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精选(九篇)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

第1篇: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笔者统计了2004年、2005年各类作文数量和所占比重,很能说明问题。在笔者所收集到的2005年70多套中考作文试题中,命题作文14题,占19%;半命题作文18套,占26%;话题作文32套,占45%,材料作文8套,占11%。而笔者所收集到的2004年100多套中考作文试题中,51个省市采用了话题作文,占51%;12个省市采用了命题作文,占11.8%;19个省市采用了半命题作文,占18%,两年的格局没有多大实质性的变化。而2005年中考作文试题呈现如下变化。

一、话题作文:依旧风景亮丽。

2005年,话题作文依旧亮丽,这 主要是话题作文能针对自己的弊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表现在:首先、加大对话题限制,尽可能的减少独词句的话题。如以“责任”、“幸福”等为话题,增加话题修辞或限制成分,使话题的范围尽可能的变窄,以此减少学生的“克隆”或抄袭。从2005年各省市的中考话题作文中,你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成都的“学会理解”,湖北黄冈的“爱是永恒的”,安徽淮安的“走进和谐”;其次,在提示语或要求上,在范围的选择上或者立意上增加了一些限制性要求。如2005年四川南充中考以“战胜自我”为话题,提示语“战胜启我的过程,高尚战胜了卑劣,勤奋战胜了懒惰,勇敢战胜了怯懦,面对战胜了逃避,快乐战胜了忧伤……我们才有了一次次进步;在你的生活、学习中这样的精彩例子一定不少”,除了在立意上有明确的限制外,在选材上强调“自我”;再次,尽量避开热点、焦点以及大众化的话题,选择考生没有关注的新鲜话题。2005年中考有不少省市作出了可贵的尝试。如陕西的以“助跑线”为话题,江苏扬州的以“感恩”为话题。

形式与内容的改革,给话题作文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2006年,话题作文依旧火暴,并且可能出现一种新的形式:材料与话题的结合。给考生提供一则或几则材料,学生需要读懂材料,然后从材料中提炼出话题成文,这样,既给了学生自由,文体自选,内容自选,立意自定,又给了学生限制____话题必须从材料中提炼,这样就增加了学生构思的难度,增大了文章的可信度。

二、半命题作文:欲与话题试比高。

半命题作文在各种类型的作文中,声望最好。其数量紧随话题作文之后,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给予开放,在选材、立意、体裁等方面给了考生比较大的选择余地,“把风筝放飞在蓝天下”,既便于考生张扬个性,尽展特长,又能有效的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还便于教师客观公正的评分,此是半命题作文最受欢迎的原因。2005年的半命题作文有如下特征:精心设计了富有激情的提示语,或帮助学生开启思维;拓展选材空间,或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给出的一半不拘一格;挺有诱惑力。如,“又一次”,“另一种”,同时这些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选择的空间无限的大;给考生提供了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半命题,让考生根据自己生活积累,情感体验和兴趣爱好,选出自己得心应手的作文题,这种命题方式更有利于考生公平竞争和作文水平发挥,颇受学生欢迎。

三、命题作文:在改革中焕发青春。

2005年依然有不少省市固守着命题作文这方天地,而且这个家族有扩大阵地的趋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已经连续三年坚持采用命题作文,表现出可贵的勇气。纵观2005年命题作文,有如下特点:形式上不断创新,一方面,创设情景,设置极具煽情,极有诱惑力的提示,以唤醒考生生活积累,激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另一方面,提供两道作文题供学生自由选择。内容上不断创新,考题直接切入学生生活,直逼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甚至是焦点话题,如,2005年上海市语文中考命题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浙江绍兴市中考命题作文“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一定回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标题上或追求诗意,力求让题目粘住学生的眼球,勾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如、2005年江苏盐城市中考命题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诗意的文题就会激起学生的写作冲动;或标题给得宽泛,如湖北武汉的“开端”、北京的“水”、重庆市的“自嘲”,浙江省宁波的“沟通”,类似话题作文,学生选择余地大;还要特别说明的是,今年的命题作文,不少作文明确提出:文体自由;不少命题作文可适合学生自由选择文体,尽展特长,尽显才情。

四、材料作文:他日再争辉。

2004年,在话题的一片责难声中,材料作文闪亮登场了。这种方式能有效的检测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与话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对学生有所约束,学生写作角度或提炼的话题一定是从材料中提炼而来的,不能撇开材料,另砌炉灶;而现行的材料作文在选材、立意和文体上又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空间,便于学生张扬个性,展示特长和才情,有效地避免了学生的抄袭或者“克隆”。2005年材料作文有如下特点:材料的形式进一步增多,以文字为主,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图画和数字;文字材料比较浅显,不少阅读材料还借用议论性的文字,巧妙地提示了提炼话题或切题的走向,减少学生阅读和构思的难度。

与其他作文形式相比,材料作文资历最浅,数量最小。我们坚信:2006年,材料作文会更美好。

五、选题作文:一种时尚,更多人文关怀。

2004年,不少省市的中考作文同时提供了两到三道作文题供学生自由选择,两道作文题由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两自由组合,两道作文在内容上各有侧重。选题作文尽力减少或避免因考题本身给考生带来的种种局限或束缚,从而让考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所擅长的文体来展示才情,从而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人文关怀。

除了作文命题方式,应该说,各个省市中考作文所涉及的作文内容,特别是不少省市不约而同地关注热点话题,那些省市的中考作文容易出彩,为什么容易出彩?这些依然是我们要关注的话题。

一、关注社会焦点,提取校园热点。

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以加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用辨证的思维看待事物的发展是作文教学应该关注的内容。2004年江苏南通话题作文“倾听”,无锡市的话题作文“珍惜”,2005年四川省成都市以“学会理解”为话题,江苏扬州以“让”为话题,广西自治区河池市中考命

题作文“生活的味道”,江苏徐州市的命题作文“自我与他人”,山东省烟台市的半命题作文“生活需要____”……等都意在引导学生品味生活的味道,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已经不再是一方净土,社会上的各种消极的、负面的东西也开始涌进校园,影响学生的成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日趋突出。于是,作文教学把“做人”、“尊重生命”、“理解或尊重他人”作为热门话题进行训练,借此来渗透德育教育。而这一点在中考作文同样也有所反映。2005年江苏常州的以“有个好心情”为话题,江苏省南通的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湖南常德市的命题作文“我很重要”,其用意更加明显,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芳香”,认识自我的价值,从而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素质教育”是前几年关注的焦点话题,2005年吉林省中考作文是一道材料作文,“请重温下面《安徒生与爱因斯坦:童心爱心之楷模》……为此就要保持他们的童心,尤其是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让他们从‘数学奥林匹克’的题海中跳出来,让他们在为应考而死背硬记的书山重压下透一口气,让他们有提问质疑和思索的时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让他们有按个人兴趣探索的自由……”这些文字一定会赢得所有学生的共鸣,相信这个省的中考作文一定是佳作叠出。同样,2005年浙江绍兴市命题作文“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无疑切入学生的兴奋点,这个市的中考作文一定是浮想联翩,创新叠出。

二、提倡质疑探究,学会真诚对话。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同时,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与人相处,中考作文在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方面一定要有所作为。2005年浙江台州的“求知”话题,四川资阳市的以“书”为话题,江苏盐城市的命题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湖南常德的命题作文“我很重要”,北京市的以“开端”为话题,宁波市命题作文“沟通”,湖北省黄冈市非课改区半命题作文“走近____(伟人、名著、自然、科学……)”,前者在于引导学生永远保持“求知”的欲望和勇气,在“书”中求知,在生活中求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求知中质疑;而后者则无论是“我很重要”、“开端”,还是“沟通”、“走进____”,无不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真诚对话,辨证认识自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苏镇江市中考材料作文,作文材料叙述“美国的意大利移民弗兰克用艰苦的积蓄开办银行意外破产:后,他勇于承担责任,历经十几年的艰辛,尝还债务的故事,相信这则材料一定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三、体现人文精神,感悟现实生活。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命题者非常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考查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同时,语文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因而感悟生活也是中考常常光顾的一个内容。2005年连云港市的以“分享是美丽的”为话题,山东省的以“放大优点”为话题,武汉市以“感恩”为话题,四川省成都以“学会理解”为话题,湖北省黄冈市以“爱是永恒的”为话题,山东省烟台半命题作文“生活需要____”,浙江温州的半命题作文“十六岁,我多了一份____”,江苏宿迁市的命题作文“掌声又响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重庆中考材料作文:“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撇,要两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着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撇,那么‘人’宇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或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或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或引导学生学会合作……

四、走进心灵世界,抒写亲情友情。

成长,一个苦涩而永恒的话题,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需要一个独抒心灵的天地,倾诉情感的港湾,在成长的过程中,亲情、友情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这也是学生作文关注的一方天地。2004年杭州的“心灵的距离”,广东省以“声音”为话题,山东省济宁市的命题作文“我经历的一段真实的生活”。2005年浙江省金华市的“希望”,湖北黄冈市以“爱是永恒的”为话题,武汉市以“感恩”为话题,江苏省泰州市命题作文“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浙江绍兴市中考命题作文“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 河南省半命题作文,“幸福原来____”。走进初三,学习猝然紧张,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内心焦虑不安。在生活中又缺少沟通,缺少交流,缺少疏导,没有倾诉的机会和场所,这类题在于引导学生倾诉内心情感,表达自己的意愿。

五、热爱自然万物,保护生态平衡。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既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是重中之重。这一点在近两年中考作文有所体现。如2004年贵阳市的“山水”,宁夏的“动物也是我们的好朋友”,2005年临沂市的“感受自然”等体现了这一特点。关注自然,提倡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类命题在今年有所减少,明年很难说不东山再起。

六、学会理性思考,提倡辨证思维。

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开始成熟的时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考,能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2004年福建省遂宁的“成功的秘诀”,湖北省仙桃市的“位置”,湖北荆门市的“成长需要压力”,浙江省宁波的“小”或“小和大”,2005年江苏淮安市的“认识自己的特长”,江苏徐州“____是一把双刃剑”,2005年安徽省的材料作文,对一幅画的不同评价,由此引导学生学会辨证看待人和事物,河北省中考材料最后点睛之笔是:“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其中的思辨色彩非常浓烈。

那么,2006年中考作文,哪些内容又容易出彩呢?

