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雷雨读后感范文

雷雨读后感精选(九篇)

雷雨读后感

第1篇:雷雨读后感范文

雷雨从开始似乎就注定了这个是一个悲剧。然而悲剧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锡公馆的大少爷——周朴园。

就像众多中国悲剧那样,一个风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佣,这样的结合自古至今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倘若那个男的有情有义,大不了两人私奔,背离父母,远走高飞作对苦命鸳鸯,然而刺骨始终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朴园这个风流少爷虽被她的青春美丽与温柔打动,但他那颗只懂爱自己的心又怎会与她厮守一生?他为了自己的前途最终放弃了侍萍。孤苦无依的侍萍带着患病的二儿子伤心的离开,原一味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谁知造化弄人,命运又将他们牵扯在一起。错综复杂的关系又上演了,简直就是一团糟,最终导致了同母异父的兄妹相爱。身为他们的母亲,侍萍只能接受命运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给孩子带来的命运,似乎一切该终结了,偏偏当年的风流少年周朴园在误会下道出了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妹。这件事害死了3个人……

这样一段揪心的人生怎不让人心痛?历史上这样的故事几乎是久演不衰,在类似故事下的牺牲者不在少数,我想,这并不是简单的故事而已,社会的真实情况应该是故事的原型。这与当时人民的道德准则、思想观念密不可分。在现今社会,人思想的改变,女人变得坚强、勇敢,绝不会无声无息受命运的压制,必会反抗。除了科技发达以外,人文思想的进步也是时代进步的一大标志。人们常常在知道过去的不幸后,暗自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美好的时代。然而,我不但要感谢新时代,新中国给予我们的幸福生活,而更应感激丽时代给我们的觉悟。没有过去的凄惨,哪来现在的幸福甜美?

第2篇:雷雨读后感范文

【说教材】今天我上的课文《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课。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我认为课文主要写了雨前和雨后的景色。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位美感。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以及学情特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压”等四个生字,会写“垂”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结合教材的内容,我觉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教学的难点在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说教法学法】

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自主阅读”两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通过读,学生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着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培养着学生的语言的感觉;通过读,课文规范的语言储藏在了学生的头脑中。学生学着,读着,感悟着语言,仿佛置身与那场雷雨中。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理解了语言,感悟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说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关于雷雨你知道些什么?(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从课堂开始让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话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进入文本,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要让这么小的学生说出课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顺序来写的,是很难的。也容易教死。几次试教以后,我选择了给调皮的课文乱了顺序,请你给他们排排队的这种方式,希望把这种叙事方法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这环节安排指名三位学生读。与初读课文相比较,这次读的要求不但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而且在读的同时给学生布置了听和思考的任务,让他们思考,朗读的课文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我觉得读要体现层次性和目的性,扎扎实实地读好每一遍课文,让学生在每一次朗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品读课文:本课时安排了品读雷雨前的段落。

自由读1-3自然段: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这种紧张气氛。

试教几次以后,感觉这种气氛真的很难言传。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句中,“压”字用得很妙。但小孩子就是感觉不到闷热。我想还是得让他们进入到情景中去。教师用语言去营造这种情景,渲染这种气氛。“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像巨石一样向你压下来了……”“夏天的午后,天气非常炎热,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越压越低……”在体会风大这个环节里,让学生角色换位,当一当小树。有经历,才有感受。没经历,就去创造经历吧。我就这样安慰自己。

第3篇:雷雨读后感范文

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诞辰纪念,我将《雷雨》原剧本 84800字删改为演出本 33000字,其中包含了很少与观众见面的“序幕”和“尾声”。

《雷雨》的新面目,经过一番怎样的煅烧?

我要重新建立《雷雨》经典故事的多是要把《雷雨》从既有的意识形态目的讨论的话语中解脱出来,能够在美学意义上注入更加现代主义的视觉和听觉的设计。我把这个创作过程界定为:全新解读《雷雨》,创新演出文本。

全新解读《雷雨》,创新演出文本,用富有创意的视觉和听觉的设计跨越戏剧表面的裂缝,传递出语言无法传达的内在张力,使《雷雨》经典故事的多面体变得更加激动人心,这就是我们的方向。创新演出文本,从重新解读《雷雨》的故事主线开始。

重新解读《雷雨》的故事主线,我这样表述:《雷雨》是一个男人和先后两个女人情爱故事的循环再现。请注意,这个“循环再现”的故事主线是“情爱”,并不是我们以往挂在嘴边的“”。一个男人和先后两个女人情爱故事的“循环再现”,就是指周朴园、侍萍、蘩漪的情爱关系以及周萍、

面体,决定新的戏剧元素的配置,目的就蘩漪、四凤的情爱关系。因此,就会有一

个新的主题线索:人为什么要这样彼此爱着?无论是境遇还是内心,都要有足够的故事多面体展开这一个完整的悲情主题。

沿着这样的故事主线,透视其中人性的作为,我们会发现《雷雨》中角色特有的精神困扰和情感迷失,大多是通过情爱与伦理的内心冲突完成的。情爱与伦理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混战的世界,并且这种混战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不会停止。因此,《雷雨》中“循环再现”的悲情故事,不是出于什么“反封建”、或“暴露大家庭的罪恶”、或“社会问题剧”的目的性和主题。人类原本一直难以逃离的情爱与伦理两个混战的世界,始终是人性为之恒久征战的“泥沼”。且看《雷雨》中的情爱——犹如一群野性脱缰的“羸马 ”,如何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而我采取的方法是:将人性的困扰和迷失,经历残酷的考验,先被打入深渊,然后引导到顶端。全新的解读,就像一个装有化学试剂的试管,将《雷雨》中角色 “人性的作为”投放进去煅烧,最终必将产生新的结晶。

在《雷雨》上演两年后的 1936年,青年曹禺说:“序幕和尾声的用意,简单地说,是想送看戏的人们回家,带着一种哀静的心情。低着头,沉思地,念着这些在情热、在梦想、在计算里煎熬着的人们,荡漾在他们心里应该是水似的悲哀,流不尽的;而不是惶惑的,恐怖的引导观众的情绪沉入更宽阔的沉思的海”,他说:“我写的是一首诗,一首叙事诗,这不一定是美丽的,但是必须给读诗的一个不断的新的感觉。 ”这就是曹禺大师早年所说的“诗样的情怀”。从某种意义来说,新解读版《雷雨》就是从解读青年曹禺开始,从解读曹禺作品的现代性开始。其实,“新解读”作为一种方法论,目的正如曹禺早在 1936年所期待的:“也许有一天《雷雨》会有个新面目”。

我想说,八十年过去了,新解读版《雷雨》在中国话剧百年的 2007年,在上海兰星大剧院公演,此后不断上演。 2010年在国家大剧院连演四场,可谓一票难求,盛况空前。新解读版《雷雨》的魅力再一次经受住现代剧场的检验,完成了我的创作预期:在悲剧精神方面更像一出古希腊的戏剧,而在导演综合手段的控制上则完全是一出现代主义的戏剧。

巴金说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的确,除去曹禺先生为读者的方便,用了很多的篇幅释述每个人物的性格而外,读者会在大量的舞台景物、声像的描绘中产生真切的联想。你似乎能看见这些人就是这样生活在舞台上。但是,创造全新《雷雨》演出文本,不是复制阅读者的一般经验。我认为,除去导演重新解读、删改文学文本而外,创新《雷雨》演出文本还将包括视觉文本和听觉文本的创造。

关于听觉文本设计

戏剧的音乐,首先要考虑音乐的特性以及与对白的关联性。旋律深情又有感染力,要与《雷雨》的一些特定情境融合在一起,不仅要基于音乐以及歌词的内容,还要基于对现代观众审美热情的唤起。

依据剧本“开幕时,外面远处有钟声。教堂内合唱颂主歌同大风琴声”的提示,我用唱诗班引入巴赫音乐的“复调”结构,一步一步地引导观众进入到《雷雨》“循环再现”的复杂故事中去。用“复调”的语言,将悲悯的主题在不间断的、多声部的“循环再现”中迸发出难以控制的情绪力量,然后,“使观众的感情又恢复到古井似的平静,但平静是丰富的,如秋日的静野,不吹一丝风的草原”(曹禺的话)。我认为,这是创造听觉文本时候,要寻找到的总体感觉。听觉文本以音乐语言为主体,在叙述、推动戏剧发展的过程中,仍需要找到恰当的诗意的文学内容作依托。为此,我找到曹禺先生中学时的一首诗:

