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长恨歌读后感范文

长恨歌读后感精选(九篇)

第1篇:长恨歌读后感范文

笔者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对李、杨爱情的赞颂,故“恨”是二人死别后绵长的相思之恨。

一、从作品的结构上看

全诗可以“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界,把《长恨歌》分为两部分,分别描写“安史之乱”之前与之后的李、杨。诗歌的前半部叙述是后半部抒情的铺垫,两者一脉相承。前一部分描述的是李、杨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从三个方面为下文作铺垫:

1.杨玉环美貌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好色的君王对杨玉环钟爱有加,如诗中“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描述。

2.君王有情

如果说刚开始李对杨有重色的嫌疑,但是到后期李对杨则是注重爱情,而且这种爱情是专一的,后宫佳丽三千,三千宠爱在一身,夜夜专宠。

3.李、杨二人志同道合

李、杨都精通音律,“霓裳羽衣曲”的表演是李、杨二人艺术才华的结晶,是二人亲密合作的结果。正是由于爱情生活的和谐,才有杨玉环死后李对杨的刻骨思念,如此情感的发展方合情合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方有存在的基础。

二、从诗歌内容上看

歌颂爱情是诗歌常见的主题,纯洁、高尚、美好的爱情通常是诗歌颂扬的对象。李、杨二人的爱情超越了物质层面而到达精神统一,正是诗人吟咏的纯洁的高尚的爱情。后世读者在品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时感慨李的爱情不坚贞,笔者认为这里正好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另外,李隆基的身份特殊,是一国之君,身上担负的是天下苍生的存亡,为了安抚士兵也必然要做出取舍。读诗者不能单凭此点来否定李、杨的爱情忠贞。诗人为了弥补这一所谓的爱情不忠贞的“史实”,特意在下文虚构了道士仙山寻觅的情节,以杨玉环的失态、赠送信物约定相见日期来表达自己对李隆基的思念。“云鬓半偏新睡觉,衣冠不整下堂来”“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诗歌中杨玉环丝毫没有对李隆基的怨恨,有的是绵绵的思恋,这正是杨对李的深刻理解,是爱情的最高境界

――爱就是为对方着想。诗人设置这一情节,就是为李、杨高尚、美好的爱情张本。诗歌中李、杨的爱情,既有生前的心心相印,亦有死别之后的绵绵无绝期的“恨”,李、杨二人的爱情难道不是完美的爱情吗?

三、从知人论事的角度看

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是唐代中晚期,诗人不可能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对先帝批判谴责。诗歌中有一处明显的避讳,“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不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诗歌中的叙述与史实显然不符,杨玉环本是李隆基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后被李隆基看重,度为女道士,号太真,召入宫中。既然白居易在杨玉环身份上为唐帝王避讳,他如何敢于直面批判玄宗的重色误国。虽然,与白居易同时代的陈鸿创作了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他在《长恨歌传》中说他的创作意图是:“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但是,我们不能把陈鸿的创作意图强加在《长恨歌》上。

第2篇:长恨歌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意象多义性;“竹”的意象;诗歌解读

一般来说,古典诗歌大多是借助意象创设意境来表达感情的。诗歌意象是指诗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是诗歌要表达的主观情志及对事物规律性的感悟,“象”是诗人描绘的具体有形的事物形象,意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具有多义性,这种多义性给鉴赏诗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有时甚至会对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造成错误解读。在教学中,通过对意象多义性的解读,可以帮助学生品读诗歌,感悟作者感情,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下面以“竹”为例,浅谈古典诗歌意象的多义性与诗歌解读。

一、写竹赞美虚心的品格

唐张九龄在《和黄门卢侍御咏竹》用了“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来赞美竹子:青竹之节,比喻人的高风亮节,人人看重;竹竿中空,好像人的虚心谦让,世人皆知。作者抓住竹的特征“高节”“虚心”,将竹子完全人格化,在诗人笔下,竹节是人的气节的象征,竹竿是人们谦逊的象征,用这二句写竹,借以歌颂有气节、知谦虚的人。

二、写竹表达沦落天涯的感慨

周邦彦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个宦途并不得意的知识分子愁苦寂寞的心情。词的上片写江南初夏景色,将羁旅愁怀融入景中。下片抒写飘流之哀愁。其的词“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中的“黄芦苦竹”典出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周邦彦自元二年离开汴京,先后流宦于庐州、荆南、溧水等僻远之地,人生遭际与白居易极为相似。白、周二人不约而同用“苦竹”表明了外放沦落、所处卑湿、心情郁闷,触景生情,顿生沦落天涯的感慨。

三、写竹表明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

李贺《昌古北园新笋》(其一),以竹寄托了自己的经时用世的理想。作者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才。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写出了笋壳初落,露出绿玉般的新竿,那母竹原是高耸入云的奇材。若是容竹笋尽情长大,那一定可以远别泥土了。在诗中李贺完全是借竹自比,希望自己能够致身通显,实现自己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

