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军训范文

青少年军训精选(九篇)

青少年军训

第1篇:青少年军训范文

[关键词]新桂系;学生;国防教育

[作者简介]李晓明,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贺州学院人文与管理系副主任、“桂东族群研究所”所长。法学硕士,高级政工师,广西桂林541004;贺瑛,贺州学院图书馆管理员,广西贺州542800

[中图分类号]E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6―0120―03

一、新桂系中学国防教育的历史背景

“中国自甲午之役而后,蕃蓠尽失。门户洞开,沿海军事要地,概为列强侵夺。”为加强国防军事教育,培养国防意识和军事人才已成为各省有识之士的共识。从1896年至1904年,全国先后开办22所陆军学堂。

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为首的新桂系集团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无自卫能力,不自今日始。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对外战争,每次都是失败,尤其‘九一八’事变以后,我国无自卫能力,更行暴露无余。”“立国的先决条件,须有自卫的力量。自卫力量的建立,必须全国皆兵。”新桂系对新的世界大战日益迫近的国际形势有清醒的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不能幸免的。大战暴发时,中国必成为他们的战场。我们若没有自卫的力量,则中国的领土领海领空,都会被外国人占去。所以我们应该赶快设法自卫,以求生存。”

1934年3月新桂系颁布《广西省建设纲领》确定建设方针为:“自治、自给、自卫”的“三自政策”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大建设”。新桂系认为,军事建设是其他三项建设的根本保障,是建设的重心。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霸占沈阳,侵略东三省,偷窥华北,欲灭亡我中国之心已昭然若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新桂系实行“寓兵于团、寓将于学”的方针,加强对中学生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力求“使广大民众到了外患紧迫时。个个都能够上战场,执干戈以卫社稷”。

二、新桂系中学国防教育的基本目标

(一)为国家战时总动员作准备。新桂系认为:“现代的战争,已由军队的战争变为国民的战争。现代的国防变为国民的国防。战争的目的是为整个国家民族求生存。护卫国家民族的责任,非少数的军队所能负担,应该由国民全体来共同负担才行。所以一遇战争,必须国家总动员。所谓国家总动员,就是不仅军队动员,国民全体都要动员;不独国民全体动员,就是一切物质上的事业也要动员。……国家总动员的意义。就是凡与军事有关的一切人马物质都要动员。”“我们处此大战将要暴发的前夜,在列强压迫之下,欲求国家民族的生存,除了全国准备总动员外,实在没有其它的好办法了。”因此,主张把全体国民组织起来,“平时加以训练,使有军事的常识和技能,遇有战事,才能应付裕如”。广西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便是要使全体总动员,要使同胞一致跑上战场的准备”。

(二)培养军事意识、军事技能和军事人才。新桂系认为:“一切的建设都要以军事为中心。因为有军事才能自卫,能自卫才能建设。如果离开军事而妄谈教育,离开自卫而妄谈建设,那是一种自杀政策。……使学生有军事技能,养成预备将校,培养其军事精神和民族意识,使全体青年纪律化集体化爱国化。”在教育上应把帝国主义的侵略告诉他们,唤起他们的革命意识。小孩子也要把爱国的思想灌输给他们,使他们从小到大到老,都爱护国家民族。

新桂系主张让各年级的学生都了解基本的军事常识,让每一个国民都具备基本的军事技能。“广西中等以上学校共有62所,有18000多名青年学生。照计划所定,由初中而高中而大学,每人受8年的军事训练,10年就可以养成6万的将校。以1500人为一团计算,300万壮丁可编为2000团。每团须将校100员,共须将校20万。有了20万将校,就能统率300万壮丁。这些受军训的学生,平时可以各本所学为社会服务。国家有难时,就可大家出来,统率300万健儿,为国效力。”

“对于学生,要实施军事训练,使学生既能够执笔,又能够执枪。遇国家有事时,能够挺身卫国,使敌人见而生畏。”而且,通过军事教育,“要养成民众尊重和援助军人的心理。一方面固要军人本身能够真正做到爱国爱民,一方面也要唤起民众对于爱国军人的认识和同情。”

新桂系在1935年公布的《广西中等以上学校军事训练规程》中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的目的有明确规定:“军训之目的在使各学生修得军事学术,锻炼身心,养成坚强、刻苦耐劳、智仁勇廉、忠心爱国之青年。达成寓将于学的目的而增进国防实力。”

三、新桂系中学国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国民中学及简师的军事教育。1939年6月广西省政府重新编订《广西国民中学及师范学校青年军训教育纲领》,规定国民中学及简师青年必须参加军事训练。在训练要求上:第一,使学生了解现代军事常识,及修得新兵入伍的一般技能。第二,良好德性的养成。受训学生,在养成其强健体魄,忍苦耐劳,机敏活泼。沉毅、刚强、勇武等品格,使其具备‘寓将於学’之基本条件。在两年期的军事训练中,第一年侧重精神教育及纪律训练;第二年侧重技术训练。在训练内容上:第一学期,“学科”科目有步兵操典摘要、野外勤务摘要、青年军训要旨、陆军军队内务规则、夜间教育摘要、陆军礼节摘要、防空防毒及消防常识、兵制之沿革及兵役法;“术科”有基本教练、地形识别、方位判定、距离测量、夜间演习、敬礼演习、体操。第二学期,“学科”增加陆军惩罚令、夜间教育摘要、陆军礼节摘要、工作教范摘要、各兵种之性能、射击教育;术科加战斗教练、阵中勤务演习、土工作业、射击预行演习等。第三、四学期“学科”增加军队卫生及救急法;“术科”与第二学期同。

(二)高级中学及师范学校的军事教育。1939年5月,广西省政府颁发《广西高级中学及高中师范学校军事训练纲领》规定:为加强学生在校所修得之初步军官所应具备之技能,要懂得现代战争之趋势,养成健全之预备军官,而适应抗战之需要。高级中学及相当年级之学校学生国防教育及军事训练重点,以养成健全之预备军官为目的,第一、二年级侧重于班排战斗教练指挥法,第三年级侧重连级战斗教练指挥法,以期完成初级军官之技能与学术。

(三)中学女生集中军事看护训练。中学女生最初集中于省立南宁女中进行集中军事看护训练,后改在南宁军医学校训练,后又迁至田阳县,最后迁至柳州。1938年7月,广西省颁布《广西中学学

生集中军事看护教育班教育纲领》,规定各校女生在未集训前,受军事管理。为使全省高初中及同等学校之女生获得必要之学识与娴熟之技术,女生集中看护教育时,第一学期侧重于初级看护学识之灌输,第二学期则以高级看护学为主,分组作病院实习,俾于结业后得确有执行勤务之能力。

(四)初中生的军事教育。从(民国)二十年度起,广西省政府于中学组织规程内明白规定,凡初中学生一律参加童军训练,并于各中学设童军训练部,办理童军训练管理事宜。“依照军训章则之规定,初中或同等学校学生,自第一学期起,至第六学期止,每星期施行青年军训练三小时。学科训练之目标,在使学生获得军事常识;术科之目标,在使男生习军事基本诸制及战斗技能。女生获得看护技能。初中学生第六学期结束后,男生须集中至军训队受军事训练半年。在集训期内,每星期除以十二小时补受普通科,如国语、英文、数学、史地等外,其余时间完全授以军事学术科。集训之地点,初分桂林、桂平、柳州、武鸣、北流五处,每区编一军训大队。”后裁撤其他四处改设军训总队于武鸣,将所有应受军训之男生悉集中于武鸣受训。

对已举行毕业会考的初中学生,不管他会考及格与否,都集中在一起,施行严格的军事训练。训练的要求就等于当兵一样,大家打赤脚,穿草鞋,每天在操场上操练,等到六个月期满,军训成绩及格后才准毕业,发给毕业文凭。在军训期间,派普通科学的教员教他们补习文化。省政府对他们在军事素质上的期望是至少要能当军士,“其实不只是能当军士,有些是可以当下级军官的”。六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与上面提到的国民中学及简师的军事教育内容基本相同,只是要求较低一些。

