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

第1篇: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

《孙子兵法》上说:“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意思是说,作战前要谋划准确、周到,然后再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百战百胜。作为校长,只有精心安排好每一周的工作,才能让全校教师工作起来有目的,有方向。因而,周前会在学校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谓周前会,就是在下周工作之前面向全体教师对下周工作进行详细安排的会议,目的是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那么,如何开好周前会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精心安排下周工作

只有凝聚全体教师的人心,才能让全体教师劲往一处使。周前会恰恰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精心安排好下一周的主要工作,让下一周的工作有的放矢,是召开周前会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笔者以学校工作行事历为依据,结合教育局临时布置的一些工作,倾听并渗透学校中层干部及骨干教师的一些建议和想法,设计下一周的工作,力争让下一周的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例如,为了让每一位教师厘清一周的工作,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工作安排表(如表1),印发给每一位教师。

从第八周的工作安排中可以看出,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有序推进。简简单单的一张安排表,却至少要花去笔者半个小时的时间。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每一位教卿手中都有这张安排表,因此学校的各项工作都不会耽误。由此可见,精心安排好下一周的工作是周前会的重中之重。

二、提前预设后周工作

学校的工作是一个整体,眼光不能局限于一周的工作,需要做好整体规划。如有些工作需要事先布置,让教师的心理上和行动有个准备的过程。为此,笔者在召开周围前会时,总会提前布置后一周的主要工作,让每一周的工作顺利衔接,减少不必要的脱节现象。如在召开本学期第八周周前会时,笔者还布置了后一周及下一阶段应该筹备的工作(表2)。

表2中既把下周主要工作安排了,也把未来几周要做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安排。这样的表格(和表1连在一起).发给每一位教师,有利于相关教师及时谋划,精心准备,从而提高工作实效。由此可见,提前预设后周及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利于学校工作形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各周工作无缝对接。

三、合理点评本周工作

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人物,适时对过去一周的工作进行点评,有利于激发正能量,让全体教师乐此不疲地做好本职工作。当然,点评时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力求让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之风主导校园,让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如在召开第八周周前会前,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一张表格(表3):

上述强调事项,实际上是对本周工作的点评。第一点是表扬积极撰写教研论文的三位教师,促使全校教师关注自身的理论修养,关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经验积累。第二点是对一些教师挤占技能学科(如体、音、美)现象的一次提醒。第三点是对少数几位教师迟到现象的提醒。第四点是对一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性不高的批评,目的是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专业成长活动中来。第五点是对今后心理咨询室活动方向的引导。第六点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对团体比赛的关注度。第七点是对一些班级卫生状况比较差的批评。第八点则是对学生买零食现象所要采取的应对策略。有了这样的点评,下一周的工作将更上一层楼。而将本周工作点评改成“强调事项”,更容易被全体教师所接受。可见,点评一周工作需要校长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教育智慧,既要关注点评的内容,又要关注点评的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懒散、推诿之风远离校园。

四、适度呈现一周感悟

所谓一周感悟,就是校长在审视一周工作的基础之上所产生的感想和顿悟。由于校长的位置特殊,适度呈现一周感悟,有利于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思索工作方法,力求把本职工作做好。如在第八周周前会上,笔者发表了如下感悟(如表4):

第一句话,是笔者在目睹一些教师管不住学生之后的感悟。第二句话是笔者在与潜能生交流之后,潜能生得到进步而产生的感悟;第三句话是笔者看到一些教师内心比较浮躁之后的感悟。第四句话是对一些青年教师毫无条件地执行学校工作之后的启示。当教师们学习了这四条感悟之后,至少这一周内工作面貌会有所好转变。如果校长每周都谈点感悟,既可以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又能够促进了教师们工作态度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让教师们也能养成思考与感悟的良好习惯。

第2篇: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小学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所谓“具”便是工具性,工具性体现的是语文教学当中的语言训练;顾名思义“人”乃人文性,人文性体现的是语文教学当中的体验感悟。因此,换句话来来说在阅读教学中实质就是要求感悟与训练和谐统一(即要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因为感悟体现人文性,训练体现工具性。阅读教学要从语言入手,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揣摩品味语言,强化语感训练,在阅读教学中究竟如何才能做到感悟与训练相统一?

