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精选(九篇)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

第1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

迪伦的拒绝游戏

2016年10月3日,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由瑞典学院选出的5名院士组成)宣布,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歌手兼诗人鲍勃・迪伦,并且前者一直在尝试联系后者,但后者一直没有回应,从而引发全球文化界广泛关注。很多人都在看热闹,以为又一个比肩萨特拒绝诺贝尔奖的人会出现,随之而来的是,迪伦拒绝诺贝尔奖的各种假新闻和戏谑文字充斥于网络。

无论是无心还是有意,迪伦对围观者给予了默契的回应,而且玩起了网络游戏,其个人官方网站在10月18日有了更新:在网页上一处并不显眼的位置――“迪伦的书”一栏下的“迪伦歌词:1961年至2012年”标题上,添加了大写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字样,但是网站又在10月21日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文字移除,似乎在透露,迪伦没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奖。

迪伦的这种半拒半迎、半推半就或欲擒故纵对待诺贝尔奖的姿态可谓前戏十足,但难免不让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心生不快。至少在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看来,是热脸贴到了冷屁股上,不识抬举。随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表示不再与迪伦联系,同时该委员会也有成员表达了对迪伦的不满。评委之一、瑞典作家、瑞典学院院士韦斯伯格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说:“这真是无礼又狂妄,这是以往没发生过的情形。”令学院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

然后,迪伦“拒绝诺贝尔奖”的好戏继续跌宕起伏,高潮频出。就在韦斯伯格公开表示对迪伦的不满后,2016年10月28日,迪伦借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的对其专访表示接受诺贝尔奖,而且态度极其谦恭。迪伦称,获奖一事令他“说不出话来”。获奖的消息令人“难以置信”,而且不可思议,“谁会想到发生这样的事呢”?如果有可能,他一定会出席颁奖典礼。

同时,诺贝尔基金会也证实,迪伦于10月底打电话给瑞典学院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称他“非常重视这一殊荣”。

这些情况或许能解释迪伦为何在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宣布后保持沉默,由于震惊和不敢相信,所以保持沉默。并且,迪伦也表示,瑞典学院的人应该知道,“我确实不够格”。这也好像是迪伦保持沉默的理由,谦虚是颇受人敬重的美德。

事实上,迪伦确实没有参加2016年12月10日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当然,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历史上,也有过其他一些获奖者未能前往出席的情况。但是,达尼乌斯早就表态,“诺贝尔奖是为表彰他们的成就,而非诱惑他们来斯德哥尔摩……无论发生什么,这个奖项属于迪伦”。

现在似乎可以理解为,迪伦的沉默不是在拒绝诺贝尔奖,而是因为震惊和感到自己不够格,相反,他的内心对于获得这个奖项与其他获奖者没有什么区别,视诺贝尔奖为一种殊荣,并且非常重视。

想拒绝但身不由己

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还有过一些人本人表示拒绝或想要拒绝,但出于种种原因难以拒绝,最后不得不接受诺贝尔奖。

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宣布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萧伯纳,但是,萧伯纳先是以这不是自己的光荣为理由而拒绝领奖。后来又对记者称,“这件事情我实在想不通,我想我获奖是因为今年我没写半个字”。

伯纳认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着眼于如何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写出伟大的作品才是一个作家最应该自豪的,奖励和荣誉并不能全面地衡量一个作品。尽管如此,瑞典学院还是对萧伯纳的这种态度给予了高度赞扬,不过萧伯纳还是没有因赞扬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依然拒绝诺贝尔奖。

这个时候,萧伯纳周围的人不愿意了,除了英国皇室出面劝说萧伯纳接受诺贝尔奖外,他的亲戚和朋友也纷纷出面游说,要其接受这一殊荣。也许是感受到他周围环境的巨大压力,萧伯纳勉强同意接受诺贝尔奖并参加颁奖仪式,不过在领奖后却表示:“干嘛要在一个老头子的脖子上系上一只金铃?”

回国后,萧伯纳把奖章搁置在不起眼的角落。后来,他把当时约为8000英镑的诺贝尔奖奖金用来成立一个文化基金,专门用来嘉奖和支持那些贫困的青年作家。萧伯纳认为该奖只不过是“抛给那些已经渡过苦海的人们的救生圈而已”,对于他帮不了什么忙,但能帮助那些还在苦海中的作家。

与萧伯纳相似,爱尔兰荒诞派戏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代表作《等待戈多》)也拒绝诺贝尔奖。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宣布后,贝克特马上躲到小山村当起了与世隔绝的“隐士”。但是记者和政界人物还是找到他,尤其是在政界人物的“威逼利诱”和劝导下,贝克特身不由己地答复瑞典学院:他同意接受此奖项,但由于健康的缘故,他无法亲自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

显然,萧伯纳和贝克特本人想拒绝诺贝尔奖,但他们周围的人不容许其拒绝诺贝尔奖,因此他们不得不接受诺贝尔奖。

真假难辨的拒绝

200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女作家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但后者于2004年10月8日在维也纳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我不会去斯德哥尔摩接受该项大奖。”

原因是,她有“社交恐惧症”。同时,她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获得这一大奖。在得知获得这一如此崇高的奖项后,她感觉到的“不是高兴,而是绝望”。“我从来没有想过,我本人能获得诺贝尔奖,或许,这一奖项是应颁发给另外一位奥地利作家彼杰尔・汉德克的。”

耶利内克另一个拒绝诺贝尔奖的理由是,她并不认为自己的诺贝尔奖是“奥地利的花环”,她与现在的奥地利政府完全保持着距离。果然,2004年12月10日,耶利内克没有出现在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典礼上,但是她是否接受奖章和奖金不得而知。

更有意思的是法国作家萨特,一直被人们视为是真心实意、货真价实的拒绝诺贝尔奖,但事后看来,萨特的拒绝未必是真实的,或者说当时是真实的,但过了很长时间又后悔了。

1964年10月,在得知其被授予当年的诺贝尔奖后,萨特马上起草了一个称为“作家应该拒绝被转变成机构”的声明,于1964年10月22日由萨特在瑞典的出版商委派一位代表在斯德哥尔摩代为宣读。萨特提出两点拒绝理由,个人的理由与客观的理由。个人的理由是,他一向谢绝来自官方的荣誉;客观的理由是,作家不应参与到任何机构中。

对于这份拒绝声明,瑞典学院的反应是:这位荣誉得主已经表示,他不希望接受诺贝尔奖。但他的拒绝并未稍稍改变本奖必须赠予的有效性。不过,在这种状况下,本学院只能宣布颁奖仪式无法举行。

萨特一直被视为诺贝尔奖永远都不能收买的人,但是,这个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变化。若干年后,萨特陷入经济困境,他的律师致信诺贝尔奖基金会,要求把当年的诺贝尔奖奖金汇给萨特,但基金会拒绝了。这个要求是否为萨特本人所授意,不得而知。但也表明,贫困会让一个人的意志和信念转变。因此,萨特是否真正拒绝诺贝尔奖还有相当的疑问。

真正的和被迫的拒绝

在诺贝尔奖历史上,表面上真正拒绝诺贝尔奖的,可能只有一人,这就是越南领导人黎德寿(政治局委员)。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介入越南战争,从1968~1973年间曾与越南(北越)举行多场公开及不公开的巴黎和平会谈。黎德寿曾多次与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秘密会谈,二人于1970年签署了一份停火协议。

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黎德寿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但黎德寿拒绝领奖。理由是,黎德寿认为和平还未到来,美国和南越政府违反了巴黎和平协定。然而,黎德寿拒绝诺贝尔奖涉及的是政治原因,这是否为其自己的自觉自愿的决定,或是否受到某种压力,不得而知。因此,只能说,他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第一个在形式上或表面上真正拒绝诺贝尔奖的人。

