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坡技术论文范文

护坡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护坡技术论文

第1篇:护坡技术论文范文

1.1原方案分析

挂网喷播防护和框架锚杆防护(锚杆混凝土框架+混凝土空心块+喷播植草)为两边坡处的原方案。

1.1.1挂网喷播防护

挂网喷播主要应用于土质边坡及沙石土混合型边坡,特别是土质贫瘠的较矮路堑边坡和土石混填的路基边坡,一般不超过1:1.25,常用坡度1:1.5,试验证明:当坡面角为45°时,如果并且在草皮形成之前,对于挂网喷播(平面网)防护来说,一般的挂网植草垫的同土阻滞率约为74%;而挂网植草垫固土阻滞率在坡面角为60°的情况下一般都为0%,这样的情况下,同土作用就已经失去了。所以当边坡坡面角较大时,不宜使用挂网喷播防护。

1.1.2框架锚杆防护

对于锚杆混凝土框架植草防护来说,一般的适用情况如下,包括岩石路堑边坡、以及边坡高度较大、稳定性较差的土质边坡。这样的情况下,非预应力的系统锚杆往往采用于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以及坡体中无不良结构面的情况下;预应力锚索则往往采用于滑动面(或者破坏面)的土质边坡和岩石路堑边坡,以及边坡中存在不良结构面的情况下。

1.2改善方案

1.2.1K58+500边坡

这里考虑到K58+500处风化土质边坡的情况,表1为两种组合防护方案(,这些都是在工程实际情况的实地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保证边坡稳定性基础上,还能满足景观观察的需要。

1K58+500和K62+500处边坡防护

1.1原方案分析

挂网喷播防护和框架锚杆防护(锚杆混凝土框架+混凝土空心块+喷播植草)为两边坡处的原方案。

1.1.1挂网喷播防护

挂网喷播主要应用于土质边坡及沙石土混合型边坡,特别是土质贫瘠的较矮路堑边坡和土石混填的路基边坡,一般不超过1:1.25,常用坡度1:1.5,试验证明:当坡面角为45°时,如果并且在草皮形成之前,对于挂网喷播(平面网)防护来说,一般的挂网植草垫的同土阻滞率约为74%;而挂网植草垫固土阻滞率在坡面角为60°的情况下一般都为0%,这样的情况下,同土作用就已经失去了。所以当边坡坡面角较大时,不宜使用挂网喷播防护。

1.1.2框架锚杆防护

对于锚杆混凝土框架植草防护来说,一般的适用情况如下,包括岩石路堑边坡、以及边坡高度较大、稳定性较差的土质边坡。这样的情况下,非预应力的系统锚杆往往采用于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以及坡体中无不良结构面的情况下;预应力锚索则往往采用于滑动面(或者破坏面)的土质边坡和岩石路堑边坡,以及边坡中存在不良结构面的情况下。

1.2改善方案

1.2.1K58+500边坡

这里考虑到K58+500处风化土质边坡的情况,表1为两种组合防护方案(,这些都是在工程实际情况的实地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保证边坡稳定性基础上,还能满足景观观察的需要。

对于一级碎落台自然式栽植观赏性来说,这包括有灌木及地被植物黑心菊等;而对于二级碎落台以上自然式来说,则一般应该栽植适应性较强的灌木以及种植迎春、蔷薇等垂枝植物,还有就是,应该对于在碎落台上下部栽植地锦问题进行注意。刺槐、山杨、旱柳、沙棘、杏、云杉弹子松、榆树、刺槐一般往往是挡墙端头进行遮挡裁植的树种。

2其他土质边坡防护分析及改善方案

关于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方式,可以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选用土质边坡的防护形式。

2.1植草防护

为了达到减少坡面土体冲刷,降低雨水,从而保证公路绿化效果的目的,在实际调查基础上,采用的植草防护措施主要是利用配合混凝土预制块或块片石的综合防护技术。对于观赏性要求较高的路段,包括服务区站点附近的公路边坡或者立交区匝道高边坡等特殊要求的边坡,这种植草综合防护尤其适用。

2.2骨架植物防护

作为一种常用的一种综台防护方法的骨架植物防护,主要是利用在框内进行种草、铺草皮的防护,并且一般来说框格是由混凝土、浆砌块(片)石等骨架做成的。

对于护坡植物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草地早熟禾、紫羊茅、紫花苜蓿、无芒雀麦、冰草、小冠花等等,而花卉为地被菊或当地的野花。花灌本为丁香、连翘等。

对于植生带来说,一般具有、种子肥料不易移动以及播种施肥均匀特点,也就是说种子、肥料、无纺布综合为一体,这样对于运输和现场施工情况,采用捆卷包装更为方便。

3叠拱及窗式防护方案分析及改善方案

3.1叠拱防护

这里采用K107+000~K128+120为例子进行说明,其中,草灌结合普通喷播对于叠拱边坡二层以下(含两层)是原来方案的设计,普通喷播主要对象为灌木为主。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叠拱防护则是由于某些地方的地下水过大而冲毁。所以,改善方案则为利用叠拱防护方式而进行的二次修补,这样就可以进行相关的绿化防护工作,达到,稳同边坡、上侧排水功能;同时,爬藤植物应该在叠拱边缘种植,还应该遮挡圬工材料。

3.2窗式防护

植生袋绿化方案原来为窗式护面墙,这里,一根锚杆固定每个植生袋,同时直径为8mm的锚杆的深度为20~30cm,地锦一般在沿窗式护面墙内侧栽植。存在的问题则是视觉效果得到影响,主要是因为窗式护面墙圬工面太大,同时也说明了窗室内填土不够。改善方案则是应该在栽种攀爬植物以遮盖墙体圬工的同时,当然范围是在在修建的窗式护面墙窗室内,还应该对于未施工的窗式护面墙边坡高度不大的情况下,修改成拱式或其他少圬工护面形式。

4其他石质边坡防护分析及改善方案

可以对于稳定的石质边坡不改变原貌,不进行人为防护。另外,最好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对于边坡进行开挖施工,这样就能够充分展示岩体的结构、纹理、质感等,个性的自然美也就相应的被展现出来。

第2篇:护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态护坡;传统钢筋混凝土护坡;低碳;节能减排;环保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DENG Shao-yun

(Xinjiang Applica and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Kuitun Xinjiang 833200, China)

【Abstract】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rawbacks of traditional slope protection works, pointed out the necessity of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the importance and feasibility of further explained the meaning of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concepts, types and selection principles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status quo of 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 pointed out the lack of ecological slope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and finally to ecologica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slope indicates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Ecological slope protection; Conventional reinforced concrete slope protection; Carbon; Energ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0 引言

边坡工程在土木工程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边坡工程是保护土木工程的主体工程的主要举措,边坡工程处理得好,则主体工程安然无恙,边坡工程处理不当,则会出现:山体滑坡造成泥石流、大堤沉陷、管涌、公路路面或桥梁或建筑物倒塌等一系列工程事故。故边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踏实处理好边坡工程,事关整个工程的安危及正常功能的发挥。

边坡的护理方法非唯一,但道路或传统钢砼护坡具有严重的缺陷性:消耗大量的资源、消耗钢材和水泥、工程浩大、工作量极大、成本很高、耐久性能差、局部修补牵涉全局、施工不便且因工程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严重污染环境,不能种植植物和花草,难以绿化,最终很大程度破坏原有和谐的生态环境。

故探究基于低碳理念的生态护坡方法势在必行,生态护坡也就是在这种呼声中诞生。

1 生态护坡的内涵

生态护坡是利用优良植物的自然生长将边坡岩土进行固结和团集于植物根系周围,以达到钢砼护坡相同和相应的护坡效果。其目的既要达到土木工程边坡稳定、稳固功能,又要达到恢复工程所在地域的系统生态平衡。

生态护坡方法较多,但从大类来分无外乎两种:植物护坡和植物工程措施复合护坡技术。植物护坡主要通过植被根系的力学效应和水文效应来固土、防止水土流失,在满足生态环境需要时,还可造景。植物工程措施复合护坡技术则是通过在铁丝网网间、碎石间、混凝土连锁块等间隔土中种植植物(这些植物一般要求根系发达、便于生存与繁殖),通过植物的生长和工程措施共同作用将边坡土层固定,并前期(植物没有长成之前)通过工程措施达到固土作用,后期(植物长成后)主要通过植物的根系生长固土作用将工程边坡土层牢牢箍住,并通过植物的生长将这些铁丝网、碎石、混凝土连锁块等工程物件进一步加固、稳住,使之与边坡土层混为一体,达到良好的护坡效果。

