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白马篇赏析范文

白马篇赏析精选(九篇)

白马篇赏析

第1篇:白马篇赏析范文

2、陶渊明《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奇文共赏

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

4).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4、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走马观花

5、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

6、苏鳞《献范仲淹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近水楼台

第2篇:白马篇赏析范文

关键词: 文化背景 语篇 修辞 体裁

英语专业学生在低年级完成了基础阶段的学习后,积累了较为扎实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如何有效地开展高级英语教学,实现学生由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到运用英语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跨跃,是从事高级英语教学的教师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根据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对高级英语课程目标的描述,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本文提出将文化背景分析语篇分析及修辞分析融入到高级英语教学中,以期为该课程教学探索出一条途径,实现大纲规定的课程目标。

一、分析文化背景,提高学生文化意识

学习语言即学习文化。名家名篇之所以成为传诵之作,是因为有文化融入其中。文化承载着特定的历史,记录着不同时代人们对环境、社会、国家、人生等各个方面的感悟。背景文化是指课文的宏观语境,对语言外的关系意义起着连接作用,对正确地解读篇章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理解语篇的过程其实是学生的背景知识与语篇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理解语篇时,中西文化的差异往往给学生的理解带来许多困难。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严重影响了对篇章的正确理解。要让学生正确深刻了解课文,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如相关的历史及地理知识;作者生平主要活动及写作风格;相关国家的社会准则、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审美观念等。将背景知识融入到整篇课文的学习之中,还有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和体会文中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及意义,脱离文化背景理解语言定会走向断章取义,而通过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去考虑作者笔下的人物性格及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可以使学生在逻辑分析中养成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分析语篇,培养学生语篇分析能力

Halliday与Hasan在其合著的“Cohesim in Engish”一书中,将语篇定义为“在一定语境下语义完整的口语和书面语的段落”,可见语篇是具有完整意义和情节的有机整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多对语篇进行分析,向学生讲解篇章的段落结构框架,力求保持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整,而不是把文章肢解成零碎的语言点和词汇。对语篇进行结构分析能引导学生利用宏观整体理解带动微观细节理解,以框架记忆带动细节记忆,获得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理解效果。语篇分析着重分析语篇的结构,包括微观结构分析和宏观结构分析,微观结构分析研究语篇连接的基本手段及语篇连接的机制,可以帮助学生扫清语言障碍,弄清句内及句际关系;宏观结构分析主要研究篇章的谋篇布局,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整体意义。

三、导入修辞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修辞,即美化语言。是增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能提高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说明力。修辞能修饰文章的语言,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加深读者的印象,并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使作者的思想更清楚、更明白地展现给读者。理解修辞格是加强语言鉴赏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高级英语教学中融入修辞格的有关讲解分析很有必要。张汉熙先生主编的《高级英语》中语言文字优美,篇章结构美妙,其主要的手段就是运用各种修辞达到了意味隽永的效果。如第一册第一课《中东集市》中就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格,包括比喻、拟声、对照、借代、押韵等,正是借助这些修辞格的运用,作者把古老的中东集市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些修辞格,文章的描述效果将大打折扣。对修辞格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欣赏篇章语言所孕藏的美,提升学生的语言审美意识,进而带动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确定文章体裁,深化语篇理解

文章题材大体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描写文。不同的题材具有不同的特征。记叙文多注重情节性,如第一册第十课《震惊世界的审判》;说明文多注意条理性,如第二册第二课《马拉客什》;议论文多强调逻辑性,如第一册第十一课《字典的用途是什么》;而描写文则侧重于情与境的关系,如第一册第一课《中东集市》。另外,体裁不同,语言特色也不一样。记叙文的语言或朴实或生动,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说明文的语言特色是准确、简洁;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鲜明;描写文的语言特色在于使用具体、形象的词汇,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每篇课文因体裁不一,其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和欣赏的内容也不相同。对于记叙文,学生要能理解全面意义和故事情节,鉴赏文中的遣词造句特色,叙述角度的选择等重点内容;说明文中作者对事物说明的顺序及层次是关键;议论文中最重要的是观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分析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描写文中要注意描法及修辞格的运用,等等。确定了文章的体裁,才能把对文章的理解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才能对篇章进行欣赏和评价。

高级英语课程对巩固英语基础,提高学生的理解、鉴赏及评判能力起着其他课程难以替代的作用。其课程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在综合技能上实现质的飞跃。因此,从事高级英语教学的教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Halliday,M.A.K&R,Has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85.