四、写竹表明对人才的爱惜

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君亭咏竹》用“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句,写诗人与弟弟一起坐在竹林亭下,一番感叹之后,告诉他弟弟,赏竹,要珍惜竹,不只是享受美景,更不要乱砍,要物尽其用,让竹子发挥作用。这里用了典故,伶伦是黄帝时代的音乐家,他发明了笙,并且用笙演奏凤凰的声音。把竹送给伶伦,以学凤鸣,比喻要珍惜人才,要让人才不仅徒有其表,更要让他发挥其真实的才干。

五、写竹表达作者的隐士情怀

杜甫弃官客居秦州,所写咏物诗《苦竹》寄寓为世疏弃的感伤,表现出欲苦守而避世的思想波动,情感哀婉深沉,表达方式迂折回旋,沉郁中见顿挫之力。全诗抓住苦竹的秉性与隐士之品性的融合点,描绘了竹“青冥亦自守”的物象特征,表达的是“幸近幽人屋,霜根结在兹”的自许。透过竹影我们看到作者遭到摧折,却不取悦世俗,隐忍宽厚,坚守节操的品行。

六、写竹表达对恶势力的憎恨

杜甫的《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一)用“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写出他对当年离开草堂时自己亲手培植的四株小松的喜爱,恨不得它迅速长成千尺高树。同时写出他对对那到处侵蔓的恶竹的痛恨,有万竿亦须铲除。诗人喜爱新松是因它挺拔,不随时态而变,诗人痛恨恶竹,是因恶竹随乱而生。作者在此用对比表达了生逢乱世,匡时济世之才难为世用,各种丑恶势力恣意妄为的憎恨,表现作者鲜明、强烈的感情。

从以上几例可见,诗人笔下的竹以自己独特的品质、风韵,征服了无数文人骚客的心,在诗人的笔下竹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客观外物,它已成为诗人们寄情言志的独特意象。从“竹”在具体的诗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蕴来看,这是由于诗人选取的“竹”这一物象本身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加之不同作者甚至同一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特定的处境不同,诗人为了达到意和象、物与我相融的效果,从而使“竹”这意象就具有多种文化和情感内涵,形成了意象的多义性。

准确把握诗歌多义性可以让我们感知诗人内心丰富复杂的情感,体味诗中作者演绎的悲欢离合,引发共鸣,提升诗歌鉴赏能力。在教学诗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物象特征,结合诗人写作时的时代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理解诗歌意象的多义性,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具有多义性的诗歌意象进行归纳整理,为学生的诗歌鉴赏做好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耿建华.诗歌的意象艺术与批评[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第3篇:长恨歌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王安忆 城市 女人 突破

现代文学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许多作家作品出现在读者面前,然而许多都是商业化效应下的产物,但是也存在真正的在发挥着作家本职作用的作家,对于社会和文化传承、发展都具有巨大作用,这里我想着重讨论的便是王安忆,她是许多人归结的当代十大作家其中的一个,总体来说对她的印象就是十分能取得人们的敬意,她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不管是平静或者是焦躁的心情,文字的细腻使得急躁的人走开。

王安忆的小说多是以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出他们平凡的生活,以及在这平凡的背后所透射出来的不平凡的感情与经历,她总体的创作路线就是偏重于感情而后期又慢慢走向理智与细腻,但是无论怎样都能让人感觉到她的“爱”。她以细腻的洞察力和很高的悟性驾驭着作品中情节的发展变化和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十分准确。再加上她是一位女性作家,天生的细腻、温柔、谨慎,更成一家独特风格。

在王安忆的诸多作品中,《长恨歌》可以说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一步作品了,在她的笔下,即便是上海的小弄堂也是具有灵魂和生命的,而在《长恨歌》中,这一灵魂和生命就表现为一个少女形象――王琦瑶,王琦瑶生得闭月羞花,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身影袅袅,漆黑的额发掩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就单看外貌,王琦瑶与许多经典爱情故事中的女主角并无二致,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是,王琦瑶不仅仅是上海一个弄堂中的女儿,她也是上海弄堂的灵魂和生命。《长恨歌》里面讲述的一切都是现实,而这些现实本身也都免不了使人们感到失望。

一、王安忆的小说研究现状

就王安忆整体小说现状来探讨太过宽泛,这里我们就以《长恨歌》为例来说明。主要是从两个大的方面出发,一方面是王安忆从一岁开始便居住的地方――上海出发来阐释的,这里上海是作为一个城市的概念被说明的,另一方面就是从王安忆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的角度,她在创作时所拥有的女性意识,并且怎样在作品中加以体现这个角度来阐释的。

1、 城市的角度

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的人有很多,比如邵文实《女人与城市・漂泊与寻找――王安忆小说创作二题》、南帆《城市的肖像――读王安忆的<长恨歌>》和高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王安忆小说创作研究述评》等等都是重点从城市的角度来解读王安忆以及她的作品。