在诺贝尔奖历史上还有一些被迫拒绝诺贝尔奖的人,最经典的人物就是苏联诗人、小说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958年10月23日,瑞典学院宣布将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帕斯捷尔纳克后,后者受到巨大政治压力。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称:“反动的资产阶级用诺贝尔奖金奖赏的不是诗人帕斯捷尔纳克,也不是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而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诬蔑者和苏联人民的诽谤者帕斯捷尔纳克。”

于是,帕斯捷尔纳克不得不婉拒诺贝尔奖。他在拒绝电报中说:“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这种荣誉的用意所作的解释,我必须拒绝这份已决定授予我的不应得的奖金。请勿怪!”但是,瑞典学院如同回应萨特的拒绝一样发表声明,这样的拒绝不会改变授奖的有效性。

不^,这样的被迫拒绝显然让帕斯捷尔纳克非常痛苦。帕斯捷尔纳克的儿子说:“那天晚上,我几乎不认识自己的父亲了。脸色苍白无神,眼睛流露着痛苦和疲倦,只是说‘现在说一切都没有意义,我拒绝了诺奖’。”再后来,1989年,帕斯捷尔纳克的儿子替过世的父亲补领了诺贝尔奖。显然,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外力也无法强迫帕斯捷尔纳克拒绝诺贝尔奖。

口头拒绝,行动接受

对于诺贝尔奖还有一种拒绝是口头拒绝,实际上接受,并且引以为荣。

普林斯顿大学邓肯・霍尔丹教授是2016年的物理学奖得主之一,在得知获奖消息后,霍尔丹称,“我认为我工作的价值与是否得到诺贝尔奖无关。我非常高兴能有幸对这个领域做出贡献。我不需要用诺贝尔奖来证明自己。我不需要浪费时间去考虑是否获奖”。

既然如此,不只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就是普通民众也会自然而然冒出一个问题,不需要诺贝尔奖来证明你的工作,你就大大方方地拒绝嘛,为何还要接受呢?这也实际上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表里不一。

不可否认的是,接受和拒绝诺贝尔奖都是一个人的自由和选择,但即便拒绝,也体现出,什么样的拒绝方式更可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包括瑞典学院的各个诺贝尔奖委员会和围观者。换句话说,对诺贝尔奖拒绝和说“不”,也可以追求效果好,并且得体。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还是黎德寿的拒绝更能让人信服,也会得到包括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内的很多人认可,无论其是否在压力下拒绝,因为国家是否统一既是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的主要标准,同时也是一个人最不能回避的环境。

第2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诺贝尔;诺贝尔基金会;诺贝尔奖;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莫言

[中图分类号]G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110-05

1 诺贝尔奖及其由来

瑞典工业化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和实业家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0.21—1896.12.10)出生于斯德哥尔摩,因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逝世于意大利西北部海港城市圣雷莫(San Remo)的乡村别墅。诺贝尔兴趣广泛,爱好众多,他在机械设计、化学、光学、生物学、生理学和文学等方面均有一定建树。1859年诺贝尔的志趣开始转向研究炸药(尤其是硝化甘油,后来他关于爆炸物的所有重要发明都是以硝化甘油为基础的),1863年他取得硝化甘油引爆剂的专利,1867年取得达纳炸药(俗称黄色炸药、安全炸药)的专利,1875年取得胶质达纳炸药(在硝化甘油中加入硝化纤维而制得,可增强其爆炸力)的专利,1887年取得无烟炸药(又称特种达纳炸药、特强黄色火药,其燃烧迅速且无残渣,可用于制造军用炮弹、手雷和弹药等)的专利。诺贝尔一生获得的技术发明专利多达355项,他因生产炸药和在俄国经营巴库油田而积累了巨大财富,被誉为“现代炸药之父”、“炸药大王”和“石油大王”。在个人感情生活方面,诺贝尔三度失恋,长期郁闷孤寂,终生未娶且无子女,他游历过欧美多国,被称为“欧洲最富有的光棍汉和流浪汉”。

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在法国巴黎签署第三份最终版遗嘱,决定将其遗产3323.38万瑞典克朗(当时约合978.3万美元)扣除很少一部分(包括赠予亲友和仆人的137万瑞典克朗、缴纳税金和支出处理遗产的相关费用等)以外的绝大部分3122.50万瑞典克朗(当时约合920万美元)捐出设立一个奖励基金(即后来的诺贝尔基金会,1900年6月29日由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批准正式颁布实施《诺贝尔基金会章程》,该章程此后稍有改动,最新修改版是2000年版),每年以此基金投资所得及其利息作为奖金,平分为五份授予全世界在物理学(Physics)、化学(Chemistry)、生理学或医学(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学(Literature)、和平(Peace)事业方面“在前一年里(此要求从一开始就未完全照办)曾经给予人类以最大利益的人”或机构(限于和平事业),以资激励人们努力促进科学、文学与和平事业的发展。

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负责评选;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卡罗琳医学院(The Karolinska Institute)负责评选;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The Swedish Academy)负责评选;和平奖由挪威(1814—1905年挪威与瑞典同存于一个王国,即挪威—瑞典联盟)议会选出的一个5人挪威诺贝尔委员会(The 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负责评选。1901年12月10日适逢诺贝尔逝世5周年,首届诺贝尔奖分别在斯德哥尔摩和克里斯蒂安娜(1924年复称奥斯陆)颁发。瑞典国家银行(创建于1668年9月17日,在瑞典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在1968年建行300周年纪念时,决定今后每年向诺贝尔基金会捐出与每项诺贝尔奖相同的款项,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自2006年起,其正式英文全称是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即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评选。同一获奖者可以多次获奖。诺贝尔奖一般只授予个人,仅和平奖可授予1~2个机构或1个个人和1个机构,且每年每项奖的获奖者不得超过3人。若是三人同时获奖,奖金分享的方式有二:三人平分;一人一半,另两人一半。有时候诺贝尔奖要保留到下一年度才颁发,如果下一年度仍未颁发,则奖金退回诺贝尔基金会。按照诺贝尔遗嘱的规定,诺贝尔奖不得连续超过5年不颁发(诺贝尔和平奖1939—1943年未颁发,刚好是5年),否则就可能会因违背诺贝尔遗嘱而直接威胁到诺贝尔基金会的生存。如果在规定日期(次年10月1日)以前获奖者拒受或未能兑取奖金支票,此奖金将自动退回诺贝尔基金会。曾有过拒受奖金或政府禁止领取的情况,但获奖者仍被列入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只注明“拒受”字样。不论何种原因过期未领或拒受者在说明其情况并提出申请后,可领取诺贝尔奖状和金质奖章,但不能领取奖金,因为该奖金按规定已退回诺贝尔基金会。

每年12月10日(又称诺贝尔日,即诺贝尔逝世纪念日)是永久的诺贝尔奖颁奖日(唯一一次例外是1920年的颁奖典礼于6月1日举行),当地时间16时30分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和挪威首都奥斯陆市政厅举行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颁奖典礼中所用的白花和黄花必须从圣雷莫空运过来,除和平奖(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颁发)以外,各奖项均由瑞典国王颁奖,奖品计有一份写有颁奖词的证书(奖状)、一枚刻有诺贝尔浮雕头像和铭文的金质奖章(由质量约270克的23K黄金制成)以及一张用以兑付奖金的支票(早期是支票,现在的奖金则通过银行转账支付),颁奖典礼最后在瑞典国歌声中结束。颁奖典礼结束后,诺贝尔奖获奖者及其家人将被邀参加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以瑞典王室名义举办的诺贝尔晚宴,国王、王后和其他重要王室成员将出席,学术界和社会名流也将应邀出席,出席晚宴的总人数现在约为1300人。