第3篇:白马篇赏析范文

田园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备考攻略】

田园诗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就内容而言,有对农村自然景物与田园生活图景的描绘;有对农忙欢歌及多彩乡村生活的描写;有对农民劳动艰辛、生活惨痛的反映和对官府剥削、赋税苛重的深刻揭露;也有壮阔山川景色的描绘、山林隐逸者幽居情景的描写,以及旅途情景的叙述等。

田园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既要感知作者的身世,做到知人论世,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又要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例:(2008年上海春考卷)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步入衡山

范成大

应有人家住隔涣,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①闲身信马蹄。

[注]①散诞:逍遥自在。

(1)诗人推断“应有人家”的依据是________。

(2)对颈联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乌云如墨、小雨如丝的山景。

B.在描绘雨中山景的同时,也对尾联的情感表达起了衬托作用。

C.通过对乌云、小雨的动态描写,写出了衡山气候的变化无常。

D.四周乌云似瘴,小雨连绵,山道泥泞,作者顿感游兴索然。

(3)分析尾联所含的寓意。

[参考答案](1)听到小溪那边的鸡鸣之声,推断似有人家。(2)B(3分);A(1分)。值得注意的是:答B给3分;答A给1分。因为B项由景到情全面概括了颈联在律诗中的作用,而A 项只赏析到景物这一层,没能深入体会景中之情。(3)对官场喧嚣(城市生活的喧嚣)、排场的厌倦;对自然山水(闲适生活)的追求。

题画诗:画者得于心,诗者会以意

【备考攻略】

题画诗,广义地说是指一切题咏画作的诗歌。题画诗有抒写怀抱、持赠他人和艺术评论等,往往收到了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这种题画诗的创作,是诗人参透了画家之画的神韵情思,从而与画家共鸣,诗画融通,于是以诗应之,其素材其情思,均与画同,使鉴赏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

题画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往往是将静止的画写活写动,写得画中之物跳出画外。诗是对画的提炼和概括,也更赋予了题画者自己特有的观感和情思。

(2)题画诗多采用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借对画中的某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自己的感情,延伸画意,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景致与情怀相互融通,达到和谐统一。

(3)了解题画诗在创造意境方面有三大特点,一是寄寓主观情思,二是展开艺术联想,三是借题发挥、抨击时弊。

例:(2006年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参考答案](1)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2)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在作者心中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

咏史诗:古今多少

兴亡事,叹人叹己叹人生

【备考攻略】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

咏史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了解解读程序:披史入文,披文入情。了解作者的简历、史实、创作诗篇时的有关背景,要读好注解,这是读懂咏史诗的一把钥匙。

(2)在鉴赏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从而领悟诗人真正的写作意图和感情。

(3)了解咏史诗常见的情感抒发模式:借古喻今,揭示今不如昔;崇敬古人,要效法古人;怀古伤今,揭露社会现实;反思历史,警示后人。

(4)熟悉鉴赏中常用语:思想内容方面,如哀叹国运、忧国忧民、昔盛今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缅怀先贤……表现手法方面,如借古讽今、用典(正用和反用、明用和暗用)、衬托(正衬、反衬)、对比、寓情于景、欲扬先抑……语言特点方面,如含蓄隽永、生动形象、雄浑深沉……

例:(200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 衣 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 月 圆

(金)吴 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席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________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________之感。

(2)请简要赏析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1)燕子兴亡 (2) 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咏物诗:花鸟草虫

皆有品,仔细体察物关情

【备考攻略】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留下了一首首精美的咏物诗篇。

咏物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察物态。描摹物态是咏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赏析咏物诗可以从体察物态开始,要抓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或所处环境。

(2)品味寄托。要由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分析其内在品性,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联系诗人的情趣爱好、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明辨技巧。从表现手法上看,由于咏物诗重寄托,所以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从修辞手法上看,咏物诗在构思时常常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格。从描写角度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4)了解一些常见事物的寓意:月,思乡;莲,高洁;柳,送别;花,美好;松,坚韧不拔;梅,孤高,不入流俗;菊,品格坚强,气质清高;梧桐,凄凉悲伤;芳草,离恨;杜鹃,哀怨、思归等等。

(5)了解鉴赏常用语:如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生动传神、贬词褒用、形神兼备、烘云托月、蒙含蓄……

例:(2006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

[参考答案]“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送别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备考攻略】

送别诗一般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或者直接抒写离情别绪,或者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或者重在写离愁别恨,或者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或者以上几个方面兼而有之。

送别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所描绘的景物,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

(2)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

(3)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细小情节,抓住了细节,才能以小见大,透视全篇。

(4)品味语言。如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赠别诗词中能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以“丝”谐“思”等。

(5)了解诗中常用的意象:班马,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长(短)亭、南浦、柳岸、西楼,表示送别地或悠悠愁绪;烟波、浮云、秋蓬,比喻离别后漂泊无依;落花,伤春之意;落叶,秋愁之感;杨柳、劳歌、阳关、渭城,送别之曲;夕阳、落日,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6)了解鉴赏中常用语: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烘托对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例:(200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参考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边塞诗:醉卧沙场

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备考攻略】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由于每个朝代不同时期的国力或盛或衰,导致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如盛唐之时的边塞诗则普遍带有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烈无比,如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如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如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而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边塞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如李颀的《古从军行》,此诗写当时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对当时帝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了解诗歌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与诗人取得感情上的共鸣。

(2)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感情。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抒写征人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因此,鉴赏时要注意区别。