一、揣摩体验中求感悟与训练的统一

我认为文本存在自身存有一定的意义,但这些都是处于一个“潜伏期”,需要被“人”挖掘。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当中,引导学生积极地构建内心的体验与感受,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深刻地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这才是最根本的。

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课中,孩子先后两次的沉默,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揣摩体验人物内心世界的结合点。教学时,我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了充分发挥想象,用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去填补文中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进行了艺术的第二次创造。

这样的揣摩体验,既可以激活言语意识,提高言语技能,领悟言语规律,又可以陶冶思想感情,增强人文修养,提高审美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达到了感悟与训练的高度统一。

二、换位体验中求感悟与训练的统一

阅读教学是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文本自身就是一种具有模糊性的东西。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形象进行换位体验,感同身受,亲亲切切地感受文本形象,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践证明感悟是离不开语言的,换位体验是一种优化的感悟与训练结合方式。

如《检阅》一课中,我设计题目:假如你就是博莱克,在检阅中成功了,此时此刻你心里会想些什么?你会说些什么?

生1:天啊!我终于成功了!

生2:谢谢大家,是你们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为祖国增光。

生3:谢谢你们给了我一个重生的机会,我仿佛感觉自己拥有一双健全的双脚。

……

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蕴含的情感也尽不相同。课堂成为学生思想飞翔的乐园、情感澎湃的天地。给学生换一种角色、换一种角度去感受,去想象,去表达,去创新,激活了书中的形象,对文本中的主人翁就有了更深刻的切身体验与理解。像这样的感悟与训练的结合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俯拾即是。

三、升华原型中求感悟与训练的统一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激活学生头脑中已存在的与课文相匹配的“相似块”,应该适时地激活积累,巧妙地将文本形象迁移到他们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中去。这样学生将会运用自己的言语去表达自己的顿悟,透过语言的外壳完成一次人文内涵的升华。

如在《搭石》一课中,我为了升华原型,内化思想,用心设计了这一个环节:

师:你从任人踩踏的搭石想到了谁?

生1:我想起了老师,我觉得老师和搭石一样,每天下班还要给我们批改作业。同学们病了,老师还给他们补课,老师是真心关心我们成长!

生2:我想起叔叔和烈士们、英雄们,没有他们的英勇献身,舍己救人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生3:我想起了我们小区里的清洁阿姨。

……

文本形象迁移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去,与生活原型“碰撞”的一刹那,碰撞出生命的火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永驻我们可爱的孩子们的一生。

四、问题思辨中求感悟与训练的统一

思辨是指思索与辨认,引入思辨更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进行积极的引导,营造问题思辨的氛围,努力让问题思辨成为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

如教学《路旁的橡树》一文后,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筑路工人们到底应不应该砍掉那棵橡树?”

学生展开了问题个性化的辩论。

正方:工人应该按照规定把橡树砍掉,修一条“笔直”的的工路。

反方:不该砍树,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方:修路是计划好的事情,不应该修改。

反方:计划是人定出来的,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修改。而且这样子人们以后使用这条路也不会为人们带不便。

……

通过这样的思辨,学生与文本、作者、主人翁之间的对话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活动中进行着,不仅加深了文本人物的情感体验,自身语言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感悟与训练的和谐统一得到了充分的实现。

五、内化运用中求感悟与训练的统一

阅读教学中,强调语言的学习与实践,就是让学生通过积累文本的语言情感,把所学到的新的图式,运用到听、说、读、写的训练之中,在多姿多彩的动态言语实践中内化运用,求得感悟和训练的和谐统一。

语文学科的特性确定了语言训练和语言感悟是阅读教学中相互依存的一双“活宝”,谁也离不开谁。在阅读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落实为学生构建训练与感悟的平台,使感悟与训练得到统一。

语文的工具性,只有和人文性相结合,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我始终坚信离开了工具性,我们无从谈人文性,人文性与工具性是相互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方能显示它的“具・人”地位。因此,在语文教学应多一点形象感知,少一点形象推论;多一点整体感悟,少―点繁琐分析。

第3篇: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

论文摘 要: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要从加强青年教师的自身修养、加强外部环境建设、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应机制等方面着手,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高校教师的数量也快速增长,致使教师队伍整体年轻化,同时,高学历趋势明显。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好,具有时代赋予的新特点,但也有少数青年教师表现出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对青年教师的期望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外因分析研究对于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基本要求

德是对教师操行修养的基本规范,是教书育人的根本保证。

1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风范

青年教师应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端正教风,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师德风范。“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堰。”(《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揭示了上行下效的道理,深刻揭示了从政或从教者的榜样作用的重要性。师道贵表,以身作则[1]。行道贵在表率、示范、引领,故“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青年教师应始终将个人的思想情感、前途命运与学校事业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紧密联系起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加强品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

