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精选(九篇)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第1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

弗洛伊德是一个奥地利的犹太人,大学学的是精神病学专业,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著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图腾与禁忌》等旷世名著,提出了“潜意识”、“自我”、“本我”、“朝我”、“俄狄浦斯情结”、“心理防卫机制”等概念以及儿童等理论。其中,弗洛伊德通过对恐惧、情感矛盾等许多特征的研究,声称自己发现了三大真理: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儿童具有意识和动机。弗洛伊德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分析社会历史现象。他认为,文明发展的动力只能来自于对个人的本能的压抑和升华。弗洛伊德根据上述理论阐述社会文化现象的研究方式深刻的影响着后来的心理学发展,对哲学、美学、社会学、文学、流行文化等都有深刻的影响。

弗洛伊德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弗洛伊德不仅革新了心理学,还创立了心理病理学和心理治疗系统。美国心理学家波林认为,“即使弗洛伊德死在摇篮里,时代也会造出另一个弗洛伊德。”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弗洛伊德所生活的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禁欲主义的时代,在资本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却处于性压抑的环境中,因而产生了很多的精神疾病。弗洛伊德总结了一系列精神疾病的病例,他的性理论是在这样的社会需要之下逐渐形成的,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提出来的。弗洛伊德认为,人从生命一开始就有了,在幼年就有了,比如婴儿吸吮的动作也被认为是为获得性的。尽管这样的理论听起来很荒谬,但弗洛伊德却是“主宰整整一代思潮,因他的影响,人类的生活从此截然不同”。

弗洛伊德不仅著书立说,还终生从事临床治疗和发展精神分析运动。他的思想极为深刻,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这就是精神分析的内容极其丰富的根源。他的精神分析开创潜意识心理的研究,开创了人格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新领域。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人类在对自身的理解上有三次革命。第一次是哥白尼的日心说,打击了人类把自己居住的地球看作是世界中心的错觉;第二次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打击了以为人类天生就比动物高一等的观念,把人和动物在本源上联系起来;第三次,也是最沉重的一次,就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精神分析学说。

其中,《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既是精神分析学的奠基之作,也被学术理论界视为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梦”是弗洛伊德最先也最深刻地用以揭示人的无意识层面的分析对象。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的无意识欲望的改头换面的表达和实现,是受到抑制的无意识冲动与自我监督力量之间的一种妥协,因而对梦的分析是人们通向人的无意识的最好的途径。学界认为,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是“现代科学对梦的分析的最原创性、最著名与最重要的贡献”,弗洛伊德所阐述的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至今仍然大体上未受到挑战;甚至任何值得认真研究的替论也没有出现过”(德・弗罗姆)。这是因为,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不只是提供了一种解释人的梦心理的观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了解人的心灵和人的创造的一种途径。即弗洛伊德所阐释的,不仅是梦,也包括人类的所有创造都可能用一种曲折的方式表达了人类亘古以来被压抑的本能欲望。正如弗洛伊德对神话、童话以及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分析那样,人类文明都是本我冲动与超我压抑经过惊心动魄的较量之后的一种共谋。也就是说,弗洛伊德的梦的学说不只是局限于精神病学、心理学,在人类学、美学、文化学,甚至政治学、伦理学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检验。

第2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

论文摘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直接影响了20世纪初西方艺坛的超现实主义运动,特别是对达利的创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解析了达利与弗洛伊德学说的多方面关连,指出其在表面现象下的深刻关系。

如果要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理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一那么画家达利是最好的诠释者。这位画家简直就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完美的模版和最努力的身体力行者。

达利是作为一名超现实主义者为人熟知的,尽管他曾经被同行逐出这个前卫的团体。对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正如布雷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说:“应当感谢弗洛伊德的发现,由于相信这些发现,一股思潮形成了。”达利加入超现实主义阵营之前,弗洛伊德已经完成他的大部分著作,《梦的解析》、《性学三论》《论无意识》、《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等等。而弗洛伊德在1910年的作品《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中首次把艺术家归入他的研究阵营,他用性欲升华理论分析了达·芬奇及其《蒙娜丽莎》等作品,在他看来,“艺术的产生不是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目的在发泄那些在今日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而文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力比多”的升华。弗洛伊德在《创作家和白日梦》中提出:“难道我们不应当追溯到童年时代去寻找想像活动的最初踪迹么?”那是一个受心理分析的影响而热衷童年记忆的时代,达利的西班牙同乡毕加索由于其著名的《和平鸽》,就被发掘出画家童年一段和父亲相关的佚事。WwW.133229.coM达利的父亲是一位有对于家庭有绝对权威的公证人,他的父亲比起别人来,更经常的恐吓他。在达利21岁的作品《艺术家的父亲》中,就充分表现了这位父亲的神威。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艺术家被压抑的种种本能欲望,尤其是他童年时代被压抑的俄狄浦斯情结。受到父亲权威威胁的少年达利在母亲去世后写道:“为了向我受到的伤害复仇,这伤害就是母亲的死亡。我怀着宗教般的热忱崇拜她、爱慕她。”达利把这一带有情感力量的潜意识集结投射到他唯一的伴侣加拉的身上,在她身上,达利发现了童年时幻想的伴侣一加露兹凯,那想象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他又把对于母亲的爱转移到加拉身上。达利运用他艺术家的神秘力量,把加拉变成皮格马利翁手下骤然复活的女神。在1950—1970年间他有许多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几乎都是有关圣母的,他的圣母形象无一例外都是加拉,其中《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中身着古代宽袍的圣母居然有着时髦的发式。他把妻子奉成女神,“加拉的崇拜者”是他永速扮演著的角色。

