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借物喻人范文

借物喻人精选(九篇)

第1篇:借物喻人范文

1、盛夏到了,烈日当空,太阳像火炉烤着大地。花儿都低下了头,惟有小草,它在默默地抗争着,苦斗着。暴风雨来了,这对于许多植物都是莫大的伤害。看,风雨过后,花儿瘫痪在地上,树枝折的折,断的断;叶子已经不行了,有的低下了头,有的结束了生命。惟有小草还高昂着头,不肯离开大地母亲的怀抱,而且经过风雨的洗礼,小草更绿了,更可爱了。几阵瑟瑟秋风,几阵绵绵秋雨,小草终于开始枯萎了。这时小草还是顽强的挺着身子,不乞求人类的怜悯,始终保持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风格!

2、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的确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3、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4、牛年轻力壮时可以拉犁,奶牛可以产奶,牛皮可以做鞋,牛肉还可以吃。在乡间,随处可见它的身影。牛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们,却在牛棚的一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报。没有人会注意一头牛的死去,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想起它曾为我们做过什么。牛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诞生在世上,又默默无闻地离去,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东西。而它却从不要求什么,只要有一堆干草和一个牛棚就足够了。鲁迅先生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牛吃的是草,挤的却是牛奶。()

5、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第2篇:借物喻人范文

有一种这样的树,它“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它没有像枫树一样鲜红的叶片,没有像桃树,苹果树一样能结出漂亮果实的本领,也没有像白桦树一样艳丽的外表,但我觉得,松树是树中最美的。

松树在任何土地上都能顽强地生长,它拥有像针一样的叶子,里面流着白色的汁水。一簇簇的松针远处看去,令人不敢接近,但走进些,心中就会不由得生出一种敬佩作文。不管是在严寒还是酷暑,它们都只有一种姿势——那就是立正、站好一动不动,犹如站岗的士兵,那飒爽英姿,那坚韧不拔的精神,都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

有一次,我问妈妈:“为什么松树在冬天还能生长呢?”妈妈的回答,让我铭记在心:“再冷的冬天也冻不坏它,再大的风也吹不倒它,松树凭借着他的顽强、朴素、坚强、努力就能熬过冬天,生存下去!”我当时就似懂非懂,不过听了这一番话以后,我就更喜爱松树了,“妈妈,松树真厉害!我也要像它一样将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对的,每个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做一个朴实、坚强、品德高尚的人,这样长大了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自从那天以后,我的心中就时刻抱有对松树的敬仰,因为我要做一个像松树一样的人,在茫茫雪山上,笔直地挺立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借物喻人范文

1、有一种这样的树,它“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它没有像枫树一样鲜红的叶片,没有像桃树,苹果树一样能结出漂亮果实的本领,也没有像白桦树一样艳丽的外表,但我觉得,松树是树中最美的。

2、松树在任何土地上都能顽强地生长,它拥有像针一样的叶子,里面流着白色的汁水。一簇簇的松针远处看去,令人不敢接近,但走进些,心中就会不由得生出一种敬佩。不管是在严寒还是酷暑,它们都只有一种姿势——那就是立正、站好一动不动,犹如站岗的士兵,那飒爽英姿,那坚韧不拔的精神,都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

3、有一次,我问妈妈:“为什么松树在冬天还能生长呢?”妈妈的回答,让我铭记在心:“再冷的冬天也冻不坏它,再大的风也吹不倒它,松树凭借着他的顽强、朴素、坚强、努力就能熬过冬天,生存下去!”我当时就似懂非懂,不过听了这一番话以后,我就更喜爱松树了,“妈妈,松树真厉害!我也要像它一样将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对的,每个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做一个朴实、坚强、品德高尚的人,这样长大了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4、自从那天以后,我的心中就时刻抱有对松树的敬仰,因为我要做一个像松树一样的人,在茫茫雪山上,笔直地挺立着!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借物喻人范文

尽管如此,辞格的运用却离不开其准确的辨别,否则,必然会影响其正确的运用和对其作用的恰当分析。本文仅就常见辞格中的五个易混难点,为同学们提供一些突破的技巧,供参考。

一、 明喻、暗喻和借喻的联系与区别

明喻和暗喻的联系是:本体和喻体均出现,且有相似点,均有比喻词将二者连接起来。如:

① 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北风行》)

②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

这里,句①是明喻,句②是暗喻;两句中的本体是“燕山”、“水波”和“山峰”;两句中的喻体是“席”、“美人的眼神”和“美人画过的眉毛”;两句的本体和喻体均有相似点,句①突出了雪之大,句②描绘了山水之美;两句的比喻词是“如”和“是”。