生态护坡到底采取何种,应有一定的原则,就是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工程要求、经费预算、成本效率、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等等因素后最终选定。

2 发展历程与现状

因认识到传统钢筋水泥混凝土工程护坡的弊端,20世纪30年代,植被护坡始于中欧,并迅速在欧洲得到发展,并在60年代,开始推向世界许多国家,目前,美国在该方面的成就很大,植被广泛用于陆地景观提岸和交通线路土坡的稳定。在亚洲,日本是走在前面的,20世纪50年代就开发采用外来草种的植生盘用于道路坡面,60年代开始铺草皮、栽树苗来治理荒坡,70年代开发了纤维土绿化方法并沿用到今日。近年来,绿化网防护、厚层基料喷射、植被型混凝土等已经广泛应用于边坡防护。

国外学者对根系固坡作用的力学机理研究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非常重视,他们分别采用室内外直接剪切根系与室外拉拔根系等方法研究植物根系对岩土体抗冲刷、抗侵蚀性能以及加固边坡的力学机理。Turnanina[1]研究表明,根强度与根直接成反比,须根较粗根更有利于土壤加固和抗剪,为在边坡上种植草本植物提供了理论基础;Tsuruta[2]研究指出植物垂直根系能增强土体抗剪强度;Gray[3]研究认为植物根系通过提供土体的内聚力来增强土体的抗剪强度,而对土体的内摩擦角影响不明显。Cazzuffi[4]等先后建立了土壤―根相互作用的力学平衡模型,得到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加量与植物根面积比正比。Kazutoki Abe[5]通过观察植物根的变形与土体剪切区的变化发展,得到根系对边坡抗剪强度影响公式。

我国先人很早就利用植被对边坡和河岸进行加固和保护,但理论阐述欠缺,生态护坡理论与技术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伴随交通等基础建设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护坡才逐渐得到推广,理论和应用研究才开始起步。

张俊云等[6]借鉴日本客土喷播防护技术,进行了以土壤为主要材料、硅酸盐水泥为粘结材料的喷混植生试验,并取得一定的效果;许文年[7]所开发的植被混凝土边坡绿化技术以及张季如[8-10]所开发的ZZLS绿色生态防护材料技术与喷混植生技术较为相似,从草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护坡、草种发芽和幼苗生长前期养护等方面,介绍了这种技术的特点,并提出利用该技术进行边坡侵蚀防护、绿化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且对生态护坡材料的本构关系进行了研究。宋云[11]认为植被护坡作用机理是根系的存在提高土体的黏聚强度、根系与土体间的摩擦,从而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并提出了植物根系固土的理论,有浅根加筋理论和深根锚固理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护坡的涵义得到了扩充,实施过程中可能不是将植物种植于原生土壤上,而是将植物种植于适当的人工基材(用水泥、土、腐殖质和水混合而成)可以提高对边坡防护的功效,为此,周中[12]经正交试验研究发现,基材组分中的胶凝材料―水泥较为关键,取很大的作用。

生态护坡工程的实施中,关键在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在边坡土壤上自然生长的植物中去优选优质植物是一个有效的研究方法,即植物边坡生态恢复适应性则是优选考虑的关键因素。孙乔宝[13]本着这个原则,通过植物生长试验,在云南安楚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生态防护工程中的植物选择取得成功。

汤毅[14]认为生态护坡能充分改善生态环境,减弱岩土体风化作用、冻融作用、热效应及冲刷效应,从根本上改善边坡环境,其优势在于:植物枝叶可以降低雨水对坡面的冲击、冲刷,植物根系可以固土,提高坡面的抗冲能力;植物根系可以固土护坡,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有利恢复自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改善景观。

毛伶俐[15]对生态护坡中植物根系进行了力学分析认为,植物根系的抗拉强度随长度的增长而递减,梯度较小而相关度较弱,且与根数量成正相关关系;植物根的存在提高土层的抗剪强度从而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植物根系在不同情况下对土壤抗冲刷性能明显提高。

各种生态护坡其功效如何,如何评价,这需要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及其体系、提出适当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沈守权[16]首先对生态护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公路建设项目中的不同生态护坡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并确定了一个模糊量值来衡量各种方法的优劣。

生态护坡的实现形式有多种,工艺各异,工程量不同、功效也不同,于冬梅[17]开展了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效果研究,研究表明应该多种工艺复合使用,针对有代表性的边坡,最好是绿化种植前期挂网喷播、普通喷播、土工格栅、草棒技术、草包技术的生态防护及景观效应较好,后期松林穴植、草棒技术、普通喷播、藤本护坡的效果较好。

边坡的坡角对生态护坡的效果影响很大,陈亿军[18]为研究分析生态岩土力学护坡及一定雨强条件下坡面的产流产沙的演化规律,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坡度的各种工况下,边坡的侵蚀产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其研究结果说当坡度为35°左右时,产沙最多,这个结果值得再度深究。

3 结论与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增大,社会的飞跃发展。水利土木市政工程的不断扩张,边坡工程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化,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执行、生态危机的觉醒、环保意识的增强,水利土木市政等工程中边坡的护理,越来越采用生态护坡方法,而摒弃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护坡方法,这种基于低碳理念的生态环保绿色护坡工程的实施,不但大大地减低工程造价及成本,并延长工程使用寿命,提高工程效益和建筑物的功能,同时也增加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度和美化工程环境景观。并从长远利益来看,将进一步改善工程所在的周围环境的微气候,修复和改良工程所在地域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国因贯彻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和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护坡在工程上的应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推广,研究成果也不少,工程应用实例也越来越多。但在生态护坡领域的研究,其成果主要集中于水土保持和植物根系对土体固结力学作用方面的研究。而对于植物生长于边坡土壤上,根系、土壤及土壤中所有的生命与非生命环境系统所发生的物理、生化特性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对边坡的防护效果的影响特性和影响程度,以及生态护坡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特征尚存在研究空白,需要深入开展研究,以探究清楚生态护坡的物理、生化机理,以便从理论上优化筛选用于生态护坡的植物及植物护坡基材的配置和工程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施工工艺。此外,对于各种生态护坡的功效评价指标正确选择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评价模型的合理构建还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Turnanina. Nature and extent of macropores in forest soil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subsurface water movement[J]. USDA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 NE-192.p33.

[2]Tsuruta. An evaluation of tree-root effect on slope stability by tree-root strength[J]. Jpn. For.Soc. 1969,69.

[3]TGray,Sotir. Biotechnical stabilization of steepened slope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N1474,1995:23-29.

[4]Cazzuffi, Daniele, Waldron, Enrico. Contribution of vegetation to slope stability: An overview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carried out on different types of plants[J]. 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 n130-142,2005:1617-1628.

[5]Kazutoki Abe, Robert R, Ziemer. Effect of tree roots on a shear zone: modeling reinforced shear stress[J]. CAN.J.FOR.RES.VOL.21,1991.

[6]张俊云,周德培,李绍才.岩土边坡生态护坡研究简介[J].水土保持学报,2000,20(4):36-38.

[7]许文年,叶建军,王铁桥,等.南方岩质坡地生态恢复探讨[J].水土保持学报,2003,10(4):238-241.

[8]张季如,朱瑞赓,夏银飞,等.ZZLS绿色生态护坡材料的强度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9):1533-1537.

[9]张季如,朱瑞赓,祝文化.生态护坡材料在路堑边坡侵蚀防护中的设计与应用[J].华东公路,2004(3):66-68.

[10]张季如,夏银飞,龚友丽.生态护坡材料本构关系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8):36-38.

[11]宋云.谈植物固土的边坡稳定机理[J].森林工程,2004,9(20):125-128.

[12]周中,巢万里,刘宝璨,等.岩石边坡生态种植基强度的正交试验[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6):1112-1116.

[13]孙乔宝,甄小云,李文龙,等.云南安楚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生态恢复植物适应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22(8):34-36.

[14]汤毅.纤维网植被生态护坡技术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6,32(1):60-62.

[15]毛伶俐.生态护坡中植被根系的力学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7.

