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侗族文化论文范文

侗族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侗族文化论文

第1篇:侗族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新民中寨的婚姻习俗在文化变迁下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对新民中寨以前与现在的婚姻习俗的比较来分析其变化的特点和原因,从而说明文化的稳定是相对的,文化的变迁是永恒而绝对的这一文化现象。

随着 经济 的 发展 ,社会的变迁,少数民族地区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或者正经历着社会与文化的巨大变迁。社会变迁与文化变迁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社会变迁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在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侗族婚姻习俗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新民中寨的婚姻习俗

新民中寨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一个侗族村寨,有关其婚姻习俗,主要是针对以前的习俗来看现在的变化,以下从四个方面来描述:

(一)婚姻形式

在新民中寨,人们的婚姻是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存在三种婚姻形式:入赘婚,姑舅表婚,不落夫家。

l、入赘婚

入赘婚,也就是常说的“上门”,指女“娶”男。男方“嫁”到女方家的一种从妻居的婚姻形式。《庄子·骈拇》中说:“附赘悬疣,出乎怪哉……”这里的“赘”指一种病理现象。《释名·释病》云:“赘,属也,横生一肉……”这里的“赘”指赘肉。男子“上门”到女方家做女婿,一般称之为“赘婿”,这里很明显含有一种贬义,通常情况下,很少男子愿意“嫁”人。2004年寨里入赘婚只有一例。对于入赘,刚开始寨中人有些议论,时间长了,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

2、姑舅表婚

姑舅表婚是指姑舅表兄妹之间的婚姻,有双向和单向之分,新民中寨的姑舅表婚是单向的,即只能是舅舅家的儿子娶姑妈家的女儿。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舅舅的“特权”。关于姑舅表婚,侗族曾经有文字规定:“姑之女必适舅之子,聘礼不能措,则取偿于子孙,倘外氏无相当子孙,抑或无子,姑有女必重赂于舅,谓之外甥钱,其女方许别配,若无钱贿赂于舅者,终生不嫁也”。从这里可以看到,婚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交易”的性质。姑妈家的女儿天生就是舅舅家的媳妇,如果舅舅家没有儿子或没有合适的男孩,都得向舅舅赔钱。假如赔不起钱,终生都不能嫁。“舅权”的专制是不言而喻的。

以前,寨子里姑妈家的女儿得先让舅舅家的儿子挑,假如舅舅家的儿子要娶,姑妈家的女儿一定得嫁,否则会被嘲笑。假如舅舅家的儿子不愿娶姑妈家的女儿,姑妈家的女儿在征得舅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外嫁,但得赔舅舅一定的钱财,赔多少钱要依据侗款的规定,多赔或者少赔别人都会议论。可见,其原因不仅有侗款的规定,也有社会舆论的左右。

建国后,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近亲结婚人们逐渐认识到“表兄妹结婚不好,生的孩子不聪明”,她们朴素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们已经意识到了近亲结婚的危害。渐渐地,这种婚姻形式消失了,舅舅家儿子优先娶姑妈家女儿的特权也随之消失。

3、不落夫家

所谓的“不落夫家”,简单地说,是指男女青年结婚后,新娘不立即到婆家长居,而是回娘家居住怀孕后或者生了第一个孩子后,才到婆家与丈夫长居。对于这个习俗,寨子里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情况。据吴萨永忠(78岁)讲那时候婚后不马上住男方家,都回娘家住一两年,住娘家期间,男方家活儿忙时会叫妻子回去帮忙,如果不去,也会有人议论,所以她们通常不会在娘家住太久。吴萨卫兰(59岁)说她们那时候都是举行完婚礼,新娘就直接住男方家,没有回娘家住一段时间的习俗。吴乃瑶(25岁),吴乃传源(23岁),吴乃日光(30岁)讲:大家婚后都在娘家住了一年才去男方家,这一年大都出去打工,也不常在家。这期间,农忙季节,丈夫会带着礼物来接妻子回去,但活儿一做完,妻子晚上又赶回娘家。

可见,“不落夫家”现象并不存在于所有已婚妇女中。从年龄上看,20世纪20年代左右出生的人有“不落夫家”的习俗,4o年代出生的人没有这一习俗,60—70年代出生的人又有这一习俗。从时间上看,“不落夫家”存在一个断层。但从相关资料看,这种现象不是习俗本身发展的必然,而是当时政府干预的结果。当时政府有文件禁止这种习俗:民国22年2月1日省政府委员会七十三次会议决议规则第二十二条“女子嫁后不落夫家者,处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之罚金,家长纵容者,并罚其家长。”民国21年l1月的《三江县改良风俗委员会补充规则》第六条“女子到男家三朝后,新郎偕新妇归宁一宵,应即回男家久住,若外家无特殊事故,不得任意接回。”民国31年6月24日的《三江县改良风俗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女子嫁后不落夫家者,处十五日以下之拘留,或十五元以下的罚金,仍限期令回夫家”。依据其规则,2o世纪30—40年代三江县应该存在“不落夫家”的婚俗。但在新民中寨,当地人可能迫于政府的压力,暂时没有了这一习俗,所以出现这个时问上的断层。新

(四)订婚和结婚的礼物

订婚时,男方家人一般带鹅、鸭、猪肉和酒(自家做的米酒),女方同意的话,会回送亲手绣的鞋垫或做的布鞋。现在男方除了带“三牲”和自家做的酒外,通常买一些包装酒、饮料之类的。女方也会回送一些买的鞋之类的。

结婚时,男方的聘礼都是吃的东西,以前主要有猪、鸭、烟叶、酸鱼、鱼(必须三条)、黑米熟饭、粑粑、生米、米酒,各种礼物加起来大概要有二十担。现在除了以上那些东两,还增加了儿条包装烟,几盒或几件包装酒和饮料,加起来约有四十担,条件好的还可以多送。女方的陪嫁以前有侗布、围裙、布鞋之类的,都是手丁做的,这些东两男方的家人和亲戚都可以用。现在增加了柜子、缝纫机、被子、布鞋、解放鞋,皮鞋一定要有,而且鞋类要有约30双,其他的如电视、风扇、沙发、影碟机等视条件而定。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订婚和结婚的礼物都增加了许多,但有的始终没变,如订婚时的“三牲”必不可少,聘礼的活鱼始终是三条,他们认为‘3’是吉利数字,可以带来好运。黑米饭、粑粑、米酒甚至生米等始终都有,这是他们的辛苦劳动所得,也是生活的必备品,送这类东西表示对女方的尊重,同时,新郎也通过送这些礼物来取得女方家人及亲友对其身份的认同。陪嫁里布鞋必不可少,没有的话,别人会认为女方手不巧,人很笨。

二、新民中寨婚姻习俗呈现的特点

从新民中寨婚姻习俗以前与现在的对比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些习俗传承下来,没有非常大的改变,如订婚、结婚、婚姻中的礼物等。虽然订婚和结婚时送的礼物多了一倍甚至数倍,但有些礼物始终是必须要有的,如订婚中的“三牲”等等。而且订婚和结婚的时间和程序安排jl乎都一样。礼物方面,男方送吃的东西,女方送用的物品,这种形式也一直未变。

(二)有的习俗在传承中发生变异,从而呈现出新的面貌,如适婚对象的范围,婚约和婚姻关系的解除,婚后的居住方式等。寨里的青年找对象由本寨或附近寨的侗人扩大到寨外甚至更远的汉壮,甚至苗瑶等民族。在解除婚姻关系中,女人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男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 历史 不复存在。

(三)有的习俗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社会的 发展 ,逐渐消失,如姑表婚,这种习俗的消失使青年女子们有了自由恋爱自由选择伴侣的权力。

(四)有的习俗与市场 经济 的关系日益密切了,婚姻习俗中送的礼物,迎娶新娘时放的爆竹,吃的喝的等等,都从以前自给自足的 自然 经济的封闭中走了出来。

(五)当地村民意识到并相信 法律 的作用。一直以来,在寨子里,只要订了婚或举行过婚礼,大家都相互承认彼此的身份,以致于在解除婚约或婚姻的时候都是男子说了算。后来,人们知道了合法的婚姻可以受法律的保护而开始去办理能证明合法婚姻的结婚证书。

三、婚姻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的形成、传承和发展变化与其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各个方面是相适应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也必不可少。以下就这两方面来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内因

这里的内因主要指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变化,当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的自然环境。

新民中寨是个侗族村寨,都柳江把寨子与外界隔离开来。居民住房以干栏式建筑为主。

长期以来寨子居民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小麦、红薯,也种烟叶、油菜、棉花、大豆、衫树、竹子等经济作物,每家每户都养鸡、鸭、鹅,养猪、牛,在稻田套养鱼,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他们的主要经济形式。

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落后的自然经济迅速解体。寨里的人不再满足于仅仅吃饱穿暖,为了寻求更美好的生活,很多人外出打工,渐渐地,外出务工成了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经济实力的增强带来了物质文明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一些 现代 化的物质文明如彩电、冰箱、影碟机等涌入村寨。另外,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不再唱而且也不会唱侗族大歌了,而转向流行歌曲。

由依靠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大潮,表面上看只是他们谋生手段的变化,实际上,在他们为生计奔波的同时,会在潜移默化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当他们回到家乡,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异文化来,渐渐地,就会使一些原有的文化发生改变。

(二)外因

“每一种文化的萌生、演化、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生态环境,都是适应不同自然生态环境的结果,因而都具有特定意义和存在价值”。可以说,文化就是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这一外因,在文化变迁中是必不可少的。

第2篇:侗族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侗族;文化艺术;侗族大歌;风雨桥;鼓楼

[中图分类号]K8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0-0047-03

侗族居住于湘、黔、桂三省交界的山水之间,那里丛林环绕、古树成荫、山清水秀、寨寨相连。独特的地理环境促成了侗族人柔韧、善良、温和、淳朴的民族性格,也成就了侗族人所特有的人文风情和艺术情节。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①侗族文化艺术绚丽多彩,自古便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称。从鳞次栉比、排列有序的“干栏”木楼建筑,到巍峨庄严、群寨相簇的鼓楼,再到空心的冲天古树、神秘的风雨桥、萨坛、戏台、石板坪、风水树、水车、水井亭、禾廊、火塘屋、百家宴、“多耶”舞、侗戏、侗族大歌等。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幕幕扣人心弦的演绎,一栋栋经久不衰的建筑,把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场景刻画得淋漓尽致,侗族的文化艺术魅力油然而生。

