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整合教学论文范文

整合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整合教学论文

第1篇:整合教学论文范文

结合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与创新。

1信息技术与设趣激情的整合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难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例如:初三几何《圆》第一课时,教学一开始,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一组马拉车的画面,车轮分别采用正方形、正多边形、圆形……,画面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车轮必须是圆形的?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本堂课的教学情境中。这时,学生一看,倍感亲切,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使学生“课伊始,趣亦生”。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圆》这一章节的学习、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同学们跃跃欲试,言之有物,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2信息技术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整合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含义是很广的,它包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索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直至提出新理论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是创新教学的归宿。

2.1纵横变通,拓展思路,培养学生应变能力

例1如图1,设点C为线段BD上的一点,在线段BD的同旁作正ABC和正ECD,连结BE,交AC于M,连结AD,交BE、CE于P、N。

(1)问图中有几对全等三角形;

(2)试证明:AD=BE,ND=ME,NC=MC。

这是一个极平常的题目,但如果我们从运动的观点进一步研究,问当ECD绕点C旋转时,(1)中哪几对全等关系不变?(2)中哪些等量关系不变?

利用几何画板软件,作两个公共顶点为C的正ABC和正ECD,连结AD,BE。教师用鼠标拖动点D使正ECD绕点C旋转,就能连续产生如下的图形。不难发现ACD∽BCE及AD=BE的关系在运动中保持不变。上述图(3)(5)是两个常见的问题,但不少书上都是以孤立的习题形式出现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并不一定能对解上图中(2)(4)题提供什么方便。而利用CAI来研究本题,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图形是连续变化的,学生掌握的就不是孤立的几个题目,而是一类问题,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相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研究,就要分别画出许多图形,然后分析、判断、论证,这样花时多,难度大,又不易掌握。从这一思路出发,学生可以创造性地解决诸如具有一个公共点的两个正方形等许多问题。

2.2展现过程,发展能力,把数学实验引入课堂

例2讲“弦切角定理”时,利用几何画板做如下设计,可展示过程,以发现规律。

首先,可用电脑演示:当弦切角一边经过圆心时,

(1)弦切角是多少度,为什么?

(2)∠CAB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D是多少度?为什么?

(3)此时,弦切角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有什么关系?

通过实验,学生不难发现,它们都是直角。

接着,教师继续演示并提问:以A点为端点,旋转AC边,使弦切角增大或减少,观察它与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猜想: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最后给出证明。这一展现过程,给学生以充分的探究空间,使学生不仅值得发现过程,而且领会到规律成立的依据,使认识进入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高度。

3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的整合

面对未来,我们现在的教育宜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人格。只有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拓展了想象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营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也就是由信息技术创设一个好环境,即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包括了解数学史,解题思路和方法,同上答题;通过BBS、收发E-mail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且让学生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让全体学生得到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在实践中学。使课堂教学能充分地面向全体学生,广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关心,增进同学间的友爱,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做人,也使教师在课堂中成为学生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朋友。

4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注意事宜

第2篇:整合教学论文范文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曾经精辟地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演绎推理,注重形式化结果的呈现与确定,而忽视探索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忽视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进行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即使有少数教师认识到了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由于缺乏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相关理论支持与经验总结,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初中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元联系表示”的学习环境;发挥信息技术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方面的优势,创设图文并荗、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的数学实验环境,以利于初中生开展数学实验并获得成功。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学习功能,让学生现场计算、现场画图、现场证明,使数学研究、学习的方法从原来的纸笔加思维的模式发展到计算机加思维的模式,更有利于展示数学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数学实验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教学形式。美国的中学内有专门的数学实验室,英国的中学数学教材中也有许多的实验材料,他们经常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做“数学实验”,进而“发现”数学结论。

在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开展数学实验的要求,新课程初中数学教材中也出现了诸如“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等数学实验的内容。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的张晓林老师进行了“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及操作研究”,浙江省温州市教研室的胡敬民老师进行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的研究”。但是,这些实验研究主要是探索了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设实验课的一般性操作。对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意识等问题,涉及得很少。因此,本课题在全面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中,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再创造”的学习理论。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他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必把各种概念、法则、公理、定理全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适合的条件,提供很多作为知识载体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数学知识。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再创造”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置身于一个“数学实验室”之中,学生可以观察并尝试错误、可以发现并进行猜想,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养成“用数学”的习惯,克服他们学习数学而不应用数学的弊病。

