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精选(九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

第1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

关键词:青 颜色词 文化内涵 英译

一、引言

白靖宇(2010)在《文化与翻译》中谈到:“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活动。”只有在充分了解源语言和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在翻译中做到得心应手。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颜色既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也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思想底蕴,因此颜色词的翻译一直备受关注。“青”作为汉语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颜色词,由于其多义性以及在中国传统颜色观中的独特性,导致其在翻译中不容易把握。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青”的文化内涵,探析“青”的英译技巧。

二、“青”的文化内涵

从物理概念来说,“青”指位于绿色与蓝色之间的一种颜色,其英文对应词是“cyan”,无论从颜色意义还是从衍生意义上,“青”的内涵都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

“青”是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的颜色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五色(青、赤、黄、白、黑)之首。早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中已有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西方谓之白,南方谓之赤,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其解释为:“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然。凡‘青’之属皆从‘青’。”在古代汉语中,“青”主要指蓝色,如荀子的“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这里的“蓝”并非指颜色,而是指蓼蓝,一种可以提炼蓝色染料的植物。经过上千年的文化发展,“青”不再局限于蓝色,还可以用来表示绿色、黑色,而且以绿色含义的意象偏多。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其中“青”指的就是绿色。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里的“青”非蓝非绿,而是指黑色。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尚青”的观念,这不仅与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生产方式息息相关,而且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可分割。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中华民族得益于优越的地理环境,一直以农耕文明为主。在上有青天、下有碧水、身边围绕着大片绿色植物的自然环境下,“青”的概念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印刻在中华民族的意识里。从文化的角度看,“儒、道、释”三家都秉承“天人合一”的文化主张,讲究恬淡寡欲的中庸之道。历史上的先贤名仕也多重“静”,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样的民族文化与能够使人心灵宁静、让人精神放松的青色不谋而合。因此,“青”早已脱离物理概念的束缚,成为饱含人文气息的审美符号,它给人的感觉就是清爽而悠远,明朗而闲适,生动而深沉,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承载着这样的文化底蕴,“青”活跃在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诗经》中的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吟唱出对恋人的无限思念;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抒发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淡然心境;而宋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此外,“青”还存在于大量的古代书画、壁画之中,甚至在组字构词中,“青”也多表达出积极美好、生生不息的意义,如“菁、靖、静、清”以及“名垂青史、万古长青、青云独步”等等,足见古人对“青”的喜爱。

“青”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被渲染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也由此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字词句篇。在翻译“青”时,若生硬地将其与英文词汇对应,不仅会造成意义的扭曲,而且会导致文化内涵的缺失。因此,“青”的翻译与其文化内涵密不可分。

三、“青”的英译探析

“青”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自然也有着多种定义。《现代汉语词典》对“青”有6种释义:“蓝色或绿色;黑色;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比喻年轻;指青年;姓”;《辞海》中的释义也有6项:“春季植物叶子的颜色;泛指青色物;比喻年轻;黑色;青海省的简称;姓”;《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则将其解释为:“蓝色;绿色;黑色;东方的代称;春的代称”。

上述释义包含了“青”的颜色含义和衍生含义,其中表示蓝色和黑色时多为颜色含义,其衍生义多由绿色引申而来,暗含生机和活力之义,包括“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比喻年轻;指青年;春的代称”。古人还认为,春属东方,其色为青,因此“青”也成为了东方的代称。当表示青海省的简称和姓时,“青”作为专有名词使用,翻译时不容易被误解,这里不多做探究。

“青”的含义虽多,但其英译也分为直译和意译,同样遵循着通用的翻译技巧,包括增词、省略、转换等。本文联系“青”的文化内涵,从其所表示的“绿、蓝、黑”三种颜色角度出发,分别探究如何将这些技巧运用到“青”的英译中。

(一)以“绿”译“青”

上文谈到,“青”多用来形容绿色的事物,其中又以描述山水植物等自然意象居多,因此一般可直接译为“green”或相近单词。比如“青翠”,可直接译作“green”,或者更相近的“verdant”;再如“青葱”,也可以译为“green”,但是由于“青”在此既用作颜色义,又蕴含着“生机”义,所以也可根据语境,加上“lush”或者“luxuriant”等词,使得译文更加贴切。此外,如“万古长青”,直译为“be evergreen”,多用来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存,因此译作“last forever”更恰当。又如“青黄不接”中的“青”代指未成熟的青苗,整个词比喻人力或物力等的暂时缺乏,因此,《汉英成语词典》中将其译为“in temporary financial difficulty”。“青”作绿色解释时,由于含“生机”之义,也产生了许多衍生含义,相关词汇有“年青(young)”“青工(young worker)”等。

在另外一些词汇中,“青”虽然也作绿色本义解释,但是仅仅起修饰作用,其颜色义一般不必译出。这样的词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英语中有专业的词汇对应的,这类词多为固定事物的名称,一般直接用英语对应词译出即可,如“青苔、青鼬、青鱼”,可分别译为“moss,weasel,herring”。另一类词则是在历史发展中,其颜色意义逐渐弱化,一般只用其本义。如“青史”,在纸张未发明之前,古人以青色的竹简为工具记载历史,故称之为“青史”,但经历后世发展,竹简退出了历史舞台,而“青史”则演变为“史书”的代名词,因此不需直译,只译出其本义即可,如“annals of history”,此类词汇还有“青灯”等。

“青”不仅存在于词汇中,而且更多地活跃在文人墨客的千古佳句里。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一句,许渊冲先生将其译为“My boat goes by green mountains high;And passes through the river blue”,对整句诗采取了直译的方式,“青”也被直接译作“green”,简单明了地描绘出诗人飘泊羁旅的境遇。姜夔《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为“The three-mile splendid road in breeze have I passed by;It’s now overgrown with wild green wheat and weeds”。“青青”二字原本描述的是欣欣向荣、充满生机之景,但此处荠麦的生长茂盛却是衬托了扬州昔日繁华与今日破败的对比,在“green”前加上“wild”更为此时的扬州增添了几分凄凉,强烈地传递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破败的哀思。

再看李白《送友人》中的开头两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多位名家曾对此进行翻译,比如许渊冲先生的翻译“Blue mountains bar the northern sky; White river girds the eastern town”。还有美国诗人Ezra Pound的译文“Blue mountains to the north of the walls;White river winding about them”;英国作家Herbert A.Giles的译文“Where blue hills cross the northern sky;beyond the most which girds the town”。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三位翻译家均将“青山”的“青”译为“blue”,而非“green”,这是因为当人们远眺苍山时,原本青翠的绿色,会在光线的折射下呈现出蓝色的景象。因此,三位译者在这里都将画面默认为了“远景”,而将“青”译为“blue”不仅贴合实际,而且为读者呈现出一幅视野更开阔、更具空间感的唯美画卷。

“青”以绿色为基本释义的情况在其所代表的三种颜色中是最多的,所涉及的技巧也比较繁杂,但最重要的是要把“青”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灵活运用所总结的规律,既要符合实际,也要更贴切地传递文意。

(二)以“蓝”译“青”

“青”作为绿与蓝交汇的颜色,很多情况下也可以解释为“蓝”,译作“blue”。比如最典型的“青天”,一般可以直译为“blue sky”。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句,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是“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 A flock white egrets flies into the blue sky”。但在翻译李白的《蜀道难》时,却出现了争议,争议的焦点在其中的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翻译上。多数版本将其中的“青天”二字译作“blue sky”,如孙大雨先生的译本:“How dangerously high and steep, the way to Shu;Is more difficult than ascending the blue sky!”也有的直接译为“sky”,而省去了“blue”。如许渊冲先生的译本“The road to Shu is harder than to climb the sky”。另外还有杨宪益先生的译文“It is easier to climb to Heaven;Than take the Sichuan Road”,将“青天”译为“Heaven”。比较而言,虽然前两个版本也准确地表达了文意,但第三个版本中的“heaven”却更加符合西方基督教影响下的思维习惯,这种差别也可以看成是文化差异导致的词义偏差。

“青天”除了本义“天空”外,还可以喻指清官,如“包青天”。对于这样的称谓语,自然不能再使用“sky”翻译,一般会与表示正义的词汇结合,如“包青天”可译为“Justice Bao”。