不久长,不久长,乌黑的深夜隐伏,黑矮的精灵儿恍恍,你追逐在我身后,啾啾在我身旁。啊,父啊,不久我将冷硬硬地睡在衰草里。我的灵儿永在,深林间为你歌唱。不久长,不久长,莫再弹我幽咽的琴弦,莫再空掷我将尽的晨光。从此我将踏着黄湿的徘徊小路。啊,父啊,我要寻一室深壑暗涧作我的墓房。我的灵儿永在,深林间为你歌唱。

曹禺青年时代的苦闷,通过“衰草”和“墓房”,就这样成为了《雷雨》悲凉的象征意象。我想,将唱诗班以剧中人的身份带入《雷雨》的故事现场,舞台上的歌唱者成为强有力“雷雨之声”的一部分,成为创新《雷雨》演出文本不可替代的角色。我认为,没有什么能取代这种叙述性的舞台语言所带来的诗意的神秘气息。

关于视觉文本设计

我们想象《雷雨》的视觉效果时,主导图像就是悲情的循环。“不久长 ”的诗意和神秘,确立了听觉文本的象征意味,而在视觉上,如何扩展这种诗意的神秘氛围,在于如何表现情爱、死亡、重生的戏剧主题。因为,《雷雨》之残酷,在于展开这些人性当中的挣扎 !透过“死亡”,看见“重生”,正是我们看《雷雨》的眼光。

关于空间的叙事功能,曹禺在《雷雨》序幕中这样开场:景,一间宽大的客厅,在某教堂附设医院内。接下来我们发现这座教堂附设的医院,就是周朴园九年前卖给附近教堂的周家的老房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解读为:这是一种功能与意味双重复合的空间。

我们注意到曹禺关于这老房子里很多的门窗以及各种帷幔的细致描述:屋中有通往外面的笨重的门,门前垂着深紫色的帷幔;右边有一扇门,通着现在的病房,这门前也挂着一条深紫的绒幔,幔角拖在地上;靠中间门的右面,墙凹进去如一神像的壁龛。壁龛的上大半满嵌着细狭而高长的法国窗户,每棱角一扇长窗,这前面整个地遮上一面的摺纹的厚绒垂幔,拉拢了,壁龛完全被遮盖,看不见窗户也透不进阳光。我认为,整体看上去,屋内富丽的局部陈设以及屋外花园的藤萝架,不仅是一种平面的记忆;一明一暗,明暗交替,我要让这座老房子偶尔透透气,以致最后透出生命重生的穹顶。

很明显,这种功能与意味双重复合的演出空间,给足了我们重新解读《雷雨》的风格化视觉设计的要求。我决定不再用传统的写实手法来设计《雷雨》。我要在全新的《雷雨》一开始,透过视觉的《雷雨》,把观众从旧版的模式中解脱出来,令人信服地完成想象的跨越。是什么设计能帮助我们完成视觉《雷雨》的整体风格呢?观众在接受了一个创意的暗示或提示之后,也就接受了戏剧表现的方式,并按这个方式欣赏接下来的戏剧内容。

我期待观众这样看《雷雨》的演出,观众不仅被故事本身感动,更被故事的讲述方式深深地吸引。《雷雨》视觉的全新设计,将在整体上为故事的讲述方式创造空间的便利。

《雷雨》人物形象的个体魅力,已经被无数次地证实过了。曹禺后来谈到他对《雷雨》的序幕和尾声并不太满意,甚至《雷雨》太像戏了,也成为他自己很认同的观点。但是,曹禺强调以“悲悯的心情”来观察《雷雨》中的人,他希望把出现在《雷雨》的这些混战在情爱“泥沼”中的人,尽量推得远一些来观照。他说:“我的方法仍不能不把这件事推溯,推,推到非常辽远时候,叫观众如听神话似的,听故事似的,来看我这个剧。 ”我想,曹禺早年的这种审美期待,正是我们今天在《雷雨》人物形象的结构性调整上的作为。因此,我们要在已经确立的故事主线中寻找方法。一个男人和先后两个女人情爱故事的“循环再现”,使得我可以大大削弱鲁贵在《雷雨》中的穿插作用,甚至可以完全杜绝第三幕鲁贵家在视觉上的存在。我之所以反复强调视觉文本和听觉文本的设计,就是为了找到更加便利的叙事方式,使出现在《雷雨》中的人性演绎状态,获得一种诗意叙述的自由。

于是,这屋子那一天夜里连男带女死过的三个人,周萍、周冲、四凤率先出场了。且看,四凤在重蹈侍萍三十年前的覆辙,无论是对于四凤还是对于侍萍来说,这种命运的循环真是太残酷了。再看,四凤与周冲的死亡遭际,他们自己并无过咎,而那个儿子鲁大海的悲剧在于他甚至始终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当然,还有更具现代意义的蘩漪性格的魅惑力,使她成为一个男人和先后两个女人情爱故事“循环再现”的交叉点,从而引爆出“雷雨”般的悲情。曹禺说:“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这使我想到有人把悲剧称作 “人在失败中的伟大。 ”我认为,《雷雨》的悲剧性在于冲突的双方都尽最大的努力来对抗,并最终通过两败俱伤或者一起灭亡的方式来改变原有的关系。

一个男人和先后两个女人情爱故事的循环再现,我们按照这样的解读把周朴园和周萍两个男人的父子关系当作一个完整人格来解析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秘密。这秘密正如别林斯基在谈到悲剧时说的:“如果主人公战胜了心灵的自然爱好而有利于道德法则,那么,幸福就永别了,生命的欢乐和魅力也永别了!他变成了行尸走肉主人公如果遵循了心灵的自然爱好,那么他被自己认为是一个罪犯,成了良

心的牺牲品。 ”因此,周朴园也并非是罪魁祸首,而是这个世界原本出的毛病。在序幕和尾声中,周朴园守候着一个疯子和一个痴呆患者,都是他爱过的。他到底在守候着什么?可能不仅仅是残酷的结局。

尾声,故事再次回到已经卖给教堂做医院的这座老房子。我让三个老人并排坐在一起直面观众,中间是周朴园,两旁是侍萍和蘩漪。在观众静静的期待中,周朴园这样开口:“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用过去的那句经典台词说的是现在的情形,一语双关。蘩漪惊愕地:“侍萍?什么,她是侍萍? ”蘩漪之所以能认出侍萍来,说明这时她是清醒了。周朴园觉察到蘩漪接纳了侍萍,非常感动地说:“她是萍的母亲,十年前,我们曾在这里重逢。 ”

接下来,三位老人沉默良久。

旋即,远处依稀传来四凤的惨叫声,周冲狂呼四凤,过后冲也发出惨叫。

侍萍老泪纵横,哭出声来:“我想起来,四凤碰着那条走电的电线。二少爷不知道,赶紧拉了一把,两个人一块儿中电一同去了 ——”

紧接一声枪响,划破寂静,久久不绝 ——

周蘩漪哀伤地:“萍,他开枪打死了自己,他没开枪打死我”;周萍虽然曾经说过希望蘩漪死,但还是自己先死了。蘩漪能回忆起来的还是他的好处。

最后,周朴园大恸: “失去的太多了,年轻的反而走到我们前头了”;痴呆的鲁侍萍静静地说出她心头永远的痛: “人心靠不住,并不是说人坏,我是恨人性太软弱,太容易变了”。

伴着唱诗班的咏叹 ,教堂的钟声响起。这时候,我们看到故事中死去的三个年轻人手拉手出现在离穹顶最近的地方。我没有演绎他们如何死,因为我的叙事不需要他们那样当众一个一个地死去,我要让观众在重温经典作品的时候,看到了过往生命的心灵哀痛,还有透过死亡看到重生的一线光亮。我认为,《雷雨》不能习惯性地附着在社会学演绎和道德批判的终局,而是尽力体现一种残酷的诗意美,一种悲情的终极解读。

第4篇:雷雨读后感范文

70多年来,《雷雨》被频繁搬上各种戏剧舞台与荧屏,《雷雨》和曹禺戏剧呼唤几代中国学人不断解读、提炼、言说。令人不解的是,许多演了一辈子《雷雨》的导演、演员都说还没有把这出戏悟透,没有把剧中角色演透,那些研究了一辈子曹禺戏剧的学者也不敢断然说已经把《雷雨》解读透彻。几十年来,时代思潮的变化影响到对《雷雨》的阐释和深刻复杂性的认识。《雷雨》最初问世时,有人用命运与环境的悲剧、深刻而完整的心理分析来称赞这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也有人批评它缺少“对社会有正确认识和剖析”,因而“幻术般的欺骗了观众”。1937年周扬的论文将“反封建”主题一锤定音。但是曹禺说:“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阶级分析与阶级斗争,突出周朴园和鲁妈的30年冤仇。悲剧的结局曾被指为是源于作家世界观的缺陷。

