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情感表达论文范文

情感表达论文精选(九篇)

情感表达论文

第1篇:情感表达论文范文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仅满足于功能,更加趋向于产品对于自身情感的满足,因此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地域特性融入到设计当中已成为设计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能为设计带来新的灵感。而怎样运用民族传统文化,怎样让产品体现民族文化气息,运用产品设计符号学原理为我们将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结合提供一套系统而清晰地理论方法。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提炼与再设计

(一)“符号”的定义

对于“符号”一词的定义,各国学者对它的解释各不相同,在20世纪初,人们才对符号的认识才慢慢的趋向一致,在这个时候瑞士语言学家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提出:“语言符号解释为“能指”和“所指”,即形式和情感。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构成了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学者德里达在符号学上认为符号存在着无限差异性。且符号具有不稳定性。分析发现在他们各自提出的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即符号的所指是事物意义或者情感表达的形式。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中“意”的延续

“意”一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艺术家们所追求的。也是最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在符号学中“意”即符号的“所指”。在很多艺术创作作品中,虽看不出元素其“形”但却能心领神会其“意”而这些都与符号的情感表达有关。比如中国的水墨画和毛笔字,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气”“神”的完美诠释。

在国内,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结合于设计中并不少见。但是对于文化和产品的结合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文化符号的应用大多流于形式。与产品的结合上未能找到其契合点。过于牵强。而很多将传统文化与产品相结合的设计都是出现在学生的概念设计或者竞赛专题上,最终的产品商业化成熟度低。其次缺少系统的理论方法的支撑,对于文化进行”拿来主义“。再者对于指导设计实践的设计理论观点也缺乏多元性。虽然我们在意识到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在如何看待和评价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上的标准却过于单一。在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大多数设计师和消费群体依旧以现代主义的功能性来衡量设计的好坏。

(三)运用设计符号学原理体现中国“意”的情感表达

在现代化语境下,传统文化符号需要以新的形式存在,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加工。运用设计符号学原理。在设计中根据自己对其文化意义的感悟结合现代的审美特征进行重新编码,新的符号通过各种媒介被受众者接受。不同的接受者因其文化程度的不同,地域名族特性不同,等等自身因素对符号所表达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对传统文化有较深的理解,而且在设计表达上也要根据针对性的用户群体来进行设计。

对于设计符号的类型,马克斯・本则曾在《符号与设计》一书中将其分为三类:“图像性设计符号、指示性设计符号、象征性设计符号”。书中提出“设计的图像性符号细分为抽象图像性符号、类比图像性符号、再现图像性符号”。图像性符号以物化的形式来传达其意义。设计指示性符号更趋向于让人清楚了解其要表达的意图。象征性符号是所指的事物具有紧密联系。通常传承文化或者文化释义是在象征性符号表达过程中的必要条件。

符号揭示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符号学则关注的是符号所传达的意义,而设计符号学理论则是为设计实践作指导作用,设计者将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展现给符号接收者。让受众群体通过对新符号的解答了解其表达的情感或者意义。同时作为设计师也可以运用逆向的思维方式去创作设计作品。对于一件表达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产品本身的造型符号即是设计作品的明示意义,而隐含意义则传达了设计中糅杂的设计师自身对文化的理解,目标用户通过对产品设计中所传达的文化气息与自身对文化的理解产生情感共鸣,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则是设计作品的迷思。对此,传统文化符号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最原始的载体将不适用于现代人群的审美观念。因此在符号的编码过程中,设计者不仅需要对传统文化有较深的理解,并且要考虑到受众人群对新的符号的理解是否能正确解答。

三、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符号学运用

产品语意学作为产品符号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唤起制码者与解码者的共鸣,情感的激发,也可引起人们的行为反应。作为文化以符号形式在产品中的情感表达,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对设计对象(生活)描述,对已有事物的特征以及人们对物的认识与了解,更要研究日常生活中物的象征品质,同时也要对设计对象的预期干预,要了解象征性的互动如何展开,了解意义如何改变,用户如何形成“界面习惯”,进而对设计对象的创造。因此在进行以传统文化为元素的产品设计时,除了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也要对目标用户人群进行定位,要与目标用户之间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情感共通性。才能对在产品设计中将文化内涵以及自身的理解通过隐喻、换喻的认知理论等方式赋予产品设计中,让用户更加流畅的解答新的设计所表达的情感。

产品设计符号学理论则是在设计中对原有符号进行解码重构,其中的所要表达文化内涵即产品符号学中的产品语意。即通过经验或者思考推敲出造型形态与意义的关系,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曾将产品语意划分为四项内容:“操作内容、创生内容、社会语言内容、生态内容”。操作内容是产品语意中最基本的内容,即产品的使用方式,是人与人造物之间的交互关系。创生内容是对于将传统文化与产品相结合对于产品而言,不仅仅是文化的传达以及功能的使用,并且包括了设计,生产到消费之间的网络。社会语言内容指的是人们相互交流所使用的特殊的人造物使用以及与使用者之间的关联。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赋予传统文化的产品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起了搭桥的作用。生态内容则是为建立物质和文化象征的合理性,物质所支持的生活与文化的神话遗产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是人造物具有意义和活力。

在产品设计中,传统文化不仅是作为设计创作的灵感来源,更多的是通过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来诠释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元素唤起设计者与使用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

四、太极符号的“形与意”在产品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太极文化不仅因为其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而且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和”的精神。而在产品设计中运用太极文化为元素进行设计已是司空见惯。但是在设计上如何避免拿来主义,则需要一套科学的理论方法来支撑。

如图1中所示是一款国外设计的组合沙发,虽然运用了中国文化符号,在设计上我们不难发现设计者在文化结合上并未只是简单的讲沙发和太极两者进行简单的加法。而是对太极符号进行重新的编码,通过对沙发流畅,柔和的线条中可以看出设计者对太极文化以及太极符号有着独到的见解,并将其自然的融入设计。隐含意义是这张沙发不仅是满足人们功能需要的产品,同时也是一件艺术品。不论从产品语意学,语构学,语用学上都体现出产品的现代气息。迷思则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文化,同时也衍射出西方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衷,并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来解读中国的传统文化,以独特的造型符号语言来表达出东西方文化上相互交融。

在产品设计中,基于用户记忆和个人经验的物品联想,很容易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目标用户对于产品设计所传达出来的文化内涵的解读与用户个体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与知识背景有关。

如图2所示,在坐凳的产品设计中,设计者利用形体相互穿插的结构,一张凳子既可以分成两张凳子,也可以巧妙的拼成一张凳子,节省了空间。设计中不难发现设计者对于太极文化中的阴阳互生和谐统一思想有较深刻的理解。并且从产品符号学角度分析不难看出其设计的逻辑性,在产品语意学上设计者运用太极符号互补形式,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特征在产品设计中构建新的符码。从产品语构学的角度分析图中两款设计利用形体之间的相互穿插体现出太极的阴阳中和之美。在产品语用学角度来看两款设计的功能不仅仅是使用上的便利,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文化气息,是设计者与使用者以产品为媒介在太极文化上的情感交流。

结语

通过本文论述,我们从传统文化的情感表达为切入点,我们通过对符号学的理解与产品设计符号学理论对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品设计结合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揭示了符号学理论与产品情感化之间的关联性。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符号学博大精深,因此文中所论述的方法未必适合所有关于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中。关于它的更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等待着我们的积极投入。