(3)分析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边塞诗的艺术风格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的不同诗人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所表现出来的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4)了解边塞诗常用意象:金鼓旌旗、烽火羽书、边关戍楼、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投笔表示弃文从武,长城表示守边的将士,楼兰表示边境之敌,吴钩表示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例:(200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 关①

徐 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羁旅诗:此夜曲中

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备考攻略】

有些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他们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灵感,写下诗篇,就叫做羁旅诗。这类诗,大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感叹、漂泊愁苦,表达了古人对亲情、友情的重视。

羁旅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展开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

(2)熟悉羁旅诗常见意象: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耐,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寒蝉,悲凉;猿猴,哀伤;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飘零,伤感;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3)了解羁旅诗常见主题:①文人失意。②漂泊哀伤。③思念亲人。④生活潦倒。⑤互勉互慰。⑥孤傲不群。⑦珍爱友谊。

(4)体会诗人是如何把羁旅之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探寻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

例:(2007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4篇:白马篇赏析范文

诀窍一:审诗题,掌握答题信息。

解答中考诗歌鉴赏题,考生必须有很强的标题意识,把标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破解诗歌奥秘的关键点来看待,从中寻得诗歌思想感情的蛛丝马迹。标题,即诗歌的眼睛,包含着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等。认真研究诗歌的标题,分析其所蕴涵的信息,对考生提高诗歌鉴赏题答题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可以这样说,诗歌的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例如鉴赏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首先从标题入手:“春夜”点明季节和时间,即春天的某个夜晚,“洛城”点明作者当时客居洛阳,“闻笛”点明作者听到了笛声。具体是写笛声的情况还是写闻笛的感受,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我们就很好理解了。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客居他乡的游子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怎能不起思乡之情呢?

又如鉴赏杜甫的《客至》《登岳阳楼》《旅夜书怀》等,根据标题就可以判断《客至》是写客人到来的情况或诗人的心情,《登岳阳楼》是写诗人登楼所见或所感,《旅夜书怀》是旅途中的诗人在某个夜晚时心情的抒发。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第5篇:白马篇赏析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赏析;诗眼;意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2701

诗歌赏析是语文教W的一个重点,也是中学语文考试的一个必考考点。我们的学生对于诗歌并不陌生,可是普遍对诗歌赏析的方法和技巧知之甚少。下面笔者就初中语文诗歌赏析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通过找寻诗眼来进行诗歌教学

在一些试卷或作业上经常会有诗歌赏析类的题,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题目:在某句诗中,这个字能不能被另外一个字替代,若不能,请说明理由。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题目当中的“破”字能不能改为“吹”字,为什么?这类题目其实就是在暗示我们,这个字、这个词(有时候是一句诗)非常关键,这种字词我们常常称之为“诗眼”。那么如何通过寻找诗歌的诗眼来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呢?

一般来说,诗词中最重要的那个字词就是诗眼,例如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和名词。“草木变衰行剑外,干戈阻绝老江边。”(杜甫《恨别》)“老”字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一个“老”字充分表达了这种浓厚的情感。找到诗眼后,再根据诗句前后认真揣摩诗眼的真正含义,以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怀,这样理解起来就要准确省事很多。

有些诗歌是通过一句诗来揭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如《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句既具有象征意义又蕴含着哲理,这种真切的感受正是诗人杜甫当时的所感、所悟,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我们在诗歌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找寻诗眼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以诗眼为突破口,通过诗眼来走入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

二、在诗歌中找寻意象,通过意象感知诗歌情感

我们可以从诗眼入手,让学生把视野放得开阔一些,找诗歌中的客观景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借景抒情是诗人写诗惯用的技法,诗人在写诗的过程中,是借助于客观物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而这个客观物象,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意象。因而我们要走进诗歌,理解诗歌,就要找寻意象。只有找寻到了意象,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要在学生大脑的知识体系中加上意象这个节点,要让学生明白它理解它。例如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它通常代表着思念。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还有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再者如“夕阳”这个意象,在诗中也是经常见到的,它通常代表着凄凉失落。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外还有杨柳代表惜别,落叶代表失意,春风代表得意等等。

在平常的学习和训练中,可以给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渗透。在讲解诗词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寻找这些意象,通过意象去体味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以及诗歌的意境。可以说,在诗歌中找寻意象,也是赏析诗歌的有效途径。

三、通过诗眼、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

当学生在自己欣赏诗歌时,脑海里能够主动浮现诗眼、意象的概念时,我们的教学就要试着从诗眼、意象的樊笼中跳出来,将学生引向另外的一个概念,那就是意境。那么意象和意境是什么关系呢?