种种对《雷雨》人物的演绎在不断积淀对《雷雨》的认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旅行剧团唐槐秋、戴涯以沉痛深情的表演演绎周朴园,在观众中造成了巨大影响,也为中旅剧团赢得票房;北京人艺郑榕、顾威以内心体验深刻、人物内涵深厚复杂的表演塑造了一个内心世界复杂、令人难忘的周朴园形象,他们的表演成为周朴园形象的范本,影响了半个世纪《雷雨》的舞台演出。孙道临自导自演的电影《雷雨》注重表现的是周朴园的沉痛忏悔。北京人艺朱琳以声情并茂有诗情韵味的念白与自然浑朴的表演,塑造了一个朴实而脱俗、内心高洁而痛苦的梅(鲁)侍萍形象,成为至今无可企及的高峰。1961年,香港电影《雷雨》受大陆阶级斗争文艺观念的影响,以冷酷专横的资本家演绎周朴园(鲍方饰)、以意志坚强、反对资本家的劳动妇女演绎侍萍(龚秋霞饰)、以玩弄女性的资产阶级纨绔子弟演绎周萍,成为那一时代的历史存在。

繁漪,一朵孤傲艳丽的花在雷雨交加中独自绽放。被囚禁的心灵在茫茫寻找中迸发出血艳火花,她要做一次困兽的斗争。中国旅行剧团赵慧深从头到尾以阴郁低沉的声音、压抑的形象处理繁漪形象,只是在最后才爆发,她的独特演绎令人回味。解放后的演出中,繁漪被塑造成在绝望中抗争、爆发的悲剧女性。这个形象定型的理论支撑是强调《雷雨》主题的反封建意义,繁漪是现代中国的“娜拉”,是“反封建的斗士”。在那种政治环境中,《雷雨》主题与繁漪形象的反封建性被政治化与强化,周朴园与侍萍以及鲁大海的关系被强化为阶级压迫与阶级斗争。在陈薪伊导演的《雷雨》中,潘虹以深刻的内心体验将繁漪在痛苦中歇斯底里爆发、绝望的心理宣泄得淋漓尽致。由于历来演出《雷雨》的话剧团都选用演艺水平高、舞台经验丰富的演员扮演繁漪,而这些知名演员的年龄一般都偏高,事实上是将一个偏于中老年的繁漪硬推到观众面前。于是哪怕再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也难于避免将一个挣扎于火坑的中老年女性演成一个怪女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电影《雷雨》中,曹禺向孙道临推荐了年轻美丽、气质高贵的顾永菲饰演繁漪,一下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并且因此使观众对剧中为爱而痛苦的繁漪有了真切的理解和同情。上世纪60年代,表演艺术家丁是娥在同名沪剧中扮演繁漪,熟悉旧家庭中这类女性的丁是娥,以柔弱婉转、忧郁的念白与演唱表演繁漪一角,她塑造了一个忧郁苦闷、韵味醇厚的舞台形象,在众多的繁漪形象中完成了又一个独特的舞台创造。

在今年曹禺百年诞辰之际,又有苏州评弹演绎的《雷雨》。评弹版《雷雨》弱化了传统的反封建主题,渴求爱怜的繁漪因为失去爱而挣扎痛苦。繁漪曾不顾一切地呼喊:“她是见着周萍又活了的女人,她也是要一个男人真爱她,要真真活着的女人!”盛小云饰演的繁漪优雅而清傲、痴情而压抑、艳丽而乖戾、叛逆而绝望,染上了江南文化韵味――繁漪原就是无锡人。反目成仇的周朴园、侍萍曾经是《雷雨》中爱得最深的一对。“始乱终弃”的周萍心中自有道德的痛苦,难怪曹禺要演员替他找同情。当原版《雷雨》的序幕、尾声被重新发现与提出,基督教的因素就从悲剧的深层被焕发出来。“专横独断冷酷”的周朴园成了忏悔的教徒。

第5篇:雷雨读后感范文

刚刚做了个好梦,一阵雷声将我从梦中拉了出来。我再也没有睡意了,就坐在床上。谁知,雷声响过以后,天上先是飘下了几滴小雨点,接着大雨倾盆流下,我便坐在床上静静地听雨。

一年四季分别分为春雨、夏雨、秋雨、冬雨。我爱春雨,因为当春雨来临,地上的万物又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光泽。下过一场春雨后,小草探出了小脑袋,柳树展开了美丽的柳条,小河在欢快的流淌着,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一群大雁和一群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顿时,地面上的一切生物又再次获得了新生。

夏雨,它给人们带来了凉爽。当我们人在树荫下乘凉时,当小狗在伸出舌头发散热量时,当蝉在树上不停的喊“知了,知了”时,夏雨来了!它用尽所有的雨量,来帮助我们驱热生凉。下过一场夏雨后,顿时凉风袭来,让人、让一切生物感到无比的凉爽!仿佛在夏天,下过下过夏雨后是最幸福、最美好的光。

听着听着,我感受到了雨的伟大。

雨呀,你清洗了肮脏的道路,你清洗了所有肮脏的地方,但是你更清洗了人们的心灵!

江苏省建湖县实验小学镇北分校五年级:林玮珉

最新投稿作文   叙事作文 写人作文 写景作文 议论文 读后感 小学

作文

我的暑假  我的班主任  我心底的风景  好习惯成就人生  读《老人与海》有感  珍惜那份感动  老师,我想对您说  难忘的星期天  《弟子规》之我见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把伞的爱  小小的我闪亮的我  乡村生活  忠诚的伴侣—书籍  读《雷锋》有感  “馋猫”分糖记  我的妈妈  夏  甘苦漫谈  读《普罗米修斯》有感  我爱我家  雨中的温暖  海南岛之旅  快乐是什么?  包容是一条五彩路 亲情的涌流  妈妈的爱  春天  生命不分贵贱  读《水浒传》有感 初中

作文

北极星的微笑  我明白了父爱  秋初  论苦与甜  读《水浒传》有感  游泳记趣  老伯  雨后的天空  团结就是力量  《狼道》读后感  我就这样长大  浓浓的父爱  家乡印象  论命运  读《童年》有感  我在倾听中获得快乐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夏日窗景  意志战胜挫折  读《培根随笔》有感  初三的烦恼  我,不平凡  夕阳无限  拥抱爱  读《羞于说真话》  同学不会忘记  我的father机器人  浪漫之旅  内心的谴责与倾诉  读《八十天环游世界》 高中

第6篇:雷雨读后感范文

一、开启“尾声”门,无声胜有声

被选入课本的《雷雨》删去了“尾声”一幕,那么,被删除的是哪些场景呢?

在《雷雨》剧本中,“尾声”一幕讲述了“雷雨之夜”十年后的场景,以前的周公馆已经成了教会医院,那里住着已经疯了的两位老妇人――繁漪与鲁侍萍,恰逢看病的姐弟俩目睹了周朴园看望她们的场景,并生出许多疑问,在姐弟俩的一串串疑问中,大幕徐徐落下。

这样的尾声所凝结的是曹禺先生深深的宗教情结,对比这“尾声”之外的“尾声”,我们看到序幕中周朴园走进教堂,而尾声中他聆听《圣经》,如同周朴园内心长长的忏悔祷文一般,这祷文源自基督教的“原罪说”。而“门第”里外的周萍,一个属于新时代的年轻人,却在用自己的执着和执拗去追求爱情,这些原本并没有错,只是结果却让他从一个罪恶走向另一个罪恶,直至悲剧地走向死亡。

基于以上理解,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可设计学生体验活动,让学生“贴着文本行走”,读出“尾声”之外的内心世界,教师可结合鲁侍萍的独白,进行如下设计(片段):

诵读文章片段,揣摩加点的词应读出何种语气,联系《雷雨》的“序幕”和“尾声”,并说出理由。“……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这样一来,就让原文中“潜水”的尾声浮到了水面,有助于学生在体验诵读时,用悲悯的情怀去探索隐藏于现实背后的复杂人性和悲剧命运,让读者(观众)染上一种哀痛的心情、似水的悲哀和焦虑的惶惑,回想《雷雨》时就如同经历一场噩梦,引导读者陷入更广阔的沉思中,并从中理解更深沉的主题。正如曹禺所说的:“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更深层的内涵,让诵读有声,声声入心、声声传神!