参考文献

1 胡飞、杨瑞:《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理论、方法及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孙晓琳:《浅析产品设计中的文化符号》,《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

3 李乐山:《工业设计基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美)诺曼著,付秋芳、程进三译:《情感化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第2篇:情感表达论文范文

关键词:杜牧;诗歌;议论特征

杜牧的诗歌善于将叙事、议论和抒情这三种方式融为一体,是其经历沧桑,通过凝思构想和苦心经营创造出来的,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和感染力,尤其是杜牧诗歌中的议论部分,深入人心。

一、杜牧诗歌的议论特征

1.直接议论

杜牧的诗歌中有很多议论的部分,其诗歌具有以议论为诗的特点,在杜牧的诗歌中,直接议论是一种最常见的议论方式,就是在诗歌中使用诗歌的语言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念或者对某个事物的看法和见解。杜牧在诗歌中使用的直接议论手法非常成熟,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特点。以往人们常常认为在诗歌中如果议论过于直接会使诗歌整体过于直接,不符合诗歌含蓄的特点,表达的感情过于直白,不能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想象。但是杜牧诗歌中直接议论的方法却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使诗歌中的直接议论方内容深入人心,耐人回味,从诗歌的议论内容中可以体现出杜牧的采血品性,体现出其对文字的超高驾驭能力。杜牧在《雪晴访赵瑕街西所居三韵》中关于文学将领的议论中写道“命代将,谁登李、杜坛。少陵鲸海动,翰苑鹤天寒”,对李白和杜甫诗人的赞美是直接大胆的。在《读韩杜集》中也直接写道“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议论的内容非常直接,也非常通俗易懂。虽然杜牧是通过直接议论的方式对事物进行议论,但是并不会给人空荡和感情直白的感觉,细细读来依然能够感受到诗歌中诗人想要表达情感的韵味。直接议论本身是一种并不被诗人们看好的一种作诗方式,但是杜牧对直接议论的使用却非常高明,对于深入人心的一些观念或者历史信仰,杜牧也勇于采用自身独特的直接议论的方式提出来,让人非常震撼。

2.议论和抒情结合

自古以来,诗人们在诗歌中都喜欢采用抒情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者采用直接抒情,或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是表达诗人情感的一种主要方式。杜牧在诗歌中也善于使用抒情的方式来抒发自身的情感,但是其在使用抒情方式时,还常常将抒情和议论的作诗方式有效融合在一起,在抒情中穿插议论,能够使钢琴色彩更加强烈,更动人心弦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杜牧的很多诗歌都是批判性的诗歌,尤其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可以说,在杜牧的诗歌中,现实题材的诗歌占有很多的比例,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本身其在情感上的表现就非常强烈,使人读来非常激切,而杜牧在采用抒情方式批判现实社会时,还会使用议论的表现方式。将议论和抒情结合在一起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可以深刻的体现出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同情,表现了其对皇帝昏庸和宦官专权的痛恨。在《题木兰庙》中,对于战争的残忍描写非常直接,直接写道“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深刻地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杜牧还将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融合在诗歌中,通过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非常大胆和直接的。通过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可以使杜牧情感的表达更加鲜明和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杜牧心中的感慨,非常有感染力。

3.在叙述中议论

叙事也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在诗歌中也是非常常见,诗人习惯采用叙述的方式,将人物或者事件的原委和发展讲述的非常清楚。叙述一般在小说和散文中非常常见,在诗歌中虽然也经常应用,但是其和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相比,使用较少。但是在杜牧的诗歌中,却能够常常看叙述的表达方式。但是在杜牧的诗歌中,他并不会简单的叙述一件事情或者一种现象,而是在叙述完成之后议论一番,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的观念。因此,在杜牧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在叙述中议论的情况,在叙述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观念、立场以及态度直接表达出来。杜牧在诗歌中常常通过叙述政治事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宦官专权进行批判或者对统治者进行批判等。例如在《朱坡绝句三首》中写道“故国池塘倚御渠,江城三诏换鱼书。贾生辞赋恨流落,只向长沙住岁余。”看起来是简单的叙述诗,叙述自己和贾

谊的遭遇,但是实际上还进行了一番议论,主要揭示了统治者的昏庸。

二、杜牧诗歌议论的艺术效果

杜牧的诗歌议论主要有直接议论、议论和抒情结合以及在叙述中议论这三种形式,通过这些形式进行议论,不仅表现力诗人自己的观念情感,同时还表现了普遍性的情感判断,将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有效融合在一起,诗人读来像是读诗人的情感和观念,有像是度大众的情感,从而感染他人,达到很高的艺术效果。杜牧诗歌的议论是形象鲜明的,改变了唐诗歌中枯燥和抽象的情感表述,非常形象,通过具体的事物或者事件来抒感,并进行思考。杜牧将议论和形象有效结合在一起,使诗歌的议论更加生动,容易感染他人。杜牧在诗歌中进行议论时,不仅仅关注事件的发展情况,同时还对事件的发展过程进行理性思考,对事物进行多层面的感悟。例如在《题乌江》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不仅对历史上的事件进行描写,同时还进行了深刻思考,从而议论一番。丛杜牧诗歌中议论可以看出,杜牧对历史以及对当时的社会都进行了深刻地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其对诗歌议论的深邃美的一种追求,善于在诗歌中体现自己的浓烈情感。

三、结语

杜牧的诗歌受到杜甫和韩愈等人的影响,同时受到忧时悯民和忠君爱国的传统文化熏陶,因此对现实社会进行了高度关注和思考,对现实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体现了其对宦官专权的痛恨和昏君统治的无奈。在诗歌中通过直接议论、议论和抒情结合以及在叙述中议论这三种表达方式进行议论,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耐人回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刘景明,许菊. 杜牧诗歌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02:91-94.

第3篇:情感表达论文范文

一、播音内容与播音有声语言的律动关系分析

播音主持有声语言的律动更多的受文体与播音内容的限制与牵连,不同的文体及不同内容的播音主持内容对声音的律动要求也不一样。要想实现不同文体与不同播音内容的成功阐释,必须依赖语言的多样性与节奏性。在叙述类的文体中,要注意语言的绘声绘色,尽最大限度的借助语言的节奏表达事物或场景的原貌。而在议论性的文体中,语言的节奏感要内敛与沉稳,借助含蓄的语气表达明确的态度,语气上也要坚定有力,才使得议论文的结论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对于抒情性的文体与播音内容,要借助声音的节奏感来展现语言情感的层次变化,句子表达上要情感充沛,融情含义,借助节奏的鲜明变化表现出情感的起伏与波动。不同的文体决定不同的声音表达节奏,不同的声音表达节奏影响着播音文体与播音内容,影响着观众的感官与听觉感受。在面对不同的播音文体与播音内容时,选取合理的规范的声音律动,才能充分的展现出播音的独特魅力。

二、有声语言节奏在叙述性作品中的表达分析

叙述性的作品,一般来说其情感的波动幅度不是很大,在叙述时更多的是对场景的叙述、重复、转述。但是正是因为其在情感的体现上比较平稳,要想获取观众的同化,就必须借助语言的节奏实现语言表达的绘声绘色。在叙述型作品中,语言节奏上起伏有度,节奏保持平实、稳定,实现语言的节奏与叙事内容及情感波动相一致。具体来说可以根据下面两方面来控制语言的节奏感。