2努力培养脚踏实地、勤于研究的学习习惯

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即教师必须首先完善自己的道德。“君子务本”(《论语?学而》)。所谓“务本”,就是修养德性。“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荀子?儒效》)。孔子毕生致力于传道,并不断完善和修养自己,是我国古代大力提倡师道并且努力实践师道的教育家,其在道德修养、教书育人、学术贡献等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年教师要被学生所尊敬或爱戴,必须要克服自身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认真学习,勤于研究,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对学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3感悟职业,教书育人

长期以来,高校大多都十分重视教师师德的教育,比如,以学习、讨论、心得体会、师德标兵的评选以及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形式为主的师德师风教育。这些做法的确十分重要而且必要,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校的师德现状。但与此同时,在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上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教师领悟教师岗位的真谛,从而使得每一位教师能够从内心热爱这个职业。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而不至于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流于形式。

笔者非常认同“感悟”这个词。一个人一生成长和进步的关键在于“感悟”。每一个人的处事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最终的工作成效都取决于他对事物的思想认识,而思想认识程度的关键在于他对事物的“感悟”。“感”是感性的、物质的,“悟”是理性的、精神的,感悟的关键在“悟”。《土生说字》曰:“悟”从心,吾声。“心”为内心。“悟”为我心而悟,我心而觉,强调了悟是靠自己的本心去领悟、开悟、觉悟,本意是觉醒、明白。“悟”不仅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悟”是人的一种认识转变过程,即由迷惑到清醒、由模糊到清楚、由错误到正确的认识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由愚痴变得智慧,由贪嗔痴变成真善美。从心,说明要用心去体察、体验,去感悟人生和职业的道理,强调的是思考;从吾,说明思考是用自己的身心去认识客观世界,去省悟自身。

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源或者说是内动力,即在于“感悟”,感悟教师这个职业的真谛和本质属性。人们常说,教书育人是一种“良心活”,本身就说明师德的评判标准和考核体系不可能完全科学有效,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对这一职业的正确感悟,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所以要想真正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还得从“心”抓起,还需修炼“内功”,还要真正“觉悟”。

二、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环境建设工作

1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必须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2]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也提出:“全社会要更加尊重教师,关心教育发展,支持教育改革,通过媒体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全体教师的高尚形象,要加大宣传和表彰那些师德高尚、治学严谨、作风正派、有口皆碑的教师的力度。”[3]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尊敬,社会应该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倡导向优秀教师学习活动,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的职业,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高校应树立为人师表的好风尚,努力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教师加强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努力培养青年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师德认同感。

2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校园文化的导向及其激励和调适的功能,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充分体现校园文化对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有益功能。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思想观念的熏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也不例外。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由环境文化、学风、教风、校风所构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耳濡目染的巨大教育资源。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全体师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作风和情操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致使他们内心萌发出一种职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3努力营造能够充分发挥青年教师潜能的工作环境

要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构建以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为方向的教师资源配置机制,以公开招聘和竞争择优为主要的遴选机制,从而使得优秀的青年教师能够尽快脱颖而出。创造人尽其才的工作环境,需要对青年教师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进行评价,激励他们爱岗敬业、创新创优。青年教师身上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一些突出的优点和明显的缺点,因此高校要处理好青年教师长处发挥和短处抑制的问题,做到在人才使用上扬长避短,而不应在处理实际事务过程中,因为一点失误就“一棍子把人打死”。要把发挥青年教师个人的长处和实现组织的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切实以人为本,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

4创造关心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生活环境

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其特点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因此,人性化、人情味要贯穿在师德师风建设的始终。高校领导要关心青年教师的成才,要鼓励青年教师的求知欲望,积极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各种进修、培训的机会,开展业务指导和“传、帮、带”工作,使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更快地提高。高校的党政领导要掌握各类教师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和各种形式,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要关心教职工的利益诉求,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关心青年教师的个人问题,关心教职工的业余生活。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从了解和掌握他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加强情感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提高和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学习条件和生活待遇。对某些难以解决或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要搭建便于青年教师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创造关心青年教师切身利益的工作环境。

三、建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1注重对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组织和领导

高校党委应把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团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要重视发挥各级组织和各二级学院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考核二级学院的一个重要指标,努力营造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使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激励机制,必须有利于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可能地开发教师的潜能,营造一个识才、荐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工作环境。在制定学校人事制度和教职工利益分配的各项政策时,切实体现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要求,提倡和鼓励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行为,将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评选“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先进个人的形式激励全体教师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动中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

