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雷锋精神观后感范文

雷锋精神观后感精选(九篇)

雷锋精神观后感

第1篇:雷锋精神观后感范文

近日,我们学校集体组织观看了影片《青春雷锋》,我对《青春雷锋》这部电影非常喜爱,其中的实力派影帝成泰鏊茉斓"张书记"形象我更为喜欢。《青春雷锋》以雷锋故事很好地阐述了雷锋先进事迹,讴歌了雷锋精神。这部电影,通过更多的历史事实,让我更深的了解了雷锋宝贵的精神。这部电影将激励我不断前进。以下是我对该部影片的观后感:

电影《青春雷锋》主题鲜明,基调昂扬,着力展现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成长经历,用生动的影像和鲜活的细节展示其"感恩社会、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银幕上的情节逗笑、温暖和感动。而主人公雷锋的成长,离不开"雷锋教父"张书记的谆谆教诲,两人情同父子的多场感情戏都深深印在了我的心中。

看了《青春雷锋》这部影片,我也才明白,雷锋不仅仅只是做好事,雷锋更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雷锋精神绝不仅仅是做好事不留名,雷锋精神有着非常全面和深刻的内涵,雷锋精神是我们这个社会最缺少的养分,雷锋他那灿烂的微笑在这个熙熙攘攘的时代依旧促动着我们的心灵,雷锋精神也一定会永远激励着我们。我的心得体会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为人民服务应该人人参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同志的价值观,在他短短的22年生命岁月里,他一直践行着这个价值观,尽管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丝毫无法掩饰他的伟大,他所做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构成了他的伟大,他将自己那些平凡的脚印,一个个清晰地刻在人们的心中,深深感动了几代中国人,甚至影响了无数的外国人。

二、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四化建设的旅程中,雷锋精神之花已在我们这一代身上重绽笑脸。让我们把雷锋这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财富流传后世,发扬光大,为祖国--这个五彩缤纷的百花园增添一分春色。

三、学雷锋要从当下做起。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实在在地做一件事,"觉悟"是人生最大的目标,而雷锋精神就是无我利他的正能量,就是做好人做好事的平常心。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传承仁爱之心,弘扬传统美德",从"一"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省每一度电;每天给人一个微笑,为别人做一件好事;每天克服一个缺点,取得一点进步,像雷锋学习,做一个新时代的活雷锋。

我们以后要做一个"活雷锋",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为国争光。

我们以后要先把今天的事干完,再干其他的事。

我们以后要做那种光荣的事,而不做那种行为丑陋的事。

第2篇:雷锋精神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雷锋精神;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86-03

众所周知,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固定词语与国家伦理的一部分。自1949年以来,中国官方纪念历史人物以及典范人物的规模与运动,从来没有一个人可以望其项背,即使是著名的孔子,也是在近年才开始由民间发起一些纪念活动。而部级的公共纪念雷锋的活动,却年年进行。几乎所有国家领导人都为他题过词,参观过他的纪念馆,甚至发表过向他学习的演讲,他的名字也不断地出现在小学的课本里,没有比这种传播与纪念更加深入人心了。大学生是时代的新生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大学生的成长成材,直接决定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高校教育中,一直要求大学生应当具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使命之中。无论对于当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是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实现人生理想,学习与发扬“雷锋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但在新时期下,多元文化纷呈,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已悄然发生许多变化,大学生看待雷锋精神的标准已经发生了改变。

一、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2008年左右,越来越多的“90后”走进了大学校园。对比“80后”,他们出生和成长在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社会结构转型最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迅猛、人们价值观最多样化的时期。一方面,他们思想活跃、独立自信、开拓进取、灵活务实、求知欲强、敢于挑战;另一方面,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从一出生起,就已经受到了各种文化的冲击,“理所应当”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对比“80后”,他们更多的呈现下列问题:

(一)以自我为中心,奉献精神少

“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都是在家庭的惯宠中长大,养成了自我的习惯与性格,集体观念不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具体表现为过多强调个人利益,缺乏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观念,所以,奉献精神较少。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有些还表现出了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他们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关注自身的前途和利益上,较少讲求奉献。

(二)物质主义至上,勤俭节约已不常见

不可否认,最近这10年正是中国物质大爆发的年代,“90后”的家庭经济条件比“80后”改善了太多。所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形成了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甚至超前消费等不良风气,节俭观念淡薄。

(三)社会条件发生变化,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

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故;见义勇为反被人讹的众多新闻;屡见不鲜的案件曝光,都给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带来了冲击。再加上一些学校的政策,把学雷锋活动与奖学金评定、与相关人员的职务职级晋升相关联,客观上出现了活动目的性的偏移。今天的“90后”大学生,面对的是比以往更多的物质刺激、文化冲击和激烈竞争。大学生“诚信缺失”、“精神滑坡”等字眼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所以,很多当代大学生认为雷锋是不真实的,他们不相信世界上会存在一个如此完美的人。有的人甚至认为,对于现代社会而言,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因为在现代社会中,雷锋精神无疑是个“傻子”,不符合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市场经济运作伦理。由此,学雷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轰轰烈烈的外在形式,人们可以敬重雷锋,可以因雷锋事迹而感动,但却大多不愿意真正去学习雷锋。

二、雷锋精神的实质

雷锋是一个优秀而普通,传统又现代,离大众并不遥远且十分可爱的人。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雷锋镇(原长沙县简家塘)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不满七岁就成了孤儿。解放后,他先后担任过儿童团大队长、公务员、通信员和拖拉机手,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红旗手和标兵。1960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先后担任战士、班长,多次获得嘉奖,被誉为“的好战士”。1961年6月,当选为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8月15日在辽宁抚顺市望花区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我们的雷锋》一书的作者陈广生、朱亚男称他是:“奔向光明的苦孩子、百折不挠的好学生、勤勉上进的公务员、以苦为乐的有志青年、战胜自我的新战士、为国分忧的普通一兵、忠心耿耿的共产党员、播种春天的校外辅导员、恪尽职守的优秀班长、名副其实的人民代表、谦虚为本的先进典型、越唱越响的生命之歌。”这个评价全面简练地概括了雷锋所有的身份与品质。2003年,在雷锋去世41年后,他被评为中国“20世纪十大文化偶像”之一。在文化偶像评语中这样写道:“雷锋精神曾经影响了一代人,他堪称共产主义新型人格的代表,也是中国人民整体形象的一个缩影。他所承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集体主义文化传统在新时期的发展。”2009年9月10日,雷锋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在雷锋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诸多的优良品质。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雷锋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立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正是这种精神和品格,使他始终保持着忠诚、热忱、积极的风格,发扬钉子精神,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艰苦奋斗,勤俭创业;无论在哪里都自觉地服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实现平凡人生与伟大人格的完美统一。

(一)热爱党、热爱祖国,主动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目标,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在其人生轨迹里,雷锋从来都是主动把握时代的方向,在新的机遇中寻找自己的最佳位置,尽可能的把握自己的命运,从不安于现状。从其入党这件事,我们可以窥知一二:雷锋参军前和入伍后写过两份“入党申请书”,在士兵当中,雷锋入党是最快的,快得打破了常规。一般说来,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是不能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的。入伍不到半年,雷锋就向连队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时的团政治处组织股长赵玉瑞回忆:1960年7月,团里要求各连申报当年党员发展计划,运输连党支部报了七名发展对象,其中只有雷锋是当年新兵,在全团一百多名的发展对象中,也只有雷锋一个是新兵。运输连支部提出提前发展雷锋入党的依据有三条:一、雷锋是新兵代表,在全团和新战士中是拔尖的;二、雷锋思想觉悟高,政治上比一般战士成熟;三、团党委已经确定他为全团“节约标兵”,他的模范事迹材料发到了各连党支部,并引起了很大反响。而团政委韩万金在审阅雷锋口述材料时也说过,雷锋是个好苗子,让连队支部重视他的入党问题,不要拘泥入伍时间长短,符合条件就可以发展。鉴于这些情况,政治处很快就派人到雷锋家乡调查他的家庭和社会关系等,确认了身世苦难以及社会关系单纯后,就将雷锋列入了1960年党员发展计划。