所谓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我们的学生在初一就已经学过描写秋天的名篇,被誉为写秋之鼻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当中,马致远以其高超的妙笔,运用白描手法选取了一系列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西下的夕阳、游子等),为我们渲染了一种深秋寂寥、萧索的氛围。透过这些景物,就自然理解了那个游子的寂寞以及思乡的无限惆怅,唤起天涯倦客的无限感动。这里的“境”就是所选取的意象,“意”就是游子的情怀。

第6篇:白马篇赏析范文

关键词:多读 好读 多思 好疑 持之以恒 鉴赏能力

由于科技文化的丰富多样,传媒的铺天盖地,新时代的学生每每沉迷于网络、电视、游戏中,已经越来越惰于阅读了。“学坏三天,学好三年”,好习惯的培养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一定的契机为突破口。所以,近些年,我探索着将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贯穿于教学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之中。

一、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多读书、好读书的语文习惯

初中的古典诗歌学习内容按作者年代的顺序编书,初一上册学生先学习曹操的《观沧海》。因其刚升入初中,短时间内很难理解曹操写此诗的心境。于是授新课前我先布置他们搜集曹操的资料和作品。在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解说了之后,我才和学生们一起总结:曹操一统天下的政治抱负及其建安文风对后人的影响。接着再用经典诗句具体分析诗人的心境,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写出诗人北征乌桓之时,面对无边雄壮的沧海景象,寄托了自己像大海一样的阔襟,更暗示了自己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

又如,初中生对于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都是比较熟悉的,可是真正能说出他们写诗的风格或具体诗歌体现的心境的就凤毛麟角了。我认为要想达到这种鉴赏能力,还是要从诗人的创作背景或人生经历入手。例如李白,他在长安时期,只是被看作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再加上权臣贵戚的嫉恨谗毁,终于被迫离开长安。在这种背景下,李白写了《行路难》第一首(金樽清酒斗十千),他当时的思想很矛盾:既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与不平,同时又坚持自己的志向与探求,并对未来充满信心。老师在学生了解这些内容的前提下,再引导学生理解李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时激荡不平的感情就会水到渠成!

因此,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或创作目的与生平是非常有必要的。寥寥数语的简介可能让学生接近鉴赏宫殿的大门。而且,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多读书、好读书的语文习惯。正如杜甫云:要“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

二、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多思、好疑的读书习惯

大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上的内容或老师传授的知识是毋庸置疑的。可不会质疑的读书只会让学生成为书本的奴隶,怀疑的读书习惯更是无从说起。以《木兰诗》为例,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故事。诗歌为了表现木兰的高尚品德与情操,在谋篇布局和表达措辞上独具匠心。如,采用夸张手法写她十年未露女人本来面目的奇迹,如,“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老师要引导学生解释表面句义,再思考:真的这样吗?每个集市跑遍了才买齐马和马具吗?经历百战,将军都死了,士兵们还都能活着回来吗?让学生质疑,讨论,最后老师总结:原来这是运用了夸张和互文的写法。这样,学生既感受了浓郁的民歌风味,又理解了诗歌极高的语言造诣。而这一切又被朱熹言中:“学者先要会疑。”

当然并不是一切的疑惑都会有明确的答案。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可能与中唐时期平叛削藩的战争有关,因为不是写实之作,加入了不少想象成分,所以人们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众说纷纭:有的说写奋勇反击,有的说写驰援奇袭等。可这一切都不会对诗的主题产生影响。这时要教育学生对一些不得而知的真相不可以钻牛角尖,要掌握住能把握的主题,再去分析、欣赏为主题服务的人或物。

三、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享受读书的习惯

陶渊明说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见有好文章能和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可以与大家一同钻研,这是多么高雅的享受读书的习惯。好比我们在赏析宋词时,就会遇到纷杂的政治背景或形色各异的爱国情怀,要想鉴赏这种特殊时代下的产物――宋词,首先必须要知道宋词如何将抒情与写景完美结合,其次要能赏析它长于比兴的写法,借景物表达内心复杂隐幽的感情。例如,《渔家傲》(范仲淹)这首词就有很多值得我们欣赏和钻研的地方。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思乡、建功立业、忧虑和不满国事、同情久戍不归的将士们的真情实感。上片用“异”字统率各种景物,下片抓住思乡与爱国的矛盾,情中有景,全词又情景交融。

第7篇:白马篇赏析范文

题型一:思想情感的比较鉴赏类

【中考真题】(2012杭州中考卷)

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

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

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题目: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解题指津】解答时,要想准确把握诗词曲表达的情感,可以根据所描写的形象特点、人物行为、环境意境、作者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显露感情的关键词句等方面综合分析推断。例如理解《送人之松江》表达的情感必须结合所写环境及人物行为。理解《别董大》表达的情感得抓住人物有怎样的行为。

【答题构建】答案组成要注意:1.这首诗词通过写……形象或景物;2.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3.结合比较双方分点答题。

【参考答案】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绪;后诗通过劝慰朋友天下到处有知己,来表现诗人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

题型二:表现手法的比较鉴赏类

【中考真题】(2012扬州中考卷)

【甲】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数百年。

【乙】

戏为六绝句

杜甫

王杨卢骆①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②未休。

尔曹③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①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即“初唐四杰”。②哂(shěn):讥笑。 ③尔曹:你们。