再让我们来看达利是如何完成他的作品的。希腊的哲学家们把艺术叫做“自然的模仿”而达利的作品却是对人类梦境谵妄的准确描摹。对梦的转录一直在达利的作品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他的地中海人的遗传因素,做梦是易事,一个谣班牙式的午睡总是向他打开白日梦的大门。白日梦只是人在白天精神疲倦,注意力涣散时脑际涌现的一些幻想,这种幻想和夜梦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不可能确切的了解达利的梦到底是个什么摸样,他的作品是否梦的忠实转录,不得而知。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工作方式之一是意象化,是把抽象的观念和欲望敷演成具体可见的视觉形象。达利遵循了弗洛伊德有关梦的工作的理论,他绝对现实主义的对待梦境中外表完全不同的成分,用一丝不苟的现实笔法来描绘梦境。达利运用他的所谓“偏执狂批判”,一种挖掘潜意识境界的执拗的妄想狂式的思维方式,画家把毫不相干的事物凑在一起,使迷幻系统化,他那些极其细致清晰的画面绝对不会是在做梦的状态下做出的。达利把他的主角们置于于一个看似虚妄的空间,大多数情况是画在风景中,这样那些毫不相关的事物就在这个空间建立了联系。这种空间的迷恋来自他家乡的卡德兹奎对于不了解这个地中海小城的人们来说,色彩似乎过分强烈了,简直是不可能有的。然而,鲜明的色彩精确的表现了空中的光线照在海面、海滨、岩石和悬崖上的效果,这个仅仅是达利曾经看到的最一般的风景,他成功的将熟悉的海滨和岩石综合成一个理想的海岸,给观众造成幻觉,营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超合理性。卡德兹奎于之达利,正如维克多山对于塞尚的意义。达利的作品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是“经过改装的梦”弗洛伊德早已指出,艺术家不同于真正的白日梦患者,艺术创作也不完全等同于白日梦。由于艺术家的作品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感激和赞赏,这样,他通过幻想赢得了他以前只能在幻想中获得的一切:荣誉、权利和女人的爱情。

达利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似乎是在解释弗洛伊德的理论,他作品中有许多主题来自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尤其在早期的超现实运动中,达利的作品包含了很多的心理学因素,画面充斥着潜意识的符号,抽屉、火、蜗牛。抽屉在弗洛伊德解释是代表女人潜藏的情欲,而在达利的作品中,抽屉基本是在女人体上出现,这或许正应验了弗洛伊德的解释,也表现了达利对情欲的幻想。弗洛伊德指出,某种生物上的缺乏(需要)在本我中能激发起一种满足这个需要的物体或事件上的意象,从而减少与这种需要有关的紧张状态。例如,对食物的需要会自动地在本我中触发与食物有关的意象。这种意象对于暂时减少有关食物需要的紧张状态有效果,它就是愿望满足。满足达利愿望的食物是甲壳类动物蜗牛,蜗牛的意象在达利的世界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在《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中“我的斗争”标题下一张矛盾的表中,他拥护的就有蜗牛,他十分爱吃蜗牛这种柔软的、湿哒哒、粘乎乎的软体动物,甚至当他在弗洛伊德的房外看到挂在自行车上的一只蜗牛时,居然联系到弗洛伊德的脑袋。他的作品中也充斥了柔软的到处流淌的不知名物体,也许这是画家对于食物方面嗜好的投射。对于吃,他有着强烈的热情,一份放在盘子上的山鹅,他都能认为这个“苗条躯体,仿佛达到了拉斐尔式的完美比例”。

潜意识理论、泛性欲理论和梦的理论,是弗洛伊德整个精神分析学体系的三大支柱,达利的行为与作品似乎完美的印证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他也自诩为“一个优秀的弗洛伊德学派的英雄”了,然而弗洛伊德仅仅把达利看作“完美的西班牙人的典型”。达利与这位精神导师的唯一一次会面,1938年在英国伦敦,作家茨威格把达利介绍给弗洛伊德,两个旷世天才的会晤却没有碰出火花。此前,达利为这次见面做了许多形象与语言上的准备,但是听完他的一番慷慨陈辞,弗洛伊德转身对茨威格说:“多么狂热啊!多么完美的一个西班牙型。”在他眼中,达利只是一个典型病例,而不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同时,他对达利的无意识绘画也没兴趣,只想用他来证明自己的理论。要是时间上允许,可能弗洛伊德会再写一本《达利和他童年的几个记忆》,以此来证实自己的理论。

第3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入

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在其名声鼎盛时期传入中国。1914年5月,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刊登了《梦之研究》一文,指出“梦的问题,其首先研究者,为福留特博士,dr.sigmund freud”,并对《梦的解析》做了介绍。

1919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汪敬熙在《新潮》第2卷第4期撰文介绍了1919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的六位心理学家关于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的大辩论。接着在《新潮》第2卷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心理学之最近的趋势》的文章,肯定了精神分析治疗战时精神病的经验,指出了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的重大影响。

1920年,《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发表《论精神分析》,介绍弗洛伊德与布雷尔(josef breuer,1842-1925)共同研究的安娜 o的病例和“谈话疗法”,介绍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等精神分析学说特有的概念,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和人格理论做了简要的介绍。

1921年,朱光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一文,对福鲁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做了高度的评价。1933年,他出版了《变态心理学》,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学说,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中国文学艺术中的心理逻辑。

潘光旦在清华学校读书时,阅读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开始关注儿童的性欲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他对明末女子冯小青做了精神分析评论,于1924年发表《冯小青考》,后来又出书《冯小青之分析》。

章士钊1923年从欧洲回国后,对精神分析发生兴趣,详尽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还为《精神分析引论》中文版拟名《解心术》,全文翻译了《弗洛伊德自传》,并与弗洛伊德通过信。

高觉敷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翻译了弗洛伊德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的演讲《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连载于《教育杂志》第17卷。他还在《教育杂志》《学生杂志》《中学生》等刊物上,撰文介绍精神分析学说。30年代,他翻译出版了弗洛伊德的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这一时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条渠道是上面介绍的从欧洲直接传入,主要是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新思潮向国内引进,虽然这些学者也察觉到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些缺陷,但是他们基本上是以客观的态度加以介绍,这条渠道基本是科学主义倾向的。另一条渠道是经日本传入中国,传播者主要是文艺人士,在向国内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时,偏重于精神分析学说的社会意义和对文学艺术的指导价值,这条渠道有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1920年,郭沫若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了《生命底文学》,阐述了他基于精神分析的文学观点,“生命是文学底本质。文学是生命的反映”。1921年,他发表了《〈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将精神分析的观点用于文艺批评,指出《西厢记》“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的凯旋歌,纪念塔。”“数千年来以礼教自豪的堂堂中华,实不过是变态性欲者一个庞大的病院!”