[16]沈守权.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公路建设项目生态护坡评价[J].中国水运,2008(9):209-210.

[17]于冬梅.宁常、宁杭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及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

[18]陈亿军,孙可明,赵颖.生态护坡条件下坡角对边坡产流产沙规律影响的试验研究[D].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21(4):55-59.

第3篇:护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 研究分析 技术发展 技术研究

1 引言

在当前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明确技术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的指导宗旨对于后续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在实践当中还应当加强对此方面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在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不仅应当加强对相关技术方式的分析,同时还应当很好的对其中的理论实践进行指导,以更好的实现工作的增强和创新改进。

2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原则概述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层面和技术的核心指导思想等进行分析,可以明确技术发展的基本环节。下文将针对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的影响层面等进行分析,旨在更好的实现相关工作理念的增强和技术的完善。

深基坑的土方开挖原则应用在深基坑土方施工之前,需仔细定夺挖土的方案以及施工组织情况,并按照“开槽先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多挖”的原则进行施工。良好的观测体系在有突况发生时发挥了巨大作用,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深基坑边坡变形的大小、周围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线变形大小都是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的,一旦发生异常的情况,不符合设计时的允许范围, 加强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前期的材料配合控制相当关键,在实践之中不仅应当明确配合控制的原则,同时还应当严格的按照相关施工标准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以实现施工控制效益的不断增强。

在实践的施工之中应当严格的按照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的样式以及施工的需求进行严格的筛选。应当选择合乎规定的施工材料,并且在条件充分允许的基础之上使用最佳的材料。

3 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设计

明确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的应用重点和设计的难点,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后期技术不断整改的关键点,所以在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还应当着重的加强对此环节内容的分析和细致的研究。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正日益增加,对土地的利用率也在不断的增加,两个工程之间的距离也特别近,所以在对深基坑的边坡支护时,必须要考虑到许多的可能影响施工的因素,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最理想的举措。针对工程的特点制定工程的质地报告,还要与现场的勘探结果相结合,参考相关的文件。首先在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周边的建筑类型进行有效的了解,对建筑的分布大致的了解,对地面的设施进行了解的远远不够的。同时要对地下的管道的交错及设置进行查明,在保证施工完成的条件下,还要对场地的土样进行分析。在相关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开展的过程之中应当进行科学性的规划和设计分析,合理的进行施工控制管理,对于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过程之中所使用到的材料等应当进行严格的技术检查分析,应当对不良情况所产生的原因以及控制的技术方案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并且加强相关技术布局形式的研究,对于建设之中的机械荷载情况,同时对防治过程当中应当注重的思想原则以及主要的工作流程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应当进行科学的、全面的、准确的评估分析,真正意义上促进施工效益的全面改革。

4 施工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当前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项目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相对应的,其中针对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也不断的凸显出来。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的控制是评定施工好坏的关键性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标准。一个方面加以分析,当前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于整个项目效益影响重大,另外一个方面进行分析,当前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控制的效果不够理想,在今后还应当通过具体措施和途径的实施,以更好的促进控制水准的增强。施工之前,就要做好基坑以及周围的勘察工作。(1)勘察岩土;在勘察阶段要对深基坑以及场地上的岩土进行勘察,普遍做法就是在开挖的边界外挖出一些勘探点,如果下面是软土就要适当扩大勘察范围;然后按照一定规则选择勘察点,通过勘察得出需要的相关数据。每两个勘察点之间要间隔15到30米,如果底层的变化比较大,就要适当增加勘察点。(2)勘察水文地质;要实地勘察深基坑土质下的含水层,包括了静止水位与视见水位,以及水的动态变化与补给情况,和附近的水体连通情况等等,这些都关系说施工后土质的移动,十分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在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过程当中导致出现不良情况的原因较多,常见的诸如对于现场的施工控制管理不到位,当前公路与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于整个项目的效益影响重大,对于施工过程当中的准备工作不到位等等,在今后要想真正意义上增强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控制的水准,需详细的分析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控制的核心环节,同时对防治过程当中应当注重的思想原则以及主要的工作流程等进行集中性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相关工作的改革和创新。还应当从上述层面着手制定出完善且健全的政策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工作的整改和创新。在实际操作中,支护上的支撑大都是采用大直径圆钢管或者使用大规格H型钢。为了降低挡墙变形,还要对支撑加上预顶力。

5 结语

总的来讲加强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分析意义重大,正如上文所阐述到的,为了更好的提升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益,提升城市土地的容积率,并且更好的满足相关国家制定的政策和规范,还应当加强对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的分析,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重点和难点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技术的指导思想和相关技术理念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旨在更好的实现相关工作的整改,更好的促进技术的发展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之中。

参考文献:

[1]宋玉峰.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275.

第4篇:护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模式;技术特点

Discussion on Plant Ecological Model Based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Zhaoqing Region

Li Xue-wei

(Four city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SihuiGuangdong526200)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il erosion in our region, the causes and the principl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measures of water conservation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measures in order to form a good ecological syste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model, this paper will help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engineering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 order to build a pleasa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Ecological model;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1. 引言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是我院的主要专业之一,工程设计普及到肇庆地区各个市县。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基本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水土保持工程呈现量大面广,设计工程所形成的成果,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在水保设计中不断地要求引入新概念、新措施,以构筑宜人的生态环境。经查阅了相关资料获悉:我国目前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侵蚀遍布全国,而且强度高,成因复杂,危害严重,水土流失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环境问题。过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大都是注重工程措施,却忽略了植物生态措施,如何形成具有良好结构水保生态系统,值得深度讨论(图1、2、3、4)。

图1水土流失是环境的最大问题 图2采土场水土流失状况

图3道路开挖引起的坡面崩塌图4取土场裸岩风化

2. 水土保持的生态模式

开发建设通常会直接扰动土壤、破坏植被,减少了绿地面积,或使原有完整绿地破碎化,直接或间接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因此,保护和恢复重建植被是建设项目水保工作的核心任务,而人工重建主要是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的种类成分和群落结构特点,建造并推动植

物群落的顺行演替,以尽快形成为周围环境协调的稳定植物群落。近年国内外兴起的“生态工法”、“植被生态工程”等,成为当今工程水土保持的趋势。

2.1生态模式中的必要工程措施。

(1)生态模式强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的有机结合,最终发挥植物群落的作用。对开发建设项目在基建施工和生产运行中由于开挖地面或堆置弃土、弃石、弃渣等形成的不稳定边坡,首先应采取必要的固土护坡工程措施。护坡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种(图5、6、7、8):

图5厂房背山分层护坡绿化图7植被护坡效果

图6阶梯护坡绿化图8护坡面铺草后一年效果

A.对边坡高度大于4m、坡度大于1.0:1.5的,应采取削坡开级工程;

B.对边坡小于1.0:1.5的土质或沙质坡面,可采取植物护坡工程;

C.对堆置物或山体不稳定处形成的高陡边坡,或坡脚遭受水流淘刷的,应采取护坡工程;

D.对条件较复杂的不稳定边坡,应采取综合护坡工程;

E.对滑坡地段应采取滑坡治理工程。

(2)常用的工程护坡措施有干砌石护坡、浆砌石护坡、抛石护坡、混凝土护坡、喷浆护坡、胶泥喷涂护坡、灰浆或三合土等抹面护坡、锚喷护坡、锚喷网护坡。常用的植物护坡主要包括种草护坡和造林护坡,前者适用于坡比小1.0:1.5,土层较薄的沙质或土质坡面,可选用生长快的低矮葡伏型草种。后者适用于坡度10°~20°,在南方坡面土层厚15cm以上、北方坡面上层厚40cm以上、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宜采用深根性与浅根性相结合的乔灌木混交方式,同时选用适应当地条件、速生的乔木和灌木树种。在坡面的坡度、坡向和土质较复杂的地方,将造林护坡与种草护坡结合起来,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或藤本植物o坡/更多情况下是采用工程护坡与植被护坡相结合的综合护坡工程,包括砌石草皮护坡、格状框条植被护坡、三维网植草护坡、纤维土等厚层基材喷射绿化工法护坡等,具体应用各种植物与工程措施时应该综合考虑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图9、10)。