二、擦亮“隐喻”窗,明媚新主张

“门”和“窗”的象征意义是不同的,在《雷雨》中,“门”和“窗”共存,“门”经常关着,而“窗”包含了更多的隐喻。

《雷雨》的故事大部分集中在周公馆的客厅里,客厅有三个门,两边的门分别通向书房和饭厅,只有中间的门通向外部世界。在剧中,“窗”的开和关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最早感觉屋里闷热的周冲,就会“把窗户打开,吸一口气”,然后自语说:“热极了,闷极了,这里真的再也不能住的。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净,那时我就再掉在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地烧一次,也就算够了。”在这里,他“雷雨”般敢爱敢恨的个性就会驱使他敢于做出“开窗”这一反抗的行为,然而,相对于封建家长制化身的周朴园,周冲的反抗显得乏力而无力。

关于“窗”的剧情在剧中随处可见。例如在第一幕和第二幕中,繁漪两次打开窗户,都被周朴园命令关上,第三次关窗的理由是对周萍说“你的生母永远喜欢夏天把窗户关上的”。其实,周朴园责令“关窗”的真正原因是害怕外界的新事物,害怕新思想进入家庭从而瓦解他所建造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他要疯狂地压制甚至扼杀自己和家人的,以维护他合乎社会规范的道德秩序,他悲剧性的扼杀让那些如“羸马”般挣扎的人们深深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

相对于周家象征“关闭、逃避”的“窗”,鲁家的“窗”象征着“欲”和“狱”。在《雷雨》中,有着不伦之罪的男女正是通过“窗”进行暗示和沟通,从而使“窗”有了“”和“罪孽”的双重隐喻。当四凤在“雷声”中发誓不再见周家人后,周萍出现在窗外,一个“推”,一个“关”,推窗是为了膨胀的求欢,关窗则是对道德的敬畏和坚守,最终,鲁家的窗被关上了,关窗的不是别人,正是为抓狂发疯的繁漪。在这里,“开窗”是放纵,“关窗”也是放纵,罪恶与,混乱与癫狂,紧密交织,扑朔迷离。“窗”作为一种原型意象,有着向往和渴望新世界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有着世俗的象征色彩。

教师在进行“窗”的象征意义的课堂设计时,应立足于擦亮“隐喻”窗,设计开放的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找出新发现、表达新主张。为此,教师可结合《雷雨》选文,进行如下“窗”式设计:

结合以下背景材料,寻找文本中关于“窗”的语段,用“《雷雨》之窗,意味着 之窗”的句式写一段评语,并读给小组成员听。“曹禺已经在不经意间把自己流注进了《雷雨》剧作里。没落旧军官家庭的背景出身使他在抑郁沉闷的家庭气氛中长大,造就了他天生敏感,使他的思维更贴近对恐怖的探寻,并用复杂而悲悯心情审视人类欲罢不能的悲剧命运。”

如此设计,学生就能较好地从“窗”的意象角度出发,更理性地品读剧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第7篇:雷雨读后感范文

曹禺先生的话剧《雷雨》主要通过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关系,揭露了任性的多个角度。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雷雨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雷雨读书心得1雷雨故事中人物的关系是复杂的,然而就是这种复杂的人物关系贯穿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始终,也是导致雷雨走向一个大悲剧结局的导火线,曹禺在文中塑造了多个鲜明的人物特点,使得每个人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周朴园是雷雨中的一大核心人物,他年轻的时候爱上了鲁侍萍,那时的他是爱鲁侍萍的,他们之间是有真正的爱情存在的,那时的周朴园也是有一丝纯净可言的,但是他却听从父母的劝告将鲁侍萍赶出家门,娶了文中的另一个女主角繁漪,一个可以说和周朴园门当户对的女人,但是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周朴园选择了退缩,他接受了这个现实,这也使得他逐渐变成了有金钱利益观念,等级之分的人,也随着雷雨的情节发展走向败落。但是曹禺还是给了周朴园一些人性化的东西,在最后他主动告诉周萍鲁侍萍是他的母亲,然而当真相被揭穿的那一刻,也便是雷雨走向结局的时刻了。

当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意外相见的那一刻,周朴园其实是爱鲁侍萍的,只是他喜欢的是以前的那个温柔而美丽的鲁侍萍,现在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个已经老去的鲁侍萍,因此周朴园的反映中更多的是带有恐慌与害怕的,他担心鲁侍萍的出现会影响到自己现在的地位。

雷雨中曹禺安排了周冲这个角色,他是黑暗的社会中的一盏明灯,他具有正义感,敢于为无产阶级说话,在知道鲁四凤喜欢的人是周萍是,他主动选择了退出,他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也是雷雨中一个没有被封建观念束缚的人。也许他的死时理所应当的,在雷雨所描写的整个社会现实中,他是格格不入的。

雷雨读书心得2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是中国近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中国作家茅盾曾有“当年海上惊雷雨”的诗赞。《雷雨》是一部多方面反映中国近代封建大家庭悲惨命运的现实主义作品。

书中的周朴园既是一位资产者,又是一位冷酷的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他对侍萍的确动过真心,但也禁不住铁一般的封建制度的“消磨”,当初的一时冲动奠定了三十年后的悲剧。其妻蘩漪向往自由,在这枯燥的周家,她与周朴园的大儿周萍发生了暧昧的不正常的恋爱关系。周萍是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懦弱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自私与懦弱也为悲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四凤与周冲的善良、纯真也使读者在这场家庭纷争中得到一丝慰藉。他们不该属于黑暗,不属于这场斗争,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

悲剧的上演或许是上天注定,或许是孽债,在那个郁闷炎热的雷雨之夜、一切谜底都揭开的夜晚,四凤触电而死,周冲为救四凤而不幸身亡,周萍自杀,鲁妈痴呆,蘩漪发疯,周朴园也将随着这个家族的瓦解而崩溃。

曹禺说:“《雷雨》不是以道德败坏为主题,也不是写因果报应,而是一种情绪的发酵,处于本能的一种倾诉,跟着自己的感觉去表现的另一种世界。”

其实,他们都是社会制度的受害者,蘩漪介于这一对父子的爱恨情仇之间,她难道不可怜吗?侍萍也为当时的冲动付出了代价,她与蘩漪不同的就是生活条件罢了。周冲与四凤的悲剧使人心痛,却也表展现了真挚的情感世界。周朴园与侍萍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还要受着封建制度的约束,虽说他是悲剧的酿成者,但谁又能觉得他的命运不是可悲的呢?他们真的都是社会制度的受害者啊!

通过《雷雨》我切实明白了社会制度对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乃至整个民族和国家的重大影响,也切实体会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可怕。现如今,中国已是民主平等的社会,我们的党,代表着最为广大的人民的利益,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人们可以自由相恋,人们可以辛勤劳动,人们可以辛福生活,我们拥有的是四凤与周萍、侍萍与周朴园们拥有不了的幸福生活,我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在人生学习的大好时光里蹉跎岁月呢?

雷雨读书心得3生命是一袭华丽的锦袍,她终究只是一朵锦上花,点缀在他姹紫嫣红的过往,静静凋谢在撕裂中。——题记

外面暴雨如注,清凉的雨水滴落,仿佛芙蓉覃般微凉。一直以来,我都执意为自己笔下的故事勾勒出苍凉的底色,认为世界上任何事都是无所谓的。就像匪我思存说得那样:“仅仅是因为年轻,见惯了泼泼洒洒的姹紫嫣红,于是就总惦记着那一句,付与断井颓垣。”

然而在读《雷雨》之时,面对那样突如其来的结局,仿佛刺啦一声,心里有什么被硬生生裂开来。曹禺就这样将美好残忍地撕裂开来,千疮百孔,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那是一个罪恶的世界,给人一种无路可逃的感觉。同样的背景,同样的起缘,匪我思存笔下的爱情是冰雪中的点点温存,即使痛了也是幸福;而在曹禺的笔下却只剩刺骨的疼痛,是可以冻结一切的寒冰。剧中,社会和家庭给予一群人的悲哀,在你尚未察觉之时,就已被展现地淋漓尽致。他们的确可以在黑夜里去寻找一个真正的光明,但那对于他们而言太难了。

我悲悯周朴园,他一个人独撑到剧终,何尝不是一种孤独和煎熬。他可以自私绝情到大年三十把侍萍赶出家门,任其自生自灭,这样薄情寡意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得到真正的爱?他对旧时的留恋反而显得有些可笑了——那些家具,那些摆设,那些习惯,还有那些照片和旧时的回忆。那是一场精心谋划的骗 局,要骗的人却只是他自己。剧中,始终没有人走进过周朴园的心里,是他不愿让人走进,因为他对爱情是灰心的,认定了不管怎么样,身家利益总要排在爱情前头。然而机关算尽,他却不是_的赢家,心中无爱,何其可悲!