题目: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的理解。做这道题目时要找到诗歌中对比的双方,分析出双方对比所突出的内容,显然要联系诗的后两句,乃至全诗。例如甲诗前两句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就说出古今之人对“李杜诗篇”的认识,突出了诗歌创作要创新,才能引领。同样的道理可理解乙诗的“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万古流传。

【答题构建】答案组成要注意:1.点明手法;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阐述;3.视题目实际情况分析效果(如,采用表达效果+情感效果的形式)。4.比较双方分点答题。

【参考答案】甲诗:古今对比,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的观点。

乙诗:王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突出了王杨卢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

题型三:景象与心境比较鉴赏类

【中考真题】(2012盐城中考卷)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①无风镜②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潭面:指湖面。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题目一: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同:____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以及写作特色的理解。答题时要根据诗歌所描写的情景以及有关提示“洞庭湖的景象”来思考。关于诗歌分析的“角度”,有景物特点、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一点来写。

【答题构建】答案组成要注意:1.明确选取的角度;2.扣住“洞庭湖的景象”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3.结合比较双方分点答题。

【参考答案】同:都描写了洞庭湖的辽阔景象,景色宏伟奇丽。异:①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②从语言风格上看,杜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③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或:杜诗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可从以上任一角度作答,写明两诗的区别,意思对即可)

题目二: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

【解题指津】本题考查对古诗人物心境的理解,要根据诗歌语言、所描写的情景来思考。《登岳阳楼》中的诗人心境,结合“老病”、“涕泗流”可知。《望洞庭》则写景优美,给人赏心悦目之感,故而表达的感情也应该是喜悦、赞美的。

第8篇:白马篇赏析范文

这个话题,积压在心里已经很久了。我想,从两个维度来谈谈,也许还能够比较到位地把自己的想法谈清楚些。

一、宏观评析维度

到目前为止,全国卷及绝大多数的省市卷仍是这样的模式:基础板块+文言文阅读板块+古诗赏析板块+翻译默写板块+现代文阅读板块+语言运用板块+写作板块。而且,每个版块的命题方式和数量也都基本一致。如,正音辨形、病句、成语运用等仍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文言文阅读仍大都是三个四选一的客观题加两三句的翻译,古诗词鉴赏仍多是三道肢解式(一般要涉及诗句、技法、主旨等)的主观赏析,现代文阅读仍是两类文本肢解式(由词到句、段、篇)的主观赏析、探究和评价。语文高考命题到底是否需要考虑这些方面的内容呢?当然是需要了。关键命题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等要是开放的、动态的、能力化的,绝不能把需考察的内容僵化成固定的板块和模式,定型为十几年都没什么变化的“死规矩”,以至于对中学语文教学健康发展都构成严重危害。现在,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都可以不用心地用课文教学生学语文了,只要手里有一本练辅和一本考辅(当然必须是备有答案详解,便于照本灌输的)就可以压着学生从高一考练到高三,就可以把以考练代真教学当日子过了。这样的伪语文教学,成绩往往还比较理想呢,还会受到校领导(当然大多是不懂语文教学的)的表扬和器重!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哪怕就是学校的保安人员,也都是可以照本教高中语文了,还可以照着高考试卷的“模子”编制考试题呢。理由很简单,高考试卷模式化,“教辅”和“考辅”资料都“高仿真化”,这“两化”也就决定了教师可以“流水线”式地作业了。这样一来,高考考什么就教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就怎么教考练,教师整天按着一个“模子”教和考,学生整天也就按照这个“模子”练和考,眼里根本就没有“语文”,没有“人”,不讲究语文教与学的本质规律,不考虑学生思想、个性、头脑、人格、品格等的健康发育,也就更不用说“民族梦”对自主精神、健全人格、创造品质的需要了。尤其是作文命题,也是动辄五六年甚至十来年风行一种题型而无大突破,而且总是从命题人自我感觉出发,从解读某种政治的需求出发,严重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比如,先是风行六七年的话题作文,接着是风行六七年的“解说文字+命题”,现在又开始风行“新材料作文”了。所命制的作文题大多是考生打心里不愿意写或不大会写的题,逼着考生在那里“挤牙膏”编造骗取高分的“假话”,做“人形鹦鹉”(叶圣陶语)。同时,这种一段时间内形式相对稳定的模式化高考作文命题(据专家讲,这需要有一个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也给猜题、押题和考辅资料泛滥创造了机会和环境,从而也导引、助推着一线作文教学及考练的极端应试化,只求“高仿真”和“高分数”,根本就不顾及学生写作能力和素养真发育与真提升。

假如高考语文命题能够一改僵死的模式化,不再总是死守着这个“模式化”来小修、小补、小改进,而是彻底实现动态化、能力化、素养化,在课标、大纲和考纲的范围内,每年在试卷的板块、题型和方式上都有所取舍和出新。同时加大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核力度,结果就会大不一样。至于高考作文命题,则从考生的思想与认识实际出发,年年有新思路、新样式,且能最大化地激发起考生的写作欲,让考生写真作文,表达真我。比如,直接利用试卷上的阅读材料来命制改写、续写、读后感或评之类的作文试题,让考生自然地写、真实地写、有趣地写,写出真我。