(一)根据不同人物的语言合理调整语言节奏

所谓的人物语言主要是播音内容中的人物语言,其要求播音主持人在进行播音时尽最大限度的模仿人物的声音,注意其声音表达上的节奏感与层次感。不同人物的语言及语言的节奏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同一个人物在面对不同的场景其语言的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心情影响着语言与语言的节奏。常见的场景决定语言节奏感的例子如:在人处于激动的情感状态中,其语言的节奏感比较舒缓,甚至出现停顿,节奏上体现出一种高昂与紧张感。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语言的表现上也不尽相同,其在声音的节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孩子的声音定位于活泼、可爱,充满阳光与童趣,节奏感比较明显,鲜亮。青年人则充满朝气,积极向上,节奏上非常爽朗、高昂。中年人在节奏上变化就开始趋于平缓,沉稳、敦厚。老年人是饱经风霜后的沧桑,绵远悠长。不同的性格影响语言的节奏,性格温柔的人,语调是平直的,节奏感不明显。而有的人性格比较活泼,声音干脆、直接,这样的有声语言一般借助高而平,中速偏上的语调来展现。

(二)根据情景的变化来控制语言的节奏

播音员在进行播音时总是追求叙述成分的形象性,借助音色与节奏的变化来逼真再现内容中的各种场景,呈现给观众多元的体验。这就是根据场景的变化来展现语言的节奏,实现场景描绘的逼真性。情境的色调描绘注意与声音的情感相协调。例如下面一段文字的朗诵:

“离别分散总是难以忍受的,当父母得知我要踏上去海南的旅程时,便急匆匆赶来车站送我,想阻止我这次行动。但是面对泪流满面的两位老人,我依然踏上了南去的旅程,即使我心里也有着无限的悲伤与流不尽的眼泪。飞驰的列车将年迈的父母抛在后面,我的心也随之颤动,我是怎样的人,居然忍心为了祖国的事业离开年迈的他们!”在这段文字中,既有心理描写也有场景的展现,总体的感情基调是不舍、矛盾与痛苦的。这就要求我们播音时要注意借助语言的节奏将悲苦的情感展现出来,处理好重点语词的节奏性。在读“匆匆”二字时要注意将后鼻音的加重,重在表现父母的着急与心情急迫。在读“还是义无返顾踏上南去的旅程”这句话时将“还”、“踏上”等字的韵母发音延长,借助延长的音调表现我内心的纠结与痛苦,最终下定决心的无奈。在读“我心里也有着无限的悲伤与流不尽的眼泪”时注意语言的停顿,一字一顿,表现作者的悲伤心情。在读到“飞驰的列车”在音高的处理上将“飞驰的”语速调快,突出车速的快,有后面的场景相呼应。

三、有声语言节奏在议论型作品中的表达分析

除了叙述型的播音作品,还有议论型的,其主要是为了说明并论证某个问题的观点与态度,在进行写作时要注意抓住论据并就事情进行理论,重在以理服人。在进行正式播音主持时,需要借助声音对作品种的论证情态进行说明。要求播音者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保持态度的明确,情感饱满,语言节奏上把握分寸。注意态度明确,是非曲直表露明显,情绪充满,张弛有度,充分体现一定的分寸感,避免大篇幅的抒发,太过感情化。节奏上要鲜明,突出其理论性特点。其次要注意语气的坚定有力,注意语调的平稳,读音准确,节奏感强烈。节奏上不宜舒展多变,态度上要立场、观点明确,语调平直,多为肯定,首句可以考虑气势高,呈现逐渐下行的趋势,最后以干净利索的语气结尾。

四、有声语言节奏在抒情型作品中的表达分析

除了叙述与议论型文体外,还有抒情性文体,其抒情形象多元化,论述也比较多,我们进行节奏的把握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首先要注意营造一定的意境形象,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和谐统一。播音作品要想打动人,首先要营造好抒情气氛,这是外在的场景布置,我们在这里略谈。其次是有声语言的把握。我们应该尽量控制声音,让语言充满情绪性,用情绪去打动观众。对播音作品的内容与感情的基调有着充分的把握,在进行播音时能够以极短的时间进入角色与场景。在悲伤时语调低沉,情感低落,表现内心的痛苦与悲伤。在高兴时注意语调的欢快与节奏明朗,表现内心的喜悦。借助多样的情绪变化去感染、打动读者,在节奏的变化中实现观众对情感的有效体验。

第4篇:情感表达论文范文

关键词:苏珊・朗格;新符号论;艺术;表现性形式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22-2

人类通过对事物整体和根本性的把握来达到对其本质的认识,也就是回答该事物“是什么”这个问题。艺术的本质论主要回答了“艺术是什么”?苏珊・朗格作为美学史上一位地位显著的女性美学家,她集众家之所长,对各种艺术本质论加以综合并提出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艺术本质观,这一思想在其著作《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有详细阐述。

一、新符号论基本思想

在海特海的数理逻辑、卡西尔的符号论的基础上,朗格又融合了弗洛伊德的心理符号论、荣格的语义学符号论,从全新的研究视角出发,创立了“新符号论”,使艺术哲学科学化,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美学思想大厦。她哲学的层面上重新对艺术符号论进行审视,她认为,艺术哲学要依靠符号才能立足于理性并得到长远的发展。

以新符号论为基点,朗格对艺术哲学作出了更典范的阐释,从科学层面回答了“艺术是什么”?她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feeling)的符号的创造,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它的功能是将人的内在经验形式化并通过这种形式将经验客观地呈现出来供人们观照,即“逻辑表现功能”。“符号”(symbol)是朗格艺术理论命题的基本概念。在她看来,“符号”即是通过对客体的抽象而获得的一种逻辑符号,与对象之间是逻辑类似关系,而非等同对应关系。艺术符号所表现的具体东西就是人类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人类共有的广义的情感,是艺术家在创作艺术时所认识到的人类普遍情感,而非他个人的真实情感。比如一副画,它以符号的感知形式表现出人类共有情感的种种特征,它是创作者对人类情感认识的表现,而非创作者的个人情感流露。

二、情感符号与推论性符号的划分

朗格还对信号与符号、情感符号(表象)符号与推论(语言)符号进行了划分,这也是朗格新符号论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她认为,信号是当下事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下一个事态的先兆,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是一对一的直接的特定关系;信号大多是固定的、约定俗成的,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而符号则是指示的媒介,可以传达某种意义或内涵,是间接的指称和表达概念的功能,并能表达多种含义;它与所表达的事物之间必须具有某种共同的逻辑形式。人和动物都可以使用信号,而由于符号活动中包含着抽象概念活动,因此对符号的理解则是人类独有的精神品质。语言作为一种符号,不仅可以表达出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还可表达出难以触摸的观念性事物。

朗格指出,语言是迄今为止人类创造出的最先进和最复杂的符号,人类甚至可以运用语言进行思维、认识、想象等方面的交流,但仅靠语言仍然无法满足人类所有交流和表达的需要,尤其对于无法看见而又难以表达的内心的情感,语言则显示了它在表达方面的局限性。朗格认为,内心中的感受不仅变幻不定,难以捉摸,而且互相交叉和重叠,对于人类内心的这种无形式的生命感受,语言是无能为力的。朗格认为语言之所以在人类表达中有这样的局限性,是因为语言从本质上来说还是推论性的,是按照逻辑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是“推论性形式”。人类要想传达错综复杂的内心经验与情感,必然会寻找另外一种符号形式,即艺术符号形式来完成。她将艺术符号形式称为“表现性符号”,是一种非推理性的符号形式,能够将无形的人类情感的种种特征赋予可听或可见等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实现人类对内在生命感受的表达愿望。

