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下沉干部发言材料范文

下沉干部发言材料精选(九篇)

下沉干部发言材料

第1篇:下沉干部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水库坝体;填筑材料;现场碾压;试验

水库坝体填筑工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库的安全与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为确保水库坝体的填筑质量,并可以了解有关填筑材料作为坝体填筑内料的特性,本文就水库坝体填筑材料的现场碾压试验进行了分析,通过结合实际的施工工程,对有关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以期能为坝体的设计施工以及同类型水库坝体材料现场碾压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0 工程概述

据测量统计,某水库工程由主坝、7座副坝、溢洪道、左右岸灌溉引水隧洞及泵站组成,主坝坝型为沥青混凝土心墙石渣坝,最大坝高43.12m,坝顶总长652.03m,坝顶宽6m,水库总库容1.563亿m3。

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岩体的现场碾压填筑资料不多,为掌握其压实特性、确定碾压参数,开展了现场碾压试验研究。

1 试验研究方案

碾压机具选择25t自行式振动平碾,根据类似坝体填筑料现场碾压试验研究和填筑施工经验,结合现场试验场地条件,拟定2种试验料在加水工况下的最大碾压遍数为8遍;在不加水工况下的最大碾压遍数为6遍;拟定3种铺土厚度分别为60、80、100cm;振动碾压行车速度不大于2.5km/h。

试验前期考虑到砂岩在较高激振力作用下可能会产生过度颗粒破碎,将其振动激振力定为220kN,泥岩振动激振力定为390kN。在对碾压试验结果分析后,认为激振力对砂岩的颗粒破碎影响较小,进而采用振动激振力为390kN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

试验过程中主要围绕试验材料表面沉降、压实质量和碾压前后级配变化三方面开展研究,进行了沉降观测、试坑灌水法密度检测和筛分试验。

2 试验研究流程

试验前通过控制最大粒径方法在取料场对试验料进行试验前颗粒分析,确定试验材料原级配,并在料场剔除或破碎超径颗粒;填筑时采用后退法卸料及摊铺,碾压时采用进退错距法振动碾压;沉降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采用规范规定的试坑灌水法进行干密度检测并进行碾压后颗粒分析,采用水准仪进行表面沉降测量。碾压试验的基本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碾压试验流程图

3 干密度试验成果

本项研究总计选择了94个代表性的位置,采用试坑灌水法进行了干密度检测,每项试验组合内选择3个代表性位置进行检测,取其平均值作为各试验组合下的压实干密度值,见表1。

表1 各试验组合下压实干密度平均值

复核试验时对2种试验料均采用铺土厚度80cm、碾压遍数为8遍、一种振动碾压行车速度(不大于2.5km/h)并采用加水工况,其中砂岩的碾压激振力为220kN,泥岩的碾压激振力为390kN,测得砂岩和泥岩对应的干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12g/cm3和2.14g/cm3。

由于颗粒分析试验结果及表面沉降测量结果数据量大,本文中不再列出,在下节中进行对比分析。

4 试验结果分析

4.1 压实干密度影响因素分析

4.1.1 铺土厚度对压实干密度的影响

2种试验料压实密度随铺土厚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二者典型的关系曲线见图2。在同一碾压遍数下,压实干密度随铺土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且铺土厚度从80cm增加到100cm时干密度的减小幅度较铺土厚度从60cm增加到80cm时明显,说明铺土厚度的增加将显著降低压实干密度值。

图2 典型的铺土厚度与压实干密度关系曲线

铺土厚度越薄,压实干密度越容易得到提高。但同时填筑层越薄,相应会增加工程施工难度,提高工程投资。因此结合其它碾压参数,认为此2种筑坝材料采用80cm的铺土厚度较为经济合理。

4.1.2 碾压遍数对压实干密度的影响

在同一铺土厚度下,压实干密度随碾压遍数的增加有明显的提高,二者典型的关系曲线见图3。碾压遍数从6遍增加到8遍时干密度的增加值较碾压遍数从4遍增加到6遍时小。由此可以推断进一步提高碾压遍数后填筑料压实将趋于稳定,干密度的提高将不明显。尽管压实干密度的提高主要发生在碾压6遍之前,但根据工程实践经验,为确保筑坝材料的碾压密实程度,碾压遍数不宜过低;因此,认为2种筑坝材料的碾压遍数采用8遍较为合理。

图3 典型的碾压遍数与压实干密度关系曲线

4.1.3 加水对压实干密度的影响

受现场条件限制,本项研究在试验料摊铺阶段进行加水。当加水量达2%~3%(体积含水量)时,试验料表层部分区域已有积水,因此停止进一步加水。通过干密度值可以看出,加水碾压有助于干密度的提高。同时泥岩受遇水易软化特性的影响,对加水的影响更为敏感。

由于试验料在摊铺过程中,表层破碎严重,水的下渗较缓且容易在车辙处积水,如进一步洒水,将很容易形成“橡皮土”,使填筑层间形成薄弱面,给坝体稳定带来安全隐患。参照其它工程碾压施工经验,应通过取运料、卸料及摊铺三阶段进行加水,总加水量可控制在3%~5%(体积含水量)。

4.2 颗粒破碎结果分析

试验料摊铺及碾压过程中,均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颗粒破碎。相比试验前颗粒级配,振动碾压明显造成试验料中间粒径颗粒比例增大。此外,振动碾压引起的颗粒破碎主要发生在厚度为20cm以内的表层,激振力传递到填筑体内部后主要引起填筑体结构的调整及细颗粒在粗颗粒间空隙的填充。

结合开挖试坑及颗粒分析结果发现,泥岩产生的颗粒破碎比砂岩更为明显;试验料加水后由于吸水软化,更容易产生颗粒破碎;对砂岩而言,激振力的提高也能使表层的颗粒破碎变得更为显著。

受摊铺后试验料级配存在差异的因素影响,在颗分数据点较少的情况下,碾压后颗粒破碎规律较难准确统计。此外,如摊铺时控制不当造成粗颗粒相对集中,很容易产生架空,由此极易造成所在位置处干密度的显著降低。

4.3 表面沉降结果分析

碾压过程中均产生了明显的沉降变形,典型的表面沉降变形曲线如图4所示。相同铺土厚度下,累计沉降量随碾压遍数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逐渐减小,碾压6遍之前的累计沉降量约为碾压8遍时沉降量的80%~90%,当碾压达到一定遍数后,进一步增加碾压遍数对填筑料的压实效果不明显;铺土厚度增加20%后,沉降量也将提高约20%,可以看出铺土厚度的增加对填筑料的压实有显著的影响;激振力提高70%后,沉降量增加约50%,由此得出激振力是影响填筑料压实的重要因素。