高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应配套制定师德师风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尽可能地将其标准化、定量化。可以采取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督导“四位一体”的综合权重评价,其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考核、晋升和聘用的重要依据。对严重不符师德师风要求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使教师自觉增强敬业精神,规范自身的师德行为。当然在这个评价机制形成之前必须要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多次研讨,形成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案,避免“一纸空文”。通过这样的评价机制,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弘扬奉献和牺牲精神,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进行规范,这也是有效帮助教师成才和提高其修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4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

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是过去许多高校出现师德师风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相对其他职业,自主性比较强。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时间、精力的投入上基本应由教师自己做主。因此,各高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有必要建设一个由学生、管理层以及社会三方构成的监督网络,根据师德师风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的行为规范,对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监督,形成一定的压力,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毕诚中国古代师道、师德和师风[J]中国德育,2010(4)

[2]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7-09-01

[3]陈至立在庆况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7-09-10

第4篇: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

摘要:阅读教学;悟性;初读;研读;方法

閲读是直接完整地感受课文言语,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感知接受——体验理解——领悟表达”的过程。“读中悟”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有所领悟和收获,达到对学生悟性的培养的目的。既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又适应了新课程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然领悟思想与情感。一般通过“粗读——细读——精读”的阅读活动,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感知阶段,是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直观的感受。整体感知课文,一是要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课文的主体形象。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主体形象,有的是人,有的是物,要根据具体的课文作具体分析,这是课文最主要的信息。二是要在阅读中把握课文的基调。基调是统摄课文的灵魂,是蕴藏在课文中的情感倾向,是贯通课文整体的主旋律。把握了课文的基调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课文,把握课文的主旨。

在这一阶段教学中主要以粗读课文为主。以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等为主要形式。如《社戏》这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课文情节,对文中人物有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运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在其中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工具书的运用,训练了学生运用工具书的能力,这也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自读的良好习惯。可见,读可以悟“形”,能够对课文有整体直观的感受。

二、重点研读,深思探究

重点研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理解阶段,是获取信息之后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是认识深化、思维拓展、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整体出发,“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因形体味”,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去揣摩,品味,分析,思考。

在这一阶段教学中主要以细读为主,以学生自由读、齐读、轻声读、默读、指定学生读和教师范读等为主要形式。比较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可以让学生熟读成诵。如《社戏》这一课的教学,首先,学生轻声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脉络,把握叙事的详略,进一步体味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读后思考问题:本文共记叙了哪些事情?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其次,默读课文,找出详写、略写的各是哪几件事,找出后齐读。思考讨论:本文课题是“社戏”,是否可以删去以下这些内容?为什么?“(1)平桥村是“我”的乐土;(2)看不成戏的焦虑心情;(3)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3)归途“偷豆”。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点拔,和学生一起完成。

重点研读的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在读中完成的,学生不仅知道详写、略写的事件,而且还会真正体会为什么详写和为什么略写,学生讨论的是否可以删去的内容非但不是多余的,而是有力地表现了课文的主题。教师抓住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这一机会,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童年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并让学生在课下整理成文字东西,这也解决了学生作文时不知道写些什么的为难情绪,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见,读可以悟“意”,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学生可以从课文的表象深入到课文的深层世界之中。去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家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独特的审美发现和认识,以自己整个身心的介入去获得多维的审美体验。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再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领悟阶段,主要是对课文的鉴赏,可以说是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把感知、理解课文的结果重新联系、统一起来,对课文进行宏观的理性的审视和鉴别。从而“悟”出课文深藏的人生精义和表达这种意蕴的艺术方式,并对课文或课文的某一方面作出评判或进行鉴赏。如果说“感知”和“理解”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具体品味,那么“领悟”则是吸收、过滤和重构。

第5篇: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形式美;主观色彩;个性化图式语言;视觉语言;肌理笔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52-02