与“青天”类似的还有“青云”一词,其本义可以理解为“青色的云”,主要指由于光的折射而显示偏蓝色的云,也可以代指天空。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许渊冲先生翻译为“I put Xie’s pegged boot; Each one on foot; And scale the mountain ladder to blue cloud”,其中的“青云”直译为“blue cloud”。但今日的“青云”主要用其比喻义:一是指高位,如“平步青云”,义为“一下到达很高的位置”,《汉英成语词典》中的翻译是“have a meteoric rise”;二是比喻远大的志向或抱负,如“青云之志”,这里直接译作“ambition”即可。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词汇“青楼”,现指“妓院”,在英语中的对应词是“brothel”或“whorehouse”。但“青楼”原指用清漆粉饰的豪宅雅舍或指帝王之居,由于与奢华生活的联系等,其含义逐渐发生了改变,后演变为“烟花之地”的代称。在古代,“青楼”并非专指不堪的场所,而是带着几分风雅之气,并形成了独特的青楼文化,出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之中。因此,在特定语境下,尤其是在许多古诗文中,直接用“brothel”或“whorehouse”来翻译“青楼”并不十分恰当,而“blue mansion”则更为贴切:“Mansion”本义为“a large impressive house”,与“青楼”的早期含义非常接近,都含有奢华的意味;“blue”本身既有“忧郁、悲伤”义,又有“色情”义,前者可以使“青楼”与古人习惯抒发伤感融合起来,后者可以暗示出“青楼”本身的性质。当然也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果原著中使用的就是“青楼”当前的表面含义,那么直译即可。

(三)以“黑”译“青”

“青”除了表示绿色和蓝色之外,还经常用来指黑色,一般可译为“black”或“dark”。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青青”描写了乌云滚滚而来的情景,因此许渊冲先生将此句译为“From dark, dark cloud comes rain; On pale, pale waves mists plane”,分别连用两个“dark”和“pale”,结构对应工整,既准确传达了原文的含义,又保留了琅琅上口的音韵之美,完美地实践了其所提出的翻译“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此外,还有“青丝、青衣、青瓦白墙”等,其中的“青”均指黑色,如“青瓦白墙”可译作“black tiles and white walls”。

由于“青”给人的色彩感觉一般是绿色或蓝色,因此人们容易忽略“青”的“黑色”义,在英译中产生了不少误导。其实,“青”作“黑色”解释的情况并非很多,有比较固定的词句和用法,只要注意语境和背景,结合平时的文化积累,就可以避免出现翻译误差。

四、结语

“青”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文化、语言、翻译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因此,要完美地实现“青”从汉语到英语的传递,不仅要理解其本身含义,而且要掌握在不同语境下“青”的意义转换技巧。当然,这并不仅限于“青”字的翻译,任何字词句的翻译只有与文化背景相联系,才能灵活有效地翻译出既保留原文内涵、又便于读者理解接受的译文。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宋]徐铉校订.[M].北京:中华书局,

1963.

[2]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4]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汉英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2007.

[5]许渊冲.宋词三百首(汉英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2006.

[6]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7]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8]汉英成语词典[Z].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9]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方先兵.略论“青”字本义[J].巢湖学院学报,2009,(1).

[11]李园园.比较鉴赏“蜀道难”英译――略谈古诗英译的局限性

[J].科技视界,2015,(1).

[12]沈国荣.用功能语法对比分析《送友人》的两种译本[J].作

家,2011,(2).

[13]宋凤娣.青色与中国传统民族审美心理[J].山东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1,(1).

[14]余雯蔚,周武忠.五色观与中国传统用色现象[J].艺术百家,

2007,(5).

[15]王超.《说文解字》青色类词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12.

[16]武文君.汉语“青”及青类词群的构词、语义浅析[D].保定:

第2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

【关键词】语文;高中;选修;教学;体会

现在的高中语文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大部分。必修五个模块要在高一至高二上半学期完成;选修课程也有五本书,教学任务很重,时间很紧张。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找到正确合理的处理方法。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如果说必修课的教学理念应该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夯实学生的基础,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均衡发展。那选修课的教学理念则应以学生的“学”为主,要使学生借助于必修课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来选择性地学习,以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选修课应该让学生自己“学完”,而不是由教师来“教完”。教师只有真正进行这样的教学观念的转变,选修课的教学才能真正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例如在学习选修教材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赏析指导》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屈原的《湘夫人》、鲍照的《拟行路难》、杜甫的《蜀相》以及陆游的《书愤》等诗歌,让学生学会如何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如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及杜甫的《登岳阳楼》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来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景和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通过诵读、相互探究和讨论、自主搜集资料以及举办诗歌朗诵会和尝试写诗等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要有选择性和侧重性

选修课的教学不能像必修课的教学那样每篇面面俱到,而是要有选择性和侧重性。选修教材中的文章不必每篇必教,我们可以从几大模块中选教几篇。有的要精读,有的略读。比如《先秦诸子》中,可以这样选教的:《论语》《孟子》《庄子》选段可以精读,至于这本书中的其它几章节的内容,可以只选择一两节有代表意义的选段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下先秦中其它学派的各自主张以及散文特色就足够了,不必面面到。

三、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选修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选择性的学习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因此,在具体教学时应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充分保障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充分地加以运用,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例如,学习古代诗歌时,翻译诗歌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一名学生对诗歌的字面意思都无法理解,也就无法进入对诗歌的深入鉴赏。在选修课的学习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翻译诗歌的能力,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翻译,相互纠错,取长补短,力求让学生自己弄懂整首诗的意思。对翻译中的难点和疑点,教师只要点拨一下即可。

四、要突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在选修课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中国古代诗歌欣赏”部分一共有三个单元。这三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分别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赏析好这三个单元的诗歌,教师必须重点上好三个单元的“赏析指导”和“赏析示例”。教师必须给学生做好学法指导,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赏析的能力和效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我们在“赏析指导”时讲清了学习方法,在“赏析示例”中作好了赏析示范,那么学生在“自主赏析”诗歌的时候,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效率。

语文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增设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其实是让学生在必修的基础上通过多样的自主选择来提高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促进他们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比,应该说给予学生更开放的空间,更广阔的天地,更优越的条件,更能体现对学生能力差异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尊重,我们一定要合理地利用这一课程,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第3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

【关键词】 接受美学 模糊性 模糊美 古诗翻译

接受美学理论概述及在中国的传播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是西方当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为姚斯和伊瑟尔。姚斯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形之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部分,而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 [2]。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读者的期待视野,即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潜在的审美期待”决定着读者接受能否实现,以何种方式、何种面貌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效果如何[3]。伊瑟尔认为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意义产生的关键是“视野融合”,即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与本文或生活实践视野的交融和相互影响。

接受美学扬弃了文本中心论,强调接受者的需求,强调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对艺术作品的调节机制,这一创意也得到我国翻译界的重视。在我国,对接受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中国学者或转载或摘译简单地介绍了接受美学理论。之后,国内学者纷纷展开了从接受美学理论角度对翻译问题的探讨,并取得一定成果。

接受美学理论在古诗翻译中的作用

关于古诗词翻译理论的研究,大多从关联理论、译者主体性、功能语言学等角度进行研究。以人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接受美学为古诗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是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在古诗的翻译中,译者具有双重性,译者既要作为古诗原文的接受者(读者)对原诗进行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再创造,又要把握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通过模糊意象及意境的传达,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极大地激活读者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在古诗翻译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语义、句法、意象、意境的模糊性等方面。

1.语义模糊:指语言表达意思的不确定性

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中“独钓寒江雪”是关键句,对于本句是纯粹的景物描写还是托物言志,众说纷纭。因此,本句也存在着多个译本。许渊冲将其译为“Fishing on river clad in snow.” 王大濂译为 “Fishing alone on river cold with snow.” 朱纯深译为 “Alone, he angles,a cold river of snow.”