图4 典型的表面沉降曲线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水库坝体的填筑质量,以及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有关填筑材料作为坝体填筑内料的特性,本文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了水库坝体填充材料现场的碾压试验研究,并针对试验所得的结果作了分析,相信可以为坝体的设计施工以及同类型水库坝体材料现场碾压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第2篇:下沉干部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砌体结构;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前言:砌体结构主要由砖、石或各种砌块等块体通过砂浆铺缝砌筑而成的结构。由于砌体结构的材料来源广泛,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较简单,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单层或多层建筑。但是砌体结构的墙体裂缝多有发生,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而且还造成房屋渗漏,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也会给房屋使用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引起砌体结构砌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基础变形、温度、干缩等作用,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

1、砌体裂缝的种类和成因分析

1.1 温度裂缝(包括结构体型设计的问题)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砌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混凝土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砌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八字形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以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和垂直裂缝。

1)八字形裂缝:当外界温度上升时,外纵墙本身沿长度方向将有所伸长,但屋盖部分的伸长量比砌体的伸长量大得多,从而对砌体产生附加水平推力,砌体受到屋盖的推力而产生剪应力,剪应力和拉力又引起主拉应力。当主拉应力过大时,将在砌体上产生八字形裂缝。

2)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平屋顶的房屋,有时在屋面板部或顶层圈梁附近出现沿外墙的纵向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这是由于屋面伸长或缩短引起的向外或向内的推力产生的。

3)女儿墙裂缝:由于屋面板和水泥砂浆面层发生过大温度变形,使女儿墙根部受到向外或向内的水平作用力而引起的女儿墙根部与平屋面交接处砌体外凸或女儿墙外倾所产生的。

4)垂直裂缝:当楼(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由于收缩和降温引起的楼(屋)面缩短受到了砌体的限制,使楼(屋)面构件处于受拉状态。如果房屋过长,或设计时按采暖考虑而实际上未采暖,则可能在楼(屋)面上每隔一定距离发生贯通全宽的裂缝,在四个角发生八字形裂缝。当房屋有错层时,错层处的砌体容易产生局部的垂直裂缝。

1.2 干缩裂缝

施工过程中,将不同出厂日期干密度不同的砌块或不同强度等级的砌块混砌于同一道墙上,造成含水率较高的块体收缩变形较大;反之收缩变形较小,这种不均匀变形会使墙中部产生不规则裂缝。如楼板错层处或高低层连接处常出现的裂缝,框架填充墙或柱间墙因不同材料的差异变形出现的裂缝;空腔墙内外墙用不同材料或温度、湿度变化引起的砌体裂缝,这种情况一般外墙裂缝较内墙严重。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

1.3 沉降裂缝

工程施工中,由于不进行地基处理,或地基处理不当,人为地造成地基变形,引起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形成砌体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砌体裂缝主要有斜裂缝,窗间墙裂缝,房屋底层窗下墙竖直裂缝等。其中,斜裂缝和窗下墙竖直裂缝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使砌体受到很大的剪力所致,由于砌体的抗剪能力较差,当结构刚度较差,体型复杂,砌体抗剪强度不满足要求时,砌体就产生了裂缝。房屋底层窗下砌体竖直裂缝是由于窗下墙受基底反力后反向变形过大所造成的。

2、砌体裂缝的控制措施

2.1 砌体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1)减缓消除热胀冷缩动力源。如采用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应满足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控制缝宜在建筑物砌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 m;在房屋顶层宜设钢筋混凝土圈梁,同时圈梁不宜外露等;

2)增强相关砌体抗力,如提高砂浆强度,提高饱满度,空斗改实砌,加筋砌体,加设构造柱,在易开裂处设置水平钢筋承受拉力;

3)屋面、挑檐可采取分块预制,或留置伸缩缝,或在屋面与砖墙间设置滑动面,以减少屋面伸缩对砌体的影响;

4)对房屋较长、平面形状较复杂、构造和钢度不同的房屋,可每隔一定的距离将屋盖、楼盖、砌体或其他有关构件断开,形成若干较小的单元,每个单元因温度变形和收缩产生的拉力大大减小,从而防止裂缝的出现;

5)提高砂浆强度,保证砌筑质量,在易开裂处设置水平钢筋承受拉力。

2.2 结构体型或构造的控制措施

1)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 m;

2)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 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 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3)建筑物温度伸缩缝的间距除应满足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外,宜在建筑物砌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宜大于30 m;

4)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2.3 砌体材料的干缩裂缝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含水率。据有关试验资料和使用经验表明,含水率控制在7%~10%之间砌体的粘结力和抗剪强度较好,否则极易产生裂缝;

2)在墙的高度、厚度、不大于离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之半突然变化处及门、窗洞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

3)竖向控制缝,对3层以下的房屋,应沿房屋砌体的全高设置;对大于3层的房屋,可仅在建筑物1层~2层和顶层砌体的上述位置设置;

4)控制缝在楼、屋盖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宜做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

5)控制缝做成隐式,与砌体的灰缝相一致,控制缝的宽度不大于12 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

2.4 沉降裂缝的控制措施

1)建筑物的体型力求简单;

2)合理设置沉降缝。在建筑物平面转折处、建筑高度荷载突变处、结构类型不同处以及地基土软硬交界处设置沉降缝;

3)减轻结构自重;

4)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设置封闭圈梁和构造柱,特别是增强顶层和底层圈梁、合理布置纵横墙、采用整体性好、刚度大的基础形式等;

5)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减小或调整基底的附加应力,改变基础地面尺寸,使不同荷载的基础沉降量接近;荷载变化较大的房屋,应分期分阶段组织施工。一般先建荷载大的高层,后建荷载较小的低层;先建深基础,后建浅基础,避免增加新的附加应力。同时还应注意防止因开挖引起邻近建筑物的地基沉降;

6)观测裂缝发展的速度、部位、程度,决定是表面处理还是上部加固或基础加固处理。

第3篇:下沉干部发言材料范文

一、口诀情景法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中较为顽固的思维定势或反复多次出现的错误,运用口诀情景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下面列举几例:

【口诀1】学生开始学习“加速度”时,在解答和分析问题中往往受到初中“平衡力”思维定势的干扰,为此,我在教学中编了八句口诀:“加速度真神秘,有它没有平衡力;水平方向有了它,左右两力不等了;竖直方向有了它,上下两力不等了;加速减速有正负,牢记这点不会错。”较好地排除了学生的思维定势。

【口诀2】学生在用作图法画“透镜成像”的光路图时,特别是对“逆问题”(已知物像和主轴,用作图法确定透镜凸凹、光心和焦点)重复出现错误的几率较大,对此,我在教学中编了如下的口诀:“过光心不弯折,连接物像就可得;过焦点平行射,先作平行光线就明确;平行入射过焦点,要找焦点连像点。”――“凸透镜有虚有实且为大虚;凹透镜只虚不实且为小虚。”(对主轴来讲:物像同侧为虚像,物像异侧为实像。)