2 诺贝尔文学奖概况

诺贝尔在遗嘱中要求把诺贝尔文学奖(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颁发给“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具有理想主义倾向、最杰出作品的人”。诺贝尔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负责遴选。瑞典文学院是1786年3月20日(同年4月5日举行正式成立仪式)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仿照法兰西学术院的模式而创建的。“The Swedish Academy(直译为瑞典学院)”的正式名称既未挂“皇家”的头衔,也无“文学”的限定,比“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直译为瑞典皇家学院)”只少“Royal(皇家)”一词,因此常被人混为一谈,瑞典文学院和瑞典皇家科学院是根据其职责约定俗成的汉译。瑞典文学院的基本任务其实并不限于文学,最初的重点甚至不在文学而在语言学,主要是为了瑞典语的“纯洁、活力和庄严”。该院共设有18位终身制院士(首批院士中的13位由国王亲自选定,其余5位则由这13位院士选出),早期传统上的院士多为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文学家只是少数,且院士中始终有一名法律界权威。自1900年瑞典文学院接受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任务以后,其功能才逐渐向文学方面倾斜,越来越多的文学家被补选为院士,后逐渐超过半数,作为“文学院”终算名至实归。为了评选诺贝尔文学奖,从18名院士中选出5人组成文学奖诺贝尔委员会(The Nobel Committee for Literature,中文常将其俗称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实际上是不妥的,因为文学奖的最终决定权不属于该委员会),内设主席(现任主席是Per Wstberg,1933.11.20—,他1997年当选为Stol 12院士,2004年起接任主席职务)和常务秘书(现任常务秘书是Peter Englund,1957.04.04—,他2002年当选为Stol 10院士,2009年起接任常务秘书职务)各1人,委员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文学奖诺贝尔委员会是瑞典文学院的评奖前期工作机构,主席负责初选(合格提名的长名单和15~20人的半长名单),常务秘书负责决选(5人短名单),最终决选和颁奖的决定权属于全体院士。前一年的9月开始征求文学奖提名,提名于次年2月1日以前必须寄达,评选结果决选到正式公布,一般会有几天的时间差。因Stol 15(女,Kerstin Ekman,1933.08.27—,她1978年当选为院士)和Stol 7(Knut Ahnlund,1923.05.24—,他1983年当选为院士)两位院士先后于1989年和1996年起拒绝参加文学院的活动,故今年只有12男4女共计16位评委参加最后的决选投票,也就是说莫言只要获得不少于9票即可当选。文学奖现大多在10月的第一或第二个星期四(最迟不得晚于11月15日,历史上最晚的公布日期是11月14日)对外公布最终的评选结果。诺贝尔奖所有的评议过程和表决记录都予以严格保密,保密期至少为50年。

诺贝尔奖已颁发了112届(1901—2012年),本文中除表1以外,表2~表12只统计分析诺贝尔文学奖的基本情况,统计数据均截至2012年[1-6]。109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按其主要职业身份可初步分为五大类:小说家62人、诗人29人、剧作家12人、哲学家4人(1908年获奖德国的奥伊肯、1927年获奖法国的柏格森、1950年获奖英国的伯特兰·罗素、1964年获奖法国的萨特,其中罗素多才多艺,集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文学家和社会学家于一身,1950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竟然从未写过文学作品,且首次被提名就获奖,看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也被他哲学思想的深邃和数学成就的超众所折服。著名的“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个问题的“类型论”对20世纪的数学基础研究产生过重大影响)、历史学家2人(1902年获奖德国的蒙森、1953年获奖英国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历史上,出现过2次拒绝领奖的情况[7-11]:①1958年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因国内强大的政治压力而被迫拒绝受奖(刚开始他是欣然接受的),1987年2月他在国内被正式恢复名誉,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1988年在祖国得以首次公开发表,1989年12月9日其长子叶夫根尼在斯德哥尔摩代其领取了31年以前的诺贝尔文学奖证书和金质奖章,但奖金则不能领取(因其早已退回诺贝尔基金会)。②1964年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在得知自己获奖后,当晚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即刻发表声明自愿拒绝接受,理由是他“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3 诺贝尔文学奖中的中国元素

美国女小说家赛珍珠(即巴克夫人,其父中文名是赛兆祥,赛珍珠是她自己依据中国习俗取的中文笔名,Pearl Comfort Sydenstricker Buck,1892.06.26—1973.03.06)自小就随传教士父母生活和工作在中国南方,前后约40年之久,她曾加入中国国籍并自称汉语为其“第一语言”和母语,她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并具有很浓郁的中国情结。1934年她回到美国定居,同情并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其作品大多取材于中国,是关注中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先驱。1938年她因“对中国农民生活丰富而真挚史诗般的描述以及她传记文学的杰作”而荣获当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大地》(1931年,1932年获普利策小说奖)。《大地》、《儿子们》(1932年)和《分家》(1935年)组成其以中国农民命运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大地上的房子》三部曲。

法籍华裔小说家和剧作家高行健(1940年01月04日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祖籍江苏省泰州市,1987年赴德国从事绘画创作,1988年定居巴黎,1997年加入法国籍)因“其作品深具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戏剧艺术开辟了新的道路”而荣获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13],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灵山》(1990年)和《一个人的圣经》(1999年)。

2012年10月11日(星期四)斯德哥尔摩时间13时(北京时间19时)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Permanent Secretary)英格兰德教授正式宣布中国小说家莫言因用“幻觉现实主义”(又译为幻想现实主义、迷幻现实主义、虚幻现实主义或谵妄现实主义,这是莫言独创的一种文学现象,其中文译名尚无定论)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而荣获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国内外评论普遍认为,此颁奖词写得十分精辟到位(顺便指出,国际上魔幻现实主义的英文专业用词是magic realism)。莫言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属于寻根文学,由五部中篇小说《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组成,均创作于1986年,1987年5月由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和《蛙》(2009年12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2011年8月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莫言(原名管谟业)是中国本土作家中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者,他1957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平安庄村(现潍坊高密市夏庄镇平安庄村,1994年高密撤县设市,2001年大栏乡被撤销并入河崖镇,2007年河崖镇被撤销并入夏庄镇)的一个农民家庭,是迄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中出生最晚者,出生最早者则是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德国历史学家蒙森(1817.11.30—1903.11.01),而且蒙森是所有诺贝尔奖获奖者中出生和逝世都是最早者。

4 结束语

本文对迄今所有109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尽而准确的统计分析和归类,有助于人们加深对诺贝尔文学奖及其获奖者概况的了解。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因各种原因而遗漏的世界文学大师主要有左拉(法国,1840—1902)、易卜生(挪威,1828—1906)、马克·吐温(美国,1835—1910)、列夫·托尔斯泰(俄国,1828—1910)、斯特林堡(瑞典,1849—1912)、普鲁斯特(法国,1871—1922)、卡夫卡(奥地利,1883—1924)、约瑟夫·康拉德(英国籍波兰裔小说家,1857—1924)、里尔克(奥地利,1875—1926)、托马斯·哈代(英国,1840—1928)、高尔基(前苏联,1868—1936)、乔伊斯(爱尔兰,1882—1941)、伍尔芙(英国女作家,1882—1941)、瓦莱里(法国,1871—1945)、西凯里阿诺斯(希腊,1884—1951)、布莱希特(德国,1898—1956)、阿赫玛托娃(前苏联女诗人,1889—1966)、埃兹拉·庞德(美国,1885—1972)、马尔罗(法国,1901—1976)、纳博科夫(美国籍俄国裔小说家,1899—1977)、卡尔维诺(意大利,1923—1985)和博尔赫斯(阿根廷,1899—1986)等。