一、侗族文化

据记载,侗族是我国古代骆越民族的一支,他们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优秀独特的民族文化,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婚葬、服饰、饮食、节日礼仪、社会组织等方面。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侗语,但没有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侗文。侗语以贵州锦屏为界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但差别不大,不妨碍互相交流。

侗族信仰鬼神,如天神、地神、树神、禾谷神、牛神、灶神以及主管生育的神等。他们崇拜祖先,认为自然万物都有灵。侗族人尊崇“三王”、“飞山公”和“萨岁”。他们建萨坛、修亭萨,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或逢年过节,便在萨坛用鸡、米卜、卵卜、卦卜等测吉凶,举办祭祀活动。

侗族盛行一夫一妻制,以姑舅表婚为先,有“不落夫家”的习俗。侗族妇女地位低,但婚后可享父母分给的“姑娘地”。侗族丧葬一般是土葬,但有些地区还有停葬习俗,将死者棺木停放郊外,待本族或者同辈分的人都死去后,再择日共同安葬。

侗族服饰古朴雅致、历史悠久。侗族人多穿青、蓝、白、紫色侗布缝制的衣服。侗族女子善于挑花刺绣,多穿无领大襟衣,衣襟和袖口处多绣有精美的图腾图案,如龙凤纹、水云纹、花草纹等,下身配有百褶裙和翘头花鞋。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都存在着图腾崇拜,并世代相传。②侗族人就是在这一针一线中传承着古老的图腾文化。侗族人还喜爱银饰,多佩戴银冠、环簪、银钗、银项圈、银坠、银镯等,它们造型优美、种类繁多、风格独特、纹饰华丽。③盛装时,人们多穿百鸟衣、月亮衣等。侗族的荷包和肚兜花(侗语为“深”)绣有花草、动物、喜鹊、杨梅等纹样,更是精美。

侗族人以糯谷为食。“打油茶”又名“哆协”,被称为侗家人的精神盛宴,“油茶会”是招待客人的一种必备礼节。侗族的饮食还有“侗不离酸”的说法。有的侗寨还有“鱼节”,侗族亚热带地区,鱼是他们非常喜爱的食物之一,煮酸鱼(又名“霸抗”)是侗族人用特制酸水做成的一种美食。吃“生鱼”、煎鱼汤、河水煮活鱼、艾粑粑等都是侗族的特色美食。侗族的美酒有“糯米酒”、“重阳酒”等,气味香醇。

侗族的传统节日有侗年、吃新节(也称“新米节”)、赶歌会、花炮节、斗牛节、姑娘节、芦笙节等,各姓氏又有姓氏节、三王节以及中秋节。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到第二年正月初八是侗族极为热闹的时刻,杀大猪,吃“年头”,宰鸡杀鸭做年夜饭,拜“萨堂”成为侗族人重要的习俗。“月也”是侗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习俗,是“集体结交,整寨做客”的一种走访亲友活动。在“月也”活动中,唱拦路歌、吹芦笙、开展芦笙对决赛、踩芦笙堂、唱侗戏、对歌是整个活动的精彩流程。“吃相思”(侗语称“越嘿”)是又一个民间交往活动,被称为侗族风情大汇演,主要有拦路、抬官人、鼓楼唱大歌、唱侗戏、踩歌堂、封桌对歌、行歌坐夜、赠送分别礼物等有趣的活动。另外,“滚泥田”、“添粮祝寿”也是侗族特有的重要习俗。

侗家人讲究社交礼节,逢人礼数不能少,不能直呼其名。从客人面前经过要说“达打哪喽”,即“对不起,过您面前了”之意。用餐时则长辈先动筷。日常生活中,男孩弹琵琶、吹芦笙、下地扶犁粑、吆牛耕地,女孩纺纱、织布、染布、纳鞋底、绣花缝衣。互相交往的青年男女,不能直呼其名,而要在名前加昵称,男昵称为“斋”,女昵称为“婄”。侗族自古有“吃百家饭,联百家心,驱百种邪,成百样事”的说法,因此百家宴是侗族答谢贵客的最高礼遇,菜肴以酸辣为主,酸鱼、酸鸭、土猪肉是宴会必备的三道菜。

侗族有着独特的社会组织,基本上属于民主自治。一般来说,侗族共宗的人住在一起,每个村寨都拥戴一位年长且德高望重的“长老”或“乡老”作为领袖。村寨最高的楼阁——鼓楼是众人议事的地方,如农业生产、山林养护、村寨内部事务等,众人都在一起商议,大家共同遵守款约。建国前,侗寨社会靠款约;建国后,遵守国家法律;法令与款约并行不悖,没有冲突。侗寨始终保持着和睦、团结、文明、互帮互助的风尚。侗族各村、各寨之间的往来也十分频繁,每到农闲季节或者农忙一过,有的村寨便会向其他村寨“送约”,即约会集体访问、集体串门。接到“约”的村寨,经过商议后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共跳芦笙舞、对歌、赛歌。同时,接到“约”的村寨还要设宴、备酒,隆重款待村村寨寨,传递友谊,联络亲戚。“团寨”里的“补拉”房族组织是侗族的另一个重要家族组织。“补拉”房族组织以血缘为核心,地缘为纽带,原始民主为机制。它是参与承担物质、人口生产,政治、军事、文化活动,继承财产,操办婚丧事务的重要机构。

二、侗族艺术

侗族最著名的艺术要属侗族大歌、鼓楼和风水桥。除歌曲外,侗族在器乐、舞蹈、戏曲、建筑、工艺的创新与发展方面也成就突出。

(一)侗族音乐

侗族被称为“音乐的民族”。在优秀的侗族民族音乐艺术中,最值得标榜的是侗族大歌。侗族大歌历史源远流长,西汉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刘向的著作《说苑》“善说”篇记载了一首《越人歌》。《越人歌》是侗族先民古代越人的歌谣,是侗族大歌的先声。明代,侗族大歌已广泛流传在侗族地区。侗族大歌产生发展的过程,反映出侗族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过程。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④侗族的社会发展、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社会礼仪正是通过侗族大歌这种艺术形式展现到了极致。侗族社会安定、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相帮相爱、团结互助的习俗和侗族大歌的教化功能不无关系。艺术能启迪智慧、拓宽思维、增长才干。⑤侗族大歌的美妙在于它体现了人类进步的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显示客观规律和必然性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⑥侗族大歌多以地域命名,例如“三江侗族大歌”、“九洞大歌”等。根据其声部不同,又分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如“六洞女声大歌”。还可根据演唱场所、唱叙内容、表现方式不同而命名,如鼓楼大歌、礼俗大歌、戏曲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等。著名的大歌曲目有《秋蝉之歌》、《青蛙歌》、《三月歌》等。此外,侗族小歌(侗语“嘎拉”)也独具特色,具体指山歌、琵琶歌、笛子歌、河歌、牛腿琴歌等。侗族的民间器乐有侗笛、侗琵琶、牛腿琴、芦笙等。

(二)侗族舞蹈

侗族有芦笙舞、祭祀舞、游乐歌舞、“多耶”舞等民间舞蹈。芦笙舞又叫“多伦”、“踩堂”、“踩声堂”。每逢双年举行的“芦笙会”上,侗族人就会跳起热闹的芦笙舞。侗族人将游乐舞分为三类:“抬官人”、“也享年”、“游炮”。“抬官人”包括宗教类(面具舞、仪仗舞)、劳动类(渔猎舞、踩地舞)、民俗舞(披毯舞、花伞舞)。“也享年”包括进堂舞、踩俄家舞、酒舞、天罡舞等。“游炮”为串寨活动中的动作舞,如中秋节中的闹南瓜仪式、斗牛节中的斗牛仪式、新禾节中的祭萨央仪式。

(三)侗戏

侗戏又称为“唆戏”,也有人译为“平腔”、“胡琴腔”,多以二胡伴奏。侗戏的声腔有哭腔、歌腔、客家腔,曲牌有闹台调、转台调、锣鼓调。

(四)侗族建筑

侗族之所以称之为“侗族”,指侗家人住在大山之中,有着山洞居民之意。侗族的村寨住宅多半建在山脚下河岸边。例如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的阳烂村,村寨修筑在山脚下、河岸旁,一条小河由西南向东北绕着村寨蜿蜒流去,山坡上一座座吊脚楼层层叠叠,鼓楼、戏台则特别显眼。又如贵州省黎丰县岩洞镇岩洞村,通过其名称就能反映出侗族古代先民的生活状态。侗族有着高超的建筑技术和工艺水平,最值得一提的是侗族特有的标志性建筑风雨桥和鼓楼。侗家人对桥的尊崇超出人们的想象,侗家人称之为福桥,即“风雨桥”,也叫“暖桥”。

一座座跨跃在河上的桥梁,有长有宽,上面都有等距离的阁楼和阁楼长廊。从工艺品的审美历程来看,凡是产生年代久远的物品往往带有某种实用性。⑦侗族人在桥上可避风挡雨,又可以聊天、下棋、唱歌、玩耍。风雨桥为侗族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侗族的风雨桥同时又是一个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包含有审美功能和非审美功能。⑧风雨桥除了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以外,还要按照侗族的风水,建在顺风顺水的福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一体,所以风雨桥又成为侗族人的祈福之地。侗族另一标志性建筑为鼓楼,鼓楼常有五层檐,甚至九层檐,结构精致,层叠挺拔,飞阁重檐,秀丽玲珑。每个侗寨至少有一个鼓楼,多的有四五个鼓楼。鼓楼是侗族人聚众议事和庆典的场所,非常庄重。

(五)侗族工艺

侗族工艺有刺绣、挑花、彩绘、雕刻、刻纸、剪纸、竹编、藤编等。侗族女人最擅长刺绣、挑花,侗族的头饰、荷包、肚兜花等服饰上,各种花纹、鸟兽图案随处可见。侗锦、侗布、侗帕也是侗族特有的纺织工艺。侗族女人所佩戴的银饰更为精美。