(二)好学上进,热爱生活,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雷锋从小就勤奋好学,见到新鲜的事物总想去尝试。他在读小学时,就喜欢手工制作一些东西;到县委机关工作还不到三个月,就加入共青团,且恳求领导将他插入望城县的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白天工作,晚上读书。雷锋对当时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很感兴趣,他可以全文背出,且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雷锋的性格外向奔放,单纯友善,乐观阳光,惹人喜爱。他天性活泼开朗,走路也时常连蹦带跳,这些性格和品质让大家都喜欢与他交往,觉得与他在一起很受感染,很愉快。在部队中,雷锋一开始并不顺利,但他能够发挥宽容待人的优良品质,迅速融入这个集体。由于雷锋喜欢学习著作,在班务会上经常直截了当地批评他人,渐渐得了个“马列主义者”的外号,一些战友说他爱出风头,做好事是专门给人看的,风言风语不少,遭到战友的挤兑。有时,轮到雷锋练习开车时,时常被派去搞卫生或去菜地除草,失去学习机会,导致驾驶技术不好。一个战友为雷锋鸣不平,问他为什么不提意见,雷锋回答说,搞卫生、拔草总要有人去做,别的同志多上车先学好,也对连队有好处,自己慢慢学还是赶得上的,不应该为此对班长有意见。宽广的胸襟,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提升了雷锋的幸福感,也使他获得了许多同龄人没有的、能够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三、当代大学生更应学习雷锋精神

雷锋的种种品质,并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褪色,因为,无论时空如何改变,那些影响人类向上向前发展的基本价值观是不会改变的。我们很欣慰的看到,雷锋已经离开我们半个世纪了,但我们一直在寻找自己心中的雷锋。在中国的今天,在高校大学生的中间,我们要做的,是更恰当的解读雷锋精神,用“普世价值观”教育与引导,把握雷锋精神的实质,使其在“90后”大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一)转变观念,让学雷锋植根心中,成为一种常态

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学雷锋活动的导向性,不断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努力把学习活动扩展到学生思想意识、政治素养、组织纪律观念、正确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作风培养中。雷锋是平凡的,学雷锋也是平凡的。雷锋精神无须仰望,贵在践行。学雷锋要防止走过场,走出“雷锋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的怪圈,要从学生的实际考虑,宣扬雷锋精神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宣扬伦理行为最高的境界,是道德最高原则,是宣扬至善,这也难怪有些同学提出雷锋精神是那样是高不可攀、可望不可及。其实,我们不妨从德行和利益作为切入点,正确地看待对功利的追求。或者说在现代市场经济下,肯定人对功利的追求,肯定在现代社会的德可以使人获得利益。一味强调大学生就应该无私利他,只会引起逆反心理。无私奉献,一心为公是可敬的品质,但德行和利益之间从来就不是对立的,决不是说有了德行就一定要损失利益。而且,在很大情况下,现代大学生对精神的奖励更看中,这种精神价值的功利取向可以善加培养和发展。

(二)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生动、形象、具体、感染力强等特点。可以通过学校制度规章、校园精神和校园物质环境等因素,营造雷锋真实、向上的形象。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与行为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雷锋精神从来都不是拒人千里之外的教条,而是通过每个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主流价值观,是可触可感、可学可做的,雷锋精神无须仰望,贵在践行。把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并不限时间与地点,让当代大学生们感知雷锋、感悟雷锋,也感知自己;致力于教育者对雷锋精神的认同和践行,以雷锋精神淳化师德,从而涵养学生心灵。高校学雷锋活动,重在实践、贵在坚持。要让学生体会到雷锋其实离我们很近,他的事迹很普通,关键在于“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青年学生只要坚持,必然会有所收获,意志品质养成和行为习惯的形成,都是由点滴积累开始的。注重平民性,从小事做起,贵在坚持,这样做工作,更有利于学雷锋活动的顺利展开。注重实践。雷锋“爱党爱国、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精神全然来自实践。要转变“要我学雷锋”为“我要学雷锋”。

说:“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雷锋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我们要做的,是准确把握雷锋精神的实质与内涵,让当代大学生了解真实的雷锋,学习、践行雷锋精神,使雷锋品质成为每一个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师永刚,刘琼雄.雷锋1940-1962[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2] 汪辛.雷锋纪事[M].出版社,1998.

[3] 王海明.新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8.

第3篇:雷锋精神观后感范文

3月份XXX公司组织各厂团员青年到海勃湾通用时代天亿国际 影城观看了十八大献礼影片《青春雷锋》,讲述了雷锋从小学毕业到牺牲的成长 经历, 是一部传记性质电影。 影片着力描写雷锋平凡的成长经历, 展现了雷锋“感 恩社会、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下班 后,西来峰煤化工公司的团员青年满怀热情的来到影院认真的观看了这部电影。 雷锋的事迹听说过,但是感受并不是很深刻,通过此次观看,才深深的体会 到雷锋精神是怎样感动每一位观众的,一幕幕的感人事迹频繁的打动着观众的 心, 团员青年用眼角的泪珠肯定了雷锋的感人事迹,雷锋的这种精神在我们团员 青年中充分的得到了宣传和学习。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米饭,你是否哺育了一个新生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以前的事。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侯,为自己碌碌无为而后悔,为小时曾虚度着美好的光阴而自卑。但又有很多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都那么富有爱心、同情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然而,我们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的冷漠,些不该变的东西也变了;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

而有些伟大的人却一直弘扬雷锋精神;老师,他们把自己的知识和道德力量都授给我们这帮莘莘学子们;工人们用自己的汗水描绘着祖国的蓝图;警察叔叔们用自己的青春和鲜血守护着人们的和平、安宁的生活;“白衣天使”们用自己温柔给了我们健康的身子,美好的生活空……

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雷锋的身影,他们学习雷锋精神,实践雷锋精神,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贡献。雷锋精神的伟大,并不是非常不可攀,平凡,但并非琐碎,神圣,但并不食人间烟火。当国家利易遭受到损害,“雷锋们”挻身而出;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雷锋们”倾力相助;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不能统一时,

“雷锋们”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你能说,雷锋们已经离开了我们吗?

第4篇:雷锋精神观后感范文

一、活动主题:

传承雷锋精神 创建和谐校园 爱心助你我他

二、活动意义与背景:

1,活动背景:20xx年3月5日,是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49年纪念日。每年的3月5日是雷锋日,而三月又是掀起学雷锋、做雷锋高潮的雷锋月。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至今他的感人事迹仍然口口相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然而,随着现今社会的发展,我们却发现,好人好事却越来越少,好人难做,好人难当的现象。曾经的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却在新世纪的今天遭到冷遇,人们渐渐变得冷漠,无情。诸如接连发生的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更给我们当代大学生以深刻思考。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个由开心麻花团队带来的小品《扶不扶》,将一直被社会热议的老人摔倒究竟扶不扶的话题搬上了舞台。其中小品最后的那句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就扶不起来了更是引发很多人的深思和共鸣。因此,在今年的20xx年3月份,xx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一系列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

2,活动意义:向在校大学生宣传雷锋精神,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好事、实事,为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自私对己,无私为人,以实际行动缅怀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通过此次活动,宣传本协会爱心互助的精神,使更多同学了解我们协会,向全校同学展示青年志愿者协会全体志愿者的精神面貌,是一次很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三,活动时间:20xx年3月

四,活动策划者及参与人员:青年志愿者协会全体志愿者成员

五,活动内容:

1,组织全体成员到各个宿舍前的自行车停放点,扶起倒地的自行车,并将自行车合理摆放在规定的区域,使停车位点变得整齐有序。

2,在校内举行雷锋精神我传承签名活动,以此来发扬雷锋精神。

3,和各班班长做好工作,在班级内部也播放有关雷锋月的视频,了解并宣传雷锋精神。观看离开雷锋的日子影片,写观后感及学习雷锋精神心得体会。

4,植树节许美好愿望献绿色爱心。在学校附近南山等地组织同学义务植树。为地球增添一份绿色,共同抗击雾霾。

5,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主题班会及交流会,各班班干部组织同学,在晚自习室组织开展我向雷锋学习主题班会。

六,活动流程:

1、海报宣传:由秘书部负责,并于活动前一天贴好

2、校广播宣传:与校广播、记者团联系,活动前、后宣传到位

3、活动过程中所需物品由财务部进行适量的采购

七、活动注意事项:

各人员之间的衔接工作要保持畅通,负责人确保活动人员通知到位。

八,活动预期效果:

学校各个学生、老师能够了解到雷锋事迹的相关事项,使人们更加的了解雷锋精神,不要让时间埋没了雷锋精神。

使人同学们想起那无私、关爱、理解和奉献的雷锋精神,再反思自己的人生意义,从而使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让同学们都记住并传承雷锋的语录: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拓展知识#

雷锋的影响: 自从1963年3月5日,曾为雷锋题词及发表号召,并把每年3月5日官方指定为学雷锋日,政府引领全中国掀起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雷锋的名字响遍全国,并在60至80年代间被塑造成为中国大陆的模范人物。雷锋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即共产主义人生观或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就是政治上紧跟共产党,工作中努力,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别人、勤俭节约。[3]

1990年代后,官方引导人们学雷锋的论调不再是忠于革命忠于党,而变成了学雷锋,做好事。有评论认为由于逐渐深入的社会反思浪潮,全中国学习雷锋精神热潮不再,以致一代小学生对雷锋的认知已经大不如前,印象模糊。

2008年起,中共一改过去每年3月5日由官方媒体号召学雷锋的惯例,没有在官方报刊上宣传学习雷锋。

第5篇:雷锋精神观后感范文

“纳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过程,纳入国际文化名城战略,纳入推动科学发展全局”,这是湖南社会各界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总指南。作为雷锋的故乡,中央领导要求湖南走在全国践行雷锋精神前列,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这既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教书育人的精神家园,湖南各级各类学校更应该走在全社会的前列,成为培育雷锋精神的一方沃土,传承雷锋精神的一块高地,践行雷锋精神的一根标杆。

拉近距离,是践行雷锋精神的首要前提

雷锋离开我们已经50年了,当今学雷锋,怎样让雷锋与当代中小学生,穿越时间藩蓠,拉近距离,是一个重要课题。

新华网友发起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当问及雷锋离自己是否遥远时,就有40%的学生认为雷锋很遥远,“是60年代人的偶像”,“只存在于学习活动和课本中”。

“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迁,价值观也随之有所改变,如今的孩子觉得雷锋较遥远,有陌生感,这是情有可原的,关键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如何引导,拉近这个距离。”平江县官渡中心小学马楷模老师说。

记者在随访调查中也发现,一些老师认为,雷锋与学生之间有隔膜,孩子们对雷锋的印象,停留在传媒中的一个个故事上,一句句雷锋语录上,难与自己的生活实际挂起钩来。

拉近雷锋与广大学生的距离,让孩子们穿越时空零距离感受雷锋精神的伟大,需要学校德育工作者创新模式,深入浅出,引导孩子们走进雷锋的生活。在这方面,曾为雷锋母校的望城区雷锋小学作出了表率。

“创设多种形式组织孩子们学习雷锋精神,是引导孩子们成为雷锋式好少年的必然前提。”雷锋小学校长刘丰华告诉记者,学校有在校生近1000人,他们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近1000名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厉行节约、吃苦耐劳、尊敬师长、知恩图报的雷锋式好少年。在这所学校,“雷锋”理所当然是热门词、主题词。广大师生唱雷锋歌曲,学校专门编印了一本《雷锋的歌》,收录各个时期传唱雷锋精神的歌曲20多首,还将《雷锋叔叔了不起》定为校歌,各班选择不同的有关雷锋的歌曲作为班歌,让校园通过歌声传唱雷锋精神。

走进这所学校,我们发现学校的文化建设也将“雷锋”融入其中,他们将雷锋图像和五角星设计成学校标识,应用到学校班牌、功能室标牌、宣传栏、校服、校徽、作业本、文件纸等各种载体上,并且开展评比雷锋星级中队活动。在学校新建的二期工程中,还设计了校园文化景观“雷锋亭”、“雷锋文化长廊”。

刘丰华说,读雷锋日记是学校师生一项重要活动,这是学校颇具特色的校本教材。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将雷锋日记编印成活页,左边是雷锋叔叔手写的日记原稿,右边是注音印刷版,作为学生识字、阅读课校本教材。中高年级则将活页背面印刷成日记格式,开展“续写雷锋日记”的常规活动。学校每月底还要开一次雷锋故事会,每年举行讲雷锋故事比赛。学校五年级以上的孩子都要通过“雷锋文化长廊”熟练地讲述有关雷锋的经典故事,学校大队部颁发“雷锋小讲解员”雏鹰奖章。小小讲解员和学校学雷锋展展示了学校多年来学习雷锋的成果,已成为雷锋纪念馆的补充内容。同时,学校在组织参观雷锋故里时,进行寻访雷锋亲友主题活动。

芙蓉区马王堆小学20个班的同学近日走进教室发现,一位头戴军帽、身着军装的叔叔形象屹立在板报墙上,只是有的是卡通形象,有的是在翻书,有的是手握钢枪。学校还通过图片、文字,介绍雷锋的精神和雷锋的一些故事,并将雷锋精神与学生们熟悉的绿丝带行动结合起来,进行宣传。

“雷锋不仅可敬,而且可学,孩子们都可以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雷锋的事迹不是可望不可即,而是人人都可为,大家都要学。但对于孩子们而言,雷锋生活的时代毕竟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雷锋叔叔’在他们的脑海中更多的是一个符号,一个名词,一段故事,如何让孩子们成为雷锋式好少年,是当下德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已在学校抓了10年德育的郴州市三完小副校长魏蔚深有感触地说,每年三月学校都要组织孩子们开展学雷锋活动,打扫街道,慰问孤寡老人,帮助残疾儿童等,已经成为常规动作。“但是,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做好身边每件小事,不让老师操心;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与伙伴们共同成长;在家里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让家长放心。我认为,这就是小孩子们践行雷锋精神的最好方式。”魏蔚说。

魏蔚表示,每年3月,中国大地都会掀起一股学雷锋活动的热潮。搞好这项活动,自然需要一定的形式。但过于看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结果却拖了学雷锋活动的后腿,让人们对学雷锋的意义产生了疑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学雷锋做好事在当今社会常常会遇到一些冷言冷语,遭到一些人的误解。

“其实,拉近雷锋与广大学生的距离体现在细微之处。雷锋就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他的光辉形象是由一件件小事折射出来的。我们引导孩子们从日常小事做起,如买票和等公交车时排队、果皮纸屑丢入垃圾桶、节约水电粮食……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琐屑小事,看起来毫不起眼,可这也是在弘扬雷锋精神。”湘南中学校团委书记肖丽娜这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活动常态化,是保证雷锋精神扎根孩子心中的法宝

湖南省委宣传部一位部领导前不久发表署名文章时曾动情地表述,作为雷锋家乡人,我们当竭尽全力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使湖南真正成为培育雷锋精神的一方沃土,传承雷锋精神的一块高地,践行雷锋精神的一根标杆。这是我们的荣耀,更是我们的责任。