可见,许和王的译文都在“独钓”和 “寒江雪”之间加了介词 “in”或 “on” ,很明显模糊性被明确化了,译者读了原诗后脑海中浮现的是寒冬里老人一人在冰冷的湖面垂钓的景象,也许垂钓的老人在享受独钓的乐趣,也许孤独的老人只能靠垂钓来驱赶寂寞,也许老人只是在钓鱼没任何心理活动,以上种种推测是译者读过原文后的不同理解,反映在译文中便承载着作为原文读者的译者各自不同的感彩。朱的译文只是景物的罗列并未用任何介词或连词连接,较为客观地还原了原诗,也给译文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任莺在文章《以模糊译模糊——古典诗歌英译探索》阐述了对本诗句的理解:“柳宗元的《江雪》写在他参与政治改革失败、官降三级、备受迫害之后, 其愤懑和清高孤傲之情跃然纸上。渔翁在“绝”、“灭”、“孤”的状态下,“独钓寒江雪”, 其超然物外而又坚贞不屈的形象通过诗眼“独钓寒江雪” 表现无遗。”可见,朱的译文的模糊美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4]。

2.句法模糊:句法模糊,顾名思义指的是句子层面的模糊性,是由不确定的句子结构引起的

中国古诗拥有独特的句子结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国古诗中句子的主语没有英语那样有分量,古诗句主语的淡化或缺省能将诗人从诗本身的意境中解脱出来,也为读者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二是,中国古诗词摆脱了性、数、格一致的局限,易产生句义模糊。如: 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把十一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藤”、“树”、“鸦”、“桥”、“人家”、“马”、“道”众多意象来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这11种意象由于缺少量词、动词、介词等,读者不确定每种意象的数量及确切的空间关系,因此读者的理解也因人而异。最后一句 “断肠人在天涯” 是点睛之笔,这位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的游子是诗人本人,亦或是诗人笔下的游子,还是读到此曲的读者呢?正是这种扑朔迷离的不确定性,模糊地勾勒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让人产生了许多联想。

3.意象模糊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髓所在,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的漫长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但它们在不同的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却不尽相同。以“酒”为例,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中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伤,读来却又乐观、通达,更流露了人生几何当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诗歌中用酒这种意象表达出了作者当时复杂微妙的心情。也正是诗歌语言的这种模糊性所产生的蒙眬美才使得诗歌成为历代文人抒发自己内心感想的主要表达形式,更使得诗歌成为博大文化中最为耀眼的篇章[1]。

4.意境模糊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所以读者的背景、生活经历、知识层次等不同,所产生的意境也不尽相同,这就产生了模糊性,而意境的这种模糊性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表现得也是淋漓尽致。如:《红楼梦》开篇的诗《青埂峰顽石偈》: “天才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若读者从字面看,本诗本是青埂峰顽石的叹息抱怨;若结合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本诗则表达了诗人“有志”的使命感和“无才”的旷世悲叹。此种情况下,模糊意境就产生了。

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古诗翻译主要策略研究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译者在各种因素制约下能动地接受开放的原文本,在与原作不断交流中填补“空白”,构建文本的审美意义。同时译者并不能把他阐释中的所有联想、所有意义都如实写下来成为译文文本的内容,他必须留给他的译文读者以充分的阐释空间,再现原作的艺术“空白”,让他的译文读者与文本对话。在古诗中模糊美是形成古诗意境的关键,在翻译古诗时同样要保留原诗的模糊表达,实现目的语和源语的功能相似,传递模糊美的同时给译文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具体做法是通过一些翻译技巧实现由模糊译模糊的过程。举例说明:

例1:上有青冥之高天 (李白 《长相思》)

Above, the boundless heaven blue is seen.

——许渊冲译

例2:云青青兮欲雨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From dark, dark cloud comes rain.

——许渊冲译

例3:影落明湖青黛光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Their shadows fall into the lake like emerald.

——许渊冲译

例4: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 《将进酒》)

Grieve o’er your snow-white hair though once it was silk-black?

——许渊冲译

例1全句“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大意是诗人想要走近远在云端的美人,但放眼望去,上面有幽远苍茫的青天,下面有清江掀起的波澜。“青”是天的颜色,到底天有多蓝,原诗中无具体的概念;“blue” 本就是用来修饰天空的颜色,至于蓝色的程度,是“deeply blue”,“light blue”,“transparent blue”还是 “pearl opal blue”等,原文本没有明确,译文读者只能展开想象了。例2一句是写诗人梦入仙境时的气氛。“云青青” 形容雨云浓黑。“浓黑”一词到底有多浓,有多黑?原文没确定,译文选用“dark”一词,是较为夸张的表现手法,符合原诗的表现力度,有助于诗人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的抒发,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可见,“青”被分别译成“blue”和“dark”。 显然,这两种颜色词有程度的差别,将“青”译成西方人能够接受的较为相近的颜色词是可行的,因此,由模糊译模糊中可以采用归化法。例3“青黛”意为青黑色,指遍山苍翠,树木蓊郁。例4诗人的情思由广阔的空间转向了无限的时间之流,此句中的想象也更加出人意料,动人心魄,人生苦短,如“朝 ”、“暮”间事,可不悲哉?此处“青”指乌黑的头发。关于“青”的翻译,两位译者在理解原诗含义下,都采用了比喻修辞,分别增加了喻体“emerald”,“silk”,对山林、头发的颜色进行描绘和渲染,使景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依次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可见,两种译文均在意译法的指导下具体采用了增词法来传达原诗的模糊美。

总结起来,从模糊译模糊的翻译过程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对等和替代。对等,严格地说,是用有模糊意思的词汇或表达来代替原诗中的模糊形象达到功能对等。从这个角度看,对等常使用在直译的方法中。当原诗的模糊内容无法用直译全面表达,就要考虑替代,即在译文中采用另一种意象表达与原诗相同的隐含意。换句话,译者可以稍作改动采用增词法等策略或使用相似甚至不对等的意象较为对等地表达原诗的模糊意义。可见,对等法、替代法、增词法或归化法等具体的翻译策略常用在模糊译模糊的翻译环境中。

结论

接受美学由于把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放在文学研究的首要地位来考察,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从而使文学研究的趋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诗词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诗词之美在于诗词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因此,诗词的美是一种模糊的美。它的模糊性渗透在语义、句法、意象及意境等方面。在翻译古诗时,译者要从译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出发,以美学距离为衡量标准,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接受情况,遵循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地选取翻译策略和方法,以便成功地转化原文本的模糊美。

参考文献:

[1]刘杰.诗歌的模糊性与留白翻译策略[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2).

[2]周宁,金元浦译.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长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

第4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

《古文观止》也选有该文,常见各版本注译对此句翻译主要分为两派:《言文对照・古文观止》《名家精译・古文观止》《古文观止译注》,或译为“郦元的所见所闻”,或译为“郦道元所见到的和听到的”(其实相同);而《古文观止新编》译为“郦道元所看到的”。其他各版本的译法,多以前者为主。

对这两种译法,笔者不敢苟同。根据史料记载,郦道元一生没有到过石钟山,则“郦元之所见闻”,就不可能有“郦道元见到的”意思。

首先,我们看《石钟山记》原文:“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知也……”

由原文中“郦元以为下临深潭”“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句,可以推断苏轼也认为郦道元从未到过石钟山,直到唐代李渤才开始身临其境,访其遗踪,探寻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其次,《辞海》“郦道元”条记载:郦道元(46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好学博览,文笔深峭,在各地“访渎搜渠”,留心观察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一书,为有文学价值之地理巨著。而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关于郦道元的零星介绍为: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他很好学,历览奇书,做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他的《水经注》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作的注释,实际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他博采了汉魏以来许多山川土风、历史掌故的文献,并根据自己随北魏文帝巡幸长城、阴山,以及自己做冀州、鲁阳、颍州、东荆州等地的太守、刺史时“访渎搜渠”的调查记录,叙述了大小一千多条水道的源流经历,以及沿岸的山川景物和故事传说。由此时代背景可知,此时期正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郦道元活动范围主要在长江以北,而石钟山位于长江南(江西),在当时国家大分裂的南北朝战乱时期,官任北魏刺史的郦道元是不会不顾身份,以身犯险,前去千里迢迢外的江南,刺探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

再次,还有一条佐证。历史学家周一良先生也撰文考证,郦道元作为北方人,并未到过三峡,而三峡与石钟山相隔很近,假如郦道元去了三峡,不可能不去石钟山;反之,假如去了石钟山,不可能不去三峡。

因此,据此语境史实,此处“见闻”,并非一般汉语词典诸如《现代汉语词典》所注释的【见闻】“见到和听到的事。”权威的《汉语大词典》中,“见闻”义项虽有三个:(1)耳闻目睹。亦指看到和听到的事物。(2)知识,经验。(3)佛教语。谓目见佛,耳闻法。但意义也不符合本处语境。

那么,如何解决“见闻”的翻译呢?窃以为:此处“见闻”实为复词,复词通常有两种,一为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指其词义偏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素之一,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周本淳《古代汉语》)这种偏义复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时常出现,直到现在仍然保留其遗迹,如“安危”、“好歹”、“国家”、“睡觉”、“缓急”、“利害”等等,仍广为使用。语文教材中,尤以《孔雀东南飞》为最,如: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④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⑤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即使《石钟山记》中,还有其他偏义复词现象:⑥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莫”同“暮”;偏“夜”)⑦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深”)因此,此处“见闻”可看作偏义复词,义偏“闻”(听到的)。

其实,此处“见闻”,还可看作同义复词。所谓同义复词,指的是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构成同义复词的词语位置是并列的,其意义是相同的。古人也有称之为“重言”“复语”“连言”“连语”的。简言之,同义复词即同义字的重复。清代王引之《经传述闻》云:“古人行文,不避重复,往往有平列二字上下同义者,解者分为二义,反失其旨。”古人用同义复词,一是为了强调,二是为了协调句中音节。诸葛亮《出师表》最为典型,如“崩殂”、“疲敝”、“危急”、“忠善”、“枉屈”、“卑鄙”、“驱驰”、“倾覆”等。