油画风景写生自巴比松画派开始,到印象派时期的登峰造极,再到20世纪时期的题材、范围、媒材、表现技法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创新。笔者在30年的从艺生涯中,时常喜欢到郊外写生,到大自然中去吸取灵感,追求创作时的“心物交融”。虽一直崇尚写实绘画语言形式,但在实践中,也时常去尝试、探索新素材,在否定、调整中加入新的媒介元素,寻求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和图式。平日在教学中也常常带学生外出写生,开始时,学生们面对大自然,显得很盲然,总是见什么画什么,毫无章法可言,画面呈现出既没主题更不可能有感人的形式、色彩。油画风景是艺术家永远表现不完的题材,而写生过程也是历练心境提高表现技巧的实践过程。面对千变万化的原生态景物,能否引起画者共鸣并产生强烈的表现冲动,是因人而异的,每个艺术家的感悟、体会各有不同,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什么样的色调,呈现什么样的图式语言,与艺术家的写生经验、艺术观念、感悟能力、表现技巧是密切相关的。在近几年油画风景写生实践中,我渐渐对油画风景写生有了较多的体会和感悟。作为教师的我,是该写点什么感悟性的文章,以尽教师之职责。

一、感悟自然景物的形式美

在当今都市化生活的高速发展下,生活在钢筋水泥柱群里的人们生活节奏更快,承负着更多的生存压力、教育压力、工作压力。工作之余人们更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更向往青山绿水环绕的农家生活,想在大自然中去感受大地恩赐给我们的美景,去享受阳光,去享受色彩。那些浅山丘陵、雪山草原、土屋民居、山间溪流小桥、绿树成林、秋收的果园、蜿蜒的田埂等等无不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都会让都市人兴奋不已。作为艺术家我们更应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去发现自然景物内在的韵律和形式美感,去感悟自然、观察自然、归纳自然和表现自然的形式美感。结合自己对形式美的体验和综合素养,呈现给观者更强的视觉效果和审美表达的画面,引到观者对大自然形式美的共鸣,调节心境得到美的享受,这也是艺术家的社会职责的体现。

二、感悟自然景物色彩的魅力

油画风景写生注重光影与色调,画面采用什么色彩,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独到的感悟,都是在写生中积累的经验的表达,是对大自然色彩的真实感受。大自然呈现给我们视线的缤纷色彩,同一景物季节不用、气候不同、时间不同、阳光强弱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色彩魅力。面对大自然的景色写生,是一个写意的过程,大自然中的某些倾向的色彩会和我们的主观色彩产生共鸣,会激起我们强烈的色彩感和表现欲望。画面色彩冷暖变化的把握,高雅的灰色调子的表现,阳光绚烂的饱和色彩的体现,以及画面呈现出空气通透的气息、泥土草木的清香,无一不展现出自然景物色彩的魅力和艺术家的主观色彩的创造能力。

三、图式语言形式的个性化体现

图式语言是绘画者的重要话语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风格。选择什么样的图式语言来表现自然景物,代表艺术家的视觉经验、思维观念的积累和升华。一幅好的风景画的图式语言,是艺术家对自然景物感悟的具体展现。面对自然景象,艺术家都会按自身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要求去归纳、组织画面,使画面的形式语言更富有生气,色彩更生动更丰富,用笔技巧表现得更轻松完美,画面整体视觉效果与细节刻画等精准而和谐统一,这是组成艺术家的画风特色的诸多方面的因素。当然艺术家的品格、修养和内心世界的感悟不是一两天就能修炼成的,需要艺术家对风景写生的执着热爱,付出千百倍的辛勤努力,还得善于学习众家之长,不断探索,经过多年的历练,在写生中感悟出很多技法和经验,才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图式语言。无论采用何种媒介,运用何种表现技法去表现自然景物,画面能引起观众的共鸣,感应到画面中的韵律和美感,这才是目标。

四、主观创造性的去表现自然景物

初学者面对杂乱无章的山间溪流小桥、树林杂草、乱石小路等往往很茫然,不知从何下笔,缺少主观的组织画面、概括景物,总是看见什么画什么。对自然景物呈现的色彩也总想一点不差的照样画下来。当然面对同一景物写生,作画者的思维感悟不同,表现技巧的个体差异,都会使画面呈现不同色彩效果和不同图式语言的作品。这里我要表述的是在面对自然景物时,画者应去感受大自然传达给我们的意境,主观的去归纳、组织画面景物。运用光与色、明与暗、节奏与韵律等视觉语言来重新经营画面的景物,依据自身的写生经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审美潜质,主观的去表现景物的形式美和色彩美,让视觉语言的得到更充分更完美的发挥。