四、新桂系学生国防教育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新桂系在实施国防军事教育的过程中,除注重军事教育和训练外,特别注重对广西少数民族青少年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给适龄儿童和成年人灌输保家卫国、抗战必胜的思想。使得过去最怕当兵、不关心山外事务的少数民族,纷纷转变观念,积极投身抗日卫国洪流。经过军事教育和训练,广大青年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风,提高了思想认识程度,了解国际形势、国内政治动向和民族危机,基本上实现了“明耻教战”的教育目标,为军队建设和乡村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和人才。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广西两个月内便装备了4个军48个团奔赴抗日前线,其动员之迅速居全国之冠。广西子弟兵在抗战中,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战场的对日重大战役,其作战之顽强为世界所罕见。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说:广西在这次抗战中所贡献的人力物力智力,差不多是各个战场的骨干。

第2篇:青少年军训范文

关键词:苏区;少年先锋队;性质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面对敌人的屠刀,不甘受屠戮,于“八七”会议上制定了武装反抗反动统治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举行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

在策划和发动武装起义过程中,共青团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而隶属于团的群众组织少年先锋队(以下简称“少先队”)更是在武装暴动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除参加武装暴动外,少先队在保卫苏区、推进苏维埃建设和反围剿斗争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界关于苏区时期少先队的研究总体上比较薄弱,如李玉琦主编的《中国共青团史稿》对苏维埃区域的少先队活动做了较全面的叙述,但对苏区时期少先队的性质演变缺乏梳理。本文就少先队的性质演变脉络作一梳理,以求有助于推进少先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首先在革命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省举行武装暴动,以此来带动全国其他省份的暴动,创建革命的新局面。为配合中共实施的武装暴动的方针,1927年11月,召开扩大会议,指出共青团在农村的工作,应全力发动青年,参加武装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因此,决定在农村组织少年先锋队,作为共青团领导青年农民参加武装暴动,发动农民斗争的力量。并规定少先队员是由14-23岁之间的青年参加。[1]541

从最初组织少先队的目的而言,共青团将少先队的性质定位于青年农民参加的武装组织,作为中共领导的武装起义的有生力量。少先队建立后的主要活动是军事训练,经过训练后,少先队员应“勇敢的参加各地暴动斗争工作,与农军建立密切关系,并应当其加入农军”。[1]547武装暴动胜利后,暴动武装改编为红军,担负保卫苏区政权和扩大苏维埃区域的任务,在红军建立起来后,少先队员需要“经常补充红军,尤其在红军扩大的时候,注意多使少年先锋队的队员加入军队。”[2]94

在向各地发出组织少先队的指示后,各地团组织纷纷行动起来组建,不过各地少先队的发展局面非常不平衡。除了在红色区域内发展的比较迅速外,在其他地区的建设工作非常缓慢,甚至不少地方无法组建。例如,在广大的东北地区,1928年初团满洲临时省委报告:“除了牡丹口有一两个同志外完全没有团的组织,而团外青年农民的组织,当然也没有。”[2]110半年之后,各地少先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依然没有多少改观。1928年7月,指出:“团在农村中的实际基础仍极薄弱,农民同志与少年先锋队之发展往往偏于少数农民暴动胜利区域(广东之琼崖、海陆丰、湖南之醴陵、衡阳等),有极大多数省份对于下层农民群众组织工作仍未切实进行。”[2]184

1929年至1930年,内部派系纷争日渐加剧,最终导致了中原大战的爆发。中共抓住内部混战的有利时机,相继在全国建立了十几块面积较大的苏区。随着各地苏维埃政权的陆续建立和苏区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少先队活动的重点区域有所转移,除继续在统治区内发展外,其工作重心和活动区域更多放在苏区。因此,随着苏区这一中共割据政权的建立,少先队的性质与工作与前相比,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1930年2月,中共中央和根据苏区的情况,对少先队的性质与任务重新做了规定,苏区内的少先队“应当是一种带武装性质的青年组织,同时又含有民众普遍武装训练的作用”。[3]179这一规定与共青团最初确定的少先队性质相比,都是把少先队作为青年人的武装组织;不同的是,从出于动员广大民众保卫红色政权的考虑,将少先队作为训练民众的模范和表率,负有训练民众的责任。少先队的性质从最初单纯的武装力量一变为武装力量和训练民众兼而有之。

随着苏区的发展与壮大,各项建设日益繁重,为使少先队更好地服务于苏区建设,其性质与功能需要进一步转换拓展。1930年6月,少共国际指示,中国苏区的少先队作为“一个工农的广大武装群众组织”,应在青年团领导下,“积极参加巩固和发展苏维埃的建设,反对阶级敌人的斗争”。[3]577由这一指示知晓,少先队一方面作为青年群众的武装组织,进行日常的军事训练,负有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义务,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投入到苏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建设中去。这就意味着少先队的性质由单纯的军事性质逐渐向和平建设转移。

少先队性质与角色的转换因1930年下半年立三路线在中共内部的实施而被打断,致使少先队的名誉和形象受到比较大的损害,发展一度停滞不前。1930年6月至8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统治了全党。李立三认为,目前中国新的革命高潮已经来临,中共必须制定全国总暴动的计划,为统一指挥暴动,他将共产党、共青团和总工会合并,成立全国总行动委员会,要求红军攻打大城市,各级党组织积极暴动。李立三成立全国总行动委员会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共青团的独立系统和领导青年运动的功能取消了,团的工作与党的工作完全重合,这种做法使得共青团丢掉了领导青年工作的特色与优势,给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危害。

立三路线对团的工作最大的危害是使团失去了青年的信仰。1931年10月,团赣东北省委指出,立三路线时期,由于苏区“盲目的扩大红军,大部分的青年团员都强派来当红军,使团在青年群众中失却信仰”。[4]446在鄂豫皖苏区更是要求十八岁以上的少先队男队员全体加入红军,“结果将少先队变成女少先队了”。[4]681

这种强迫青年参加红军的做法致使许多青年不敢加入少先队,使少先队规模和形象受到极大的损害。1931年10月,团赣东北省委指出,由于“立三路线把少队集中到红军中去的影响,所以有些青年群众不肯加入少年先锋队,因为加入了少年先锋队就是加入了红军

的。”[4]468

1930年9月,中共召开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立三路线的错误,新的中共中央领导恢复了团的独立系统,少先队组织为苏区建设服务的性质进一步得到确认。1931年1月,团苏区中央局通过决议,明确少先队“进行文化的工作,进行争取青年农民的要求的经济争斗,帮助苏维埃政权来实现一切法令”;批评了那种只“认为少年先锋队是一种单纯的军事武装组织,只吸收劳动青年中的最勇敢的分子加入,而成为一种狭隘的武装组织,或青年红军”的认识。[4]131931年4月,团苏区中央局又制定了当前苏区少先队的工作大纲,强调指出,“少先队是青年工农及一般的劳动青年的群众的武装自卫组织,是团的辅助组织,是争取青年特殊利益的斗争组织——领导青年群众的单独斗争,及参加一般的斗争,同时是文化教育的组织,是武装训练的组织,是红军的预备队”;[4]162团苏区中央局指出少先队的性质是青年群众的武装自卫组织,也就是说,作为武装组织的少先队主要担负保护苏区后方,维护苏区社会秩序的任务,和作为正规武装部队的红军不一样,不负有与军作战的义务。之所以将少先队界定为自卫组织,是考虑到立三路线时期,少先队大批队员被强迫当红军,上前线作战,致使许多青年人不敢加入红军,影响了少先队的发展和声誉,为了重新吸引年轻人加入少先队,扩大少先队的规模,更好地为苏区建设服务。

团苏区中央局关于少先队性质和工作重心的重新界定与转移得到了其他苏区的认可、支持和响应。1931年6月,平江县苏维埃少先队总部指出,少先队作为一半军事性组织,应加强做好帮助苏维埃政权的各项工作,“少年先锋队是广大劳动青年群众的半军事性组织,所以应该团结广大青年群众在苏维埃政权之下,帮助苏维埃工作,巩固苏维埃政权”。[5]6541931年10月,赣东北团省委也指出,少先队的“性质是半军事性的,同时又是文化的组织”。[4]467