形式主义的盛行让雷锋精神难以得到传播和传递,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学雷锋活动不能常态化的一个原因。东风浩荡,常态已至,如何实现活动的常态化,是确保雷锋精神扎根孩子心中的法宝。

“3月5日每个班级都会办以雷锋为主题的黑板报,班级也会组织学生到老人院帮老人洗衣服,洗头,聊天。过了3月,一些行动就坚持不下来了。而到高中,组织的‘学雷锋’活动就更少了。”刚大学毕业不久的24岁的刘萍,是株洲南方中学的一位普通语文教师,作为曾经学雷锋的学子,与现在指导孩子们学雷锋的班主任,她坦率地说,以前学校组织学雷锋活动大多集中在3月5日前后那段时间,其他时间组织的并不多。“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这种一阵热一阵冷的现象彻底改变过来,使学雷锋活动成为班队活动的一根红线。”

刘老师的心声代表了基层德育工作者的呼声。在3月1日上午举行的湖南省“百万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向全省教育系统发出倡议,要求各学校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创新方式,持之以恒,推动全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品牌化、常态化,努力成为践行雷锋精神的道德建设高地。

根据省教育厅的安排,今年学雷锋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常态化。记者从省高校工委宣传部拿到的实施方案上看到:3~12月,我省将以“身边的雷锋”为主线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开展“百万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各高校将以“学雷锋”为核心组织学生利用3月5日“学雷锋活动日”、3月“学雷锋活动月”及暑假、双休日等业余时间深入农村、社区基层开展社区服务、济困扶贫、公益劳动等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每名大学生至少应参加一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3~10月,将开展争创“雷锋号”示范单位、争当“雷锋式”先进个人的活动,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创建“雷锋号”示范学校、示范班级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学雷锋标兵”、“雷锋式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树立起人人“争当雷锋精神传人、弘扬社会文明新风”的良好氛围;11月,深入开展学雷锋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发现、总结、推广全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先进典型,交流经验,进一步推进全省学雷锋活动。

“常态性的活动,必然使全省青少年的学习成为一种行为自觉与精神自觉,有利于避免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湘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沙将深入举行千所学校百万学生续写雷锋日记活动,首先要重温《雷锋日记》,将其列入中小学必读的课外读物,组织学生背《雷锋日记》,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晨读、朗读比赛、情景剧表演等各种方式,引导同学们熟记《雷锋日记》中的经典段落。他说,续写《雷锋日记》是要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身边感人的人和事、参与道德实践的体会和感悟、对不良现象的批评与反思,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追求。同时,长沙还将开展“孝父母,知感恩,会节俭”“敬师长,读好书,做好人”“爱家园,讲文明,懂礼仪”等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以实际行动续写《雷锋日记》,践行雷锋精神。

“一阵风”的学雷锋活动,来得快也去得快。一个敬老院,在雷锋日里可以迎接十几拨学雷锋志愿队,但是一日过后又重归寂寞。形式大于内容,“任务”多于“志愿”的学雷锋活动,让雷锋精神仅仅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中。这种现象,今后将最大程度地得到改观。

我们来到雷锋小学时,深切感受到同学们争做雷锋传人、争当四好少年的浓浓氛围。学校专门成立了“雷锋号志愿者社团”,学生自愿报名,岗前培训,轮流上岗,让每一个孩子都投入到爱校护校活动中来。在家里,全体队员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形式的储蓄箱,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在社区,同学们开展“保护雷锋河、清洁新家园”活动,请来环保学院专家给孩子们分析水质,寻找污染源,同学们打捞垃圾,进社区、进企业宣传低碳环保,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弘扬雷锋精神……

在临武县香花岭完小,高年级的学生把雷锋精神的辩论赛作为主要的班团活动。“雷锋精神是不是过时了”“如何让学雷锋活动与时俱进”“看见老人跌倒了该不该扶”等话题是辩论赛最重要的内容。孩子们在激烈的辩论中认识到,尊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助人是雷锋精神的体现,看见老人跌倒了,我们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当然不是贸然行事,而是要通过询问情况,寻求大人帮助,拨打急救电话等方法来帮助他们。

在郴州市三完小,学校把学雷锋活动与常年坚持的“小绅士“、“小淑女”培养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孩子们的文明素养与礼仪习惯。学校还将学雷锋活动与经常开展的“小交警”、“小城管”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孩子们走向街道,走向社区,积极融入社会,当一名称职的、大公无私的、助人为乐的小交警、小城管,在“岗位”上争做一名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的雷锋式好少年。

榜样的引导力量,永远是无穷的

在此次全国性的学雷锋活动中,媒体的报道不仅把焦点放在雷锋所做的好事上,还努力向人们还原一个真实的、人情化的雷锋。一个和如今年轻人一样,爱美,追求潮流,有自己的初恋的雷锋……

有评论称,以平常心重读50年前的雷锋,一个纯真善良的普通年轻人身上所展现的见义勇为、节约行善,是一种历久弥新的价值,而这些在社会转型、风气浮躁、道德失范的今天,更显珍贵也更需学习,真实的雷锋形象更可亲可近,这样的雷锋精神才可学可为。

“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当今时代呼唤雷锋精神。”在“百万大学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上,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对现场2000多名大学学子语重心长地指出,青年大学生一直是践行雷锋精神的生力军,在湖南青年大学生群体里,践行雷锋精神的鲜活典型不断涌现,蒋小波、吴立强、李进、何平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事实证明,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实践证明,积极投身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是青年学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值得长期坚持和大力发扬。”梅克保现场深情寄语: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湖南广大大学学子要以共同的誓言和实际行动,发扬光大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奉献、友爱、互动、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火热的实践中,谱写壮美的青春之歌。

实践证明,湖南学子当中,并不缺少雷锋式的好青年。他们,也正成为新时期广大湖湘学子心目中鲜活的时代榜样。

“2012年春节期间,湖南科技大学吴立强、李进两位同学,在大学生活中的最后一个假期,毅然放弃回家团聚的机会,深入云贵两省的偏远山区,利用自身特长,免费为贫困家庭拍摄全家福,并尽己所能救助了一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在一个个‘小善传递大爱’的举动中,他们将实现自身价值与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统一起来,在深入实践过程中磨砺高尚品格,在奉献爱心过程中增强责任意识,在服务社会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在追求梦想过程中践行知行合一,绽放出绚丽多彩的青想。”知晓吴立强、李进两位大学生不辞辛劳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后,副省长李友志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6篇:雷锋精神观后感范文

一、加强学习,更新师生观念

要培育学生的价值观,首先要让教师更新育人观念。老师们采用了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德育教育教学理论、雷锋精神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通过学习,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雷锋精神的实践价值有全面深刻的认识,理清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通过读雷锋的故事,看雷锋的电影,唱雷锋的歌等形式,让学生多方面了解雷锋的生平与感人事迹,知道雷锋精神并没有过时,新时代中同样需要雷锋精神。通过寻找身边的活雷锋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美,感受雷锋精神就在身边,并让榜样来引导学生的行为。同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把价值观中“文明、和谐、爱国、诚信、友善”与雷锋精神结合起来融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观念和精神成为可观、可感的一件件具体事例,再通过对事例的学习与宣传培育来强化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硬件配套,营造研究氛围

为营造与课题研究相适应的氛围,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了一系列的硬件建设。一进校门便可看到一座高高的雷锋像,它像精神图腾一样牢牢地刻于每一位师生心目中。在雷锋像周围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和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内涵,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为一体。

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特殊的地形,把上山的梯级打造成“成长阶梯”,阶梯中间铺以汉白玉浮雕,上面雕刻着“与美同行”“与雷锋精神同行”,在梯级的两侧分别有四座仿铜浮雕,分别寓意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我们还将充分利用每班教室的外墙,打造成展示学生作品的“美德廊”,让学生的美德转化为一次又一次可观可感的行动和一幅又一幅的作品。同时各班的班牌设计、班务日志的设计都体现着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元素,务求让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花一画都肩负起育人的功能。