2012年10月11日(星期四)斯德哥尔摩时间13时(北京时间19时)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Permanent Secretary)英格兰德教授正式宣布中国小说家莫言因“用幻觉现实主义(亦可译为迷幻现实主义、虚幻现实主义或谵妄现实主义)结合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而荣获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国内外评论普遍认为,此颁奖词写得十分精辟到位(顺便指出,国际上魔幻现实主义的英文专业用词是magic realism)。莫言(原名管谟业)是中国本土作家中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者,他1957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平安庄村(现潍坊高密市夏庄镇平安庄村,1994年高密撤县设市,2001年大栏乡被撤销并入河崖镇,2007年河崖镇被撤销并入夏庄镇)的一个农民家庭,是迄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中出生最晚者,出生最早者则是19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德国历史学家蒙森(1817.11.30—1903.11.01),而且蒙森是所有诺贝尔奖获奖者中出生和逝世都是最早者。

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今世界文学界的最高荣誉,其影响力非其他文学奖所能及[14-15]。莫言的新近获奖必将在中国掀起一股关注和研究诺贝尔文学奖的热潮,唤起公众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有助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并引发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唐得阳.诺贝尔奖获奖者全书[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

[2]杨建邺.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辞典[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

[3]吴岳添.诺贝尔文学奖辞典[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

[4]王逢振.诺贝尔文学奖辞典[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

[5]肖涤.诺贝尔文学奖要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6]金紫千.诺贝尔文学奖统计分析[J].文学自由谈,1987(1):66-69.

[7]余之.诺贝尔文学奖史话[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5.

[8][法]若利韦,[瑞典]阿司特隆,[瑞典]斯特龙伯格.诺贝尔文学奖秘史[M].[台湾]王鸿仁,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9.

[9]贾文丰.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百影[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

[10]宋兆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传略[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11]汪剑钊.光荣与遗憾——诺贝尔文学奖百年[J].雨花,2001(1):54-56.

[12] 钱琦.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获西班牙国籍[J].外国文学动态,1994 (1):37.

[13][台湾]黄维梁.华文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J]. 文艺争鸣,2010 (11):62-65.

第3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

19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公告中说,由于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所以决定把本年度的物理学奖授予他。许多科学家认为,光电效应的科学意义无法和相对论相提并论。因此,科学家们认为,不是爱因斯坦不够格,而是诺贝尔奖委员会选错了奖励项目。

费米证明经中子轰击产生新的放射性元素

1938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公布,基于证明经中子轰击产生新的放射性元素授予费米诺贝尔奖。争论的焦点不在于费米是否该得奖,而同样在于选择哪项成果作为授奖依据。费米是20世纪杰出的科学家,贡献是多方面的。对此,费米本人也不满意。在颁奖演说中,他指出了自己工作不足的地方:哈恩和斯特拉斯发现,在衰变过程中,放射性铀产生的钡,由此必须重新认识超铀元素。把新元素研究和原子核反应研究一起当做费米获奖的理由,显然不妥。

斯维伯格研究布朗运动

对于斯维伯格的奖,也是持疑义者多。1926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他化学奖,以肯定他在布朗运动研究方面的成就。可是,在颁奖仪式上,斯维伯格演讲时,一句也没有提及布朗运动研究。众多科学家认为,斯维伯格关于布朗运动是一种振动的观点,不可接受。他的科学贡献中最大的成果是发明了超速离心机。这个机械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关键设备,对分子生物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科赫治疗结核病

19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伟大的医生科赫。在世界生物学界,对于选择结核病的研究成果授奖,许多人持异议。1876年,科赫找到了炭疽病的病因;1882年,科赫发现了结核病菌;1884年,他又确认了霍乱病菌;1896年,他在南非战胜了口蹄疫;1898年赴意大利考察儿童疟疾等等。由此可见,这位内科医生在治疗传染病方面确实功勋卓著。但是,作为科学家,科赫的贡献不仅是治疗结核病等传染病,而是确立了现代细菌学的方法,显然,他创立的确认病菌的方法、确定病因的原则都比结核病研究要重要得多。因此,授予科赫诺贝尔奖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选择结核病研究作为获奖的科学贡献是失当的。

选错了授奖对象的诺贝尔奖

19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科学家,一位是加拿大的巴丁,一位是苏格兰的迈克劳德。颁奖后不久,科学家们提出了异议。因为在进行胰岛素实验时,作为所长的迈克劳德根本就不在现场,更激起公愤的是诺贝尔奖把巴丁的真正合作者贝斯排除在外。这是多么的不公平!

192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丹麦的费比格,以肯定他发现了致癌寄生虫。这早已是公认的错误。另一些得主是否确有资格得奖都有疑问。

1918年的化学奖颁给了弗里茨·哈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了毒气,战争中死于毒气的人不计其数。哈伯自己在战后都感到罪孽深重,以至于怕被人认出来而故意蓄起了胡子,并到外国去避了一段时间的风头。

1949年医学奖的共同获奖人之一、葡萄牙人伊加斯·莫尼兹的贡献是开创了脑叶切除手术。但行家认为,他在1936年出版的一本关于脑叶切除手术的小册子对手术效果的介绍含有夸大不实之词。他说手术不影响患者的智力和记忆,而事实上约有一半的患者术后有意识和行动上的障碍,如感情冷漠,行动迟缓,神经紧张,失去方向和时间感等。

1952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只授予了瓦克斯曼,这是违法的。因为早在两年前,美国法院已作出判决,夏芝是瓦克斯曼的全面合作者,他们共同发现了链霉素。对此,美国报刊进行了充分报道。然而,诺贝尔奖委员会居然说不知道。这本身也成了轰动世界的新闻,许多国家把它登在报纸头版头条。

无缘诺贝尔奖的大家

早在诺贝尔奖首次颁奖之前32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的周期排列规律。从此以后,世界上所有科学课堂都讲授这个内容,这是多么巨大的科学发现。可是,诺贝尔奖委员会始终并没有授予他任何荣誉。这位1905年诺贝尔奖的候选人,在1906年又以一票之差与诺贝尔奖失缘。1907年,他告别人世,给诺贝尔奖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现代内分泌学科的创始人厄万斯,33岁就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他不但确定了老鼠的生长激素、周期,而且发现了抗不孕的药物维他命E。这些成就举世公认,诺贝尔奖委员会也承认:“即使与其他人竞争,他失败了,但也是值得获诺贝尔奖的。”可是,值得并不等于现实。

1944年,阿维利证实DNA是遗传物质,这是20世纪生物科学的重大发现,现代生物学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在此之后,建立DNA分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阐述DNA生物合成机理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发明DNA复制技术的科学家也获得了诺贝尔奖。可是,DNA的发现者或确定者始终没有被授予诺贝尔奖。阿维利完成这项惊世之作时已经67岁!当诺贝尔奖委员会认识到他的发现伟大之时,他已经谢世了。

二十世纪未获诺贝尔奖的五大科学发现

由于诺贝尔在遗嘱中只要求将诺贝尔奖用于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中“对于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加之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坚持许多不合理的评选规则,致使20世纪的一些最重大发现并未获得评选委员会的“青睐”。

相对论

根据已公开的诺贝尔奖评选档案资料,在20世纪的头20年里,由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几十名著名科学家一直提名他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但是,当时身为诺贝尔奖评审团成员、1911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加尔斯特兰德却认为,相对论应接受时间的考验,致使爱因斯坦连年落选,直到1921年。