我亦悲悯侍萍,她是一个沧桑的女子,没有幸福的过往,却有凄惨的命运。三十年前的她,应是微扬着脸,眉目间黑白清晰分明的吧,她眼中的世界也该是黑白分明的。然而三十年间,悲惨的命运使她磨灭了仅剩的棱角,成为一颗滑不留手的鹅卵石。三十年后的她,_惯的动作已成了低头。她不停的容忍,不停的退让,委曲求全,哪怕那把刀刃上锈出血来。因为她还在期待着什么,所以才安凭寂寞如雪,仍旧是从头再忍。一切恍然如梦,她仅存的期待也被现实打碎。是的,她不曾料到,原来她只是他的锦上花,盛放绚烂过,撕裂后只能静静凋谢。红颜已逝,韵华不再,往事成非。

我甚至悲悯蘩漪,这个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子,却有着同年轻人一样纯真的爱。她在无人可爱中寻找自己的爱人;可找到的却是错误的爱。她是一个被爱折磨却没有出路的人。如果对于一个人来说,爱都成了奢侈的事情,那么她的幸福也就遭到了质疑。她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希望任何一种幸福从指尖流过。可惜,就是由于她对爱的执著,让她所谓的爱情迈向了黑暗的深渊。这样的一个女子,虽不似生长在阳光下纯洁的百合,但却是让旁观者永远不能轻易靠近的带刺玫瑰。

还有周萍,那个懦弱得几近使人唾弃的角色,似乎一直都处于一种想要逃离一切的状态里,他有着对生命的无限渴望和追求。但是痛苦却始终没有流淌的出口,他只能反反复复地挣扎着。其实,他只是在命运的冲突里偏离了原有的轨道。然而那个世界却没有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他拿他所有的一切,去换取他没有的,得失只有他自己知道。

还有周冲和四凤,他们单纯、清澈,他们的眼睛无法看到掩藏着的波涛汹涌,一心只勾勒着幸福的轮廓。然而,天意拨弄,一错再错,一路行来,风雪多明媚少,终是梨花如雪空寂寞。

剧终,所有的爱情都凋零了,颓废地躲在墙角边喘息。繁华一梦,什么都没有留下,一切被注定了的就这样永远被注定了。仿佛是一场噩梦,醒来后,荡漾在心里的是水似的悲哀。然而当我们将所有的沉重与痛楚都交付文字,然后返回现实中来时,我们有多幸福,就要多幸福。

雷雨读书心得4爱上周萍的繁漪,爱上四凤的周冲,爱上周萍的四凤和爱上四凤的周萍,还有恨上周朴园的侍萍、繁漪和鲁大海,交织成一张巨大的情感之网。这张网,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夏日里被无情地撕破。一个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也随之暴露无遗……

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绝对的长者形象――脸上带着多年的世故和劳碌,一种冷峭的目光和偶然在嘴角逼出的冷笑,显示出他平日的专横和倔强。这,就是周朴园。

看过《雷雨》的人,都在痛斥着周朴园,痛斥他对侍萍的无情与冷漠,痛斥他金钱至上的贪婪与自私。

然而,周朴园对鲁侍萍,真的没有一丝的感情吗?

如果没有,他为何要在屋内一直摆设着三十年前侍萍最爱的红木书桌和带有镜台的柜子?如果没有,他为何会向人打听侍萍的消息?如果没有,他为何要在搬家之时还不忘带上侍萍年轻时的照片?如果没有,他为何要在侍萍再次出现在周家客厅时,命令儿子周萍向自己的生母下跪?

其实,周朴园年轻时也是一个接受过新思想的青年,呀接触婚姻自由、爱情自主的新观念,因而才会大胆地追求爱情、享受爱情,和美丽善良的下人侍萍陷入爱河。然而,他终究不能与自己的出生阶级彻底决裂――这不是琼瑶小说,最终又回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内心。作为资产阶级,他在“吃人”,然而作为他自己,他又何尝不在被人“吃”?

一道不可逾越的阶级壁垒,把他们双双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一场势不可挡的大雷雨,注定了这个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大家庭的悲惨命运。

由曾经豪华一时的周家大宅改成了的医院里,是由麻木生存到最后死寂般沉默的、神志不清的侍萍。

远方,传来一阵衰弱的咳嗽声,他,怀着忏悔的心情,迈着蹒跚的步子,悄然来到她的身边……

雷雨读书心得5悲吗?鲁侍萍的儿女之间产生了亲情之外的爱情,两个孩子,无知天真地以为爱情跨过阶级门第,可最终还是跨不过亲情的鸿沟,这恋情,能继续吗?不能。那又该怎样结束?不能逃避,只能选择面对。死不是终点,我想也不会是逃避,起码它需要勇气。两个孩子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为不知者所犯下的错付出了代价,它,惨痛吗?

这算不算悲剧,至于孩子的母亲鲁侍萍,她有该用怎样的心情来收拾子女的残尸?

能不悔吗?悔不该当初……是无言,还是往事不堪回首?不管怎样,作为一个母亲,是她种下了今日的苦果两个孩子的命运,因自己而过早地折断,要她如何不后悔?这世界没有绝对的错误,只是太多的不该拼在一起,才会铸成大错。在这出悲剧中,也许只要错开一个情节,它就不会发生。只是悲剧上演过后,再假设也许不免有些荒诞,可若可以谁都愿意错开这悲剧。它让所有的人都后悔不已:犯下了错,付出的就是血的代价。

她不该悔吗?只是悔吗?还有太多的恨夹杂其中,对周朴园的,对命运的,对世道的……

第8篇:雷雨读后感范文

2014年夏天,北京戏剧舞台上最受关注的“事件”恐怕就是《雷雨》 “公益场”演出遭遇笑场。无独有偶,数日后《雷雨》“南下”,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彩排,“尽管座无虚席,然而演出过程中,依旧传出

一些笑声。 ”[1]

中国话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中国话剧舞台上被搬演次数最多的作品,北京人艺多次复排、定期轮演的保留剧目,使曹禺横空出世、令巴金热泪奔涌、让鲁迅等文人、学者专程从北平赶到天津去观看的悲剧作品――《雷雨》,于它诞生 80周年后,在以 “90后”为主体的年轻学生面前,竟产生了喜剧效果。周朴园的饰演者杨立新连发5条微博表达不满,让这一事件持续受到关注。一时间,各大媒体争相讨论,有人认为年轻学子缺乏对经典的敬畏之心,有人认为北京人艺演剧风格过于保守,也有人认为必须从新的角度赋予《雷雨》当下意义。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可以从文化语境、观众趣味、经典价值、艺术教育、舞台呈现等多个角度来讨论分析,解决以下问题:新版《雷雨》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观众?北京人艺的理想观众是怎样的?

我们该怎样对待经典?《雷雨》为什么会遭到误读?《雷雨》能否获得贴近曹禺本意的完整再现?

一、新版《雷雨》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观众?