1921年,罗迪先翻译了日本文学批评家厨川白村的《近代文学十讲》,由学术研究会出版,书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厨川白村是日本的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精神分析的介绍是有所取舍和经过改造的,这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1922年12月,仲云翻译了日本松村武雄的《精神分析学与文艺》,在《文学周报》连载。之后,仲云又翻译和介绍了《文艺思潮论》《病的性欲与文艺》《文艺与性欲》等,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文艺现象。

1924年,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另一部著作《苦闷的象征》出版,这部书鲁迅只用了20天就翻译完毕,立即付印。鲁迅之所以这么看重厨川白村的著作,是因为他感到厨川白村说出了他自己的创作心态——“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在译完《苦闷的象征》之后三天,鲁迅又开始翻译厨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和《走向十字街头》。1925年,鲁迅撰写了《寡妇主义》一文,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揭露封建社会正人君子的虚伪外衣。

1927年,郁达夫出版了《文学概说》,书中提出“‘生’就是使无意识的活动变为有意识的,有意识的活动变为反省的,反省的活动变为道德的活动。” 这个观点,显然来源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1934年,他在《戏剧论》中指出,在种种情欲中,直接动摇我们内部生命的,是爱欲之情。诸本能之中,对我们生命最危险而又最重要的,是性的本能。

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一些文学家,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观点创作文学作品,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文学作品的方式传播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比如,鲁迅的小说《不周山》《高老夫子》《肥皂》中就有不少对无意识性心理的描绘,郭沫若的小说《残春》运用精神分析的思想构思创作了曲折起伏的情节,郁达夫的《沉沦》描写了性的苦闷,曹禺的《雷雨》隐晦地表现了中国文化中的乱伦和俄狄浦斯情结(亦称恋母情结),施蛰存的《将军底头》使用了一些具有精神分析象征意味的象征物,穆时英的《公墓》描述了恋母情结和自恋情结冲突,等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由于其独特的本能理论和性欲理论,惊世骇俗,在欧美引起轰动。德国在希特勒统治期间,禁止传播弗洛伊德的理论,焚烧弗洛伊德的书籍,弗洛伊德为逃避迫害而迁居伦敦。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要平静得多,基本上只限于知识界,既未引起轰动,也未遭受迫害。然而,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弗洛伊德作为现代西方心理学大师的形象开始在中国学人中间逐渐深入人心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

弗洛伊德是以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成名的,成名之后,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广泛影响到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语言学、人类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特别在文学艺术领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更为巨大,许多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都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分析和创作的灵感源泉,带有精神分析痕迹的文艺作品直到今天仍然一直绵绵不绝。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中国的境遇受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很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的渠道之一,就是由中国的文学家从日本介绍到中国的。这些文学家中有不少人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名人,有他们的宣传和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作为西方的一种新思想受到人们的关注。当时,中国出版了一些弗洛伊德的著作,发表了不少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出现了一批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文艺作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学术界和文艺界都是很受重视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左翼文学开始批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传播和影响受到了压制。之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把知识界和文学界的注意都吸引到民族危亡和国家的命运上面,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冷落。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长时期被当作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受到了批判,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被视为伪科学,在医学、心理学、文学和艺术领域,除了作为批判的对象外,弗洛伊德不再被人们提起。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推进,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开始受到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撰文介绍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80年代中期,弗洛伊德的著作再度在大陆陆续出版,《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出版)、《少女杜拉的故事》(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北方文艺出版社再版)、《梦的解析》(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了书店的畅销书,弗洛伊德的著作甚至以不同的书名由不同的出版社重复出版。一时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颇有一些洛阳纸贵的味道,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在中国很快几乎都有了中译本。

许多匆匆购买了弗洛伊德著作的人很快发现,阅读和理解弗洛伊德的著作实在是一件吃力的事情,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探讨的问题影响不到自己的生活。于是,不少人把弗洛伊德的书束之高阁。他们知道弗洛伊德的名字,却不真正懂得他的理论。这样,几年后,弗洛伊德热开始逐渐降温,人们开始习惯以平常之心来对待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

目前,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在三个领域。

第一个是文学领域。弗洛伊德和许多人都想不到的是,弗洛伊德主要贡献于和成名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而影响最大和对其研究最多的却是文学领域。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家,不一定每个人仔细阅读过和真正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然而在时代文学氛围的感染下,作家们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概念和术语,受其影响,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神分析的影子。现在我们上网搜索一下,在当代中国研究和论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文章和著作,绝大部分产生于文学领域。

第二个是心理学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大、心理压力也在加大,社会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中开始,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咨询和治疗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重要的心理治疗理论,得到有关心理学工作者重视,重新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当代的主流心理学是实证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科学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以研究程序、假设、方法控制、定量分析等来评价研究的水平和科学性。站在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立场上审视弗洛伊德及其理论,自然会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提出疑问,许多持科学主义心理学立场的心理学学者拒绝研究精神分析。因此,虽然弗洛伊德被公认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但是现在却很少有心理学学者去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心理学领域远没有在文学领域那样受到重视。

第4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

【关键词】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意识;潜意识;梦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416-02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基本理论评述

弗氏认为,人的精神或心灵具有复杂的结构。在人的精神中,除了有意识的情感、思维和意志以外,还包括无意识的情感、思维和意志。“我们有两种无意识,一种是潜伏的,但能够变成意识;另一种是被压抑的,在实质上干脆说,是不能变成意识的。”前一种是以记忆的形式保存的过去的观念或经验,因与现实关系不大或根本没有关系,遂被逐出意识领域。但如有需要,这些被暂时忘却的记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加以提醒而被召回意识层。所以,他称之为“潜伏”的“无意识“或“前意识”。后一种是指潜藏在精神结构深层的、为人所意识不到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各种原始冲动的储藏库。