(3)据报道:日本的各种地面绿化工程享有盛名,值得我们在建造坡面生态时借鉴。例如在日本鹿儿岛县屋久公园这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公园绿化时,认识到如使用喷射厚层基盘材料、种子及化学肥料的传统施工方法会扰乱原有生态系统,但当地年降雨量非常大,而且公园土质为黏性质土,在坡面表层部分的土壤易侵蚀造成植物着生困难。为了解决坡面不稳定的问题,他们采用了在坡面上铺设可降解的、对环境负面影响小的自然纤维植被垫防止侵蚀。铺设这种纤维垫后,有效地防止雨水冲击而造成的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和土壤流失,从而稳定了土壤坡面,形成了植物的扎根环境。即使不进行播种(喷播种子),经过一定的时间也会恢复自然植被。这种施工方法特别是在自然公园内恢复自然植被时效果非常好。当然这种方法有时也受到坡地土质、坡度等的限制(图11、12、13、14)。

图11道路转弯挡土护坡植被图13楼房边坡绿化

2.2生态模式的植物群落设计与配置。

(1)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生态模式的设计与配置,关键是结合工程需要,遵循生态规律,以植被护坡保土为中心,推动群落演替和生态恢复。在植物措施应用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当地的生态条件,注意遵循优先使用乡土植物、提高生物多样性、优化绿地配置等原则。首先要按照生物适宜性原理选择物和营造适合它们生长的生境条件。优先使用乡土植物,是因为当地物种是经过长期与环境协同进化而来的。进行生态恢复前,要对当地的气候、土壤和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必要调查,找出与当地环境相适宜物种,尤其是野生草种、野果灌木和乔木等物种和经济植物,以便根据这些物种的特性营造易于生存的土壤等条件,达到有目的的生态植被恢复。然后促进生物群落按进展演替进行生态恢复,即推动植物群落从先锋植物(一般人工选择草类植物)当地草种灌木乔木(陡坡或土层太薄则不一定能恢复到乔木群落)的序列发展。前期植物的选择尤其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初期有效保持和改良人工固定的土壤,一般应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迅速的一年生草类,为更快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自给能力,应考虑客土、增施基肥,甚至结合使用豆科植物和菌肥。同时要根据生态位理论及生物多样性原理,在生态恢复过程中避免引进生态位相同的物种,尽可能地使物种的生态位错开,避免种群间的直接竞争。

(2)在城市等人群来往较多的场所如公园和道路的出入口等处的各种坡面,为了尽快绿化和稳定坡面,防止坡面土壤侵蚀,一般情况下是先栽种草坪草,但其后的培育目标及对应的管理则不明确,其结果经常出现次生演替,导致杂草丛生和植被退化。因此,在经常进入人们视野的坡面上设计植被生态工程,应该积极采用花草造景和地方特色园林树种的绿化方案,提高其景观生态效果。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绿化对象的坡面形状、周边环境状况等,以提高绿化景观效果(图15、16、17、18)。

3. _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模式的研究

生物控制或生物建造工程,也指利用植被进行坡面保护和侵蚀控制的途径与手段。随着人们对植被和侵蚀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对植被坡面保护作用的认识不断加强,使植被越来越成为控制侵蚀和稳定斜坡的一个有效措施。不同的工程项目可能造成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扰动土壤、地表和坡面,其水保策略和措施也应有针对性,特别是坡面生态重建。例如,目前我国公路边坡坡比一般为1:1,即45°,有的甚至达到60°以上。在欧美许多国家为了减少公路水土流失,恢复自然植被,一般采用很缓的边坡。但边坡越缓,占地越多,土方量越大,造价也就大增加,这在我国不太现实。而在陡峭的边坡上地行植物种植无疑存在很大的困难。

4. 坡面生态工程技术特点

坡面生态工程技术主要包含如下方面:

4.1土壤保持技术。

它通过对坡面的有效固定和覆盖,及时保护表土,防止表土侵蚀和土壤退化。主要技术包括草皮移植、草籽播种、乔灌播种、抗蚀网格和活技网格,目前高陡边坡护坡工程上广泛推广应用的有客土喷播、三维植被网护坡、土工格室植草(灌)护坡、浆砌片石格框植草(灌)护坡和蜂巢格网植草护坡等技术。前几种方法后面将有详细介绍,而蜂巢格网植草护坡就是运用一种经特殊处理后既具有一定强度,又具有不生锈、防静电、耐腐蚀功能的涂膜钢丝,经机械纺织形成蜂巢格网箱笼后,充填石料或结合喷播等植草,用于公路、堤岸、山坡等水土易流失坡面的防护技术,有些护坡虽有植被,但绿意不足(图19、20)。

图19道路边坡绿意不足图20桥头护坡植草

4.2地表加固技术。

(1)它通过植物根系固持土壤,降低土壤空隙水压来加固和提高抗滑力。主要技术包括活扦插、枝条篱墙、活枝 捆垛、排水式活枝捆垛、沟壑式栽种、压条和枝干篱墙等。

目前我区的坡面生态工程基本上以草本植物治理为主,主要技术有草种散播、种植槽植草、植生带、喷播技术和加筋草皮卷,其中喷播技术是目前较先进的一项技术,已在许多高速公路工程边坡治理中得到全面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客土喷播”技术的核心是在岩石坡面上营造一个既能让植物生长发育而种植基质又不被冲刷的多孔稳定结构。它利用专用的喷射设备将土壤、有机质、保水材料、肥料、改良剂、专用防蚀剂、专用黏合剂和植物种子等混合后喷射到岩土上,由于专用黏合剂和防蚀剂的黏结作用,混合物可在岩石表面上形成一层连续的具有孔隙的硬化体。一定程度的硬化使种植基质免遭冲蚀,而混合物中的保水材料、营养成分适合植物种子的生根发育。为保持基质的保水要求,最好在基质中加入保水剂,保水剂是遇水可以反复吸收膨胀500~1000倍的一种化学材料,无毒无害,在干旱时,保水剂中的水分又可以缓释给植物的根系。当种植基层中的保水剂全部吸水膨胀后,可以供应草坪持续干旱30~60天的生长需要。保水剂又称为高吸水性树脂、超强吸水剂、固体水或高分子吸水剂,是利用强吸水树脂制成的一种具有强力吸水、保水能力的高分子聚合物。它能迅速吸收比自身重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去离子水,数十倍至近百倍的含盐水分,并且具有重复吸水的功能,吸水后膨胀为水凝胶,然后缓慢释放水分供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利用,从而增强土壤保水性能、改良土壤结构、减少水的深层渗漏和土壤养分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保水剂适合在降水稀少、雨水分布不均匀的地区以及缺少灌溉水源的地区使用(图21、22)。

(2)随着生态学理论日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应用于坡面治理,植物在治理严重水土流失中的重要地位得到更进一步的确认,控制侵蚀的效果也有明显的提高。全由于对植被演替的规律的深层次规律认识不足,工程的实施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少坡面治理失败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

4.3区植被工程原理的深入研究。

一项技术的应用必须要有完善的科学理论来支持,就我国岩石边坡植被护坡的发展现状来看,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一技术途径,其原理和方法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它还基本上建制在定性的和经验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岩石坡面条件下植被根系力学效应的定量研究,还不足从理论上支持这一技术途径,深入研究其科学原理,对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图23、24、25、26)。

4.4区植被生态系统主导生态因子的动态过程研究。

对诸如岩石边坡这样的特殊生境,其水分、养分的保蓄能力极低,热容量小、温度日变幅大,使一般的植物难以正常生长。因此,在人工植被群落建植过程中,阐明水分、养分及热通量等主要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植物生长过程与主要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是构建开发工程区水保植物群落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人工植被群落建植过程主控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过程,可建立区植被生长过程与生态因子之间的耦合模型和调控技术体系,实现建立区稳定植被群落的目标。

4.5植被水保工程效应效果评估及预测预报信息系统开发。

信息技术在水保工程植被护坡建设中的应用应以建立和完善网络运行和效果评价为突破,包括植被护坡工程效果的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共享技术的网络化系统;计算机控制作业技术的研究;应用遥感等监测岩石边坡植被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工程效应效果评价技术体系等(图27、28、29、30)。