2.《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我们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正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作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让学生由“听数学”转为“做数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勇于创新。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预期目标

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包括信息技术条件下开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研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效果的分析研究,以及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的研究。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包括初中数学实验课的组织策略,借助信息技术营造初中数学实验情景的策略,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对话与师生交互实验的组织方式的研究。

(3)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适宜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实验的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初中数学实验课的学习积件的制作与共享方式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是: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数学“再创造”的学习理论,通过教学实践与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总结归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设计一批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根据上述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在研究初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项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收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资料。

(2)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逐步完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完善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实验课的一般操作技术与评价体系。

(3)通过课题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研讨,及时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成效进行总结,探索出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一般途径与方法,开发设计相应的教学资源,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

2.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步骤。

(1)准备阶段:2006年5月—2006年6月,搞好课题设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和工作措施。

(2)研究初期:2006年7月—2006年8月,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向及成果,培训课题小组成员。

(3)研究中期:2006年9月—2007年7月,开展课题的各项研究,撰写相关论文。

①2006年9月—2006年10月,确定适合借助于信息技术开设数学实验的初中数学学习内容。

②2006年11月—2006年12月,按照确定的学习内容,编写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

③2007年1月—2007年5月,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利用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进行课堂实践。

④2007年6月—2007年7月,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心得。

(4)研究末期:2007年8月—2007年10月,组织课题小组成员进行实验反思,整理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总结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收集部分优秀的教学案例,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领导决策保障。我校领导具有极强的科研意识,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本课题研究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长与教导主任亲自参与课题实验,学校必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2.师资力量保障。承担本课题研究的数学教研组连续两次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教研组内有着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和极强的科研能力;课题负责人胡荣进老师是区数学青年骨干教师,长期担任校数学教研组长,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区级评比中获奖;课题组成员叶甘新老师是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多年担任校教导主任和区数学教研大组组长,主持的区重点课题获区二等奖;课题组其他成员均来自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改意识,有深厚的课题研究的能力基础。

3.硬件条件保障。学校有专门的学生计算机房,即将建成多媒体教室,建立了校园局域网,开通了“校校通”,这些硬件设施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七、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编撰《初中数学实验课课堂教学设计集》,建立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资源库。

3.拍录部分优秀教学课堂实录,整理一批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

4.编写《“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实验论文汇编》。

八、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组长:胡荣进,全面策划,主持研究,主写课题报告,负责八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成员:余芳浩,收集研究资料、整理教学案例,负责协调人、财、物的保障。

叶甘新,组织理论学习,负责七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徐卫华,做好活动记录,负责九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徐国红,负责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资源库的建设与调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侯立伟.信息技术利于数学实验的开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

第3篇:整合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人文教育 化学教育 培养策略

在化学教育中,一般只注重化学课程的学术性和工具性,忽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培养。人文教育主要指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的经验总结,可通过视听获取;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长期积淀并蕴含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只能通过引导、影响去激发和塑造。在化学教育中强化人文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既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又重视其个性潜能的发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1.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必然性

1.1时展的必然要求。

过去只关注科学教育或人为地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开,引发了人口、资源、生态环境、道德风尚等一系列社会危机,历史已经给出了提示并进行了惩罚,因此我们应该将两者予以合理整合,不可偏废。教育要培养出兼有科学和人文双重素养的综合型人才,既要对人进行科学教育,使其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又要做好人文教育,改造人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构对社会的责任心。作为科学教育的化学教育,有义务也有责任做好与人文教育的整合,这也是所有教育的必然选择。

1.2转型期学生的内在要求。

身心处于转型期的学生,其认知不够成熟,极易受外界环境左右,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引导,进行人文教育是完全必要与可行的。在化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具备远大的理想、高尚的人格及审美能力,具备科学精神、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团结合作精神,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环境的人。

1.3现行教学现象的客观要求。

现行教育的主要评价体制还是关注学生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属于“英才教育”,导致“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轰轰烈烈,但“应试教育”的大旗仍然不倒。这当然有国情的无奈,但教师不能视之为扼杀学生人文教育的借口和依据。化学教师,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积极挖掘化学课程中蕴藏着大量人文素材,能将化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化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共同合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达到“人性”和“知性”的和谐统一,达到全面健康发展。