一、贴近学生生活,有丰富的生活积累。

考题贴近学生,内容直逼学生生活,学生有着丰富的积累和情感体验,自然容易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2005年江苏盐城市命题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上海市的命题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江苏无锡市半命题作文“精彩____……学生肯定能写出精彩之作。

二、创新意识浓烈,勾起学生写作冲动。

中学生好奇心理强,新颖的标题,创新的标题,只要内容贴近形式,更能唤醒学生的写作冲动,勾起他们的表达欲望。如,2005年广东清远市半命题作文“又一次____”,湖北荆州作文题的半命题作文“让的____。广东省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半命题作文“另一种____”,这些半命题,给出的一半很另类,创新意识浓,而另一半自由选择的空间大,考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才情和积累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己所擅长的文体,自由驰骋。

三、切入焦点话题,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第2篇: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讲话》;政治文本;革命文本;学术文本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正式发表。从《讲话》发表的背景与目的来看,它首先是一种革命意识形态的崇高叙事。因为一方面,国共内战使红色政权面临覆灭危险,外寇入侵使民族存亡陷入危机,而延安整风运动成效尚不明显,文艺战线内部思想分化严重,小资产阶级思想在文艺领域此消彼长,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还未完全成为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武器。另一方面,当时的红色政权迫切需要通过政治威权话语与文艺批评话语的叙事,来建构一个革命政权存在所必需先赋拥有的政治自我与文化自我,也即无产阶级领导下人民大众对本阶级、本民族的政治认同感,以及人民大众因长期浸润于特定的话语系统而产生的因应归属感。鉴于此,从政治上、思想上建构一项既与红色政权性质相一致,又能服务于当时军事斗争与文艺斗争需要的文艺制度与价值共同体,藉以规范、指导、引领边区的文艺创作,发挥革命思想本身具有的情感凝聚与精神感召作用,就成为边区政府的当务之急。

本文拟以《讲话》文本诞生的必要性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讲话》诞生后先后经历的四次修订过程与修订内容,展现《讲话》文本在流传演布过程中去政治化、去工具化的主导方式,揭示《讲话》实现经典化与神圣化的历史必要性,最后将在一种历史诠释学的视野内,阐发这种修订对于建构威权意识形态话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第一次修订:由1942年的讲话

语言到1943年的文字文本

《讲话》的第一次修订,经历了一个由讲话稿到记录稿,由记录稿到整理稿,再由整理稿到发表稿的过程。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时任毛泽东秘书的胡乔木根据《讲话》提纲与记录员速记,整理而成《讲话》整理稿。根据胡乔木的回忆:“毛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事前备有一份提纲。提纲是他本人在同中央其他负责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商量后亲自拟定的。讲话时有速记员做记录。整理的时候主要是调整一下文字顺序,使之更有条理。”但这个整理稿并未立即发表,而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将近一年半之后,也即1943年5月19日,才由《解放日报》副刊全文刊发,刊发时加有毛泽东本人拟写的编者“按语”:“十月十九日是鲁迅先生逝世七周年纪念,我们特发表毛泽东同志一九四二年五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纪念这位中国文化革命的最伟大的最英勇的旗手。”这段话意在说明两层意思:一是要说明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化革命的旗手,仍然在思想上、行动上可以感召、引领边区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二是要表明在鲁迅逝世七周年发表《讲话》,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机”,因为此时高擎“鲁总司令”领导的“文化的军队”大旗,就既是为鲁迅等人领导的新文化革命续脉,也是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之义,从而使边区政府倡导的革命文化具有文化上的合法性。

从文本自身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角度讲,《讲话》之所以迟迟不发表,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毛泽东认为对待“文艺问题要慎重些”。因为作为红色政权的边区政府,虽然经过长期的革命战争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但对于如何管理与领导文艺与文化问题,尚没有一个成熟的做法。毛泽东本人就坦承自己“对文艺是小学生、门外汉”,需要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需要把这种学习的成果加以理性的融通思考,因而需要“对稿子反复推敲、修改”,形成比较成熟的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制度。事实也是,座谈会后,毛泽东又利用两次公开演讲的机会对《讲话》作了进一步阐述与深化。一次是1942年5月28日在延安整风高级学习组会议上,毛泽东

指出,召开文艺座谈会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一个“结合”问题,即“文学家、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和我们党的结合问题,与工人农民结合、与军队结合的问题”。而为了实现这几个“结合”,就必须“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即“要把资产阶级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加以破坏,转变为无产阶级思想”,使他们的文艺创作实现“服务于工农大众,向工农大众普及,再从向他们普及中间来提高他们”的目的。另一次是1942年5月30日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对学员们的讲话。讲话认为,学员们现在学习的地方是小鲁艺,但是只在小鲁艺学习是不够的,还要到大鲁艺学习,这个大鲁艺就是工农兵群众的生活和斗争。通过这次讲话,毛泽东形成了“小鲁艺”与“大鲁艺”辩证关系的观点。可以看出,正是通过《讲话》和连续两次发表关于文艺问题的看法,使得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有了深化和发展。这为修订《讲话》整理稿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基于如上原因,我们认为,第一,从《讲话》记录稿到整理稿,经历了一次初步修订。第二,整理稿在送交《解放日报》发排清样之前,应该经过多次修改。第三,即使在《讲话》清样出齐后,毛泽东仍对清样作了不少修改。据时任《解放日报》副刊编辑、直接参与《讲话》编辑工作的黎辛同志事后回忆:“《讲话》发表以前,毛泽东看清样的时候又作过相当大的修改。他在清样上删去约600字,加写又约600字。默涵和我仔细阅读,认为改得好极了。”

《讲话》发表后,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出版《讲话》热潮。1943年10月,也即整理稿发表当月,延安解放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①。到1947年9月,东北书店印行单行本;1949年6月,华北新华书店随军分店、中原新华书店出版单行本。《讲话》在收入1949年之前出版的多版本的《毛泽东选集》(以下简称《选集》)——如1944年晋察冀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选集》,1945年苏中出版社出版的《选集》,1946年大连大众出版社出版的选集,1947年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出版的增订本及续编本《选集》,1948年东北书店出版的《选集》,1948年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再版的《选集》,1946至1949香港新民主出版社出版的《选集》——中,均未见对《讲话》进行修改的痕迹。个中原因在于,对党的领导人的著作修订是一重大历史文化事件。在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后,基本阻断了除毛泽东本人之外对《讲话》文本进行重大修改的可能。在1948年,中共中央甚至明文规定出版领导人著作 要求:“中央负责同志已正式公布的著作,各地在编辑或翻译时,亦须事先将该著作目录报告批准,并请作者重新加以校阅或修改。”这样,建国前出版的《讲话》,无论是单行本,还是《选集》收录本,均为1943年《解放日报》发表版的翻印,并未作出进一步的修改。这样,《讲话》在几经周折后,就由最初的口头语言,发展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字语言。从文本诠释学的角度看,这一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文字语言可以增加文本的规范性与权威性。讲话的“语言之所以能被书写,其根据就在于讲话本身加入了讲话中所传达的纯粹的意义理想性,而在文字中被讲出的这种意义却是纯粹自为的、完全脱离了一切表达和传告的情感因素”。讲话的意义理想性在于其外在的他律性,即讲话本身必须联系到讲话的场所、讲话的时间、讲话的风格、讲话的速度、讲话的语调,乃至讲话时辅助性手势等等予以理解;而将讲话固化为文字性的语言,则可以使其脱离上述心理学意义上的主观色彩,成为超越时空限定、且可反复辨认和不断重述的东西。

其次,文字语言吁求读者的积极参与实践。“文字的固定化使陈述的意义同陈述的人完全相分离,所以它就使得进行理解的读者重新成为它的真理要求的辩护人。读者也就在它的一切有效性中得知向他诉说和他所理解的东西。读者所理解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陌生的意见——它总已经是可能的真理。”“因此以文字形式固定下来的东西就在一切人眼前提升到一种意义域之中,而每一个能阅读它的人都同时参与到这个意义域之中”,去释读、玩味、沉思、行动,进行文本意义的再创造乃至付诸意义的实践。