大多数从这方面出发的研究者就会提到,王安忆在谈到《长恨歌》的创作时说:“在那里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只不过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其实是一个城市的故事。” [1]10 或者提到作者自己还曾说过,“她是要写一个城市的故事、城市的街道、城市的气氛、城市的思想和精神”。这仿佛更能够解释从城市这一角度解读的重要性。“城市故事”是王安忆作品的重点,她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在城市。在一个时期内,乡村才是被大众所认可的地方,认为它纯净,城市在人们的观念中往往是纸醉金迷的代名词,是十分不好的地方,然而在王安忆的笔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这一固有观念,她恰恰将城市作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非常具有进步意义的。

2、 女性的角度

从这个角度来研究的文章有董蓬蓬《论王安忆中的女性意识》、陈小花《一颗心弄堂里的“心” 一个都市里的“魂”――女主人公王琦瑶析》、张浩《从私人空间到公共空间――论王安忆创作中的女性空间建构》等,这方面的研究者也是不少的。

在提到王安忆要写的是一个城市的故事时,必不可少的是寄寓每一个故事的女人,在展现城市的时候要通过很多女性形象来表现的,城市是构建女性主体的最理想的场所。比如王琦瑶在经历了那么多生活的挫折之后依然没有绝望,在她的脑海里认为什么都能失去,但是每日的吃睡是实实在在的,这是都市女性的一种世俗化的生活态度,正是这种态度使得王琦瑶能够抵抗残酷生活给她带来的压力,使她很坚强,王安忆说过:“上海的女性心里都有股子硬劲的,否则你对付不了这城市的人和事”,“她们的硬不定时硬在‘攻’字上,也是在‘守’,你没有见过比她们更会受委屈的了,不过不是逆来顺受的那种,儿时付代价,权衡过得失的。” [2]

二、有此现状的原因

1、 城市的角度

王安忆幼时随着母亲移居上海并常年在那里生活,所以上海这座可以称得上是东方巴黎的城市是她所有写作的源头,写作的环境对于作家创作的结果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相应的这座城市具有的精神文化也在她作品中得到深刻体现。那时他们的创作让人们也拾起了对文学的兴趣,上海的大街小巷也同样充满了怀旧的情绪。王安忆在这样的小我的环境以及大环境浪潮的推动,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创作中多加了些地域因素的考虑,从地域方面来反应某些观念。

比如在《长恨歌》中在那一时代的出现,对于作家来说不是有意为之,是个偶然,但从社会潮流来说是个必然事件,所以《长恨歌》被作为怀旧热的典范作品,被作为反应上海地域文化精神的典范之作。

上海是个移居城市,正如王安忆也是随母亲移居到那里的,十分的复杂,就正是这种复杂使得王安忆能够拥有丰富的创造力以及有个性的思想,赋予了她很多智慧结晶,视野也变得很开阔,不拘泥于小我的表述。

一方面,从惯性思维出发,将作者的生活环境作为研究出发点是很普遍的,另一方面,正是王安忆这种经历以及上海发生的巨大变革,让许多研究者都十分注重从这方面来加以研究,在解读作品时也是以这个作为一个大的背景进行阐述。

2、 女性的角度

王安忆为了让我们能够认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创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利用平民女性的边缘化的命运来反应,上海有很多的怀旧氛围,但是更多的是新生的气息,这种新旧两种文化和道德观念发生冲突的时候,就能够让人有新的视野。在《长恨歌》中,王安忆就塑造了王琦瑶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通过她四十年代“上海小姐”的角色表现,文章说到: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在上海弄堂里每个门洞里都有王琦瑶在读书、在绣花、在窃窃私语。她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她的生活也是弄堂的生活。

这里作者想说明的是王琦瑶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群人,就是四十年代的一种上海女人。王安忆认为,女性是城市的代言人,“上海的繁华是女性风采的”。她用很独到细腻的洞察力展现了女性的特点,并且通过这点表现了弄堂以及城市的灵魂。

很多研究者从女性的角度来观照王安忆的作品,因为王安忆本身是位女性,研究者就在想这种状况就决定她有更多的可能站在女性的角度来表达某种观念和思想,在突出女性这点时也结合城市的概念,充分表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新的突破

王安忆在1995年创作了《长恨歌》,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尽管作者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改变不了落寞的现状,在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之后也没有改变什么。王安忆说:“五六年过去以后,不期然间,得之于上海时尚的知遇之恩,这部小说突然引人瞩目起来。《长恨歌》因时因地成了一夜间弥散开来的、想象中的三四十年代上海的一个标本,甚至成了上海的旅游指南。”从此后,人们对王安忆的认识也大多凭借《长恨歌》所取得的成就来评判,她本人其他的作品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样走上了一条岔路,说白了就是她真正的思想没有得到理解,是被片面的理解和认识的。