所谓 “公益场”,是北京人艺年年都有的、面向大中学生群体的低价位专场演出。这是北京人艺在推广艺术教育、培养年轻观众群体上的一个有益举动。就北京人艺的预期而言,能够走进 “公益场”的观众应该是有相应艺术趣味和艺术向往的年轻人。然而, 2014年夏天的这群年轻人,给北京人艺“看家戏”《雷雨》的回馈是“笑场”。

这是在《雷雨》诞生后近六百场演出中惟一的“爆笑场”。虽然《雷雨》引发观众笑场,在北京人艺历史上并非第一次,但曾经有过的笑场极为偶然,并且只发生在剧中的某一处。譬如: 1989年复排第二版《雷雨》时,扮演周冲的演员说出“爸爸,这是不公平的”时,曾经引起笑场。事实上,周冲引起笑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雷雨》中,周冲是一个梦幻角色,他是“烦躁多事的夏天里的一个”。这个角色的表演也很难拿捏:太拘谨,表现不出人物的理想主义;稍过火,又易流于幼稚可笑。如果演员年龄不相称,那种生自青春内部的真诚和热情就容易被附着上表演痕迹。因此,周冲的段落极有可能引起笑场。此外,资料显示: 1954年《雷雨》首演时,鲁侍萍的扮演者朱琳回忆,她曾经放弃了“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这句关键台词,原因是每说出这句台词,观众都会笑。后来和邓颖超看完《雷雨》后,打电话专门询问,建议朱琳仔细揣摩表演,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绎,因为这句台词语带双关,非常有戏剧性,不能轻易改动。朱琳按照的意见调整了表演方式,将两个分句之间的停顿拉长,观众终于也不再“跳戏”发笑了。 [2]虽然前两版《雷雨》都曾引起过笑场,可是,笑场处多固定,且演员易于查找原因、自我完善。而顾威 2012年复排的第三版《雷雨》,据演员杨立新微博中的描述:“前晚(22日)《雷雨》成了爆笑场。 ”“原以为这样一个发生在上世纪 20年代的惨烈的悲剧,会打动这些生活在幸福中的今天的学子们。 ”令人惊诧的是随着台上剧情的发展,人物关系渐渐暴露,舞台下爆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台上进入了角色的演员们非常的不适应,努力调整表演的幅度仍然有很多台词被笑声淹没。繁漪和大少爷周萍的关系;四凤怀了大少爷的孩子已经三个月了;周冲跑到四凤家里表示爱慕乃至于周朴园向周萍明确指出:‘不要以为你同四凤同母你就忘了人伦天性’彻底揭开了兄妹的残酷事实的时候,台下仍然是笑声阵阵。 ”为此,他表达不满: “《雷雨》的 ‘公益场 ’真令人失望,这样的 ‘公益场’不演也罢! ”“公益场”的意外笑声加之上海彩排版的“欢乐”现场,不能不令人“拍案惊奇”。悲剧本该产生的寂静、庄严、肃穆情绪,被置换成了欢乐、轻松、开怀。原作没有被改编,表演形式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处于不同时代中的观众。因此,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第三版《雷雨》演出的当下语境和它的接受对象问题。

我认为,《雷雨》的接受之所以有如此“奇遇”,是因为它面对的是处于“后”文化语境和消费时代中的观众。

自上世纪 9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便在中国文化艺术界和民间生活中产生了影响。从正面价值上看,后现代主义反对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具有创新激情与反叛力量;从负面效果上看,它解构了一切价值,却缺乏重新建构的能力。单单就艺术创作与欣赏而言,后现代主义竭力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甚至断言“艺术已经死亡”。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成为新的统领。于是,以怀疑、颠覆、反叛为要义的思想艺术态度普遍盛行,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转化为反讽、游戏、调侃。也正是自上世纪 90年代始,中国社会逐步进入了消费时代。物质日益丰富,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与消费激情,它们在激发社会生产活力并给予身处其中者物质快乐的同时,也使人们对于财富多寡、人生价值、终极意义等产生了更多怀疑。这就是二十几年来我们所处的“后”文化语境。

在这种文化语境中,迅速繁荣发达起来的是大众文化,形式上表现为短平快的快餐文化、娱乐文化,电视文化尤其典型。各种青春偶像剧、办公室政治剧、家庭情感剧、电视选秀节目,制造的是绝对仿真、贴面的生活镜像,艺术与生活的分野并不明显。即便一向追求艺术品质的电影,也很难因为艺术品质获得年轻人追捧。年轻人喜欢“围观”的,是由明星、青春、喜剧等关键词构筑的银幕幻象。有些电影即便恶评如潮,也并不影响年轻人纷纷走进影院。相对而言,以假定性为前提的舞台艺术――话剧,在仿真能力上显然逊于影视艺术。即便是现实主义话剧,也不能在真实感、代入感上与影视艺术相媲美。如果对假定性前提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那些舞台上的悲欢离合、那些议论性或抒情性的长篇独白、那些灯光音乐营造的写意气氛、那些纸屑做出的纷扬雪花,便都会显得虚假做作。因此,话剧从来不是大众的艺术,它的剧场再多、再大,也还是相对“小众”的。事实上,上世纪 90年代前半期话剧所遭遇的市场低谷,就与大众文化的繁荣不无关系。而 90年代末期以来,尤其新世纪以来,话剧市场渐渐活起来,有很多戏甚至一票难求,其实也并非因为更多观众对话剧艺术本体发生了兴趣。小剧场的办公室故事、都市情感故事,“麻花”、“戏逍堂”的喜剧等,是把话剧市场“搅活”的主体力量。即便“高大上 ”的国家话剧院,以孟京辉、田沁鑫为代表的“少壮派”导演,在自己工作室中的制作也越来越表现出狂欢化特征。上述几种类型的话剧作品,其实做的是使话剧艺术更为平面化的工作。他们吸引和培养的,是以 “80后”、 “90后”年轻人为主体的观众群。而这个观众群体,不是北京人艺的理想观众。

二、北京人艺的理想观众是什么样的?

今天,话剧观众分流现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每种类型的剧作都有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北京人艺也有自己的理想观众。

以传统现实主义演绎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剧作,是北京人艺的演剧特征与独特魅力。只要点数一下《茶馆》《雷雨》《蔡文姬》《李白》《天下第一楼》《狗爷儿涅

》《鸟人》等北京人艺的代表作品,这一点便不言自明。因此,北京人艺的固定观众群是那些相对而言,对剧本的文学性、戏剧的严肃性要求较高,对北京人艺演剧风格非常认同的观众。他们为的就是“北京人艺”这块金字招牌,为的就是欣赏北京人艺风格,为的就是具有神圣感、仪式感的舞台。他们中虽不乏年轻人,但毕竟是少数。北京人艺的日常演出中,囿于话剧的高票价,学生票的有限,走进北京人艺剧场的 “80后” “90后”,大多应该是北京人艺的理想观众,即便不是,也是具有广泛的艺术包容度和趣味的群体。因此,这些人走进北京人艺,不会笑场。而对于 “公益场”的观众或是戏剧爱好者来说,北京人艺不是他(她)的“菜”;或是平时很少接触话剧,习惯了影视仿真艺术,不习惯舞台表演,仅仅因为低票价,为满足好奇而买来一看。

那么,他们期待看到的一定是自己日常认同的文化类型。日常的、大众的文化给了他们怎样的滋养呢?这就又回到了“后”文化语境上。在“后”文化语境中,年轻人接触的网络文化,具有海量信息、多元释义、反讽态度、调侃味道。他们接触到的艺术,也多具有反英雄、反神圣、反崇高特征。正是在这种文化语境中,喜剧艺术无比繁荣,悲剧艺术少人问津。近年,无论电影、电视还是戏剧,悲剧作品都极为有限。表现在话剧创作上,新世纪以来,聚光灯下的舞台一半以上皆为喜剧场。那些票房好的作品,如陈佩斯的《托儿》《阳台》《亲戚朋友好算账》等“民生三部曲”,沈腾等人的“麻花”系列、“戏逍堂”的系列作品、孟京辉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等等,都是喜剧。并且,一些经典的悲剧作品也被进行了喜剧化处理。譬如孟京辉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田沁鑫的中国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大的文化环境与戏剧生态下,走进剧场的年轻人,几乎都抱着一种“等笑”的期待。有些人进剧场,就是为了“图一乐儿 ”,他们心目中的话剧与相声、喜剧小品相类似。在个人经验、背景、意愿和喜好占有优先地位的“后”文化视野中,他们的艺术期待及艺术修养的“纯度”相对降低,《雷雨》的笑场也就不足为奇。

除了部分观众观剧心态的错位,我们还应当注意到:笑是一种极易相互感染的情绪。据“公益场”现场观众反映:首先,爆笑并非贯穿全场;其次,有些地方的“笑场”,并非因为剧作可笑,而是因为率先发笑者发笑行为的可笑,引起了更多人的笑声。这部分人是笑发笑者,是发笑者令更多人“跳戏”了。的确,“剧场”是一个“场”,这个场域具有特定的氛围。事实上,情绪的互相感染,是集体性观看行为最重要的体验和趣味。为什么每到足球世界杯比赛,很多球迷会聚集在酒吧里一起看球?为什么较之于社会上的影城,大学礼堂里放电影时,会有更多的哄堂大笑甚至掌声雷动?在一个特定场域里,年轻人的情绪尤其容易相互激发与感染。《雷雨》遭遇笑场,这一点也是不应被忽略的因素。

三、我们该怎样对待经典?