五、油画风景写生构图原理的感悟

油画风景写生可选择的景物很多,大自然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层层梯田、袅袅炊烟、几棵小树以及小桥溪水,在构成方面都形成了很自然美的画面,是组成画面和谐的音符。但写生时不应简单的模仿、借用自然景物的构成形式,要结合自己对大自然构成美的感悟和借用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以及自身的审美素质,主观的去归纳、组织布局画面的景物,并结合自身的写生经验重新来经营画面。构图时要明确画面的主体物的位置大小、视平线的高低、近中远景的层次,要做到主次有呼应、形态有变化而不孤立,在变化中寻求统一和谐,让画面呈现饱满空灵透彻完整的视觉效果。

六、油画风景肌理笔触的探索

第6篇: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呼唤感性;架起桥梁;生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02-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但是,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文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林林总总,触及到文本的骨架,筋脉乃至神经未梢,学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联觉本能和创造需要被扼杀,语文的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二、改“捡骨架”为“见全身”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传统的方法教学“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节时,教师一般都采用让学生以列表形式整理出船夫驾驶技术好表现在哪几方面。于是学生把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一张表格,可以说捡出了这段课文的“骨架”。但仔细想想,学生列出了表格,就等于对驾驶技术好有了深刻的感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没有细细品味每一句话,还没有好好看一看文章的“全身”呢!

三、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常用的方法有:

1、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对于送别场面的感悟,一位老师就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这个班刚好送走一批贫困山区来做客的孩子,教师就以导语引导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面,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唤起学生亲身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的送别场面,学生读着读着,仿佛自己成了志愿军战士或送别的小金花,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要运用好“移情体验”的方法,教师自己要做有心人,多关住学生的生活。还有一些课文,学生无法产生移情体验,教师可以运用师生对话方式或观看相关的教学录象进行感受。

2、读写结合,加深理解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比如在上《猫》这一课时,课后让学生写一写想对老舍先生说的话,学生写来写去无非“老舍先生,你真喜欢猫啊!”“老舍先生,你真善良!”,毫无意义;如果让学生想像满月的小猫来到卧室,来到厨房……它们会闯些什么祸呢?一方面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小猫活泼可爱的体会,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理解老舍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猫。因此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力,也就是在教学中,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示,领会其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笑波.浅谈语文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 2013(21)

第7篇: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顿悟;思维方式;科研创新

中图分类号:B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63-02

“顿悟”一词源于佛教用语,按《辞海》的解释,它是指对佛教“真理”的顿然觉悟。禅宗六祖慧能在参禅悟道中所创立的顿悟法门,对佛教在中国本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禅宗特别推崇“机锋”、“棒喝”等禅师接引弟子的独特方法,这些启人开悟的独特方式,能使僧徒们中断和改变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迅速转向返求内心,从而唤起内在的觉醒,在毫无联系的事情之间看出联系并活动自如,从而破除妄念,觉悟真理。

在科研活动中,顿悟是指创造主体(科研工作者)对百思不解的问题突然明白,如“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等现象。所谓顿悟思维方法是指创造主体对探究问题达到顿悟能力境地的创造思维方法。在科研活动中,顿悟思维方法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顿悟的理论基础

所谓的“顿悟”就是灵感的产生,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豁朗期的产物。它是以禅宗的形式提出来,会让人觉得非常的抽象、空洞,甚至是纯粹意识的产物,没有逻辑性,毫无理论依据。但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很多以前不能解决的问题,都得到了科学的论证。

根据心理学的解释,创造思维就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创造活动是一种提供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产物的活动。科学中新概念、新理论的提出,新机器的发明,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等等,都是不同实践领域中的创造活动。创造思维过程一般分为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四个阶段。

(一)准备期,顾名思义就是收集信息,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的准备工作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要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而且尽量地使自己的知识广博、视野开阔,这是产生顿悟、产生灵感的前提条件。

(二)酝酿期,这一阶段指准备期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深入的探索和思考难以产生有价值的想法之后,不是靠自己努力,而是等待有价值的想法。心象的自然酝酿成熟,产生出来。一般来说,你对一个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积累了一定量的知识以后,要产生新的东西,往往要抛开原有的问题,而进行一些其他的活动,这样反而能促成新想法的产生。陆氏鼓励学生下棋弹琴,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其实这些都是有利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的。

(三)豁朗期,也就是产生灵感、形成顿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出来,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便迎刃而解。陆九渊正是无意识地运用了这样的原理,很好地配合他自己的顿悟教学法,使学生在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产生顿悟。