二、问题情景法

用“问题情景”导入新课――在学习光的折射定律时,我首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有人在海边游泳时突然发生意外,向海岸上的救生员呼救,请同学们为救生员设计一条最短时间的路径。”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热烈的讨论,有的提出:“最短的路径应是直线。”有的反驳说:“沿直线救人,在岸上跑的时间虽短但在海上游泳的时间将增加,因此沿直线救人所用的时间不一定最短。”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用数学所学过的求“函数极值”的方法,得出了“沿折射定律光线所传播的路径救人,所用的时间最短”的结论,这一结论使学生惊讶不止!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光真聪明!”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几何光学”部分记忆最深,其原因是对“沿光路所用的时间最短”的印象深刻所激发的学习兴趣。

用“问题情景”编制试题――在学完“磁场”部分后,我们在期中考试试卷中设计了这样一道“新情景”的物理试题:有一种新的“热电材料”问世,当这种材料的上下两面存在温度差时,在它的两侧将产生电势差。我校物理兴趣小组利用这种新型材料开发了一种新式“磁疗保健眼镜”产品。该产品的构造和原理如下:将“热电材料”做成眼镜的鼻梁托架,材料的两侧与眼镜的圆形金属框连接成闭合回路,当“托架”的一面与人皮肤接触另一面与空气接触时,就会在这两面产生温度差,“托架”的两侧面就会产生电压,从而在眼镜的金属框回路中形成电流,该电流在眼睛周围产生磁场,在一定的磁通量的范围内对眼睛起到磁疗保健作用。由于受季节和地区的影响,为保证磁通量不超过人眼承受的安全范围,必须产生系列产品。当温度差增加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A.眼镜的金属框可采用电阻率小的金属材料

B.眼镜的金属框可采用电阻率大的金属材料

C.增大眼镜金属框的面积

D.增大“热电材料”的厚度

通过对考试试卷分析,我们发现凡是“背公式、记题型”的学生得分率较低,而平时思想活跃、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得分率较高。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并要有“问题”的哲学观: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一方面问题越多问题就会越来越少,另一方面问题越少问题就会越积越多。

三、视觉情景法

多媒体视觉情景――利用多媒体(如PPT软件)制作动画片,通过“视觉情景”对物理学中比较抽象和无法“视觉”的知识提供“可视”画面,从而使学生易于接受。如在讲授“光的波粒二像性”,“氢原子的轨道量子化、能量量子化”等抽象和不可见的内容时,我采用“势觉情景”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实物视觉情景――通过物理实验、图片演示、实物模拟等手段,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情景渲染,通过“真实的情景”强化视觉效果,从而提高记忆效率。如光的干涉(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和衍射(圆孔衍射、圆板衍射、单缝衍射);特别是在讲授“光的色散”时,通过“图像情景”教学提供的视觉信息,使学生平时难以接受的“频率、折射率和光速之间的关系”,在一次教学中就得到较好的解决。通过多次的测试,发现学生对这一问题的遗忘率较其他内容低得多。

颜色视觉情景――通过板书的“颜色、层次”。不同的颜色能刺激人的视觉,不同颜色的对比能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一是在备课时充分考虑板书的“颜色要素”来突出重点;二是在板书时充分考虑到“层次要素”,通过“层次要素”揭示知识的和谐和有序,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冲动。实践证明,板书的“颜色要素”和“层次要素”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四、情感情景法

从开发学生的潜能来看,教学过程应存在两种“场”,一是“知识场”,二是“情感场”,只有当这两种“场”产生“共振”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为此我采取了如下方法:

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保持喜悦、快乐的心情,积极、热情的情绪,对学生采用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对思想开小差的学生采用“情景吸引法”(无声或有声,无形或有形)。通过动态调节“情感场”,使“两场”产生“干涉和衍射”,达到“波动场”的能量合理分配,而不是均匀分配。

二是周期性营造“情感场”。自然规律都是周期性变化的,周期性才表现出丰富多彩性,音乐讲究旋律的变化,书画讲究虚实结合,曲直和谐,没有变化(定数)就没有审美体验,更谈不上审美冲动。因此,在教学中的“情感场”一定要有“变数”,如“有声语言”的抑扬顿挫,“形体语言”的“动与静”,“情绪语言”的“高与低”,“表情语言”的“爱与恨”等。

五、实践情景法

教学中通过讲练结合、讨论启发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叫“参与情景训练法”。通过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发现研究性学习过程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五官,对培养创造型人才具有积极作用。我们的具体作法:一是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二是师生共同参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进行研究性实践(理论分析或实验验证),四是形成论文。

第4篇:下沉干部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防裂;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Q172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水泥稳定碎石,在级配合理的碎石中掺入一定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摊铺、碾压养生后,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耐久性、抗冻性好的特点,且料源广泛,施工方便,对环境污染少,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路面基层中,其主要作用是承担沥青面层传递的行车垂直荷载,并将荷载均匀地分散在路基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裂缝,将会降低基层的整体强度,还会形成反射裂缝,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相应的横向裂缝,直接影响路面的行车质量,缩短路面使用寿命。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种类和原因

1.1裂缝种类及危害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裂缝,主要表现为温缩、干缩和水泥硬化收缩三种裂缝形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裂缝,将会降低基层的整体强度,还会形成反射裂缝,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相应的横向裂缝,直接影响路面的行车质量。

1.2原因

1.2.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与水稳碎石的配合比有关。一方面混合料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会消耗大量水分,水泥含量越高,则消耗的水分越多;另一方面,碎石集料表面对水有吸附作用,集料中的细料成分越多,表面吸附的水分越多,随着水化反应以及水分的散发产生干缩应力,干缩裂缝随之产生。

1.2.2温缩裂缝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有5%左右的水泥,在混合料硬化初期,水泥水化放出较多的热量,但散热缓慢,所以内部温度较高,使内部体积膨胀,而外部如遇气温急剧降低则冷却收缩,内胀外缩相互制约,将产生较大的应力,一旦应力超过其极限抗弯拉强度,将产生温缩裂缝。

1.2.3收缩裂缝

高温季节施工因结构内部水分急剧散失,强度升高,导致基层内部产生干缩应力,发生体积收缩应变,将产生收缩裂缝。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防治技术措施

2.1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

目前,为了确保道路的施工质量,需要按照较高的压实标准对道路路基进行处理,对于材料的塑指、CBR值等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受道路水文地质情况的影响和制约,并且施工条件、施工情况等各不相同,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工后沉降的现象,对于层底来说,即使弯拉变形很小,都可能造成基层出现开裂。因此,为了避免发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需要进一步降低路基工后不均匀沉降。通常情况下,通过下列措施,可以减少路基工后不均匀沉降:①在路基填料方面,通常选择砂砾等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促进路基工后沉降;②成型路基铺筑基层的沉降稳定期至少半年,对于高填路基来说,通常情况下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沉降的稳定期;③通过采用强夯、冲击碾压或超载预压的方式,对工期紧张的路基项目进行处理,进一步加快路基的不均匀沉降;④为了降低路基填料的波动,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对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等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压实的均匀性,对于选用的压实设备,需要保证吨位合理,并且性能优良;⑤加强路基排水施工,严格控制路床的塑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路基的水稳定性。