她认为,《长恨歌》是她自己为自己布置的一个陷阱,将自己局限于某个位置,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定位,“所有的虚构都在现实中放大,覆盖了本意,而我也堕入了特定的陷阱,这个陷阱的名字就叫‘长恨歌’。”后来,她本人也承认事实上上海只是她的小说的一个布景而已。这里我们就应该看出,其实研究者不必同样拘泥于大众给的定位出不来,总是从城市这一宏观角度上来分析王安忆的所有作品及其所具有的思想内涵。王安忆创作《长恨歌》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那里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只不过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是一个城市的故事”,研究者不应该抓住这句话不放,在从城市角度研究的时候就把这句话拿出来,仿佛为自己的研究找个十分可靠的依据。也不应该认为王安忆本身是位女性,就一定是完全以女性的视角、女性的话语和女性化的审美取向来表达她对城市日常生活中女性主体身份的确认。其实我们更应该看到,她更多的是超脱了女性中心或者男性中心话语权,以很超然的态度面对性别秩序的,然后在城市描写中大胆突出女性。

我们应当突破这一俗套研究路线,尽管这一路线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更应该寻找具有新意的方面。伍尔夫说过:“如果我们是作家的话,能够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的任何方式,都是对的;如果我们是读者的话,能够使我们更接近于小说家的意图的任何方式,也都不错。”

王安忆是个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的作家,她很敏锐的把握着现代人的情感特征,并且坚持描写这些特征,所以塑造了一系列意向来反应,这些意向代表的食物大多被她视为阻挡人们之间交流的隔阂。这几年来,我们可以看到,王安忆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与她对人类命运和人类精神的思考有很到的联系,她对“人的精神”的思考也有了新的境界。我们应该准确的把握这点,更多的从这方面来关注,加以研究。

四、总结

《长恨歌》以上海女人王琦瑶四十年的生命历程,让我们看到了当虚幻幻灭了之后,生活中拥有不同喜怒哀乐生活的女性所具有的智慧,她们就是用这种智慧张扬了自己。研究者不仅要从城市方面、女性方面关照作品的意蕴,更要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找寻新的方面来解读王安忆及其作品,这样才能更全面。

参考文献:

[1]齐虹,林舟.王安忆访谈录》.995.

[2]刘.态的王安忆,非常态的写作》.002.1.15.

[3]李淑霞.王安忆小说创作研究》.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第一版.

[4]樊星.当代文学新视野讲演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第一版.

第4篇:长恨歌读后感范文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影响

传统文化是一种富有张力的文化,能够穿越漫长的时间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时代,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影响着后世。白居易的《长恨歌》自诞生以来,一直到千百年后的今天,始终为文学领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长恨歌》概述

众所周知,《长恨歌》作为一首长篇叙事诗,其所描述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在这首长篇叙事诗当中,作者采用较为精炼的语言和巧妙的抒情手法,叙述了一场爱情悲剧。尽管唐明皇与杨贵妃都是当时权倾一时的人物,但是诗人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并没有拘泥于历史,而是将历史与民间传说结合在一起,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出一个婉转动人的故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长恨歌》是白居易所有作品当中最为杰出的一个,也是最为与众不同的一个,其最为明显的价值体现在,我国古典诗歌当中抒情诗和叙事诗之间的紧密结合。在叙事过程当中,诗人不断使用想象和虚构的手法,将情、景、理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二、《长恨歌》对后世的影响

(一)对我国文学的影响

白居易本身就是一个对于我国文学影响较大的诗人,因为从很多后人文学作品的题名、诗词用典以及情节结构方面,我们都能够隐隐约约看到白居易所带来的影响。以《红楼梦》为例,首先,从《红楼梦》的诗词曲赋来看,第17至18回,惜春的《文章造化》(匾额)当中提到:“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此句话主要引用的是白居易《长恨歌》当中的“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这一句,当然,关于这一句的引用,并无其他的深意,只是引用其中的辞藻与意境,以此来描绘出一个飘然的情景。又如在《红楼梦》第50回当中,描述哀悼之意的时候,所引用的就是《长恨歌》当中的“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在《长恨歌》当中,这两句主要形容的是杨玉环死后的场景。将其用于《红楼梦》当中起到了一定的预示作用,预示着宝玉与黛玉二人无法终成眷侣的悲剧。其次,从结构方面来看,《红楼梦》也较多引入了《长恨歌》的元素。在《长恨歌》当中,诗人在描写情感的时候,具有一种立体性的特征,不仅有外表上的层层铺垫,还有内在的心理因素,甚至还包含了两人离别之后的相思与怀念,长恨绵绵。在《红楼梦》当中,关于情感的描写不仅继承了《长恨歌》当中较为明显的特点,还灵活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意识到潜意识层面上对于人物情感心理来进行挖掘。