平江县少先队总部与团赣东北省委有关少先队武装性质的界定,相比团苏区中央局规定的武装自卫组织的说法而言,更明确的将其定位半军事性的,少先队不是青年红军,不是正规武装部队,一般不担负与敌人正规军作战的任务,它主要是一个“帮助土地革命,维持地方秩序保卫农民,领导一切青年群众参加一切革命斗争的组织”。[4]456尽管少先队带有武装力量的色彩,但在苏区,更主要的任务是帮助苏区政权进行各项建设。

在少先队的性质未转变之前,由于过去普遍将少先队视为武装组织,肩负参加红军和补充红军的任务,少先队对苏区各项建设的帮助较少,因此少先队与苏维埃政府的关系并不密切,甚至还有些对立。1931年10月,团赣东北省委指出:“过去少年先锋队帮助苏维埃工作是很少的,特别是分配土地更没有争取青年分好田,反对富农分好田的斗争。同时苏维埃政府(特别是下级苏维埃政府)少年先锋队是不管的,对于少队工作一点也没有,苏维埃各种会上,少队工作从来没有讨论过”。[4]478

有关少先队与苏维埃政府对立的现象,平江县也一度存在:“查各区、乡苏维埃政府对于少年先锋队,不认为他是苏维埃政权下的群众组织,有的把他统统变为赤卫军;每次动员群众,一切费用苏维埃毫不负责,甚至一点都不顾及。认少队不在苏维埃的心目中,苏维埃与少队的关系成为对立的形式。”[5]640-641

在少先队的性质逐渐偏移朝向积极投身苏区建设事业的过程中,1931年1月,团苏区中央局就少先队和苏维埃政权的关系作了规定,一方面要求少先队完全受苏维埃的政治领导,为创立、巩固、拥护苏维埃政权而斗争,少年先锋队的一切活动应与苏维埃政府的纲领相适合;另一方面也指出苏区政权应“经常地给少年先锋队以政治、工作上与财力上的帮助”。[4]181931年4月,团苏区中央局再次指出,少先队“在政治上应受苏维埃的领导,而苏维埃应经常的给少先队以政治上的指导(如派人出席少先队会议等),以及物质上的帮助。”[4]166

在团苏区中央局就少先队与苏维埃政府关系做出规定后,二者关系的处理有章可循,走上了比较正常的轨道。在反封建迷信、反腐败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少先队积极帮助苏区政权展开了一系列工作。

1931年10月,团赣东北省委指出,当前少先队应该把反迷信、反封建作为中心任务之一积极进行。[4]470在反封建迷信活动中,少先队和儿童团表现十分积极,手段激进,“不顾农民群众宗教的传统心理,而去毁庙宇、掘祖墓、打菩萨”,如江西修水与万载苏区的“儿童及青年打菩萨、烧菩萨、禁止做道场,请巫医看病非常激烈”。[4]650经过多半年的努力,苏区群众拜菩萨、吃斋敬神等封建迷信现象消失了,少先队反封建、反迷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除了积极从事反封建迷信工作外,少先队还充当了苏区反腐败的急先锋。虽然苏区政权是红色政权,但由于处在偏僻落后的农村,受小农经济和落后文化教育的影响,苏区也出现了腐败现象。腐败是和共产党这一先进组织水火不容的,因此在共产党和共青团的支持下,以青年团员和少先队员为骨干,组织了名为“轻骑队”的反腐败组织,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反腐败运动,以肃清苏维埃政府中的官僚腐败现象。

轻骑队工作的对象,主要是监督检查苏维埃经济机关与其他机关内的浪费以及不关心人民疾苦的渎职行为。1932年上半年,中央苏区颁布了征收土地税条例,为了确保土地税的征收,避免发生腐败,1932年6月,团苏区中央局指示,要求各地普遍组织轻骑队,“以群众的监督与检查,消灭贪污舞弊,帮助苏维埃的税收”。[6]109

针对苏区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的状况,共青团和少先队积极协助苏区政权兴办文化教育事业。1930年11月,团中央发出指示:“团要特别注意经过苏维埃政府兴办共产主义的教育事业,做广大的阶级宣传及科学知识的宣传,打破迷信及旧礼教之一切束缚,发展广大的游艺、体育等事业”。[7]4161931年6月,鄂豫皖苏区团中央分局的一份报告指出,对于苏区内的文化教育工作,团需要“派一个得力同志去加紧工作”。[9]3221933年10月,共青团与苏维埃中央政府教育部签订了协助条约,由遣优秀团员和少先队员到各级教育部门去工作,帮助教育部门进行扫盲工作,动员适龄儿童进入学校。[10]344

结论

苏区时期少先队的性质和定位始终不太明确,不断在变化,从最初纯粹的军事组织到后来的军事性逐渐淡化,变成半军事性和自卫组织,从初期苏区的创建者到后来苏区的保卫者和建设者。尽管少先队在发动武装暴动、创建苏区和保卫苏区以及在苏区建设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少先队性质的不明晰使其处于共产党、共青团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夹缝之中,使得其地位处于一定的尴尬状态,其所扮演的角色也变得模糊起来。

少先队性质模糊的原因,既有先天设计的缺陷,也有后天环境的因素。共青团最初将少先队视为暴动武装力量的一部分,苏区政权成立后,保卫和扩大苏区的任务主要由正规武装力量红军担任,而少先队作为隶属于共青团的青年群众组织并不被认可为正规的武装组织。因而苏区成立后,少先队实际面临着一个从军事性向和平建设组织转型的问题。由于苏区政权属于割据政权,需要应对政府的军事围剿,苏区的和平建设不时被战争所打断。在这种战时和准战时环境下,并不完全具备和平建设的外部条件,因而少先队始终带有军事性,在武装力量与和平建设的两端游移,无法彻底完成从军事性到建设性的蜕变。尽管一段时期内强调少先队积极投身苏区建设,但作为红军预备队的性质始终未变。

少先队始终具有军事性还与苏区时期左倾路线占主要地位有关,无论是立三路线还是王明路线都错误估计形势和敌人力量,一味要求红军冒险向敌人进攻,使得红军损失很大,为了补充红军力量,受过军事训练的少先队员就成为了红军上佳的后备人选。

[参考文献]

[1]办公厅.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M]第3册.北京:无出版项, 1981.

[2]办公厅.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M]第4册.北京:无出版项, 1981.

[3]办公厅.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M]第7册.北京:无出版项, 1981.

[4] 办公厅.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M]第9册.北京:无出版项, 1981.

[5]平江县党史办.平江革命历史文献资料集[M].平江:无出版项, 1983.

[6]办公厅.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M]第11册.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8.

[7]办公厅.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M]第8册.北京:无出版项, 1981.

第3篇:青少年军训范文

青年远征军

1940年9月,日军侵入越南、威逼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等远东殖民地后方。英国决定与中国结成军事同盟,共同抗日,并于10月重新开放3个月前为讨好日本而关闭的滇缅公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国要求中国派军入缅甸,协助英军保卫缅甸。1942年1月1日,中、英、美、苏等26国签署《联合宣言》,共同对轴心国作战。中、英、美经协商决定:1942年2月,由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中国远征军3个军(分别由杜聿明、甘丽初、张轸率领)进入缅甸,协助英军对日作战;由美国提供作战物资并出动第十航空队,对中国远征军实施空中掩护。

从3月至8月,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作战惨败,退往印度、云南,10万大军只剩4万多人。

1942年底,退入印度的中国远征军经过美军训练和装备后,改编为驻印军。1943年卫立煌在云南重组中国远征军66万人,组成第二次远征军,击溃敌人,与驻印军会师。1943年,史迪威指挥中国远征军出击缅北,大获全胜。