2.人文教育的主要内涵及在化学教育中的培养策略

2.1健康人格教育――利用化学家故事的熏陶感染。

很多化学家不仅在化学研究领域闪现着自己的人格魅力,而且常常活跃在其他领域中,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我们会发现化学家们有许多优秀特征:信仰科学,追求真理,关注人类、社会,勇于奉献,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等等。

被誉为“炸药之父”的瑞典化学家诺贝尔,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一生热衷于炸药事业,为开矿铺路、疏浚河流和军事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为了表达热爱和平和自然科学的愿望,临终前写下遗嘱,把自己的巨额财产作为基金,用于奖励在和平或自然科学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这些优秀的科学家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是学生行为的目标、行动的指南,对学生的发展具有较好的激励、示范作用。在化学教育中,教师应充分挖掘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2.2哲学思想教育――融入到知识生成的思辨中。

哲学是人类所有知识的概括与总结,当然包括对化学的概括与总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它的发展对促进哲学的发展起了而且还将起重要作用。如拉瓦锡的燃烧氧化学说了唯心主义的燃素说;在原子―分子层次上,对各种粒子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与物质世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在化学教育中必须体现和加强哲学思想的教育。

化学课程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学科,其研究对象符合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化学的许多理论,如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理论、酸碱理论,以及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存在、制法及用途间的相互关系,体现着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将哲学思想融于化学教育,在思辨可以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法,学会使用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3真善美教育――渗透到概念、原理的教学中。。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历史,因而理解与追求真善美也就成为人文精神的典型表现之一。对属于自然科学的化学而言,首要任务就是追求“科学真”。所谓“真”就是客观真理,许多化学概念、原理从最初的提出到最终的确立都经历了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如从波义耳的燃素说到拉瓦锡的氧化说,从德贝莱纳的元素组到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等等。在概念、原理建立以后,接下来任务就是将它们应用于社会,而“善”正是这一应用的尺度。善是客观事物的社会功利性质。凡是对人类、对社会、对环境有益的应用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最终将被摒弃。事实上,“善”也常常引导化学家去进一步求真。对于“美”,除了表现为由其积极的社会功利性引发的美感以外,在化学领域,“美”一直还特别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而起作用。譬如,元素周期与周期表集“科学真”与“科学美”于一体,电子云集“科学美”与“朦胧美”于一体。

在化学概念、原理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学到化学真知的同时,通过奇异的实验现象、形象图表模型、生动多媒体动画、幽默语言艺术等手段,指导学生怎样去发现和鉴赏科学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科学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感和欣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

2.4绿色环保教育――进行STS协调发展的宣传。

化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使人们衣食住行都受益匪浅,生活质量飞速提高。但是另一方面,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给人类原本和谐的生态系统带来了破坏,如温室效应、南极臭氧空洞、酸雨等环境污染。因此只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人文精神为科技进步、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也就是倡导科学、技术、社会的协调发展,其主要途径是提倡绿色化学。

化学教育要把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到整个化学教学之中,加强绿色环保宣传,使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等的密切联系,关系周围的环境,提高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落实到环保行动中去,努力做到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如难降解的白色塑料污染,给人们带来了视觉污染和使用、处理过程中潜在的危害,应限制塑料的使用,对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加以控制,国家对此特别是对购物塑料袋的使用加强了管制。

2.5科学精神教育――实验中训练强化。

化学的发展经历了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许多理论来源于实验,又需要实验去验证。实验是推动化学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人文教育培养的重要载体。化学实验尤其是探究性实验,创设了类似于化学家探索发现的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独立尝试解答,大胆假设、推理、实验、探究、总结,要求学生不畏困难,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这样启迪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助于训练学生养成科学的问题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如让学生探究:现有一瓶装有固体药品的广口瓶,其中标签右半部分已被腐蚀,只见“NaS”的字样,激发学生弄清其成分,确定其是否为:NaSO、NaSO、NaS、NaSiO或NaSO。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使其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多次的探究活动,锻炼了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养成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参考文献:

[1]张静慧,周志华.在化学教学中体现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

第4篇:整合教学论文范文

严寅贤,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滨州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滨州地区学科带头人、中 学高级教师。十多篇论文或在省以上论文评选中获奖,或在省以上专业杂志上发表。《山东教育》、《语文学 习》、《滨州日报》等均对其事迹作过报道。