4.6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的有机结合。

工程护坡的不足之处是缺乏生态效果,但是对边坡有支挡加固作用,为植被生长提供稳定环境,特别是在边坡植被防护与工程防护有机结合尤为重要,不仅是做到坡面绿化,而是将工程防护和植被防护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稳固而生态景观效应的防护结构体系。因此,在进行植被护坡设计时,首先判断边坡是否稳定,若不稳定,则采取合理措施支挡加固,然后进行边坡绿化设计。对于稳定边坡,有时为了防止表层局部坍塌、风化、雨水冲刷等因素引起的表层也需要预先采取工程防护。工程防护和植被防护更好地有机结合,达到既有效地支挡加固坡体,又在坡面上看不见工质结构,显现植被和优美景观的目的(图31、32、33、34、35、36、37)。

5. 景观效果的优化设计

(1)目前植被护坡发展趋势是不满足于单一品种的植草绿化,而是选用多品种结合取得综合绿化效果。正因为如此,护坡的景观设计应运而生。因此在进行景观效果设计时应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2)一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选择植被种类时,应考虑边坡所在地的植物类型、植被环境。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边坡的“小环境”与当地植被的“大环境”协调一致,产生一种总体的

景观效

果,否则小环境的景观设计再好也无济于事不能持久。更重要的是在一定时间后,应使“小环境”融合于“大环境”。

(3)二是合理选择主景。主景的选择很关键,应根据边坡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例如根据边坡环境条件选择草原被作为护坡目标,则应以草坪为主景,将乔、灌、花按一定比例合理配置在草坪的不同位置,用来加深和衬托草坪主气氛。草坪草应以多种草类混栽,做到四季常青。

总之,我区的植被坡面生态工程还处于起步和探索应用阶段,我们不仅要善于借鉴和引用国际上的研究结果,更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强完善和做好水土保持生态领域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丁\华,关于生态恢复几个问题的讨论,中国沙漠2000,20(3);341~344.

[2]吴发起,水土保持学概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许文年等,挖方岩石边坡绿化技术研究,三峡大学学报,2003.25(2)101~104.

第5篇:护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护坡技术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河道整治是按照河道演变规律,因势利导,调整、稳定河道主流位置,改善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冲淤部位,以适应防洪、航运、供水、排水等国民经济建设要求的工程措施。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形成了大量无法恢复植被的岩土边坡。传统的边坡工程加固措施,大多采用砌石挡墙及喷混泥土等护坡结构,仅仅只起到了一个保护水土流失的作用,不管怎么做,就灰白色那么一片,对景观没有什么帮助,更谈不上对生态环境有保护作用,相反的只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和谐。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及经济实力的增强,生态护坡技术逐渐应用到工程建设中。

二.对生态护坡的认识与理解。

1.生态护坡的概念。

生态护坡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目前国内外对其还没没有明确的定义,绝大多数人认为岸坡上种植植物就是生态护坡,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笔者认为生态不仅仅包括植物,它应是一个系统的含义。生态河道护坡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护坡。特别是水位变动区的水土保持,其次是生态,这二者的高度统一才是真正的生态边坡。其具体内涵为:

(1).首先在满足行洪排涝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防止水土流失, 保证岸坡的稳定性;

(2).生态护坡是一种开放式的系统,它不断与周围生态系统进行物质交换,是和周边的生态系统是密切联系的,;

(3). 生态护坡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系统内的生物之间互为食物,存在着复杂的食物链关系,这样有利于保持着系统的动态平衡;

(4). 生态护坡是具有动力式的系统。它与水流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水流对岸坡有冲刷作用,而岸坡对水流有阻碍作用,岸坡生态系统是地表水与地下水交换的媒介;

(5).生态护坡是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系统。

三.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

1.水利稳定性原则。

护坡的设计首先应满足岸坡稳定的要求。岸坡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有:

(1).由于水的冲刷引起岸坡的不稳定;

(2).由于水的冲刷导致表面的土质滑动引起的不稳定;

(3).由于水体常年的冲刷也会导致深层的土质滑动所导致岸坡的不稳定。

综上所述,河道治理的相关部门应对影响岸坡的稳定性的水利参数和土质进行深层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对水利稳定性的设计,保证岸坡的稳定性。

2.保护与节约自然的原则。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节约,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义务,而对于在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坡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

(1).在生态护坡的工程建设中,应该要保护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使用不可再生资源;

(2).利用原有的材料,包括土壤、植被等都可以被再次利用,甚至超越其本身的价值,这样便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资源的耗费;

(3).尽可能的减少能源、土地、水、植被以及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4).在护坡工程建设生态设计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在护坡的基础上,可以使其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中,从而使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的减少并且可以再生。

3.因地制宜的原则。

生态护坡在设计时期,设计人员必须根据护坡施工当地的自然环境并且要充分的了解当地的人文环境、传统文化,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植被以及建材,使生态护坡的工程建设工作和当地的自然条件相和谐。

4.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为维持人类生存和满足其需要提供各种条件和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生态系统的服务。着重体现在:

(1). 自然界的每一个健康生态系统,都有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所以生态设计应使系统处于健康状态;

(2). 生态边缘效应,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生态系统边缘带中,有着更活跃的物流和能流,具有丰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这也是生物群落最丰富、生态效益最高的地段,河道岸坡作为水体生态与陆地生态之间的边缘带,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边缘效应;

(3).生物多样性,保护各种类型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保持有效数量的动植物种群,尊重各种生态过程及自然的干扰,包括旱雨季的交替规律、自然火灾过程以及洪水的季节性泛滥。

四.生态护坡的作用。

1. 护坡功能:植被的深根有锚固作用、浅根有加筋作用;

2. 防止水土流失: 能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

3. 改善环境功能:植被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降低噪音,减少光污染,保障行车安全,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

五.生态护坡的类型。

1.人工种植草坪的护坡工程。

人工草坪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的坡面上及边坡周围撒草种的一种较为传统的植被防护措施,主要用于边坡高度较低,坡度较为缓和以及较为适合草类生长的路边边坡防护工程。

2.网格生态护坡 。

网格生态护坡,是由石、砖、现浇混凝土、混凝土砌块等材料形成网格,在网格中栽种植物,形成网格与植物综合护坡系统,既能起到护坡作用,同时能恢复生态体系,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

网格生态护坡将工程护坡结构与植物护坡相结合,护坡效果较为显著,具有护坡能力极强、技术合理、施工工艺简单、经济实用等优点,是新一代生态护坡技术,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3.铺设草皮。

平铺草皮护坡,是通过人工在边坡面铺设天然草皮的种边坡防护措施,这种方法施工简便、造价低、季节限制性较小,这种方法在河道整治中生态边坡的设计应用是最多的。

在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坡的工程建设中我们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六.结束语。

生态护坡综合了生态、经济、社会和景观等多种功能,是囊括了园林、生物、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多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因护坡材料、结构形式有多种多样,以及受地域和气候的影响,情况也变得较为复杂,在生态护坡的设计施工过程中,比较依赖过往的经验,而缺乏定量性的分析与评价。这就需要长期以来在设计和施工中多注重已有的工程实践和经验。随着人类活动施加于河道环境压力愈来愈强,在以后的河道护坡建设中更需要实现生态化护坡,所以定量化的分析和评价生态护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 樊宗业 河道治理中生态护坡的应用 [期刊论文]《工程与建设》2011年5期

[2]郭英燕 李俊鹏 褚华强 张亚雷 周雪飞 崇明岛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护坡技术 [期刊论文] 《生态学杂志》 2012年2期

[3]韩红玉 姜成堃 于喜兵 吕建 孙灵裕 兰旭世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7年9期

[4]石瑞花 河流功能区划与河道治理模式研究 [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

[5]王建军 刘忠林 锡林塔娜 王志红 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边坡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会议论文] 2011 - 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

第6篇:护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 滑坡; 防治; 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必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山体临空面而呈现不稳定的状态,同时在外界环境如地震、降雨、工程震动、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下劣化岩体性质,从而引起山体边坡病害,影响路面行车安全。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出现的边坡数量及规模给工程界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因此系统研究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技术便迫在眉睫。我国公路边坡病害治理技术可分为五大类:坡率法、排水、防护、支挡和加固,在工程实践中往往是几种处治方法同时采用,融合各优点,使处治效果达到最优。

1 滑坡的分类

对滑坡进行分类,可更好地了解滑坡的性质及发展情况,但由于地域差异性及形成滑坡作用因素复杂,因此根据不同的工程目的有区别地进行分类。按照不同角度进行滑坡分类,根据我国的滑坡类型可有如下的滑坡划分:

按滑坡体的体积可划分为小型滑坡(小于10×104立方米)、中型滑坡(10×104-100×104立方米)、大型滑坡(100×104-1000×104立方米)及特大型滑坡(大于1000×104立方米)。

按滑坡的滑动速度划分可划分为蠕动型滑坡(需借助精密仪器才能发现的滑坡)、慢速滑坡(可用肉眼发现其滑动的变化,但每天的滑动距离较小,仅几厘米至十几厘米)、中速滑坡(每小时可滑动数十厘米至数米)及高速滑坡(每秒可滑动数米至数十米)。

按滑坡体的度物质组成和滑坡与地质构造关系划分为覆盖层滑坡(粘性土滑坡、黄土滑坡、碎石滑坡、风化壳滑坡)、基岩滑坡(又可分为均质滑坡、顺层滑坡、切层滑坡)、顺层滑坡(沿层面滑动或沿基岩面滑动的滑坡)及特殊滑坡(融冻滑坡、陷落滑坡等)。

按滑坡体的厚度划分浅层滑坡、中层滑坡、深层滑坡与超深层滑坡。

按形成的年代划分为新滑坡、古滑坡、老滑坡与发育滑坡。

按力学条件划分牵引式滑坡与推动式滑坡。按物质组成划分土质滑坡与岩质滑坡。

按滑动面与岩体结构面之间的关系划分同类土滑坡、顺层滑坡及层滑坡。

2 滑坡处治常用技术

2.1 坡率法

坡率法为边坡工程中最常见的治理方法,坡率法即是通过对坡体削方或在边坡坡脚堆积重物以将滑动力削弱两种方式,通过改变原边坡体的坡率(一般为减小)而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使其具有足够的安全储能。采用坡率法是一种原理简单、设计施工简便的加固治理方法,并且在边坡处治方案比选中造价相对较低,因而在边坡治理工程中常作为首选方案。但坡率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过多削坡致使土方量增加与破坏环境及人文景观,对施工空间受限的工地更加不宜采用。

2.2 排水法

水是边坡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水的处治是防治边坡病害的首要任务。常用水处理方法是通过设置截水沟、排水沟及跌槽等防止地表水入渗破坏边坡,应及时疏干导流坡体内的地下水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具体一些排水技术有仰斜式排水孔、渗沟、支撑盲沟、截排水管道、排水沟及截水沟等。由于水与边坡病害的密切联系性,因此排水是边坡工程必不可少的工程之一,在实际边坡工程中当应地制宜,选取适当的排水技术。

2.3 防护法

进行坡面防护也是边坡工程常用处治方法,边坡防护主要为保护边坡表面使其尽量不受雨水冲刷而带来的破坏影响,以阻止或减缓环境对边坡体的风化、剥蚀。常用的防护技术有植被防护、抹面防护、圬工防护以及格栅防护,在工程实际中也常采用

2.4 支挡加固法

在潜在滑坡段通过设置挡土墙、钢筋网拦网及抗滑桩等措施对不稳定的公路边坡进行支挡,是常见的边坡加固处治的方法之一,这属于被动防护方法。在常用的抗滑支挡技术主要有抗滑挡土墙、抗滑桩等,目前也兴起了管棚、半隧道衬砌形式挡土结构等新支挡加固结构及新型加固材料。

2.5 注浆加固

注浆加固是通过压力注浆时浆液深入岩土体中,通过浆液良好的黏结作用时离散岩土体形成较好的整体性。压力注浆在隧道围岩加固、边坡岩体加固及混凝土损伤结构维修加固中应用广泛并形成了较好的理论应用体系。

3 滑坡治理工程实例分析

3.1工程简介

国道G319泸溪K1564+900-K1613+600段,沿线路基地质情况复杂,且多为沿河路段,目前局部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边坡崩塌,对路面的行车安全和道路的正常使用造成极大影响。在2012年7月17日,因特大暴雨侵袭导致K1564+900-K1565+000左侧山体大面积滑坡;2012年12月7日,K1587+815-K1587+900处发生山体崩塌;因此需对国道G319泸溪K1564+900-K1613+600段地质灾害多发段的进行稳定性分析处治设计。该段边坡岩性为强风化砾岩,坡高大约30m,坡长100m,走向为260°。坡顶种植土厚0 m ~0.3m,全风化层厚度2 m ~4m,下为强风化薄~中厚层状砂质板岩,岩层产状为355°~360°∠36°~60°,岩层产状,尤其是岩层倾角,变化较大,岩体较破碎。因遭受特大暴雨的侵袭而导致该路段山体发生大面积的滑坡,滑坡体顶端裂缝长度100m,滑动体坡长85m,边坡长度为125m,坡面面积为7850 m2,最大坡高为34 m。滑体前缘产生推移,后缘土体沉陷开裂,中部产生多处裂缝,原路堑挡土墙被推跨,滑坡范围内两栋房屋背面靠山面被滑移土体填至二层。

3.2 滑坡形成原因分析

本路段处于人工边坡相对较陡地段,斜坡上的岩土体结构松散,具有高压缩性及强透水性,而大气降水入渗使地下水位升高,增大了地下水静水压水。岩土体含水量也同时增加,增大了重度及稠度,在入渗水的作用下,降低了松散填土层与基岩接触面的凝聚力和摩擦力,斜坡应力平衡受到了破坏,从而决定了该地段斜坡为不稳定斜坡,容易产生滑坡。

3.3 处理措施

2012年7月17日发生边坡滑坡后,已采取了应急处理措施,清除堆积路面的土石方,修筑警示墩。根据《G319泸溪段K1564+900-K1565+000段左侧滑坡工程地质报告》(湖南省湘西工程勘察院)中结论,该段为一浅层牵引式小型岩土质滑坡,滑床为中风化炭质页岩,滑体成为主要为红黏土与强风化炭质页岩,滑动面(带)埋深一般3.0~7.0m。滑坡体滑坡规模33943m3,滑动方向为295°。为防止滑坡继续产生而造成破坏,本次设计采用在不扰动山坡主体的情况下,在离坡脚约3m处清理出工作面,设置净间距为1.5m的Φ100cm抗滑桩一排,并在坡脚设置路堑挡土墙。

结论

通过对沿线边坡进行分析,可掌握其稳定性情况及可能潜在的滑动状态,从而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治。在滑坡处治前,应实地调查,分析其滑坡生成的条件、滑坡类型,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治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刘林,谢吉恩,仉淼.浅谈库区内滑坡涌浪计算--开县鲤鱼塘水库库区吴场丘滑坡勘查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4.

[2] 李勇.从镇安县滑坡引发的对堆积层滑坡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

[3] 蒙亮.房屋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防治--以南宁市某学校滑坡为例[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3.

[4] 樊晓一.滑坡位移多重分形特征与滑坡演化预测[J].岩土力学.2011,6.

附录:

――――

第7篇:护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边坡稳定性;理论分析;极限平衡法;处治技术

1 概述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公路边坡出现的越来越多,伴随着的公路边坡稳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山区修建公路,山区公路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往往需要开挖山体而形成路堑边坡,由于边坡的切脚效应常常导致边坡失稳定,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当前山区公路建设和运营安全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公路勘察设计中的难点之一。

2 公路边坡稳定性的理论分析

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两大类。其中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极限平衡法、极限分析法(有限元、边界元、离散元等)及可靠度分析方法。对公路土质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时,利用极限平衡法对不同的潜在滑动面进行试算,从中寻找出安全系数最小的滑动面,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2.1 极限平衡法

目前工程中用到的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方法有:Fellenius法、Bishop法、Janbu法、Morgenstern-Price法、Spencer法、Sarma法、楔形体法、平面破坏计算法、传递系数法以及Baker-Graber临界滑面法等。

2.2 有限差分法

目前该方法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于公路边坡、工程地质、岩土力学分析、如矿体滑坡、煤矿开采沉陷预测、水利枢纽岩体稳定性分析、采矿巷道稳定性研究等。

3 公路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处治技术

山区公路边坡的失稳破坏主要分为滑坡、崩塌和剥落三种。主要由雨水、地震、爆破、风化等因素引发,其中地震、爆破等可以直接引发边坡滑坡,而地表水和地下水侵蚀、风化等主要依靠长期的过程导致边坡抗滑力下降引发灾害。