1944年夏,政府发起了在全川征集志愿“驻印远征军”的号召。各县由接收壮丁的师管区部队,抽调出军官组成一个团编制,专门接收“驻印远征军”。资阳的集中地点在城隍庙,集中后的生活也是很清苦的。有一次,我去看一位同学,他正在舂米。他说,他们仅几人到团管区领黄谷回来,自己舂自己煮。时值国难当头,民不聊生,农村中略有点文化的青年,志愿应征者有之,也有因抽壮丁的形势逼迫而应征的。其时,黄添湾的乡长周光禄,因有弟兄4人,按2抽1、3抽2的抽壮丁法令,他家必须出两人当壮丁。于是周光禄就借此机会,在黄添湾的赶场天,披红放鞭炮,把其小弟送到资阳参加“驻印远征军”。时任重庆市长的贺耀祖夫妇,也亲送儿子上车参加远征军。整个征集工作,到1944年冬结束。

参加“驻印远征军”的青年,先后空运到了印度的加尔各答参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远征军”回国,除志愿继续留在部队的士兵外,都遣送回原籍。

青年军

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节节败退,只有在中国仍保持着优势兵力,大举进攻。8月8日衡阳沦陷,第十军军长方先觉投敌(后回到了重庆);12月2日,贵州独山失守,震撼陪都重庆。半壁河山沦陷,四川各地都可看到“还我河山”“坚持抗战到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幅墙头标语。

于11月号召“十万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同时颁布了对知识青年从军者的许多特殊优待条例。如:对在职人员留职留薪;在校学生保留原班学籍;家庭享受抗日军人家属优待等等。在社会上大造声势,报纸、标语大肆宣传鼓动,提出了“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感人口号。各县由县党部和三青团主持征集动员工作。一时之间,知识青年从军之事,轰动了全国。

重庆当时是国民政府所在地,搞得更是轰轰烈烈,对从军青年给予特别优厚的生活待遇。只凭“青年军”的符号,在社会上乘车船、进戏院免票,纪律松驰,放任自流。因为从军人员中成分复杂,有大学、中学的学生,也有文盲;有当过行伍部队营长的军官,也有老兵;有当过县长的官员,也有工厂的小工人;有士绅的纨衤夸子弟,也有江湖游民。这些人良莠不齐,集结一起,在重庆也闹了许多事,打架、砸戏院、、,横行一时,在社会上影响很坏。

从1945年1月起,各地征集的青年军开始送入军营。重庆市所征集的青年军,第一批送到铜梁二一师的六一团和六二团,第二批送到綦江的二二师后,于1945年2月底,征集工作结束。

在四川共组建了4个师,二一师驻壁山、铜梁一线;二二师驻綦江至石角镇、川黔公路沿线;二三师驻泸州、隆昌一带;二四师驻万县、梁山一线。这4个师都是按战略部署的:泸州属川滇边界,綦江属贵州边界,万县属川东大门,壁山属重庆后备地区。

其营房都是临时占据的当地原中小学校舍、寺庙、原驻军营房,还征用了一部分当地的士绅大院,也赶建了一些泥墙草盖的营房。还组织人力到当地山林地区砍伐树木,征调民间木工,做了床、桌、凳。各师保留少数老兵专做劳力工作,如马夫、火夫。征调民间木工,是通过当地县政府调集的,不付工资,只发给伙食米。

其军官都是从的嫡系部队中抽调出来的。训练总监是在“驻印远征军”中有过战功、获得过国际勋章的罗卓英。我只知道二一师师长戴奇、二二师师长罗泽。团、营、连长中也多是中央军校毕业的。班长也是由中央军校合川分校毕业的学员担任。还有些军官有较高学历,如六五团副团长刘雪屏是复旦大学毕业的。的儿子蒋纬国也曾在青年军中当过挂名连长。

青年军与其他部队有个显著不同的建制特点,就是建立了一套政治体制:师设政治部主任、团设督导员、连设指导员或干事。督导员以上的人,是由上级抽调来的;指导员一级,则是从1944年冬初的从军大学生中,抽调到重庆复兴关中央训练团,由蒋经国亲自主持训练后,分派到各师的。由于军队中的军官都看不起那些指导员,公开宣称这些人是“卖狗皮膏药的”,所以他们在连队中所起的作用,不过就是搞点文化工作,如建立阅览室、教士兵唱唱歌和排排剧。

青年军师部有政工队,实际上就是一个京剧团,并不是搞政治工作的。团有特务排,专负责团部警卫;连有特务长,主管领发士兵的服装和连队伙食。这些与解放后所指的“政治工作”、“特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青年军入伍后的生活待遇也是很好的。兵役署在每个师所在地设有专门的粮秣供应站,其供给标准为:冬天,灰色棉军装1套,白布衬衣、短裤两套,白布棉被、床单、线毯,单人蚊帐、鞋袜齐备,还每人发了一双翻皮皮鞋;夏天,黄色军装、军便服各一套。吃的标准是:每个士兵每天26两白米(一般军队是24两糙米)、1两菜油、1两花生米、1两猪肉、1斤蔬菜(这里的两是按16进位计算的)。早饭是花生米、稀饭,午、晚都有两个带点肉的菜和不限量的白米干饭;星期六打牙祭,还有酒喝。士兵每月还可领到一点零用钱。

在编制上,也是很完整的。师辖3个团和炮兵营、工兵营;团辖3个营、1个迫炮连;营辖3个步兵连、1个重机枪连。武器也全是崭新的,于1945年2月,开始投入战斗训练。1945年夏,曾分别到10个师检阅,重庆的报纸,都曾大肆宣扬。号称十万青年军组建的10个师,据其编制估计,一个师约有7000人左右,并不足10万。

青年军在入伍之初期,军纪也很坏。普通部队的士兵被社会上称为“丘八”,而对青年军则称为“丘九”。因为青年军在很多方面,都享受着特殊优待,所以也就助长了官兵的优越感,狂妄自大、目无法纪。

二四师驻梁山的一个团,还发生过打死团长的事件。一个站岗的士兵,见一辆吉普车迎面冲来,问了一声:“干啥的?”尚未等车上人回答,就是一枪。团长说了句:“我是团长,你真混账!”就死了。这个士兵,后来在禁闭室里被关死了。

青年军入伍后,仅进行了6个多月的训练,日本就投降了。各师团原地待命,有的师团揣测有派往日本当占领军的可能,因此,在待命期间,组织士兵学英语。

1945年11月,军事委员会正式命令青年军各部,从1945年12月1日起至1946年5月30日止,实施6个月“预备军官训练”。从重庆整编下来的军官总队,抽调了一批文化素质较高的校官,到各团担任战略战术、地形地物、军事制图等军事理论课程教官。由各团组织每个连担任一种兵器、或一个野外演习科目的大循环教学。师直属的山炮连,也到各团巡回演示。

军长刘安祺到过六五团教练场地视察过。身边只有几名随从副官作笔记,事前没有通知,到现场看后,也没有讲什么就走了。刘安祺后来成为台湾军界首脑。

在整个训练期间,纪律都是很松驰的,每天除了训练时间外,可以逛街、游田野。星期天放假,还可以到外地游玩,个别士兵夜不归营,值星官也不追问。六五团还有一士兵,星期天私拿雷管去炸鱼,被炸死。

其骄横之习气仍然严重,仅据我目睹的几件事,可见其一斑:驻三溪的团一营长,为了要强占原三溪铁厂厂长所住的独院作营部,竟在独院四周架起重机枪威逼,厂长被逼迁到了山顶上。六五团重机枪连,有一天打靶后回到营房,值星官(排长轮流)没有喊“解散”反而整队训话。一广东籍士兵拿出刺刀皮套,对准值星官排长的脸部打去,排长脸部顿起一条血痕。事后,该士兵被营部禁闭一个月。机枪一连有个排长,星期天在大山的一个水凼边,见一在那里洗衣,竟前去调戏,被之父打了两个耳光,并到连里告状,连里竟对这事置之不理。