三、软件推动,提升研究效果

(一)制度建O

我们在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提炼出“致美”文化,并形成了“雷锋班级评选制度”“致美教师评选制度”“致美班主任评选制度”“致美学生评选制度”。制度的执行要求严格到位,并落实评比考核和奖惩,务求通过制度来规范和指引师生日常行为。我们要求教师以雷锋为榜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标杆,爱国爱岗,博学内敛,具备美的气质,使用美的语言,要真正做到“以美育人”。要求学生“与雷锋精神通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行,与美同行”,成为“德美、智美、体美”新一代小公民。

(二)活动强化

我们以“学习雷锋”作为切入点,开展多种活动。

1. “开卷有益”读书活动。学校为每一个班级开辟了图书角,鼓励学生从家里带书本回来跟同学交流分享,每个年级每一周都开设阅读课,由老师带学生走进图书馆进行大量的阅读。学校还定期举行阅读考级活动,读书分享活动,读书征文活动等等。

第7篇:雷锋精神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雷锋精神;伦理价值;实践模式;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289-02

一、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意义

雷锋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他是一代新人的杰出代表,在其言论和行为基础上提炼出来的“雷锋精神”经过半个世纪的洗礼,历久弥新。雷锋精神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着中华文化对真善美的倡导和追求,是党和国家、人民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国公民的思想武器和指导人生修养、工作态度、事业追求的行动指南,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的道德需要,又是人们精神追求、人格提升的价值需要,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其基本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定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高尚风格;干一行、 爱一行、钻一行的优秀品质;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钉子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1]。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高校学生工作的成效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深入改革,现实社会矛盾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条件的制约,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趋多元化和复杂化。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宗旨相一致。所以通过发掘雷锋精神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的伦理价值,深刻领悟其实质特征,明确高校学生工作弘扬雷锋精神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结合时展的特点,与时俱进,改进方法,通过行之有效的实践模式把雷锋精神渗透并内化到高校学生工作中去,让雷锋精神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可学可用、能学能用、活学活用的德育资源,使雷锋精神的伦理价值在当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真正得到实践。这也是当代高校学生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雷锋精神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伦理价值

(一)雷锋精神的目的伦理与高校学生的理想教育

目的一般指的是人所追求的目标或者想达到的境地,始终贯穿于实践过程,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雷锋感人肺腑的实践过程追求的是对人、对物的仁爱之心,以期达到慈善和博爱的境界,最终实现理想人格。雷锋精神的目的伦理具有一种博施于天下宇宙苍生的广阔视野和胸襟,所表现出的也正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目的而奋斗的精神,雷锋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秉着正确坚定的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对今天高校学生的理想教育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理想教育事关高校学生的思想灵魂,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核心。因此,在当前社会急剧转型期各种思潮泛滥,青年大学生易受震荡影响的形势下,更需通过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引导高校青年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何种困难和矛盾,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指导大学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用理想信念之灯为大学生导航,做到理论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政治信念与价值观念教育相结合[2]。

(二)雷锋精神的行为伦理与高校学生的养成教育

社会学上所指的行为一般指的是人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人类通过持续的学习模仿、接受教育和社会交往的过程,并通过内心自我调节,逐步理解到必须使行为符合一定准则,行事得到社会承认,符合道德规范,具有社会价值。雷锋精神的行为伦理是非明、良莠识、善恶辨、荣辱知、德行修、心志定,道德完全内化,具有终极关怀的特征,这对促进当今高校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养成教育是高校学生道德素质的生长点,它能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主体人格。雷锋正是在经过丰富的社会生活历练后逐渐融汇升华,使道德成为自身直觉意识和自然习惯后,最终成为一个内外兼修、品行高尚之人。养成教育是由“自在”到“自为”的过程性教育,实践性和实效性强,可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其内容不仅包括雷锋精神倡导的爱国爱党、尊敬师长、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礼让谦虚、勤俭节约,而且包括其践行的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公平竞争、锐意创新、自强自尊、包容个性、倡导环保等内容,从而建立起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科学实用养成教育立体网络。

(三)雷锋精神的慎独伦理与高校学生的自律教育

“慎独”就是谨慎独处,即在离群闲居独处时,特别要谨慎检点自身言行,自觉遵循道德要求。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不图名利,无声无息为社会、为他人做了大量好事,且从不留名,体现了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怀。他无论何时何地都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舍小私而求大公,为人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正派诚实,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独立分辨和识别能力强,是一个内心诚实、信念坚定、品德高尚的人。雷锋同志用无数平凡的善举诠释了其慎独伦理精神丰富的意蕴和内涵,在广大老百姓心中树立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这对加强当今高校学生的自律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自律品质就是指个体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3]。这要求在对高校学生进行自律教育时必须让他们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复杂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各种挑战,在认同和内化社会共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自主、自觉、自动地限制和约束自己,明确责任和确定目标,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加强自律行为训练。

(四)雷锋精神的利他伦理与高校学生的合作教育

雷锋同志以帮助他人为乐趣, 将人之困难当作己之困难,做好事不留名, 走到哪就把温暖带到哪,使“雷锋精神”具有强大感召力,得到民众赞扬并广泛流传。雷锋同志出于自觉自愿,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且不图回报的助人为乐行为充分体现了利他伦理精神。如果只有“自利”而没有“利他”,人便绝无幸福感。雷锋同志的利他伦理不仅仅追求的是人、家庭、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而且是一种典型的追求合作的思想,只有合作才能求发展,这对加强当今高校学生的合作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雷锋精神的利他伦理正契合了合作教育的主题,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合作教育能提高其合作交往能力、改善其人际关系、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高校青年学生团队合作对于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成才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应加强团队精神内涵的探研,以创业和就业为导向,开展多样化集体活动,以全面提升其团队合作意识与市场综合竞争能力。

三、雷锋精神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实践模式探讨

(一)坚持个体内化和外树典型相统一的模式

践行雷锋精神必须内外结合,内化其心与外学榜样,这才能使雷锋精神发扬光大、深入持久。因此,高校要积极推进学生由自发学习雷锋精神向自觉实践雷锋精神转化,把雷锋精神真正内化为个人的精神追求并当作一种人生价值去努力实践。

(二)坚持思想引领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模式

践行雷锋精神必须坚持思想引领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一方面开展对学生既有理论高度又生动活泼的雷锋精神引领工作,重点塑造学生的人格,努力培养学生做人准则与做事能力,使其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培养他们的仁慈友爱之心、拼搏奉献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等传统民族美德。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锻炼,让雷锋神精神进课堂、进公寓、进社区,如通过组织学习雷锋精神研讨会、听取讲座、主题党团日活动,举办公寓文化节、共建文明寝室、绿色环保公寓活动,服务社区活动,在学雷锋实践活动中牢固树立群众路线意识,寓教于乐,丰富青年学生精神生活,促进其道德提升,帮助其健康成长。

(三)坚持把雷锋精神融入中华传统美德核心价值观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的模式

雷锋精神融入了中华传统美德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思想道德资源。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义,既是对它的生动诠释,又为践行它提供了光辉典范。因此当前要把雷锋精神融入中华传统美德核心价值观与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交融变动加剧,结构深刻调整变化,道德失范、信任危机等痼疾让人发出“道德之问”的当下,雷锋精神理所当然成为历史的召唤。

(四)坚持推广志愿服务与加强评估考核相结合的模式

志愿服务活动的宗旨、精神、内容、原则和学雷锋活动一脉相传,它是学雷锋活动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存力量和巨大的活动空间、具有有效的运作机制和广泛的国际基础[4]。可通过高校的倡导和支持,青年学生志愿服务团体机构的组织运作、招募管理,让各色“活雷锋”都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展示其良好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展示带有“雷锋精神”特质的中国志愿服务精神。还应加强评估考核,建立践行雷锋精神测评机制,自评和互评相补充,查找不足,推陈出新,使雷锋精神内涵更丰富、载体更新颖,同时自我总结反省,让雷锋精神真正内化为立身处世准则。

总之,雷锋精神是人类共同的需要和一种美好的精神、情感和品质,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践行雷锋精神要把民族性、时代性和普世性整合起来。通过发掘雷锋精神在当代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伦理价值,并探究其实践模式,为的就是面对新形势,占领学生工作践行雷锋精神的制高点,准确把握政治方向,促进高校学生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和高校学生工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银校.学习雷锋弘扬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3-03-04.