“哈勃定律”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揭示出在无垠的宇宙中,银河系只是“一名小小的成员”。哈勃首次提出,在银河系之外存在大量星系,并认为遥远的星系在其光谱中产生显著的“红移”现象。哈勃的理论认为,“红移”最快的星系就是离我们最远的星系。这也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由于当时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团仍坚持旧的评选规定———天体物理学的发现不在评奖范围内,使哈勃失去获奖机会。

“岛屿生物地理学”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罗伯特·麦克阿瑟和爱德华·威尔逊运用数学研究并创造性进行实地考察后提出,物种是如何移居新领地的理论,使世界科学界为之震惊。今天,自然资源保护工作者运用这一理论,能计算出为保护濒临灭绝物种的生存需要多少栖息地;进化生态学家利用这一理论,对物种构成和物种的灭绝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大陆漂移”理论

球物理学家韦格纳在1915年提出地球陆地漂移的理论时,遭到很多人讥笑,认为大陆漂移说荒诞不经。韦格纳于1930年因进行科学探险考察在格凌兰遇难。后来,一些科学家继承了韦格纳的事业,继续对大陆漂移理论进行研究,并完善了他的理论。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获得有关这一理论无可辩驳的证据时,韦格纳已经不在人世了,他也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第4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

全世界的人恐怕都不会对诺贝尔奖感到陌生,它不仅是奖项设立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传奇的续写,同时也是各相关领域研究前沿的风向标。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学奖、生理学奖或医学奖,还是社会科学领域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抑或是屡屡引发争议的诺贝尔和平奖,每一项奖项的揭晓都牵动着全球上亿人的目光。

1900年诺贝尔奖设立之初,曾严格遵照诺贝尔本人的遗嘱,设置了化学奖、物学理奖、生理学奖或医学奖,以及和平奖和文学奖5个奖项,以表彰科学研究和文化创作方面“在前一年中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之后,1968年瑞典银行在诺贝尔奖项中增设了“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自此诺贝尔奖项便增加到了6项。

诺贝尔在遗嘱中不仅明确指定了所设置奖项的情况,还对颁发奖项的机构做出了明确的说明。审核与颁发诺贝尔奖的机构有4个,其中3个都在瑞典,另外1个诺贝尔和平奖的评审与颁发机构在挪威。增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后,瑞典国家银行也被纳入了诺贝尔的审核与颁发机构。

不过,瑞典基金会在诺贝尔奖的奖项设置、奖金等方面还是非常严格地遵循了诺贝尔生前的遗嘱,虽然在后期增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其奖金的资金来源等都与其他几个奖项有所不同,以显示对诺贝尔本人遗愿的尊重。但是,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未来诺贝尔奖是不是会打破现有格局,而增加新的奖项?虽然各方猜测不断,但是就目前而言,诺贝尔基金会并没有透露出有可能增加奖项的相关信息。

诺贝尔与诺贝尔奖

谈起诺贝尔奖,自然绕不过奖项的设立者――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

他是瑞典著名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和企业家。诺贝尔是一个高产的发明家,一生的专利发明达350多项,当然炸药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项发明。但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曾付出血的代价――他最小的弟弟在液体炸药硝化甘油厂的爆炸中不幸身亡。而令弟弟不幸遇难的那场事故,也令多国政府对液体硝化甘油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使该发明在多个国家遭到抵制,炸药研发的道路更加崎岖坎坷。但这并未打消诺贝尔研制炸药的信心,而是成为推动他不断向前的动力,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炸药的研制成功对于诺贝尔自身而言,是一个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而对于处于工业革命高潮期的欧洲而言,它无疑具有可以造福人类的功效――矿山开采、隧道挖掘、铁路建设等等方面,都需要炸药发挥它强有力的爆炸力,以减轻工人的负担,加快工程建设的步伐。当然,这项发明也带给了诺贝尔巨大的财富。但这位亿万富翁,到最后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财产。对金钱的不屑与对科学发展的重视,最终使他在遗嘱中贡献出自己的全部财产作为基金,并以其利息作奖金,颁发给他设置的奖项的获奖人。他贡献得如此彻底,未给自己亲属留下一分一厘,甚至有律师都替其家属打抱不平,鼓励诺贝尔的亲属就遗嘱的问题进行诉讼以争取利益。

科技的进步当然有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硝化甘油的威力很快被应用到了战场,也有人一度埋怨诺贝尔发明炸药,激化了战争的惨烈程度,但这并非诺贝尔的初衷,也是他始料不及的结果。正如诺贝尔自己所说,“人类从新发现中得到的好处总要比坏处多。 ”

无论诺贝尔最初发明炸药的初衷如何,也无论是历史的大潮选择了炸药的出现,还是诺贝尔本身加速了炸药的现身,炸药这种极具破坏性和杀伤力的发明,已经成为人类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且仍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或许当今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好炸药的威力,同时减少它的危害,这也算是给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的些许安慰。

国人的诺奖情结

获得诺贝尔奖自然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并且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与肯定,而是演变成一个民族的狂欢与自豪感的迸发。遗憾的是,就自然科学领域而言,中国人尚未获得这样的机会来举行一次空前的科学狂欢派对,因为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长达上百年的名单中,华裔很多,而国籍属于中国的科学家却尚未出现。

2012年文学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令国人欣喜不已。但有了诺贝尔文学奖,国人更加期待国内的科学家可以在自然科学领域也能获得诺贝尔奖的认可,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的压力。

欲求诺贝尔奖而不得,令人焦躁不安,无奈之下许多媒体竟和诺贝尔奖得主攀起了亲戚,以缓解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渴望。于是乎中国女婿、无锡女婿、中科大女婿悉数登场。如此说来,那国人拿不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悲伤,定能在长长的亲戚名单中获得抚慰: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籍华人钱永健,就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而曾轰动一时的忘年恋女主角――翁帆,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的妻子;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的妻子也是一名中国女子――刘西姜;2013年,中国诺贝尔奖亲戚的队伍再度壮大,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托马斯・苏德霍夫背后的女人便是一位美丽的江南女子――陈路。

大多数人在看到媒体并无恶意的炒作或网友令人啼笑皆非的调侃时,大多一笑置之。但这无伤大雅的玩笑中,却也隐约掺杂着国人对于诺贝尔奖复杂的情感与焦灼的渴望。这渴望如同一个在追求窈窕淑女的君子,在“求之不得”时“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只是不知道这渴望背后,是否还蕴含着一丝自卑的意味与迫切获得全球认同的无奈。

若说渴望则还停留在情感层面,但如今这种情感上的需求,已经转化为行动上的付出。去年,我国政府开启了一个部级的人才工程――“”。而其中的入选者所被寄予的厚望之一,便是获得诺贝尔奖。该计划涵盖的三个层次中的第一层次,就包含100名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科技工作者。

政府对自然科学寄予厚望、予以重视,自然是好事,这意味着科学家将有可能获得更高精尖的实验设备和其他各种必要的硬件、软件支持。但是否有了这些支持,一定能够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这还很难说。而且,不知道入选“”的科学家,是否会在入选的同时背上思想的包袱,使动力变成了阻力,反而影响了研究的进程。

其实,每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绝不仅仅是凭一己之力就能获得推动人类科学发展的成就的。他们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凝结数代科学家的努力,汇聚无数科学家的工作成果,才能最终获得成功。殊荣虽为少数几人所得,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个庞大的科研队伍。虽然我们未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名单中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但在获奖者背后的支持团队中,却不乏中国身影,例如新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上帝粒子”研究,在其庞大的工程中,就有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天文系教授杨海军的一份贡献,对这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予以重视,应该比攀一门诺奖亲戚更来得实在吧。