2.2加强施工控制

2.2.1控制材料特性及级配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半刚性路面结构,其对于所承受的荷载,具有一定的扩散能力。对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而言,集料自身强度及级配组成都是影响水稳基层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根据施工经验,粗集料(>4.75mm)要占混合料的70%以上,细集料(≤4.75mm)在30%以下合适。级配偏粗偏多不好,压实空隙率较大,在钻芯取样时,会出现下部松散或出现中间断裂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即使加大水泥剂量,下部松散也无法避免。若集料偏细,则应整体偏细,即最大粒径变为26.5mm, 级配曲线呈一条平滑的曲线, 这样施工时强度较偏粗时差一些,但只要水泥剂量合适,仍是可以达到强度要求。这时水泥剂量越高,强度越高,钻芯芯样越好。如果集料偏细,基层易开裂。所以,混合料级配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有重要的影响。

2.2.2控制水泥剂量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受水泥剂量的影响和制约,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通过增加水泥剂量,基层强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但是,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也在增加,同时产生裂缝的机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对于不同性质的集料混合料来说,通过不同剂量的水泥可以达到相同的强度要求。

2.2.3控制碾压含水量

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基层表面并不是越光滑越好。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基层表面太光滑,层间的粘结力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容易产生滑动面。另外,如果基层的表面比较光滑,这时需要增加细料的含量,以及碾压时的含水量。在高温季节进行施工时,一般会在基层表面进行洒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碾压时的含水量,在振动碾压的过程中,压路机会使得水泥浆出现上浮,当表面水分发生蒸发,以及出现水泥水化时,在基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收缩裂缝等。

2.2.4控制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控制不到位同样容易造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裂缝。在施工工艺方面,具体措施为:①选用的拌和设备计量精度要高、产量在400t/h,合理设置工作参数,同时,根据机械性能,准确掌握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时间,确保拌和料的均匀性;②摊铺机、压路机的性能要优良,同时配料、拌和、运输、摊铺作业各环节之间要相互配合;③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组织和管理,避免发生离析。

2.2.5养护控制

碾压完基层后,利用塑料薄膜或上工布进行覆盖,对路面进行养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基层内外的温差,避免基层材料温度发生骤然变化,以及水分迅速挥发。在对基层进行养生期间,塑料薄膜或上工布表面始终保持湿润。

2.3应用玻纤格栅处理裂缝

在铺筑沥青面层之前,需要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出现的裂缝应用玻纤格栅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玻纤格栅来说,该物质是以玻璃纤维为原料织成的网片,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抗拉强度高、高模量、抗折、抗老化、低应变、低延伸率、无长期蠕变,以及耐高低温等,且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与沥青混合料相容。对于集料混合料来说,由于玻纤格栅呈现网状结构,因此混合料可以贯穿到网状结构的内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混合料与玻纤格栅形成一个复合的力学嵌锁体系,这种体系结构的特点是能够对集料的运动起到制约的作用,进而压实沥青混合料,增加其承载能力。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原材料的运输

原材料运输为汽运,相比船运而言,质量难控制,况且石料的供应厂家有好几家,对于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制定材料进场控制办法,要求严格控制集料质量。施工单位控制材料源头质量关,监理单位控制材料进场质量关,中心试验室控制材料验收质量关,要求3个单位各负其职,切实抓好材料的质量工作。

3.2水稳混合料的拌制

拌制水稳混合料,拌和楼必须配有准确计量的加水装置和水泥添加装置,并需配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水泥罐。在施工前,拌和楼操作人员先自己对各皮带秤、加水装置和水泥装置进行标定,然后请计量局人员来标定,并取得标定合格证书,对拌和楼进行调试。正常生产时每天由监理、施工单位试验人员根据将使用的材料,提前1h到各料堆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集料,通过烘箱法测定各种集料的含水量,水泥按不含水计算,然后换算成施工配合比,提供给拌和楼操作员,作为开始生产的依据,此项工作在每天拌和前面必须做,并要使数据尽可能符合实际,因为水稳混合料对含水量敏感性很大,往往有时混合料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相差1%,就导致摊铺现场在碾压时产生“泛白”、“松散”或“弹簧”现象。

3.3水泥剂量的控制和检测

3.3.1水泥剂量的控制

每次拌和水稳混合料,采用二种方式对水泥剂量进行控制:一种是在试拌过程中根据控制室内添加水泥装置的不同转速,在皮带上取混合料到试验室用EDTA滴定法测出混合料中实际的水泥剂量,然后画出转速水泥剂量曲线,找出设计水泥剂量所对应的转速,在以后施工中,以此转速为基准,做微调;第二种方法是以总量控制,每星期根据所进水泥吨位与混合料出料吨位,称出该星期内平均水泥剂量,以此来衡量水泥剂量多或少,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完工后整个水稳混合料的平均水泥剂量达到设计要求,符合规范要求。

3.3.2水泥剂量的检测

混合料在拌和过程中水泥剂量的测定采用EDTA滴定法,施工单位试验检测员会与中心实验室、驻地办监理共同确定EDTA滴定标准曲线。

结束语

对于水泥稳定基层路面来说,由于其水分的蒸发以及混合材料的内部而发生的水化作用会使得其混合料内部水分不断减少,还有就是路面的温度变化温差较大、施工工艺等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该在修建道路之时就应该去合理选择其原材料及用量,以及改善和加强养护等措施去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的收缩裂缝的产生进而确保道路的路面能够不产生裂缝,保证道路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建军.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J].价值工程,2011(01).

第5篇:下沉干部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沥青公路;病害;日常养护

0.前言

国家在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公路的使用也越发频发,它作为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间经济交流的重要枢纽,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交流促进经济繁荣。在公路施工中,沥青公路由于施工时间较短、成本较低、路面使用耐磨等优势而被广泛使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沥青路面还是比较容易受到重物等外界刺激,所以为了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就必须重视公路的日常养护。

1.沥青公路中常见的病害类型

1.1路面出现裂缝

在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在基层开裂处的面层底部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面层底面开裂,而后逐渐向上扩张而使裂缝贯穿整个面层。半刚性基层的开裂通常由干缩引起,多数情况是在基层铺筑后,由于末按规定及时养生或未及时铺筑沥青面层,使基层长期暴露在大气中,在降温和水分联合作用下而开裂。对于新铺的基层,随着混合料中水分的减少,要产生干缩和干缩应力;水分减少得愈多愈快,产生的干缩应力和干缩应变就愈大。在较厚沥青面层的情况下,由于温度在表面最大,基层的裂缝将促使面层先从表面开裂,然后逐渐向下传播形成裂缝。