* * *

应该承认,新时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实践的主流是充满生机的。但无庸讳言,作为母语教育的中学语文教 育理论研究,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零散、沉滞与无序,使得它和语文教育实践、和日新月异的时展趋向 不尽协调。本文拟就个人思考之所及,对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存在并仍然潜滋暗长的若干非正常因素略 陈二三。

1、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无中心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缺乏权威性统一研究机构。作为民间学术团体、中语界唯一的 全国性研究机构——全国中语会及地方各级中语会,近些年来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它在中学语文教育 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及影响呈弱化趋势。不少基层中语会实际上早已形同虚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教 研室的专业教研人员也往往成年累月地忙于繁杂事务,忙于各类考务而难以专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一线教师中 的不少人或因学术造诣、理论修养的力不从心,或因条件所限而难以使研究趋向深入。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专业 期刊中,真正能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的也屈指可数。于是,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在宏观上呈“散 兵游勇”状,在微观上呈“人自为战”状,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导向中心,也没有形成颇具实力的研究阵 容,当然也就难以使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系统化,使之走向整体性与高层次。

2、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内容(课题)的无序与模糊

就整体看,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专家到教师,都想在攻克语文教育这 一难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但是,如果对近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作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即可发 现,在这理论研究空前活跃的另一面,却又给人以浓重的扑朔迷离之感,面对令人头晕目眩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者各执一辞,认定自己的观念是“五岳独尊”;另一方面是在第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多数对 此难以接受且深感无所适从。今天强调布鲁姆目标分类教学的着手成春,明天宣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 神奇妙用;今天说语文教育要以德育为主,明天称语文教育要以工具性为重;今天说语文教育要限制科学主义 ,弘扬人文主义,明天讲语文教育要使塑造健康人格与发展语文能力同步。对写作教学有研究的,认定写作是 语文教育的第一要素;对阅读教学有探索的,强调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甚至在教材的选文比例问 题上,直到今天仍然争执不休。有人坚持当代语文教材要削减文言文分量,有人则认为教材选文要以文言文为 主。时至今日,只要认真阅读各类语文报刊的若干文章(其中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的大作),我们仍然会强烈地 感受到各种语文教育观念的无序与模糊。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如果有迷惘者站出来,求教于莘莘研究者——语 文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当?那将是怎样一种场面呢?笔者在此绝无非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之意 (笔者也曾涉猎其中)。学术昌明,从来都是有益无害的。只是认为,在这旷日持久、莫衷一是的争鸣之中与 争鸣之后,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没有一个中心机构来对这些学术性见解进行哪怕是初步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的筛选和再研究工作,以致使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包括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难以发现这异彩纷呈的各种学 术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难以使这些零散的教育理论观念臻于整饬。结果,它们也就很难对语文教育实践起 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作用,有时甚至会对实践产生误导。我们完全可以静心想一想,长期以来,各类专业报刊上 发表的语文教育理论文章怎一个“多”字了得,其中不少文章确有一定的甚至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然 而,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充其量或则由权威报刊转而载之,或则引起部分读者当时情感上的共鸣和 认识上的趋同,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就如同天女散花般地烟消云散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 损失,这种零散、无序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改变,损失仍然会继续下去。

3、对语文教育专家教育思想研究的单向性

若干年来,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对叶圣陶、吕叔湘以及于漪、魏书生等许多专家学者的语文教育思想 和语文教学艺术进行了热烈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还仅仅限于对这些专家学者的单(纵)向研究——研究一个 个具体对象的语文教育思想或语文教学艺术,却没有对其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综合与提炼。这就出现了一 个令人十分遗憾甚至尴尬的现象:尽管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群星璀璨,但我们却至今没有能够使之融会贯 通,使之珠联璧合,进而使之成为建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指导当代中国语文教学实践的 指南。这样下去,中学语文教学就永远不会形成合力,也就永远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4、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若干年来,语文教育理论如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一样,存在着一种理论功利主义倾向。一方面 ,某些所谓高层次理论文章并非来自直接或间接的语文教育实践,而是源于某些理论研究者的“纯智力”,往 好处说,它们只是一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贵族文化”,是一种堆砌新辞、大而不当的“思辨哲学”; 另一方面,有些文章又走向另一极端,它们只是一种夸大的、带有不少主观想象和虚构成份的直接经验或实践 过程的描述,缺少(恐怕也无力进行)切中肯綮的理论阐发。这两类文章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华而不实。许多时 候,它既不像作者与整个中语界教

