重点工作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县卫生健康促进中心认真履行技术指导、督导检查职责,各镇街抓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委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统筹协调,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督办落实,相关责任单位各司其责、协调一致,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专人干的工作局面,科学安排措施,合理把握进度,有序推动、督促落实各项工作。

(二)加强资金支持。

县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安排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专项资金,保障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维护、卫生创建运行资金。各镇街要多方筹集资金,有条件的可以引入市场化机制对改造后的农村卫生户厕所进行长效管护。

第7篇:病媒防治工作方案范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调、单位负责、师生动手、科学治理、标本兼治、长效管理”的原则,全面提高学校病媒生物防治技术水平,提升全市卫生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全国爱卫会灭鼠、蚊、蝇、蟑螂的标准》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病媒生物防治技术方案要求,结合我市病媒生物的消长规律,坚持“生物防治与环境治理相结合,以环境治理为主;单位责任与师生参与相结合,以师生参与为主”的原则,通过采取健全工作网络、落实防治经费、科学选定药物、完善相关资料等措施,定期组织开展灭鼠、蚊、蝇、蟑螂活动,实现既推动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有效开展,又确保自治区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中灭鼠、蚊、蝇、蟑螂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具体任务

(一)抓好灭鼠工作

灭鼠工作要坚持“灭、防、清”(即药物杀灭、完善防鼠设施、清除鼠迹)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发动师生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清除鼠类孳生地,并加强重点部位防鼠设施建设。工作目标:室内有鼠洞、鼠粪、鼠咬痕迹的房间不超过2%;鼠密度粉迹不超过3%;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00米,鼠迹不超过5处的标准。

1、定期组织开展以投放药物为主的大面积灭鼠活动。灭鼠实行全市“统一药物、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的三统一制度。鼠药投放前,要认真做好鼠情监测,15平方米标准房间布放20×20厘米滑石粉块两块,凡监测有鼠迹的场所,作为投放重点。投放毒饵时,室内按每15平方米房间投放毒饵盒1-2个,每盒放药物50克左右;室外沿墙线投放,间隔5-10米投放1个,连续三天持续投放,随缺随补。全市使用的灭鼠毒饵为溴敌隆等药物配制,还可根据环境等具体情况使用毒水、蜡块等杀灭残余老鼠。投放场所:室内为:学校办公室、教学附属用房、库房等;室外为:楼房周围、草坪、花坛、树林、垃圾点、下水道等。

2、完善防鼠设施。完善学校院落、师生食堂及下水道的防鼠设施。设施要求:室内通往室外所有的排水管、排水沟、通风口、窗户、换气扇孔等处均安装孔径小于1.3厘米的金属防鼠网;室内通往墙外的空调线管、水管孔及其他管道的侧缝,都用水泥封死;门窗合缝上、下缝隙小于0.6厘米;门下沿包60厘米高的铁皮;1楼和地下室纱窗安装金属防鼠网。

3、清除鼠迹。室内主要清扫厨房灶台上下、橱柜上下以及库房内的鼠粪、鼠尸、鼠毛、鼠脚印等鼠迹,及时更换或修补门、窗、纱窗、纱门、地毯等处的鼠咬痕,用水泥填堵鼠洞。室外主要清除垃圾,清查和堵塞鼠洞,清扫鼠粪、鼠尸等鼠迹。

(二)大力消灭蚊虫

杀灭蚊虫坚持以化学杀灭和治理孳生地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工作目标:学校内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用500ml收集勺采集校园(职业技术学校)水体中的蚊幼或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的幼蚊或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白天平均每人诱蚊30分钟不超过1只。

1、杀灭蚊虫。学校花坛、树林、草坪、行道树、下水井口周围等,每天18:00至20:00进行药物喷洒,每周一次。要进行经常性的杀灭活动,主要喷洒在阴暗、潮湿和放杂物的地方。室内杀灭成蚊可用“大功达”、“奋斗呐”、等药物喷洒;室外可选用有机磷或其他药物喷洒。湖泊、水池等水域,可养鱼消灭幼蚊。

2、清除蚊虫孳生地,巩固提高杀灭效果。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填平小型水坑。有重点的进行环境综合治理,清理水域底层污泥,净化水质。

(三)做好灭蝇工作

重点抓好灭蝇、防蝇和孳生地治理。工作目标:有蝇房间不超过1%,平均每个房间数不超过3只;师生灶房、食堂不得有蝇;重点部位防蝇设施不合格率不超过5%;蝇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1、采取以化学杀灭为主的综合杀灭措施。室内可用“奋斗呐”、“大功达”、“确喜”杀灭成蝇,也可用灭蝇毒饵、灭蝇灯、粘蝇纸等化学和物理方法杀灭成蝇,室外可用高效氯氰聚酯加敌敌畏洗衣粉进行喷洒,杀灭幼虫用“杀虫粉”。各学校根据职责统一组织进行杀灭,也可委托专业消杀队伍进行消杀。