1.2路面出现沉陷

沉陷是沥青路面变形中最普遍的一种,特点是沉陷面积大,涉及的结构层次比较深,主要出现在挖方段和填挖交界处,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路面排水不好,路基过度湿润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局部下沉;②路面强度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从而产生路面疲劳现象;③路基或基层强度不足或填挖路基强度不一致,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基或基层结构遭破坏而引起。

1.3路面有坑槽

泥岩粉料含量较多的级配碎石对水敏感性强、易软化强度下降、抗冲刷能力差加上该路的先天不足,路面结构无内部排水措施,水由路缘石边缘或中央分隔检查井进入路面内部后无法排走,硬路肩培起,中央分隔带无排水、防水处理,路面已施工完毕才开挖增设通信管道,导致高泥岩粉含量的亲水的级配碎石基层受水软化,承载能力急剧下降,在荷载及水的反复作用下最终出现结构性破坏。

2.沥青公路的日常养护方法

沥青路面的病害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种类繁多,但主要表现为裂缝、车辙、沉陷、坑槽、泛油、波浪、拥包、表面磨光、松散剥落等。各地区,各养护部门根据病害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多种工艺的维修方法。结合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材料、新工艺,提出四种切实可行、经济适用的修补沥青路面的材料和方法。

2.1局部问题进行及时修补

(1)局部龟裂、坑槽、小面积沉陷的修补可统称为"小坑槽修补",其机械配置为:切割机、铣刨机、沥青洒布车、综合养护车、手扶式压路机、光轮胶轮压路机。施工工艺为:用切割机将修补的范围切割出来;用铣刨机将病害的路面挖除,要确保将损坏的混合料都清除干净,坑底达到坚实面层;在坑内洒布透层油;用综合养护车将混合料铺满铺平坑槽;用光轮胶轮压路机碾压新铺混合料,直到碾压密实,新旧混合料结合紧密、无缝隙。

(2)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多一些主要是温度裂缝、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和基层强度不足引起的网状裂缝。由于高速公路对沥青面层要求高,所以对裂缝的处理必须按高标准进行。对于出现的横向裂缝,裂缝宽度在 5mm 以内的,灌入热沥青;裂缝宽度在 5mm 以上的,先用机械开槽,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如果裂缝出现较多,宜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由于基层强度不足而引起的网状裂缝,应将沥青表面铣刨或拉毛,在加铺一层沥青混凝土上封层。

(3)对于面层与基层或面层与面层粘结不良而引起的脱皮,应先将松动油层除去,并清扫干净,然后洒粘层油,重新铺筑面层或加铺层。因为粉料多或潮湿,基层含水量大引起的脱皮,也应将松动部分的油层除去,再洒透层沥青,铺筑沥青混合料,整平、压实。

2.2对路面松散破坏的维修

沥青混凝土路面松散破坏的维修方法,沥青混凝土路面松散即集料和沥青逐渐脱开并散失。因沥青稠度低用量偏少,嵌缝料散失出现的麻面或松散,可将松散矿料收集起来,待气温升至 15℃以上时,按 0.8-1.0千克每平方米的用量喷洒沥青再均匀撒上3-6mm石屑或粗砂,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压实。对因沥青与酸性石料粘附不良而造成的散松,应挖除松散部分,重作面层,以提高沥青与矿料的粘附力和混合料的水稳性。对麻面或松散路面处理后,也可进行稀浆封层处治。

2.3对大面积裂缝的修整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后,如果在高温季节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轻微裂缝,可不加处理。如果在高温季节肯定是不能愈合的轻微裂缝,要及时进行维修,控制裂缝的进一步扩大,防止导致路面早期破坏,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同样在沥青路面裂缝的维修时,要严格工艺操作和规范要求。在冬季节,将纵横裂缝处清扫干净,用液化气将裂缝加热至粘性状态后,再把沥青或沥青砂浆,喷抹到缝中,再撒一层 2~5mm 的干燥洁净石屑或粗砂加以保护,最后用轻型压路机将矿料碾压。对开裂的沥青路面进行修补。施工时,先把裂缝的旧迹凿掉,形成V 形槽;再用空压机吹除V 形槽中及其周围的松动部分和尘土等杂物,然后通过挤压枪把已经拌和均匀的修补材料灌入裂缝中,使之饱满。待修补材料凝固后,约一天左右即可开放交通。

2.4沥青路面坑槽的维修

冷料工艺在施工中主要用于应急性修补.通常先要开槽成型,将待补坑槽松散物、灰尘或淤泥清除,倒人冷补料。松铺系数为 1.2-1.5,摊铺均匀.保证坑槽周边材料充足 但不要漫散至坑槽边沿外的路面。后用夯锤或振动式将路碾压实。运行一段时间修补处即会与路面持平 每桶 25kg装的材料可修补面积约为 50cm~50cm、深 4.5cm 左右的坑槽。使用材料只需要大约 10min 即可开放交通。热料热补工艺随着养护设备的发展,逐渐采用加热设备进行路面的就地热修补. 能较好地解决接缝的问题. 并且热修补技术明显提高施工质量。

3.结束

目前在我国的沥青公路的养护工作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也不够有过的重视。所以,加强养护的措施和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就显得很有必要,必须总结出一套可供日常养护使用的方案,在应对公路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用有限的资源做最大的改善,是公路使用寿命延长。 [科]

【参考文献】

[1]胡亚绒.论述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及机械化养护[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5).

第6篇:下沉干部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沉陷

引言

排水系统是其服务区内其他工程设施得以正常使用的重要设施之一,确保其施工质量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几年来从事排水工程设计工作的经验,对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通病进行了综合分析。现将最常见的质量通病分成4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供同仁们参考。

1 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

1.1 产生原因 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1.2 预防措施 (1)防止测量和施工造成的病害措施主要有:①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②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③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2)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

2 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2.1 产生原因 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

2.2 防治措施 (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预防措施是:①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良处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②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砂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③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封闭。

(2)管材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砼松散,抗渗能力差,容量产生漏水。因此要求:①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②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硬物轻敲管壁其响声清脆悦耳。③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应弃之不用或经有效处理后方可使用。

(3)管接口填料及施工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防治措施:①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②接口缝内要洁净,对水泥类填料接口还要预先湿润,而对油性的则预先干燥后刷冷底子油,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

(4)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预防措施:①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抹面时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遇有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再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②与检查井连接的管外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并座浆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以防渗漏。

(5)闭水段封口不密实,又因其在井内而常被忽视,如果采用砌砖墙封堵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①砌堵前应把管口0.5m左右范围内的管内壁清洗干净,涂刷水泥原浆,同时把所用的砖块润湿备用。②砌堵砂浆标号应不低于M7.5,且具良好的稠度。③勾缝和抹面用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M15。管径较大时应内外双面较小时只做外单面勾缝或抹面。抹面应按防水的5层施工法施工。④条件允许时可在检查井砌筑之前进行封砌,以利保证质量。⑤预设排水孔应在管内底处以便排干和试验时检查。