查阅《汉语大词典》,【见】(jiàn)义项共十七:(1)看见;看到。其(7)听说;听见;听到。《国语・周语中》:“王见其语,召原公而问之,原公以告。”唐・杜甫《杜鹃行》:“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为杜鹃似老乌。”前蜀・韦庄《村笛》:“却见孤村明月夜,一声牛笛断人肠。”《红楼梦・第四回》:“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扭不过,只将吩咐夫人,一路奔荣国府而来。”解释字义最为全面的《汉语大字典》(P1524)也大同小异。【见】jiàn,义项共十七。①看见;看到。⑨听到。唐王维《赠斐将军》:“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唐李白《梁父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红楼梦》第六十七回:“旺儿见这话,知道刚才的话已经走了风了。”

可见,在古代,“见”的义项比较复杂,既可以理解为“看见”,也可以理解为“听见”。因此,此处“见闻”,可以看作“见”“闻”同义,根据语境,也可以理解为同义复词。

综上,根据语境、史料记载,“郦元之所见闻”中“见闻”,非我们现在常见的“见闻”(“所见所闻”);不论是看作同义复词连用现象(“见”“闻”同义),还是看作偏义复词现象(偏“闻”),都应该理解为“听到的”。

【参考资料】

① 宋晶如注译本.《言文对照・古文观止》.北京市中国书店,1981.490

② 《名家精译・古文观止》,中华书局,1999.530

③ 《古文观止译注》.萧善芗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923

④ 钱伯城主编.《古文观止新编》(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867

⑤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029

⑥ 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339

⑦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6048.6052

⑧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1524

第5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

关键词:喜剧;悲剧;李白;李商隐;诗歌风格

李白与李商隐都是唐代的大诗人,前者与杜甫合称为“李杜”,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之美誉;后者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以《无题》诗著称,二人的作品都流传后世、经久不衰。有些人喜欢李白的作品,认为李白不愧为诗仙,浪漫飘逸;有些人喜欢李商隐的作品,认为李商隐善描写感情,深情绵邈,甚至在网上还兴起了李白李商隐大PK的讨论。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应该从戏剧的角度来对李白和李商隐的作品进行研究。

戏剧主要有悲剧和喜剧,它们都来源于西方的文明发源地之一古希腊,悲剧(tragoidia,即山羊之歌)起源于古希腊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喜剧(Komoidia,即狂欢歌舞剧)起源于古希腊农民收获葡萄时节祭祀酒神时的狂欢游行。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借引起怜悯与恐惧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文)[1]关于catharsis一词,罗念生译为“陶冶”,崔延强、缪灵珠译为“净化”,陈中梅译为“疏泄”。总之,就是说悲剧借助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而潜移默化地起到陶冶、净化或疏泄的作用,也就是文艺的心理医疗作用,在道德上震撼人心的同时给人以审美享受,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悲剧从诞生开始就占据了西方文学主流的地位,并一直被认为是“最高的诗”。喜剧是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鲁迅在《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对二者的区别作了精辟的总结:“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悲剧就是先将美好的东西展现给你,再于你面前一点点的撕碎,你看着它崩塌损毁,形体渐失,却无力挽回。悲剧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生命力也更为长久。简言之,喜剧的感染力在当下,悲剧的感染力在过后。

美学范畴中的悲剧和喜剧,不单是指特定的戏剧类型,而是指具有“悲”和“喜”的特殊审美效果的文艺作品,如诗歌。李白与李商隐都是唐代的大诗人,其作品也有着共同之处,如都很自我,都有浓重的主观化倾向,都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主要内容等,但由于他们生活在唐代的不同时期,个人境遇也大相径庭,所以其诗歌的风格大不相同:李白浪漫、李商隐现实,李白豪放、李商隐感伤,李白飘逸、李商隐精深,李白气势磅礴、李商隐意境狭窄,李白大气、李商隐小资,李白重神、李商隐重思,李白的诗中有画、李商隐的诗寓哲学。简单地说,李白的诗像喜剧,一看就懂,明白如话。因为一看就懂,所以人们在看的当时情绪会受到感染,但过后不会再去探究、琢磨,这就是喜剧的特点,感染力在当下。李商隐的诗像悲剧,初时看不懂,愈久余味愈长。因为人们初时看不懂、不大明白,过后就想要探究、琢磨,越琢磨越有韵味、生命力越强、影响力越大。总得来说,读李白的诗就像是看喜剧,读李商隐的诗更像是看悲剧。

先说李白,李白的诗浪漫、豪迈,主观抒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其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大气意境。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江上吟》),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读李白的诗,像展开一幅幅壮美的画卷,令人欣喜、赞赏。李白的诗符合喜剧的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的基本特征。

李白诗歌的风格主要有二:一是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浓厚,想象丰富奇特。李白性格开朗、豪放,有什么事有什么想法他就在诗里大声地喊出来,宣扬给全天下人听,一点也不藏着掖着,长于自我表现。喜剧起源于古希腊农民收获葡萄时节祭祀酒神时的狂欢游行,李白的诗就是他自己的狂欢游行。如被征召入京为官时,他毫不掩饰喜悦激动之情,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在不得志时,他也在大声说出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三首(其二)》),在想念长安时他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怀念去世的善酿酒的纪叟时说“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哭宣城善酿纪叟》),听闻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尉时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汪伦告别时更是直呼己名“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其诗中“我”字的频频出现,处处留下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抒发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很容易让读者跟着“我”字去领会李白的狂欢与失落心情。李白的诗还常通过丰富奇特的想像来赞美大自然,肯定美好的理想,这也是符合喜剧特征的。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等等。二是语言清新明快、明白如话。如他自己诗中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如我们用作儿童启蒙诗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及描绘青梅竹马的“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行》)等等,都是用的朴素的语言,脱口而出、不加雕饰,明白如话,一读就懂,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

总之,李白的诗如喜剧,浪漫豪放、想像奇特,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瞬间感染人,让读者的思想随着诗人的思想大步前行,当即带给读者以愉快健康的心情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生发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的感慨,属于一看就懂的喜欢。

再说李商隐,李商隐的诗现实、感伤、主观抒彩也很浓厚,但他的感情的表达与李白那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截然不同,他的感情是深深地藏起来的,用一个又一个典故,一层又一层象征,把他所想表达的内容深深地裹在最里面,唯恐让别人窥见了他的一缕心思,从而形成含蓄朦胧、感伤悲凉的小资意境。他自述“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谢河东公和诗启》),又说:“梵雨含情皆有托”(《梓州罢吟寄同舍》)、“巧啭岂能无本意”(《流莺》),可见他是故意用晦涩难懂的语言来隐藏他的真实想法,所以元好问在其《论诗三十首》中评价李商隐的诗是“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年华。诗家都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读李商隐的诗,像剖开晦涩难懂的表象去品鉴一个个深刻的哲学道理,让人感伤,也容易引起共鸣。李商隐的诗符合悲剧的借助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而潜移默化地起到疏泄作用的基本特征,具有文艺的心理医疗作用,在道德上震撼人心的同时给人以审美享受,提高人的思想境界。

李商隐诗歌的风格主要也有二:一是善用典,善用神话志怪故事,“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原诗》)。文学典故、神话传说、历史史实,在李商隐的笔下无不得心应手地运用,或正用,或反用,或活用,用法灵活多变,常常翻新出奇。如“苍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等等,在他的诗中随处可见。这种用法可以丰富诗歌的内涵,使诗歌的包蕴更丰富、更耐人寻味,并能深化诗歌的主题,形成意蕴深刻而含蓄、情思绵密而邈远的艺术特点,构成扑朔迷离的朦胧意象和曲折复杂的内涵。但用典过多过偏,也使他的诗迷离恍惚又朦胧隐约,诗意晦涩难懂。所以前人说他“总因不肯吐一平直之语,幽咽迷离,或彼或此,忽断忽续,所谓善于埋没意绪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二是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爱好李商隐诗者,无不是为他诗中的深情所打动。但与李白不同,李商隐诗歌的抒情,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用绮丽精工的语言,达到深情绵邈的效果,可谓情深词婉、“深情绵邈”(刘熙载《艺概・诗概》),得到了后世人的共鸣。特别是他的《无题》诗,情深到了对情失望甚至绝望的地步,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二首》,对于这样几乎面临绝望的感情,他却并不放弃,而是挣扎、渴望、坚守,始终抱以一种固执的坚持,借引起读者的怜悯与恐惧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体现出悲剧美”。又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四首》),写绝望的悲哀,骨子里却又透露了绝望掩盖下相思如春花萌发、不可抑止的炽热情怀,显得分外沉痛而富有感染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不死不休的痴情,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在表面的柔弱下、痛苦的挣扎中潜藏着的深情、刚强、勇气、决心,都有一种特别打动人的力量。这些悲剧的诗句通过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而潜移默化地起到疏泄作用,具有文艺的心理医疗作用,在道德上震撼人心的同时给人以审美享受,提高了人的思想境界。这份共鸣也使得爱好李商隐作品的读者甚多。