因为第三版《雷雨》几乎完全遵照了 1954年第一版的表演方式,很多人将此版笑场归罪于这一版本没有创新,呈现的是僵化了几十年的面孔。这就引起了我们关于北京人艺是否应该对《雷雨》的排演进行改编的思考。为此,《新京报》设计了 3个问题,采访了 10位已在业内崭露头角的 85后戏剧创作者、评论者。 3个问题分别是:

1.你是否喜欢《雷雨》?请说明理由。 2.说说你第一次接触《雷雨》的感受,至今这感受有何变化? 3.作为创作者,如果由你来改编、执导或演绎《雷雨》,你会怎么做?作为评论者,你期待看到一版什么样的《雷雨》演出?编者按语中概括了这次采访结果:“在回答 ‘是否喜欢《雷雨》 ’时,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是‘谈不上喜不喜欢’,甚至有人明确给出了‘不喜欢’的回答,这多少出人意料,但我们也发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雷雨》中所谈到的人性、人的困境在今天也有现实意义,期待着它更贴近现实的重新解读。 ”[3]的确,经典应当生发当下意义,重新解读经典自然无可厚非。但是,保持经典的原汁原味又有何不可呢?如果说北京人艺保持《雷雨》原貌,导致经典失去了当下意义,那么,失去意义的既不是经典也不是北京人艺,而是当下教育体系中经典教育的缺乏和学子们阐释能力的羸弱。

什么是经典?卡尔维诺为经典做出多种解释,他说:“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4]的确,经典就是常读常新的作品,就是不同时代、不同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面对它,都会有所收获的人类精神产品。曹禺的《雷雨》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具有这样的品性。

既然常读常新,观众和艺术家当然都有权对《雷雨》做出自己的阐释。《新京报》做的调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1998年以韩东、朱文为代表的南京作家发起的那次对中国当代文学秩序的挑战。在《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的调查》中,他们设计了一份包含 13个问题的问卷,除了第 13个问题与文学无关外,其他12个问题个个构成了对现存文学秩序的否定。而调查对象是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一批刚刚崭露头角、艺术趣味相投的晚生代作家、评论家。事实上,韩东、朱文等人的“断裂”行动来自与主流文学秩序分庭抗礼的冲动,因为以余华、苏童为代表的同代或同龄先锋作家此时已经扬名立碗,“晚生代”作家需要为自己另辟蹊径。然而,经过十几年后,即便余华等先锋作家,也都复归到传统现实主义道路上,韩东的长篇小说《我和你》又何尝不是深刻理性与现实主义结合的案例?有些时候,经典和秩序同样具有不可动摇的合理性,除非挑战者足够强大。仅就《雷雨》而言,改编版并非没有,可是,目前尚未有哪一版改编获得了广泛认同,获得了超出北京人艺经典版《雷雨》的光荣。因为一种个人化的阐释如果不能获得广泛认同,就仅仅是个人的。

因此,有时候,我们无需急于去改变,更好的办法可能是:沉下心来,走进经典。

四、《雷雨》为什么会遭到误读?

虽然曹禺早就在《雷雨 ・序》中解释过:《雷雨》不是一部社会问题剧,而是一首叙事诗。可在《雷雨》的接受过程中,却常常遭到误读。无论编导还是观众,无论出于时代影响还是个人经验,无论过去还是当下。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不得不谈谈中学语文教育中的经典阐释问题。以《雷雨》为例,这部被节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育阶段,有多少人贴近了曹禺的心灵呢?就此,请允许我以一个大学文学专业教师的身份谈一点个人经验。在大学中文系、影视文学系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曹禺是重点作家,《雷雨》也自然是重点作品。按说,学生因在中学语文中接触过《雷雨》,在重新理解和接受这部作品时,应该非常顺利。然而,每次面对新一届学生,当我在课前问到他们对《雷雨》的理解时,其回答大体都是:作品反映了封建家庭的罪恶,周朴园是一个封建家长形象。这是一个存在于几代人记忆中的标准答案,至少保持了几十年不变。时至 2013年,来自祖国各地的学生还没有给过我贴近曹禺本意的理解。这个现象说明,我们教育体系中的经典解读是存在问题的。

如果学生仅仅将《雷雨》作为一个反封建的故事,他们如何能理解曹禺对于宇宙众生的悲悯、对于命运黑洞的感受、对于非理性情态的表现呢?如果学生在中学时代即能将《雷雨》理解为“叙事诗”,或许就不至于在 “公益场”笑场了吧?

其次,除了当今教育体系中某些文学经典教育的僵化,戏剧艺术教育的缺席也是学生们对某些舞台形式难以接受的原因。我们知道,作为舶来品的话剧进入中国后,在其本土化过程中,校园演剧活动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的中学教育中并不乏戏剧教育。培养出曹禺和的南开中学,其戏剧教育和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南开新剧团”中,从校长张伯苓到专门部主任张彭春,老师和学生都热情地自编自导自演新戏。夏尊、朱光潜、丰子恺、朱自清等“白马湖作家群”齐聚施教的春晖中学,不但学生演剧活动非常丰富,而且其学生剧团即为《雷雨》首演团体。对比从前,看看今天,在以应试教育为目标的中学教育,几乎没有为戏剧教育预留空间。

事实上,不仅我国,从世界范围看,中学阶段的戏剧教育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自19世纪以来,科学分化、知识膨胀、社会生活多层化,人越来越成了马尔库塞所言之“单向度的人 ”。专门人才多了,戏剧教育也成为专业技术,即艺术院校的表导演专业教育。戏剧教育中的人文素质,即对人的关怀和理解、对完美个性的追求、群体意识、想象和审美能力等渐渐失落。作为对这种发展趋势的反拨, 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开始至今,人的片面发展不断遭质疑和批判。为解决此问题,欧美一些著名大学,纷纷把人文教育和各种文艺活动纳入教学体系,作为必要的补救办法。英国牛津、美国哈佛都开设大量人文和艺术类课程,并规定修满一定学分才可拿学位。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规定舞蹈、音乐、戏剧、美术是全美中小学生必修课程。

如果戏剧教育也能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获得相应重视,我们就会不仅仅专注于培养专业人才,而且也考虑到提高学生普遍的人文素养,让戏剧教育成为人文教育的题中之义。要知道,表导演专业的目的在“立业”,而我们所说的普遍的戏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立人 ”。它可以提高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掌握社会交往必须的方法和分寸。它能让人学会戏剧欣赏,学会表现自我,了解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学会以平等的、对话的、合作的精神对待人。

布克哈特曾这样描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完美的人 ”:“一个地方长官、大臣或外交家,可能同时是博物学家或地理学家,还是古希腊戏剧的翻译家,经常参加演戏或指导排演。 ”[5]

“完美的人 ”毕竟有限,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奢望,但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总可以多一点对戏剧艺术,对其假定性、程式化、仪式感、神圣感的理解、尊重、敬畏。果能如此,《雷雨》笑场的事件恐怕也不会发生了吧?

五、《雷雨》能否获得贴近曹禺本意的完整再现?

最后,关于《雷雨》笑场问题,从排演与演出的角度看,北京人艺也并非全无责任。这个责任说的是限于演出时间,舞台呈现中没有表现《雷雨》“序幕”和“尾声”的内容。而“序幕”和“尾声”,对于理解《雷雨》的悲悯情怀非常重要。

作为现当代话剧史上舞台演出极为成功的剧作,一版又一版的《雷雨》几乎都留下了一个遗憾:为了缩短演出时间,删除了“序幕”和“尾声”。[6]这是曹禺一直引以为憾的事情。

我们知道,曹禺《雷雨》所提供的叙事者的态度是:“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我是个贫穷的主人,但我请了看戏的宾客升到上帝的座,来怜悯地俯视着这堆在下面蠕动的生物。他们怎样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泽沼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 ”[7]然而,在《雷雨》演出史上,这部作品经常被理解为社会问题剧,或者一个情节剧、佳构剧。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多数编导,并没有完整地将《雷雨》呈现在舞台上。