1946年6月1日,全国青年军复员。

复员时,每个士兵发了一张由军事委员会颁发的印有“蒋中正”3字的《陆军预备军官适任证》,以及《复员证》、《通讯证》。《复员证》是蓝布壳,内容主要是青年军复员后应享受的各种优待条文。只记得其中有一条,凡复员青年军参加各种升学考试,只须50分就算及格(比一般少10分)。这个《复员证》以后也就成了复员青年军乘车坐船的免票通行证。《通讯证》是复员青年军回到各地后,若要建立“青年军联谊会”,以便互相通讯联络,后来很多县城都建有“青年军联谊会”。二二师还印发了一本精装的全师官兵《通讯录》。每个士兵除睡的蚊帐、被盖、军毯、床单全可带走外,还发了一套斜纹布草绿色军服和大盘军帽、一套黑色斜纹的中山服。

复员安置分五项:留营、复学、复职、就业、就学,完全由志愿选择。

留营的人数很少。二二师留营人员集中到石角镇,进行了一个月严格紧张地训练后,分在了原师各连当指导员。

复学、复职的,派军官护送,坐军用专车回原籍。以后,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人,又跑到南京找“预备干部管理局”,进行了重新安置。

就学的分两部分:凡上过高中的,统一分到重庆“青年大学补习班”,补习了约两个月,在报纸上公布了分配到全国各大学的名单;原是中小学生的,分到全国办的5所“青年中学”。重庆的“青年中学”设在歌乐山,只办了一学期就结束了。

就业的人,在全国专门开办了5所“青年职业训练班”,每两个师有个职训班。我只知道二二师、二四师的就业人员分到“万县职训班”;二一师、二三师的就业人员分到“泸州职训班”。

青年军复员后,在国防部下面特设“预备干部管理局”,由蒋经国任局长,专门管理青年军复员后的工作。如初期的“青大补习班”、“青年中学”、“青年职训班”都属“预干局”管。听说,在上层内部,曾有人坚持反对这些庞大的经费开支,使蒋经国的全部计划无从实现。1947年夏天,“预备干部管理局”还在浙江的嘉兴举办了“青年军大学生夏令营”。这些人身穿军便服,在炎热的夏天,出门时肩上斜搭一床黄呢子军毯,盛气凌人,以天之骄子自居。

青年军复员后,在各地发生的闹事事件仍不少。

二二师的就学、就业士兵复员后,集中到三溪夏令营度夏,等待入学,由原团军官管理。二中队有一天早晨,饭不够吃,全体士兵起哄,把队长拉出来打得鼻青脸肿,事后也无人追究。

三溪复令营就业人员,在用军车送入校时,提出要发旅费。到綦江后,几百人下车不走,到各饭馆叫些高价菜吃了不给钱,然后强住各大小旅馆,把小小的綦江城搅得鸡犬不宁。驻河对岸的师部慌了手脚,晚上派了许多军官到各旅馆,逐一发了旅费,又向各饭馆打折付清欠款,才平息了事态。

第4篇:青少年军训范文

首先是心脏的发育: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有两个猛长时期。第一次在出生后两周内,第二次在青春期。要到30~40岁,心脏大小才固定下来。青春期心脏功能和成人有差距,成人每搏输出量是60~70毫升,一个12岁的少年,平均只有41毫升,每搏输出量只有成年人的2/3。青春期的脉搏次数也有特点。年龄越小,心跳越快,脉搏次数也越多。这是由于年龄小,脑、神经还不健全,兴奋性大;还由于心脏的每搏输出量较少,而全身的需要量大,只能增快心跳次数来补偿。心跳过快,容易疲劳,耐久力差。现在学校大多数只注意教学质量,很少关注体能锻炼,来我校就读的新生很多都没有很好的身体素质。因此,应注意积极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使心脏肌肉发达,收缩力增强,增加每搏的输出量。由于人体血管的发育先于心脏,年龄越小,血管发育超过心脏发育的程度越大,血管内的阻力越小。所以少年的血压比成年人低,而且年龄越小血压越低。青春期以后,心脏发育超过血管的发育,加之内分泌的影响,血压也随之升高。我校五年制大专新生正好在青春期初期阶段(14―16岁),这个阶段,通常血压在60-50/50-40mmhg左右,在军训过程中,如果长时间站立不动,心脏搏动兴奋性会下降,血压下降,头部处在身体最高位置,更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发生晕厥。那么根据以上的特点我们在军训过程中,对新生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以后达到防止发生晕厥的效果,新生军训第二天晕倒两个,以后就不在出现,第二批新生进校再没有发生晕厥现象。

在新生进校以后指导新生要做到以下要求:

1.要保证吃好:不能空腹参加军训,吃好三餐,多喝汤,以保证军训过程中足够的能量,汤可以增加无机盐含量,补充流汗中丢失的盐份,保持血容量。

2.在军训开始之前适当跑步运动,增加心脏的泵血功能。

3.教官军训过程中,要让学生静动相结合,避免长时间站立,45分钟以后休息10分钟,让学生喝水自由活动一下。

第5篇:青少年军训范文

9月3日,这支曾经令蒙哥马利万分感慨的部队,喊着嘹亮的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65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高级别代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30个国家的外军观摩团团长的检阅。三军仪仗队后,第一个英模部队方队的将军领队就是中国人民第65集团军军长张海青,他带领的这支“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向全世界展示战无不胜的中国军队形象、展示身先士卒的中国将军风采、展示无坚不摧的中国士兵气势。

坚持党的领导,战无不胜

“作为首位通过天安门的将军领队,我一定要走出共和国将军的士气与豪迈,走出军队高级将领对党的忠诚,一往无前的意志与风采。” 张海青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介绍,“此次阅兵有50余名将军受阅,分别来自陆、海、空、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队。作为党的十以来首次阅兵,我们要向国人世人展示三军将士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坚定立场和履行使命的决心能力;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光辉形象。”

据张海青军长介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次阅兵中,这次阅兵首次编组英模部队方队受阅,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特色。

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是由第65集团军以某机步旅为主抽组而成,该部是一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曾参加创建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不朽功勋。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晋察冀军区的主力部队之一,该部先后参与创建雁北、察南、平西、冀西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参加平型关、东西庄、大龙华、黄土岭、百团大战等重要战役战斗。狼牙山五壮士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壮举,是这支部队的辉煌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不朽精神;黄土岭之战,击毙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震惊日本朝野,沉重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抗日民众士气;参加百团大战,在攻打井陉煤矿的战斗中,救出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姐妹,生动展现了我军人道主义风采。

回顾历史,张海青军长一脸坚毅,他告诉记者:“这支英雄部队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时刻之所以能够英勇顽强、浴血奋战,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所以能够打击侵略、取得胜利,在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作为新时期共和国将军领队,就是要向全世界昭示,这支人民的军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具有必胜的信心抵御侵略、保卫家园,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传承优良作风,宁死不屈

作为继三军仪仗队之后第一个通过天安门广场的英模部队方队,“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要向世界展示什么样的精神面貌?

对此,张海青军长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说:“狼牙山五壮士的精神就是我们这支方队的灵魂,在天安门广场上,我们这支方队走出的是排山倒海的气势、宁死不屈的气节和敢于胜利的气魄。”

为了锻造方队之魂,方队多次组织观看狼牙山五壮士影视片,专门安排官兵赴河北易县狼牙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五勇士陈列馆、敬献花篮、集体宣誓等方式,身临其境追寻先辈先烈足迹、感受抗战英雄光辉事迹,强化官兵作为“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一员的光荣感自豪感。让英雄精神融入官兵血脉,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抗日精神、增强必胜信念。

1941年秋,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连续“扫荡”,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9月24日,3500名日军合围河北易县狼牙山地区。狼牙山五壮士为了给主力部队及地方群众争取更多安全转移时间,他们毅然放弃追赶大部队计划,把敌人引上四面峭壁的棋盘陀顶峰。消灭100多名日寇,子弹打光后,五人宁死不当俘虏,砸枪跳崖,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英雄一跳气壮山河、感天动地。晋察冀军区专门下发《训令》,要求全区部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勇敢顽强的精神,以战斗的胜利来纪念他们。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五壮士纪念碑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在狼牙山脚下出生、长大、参军的张海青,自小受狼牙山五壮士事迹和精神的感染,浑身充满“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燕赵汉子的血性。如何把抗战精神传承到年轻一代士兵身上、体现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军人风采的阅兵场上?张海青组织方队全体官兵认真学习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恶史、中国人民14年英勇抗战史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团结奋斗史,激励官兵带着强烈的爱党情、报国志、民族恨走上训练场,迈过天安门;组织官兵学习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抗日将领和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等英模群体的抗战英雄事迹,激发官兵练就过硬受阅动作、奉献一流阅兵盛典的精神斗志。