总之,李商隐的诗如悲剧,深情缠绵,含蓄晦涩,言有尽而意无穷,借引起怜悯和恐惧使感情得到疏泄,慢慢感动人。在揣测着他的思想、沉浸于他的感伤的同时,慢慢地联想到自己,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人们虽然对它的主旨不甚明了,但却仍然吟诵不绝。属于看不懂但很喜欢一类。

综上所述,从戏剧的角度来看,李白和李商隐诗歌的风格是不同的,李白的诗如喜剧,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直抒胸臆、大气磅礴,瞬间感染人,一看就懂,读者很喜欢。李商隐的诗如悲剧,借引起怜悯和恐惧等情感上的共鸣而潜移默化地使人们的感情得到疏泄,情深词婉,回味悠长,慢慢感动人,即使看不懂,读者也很喜欢。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所以李商隐的诗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参考文献:

[1] 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 车延高.醉眼看李白[J].领导文萃,2010,(1).

[3] 梁吉充.李白蜀中诗试探[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

[4] 刘勉.李白与中国诗学自然观的确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5] 高树祥.李商隐的爱情诗境界[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2,(3).

第6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

综合素质评价应彰显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重点突出学生的特点和潜质。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否则一切理论上的探讨都是空谈。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本,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愉快的情境中提高整体素质,而不是备考的“储备器”。那么我们的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的语文知识,更应该具备自己动手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美好的道德情操。

二、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打破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实行“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三、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

(一)评价目标多元化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合作和探究能力进行及时的评价。语文综合素质评价是贯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利用好评价这个教育工具,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导航的作用。语文课最大的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而语文是以听说读写为本体,学生语文素质的养成必须以听说读写为训练途径。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着力于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听觉能力的评价

“听”通常是指听教师讲,也包括听录音、听别人的表述。教给学生听的科学方法,对所听到的词句及重点都要有心理反应和认知上的反馈。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快速总结和评价,对所听到的内容,能区分主次,自觉形成整体观念,从而在心中牢记需要记忆的内容,抓住重点,领会要旨,以此作为评价标准。如听《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朗诵,要求学生听出感情的高潮所在;教师在讲完课后,让学生复述重点;听别的同学翻译文言语段并指正。

2.口语能力的评价

“说”是语言表达,从吐字是否清晰、表述是否明白、有没有深度等方面评价。在课前十分钟,笔者设置了口语表达训练,要求学生对社会时事和热点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既训练了口语表达,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如在讲《边城》时,有的学生能分析出翠翠的悲剧在于几千年来民族的心灵痼疾——天命的迷信思想,可谓深刻。

3.阅读能力的评价

“读”要心到、眼到、口到,是一种口、眼、耳、脑并用的语言训练形式,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重要的钥匙。培养良好的读的习惯以及理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则是“读”的难点。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学生从文本中读出了什么,悟出了什么,获得了什么,鼓励学生注重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在阅读中要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学生能读出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从而得出的主题。细心的学生还能读出情节上的各种铺垫。又如,讲《装在套子里得人》时,最后的结尾是这样:“虽然我们埋葬了别理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很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有些学生从这几句话中悟出别理科夫具有典型性。另外,做题时,能不能读准题干、明确要求也在评价之列。

4.写作能力的评价

笔者认为,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是“写”的难点。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式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关注生活和社会,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如讲《春江花月夜》时,让学生读文,听乐曲,在此基础上将诗歌转化成散文。学生很有兴趣,全面地训练了听说读写能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评价方法个性化

孔子讲究因材施教,评价也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有个体差异,对缺乏成功体验的学生要维护其脆弱的自尊,给予充分肯定,以树立其自信。教师即使要批评的话,也要说得委婉,如:“你能这样讲,老师很高兴。”“老师有几个期待……”而对自视甚高的学生要压其傲气,指出不足;对有潜力的学生要引导他们深化学习。

第7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

一、就分值而言,从6分到17分不等。其中,6分的为重庆、福建两卷,7分的为湖南、广东、浙江三卷,8分的为安徽、湖北、四川、天津、山东、江西、上海、全国大纲八卷,10分的为江苏卷,11分的为辽宁、全国新课标两卷、17分为北京卷。看来,8分为常态。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北京卷,不妨一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示秸①

张耒[宋]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秸:张耒二子张、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

⑴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二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⑵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其中,让我们感到出新的是13题。这道题新在要我们联系实际来谈,新在字数要求不少于200字,新在分值竟高达10分。这样的题目,在来年的高考中,会不会也出现在别的试卷中,值得我们关注。

二、就作者而言,唐朝的选了杜甫、储光羲、周朴3人的;宋朝的选了欧阳修、张耒、刘敞、苏轼、黄庭坚、周邦彦、陈与义、华岳等8人的,其中苏轼、黄庭坚出现在两套试卷上;明朝的选了高启、张弼2人的;清朝的选了厉鹗1人的;上海卷从东汉时期无名氏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选了《明月何皎皎》。看来,2011年高考,宋朝诗人的诗作出现的最多。就这些诗人而言,其中有好多是我们并不熟悉的。之所以选这些人的诗歌,该是为了避免被人们猜中题。就是我们熟悉的诗人,除了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外,其他的也是我们陌生的,自然这也是为了避免大家猜中题目。明白了这些,在复习备考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心中自然也就有数了。

三、就题目设计数量而言,一般是两个题目,一个题目的是特例,这就是湖南卷,我们不妨一看: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

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

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虽然题目仅一个,但分值并不小,为7分,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时要答深答透,具体体现在字数上,绝对不能三言两语就完了,要尽可能多一些,具体的说该不少于五六十字。

三个题目的为北京、湖北、天津、江苏、上海5卷。其中,北京、上海各有一个选择题,其他全为主观题。

四、就设计题目所用诗歌数量而言,一般是用一首诗歌,有时候也用两首。用两首的时候,其实是要我们进行比较阅读。如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

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

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

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比较阅读,一般是要我们回答同中之异,湖北卷给的刘敞的《登城》和苏轼的《望湖楼晚景》,都是写景诗,而且都是在楼上观览雨景,也就是说属于同一题材。但这并不是说在所写内容、写法、风格等方面没有区别了。现在就是要我们回答这些不同。怎样回答呢?最为重要的还是去认真阅读所给诗歌,在读懂的基础上给以比较,找出其不同,诉诸成文。大家不妨仔细研究下面的参考答案,看一看,想一想,肯定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参考答案】

(1)细雨。

(2)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3)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

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 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现其壮观。

五、就题目设计类型而言,有相当一部分是要求我们回答诗歌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比如安徽卷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福建卷要求“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广东卷要求“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江苏卷问“‘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江西卷要求“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全国大纲卷要求“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全国新课标卷要求“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山东卷问“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人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但毕竟是可以分类的。平日我们作一梳理,知道有“思念、愉快、欣慰、悲伤、愤怒、羞愧、自豪、感激、遗憾、热爱、同情”等种类。考试答题的时候,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从中选择作答。

有相当一部分涉及了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如江苏卷问“‘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江西卷问“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全国新课标卷问“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福建卷“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安徽卷要求“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

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是有限的,我们平日也该作以整理,记忆在心,以备考场上答题调出运用。这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有:动静结合、前后照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结合、欲扬先抑、侧面描写、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渲染、象征、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照、设问、对偶、借代等。

再从不同角度切入,对2011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的特点进行综述后,我们从四个方面入手,说一说读懂古代诗歌的方法。因为读懂是答题的前提和关键。如果读不懂,那么一切还是等于零。

谈到古代诗歌的欣赏,一些同学总露出畏难情绪。其实,也没有什么可难的,只要我们能够给古代诗歌正确定位,就是古代诗歌不过是一则短而又短的特殊的文言文罢了。说短,七言律诗不过56个字,五言绝句才20个字。这么说来,又有何难?有何特殊呢?我们也谈四点,也就是送给同学们能够开启古代诗歌之门的四把金钥匙。