三、侗族文化艺术的发展

侗族的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文化艺术发展的角度看,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在各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创新。侗族的文化艺术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迁。这种发展是在旧有文化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变化。

鼓楼和风雨桥如今已经成为侗族的特有标志,作为一种艺术品,以缩影的形式展现于北京中华民族园。走入中华民族园北园一角,仿佛走进了侗族的大山之中,每逢节庆时,园内也会举办各种侗族的庆典活动。侗族大歌作为侗族另一个具有民族特色文化艺术,已经走出大山,走向国际。1959年,贵州省黎平县侗族民间合唱团组成了强大的阵容进京,演唱了侗族大歌,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1988年,贵州省榕江县金辉歌队去法国参加法国和平儿童节演唱会,童声大歌获得了一等奖。1994年和2001年贵州黎平县侗族大歌队演唱的“蝉之歌”、“布谷催春”等歌曲亮相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艺术贵在创造,这种创造更多地指以有形的物化形态揭示更丰富的精神内涵。?讁?訛侗族大歌的演绎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侗族大歌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揭示了侗族人千古不变的人生信条与追求。

近年来,侗族人不断走出大山,而外来的、当代的文化也正在涌进侗家村寨,侗族的传统文化也因之渐渐消失。据侗族学者邓敏人在黎平县岩洞村和竹坪村的调查,发现侗族大歌逐渐没落了。当地30岁以上的人,会唱三首以上侗族大歌的只有一半人;30岁以下的人,会唱三首以上侗族大歌的只有五分之一的人,这些人仅仅会唱短小的“蝉之歌”、“知了歌”等,与那些鸿篇巨制的侗族大歌相距甚远。年轻人外出打工,或外出求学,这是侗族地区不可否认的现实,他们离开了侗族大歌的原声本土,而且必然会接受外面不同的文化。

如今,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现状令人担忧,我们期待优秀的侗族文化艺术能够久立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大体系之中。

[注 释]

①苏和平:《试述中国少数民族美术的发生与发展》,《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②苏和平:《水族审美意识探源》,《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③苏和平:《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发展史》,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

④苏和平:《艺术学原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⑤冰河:《青年与艺术审美浅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苏和平:《高校美育教学初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苏和平:《试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铜鼓艺术》,《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第3篇:侗族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侗族大歌 发现 影响

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长期以来,勤劳的贵州各族人民创造了属于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侗族是一个歌的民族,当地流行着“饭养身,歌养心”这样一句话,这是侗族人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在众多的侗族民歌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侗族大歌。贵州侗族大歌有自己的流行区域,主要在侗族南部方言地区都柳江水系的贵州黎平、榕江、从江三县的“九洞”、“六洞”、“千七”、“千三”、“二千九”以及与之毗邻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梅林、富绿等地。

关于侗族大歌的称谓,不同的流行区域称谓不完全一样。“六洞”称嘎玛、“九洞”称嘎老,其中“嘎”是歌的意思,“玛”与“老”在侗语中是近义词都有大的含义。因此音乐界人士将“嘎玛”或“嘎老”翻译成“大歌”是确切的,后来人们约定俗成一直沿用至今。

侗族大歌的演唱内容十分丰富,从开天辟地到人之初,从樯稼农事到婚丧嫁娶,应有尽有。侗族大歌以其表演的场合、表达的内容、表演的形式等不同,按习惯一般分为声音大歌、柔声大歌、歌、叙事大歌;按演唱的组合不同又可分为童声大歌,女声大歌、男声大歌和混声大歌。其旋律优美动听,丰富的多声因素、声部组合及和音配置独树一帜;演唱时无指挥、无伴奏,配合默契。它与侗族鼓楼、风雨桥被誉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无形和有形民族文化遗产的三大瑰宝,并作为侗族标志性文化而享誉世界。

由于侗族在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侗族大歌的形成无法进行准确的考证,学述界对侗族大歌的来源有这样的一种推断:因为侗人是古代越人的一支,春秋战国时期刘向记载的《越人歌》从格调上为侗族大歌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后来的南朝民歌也与侗族大歌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至宋代,在汉籍中就有了与侗族大歌相关的记载了。这些只是对侗族大歌历史的研究,从侗族大歌本身的特点上来说,这与侗族风情习俗是息息相关的。侗族频繁的社交活动和集体歌唱的习惯以及长期在山野劳作的生存方式是这种多声复调音乐赖以产生的基础,以至大自然的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生活生产中耕田梨地、纺纱织布之声无不入歌。这样侗族大歌便产生了。

据有关资料表明,国内最早发现侗族大歌的是郑律成;国外最早发现侗族大歌的是法国的路易斯・当德莱尔。他俩都是著名的音乐家。我国湘黔桂毗连地带的侗家人,世世代代传唱侗族大歌,这是一种不用指挥不用乐器伴奏的男女多声部和声艺术,它与古希腊的拜占庭音乐和现代西方的复调音乐有许多相似之处。

1956年,曾经创作了《中国人民进行曲》而享誉全国的音乐家郑律成下乡考察音乐,要为当年的新民歌运动服务。他来到贵州省黔东南的黎平、榕江和从江县地,恰巧遇到三县举行文艺调演,他应邀观看了文艺演出。当他看到台上演唱侗族大歌时,几乎屏住了呼吸,两眼睁得大大的,脸上表情非常紧张严肃,显然是惊呆了!他知道,过去国外的音乐家和学者一直在说:“中国没有多声部和声艺术,复调音乐是西方的专利。”如今,眼前所看到的耳朵里所听到的不明明是多声部的和声艺术吗?而且不用指挥,不用乐器伴奏,艺术水平比复调音乐更胜一筹!他为自己在贵州省黔东南一带的这一重大发现激动不已,兴奋得不能入睡。他跑到了当地领导姚源金同志那里说:“了不起啊!真是了不起啊!侗族大歌的存在,打破了国外音乐家和学者多年来的定论,填补了中国无多声部和声艺术的历史空白。看来,国内外大学要改写音乐史教材啦!”郑律成回到北京后,四出奔走相告,使不少音乐家都知道了侗族大歌这一民族音乐品种。

粉碎“”后,中国对外开放。1985年,正在为巴黎国际艺术节作准备的法国著名音乐家路易斯・当德莱尔来中国考察民间音乐。他被介绍到了贵州省的黔东南州。在凯里,他反复听了黎平、榕江和从江三县优秀歌手演唱的侗族大歌,他像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一样感到其音乐价值的不可估量。他在凯里时当场作出决定:邀请黔东南组团去巴黎参加国际艺术节,演唱侗族大歌这一民族杰作。

1986年金秋时节的9月28日至10月12日,由吴玉莲、吴培三、杨水仙、吴培焕、陆德英、吴义兰、石明仙、吴水英、陆俊莲9位侗家姑娘组成的侗族大歌合唱团,在法国巴黎著名的夏乐宫剧院参加了国际艺术节的演出。

演唱结束时,场内欢声雷动,听众无不为之倾倒。他们要求加演,9位演唱者只好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是,重演了两次之后,观众仍不肯退场离去。9位演唱者只好又演唱一首侗族大歌,再次谢幕。如此三番,方告结束。演出结束后,西方各国媒体都争相报道侗族大歌的演出盛况。

艺术节执行主席马尔格维茨说:“如此闪光的民间合唱艺术,这在世界上实为罕见。”路易斯・当德莱尔担任艺术节顾问,他以侗族大哥发现者的身份在法国强势媒体《解放报》上发表专论文章,全面论述了侗族大歌的历史和存在状况,高度评价它的价值。说:“侗族是音乐的民族,侗乡是音乐的海洋,侗族大歌是世界水平的民间音乐。”法国著名音乐家李拉德・孔德为《世界报》撰写特稿《迷人的侗族复调音乐吸引了西方观众》,认为侗族大歌合唱团的演唱是这次巴黎国际艺术节的“重大发现和重要成就”。

今天,当侗族大歌走向辉煌的时候,我们确实不能忘记它的两位发现者。我们要衷心感谢这两位著名音乐家给我们带来了艺术享受的福音。

参考文献:

[1]申茂平.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2]甘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以侗族大歌为例.图书馆建设,2005,(06).

第4篇:侗族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介绍了侗族以及侗族大歌的概况,并以贵州黎平县岩洞村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侗族大歌濒临失传的现状和原因。同时也介绍了大歌的保护情况,并为其未来的进一步保护提出了建议。

侗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主要聚居在中国贵州、湖南、广西、湖北四省,全国侗族人口为296.03万人。贵州黔东南州的侗族人口约为140万,主要居住在黎平、从江、榕江、锦屏、天柱几个县,其中又以黎平县为最集中的侗族聚居地。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根据语音的不同,可分为南部与北部两大方言区。由于地理及历史方面的原因,南部方言侗族地区开发相对北方地区较晚,侗族原生文化与传统文化还保持较完整。侗族的典型建筑是鼓楼和“风雨桥”。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是侗人娱乐、议事的公共场所。花桥又名风雨桥,是侗人迎宾接客和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重要场所。是侗乡的交通枢纽和侗人文化的纽带。