趣说诺贝尔奖

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拿诺贝尔奖竟也有家族渊源,夫妻、母女、父女、父子、兄弟悉数上场,可见在科学研究领域一脉相传与协同合作的作用之大。而在诺贝尔奖历史上的“得奖一家亲”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其中最令人敬佩的便是居里一家了。

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这对贤伉俪是人们最熟悉的诺贝尔奖夫妻档。夫妻二人因与贝克勒尔发现放射现象,而共同分享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就诺贝尔奖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值得称道的是,在皮埃尔・居里于1906年不幸被马车撞到离世后,居里夫人――玛丽・居里又因发现钋和镭两种新元素而于19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既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

居里一家的传奇,并没有随着居里夫人的离世而谢幕,他们的女儿伊雷娜・居里挑起了续写家族传奇的重任。伊雷娜与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结婚后,两人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妇,打破了国外女子嫁作人妇后跟随夫姓的传统,而是将两人的姓氏合一,两人更名为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和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两夫妻在1932年发现了中子,后又开始研究裂变现象,并共同分享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家庭的影响或许在一个人的科学道路上至关重要,但一所开放、自由、生机勃发的大学,也是各界精英攀登科学高峰的基石。在诺贝尔奖那长长的名单中,我们发现这些获奖人中有不少是校友,或许这也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一种最具化的体现了。

虽然上述排名,不仅仅局限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奖名单,但十所大学的实力和在全球的影响力,也正在随着其不断加长的诺贝尔奖名单而直冲云霄,令其成为全球学子向往的终极学术殿堂。

第5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

小楼的一层是诺贝尔的办公间、会客室和餐厅。四周墙上挂满了大幅照片和油画,有诺贝尔及家人的合影,显得非常温馨融洽,好像主人刚离开,很快就会折返回来。在通向二层的楼梯旁排列着五六支老式猎枪,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狩猎是诺贝尔最好的休息选择。二层有一个宽大书房,书橱里放满了各种文献和书籍,至今对访问学者开放。在靠近卧室的一个玻璃柜里摆放着一摞诺贝尔的手稿,这就是创立了五个大奖的著名遗嘱。

诺贝尔虽然在此只居住了两年多,但最终遗嘱在这里草就。这个小楼还为遗嘱执行归属提供了佐证。在诺贝尔去世后,由于他生前四处游荡,没有确切的国籍认可,谁来执行遗嘱和管理庞大的基金成了争论的焦点。当时的法国政府以诺贝尔在法生活十八年为由,企图将五个诺贝尔奖项落户法国。这对于热爱诺贝尔的家乡人们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于是诺贝尔生前的一位瑞典人助手,在首都找到一位著名律师和法国政府打起官司。他们查阅了大量法律文件,发现居住地与国籍归属有关,而符合居住地的条件必须有马厩和马槽,没有则视同暂居地,而诺贝尔最后在白桦山庄的居住地恰好符合这个条件,无论诺贝尔在法国还是意大利的居所都不具备该条件。诺贝尔奖最终落户他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

诺贝尔的卧室很小,仅容下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卫生间,床不大,很像没有围挡的婴儿床,睡上去是不容翻身的,否则会掉下去。据介绍,诺贝尔睡觉时生怕血液过多回流到头部,因此他是半躺半卧睡眠,旁边还放了一把左轮手枪,不是自卫用而是睡觉时身体不适用来报警的,足见诺贝尔对于生活的渴望,对于生命的珍惜。当一同来的访问者们在卧室里依次拍照时,我悄声问讲解员:诺贝尔是否在此离世?答曰:否。

谈及诺贝尔之死,多少有一些悲剧色彩。诺贝尔生前一直被心绞痛疾病所困扰,发作时痛苦不堪,当时医生劝他服用硝酸甘油缓解病情。诺贝尔十分震惊。正是这个硝酸甘油使他研制出的炸药让他毁誉参半,甚至在试验中意外夺去了弟弟的生命,致使老父亲终身残废。诺贝尔在一些人心目中成了“贩卖死亡的商人”。他拒绝了医生的建议,1896年患有心绞痛的诺贝尔去世前曾给他的一位同事留言:医生给我开的药竟是硝酸甘油,难道这不是对我一生巨大的讽刺吗?不久之后诺贝尔于当年的12月10日在意大利北部小城圣莫因,突发心脏病溘然长逝。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硝酸甘油,只是人类发明的一个化学物品,没有善恶可言,但邪恶之心便会把它用作杀人的利器,而善良之心则会将之化为救命的良药,这一念之差,决定结果是鲜花还是鲜血,是天堂还是地狱!

环顾整个故居,家具陈设一应俱全,然而却被告知故居中的绝大多数陈设均已拍卖,唯有卧室里的一把椅子是原物,其余都是复制品。这似乎有些伤感的意味。然而,诺贝尔留给我们的岂止是物质可以衡量的?他身后创立的五个奖项,一个多世纪以来激励着无数为人类和平、科学进步、文学创新的志士仁人为之奋斗,忠贞不渝。

在故居的出口处我见有人争相在留言簿上签名留言,便问及我国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先生是否来过这里?得到的回答是: 也许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过于隆重,气氛过于浓烈,瑞典的朋友忘记告诉莫言先生在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值得他拜访的圣地。当时若告诉莫言先生,相信他一定会来的,因为他也是一个念及故乡的人。

第6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对莫言获奖发表的颁奖词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颁出,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该荣誉。他也因此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

据悉,评奖委员会在宣布莫言获奖时说:“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因为他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今年,莫言将获得8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约合114万美元。

李长春致信中国作协:

祝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1日致信中国作家协会,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

李长春在贺信中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他希望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瑞典方:

他的写作源泉并非全部来自马尔克斯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评论说,莫言的创作视野宽阔,几乎涵盖所有领域。尽管他的作品中描写的是自己故乡的小村庄,但让读者感受到的却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莫言作品的水平都很高,难分高下,但《丰乳肥臀》更让我着迷,跟我以前读的所有小说都不同。在我作为文学院院士的16年里,没有人能像他的作品那样打动我,他充满想象力的描写令我印象深刻。目前仍在世的作家中,莫言不仅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瑞典学院终身秘书彼得·恩隆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莫言)写农民,写乡村中的生活,写那些为生存和尊严而挣扎的人民,他们偶尔能取得胜利但大多数时间却都失败了。他写作的基础源于他儿时听到的民间故事,那些常常用于描述他的魔幻现实主义,我觉得实际上是低估他了。他的写作源泉并非全是来自马尔克斯,很大一部分是他自己的,那种从寻常生活中描写出超自然东西的风格,让他成为了一个完完全全原创的叙述者。”

奖项宣布后,委员会与莫言进行了简单的电话交流。被问及会推荐给全世界的大学生自己的哪本书时,莫言回答:“我觉得他们可以先读一读我今年在瑞典出版的《生死疲劳》这本书,它强烈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意识上所做的探索。”

莫言在高密召开会:

“众声喧哗”见真我

在获奖后莫言在高密凤都国际酒店举行了新闻会,他表示对自己的主要作品比较满意,称“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奖项,但不是最高奖项,只代表评委的看法。”他还说自己至今仍用纸笔写作。

“朋友们对我的一些看法,有挺我的,也有批评我的,挺我的也好,批评我的也好,都对我是一种帮助。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才有这种可能性,而在过去平面媒体时代,一个作家不可能知道这么多的人对自己的评价,不知道有这么多的人在喜欢你,也不知道有这么多的人在厌恶你。最近一个时期围绕我跟诺贝尔奖的争论,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事态人情,也照出了我自己。”