1.特殊在古代诗歌用的一些词语都打上了我们民族所特有的一些文化印记。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古诗一旦翻译成外文,往往就走了味。举例来说,松梅竹菊往往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也就是说古人常用其来表现志向、气节。月亮高高的挂在天上,可在古人眼里也是有生命的,看到月亮便勾起自己的思乡思亲的情怀来,你看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指月亮),无一不是这样。杨柳传递的则是依依惜别之情,最早《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往后王维的“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莫不如此。梧桐与杜鹃又都与凄凉分不开,落花与流水又都与愁绪分不开,作为候鸟的大雁又往往触动游子的乡愁。总而言之,这些表示自然之物的词语,都寄寓着一些特殊的情味,且得到了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认可。我们读诗注意到了这些特殊的词语,可以说也就拥有了开启古诗欣赏之门的一把钥匙。

2.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语序,比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古诗中也有这些现象,但说起来应该是比这复杂得多。因为古诗特别是近体诗要讲押韵,要讲平仄,也就是说,语序要为押韵、平仄开路。比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归浣女”,应是浣女归;“下渔舟”,应是渔舟下。“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应该是“文章岂著名,老病应休官”。“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下句应该是“一月夜飞渡镜湖”。“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上句应该为“空自许塞上长城”。“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后两句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第8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

关键词:龙文化 龙形象 dragon 对外汉语教学 民俗活动

对外汉语教学在传播国学方面有重要作用。当然,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语言教学,只对在语言教学中出现或紧密涉及的文化现象稍作解释,缺乏系统、全面的关于中国文化的介绍,因而难以实现对一些至为关键的中国文化符号的传播和交流。“龙”这个文化形象在中国有着极为特殊和重要的地位。“龙”在对外交流中被英译为与其所指在价值判断上极不对称的“dragon”,由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造成的障碍,有人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如直接阐述法、文化对比分析法、语言实践法等等[1][2]。然而,我们还需要探求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归纳、分析、对比中西方部分文学作品中的“龙”和“dragon”的差异,试从参与民俗活动的角度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资借鉴的策略和方法。

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龙”形象

龙一直被国人视为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的象征。在众多关于龙的含义的说法中,大致可以将其概括为两类:一类认为龙是多种动物组合而成的神物;另一类认为它实际是不存在的,是所有蜿蜒生物的统称。如蛇、蟒、鲵、闪电、彩虹等条状物。“龙”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形象生成和内涵不断演变的过程,但总的来看,在价值判断上,它被赋予的正面内涵多于中性和负面内涵。

(一)光辉熠熠的龙形象

1.“龙”象征良骑

龙是天地间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上古时期的祭祀仪式中作为沟通天地的媒介、人神交通的使者或助手。《史记・韩非列传》中有:“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史记・平淮书》:“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这里的“龙”就相当于地上的马。“可以驿传信命,通达玄灵者,其惟龙乎!”(《太上皇斋仪》)就直接点出了“龙”传信通灵的身份。

2.“龙”象征才能卓著的人

“龙”作为优秀的人才这类象征意义十分常见,在成语中就有“龙跃凤鸣”、“望子成龙”等,将成贤成才的希望寄予“龙”来表达。

郭璞《游仙诗》:“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保龙见”意为潜伏的龙已经出现在田野里,预示具有中庸德行的圣明人物定会有作为。同样,王安石在《浪淘沙令》中也用此意:“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祗在笑谈中。”“风虎云龙”旧时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3.“龙”象征国家以及险要、重要的地方

“龙”作朝代、政治要地之意解出现在很多诗句中,如“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南朝》)此处“龙盘王气”指南宋;“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挽文山丞相》)“龙”这里指宋朝;“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后秋兴之十三》)“龙涎”暗指已被灭的明王朝。

除以上指代朝代外,也有表示要地之意。如:“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行路难》);“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从军行》)“龙城”,此处借指敌方要地。

4.“龙”是影响天气变化的“神”

《论衡・感虚篇》有:“龙闻雷声则起,起而云至,云至而龙乘之。云雨感龙,龙亦起云而升天。”龙听见雷声就腾起,一腾起云就来,云到龙就乘坐它升天。云雨感召龙,龙也就驾起云升天。在《周易》中也表现出龙影响云雨神通的观念,“云从龙,风从虎。”

5.“龙”象征雄伟磅礴的气势、热闹的场景

“龙”在象征浩大声势、热闹的场景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如:“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龙吟熊吼声震动山岩泉水,使深林战栗,高山惊悚;“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钟山如蟠龙乘西风而上,这里用“龙”,增强气势。

6.“龙”象征飞黄腾达、登科中举

“龙门”常常成为登科、进入官僚统治的门槛。如:“凤诏恐君今岁去,龙门欠我旧时游。”(《和白乐天》)这里的“龙门”指声望卓著人的府第。《鹤冲天》中:“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用“龙头”指状元。这类用法的诗句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二)作为邪恶力量化身的龙

“龙”也有象征孽障、邪恶、阻碍、恶势力的形象内涵。

《汉书・五行志》:“刘向以为夏后季世,周之幽、厉,皆R乱逆天,故有龙鼋之怪,近龙蛇孽也。”这是讲“幽王宠褒姒”的故事,据《史记・周本纪》载,周幽王宠褒姒,即起于龙孽出现。到了汉代,龙降灾祸事就被称为“龙蛇之孽”。“谢榛在《耽诗二首》中更是直接将“龙”作为铲除的对象:“待兔堪嗟我,屠龙岂让人。”

此外,“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以中性意义呈现的时候,往往无类可循,因为此时它可以与任何事物发生关系。作为类别中的一种“蛟龙”的用法很常见,《劝学》中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同样用法还有“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离骚》)“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琴曲歌辞・蔡氏王弄・秋思二首》)等。还有一类就是视“龙”为真实存在的动物,如:“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渡黄河》)“龙章虎皮,是何等物?”(《与王霖秀才书》)等。

“龙”作其他意义或与其他字词组合成新意,如:“起龙调节奏,却凤点笙簧。”(《夕出通波阁下观妓》)“龙”是指龙笙,一种乐器;“鱼龙爵马之玩,皆熏歇烬灭,光沉响绝。”(《芜城赋》)鱼龙,古代杂技名;“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龙钟”,涕泗流溢,意为沾湿;“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南歌子》)“龙纹玉掌梳”,图案作龙形如掌大小的玉梳。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笔者未能穷尽所有,参阅的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因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免偏颇。不过总体上看,“龙”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褒义占主要地位。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与历代以来皇族对其的专用不无关系。“龙”是皇权贵族的专属,在皇层阶级中,龙袍、龙椅、龙纹等等都不是为了崇龙,而是御龙。对下层更多的是起到一种威慑、震慑作用。愈是这样,愈是加强了普通民众对龙的热衷。以至于很多与“龙”无关的东西也被加上“龙”的字眼。但是,“龙”在个别情况下有其负面意义,象征着邪恶、霸道、恶人、邪恶势力等。

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dragon”形象

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巨型怪兽,牙齿尖锐,身披鳞甲,长爪长尾,靠巨翼飞行,战斗力和破坏力极强,异常凶猛易怒,是邪恶、暴力、恶势力的象征,这可以在《圣经》和许多神话故事中得到印证。显然,西方中的dragon与中国的龙形象是有出入的。另外,暴戾的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像龙在中国一样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样式。

(一)狰狞邪恶的dragon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dragon大多是残暴、嫉妒、邪恶、诡诈的。

《圣经・启示录》中提到:Then the dragon stood before the woman who was about to give birth,so that he might devour her child as soon as it was born.(龙就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等她生产止呕胡,要吞吃她的孩子。);Michael and his angels fought against the dragon,and the dragon and his angels fought back.(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龙也同它的使者去争战。);But the dragon was not strong enough to prevail,so there was no longer any place left in heaven for him and his angels.(但是龙并没有得胜,天上再没有它们的地方了。);So that huge dragon-the ancient serpent, the one called the devil and Satan,who deceives the whole world- was thrown down to the earth,and his angels along with him.(巨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也就是撒旦,它迷惑天下。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同它一起被摔下去。);Now when the dragon realized that he had been thrown down to the earth,he pursued the woman who had given birth to the male child.(龙见自己被摔在地上,就逼迫那位刚生完男孩的妇人。);So the dragon become enraged at the woman and went away to make war on the rest of her children.(龙向妇人发怒,转向与她其余的儿女争战。)在《圣经》中,“龙”是邪恶、堕落、丑恶、诡诈的象征,是撒旦的化身。