第三,讲话语言衍生为文字性书写语言可以产生出互文性语用:当要求一种意义的威权性与自主性时,就需营造一种话语的想象共同体,在此共同体当中,理解者小心翼翼地思忖自己是否忠实地领会了话语的真意而不致僭越话语的边界;而当需要一种意义的开放

与发展性时,就须将话语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使读者本身而非语言文本本身成为真理的守护者与意义的阐释者。二者的共同意义在于其作为一种政治文本而服务于当时政治、军事与文艺斗争。我们从《讲话》在1944年7月收入由邓拓主编、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的《选集》第五卷时的一段“编辑的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编辑的话”在将毛泽东思想定位为“马列主义中国化”,从而确定毛泽东思想的真理性之后,进一步从对外、对内两个方面阐述了编辑《选集》的意义:从对外方面讲,“目前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以及一切革命阶级革命人民正在向着日本帝国主义企图殖民地化中国的各种奴化思想作斗争,正在向着中国式的法西斯主义作斗争”;从对内方面讲,“党内正在进行有重大意义的思想革命——整顿三风,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战线的实际情况”。鉴于此,“一切干部,一切党员,虚心和细心的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学说,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并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来战胜党内各种错误思想与党外一切反动思想,这是异常迫切的任务,这是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行动上完全统一起来,使党成为完全巩固的广大群众性的和进一步布尔什维克化的一个异常重大的关键。”将这段编写《选集》的“编辑的话”用来形容《讲话》从口头语言到文字语言的第一次修订所具有的思想与实践意义,也是合适的:即“贯彻毛泽东思想于边区全党,帮助全体同志加强整风学习”,实现对对边区文艺创作的思想整肃与精神清理,以使边区的文艺创作成为“文化军队”而更好地服务于其军事斗争。

二、第二次修订:从1943年的政治文本到1953年的学术文本

1942年5月《讲话》的发表与1943年10月19日《讲话》的正式刊发,使边区文艺创作有了新的指导方针,边区文艺创作的乱象得到相应的整肃,从而极大地推进了延安整风运动的顺利进行。1943年10月20日,即《讲话》刊发翌日,《解放日报》就刊发了中央总学委关于学习《讲话》的通知,“通知”将《讲话》界定为“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理论建设的事业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定位为“用通俗语言所写成的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教科书”“马列主义普遍真理的具体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典型示范”。1943年11月7日,中央宣传部作出《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该“决定”进一步将《讲话》明确为“党对于现阶段文艺运动的基本方针”,确立为各级党的工作部门“文艺观文化观的教育材料”与“一般人的解决人生观与方法论问题的教育材料。”这样,《讲话》就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的具体化”的崇高定位成为边区政府的经典文献,成为指导边区文艺文化建设的根本方针。在此方针的指引和感召下,边区的文艺创作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涌现出如艾青的《吴满有》、丁玲的《田保霖》《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孙犁的《荷花淀》《芦花荡》、贺敬之与丁毅的《白毛女》、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柳青的《铜墙铁壁》等一大批革命现实主义的文艺杰作。

然而,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国内外形势的相对缓和,也使《讲话》中不少针对当时社会历史形势而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显得不合时宜。根据胡乔木回忆:“由于受当时猛烈进行的‘抢救运动’的影响,讲话稿发表时,加进了一些不适当的言辞。如说在中国,除了封建文艺、资产阶级文艺、汉奸文艺之外,还有一种‘特务文艺’;在文艺界党员中,除了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以外,还有一批更坏的人,就是组织上加入的也是日本党、汪精卫党、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特务党,但是他们随后又钻进了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组织,挂着‘党员’和‘革命者’的招牌。这些原来讲话所没有、同全文精神极不协调的不实之词,在建国后把《讲话》收入《毛泽东选集》时,完全删除了。”

《讲话》文本在内容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来修正。1949年岁末,毛泽东应邀访问苏联,受与斯大林谈话的启发,以中共中央的名义重新编选《选集》,使毛泽东思想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成功本土化实践,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全世界的纵深开展提供鲜活案例,并为已经取得革命胜利的中国无产阶级政权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依据,从1950年5月起,在毛泽东的主持下,由苏联委派的马列经典著作资深编辑专家尤金为编选指导,按照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革命思想领袖著作编选的一般经

验与做法,《选集》的编选工作全面启动。1951年2至4月,毛泽东还专门利用在河北石家庄“休息”时间审阅修订了《选集》一至三卷初选文稿的内容。正是借《选集》初选文稿修订的机会,《讲话》才得以再次全面修订。修订的范围包括正文、注释、语句、语法凡670余处;除涉及一些文字上的加工和引文的重新考订外,还有一些原则性的改动。如关于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如何对待文学遗产的问题、文学创作的方法问题等。这些原则性问题的改动表明毛泽东对文艺领域一些重要问题的全 新思考。以关于文学遗产的借鉴与继承问题为例,就由原来的“我们必须批判地吸收作为我们的借鉴”、“但这仅仅是借鉴而不是替代”,改为收入《选集》时的:“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的借鉴”,“但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作。”修订后的语句在“借鉴”前加了“继承”二字,这既表明执政党对待传统文艺应该持有正确的态度,又表明其在文艺立场问题上以中国传统文艺的承继者和发展者自居,从而为政权的文艺合法性作了论证。

第二次修订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为《讲话》加了13条“注释”。从诠释学的角度看,添加“注释”不只是一个文本规范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要使《讲话》超出简单政治文本的囿限而衍生出一个学术文本,从而表明其思想渊源有自,进而与历史经典文本、历史流传物关联起来。这种关联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使《讲话》能够成为中国经典历史流传物的正统阐释,另一方面又通过多方面的修订使自己本身拥有了历史流传物的权威地位。作为一种历史流传物,《讲话》文本内涵的绵延、功用的发挥、意义的重建,都需要打破文本本体的静态悬在性,使文本的存在成为一种历史性的持存过程,进入一种解释学所辩称的效果历史意识的辩证结构之中。而通过注释语言的增补修订使《讲话》文本由政治文本衍生为学术文本的诠释学根据在于:“流传物的本质以语言性作为标志”,以语言形态存在的历史流传物是思想、精神和观念的直接现实,它与历史中存在的事件常常是直接同一的。而流传物所使用的语言构成了我们理解历史流传物所铺展的人与世界关系的重要维度,构成了我们认识的边界与实践的范围。我们只有在对语言的释读中,才能反观历史,思考现实,警醒自身,追寻意义。因此,对语言的释读、修订乃至完善,也就成为流传物在进入历史性持存时实现自身的主要方式。

这样,《讲话》经建国后的第二次修订,就由原来的政治文本衍生为一个学术文本。它与基于特殊历史时期、解决特定文艺政治问题而作的政治文本不同,后者是作者与意识形态威权部门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思想的发展而对前者作出的润饰、修订、增补与完善,其主要意义在于作为一种历史流传物而为社会不同群体构筑了一个精神共同体。

三、第三次修订:从1953年的学术文本到1965、1966年的学术文本与革命文本

《讲话》的第三次修订是与《选集》1962年修订一同进行的连带工作。因为在《选集》从1950年到1960年长达10年的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者和读者都陆续发现了一些错讹和问题,比如正文中史实的正误问题、语言表达的规范问题、文字编校中的错漏问题、题解和注释中的史料问题、表述的时效性问题,等等。为了全面解决这些问题,经毛泽东同意,从1962年8月至1965年6月,在毛泽东秘书田家英的主持参与下,由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共同修订了《选集》。其中《讲话》修订的部分主要为注释内容。“注释”内容的修订:一是增加了一条注释,使原文的注释由13条增至14条。在这条增加的注释中,详细列举了正文中关于“陕甘宁边区”的历史来源、政治地位与区域范围,从而为曾经被国民党宣布为“非法叛乱区域”边区正名,使其获得历史与政治的身份合法性。二是修订了正文中关于“大后方”的注释,去掉了1953年版中将“大后方”直接界定为“国民党统治区”的表述,将“大后方”重新界定为“国民党统治的、没有被日本侵略军占有的中国西南、西北部”,同时删掉了1953年版中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界定为“小后方”的表述。表述的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党资格获得后对于历史问题的重新叙述与审理。