明喻和暗喻的区别是:两种比喻的比喻词不同,明喻常用“像……一样(似的)、如同……一般、犹如、恰似、若”等比况动词或比况结构,暗喻则常用“是、成为、变成”等动词。这自然就形成了明喻的“甲像乙”和暗喻的“甲是乙”两种不同的格式。如:

③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④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像”、“是”,分别为明喻和暗喻的标志。

借喻和明喻、暗喻的联系与区别是:与明、暗二喻一样,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也必须有相似点,只是借喻的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而是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其格式是“乙代甲”。如:

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是个借喻,“雪”是喻体,它直接代替本体“浪花”出现,两者之间突出了颜色之白,没有比喻词。

二、 借喻和借代的联系与区别

借喻和借代这两种辞格的联系是:均有本体,且本体均不出现,只不过借喻有喻体,借代有借体,两者都是以喻体或借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没有比喻词或借词。

两种辞格的区别是:

(一) 借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有相似点,而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只是相关。如:

①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翡翠”,是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的硬玉,作者以此借喻“海浪”,二者以翠绿色为相似点,因此本句为借喻。

②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江山”,是国家的一部分,此借指“国家”,属于以部分代整体;“万户侯”,汉代显赫的爵位,此代指大军阀、大官僚,属于以特殊代一般。这两个借代,借体和本体是相关而非相似。

(二) 借喻可以换成明喻或暗喻的格式,而借代不可以。如:

③ 他(鲁迅)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所以站得高,看得远。(《论鲁迅》)

可改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像(或是)望远镜和显微镜。“望远镜”和“显微镜”具有看得远、观察得细的特点,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亦具有此特点,故可构成明喻或暗喻的格式。由此可见,句③是借喻。

④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我们改成:群众的一切东西就像一针一线。这个比喻格式是不通的,因为本体“群众的一切东西”和所谓的喻体“一针一线”没有相似点,可见句④只能是借代而非借喻。

三、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这里,指出两个区别点:

(一) 比喻重在一个“喻”字,它是用乙事物“喻”甲事物,甲乙两个事物一主一从;而比拟则重在一个“拟”字,它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个事物彼此交融。如:

①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句中,“愁”是本体,“一江春水”是喻体,用“一江春水”比喻“愁”,本体和喻体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②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句中,让油蛉模拟人的动作“低唱”,让蟋蟀模拟人的动作“弹琴”。这是把油蛉和蟋蟀当做人来描写,油蛉、蟋蟀和人便紧紧地交融在了一起。

(二) 比拟的“拟”是“仿照”的意思,而且一般是用适合他物的动词(有时用形容词或名词)来描写这个事物;而比喻却是用名词。如:

③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高尔基《海燕》)

喻体“闪电”是名词,用来描写本体“海燕”。

④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孙犁《荷花淀》)

“长”是个动词,本来是形容植物的生长状态的,这里仿照植物的动作,采用拟物的方法,将游击队长水生物化了。

需注意的是,比拟用动词模拟事物,是指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来模拟,而非其他动词。如:

⑤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孙犁《荷花淀》)

“粉色荷花箭”是“哨兵”,用判断动词“是”将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构成了一种暗喻的格式。如果把它看成是拟人,那就错了。

四、 排比和对偶的联系与区别

排比和对偶均强调句式整齐,具有音乐一样的节奏感,但排比是对偶的扩大和发展,它比对偶更灵活,更富有气势。具体区别是:

(一) 对偶限于两项相对,排比则在三项以上。对偶是对称式的,排比则是一连串的组织。

(二) 对偶要求字数相等,句式整齐,排比则较为自由。

(三) 对偶一般避免使用相同词语,排比则要求一般有共同强调性词语,当然,也有没有的,是个并列句。请看下面三个例子:

①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②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③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句①是个工整的对偶句,句②是个带有共同强调性词语(加着重号者)的排比句,而句③则是个不带有共同强调性词语的并列式排比句。

五、 设问和反问的联系与区别

与有疑而问不同,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二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一) 设问是自问自答,其目的是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反问则是问而不答,答案就是问句的反面。如:

①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设问)

②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反问)

(二) 设问或者放在文章的标题,整篇文章就是对设问的回答,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或者放在一段文章的开头,整段文章大多亦是对设问的回答。如:

③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而反问,则一般是放在文章或段落的末尾。下面这段文字就是将反问放在段尾的。

④ 你们的爸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为了多赚一点钱,宁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课本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都德《最后一课》)

(三) 设问和反问有时连用,用设问提出问题,然后用反问加以回答。如:

第5篇:借物喻人范文

关键词: 英汉语言 比喻修辞 对比

比喻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运用最广泛的修辞手法,是被研究最详细的一个领域。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比喻的作用时说:“我们在说明隐喻取代不说明的事物时,一定不要用疏远的事物,而要用相近类似的事物作隐喻。只要这个隐喻一说出口,人们就会清楚地想到那个不明说的相近的事物。”中国的惠施针对比喻的作用说,“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为比喻做了高度概括的说明。不难看出前人所说的比喻的作用,是就理解比喻的相似点来说的。本文对中英文的明喻、暗喻和借喻的构成、特点及语义表达作比较,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英文比喻修辞,从而提高其修辞赏析水平。