弗氏认为,完整的心灵由潜意思、前意识、意识三个系统构成。前意识位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它的角色就像一道屏障,阻隔了潜意思与意识的沟通交换,而且控制着和检查着潜意思的流动。意识效果不过是潜意思的一个遥远的、次要的精神产物。潜意思是心灵的真正精神实质。

在此理论架构基础上,弗氏又发展了自己的精神分析概念,他认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他把人的动机归纳为饿、渴、睡、性等,其中占主导地位(本我)。但本我往往受到道德、社会法规等现实条件的制约(超我),受到压抑得不到纾解的冲动而透过梦、失语等形式来寻求满足。

在精神分析学说中,弗氏对于梦的阐述里认为梦是完全有意义的精神现象,每个梦都不是无意义的,梦是通向我们认知潜意识工作的途径,梦既不是神谕,也不是毫无意义的生理现象。梦是愿望的达成。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每个人在自己心灵内部均有两种心理系统,第一个在梦中表现为愿望的内容,第二个则扮演着检查者的角色,对前者的愿望加以检查、压抑、变形,这形成了梦的改装。有些梦中不愉快的内容只不过是愿望造成的变相和改装。一个愿望的达成往往隐蔽另一个愿望的达成,只有经过最后层次的分析才能找出最早时期某种愿望的达成。弗氏认为,梦所表达的是某些特定的潜意识幻想的产物,多为性本能冲动的变相满足,并认为这便是梦的本质所在。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缺陷

要分析弗氏精神分析学说的缺陷还都从另一位心理学家荣格说起,他在谈到弗洛伊德的学说时用了一个词“偏激”,并说弗氏的学说之所以显得偏激是因为他“大部分理论只是根据心理症的事实而推敲研究出来的,它的适用性当然也就仅限于那些情况而已”,荣格认为,弗氏心理学的病态症结在于,其学说只观察那未被人批评过的,或者甚至是属于潜意识的世界,这样一来,就将人的经验范围以及了解力加上了一个相当大的限制。荣格对于精神分析的理论分歧并不是凭空的,荣格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精神分析的向度。具体概括起来,弗氏精神分析学说的缺陷主要有以下两个大方面:

(1)以生物性为人类心灵的本质而欠缺对其他因素的考量

在弗氏著述中,他总在告诉我们这样一条信息:力比多是人类心灵的决策力。他认为人出生时就有,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梦也受支配,甚至文学艺术创作也是象征性地满足,这样的臆断多少显得让人乍舌。他的泛性论和他过度的对动物性的强调,使得他忽略了在构造人之心理和心灵过程中的其他因素的力量。人的心灵活动并不单一性的归结于“”的压抑,它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社会性对于人的影响,甚至还有神学的影响等。因为,人的心灵活动是负责的,它的运作机制不可能只取决于某一种去向。

按照精神分析学说,弗氏认为潜意识是本质和人类心灵的真相,意识只不过是潜意识的外在表现方式。但为何不能把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关系看成是意识对潜意识(或生命本质)的找寻?潜意识只是现世外部世界与意识的反导向运作机制,它是为了表现意识中的灰色地带的?或潜意识是被压抑的意识,是意识的沉积和压抑?

在关于神经病病因的分析中,弗氏指出,神经病病因有三种:(1)性的剥夺,这是最普遍的条件,代表体外的偶然因素;(2)力比多的执着,代表着内心的成因;(3)自我的发展既拒斥了力比多的特殊的激动,缘此产生了矛盾的易感性。由此看出弗氏把精神病的病因主要归咎于了力比多的未满足上,这样的定论欠缺实证主义的论证。

(2)弗洛伊德学说因其主观性而欠缺事实验证

对于意识,我们不能靠实证科学和实验在仪器下进行全知的窥探,只能依靠学理分析以及逻辑方法,因为研究主体是主观的人而不是没有思维认知的科学仪器,所以无论是方法抑或最后的结论,都显得不直观,不科学。而弗氏的精神分析学说就是建立在他自己的主观论述中的,即便他也举列了许多案例,但正如荣格所说的,弗氏的大部分理论只是根据心理症的事实而推敲研究出来的,它的适用性当然也仅限于那些情况而已。难怪爱因斯坦在见到弗氏时会说:“直到最近,我还只能理解您的思路中的思辩力量,以及这一思想给这个时代的世界观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据我判断,只有用压抑理论才能对它们作出解释。我很高兴自己遇到了这些例证。因为,当一个伟大而且美丽的构想与现实相吻合的时候,它总是令人愉快的……”。

弗氏的理论观点很多是出于主观的构思和纯粹的逻样演绎。所以对其结论往往难以进行客观性验证。虽然不能证实的理论并非不能成立,但这毕竟大大降低了他的学说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弗洛伊德主要通过对精神病人进行分析研究,对此,有人尖锐地指出:对残废的、发育不全的、不健康的样本的研究只能产生一种“残废的”心理学和哲学。这种评价不无道理。

参考文献

[1] (奥)弗洛伊德著,周艳红,胡惠君译.梦的解析[M].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2] (奥)弗洛伊德著,杨韵刚译.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第5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

关键词:大卫・林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中图分类号:J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36-01

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创立精神分析学说。他认为,第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是可以被了解的,而人类的知识可以用来减少人类的痛苦;第二,人类的行为经常会被无意识的因素控制;第三,童年的成长经验对成年人的性格、生活有深远的影响;第四,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人如何焦虑”这一问题;第五,通过梦的解析,抗拒和移情作用等,我们可以量度出人的无意识功能。①《蓝丝绒》、《穆赫兰道》和《我心狂野》就是把对人物潜意识驱使下的行为和动机作为推动故事情节线索发展的弗洛伊的式的精神与心理状态的描写。这两部影片在内容方面具有一些相同的构成元素。这些元素包括,对某个人或某种行为的着迷,一次心灵上的创伤,高潮性的闪回,心理分析,明显的弗洛伊德式象征,各种心理上的变态表现,梦境和梦魔,失去欢乐的儿童,主人公同名义上或是真正的继父或继母之间发生的冲突。