[2]骆郁廷.用理想信念之灯为大学生导航[N].中国教育报.2005-02-04.

第8篇:雷锋精神观后感范文

在道德上完美无缺的雷锋给瞻仰他的中国人留下无限的思考。在今天重提雷锋,如同重提遥远的60年代,有大片的红色,也有大段的激情;我们今天梳理不同年代人学雷锋的故事,不仅仅是带着怀旧气质看一个遥远的背影,而是追寻我们想象中的时代精神。

每个年代,人们都曾寻找自己心中的雷锋,并且无限靠近过自己心中的雷锋。

40后:雷锋精神是一面旗帜

1963年,做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时,郭寅详还在山西大学政治系读书。当时,全国广泛开展了学雷锋活动。校园里,同学们开生活会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向党交心,狠斗头脑中的“私”字,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时过境迁,或许如今的年轻人很难理解当时的情景。但在郭寅详看来,“这一课上得非常及时、非常重要,它使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青年学子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一年后,郭寅详被分配到山西日报社工作。每年到3月5日学习雷锋纪念日前后,山西日报都要进行集中主体的大的战役性报道,选取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大版面、大分量、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并组织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各界群众围绕典型事迹谈感受、找差距、思改进,把大家的体会整版整版地发表出来。有一年的报道给郭寅详留下的印象最深,那是1981年7月9日,他已升任山西日笳治部副主任。当年,山西日报向社会推出了一个重大学雷锋典型――现役军人李俊甲。“一个把干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看得比什么都高,为群众做了许多实实在在好事的好干部。”报道发出的同时,郭寅详还以山西日报评论员的名义配发了评论。随后,读者纷纷给编辑部写信,称这个典型刊发得很及时很必要,李俊甲是雷锋式的好干部,是“活着的雷锋”。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又一次涌现。

作为与雷锋同时代的人,雷锋精神伴随着郭寅详的升学就业、工作生活,成为激励他成长的精神动力。“不管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不管历经多少困难风雨,雷锋我没有忘,雷锋精神我没有忘,学习雷锋从我做起我没有忘。”郭寅详说。

在郭寅详的人生历程中,宣传报道雷锋精神与对照雷锋精神学习提高是相辅相成的。从始至终,他都把雷锋当成自己人生的参照。“雷锋精神是一把金钥匙,能够打开我心头的锈锁。雷锋精神是一面旗帜,引领我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雷锋精神是一面镜子,能让我明心正己。”不管工作还是退休,郭寅详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之时荣誉不断,即便退休后他还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就在2012年6月,山西日报连续推出了《真善美 永恒的主题――“时代呼唤什么样的典型”思索》,作为一以贯之关注典型报道的前副总编,郭寅详对于媒体宣传典型给出了建议。他说,思考这个问题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党报面临的课题,也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话题。一个民族需要有自己的道德标杆,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锲而不舍的倡导和培养。为此,党报应该有所作为。主流媒体应该从浮躁、偏见、郁闷中走出来,高举真理的旗帜,为人民讴歌,为时代呐喊。要从“小人物”入手,紧扣时代精神,抓住震撼人心的事迹大书特写。郭寅详认为,那些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典型,一定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他们是时代的领跑者,“比如我们山西的党素珍、孟佩杰,他们就像天上的群星一样闪烁着光芒。这样的人和雷锋一样……是我们的中坚和主流,理应受到大家的尊重”。

历史发展到今天,雷锋精神还要不要发扬和提倡,“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郭寅详斩钉截铁,“学习雷锋好榜样,已经成为民族共识,成为趋势潮流,就像滚滚向东的长江黄河,谁也挡不住。”

50后:雷锋题材的电影永不过时

在50后中,谈起雷锋精神,雷献禾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

1996年底,为了迎接1997年3月5日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34周年,导演雷献禾用40天时间赶拍出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

次年,这部电影在全国公映,当时万人空巷,火爆异常,很多学校都组织学生们观看,小到五六岁的儿童,大到二十几岁的大学生。如今,20年过去了,然而一提起《离开雷锋的日子》,大家仍记忆深刻。

生于1955年的雷献禾祖籍湖南,他的老家距离雷锋的家乡望城县仅80公里,又都是雷姓家族的人,小时候常听长辈说雷姓里出的英雄少,为此他耿耿于怀。当时终于有机会拍雷锋的电影,他觉得机会来了,义不容辞。但没想到正要启动筹备工作时,医院查出他肝上有一个血瘤,同时感冒袭身,他躺在床上心急如焚。但这个题材,他太喜欢了,因为当时有关雷锋题材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但都是从正面记录雷锋,而《离开雷锋的日子》反映的则是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坚持30几年默默无闻学雷锋的事迹。雷献禾坦陈,从这个角度反映雷锋的题材还是第一次碰到。当时的雷献禾每天都在打点滴,持续了近一个月,但北京方面已经在筹备电影的拍摄,于是,雷献禾毅然拔掉了手背上的针头赶赴北京全力筹拍这部电影。

根据雷锋战友乔安山的回忆,影片讲述了分别发生在上个世纪四个年代里的四个故事:60年代雷锋意外牺牲,他的战友和领导都十分悲痛,无意酿成事故的乔安山自责不已;70年代,乔安山反对搞特权,并搭救孕妇,受到上级领导赞赏;80年代,乔安山在路旁救了一名被车撞伤的老人,却被老人一家冤枉成肇事者要求赔偿,尽管最后事实得到澄清,此事却令乔安山伤心不已;90年代,乔安山跑长途路遇故障,却无人愿意帮忙,正当他痛心于“难道社会真不需要雷锋精神了吗”,却出现一批志愿者相助,又让他感到雷锋精神并没有消逝。

从最初人民朴实单纯的思想感情,到经济发展后雷锋精神受到严重冲击,整部影片结合了各个时展的特点来勾勒雷锋精神的存在状况,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雷锋精神新的内涵。雷献禾说:“雷锋精神对我们这一代、我们的下一代都产生了很直接的影响,直到现在也是一种道德规范。能拍这部戏让我觉得很荣幸,同时觉得压力很大。我们不想让这部作品成为应景之作,而是真正打动人心。”

《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据雷献禾介绍,他们随着影片的宣传和放映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四川、新疆等地,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是热情的观众,就连在广东这样受港产影片影响较大的地方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许多人表示“这部片子非常令人感动”,它让许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金钱、物质所迷惑的人们找到了精神的支点。

“一部电影,反映了四个年代里的雷锋精神。”如今,已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导演的雷献禾在回忆起这部曾经感动过大江南北的电影时如是说。他还表示,我国应该拍摄一部《雷锋全传》,立体全景式地展示雷锋同志短暂而伟大的一生,让这位共产主义战士的银幕和荧屏形象更加饱满,更富时代感。如果条件允许,他将主动担起这个任务。《雷锋全传》的设计构思是雷献禾在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站在更高层面上、更全局化的创作畅想。雷献禾认为,雷锋题材的电影永远都不会过时。