侗族是一个具有强烈艺术创造欲的民族,常言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花桥和大歌。”侗族是一个歌的民族,当地流行着“饭养身,歌养心”这样一句话。在众多的侗族民歌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侗族大歌,它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合唱,主要流行于南部方言侗族地区的贵州省黔东南州的黎平、从江、榕江三个县。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中国民间支声复调音乐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民间最完善的一种合唱形式,这打破了西方音乐界认为中国民间不存在多声部合唱歌曲的偏见。其之所以被称为“大歌”,是具有以下四大特征:第一,节奏不固定,声部多。侗族大歌音乐的节奏一般不固定,既严谨但又可以自由发挥。三至四个声部的大歌最为常见,个别地方有多至六个声部。第二,严肃庄重。侗族大歌均在大众场合中使用和演唱,以叙史、叙事为主,篇幅长,容量大。第三,无伴奏、无指挥。演唱侗族大歌时,一高音者领唱众人合唱高、低音声部,既所谓的“众低独高”。无伴奏、无指挥,全凭演唱人员平时严格的训练和演唱时的默契,一气呵成,整齐和谐。第四,演唱人数多。演唱侗族大歌最少要三人成歌,多则几十、上百甚至上千人同声演唱,场面非常宏大。以表演的场合、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等不同,侗族大歌可分为:由不同村寨的歌队在鼓楼对歌时所演唱的鼓楼大歌;以表现曲调和声音为主,常常模仿虫鸣鸟叫,拉腔优美的声音大歌,如从江县的“蝉之歌”在大歌中就非常有名。按歌词体裁,可分为唱故事的“嘎君”和唱道理的“嘎乡”两种,按音乐唱腔,分为“唆君”和“唆尽”的叙事大歌;另外还有在各种礼仪场合演唱的礼俗大歌;儿童游戏娱乐时演唱的儿童大歌;民间侗戏班演出侗戏时演唱的戏曲大歌等种类。演唱大歌分男女歌队,由老歌师严格训练,他们是歌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青年时都是优秀的歌手并能掌握众多歌词和唱腔和即兴编歌。侗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民族历史、社会知识、伦理道德等都是用歌来记录与传承的。侗族给予了大歌极高的重视,他们认为歌就是知识,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在侗族地区,歌师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唱歌对侗族人来说不仅仅是对日常劳动生活的调剂,更是教育下一代的手段,也是青年人学习生活,体验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侗族大歌面临的困境和原因

侗族大歌因其独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自被发掘后就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听众的广泛关注。侗族大歌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精品文化已经唱响国内,享誉世界。 在1986年10月,侗族大歌演唱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就已“轰动巴黎,震撼欧洲”。近几年,随着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热的高涨和侗族大歌在国内大中城市宣传演出和中央电视台的频繁播放,侗族大歌可观的经济效益渐渐突现出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外来文化、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全面冲击。目前侗族大歌流行区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黎平县南部地区,总面积不到1000平方公里,流行区总人口不足10万,而且正逐年减少。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趋势和濒临失传危机的尴尬局面。笔者走访了侗族大歌的发源地,也是保护工作做得较完善的黎平县岩洞村,其情况也是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传承大歌的人数急剧减少:黎平县的岩洞村在“文革”之前,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唱歌,而现在50岁以上的占85%左右,20至40岁的占60%,20岁以下的占10%,现在会唱歌的男女性别严重失衡,女的10个人中还有 5个人会唱,男的 10个人中最多只有1个人会唱了。第二,歌师年龄普遍偏大,侗族大歌传承的后续力量出现了断层现象。岩洞村40多名男女歌师中,最大的年龄已达90岁,最年轻的38岁;而且由于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唱歌的人少了,他们基本上很少教歌,更不到外地传歌。

就其原因来说: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外出打工潮是当前侗族大歌面临失传最主要的原因。目前大部分的侗族村寨里20岁至35岁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老小小,而青年歌队往往是演唱侗族大歌的主力队伍。据岩洞村石村长说:“村里20多至30岁的男女青壮年差不多都外出打工了。所以村里也没成立有专门的演出接待队,偶尔有旅游团队或上级部门来检查工作时,镇政府都是临时请岩洞镇中学侗歌艺术班的学生来演唱。”对于侗乡的青年人们来说,在广东等地打工一年赚到的钱是他们在家务农的5年的收入,侗族传统文化在和经济利益的比拼中“败下阵”来。其次,外来多元文化的进入与侗族文化发生了猛烈碰撞,也是影响侗族大歌传承的原因之一。现代侗族儿童进入学校读书,接受的主要是汉文化教育,侗族的母体文化由过去的主导地位降为次要地位,人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地点由过去的侗寨、鼓楼、家庭转向了学校的课堂,启蒙老师也由过去的祖父母、父母、歌师转向了学校老师。90年代之后,尤其是外出打工回来的年青人,开始在社区内用汉语进行交流,侗语言作为第一交际工具弱化的现象日趋显露出来。而侗语历来都是演唱侗族大歌的主要表达工具,黎平县教育局的刘主任深有感受地说:“不会说侗语的人来唱侗族大歌,简直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加上受外出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带来的现代思想的影响,许多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这种以唱歌交朋结友的传统方式已开始渐渐滑向了历史舞台的边缘。转贴于

二、侗族大歌的保护情况

为了挽救侗族大歌,黎平县提出了“抢救、保护、继承、发展侗族大歌”的行动计划,并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1.在侗族大歌主要流行地区岩洞镇建立侗族大歌保护试点基地,恢复和新建老、中、青、少大歌演唱队并开展群众性的学歌和赛歌活动,逢年过节为当地群众演唱,使该镇所属各侗族村寨逐步建立起大歌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2.侗族大歌和民族文化被引进课堂,建立侗族大歌人才培训基地。据了解,1998年黎平县岩洞民族小学在开展“汉、侗”双语文教学的同时就将侗族大歌教学引入课堂,学生(尤其是女童)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和巩固。2002年10月,岩洞中学正式挂牌建立为侗族大歌人才培训基地。岩洞村幼儿园也把侗族大歌作为幼儿的启蒙音乐。此外,岩洞村还将侗族文化引进小学和中学课堂,据岩洞小学的老师介绍,“民族文化课”是学生们的必修课之一,每个星期有两节。笔者浏览了“民族文化课”的课本,其中对侗族历史、习俗、侗戏以及侗族民歌,侗族大歌的分类等都介绍详细。

3.重视、开展对民间歌师和民族音乐教师的培训和资格认证。2003年6月和2004年6月黎平县“侗族大歌保护基地”与县政府、县教委、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对全县的音乐教师和侗族歌师、歌手进行培训后,发给音乐教师和歌师、歌手级别资格证书。并将这种培训形成一种制度长期坚持发展下去。2003年至今,黎平县先后完成了确认高龄民间艺人,开展传承人、民族文化村寨命名等工作。在岩洞村,笔者所走访的70岁老歌师吴金花是村里几个参加2006年第四届厦门“国际合唱节”并拿到金奖的侗族童声合唱团的成员的侗歌老师,她在2004年便以拿到了县里面所颁发的“歌师资格证”。

4.启动侗族大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2003年2月,由黎平县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与周边侗族兄弟县一道积极开展将这一罕见的音乐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工作。同时这也为中国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提供了先鉴。

5.建立一套开展大歌宣传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部门都积极举办各种民族民间艺术节和民歌大赛:从 1999年以来,黎平、从江、榕江县以及凯里市连续不断推出的“中国黎平鼓楼艺术节”、“从江碰柑·侗族大歌节”、“榕江侗族萨玛节”等民族节日。在增加旅游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对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了宣传和普及的作用。

三、对侗族大歌未来发展的建议

1.加强文化普查,将大量隐藏于民间的歌师、歌手、戏师以及民族文化的渊源等普查出来。建立侗族文化保护机制,使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走上法制化之路。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倡议从知识产权方面对侗族大歌进行立法保护,尤其是对侗族大歌的改编权、演唱权、传播权、经济利益分享权等几个方面,一定要把好关,懂得用法律为武器来为大歌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权利和空间。

2.走产业化开发的道路。积极展开对外演出输出工作,将侗族大歌的声望和经济效益同时提上去。同时密切配合扶贫工作,给予群众更多的实惠,在村寨发展现代化农业;对表现突出的歌师给予经济上的奖励,解决好侗族儿童的上学问题,同时在黔东南州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旅游学校等大专院校设置侗族大歌必修课程,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从事大歌的保护工作。

侗族大歌作为侗歌中最精华的组成部分,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和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作为侗族人民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侗族大歌早已溶入这个民族的血液。保护大歌绝不是简单地保护一项声乐技术,也不单单是侗族或是贵州人民的责任。这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全中国人,全世界人的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上任何一种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都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冼光位.侗族通览[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2]杨秀昭,吴定国.侗族大歌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第5篇:侗族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侗族;香禾糯品系; 农业遗传资源; 命名制度; 分类系统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3)01-0091-08

命名与分类是人类学研究人类文化事物的重要切入点。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爱弥尔·涂尔干和马塞尔·莫斯将原始分类视为人类认知的源头和普世基础。如他们所说:“所谓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各有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1]这一学术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的语言人类学和认知人类学研究中。美国人类学家布鲁席(S. B. Brush)在《农夫的功德》一书前言中指出:“对于人类学者或体验异文化的旅行家而言,作物多样性就象是不同生命的护照。作物品系的命名与分类开启通向农村生活方方面面的大门,如环境知识,人地之间的联系,与大地抗争的艰辛生计,针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性技术,等等。”[2]这一点显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因为我们以往的很多山地民族农业研究正是由于无视当地农民对其本土作物品种的命名和分类系统,而无法深入了解他们的知识系统,只能用武断的“科学主义”价值判断和对“他者”的贬斥来掩盖自己对土著农业智慧的无知。为此,本文将研究的视角重新投放到最基础的原点,根据我们2007年实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研究项目过程中在贵州黎平黄岗侗寨等地所获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从命名和分类出发探讨侗族的传统农业智慧。

侗族是一个主要栖息于山地近水小坝子地形带的稻作民族,在传统上,其稻作农业以特有糯稻品系——香禾糯为主,在香禾糯品系的命名与分类上创造和传承了一套独特的农业认知系统,从而成为侗族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核心精髓之一[3]。这正如美国人类学家斯蒂芬·泰勒在其1969年主编的《认知人类学》一书导言中所指出的,任何民族的文化,虽然不一定是物质现象,但却都是通过认知对物质现象的组织,即通过对物质现象的命名和分类而得到的认知模式;人类进行分类是认知的需要,世上万物纷杂,变化万千,令人眼花缭乱,命名和分类使丰富多彩、变幻无穷的世界缩小成为我们能把握的规模[4]3。不过,纳日碧力戈教授在其新著《语言人类学》中对泰勒的不足之处做出了言简意赅的批评,传统知识系统中的命名和分类不仅有文化表达的意义,而且也有实践的价值,“知识涉及对生产和生活的有意识的组织,它们的价值最终要落实到可知、可见的实践中去。同时,社会实践活动……反过来又再生产或者改造原有结构”[5] 。这一点似乎也很适合侗族香禾糯命名和分类的认知案例,因为据初步调查所知,侗族关于本土水稻品系的语言认知系统与其传统农业实践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此即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说的不断的“结构化”过程[6]。因而可以说,侗族香禾糯命名和分类的研究,对于认识侗族等山地民族中的传统低山地水稻农业的深层内涵和实践特点具有特殊的多重意义。