1.Simile和明喻

这个辞格在汉语和英语修辞里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明显的打比方,在本体和喻体之间都出现显而易见的喻词,如:汉语里的“像”、“好像”、“比如”、“仿佛”、“好比”、“像……一样”、“如……一般”、“宛如”、“恰似”。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英语中明喻的定义为“an expression that describes something by comparing it with something else,using the words as or like,as if,as through”。例:My heart is like a singing bird.英语中一些谚语包含着美妙的明喻,闪烁着语言艺术的光彩,这些谚语多数以like和as作为比喻词。如:Choose an author as you choose a friend.择书如择友。又如:Credit lost is like a Venice-glass broke.信誉丧失,犹如破镜难圆。在翻译时,可利用其共同特点,用译文中相应的喻词翻译原文本体之间的喻词。例句中的as和like结构的明喻可以直译,有的甚至和汉语里的习惯比喻方法一样。

2.暗喻(Metaphor)

暗喻是一种隐藏的比喻,不使用比喻词,根据两个事物之间的某些共同点,把一个事物的名称用在另一个事物上,靠读者自己意会。这种比喻是含蓄的。英语中对暗喻的定义:A figure of speech containing an implied comparison,in which a word or phrase ordinarily and primarily used of one thing is applied to another.汉语中常用“是、成了、成为”等连接本体和喻体。汉语的暗喻和英语的暗喻都有不露比喻的痕迹,把甲直接说成“是”乙或“变成”乙。如:我是妈妈的掌上明珠。I’m the apple of my mother’s eye.汉语里常用的比喻词有“是”、“变成”、“变为”、“成为”、“成了”、“当做”等,英语中的Metaphor可体现在任何句子成分上,如主语、谓语、表语、定语和状语,最常用的是用to be连接本体和喻体。例如:Max Black说:“life is the receipt an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这个修辞表明life是information的通道,作者认为信息形成是一个过程,把这个过程比喻为“生活周期”。

高级英语中有很多词组可表达暗喻。在高级英语第一册“The Middle Eastern Bazzar”中,“of”短语构成一个隐喻,“of”前面的是喻体,“of”后面的是本体。Somber cavern of a room就是一个隐喻修辞手段。其中somber cavern of a代替形容词cavernous的意义,词组的意思为作坊如洞穴一般。隐喻的使用使作坊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地说明作坊小,工人们工作条件差。又如:介词短语表暗喻,a fairyland of dancing flashes,在中东集市的铜器市场,(铜器映射着)无数盏明灯和火盆,有如仙境。这里的隐喻使得读者有身临中东集市的感觉。

3.借喻和Metonymy

英汉语中均有借代,借代是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代替的修辞方法。英文中借代的定义为:a figure of speech used in rhetoric in which a thing or concept is not called by its own name,but by the name of something intimately associated with that thing or concept.例:A group of blue eyes opened the a door and entered the room.一群外国人推开门走了进来。这里用部分代替整体,蓝眼睛代替人,生动表现了被描写对象的具体特征,既引人联想,又富有幽默感。又如: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Great minds比喻英雄、大人物。汉语和英语里的借喻内容丰富,有的借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标志代指人或事物。例如: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中华民族。“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一系列比喻都是赞誉之词。它们渲染着热情洋溢的气氛,显示威武、奋进的力量。在英语中,“龙”是一种恐怖的怪物,它贪恋财宝、喷放毒焰,被称为“Monster”,常用来比喻邪恶势力。The Dragon比喻《圣经》中的魔鬼撒旦。如果说“The teacher is like a dragon to her students.”那么对汉语来说,绝无此种比喻,更无美感可言。再看下面例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江山”是喻体,祖国的一部分,代本体祖国。

综上所述,英汉语言在增强语言表现力方面有许多相近或相似的修辞手法。在英汉语修辞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对英汉修辞格进行仔细比对和赏析,引导学生发现、领略英汉修辞所表达的共同之美及其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欣赏的能力,培养他们在今后的翻译、写作中运用各种修辞格的意识,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江红辉.顶尖英文修辞.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李贵如.现代修辞学[M].北京:经济科技出版社,1995.