《蓝丝绒》是一个噩梦式的成长故事。将两个男性主角杰弗瑞和弗兰克的俄狄浦斯情结从年轻到成熟的过程嵌入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变化之中。杰弗瑞的恋物癖(迷恋蓝色天鹅绒的癖好)和恋母情结是他绑架桃乐丝的儿子,割下桃乐丝丈夫的耳朵并强迫桃乐丝参与自己变态欲望的实现的原始因素。因为对蓝色天鹅绒的迷恋,所以他选择了在酒吧唱《Blue Velvet》的桃乐丝,她外形丰腴娇媚,有一个幼小的儿子,涂着浓郁的蓝色眼影。是一个年轻母亲的典型代表。桃乐丝本身的母性气质和《Blue Velvet》这些偶然性的组合引发了弗兰克双重的恋物与恋母情结。于是,犯罪开始了。杰弗瑞参与到这起事件看似出于偶然,实际上也是一次男性成长的必然过程。杰弗瑞由于强烈的好奇心和男孩天生的侦探欲望,使卷入到故事当中。偷窥是人的原始本性。强烈的好奇心其实是人类内在偷窥欲望的外在表现;偷窥可以满足观看的,推动侦探行为的进一步发展。于是,整个故事就在两个男人的偶然性碰撞下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在情节的展开中,藏在衣柜中的杰弗瑞目睹了弗兰克对桃乐丝的暴力性攻击后,桃乐丝受虐倾向的引导也激发了他潜在的施暴倾向。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人内心深处的欲望。《蓝丝绒》这部影片中,欲望是引发一切罪恶的罪魁祸首。

同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穆赫兰道》中表现在贝蒂的梦中。整部影片都是贝蒂的梦与现实生活的交织。潜意识和意识,理性和无意识,现实和虚幻之间,所有的界限都模糊了。只剩下被压抑的欲望和在欲望的驱使下疯狂的行动和无法遏制的死亡。

《我心狂野》中的劳拉和她的妈妈之间的对峙,也是一次俄狄浦斯式的投射。男孩对父亲的敌视和对抗也表现在女孩和母亲的对峙上。这也是对弗洛伊德只以男性为研究对象的偏颇观点的补充。罗拉的妈妈是一个“恶魔母亲”的形象。她引诱女儿的男友赛勒未果就想方设法杀害,不考虑女儿的感受。在罗拉的心中母亲的形象就是一个“乘着扫帚的女巫”。心狠手辣杀害自己的丈夫又和女儿争夺爱人,公众面前表现的端庄高雅却在独处的时候性格分裂用口红涂抹面孔制造血腥得以安慰。

大卫・林奇电影中有一系列的个人身份的转换。在《蓝丝绒》中,桃乐丝和杰弗里首次认识时的身份转换。由一个被绑架了孩子的脆弱,痛苦的母亲――发现有人偷窥时愤怒、自卫的女性――要求观看男性身体的反偷窥的意识觉醒的女性――恳求别人施暴的受虐狂形象的一系列转化,都是弗洛伊的观看理论的系列反应。

总之,弗洛伊德理论在林奇电影里成为人物不合理行为的合理解释,成为事件诱发的原始因素,也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还是引导观众宣泄情绪的工具。林奇在弗氏理论和电影梦幻般的性质之间建立的联系使观众非理性的激情寻唤得以释放和满足。他的作品成为个人精神的剖析者。

大卫・林奇的作品也被誉为时代症候的记录者。{^:i}4ZRl ?他的作品表达了永无止境的梦魇和内心深处隐秘的欲望。极端的形式,怪异的人物,扑朔迷离的叙事,冲破禁忌的“火”与“暴力”,都奔向一个古老命题:表达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所呈现的精神病态以及如何获得拯救。他的黑形态的含混性,是关于黑暗、怀疑、异化、崩溃和危机的艺术,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从物质到精神、从有有序到无序、从理性到非理性、从具体到抽象这一后现代精神和文化现象的影像化呈现。

梦幻、诡秘、欲望和恐惧对于林奇来讲根本上都是一种感觉经验,当我们深陷于“林奇式”的诡异世界的时候,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恐惧他的谜底和答案。也许,我们在那看到了我们自己。

第6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

《梦的解析》又译做《释梦》,经典的心理学书籍,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一本著作,第一版出版于1899年11。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用于介绍梦境和解释梦境,全书共7章。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第7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

一、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的理论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经过反复修正,非常全面而且激进。它的基本观点是我们不了解自己。我们的思维会不断产生一些强烈愿望,而这些愿望常常被压抑――在我们觉察到它们之前就被我们内心的审查员扼杀掉了。我们很多的想法和行为都由这些潜意识冲动所驱使,而我们对此毫不知情。梦、口误、精神症状都是我们内心的愿望被精神上的审查员扭曲的结果。精神分析是一种谈话治疗,治疗师帮助病人注意到这些思维的遗失,向病人解释这些遗失所反映的潜意识冲突,并将它们意识化。

二、精神分析与神经生物学

在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分成很多流派,但这些流派都以“内在世界充满潜意识冲突”为其核心观点,并认为主观体验意义重大。与此同时,研究生理大脑的神经生物学向另一个方向发展。神经科学聚焦于大脑的具体构造:神经细胞如何通过电子和化学脉冲来相互沟通,人脑是如何学习、计算并记忆的。但是神经科学回避对主观体验的研究,只关注能被测量和观察的部分。