在检阅的目光注视下,在全世界的目光关注下,“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以排山倒海之势诠释了威武不屈的抗日精神,展示了中国军人追求和平的光辉形象。

保持兵的本色,攻无不克

阅兵大典庄严隆重,作为第一个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将军领队、作为唯一的集团军军长领队,张海青既感到无尚的光荣与自豪,又隐隐感到一些压力。

这个压力主要来自年龄和体能的考验与挑战。

当过“松骨峰英雄团”团长、“飞虎师”师长,侦察兵出身的张海青参加过的重大军事活动不计其数,让他组织一场战役或者对抗演习,绝对不在话下,但担任阅兵徒步方队领队、以他54岁的年龄与他带领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官兵一起正步走过天安门,无疑是一项艰苦的挑战。

自小农村出身的张海青并不怕吃苦,16岁高中毕业干农活、打猪草、挣工分,啥苦都吃过;当兵训练出身的张海青也不惧队列训练,当过新训班长、干过作训科长、处长、参与编修和试训全军第七代军事训练大纲,队列动作自然熟烂于心。难在哪里?难在与所有方队官兵动作协调一致。

张海青告诉记者,“只有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兵,动作标准才能一致,方队步调才能一致,将、官、兵才能形成一个整体,成为流动的方块、钢铁的长城。只有把自己当做普通一兵,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取得胜利。”

吃,方队所有官兵都在一个大食堂,战士吃什么将军就吃什么;住,方队所有官兵都住在阅兵宿舍,张海青进了训练场就很少回家;玩,现在战士们见了军长谁都不怵,全方队找不出一个没有和军长合过影的战士。关键是“练”:烈日下苦练的时间将军和士兵一样多、风雨中将军和士兵的身影一样直、就连汗水在军装上印出的汗渍图形都差不多----将军就是普通一兵!

“117.75米,175步,1分24秒,作为走在前面的将军领队,必须分秒不差地通过天安门。”张海青说,“相比日常队列训练,阅兵训练动作要求更精准、更有力,训练的强度和难度也更大,不仅是意志的考验,更是对个人体能、身体机能的考验。作为将军领队,我们执行的也是三军仪仗队的标准。”

“阅兵场就是战场!”张海青坚持和自己的方队一起训练,“一是向战士学习,二是给战士作表率”。

站军姿,张海青像战士一样,手和膝盖部位夹上扑克牌,解决手贴不紧、膝并不拢的“痼癖动作”;为练下肢力量,提高踢腿速度,他给自己绑上绑腿练;为练耐力,每次教练要求他正步踢够96米就行,他一踢就是两个百米,一天要踢好几个来回。

将军领队以身作则,模范带头,成了推动训练的强大动力。

在徒步方队指挥部组织的考核中,“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连续夺得6面优胜方队和12面先进排面的锦旗,名列徒步方队之首。方队政治工作、科学训练等四个方面的经验被阅兵联合指挥部、徒步方队指挥部转发推广。前不久,方队又被阅兵联合指挥部表彰为“训练先进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也是唯一获这两项表彰的方队。

践行强军目标,无坚不摧

弘扬抗战伟大精神、奉献一流阅兵盛典。作为一个集团军的军长,张海青的思考还不仅于此,他把阅兵训练作为瞄准未来战争锤炼部队、强军兴军的一次绝佳时机。

张海青要求方队全体官兵并带头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特别是围绕强军兴军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决策部署,通过阅兵这个大课堂、大熔炉、大学校,进一步坚定官兵坚决听党指挥的政治信念,练就能打胜仗的过硬本领,培育作风优良的军人形象,为坚决实现“首战必胜,打个漂亮仗”的决心意图提供坚实思想政治保证。

“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注重铸牢官兵投身阅兵实践的思想根基,紧密结合这次阅兵的内涵特点和官兵思想实际,深入开展“弘扬狼牙山五壮士革命精神,高标准完成首都阅兵任务”、“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等阅兵系列专题教育,通过大讲阅兵重大意义、大讲抗战历史故事、大讲“红一师”优良传统和狼牙山精神,不断增强官兵“打造一流阅兵方阵、争创第一徒步方队”、“为祖国争光、为军旗添彩”的使命感责任感。官兵的训练热情空前高涨,从骨子里带着豪气、杀气走上训练场,决心奉献一场震撼世界的阅兵盛典来展示国威军威,宣示保家卫国的决心意志。

除了树立无限忠诚的信念、增强逢打必胜的信心外,作为英雄部队的军长,张海青还注重利用带队训练的时机,为部队注入两个强军兴军的要素:一是带风气,二是带士气。张海青告诉记者:“过硬的战斗力是靠良好的风气带出来的,高涨的士气是靠感情带出来的。”

培养良好的部队风气,既要靠部队官兵的基本自觉,更要靠部队将领的以身作则。张海青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如果一个包工头收了农民工的财物,那个农民工肯定不会好好干活。部队带兵也一样,办事送点土特产、提拔送点礼,这样的下属肯定也不会好好工作。作为领导,土特产不能要、礼更不能收,这样才能公平公正、官兵没有隔阂,下属才能尽职尽守,搞好部队的训练管理。张海青说:“通过阅兵训练,与基层官兵深入沟通,我深深感受到,指挥员有这样的人格魅力,才能带出过硬的队伍;部队有这样的风气,才会有过硬的战斗力。”

第6篇:青少年军训范文

2008年梅赛德斯一奔驰“明日之星”青少年网球训练营迈出了在中国普及青少年网球的第一步。历经三年的发展壮大,“明日之星”的脚步已经遍及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为基层网球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迅速提高的绝佳平台,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受到了各级网球协会和小选手家长的一致好评。截至2010年底,已有超过3000名青少年精英选手受益于“明日之星”带来的高水平的场上训练、生动的课堂理论讲解和“2020之旅”青少年网球排名赛。2011年,梅赛德斯-奔驰“明日之星”青少年网球训练营迎来了新的合作伙伴――浪琴表,同时,也迎来了进一步推进中国青少年网球走向国际舞台的新契机。作为罗兰・加洛斯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官方合作伙伴,浪琴表正在通过“浪琴表未来网球之星”比赛寻找未来的网坛冠军。2011年,16名来自全球各地的男孩将全力以赴去争取决赛资格,这是一场传奇的表演赛,获胜的幸运儿将与两位网坛传奇人物――安德烈・阿加西(Andre Agassi)与吉姆・考瑞尔(Jim Courier),两位前法网冠军一起打比赛。在中国,浪琴表决定与梅赛德斯奔驰“明日之星”青少年网球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中国青少年网球的王牌项目――“明日之星”青少年网球训练营,全新的合作关系正不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于是,4月30日在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网球中心,“浪琴表未来网球之星”在中国大陆赛区的选拔赛通过梅赛德斯-奔驰“明日之星”的平台火热进行。

少年英杰集结南京,对手再相逢

此次“浪琴表未来网球之星”的比赛吸引了八名2010年梅赛德斯-奔驰“明日之星”青少年网球训练营&“2020之旅”在全国各站的优胜选手。他们是:来自四川成都的周德礼杰、余冰玉和曾梓城,来自河南焦作的马克,来自江西南昌的殷书豪,来自陕西西安的贾宜衡以及南京本土选手唐盛和李羽鹏。这八个孩子有的素未谋面,有的选手却已经是老对手了,曾经在“明日之星”青少年网球训练营&“2020之旅”的赛场上过过招。余冰玉和周德礼杰两位小选手在3月底刚刚结束的“明日之星”南京站活动便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挑战赛决赛。这次他们又相遇在南京,聚首“浪琴表未来网球之星”的半决赛,为大家奉献了一场十分精彩激烈的对决。网球运动的精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结果的可变性。南京站挑战赛的冠军余冰玉此番输给了自己曾经的手下败将周德礼杰,初尝败果却收获了场上心态的反思。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比赛,来自河南焦作的马克和来自四川成都的周德礼杰相见决赛场。最终,马克以6-3、6-0击败周德礼杰,强势夺冠。盛大的闭幕式上,浪琴表中国区副总裁李力先生为这位圆梦少年颁发了冠军奖杯。国家体育总局网球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有林先生也在现场对这位即将代表中国青少年网球前往法国网球公开赛,与网坛传奇阿加西见面的网坛新秀表示了祝贺。