第6篇:借物喻人范文

比喻的两个条件是,“(一)‘本体’和‘喻体’不同质,有差异处;(二)两者之间有相似点”(王希杰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一般情况下,本体较为抽象、深奥,也有可能是读者或听众感到陌生的事物,而喻体则较为具体、浅显,常常是读者或听众熟悉的事物。

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使天才成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比花木重要。(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在这里作家论述了良好的环境对人才产生和成长的重要性,但鲁迅并不是枯燥地说理,而是以一个浅显生动的比喻来阐释深奥的哲理。“花”与“土”关系的形象描述,引导读者深刻地理解了较为抽象的事理。譬喻精当,发人深省。

比喻的类别,一般认为有三种:明喻、暗喻和借喻。

1﹒明喻就是清晰明白地告诉读者,这是在打比方。它的基本形式就是甲像乙。明喻的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且本体和喻体之间有比喻词连接。常见的喻词有:像、好像、似、好似、如、犹如、宛如,等等。

这是一条年久失修的石子路, 风贴着路面向前吹,干涩的梧桐叶划过石子, 像一只只没有脚的空鞋子走在她前面。(徐则臣《古代的黄昏》)

【点评】作家用“一只只没有脚的空鞋子”来比喻被风吹起的梧桐叶,形象地表现了梧桐叶被风吹得满路游走的情境,渲染了自然环境的凄凉,映衬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2﹒“暗喻就是不把比喻当作比喻,而当作实有其事来陈述。换句话说,暗喻就是不用比喻词的比喻。”(王希杰语)暗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常常用“是、就是、成了、变成”等词语连接。暗喻的基本形式为甲是乙。暗喻比明喻的语气更为肯定,蕴含的情感更深沉。同明喻相比,暗喻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加大了解读难度。

他们说: 八千岁是一只螃蟹, 有肉都在壳儿里。(汪曾祺《八千岁》)

【点评】汪曾祺借众人之口,把八千岁说成是一只“有肉都藏在壳儿里”的螃蟹,形象地表现了八千岁的精明能干,深藏不露。

3﹒借喻就是本体不出现,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与暗喻一样,借喻也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解读难度也加大了。

她的话一部分是真的, 加上许多调味的作料,鸿渐没法回驳,气哞哞望着窗外。(钱钟书《围城》)

【点评】作家用“许多调味的作料”作为借喻,表现了人物的话语里有很多虚假和夸饰的成分。用语新奇活泼,语调诙谐幽默,富有讽刺意味。现在不少地方的语言里还有“添油加醋”的说法,表示说话内容的不真实。

除了上述的明喻、暗喻和借喻,常见的还有博喻,只不过它是明喻、暗喻和借喻的一种变式而已。所谓博喻,就是接连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比喻,一个本体对应多个喻体。在行文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博喻,可以使文章瑰丽多姿,韵律流转,夺人耳目。

(灵感)来时像浙江的潮水那样汹涌,去时像庐山的瀑布那样急速,它飘飘然忽来忽去,有如浮泛的云,有如不羁的风,有如奇幻的雾,如神,如鬼,如水中月,如镜中花。(汪静之《做诗之序次》)

【点评】 诗人汪静之在描述创作灵感的时候,一口气把写作对象比作“汹涌的浙江潮”“急速的庐山瀑布”“浮泛的云”“不羁的风”“奇幻的雾”“神”“鬼”“水中月”“镜中花”九种事物,真可谓穷其形尽其神,从不同角度描绘出灵感的诡异多变,转瞬即逝,难以捕捉。

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悠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鲁迅《白莽作序》)

【点评】鲁迅用诗一般的语言,以一系列生动鲜明的比喻,详细阐释了白莽诗集《孩儿塔》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强调了《孩儿塔》对于革命群众的鼓舞和引领作用。作家坚信:《孩儿塔》内涵的丰富性,绝非“圆熟简练、静穆悠远”之类的套话所能概括的。

要写好比喻句,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新颖别致,富有生活气息。

英国诗人王尔德说:“第一个将女人比喻为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材。”在比喻句的创作艺术上机械重复地模仿前人,往往会给读者造成审美疲劳,引发读者本能的排斥心理。好的比喻句应该新鲜奇特,别出心裁,给读者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听觉的震撼。

牢门由里向外打开了, 首先出现的是一个面目狰狞、阴森可怖的狱吏, 他身佩一把剑, 手持一根权杖, 犹如一个黑影霎时窜进了阳光。([美]霍桑《红字》)

【点评】 霍桑把“凶神恶煞般的狱吏”的出场,比喻为“一个黑影霎时窜进了阳光”,形象地表现了狱吏的凶悍霸道,不可一世,令人憎恶。他是恶的化身,是自由的压迫者和掠夺者。

2﹒准确恰当,连接不同事物的相似点。

不同事物的相似点非常重要,它是比喻句的前提条件。修辞学家王希杰一再强调:本体、喻体、不同事物、相似点是比喻句不可缺少的四大要素,事物之间的差异越多越大, 所构成的比喻就越新鲜,越富有表现力。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鲁迅《祝福》)