3.1 边坡成分及其强度参数影响

现阶段我国山区公路边坡的强度主要依靠岩石土的强度决定,而土的强度参数主要体现在粘聚力和内摩擦力上,土的颗粒大小不一样,组成边坡的土的种类不一样,边坡所能承受的抗剪强度也不相同。

3.2 边坡坡度和施工因素影响

边坡的坡度用其高度和底部宽度的比来表示,坡度越小越安全,但为了方便施工,往往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高边坡。

3.3 人类活动和工程建设影响

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出现很多违规挖填土的行为,随意开挖坡脚填土,或者在坡顶修建建筑物增大坡体下滑力,也有公路附近大工程的建设给公路边坡施加了侧压力,这些都给边坡的稳定性注入了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无防护无定向的爆破,都会改变边坡内部的力学性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使抗滑力减小,下滑力增大。

3.4 水文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影响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各地边坡的自然条件不一样,最主要是含水量不一样,地表降雨和降雪融化后都会渗透入边坡内部降低软弱夹层的摩擦力。

4 公路路基边坡稳定性预防和防治措施分析

(1)因地制宜,做好边坡防护工作

工程建设中边坡出现频繁,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合理选择坡度,选择适合的材料对边坡进行加固,将边坡上部一定范围的覆盖土层削掉,是坡度放缓。

(2)对边坡实行喷锚加固和土石拦截措施

目前边坡支护主要的方法是喷锚支护,是土质边坡颗粒加密或与注浆成高强混合物。其次在坡面需要采取拦截措施,防止石块下落、小型崩塌等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发生,在勘察设计时就应根据落石翻滚、弹跳以及落点位置提前来确定其位置、形式和尺寸,而一般的拦截措施包括修建落石槽、拦石墙、金属网等。

(3)做好边坡生物防护和绿化,保持边坡稳定不仅需要技术防护,同时生物防护也可以起到重大作用,在边坡开挖过程中,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给边坡长期稳定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可以通过对比挑选植物品种,把握种植时机,对沿线边坡实行生态防护,这样既可以保持水土不流失,同时对沿线绿化做出很大贡献,另一方面相对其他防护措施工程造价低,实用性高,而且耐久性强,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4)正确计算分析,理论符合实际:在边坡产生之后,必须对公路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现阶段的极限平衡分析法、有限元分析、数值软件分析等都可以对边坡进行安全系数的求解,以及解出滑移面和危险滑动面,进而根据危险截面来确定安全加固措施,因此,在工程建设阶段,必须理论和实际两手抓,在理论计算后进行工程加固,确保公路边坡稳定性,保证整个公路工程建设的稳定进行。

(5)做好边坡监测工作,提前预防失稳发生:随着边坡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危害越来越大,工程上对边坡稳定的预测技术也在逐渐加强,如探地雷达、地震勘探、数字摄影和放射测量等方法;现阶段主要依靠采集边坡的变形和位移信息,研究边坡的变形机制和破坏特征,从而提前发现边坡稳定状况,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对边坡进行加固,将灾害扼杀在开始状态,这样既能降低经济损耗,又能对人们生活不构成影响,是最有现实意义的方法。

5 结语

公路路基边坡的稳定性一直是公路工程人员重点关注并着重解决的问题,公路边坡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和今后线路的安全运营,另一方面也会给公司利益和人民生活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本文对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理论分析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公路边坡的施工和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希望以后在公路边坡施工中要加强公路边坡稳定性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占锋,王勇智,王代.边坡稳定分析法综述[J].西部探矿工程,2005(11):225-227

[2]孙增奎,童海涛.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极限平衡法与有限差分法的对比[J].岩土工程技术,2005,19(2):98-100

[3]张明,吴野.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J].西部探矿工程,2000(111):414-415

第8篇:护坡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字】深基坑 边坡支护 技术特点 实际运用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地不断发展,深基坑工程数量猛增。深基坑工程包含了支护体系、土方开挖工程、降水工程和环境保护等,且因深基坑工程设计到岩土工程方面,因此深基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基坑支护技术是深基坑工程的重要 部分,起着稳定深基坑的作用。因为深基坑工程的复杂性和施工困难性,加上许多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我国目前在深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还需要对深基坑施工技术不断地研究,才能够保证工程的安全及质量。

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

2.1基本特点

深基坑的支护形式较为多样化,并且施工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规模大、造价高的特点,同时又是属于临时性的施工,这导致了施工的条件并不乐观。边坡支护技术能够起到挡土的作用,保证基坑周围边坡的稳定性。与基坑相邻的周围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以及周边的地下管道等因边坡支护技术能够避免受到深基坑施工期间泥土变形、坍塌或移位的影响。支护技术还通过排水、降水、截水等一系列措施,保证基础施工能够不受地下水位影响,保障了施工安全。

2.2深基坑边坡支护工程的技术特点

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前必须要求熟悉地基防水、地基加固、降水等特殊工艺施工技术,以及整个施工的流程,要正确选择相关的施工设备。要通过对比各项支护方案的质量、工期、造价来选择最优施工方案。边坡支护的形式是多样的,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来选择适宜的边坡支护形式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在进行边坡支护方案设计时,同一个基坑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支护结构相结合的形式,让支护效果达到更令人满意的水平。

实际应用

3.1实际工程概况

下文将以某工程的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为例子来介绍深基坑边坡支护技术。某工程的总建筑面积为138965.3m2,建筑由主楼和综合楼部分构成,并有一层地下室,层高约有4.45-8.5m,地下室建筑面积达到35527.4m2。此工程的深基坑开挖深度为1.5-8.5m,有部分边坡位于建筑物上。

3.2支护选择

支护类型有土钉支护、内支撑和锚杆和放坡开挖等几种类型。首先要介绍的是土钉支护。土钉支护是一种以土钉为主要受力构件的边坡支护技术,它由密集加固的土钉群和加固原位土体的混凝土面层以及必要的防水系统构成。土钉支护技术一般与支护喷锚一同结合使用。当基坑周围不能够放坡时,或有降水以及水位低的情况,周围没有重要的地下管道或是建筑物时使用土钉支护技术能够加固基坑周围的坑壁土体。

内支撑和锚杆支护技术对保护基坑的稳定性还有控制基坑周围底层土体变形有着重要作用。内支撑常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利用液压千斤顶来支撑钢结构的预应力,以此来减少挡墙变形的几率。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刚度大,变形小能够较好地控制挡土墙和基坑周围地面的变形,常使用模板或土模随着开挖逐层浇筑。配筋和截面尺寸要根据杆件内力和布置位置设计。

当深基坑有较好的地质与水文条件并且场地开阔,就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影响周围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的几率。当具备了上述条件可采取局部或是全深度的边坡开挖。要注意验算边坡开挖的稳定性,最常采用的是极限平衡法来进行验算。此外放坡开挖不可忽视保护环境,要控制好每一个环节。

3.3深基坑支护施工

结合上文所提到的几种支护类型,再综合施工方案来看,主楼宜采用深基坑边坡支护,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并且是永久支护工程;其余楼均采用放坡土钉墙支护类型作为临时支护,安全等级为三级。基坑坑底边线分别为永久支护段和临时支护段地下室外轮廓外扩2m和1m。深基坑边坡支护的主要工序有:人工挖桩、冠梁的施工、开挖边坡土方、边坡土钉喷锚施工、腰梁以及锚索施工、边坡监测等。

深基坑边坡支护采用的是人工挖桩的方式,结合钢筋混凝土与护壁,施工过程中对成孔、清理桩孔、钢筋笼制作及混凝土灌注的施工工序质量要加以严格控制,才可保证桩孔达到质量标准。在对抗渗墙和连系梁基槽验收后,及时进行抗渗墙及连系梁的浇筑并拆除模板,完成冠梁的施工。