一、香禾糯的历史背景

香禾糯是我国湘黔桂三省毗邻山区的侗族人民千百年来在当地独特自然人文环境下选育出来的特有水稻品种,属于民间所说的“大糯”品系[7],是国内外学界所称的“特种稻”中最具民族地域特色的品系之一[8]。全球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社亚太分社主编石磊(Richard Stone)撰文论及香禾糯时,将其译为“Kam Sweet Rice”(意为侗家香糯稻)[9],可谓十分准确到位。香禾糯虽然在历史上是侗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但近百年来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目前仅贵州黎平、从江、榕江三县和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侗族南部方言区还有一定规模种植,而黎平县双江乡的“黄岗”(侗语Wangc Kgangl的音译)寨就是这样一个长期坚持大面积种植香禾糯的典型侗寨,因此我们当年将项目点选在这里。

香禾糯历史起源的具体年代已难以追溯,但侗族稻作源远流长却是可以肯定无疑的。侗族是百越民族的后裔,这已被史学界所公认。而百越民族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族群集团之一,这也是学术界越来越倾向或同意的观点,特别是得到了历史语言学和考古学研究的证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现实中的和历史上的各种文化现象,大量地凝聚在语言之中。因此,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运用语言材料对文化起源、传播和演进的研究,解决文化史上的一些疑难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游汝杰和周振鹤以侗台语材料为证据,结合野生稻在历史上的地理分布,推测广西西南部、云南南部、越南北部、老挝北部、泰国北部以及缅甸掸邦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1011],而侗族的历史分布区则正好属于这个地域范围。张公瑾《语言与民族物质文化史》,李锦芳《侗台语言与文化》等著作,结合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白保罗(Paul Benedict)的澳泰语假说,在全方位地收集壮侗语族有关稻作的词汇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和古音构拟,进一步证明了“壮侗语诸族的先民百越最早种植水稻”并形成“‘饭稻羹鱼’稻作文化”等历史问题,考证侗台—南岛语先民古越人最早发展稻作文化,年代应当在6000年以前 [1213] 。

但是,包括侗族在内的壮侗语民族早期稻作文化中的稻种是什么?这一点似乎还没有定论,有旱稻说、粳稻说、籼稻说、籼粳未分化稻种说、糯稻说等,不一而足。我国农史学家游修龄考证说,百越民族最早种植的是糯稻[14],日本学者渡部忠世认为糯稻是中国南方至东南亚大陆历史上的主打水稻品种[15],他们都相信东南亚和华南地区历史上曾存在一个“糯稻文化圈”。从民族历史地理分布上看,侗族属于这个“糯稻文化圈”的中心地带,其糯稻农业传统的历史渊源关系显然与此一脉相承。侗族南部方言区各地流传的族源歌《侗族祖先哪里来》《祖公上河》当中都有关于其先民在糯稻种植方面的叙事。如流传在从江县往洞乡的《九洞祖宗迁徙歌》唱到 “祖宗原来那地方,田地都在高山上,六月天干土变白,就像晒干的构纸一个样。构纸晒干不会裂,田地干裂陷得下牛羊”。因缺水灌溉才离开祖源地,来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云贵高原边,定居发现“祖公选的地方是银地金坡,家家户户鱼米多。田里的糯禾多得发了霉,地里种出的棉花织布无处搁……”再如流传在黎平县中潮镇佳所一带的《我们祖先怎样落在这个寨子上》同样描述到原祖居地“田在上,水在下”,由于当时没掌握提水灌溉技术,“田中常遭旱”,才举族从“江西”搬到黎平佳所一带,看到这里“有山有水有田塘”便定居下来,果真“这里适宜种糯稻,从此侗寨白米替杂粮” [16] 。 这些口承民间史诗将种植糯稻与族群起源联系在一起,世代传唱至今,足可见在侗族的族群记忆中,糯稻历史地位之重。

综上所述,从黄岗村现存和记忆中的25个香禾糯品种命名制度来看,以成熟期命名的品种有2个,占25个品种中的8%;以引种地地名命名的品种有7个,占25个品种中的28%;以引种人和保种人人名命名的品种有2个,占25个品种中的8%;以性状特征命名的品种有9个,占25个品种中的36%;以生境命名的品种有2个,占25个品种中的8%;以品质特征命名的品种有1个,占25个品种中的4%;以收割方式命名的品种有2个,占25个品种中的8%。看来人们还是青睐于性状特征命名法和地名命名法。以地名命名的品种都是外来品种;以人名命名的品种,有的是当地固有的,有的则是从外村引进的;其他命名法的品种,反应从外村引种而来的信息不明确,借助对其他侗族村寨的调查材料,似乎这些品种名称在其他侗寨也存在,尤其是以性状特征命名的品种,如老牛毛糯、小牛毛糯、杉树皮糯等等,以往在侗族地区曾广泛种植。也就是说以性状特征命名的品种,是一种民族性的品种,并且名称几乎统一;而其他方法命名的品种,尤其是以地名、人名命名的品种,是一种地方性或村寨性的品种,同一品种,在此村称为这,在彼村则称为那,同种异名现象十分突出,这给我们全面、准确调查侗族香禾糯品种系列数据带来了很大难度。如黄岗村持续、广泛种植的“列珠糯”,在黄岗称为“列珠糯”,在毗邻的自然村—岑秋则称为“黄岗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吴元华副所长曾将该所60年代在侗族地区普查到的200余个香禾糯品种名单拿给我们看,我们当即就发现名单上以地名、人名命名的品种不少。这些品种与其它品种是否存在同种异名抑或异种同名?由此看来,我们对于香禾糯品系命名和分类的调查研究还只能算是一个很初步的开端,无论是对其他许多侗寨还是整个侗族地区的香禾糯谱系,都还有待由语言学、人类学和农学工作者共同协作去进一步跨学科的调查和梳理。

三、分析讨论与理论思考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已可窥管香禾糯对侗族社会文化深刻影响之一斑。以美国学者罗西(Gail Rossi)的说法,侗族是“一种隐藏在大山里的文明”(a hidden civilization in the mountains)[19] ,而以梯田和混农林的农业文化形貌为基本特征的山地农耕制度是这种文明的基础。因此要深入了解侗族文化,就必须首先深入分析侗族关于农业的传统认知系统。而侗族对于农作物的命名和分类,则是侗族认知系统的最基本的呈现。正如纳日碧力戈教授所说,“命名和分类是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界的特点之一,是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能力的体现”[20] 。

人们怎样给事物命名?这不仅仅是语言学、人类学和社会学感兴趣的实践问题,也历来都是认知哲学和分析哲学关注的哲学问题,因为人类作为社会的和符号的动物,他们对生命和意义的探寻、对秩序的建构,皆始于命名和分类[21]。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就出现过诸子之间的名实之辩。例如,《管子·九守篇》就曾提出过“名生于实”“循名而督矣”“按实而定名”“名实当则治,不当则乱”等著名论断。国际学术界的认知哲学和认知人类学领域中存在着两种命名理论。其一是由弗雷格、罗素等人提出,后来由维特根斯坦、丘奇、塞尔等人加以补充修改的“摹状词命名理论”;其二是由克里普克、普特南等人主张的“历史的、因果的命名理论” [22]。持前一种理论的人们认为,专名和通名在实质上是缩略的或伪装的确定摹状词,命名活动就是在把一组确定摹状词或一组特性与一个名称相关联,也就是说,它取决于命名对象具有这样一组特性。持后一种理论的人们认为,命名活动取决于名称与某种命名活动的因果联系,其所依据的并不是名称的意义,而取决于名称的起源和历史,即与名称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及其因果影响,而不取决于被命名对象的偶然特性。丘吉尔之被命名为“丘吉尔”,不是因其本人的种种特性,而且因其父母的命名以及从此别人这样称呼他而建立的历史传递链条。这两种理论相持不下,争论至今未果。这正如著名分析哲学和认知哲学家内尔森所说的:“今天我们对语言与世界之关系的理解,并没有比柏拉图时代的人们做得更好。在语言学特别是结构语义学方面,人类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然而,在更为重要的有关名称(names)和被命名的事物(things named)的关系方面,情况却远非如此。”[23]5

第6篇:侗族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侗族大歌;整体美;内容美;形式美

1986年10月,贵州省黔东南州歌舞团侗族大歌合唱团应邀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巴黎艺术节。侗族大歌的演唱使巴黎观众为之倾倒。连演六场,场场座无虚席。各报刊纷纷撰文赞扬,认为侗族大歌是“金秋艺术节的重要发现和成就之一”,是“最有魅力的复调音乐”。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执行主席约瑟芬・玛尔格维茨听了侗族大歌后激动地说:“在亚洲的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保存这样古老而纯正的、如此闪光的民间合唱艺术,这在世界上实为少见。”从而打破了西方音乐界认为中国民间不存在多声部合唱歌曲的偏见。

“侗族大歌很美,美极了。”侗家人这么说,其它民族的人也这么说;中国人这么说,外国人也这么说:总之一句话,凡听过侗族大歌演唱的人都这么说。不管你是专业的音乐工作者,或者你只不过是一个音乐的门外汉;也不管你是否懂侗语,能否听懂演唱的内容,都会被其整体和谐之美而感动。

侗族大歌之美,主要表现在它的内容美与形式美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才产生了侗族大歌的整体美。

一、侗族大歌的内容美

侗族大歌整体美,首先表现在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当然,这个真实不是自然的事实,而是经过能够正确地把握生活的作者们对五光十色的自然存在的事实深思熟虑地加工提炼后显示出来的艺术真实,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本质地、情感地、形象地反映了侗族社会的生活风貌。

侗族大歌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民族的社会实践生活中的材料,二是引进他民族、主要是汉族的传统故事。后者主要反映在锦老(叙事大歌)作品中,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嘎英台”(祝英台之歌)了。这些都是他族文化作品中的优秀代表名篇,不会有人去怀疑它的艺术真实性;而前者却直接来源于本民族的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爱情生活和一切发生在民族内部的事实,这些自然状态的事象,经过侗族大歌的作者们根据民族的道德观念、审美心理加工改造提炼创作成为具有民族的内容、民族的神韵、民族的形式完美结合的艺术珍品。