(四)验证期,由于产生的灵感或观念不一定都是正确的,验证期就是对豁朗期提出的思想、心象给以评价、检验。心理学认为,情绪、情感不仅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影响,而且同智力发展的关系也很紧密。兴趣、爱好就是一种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与活动的倾向性,它能推动人学习科学知识,探索追求真理。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都证明,愉快的事情记忆得最清楚,回忆的细节也要多,不愉快的事情比较容易忘记,细节也不容易被回忆。可见,情绪对人的学习和记忆有着重要影响。情感、情绪是人们认识活动成功与失败的信号,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积极的调节作用。同样,心胸开阔、乐观镇定,则有助于灵感的产生。而焦虑不安、悲观失望、情绪波动有碍于创造活动的进行,灵感也难以产生。所以,科研人员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对产生灵感、发生顿悟是大有裨益的,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二、顿悟的特点与思维机制

由于“顿悟”最初是以禅宗的形式提出来,会让人觉得抽象、空洞,甚至是纯粹意识的产物,没有逻辑性和理论依据。但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在“顿悟”进行了一些科学、系统的分析之后,很多以前不能解决的问题,都得到了科学的论证。根据心理学的解释,“顿悟”被认为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一般认为格式塔心理学对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解释具有典型意义。格式塔认为“顿悟”指的是“这样一些问题的解决,看来是突然来到的,俨如包含着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整个错综复杂的手段在内的一个新‘完形’,在动物的意识中突然出现;它确实好像随着顿悟一闪,而引起的适宜的动作”。换句话说,顿悟主要是指通过观察,对情境的全局或对达到目标途径的提示有所了解,从而在主体内部确立起相应的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完形的过程。

运用顿悟思维方法进行顿悟创造活动,这个创造活动表现出的思维机制是:问题——灵感——直觉——顿悟——验证——科学理论。这就是创造主体首先是提出问题,根据问题进行信息材料的积累和想象,由于触媒而诱发灵感,灵感爆发的“思想闪光”和“思想跃迁”引导进入直觉,通过直觉道路,即由灵感或直接经验通过直觉道路飞跃到顿悟,即由特殊上升到一般。由顿悟发现一般原理(假说)接受事实验证,确立认识的真理性,获得科学理论,这是一个完整的创造活动过程,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推动创新认识不断深化,促进科学发展。

第8篇: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办公室人员 素质

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无论是私营企业还是国营企业,办公室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机构。办公室工作涉及到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企业,由于办公室工作的性质使然,工作很没规律而且待遇相对较低,故有人戏说是有水平的人不愿干,没水平的人干不了。办公室工作纷繁复杂,包罗万象,要干好办公室工作,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工作态度。笔者认为办公室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要始终保持五种态度。

一、潜心自学的态度

办公室工作无论是文字工作,还是接待等其他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与时俱进、与势俱进、与事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要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快乐学习。要选择自己的兴趣点和需求点,有意识、有目的地学习,“缺什么、补什么”,精益求精,务求实效。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驱使自己去领会、去理解、去钻研、去探索,自身素质就会不断提高。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不断探索思考。只有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才能认真地思考,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把零散的知识连接成整体,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形成系统思维方式,推动工作创新。只有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才能善于从实践中读“无字书”,有意识地从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增长经验和智慧。

二、善思自悟的态度

办公室工作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很多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经验,需要用心去领悟,才能干好,所以在工作中善思自悟就非常重要。善思不仅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更要精于反思,反思是自悟的开始,是学习的基础,是品格的体现,能激发真正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实践悟出道理、悟出精华、悟出真谛。自悟包括感悟、领悟和觉悟三个境界。感悟就是对事物的真实感觉和总结。领悟就是从对事物的反应和判断中领会处事艺术,举一反三,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这是智慧的象征和体现。觉悟是做人的境界,是操守和美德。

三、谦虚自知的态度

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就是指人要具备正确认识、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人如果只知他人而不知自己,往往就会走向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两个极端;如果只知自己而不知他人,就会坐井观天,闭门造车。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位置、方向、使命、责任、目标,特别是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短处,这样才能“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只是发现了问题,而知道改正缺点和立刻采取行动去改正缺点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说,知不足就是境界和胸怀,补不足就是能力和水平,纠不足就是进步和超越。

四、团结自融的态度

自融就是把个人自觉融入单位、融入团体、融入事业。一个自然人的能力再强、本领再大,都是沧海一粟,只有把自己融入一个组织、一个团体,才能使自己的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发挥。要融入团体,必须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讲究专业和分工的现代社会,“独木难成林”,仅靠单打独斗式的个人英雄主义难有作为。

要融入团队,必须有敢于担当的精神。“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担当,就是一事当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是一种信念、一种责任、一种品质,。一要担当任务。,二要担当责任,。不敢担责任的人就不配有权利,要想在工作上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有所担当。