如果说1965年完成的这次修订尚没有改变《讲话》学

术文本的身份的话,那么,1966年进行的“修订”则使《讲话》完全由学术文本转变为一个工具性的革命文本。1966年,为配合“文革”运动,《红旗》杂志1966年第9期在头篇位置重新发表了《讲话》,该《讲话》与前此版本的一个重要不同,是删除了注释,代之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南针——重新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按语》的“编者按语”。“按语”在开宗明义地指出重新发表的目的——“为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五周年的生日,为着推动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发展”后,用全称判断加程度副词的语式(“最完整”“最全面”“最系统”“最彻底”“最正确”),裁定以《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顶峰”的终极地位,并以此批评了以周扬为代表的“修正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文艺路线,认定重新学习《讲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意义”:它是鉴别香花和毒草、革命和反革命的“指南针”,是镜鉴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照妖镜”,是号召文艺工作者到工农兵中去的“进军号”。这样,通过将“注释”易以“编者按语”的形式,就祛除《讲话》原本作为学术文本的思想魅力而使其成为一种纯粹的革命文本与政治工具。对于红卫兵及其所掌握的文艺机器来讲,忠诚地接受领袖权威,认真地阐释主流话语,并将其直接应用到实践中去,就是在捍卫“真理”,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因而它超出了文本意义判断的范围。意识形态机器与学术文本之间的这种“呼应关系”之所以能在“文革”期间大范围流行,也反映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哲学问题:学术文本一旦辅以意识形态威权力量之后,会对其所处的尚未完全启蒙的时代及其历史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以至于人们会在一种非理性的疯狂中扭曲了学术思想与历史事实本身。

四、第四次修订:从1965、1966年的学术文本与革命文本回归到1991年的学术文本

《讲话》作为一种政治文本与革命文本曾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过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然而,简单地使《讲话》服从现实的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轻慢理论自身的逻辑力量与思想穿透力,就很难使《讲话》成为一种具有强大感召力的经典文本。因为一方面,一种真正有生命力的理论,必须斩断其直接的实用性功能指向,而凸显出其丰富的思想性内涵;必须超越其狭隘的阶级、民族立场,而体现出人类世界的一般生存经验与共同人性尊严。另一方面,时代社会的巨大变迁使得《讲话》作为一种历史流传物的特征日渐加强,文字流传物本身具有超越狭隘的现实功用的指向而使《讲话》体现出其应有的神圣性:“文字流传物并不是某个过去世界的残留物,它们总是超越这个世界而进入到它们所陈述的意义领域。正是语词的理想性使一切语言性的东西超越了其他以往残存物所具有的那种有限的和暂时的规定性。因此,流传物的承载者决不是那种作为以往时代证据的手书,而是记忆的持续。正是通过记忆的持续,流传物才成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并使它所传介的内容直接地表达出来。我们取 得文字流传物的地方,我们所认识的就不仅仅是些个别的事物,而是以其普遍的世界关系展现给我们的以往的人性本身。”

进入新时期后,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西方自由化思潮,西方多元化哲学思潮在大陆风起云涌,“萨特热”“尼采热”“弗洛伊德热”在一大部分知识分子当中深受欢迎。曾经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毛泽东思想,在经历了“文革”的惨痛教训后,成为历史批判反思的对象。虽然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了全面正确的评价,然而改革开放后复杂的时代社会状况和“文革”的错误阴影,使得人们在短时间内很难再认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著作遂成为被尘封的对象,毛泽东思想成为守旧落后的代名词。为在思想文化上全面巩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肃清“文革”期间毛泽东思想产生的不良政治影响,还原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同时抵制西方各种政治意识形态与文化思潮对中国大陆的全面侵蚀,就需要一种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均极强的权威文本,毛泽东思想无疑最易用来承担这一新的使命。然而,“文革”前和“文革”后上世纪80年代初的《选集》,在正文、题解、注解方面均存有不少讹误;“文革”时期的文本,存在大量对原

作断章取义、甚至刻意歪曲的错误,因而需要对它们作出修订完善。

当然,民众在1990年代后对毛泽东思想的重新体认也为《讲话》修订提供了主体性契机。在1990年代后,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迫使人们开始理性的反思:中国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作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的精神指南?反思的结果,是社会上重新出现了一种“寻找毛泽东热”现象,毛泽东著作重新成为人们热捧的对象。而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能被“激活”,从文本诠释学的角度看,是因为以文字形态存在的历史流传物具有超越特定时代现实的能动性。“语言在文字中是与其实现过程相脱离的。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的一切东西对于一切时代都是同时代的。在文字流传物中具有一种独特的过去和现代并存的形式,因为现代的意识对于一切文字流传物都有一种自由对待的可能性。”正是现代的意识,才使理解与诠释可以克服文本的陌生性和偶然性而不断返回到当下的现身情境,阻断文本语言与历史事实的对应指称,赋予文本以新的意义。毛泽东思想的意义由此并不局限于其生产的年代,而是通过后来精神性的理解、阐释、修订,使理解者、阐释者、修订者向来所属的世界得以扩展、充实、丰盈,使其具体体现为一个文本的“同化”和“解释”过程:“流传物的历史生命力就在于它一直依赖于新的同化和解释。”作为语言流传物的毛泽东思想的“同化和解释”也就是语言在进入具体的效果历史意识当中时,找到新的时代现实、文学文艺、文物制度乃至观念心理。

正是基于意识形态需要、文本自身衍变与民众心理认同三方面的动力,1990年5月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生平著作研究组与注释组启动重新修订《选集》一至四卷工作,到1991年7月1日作为建党70周年献礼出版发行。其中的《讲话》在收入《选集》第三卷时,又对“注释”作了学术性的修订。修订的指导思想,是要客观评价原“注释”中提到的人物事件,矫正某些提法论断,丰富释文内容。比如《讲话》注释第3条关于梁实秋的评价,原注文为:“梁实秋是反革命的国家社会党的党员。他在长时期中宣传美国反动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坚持反对革命,咒骂革命文艺。”这条注文不尽符合史实。梁实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虽因不同意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主张而与其交恶,但其站在普遍人性的立场上从事文学创作与批评,却有其合理性。鉴于此,修订时矫正了过去的提法,以介绍其生平经历为主,结合正文中提到“像鲁迅所批评的梁实秋……”,注明鲁迅曾对梁实秋批评的事实及其相关批评文章,以便读者能够较为公允地认识这一桩文坛公案。此外,还通过更正注释内容、完善注释形式的方式来提升《讲话》文本的学术气息。如将1965年修订版的《讲话》之第2、第10条注释中关于列宁《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一文的名称,根据1987年版《列宁全集》的规范翻译,更正为《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将1965年版第9条注释内容中关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欠准确表述——“《阳春白雪》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下里巴人》属于较低级的音乐”,修订为较为科学的表述——“‘阳春白雪’是供少数人欣赏的较高级的歌曲,‘下里巴人’是流传很广的民间歌曲”。又如对《讲话》正文中关于列宁与鲁迅思想的引述,还按照现代学术论文的规范,标明了注释的具体来源、出处、版本、页码。正是通过对“注释”的丰富、矫正与修订,去除了那些原本具有强烈情感色彩和价值立场的政治词汇,易之以较为客观公允的陈述,从而大大增强了《讲话》的学术规范性与科学性,实现了《讲话》的历史文献化与经典化,阻断了根据历史需要随意修改历史流传物的可能。

结语

作为一种历史流传物,《讲话》在近半个世纪的流传过程中,其内容经过了四次刻意的修订,逐渐形成为一种经典与神圣文本。从最初的一种革命理论,到1943年发表时强化为一种革命理论与思想武器,再到1953年修订时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建设理论与精神指南,再到“文革”期间成为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最后到1991年修订后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规训、知识学宏大叙事与想象共同体,既反映了政治上层建筑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消长变化,也反映了现当代中国文艺思想与文艺创作的艰难曲折。《讲话》的意义,也从早期出于革命斗争需要,强调革命意识形态话语与阶级利益、民族利益及相关利益主体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演变为

日出于文化教化需要,强调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观念上层建筑对创作主体、接受主体、批评主体的教化指导关系。而一种具有神圣威权力量的革命话语身份建构,需要通过共同的叙事符号(如“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新民主主义”)、共同的身份诉求(如“无产阶级”“人民大众”)、共同的奋斗目标(如“打倒敌人”“民族解放”)、共同的伦理信仰(如“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以及一些辅助性文化社会资源(如“文艺普及”“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来完成;反过来,这种通过后天建构而来的共享价值资源,又需时时通过威权力量的强制灌输、释读,以及接受者主动的陶冶、历练来得到维护。这就是《讲话》需要反复修订的文化社会学原因。

由此也见出,《讲话》作为历史流传物的意义与真理实际上是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获得的,正是不同的历史境遇(如时代社会的变革、威权部门的解释修订),使其呈现为不同的历史镜像,展现为诸如革命斗争文本、政治教化文本、文艺经典文本等不同的效果历史统一体。那些同一时间内秉有相同信仰的群体对《讲话》始终如一的尊领、宣传与释读,那些不同时间内持有不同观念的群体对《讲话》自发性的笃信、学习与思考,使《讲话》从一种文艺口号上升到一项文艺制度,从一个学术文本到一种神圣象征,从一种个体记忆到一种群体记忆,使《讲话》的修订过程本身显得意味深长,成为中国现当代文艺制度与文艺精神发展的生动写照。

第3篇: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对话》栏目 话题 发展之道

央视《对话》栏目自开播以来一直保持着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作为一档财经类节目,《对话》的受众群一直在不断地扩大,既保持了原有的节目定位,又同时兼顾了节目内容的多元化。目前大部分研究和关注点在于影响《对话》节目发展的外部条件上,甚少有研究者从节目自身内容的微观层面关注《对话》,而内容是一档栏目定位确立之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正所谓“内容为王”。因此,内容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本文旨在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对话》栏目2005年到2011年6年间的节目选题的统计研究分析,从中发现特点及规律,从而揭示其经久不衰的发展之道理,总结《对话》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同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对《对话》栏目的选题构成分析