第7篇:青少年军训范文

【关键词】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现状;研究

1.前言

2004年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孙甜甜、李婷获得奥运会女双冠军,网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空前高涨,一大批的青少年投入到网球运动中来。在后来中国女双组合郑洁和晏紫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获得女双冠军,李娜在2010年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夺得女子单打冠军,更是快速的推动了中国网球的发展。也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到网球运动中来,保山市隆阳区的青少年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投入到网球训练中来。保山市隆阳区的青少年网球在此期间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由于保山市隆阳区经济水平的制约,场地等硬件设施差,网球教练员少且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着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处于盲目的状态。

因此,就如何在保山市隆阳区开展青少年网球运动,如何改善青少年网球发展的硬件条件,提高青少年网球教练员的水平,提高青少年网球技术水平是现在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对保山市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促进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开展的对策。

2.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网球在世界网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国内有很大的影响力,促进了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的网球运动也快速的发展起来。但是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保山市的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青少年热情很高,但是比较盲目。保山市隆阳区体育局对各地市青少年网球业余训练队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市资金投入不同,场地设施差。

2.1 训练内容分析

青少年时期是网球运动员成才的过程的基础阶段,这一基础阶段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训练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青少年来说。在青少年网球训练中,训练内容是主要因素。通过调查发现:网球技术、身体素质训练、心理素质训练是教练员安排的主要训练内容。

在调查中发现,教练员对网球技术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心理素质训练,其中网球技术的训练占有比较长的时间,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占有比较短的时间。由于业余队由于业余训练队教练员人数不足,并没有对运动员分年龄段教学,而是不同年龄段的队员采取同样的训练内容与方法。教练员应抛弃传统的训练模式,向先进、科学的训练体系靠近和发展,应根据队员不同的年龄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因材施教。对于年龄小的网球运动员多采用基础身体素质、网球技术和心理训练中的主观能动性训练,重点培养他们掌握网球运动技术,提高整体身体素质和培养他们对于网球运动的兴趣。对于年龄较大一些的运动员多采用网球技术、专项身体素质和全面的心理素质训练,重点培养他们对于网球技术的运用能力,提高专项身体素质。

2.2 训练时数分析

调查中发现,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业余训练队的训练时间较短,训练时间大多都是在一小时到两个小时,大多是在学生下午放学后或双休日进行训练。青少年网球爱好者网球训练时间多数是在周末进行,平时参加的训练时间很少,训练时间并不能完全保证,这是由于很大一部的学生家长还是比较注重孩子的文化学习,一旦学习时间与网球训练时间相互冲突,大部分家长就会放弃网球训练,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在假期参加假期训练班。

2.3 训练形式

对于青少年的网球训练,在训练形式上不能采取灌输式教学法,教练员应该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应该把灌输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相互结合,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能很好的启发青少年对于网球的悟性,这样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可持续发展。

2.4 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有一定差距

由于保山市隆阳区经济不发达,对网球运动的投入资金不足,造成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训练队的训练经费不足,训练场地少、设施差,不能满足训练的需要,制约了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另外,由于参与网球运动费用较高,许多家庭难以应付高额的训练费用和比赛时需要的费用,而不参加比赛就无法与高水平运动员交流,很难提高网球技术水平,与网球运动发展较迅速的昆明市、玉溪市相比,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也存在差距。总的来说,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在全国处于较落后状态。

3.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对策

3.1 加强教练员培训,规范教练员上岗资格

教练员的全面素质水平对青少年网选手的影响特别大,因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各方面都显得不很成熟。教练员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对年轻选手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把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定期举行教练员培训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教练员,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训练水平。

3.2 根据青少年年龄差异采取不同的训练内容与方法

由于青少年在训练时存在兴奋时间短、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气馁等特点,而且不同年龄段的队员对于训练强度的承受力也不同,因此对于不同青少年段的青少年应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4.结论

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网球运动近年来发展快速,但是与全国乃至全身其他城市相比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保山市隆阳区青少年业余训练对的训练内容与方法单一,学训矛盾。保山市隆阳区举行的青少年网球比赛少,竞赛制度不完善。教练员少,高水平网球教练员少,大部分的教练员的工作能力需要提高。保山市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受资金的制约,网球场地少,设施差,难以满足青少年对网球训练的需要。中小学参与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很少。

参考文献

[1] 黄瑁.中国近代网球运动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文刊.2002(1)

第8篇:青少年军训范文

【关键词】河南省;羽毛球;青少年;分析研究

“波力杯”第十届河南省青少年羽毛球公开赛由河南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批准;河南省全民健身协会主办;河南省羽毛球协会、学生体育总会羽毛球协会承办。分为四个组别甲组(95年1月1日);乙组(99年1月1日);丙组(01年1月1日);丁组(03年年1月1日)以后出生。目的:推动我省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培养羽毛球运动后备力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波力杯”第十届河南省青少年羽毛球公开赛参赛队员240余人,其中甲组男子46、女子9人;乙组男子42、女子14人;丙组男子42、女子18人;丁组男子54、女子15人。

1.2 研究方法

1.2.1 实地考察法:在比赛现场记录观察统计有关比赛的数据。

1.2.2 专家访谈法:走访河南省各地市教练员、运动员,就有关问题进行调研、讨论。

1.2.3 数理统计法: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

1.2.4 文献资料法:查阅文献资料,并在互联网上进行充分的检索、分析和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比赛项目和赛程的分析研究

本次比赛项目分为(一)团体赛;团体项目不分男女;(二)双打比赛、甲组分男女;乙丙丁三组不分男女;(三)男子个人赛;(四)女子个人赛。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不同组别的年龄段,比赛项目中小年龄组,可以兼报一项大年龄组的项目;大年龄组选手不能兼报小年龄组的项目。

比赛进行三天,第一阶段近400场比赛,三个阶段下来共计700多场比赛。其中第二天的比赛从早上8点进行到夜里10点多,比赛连续进行将近14小时,有些跨组别兼报的选手一天下来打7、8场比赛。可以看出这次安排的比赛时间上很紧。比赛时间紧、比赛场次多、运动员比赛任务重,这不仅是对运动员的挑战也是对裁判员的考验,比赛安排到3天时间进行完毕,采用三局两胜每球得分打15分。在比赛当中很多运动员休息不好,有的吃饭都不能保证,这样下来不仅自己的水平发挥不出来,还很容易受伤。

2.2对参赛人数和队伍的分析研究

这次参加河南省青少年羽毛球公开赛的选手达240多人,受河南省邀请和协商,省外有3支队伍51名队员参赛,分别为湖南育才体校代表队31人、陕西A―ONE俱乐部9人和烟台市羽毛球队12人。

河南省内球队主要分布在郑州、洛阳、平顶山、漯河、南阳、新乡、驻马店、安阳等市。

由表1可以看出:省外的队员主要集中在甲组和乙组中分别占27.3%和42.9%;河南队员大都集中丙组和丁组分别占91.7%和87%。出现这种情况重要有三种原因:一,丙、丁两组选手年龄比较小,还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出行不方便,所以省外队员过来很少。二,由于我省羽毛球整体水平低,所以年龄稍大且有天赋和水平稍高的青少年大都送到羽毛球强省培训去了,以至于出现本省人才短缺的现象;三,河南省历来是人口和教育大省,青少年文化课竞争很激烈特别是在初高中,所以很多练羽毛球的孩子小学一毕业从事体育运动的机会基本就没有了。