【点评】柳妈的脸本来就布满皱纹,再笑起来,更是满脸褶皱。鲁迅用与人体差异很大的核桃作喻体,连接起二者之间的相似点:都有深深的褶皱。比喻巧妙,行文活泼。

3﹒生动形象,能给人直观的感受和清晰的印象。

张志公说:“运用比喻, 为的是让人容易理解,容易想象。那么就要用具体的作比,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用大家所熟知的作比,去说明或描写大家所不熟知的;用浅显的作比, 去说明或描写比较深奥的。”

《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先生盛年时期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文字那样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汪曾祺《又读〈边城〉》)

【点评】 “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边城》语言的新鲜活泼、温润明晰、蕴含丰富等特点,给读者留下了直观的感受和清晰的印象。

写好比喻句,还需要理清比喻与象征、通感、借代之间的区别。

1﹒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比喻的表现形式是造句,着眼于文本的某个句子或几个句子;而象征注重整体把握,着眼于文本的几个段落甚至整个文本,如《白杨礼赞》《海燕》等。

2﹒比喻与通感的区别。

钱钟书在《通感》中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此话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通感的特点与规律。

河上传来的水声越加明亮起来,似乎它既有形状又有颜色,不但可闻,而且可见。河滩上影影绰绰,如有小兽在追逐,尖细的趾爪踩在细沙上,声音细微如同毳毛纤毫毕现,有一根根又细又长的银丝儿,刺透河的明亮音乐穿过来。(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家有意打破生活常规,融入自己主观的独特感受,赋予声音以形状和颜色,用“明亮”形容水声,又把声音写作成“纤毫毕现的毳毛”和“一根根又细又长的银丝儿”,实现了听觉与视觉的相通。通感的运用,打破了读者习惯了的阅读经验,造成一种陌生化的效果,给人以新鲜奇特的感觉。

由此看来,通感重在感觉的“相通性”,即使事物之间没有任何的相似点,但在大脑作用于客观事物后,人的意念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联想,即实现了“感觉的转移”。这与以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为基点的比喻完全不同。

3﹒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是:(1)借喻的基础是二者相似,而借代的基础是二者相关。(2)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而借代不能转换成明喻。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个句子是借喻,“千堆雪”比喻雪白的波浪花。

第7篇:借物喻人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文教学 比喻类修辞格 翻译技巧和方法

修辞是美化语言表达、强化语言信息、提升语言感染力的特殊语言手段。修辞格(figures of speech)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语言艺术。修辞可以应用于任何文体中,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意蕴丰富并引人入胜。学生们在阅读课文时,都会遇到各种修辞句。英语修辞格种类很多,但最常用的并不是太多,其中比喻就是为数不多的一种。在课文中使用各种修辞格(figures of speech)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具体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要欣赏和翻译好英语修辞格,首先要弄清其特点、弄清英汉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异同,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恰当的技巧进行翻译。《新视野英语教程》课文中就使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段,其中使用比喻修辞句最为普遍。本文拟就《新视野英语教程》课文中的比喻类修辞格进行分析,并探讨此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以达到改进英语教学的方法 ,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比喻是词义修辞格(semantic rhetorical devices) 的一种,是修辞中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格。比喻包括明喻(simile),暗喻( metaphor), 借喻(metonymy)和提喻(Synecdoche)。英语和汉语由于在词语选择、句式安排、文体风格以及文化背影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比喻的形式和方法上有所不同。我们要充分了解这些差异,准确运用语言的表现力,从而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可以使语言精练、生动.。比喻是对“感知过程中的某种联想关系进行描述的一种语言艺术手法”(范家材,1992:76)。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探讨此类修辞格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既能吸引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也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一、比喻修辞法在《新视野英语教程》课文中的运用例句赏析

(1)Simile 明喻

明喻是把两个事物的相似性进行比较,表明本 体和喻体的相类关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Simile必须具备本体和喻体以及喻词,喻词常用常用 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等.。 Simile 与汉语的明喻基本相同,用某一事物或情境来比拟另一个事物或情境。其本体和喻体均同时出现在句中,在形式上是相对应的。英语 simile 的比喻词常用“ 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等,而汉语明喻的比喻词通常是"好象"、"仿佛"等。具体例句如下:

He was like a ray of sunshine, a prince among men. (Unit3,TextA,Book3)

他如同一缕阳光,是芸芸众生里的佼佼者

Meaning: He was a person with shining personality, a great person standing out among ordinary people.