三、艺术符号的表现性

艺术作为人类表达内在情感的特殊符号,具有表现性,即将人的内在经验赋予各种可感受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以供人们欣赏,而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它只在乎对象的表现形式,不关乎对象的实在性。她认为“表现性”是艺术符号的主要功能,是所有种类艺术的共同特征,也是衡量一件艺术品成功与否的标准。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可以呈现出人类内在生命中那些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经验和感受,以多种形式来呈现主观世界中的情感生活。任何一件艺术品所创造的形象在其本质上都是内在生活的外部显现或主观现实的客观显现。这些优秀的艺术品以“表现性的形式”来表现人类的内在生活和主观世界。“表现性形式”是“一种诉诸视觉、听觉,甚至诉诸想象的知觉形式,一种能将人类情感的本质清晰地呈现出来的形式”。它是一种知觉的或想象的整体,这个整体可以展现其中各个部分、各种特征的特定关系模式。这种整体就可以再现另外一种具有同等关系模式的整体。朗格认为“艺术符号”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也是这样的表现性形式。

艺术符号不像其他的符号那样单纯地去替代另外一件事情,也不只是像语言那样只是表述概念,它会将人的经验和内心的感受加以形式化,再以这种形式客观地呈现出来。正是艺术符号的这种特殊功能将人类的普遍情感和主观经验赋予种种形式加以呈现,实现人类对其内部生命的表达和沟通。朗格认为“表现性形式”概念是“艺术符号”更为贴切的表达,艺术符号所包含的不是作品的某种意义,而是从作品中衍生出的一种特殊的意味。

将情感、内在经验的种种特征赋予形式并表现出来,这是艺术符号不同于逻辑符号的特殊功能,也是艺术符号的主要功能。对于人类变化莫测的生命感受,一般的逻辑符号是无法表达的,而通过艺术符号比如一件艺术品或一首歌则可以将人类的生命活动所具有的一切形式表现出来。

四、艺术符号的整体性

朗格的艺术哲学理论认为,艺术符号是一种表现性形式,具有象征性和整体性,即艺术作品整体是一个象征符号,将人类的内心经验表现出来。朗格认为,艺术符号不同于艺术中的符号,她在其著作《艺术问题》中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艺术符号是一种表现性形式,就是人类内心普遍情感的符号创造,体现的是艺术的本质,比如一件艺术品整体即表现性形式,就可被称作艺术符号。艺术品的表现功能不能只停留于语义层面上,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它除了能表达一定的“意义”外,更能体现其象征和表现的“意味”来。在人类构建的丰富多彩的符号世界中,艺术作品具有某些符号的一般特征,但由于艺术作品的整体性与其具有的某些鲜明特征,艺术作品更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它没有功利色彩,揭示了人类内心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情感世界,拥有超乎现实的永恒价值和意义。

艺术作品即艺术的表现性形式具有整体性,无论作品中的各种因素看上去有多么零碎,它们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整体的艺术符号服务,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但几乎所有的艺术整体都是由许多不同的独立因素即艺术中的符号组成的,这些独立因素体现的艺术价值由艺术作品对其“吸收”和融入的程度而定。艺术符号体现的是整个艺术的表现功能,不可分割,具有整体性,它的意味不仅仅是作品中各个独立部分的意味的简单相加。

五、艺术符号的逻辑形式和抽象过程

朗格所理解的艺术形式是与人类的内在情感在逻辑上具有一致性的形式。朗格认为艺术形式以静态的方式展示了人类内在生命中复杂的、千变万化的动态情感,它的内涵意蕴是动态的形式,它是静态形式与动态形式的对应关系。艺术形式与人类的主观经验具有逻辑上的类似性与同构性。

朗格一再强调艺术表现的是具有普遍性人类情感的概念,并认为情感概念就是情感的本质。艺术家们通过对具体情感的抽象来获得这种情感概念。在怀特海“广义抽象原则”与卡西尔的直觉抽象的影响下,抽象问题也贯穿了朗格整个艺术理论的始终。

朗格认为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创造,艺术的创作过程实质上是一种艺术的抽象过程。朗格对艺术家的创造与工匠的制造作了简练而明晰的区分:“制造”是对现成的物质材料加以安排,或对自然物质加以修饰以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创造”体现的不是对现成材料的安排而是情感符号的表达。“创造”远远高于“制造”。比如一件衣服,它是拿现成的布料加以剪裁、缝制出来的,虽然这件衣服有它自己独特的式样但它仍然只是一件布料制品;而一尊雕塑就不同了,虽然雕塑也是对现成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等)加以雕琢而创造出的形象,但它是以立体视觉为载体的造型艺术,具有一定的寓意、象征。比如城市雕塑,它可以传达当地的人文精神,结合地域文化在艺术美观与精神含义上达到相同的高度。

艺术的创造就是艺术家利用想象力创造出一种非实在的“艺术幻象”,以此来表达人类的情感的过程。朗格认为这个创造过程实质上就是艺术抽象过程。她认为任何一件将要被表现和传递的事物,都要从现实中抽象出来,抽象活动是人类认识客观的主要能力,它不仅存在于我们的理智活动中,也存在于情感活动中。 因此也只能用抽象的方法,才能从具体情感中得出情感的概念。艺术抽象不同于科学和哲学的抽象,科学和哲学抽象要求精确性,而艺术抽象所表现的是情感生活中不可用语言表述,只能用感觉和直觉所把握的方面;艺术抽象是融合了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理性与感性的具有具体感情形态的逻辑形式。而抽象的中心原则是艺术幻象的创造。对具体的情感进行抽象而获得一般的情感概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艺术所表现的是从具体情感中抽象出的人类普遍共有的情感概念,也就是各种具体情感的抽象特,艺术家也正是获得了关于客观情感的知识,掌握了一般情感的概念才从事艺术活动的。因此,艺术是一种特殊的逻辑形式,它是抽象与具体的结合,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

苏珊・朗格立足于新符号论的基础上,针对艺术的本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认为艺术是人类普遍情感的表现,有整体性和感性特征。此外,她对情感符号与推论性符号的划分等都是朗格的美学思想的精华所在,她的艺术哲学理论为美学哲学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Susanne. K. Langer. Feeling and For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imited. 1953.