“龙”凶恶残暴,总是与人们为敌。在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戏剧《约翰王》中,庶人这样说:“圣乔治啊,你自从打死了那条恶龙以后,就一直骑在马背上,悬挂在酒店主妇门前,现在快教给我们一些剑法吧!”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当朱丽叶听到她表哥被罗密欧杀死时,她伤心地说:“啊,花一样的面庞里藏着蛇一般的心!哪一条恶龙曾经栖息在这清雅的洞府里?”显然,“龙”在这里成为了残暴、邪恶的代名词。

(二)dragon的正面形象

西方文学作品中dragon的正面意义是孕育在其负面意义基础上的。

古希腊神话中的dragon常常是凶恶的动物和守护者。在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功绩中,第十一件“盗取金苹果”,忠心耿耿守护金苹果的就是巨龙拉冬。拉冬还有一个兄弟,在另一个希腊故事中它守护宝物金羊毛。这里“龙”的形象不是完美的,其褒义意义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褒义,而是作品在已有价值理念即dragon是庞大的阻碍的框架下所展现出来的美好的品质。

《骑士降龙记》[3]中的dragon本身热爱诗歌创作,渴望得到欣赏而且很有品味。但却被诬陷而成为人们眼中的“恶龙”。

由于笔者参阅资料有限以及dragon在西方文化中非主导地位,我们选择主要从《圣经》及神话故事中探求dragon的身影。西方《圣经》及神话传说对后世文学有着极大影响力,dragon的意象内涵在历史的演变中也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象征着凶恶的守护者,它暴虐、凶狠、与人们为敌,偶尔会担任忠诚的守护者。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中西“龙”文化差异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中西文学作品中的“龙”形象进行简单的对比,不难发现“龙”在中西方文化中呈现的较大差异性。针对这种形象差异性可能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产生文化误读现象,笔者试求在传统教学方法外通过引领学生进入民俗活动中切实体验国龙的文化:

民俗(Folklore)――即民众的知识。[4]由于民俗范围的广泛性、复杂性及民俗研究者们对民俗理解的侧重点不同和世界各地区民俗存在的巨大差异性等方面原因导致对于民俗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民俗学家中至今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意见。既然这样,我们要想简单涉猎民俗,不妨列举民俗的各种形式,这也是民俗学家威廉・汤姆斯向初学者介绍的一种最为合适的了解民俗的方法。著名英国民俗学家博尔尼女士在“什么是民俗”中指出了Folklore这个词的广阔内涵并进行了简单列举。综合他们的意见,我们大致可以认为民俗包括:流行于落后民族或保留于较先进民族无文化阶级中的传统习俗、歌谣、俗语、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叙事歌曲、歌谣、谚语、谜语、儿歌、辱骂、反驳、嬉笑谩骂、戏谑逗弄、祝酒、绕口令、问候、送别用语等,有关生物与无生物自然界,人类性质和人所创造的事物,精灵世界和它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有关巫术、咒语、灵物、护符、命运、预兆、疾病和死亡等方面的古老而野蛮的信仰。也包括诸如婚姻的继承、童年和成年生活以及节日、战争、狩猎、捕鱼、饲养牲畜等方面的习俗、礼仪和一些民间信仰(或迷信)、民间医药、民间器乐(如钢琴曲)、民歌(如催眠曲、民谣)、民间方言、民间比喻(如瞎得像蝙蝠)、名称(如绰号和地名)、民间诗歌(如从口传史诗到签名册上的诗句、墓志铭、厕所文学、五行打油诗、跳绳歌、弄儿歌、数数歌),还包括游戏、姿势、符号、祷文(如饭前饭后的感恩祈祷)、恶作剧、民间词源、食谱、被子与刺绣的花样;房屋、谷仓、篱笆的样式,小贩的街头叫卖等。总之,民俗是建立在一个文化群体所创造的全部传统之上,被整个群体或单独的个人所表现,它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前景,以至于反映其文化和社会认同:它通过模仿或其他方法口头传承其社会标准和价值。

在中国,“龙”作为图腾也好,当做信仰也罢,一直对中华文明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们对它的尊崇、迷恋情结在民俗活动中可见一斑。中国民间风俗大部分沿袭了数百至上千年,尽管历史变迁,但是这些风俗的形式和内容并无太大改变。引导学生参与中国民俗活动,必然会使教学活动增趣不少,这种亲身参与、学乐结合的方式也更容易被外国学生接受。下面简单列举一些有关“龙”的中国风俗:

1.正月初五吃龙须面

农谚:正月初五龙睁眼,家家户户把面擀。云南瑶族在正月初五这一天过龙头节,这是云南河口大瑶山地区瑶族的传统节日,当地群众当天用各种供品祭祀龙王。红河哈尼族和基诺族都有类似的祭龙活动。

2.正月十五蒸龙

农谚:正月十五把龙蒸,保得一年好收成。这中风俗在沂南地区最为显著。沂南每逢正月十五都要用白面或杂面捏面灯和面龙,放到锅里蒸熟。蒸熟的面龙放进粮囤子里,据说能保得这一年米满囤,粮满仓。

3.正月十五挂龙灯

农谚:龙灯门前挂,神鬼都不怕。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家家户户门前挂龙灯,驱鬼辟邪、光耀门庭。这种习俗在河北一带还都有保存。有些地区则是舞龙灯。

4.祭龙潭节

这是云南兰坪、宁蒗等地普米族在正月和二月之间的传统节日(宁蒗普米族一般在三月、七月举行)。普米族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龙潭”,即灵泉,多在深山老林或山涧峡谷中。届时,全家前往“龙潭”,在附近歇三日。他们用木棍或木板搭起高台,称为“龙塔”,即龙宫。将祭品摆在龙塔上,请巫师登坛念经,祈祷龙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5.二月初一“春龙节”

这在旧时盛行于山东惠民一带,乡民取灶灰作青龙状,以图吉祥。又名“引钱龙”。

6.二月二龙抬头

农谚:二月二,龙抬头,妖魔鬼怪犯了愁。在广大北方地区,二月初二这天才开始一年中的第一次理发,取龙抬头吉祥之意。贵州侗族在二月二这天要接龙,全寨人杀一头牛,每户分一块牛肉,称为“吃龙肉”。

7.五月五“赛龙舟”

五月五日端午节这一天举行划船比赛,采集各种各样的草药。因为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哀怜他的死,便划船去救他。赛船用轻快便利的那种,人们称它为飞凫。比赛双方一边自称为“水上兵车”,另一边称为“水上骏马”。[5]

8.六月六“晒龙袍”

六月六“晒龙袍”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他们把衣服拿出来晒,认为这样可以避免霉渍和鼠啮。若是遇到阴雨天,则认为主秋季水灾。

另外,在云南贡山地区的独龙族,根据物候变化将一年分为十二个节令,称为“龙”,据此安排农事和其它生产活动。[6]这十二个节令分别是:

(1)得则卡龙。意为人无活可做,山上有雪,男子打猎,女子织布;

(2)阿蒙龙。意为草开始生芽,山上有雪,开始种小麦、小米、青稞;

(3)阿暴龙。意为草地上有草,砍火山地,种洋芋;

(4)奢九龙。意为有些鸟开始叫了,砍火山地,种南瓜等;

(5)昌木蒋龙。意为什么鸟都叫了,栽秧,种包谷等;

(6)阿累龙。意为竹笋出了,栽秧、薅草、挖贝母、捕鱼等;

(7)布安龙。意为麦子可以吃了,竹笋光了,挖贝母、薅草、捕鱼结束;

(8)阿送龙。意为山上松叶开始黄了,种芥子,吃青包谷、瓜类、收小米;

(9)阿长母龙。意为山上下霜,树叶黄了,收包谷,砍草;

(10)曹罗龙。意为稗子、包谷收了,山上有雪,收包谷、搭包谷架;

(11)总木加龙。意为各种粮食收完了,山上有雪,收鸡脚稗;

(12)力奇龙。意为江水清且小,江边有雪,打柴、狩猎。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体现在中西文学作品中的“龙”和“dragon”的形象及文化差异应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得到重视,合理、妥善地将中西文化思维特点、表达方式的异同结合起来,引导留学生或外国学生积极参与中国本土的民俗活动增强学生语言学习效果和文化感悟能力,使其在准确认识“龙”蕴涵在中国文化中的丰富含义的同时对中西文化差异情况作简单了解。更广泛地说,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中西文化差异教学的方法探索也有利于中华文化的推广,让更多鲜为人知的优秀文化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在与其他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中实现自身的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爱东.中国龙的发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2]刘志雄,杨静荣.龙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袁行霈,罗宗强,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陈建宪,彭海斌译.世界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6]林继富,.解释民俗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程德祺,贺哈定等译.民俗学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8]庞烬.龙的习俗[M].西安: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98-118.

[9]边莉娟.论中国的龙形象在西方的文化意涵的重构[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2):5-8.