二、微观评析维度

1.字词考查“是”与“非”

高考要考注字音、正字形、成语运用。这该不该呢?显然是应该的。因为,假如高考真的不再考查这些基础性语言知识,一线教学真的就会毫不客气地不考什么就不教什么的。可以想象一下,那对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健康发展将会构成多么大的危害!但是,这绝不等于说就该年年都用这一板块的命题方式和题型,更不等于说年年都必须要考查到注字音、正字形、成语运用这几个方面。长期僵化的“ABCD四选一”,结果就把注字音、正字形、成语运用的教与学搞成“ABCD四选一”的教练考模式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长期跟着感觉走,半透明地“猜加蒙”,而不是回归词典和语境,踏实、认真地去深入理解、体悟,更不是充分调动生命积淀地用心学习和探究。所以,就会造成这种可悲的现象:任你高考连年不断地考查,学生字词基本功最终还是一塌糊涂!理由也不难理解,就是学生只是为了死尅、死蒙地多得几分,而不是为了夯实语言文字基本功,更不是为了提升自己。再有,为了考练好字音、字形、成语、之类,“死记硬背”全线下移,高一高二年段就忽而一个“多音字辨识集合”“常考成语训练集合”,忽而又一个“病句训练集合”,就好像一个个“死冰冰集装箱”不断地砸向学生,逼迫他们生硬地死记强背,死命地做考练试题,也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和痛苦。长期如此乏味低效地死考练、死记背,直至把学生搞得反感至极,甚至今生今世都不想再提及注字音、正字形、成语运用。

假如高考命题人不是为了追求阅卷省事省力以及所谓的客观评分,而是回归语言文字学习的本质规律,结合语境来设计更灵活的题型,或者每年都在注字音、正字形、成语运用这几项中有所取舍,都能够在动态化、语境化、能力化上多下些真功夫,也许就不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危害了。

2.病句考查“是”与“非”

病句该不该作为语文高考的一个考查点?肯定是应该的。但是,如果年年都是“ABCD四选一”这样考查方式,实在是危害深重。课堂上,教师常常置课文里病句于不顾(也许教师也看不出来),不去教学生结合语境去辨析病句,而仅仅是一味地在考练试题上练来考去。学生的意识都被牵引到死练死考为分数上去了,而对课文里和自己身边的语病现象却浑然无知,尤其是对自己口出和笔下的病句更是毫无觉察。不仅如此,课堂上的师生对话、同学交流、口头答题、整理笔记等环节,更是常会出现词不逮意,语句不连续、不规范等现象,而师生对这一切也都漠然无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高考命题方式出了大问题。这种命题方式导致一线师生只有在考练“ABCD四选一”时才意识到病句的存在,而在其他场合却无视病句的存在。此外,由于学生周围的语言环境长期“雾霾”重重,且学生远未形成自觉矫正身边及自己的语病的意识,因此这样的高考病句考查试题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谁的心态好、运气好和感觉好,谁蒙得就对!对推进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几乎没有什么好作用!我的教学经验就证明,语文功底越好,想得越周延的学生往往就越会在这道题上丢分。

如果病句板块的命题能实现语境化、生活化和能力化,与学生的课内外生活相融通,恐怕学生就不会被考练得恨之入骨了。非但不是如此,反而还会在自己的课内外生活中处处主动自觉地留心语病现象,绝不至于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其实,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也同样会处处有不规范的语言现象。高考的病句考查题命得活,教师就会活教,学生就会活学,进而养成主动留心、自觉纠正的意识以及把重视语言规范当日子来过的好习惯。这样一来,他们又怎么能够真正提升规范语言表达的能力和素养呢?就算社会处处都充斥着语言“雾霾”,恐怕扭转这种局面也应该是有希望的了。

3.文言文阅读考查“是”与“非”