(6)闭水试验是对管道施工和材料质量进行全面的检验,其间难免出现三两次不合格现象。这时应先在渗漏处一一做好记号,在排干管内水后进行认真处理。对细小的缝隙或麻面渗漏可采用水泥浆涂刷或防水涂料涂刷,较严重的应返工处理。油膏接口可采用喷灯进行表面处理,一般可凑效,否则挖开重填。严重的渗漏除了更换管材、重新填塞接口外,还可请专业技术人员处理。处理后再做试验,如此重复进行直至闭水合格为止。

3 检查井变形、下沉,构配件质量差

3.1 产生原因 检查井变形和下沉,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铁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3.2 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破管做流槽的做法,防止井体下沉。

(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

(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4 回填土沉陷

4.1 产生原因 压实机具不合适;填料质量欠佳、含水量控制不好等原因影响压实效果,给工后造成过大的沉降。

4.2 预防与处治措施

4.2.1 预防措施 ①管槽回填时必须根据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夯)实机具。如本地区主干道下的排水等设施的坑槽回填用中粗砂。管槽从胸腔部位填至管顶30cm,再灌水振捣至相对密度≥0.7,实践证明效果很好。②管槽较窄时可采用微型压路机填压或人工和蛙式打夯机夯填。不同的填料,不同的填筑厚度应选用不同的夯压器具,以取得最经济的压实效果。③填料中的淤泥、树根、草皮及其腐植物既影响压实效果,又会在土中干缩、腐烂形成孔洞,这些材料均不可做为填料,以免引起沉陷。④控制填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左右;遇地下水或雨后施工必须先排干水再分层随填随压密实;杜绝带水回填或水夯法施工。

4.2.2 处治措施 根据沉降破坏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①不影响其它构筑物的少量沉降可不做处理或只做表面处理,如沥青路面上可采取局部填补以免积水。②如造成其它构筑物基础脱空破坏的,可采用泵压水泥浆填充。③如造成结构破坏的应挖除不良填料,换填稳定性能好的材料,经压实后再恢复损坏的构筑物。

第7篇:下沉干部发言材料范文

(新疆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高建5队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砖混房屋墙体裂缝,是一种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裂缝的出现会影响房屋的美观,造成房屋渗水漏水,本文对裂缝提出处理措施。

关键词 墙体裂缝;裂缝种类;裂缝原因;裂缝对策

砖混结构房屋目前在中小城市仍普遍存在,特别是一些棚户区改造新建工程,几乎全部是砖混结构形式的建筑。而砖混结构房屋墙体裂缝是一种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墙体裂缝的出现,轻微的会影响房屋的美观,造成房屋渗水漏水,甚至会影响建筑物结构安全。近年来一些涉及砖混结构墙体工程的裂缝质量问题比较多,处理这方面问题也牵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大量精力。下面就该问题的产生及预防和处理进行一些探讨。

1.常出现墙体裂缝的种类?

(1)斜向裂缝: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绝大多数的建筑物以及目前大量棚户区工程,多数为平屋顶多层砖混建筑结构,这类建筑中的墙体裂缝大部分集中在建筑物顶层纵墙的两端,一般在一个至两个开间的范围内出现,严重者会发展至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且沿建筑物两端大、中间小。再有一种斜裂缝在建筑物底层发展,有的是单侧方向,有的是对称形成八字形,裂缝存在下宽上窄向上发展的特点。?

(2)垂直裂缝:垂直裂缝又叫竖向裂缝,主要有墙体转角接茬部位,底层窗台下部墙的垂直上下方向的裂缝、过梁端部的垂直裂缝,建筑剖面上有错层的墙体裂缝等几种类型。?

(3)水平裂缝:这种裂缝最常见的是出现在女儿墙的根部,有时发生在屋面板与女儿墙交接处,有时出现在顶层圈梁下100mm左右。屋面不在同一高度或错层时,常会出现这种裂缝。?

(4)女儿墙裂缝:采用砖砌女儿墙时,不论女儿墙高低长短,在转角处均会出现裂缝。若女儿墙较长时,还会在其它地方出现裂缝,女儿墙裂缝的出现会导致防水层的破坏,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5)混合裂缝:有时斜向裂缝和水平裂缝会同时出现,形成一种混合裂缝;也可能出现两个斜向裂缝交叉出现形成"X"形裂缝,不过这种裂缝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小。

2.混合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

2.1温差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

(1)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墙体裂缝。北方广大地区地处寒冷,具有昼夜温差大,不同季节温度变化大,冬季室内外温差大的特点。由于一般材料均有热胀冷缩性质,房屋结构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变形。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和墙体材料是两种性能不同的材料,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约为10×10??-6?,而砌体墙的线膨胀系数约为5×10??-6?。由温度应力引起结构的伸缩值可由下式计算:ΔL=Δt×α×L,式中:ΔL-相应材料的伸缩值;Δt-温差,α-材料线膨胀系数;L-结构长度。?

(2)如克拉玛依市在各个季节中,昼夜温差变化大,如夏秋季节最大温差可以达到30℃左右,这样造成屋面混凝土楼板与墙体产生较大的温差;而在冬季室外最低可达到零下30多度、室内温度则在零上50℃左右。加之在相同温差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伸长值要比砖砌体墙大一倍左右。所以在混合结构中,当温度变化大时,钢筋混凝土屋盖、楼盖、圈梁与邻接的砖墙变形不一致,存在着较大的温度变形差,这种变形差的分布特点是中部小、两端大。故材料不同、结构变形量不一致,必然生产温度应力,这种温度应力作用于使房屋结构薄弱处开裂破坏。?

2.2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的墙体裂缝。?

(1)一是由于工程地质勘查不详细或对房屋的地基持力层在现场勘察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杂填土、软弱土层、淤泥夹层、沉井、煤矿的采空区等等,二是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基础没有坐落在设计要求的持力层,或者持力层不均匀等因素。?

(2)因此在房屋建成后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地基沉降。如果地基沉降不均匀,造成在墙体中产生剪力和拉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且这些裂缝会随着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的增大而增大,一般成斜向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建筑物下部,由下往上发展,呈"八"字、倒"八"字、单侧斜向及竖缝裂缝等特征(例如我市某排架厂房工程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该厂房护砖墙中间部位产生八字,临近山墙部位产生斜裂缝)。当长条形的建筑物中部沉降过大,则在房屋两端由下往上形成正"八"字型裂缝,且首先在窗对角突破;反之,当两端沉降过大,则形成的两端由下往上的倒"八"字型裂缝,也首先在窗对角突破,还可在底层中部窗台处突破形成由上至下竖缝;当某一端下沉过大时,则在某端形成沉降端高的斜裂缝;当纵横墙交点处沉降过大,则在窗台下角形成上宽下窄的竖缝,有时还有沿窗台下角的水平缝;当外纵墙凹凸设计时,由于一侧的不均匀沉降,还可导致在此处产生水平推力而组成力偶,从而导致此交接处的竖缝裂缝。?