“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越是经济发展,人们的精神越是需要回归,这是百姓心理上的需求,从这个角度说,雷锋精神会永远传承下去。”雷献禾表示,每个时代的特点不一样,艺术家只有找到符合这个时代特点的切入点才能引起民众的共鸣。

60后:那个时代人人都是活雷锋

在1960年代,有三个普通人给中国留下深刻印象――雷锋、王进喜、陈永贵,算是代表了工、农、兵,雷锋排在第一。1963年,雷锋去世的次年,著名诗人贺敬之的《雷锋之歌》在中国广为传颂,他用最猛烈、坦率、鲜嫩的诗句写道:“看,站起来/你一个雷锋/我们跟上去/十个雷锋/百个雷锋/千个雷锋!……/升起来/你一座高峰/我们跟上去:十座高峰,百座高峰,千座高峰――/千条山脉呵,万道长城!……”

胡跃云出生于1967年,彼时距离“的好战士”雷锋去世已有5年。1976年,胡跃云上小学二年级,那年10月,被粉碎,人们的精神家园百废待兴。次年,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响彻全中国。随后,全国上下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学雷锋热潮,《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雷锋日记》,雷锋的形象和精神以歌曲、电影、日记的形式演绎和传唱着。

胡跃云说,当时年仅10岁的他,对于雷锋精神的认知很粗浅,只知道“他是个当兵的,做了很多好事”。不过,他至今仍记得那个年代和雷锋相关的往事……“那时候的人真好啊,可以说,人人都是活着的‘雷锋’”。在向记者追述往事时,这个腼腆的汉子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专属他的那个60年代的记忆里。

在胡跃云那个年代,没有电视、收音机,关于雷锋的故事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语文老师经常给他们讲雷锋的故事,念雷锋日记。胡跃云印象最深的是华三小学(现在的八十三中)教室里的雷锋画像。那个时候家家户户墙上都挂领袖肖像,胡跃云教室的正前方也挂着。而在正对前方的后墙,以及四周的墙壁上全是雷锋的画像,有雷锋带着黑色棉帽、穿一身军装的、有扛枪的、有倚着汽车看书的。

电影《雷锋》于1964年公映,而胡跃云看到的时候大约是小学五年级。“可以说,我和身边的同学对雷锋真正直观的认知就是来自这部电影。”胡跃云清楚地记得,当时全校组织同学们到霞光电影院(现在的北国先天下)看《雷锋》,他们排着队,一路从学校走到电影院,“心里兴奋啊,终于要看到‘活’的雷锋了!”时至今日,电影的部分情景还留在胡跃云的脑海中:看到地主用柴刀在雷锋的胳膊上砍了三刀时,他和同学们都恨得牙痒痒;雷锋请了病假去看病,路上跑去给人拉砖,活儿干完了,发现手里的假条,才想起看病的事,让他和同学们无比感动……

“回去之后,我还写了日记。”几十年过去,日记的内容胡跃云已经记不太清了,“应该是描述剧情,以及抒发感情之类的。”在当时,胡跃云最大的感受是觉得雷锋做的好事真多,“帮助别人的事,好像他随时随地,顺手就做了”。胡跃云心里面觉得,自己要是积极点,主动点,也可以做到,贵在坚持。冬天储存大白菜,自己家买完,遇到谁需要帮忙,胡跃云推着车子就去了。邻居家每月买粮食、买煤,碰到他,叫一声“老四,帮帮忙”,他扔下书包就跑过去了……“真的没有多想。”胡跃云坦率地说:“我们那些孩子都很天真,很纯粹。”

在胡跃云的印象中,每逢3月5日,各个单位都会组织一些活动,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帮助困难群众,等等。胡跃云说,学习雷锋可以在特定的日子,但雷锋精神的传承却要靠日常所为。那个年代的人们,更多的是把这种精神内化、吸收了,并转化成了自觉的行动。“大家嘴里不提雷锋,心里也不觉得这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只是举手之劳,分内之事。”

作为石家庄市出租车学雷锋爱心车队中的一员,胡跃云多次参加义务活动,无偿奉献,俨然已经成了车队的移动名片。他用自己的切身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的传承,“能帮就帮点,算是一个普通人朴素的想法吧”。

如今,会背诵贺敬之诗歌的一代人已经五六十岁。历史变换了新的背景,但我们从千万个胡跃云的身上看到,雷锋的人格和身上明亮的部分在不同年代进行着变化,却从未褪色。

70后:网络时代,雷锋精神的传递

2011年的3月3日,一个名叫“永远的雷锋鞍山孙凯”的微博出现在新浪网上。这是博主孙凯在网络当中设立的第三个雷锋资料收藏爱好者交流平台,此外,他还开设了一家雷锋藏品淘宝店铺和一个与微博同名的博客。

出生于上世o70年代的孙凯总说,自己与雷锋有缘。

2000年,大学毕业的孙凯参军入伍,到铁岭服役。孙凯去了雷锋生前所在连队,接触到很多雷锋生前战友和见过雷锋的人。“全国第一个唱雷锋的朱光斗,第一个演雷锋的张玉敏,《雷锋故事》作者、第一个写雷锋的陈广生,还有我们都熟悉的乔安山、张峻,都给我讲过他们记忆里的雷锋。”这让孙凯印象中的雷锋,从一个“高大全”的英雄变成了一个爱唱爱跳、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

三年后,在铁岭当地学校担任义务辅导员的孙凯办起了一个小报,名叫《永远的雷锋》。他想把自己了解到的雷锋,介绍给学生和更多的人。

小报上一多半文章都是孙凯自己采写的。编辑、校对、排版,几乎办报所有流程都是他一个人做。他是部队第一个买笔记本电脑和掌上扫描仪的人。那台二手笔记本是他2001年花了四五千块钱从沈阳三好街买的。

2004年在抚顺,孙凯在雷锋藏品展上遇到了两个外国参观者,其中一个叫莎菲特的美国人在他就读过的大学里做外教。莎菲特在他的一件藏品上签了名,并写下“向雷锋学习”几个字。莎菲特说,雷锋很伟大,不仅中国人应该学雷锋,全世界都应该学雷锋。“雷锋不只是中国人的,也是世界的”,这让孙凯既感动又震撼,同时也让他对雷锋的认识又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同年,孙凯获得了学雷锋银质奖章,荣立二等功。在表彰大会上,是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给他戴的奖章。这让他感觉很光荣,但压力也更大了,“得把这份报纸办得更好才行”。

虽然这份小报每年只出两期左右,但却成了一条纽带,让孙凯和全国很多收藏雷锋资料的场馆、雷锋小学、收藏者建立起联系。孙凯不仅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开始放宽视野,四处收集以雷锋为主题的扑克、磁卡、书签、门券、火花、书籍、报刊杂志等。现在,孙凯的藏品装满三个大纸箱,其中包括很多珍品,比如1963年3月5日出版的刊有关于学习雷锋题词的《人民日报》、国内出版套数极低的雷锋主题绘画以及学习雷锋宣传画等。

在孙凯认识的雷锋资料收藏者中,大部分人都已年过五旬,不会发短信,也不懂上网。要收集或交换一件藏品,他们往往要打好几通长途电话,或者千里迢迢赶到目的地与对方见面交流。而孙凯却是一个超前的人。

2007年,他在淘宝上建起了自己的店铺,把藏品照片全部放到网上,图文并茂。他说:“现在快递多发达呀,在网上跟别人交换一件藏品,不到一个礼拜就收到了。”辽阳市少儿图书馆的馆长在上网时看到了他的淘宝店铺,还向他发出了去辽阳办展览的邀请。

“与时俱进学雷锋,立足岗位做雷锋”是孙凯最喜欢的一句话。孙凯还在新浪网开通了博客。他不仅把雷锋资料图片到网上,还把自己这些年来对学习雷锋、收藏雷锋资料的经历、感悟、心得写出来,与所有网友分享、交流。他说:“雷锋的事迹和藏品是有限的,但是关于雷锋精神的话题是无限的。”

80后:更有信心坚定地走雷锋的路

张艺冬是谁?很多人不知道。

2014年的3月3日,这个名字在网上被很多人知晓,因为他把自己整容成了“雷锋脸”,身穿军装,并宣称要将名字也改成“雷锋”。

手术进行一次过后,张艺冬“整体感觉脸圆润了一些”,“以前我很瘦,脸上全是骨头”,但他没想到这件事“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小时候家里很苦,吃不上饭,“如果没有那么多‘活雷锋’,我们早就饿死了”。为此,这个颇受争议的80后公益人士选择整成雷锋脸,“我整容成雷锋的样子,是我的自由,是我崇拜的偶像,整成他那样有什么错?”