1、样本选取说明

本文采取了概率抽样的方法,对《对话》节目从2005年到2011年这几年间的节目进行了抽样。2005年,对于《对话》栏目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从2005年开始,《对话》成功实现了两个零的突破,真正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因此,从这一年起进行研究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本文具体运用了等距抽样的方法,每隔一周抽取一个单位的样本,一共是抽取了161个样本。在抽取的161个样本中,其选题大致包括了四大类。它们分别是民生类、财经类、实体经济类以及文化产业类。笔者对161个选题进行了梳理分类,见下表:

通过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对话》节目的一大变化就是在节目话题上的变化。横向分析,可以发现以下这样的规律。

首先,民生类话题从2006年开始骤增。并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因为在2006年的时候,国家加强了对民生事物的管理,尤其在民生安全方面。特别指出的是,2006年这一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国家在抓民生安全方面的巨大进步,突发的安全性事故比2005年有大幅度下降。因此,《对话》适时地把注意力转向了民生类话题。

其次,财经类话题在经历了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之后在2008年达到了顶峰,随之开始有所下降。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把财经类的各种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2008年之后,财经类话题在节目中有所下降,但较之前几年相比还是呈现较高的趋势的。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力逐渐退去,财经类话题的数量在节目中也逐渐下降。

第三,实体经济类话题从2005年较高数量逐年下降,直到2008年以后,基本保持平稳的状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当年国家的经济政策关系密切。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分析认为:2005年汇改以来总体上对实体经济发挥了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由此可以看出,《对话》在2005年这一年同样抓住了当时的热点话题,在涉及实体经济的内容上做足了功夫。2008年以后的大幅度下降与当时的经济危机同样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时间,所有行业发展都不景气。在那个时期,《对话》更多的是把关注点放到了金融危机话题上,对于实体经济的关注自然就减少了。

最后,关于文化产业的话题从最初的零关注到2006年的异军突起同样说明问题。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这一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更为中国文化产业明确了中长期的基本发展战略。从2006年开始,从全国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文化产业相关主管部门在文化产业投融资方面作出了令人瞩目的、实质性的工作,成为当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热点现象,动漫产业风光无限,各地文博会大放异彩。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产业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对话》栏目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变化,及时调整节目内容,让有关文化产业的内容在节目里同样大放异彩。

首先,财经类话题和实体经济类话题在节目总数量中占绝对优势。这与《对话》节目的定位有关。作为一档财经类节目,与经济问题相关的话题自然要占上风。其次,民生类话题在《对话》节目中正在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与节目的受众定位有关。《对话》节目的定位是致力于为新闻人物、企业精英、政府官员、经济专家和投资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但这样的定位未免有些不接地气,没有普通百姓关注的焦点,《对话》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点,深知要想获得更多受众的青睐,就必须在受众定位上有所调整。依然以高端精英人士为主,但必须同时兼顾普通百姓的利益。因此,《对话》节目在民生类话题上颇下功夫。最后,文化产业类话题在节目总数量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因为《对话》节目是财经类节目,必然主打财经类话题。但同时,节目的发展需要受众的认可,在节目内容上就需要兼顾受众感兴趣的话题。最重要的是,文化在人民生活中逐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话》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在节目内容上不断调整,让文化相关的话题出现在节目中,并且始终保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这样既不喧宾夺主,又能满足受众需求,一举两得。

二、《对话》栏目的选题特点

通过以上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对话》栏目的节目内容在选题方面呈现以下特点:

1、话题的选择均为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

2005年,“看病贵和看病难”排在了百姓最关注的十大民生话题的第二位。《对话》在此背景下立即请到了主嘉宾――卫生部部长高强做了一期关于看病难的节目。2008年,既是中国经济遭遇金融危机重创的一年,又适逢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话》紧跟两大社会热点,既有《中原商机》、《我关注的战略经济对话》、《黄金是财富的避风港吗》这类解读经济现象的节目出现,又有《火炬传递什么》这类解读奥运文化的节目出现。还有与张艺谋等艺术家的对话,从他们身上了解奥运背后的故事。也是从那一年开始,许多艺术家、文学作者开始登上《对话》的舞台。比如金庸、韩寒、王家卫都曾出现在《对话》节目中。在2009年两会期间,《对话》又将中心转移到了当时两会最热议的农民工问题,立即推出了《春天的约会:关注农民工》两会特辑节目。

2、话题的选择都是与受众紧密相关的社会以及经济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与自己生存息息相关的信息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受众在关注这些环境变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通过这些信息获知更多的有关外部社会的情况,由此来不断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因此,在《对话》节目的话题选择上,对于社保、医疗、就业等与受众紧密相关又十分敏感的条目实现了零的突破。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这一政策的实施,把教育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对话》随即请到了教育部部长周济,与他共同解读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当养老问题悬而未决的时候,《对话》请到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与他一起对话中国的社保制度。

三、《对话》节目成功之路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对话》节目的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节目内容的选择,尤其体现在话题选择上。对于同类节目而言,有以下几点启示:

1、选题具有贴近性

《对话》始终作为一档高端经济类谈话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屹立不倒,对于节目而言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无疑来自于节目内容的选择上,《对话》始终没有偏离它的节目定位,始终能够将最新锐的热点话题提出来,并且提供最独到的见解。在利用各方资源整合这些热点话题的同时,也在给受众不断提供新的思考空间,带领受众从更高角度、更高层次看待这些问题。在提供经济信息和企业信息的同时,不仅满足了“高端”读者的需求,《对话》还结合自身特色、划分了受众群体,同样选择了提供贴合普通受众需求的话题,使受众可以通过这个“公众论坛”参与公众生活、表达社会情绪。这样一档具有指向标性质的节目,无论是在受众心中、还是在同类节目的竞争中甚至是在整个社会中都具有一定影响力。

2、注重节目的实用性、建设性和前瞻性

从《对话》节目所提供的选题特点来看,一方面是提供当时的热点话题,另一方面是提供与受众息息相关的社会及经济问题。通过这些特点,可以反映出《对话》在节目的功能设置上有自己的特色,它注重节目的实用性,除此之外,《对话》同样注重节目的建设性,它总能提出一些高屋建瓴的观点和解释带给受众新的思考。同时,《对话》具有的前瞻性,它总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且做出预测性分析。

3、依托经济热点制作符合目标受众需求的节目内容

《对话》自开播以来就深受读者的信赖,其节目内容一直受到读者的认可。紧追经济热点话题,适时调整节目内容,根据所反映的侧重点的不同来满足各类目标受众的需求。

《对话》秉承着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理念,真正的进步是永不停步的追求,将节目定位于开放、创新和前沿,从以上种种分析中可以看出,《对话》确实做到了。

第4篇: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一、审题关――奇葩离不开根

高考话题作文通常会在话题前给出一定的提示语,但是依然还有考生会写出“出轨”的作文。例如,2004年高考上海卷的作文话题是“忙”,有考生就将话题误解成了“帮忙”,结果得到了很低的等级分。由此可见,读懂材料,正确理解话题以及明确出题人的命题意图是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例如,2007年高考广东卷的作文话题是“传递”,提示语中给考生提供了很多思考方向和角度,从而赋予了“传递”丰富多彩的含义。学生只要能把根植于“传递”这一内涵丰富的话题,就能让作文开出娇艳的花。

二、构思关――美文都精于构思

苏格拉底说:“我们应该把真实看得高于一切。”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再现生活是艺术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由此可见,文章的真实性是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统一。例如,苏轼《赤壁赋》中客和吹洞箫者的谈论,以及司马迁《屈原列传》中屈原和渔夫的对话等,都可以看做是作者为刻画人物而运用的精妙构思。再如,2007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我有一双翅膀》,开篇引用歌词作为题记,然后以时间顺序写了“我想飞”“我要飞”“我会飞”,整篇文章一目了然,开合自如,体现出了很强的结构美。

三、扣题关――瞄准话题中心不偏题

话题作文虽然比命题作文写起来自由,但不能脱离话题。常见的扣题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生活琐事入题法。

例如,高考满分作文《窗棂边的栀子花》,作者开篇即从生活中常见的窗棂边的栀子花切入话题,引出自己的观点,表达了一切道理都从生活中来的观点。

2.说文解字巧开篇。

例如,高考满分作文《美,距离的忧伤》,作者开篇便通过解析仓颉造字切入话题,以说文解字的方式表明了距离的重要性。

3.变形阐释切入法。

所谓变形阐释切入,就是对话题作文的材料进行巧妙变形――或将其压缩成一句精要的话,或将其扩展成一个事例,进而自然引出自己的观点。例如,高考满分作文《遥望晶莹,近观纤瑕》的开头,作者就是将材料中雷抒雁的诗歌进行了变形阐释,以此切入话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4.类比构建暗切题。