此句中的“a ray of sunshine” 和“ a prince among men”分别指“a person with shining personality” 和“a great person standing out among ordinary people”。

(2)Metaphor 隐喻

隐喻兼有汉语隐喻、借喻及拟物的特点,即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隐喻是简缩了的明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隐喻也是在两类不同的事物之间进行比较,以表明两者的相似之处.但它不用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从构成方式上,隐喻分为“显露式隐喻”(Visible Metaphor) 和“非显露式隐喻”(InvisibleMetaphor)两种.非显露式隐喻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本体出现,喻体缺;另一种是喻体出现,本体缺。

具体例句如下:

My sister and I are three and a half years apart in age, but a world apart in the way we live our lives (Unit3,TextA,Book3)

.姐姐和我相差三岁半,但我们的生活方式却截然不同.

Meaning: My sister and I were born only three and a half years apart, but our lifestyles could not be more different.

此句中的“a world apart”指“天壤之别”,意指其生活方式却截然不同..通过喻体“a world apart”形象地向读者比较了姐妹俩不同的生活方式。

(3)Metonymy 借喻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人和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人和事物特征性的词代替.。作用是通过相近联想,用一事物取代另一有关事物。例如: 在描述人物、地名和建筑物时,借代修辞格使用更频繁.英语中将借代通称为metonymy(换喻、转喻)。借喻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事物,而使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名称.。它是由某一事物名称来代替与该事物有关联的另一事物的名称,简而言之,就是借用甲来表示乙,但前提条件是甲必须与乙关系密切和本质上有相似之处。比如:

to protect him from the world's sharp edges…(p.189 unit1 Text B,,Book3)

我越来越希望用他努力保护我们的那种方式来保护他,使他不受各种危险的伤害。

Meaning: … to protect him from the dangers in the world…

此句中的“the world's sharp edges”指“the dangers in the world”,意指“各种危险”。

so with a "Go to it, tiger" and a quick "I love you, too," my sister was gone. (p.189 unit5,TextB,Book2)

一句“去吧,好样的”和一句匆匆的“我也爱你”之后,姐姐就走了。

Tiger指凶恶的人,虎狼之徒;英国人指穿制服的马夫;口语中常指比赛的劲敌。

Meaning: ...after saying "Good luck, my brave girl" (or "have fun") and "I love you, too", my sister left.

Tiger往往指凶恶的人,虎狼之徒;英国人指穿制服的马夫;口语中常指比赛的劲敌。

此句中的“tiger”指“my brave girl”,意指“好样的”。

(4)Synecdoche 提喻

提喻用部分代替全体,或用全体代替部分,或特殊代替一般提喻是不直接说出人和事物的本来名称,而以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单个代替类别,或者反过来以全体代替部分,抽象代替具体,类别代替单个。具体例句如下:

Life in a Violin Case (Unit6 ,Text A,Book2)

小提琴盒里的生活

Meaning: Leading a Life as a Violinist. This text is about the author's life as a musician and how he enjoys this kind of life. It is most probable that he plays the violin, so the title is like this.

此句中的“Life in a Violin Case”指“Leading a Life as a Violinist”,意指“当小提琴家”。

二、比喻修辞的翻译技巧

通过对课文例句的赏析,不难看出: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常用的比喻,就会发现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明喻与汉语最相似;借喻和提喻都是不直接说出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换用另一个名称或另一个说法,它们大体上相当于汉语的借代(分为旁借和对代两类)。最复杂的是隐喻。《新视野英语教程》课文中比喻类修辞格的翻译基本上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1)直译法

直译法是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基础上,保留原文

的比喻以及民族色彩。如果某种修辞手段译成汉语后不会使读者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则可直译或基本直译.,这样不仅给译语输入新鲜的血液,还会让读者体会异国情调之美。

(2)意译法

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当翻译者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思,而不得不舍弃原意,

为了能使读者了解其真正含义,这时就应该采用意译法,改变原文形象,译出喻义。当原来的形象难以保留,为保证原信息传达的效果,必须改变形象。

(3)借译法

英汉都有丰富的词语,但是由于英汉文化背景的不同,一种语言在另一种语言中要用另外的形象来表达。这是就需要用借译法,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读者所熟悉的想象,给读者一种生动感,更加通俗易懂,这样才能传递原语的文化,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既遵守翻译原则的客观性,又应保留其原汁原味的特。舍弃原文形象,译出喻义:如果修辞手法在语言的转换中难以直接完整地表达原意,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若一味追求保存喻体的形象,直译后的译文将会让人费解。

三、结束语

课文是一种文化载体,各种修辞格的使用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让概念的东西形体化,能唤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在翻译英语课文修辞格时,一方面应该正确地处理原文的喻义,最大限度地传递原语信息,另一方面又不要拘泥于原文,生搬死译.因此,当比喻的“形”、“义”不能兼顾时,只好舍“形”取“义”。因为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语言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社会特征。在一种语言被翻译成为另一种语言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种语言所涉及的文化因素。本质上,翻译是以不同的语言为载体进行的文化之间的转换活动。英汉语言词汇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修辞学也不例外,所以,要把握好这两种语言就要把握好两种文化。