一直以来,精神分析和神经科学这两个学科还被认为是毫无关系的。20世纪80年代,神经科学家们对弗洛伊德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家J. 艾伦・霍布森利用人在睡眠中的脑部活动记录,地挞伐精神分析的释梦理论,并抨击弗洛伊德关于梦的核心观点,如梦的检查机制和压抑。霍布森断言,荒诞离奇的梦是由神经细胞里的随机电噪声引起,是细胞的静电反应,与压抑无关。他写道:精神分析奠基于“投机哲学的垃圾堆”。

三、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神经科学的新发现

神经心理学家马克索姆斯(2014)开始系统地运用弗洛伊德关于“否认”和“愿望实现”的理论来解释病人的幻觉和妄想。 马克索姆斯认为:“神经精神分析研究的是,人作为一个人,与大脑的组织、生理机能、解剖及化学特性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精神分析对于情绪、无意识思想、思维的本质有着深刻而极具挑衅性的见解。神经生物学能够通过有力的工具和严谨的实验来检测这些观点。这两个领域的结合也许能够最终回答那些极难解释的问题:梦、幻想、记忆和感觉、主观自我,是如何从一堆肉中产生的?

安东尼奥・达玛齐奥,南加州大学的神经学家和神经科学家,观察了一位叫艾略特的患者后开始研究情感的影响。在一个成功的手术治疗脑瘤之后,艾略特似乎完全康复,但他却开始做出种种毁掉其生活的糟糕决定。艾略特通过了每一次人格与认知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其记忆、智力和言语指数都是正常的,甚至达到优秀标准。达玛齐奥研究出:肿瘤损坏了艾略特的负责处理情感的大脑前庭区域。因为他不再知道他自己的感觉,他再也不能做出什么正确的决定。达玛齐奥很快就发现其他大脑遭受同样区域损伤的人也经受着同样的痛苦。这些观察以及随后的实验使得达玛齐奥得出了如下结论:情感不是来自非理性的大脑侵入,他们是内在、固有的理性思考的结果。

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的同一时间,神经科学家雅克・潘克塞普探索了动物的感觉。 潘克塞普注意到,可以通过研究其他哺乳动物来探讨人类的情感和情绪问题―他们的大脑如何产生像人类那样愤怒、悲伤、快乐的情感,它们的大脑又涉及哪些神经元和神经回路。利用动物作为人类的模型是生物医学的基础。通过观察一只小狗被从母亲身边带走后的所作所为,他探讨了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强烈纽带――依恋。他开始研究主导依恋情感的神经系统是怎样导致抑郁症的。他整合了与抑郁同类的情感研究,这种情感研究侧重于分离和失去的恐惧。

其他研究人员, 如伊丽莎白・菲尔普斯和乔・勒杜v他以山羊胡子和吉他为标志w,描述了情感影响学习和记忆的方式, 它们侧重于研究大脑如何检测、分析和记忆威胁。

这些研究项目表明,研究情感不仅在主流的神经生物学领域是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曾经被神经科学家猛烈批判的弗洛伊德学说,也开始被一些敢于摒弃偏见的科学家认可,并为神经心理学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李. 古典精神分析的“症候”与“解释”概念. 社会科学研究. 2009(06).

[2]王冠.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述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20).

第8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

[关键词] 《悲梦》 金基德 精神分析学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1.029

一、金基德的《悲梦》剧情简介

影片《悲梦》是2008年韩国导演金基德的作品。基本剧情是:男子“镇”(小田切让饰)梦见自己开车参与了一起交通事故并逃离现场,醒来后发现现实中果真有和梦里一模一样情节,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不知所踪。更离奇的是,事故现场的录影带里出现的肇事者竟然是另一个名叫“兰”(李娜英饰)的女人,而她坚决不承认自己是交通事故的肇事者,警察在事发后不久逮捕她时,她正在家中睡觉。之后,镇知道她患有严重的梦游症,发作的时候俨然分裂出另一个人格,做过了什么事情在醒后就忘记得一干二净。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镇遂发觉实际幕后元凶是自己!因为他的梦能掌控兰的行动,每当镇做梦时,兰就会在梦游中去执行镇所做的梦的内容,据兰的医生所说,他们两个是“黑白同色”,即为一体。此后,镇的梦里经常出现的是他与他仍然渴望的前女友的激情行为,而兰因此会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去和自己厌恶的前男友发生同样的事,两人为了避免梦中会发生更可怕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不睡觉,不做梦,或者不同时睡觉。但最后,悲剧还是发生了,镇做了一个杀死前女友现任男友的梦,巧的是,此男子正好是兰的前男友,于是,兰把他杀了。在兰被关押后,镇充满自责地用自虐甚至自残的方式逼迫自己不睡觉,避免再做梦,影片最后,两人在绝望中分别自杀,死后,兰化作蝴蝶飞到镇的身旁,两人的手握在了一起。

从剧情上可以明显看出,此片有着金基德导演一贯拥有的大胆、超现实的隐喻、象征和隐隐散发着的宗教玄秘主义气息,而本片最大的主题因素就是梦。影片对梦这一弗洛伊德的重要研究对象进行艺术性的加工利用,并且,在对本片进行情节细化的分析和角色心理意识层次的解析中,可以看出其丰富而强烈的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运用。