[2][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5][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符号・神话・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6]吴风.艺术符号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第5篇:情感表达论文范文

关键词: 思想论 争与合 人我关系 社会政治

1.关于儒家的“文”“质”思想

从个人及家庭角度出发,儒家讲人情,要求在家庭内部子女要有孝悌之情,即基本的人伦情感,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能够培养人最基本的自然情感,然后是宗族内部的道德情感,这些最质朴的人性也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但是“中国传统家庭素来重视人情,然古人于情之外尚有义,于‘亲亲’之外尚有‘尊尊’。”在封建社会中,不仅要处理好父子、兄弟间的亲亲之情,尊尊之义,还在整个社会、政治诸方面实现情义统一。对于不属于单纯人情的方面,就出现了运用“文”的思想来建立的一套社会制度――礼制,用于调和仁与义之间的不平衡,从而规范人的行为,使人通过自我修养的提升,礼制层面的约束遵守社会规范。

从字源角度看,《说文》对“质”的解释是“以物相赘”,《说文解字注》曰:“质赘双声。以物相赘、如春秋交质子是也。引伸其义为朴也、地也。如有质有文是。”可见,“质”的本意是用物品交换,代表实际物质,而引申义中的“朴也、地也”皆指事物质朴的特征,无论是代表实质性的事物还是表现出的朴实特征,“质”都可以代表“文”、“质”关系中形而下的部分,人要接受教化首先要有基础的自然情感,《论语・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在仁的情感的支撑下,才能完成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这里的“仁”是仁心、仁义,是人我关系的实质,相对于“质”来说满足对人的“仁”以及遵守必要的日常法制并以此来维护社会和谐的典章制度就是“文”。

对比“文”的本意,《说文》解“文”:“错画也,象交文。”段玉裁注:“错画者,交错之画也。‘《考工记》曰:青与赤谓之文,错画之一Z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象交文。像两纹交互也。纹者、文之俗字”,说明“文”是条纹,是具有美感的形态,相当于今天“纹饰”一词中的“纹”的意思。《广韵》之前的字典并没有出现带“糸”旁的文字,“文”字作为形声字“纹”之前的正体字是具有“纹”的意思的。“纹”代表华美和繁复,与礼仪中用于代表身份的礼器和相应规范的繁琐的礼数相对。《礼记・礼器》有云:“礼以有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c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从天子到士,不同的身份对应不同“纹”的器物,不同的身份都有确定的礼数规范,以此作为确定社会秩序的依据,建立统治人民的外在法则,平衡统治者与人民的矛盾,通过对百姓道德修养的教化,修身成仁的引导来维护“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礼记・坊民》)的社会制度。总得看来,“文”与“质”两种思想是相互联系且密不可分的,它们互为表里,同为人用,体现在“尊尊”“亲亲”和“仁礼”等方方面面,在儒家思想的发展中合成“文质彬彬”的价值原则。

2.从人我关系看“文”“质”思想的对立与统一

2.1人我关系中的“文”“质”之争

人我关系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孔子提出的“仁”作为处理人我关系的根本原则成为了儒家的代表思想之一,与之并列的思想是礼。仁为内在的基本情感,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孔子在《论语・颜渊》中对其最看重的弟子颜渊提出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要求,就是“克己复礼为仁”的体现。在儒家的思想w系中,以“礼”的约束达到“仁”并非易事,“文”和“质”两种思想的对立在《论语》和《礼记》中是相当明显的。周代有着完善的礼仪制度,从《仪礼》和《周礼》可以看到其辉煌的礼乐文明,孔子曾赞叹“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在《论语》中有大量维护周代礼仪的言论也说明儒家对于“文”的推崇,但在《礼记》中儒家对于丧服和丧葬制度的记录看出对礼仪的要求减弱,而对礼义的要求提高。礼节和器物是“文”的标志,《论语》中亦有看重人的基本情感而减少对制度礼节要求的思想出现,然《礼记》中体现着损“文”用“质”的理论超过《论语》中的记述,而且集中体现在许多篇章中,不只停留在类似于《论语》“文”“质”抽象的表达层面,而在具体繁琐,详细完备的实践行为中体现出来。

以《礼记・檀弓》为例。《礼记・檀弓》篇是讨论丧葬礼的文字,丧礼制度作为“五礼”的一部分是儒家重要的制度之一,其中有对于丧葬礼与人情的谈论也有关于具体礼仪制度的探讨。例如“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哀由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由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由余也。”与《论语・雍也》?“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都是表达孔子治礼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丧葬礼时哀伤之情的看重程度是超过礼仪的形式与礼器表现的内容的;损“文”用“质”在《礼记》对于具体礼节的记载中也有许多例子,如论拜礼云:“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颡,吾从其至者。”此篇中还有一些辟踊、反哭、卒哭等现代不存在的礼仪,用以约束人在处理丧葬事物时的情感表达,同样表达着丧葬之义在“质”“文”对立。

2.2人我关系中的“文”“质”之合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用礼法约束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的“仁”不能发挥原有的教育作用,单向的对于“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的要求是与社会现实相悖并难以达到的,儒家此时的思想在更多的方面体现了“文”“质”并用,有区别地表达情感,更强调有节制地表达情感,礼的作用从教化人民,节制情感演进成为促进情感更好地表达,更有利于人我关系的和谐,所以达到了文和质相和的效果。在《礼记・丧服小计》、《大传》、《丧服四制》等篇目中都得到了验证。

例一:《礼记・大传》云:“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长幼,六曰服从。”在这几篇中,对待家庭地位与血缘亲疏不同的人,丧服制度不仅有斩衰三年、齐衰一年的不同,也有“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名曰轻;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名曰重”的轻重之别。以父为至尊,重视宗族地位对子女丧服的影响,故事父事母在“亲亲”即“质”的情感基础上,仍需要一种“尊尊”,即“文”的礼序。同样“文”与“质”并立可以妥善制定区别血缘关系远近的丧服制度,“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旁杀”,并使子孙对于先祖至父辈由上至下的情感得以维系,有效地保障了宗法制度下最基础的家族内部人我关系和谐。外观丧服制度反应伦理关系,内窥还可发现礼仪与情感之间更为细致的联系,而不是停留在外的区别。每一种丧服制度都不是一蹴而就,对于情感也要讲究秩序,有礼的约束能使自然情感的表达明显理智。三年丧服制度,期间经历始死、敛殡、卒哭、小祥、大祥、除服等阶段,每一个阶段对应不同的服饰、行为以及情感变化,通过“称情立文”最终能表达对死者最深的感情,而且《礼记・檀弓》讲“节哀,顺边也,君子念之始也”,在情感面前讲究节制是考虑先人的初衷,同样对于亲人和自我都是良好关系的保证。

例二:《礼记・中庸》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尊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之所生也。”《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做之,以昭明圣组之德也。”孟子提出“义”与“仁”并立,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可能是孟子作为子思门人的弟子对于儒家思想中“文”“质”变化的继承总结,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中庸》篇的作者问题学术界仍众说纷纭,不过思想的连贯性也为作者的研究提供了相应依据。人我关系除了亲人还有其他多方面,《论语》统一归于“仁”的内心修养与“礼”的外在节制下,这是孔子尚“质”的体现,《礼记》中用“礼”划分待人的不同标准,把孔子对于“仁”能好人、恶人的表述“唯仁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加了“义”作为衡量条件。《儒家辩证法研究》中说过这样的看法:“义”的本字是“宜”,经过文字演变考证,“宜”在古文字阶段有杀戮以及合适、美善两种意思,演变为现在的“义”字代表正义的区分应该发生在义德受到特别强调的时代。《礼记・礼运》中也揭示了“文”“质”相合后的“仁”:“义者,仁之节也;仁者,义之本也。”,表明儒家思想中“文”“质”并用的发展趋势。