所谓类比构建暗切题,是指在行文中活用材料和其他事例进行类比,从而论证自己的观点。例如,高考满分作文《仰望星空》,开篇即用三个整齐的句式类比构建,鲜明地指出了距离与完美的关系,结尾则通过再次点题深化了中心,整篇文章首尾呼应,结构精巧。

5.鬼斧神工叙事中。

所谓鬼斧神工叙事中,是指写作时可以巧妙地把材料中的人、事、理演化为叙事的中心,以叙述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例如,高考满分作文《回家》就通过编故事恰如其分地演绎并表达了人与家乡复杂而又莫名的关系,进而使文章表现出了含蓄深刻、意味深长的特点。

6.卒章显示话题法。

卒章显示话题法,是一种在文末彰显话题并亮出主旨的作文结构方法,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高考满分作文《给孟幻同学的一封信》,作者就恰到好处地将材料中的诗歌化为文章的内容,并在结尾照应了话题,读后叫人不得不拍案叫绝。

总之,学生只有合理恰当地运用好材料,独到而新颖地切入话题,紧扣话题材料,瞄准话题中心,才能写出优秀的话题作文。

四、文体关――异彩纷呈贵在精

紧扣文体特征写特色作文是写好高考话题作文的又一关键。因此,写记叙文要注意细节描写与叙事的详略,以及事例的时代意义;写议论文要注意议论文的要素,并选择丰富而恰切的论据。当然,考生还可以用访谈式、对话式、日记体、书信体、辩论会、新闻发言稿、剧本、就诊报告、处罚通知、广告文案等标新立异的形式写话题作文。例如,高考满分作文《百家讲坛》与《给孟幻同学的一封信》就分别运用谈论式和书信体,不仅降低了行文难度,还收到了结构美的效果。

第5篇: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一、相关理论

(一)话题检测与跟踪技术TDT作为一种主题检索技术,其特点主要在于关注与特定事件主题相关的数据。传统的检索技术是从内容来检索、确定文档的分类,而TDT技术是基于事件,利用分析文档与事件主题联系来获取特定主题信息,它从来源数据流中自动发现主题并把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联系在一起。TDT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五部分:对新闻广播等报道进行切分(报道切分),检测未知话题(话题检测),跟踪已知话题(话题跟踪),检测未知话题首次相关报道(首次报道检测)以及检测报道间相关性(报道关联性检测)[7]。

(二)中文分词及词性标注中文分词就是将汉字序列切分成有意义的词,以字为单位,句和段则通过标点等分隔符来划界。目前主流的中文分词算法分为四类:基于字符串匹配的分词,基于理解的分词,基于统计和基于语义的分词[8]。词性标注是根据句子上下文环境给句中的每个词标记一个正确的词性,主要是机器针对多标记词(即有多种词性的词)和未登录词(即在训练语料中未出现的词)标记词性。词性标注技术与分词技术一样,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文本自动检索及分类、文字识别、语音识别等实际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5]。目前比较典型的标注算法归纳起来有: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统计的方法,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本文选用的是规则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

(三)向量空间模型向量空间模型(VectorSpaceModel,VSM)是一个应用于信息过滤、信息撷取、索引评估相关性的代数模型,文本分析对象通常是以词为单位的VSM数据[9]。运用这个模型把文本表示为向量,就可以将文本处理简化为向量空间中的向量运算。当文档转化为向量时,文档中每个词对应向量的每个特征项维度,所有文档中的词所对应的维度构成了整个空间,而特征权重则是每个词对应每一维的取值,于是,一个文档Dj转化为特征向量Dj可表示为:其中tij是特征项,wij是特征权重,M是文本tij中的特征项总数。另外,文本中作为特征项的词不能重复,即各特征项tij互异,且文本的内部结构不需要考虑,因此特征项tij无先后顺序。

(四)K-means文本聚类K-means算法以欧式距离作为相似性的评价指标,即认为两个对象的距离越近,其相似度就越大,得到紧凑且独立的簇是聚类的最终目标。K-means算法中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第一步,从数据对象中任意选择K个对象(K值需要预先设定)作为初始聚类中心。第二步,计算剩下的对象与这些聚类中心的相似度(距离),并分别将它们分配给最相似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类。第三步,重新计算每个新类的聚类中心(该聚类中所有对象的均值)。第四步,不断重复第二、三步,直到标准测度函数开始收敛为止,一般采用均方差作为标准测度函数。该算法在处理大数据集时是相对高效和可伸缩的,计算的复杂度为ON(kt),其中N是数据对象的数目,t是迭代的次数(一般K≤N,t≤N,同时算法对顺序不太敏感,因此较适合对VSM表示的文本集进行聚类。本文聚类效果的验证采用类平均相似度,公式为:其中AVGT()SIM表示类T的平均相似度;CT表示类T所包含的微博条数;ft(avg(sim))表示类T中单条微博文t的个体平均相似度,即t与类T中其余微博文的相似程度之和取平均值。将类中所有微博文的个体平均相似度之和取一次平均值,从而得到类的平均相似度。

二、研究设计

(一)识别流程本文基于TDT技术设计出中文微博热点话题识别流程,主要环节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微博爬虫系统获取所需的数据,如微博内容、评论数、转发数、受众数等;接着从获取数据中提取话题识别的数据源,利用中文分词处理过滤数据;对预处理后的微博内容中的每个特征词,利用特征词权值计算方法TF-IDF(TermFrequency–InverseDocumentFrequency)计算特征权重并建立向量空间模型,再利用K-means文本聚类来归纳出多个话题;最后对多个话题的影响力进行计算并分析,通过效果验证识别出热点话题。

(二)热点判定———话题影响力设计本文基于微博特点和话题本身,提出热度的判定因素———话题影响力。微博热点话题影响力为该话题中单条相关微博内容的影响力总和,单条微博内容的影响力又分为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由于用户发表的微博文直接呈现给关注该用户的受众,因此单条微博的直接影响力与该条微博用户的关注人数(受众数)相关[10]。本文此处只考虑微博评论数与第一层的转发数。定义话题影响力相关计算公式如下:其中Inf()T为话题T的影响力;n为该类中与话题相关的微博条数;Inf()t为单条相关微博内容t的影响力。一个话题的影响力为话题中所包含的所有相关微博内容影响力之和。其中InfD()t为单条相关微博内容t的直接影响力;InfI()t为单条相关微博内容t的间接影响力。单条微博的影响力为直接影响力与间接影响力之和。题T的影响力为:

三、实证分析

本文实验数据随机选取了2011年12月8日到2011年12月14日这7天内的微博数据,通过新浪微博API接口共爬取微博内容2103条。根据研究设计的热点话题挖掘流程,对该周内新浪微博热点话题挖掘进行实证研究。

(一)数据预处理首先对微博内容进行文本预处理,即进行去重、分词、无效信息过滤、降维等操作。实验中使用C#版本的中科院ICTCLAS中文分词系统对微博文本进行分词处理,同时标注词性,并过滤微博内容,保留名词及名词性词语,然后将所有的单字过滤,再去除所有的英文字符、数字和一系列数学符号等非中文词,只留下有意义的中文词语。图2为关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女王出租宫殿套间”话题文本示例。

(二)话题识别文本预处理后,针对每条微博内容,利用特征词权值计算方法TF-IDF计算各个单词权重,以构成一个向量空间模型用于聚类。实验中,K值在最大值范围内通过多次实验结果验证来选取。经过多次试验,最终将该周的微博内容聚为10类,并对各类进行类关键词提取,结果如表1所示。以上10类中,所提取的关键词具有较强实时性的有6个,关键词所包含信息较为日常的类有4个。此时若设置类平均相似度阈值为0.01,则恰好包含较强实时信息的6个类别。将类平均相似度高于阈值且包含较强实时信息的类定义为一个话题,则从微博内容中发现话题数目为6个,分别为类3、4、6、7、8、10。

(三)话题影响力排序大多关于热点发现的算法认为,在聚类后出现的热点词频率较高,则该话题即为热点话题。这种原理是基于热点词与话题的附属关系,但却忽略了当话题较分散的情况下聚类也能进行,同时在聚类结果中,可能有些话题只是局部较热的小话题,整体来讲算不上热度很高[11],因此可以设置一个阈值来区分话题冷热,话题热度(本文中以话题影响力来衡量)高于阈值则表示聚类出来的话题为“热点话题”,低于阈值则视为“非热点话题”。热点与非热点的概念是相对的,因此也可以根据话题影响力公式计算出每个话题的热度,然后按照热度分数排序,分数越高表示话题影响力越大,热度越高。实验中,挖掘热点话题的数据来源时间段Δh为2011年12月8日至2011年12月14日。由于实验中发现话题的总数较少,故本实验不以预先设定话题影响力阈值来划分“热点”与“非热点”,只将话题按影响力大小排序,即设定所发现话题均为热度不同的热点话题。根据话题影响力相关计算公式(4)~(8),计算得到实验中所提取的6个话题在当前时段的影响力评分及排名,如表2所示。考虑到微博转发会使微博的影响扩散,相对于评论其影响力更大,因此公式(8)中α取值为0.4,β取值为0.6.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实验识别出的2011年12月8日到2011年12月14日的6个话题中,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是江苏丰县校车事故、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韩国海警被刺事件、电影《金陵十三钗》即将上映、广东陆丰乌坎村、双子座流星雨爆发。