高考该不该考文言文?这无需回答。关键是高考命题专家把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判断和评价等仅仅命制成客观题,供考生半透明地猜想、判断,而且十几年都死守着这一模式无大突破。《高考考点说明》的总要求确实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考查点是“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文中的句子,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尤其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几点,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命制“ABCD四选一”的形式。这样命题,根本就无法考查出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真实能力,充其量就是在“猜谜语”,即解码命题人张冠李戴、偷梁换柱、打时间差、以偏概全之类诡招。这样考,一线就“高仿真”地这样教,几乎不问文本的思想文化底蕴,更不做赏析和评价了,“教考练”全盘浅表化,而且愈演愈烈。还有一点,就是年年考文言文翻译。有没有用呢?对一线教师扎实教学文言文应该是有导向价值的,但是这又导致一线文言文教学陷入另一个误区,即仅仅把死板的逐字逐句翻译等同于文言文教学。这起码有两点不妥:一是有些文言文还是不翻译的好,学生摇头晃脑地美读,享受着呢。比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自《兰亭集序》)”这样的美句,翻译成白话文不亚于在人为糟蹋美文!二是有时会把原文的意味给翻译走了或淡了。再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谨诺”一般资料仅仅翻译成“行”,这就把意味翻译走了。这句话中的“谨”字有君尊臣卑的意味,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里面。如果实在非翻译不可,那只好翻译成“张良很恭敬地说:‘主公,可以,我一定代您办好。’”之类。就是这样,恐怕味道还不够。再比如,“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引自《赤壁之战》)”这一句,很多资料都严格遵守后置定语须迁移的死规矩,把它翻译成“被烧死淹死的人马特别多”。其实,这句话的翻译根本就没有必要死守这个死规矩,翻译成“人马被烧死淹死的特别多”应该更顺畅一些;但是,学生这样翻译肯定要被扣分的,理由就是后置定语“烧溺死者”没有前移——我们的一线教师和一些考试指导专家就是在这样死教、死导和死评。严格地讲,就是翻译成“人马被烧死淹死的特别多”也远不够味,因为这里面还有“曹操的人马真是败得太惨了!”等意味,翻译时最好补上,译成“曹操的人马败得那个惨啊,烧死淹死的特别多,无计其数啊”。意味倒是接近作者了,但分数可能就被无情地扣光了。

假如命题能换一种思路和方式,把信息筛选、内容评价等命制成主观表述题,让考生真正去用心阅读、筛选、归纳、概括、提炼、评价,发表看法、表达态度,假如阅卷标准不是那么死规定,阅卷老师也不是那么死尅,恐怕一线教学真的就会返本归真了,也不会再那样浅表,平庸,无所作为了。假如命题者和考纲制定者还能够再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文本的写作艺术也有所涉及,那无疑会更有益于一线文言文教学的返本归真了。

4.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与“非”

高考要考查说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能力,而且还要照顾到文体类型,这无需再做任何争论。客观地讲,这个板块的高考命题要求也是符合教学大纲的,(大纲要求不再赘陈)只是命题的思路和一些试题的方式上出了问题。这样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从根本上讲,就是严重忽视了“我读我品我悟我赏评”这个阅读主体,也几乎没有考虑文本阅读的本质规律、思维程序以及考生应考答题的操作实际。命题人总是居高临下地从文本里摘出几个词、几个句子、几个段落让考生解读、赏析和评价。其实,阅读文本是一个很主观深入的过程,至于文中的字词句段到底如何解读、赏析和评价,是必须要建立在阅读者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的。因此,高考命题者应该从考生的角度和思维路径来命制试题。比如,“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有味道的词语、句子、段落是哪几个?为什么?”这种命题角度的变化,会引导一线教学也从学生的阅读感受出发,以学生的阅读思维规律为本来教、练、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见到考试卷上的现代文阅读文本,首先就看命题人问到了哪些词、哪几句、哪几段,而后就直奔问题,肢解文本,只想着如何快速解题得分,严重忽视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和整体感知,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样的命题直接导致了一线课堂阅读赏析教学的极度仿真化、肢解化和伪读化,至于课后的考练和高三备考,则更是不知要甚之多少倍了。

顺便提一点,古诗词赏析也存在类似的严重问题,这里就不赘谈了。不过有一点,必须得重申,高考语文命题不应该一直仅限于读写能力的考查,而拒听力考查。众所周知,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基本能力,“听说”能力又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运用语文的常态。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交际、交流、对话、评论、辩论等语言表达活动会越来越频繁而丰富,而且对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还会越来越高。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次读不明白,可以多读几次;一遍写不好,可以多修改几遍。而现实生活中,听往往只能是一遍而过;说也往往是一语道过,一般也很少会有人多次重复给听话人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听说是一个人语文能力和素养最迅速、最直接,也最真实的反映。然而,我们的高考语文命题却长期限于“读写”的圈子(作者并无否定需考查读写能力之意),这显然是严重缺项的,是畸形和病态的,也是“严重地不靠谱的”(程红兵语)。事实也无情地正告我们,高考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却不见佳。事实上,这种长期仅限于“读写”圈子的高考语文命题,已经导致中学语文教学长期“纸上谈兵”,进而导致语文教学久不见实效甚至低效、无效,致使广大中学生都成了严重缺乏母语听说能力的“偏瘫儿”。

5.名句名篇默写考查的“是”与“非”

名句名篇默写考查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引导、激励一线语文教学关注名句名篇,注意夯实学生的经典文化素养。然而,现在的名句名篇考查却成了学生最恐惧的灾难,很多学生一谈到默写名句名篇就一腔怨愤,甚至高考刚一结束就撕书烧书以泄愤。这又是为什么呢?