二、《悲梦》对“无意识”理论的运用

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很好地分析《悲梦》的男主角镇的心理状态,可以说,影片中所设置的他梦中的内容就是一种无意识的完整体现,梦里他和现实中已分手的女友在一起重拾旧梦,他把现实中对她的欲望在梦中得以实现,梦中他发挥无意识的本能,把白天的压抑和幻想都在梦里进行释放,并且随着剧情的发展,这种冲动的潜意识不断得以爆发,一种原始的性本能在梦里可以毫无顾忌地实现,他可以和爱人在一起,可以把情敌杀死,尽管这些内容是与社会伦理道德等相违背的,但是一个人做梦这种行为本身是不造成任何其他伤害的。但是,本片所设置的兰这个角色,因为会在现实生活中做镇所梦到的事情,从而造成现实伤害,以至于这种道德的违背感和对兰的负疚感迫使镇一旦从梦中苏醒,便在前意识的心理作用下,立刻回忆梦中的无意识行为发生了什么,其内容会对兰造成怎样的影响和伤害,这种前意识回忆活动对镇起到了自身行为的审视、监督和检查作用。在这之后,他的意识便占主导地位,他马上知道了他无意识的梦对兰所造成的伤害,并在理性思维下,对自身行为进行压迫,控制,不令无意识的伤害再发生。可以说,在镇的身上,这种无意识和意识的对立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梦的原始冲动,另一方面,他又用理性意识极力压迫自己的原始本能,不让自己再做无意识的梦。影片将兰和镇描述为“黑白同色”,可以理解为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兰和镇不能同时睡觉,二者是对立的关系,正如无意识和意识的对立;另一方面,兰和镇又是统一体,二者互为因果,只要他们相爱,便可改变镇做梦的内容,驱除其伤害性,从而达到和谐统一。镇的梦对兰有支配作用,正好体现了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无意识对意识的支配和主导作用。

三、《悲梦》对“人格结构论”的运用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可以很好地解释《悲梦》中的角色设置。首先,男主角镇在自己的梦中无法克制住对前女友的性冲动,进而发生,这就是一种“本我”意识的体现,他的这种性冲动不受逻辑、理性、社会习俗等因素的约束。其次,回到梦醒后的现实当中,镇每每在梦醒后,就惊慌不已,因为在“自我”的意识下,他知道,他梦里的一切,会演变到兰的身体去执行,他梦里的内容在现实世界中是不被允许的,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并且是完全违背兰的本来意志的。在“自我”意识的调节下,这种理性意识让镇充分认识到自己睡着后做梦的行为是错误的,为了避免与现实不相容的事件继续发生,镇和兰唯一能做的,就是想尽一切方法避免做梦,不能睡觉,或者是两人绝对不能同时睡觉。最后,在人的“超我”精神意识控制下,人格中“超我”的道德部分强烈地驱使他们改变,于是,在影片中,他们不停地采取各种解决措施,先是约定互相错开时间睡觉,一方睡觉时,另一方一定要极力保持清醒,不惜用利器戳自己以保持清醒;之后,两人开始在同一房间看管对方,一定要错开时间睡觉,并用水泼湿被子、绑住手脚等等方式以保持清醒;再后来,他们从不肯按照医生的话相爱交往在一起,到最后,为了彼此的不伤害,而真正心灵相通,彼此相爱,和谐地住在一起安排睡眠时间。影片中这些行为的发生,都可以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中的观点解释。

四、《悲梦》对心理动力观和梦的理论的运用

《悲梦》中的镇刚刚与前女友分手,但仍然喜欢着自己的前女友,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在现实中被压迫的欲望便在梦中得到满足,就出现了他所梦到的内容。他来到了前女友和她的现任男友的车旁,看着他们的亲热行为,并试图挽回女友。之后,随着镇对前女友思念的加深,欲望也随之加深,也就是在“里比多”的支配下,他的梦越来越放纵,驱使他不断地幻想,演变到梦见和女友发生,在梦里这种“里比多”得到满足,并在最终演变为对她现任男友的嫉妒,杀害他以满足对女友的占有欲。这种在梦中的本能冲动和原始想法,就是一种“本我”的发泄渠道,一种欲望得到满足的途径。并且,镇本身就是一个篆刻艺术家,他在控制自己对前女友的思念时,或者逼迫自己不睡觉时,就会不停地刻章,刻相关的字眼,这也可以看作是另一种“里比多转移”形式,他在进行艺术创作。本片关于角色对梦的抑制进行了主要描写,重点刻画了这种抑制的艰难性和不可控性,可以看出其强烈的隐喻象征意味。

五、《悲梦》对“俄狄浦斯情结”的转换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从其“里必多”理论和人格学说中衍生出来的又一个重要概念。可以说,《悲梦》这部影片并不涉及“杀父娶母”的“恋母情结”,但是,影片当中镇梦中杀害自己前女友的现任男友的部分,可以看作是这一情结的转化形式,他对前女友的强烈欲望可以算作是一种“恋母”的转化,当这种欲望被阻梗的时候,便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和仇恨心理,于是,在梦中无意识状态下,把情敌杀害。影片有一个段落非常极端地表现了这种情人之间嫉妒仇恨的爆发,该段落把四个男女角色同时设置出现在一片芦苇丛中,在毫无沟通的情况下,四个人互相进行咒骂,怨愤地进行撕扯,并且每两两交换对象,本来相爱的两个人,在这里开始互相伤害,这种伤害根本原因就是潜意识的占有欲引起的,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和占有欲引发嫉妒和仇恨,而这四人的关系正是某种的转化形式,两个男人同样为了一个女人进行情杀,这正顺应了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的本质。

结语

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的思想和言行,同样也影响着文艺学和美学的现展。运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文本已经屡见不鲜,在金基德导演的作品中,几乎都带有某种精神分析理论的元素,本文所选择的影片《悲梦》可以算作是其中较为典型的范例。金基德导演的电影,可以说一直在表达自己的潜意识渴望,因其独特的个性,不一样的生活背景,形成了其特有的影片风格,正是这样,也成就了他鲜明的”作者电影”特征。希望随着金基德导演的继续创作,越来越多的特性被分析,被发现。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丹宁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2]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3]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韩]朴燕真.80年代以后韩国电影的倾向.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98(2).