在进行边坡开挖时要注意按照所涉及的图纸进行施工,周边区域要采用分层开挖以及先撑后挖的施工原则,在进行分段开挖至第一层的2m深之后,进行边坡支护面的土钉喷锚施工工作,待施工完毕24小时之后方可进行第二层的施工,当挖至第二层1.2m高后,再次进行支护工作,之后均按照顺序开挖和支护。以放坡和边坡挂网喷浆作为主要深基坑支护,按坡度1:1、1:0.5、1:2放坡,喷浆采用C2O混凝土,厚度为100mm。土方施工至第一道锚索面下1.5m时进行锚索施工,锚索施工工序为:锚孔测量定位钻孔锚索体编制锚索安装注浆腰梁浇筑张拉,锚索施工完毕后进行钢筋网绑扎,并及时喷射混凝土。锚索大面积施工前应先进行锚索抗拔力实验,使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在边坡开挖过程中需进行严格监测,对支护的稳定情况和基坑周围的土体状况随时进行检查,并掌握施工相邻建筑和地下管线的情况。通过对施工情况的全面了解,使得深基坑的施工安全得到保障。针对现场的情况,还应该考虑现场的临时道路和弃土,基坑分层开挖并及时外运,快挖至基底时采用人工清土至设计标高。在对坡下的基坑进行施工时要注意保持边坡支护系统的稳定性,挖土的速度不可过快,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后才可继续施工。通过全体工程人员的努力,该工程的基坑边坡支护顺利完工。

3.4质量控制

做好边坡支护工程质量首先必须要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实施岗位责任制,其次便是要建立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每个人员身上,第三便是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与对设计图纸的掌握能力,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保证每道工序的精准度。在施工完毕后要及时进行验收工作,杜绝施工漏洞。施工过程中要详细记录各工序施工中各项事件,以便发现问题后能及时反馈。

4.结语

因为深基坑工程所具有的风险性,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必须要将土力学、变形和渗漏等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够处理好工程中出现的土体渗漏问题。同时深基坑工程又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因此要求在进行深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时必须要有合理的设计以及科学的施工方案,才能够确保深基坑的稳定性以及施工安全。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要求和规章制度进行施工。综合上述所说才能够在深基坑边坡支护技术实际施工过程中控制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的进度,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映.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2(09):70+71.

第9篇:护坡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针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的特点,结合实例对喷播植草防护技术的特点、主要功能、方案选择、施工工序进行介绍,并对其效果及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1 概 述

岩土边坡工程改变了自然边坡现状,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在环境保护要求严格的今天,边坡工程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甚至是强制性的。其中边坡植被防护作为岩土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圬工护坡。边坡植被防护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类技术:①阶梯植被;②框格植被;③穴播或沟播;④喷播植草;⑤植生带;⑥绿化网;⑦土工网垫等。

本文将结合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经验,重点论述喷播植草防护技术在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2 喷播植草防护技术的特点

喷播植草是利用液态播种原理,将草籽、肥料、粘着剂、纸浆、土壤改良剂和色素等按一定比例配水混合搅匀,通过机械加压后喷射到边坡坡面的防护技术。由于其施工简单、速度快,造价低且草籽成活率高,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3 喷播植草防护边坡的主要功能

喷播植草作为边坡防护措施,将极大地改善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主要功能是对岩土边坡浅表层进行防护,通过对浅表层边坡的加固从而达到防止雨水冲刷、控制水土流失、保持边坡稳定的作用。

3.1 边坡加固作用

(1)深根的锚固作用。植物的垂直根系穿过坡体填土,锚固到深处较稳定的土层上,能起到锚杆的作用。乔本科、豆科植物在地下0.75~1.50 m深处有明显的土壤加强作用。

(2)浅根的加筋作用。植物根系在土中错综盘结,使边坡土体在其延伸范围内成为土与草根的复合材料,稳定边坡表层土体,起到护坡的作用。

3.2 植被的水文效应

(1)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植物通过吸收和蒸发边坡土体内的水分,降低土体内的孔隙水压力,从而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有利于边坡土体稳定。

(2)控制土壤侵蚀、保持水土。降雨是坡面冲刷的重要原因,降雨时植草对边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有效降低地表径流的流速,从而抑制面蚀及沟蚀,减小边坡土体的流失。

3.3 改善和美化环境

植草可使被破坏的环境逐步恢复,并能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净化空气;植草形成的绿化带,与周边环境更协调,与自然更接近,起到改善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4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特点及要求

(1)三峡库区在蓄水及运行过程中水位变化频繁,水位变幅大;

(2)受当地地形地质条件限制,沿江地质灾害治理区域大多土质贫瘠,有机质含量低;

(3)采用喷播植草防护的边坡坡比为1∶2~1∶

3.5,坡度能满足喷播植草的要求,无需采用网垫等其他额外加固措施;

(4)施工工期短,时间要求严格;

(5)要求边坡尽快形成抗冲刷能力;

(6)工程位于城镇,对景观、绿化要求高;

(7)成坪后不需要专门的养护,形成稳定生物群落并自然生长;

(8)边坡面积较大,应尽量降低成本,节约投资。

5 符合库区灾害治理工程特点的喷播方案针对库区灾害治理工程特点及要求,采用了以下的喷播方案。

(1)选用在三峡库区能广泛生长的草种。采用豆科和乔本科草种混播,提高耐贫瘠能力。根据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特点及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以小冠花为主,以中华结缕草、两耳草、紫花苜蓿等为辅的4种草种混播。

草种以小冠花为主是因为小冠花具有以下特点:①生长年限长,其寿命可达50 a以上;②根系发达,持久性强;③覆盖速度快,覆盖度大,每株当年覆盖面积平均0.7~0.9 m2;④绿色期长,枯草期短,在南方为四季常绿草种;⑤耐贫瘠、耐寒、耐高温、高抗病虫害;⑥水土保持效果显著;⑦对不同气候及土壤的适应性强。

由于小冠花耐水性较差,在水位变幅区降低小冠花草种的比例,相应增加其他辅助草种比例,以提高植草的耐水性。 转贴于

(2)增加黏合剂、木质纤维素、保水剂、复合肥等喷播材料用量,并覆盖无纺布,使草籽在喷播后立即在土壤表面形成较强的抗冲刷能力。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较多采用土石方回填,边坡为碎石土质边坡,为确保草籽在初期能顺利成活并生长,增加了黏合剂、木质纤维素的用量以确保草籽在边坡上可稳定附着;增加保水剂、复合肥的用量以确保草籽在生长初期的养分及水分的充足供应。

(3)采用多草种混播,提高耐水性、增强抗病、抗虫害能力,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生物群落。

(4)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优化配方,降低成本。

(5)在边坡满足喷播植草要求后立即施工,边坡清理与喷播植草同时进行,清理一块喷一块,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满足工期的要求。

6 喷播施工

6.1 施工所需设备、材料及人员组成

(1)喷播机:容器容量为50加仑;

(2)草籽:为中华结缕草、两耳草、紫花苜蓿、小冠花4种混播;

(3)添加剂:黏合剂、饱水剂、木质纤维素、复合肥;

(4)无纺布;

(5)便携式汽油泵及连接汽油泵与喷播机容器的水管;

(6)施工人员组成:清理边坡2人,喷播技工4人。

6.2 喷播工序及技术要求

喷播工序为:清理并平整边坡混合草籽并喷播铺盖无纺布养护。其中清理并平整边坡、混合草籽并喷播、铺盖无纺布3道工序可同时交叉进行,以缩短工期。

各工序技术要求如下。

(1)清理并平整边坡。在防护范围内要清除杂物,并对边坡进行平整,使边坡达到喷播的要求。根据喷播机喷播面积对坡面进行划分并做好标记,防止混喷及漏喷。

(2)混合草籽并喷播。将草籽及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置好,依次加入并混合搅拌30 min,然后均匀喷至坡面,为保证喷播均匀,在坡面上先喷2/3的混合液,余下部分重新加满水后复喷一次至附着均匀即可。

(3)铺盖无纺布。覆盖无纺布是对喷播植草的初期养护,在草籽未萌发前可起到防冲刷、保水、保温的作用。无纺布应采用铁丝或竹钉固定,四边用土压好,防止风吹开。

(4)养护。在草籽萌发前期,应根据土壤湿度的变化多浇水,保证种子萌发所需水分,在种子发芽后,根据发芽情况适当浇水至其自然生长,形成稳定的生物群落。至此,养护工作基本完成,只需定期清除杂草即可。

7 工程效果及经济、社会效益

(1)由于施工机械化程度高,边坡的喷播植草可迅速完成,从而大大降低成本,仅为圬工护坡的10%~20%。

(2)喷播植草所用附加材料大多数为易分解材料,对环境无污染;且植草边坡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能美化城镇景观。这是传统圬工护坡所不及的。

(3)喷播植草在坡面平整后即可进行,且多种工序可混合一次完成,施工简便、速度快、劳动强度低,所需施工人员较传统的圬工护坡大大降低。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