师群体的娓娓而谈,也不像作者与语文教师个体的思想(学术)交流,而仿 佛是作者旁若无人般的自言自语。这样的文章,或则昙花一现,或则自赏孤芳,实在没有什么研究和实践价值 。

此外,还有些文章善于重弹老调。一些在语文教育界已经取得共识或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问题,至今有人 还在喋喋不休。如“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写作方法”,“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语文知识”,对于 这些浅薄的、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实在没有必要再去争鸣、去商榷。

第5篇:整合教学论文范文

信息技术在不同特点的学科课程的应用有不同的具体模式,不能参照同一标准,但必须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这是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关键,按照何克抗教授和苗逢春博士的观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应遵循以下原则: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着重发挥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信息技术应用与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实现多层次的课程目标;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技术相结合;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多样化的发展要求;重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中的社会活动;要注重运用“学教并重”的原则来进行教学设计;要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要注意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信息技术合理利用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提供实验平台,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发现规律,并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数学实验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借助实验手段,尤其是计算机提供的实验平台,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过去被动接收“现成”的数学知识,而现在可以像“研究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

(二)创设动态环境,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又是动态的。教师呈现的空间是有限的,但知识反映的内涵是无限的。而体会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限与无限往往是数学课的重点和难点。信息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将教学内容变静为动或变动为静,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和兴趣,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以口语、文字、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和实物等手段为主,但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这种依靠原有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学方式就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而当前备受关注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手段提供了机遇。

(四)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变被动接受的学习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及时反馈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模拟现实情境,自己构建数学问题的模型,进行数学探究、数学应用、数学交流等实践,这有利于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对数学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在网络中,教学信息双向传播,教师可随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还可直接与计算机“对话”,计算机成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好帮手,使因材施教得以落实。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应用面较窄,优质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目前,绝大部分学校均有多媒体教室(至少有计算机、投影机、大屏幕),但有些教师只在一章中挑选一两节内容使用计算机,也有些教师从来没有使用过网络教学。就学科来说,英语、语文、生物、音乐等课程使用信息技术较多,而数学、历史等则使用较少,所以信息技术在教学尤其是数学教学中应用面窄,发展不均衡,多数的数学课堂(尤其代数内容)仍旧是“粉笔+黑板”的传统模式,优质的教学资源存在着较大的闲置或浪费现象。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质量不高,形式化现象严重

许多教师认为利用多媒体上数学课的主要目的是作为电子黑板,增大课堂容量,突破重点难点,还有不少学生认为老师变“人灌”为“机灌”,显然信息技术的运用质量不高,先进技术没有发挥优势,很多老师在上公开课或评优课时才使用多媒体,可见大部分教师非主动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表演成分居多,而且有些教师虽感觉有些知识适合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但由于制作课件耗时太长,难于操作等种种原因放弃。

(三)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信息素养亟待提高

现在绝大多数数学教师由于长期教学经验的积累,专业素养已较高,但信息素养有所欠缺,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应用水平较低,网络意识很弱,这些都与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四)教学软件与学校硬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有些学校硬件不完善,部分学校仅有一间或根本没有多媒体教室,有的教师家中无电脑,给实际操作带来了困难,而缺少高水平的教学软件是影响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教师认为用多媒体技术上数学课的最大困难是备课时间较长。而现行软件多数是题库型的,能真正发挥多媒体优势,帮助师生改进教与学的软件十分稀少,自己开发又费时耗力,所以多数教师均在网上搜索一些制作好的课件进行加工、修改应用于自己的教学,这其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如:课件的专用性、课件的不可重组性、对教材的依赖性、适用的局限性、模拟终究不能代替实践。

(五)教学课件的内容和形式缺乏统一,设计水平和制作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应用性较强的课件呈现

1、静态表现的多,动态表现的少;单向运行的多,双向交互的少;为教师制作的多,为学生制作的少

2、运行程序固定,使用方法单一

3、多数课件只能单机运行

目前一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重形式轻内容,把主要精力放在课件的外在表现或计算机的功能展示上,忽视了知识内涵的挖掘,这样的课件不仅不能很好地发挥实效,而且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课件过于花哨,学生注意力放在多媒体形式上,势必会影响学习效果。