[5]梁开奎:《“黑色”的影像世界―-金基德电影影像美学分析》,《当代电影》,2004 年第五期

第9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

关键词: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社会潜意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被人与爱因斯坦、马克思并称为“影响世界历史的三个犹太人”,可见他在心理学乃至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贡献,而潜意识概念是他研究领域的核心。

潜意识,又称为无意识,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受到潜意识的支配的,也就是人类活动的动力。潜意识深藏在内心深处,是不可接近触摸的,是精神活动的主要方面;潜意识包括人的各种本能、原始冲动和出生后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虽然这些本能和欲望被社会伦理、法律以及风俗习惯所不允许,不能自由表现出来,长期被压抑和排斥,但是它们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仍然存在于潜意识之中,长期游走,伺机以求满足,并成为心理的深层基础和活动的内驱力,支配人的行动。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部分:意识是人们即时觉察到的想法,前意识是人们提取再现的信息,潜意识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想法。例如,我在想今天早餐吃什么,这就是意识;如果我努力回忆前天早餐吃的是什么食物,那就是前意识;而推动我吃早餐的动力就是生的本能,也就是生存下去的欲望,这就是潜意识了。弗洛伊德用冰山来形容三者关系,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意识,是人们可以清晰地感知的;随着海水忽上忽下,忽隐忽现的部分是前意识,是人们经过努力可以提取出来的;而那些永远淹没在水底的绝大部分冰山主体,却是人们所不能触及的潜意识。这一经典的心理冰山模型为我们研究人类意识领域提出了一个先驱性的范例,后人的各种深入研究,都不得不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为基础。

后来,弗洛伊德在原有人格结构基础上又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遵循快乐的原则,婴儿的本我十分强大,只考虑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不考虑其他任何条件。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永远存在的,只是后来受控于健康成人人格的其他部分。自我遵循现实的原则,弗洛伊德说:“在和本我的关系上,(自我)好像是骑在马背上的人,他驾驭着这匹桀骜不驯的马,约束着它前进的方向。”①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从自我中分化出来,处于最高层。三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又不断的在斗争与平衡间相互转换。可以用下表来说明其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是本能推动心理,人的全部行为都是受潜意识的本能的支配, 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的主要成分就是性本能。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只能感受到潜意识中的消极因素,而产生一种不愿接近这片“黑暗”领域的感觉。弗洛伊德用潜意识来解释梦,认为是潜意识不断受到压抑和排斥,而只能通过梦表现出来。即使是在梦中,潜意识也要披上伪装,才能通过自我和超我的检查,例如衣服代表,房子代表人体,火车旅行象征着死去。

显然,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具有狭隘性和消极性,而荣格则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潜意识具有积极性,拥有智慧。弗洛伊德对人性持有悲观的态度,荣格则认为人类的前途是可以由自己掌握,朝向完整和和谐发展,并最终达到平和的心理状态。

荣格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构成。荣格的意识和个体潜意识概念与弗洛伊德的意识和前意识十分相像,而集体潜意识则是荣格对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最大突破,具有其独创性,也是最为深奥和颇具争议的概念。

集体潜意识是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心理特征,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素材,且大体相同。它不同于意识范围内的思想和形象构成,从来不会在意识中表现出来。例如,小孩可以“本能地”找到妈妈;再比如,人类天生就怕“黑暗”,怕“蛇”,这是源于人类祖先在丛林中生活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类进化若干年的心理演变通过集体潜意识的形式得以继承。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荣格一生都致力于该研究,共发现了几十种,主要包括: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等。人格面具是为了给他人留下良好印象,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在各种情况下角色面具的总和。阿尼玛是指男性具有女性的一面;阿尼姆斯是指女性具有男性的一面。根据荣格的说法,我们就很容易解释在茫茫人海中,独有他(她)吸引你,进而建立爱情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阴影则是指人类在进化中所继承的动物的本能,暗喻潜意识中负面的内容。在东西方的神话中,各种妖魔鬼怪就象征阴影。由此可见,我们运用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可以对生活中“冥冥之中”的指引和意向作出解释。

荣格的梦的理论也是建立在集体潜意识基础上的,并且他还指出梦取决于其潜意识的假设。他认为梦是集体潜意识的表现,而非个体潜意识的表现;梦是潜意识的真实描述,而不是伪装或扭曲的形式。虽然荣格和弗洛伊德的梦的理论都是建立在潜意识理论上的,但是二者却有本质的差异。荣格引入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以区分个体潜意识,并且将梦分为“大梦”和“小梦”,大梦来自集体潜意识原型,小梦与个人生活有关,认为梦是集体潜意识的一种象征形式,而不象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被压抑扭曲的产物;荣格放弃了弗洛伊德关于显梦和隐梦的区别以及梦的工作的概念,强调潜意识的自主性,认为梦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对潜意识真实状态的一种自发和象征性的描述。

之后,弗洛姆又对潜意识概念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弗洛伊德和荣格都是将意识和潜意识截然分开,而弗洛姆认为二者的区分实际上是相对的,都是主观的,只要是能觉察到的感情、欲望和经验等就是意识,觉察不到就是潜意识。

弗洛姆提出,如果要摆脱潜意识的压抑,就要研究社会潜意识。社会潜意识是一个社会中大多数成员所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到现今为止,仍然是少数人统治并剥削多数人的社会,那么少数人就需要寻求有效方式让多数人并不能意识到这种不合理现象的存在,将人们的愤怒压制或者努力根除。每个社会都有一个类似于过滤器的压抑机制,也就是决定人的认识方式的体系。只有人们的经验经过这个过滤器才能成为意识。这种社会过滤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语言、逻辑和社会禁忌。不能用于语言表达出来的经验和现象不能成为明确的意识;不符合逻辑的经验也不能成为意识;每个社会都有其排斥的感情和思想,从而不能被思考、感受和表达,也就是社会禁忌。其中,社会禁忌最重要的。社会潜意识和社会性格都是联系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中间环节,从个人角度而言,二者都是个体为逃避被社会和群体、他人所排斥而形成的心理机能。

弗洛姆在吸收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潜意识理论基础上,把潜意识概念移植到人类社会结构中,创立了社会潜意识理论,强调了潜意识的个体所有性和群体共变性,突出了潜意识在产生和发挥作用过程中的重要性。

迄今为止,潜意识概念共经历了以上三个里程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狭隘到内容丰富,从消极到积极,从涉及个体到集体、乃至社会的发展历程。并且潜意识概念所具有的深广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学,使其对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社会学等几乎整个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弗洛伊德(高觉敷译) 《精神分析引论》 北京市 商务图书馆 198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