2.3 对所有参赛队成绩的研究

团体比赛成绩是最能直接反映一个地区在此项运动上的实力。

由表2可以明显的看出,四个组别的冠军都被外省的球队取得,湖南育才体校包揽了甲、丙、丁三个组别的冠军,而烟台队则拿了乙组的冠军。有表1可知,在丙组当中省外只有5名选手参赛,却拿了团体冠军,可见实力水平确实很强。可以看出湖南和烟台只来了很小的一部分,就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而河南省各代表队却在此次比赛的四个组别中,没有取得一项团体个冠军,由此可见我省的羽毛球根本无法和一些羽毛球强省相提并论,实力水平根本就不在一个可以竞争的层次上。

2.4 对河南省参赛队成绩的研究

由表3可以看出:郑州市代表队取得两个团体亚军和三个团体季军;漯河取得一项丁组亚军;南阳取得一项丁组季军。在二到四名的成绩中郑州有6支队伍,洛阳有2支,漯河、南阳、平顶山分别都只有一支。由此可见河南各地区的羽毛球发展郑州最好,随后是洛阳、漯河、南阳、平顶山。郑州作为省会培养后备人才和训练条件、水平都高于其他各市,在每个组别都有相对较好的成绩取得,而河南省的其他各市代表队就稍显不足。

让人欣慰的是,在丙组和丁组当中,平顶山、南阳、漯河、驻马店等市的代表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第五名当中,其他市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以看出羽毛球在这些市区已经有较好的基础和后备力量,不久将会发展成多格局的状况。

2.5对单项比赛成绩的研究

由表4可知: 对甲组男双和甲乙两组男、女单打进行分析,前四强当中省外球队取得12项,河南所有队取得8项。其中湖南育才体校获得了甲组男单前四中的三个,烟台队获得乙组女单四强中的三个,男双冠军也被湖南育才夺得。河南参加的选手比较多,但水平不是很突出,只在乙组的男单和甲组的女单打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驻马店和平顶山的两位选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见羽毛球在河南省其他市的发展已经有所起色。

2.6 对参赛队员和教练员的研究

这次参赛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基本技术水平总的来说也不是很好,男子甲组没有1米80以上的选手出现,并且打法特点不明显,控球失误率较高、拉吊突击能力缺乏、防守反攻能力不足等问题都暴漏无疑,没有特别突出的选手出现。男双选手整体水平较低,男双基本都是由男单兼项,找不到一对专项男双选手。

特别指出的是当前青少年运动员比赛士气很旺,但是道德修养不足,在比赛当中不尊重对手现象屡见不鲜,意志品质不够坚强,在比赛当中多拍僵持很少,缺乏独立思考、灵活应变的能力,随地乱扔垃圾现象严重。

经过对教练员的调查可知,河南省的很多教练员根本就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或专业训练过,大都是根据自己打球的经验摸索着教学生;在职称方面只有一位有教练职称的,更不要说高级教练了;在学历方面本科学历的很少,大都是高中和专科学历,研究生学历只有一位还很年轻基本没有执教经验。

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1 教练员水平不高,理论基础、执教经验和科研水平差

教练员自身文化基础薄弱,科研能力和训练水平不高。经调查在羽毛球训练当中,有明确制定全年或多年计划的教练员很少,有的教练只是做了简单的课时、周和学期计划;在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当中没有明确的训练负荷强度和要求,更不要说负荷评价体系了,可以明显的看出河南省羽毛球选手的训练随意性很强,科学性不足。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名师出高徒”当今竞技体育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教练员和科研水平的竞争,对一位金牌教练的追求体现在体育界的每个项目中。对于河南这个人口和教育大省来说,绝对不缺乏优秀的羽毛球人才,缺乏的只是高水平的教练员,所以,我省的青少年羽毛球队伍要想更好的发展起来,必须要引进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教练员。

3.2 我省运动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竞技水平低

由表1可以明显的看出,河南省参赛的队员年龄组成很不合理,甲乙两组很少,特别是在乙组当中将要出现断层,同时在我省的参赛队员中,严重缺乏领军队员,队伍整体实力和单项都不强,不能很好地形成竞争氛围。如果没有能带动整体发展的动力和领军队员,我省的羽毛球发展就找不到目标和发展方向。

3.3 训练水平不高,训练体系不完善

河南省没有一支专业的羽毛球队,只有两支业余体校队和一支业余体院队。应当建立起本省的训练体系,从各市的业余基础训练队选拔到省市业余体校或体院,再向上推选从而建立一支河南省羽毛球队,这种层层晋级、层层选拔一定会提升我省羽毛球发展的整体水平。

通过对湖南队的教练和选手了解到,现在湖南每个地级市都有羽毛球青少年训练单位,有些市还不止一个,而且有长沙和益阳两个部级羽毛球训练基地,还有安化羽毛球运动学校等,在全国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河南省可以适当的借鉴他们的方式。

3.4 运动员文化素养不足,意志品质不高

当前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文化素养、道德品质不高,各市在训练选手的同时应着重加强运动员道德素质修养,懂得尊重对手、尊重比赛。冠军固然重要,但培养一个完善的人更加珍贵,当然这与教练的文化素质也是分不开的。

3.5 羽毛球比赛形式较少,体育重视不足

河南省青少年羽毛球赛事很少,当前主要有“河南省青少年羽毛球公开赛”和“河南省大学生羽毛球联赛”,但是两年一届的大学生联赛稍显不足,可以变为一年一届,同时应当增加高中羽毛球联赛等形式,这样由上到下就会引起中小学的重视,也为上一级羽毛球人才的培养打下很好的基础。体育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羽毛球体育设施的引导和投资,加强科研力度和水平,使羽毛球运动更科技化,健康化。

4 结论建议

4.1 这次的青少年公开赛基础很好,个别水平较高,整体水平罗显不足,参赛年龄不均衡,建议各市在各个年龄段都培养一定水平的选手,提升本市的竞争实力。

4.2 当前我省运动员文化道德素养不足,应认真推行“训、教结合”,加强运动员的自身文化、思想道德素养。

4.3 提高教练的业务水平和自身能力,适当开展教练员培训班,从而使教练员掌握更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临场指导的能力,同时聘请或引进高水平教练员,提升我省教练员水平。

4.4 河南省羽毛球发展不平衡,应打破格局,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各市区的竞争力,使我省羽毛球运动更快、多渠道发展。

参考文献:

[1] 河南社会体育网 http:///

[2] 聂上伟,刘青 四川省青少年羽毛球优秀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 2011, 9(3):80―83

[3] 陈莉琳 福建省羽毛球后备力量培养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08, 12(1):74―76

第9篇:青少年军训范文

我上七年级了,开学第一件事就是军训,我在这次军训中体验到个体对集体的服从性,也尝到了艰辛的汗水,这是我的第一次军训,对我来说是终生难忘的。

我的教官非常严厉,我一下没做好就要重复做好几次,做标准了才可以停,我流了好多汗,但是对我来说绝对是一种锻炼。

在军训中有苦有甜,也可以说是先苦后甜。“苦”是苦在军训时太阳一直对我在吐火,孙悟空也架不住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啊,经过四天半的暴晒,我就像烧焦的土豆,那叫一个黑。而且,军训一天后,回到家我腰酸背痛腿抽筋,我一到家就是往地板上一躺。可以说我在军训中没少受苦!可还是利大于弊。“甜”是甜在我虽然在军训时流了好多汗,但军训后的我像个铁人,比以前更坚强,更勇敢,学习也比以前勤奋了,更严格要求自己了。军训把我从一个少年过度为青年了,我知道该怎么做,我已经不是小孩了,我长大了,不能再用以前的要求管理自己,要更严格更认真的管理自己,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做一个新时代的好青年。军训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初中新的道路,军训是一味良药,把我软弱的身体变得强壮,军训是一个闹钟,把我还沉浸在假期中的头脑叫醒。

军训使我坚强,使我勇敢,使我勤奋,这对我来说终生难忘。

辽宁辽阳宏伟区辽化二中七年七班一年级:崔芷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