3.从社会政治看“文”“质”思想的关系

无论是从教化人民提高自身修养、遵守礼法从而稳定社会秩序角度,还是其对于等级和身份的划分来看,“礼的本质和内容,在于制民之行”。《论语・颜渊》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表明由家庭的父子亲情到国家的君臣的关系是可以相互推演的,《礼记》又体现了“尊尊”从单纯敬祖到忠君的转变,把“尊尊”扩大到政治上对君主的肝胆忠心,也构建了家庭中的血缘情感到社会层面的转变。《礼记・丧服四制》中提到“门内之治恩断义,门外之治义断恩,资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贵贵尊尊,义之大者”。

为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统治者一方面通过详细的说教和繁琐的仪文――即礼治来使百姓提高个人修养促进家庭和睦,通过家庭和睦M而推动国家政治秩序的有条不紊,于是政治和顺,人与人关系和谐,达成天下太平的目标,如《礼记・大学》中所说“古之欲明明德,欲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器齐家,欲齐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正其义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尔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从最基本的家庭伦理情感,推演到君臣情感,臣对君犹子对父,除尊尊之义外尚有亲亲之情,将家庭宗族间的等级制度类比于国家朝廷中的等级制度,以明“尊尊”之义,以家族亲属间的自然情感上升至君臣之间的道德情感,以见“亲亲”之情。臣子能用对待父母的孝顺情感对待国君,用对待国君的敬重去侍奉父母,就会使家庭和睦,政治和谐,社会关系情中有义,义中有情,“质”与“文”从而紧密结合,达到文质彬彬的君子境界。

参考文献:

[1]郑玄,注.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杨天宇,撰.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曾亦,陈文嫣.礼记导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4]张寿安.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庞朴.儒家辩证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

[6]左康华.先秦“文”“质”之争与礼学的演进[J].云南社会科学,2015(1).

第6篇:情感表达论文范文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3、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4、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5、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6、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第7篇:情感表达论文范文

【关键词】伦理;网络舆情;情感

一、 网络舆情的涵义与特点

在讨论网络舆情之前,需要先清楚舆情、舆论、网络舆情、网络舆论的区别。

首先在网络技术发达和普遍应用之前,舆论与舆情是较早用来研究社会言论的概念。舆论的主体是公众,也就是广大普通群众(与之相对应的是掌握权力或各种资源的官员、精英等)。舆论的客体是事实或真相,这些事实和真相往往与公众的直接或间接利益相关,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后讨论,最终形成舆论。“舆论不仅仅是各种意见的总和,而是在广泛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比较和对比一些意见的一种持续过程。”舆论从形成之初就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舆情则是指公众的态度和意见,主要指的是公众对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的公开意见或情绪部分。舆情指的社会中普通人的情绪、看法和愿望。某种情绪、看法或愿望可能具有普遍性,但是只要它还尚未被表达、形成比较集中的讨论、获得较大范围的团体性的关注,就不能成为舆论。从反方向来说,舆论是舆情的表达。但是,舆论并不能代表完整的舆情,因为舆情中存在有尚未表达、未能形成舆论的部分。

根据上述对舆论与舆情的区分,在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我们可以初步形成对网络舆论和网络舆情的认识。首先网络舆论是指通过以互联技术为支撑的媒介载体所反映而后表达出的社会舆论,即网络社会中呈现出的对涉及大众直接或间接利益的事件、人物的讨论。网络舆论,主要指讨论中已经形成群聚化、某种或几种言论倾向已经获大部分人认同的言论。网络舆情也指的是在网络这一特定领域中的网民讨论。它是指网民对涉及公共政治、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人物、事件、观点的情感、认知和评价。它零碎而基本,是每个网民的在网络领域中的碎片化表达,但其中已经蕴含了网络舆论倾向。就像每个个体表达的虽然是个体的意见,但是个体意见的表达不可能不受到来自他人或社会整体舆论的影响。尤其在网络社会中,个体更容易接触网络中的他人和网络整体舆论倾向,因而更容易受到影响,所以网络舆情在表达之初虽然是碎片化的,但是它必受到网络舆论影响也必将对网络舆论造成影响。

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的区别还在于:网络舆情指的是客观存在的民意,是社会集体意识的反应;但是网络舆论却可以是与民意无关、甚至是与民意相背离的,网络舆论可以被控制和操纵。对网络舆情的分析一定是最终关注在它对网络舆论造成的影响。网民是特殊的社会群体,网民虽然与现实生活中个人存在对应关系,但这种对应关系不是简单地一一对应,而是十分复杂的。而且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民表达意见时心理上的匿名感,这都会使网民与现实中对应的个人产生偏差,这导致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伦理规则和道德情感在网络舆情的表达上容易被网民忽略或漠视,从而形成对他人或群体在网络领域的道德伤害,这种伤害又绝不会局限于网络领域中。因网络与现实复杂的对应性,网络舆情中的道德伤害往往会波及到现实个人的生活中。网络舆情个体随意进行情感的表达,不顾现实社会伦理规则在网络领域的应用,这就导致了网络暴力、网络暴民、网络愤青等一系列伦理问题。

二、网络舆情中个体情感的社会性

首先,不能否认个体情感的表达有其私人性,不能否定个人有情感表达的自由。但是任何个人都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个体,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即使个人想要自由表达的情感,这情感针对的往往也是处于社会中的其他对象。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个体情情感的表达需要以尊重他人为前提。伦理的社会生活,不管是爱还是憎,个人情感的表达总要关注个体这一行为对他人可能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现实的公众场所表达的个体情感、认知和评价,虽然是以个体自身的看法为表现形式,但是一旦借助的是公众场合这一平台,言论绝不再是个体单纯的自说自话,而是必然会借由社会舆论对个体言论中涉及的他者产生影响。不管不顾的情感表达,无视自身行为对他者的道德伤害,不遵守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和谐相处应当秉行的基本伦理规范,这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陷入混乱,最终不利于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发展。

网络技术为公众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更为开放的平台。这个平台有更为高速的言论传播速度和更为广泛、深远的言论影响力度。网络社会比现实社会更为密切地勾连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从1995年正式向普通公众开放互联网以来,在仅仅十余年的时间里,中国网民的数量就达到了世界第一。互联网技术的互动性、便捷性、匿名性和跨地域性都给网民带来获取和发表信息的便捷性,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特别是技术上的匿名性给人们带来的心理上的隐匿感,使得网民在互联网上的个人情感、认知和评价的表达显得无所顾忌,往往不顾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伦理规范,放弃人在现实社会中秉有的道德操守。其中无所顾忌的个体言论表达又借由网络技术的超高互动性、跨地域性而产生更大的道德破坏力,伤害范围达到更广,伤害力度达到更大。

三、网络暴力、网络暴民和网络愤青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网民的人数在迅猛增加。网名群体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初网民主要由高收入、高学历的较高素质的人群组成,但是现在要想成为网民,地域、职业、教育程度程度上的局限几乎已经不存在。网络媒介终端的普及也使得现实中的人们接入互联网越来越容易、越来越便捷。网络舆情是社会现实民意的反应。不可否认,网络能够很好地用于表达民意,在现代网络力量能够发挥极大的监督作用。在自媒体的背景下,网民可以迅速地自己取得的信息,网民的无处不在也可以形成对公权力的无处不在的监督。网络舆情力量的自发组织可以形成对违背伦理行为的坚强抵触。所以不可否认网络舆情中个体情感的表达,如果是在理性地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地表达爱与正义,那这些积极正面的情感,能够即反映民意也能构够带来良好和谐的网路环境,进而带动现实社会的风气良性发展。