参考文献:

[1]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2]胡曙光.英语修辞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第8篇:借物喻人范文

一、比喻(the figures of speech)

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是语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英语 中常见的比喻有三类:明喻、隐喻和转喻。

1.明喻(the simile)

明喻通常是把被比喻的“本体”和用以比喻的“喻体”同时说出,说明本体事物象喻体事物,用介词like ,连词as,as if,as…so,动词seem等以及句型a …to b as c…to d等等表示“好像”意思的比喻说法就叫 明喻。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错觉,认为比喻修辞只适用于文学类的各种文体,而非文学类论著,如科技之类应用文 体,为了表达的正确性、严密性与科学性,是排斥比喻的。事实上,在英语的科技类的论著中,为了把描象的 事物说得具体化、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浅显、明白,也经常使用比喻。例如:

(1)bacteria are so small that a single round one of acommon type is about 1/25,000 of an in ch across when thesebacteria are magnified 1,000 times, they look only aslarge as apencil point. 细菌是这样小,一种普通类型的圆形细菌直径大约只有1/25,000英寸。这种细菌放大一千倍看起来也只有铅笔 尖那么大。

(2)there now exists a kind of glass so sensitive to light that,like photographic film,it wil l record pictures and designs. 现在有一种对光十分敏感的玻璃,它像胶卷一样能记录图像和图案。

英语中除上述的用介词、连词或句型等的明喻表达方式外,还有许许多多常用的明喻习语。例如:

as long as it′s broad半斤八两;结果一样

as clear as crystal清如水晶

这类利用双声增强美感的明喻习语简洁明快,短小精悍,语言形象,比喻恰切,令人回味无穷,运用得当 ,可以达到表达生动、形象的效果。

2.隐喻(the metaphor)

它是根据两个事物间的某些共同的特征,用一事物去暗示另一事物的比喻方式。本体和喻体之间不用比喻 词,只是在暗中打比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argument is war.实际上argument和 war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前 者是口语谈论,后者是武装冲突。但argument和war都可能十分激烈,因此该句用战争(war)来暗指辨论(argum ent)激烈的程度。再如:

(1)he has a heart of stone.他铁石心肠。

(2)to me,the pegeant of seasons is a thrilling and unendingdrama.对于我来说,四季的奇妙变幻犹 如一出动人心弦永不完结的戏。

英语中有许多数词习语和俚语,主要用作隐喻(也有个别用作明喻)。许多数词习语和俚语本身所代表的 数字意思,在某种情况下往往失去具体的含义,引申演变为与某一事物相关或具有某一事物特征的含义。例如 :

(1)a hundred to one it will be a failure.这件事极可能失败。

(2)he has one over the eight.他酩酊大醉。

英语中还有许多隐喻成语。例如:

to teach fish to swim班门弄斧

to plough the sand白费力气

这些隐喻成语的最大特色就是通过具体的、妇孺皆知的形象来表情达意。请看:a square peg in a roun d hole用“园洞中的方钉”,来说明“不适宜担任某一职务的人”,真是十分恰当;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sea,一边是魔鬼,另一边是大海,叫人走投无路,十分传神地表达出“进退两难”的境界。

(3)转喻(the metonymy)

转喻是比隐喻更进一步的比喻,它根本不说出本体事物,直接用比喻事物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1)the buses in america are on strike now.美国的公共汽车司机正在罢工(这里buses 喻指司机driv ers)。

(2)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文人胜于武士(以pen,sword喻指使用这物的人)。

英语中一些鸟兽鱼虫的名字,除本义外,常可转借喻人,形象生动,意味隽永。例如:

(1)mrs smith is nice but her husband is such a bear thatnobody likes him.史密斯夫人和蔼可亲, 但她丈夫为人粗鲁,脾气暴躁,谁都不喜欢他(以兽喻人)。

(2)she is a social butterfly.她是一个交际花(以虫喻人)。

比喻是英语中最为常见的,用得十分广泛的一种修辞格。论证问题,说明道理以及描绘人物、事物、景物 等等,都用得着。它的基本作用是把事物或事理说得具体、生动、形象,使人可见可感可悟,以增强语言的说 服力和感染力。

二、借代(the synecdoche)

比喻一定要用一种事物比方另一种事物,无论明喻、隐喻和转喻都是如此。转喻虽然表面上只剩下喻体事 物,省去了本体事物,但仍然是两种事物相比。然而借代只有一种事物,不过没说出该事物原来的名称,另外 借用一个名称来代替它。修辞中这种“换一个名称”的办法,就是借代。替代的方式可以是人、物互代,部分 和全体互代,单数代复数,描象代替具体或具体代替抽象等等。例如:

(1)the river is crowded with masts. 河中帆樯林立(用船的一部分樯mast代替船boat本身)。

(2)our second year we attacked homer.第二年我们攻读荷马的作品(以人homer代替其作品)。

使用借代修辞方式要选用最突出最明显的事物特征来代替事物名称。借代运用得好,能使语言表达简洁明 快、具体、形象,以避免重复、累赘,并给人以新鲜感。

三、夸张(the exaggeration)

把事物的特征,有意地加以夸大或缩小,就叫夸张,即采用“言过其实”的说法,使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好 地呈现出来。例如:

(1)the old man lived a year in a minute.老人度日如年。

(2)the wretched man because famous overnight.这可怜人竟一夜之间出了名。

英语中夸张修辞格,应用极为频繁。夸张的功能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因而给人强烈印象或警悟、启发 。

四、拟人(the personifjcation)

所谓拟人就是把无生命的事物当作有生命的事物来描写,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感情和动作或是把动物人格化 。例如:

(1)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需要乃是发明之母。

(2)she is the favoured child of fortune她是幸运之宠儿。

两句中名词mother和child通常用于人,而这里分别用于无生命的名词invention 和fortune,使这两个词 拟人化了。

拟人法英语中用得也很多。运用得好,不仅使语言表达得生动、有力,而且给人以亲切、实在的感受。

五、反语(the irony)

反语就是说反话,用反话来表达思想、观点、事物等等。例如:

(1)there is no easy job in language learning.语言学习不是一件容易事(no easy job=difficult j ob).

(2)he seldom failed to order a bleeding.他很少不给病人放血(实际上他常常给病人放血)。

英语中有些明喻习语在使用时也是以反语的形式出现的。如:as welcome as a storm象欢迎暴风雨一样受 欢迎(实则“不得人心”);as slender in the middle as a cow in the waist腰细如牛(实际是“腰粗如 牛”)。

用反语来表达思想、观点或描绘事物,实际上是一种意重语轻的修辞方式,常常含有讽刺、幽默或揶揄的 意味。

六、头韵与拟声(the alliteration and oh omatopoeia)

1.头韵。头韵即连续数个单词的头音或头字母相同,这种现象在英语中常见。例如:

(1)he is all fire and fight.他从不放弃任何机会。

(2)there was something simple,sincere in that voice.那声音里有种纯朴真诚的东西。

2.拟声。拟声是词模拟人,其它有生命或无生命物的声音。英语拟声词兼有双重功能,即融“拟声”与表 示动作为一体。例如:

(1)he flopped down the bag and ran to help us.他噗地一声放下袋子,赶来帮助我们。

(2)the door banged shut.门砰地一声关上了。

第9篇:借物喻人范文

修辞手法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比喻修辞是《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一、概念

比喻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比方”。

二、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作比喻的事物叫喻体;使本体和喻体发生相比关系的词叫比喻词。

例如:晚上,一弯新月像镰刀似的挂在天空。

分析:句中的“新月”是本体,“镰刀”是喻体,“像……似的”是比喻词。此比喻句取它们外形上的形似。

三、构成比喻的条件

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构不成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长得像她的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看他着急的样子,好像是丢了东西。

③表示想象。例如:我觉得这人好像面熟。

④表示举例。例如:这样的事情很多,像……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要有相似点。

四、比喻的种类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形式。

1.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2.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3.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例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五、比喻的作用

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例如:(文章)太做不行,但不做,却又不行。用一段大树和四枝小树做一只凳,在现在,未免太毛糙,总得刨光它一下才好。但如全体雕花,中间挖空,却又坐不下来,也不成其为凳子了。

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

例如:鬼是什么呢?神是什么呢?他们都是外界强力在我们心里留下的影子。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例如: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中考链接】

中考关于比喻修辞常见的考题有如下几种形式:

一、判断是否是比喻修辞。

[例题]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B.这孩子好像比以前懂事了。

C.如果不打落水狗,它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最低限度也溅你一身的污泥。

D.他长得像他妈妈。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构成比喻的条件和比喻的种类,考生不但要明确构成比喻修辞的必要条件、容易混淆的几类句子,还要明确比喻修辞的类型,尤其是不带比喻词的借喻。同时还要明白拟人与比喻修辞的区别。本题答案是C,此句中“落水狗”比喻挨了打的敌人,是比喻修辞中的借喻。而A项是拟人修辞;B、D两项是表示猜测和同类比较的句子,构不成比喻。

二、备受青睐的比喻类仿写题。

[例题]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例句: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句:朋友是什么,朋友是_________,朋友是_________。

[解析]分析题目给出的例句,由两个分句组成。从修辞角度看,比喻词为“是”,比喻类型为暗喻;从句式特点看,前一分句的宾语又充当后一分句的主语。明白此,答案就不难给出了。答案示例: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三、佳句欣赏,分析比喻句的作用。

[例题]赏析下面诗句,说出其好在何处。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