在张艺冬看来,爱美是每个人的权利,他认为雷锋是美的、是帅的。可是雷锋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了。他想通过整容的方式告诉世人,可以用手术去整一整外形,但一个人的心要坏了,怎么整?整不了,所以最重要的是内在。

在百科词条上输入张艺冬的名字,会看到他有个别名,叫做“雷锋哥”。

张艺冬是安徽人,2010年,他的前女友被查出患尿毒症,他卖掉酒吧之后四处奔走联系爱心救助,最终女友还是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2012年,他背着安徽瘫痪学子进京求医,为其治病。2013年,他带着身患舞蹈病的流赶赴广州求医,获得社会广泛关注,被中国文明网誉为“为生命奇迹奔走的最美‘80后’”,国内媒体称其为“活雷锋”。

张艺冬整容成雷锋是免费的,几家医院了解到他的想法后,抢着帮他做。“我觉得这就是好人好事。”张艺冬认为,这是医院对他的认可,也是对公益的认可。他说自己没有拿别人一分钱,而且医院还要拿出专项资金创立张艺冬爱心基金,救助烧伤需要整容的人。

整容之后,张艺冬最大的改变是从内到外更加自信、年轻。雷锋是娃娃脸,整成雷锋的样子,让他精力充沛,更有信心坚定地走雷锋的路。

这些年来,救助过多少人,张艺冬记不清了,但他说,十几年来,他投入公益的钱“不低于100万”。这对于出身穷苦的张艺冬来说,不是个小数。张艺冬说,自己这些年来一直创业,“什么苦都能吃”。他开宾馆时,有流浪汉、找工作的贫困大学生和到城里看病的农村人等最多有十多人免费住宿。

多年的公益实践,让张艺冬更加认清了自己的慈善理念。他说,慈善是雪中送炭,不是锦上添花,什么人该救,什么人不该救助,一定要分清。一切凌驾于生命之上的都是错误的,救人救命,命最重要,不尊重生命的人谈何公益。

“当年我得胯关节骨骨瘤癌症时,十个医生都说一割就死,要是这样想,我还能活到今天吗,所以今天的这些事都是延续了救我的人的精神。”张艺冬说。

面对整容之后的争议,张艺冬说并不介意别人说他炒作,“如果因为炒作能让等待救助的人得到救助,全中国人都炒作,我觉得是好事”。他说自己宁愿做一个高调的好人,也不做一个低调的看客。他要一如既往地沿着雷锋精神的道路向前,在有生之年,尽最大努力让自己身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感觉到这个社会是有爱的,是有温暖的。

在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看来,“80后”是视时尚为生命的一代人,他们把F代化的很多特点都视为一种时尚,而当“学雷锋”的内涵被他们真正了解、让他们敬佩,他们就会将其作为一种“潮流”。

90后:将雷锋精神渗透到“凡人善举”中

尽管冯燕1992年出生时,雷锋已去世30年,但她对其并不陌生。提起雷锋,冯燕的第一反应就是“热心助人”。她回忆上学期间,每到“学雷锋日”都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去帮助老人,还会打扫公共卫生”。

“助人”恰是冯燕现在的工作内容。北京西站值班站长服务台位于站厅醒目处,冯燕的职责是解决旅客提出的问题。“能多做的就多做一点,多一句安全提示就减少一个事故。”冯燕说。

服务台旁是专为老幼病弱旅客开设的爱心候车室,工作人员武琦还不满20岁,已能老练地帮助旅客。武琦对雷锋的印象始于小学绘制宣传板报,如今以“扶老携幼”为己任的她笑称“每天都在学雷锋”。

武琦说,在用轮椅送腿脚不方便人士进站之前,她会陪在左右,以便“让旅客安心”。旅客回赠的那句“好人一生平安”曾让她流下眼泪。“旅客们高兴,我们就特别开心。”武琦说。

冯燕的业余爱好是与朋友逛街、看电影,武琦喜欢用精致的眼影和耳钉妆点自己,一如无数年轻时髦的“90后”。冯燕形容自己本是急脾气,“但对旅客不能着急,因为我站在这里代表着整个北京西站”。

与冯燕同龄的云南女孩铁飞燕是2013年两会中仅有的两名90后代表之一。

铁飞燕的名字被人们熟悉,还要追溯到2010年5月6日傍晚。她陪同父亲到四川绵阳旅游,父女俩悠闲地在河边漫步。突然河面上十米多高的脚手架倒了,五个正在施工的工人掉进了河里。她把高跟鞋一脱,一个猛子扎入河底,托举起挣扎着的溺水者。她甚至抛弃少女的羞涩与尴尬,俯身为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之后,她被誉为“最美90后女孩”。对这个称谓,飞燕感到为难:“我上过体校,学过6年的游泳,到河里救人,不是应该的吗?”

在别人眼中,她的救人行为可以称之为“英雄”,但在飞燕自己看来,她只不过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理所当的“好事”,“看到别人有生命危险,我当然要救啦,这不是很正常嘛!”

铁飞燕是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昭通管理处普洱渡收费站收费员。尚未结婚,却抱养了一个小女孩,完全不顾及旁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她给“女儿”取名铁紫健。除了健康,她还希望女儿能有女子的温柔,同时“紫色也有富贵的意思,我希望她好”。

“学雷锋,不是要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可能就是搭一把手或者其他小事。学雷锋,也不是犯傻,帮助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学雷锋。”铁飞燕这样理解“雷锋精神”。

第9篇:雷锋精神观后感范文

为了响应河北师范大学校团委的“学习雷锋精神,弘扬文明新风”的号召,积极配合xx一中的文明礼貌月的活动,我支部特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弘扬文明新风”系列活动,本次活动是我支部团日活动之一,旨在宣传雷锋精神。XX年3月9日晚上我支部在一中五楼会议室进行了活动的第一部分——观看XX感动中国人物的视频。本次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了xx一中校团委书记徐志国老师,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xx一中实习生所有共青团员和高二年级a组7班的全班同学。

热烈欢迎徐老师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认真而专注地看起了“感动”,一个个朴实而又真实的感人身影,一件件平凡而又触动心灵的感动事件,一幅幅催人泪下的感人画面,让现场的掌声不断,大家既吸收着雷锋精神带来的震撼,也消化着雷锋精神带来的延续,更默默地品尝着雷锋精神那无可比拟的感召力,那就是创建当代和谐社会永远不会失效的润滑剂。感动中国,感动你我。通过观看感动中国的视频,在场的所有人都受到了极大的感染,在阳光明媚的三月,相信我们大家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行动会像和煦的春风一样吹遍整个燕赵之地,吹过xx这片沃土。

在团支书的总结发言之后,本次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同时也为我支部“学习雷锋精神,弘扬文明新风”系列活动拉开了序幕,更为学习雷锋精神、将雷锋精神延续的团日活动打下了良好的精神基础,相信通过此次宣传,大家对雷锋精神的实践会更加有效而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