但是因为网民群体内部组成的复杂性,并不是所有个体都能合宜地发表自身的意见,也就是说网络舆情中所有情感、认知和评价并不都是进行合乎伦理法则的表达。网络暴力、网络暴民、网络愤青这些群体往往在网络中进行个体的言论表达时不顾基本的伦理规范,对事件或他人发表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言论,在言论中缺乏对事件的理性思考,很少考虑问题的真实性,谩骂式地进行纯个体不满情感的宣泄,甚至是利用各种手段侵犯他人隐私、损毁他人名誉,进而影响现实的个人生活,对整个社会也会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根据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艾丽艾咨询(简称IRI),基于I-Catch全网动态分析和网络舆情100典型网站样本分析,对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的2278条网络热点事件的舆情指数进行排行,总结出“2013年网络热点事件排行榜”。其中“李双江之子涉被铺”成为2013年网络热点事件舆情指数最高的事件。这是对网络新闻、论坛、博客、微博、视频、wiki六大信息载体中量、转发量、评论量、浏览量四大行为指标的综合加权之后得出的结果。综观整个对“李天一事件”的舆情讨论,不难发现其中充斥着大量的个体情感宣泄式表达。这些情感表达,不是对事件的理性思考,不是对事件当事人权利的恰当合乎伦理的评论,而是因为对社会特权的不满,而随意谩骂式的抨击他人,其言论表达罔顾基本伦理法则。

四、 从伦理视角看网络舆情中的个体情感因素

个体情感本来是个体主观的情绪反应,但是一旦借由言辞表达出来,就必须遵循言论表达所必须要合乎的伦理规范。在现实的社会中,尤其是处于现实的公众场合,虽然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但是言论自由必须最起码以不触犯法律为前提。在伦理的视角下,个人的言论表达应该合乎伦理规范,不应该践踏他人尊严、损害他人名誉、侵犯他人隐私。尊重是基本的伦理规范,随意的辱骂、攻击他人都是不合乎基本伦理规范的。

前文已经表明,网络舆情是个体网民对设计公共政治、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人物、事件、观点的情感、认知和评价。从中国的现实网民群体组成情况出发,网民在对公共事件的言论表达中极易出现言论单纯由情感控制的现象。网络舆情中,往往90%左右都是情感的表达,缺乏展现理性思考的言论。网络舆情中过度的情感表达泛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诚呈现民意中的不满成分,但是情感的过度泛滥借由网络平台的传播,其负面影响也会被放到最大,言论中践踏他人尊严、侵犯他人隐私的成分会使他人受到极坏的影响,最终不仅仅是舆情跑偏,甚至是导致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偏激。最后,大家彼此都不尊重,那网络社会将呈现一片混乱,个人的网络发言毫无伦理可言,现实社会的正常秩序也将受到影响。网民在网络技术匿名性的保障下,容易放弃在现实社会中坚守的伦理规范,随意表达不满情绪。在言语之间随意谩骂、侮辱他人,这种在网络社会公开表达的偏激情感,会伤害他人尊严,不符合基本伦理规范。因此个体情感在网络舆情中,不仅仅个体主观的情感,一旦在网路舆情中借由言论呈现出来,它作为个体行为的一部分应该要符合行为应当遵守的基本伦理规范。在现实的社会中,人们的情感表达要以尊重为前提。在网络社会,网络技术放大了个人言论的影响力,因此在网络舆情中个体情感的表达更应遵守基本的伦理规范。在现实社会中遵循的伦理规则在网络社会中也应该得到重视,不应该在网络匿名性的背后放弃个体的道德操守。

五、结语

根据前文谈到的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的区别与联系,网络舆情中占大部分或占主导的言论将会形成网络舆论。因此如果网络舆情中充斥的都是个体情感的不合乎基本伦理规范的表达,一旦这种言论占据主导,形成网络舆论,其对整体网络环境乃至现实社会都将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因此整体网络舆情的引导和规范如同现实社会中的基本言论规范一样都有其必要性。言论自由确实需要保障,但是自由应以不侵犯他人权利为前提。在伦理的角度下,网路舆情中的个体情感因素应该在表达上得到有效的伦理规范,使其合乎“尊重”这一基本的伦理规则。

对于网络舆情中的个体情感因素的规范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单纯的政府部门应该负责的。首先个体要对网络舆情中个体情感的表达负责,使自身情感的表达合乎伦理规则,尊重他人的权利。再者,政府有关工作部门要积极立足网络,在网络环境中长期稳定地与网民互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与引导,促使网民对公共事件的言论表达更为理性化,使其言论中的情感部分更加温和、情感的表达合乎基本伦理规则。还有就是要全方位提升全民网络素养,通过教育提高网民的整体素质,对于偏激的情感表达能够自发抵制,对于负面信息和消极情感能够理性看待;同时使网民自身能够具备作为一名合格的信息传播者应该具有的素养,关注自身情感表达可能会带来的舆论影响,对个体情感在网络中的表达能够自觉使其合乎新闻伦理规范。这样整个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才能更加和谐有序。

参考文献

第8篇:情感表达论文范文

记,本是一种比较自由活泼的古代散文体裁,可以记事,亦可以议论。熔记叙、抒情、议论于一炉。本文记叙的篇幅虽然不少,但这只是一种铺垫,为了烘托中心思想而写。它的主体部分在第四部分之中,是用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出来的。[1]

其所谓的第四部分,就是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命题的部分。孙绍振在他的解读文章中,则把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归结为“情理交融”:

实际上先天下之忧,是永恒的忧,后天下之乐,绝对地不乐。这不像是全是哲理的全面性,而是抒情特有的绝对化。不过这种情,也就是志,是哲理,也就是道,结合在一起的,不过这种志道互渗,和通常所说的情景交融不同,而是情理交融。也正是因为这样,所谓文以载道,实际上,这个道,并不纯粹是主流的意识形态,其中渗透着范仲淹对情感理想的追求,是道与志的

高度统一。[2]

抒情议论,是就表达方式而论的;情理交融,是就表达对象而论的。两者观点从不同侧面互为呼应,有着相通的分析思路,而这种相通性,正显示了他们分析文体时共有的一种缺憾,那就是把前文的“记”和后文的抒情议论部分,人为地割裂了。

无论是欧阳代娜还是孙绍振,他们在引述原文第四部分分析时,都忽视了一个基本的文本事实,就是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既不是作者的直接抒情,也不是作者的直接议论。如同前面部分的记叙是假托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面对不同景物和念及个人遭遇而发生的或悲或喜,接下来,当作者提出“或异二者之为”时,也不是在直接说自己,而是以古代的仁人志士为描写对象。按照作者文中所言,他是在探究另一种人的心理状态,即所谓的“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尽管我们不妨说,迁客骚人的悲喜交加,有范仲淹自身的现实影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有作者隐含的理想诉求,特别是最后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更是把他对理想的追求直接表达了出来,但在行诸文字的主体部分,作者却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隐含的边缘位置,是以对他人览物之情的记录,显示了“记”的一以贯之的表达方式。即使第四部分的主体部分有抒情和议论,但这种抒情和议论,是作者在“记”的前提下对他人思想情感的一种转述和想象,因为这种转述和想象被更具主导性的层面“记”所统摄,所以这部分真正能够与作者自身的“记”的层面并列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比如议论),其实只有一句话,即“微斯人,吾谁与归”。由此带来了两个常常被人忽视的“异”的意义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

第一,为何在所谓的主体部分,写景和抒情改变成议论和抒情。如果确如我所言,这里仍有“记”在贯穿的话,其内在的变异又是怎样的?