(二)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从日本的奈良时代开始,就存在着大量的遣唐使进入我国,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中国诗人直接影响到日本的文学,而对于日本汉文学乃至整个日本古代文学影响最大的诗人也当属白居易。从白居易的人生经历上来看,尽管其具有一定的政治热情,但是伴随着挫折的不断涌来,使其斗志渐渐消退。平日里,他更倾向于借酒消愁,所以很多作品都是有感而发,在感伤诗作当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长恨歌》,在这首诗歌当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来了浓浓的感伤与绝望。并且日本人正是极为欣赏白居易诗作当中的自然融合与心物一体的特点,尤其是那种充满了沉郁伤感的基调,这与日本人的心性以及“物哀”的审美情趣极为契合。所以在后来的日本文学创作当中,多有效仿白居易,寄情与诗酒当中,放纵自娱,以此来得到精神上的解脱,更多的则是心理的慰藉,譬如说在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和《枕草子》等作品当中,都极为清晰地反映出来了这种状态。此外,与其他诗人的作品相比较,白居易的诗作更为通俗易懂,直白而流畅,更加容易理解和模仿。并且白居易在诗作创作的过程当中,也在很多时候吸引了民间的语言,所以创作出来的诗歌才具有较强的通俗性的特征。从《长恨歌》的鉴赏书籍能够看出来,离开了脚注,人们依旧能够明白诗中所描述的内容。和李白的诗歌相比,白居易的诗歌更如下里巴人,所以得到众口传唱。尤其是对于日本人来说,当时毕竟他们刚刚接触汉语,对于汉语结构与语法的掌握十分有限,能够达到李白与杜甫水平的日本人少之又少,所以相比之下,白居易更受其喜爱,其诗作对于日本人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三、结语

总的来说,作为我国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位诗人,白居易所留下的经典作品有很多,而《长恨歌》堪称经典中的经典,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对于后世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现代人而言,应当汲取该诗的精华所在,不断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仲春.唐诗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2013.

第5篇:长恨歌读后感范文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中学727400

【摘要】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把语文课当着语文来讲,让语文课真正成为的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教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学习古诗词不防以“读”为本,理解文本:让语文课堂沐浴于音韵美;以“问”为导,体味情感:让语文课堂蕴藏于情韵美;以“品”为基,探究内涵:让语文课堂流淌于意韵(蕴)美;会读、读懂、感悟、再创作不乏是学习古诗词的有效途径,也是本色课堂教学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 音韵 情韵 意韵 神韵 本色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语文课堂已一扫以往沉闷的气氛, “满堂灌”早已行影无踪。但,新的问题也悄然而至:人文性泛滥、工具性缺失、盲目地“拓展”把文本研读挤到一边,重视形式上的热闹、忽视个性化的思考,该读的不读、该认的不认、该写的不写,整个课堂,只有表面的“走过场”,唯新为好,唯奇为好、唯“闹“为好,语文课活活地被“秀”成了活动课、历史课、思品课、科学课……

摒弃浮华,回归本色,让语文上出“语文味”。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把语文课当着语文来讲,要的就是简单、平淡,洗尽铅华,回归本色,质本洁来还洁去,真正成为的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教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

对此,我认为学习古诗文应该以“读“为本,理解文本:让语文课堂沐浴于音韵美;以“问”为导,体味情感:让语文课堂蕴藏于情韵美;以“品”为基,探究内涵:让语文课堂流淌于意韵(蕴)美;会读、读懂、感悟、再创作不乏是学习古诗词的有效途径。

1.以“读”为本,理解文本:让语文课堂沐浴于音韵美

朱熹云:“语言自有个血脉流通处,但涵泳久之,自然见得条畅浃洽,不必多引外来道理言语。”可见,古诗词教学我们首先应该朗读。

读出情感——让语文课堂沐浴于音韵美。意在引导学生朗读文本,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初步体味诗歌内涵意境。

【课堂呈现示例1《乌夜啼》】

1、诗词是文字的意念,它有错落有致的节奏、高昂低沉的韵律,需要我们反复朗读、细心体会、就能接近作者的心灵。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

(1)、感性的表现:字音节奏 语气

(2)、理性的把握: 意象人物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文本的内容,结合注解,读准字音,把握文章主旨。

3、带着问题思考:找出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是哪一个字?

4、个别学生朗读

学生讨论,明确:恨

5、带着“恨”的情感齐读课文

6、“恨”是如何表现出来?

7、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各自的节奏、韵律,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学生在朗读时注意了诗词那错落有致的节奏、高昂低沉的韵律,只有朗读时细心体会,就不难走近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使人情感共鸣,事理共享,还能让人体验古诗词的音韵美。学生通过对朗读,不仅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而且通过“因声求气” 感悟到流淌于字里行间的作者情韵,弥漫在词、句中的某种情绪。

2.以“问”为导,体味情感:让语文课堂蕴藏于情韵美

诗歌,是至情的语言,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以问题探究为引导,说出理解,体味情感,读出诗外之意。朱熹云:“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以“问”为导,让语文课堂蕴藏于情韵美意。意在以问题为引导,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课堂呈现示例3《咏怀古迹》其三】

学生反复诵读,讨论诗中王昭君是否怨恨?