我们以贵州省文联编,贵州人民出版社于1958年8月出版的《侗族大歌》的全部作品来作一统计。结果表明:本书所载54首歌中,反映男女爱情生活的有31首,占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三。这些侗歌反映了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且以那个永恒的主题――爱情为主要内容。从伦理学的角度而言,侗族大歌也十分明确地表现出了侗族人民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念。

侗族大歌以真、以善为本的演唱内容当然是侗族社会生活经济基础的一种反映,这样的内容又反过来影响着侗族社会和谐、和睦、友爱的社会风尚的形成与发展,推动着侗族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同时富有音乐感的侗家语言也是形成其内容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侗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语以南部方言为主,因为南部方言保持了较为古老的面貌。侗语的声韵母比较简单但声调较为复杂,大部分地方的音调因声母的送气与否而各分两个调,共有九个(一、p、c、s、t、x、v、k、h),其中有六个人声调O、p、c、s、t、x),因此说起话来富有音乐感,极为悦耳动听,所以侗族人民把自己这种具有音乐感的语言经过长期加工,创造了极富韵味的歌词,提炼寻求出美的音乐旋律与美的和声――侗族大歌。

二、侗族大歌的形式美

侗族大歌的形式美与它的内容美相比较,总的说来处于从属的地位;但从艺术的本质特征方面来讲,形式美又是艺术美不可缺少的基本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很突出的。

侗族大歌的形式美表现在它的曲调、歌曲结构、调式,尤其是多声的结合上。这种音乐表现手法的外化形式,显现出了侗族大歌音乐美的两大特点:其一,音域不宽,可以使演唱者轻松自如,基本上用自然音色的本嗓就可以完成。这样既可以让听众欣赏到人类本嗓音色之自然美,又便于演唱者对于歌词内容的表述;其二,级进的旋律线和平稳的节奏体现出侗语声调的自然音韵,产生一种朴素的自然(语言声调)音韵美。这正是词曲完美结合的标志。

当然侗族大歌的和声有高声部、中声部和低声部之别,由于高音声部的轮流领唱,歌手既能轮流换气,同时又有不同色的对比。有了低音声部为背景和基础,也让高音声部得以任意发挥,从而产生了美妙的和声效果。这种多声部复调音乐是侗族音乐不断朝着纯粹音乐美的方向发展的最终结果,从而使大歌以其优美抒情的旋律与和谐协调的和音的完美结合而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

三、奇特的生态环境与显赫的古族文化

从文化生态学的观点看,一个民族的地理形态和生态空间无疑地起到开拓或阻隔一个民族的文化视野的作用,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民族文化生态和社会形态。因此,从参照意义或类比意义上说,我们说侗族古族先民在近乎封闭的四面八方的崇山峻岭如同屏障和墙垣似的地理空间里,营建过自己的古族王国文化,其可能性就相当大了。

侗族历史上曾经有过自己的古族文化,古族文化的个性特征可理解为是一种不具有扩张色彩的“绿色”文化,它具有“人间的、自我满足的宁静,这种宁静具有一种庄重的、超自然界的无穷奥秘’(康定斯语),“在这种宁静中,人们再也不想更多的东西,也不能想更多的东西”(歌德语)。于是,这种“宁静”的生存态势,“绿色”的文化色彩,便成为一种“种族记忆”或“根性”,在侗民族的意识深处形成一种无形的秩序和构架,影响粕制约着这个民族成员的“行为”,以及影响和制约着这个民族成员的个性特征乃至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创造力。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长期在特定的人文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审美意识、审美心理的外化和历史积淀,它的美学品格归根结底,是其赖以生成的文化背景赋予的。

侗族分布于湘黔桂毗连地区和鄂西南一带,境内风景秀丽,景色优美。村落依山傍水,寨边千筱箐竹,或参天古树,或布满桃李,村道崎岖,多以卵石或石板铺设。远近山坳,建有凉亭,或置木凳、石墩,供行人休息和饮水解渴。这样美的生态环境陶冶出了心灵美好的侗家人,尊重集体,维护团结是侗族审美意识的显著特征。他们将维护集体、团结友爱作为行动的规范,也作为一种审美迫求。侗族热情好客,平时家中来人,不论亲疏,皆视同宾客,以酒肉相待。侗族人民讲究礼貌,还以助人为乐。侗族人民美好的心灵、美好的音乐,就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环境中,经千百年来的陶冶、孕育、潜移默化,逐渐养成的。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侗族人民不仅不断地创造着物质财富,也不断地创造出精神财富。侗歌就是在侗族人民的代代相传、代展创造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形成了多声合唱的演唱形式――侗族大歌。

至此,我们从各个侧面分析了侗族大歌的美学特征,以及在审美欣赏过程中产生的审美效应。旋律线、节奏的级进与平稳和声(音程)的协和结构的对称形成的形式美、真与善的演唱内容以及富有音乐感的侗家语言形成的内容美、特定的人文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等等,构成了侗族大歌的整体和谐之美。

【参考文献】

[1]张中笑.真・善・和谐――论侗族大歌之美[J].中国音乐学,1997(S1).

[2]《黔东南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3]侗族大歌[M].贵州人民出版社,1958.

[4]侗族歌谣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第7篇:侗族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侗族摔跤; 节日文化;审美意蕴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1-0087-04

侗族摔跤竞技游戏活动随时代变迁,演变成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深受侗族人民喜爱的民俗节日文化活动,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内容结构、社会功能都凝聚了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侗族摔跤竞技游戏活动作为一种载体,为繁荣和发展本民族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一、侗族摔跤起源

侗族摔跤起源于贵州省黎平县双江乡四寨村,相传在明朝熹宗年间,朝败,匪盗猖獗,为共同抗匪,四寨、寨高分别推选德高望重、武艺高强的公蛮、公柳为首领人选,并定于当年农历三月十五比武,两人交手一百回合难分胜负,最后采用贴身肉搏,以摔跤形式决定胜负,结果两人各胜一局,摔成平手,最后两人都被共同拥戴为首领。公蛮、公柳同心同德带领民众,铲除了盗匪。为纪念公蛮、公柳,每年二月十五在坑洞,三月十五在四寨举行摔跤活动,从此,这项民间竞技活动随时间演变成为固定的民俗节日,传承至今。

二、侗族摔跤节日文化活动的审美内涵

1.礼仪与禁忌

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至今还保存着一些母系社会的文化遗迹,其中的萨岁崇拜文化就是比较典型的。萨岁被视为侗家人的祖母神,民族的女英雄[1],是保佑侗族村寨平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灵验女神,萨文化伴随着侗族人的生产生活,人生礼仪和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侗族的摔跤节自然也不能缺少祭萨活动,在摔跤节的祭祀中,还产生了许多礼仪和禁忌。比赛当天清晨,寨老们身穿侗族礼服由祭师带领向萨堂进香、进茶,气氛庄严肃穆,不准大声说话,特别不准说不吉利的话,祭祀完毕。祭师将红纸伞、布带交给寨老,此时,芦笙响起。寨老排在队伍最前面,右手拿着红纸伞和用布带捆着的芭茅草,芭茅草为指路用的标记,帮助萨神记住巡游过的地方和人家;左手拿1根被侗家人视为“附身符”的杨树棍,也代表武器和无穷力量;喝1口祭师赠的祖母茶,意为保佑平安、心想事成。参赛人员依序在萨神前等候祭师祝福。祭师右手拿着1根芭毛草,依次向经过他面前的人口念巫词,并用芭毛草沾茶水轻轻撒在人的身上,给每人喝一口平安茶水,并在衣袋中放入一根1寸长的杨树棍以保平安。此后,祭师口念巫词:“大毛草大将军,小毛草小将军,风吹毛草皮皮动,让我行在四周,白虎头当办,千兵野鬼走分分……”[2]仪式完毕,队伍方可启程前往比赛地点。摔跤节当天下午1点,四寨诸寨老和祭师身穿侗服在萨坛门前集中。萨坛门前放着1壶茶水,5柱香,纸钱,斟酒3杯、若干1寸长的茶棍及1个空土碗。祭师站在萨坛门前,口念巫词:“祖母,我们要去打仗了,请您老人家出坛跟随,保佑我们平安无事,顺利而归”。祭师左手端着茶水,右手沾茶水向萨门方向挥洒,完毕,烧掉纸钱,把点燃的5柱香插在萨坛的门前。然后撑开一把半开的红纸伞,用一条布带捆着几根芭茅草在伞柄上一起交给四寨寨老。此时整个摔跤节的祭祀仪式完毕,即可进入比赛阶段。摔跤节除了祭祀的礼仪和禁忌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要求和禁忌。比如,摔跤比赛前一天晚上,寨老要巡寨喊话,告诫全村人:明天不能抬水,不准舂米、打耙,不准呛染侗布,怀孕妇女不能拦路(指比赛选手经过的地方)等;家中有后生参加摔跤比赛的前一天要用水桶打水,并用芭茅草在水桶上做好标记,任何人不能动用;要挑选寨中儿孙满堂,最有福气的中老年妇女为摔跤后生烹饪饭菜。

宗教带给人们的只是一种虚幻的感受,但“无论其感情投入,重视形象,寄托理想来说,都与审美意识分不开”[3]。庄重肃穆的摔跤节祭祀仪式和严格的禁忌和要求给节日活动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反映了侗族人们在生活中追求真美、向往幸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