第二,为何作者把自身的立场放在了一个边缘位置,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议论抒情,都是以对他人的心态言语记录而呈现的?

先谈第一个问题。

文章主要部分所写的“以物喜”“以己悲”,都为这些抒情主人公假设了一个在特定时空的行为,即“登斯楼也”。发生在这一特定时空的行为,是跟一己的荣辱得失联系起来的,哪怕面对美景而有宠辱偕忘的感觉,这种感觉也是立足于当下的,是有一种生动的现场感的。这种生动的现场感,通过精致的对偶性语言,得到了充分的表达。然而恰恰是这种生动性的表达,遭到了一些强调文以载道的古文家的讥笑,《后村诗话》就有围绕着《岳阳楼记》的一段传闻:

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世以为奇。尹师鲁读之,曰:“传奇体耳!”

对此,虽然目录学家陈振孙为之辩护曰:

然文体随时,要之理胜为贵。文正岂可与传奇同日语哉!盖一时戏笑之谈耳。[3]

但其在辩护词中,把“理胜”作为超越时空的一个永恒的特点标举出来,似乎也暗示了我们,《岳阳楼记》的文章立意,在很大程度恰恰在于对具体时空的一种超越。虽然从表达方式看,写景抒情的变异是因为主体从迁客骚人变而为古仁人,但在“记”的总体框架中,时空从当下的“斯楼”拓展开来,即通过引入古人的跨时段性以及庙堂和江湖两个隐喻性地点,使具体的时空被提炼到一个更具普遍意义的层面。古人胸怀的理想性以及江湖和庙堂的隐喻性意义,使文笔很难再落实到具体的一己之身和一地之景,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天下”的集合性概念。在天下之外再设定其先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把个人的胸襟也拓展至无限大了。据此,我们可以说,表达方式的变异,跟人的外在空间与心灵世界的无限拓展有必然联系,跟把描写对象从具体层面提升至抽象的一个集合性概念有必然联系。在这过程中,具体的生动性被扬弃,描写的对象不需要再依托一个直接的时空框架,具有超时空特点的语言和心灵世界,在抒情议论中得到了有力的表达。然而,不是自我的直接抒情和议论,而是转述他人之言的“记”的特点,依然把抒情和议论一并涵盖了。在“我”的记叙中再细分出他人的览物之情和议论抒情的差异,这是分析《岳阳楼记》整体结构时不能忽视的两个层面。

第9篇:情感表达论文范文

【关键词】评价理论;态度;情感;判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外化妆品进入了中国市场,并受到普通人的青睐。本文语料以Clinique 3-step化妆说明书,运用评价理论分析其中描述的化妆品功能的话语表达所选词汇的态度资源。

一、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是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出来的,由James Martin提出。其中评价性资源依语义被分为三个方面:态度、介入和级差。态度是指心理受到影响后对人类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做出的判定和鉴赏。也就是指各种价值,说话人用它们来做判断,把情绪和情感反应与参加者和过程联系起来。态度系统的中心成分是情感系统。评价理论讨论的是语篇或说话人表达、协商、自然化特定主体间的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语言资源。[1]该理论更为关注的是表达态度中的情感、鉴别和判定的语言,以及一系列把语篇的命题和主张人际化的资源。评价系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属阐释性研究。[2]本文将就态度系统中的情感、判定、鉴别三个子系统作为理论框架讨论所列语料。

二、Clinique 3-step 广告语的态度系统分析

情感是指对人的情绪、感觉的表达,通常由心理过程实现。[3]情感是态度系统的中心,情感表达的价值可能是说话人对某个现象采取的姿态的最明显的表现。说话人用这些资源来表达事件或现象在情感上对他们的影响,并从情感的角度评价该现象。

(1)Allergy Tested. 100% Fragrance Free.

其官方网站的说明使用带有客观性色彩的评价性词语来描述化妆品,以此对消费者产生心理预设,培养其积极正面的态度,潜在的达到了与消费者在情感上产生有效的交流,继而影响消费者。

(2)Step 1: Cleanse

Clinically(1) formulated cleansing―that's how great(2) skin starts. Clinique's dermatologists believe soap is best(3). Our non-drying(4) liquid and bar formulas maintain(5) protective(6) lipids, loosen (7)surface flakes.

其中(2)的评价对象是皮肤,其他的则是产品。所用词汇反应出来的态度除了(1)是质量,剩余则是效果。

此例是对其中Step 1--清洁的说明。说明中使用了六处形容词对能达到的未来消费者预期的效果进行描述,符合消费者心理期盼。

(3)Step 2: Exfoliate

Meet a new(1) generation of Clarifying .... It's the key(2) step in our world-famous 3-Step Skin Care System: Cleanse, exfoliate, moisturize. From day one, expect your skin to look fresher(3), feel smoother(4). In two weeks, the rewards become abundantly clear(5).

其中(1)评价对象是产品,(2)是过程,其他事皮肤。这些词汇表现的态度则是(1)反映日期,(2)是步骤,其它则是效果。

例中对3-step中的第二步深层洁净做了描述。化妆品本身就是科技产品,新产品更多的是通过改良,使得更加适合消费者使用。本说明还增加了对多长时间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做了预期描述。最后abundantly clear这个评价性词语营造出一种愉悦的画面。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成了广告商在写化妆品说明书抓住潜在购买者的重要武器。

(4)Step 3: Moisturize

The moisture "drink" (1)all skins need, developed by Clinique's guiding dermatologists to maintain(2) optimal moisture balance(3). Works to soften, smooth, improve (4)the condition and texture of your skin. Lotion formula is for drier (5)skins; oil-free (6)Gel is perfect(7) for oilier (8)skins.

例中词汇则对产品以及适用皮肤进行评价,词汇态度也不同,(1)指出适用范围,(2)(3)(4)(7)展现效果,(5)(6)(8)表现的是质量。

例子区分了不同肤质的人在Step 3中应该用的产品的差异。而且使用后都能达到同样理想的效果。进一步强化了3 steps的有序性。广告中的词“dermatologists”让消费者相信它的产品都是经过临床检验,从而为消费者创造出了一种信任的氛围。

三、评价系统的整体综合分析

本文体现广告商侧重使用蕴涵客观意义的鉴别资源,从而掩盖其主观性情感,增加化妆品的说服力,增强广告词的客观性,达到与消费者的共鸣。

例中广告用语使用的表现客观公正的词汇出现频率比较高,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描述化妆品效果的词汇。消费者购买任何产品都会期待其效用,广告商为迎合消费者的潜在预期,都会用态度性词语表达化妆品的功效。而描述消费者的现状时则用的是消极的负面词语,这也迎合了消费者迫切改变现状的心情。评价性词语对预期肌肤的勾勒激发潜在购买者一种购买的动力。

四、结语

评价理论中的态度系统作为评价系统的核心,集中表现的是评价者对于被评价物的个人态度倾向,而这是通过情感,鉴别和判定体现的。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人际意义的扩张,对于语言的分析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同时也为诠释人际意义有了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胡壮鳞,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