2.1 学生讨论

2.2 说出自己的理解

老师明确:老师不认为她有怨恨

对于王昭君出塞,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她在汉元帝的深宫里,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风光出塞,却做了千年草原之上的尊贵的国母,我想她应该是草原上最幸福的女人,又何来怨恨可言?作者却说她怨恨,诗中哪些诗句表明昭君是怨恨的?

其实,这位聪颖异常的香溪女子,从踏入宫门的那一刻起,也许就注定了她的孤独,毛延寿的那颗伤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的一封和亲书,虽然换来了“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的短暂和平。但,他的美却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她的恨、她的怨、世人有谁能知、世人有谁能明?难怪评论家金圣叹发出:“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的感叹。而此时昭君这深沉的怨恨也只能化作一曲曲撩人愁思的胡乐,4、 齐读: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以“品”为基,探究内涵:让语文课堂流淌于意韵(蕴)美

品读诗歌,就是由文字进入感情体验。“修辞立其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倾注自己的感情,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体验诗人的喜怒哀乐,同时受到作品强烈的感染,产生强烈的共鸣,心为情动,体验美感愉悦。

以“品”为基,让语文课堂流淌于意韵(蕴)美。意在以品读为主,品读诗歌的语言、品读诗歌的意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

【课堂呈现示例4《咏怀古迹》其三】

1、有人说“悲昭君以自悲也”,这首怀古诗是否有诗人个人的情怀?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合作讨论

知人论世、链接背景:

杜甫在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带着背景再次讨论

昭君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诗人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诗人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叹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刻怨恨。

第6篇:长恨歌读后感范文

其实很多事情就是如此,暧昧得让你看不明白,如同雾里看花,王菲为此还专门唱过一首《暖昧》的粤语歌,咿咿呀呀的曲调,百转干回,把人的情绪撩拨得暖昧迷离,你别说,现在人还就喜欢这种似是而非、欲迎还拒、欲盖弥彰的感情。

前些日子看洪晃的书,她说,这种纠缠不清的故事是我们黑白生活中的色彩,会给我们带来好看的电影、好读的书、好听的歌。我觉得这话是说到点子上了。比如,最近我喜欢听的一首歌是Joan Baez的《Diamonds&Rust》,这是Joan Baez纪念自己和Bob Dylan(鲍勃迪伦)一段藕断丝连的情感。这首歌好听至极,有淡淡的忧伤,还有些小小的嘻皮与自嘲,“Well,1 will bedamned,here comes your ghost again。”翻译成咱中文就是,真见鬼,你的幽灵又出现。这是我所听到的对这种纠缠不清且有些小小怨恨的情感歌曲的最好表达。

当然,在电影的世界中,诸如此类的情感也常被导演拿来说事,而且票房都不差。导演关锦鹏拍的《长恨歌》就是如此。尽管郑秀文在本片中的亮相并非“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但梁家辉和胡军这两个实力派演员的精彩演技,却让该片大放异彩。

这部电影根据王安亿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灵感是否来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通篇纠缠不清和暖昧的情愫占据了大部分,郑秀文和梁家辉朦胧的情感与跟胡军之间的爱恨成为电影的两条叙事主线,穿行。

其实王安忆的《长恨歌》我并没怎么细看,只是大概翻了一下,但有一点感触良深,作为经典海派风格的作家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对上海的描写是极其细腻的,细腻得像要把整个上海的五脏六腑都要拿出来晾晒。无论里弄、公寓、街道,都充斥着浓浓的上海风情。可惜这个片子并没有体现出十之一二,完全淡化了城市这个大背景,只是一味地勾勒一个“长恨”的故事。从这一点上看,影片的渲染张力明显不足。

第7篇:长恨歌读后感范文

师: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尤其在七律方面,他的贡献最大,有“七律圣手”之美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最负盛名的七律――《登高》。请同学们把这首诗集体朗读一遍。

学生齐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师:读得有气势,但这首诗中包含作者丰富的情感,你们还没有读出来。要想读好一首诗,首先必须理解这首诗。请同学们把阅读过程中理解有难度的词语提出来,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并讨论“常做客”、“百年多病”、“浊酒杯”等词语的诗意。

……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生:没有了。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诗意,那么谁来概括一下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生:这首七律,诗人通过描写登高的所见所闻的凄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因为身体多病和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而产生的悲苦之情。

师:概括得很好。有人说:杜甫的《登高》是一曲绝唱的悲歌。那么谁能把这种“悲凉”之情读出来呢?