2.动作结构与竞技形式

侗族摔跤别具一格,双方不能直接交手,用一条布带限制双手动作,即:相互将右手插过对方的左肋,右肩互抵将布带绕过对手腰椎部双手抓牢布带不得松开,不可用手中的布带缠绕对方腰及臀以下部位。主要用腰、臂、腿、脚的力量与对手角力。常见的摔跤方法有三种:一是拉摔,即通过布带拉扯对方,趁对方而脚尚未站稳时迅速将其摔倒;二是绊脚摔,即在拉扯中用布带绊着对方的一只脚,使对方身体的重心失去平衡而摔倒;三是提摔,通过布带以快速的动作将对方提起至自己腰部一侧,让其双脚离地,不能控制身体而摔倒。比赛以三战两胜为一局,连摔20-30人不败者,即可树旗“挂榜”称雄,被大家公认的“挂榜”者将获得摔跤英雄称号。侗族摔跤被誉为最文明的摔跤,主要表现在限制双手动作,避免相互抓伤以及限制摔倒方的着力范围、幅度、力度,避免选手身体受到伤害,动作结构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人文理念。侗族摔跤这种传统体育,不是以炫耀自身健美和强壮为目的,而是在于内在的自我修养,内外合一,与美善统一的审美要求紧密联系着[4]。儒家美学以孔子为奠基人,反复论述美与善的一致性,要求美善统一,高度重视用审美来陶冶和提高人的伦理道德情感的教化功能,强调美对促进社会和谐发挥的积极作用[5]292。侗族摔跤虽然是对抗性项目,其竞技形式、动作结构都渗透善与美的统一。

侗族摔跤竞技形式体现了超功利和精神绝对自由的审美境界。获胜者没有任何物质奖励,把树旗“挂榜”称雄,视为至高无上的精神财富。为本寨增光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励着选手,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在参与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这种超脱功利的观念,是侗族摔跤这项竞技游戏活动最终审美意蕴所在,与竞技体育追求金牌之上和强烈功利色彩形成明显的反差。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质朴、善良,淡薄名利的优秀品德。

3.生态、人文景观

侗族摔跤这项竞技游戏活动随时代变迁,演变成为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文化活动,并维系着强烈的民族认同。四寨农历三月十五日的摔跤节,正是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时节,符合阴阳调和、圆缺盈亏的生物节律,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同步的精神[5]302。侗族是一个崇尚自然,追求真美的民族,摔跤竞技场没有雍容华丽的场地,利用农田空地作为赛场,因陋就简,丝毫不影响侗家人的热情,在青山环绕和鲜花簇拥下人们尽情欢愉,享受着和煦阳光和芳草气息,原始古朴,真实自然。与现代竞技比赛场那虚幻、浮华之美形成鲜明对比。这是独特的民族文化土壤所培育的审美风格,完美地诠释了生态、人文理念。 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同步的精神。所谓生态美实际上也就是人与自然达到中和协调的一种审美的存在观。

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饭养身、歌养心”的美誉,歌舞是侗族人民社交、娱乐、择偶的主要载体,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明代邝露在《亦雅》中说:“侗亦僚类,不善杀,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婚丧嫁娶、宗教礼仪,都要以唱歌来庆祝。歌舞表演是摔跤节最具魅力的活动。比赛前,侗族姑娘、小伙身着节日盛装,亮开歌喉,引吭高歌,用清新柔美,悠扬婉转的歌声表达对选手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悦耳的歌声把节日氛围推向高潮。比赛结束侗家男女老幼在踩歌堂跳起“多耶”舞,激情演绎的民族大联欢“踩歌堂”被誉为“东方圆舞曲”,这是节庆结束前的一种集体舞,也是侗族摔跤节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凝聚族群和增进本族精神交往的功能。当芦笙曲奏响,人们手牵手,围成圈,伴着节奏明快的笙曲璇转跳动,歌曲一人领唱众人跟,侗家人称这种歌曲为“多耶”, 歌声与笙曲交相辉映,它象征着侗家人团结友爱,中和协调的人文精神。宋代陆游记载的《老学庵笔记》卷四云:“辰、沅靖州蛮,有仡伶……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于前导之。”这是对侗族踩歌堂极为形象而生动的描述。歌舞表演蕴含侗族丰富的人文底蕴,是侗家人潇洒飘逸的审美情趣再现,反映了侗族人民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真诚朴实的生命意识[6]。

侗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凡重大节庆均盛装出行。四寨侗族女性服饰结构为上衣下裙,用料均是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爱青、紫、白、蓝等色。下裙均为黑色百褶裙,上衣以季节和场合进行分色,黑青色多用于春、秋、冬三季,白色多用于夏季,紫色多用于节庆。讲究色彩搭配,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再用对比性强的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摔跤节里,侗族姑娘们最为抢眼,打扮得艳丽多姿,妩媚动人。头戴银花冠,身着紫色蛋浆布右衽大襟衣,衣袖肘部至袖口为浅蓝色,与衣襟下部分别绣有条状的色彩斑斓的菱形纹、谷粒纹、水波纹、漩涡纹等图案,蕴含了农耕民族对谷种和水的崇拜。腰前系围腰,围腰上绣有太阳、月亮等五彩图案,围腰下部镶订银花泡,绑腿用浅色绣带缠绕;胸佩精致华丽的五条银花泡项链和一把银锁用以镇魔压邪,手腕戴上银花镯,四方镯,雕刻有龙凤或鸟虫花草等图案,全身的银饰闪闪发光,显得绚丽多彩、雍容华贵。侗族相信“万物有灵”,在侗族人心目中,凡天地间的事物如:山川河流,花鸟鱼虫,古树巨石,桥梁水井等都能“显灵”,能驱邪除害,都是侗家人崇拜的对象。穿上附有这些图案的衣物和银饰,能祈求平安无灾,得到神灵的庇护和保佑,反映了侗族独特的审美文化和审美情趣。摔跤节里,歌唱表演和“踩歌堂”是姑娘们展示美丽歌喉,优美舞姿和精美服饰的舞台,天籁般歌声配以华丽的银饰在阳光的映照下美轮美奂,恍若天仙;当姑娘们手拉手“踩歌堂”时,全身的银饰随身体的律动发出悦耳的叮铛声,悦目悦耳,异彩纷呈。四寨侗族男子服饰深沉稳重,简朴大方,参加摔跤比赛的侗家小伙子身着紫色蛋浆布对襟坎肩袖开衫,衣服沿领至对襟到下摆及袖口均绣有色彩斑斓的菱形纹、谷粒纹、水波纹等图案,下穿紫色蛋浆布六分长大管裤,裤口刺绣与衣服纹样一致。寨老及参加表演的男人们均身穿紫色蛋浆布对襟衣,腰系一条同色侗布腰带,头戴紫色蛋浆布头帕,下穿大管紫色蛋浆布裤,符合侗家人稳沉、淡定的性格。这一道道靓丽的服饰景观,是侗族服饰文化的巡礼,在巡礼中侗家人共同感受着劳动创造的喜悦,这些绚烂多彩,巧夺天工的物态化艺术作品,是侗家人审美文化和审美理想的完美再现。

三、结语

侗族摔跤节以其固有的审美价值和魅力吸引着人们,其独特的审美文化内涵,保持了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反映了侗族人民独特的心理因素,情感特征和审美理想,是一项旨在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延续力的传统习俗活动,用摔跤竞技游戏活动维系民族感情,强化民族认同感,是增进民族情感交融与团结和睦的桥梁纽带,这项以追求身心愉悦为目的民俗节日文化活动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蕴,为繁荣侗族民俗节日文化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龙 迅.萨岁在侗族社会中的核心地位[EB/OL].http://.

[2]龙明莲.侗族摔跤传统体育探秘[J].贵州民族研究,2010(3).

[3]陈丽琴.论侗族节日文化的审美意蕴[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1).

[4]胡小明.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5]胡小明.体育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J].文艺研究,2002(5).





Aesthetic Implication of the Wresting Festival Cultural Activities of Dong Minority

ZHOU Hu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Gui Zhou Communication Polytechnic,Guiyang,Guizhou,550008,China)

Abstract:

Guizhou Li Ping county Shuang Jiang countryside Si Zai village is the original place of Dong Minority’s Wrestling. In a long history, this ancient game has becomed into folk cultural activity with physical culture, music, dancing ,acrobatics and quyi together. The special aesthestic ideal and origi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reflects the spirits communication,aesthestic taste, folk customs and dreams pursuit of Dong People.

第8篇:侗族文化论文范文

广西侗族音乐基础音乐教育

基础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主渠道,建立以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民族情感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一、多彩的广西侗族音乐文化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劳动人民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无论是优美朴实的民歌、色彩浓郁的地方戏曲,还是绚丽多姿的传统民乐,无不体现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自古就有“歌海”“天下民族眷恋的地方”的美誉,同时也有着丰富多彩的地方民族音乐文化。在众多民族音乐中,极具地方特色的广西侗族民族音乐文化更是享誉中外。

(一)侗族的“歌”

“侗族爱唱歌,侗乡是歌海”“饭以养身,歌以养心”,侗族从古至今,无论男女老幼、年长年少,人人欢歌,寨寨起舞,保留着遇事以歌对答、以舞寻偶的传统。在他们的歌咏中,有单声部的“小歌”,多声部的“大歌”,迎客时的“拦路歌”,婚嫁时的“伴嫁歌”,青年人自弹自唱的“琵琶歌”等,数不胜数,以至相互闹矛盾时也用唱歌来理论和解决。

覃乃昌主编的《广西世居民族》中介绍侗族歌谣的特点:“‘饭以养身,歌以养心’,这是侗家的口头禅。唱歌不仅能给人得到美的享受,而且也是侗族青年男女交往恋爱的主要形式,同时还是侗族村寨社交活动的主要内容。侗族民歌表现的范围非常广泛,不管是婚姻喜庆、迎宾待客,还是平时生产劳动、登山赶路,或是在夜幕降临后的木屋下、鼓楼旁,都会听到悠扬的歌声。侗族民歌具有格调平和、旋律优美抒情、曲调唱腔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等特点,可分为合唱歌曲、独唱歌曲、伴奏歌曲等,其中尤以合唱歌曲中的侗族大歌最具代表性。”①在侗族人的心中,歌是生活的伴侣,它可以给人以欢乐;歌是生产劳动的帮手,它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歌是交流感情的桥梁,在歌声中建立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侗族的“舞”