[10]葛承雍.东西方龙形象与对外交流[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1):1-2.

[11]蒋争艳.生肖成语的文化内涵及对外汉语教学[D].河南:河南大学,2013.

[12]吕倩,陈琴.龙年话“龙”―-从龙和dragon的对比看对外汉语文化教学[J].科技探索,2012,(4):72.

[13]李慧敏.从中西“龙”文化差异看跨文化交际[J].青海社会科学,2011,(4):140-142.

注 释

[1]参看刘明佳:《传统龙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考试周刊,2012年,第30期。

[2]吕倩、陈琴:《龙年话“龙”――从龙和dragon的对比看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科技探索,2012年4月,总第385期。

[3]肯尼斯・格雷厄姆、伊迪斯・内斯比特:The reluctant dragon,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

[4]参见阿兰・邓迪斯(陈建宪、彭海斌译)《世界民俗学》第一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5]厉振仪:《中国民间风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

[6]转引宋兆麟、黎家芳、杜耀西:《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

第9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

关键词:古典文学美;表现;欣赏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151-02

一、我国古典文学美的表现

(一)人性美

人性美属于向善美的一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永恒不变的主题。通过对古典文学人性美的感受,我们似乎能够找到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古典文学中体现出的思想不仅复杂而且丰富,诸如一些文学作品中透露出对不顾国家安危的达官贵人的憎恨,一些作品反映了对下层劳动人民遭遇的同情,还有一些作品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更有一些作品赞扬了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甚至还有的作品体现了作者积极进取、不畏困难的精神。当然,也有的文学作品体现出的是悲观的思想,诸如消极避世等。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古典文学作品,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思想,其都是文学家真情实感的表现,是人性美的具体体现。诸如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整首诗的最后一段,将作者的内心矛盾充分地表现出来。乐极悲来、万事如流水是李白真情的自然表露,其对人生的伤感情绪,以及远离现实的态度都被传达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感觉到李白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具有高度的人性美。

(二)文字美

文字是古典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我国古典美的欣赏,我们要能够采用训诂学的方法来进行文字美的展示。我国的汉文属于象形文字,具有独特的造字理据,将意美的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诸如文学文中实词的用法就可以形旁的方法来进行记忆。经历过几千年发展的中国古典文学,可以说已经是我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体现出胸怀之豁达、思想之睿智,以及品性之修辞。在进行我国古典文学的欣赏过程中,我们的感情被逐渐丰富,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日益俊朗、日益雅致。对于我国古典文学的学习是提升自身鉴赏能力的好机会。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离我们的距离相对较远,同时含蓄的表意,在字句方面讲究较多,而且还运用典故,典故中的故事我们的了解少。因此,我们在欣赏古典文学的美时,必须要对文学作品的作者背景、作品内容,以及社会背景等详细的了解,在使得我们的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体会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三)语言美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但凡是一些相对优秀的作品,都可以说是语言运用方面的典范。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任何一种美,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表达的。对于语言的欣赏是需要一个持续领悟、不断学习,以及积累的长期过程。诸如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是一首意境非常美的诗,但是将我们把这首诗翻译成英文版本时,即“the bird have vanished into the sky,and now the last cloud drains away.we sit together ,the mountain and me ,until only the mountain remains”,我们都知道,语言是非常实用的,与我们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但也是非常唯美的,似乎离我们的距离时近时远我们的汉语言是非常有特色的,表达出的感情更是丰富多彩的。通过中文版与英文版的《独坐敬亭山》的对比,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古诗本应该传达出的意境,英文版的表达一点感觉都没有了,古诗的味道甚少,古典美更是无稽之谈。

(四)自然美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一些作品具有巧妙的构思、华丽的语言,以及炽烈的感情;一些作品则是对大自然的崇尚,通过平实的语言表现出淡雅的感情。就美学而言,浓妆与淡妆都是美,但是人们更喜欢淡妆美,更喜欢自然界的美。景物真切、感情真实的自然美更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自然美在我国古典文学中是非常常见的。当面对着色彩缤纷的自然界时,诸多艺术家都被陶醉了。艺术家们通常都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然后在用自己的情志去赞美它,进而创作出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说,要想欣赏自然美,就必须要具备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生活情操,将对自然美的欣赏建立在自己的生活基础上,进而实现自然界对我们现实生活的积极影响。

(五)对比美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对比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技法。在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时,文学家们常常会将黑白、深浅,以及悲喜等进行对比,进而衬托出文学艺术的美。比如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圆圈表示月亮,如果只是一个月亮,那么这个月亮是亮不起来的,但是如果在月亮的边上画一抹云彩,那么月亮的亮就被烘托出来,这边是对比技法的典型运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文学作品,既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也能够感受到丑,也就是说在作者的笔下不仅仅只有美丽的春天,更有寒冷的冬天。因此说,我们在对古典文学作品欣赏中,应该包括对美与丑、黑与白等对比美。

(六)哲理美

对于古典文学,不仅要具备感性的认识,更要有理性的认识,深入自身的情感,这样古典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美才足以让欣赏者折服的。诸如出自朱熹之手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欣赏者便能够理会到诸如只有思想活跃,才能心胸开阔等哲理。通过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我们能够将各种不同的思想融合,同时能够学习到相对鲜活的知识。再如出自陆游之手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对这篇古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我们能够体会到人不能够被挫折打倒,我们要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挫折,要有乐观的生活心态。对于古典文学美的欣赏,要培养意境意识,给欣赏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二、对我国古典文学美的欣赏

(一)抛弃功利观念,彻身沉浸于古典文学

审美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与现实生活绝缘的世界,审美世界中只有审美主体与对象两个部分。有人曾经形象地将戏票作为戏剧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隔板,从艺术的角度看这个说法是非常逼真的。因此,在对古典文学美进行欣赏时,必须要将现实中的功利观念,以及自私的想法彻底抛弃,要能够在古典文学艺术中沉淀自己,在文学美的氛围内陶冶自己的情操。对古典文学美的审美态度要求我们必须要能够从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进入一种与世隔绝的审美意境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体会到古典文学真正的美。

(二)充分发挥想象力

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比较善于创造意境,简约的文字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我们通过想象自然就构造出一定的精神世界,把作者的精妙的构思体会到,同时完成良好的审美过程,而且在这一刻实现了作者与欣赏者在情感上的共鸣。诸如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写道:“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从表面上看作者似乎描绘的是一些非常常见的事物,诸如土地、柳树、草房,以及炊烟等,但是却给人们一种愉快的感觉。陶渊明正是将这些看似简单的事物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自然清新的农村景象。这样恬静的农村生活无疑会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作者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然,也正是这样的生活场景,将作者在弃官归隐之后的闲适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说,我们在对我国古典文学作品欣赏时,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参与文学作品的创作

就对我国古典文学接受的个体来说,每一个审美主体都是有差别的,而且复杂多变。同时,每一个欣赏我国古典文学的人,都有着一定的生活阅历,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各具天资,他们往往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念,自觉地参与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之中。这些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 者往往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将文学作品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出来,甚至能够将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跳跃式结构,以及逻辑缺陷等填补好,将不确定的区域充实起来,进而提高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高度,提出更出色的、不同的见解。这种对同一个古典文学作品提出各种不同理解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非常正确的。因此说,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作者赋予它的意义,而且更具有欣赏者赋予它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古典文学作品的意义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与读者赋予它的意义的总和。与此同时,审美主体要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古典作品的创造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古典文学的艺术水平,展示古典文学的不朽魅力。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在经过了前人的欣赏之后,不仅表现出其本身蕴含的意义,而且还在逐渐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了艺术体系。

三、总结

对于我国古典文学美的研究,不仅需要强化人们的审美意识,而且需要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在进行古典文学的审美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要能够从文章描述的三个方面着手,提高自身文学欣赏水平,实现对古典文学美的科学欣赏。同时在欣赏古典文学美时要有针对性,要能够从人性美、自然美等不同方面进行欣赏。总之,对于我国古典文学美的研究是无止境的,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对古典文学美的探讨,进一步提升对古典文学美的鉴赏能力,最终实现古典文学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古典文学带来的美。

参考文献:

[1]谢悦。教会学生细品古典文学的美[J].考试周刊,2009,(45)。

[2]张颖。鉴赏古典文学之美提升审美能力[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2)。

[3]张虎。在阅读古典文学中感受美[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

[4]李晓宇。章羽红。从唐诗与俳句看中日古典文学的含蓄美[J].科教文汇,2008,(24)。

[5]孙晓。浅谈对古典文学美的欣赏[J].青年文学家,2011,(16)。

[6]武玉亭。刘传海。例说古典文学中的自然美和对比美[J].科教文汇,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