要融入团队,必须有敢于攀登的勇气。大的困难,险的道路,往往意味着更大的机会,正所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无限风光在险峰”。敢于攀登,才能赢得团队成员的尊重、拥护和爱戴,才能达到事业的一个又一个高峰。

要融入团队,必须增强钝感力。钝感力是对周围事物的一种柔性能力,是相对于反应激烈、一触即发、遇事就急、张扬刚强而言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在复杂的环境中,在浮躁心态盛行的社会,这种态度是积极向上的,也蕴涵着深刻的人生智慧,是不屈不挠摆脱不利环境、克服困难的一种韧劲。钝感力包括五方面内容:一是迅速忘掉不快;二是对认定的工作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即使遇到暂时的困难甚至失败,仍要矢志不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三是坦然面对流言飞语;四是常怀感恩之心;五是低调做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要融入团队,必须学会与人沟通。沟通是一种工作方法,这种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生产力、凝聚力、战斗力。对于办公室工作人员来说,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沟通,一要服从服务于大局,即通过沟通,形成为大局目标共同奋斗的合力;二要坦诚相待,不封闭,不居高临下,诚心诚意对待同志;三要“活血化瘀、降温降压”,遇到同事间有隔阂、矛盾时,善于做化解、调解工作;四要和风细雨、与人为善,通过沟通,做到有收益、有收获、有进步;五要说真话、说实话、会倾听、会思考、会引导。

第9篇:对工作感悟心得体会范文

当前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

一、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

二、实现“见全身”的跨越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语文学习课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比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传统的方法教学“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节时,教师一般都采用让学生以列表形式整理出船夫驾驶技术好表现在哪几方面。于是学生把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一张表格,可以说捡出了这段课文的“骨架”。但仔细想想,学生列出了表格,就等于对驾驶技术好有了深刻的感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没有细细品味每一句话,还没有好好看一看文章的“全身”呢!

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这样做,他在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当当船夫,向“游人”吆喝,招揽游人来坐自己的小艇。这一做法,使得每个学生不仅仅去品读这一段文字,还主动地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人侧重介绍小艇的舒适,有人侧重介绍自己行船之快,有人侧重自己驾船的安全性……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三、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常用的方法有:

(一)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

(二)在读与写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运用读写结合的办法,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许多老师经常运用。但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读写的训练完全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效果。比如在上《猫》这一课时,课后让学生写一写想对老舍先生说的话,学生写来写去无非“老舍先生,你真喜欢猫啊!”“老舍先生,你真善良!”,毫无意义;如果让学生想像满月的小猫来到卧室,来到厨房……它们会闯些什么祸呢?一方面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小猫活泼可爱的体会,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理解老舍先生为什么那么喜欢猫。因此读写训练点的选择能否使对课文的感悟和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结合是关键。

1、在“空白处补白: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些作者非常重视艺术空白的作用。这些“空白”的设置正因为是在“无字之处”、“无声之处”,因此,就带上了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如《穷人》一课,桑娜把邻居西蒙死去的情形告诉了刚刚打渔归来的丈夫,但她没有把话说完就“沉默”了,她为什么欲言又止、她在想些什么?作者用“沉默”一词留了一个“空白”教师于此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丰富想象,为“沉默”一词解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虽然说法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只要不悖对主旨的把握应该给予鼓励。

2、在“难以言传”处想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不仅有明晰的,可以表述的一面,而且也有模糊的,难以描慕的一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针对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这种心理现象反映到作品上往往“言”不能尽“意”,读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去还原。如课文《乡村的傍晚》末句“整个乡村沉浸在一片恬静的气氛中”如何理解“沉浸”呢?似乎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教学中,可以对照白天乡村的生活场景,写一写这些人、物在夜晚都怎么样了,从这些变化中体会“沉浸在恬静中”到底是怎样的场景。而后通过朗读加以再现。

3、在“意犹未尽”处延伸。文章的结尾是门艺术,一个好的结尾往往让人产生意犹未尽之感,给读者留下无穷的遐思和不尽的魅力。如教学《啄木鸟和大树》一课时,针对大树不要啄木鸟治病,终于病死的故事,让学生深读课文后,展开想象:大树临死前会说些什么?于是大家议论纷纷,发表不同的意见,有后悔的、自责的、悲伤的、无奈的、意然还有对啄木鸟不无道理的指责。这是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形成了一个“回路”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