2.3屋面女儿墙漏水冻胀引起的墙体裂缝。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屋面排水不利、渗漏、女儿墙压顶开裂出现渗漏等因素,致使砌体含有的水分因受冻膨胀而引起墙体裂缝因房屋结构引起的裂缝。?

2.4因房屋结构的原因引起的裂缝主要见之于这些情形:?(1)结构设计存在不足或错误。由于计算结构荷载时有遗漏、构造不合理,造成结构本身不合理从而引起墙体裂缝。?(2)砌体施工质量低劣。墙体砌筑时灰缝不饱满、砌体接茬不良、留茬位置不正确、干砖上墙造成砌体砂浆强度不足、组砌混乱等都会降低砌体承载能力,使墙体出现裂缝。?(3)墙体整体性被削弱。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因为在房屋建成后,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墙体整体性,减少了墙体截面面积,削弱了墙体承载力,从而引起墙体出现裂缝。?(4)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或增加动荷载,也会使墙体受到破坏,引起墙体裂缝。?

2.5粉煤灰烧结砖,包括其它材料的烧结制品,其干缩变形很小,且变形完成比较快。一般不要考虑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引起的附加应力。但对这类砌体在潮湿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湿胀,而且这种湿胀是不可逆的变形。据有关资料显示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比较快,如砌块出窑后放置28d能完成50%左右的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材料才能停止干缩。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如在建筑底部一至二层窗台边出现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在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在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另外不同材料和构件的差异变形也会导致墙体开裂。

3.墙体裂缝的对策?

针对墙体裂缝产生的不同原因,宜分别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主要应对温差裂缝的措施:?

(1)设置温度伸缩缝:这是防止墙体竖向裂缝的主要措施,因为各伸缩单元中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要小得多。按照设计规范规定,建筑物总长大于50m时,应设伸缩缝。伸缩缝应设置于因温度变化和材料干缩可能引起应力集中且墙体开裂可能性大的区域。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而言,应在每个单元墙位置留置施工缝20~30mm中间夹发泡苯板。屋面现浇混凝土楼板可分段浇灌,先浇灌两边,留好施工带,过一段时间后再浇灌中间,这样可避免混凝土收缩及两种材料的温度系数不同而引起的裂缝。同时还应采取现浇混凝土楼板在单元墙上设置伸缩缝,来减少温度应力产生的结构变形。?

(2)屋面上设置隔热层或保温层,并且在做屋面保温层时最好避开高温季节。一般屋面板受阳光辐射吸收热量较多,增设空气隔热层或选用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优良的材料作保温层,能有效控制屋面板的升温。通常采用内隔热和外隔热两种方式相结合,可减少温差10℃以上,屋面板温度降低后,它与墙体的温差可大大减小,能有效防止顶层墙体产生裂缝。?

(3)目前普遍做法是在砖混结构建筑顶层设计时采取两侧山墙开间,伸缩缝位置开间洞口增设钢筋混凝土的抗裂柱。并改进挑檐设计,在钢筋混凝土挑檐表面设置保温、隔热层,现浇挑檐每隔12m左右设一道伸缩缝。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手段。加强工程地质勘查工作,严格控制施工工序、工艺,做好施工过程控制,严把验收关。加强工程地质勘查必须做到勘探布井规范、勘探数据要准确详实。验槽认真不走过场。施工要严格按设计施工、确保挖方到位,持力层准确无误。如遇地基处理要严格按方案执行,不得盲目施工、草率处理。这样将大大减少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裂缝的产生。屋面渗漏造成女儿墙裂缝主要控制手段就是严格控制屋面防水施工质量,以及严格控制屋面泛水节点、女儿墙压顶节点等细部的施工质量。针对房屋结构存在的裂缝主要是控制墙体施工质量,首先严格控制粘灰率必须达到80%以上,其次控制砌体立缝的砂浆饱满度,这也是经常忽略的问题。第三要严格控制洞口过梁安装的座浆,第四要严格控制每个工作台班砌体砌筑高度严禁超高砌筑。

4.综上浅述可知?

建筑砖混结构墙体裂缝,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的工程质量问题,但不论裂缝大小都不要忽视它。对于已经出现的墙体裂缝,首先要认真调查,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温度裂缝、干缩裂缝等一般不影响房屋使用安全的,一般可采取注胶封闭方法解决;对于地基沉降裂缝等可能危及房屋结构安全的,必须查清原因及时采取适当的加固处理,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安全耐久性。

参考文献

[1]王宗昌《建筑工程质量精细化控制与防治措施》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2.)

第8篇:下沉干部发言材料范文

迅猛发展,特别是城市道路交通网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与其他类型路面相比,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坚实、无接缝、振动小、桑音低、行车平稳舒适,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多年来,机动车道基本百分之百铺筑了沥青路面,使道路总体水平有了极大改观,大幅度提高了道路能行能力,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追求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但是,沥青路面也存在着抗弯拉强度底、面层的温度稳定性较差等缺点。沥青路面在铺筑使用后会产生各种各样裂缝,由于路表水的浸入,裂缝两侧的路面结构层和土路基的含水量增大,致使路基和路面强度降低。随着交通量迅速增加,特别是大吨位车辆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基、路面承受不了超载车辆荷载的作用,加快路面的裂缝产生,大大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为此对裂缝的形成与防治阐述如下:

一、沥青路面裂缝的形式:

就沥青路面而言,裂缝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荷载型裂缝和非荷载型裂缝。

荷载型裂缝主要是由于路面结构受到了行车荷载作用,低部产生拉应力大于其材料的抗拉强度而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反映在面层上,是网状的、稠密的、互相联系的裂缝。这种裂缝随着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使路面裂缝逐渐扩大,甚至产生变形,出现车辙或沉陷。

非荷载型裂缝主要是温缩裂缝和干缩裂缝。对温缩裂缝而言,当气温大幅度下降时,沥青面层表面的温度迅速变化,而温度向沥青面层底部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沥青面层内部和底部的温度与其表面的温度存在着一个差值,从而在沥青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度收缩应力。当这个应力超过沥青面层混合料的抗拉强度时,面层的表面就要开裂。随着持续低温或另一次降温的到来,在裂缝的尖端会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使裂缝向下延伸并穿透整个沥青面层,甚至将基层拉裂。

干缩裂缝是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干缩而产生的反射裂缝。铺筑的半刚性基层随着混合料水分的减少要产生干缩应力。特别是刚刚铺筑的半刚性基层,水分散失的速度非常快,混合料产生的干缩应力也较大,此时基层的抗拉强度尚没有完全形成,若不能保证半刚性基层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时洒水养生,半刚性基层便会生产干缩裂缝。

二、沥青路面裂缝形成的原因:

①、设计因素:

1)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厚度不足,路面厚度不能满足行车要求或者对路面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年均增长率估计偏小,致使路面强度日趋不足,满足不了交通量迅速增长和汽车载重明显增大的需要。