生1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很抒情、很投入,但对情感把握不到位,没有读出“悲凉”之情。)

师:你在声音把握上下了工夫,也有一定的感染力,不过也许你对全诗的情感把握还不是很透,没能表达出诗中丰富的情感。想不想读得更好?

生1:想。

二读:悲愤

师:要想把一首诗读好,仅仅理解了诗歌表面意思不行,还必须深入体察情感。前面你们解答了自己的疑问,下面请解答老师的几个困惑。第一个是:“风急天高猿啸哀”一句中,写“猿”的叫声为何用“啸”而不用“啼”?

(学生思考。)

生:用“啸”是为了表现“猿”叫声的悲哀,而用“啼”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师:古诗曰:“杜鹃啼血猿哀鸣。”用“啼”不是也能表现悲哀吗?

生:“啸”与“啼”虽然都能表现悲哀的意思,但是“啸”与“啼”表现出来的“悲”并不完全一样。

师:那么请你说说,“啸”表现出的是怎么样的“悲”呢?

(学生茫然。)

师:岳飞在《满江红》中用过“啸”,谁能背诵一下吗?

生: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师:很好。结合这句你能体验到“啸”中除了“悲”还表达了什么?

生:悲愤。

生:悲壮。

师:对,“啸”是“悲中有壮,悲中有愤”。既然我们揣摸出了这种情感,哪位同学把首联读一下?

生2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主动读,且读得很悲愤。)

师:读得很不错!从你的朗读中,我们已经听出了悲愤之情。你能说说为何要这样读吗?

生2:我感觉“啸”字应该重读,并且尽量拉长余韵,才能读出这种悲愤情感。

师:理解把握得很不错。可见,要把握诗句的情感,深入理解词语是关键。

三读:悲叹

师:我的第二个困惑是:情由景生。诗人首联写了六种景象,而第二联却只有两种景象,这对于情感抒发是不是有点舒缓、松弛?

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仅写到了落叶无边,还写到了落叶的声音;“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仅写到了江水的无穷无尽,还写到了长江的气势。我觉得这对情感的抒发并没有舒缓。

师:那么你说第二联和第一联相比,诗歌的意境是渐大还是渐小?

生:渐大。“无边”和“不尽”都体现出这一点。

师:对。那么谁能告诉我:这两句诗,诗人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茫然。)

师:试想,如果你是杜甫,面对“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你会感觉到什么?

生:自己的渺小。

生:生命的短暂。

师:是啊,这不正是感叹吗?那位同学能读出这种“悲叹”之情呢?

(几个学生试读。)

师:这一联有包容宇宙之意,既要读得气势开阔,将“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一气读出;又要读出悲叹之情,将“萧萧下”“滚滚来”读出余韵。请听――(教师范读)

生3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学生鼓掌)

四读:悲恨

师:我的第三个困惑是:有人说:“这首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气势宏大,而后两联之感叹自己的命运,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么开阔,这首诗前后境界并不吻合。”你们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生:表面上,诗人是在写自己。但“艰难苦恨”表达的是:世事的艰难,即诗人忧国忧民;“苦恨”自己历尽艰辛,却功业无成。

师:说得很好。杜甫并非仅仅为个人而愁,更是为国运而愁,为天下苍生而愁;诗人恨自己功业无成,报国无门,这种悲恨之情更体现了诗人把天地苍生尽埋心底的丰富而深厚的情感。由此可见,三四两联宏大境界有没有缩小?

生:没有。

师:那么谁能读出这种丰富而深厚的“悲恨”之情呢?

生4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读得低沉而浑厚。)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4:“悲”“常”“病”“独”重读,能加重悲苦情绪。

师:理解得很好。看来要想读出情感,重读一定要处理好。不过我觉得你把最后一联读得还不是很到位。

五读:悲咽

师:哪位同学再把最后一联读一遍?

生5读: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四字重读。)

师:那么“潦倒新停浊酒杯”怎么读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呢?

(学生有些茫然。)

师:诗人为什么要登高?

生:排遣愁绪。

师:大家说一般如何消愁?

生:喝酒。

师:诗人有没有喝酒?

生:没有。

师:怎么看出?

生:从“停”字可以看出。

师:诗人为什么酒杯已到唇边而又轻轻放下了?

生:因为他更添新愁。

师:对。诗人不但没有借酒消愁,反而增添了更多新愁。因为他欲罢不能啊!所以读最后一句时,应该读出悲咽之声。哪位同学再把最后一句读一遍?