(四)效果验证话题识别与跟踪的效果一般使用准确率和召回率两个参数来衡量,公式如下:A表示已提取出的与话题相关内容,B表示已提取出的与话题不相关内容,C表示未提取出的与话题相关内容。在全部文本数据中,与话题相关的数目为A+C,而被判定与话题相关的数目为A+B。召回率和精度是不可能两全其美。当召回率较高时,精度反而降低;反之精度高时,召回率就会有所降低。因此,本文用这两个度量值融合而成的一个度量值F来衡量这个效果。F值公式如下:实验以“召回率”、“准确率”验证热点话题发现效果,根据公式(9)、(10)、(11)计算出每个话题的召回率与准确率,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6个热点话题召回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韩国海警被刺事件,江苏丰县校车事故,南京大屠杀周年纪念,双子座流星雨,陆丰乌坎村,电影《金陵十三钗》话题,各类话题召回率均较高。相反,各类话题准确率均较低,最高为双子座流星雨,仅为0.769,最低为广东陆丰,仅为0.641。聚类准确率低与微博内容零散、谈论话题范围极其广泛有关,即话题聚类时噪声数据太多,导致β值较大。实验表明微博热点话题发现的“召回率”较高而准确率较低,这与微博内容的不规范性、随意性等特点有关。从综合衡量召回率和准确率的F值来看,热点识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尽管微博内容存在一定的不规范和随意性,但从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到,聚类所选取出的6类热点话题F值均保持在0.75以上。

四、结论

第6篇: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哪些官话套话,最令你反感?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日前发出征集令:“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官话套话空洞无物,多年来相沿成习,会议中官话套话至今不绝于耳。现向网友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欢迎实例实录。”此举引发社会强烈共鸣,网友纷纷吐槽、拍砖。“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据称,网友对这样一些官话套话最为反感。这些官话套话,让人们听得耳朵都起茧了。难怪人们常常感叹,“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漂亮的空话多、严谨的套话多、违心的假话多。”

在此之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题为“你身边爱讲官话的官员多吗”的在线调查显示,91.7%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普遍存在爱讲官话的官员,91.0%的人直言很反感官员说官话;84.1%的受访者期待,未来十年,不说官话能成为官场新风气。至于官话改革的具体举措,76.7%的人建议官员说话应该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闪躲;72.3%的人建议官员要敢讲真话、实话,“实干兴邦,从不讲官话做起。”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

观点提炼

1.官话套话是“话语腐败”

官话套话流行,非始自今日,早已为百姓反感。两年前,江西省防汛办副主任平其俊,就因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场景,讲了几句满口“领导重视”的官话套话,结果掀起一场“官话风波”,被讽为“最牛官话样本”,可谓官话史上之“经典”。

会说官话套话,曾是官场“基本功”,大小会场屡见不鲜。说者有板有眼,滔滔不绝,但稍加分析,全是再正确不过的废话、空话。说者,还偏偏强调要与会者“学习”“落实”,结果可想而知。

有论者评,官话套话是庸官的“遮羞布”,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脱离实际,无所作为,对工作对问题没有真知灼见,又要汇报、发言,只好搬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话来撑场面,忽悠领导,更忽悠群众。

官话套话,表面看是“说话技巧”,实则映射着官场生态和官员作风。从少数人、个别官员说话的“假大空”,渐渐演变成具有“礼仪”色彩的群体性动作,成为与民众格格不入的“话语体系”,此情此景,说“话语腐败”也不为过,在老百姓眼里,就是“话不入耳,面目可憎”!(言者,中国网络电视台)

2. 不说“官话”的实质是多做“民事”

“官话”绝不仅仅是官话,正确的废话背后是信仰的迷失,“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背后是价值观的错位,“假大空”的背后是虚伪、保守、专横与特权。公众期待官员说话能直面问题,潜含的意思是要真正解决问题;期待不说官话能成官场新风气,其实质正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所以,要打破官员说“官话”的问题,根本的还是要官员不做“官事”,而做“民事”、“人事”。(郭文婧,《中国青年报》)

3.说“人话”,要祛除官话套话的土壤

第7篇: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对话;小说片段;台词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22-02

一、改革初衷

《以对话为主的小说和小说片段》这门课程创立于1996年,在此之前台词课教学一直遵循着“舞台语言基础训练(一年级)——舞台语言内外部技巧训练(二年级)——人物语言技巧训练(三年级)”三个阶段进行。在完成了一年级的舞台语言基础训练和二年级的舞台语言内外部技巧训练以后,学生学会了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朗诵方法,但是 向人物语言技巧训练的过渡就变得十分生硬,“以至于出现了学生在舞台上,尤其在影视表演时的‘朗诵腔’,被人戏称为‘搞话剧的’,在影视拍摄现场被导演斥之为‘演话剧嘛?!’的现象 。”①

台词课教学的改革不能脱离当时的戏剧氛围,首先来看一下90年代中国话剧的基本面貌。80年代的探索戏剧给中国戏剧的发展带来了一丝生机,但是随着话剧危机的加剧,话剧团体的停滞不前和话剧观众的不断流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90年代初期,“小剧场话剧运动”吹来了中国话剧的春风,开辟了话剧发展的广阔天地。小剧场相对于镜框式舞台而言观演关系更加灵活多变,舞台与观众席的距离更加贴近。演员在表演上更加贴近观众,贴近生活,情感的体验和表现越发细腻和真实。所以,以前的“话剧腔”和“影视腔”已经不适应当时的戏剧发展。

再来略看一下影视剧的发展情况。“90 年代的电视剧创作较之以往更多显露出其作为大众艺术样式的品性,逐渐摆脱了80 年代以前所受政治影响过大、宣教痕迹过重的误区,也更加遵循电视剧市场运作的规律,表现出大众化、通俗化、都市化、娱乐化的审美倾向。”②在这种审美的需求下,演员的表演也要更加真实和贴近生活,没有了话剧舞台上的艺术夸张,而人物的语言也要尽量保持生活中的原形,人物对白尽量做到生活化和口语化。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的是,90年代的涌现出来的一批优秀电视剧,如:《北京人在纽约》、《围城》、《过把瘾》、《还珠格格》等均改编自小说,所以,“年轻的电视剧艺术的成长,一直都有赖于文学的给养,除了借鉴其创作的规律外,最为直接的就是将文学作品进行改编。九十年代,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则已成为电视剧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大大丰富了九十年代的电视荧屏。”③

由此可见,现有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快速发展的话剧和影视剧对表演人才的需求,所以,当时的台词课教学组就提出了以下的三个问题:“1、能否从基础训练阶段就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2、应该通过怎样的途径更科学、更迅速地解决从基本功、语言表现手段的训练到人物性格化语言的过渡问题?3、如何使台词课的教学更好地与表演课教学相结合? ”④于是就选择了“以对话为主的小说和小说片段”这样一个教学内容为载体进行教学试验。

二、改革目的

目的1:通过小说这种载体,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从朗诵教学阶段到戏剧对白、独白教学阶段的过渡。

小说一方面用叙述语言交代故事情节、介绍人物外部特征以及人物内心活动等;一方面用人物对话展开矛盾冲突,促进故事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而在朗诵的教学阶段所选择的文章一般以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为主,虽然具备了叙事性的特征,但是人物对话很少,甚至在一个故事里会出现两个以上的人物,学生掌握起来具有较大的难度。在对白、独白阶段又成了这样一种情况:剧本完全以人物对话为主,没有叙述语言,作者对角色的外部特征、心理活动等几乎没有涉及,只能依靠学生自己对角色的内外部特征和角色的语言进行揣摩,如果从朗诵直接进入对白、独白的话,学生就容易出现“不说人话”的表演状态,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到了语言外部技巧的运用上,追求声音的响亮、字正腔圆,而忽视了自己是作为角色在舞台上行动,这样一来就很容易脱离角色,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目的2、“跳进跳出”表演能够帮助学生熟悉“镜头前”的表演。

影视剧的拍摄不同于话剧,话剧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稳定的时间里演员进行连贯地表演,而影视剧往往受到时间、场景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表演具有跳跃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小说片段的开设恰恰能帮助学生熟悉镜头前的表演。例如:小说片段《过把瘾》:

我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转身吼:“你要干什么?”她笑,手拿一只打火机“啪啪”地打着火苗:“你要走,我就把这家点喽。”“你吓唬谁呢?敢点你就点。”

她二话没说,坐到床上,掀起床单一角就用打火机引燃。

引号内部分是学生的“表”,其余部分是学生的“说”,“说”“表”结合,边说边演。学生既要作为叙述者进行讲述,又要作为剧中角色进行表演,马上进入规定情景,马上找到角色的感觉,说演就能演,说哭就能哭,说笑就能笑。“说”和“表”既要区分清楚,又要连贯一致,一气呵成。

三、改革成果

《以对话为主的小说和小说片段》的教学从1995级开设课程延续至今,历经16个年级,小说的选择也由原来的五十余篇积累到现在的百余篇,题材涉及范围广泛,都市题材、农村题材、历史题材、部队题材等均有涉猎,作品难易程度也有所区分,可以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训练。本课程的改革迄今为止取得了如下成果:

1、编写教材《台词课训练教材之三——以对话为主的小说、小说片段》。

2、1999年获山东艺术学院优秀课程奖。

3、1999年评定为山东艺术学院改革试点课程。

四、改革展望

右边这个表格是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1995级表演班和2011级表演班的授课情况对比表:

从表格中不难看出,1995级表演班不论是在师资力量还是授课的强度和力度上比2010级表演班要强很多,也就是说明由于受到扩招的影响,学生的数量增加了,但是相应的师资力量并没有增加,课时量反而在减少,导致的后果就是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所以,怎样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教学成了摆在台词教师面前的难题。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进行尝试:

1、在一年级的散文朗诵阶段就有意识地选择那些对话较多的文章进行训练,让学生早接触角色语言,为《以对话为主的小说和小说片段》打好基础。

2、让学生以自选片段和教学片段相互结合,在完成教学片段以后,留出两周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选片段的练习。这样做使得学生可以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题材和风格样式的作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级朗诵比赛和影视剧的拍摄实践,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台词教学进行有益的补充。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台词课教学又呈现出了不同的局面和问题,希望通过对《以对话为主的小说和小说片段》课程的创立和发展进行研究能够对现在的台词教学起到一点促进作用,并找到更为科学的、更有成效的台词教学手段。

注释:

第8篇: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一、“对话”与“问答”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什么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人(学生)的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家境不同,社会关系不同,经济状况不同,生长经历不同,人际关系不同……怎么能像我们多少年以来长期形成的那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呢?”因此,《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对话理念,有着新颖的教学观念和先进的教学实践。必须强调,这里的“对话”与过去常讲的师生“问答”截然不同,不能混为一谈。我们过去常说的师生之间的“问答”,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行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反映不出来,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式的学习是无从谈起,是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教材转的陈旧教学模式。尽管有时还被冠以“启发式”、“愉快式”等名称,但其实质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老框框、俗套套。“对话”则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完全平等的对话。既然是对话,那就必须有相互之间的平等性、自由性、自主性、合作性、探讨性。因此“对话”与“问答”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不能以“问答”来替代“对话”。

二、“倾听权”与“言说权”

长期以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由于教育观念的影响与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听”:家长交代学生到学校上课要注意“听讲”;老师常对家长说,你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课”;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常写道:“×××注意听讲”,总之,学生“倾听权”十分重要。阅读教学中“对话”则不同了,它不仅要维护学生的“倾听权”,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学生的“言说权”。因为是“对话”,因为人是万物之灵,人的大脑受到信息刺激后会不断相应地反应,所以,学生一方面是“听”,是“看”,通过听觉、视觉(盲人还可以是触觉)输入语文信息,另一方面经过大脑思维就要把输入的语文信息整合、分析、提升,随即输出。这是一个正常人的基本思维活动,这才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阅读过程。

然而,原先的阅读教学中,学生自身真正意义的完整的“阅读”机会是非常少甚至没有的,即使有时有一点“阅读。”学生面对的往往也不是课文(文本)本身,而主要是“揣摩”教材的编撰者(请注意:不是教材的作者,往往是“教参”的撰写人)对课文(文本)的“分析”以及“思考和练习。”没有让他们用自己的眼去触及文本,用自己的心去抚摩文本,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习阅读。说到底,仅仅是停留在学生对阅读作品的“倾听”之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如何“自主”?如何“合作”?如何“探究”?“对话”的教学理念从模式上界定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的地位,赋与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言说”的权力,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了养成的机会和途径。根据“对话”的理念,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就要以一个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状态、心理发育状态,以一个学习的主人公与教材(文本)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因为是对话,学生就可能有也应该有以自身的个性化特征对文本的自由的阐释,自主的评价,自觉地反思。学生在这种阐释、评价、反思中,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才可能得到张扬。

可以设想,如果仅仅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与“答”,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去思考,去回答问题,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从何谈起?因此,我们这里的“对话”,就是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并激发学生把这种独特感受和体验“说”出来。其实,写作教学也应该在“对话”方面下功夫。《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激发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我们的话题作文,给材料作文,何尝不是让学生与话题、题目、材料(文本)对话,让学生真情真意的“言说”呢?

三、“对话过程”中的四个步骤

在阅读教学的“对话”实践中,不能一说到“对话”就笼统地认为就是让学生“说”。在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中,教师既要以一个平常人,以一个与学生平等人的心态出发去参与教学,还应充分发挥教师在“对话”教学中的组织、引导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苏教版教材有利于学生语文教育的实践性,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优势,初步形成了阅读教学“对话”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有一定的共性意义。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没有生活就没有语文,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语文教学必须遵循母语教育的基本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从生活从情感上找出文本与学生、与教师之间最恰切的切入点,千方百计使学生(教师)看到文本题目之后有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有一种通过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而不需他人相助去领略、体验、感受文本思想、知识、情感的阅读冲动。要做到这些,就要根据七年级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创设一种情景,让他们在这种情景之中去思考、去想象,从而十分自然地、自觉自愿地、迫不及待地进入阅读之中。我们这里的“创设”,不仅只是教师依据参考书去脱离学生实际进行设想,更重要的是非常尊重学生,以他们十二三岁青少年的眼光看到文本题目时的那一刹那间最原始的想法,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这些想法,从文本题目上进行对话交流。通过一些看似浅表,其实符合七年级青少年个性特征的阅读情景与文本题目对话的创设,充分激发师生阅读本文的兴趣。

第二步,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读通读顺读懂。这是整体感知乃至阅读(文本对话)全过程的基础,脱离了这一基础,所有的对话都无从谈起。

(2)内容感知。文本写了一件什么事,记了一个(或几个)什么人,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什么知识、什么建筑物、什么物体,论述了一个什么观点、看法等,与文本之间进行思想认知方面的交流对话。

(3)情感感知。文本通过叙事写人、说明议论、随笔漫谈,渗透了文本作者的一种什么情绪、什么感受、什么情调、什么感叹等,从人文情感上与文本之间进行交流对话。

第三步,细读精读,深入感知。文本为了叙事写人,为了说明议论,为了抒感而用了怎样的巧妙构思,用了哪些精妙的语言。师生通过对句段、语段的思考揣摸,对比研讨,从文学艺术上与文本之间进行交流对话。

第9篇: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指导;训练

小学低年级写话指导,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因为这是小学生习作的开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但又明显缺少观察思考与表达的能力。写话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进而为学习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将小学低年级的写话教学确定为三个方面:第一,对要写的话应有兴趣,所写之话应该是学生自己想说的,或者是发挥想象的事物,并且要能够表达出自身对周围的思维认知与感受;第二,在写话时,可以将平时的阅读训练和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词语,灵活运用其中;第三,在学习写话时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从而配合写作的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莎士比亚认为“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在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指导中,不能忽视兴趣的作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学生进行写话指导。

一、寻趣于相应课文中,打好写作基础,进行写话训练

写作的灵感源于生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所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的文章。在写话指导中,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利用这些学生们已经很熟悉的文章来进行训练。如进行《可爱的动物》写话训练时,教师可以联系学过的关于描写动物故事的课文《狐假虎威》《乌鸦喝水》等,让学生们从这些文章中得到启发、找到灵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联系自身实际拓展和续写,这样会使学生更容易对写话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在写作训练的起步阶段,离不开借鉴和模仿。学生通过模仿与借鉴的训练,最终将种种技巧化为己有,写出真正能够打动人的文字。小学低年级阶段作为习作的起始阶段,其作用与意义不言而喻,这是一个绝对不能忽略的阶段,要加倍重视。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轻松写话。

二、寻趣于名著佳文中,培养鉴赏能力,提高写话水平

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对佳文和名著的接触较少,有的学生甚至根本没有涉猎过。因此,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且不是很晦涩难懂、较轻松有趣的文章,如《骆驼爸爸讲故事》《鼹鼠妈妈讲故事》《驴背上的智者——聪明的阿凡提》等,作为阅读材料读给学生听。这些文章寓意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就能进入到文章描述的情境中,对学生写话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欣赏和品鉴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关于语言技巧和写话方法的训练,鼓励学生将这些文章的优点之处应用在自己的写话中,这是一种思维的迁移过程。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解决学生们在写话过程中无话可说的尴尬,帮学生找到灵感。

三、寻趣于多样写话形式中,锻炼写话能力,实现轻松写话

首先,教师可以对写话训练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与选择,选取那些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准备教学,这样比较容易唤起学生对写话训练的热情。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学生容易融入其中的场景,如自然环境中的山水、花朵的开放过程等,并带学生去亲身体验、观察,这样学生才能有话可写。

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就自己所喜爱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对于话题的选择,不要太过传统陈旧,要从贴合学生实际、学生喜欢的内容中选择。在讨论时,让学生仔细聆听,勇敢发言,训练其概括能力,并让学生互相进行评价,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品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时可能会出现争执的现象,教师可进行简要的点评。这种既展开讨论,又联系阅读的方式,不仅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写话兴趣,还能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进而轻松写话,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