“《红高粱》是1987年写的,当时比较年轻,写的时候激情澎湃。这部小说表达了我当时对社会的看法和认识,也许有偏颇的地方,但基本代表我人生态度、社会态度。”

“村上春树也非常优秀,他的能力足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一个作家的写作应该立足于文学,立足于写人,但是作家是生活在社会生活当中的,他描述社会生活也包含了政治、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所以一个关心社会的作家,一个关心民众疾苦的作家,他的描写自然会带有这种批判性,我觉得文学作品批判是一个重要的功能,但是对好的东西也要歌颂,真善美也要歌颂。一个作家选取一个创作题材的时候,必有一种什么样的内在的东西,激发了他强烈的共鸣,然后才可能使他产生灵感,然后才可能使他运笔如飞,然后才可能写出既让作家自己感动,也让读者感动的作品。”

“我这个家乡实际上它是一种文学地理,就是我小说里的高密东北乡跟真实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或者说小说里的高密东北乡是一个开放的高密东北乡,夸张一点的说,我一直想把它写成一个中国社会的缩影,因此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甚至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都有可能被我当做素材拿到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地理上来。”

“诺奖授予我最主要是因为我的作品的文学的素质,因为这是一个文学奖,授给我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我想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的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的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和种族的、族群的局限。”

“影响最深的我想还是中国的作家,最早我童年时期阅读的作品除了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古典文学之外,我还阅读了像《聊斋志异》这样的一些古典的文言小说,因为这样一些作品是跟民间生活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像《聊斋志异》这样的作品,它里边很多的故事在我的家乡也都是在民间口口相传,所以我觉得我从小就是受到了这样一种民间的文化的,民间故事的影响。”

第7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

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No?鄄bel)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该奖项每年奖给那些对社会做出卓越贡献,或做出杰出研究、发明以及实验的人士。诺贝尔奖在1901年第一次颁发。从1902年起,诺贝尔奖每年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

诺贝尔文学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项之一,诺贝尔在遗嘱中说明奖金的一部分“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文学奖的颁奖单位是瑞典文学院。首届文学奖于1901年颁发,得主是法国诗人普律多姆(SullyPrud?鄄homme)。诺贝尔文学奖具有国际性,历史上罗曼・罗兰、萧伯纳、海明威等著名作家均获得过此奖。至2002年止,获奖作家近百名。

本刊将在“文史纵横”栏目陆续介绍部分文学大师,敬请关注!

1、奈莉・萨克斯

【个人小传】

奈莉・萨克斯,瑞典籍女诗人,原籍德国,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富裕的犹太企业家家庭。她父亲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很有文学修养。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萨克斯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兴趣。15岁生日那天,她收到了一份后来改变了她一生的礼物―――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孚的诗集。从17岁开始,萨克斯走上了写诗的道路。1921年,她出版了一本模仿塞尔玛风格的诗集《传说和故事》,并题上“献给塞尔玛”。这部作品得到了赛尔玛的赞许。

1930年,父亲去世后,她就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除了操持家务、管理出租的房产外,她只在报上发表过几首诗。上世纪20年代,她在文坛几乎没有什么声音。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犹太人受到了越来越残酷的迫害。萨克斯在法西斯的这种排犹恐怖中战战兢兢地隐居了7年,并研究了希伯来和德国的神话故事及神秘哲学。随着形势的日趋严重,她们母女俩在走投无路之际想到了塞尔玛・拉格洛孚。在这位女作家的帮助下,她们于1940年5月逃离德国,到了斯德哥尔摩。几乎与此同时,纳粹德国全境内了严禁犹太人出境的命令。

当她们幸运地逃脱虎口来到瑞典时,拉格洛孚却在几个月前去世了。她们举目无亲,言语不通,又一贫如洗,于是萨克斯就去当洗衣妇、抄写员。不过,她很快就学会了瑞典文,以后便以翻译为生。当她不断获悉犹太人遭受迫害和屠杀的悲惨消息时,便又开始写诗。1947年,她出版了诗集《在死亡的寓所》;两年后出版了《星辰暗淡》;1951年出版了用三个晚上写成的著名诗剧《艾利》,这部诗剧曾被多次改编成话剧、歌剧和广播剧等。1957年出版《无人再知道》,1959年出版《逃亡与变迁》。从这两本诗集起,萨克斯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后,她又陆续出版了《无尘之旅》(1961)、《沙上的记号》(诗剧集,1962)、《炽热的谜语》(1964)、《寻觅者》(1966)等。

萨克斯的诗集多次获得德国颁发的各种文学奖。从1958年起,她的作品在世界文坛上得到承认。1966年,她与以色列作家阿格农一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那天正好是她75岁生日。

第8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价值取向;政治意味;民族性;生存境遇;人道主义

众所周知,诺贝尔文学奖由瑞典学院的18名院士在世界范围内评选,目前已历经了116年的评奖过程。由于地域、语言、文化等诸多障碍,评选结果不可避免会有各种各样的缺憾。每年评选结果公布后,总会招致众多评论家的评析论辩,或对获奖者,或对评奖委员会。从评选的情况来看,瑞典学院的几代院士们在诺贝尔遗嘱———“一份给在文学领域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的总框架下,与时俱进,体现着不同时代的评选倾向。20世纪初到“一战”前,评委会主要集中在获奖作品是否体现人类社会的理想方面,要对道德和理性的事、物、人进行赞扬,比较保守。“一战”后到“二战”前,获奖作品一般为鸿篇巨制,具有史诗般风格,体现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战”后,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兴起,评委会的成员在重视文学作品内容和教育意义的同时,重视创新,重视新技巧。进入新世纪更是花样翻新,内容、形式均出现诸多变化。2015年的获奖者是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以纪实文学问鼎诺奖;2016年诺奖奖给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评选过程中,瑞典学院主要强调作家创作的审美性和艺术性。但从实际获奖情况来看,除了文学性、审美性,获奖作品还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典型的民族特色、富有人道主义精神、关注人的生存境遇等比较明显的价值取向。

一、浓烈的政治意味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常务秘书萨拉•丹尼乌斯解释,“诺贝尔文学奖奖励的根据是文学,仅仅如此。它从来不是政治奖项,未来也永远不会是”。事实上,纵观获奖者,众多作家参与政治活动,批评本国的政治生态,而有的获奖者本身就是政治家。俄国作家蒲宁对贵族表现出留恋,对十月革命抵触,且公然咒骂革命。帕斯捷尔纳克因在《日瓦戈医生》中对革命、红军、苏维埃政权持保留态度,其生前处境堪忧。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的索尔仁尼琴受到叶利钦和普金的赞赏,但他在《古拉格群岛》中对俄苏时期尤其是斯大林时期的劳改营、集中营进行了描绘,批评了斯大林及政府的野蛮与残忍、毫无人性。《癌病房》继续批评苏联的极权主义和专制主义。20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列克谢耶维奇批判苏联的政治、军事制度。秘鲁作家略萨投身政治,早年热衷共产主义活动,加入秘鲁共产党,支持古巴革命,后组织秘鲁新政党,1989年至1990年角逐秘鲁总统,可谓政治活动的热衷者。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批评土耳其政府,在文学创作《雪》《我的名字叫红》等作品中涉及政治,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保守派都视他为眼中钉。南非作家库切反对出版审查制度,反对强权,批判种族隔离,寻求自由言说。耶利内克政治立场鲜明激进,反对极权,一直与国内极右翼势力形同水火。出生中美洲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后移居英国的印度婆罗门种姓后代奈保尔,批判矛头始终对准第三世界,对准印度、对准伊斯兰文明。圣•琼•佩斯是因其“诗歌与政治的长期以来的幸福联姻”获奖。再如马尔克斯、萨特、叶芝、品特、赫塔•米勒等诸多作家涉足政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似乎不自觉地倾向那些对本国政治进行激烈批评的作家。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丘吉尔首先是宏图大略的政治家,其次是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奖的政治因素不言自明。