(生6读,教师范读。)

六读:“荡气回肠”之悲

师:有人曾经评价:“这首诗是杜甫用一生血泪铸就的,沉郁悲凉,读后令人荡气回肠”。下面我们齐读这首诗,读出“荡气回肠”的感觉。

第8篇:长恨歌读后感范文

——读《闪着泪光的决定》后感

友谊,是一把万能的钥匙,能够把每个人的心房打开。这是我自从读了出自辫子姐姐郁雨君之手的《闪着泪光的决定》后的感悟。

《闪着泪光的决定》这本书的主人公周悟娜是一位性格内敛的女孩,她的长发盖住了她整张脸,同学们在私下都称她为怪物,没有人愿意和她当朋友。这时,图图成为了她的死党,并用友谊的伟大力量让悟娜从忧伤中走了出来。

我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明白友谊的力量有多么伟大。

在我刚读这本书时,我不喜欢主人公周悟娜。我认为她盛气凌人、飞扬跋扈。但是,当我读得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起劲时,我改变了对悟娜的看法。当我知道悟娜忧伤是因为找不到约定的大象哥哥时,我不禁对她敬佩起来了:在这么多年里,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大象哥哥的希望。这是多大的坚持啊。

图图和悟娜之间不是仇恨,不是怨恨,而是令人感动的友谊。图图觉得,第一次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做了一件好事——让悟娜从忧伤里走了出来。

如果说友谊是明亮的路灯,那么,不论你身在何处,它都会为你照亮路途。

如果说友谊是温暖的太阳,那么无论的是否悲伤,它都会让你愉快起来。

第9篇:长恨歌读后感范文

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就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用的手法,即我们平时讲的表达技巧。

赏析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妙处,考生应该掌握三个方面的知识。

关于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人们说法各异,但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诗歌常见表达技巧分为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三个层面。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1.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比、反复、拟人、夸张、反问、设问、对偶、用典、互文等。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古代诗歌运用最多的,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渲染、烘托、悬念、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相衬、景情理合一等。

诗歌最突出的特征是形象性和抒情性,诗歌总是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委婉含蓄地言说心中之志。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要紧紧抓住作品中景与情的关系。诗人写景状物,要运用多种描写技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还会运用多种修辞。古代诗歌在抒情的时候,除了直抒胸臆外,更多地运用间接抒情的手法。在表现诗歌情与景的时候,表达技巧才得以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把握情与景的关系,就抓住了鉴赏表达技巧的关键。

我们来看看下面两首诗歌,它们都是“言”思乡怀远之情,各自都把满腔情感表达得委婉深挚,但在如何“言”这一点上各有技巧。

漫书五首(其一) 司空图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这首七言绝句从前两句看,诗人将愿望与现状对比,求闲不得,为行役所苦,被迫离家。后两句写得委婉含蓄,情深意长。诗人离家远行,渐行渐远,逢人交谈,口音越来越不同,借“渐觉”这一心理刻画,恰当地反映这一变化情况。乡音越不同,身为客的自觉意识就越强烈,越发感到陌生孤独而思乡。“渐觉乡音异”,实际上是写离家渐远思乡之情渐浓。这时听到一声莺啼,恰似家乡山中鸟鸣,因而倍感亲切,潜在的思乡之情油然而兴,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浓烈的忧伤惆怅之情,于是转而怨恨莺声不该勾起自己的乡思。有悖常情的心理活动“恨莺声”,深刻细致地传达出诗人矛盾复杂的心态,看似无理的“恨”,实在情中。诗人恨鸟不改“乡音”,其实是恨自己有家难归,把听不到“乡音”之恨,移到不改“乡音”的鸟的身上,使所抒发的对故乡的殷切思念之情更深、更曲,读来更觉神奇。

下面这首诗歌却是另一种机巧,另一番韵味。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写作对象的七言绝句,以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是写月上中天时庭院的景色。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写院中的月色,只用了“地白”二字,就将读者带入清静悠远的意境中。“树栖鸦”暗示夜已经深了,周围一片寂静。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写,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夜深而人不寐,皓月当空,诗人在那里凝神遐思:人们应该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尽情享受这团圆的天伦之乐,但这秋夜的愁思究竟会落到哪户人家呢?作者由实而虚,不由凭景揣想。中秋之夜,人们会望月寄情,但是,每个家庭成员的离合聚散并不相同。明月之下,几家欢乐几家愁。普遍性的情绪,体现在个别人身上,而这个别人也包括诗人自己,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望月怀远之实向虚处拓展,情感表现得蕴藉深沉。

此诗先突出中秋夜深、夜静,然后以深夜不寐、望月怀人,烘托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怀念之情。景语引出情语,反过来又给景语增添感情,再加上一个情深意曲的结尾,诗歌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

因此,鉴赏表达技巧,不是简单地罗列名词术语,不是贴标签,而是结合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鉴赏过程。所有文学艺术都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一首诗歌来说,表达技巧只是形式层面的东西,它为诗歌形象、意境和思想情感服务。考生在品读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时候,必须将表达技巧放在服务于诗歌形象、意境和思想情感这个根本点上。有了这个基本前提,考生所赏析的表达技巧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鉴赏表达技巧是高考中古代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分析历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规律与考查形式,对积极备考是有帮助的。下面,我们来看看2010年高考安徽卷是如何对表达技巧进行考查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岁 暮① [唐]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