请看,高一高二年段就一次又一次地把“课外名句集合”之类压向学生了,逼着他们数以万计地死记强背,并且一遍又一遍地死考、死纠正。高三年级,更是加倍地有过之而无不及。哪里还是美诗美文美情的享受,简直就是地府炼狱般地残酷折磨啊。没有诗文美感的享受,没有真心诵读的兴趣,没有文化视野的拓宽,没有精神境界的提升,也没有自觉和习惯的养成。高考几十年就只考上下句衔接(极个别省市有一定变化),学生也就只需长期枯燥乏味地上下句衔接地死记死背、死练死考了,谁还去考虑什么经典诵读、修身养性、活学活用、学文立人之类的事情。

第9篇:白马篇赏析范文

关键词: 顺应阅读模式 奥巴马教育演讲 顺应论

一、顺应论及顺应阅读模式

(一)顺应论

维索尔伦的“语用综观”概念为语用学的研究提供了系统全面的视角。语用综观说认为把语用学看做是从功能方面对语言产生及使用过程的综观比把语用学看做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或是一种交叉学科研究更科学和完善。综观说将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与语言使用结合起来研究语用学。顺应论是语用综观说的核心,以语言的选择顺应为基本点,通过探究人们使用语言的心理机制及语言的生成机制,揭示语言使用的本质。顺应论的基本观点是:语言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语言选择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不断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的特性: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这一理论是一套系统完整的语用学理论,对语用现象具有极强的包容力和解释力。因此,借助顺应理论的完整性及综合性成功地指导阅读是可行的。

(二)顺应阅读模式

顺应论从动态顺应的角度分析语言的交际过程。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篇章交际的过程,所以顺应理论对阅读的指导意义是重大的。这种模式认为,阅读者在进行英语阅读时,在头脑中已知图式的基础上,根据篇章的语言结构特点及语境特征动态地顺应篇章意图。只有这种动态的阅读才能充分理解整个语篇。语言的动态顺应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正如维索尔伦指出:语言的使用是基于语言内部(语言结构)或外部的因素,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涉及各种语言形式: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及语用层面。

二、奥巴马教育演讲的顺应性阅读

本研究采用奥巴马关于教育的演讲作为语料,从动态阅读的角度分析演讲中的顺应现象。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发现演讲者的动态顺应过程,从而指导阅读者进行有效阅读。

(一)音素层面的顺应阅读

音素是英语的基本语言单位。正确地使用音素会引起某些声音模式,达到强烈的情感效果。例如:

I got a lot of second chances,and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go to college and law school and follow my dreams.

在奥巴马的这篇演讲中,他运用了很多音素层面的策略。因为这篇演讲的听众是小学、初中及高中学生,演讲者运用这些音素策略主要是为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演讲感兴趣。

(二)词汇层面的顺应阅读

作为语言系统的一个重要层次,词汇在表达人的思想及认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演讲中,奥巴马运用了很多词汇策略顺应交际的语境。例如:

You hear about the recession that we’ve been through.And sometimes maybe you’re seeing the worries in your parents’ faces or sense it in their voice.

上例中,“recession”指的是金融危机,“worries”指的是对于金融危机的担心。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了整个美国,许多人面临失业,很多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所以奥巴马运用了很多隐喻的词汇,避免提到金融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句法层面的顺应阅读

句法是语用信息的承载者,然而简单地把各种句子结构罗列,并不能有效表达作者的思想。演讲者运用合适的句法结构,才能使演讲有意义,有吸引力。例如:

Maybe you could be a great writer――maybe even good enough to write a book or articles in a newspaper――but you might not know it until you write that English paper――that English class paper that’s assigned to you.Maybe you could be an innovator or an inventor――maybe even good enough to come up with the next iPhone or the new medicine or vaccine――but you might not know it until you do your project for your science class.Maybe you could be a mayor or a senator or a Supreme Court justice――but you might not know that until you join student government or the debate team.

上例中,演讲者运用了一系列排比句,目的是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突出强调的内容并吸引学生的注意。

(四)语篇层面的顺应阅读

每一语篇都有具体的语境,语篇的存在和具体的语言形式是分不开的。因此,作者借用各种语言形式顺应交际语境。在教育演讲中,奥巴马运用了各种主位推进模式、逻辑连接词及疑问句等语篇层面的交际策略。例如:

When I was young,my family lived overseas.I lived in Indonesia for a few years.And my mother,she didn’t have the money to send me where all the American kids went to school,but she thought it was important for me to keep up with an American education.So she decided to teach me extra lessons herself,Monday through Friday.But because she had to go to work,the only time she could do it was at 4:30 in the morning.

三、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作者或演讲者为了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会借助一定的语言结构,这种选择存在语言的任何层面。通过语言的选择,作者不断顺应听众或读者的需要,这些需要指的是物理环境、社会规约及心理追求等。一个成功的读者或听众,不仅要明白语料的字面含义,更重要的是要运用动态顺应模式,综合考虑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在语境中挖掘语篇的深层意义,综合理解语篇。

参考文献:

[1]Anderson,C.& P.David Pearson.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37-55.

[2]黄国文.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