二、青睐流亡作家

与文学创作中的政治因素相关的是作家们的流亡。他们绝大多数经历了“祖国———异国———祖国(异域)”的流亡历程。截至2016年,上述的俄—苏、白俄作家,除肖洛霍夫、帕斯捷尔纳克外,其他几人对苏联及之前的革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抵触而被迫流亡。蒲宁五十岁时流亡法国,并游历欧洲、亚洲、非洲,八十三岁客死巴黎。索尔仁尼琴1945年即被流放哈萨克斯坦,批评苏联的集权主义,1974年被驱逐出境到西德。1975年他到美国后,继续批评自由主义,大骂戈尔巴乔夫,1994年才得以回归故里。布罗茨基1964年被苏联当局定为“社会寄生虫”而入狱,历经磨难;1972年被驱逐出境,到美国教学、写诗;1996年布罗茨基客死纽约。阿列克谢耶维奇出生于“二战”后的乌克兰,长在白俄罗斯,历经苏军入侵阿富汗、切尔诺贝利核泄漏、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她对现实与政治的关注、批判,使得她的独立新闻活动受到限制。2000年阿列克谢维奇迁居巴黎,后曾在意大利、哥德堡和柏林居住,2011年终回明斯克。诸如此类的流亡作家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历史上屡见不鲜。出生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后移居英国的奈保尔,一生都处于无根状态———文化上无根,地理归属上无根。奈丽•萨克斯因纳粹排犹自德国流亡瑞士;赫塔•米勒因罗马尼亚暴政移居德国。库切由南非至英国、美国、南非,最后定居于澳大利亚。仅21世纪前十年的得主,除品特外,其他九位皆为流亡者。他们因政治态度或其他原因主动或被迫流亡。流散历程创作中挥之不去的是被迫害的阴影和流亡的漂泊感。

三、独特的民族性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除了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外,独特的民族性也颇受评委会青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首先是本民族的优秀作家,然后才是世界文学大家族的一员。在他/她们成长过程中,本民族文化血液渗透其中。川端康成以日本的灵魂———物哀之美,艺妓文化、情、色内蕴征服世界读者。大江健三郎着眼于日本社会历史进程、政治事件———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二战”中日军对亚洲人民的伤害、残疾人等社会问题,为人类担忧。莫言为世界读者贡献了《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四十一炮》《丰乳肥臀》《蛙》等独具中国乡土民间特色的佳作。他立足乡野、立足民间,与土地相依,再现乡民们的喜、怒、哀、乐、挣扎、期盼,讴歌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希腊作家乔治•塞菲里斯扎根于希腊的传统文化,用他的诗与散文让世人感受希腊的远古文明与现代山川,思考世界和人类整体命运。沃莱•索因卡家乡尼日利亚的现状、未来———神话祭祀、部族传说、农村破败、物资匮乏、经济疲软、疾病蔓延等,都是他的写作中心。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阿列克谢耶维奇与俄苏生存发展休戚与共,他们或批判或担忧,以人道主义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书写历史与现实。诺贝尔文学奖自20世纪初评选以来,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宗教、文化均发生巨变,灾难与进步并存,东西方文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相互碰撞、融合,使得基于本民族文化特征的作家们有了充分吸收借鉴异质文化的机会。作家们立足自身,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立足传统,积极学习现代创作技巧,使本民族文学走向世界。

四、关注人类生存境遇

工业革命前,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对大自然的攫取掠夺很有限。之后,受经济利益驱动,人类越来越肆无忌惮,毫无节制。现代科技进步使得人类文明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也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关注本民族生存境遇的同时心系人类的整体生存境况,作家们着眼于人类未来,反思践踏自然的粗暴行径。我国学者聂珍钊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认为,在任何时候,作家的良知和道德责任都是不可推卸或缺席的。海明威亲近自然,描述自然,以极大的热忱拥抱大自然。《乞力马扎罗的雪》中与大自然隔离的男女主人公精神失落,回归大自然后,又重归平静。海明威不仅书写人与自然,更反思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老人与海》是著名的海洋生态作品,桑迪亚哥以大海为生,但他从来不把大海当作对立面去征服,不为了经济利益滥捕滥杀。艾略特《荒原》中战争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人的精神世界也被破坏殆尽。赛珍珠《大地》中王龙、阿兰与土地相依相偎,大地始终是他们的母亲。斯坦贝克笔下大自然神秘莫测,人对自然越敬畏,人与自然就越和谐。在顿河流域成长生活的肖洛霍夫更是把创作与自然融为一体:战争破坏自然,破坏人伦亲情;自然有灵性,人有本性,两者相互尊重则世界和谐。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切尔诺贝利的哀鸣》中忠实详细地记录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灾难: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生存受到极大威胁。库切的心中永远有一块“农庄”。在《动物生命》《等待野蛮人》《凶年纪事》中,库切对人类虐待动物的行径进行批判,期望人类消除自我中心,与动物、与大自然平等相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关心自然,关注人类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反思人类中心主义,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人与人互助,呼吁人与自然和谐,于悲悯中满怀希望期待良好的生态关系能够重新被铸就。

五、人道主义情怀

第9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范文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理查德・赫克、根岸英一和铃木章3位科学家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主席拉尔斯・哲兰德说:“有人告诉我说,目前25%的合成药品都由这三种反应中的一种制成,因此,他们的发明对制药工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结果后,许多研究人员都说,“这个结果不意外,3位科学家获奖是众望所归,他们的成果现在应用得太多了”,国内外化学界近乎人人皆知。

理查德・赫克:

获奖不会改变我的生活

理查德・赫克得知自己的获奖消息后,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表示,非常高兴能够获奖,不过,获奖可能并不会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因为我太老了”。

理查德・赫克以“赫克反应”而著称。赫克1931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1952年、1954年分别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有机化学系碳正离子研究的权威代表人物绍尔・温施泰因,随后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后。

1957年,他在美国工作期间,研究屡出成果,使得他1971年成为特拉华大学化学和生物化学系的教授,直到1989年退休。2006年,他被授予赫伯特・布朗(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合成方法创新研究奖。

根岸英一:

获奖是我20岁时立下的宏愿

现年75岁的根岸英一195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获有机化学的理学学士学位,1960年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研究生,并于1963年获得博士学位,于1966年攻读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后学位,师从已故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布朗教授,1979年留校研究任教至今,因发现以自己姓氏命名的“根岸反应”而闻名学界。

根岸英一是一位极具个性的科学家。2007年回国的湖南大学化工学院教授谭泽,从攻读博士到博士后跟随根岸英一整整10年。据他介绍,根岸英一从来不看电视,还是个计算机盲,一直保持着半个世纪前的生活方式。若要用计算机发邮件与人联络,他只能写在纸上,让秘书输入计算机。他根本不关心外界的变化,一些最新的消息出来大约两年过去,他才可能知道。

根岸英一接受CNN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听到自己获奖的消息时非常高兴,他说:“从20岁起,获得诺贝尔奖就一直是我的梦想,现在终于心想事成。”根岸英一表示,他会将诺贝尔奖金用于后续的研究中。

铃木章:

希望获奖激励年轻人投身化学事业

现年80岁的铃木章出生于日本北海道,并在北海道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现在是该校荣誉退休教授,他因发现“铃木反应”而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