侗族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有芦笙舞、多耶舞、踩堂舞等。娱乐性的芦笙舞主要是在茶余饭后人们相聚在一起,热烈奔放的芦笙齐奏,如雷声震地,汇成一曲大型的交响乐曲;乐手们双手紧握芦笙边奏边摆舞,动作扎实稳健、优美洒脱。表演性的芦笙舞主要有祭祖舞等,这类舞蹈大都是祭奉先祖、神灵,带有神秘色彩。多耶舞是一种人数众多、场面宏大、一领众和的侗族大型歌舞,主要是在大型集会、迎接贵宾或盛大节日中表演,多在鼓楼坪或开阔场地进行。表演时,分别由男女组成一二层至多层的圆圈或横排,男的用手相互攀肩,摇头顿足,边唱边跳;女的手拉手,按节拍抬腿,边舞边唱;歌唱时,女队采用二声部合唱,男队则一领众和,只听到男声雄浑高亢,女声娇柔悦耳,歌与舞配合有序,协调整齐,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当多耶舞进入高潮时,兴奋的观众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舞蹈行列中,同唱同跳。在侗乡,踩堂舞是最受青年人欢迎的,每逢喜庆佳节和稻谷收获或农闲,成年的侗族未婚男女青年汇集在鼓楼欢歌起舞跳“踩堂”,并通过集体“踩堂”共舞的机会找到自己的心上人。参加“踩堂”的少女不但要身着闪闪发亮的蓝靛色礼服,还在头、耳、脖颈、手臂各处戴满银饰,因为这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的无声语言。这种被称作“踩堂”或“踩芦笙”的自娱性、求偶的舞蹈,是以村寨为单位,每个舞圈被人们称作“一堂”。手持小芦笙的男青年与持彩巾或花伞、佩戴银饰的盛装少女,分别站成内外两层圆圈,围绕着低音伴奏的“芒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翩翩起舞,舞蹈动作随芦笙曲调的不同而变换舞姿,每当若干堂舞队同时起舞时,整个舞蹈抒情而细腻,但又不失热烈、潇洒与活泼。在广西三江县《踩堂》的最后,“芦笙曲”此起彼伏,姑娘、小伙子们欢歌起舞,达到高潮,歌与舞构成一片歌舞海洋。

(三)独特的文化内涵

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从古至今,他们叙事、传史、抒情等都通过歌声口传心授。“汉家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这首侗家歌谣把侗族历史文化、伦理道德都融入其中,其精髓在于传承侗族文化。广西侗族音乐文化在其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创立了本民族的传承体系,如歌师、耶师等,他们组成了侗族歌谣的主要传承队伍。可以说,这些传唱者是侗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灵魂。樊祖荫曾称赞“侗族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和骄傲。广西侗族音乐文化更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其中以侗族大歌最为突出”。廖明君在《侗族大歌的文化价值》一文中提到,侗族大歌的重要价值是:“侗族大歌为无指挥、无器乐伴奏的多声部民间合唱,它内容丰富,品种多样,旋律优美动听,演唱美妙绝伦,是享誉国内外的民族艺术珍品,是世界艺术殿堂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最美的天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也为学界的研究提供了较广阔的空间。”②正是由于这独特的艺术特征和重要的文化价值,2006年,侗族大歌入选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作生活中酝酿了醇香的侗家文化:远古的传说、浩瀚的歌谣、享誉海内外的侗族大歌、热情的芦笙舞和多耶舞等,无不闪烁着侗族人民的智慧之光。

二、多元的民族音乐教育

学校音乐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民族音乐文化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学校教育应担负起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面对如此绚丽多姿的广西侗族音乐文化,如何将本土音乐文化资源更有效地融入基础音乐教育之中,这对于引导中小学生领略民族音乐魅力、改善课堂教学结构、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传承和弘扬广西侗族音乐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启迪心智的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是祖先为我们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凝聚着精深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是子孙后代进行音乐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教材。勤劳朴实的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劳动与生活实践中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这些艺术瑰宝集中体现了侗族人民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质和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征。

“乡土音乐进课堂”“唱家乡的歌”,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并发扬其家乡民族音乐,最终达到强化民族意识和增强道德情操的目的;另一方面,我国民族音乐讲究旋律美,着意于用旋律塑造意境,强调音乐作品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整统一,重视作品的审美教育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音乐新课程理念之一“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说明在基础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地方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德育有着强化与辅助作用。让家乡的优秀音乐文化进入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培养他们的性格、意志和品德。地方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通过学习,可加深学生对家乡风土民情、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加强地方民族音乐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而且能使广西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丰富的教学内容

如今很多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程度远远超出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多数学生对民族音乐知之甚少,但对流行歌曲百听不厌。如何使学生对流行音乐喜爱,也对民族音乐有兴趣,实践教学中,笔者以为,应以丰富多彩的地方民族歌曲作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文化,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③广西侗族音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课堂教学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阵地。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将侗族音乐引入课堂,将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学唱《侗家儿童真快乐》《琵琶叮咚唱新歌》《蚂蚁歌》等侗族歌谣和欣赏《侗族大歌》《蝉之歌》,向学生介绍广西侗族的民俗风情和音乐特点,并引导他们把不同的民族音乐与侗族音乐进行比较。此外,还可以通过展示少数民族服饰、举办民俗竞技游戏、学奏民族乐器等活动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三)多样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必须改革教学方式和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展开歌词创编、舞蹈创编、游戏创编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帮助学生充分挖掘侗族音乐文化艺术,加深对侗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如在学唱迎宾曲《拦路歌》时,可尝试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自由表演侗族舞蹈,在歌舞中感受侗族《拦路歌》的热情和侗族人民好客的性格特点;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效的民族音乐讲座;通过侗族歌舞比赛、民族服饰表演等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去感受侗族歌舞的热情奔放、侗族大歌的优美动听以及民族服饰的魅力。另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对于地处侗族地区的学校,可以邀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纯正的侗族音乐,领略独特的侗族音乐文化魅力,体验侗族优秀的音乐文化精髓,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通过以上教学尝试,学生了解了侗族音乐,认识了侗族音乐,感受了侗族音乐,从原来的排斥到慢慢接受、喜欢,这种转变使音乐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让人看到广西侗族音乐传承的希望。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开发本土课程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凸现。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区域课程资源,使其与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学校教育发展服务,成为学校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广西侗族音乐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的探究,笔者更加清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重任,作为专业教师,我们有责任承担起传承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重任,为开创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局面而努力。

注释:

①覃乃昌.广西世居民族[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134.

②廖明君.侗族大歌的文化价值. 南宁新闻网.

③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参考文献:

[1]覃乃昌.广西世居民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2]吴浩,张泽忠.侗族歌谣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

[3]起学敏,李天志.开发本土音乐课程资源的实践探索[J].中国音乐教育,2008(9).

第9篇:侗族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多耶;传承与保护;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164-01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为当代文化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使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出现了困境,如何保护好传统文化是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多耶”――它一直是侗族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并隐藏着侗族文化的基因。由此可见,保护好多耶舞文化就等同于对侗族文化的保护。笔者力图为侗族多耶舞的传承与保护提出可行性的方法和措施,促使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不断推进。

一、侗族多耶舞传承与保护的途径

(一)政府主导、政策保障,加大经费力度。政府在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是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支持,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传统文化保护的工作方针、原则和各项战略部署,使本地区保护工作得以扎实、有序地向前推进。相关部门要建立起完善的保障机制,颁布相关政策法规,并结合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在发展多耶舞传承的同时结合当地发展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活动等开展生产性保护,政府要加大经济的投入,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二)建立侗族传统舞蹈生态文化艺术馆。在各民族,现代生活提高了当地人的经济收入和收入水平,拓展了他们对外界的视野,与传统生活渐行渐远,侗族传统歌舞文化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因此,当地相关部门应建立艺术文化馆,培养文化艺术人才,拓展艺术道路。

(三)培养多耶舞文化继承人并保护传承人,调动积极性。在传统文化中,是否得以传承,传承人是核心。保护好传承人是保护好传统文化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门拿出一定数量的经费来补贴这些传统文化传承人,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吸引传承人,并通过组织开展艺术活动,进一步提升民间艺术家的荣誉称号、社地位及认同感。

(四)在学校里开展侗族多耶舞文化课程。在传承形式中,教育传承是最有力度的。应将侗族多耶舞文化引入当地学校音乐教育的正式课程中,通过对课堂的教育,让更多侗民从小就接触本民族多耶舞的文化。学校教育作为传承多耶舞文化的艺术转化中介,让更多优秀作品和专业的传承人重新回归到民间,将侗族文化不断延伸。

二、侗族多耶舞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多耶”是中国侗族的传统民间歌舞形式之一,盛行于侗族地区从祭祀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多耶舞是侗族人最喜欢的歌舞,透过它的歌舞形式我们可以看到深厚的侗族文化积淀。因此,保护好多耶舞文化传承,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加强了对多耶舞文化的重视,弘扬了侗族文化。通过对多耶舞文化的研究,了解到多耶舞对侗族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措施,挽救了多耶舞传统文化的流失,保护了侗族文化。在多耶舞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凝聚了侗民们重新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与喜爱,增强了民族文化自豪感,而且激励了当地人对本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弘扬了侗族文化。

(二)推动当代多耶舞文化发展的同时,有力地保留了多耶舞传统文化。在传承与保护的话题中,怎样在有力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有效地保护好传统文化,是每一位学者都关心的问题。现代文化的进入,既创造了条件,也使传统文化出现了困境。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好本土文化,倡导文化多样性,增强了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促进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互动,并通过各种渠道,推动原生态文化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原生态文化的价值。

(三)加大了对多耶舞民俗活动的文化价值宣传。近年来,各个民族都设立有代表当地民族风情的旅游点,侗族也不例外,多耶舞在民俗节庆和商业活动中是最常见的,通过对原生态舞蹈文化的展现,多耶舞吸引了各地、各国的旅游者,宣传了侗族文化价值,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本。尽管侗族多耶舞文化备受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多耶舞的传承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更加去重视。

参考文献:

[1]黄小明.侗族歌舞“多耶”的文化变迁[D].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

[2]徐建波.侗乡“多耶”的起源、传承、及现展[D].体育文化导刊,2005.

[3]袁善来.“多耶”与侗族文化[J].文艺评论,2015.

[4]师冠楠.从歌舞“多耶”看侗族民间文化及审美心理[J].大宗文艺,2013.

[5]格桑吾珠.浅谈侗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研究,2015.

[6]莫光辉.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开发与区域产业联动机制建构――以广西三江侗族多耶节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2.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