2)地下管道设计深度不够,导致基层压实不平引起沥青路面的横向裂缝。

②、材料因素:

1)沥青结合料的温度稳定性差,延性低,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行车作用,极易造成沥青路面早期裂缝。

2)沥青混合料搅拌不均或者温度过高,也是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的因素之一。

3)沥青混合即油石比过低;集料级配不佳,石料偏少,配合比不正确。

③、施工因素:

1)路基或基层结构强度不足,路基局部下沉,路面掰裂。博士,形成。

2)半刚性基层在铺建时随着混合料水分的减少产生干缩应力,形成干缩裂缝。博士,形成。

3)基层混合料的离析或碾压不密实及机械组合不合理,造成基层上部1-2cm细粒料上浮,形成强度较弱的薄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易产生龟状裂缝。

4)半刚性基层养生不当或养生结束后,如果不及时洒铺封层或透层油,随着暴晒时间的增长产生干缩裂缝。

5)施工填土未压实,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陷,接缝处压实未达到要求,在行车作用下形成纵向裂缝。

6)沥青混合料摊铺时间过长,其表面温度低,内部较热,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易引起路面表层切断。

7)施工接缝处理不当、碾压方式不正确易产生横向裂缝。

8)沥青混合料分幅碾压力或纵向接茬时,由于接茬处理不当造成接茬开裂。

9)对于水泥稳定类的半刚性基层,若水泥用量过大,基层的强度就高,刚性就大。基层材料与下层材料的模量比就会增加,从而增大基层底面由行车荷载而引起的拉应力,容易使底面由行车荷载而引起的拉应力,容易使基层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开 裂。 ④、气候因素: 1)冬季气温下降,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低温收缩易产生收缩缝或干缩裂缝,这种裂缝在路面重复荷载作用使沥青路面表面形成横向反射裂缝。 2)雨水等水的损害加剧了裂缝的产生。水分渗入到路面空隙和裂缝中,在外力作用下,导致沥青与集料之间粘结力降低并逐渐丧失粘结力。因为水分的

不断侵入,在汽车车轮动态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进入路面空隙裂缝中的水分不断产生动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的反复循环,水分逐渐渗入到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沥青膜从面料表面脱落,沥青混合料掉料、松散、开成网状裂缝并不断扩大。

三、裂缝的防治措施

1、 设计措施

1)在设计中,充分估计和预测远景交通量,适当考虑超载车辆的比例。在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路面结构层的标准。博士,形成。博士,形成。在设计半刚性路面结构时,优先选用抗压性能好,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小及抗拉强度高的半刚性材料做基层。博士,形成。

2)设计地下管线的埋深不能高于路面以下30cm。博士,形成。

2、材料措施

1)选择合适的道路材料和面层材料,进行合理的结构组织设计,确定沥青路面厚度。

2)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石棉或木质纤维料或采用较厚的沥青面层减少或延缓由半刚性基层产生的反射裂缝。

3)面层沥青尽量选择底稠度、高延度、底含腊量的优质沥青,在满足稳定度要求的前提下,选择针入度较大的沥青,必要时可选用改性沥青: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改性剂和木质纤维料或采用较厚的沥青面貌一新层,来减少或延缓由半刚性基层产生的反射裂缝。

4)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碾压时的含水量,碾压成型后要及进覆盖洒水养生,确保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受损失,切忌让基层直接暴晒;

5)在半刚性基层上锯缝,缝深为厚度的1/3-1/2,将缝口清扫干净后,浇灌乳沥青,并跨缝铺高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可时显减少干缩裂缝。

3、施工措施

1)填土中不得含有淤泥、腐殖土及有机物等,压实度达到规定值。

2)严把沥青混合料质量关,使沥青混合料级配最佳,矿料拌合粗细均匀一致,严格按配合比控制油石比。

3)严格控制各结构层混合料的材料质量和施工配合比,选择最佳的碾压方式,严格按操作规程科学施工。

第9篇:下沉干部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控制要点

1 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的多项复合脆性材料。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和约束等一系列问题,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的承重、防渗及其他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受到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这些裂缝已成为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工程病害,轻者使混凝土内部的钢筋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使用价值等。严重的将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已成为建筑工程建设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本文着重探讨一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要点。

2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干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用量等有关。

2.2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钢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2.3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

3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要点

3.1干缩裂缝的控制要点

一是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二是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三是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四是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五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3.2沉陷裂缝的控制要点

一是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受力均匀。二是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

3.3温度裂缝的控制要点

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450kg/m3以下。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在传统的“三冷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风冷”,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混凝土中掺加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高温季节浇筑时可以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合理安排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设置冷却管道,通冷水或者冷气冷却,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混凝土中配置少量的钢筋或者掺入纤维材料将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4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4.1开槽法

首先用人工将晒干筛后的砂、水泥按比例配好搅拌均匀后,将环氧树脂聚硫橡胶也按配比拌匀。然后掺入已拌好的砂、水泥当中,再用人工继续搅拌。最后用少量的丙酮将已拌好的砂浆稀释到适中稠度。及时将已拌好的改性环氧树脂砂浆用橡胶桶装到已凿好洗净吹干后的砼凿槽内进行嵌入。从砂浆开始拌和到嵌入砼缝内,一组砂浆的整个施工过程需要30分钟左右完成。嵌入后的砂浆养护即砂浆嵌入缝槽内处理好后两小时以内及时用毛毡、麻袋将聚硫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砂浆进行覆盖,待完全初凝后,开始用水养护。

4.2低压注浆法

低压注浆法适用于宽度为0.2mm~0.3mm的混凝土裂缝修补。修补工序如下:裂缝清理―试漏―配制注浆液―压力注浆―二次注浆―清理表面。当裂缝数量较多时,先要在裂缝位置上贴医用白胶布,再用窄毛刷沾浆沿裂缝来回涂刷封缝,使裂缝封闭,大约10分钟后,揭去胶布条,露出小缝,粘贴注浆嘴用键包严。固化后周边可能有裂口,必须反复用浆补上,以避免注浆漏浆。注浆操作一般在粘嘴的第二天进行,若气温高的话,半天就可注浆。操作时先用补缝器吸取注浆液,插入注浆嘴,用手推动补缝器活塞,使浆液通过注浆嘴压入裂缝,当相邻的嘴中流出浆液时,就可拔出补缝器,堵上铝铆钉。

4.3表面覆盖法

这是一种在微细裂缝的表面上涂膜,以达到修补混凝土微细裂缝的目的。分涂覆裂缝部分及全部涂覆两种方法,通常采用弹性涂膜防水材料,聚合物水泥膏、聚合物薄膜等。施工时,首先用钢丝刷子将混凝土表面打毛,清除表面附着物,用水冲洗干净后充分干燥,然后用树脂充填混凝土表面的气孔,再用修补材料涂覆表面。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裂缝是建筑结构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