2、搞好防蝇设施建设。各学校,特别是师生餐饮部位设置纱窗、纱门、门帘,门口上方安装风幕。

3、清除苍蝇孳生地。要加强垃圾处理力度,确保日产日清。

(四)有效杀灭蟑螂

工作目标:室内有蟑螂成、若虫的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房不超过4只;有蟑螂粪便、蜕皮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1、采用化学、生物、物理等方法有效杀灭蟑螂。化学杀灭的方法主要以喷洒为主,喷洒药物有“奋斗呐”、“灭蟑一扫光”、辅以灭蟑蚁灵、灭蟑香、熏烟等剂型杀灭;生物杀灭可使用毒力岛等;物理性杀灭可采用粘蟑纸、捕打投放烟炮等。杀灭重点为下水道、垃圾点、餐厅、灶房、厕所等地方。

2、综合治理孳生地,清除蟑迹,巩固杀灭效果。彻底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垃圾和废弃杂物,减少蟑螂的食源和栖息场所,捣毁蟑螂孳生窝点,堵洞抹缝使蟑螂无处藏匿和生存,整修旧房修补门窗防止蟑螂出入。

四、实施步骤

全市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分四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宣传培训阶段。各学校要通过师生大会,出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全面开展病媒生物情况检查。

第二阶段:集中防治阶段。全面开展病媒生物消杀工作。主要任务是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发动师生大搞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清除病媒生物足迹,加强重点单位防鼠防蝇设施建设,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病媒生物消杀工作。通过本阶段综合防治,落实病媒生物防制的各项措施,使全市病媒生物密度有较大幅度下降。

第三阶段:巩固保持阶段。巩固消杀效果,确保密度不反弹。在前一阶段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再次集中人力、物力突击采取消杀工作,特别是杀灭蟑螂,使密度进一步下降,达到标准。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切实加强病媒生物防治组织工作,由各学校创卫领导小组牵头,具体负责病媒生物消杀活动的组织、宣传、动员、检查。要确定一名副校长亲自抓,指定专人具体抓,做到人员落实,责任到人,经费落实,措施得力。

(二)坚持两个“结合”。要坚持“突击杀灭与经常防治相结合、化学杀灭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开展突击性化学杀灭,又要落实巩固灭效措施,下大力气治理病媒生物孳生地,消灭病媒生物栖息生存条件。

(三)加强督导检查。要做好病媒生物防制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教育师生掌握正确的杀灭方法,执行严格的杀灭标准,使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能有效进行。要规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时限,并及时进行检查和督促。市创卫办公室将在工作的每个阶段不定期地开展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市教育局将对各学校、幼儿园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纳入考核。

第8篇:病媒防治工作方案范文

为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意识,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开展2018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通知》( 卫办发函〔2018〕 号)的工作部署,xx市安监局精心策划,积极响应,重点做好了三方面宣传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公益宣传咨询活动。通过横幅、展板、发放职业病防治宣传材料、案例警示、现场咨询等形式进行宣传。

二是开展职业健康知识“三进”活动。通过进企业、进社区、进工作场所宣贯,提高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意识,增强劳动者职业病危害防护意识。

三是开展社会媒体专题宣传活动。利用LED显示屏、微信、微博、报纸等社会媒体,积极开辟宣传专栏、专题、网页,集中、广泛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

xx市安监局通过大力宣传普及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各项活动,切实把宣传周各项活动作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实,助推了职业病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9篇:病媒防治工作方案范文

古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说,真正高明的医生,不是对已经发生的疾病进行治疗,而是在疾病发生前将之预防在萌芽状态。同样,银行业在进行声誉危机管理的时候,也应有这种“治未病”的思维,建立预警系统,筑牢声誉风险防线。

在以往,银行业加强舆情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通过与主流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但在“全民记者”的时代,由于新媒体提供了充分的民意表达渠道,任何一位客户在与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产生不满,都可能通过新媒体的发酵而对银行声誉造成损害,这无疑加大了舆情管理的难度。与其在危机发生后公关,不如扎实做好防范工作。

要将“治未病”的思维贯穿在声誉风险管理过程中,银行首先应对各业务领域、各操作环节可能存在的声誉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从制度设计、临柜服务、业务流程等各方面查找可能引发声誉风险的潜在不利因素,查漏补缺,防患于未然。其次,要加强应对声誉风险事件的模拟演练,自上而下明确声誉风险管理职责和处置预案,让员工熟知当声誉风险发生时应如何应对。此外,银行还可以充分运用新媒体,实现对负面舆情的收集、风险预警、信息和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