1936年1月,曹禺在《雷雨 ・序》中表示,他不想讨论“序幕”和“尾声”能否存留:“能与不能总要看有否一位了解的导演精巧地搬到台上。这是个冒险的尝试,需要导演的聪明来帮忙。 ”[8]曹禺之所以设计“序幕”和“尾声”,是为了拉开欣赏的距离,让观众产生宗教式的悲悯情怀、哀静的心情,因此他一直期待有一个理解他的导演出现,并提醒导演和演员应该懂得情感的节制,“应该小心翼翼做到 ‘均匀 ’、‘恰好’ ”。这种提醒,其实已经是从导演的角度把握情绪控制、情感表现等问题了。但是,理想的导演在哪里呢?虽然曹禺期待:“这个问题需要一位好的导演用番功夫来解决,也许有一天《雷雨》会有个新面目,经过一次合宜的删改。 ”但他也知道,理想的导演很难寻找,因此:“目前我将期待着好的机会,叫我能依我自己的情趣来删节《雷雨》,把它认真地搬到舞台上。 ”[9]这段无奈的表述包含了曹禺对其他导演的谅解,更包含了他对《雷雨》“序幕”和“尾声”的看重。对于这个问题,曹禺很久不能释怀。后来,在《日出 ・跋》中,他忍不住再次抗议:“这些天我常诧异《雷雨》和《日出》的遭遇,它们总是不得已地受着人们的肢解,以前因为戏本的冗长,《雷雨》被砍去了‘序曲’和‘尾声’,无头无尾,直挺挺一段躯干摆在人们眼前。 ”[10]显然,就曹禺本人创作本意而言,“序幕”和“尾声”对于《雷雨》的悲剧性氛围必不可少。被“斩头去尾”后,《雷雨》的诗意内涵必然会遭到误读。

不过,即便北京人艺能够将“序幕”与“尾声”搬上舞台,呈现一个完整的《雷雨》,“后”文化语境的解构态度、习惯了娱乐的年轻人、经典阅读的僵化和戏剧教育的缺乏等,也未必能够让《雷雨》幸免于被笑场的命运。说到底,《雷雨》笑场事件让我们看到:是全面总结、反思我们应给予年轻一代何种文化营养的时候了。

注释:

[1]黄启哲.上半场观众笑场竟达20多次[N].文汇报. 2014.7.31.

[2]朱琳.怀念敬爱的[A].与北京人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44.

[3]“80岁的”遇到20岁的年轻人[N].新京报.2014.7.31.

[4] [意]卡尔维诺.我们为什么读经典[M].译林出版社.2006.1.

[5] [瑞士]雅各布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83.172.

[6] 2007年,王延松导演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合作的《雷雨》,为突出其“诗意”内涵,保留了“序幕”和“尾声”。

第9篇:雷雨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雷电颂》 雷电 作用

“雷电”是一种雷鸣与闪电交加的自然现象。而除了雷鸣、闪电等自然现象之外,还有狂风、暴雨,为什么作者却仅选择“雷电”为题呢?该剧写屈原的故事,“雷电”又与屈原有何关系呢?

一、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风、雨、雷电都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然而其有何不同呢?根据时节、强劲与否,风分多种,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之叹,也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感;根据时节、大小等,雨分多种,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类,亦有“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之属;而雷电则有“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之令人生畏,有“雷电颁时令,阳和变岁寒”之变幻莫测,有“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之飞速,还有“夜雨雷电歇,春江蛟蜃腥”之地动山摇,等等。由此可见,虽风雨因不同的标准而类繁,而雷电却相差无几,但有其独特特征。

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所有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都不只承担着铺设背景、供主角演绎故事的任务,还兼着其他重要角色,正所谓“立象以尽意”。自然现象何其繁复,而《雷电颂》中却以“雷电”为要,这是否与雷电之别于其他自然现象相关呢?下面笔者试从结构和意义上分析“雷电”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二、“雷电”在文中的作用

《雷电颂》这部作品屡次被选入中学课本,被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吟咏传唱,是一部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并举的伟大作品。在这部伟大作品中,“雷电”既是一独立不可或缺的要素,又有其“与生俱来”的功能。下面就从这两方面阐述笔者的观点。

(一)环境描写的补白

环境描写几乎是所有文学作品都不能忽略的一部分,而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然而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对环境描写有不同的偏重。小说、散文中比较侧重环境描写,而诗歌和戏剧中则因体裁、炼字等要求相对较少。在抒情性文学作品中,多以天人合一,物我交感为哲学基础,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剧本是以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和舞台指示组成的,具有舞台特征,以刻画人物活动为要,鲜有环境描写。

《雷电颂》是一部独白剧本,以最令人震撼的“雷电”为题,在简单介绍“屈原”(屈原手足以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之后,以雷电开始:“屈原(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雷电大作,则暗无天日、物物难分、人人难究,天下一切都被雷电笼罩,混沌一片。文中的雷电描写,虽不客观刻画,而是经屈原宣之于口,但可据此想象屈原所处之境:要么正风云变幻,要么已经天雷滚滚,间接暗示了屈原活动的“舞台”。这是直接刻画的实境。文中雷电磅礴恢弘的气势始于文始,经读者的心理印迹,可延至文末,使得雷电成为全文之背景,场面雄壮,有人人勿近,拒人千里之态,让屈原的怨气、豪情得以彻底宣泄。这是作者臆想之景,是虚境。而这虚实结合之境,使得全文都弥漫着一股硝烟之气,奠定了全文恢弘之基调,便于屈原抒发其满腔激情。这“一泻千里”的气势,使得全文流畅到底。

(二)增强该剧的可读性

在文学作品要素的层面上,雷电塑造了一个气势磅礴的舞台背景;而在全文表情达意上,雷电又因其自身的特点,赋予剧本更为深远的意义,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首先,雷电预示总会有美好的明天。雷电来临之时,则是风云变幻之际。俗话说,阳光总在风雨后。雷电发作是自然调和之伴随现象。在这之后,必然会雨过天晴。所以,此时雷电已经转化为晴天的符号,它不仅是人们出行的晴雨表,更是灿烂明天的信使,作者相信在雷雨交加之后必然会有朗朗晴天。“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 ,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在这雷雨交加,暗无天日的时候,世界都沉睡了,只有屈原醒着,与“举世皆浊我独清”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悲叹“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但屈原仍对其充满希望,并且相信“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相信雷电能改变环境,改变这混沌的世界。

作者以雷雨阵阵必然迎接朗朗晴天这一人人都能理解、世人都在体验的自然之景,借喻当时的中华大地虽然混乱,股股革命势力不断膨胀,但总能盼到安享太平的日子。

然后,雷电象征着摧毁一切黑暗旧势力的强大力量。雷电降临则飞沙走石,狂风肆虐,万物都在经历大自然的洗礼,能存于“此劫”的都是“适者”。雷电不仅是摧毁这黑暗的力量之一,更是这力量的代表,因为暴风雨是随雷电而来的,雷电就成了预示这即将来临的万物“混战”的将军,在自身“冲锋陷阵”的同时还领导着后来者“奋勇杀敌”。雷电成了摧毁一切黑暗的代名词。

屈原就是这雷电。他不仅尽自己一切努力奔走呼号,更勇闯险隘,战斗在为百姓谋福祉的第一线,且最终为此付出生命。剧中屈原不仅引导着雷电“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要将这一切黑暗的、丑恶的旧社会彻底毁灭。他引导着这怒火,是这毁灭一切的力量。这雷电是屈原的“武器”,创造新世界的武器。有了武器和黑暗之源,那么光明指日可待。雷电就是追求光明、批判一切污秽、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上天入地,驰骋想象,运用夸张、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使屈原和急风、怒雷、闪电这些宇宙伟大的自然力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

最后雷电具有瞬时性,暗含光明到来之日为时不远。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可描可写的具体事物,具有其自身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雷电一闪而过,一瞬即逝,不仅有一击则可劈倒一棵大树的力量,更不似雨水,缠缠绵绵,是“持久战”,“拖泥带水”。所以,雷电似乎具有一蹴而就的性质,虽猛烈,却能迅速取得成效。既然雷电之后就是光明,而这雷电又不具有持久性,那么虽然此刻处于暗无天日的暴风雨中,朗朗晴空也不会太遥远。这就以此暗喻黑暗的日子不会持续太久,光明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三、结语

一切自然之景都可以作为意象进入诗歌,作为作者的表意工具。当这些客观事物融入了作者的感情之后,它们都灵动起来,是引发读者进行“再创作”的源泉。郭沫若先生的历史剧《屈原》就是一部呼唤自由的诗。“雷电”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客观之物,融入剧本之中,气势磅礴,不仅提供了典型人物活动的背景,更因“晴天就在风雨之后”,隐喻作者相信光明坦途就在“雷电”之后;以其瞬时特征,暗示光明的日子就在途中;因其可能摧毁树木,甚至造成飞沙走石的局面,它又象征着一切势必征服黑恶势力的强大力量,寓意繁复,增强了文本的可阐释性。因其文学话语之于身份认同的“双重定向”特征,“雷电”成为屈原在自尊的灵魂遭受最深、生命危在旦夕之际叩问天地表达自身理想的宣言书;作者又将“雷电”与屈原融合为一体,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