四、信息技术的具体利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创设导入学习的情境

在上课前几分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一进课堂就想学。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利用计算机创设了一个动画故事情境:一头老牛和一匹小马运输20袋粮食到抗日前线,但是在途中两者为了驮物资的多少而吵起来了,小马说它累死了,因为它驮得多,老牛说它才累呢,你拿一袋到我这里就是你的两倍,。那么究竟谁驮得多呢?你能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纷争吗?说话音刚落,一个个手举起来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2、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

如在“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中,先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入手,在求四边形的内角和时利用计算机图形演示: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从而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和。然后提问五边形内角和的求法。在这时提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四边形内角和的求法的回顾与进一步的思考,可知用同样的方法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那么,六边形,七边形呢?适当地提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这就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证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创设应用的情境

如我们学习概率统计的时候,很多的境况是不可能由学生去亲自实践的,这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给出他们一个实践的情境,比如调查统计中央商场每天服装的销售情况,通过计算机收集需要的一些数据图形等等,由同学们整理分析,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以致用了。

(二)利用信息技术,再现知识发现过程,培养探求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源泉则是人的创造力,这就为教育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显然,仅以记忆储存知识为目标的传统教育是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很有效的途径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和增强自信心,也有助于锻炼学生克服困难,探求知识的毅力。如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定理的讲解过程中,不是直接证明定理,而是结合“几何画板”的角的度量的功能,先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每一个角的大小,求出三个角的和,猜想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一命题,最后在让学生来证明。这样,首先学生情感上容易接受这一知识点,其次体现了数学前后知识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并使每位同学都富有成就感。

(三)利用信息技术,展现过程,深化认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渐变、叠加等效果和计算机的声像功能将知识难点和某些过程直观化,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以多种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深化认识程度,并通过揭示内在的规律和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机技术可以以“动”的形式模拟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变静为动,可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为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架起桥梁;变静为动,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强化算理教学;变静为动,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提高认知水平;变静为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第6篇:整合教学论文范文

一、创设情景,诱发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在整个活动中,可适时地调用计算机的文本、图象、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因素,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官,给学生以美好的享受,保持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如:在"贺年贺卡制作"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激趣导入中,我们先是把学生搜集的精美贺卡图扫描到课件中,然后在屏幕上投影出来,让搜集者说说其造型特点、材料搭配、图案设计、贺词的编写等,让其他学生说说他们的认识或得到一种怎样的感官享受,精美的造型,优美的音乐、真挚的祝福,让学生们顿时觉得有了一种美的享受,纷纷表示要通过努力和协作,和小组员一起设计并制作出更漂亮的新年贺卡,这些色彩艳丽、搭配和谐,造型富于艺术美的贺卡设计图和动听悦耳的音乐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整合结合起来,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好胜的欲望激发了出来,他们的创造潜力和想象的空间已经越过了书本的界限,计算机这个工具也真正地体现了一种素质教育的优势所在。

二、广泛的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搜集、分析、筛选、综合信息的能力。

语文综合学习需要学生占有广泛的资料,查阅大量的信息,让学生通过网络、多媒体、计算机"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在信息技术席卷全球的今天,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1、拓宽信息搜集的途径

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好多:访问家人和朋友、查阅图书、看看报纸、电视、听听广播,自己做一些调查报告等等都可以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在Internet成为世界上储量最大的信息资源库的今天,互连网为我们学习开拓了新的领域,提供更为丰富翔实的信息。针对农村学生家长喜好抽烟这一恶习,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我帮爸爸戒烟"系列活动。为搞好这次活动,我先带领大家访问了"中国吸烟与健康网"、"中国烟草科教网"及"烟浪网"等到专业网站,学生们收集了许多"吸烟危害身体健康"的内容;然后组织他们走上街头,分别采访吸烟人士和不吸烟人士,了解他们对吸烟的不同感受与看法,掌握第一手资料;最后,让学生们带着收集的材料回家向爸爸宣传,帮助爸爸进行戒烟。学生们感到自己既是在学习语文,也是在参与生活,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魅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空前高涨。

2、 指导信息搜集的方法

信息资料搜集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年龄与阅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向孩子介绍了这样几种操作比较简易的方法:有利用书目来检索所需的书籍,搜集所需的内容的书目检索法;用找标题、中心句、关键段等方法进行快速浏览,搜寻资料的浏览式搜寻法 ;我让学生创建自己的"文摘包",一边查阅资料,一边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摘录的简要摘录法等,这些基本的方法,对学生们今后的学习也大有裨益。

3、指导学生交流并形成观点

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分析所得信息、筛选信息,形成观点时,举例需细化,应为学生提供多种研究的方法、思路。如课题为"春",教师可启发学生:同是写春,学生会注意到有早春、孟春、暮春的区别;同是写春,学生会留意到有的写杨柳春花,有的写春风春雨;同是身处春天,学生能体会到有些作品令人感伤,有些作品令人喜悦,还有一些让人感觉云淡风清;同是为春而作文,作者本人对春的感受是否相同?学生能读出有赞春、怨春、恋春、惜春、伤春等不同感情……教师的启发只是一个导火索,它是用来引爆学生头脑中思维的风暴的。这个启发的过程愈细化,学生愈能合理地综合分析信息,筛选信息,愈能迅速形成观点。

三、多角度多形式的展示劳动成果,及时信息反馈,调整学生行为。

学习的过程是重要的,学生可从中学到如何与他作交流,学到学习与研究的好的方式方法。而学习的成果展示也是绝不可忽视的,因为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研究的热情。

研究成果的具体形式上,教师可结合计算机的优势作以下考虑:学生可以以word文档的形式保存上交自己的研究论文;可在互联网上发起并倡导某一主题的讨论,并充当先行者;可做成兼具声音、文字、动画、视频的多媒体演示文件,在班内边讲解边演示;可辑录与同学、师长、专家就某一问题进行访谈的实录,以Flash形式展示,在班内播放;可通过电子邮件将个人成果发送至同学、师长、专家处与之交流。

第7篇:整合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语文;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358-01

引言

信息化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模式上不断探讨,不断改进,继而推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追求的不是学科自身的完善。而是要经过“整合”,使语文学科出现崭新的面貌。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语文教学也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但是,这种信息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与语文教学紧密融合在一起,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有机要素。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架起了一座沟通信息时代与语文教学的桥梁,拓宽了语文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特点

1、创设教学情境

借助多媒体电脑网络“创设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情感,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即利用影像、声音、音乐、动画等,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改变教学方式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中,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学习、交流合作、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体探索学习,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观察课件中的动画、声音、文字等,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有利于课前预习的深入、课后复习的巩固,也有利于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3、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阅读、写作和处理信息,提高学生检索、阅读和处理大量信息资料的能力。例如:学生掌握了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打草稿、写文章,还是寻找资料,都能较为方便地在计算机上进行,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也丰富了写作内容和方式。同时,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时,也提高了探究式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在进行整合课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合到教学内容中,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恰当运用,才能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和深化。

1、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对于教学而言,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终结点,它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一节课是由若干知识单元组成,教学目标规定了一节课须掌握的知识点,如基本思想,基本内容等,还有些只须了解,无须掌握的内容。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前提条件的,是在对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其所需掌握的知识单元进行整合,这样才符合教学要求,才有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把握。例如:在教授高中语文第二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因为这篇课文比较浅显易懂,条理也很清晰,而且,作为高中生已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那么就无须特意过分要求创设情境,否则就有画蛇添足之嫌,建议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也不必对课文进行串讲,过细的讲解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北方边远地区的一些学生,也许从未见过或尝过荔枝,此时教师则可通过课前准备好的相关课件,适当地展示荔枝的形状,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以此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弥补他们对荔枝缺少感性直观认识的遗憾。

2、学习者特征

既需要考虑学习者之间的稳定的、相似的特征,又要分析学习者之间的变化的、差异性的特征。相似性特征的研究可以为集体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差异性研究能够为个别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当然,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可能考虑所有的学习者特征,也不是所有的学习者特征都具有设计意义,既使是具有设计意义的学习者特征,在设计层面上也有一定的不同,有些特征是可干预的,有些特征是不可干预,但是可适应的。对于教学设计实践而言,应主要考虑那些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够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并且是可干预、可适应的特征要素。

3、教案设计

第8篇:整合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例谈思想政治课模块整合教学

 

哲学源于生活,又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好哲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让我们以哲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整合相关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教材知识内容。

一、唯物论部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据此可以分析如下经济生活内容:纸币的发行规律;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提出;家庭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等。

相关政治常识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都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

相关文化生活

摘要性等。

2.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相关经济生活内容如: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公民的“纳税人”意识的重要作用;健全市场信用制度、遵守职业道德及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对发展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等。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原则和政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的重要作用等。

相关的文化生活知识如:重视文化对人的影响;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3.规律是客观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关经济生活内容如: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班主任论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都要遵守价值规律;在市场场济中,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二、唯物辩证法部分: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相关经济生活内容如: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多种因素;商品价格的变动对生产生活的多方面影响;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多种因素等。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公民与国家、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国际关系的制约因素等。用整体和部分之间辨证关系原理,分析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

相关文化生活内容: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有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

这一原理涉及如下经济生活内容:生产与消费、效率与公平、征税与纳税、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权利和义务、自由和法律、民主和专政、竞争与合作、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相关文化生活内容如:文化继承与发展、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3.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相关经济生活内容如: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关文化生活内容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4.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经济生活内容如: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我国实行“一国两制”,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港澳台”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会改变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班主任论文,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等。

相关文化生活内容:正确看待当今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三、认识论部分: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经济生活内容: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道理,分析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效率与公平的认识都是一个逐步深化、发展的过程。

政治生活内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文化生活内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

四、唯物史观部分: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

经济生活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自觉树立纳税人意识等。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相关经济生活内容如:荣属于劳动者,要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政治生活内容如: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第9篇:整合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新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258-01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促进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创造新的空间与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因此,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一、教学环境的整合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产生的。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怎样的环境氛围能使学生意义的建构最有效,我认为以下两个方面值得注意:

1、教室环境的设置

理想的教学环境应当是语文教室相当于一个现代化图书阅览室,其中配备相关的课内外书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目标到书橱中去自由选择相应的书籍进行阅读参考;同时,在教室内配备一定的与教学有关的音像、软件资料以及投影仪、电脑等教学器材,最好能拥有“班班通”的校园网络环境,就更具有“数字化学习”的条件了。由专门的教师就相关知识采用多渠道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以便使学生占有最大的有用材料。

2、协作小组的设计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课程目标,那就是进行综合性学习。它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强调团体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协作精神。在实际教学中,小组讨论和小组学习有一定的优势,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课件定位的准确

信息技术介入语文教学无疑带来了一种新的活力。大量的作品通过声情并茂的图片、声音、影视等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尤其在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讲解,有限的挂图演示,而是尽可能地调动了所有的感官,让学生在感受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受到人文性的熏陶,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搜索、课件的演示等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三、情感教育的重视

教师切忌老是处在教师机位置,单纯地操纵机器,应当随身携带麦克风、电子教鞭等通讯设备适当走动,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息,教学网络只是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新课程标准》更倡导一种学生个性化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吸收,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师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做到以下五个转变:A、由教师的权威性转变为与学生互相尊重,相互信任。B、由苦学转变为乐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C、由单纯的说教转变为多向情感交流。D、由一味批评学生转变为以表扬为主,让学生品尝成功。E、由害怕学生在课堂上出错转变为允许学生出错,培养学生自信,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四、教师职能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职能的转变,一般表现在:

1、教学由重讲授到重引导

“一言堂”虽然对全体教学有一定的优势,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但每种教学方式都是时代的产物,在现阶段,时代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教师的一桶水全部灌给学生也显得苍白无力,学生也不是教师的完全复制品,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将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必须少讲,精讲,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突现学生真正的学习主体地位,更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师不再过多的考虑教什么,更注重怎样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学习,自觉参与教学过程,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设计能使学生感兴趣能主动积极思考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和协作,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各抒己见,充分吸收他人观点,进行内化,从而完善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由此,教师应该具备:A、面向全体学生、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B、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善于因材施教的能力;C、善于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的能力D、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巧于点拨的能力;……

2、评价由片面到全面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反馈,要突破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观念,要注重过程的分析,关注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综合信息的能力,关注学生在协作过程中的团队精神,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评价形式上可以多样化,自评与互评(教师与学生之间)相结合,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总之,要从学生终身发展出发,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信息意识。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会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会开展更有效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