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艺考察报告范文

环艺考察报告精选(九篇)

环艺考察报告

第1篇:环艺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外出考察;课程质量;教学切入点

外出考察课程训练应该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方向,应该适应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使专业教学更能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更能与社会需要相呼应,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何提高艺术生外出考察课程质量,这是各院校相关艺术设计教学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要做好充分外出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让学生在考察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结合自己的专业,对考察地域特点、建筑文化等进行讲解。重点对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方向进行深入讲解,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告诉学生如何去观察、收集资料以及考察时应该记录什么。学生需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对专业考察地进行有目的地资料收集,全班组成小组拟定较为详细的外出考察计划,建议全班的选题不要雷同,利用课程最后的总结。在出发前提交,教师并做一定的修改。这种安排更有利于每个同学能带着自己的问题出发,在整个行程中,实践也证明学生会针对问题观察得更全面、更深入。

二、结合专业,要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1.路线安排要合理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可以选择华东这一条考察线路线,这条考察线路上既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上海、杭州、苏州,又有特色的古镇同里,考察内容丰富。这次的出行显得更加能体现其考察的专业特色,同时能深入了解艺术、设计在各考察点的应用程度和范围。收集各专业信息,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学生并以拍照、日志的形式做好记录,开扩眼界,把握时展的脉搏,审视和开发自己的前途。亲身去感受艺术与设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事物。

2.安排好学生自由时间的活动出行

在整个行程中除去固定景点考察的时间外,大约会有几天的时间为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教师应协助各位小组长,做好各组的自由出行时间、地点、内容等的安排。在每换一个站点的之前,教师都要在每晚的总结会议上提示同学们如何有效的出行,以便节约并不充裕的时间。如在杭州可以考察由香港瑞安集团投资兴建的西湖天地,西湖天地是用现代手法演绎杭州传统园林和历史建筑文化。可以让学生体验旅游区从回归自然的理念出发,如何大胆采用了玻璃等现代元素与杭州的园林、建筑结合,延续了杭州的建筑特色,同时创造出了四季旨宜的环境等西湖周边景观;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也是个很好的去处,从校园的建筑到景观的设置,从整体的校园建筑颜色到标识系统,从校园的功能分区到道路的规划,都是值得大家去考察的。苏州站可以去古街考察是如何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的等等。在上海站要去的地方就非常的多了上海新天地、宜家家居卖场、同济大学等。

三、要教会学生学会有效考察

1.教师做好旅游大巴讲解员的工作,预告知考察方法

一般外出考察但是一个年级几个班级同时外出,队伍显得格外的庞大,只有一个导游,导游做事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作为带队的老师,就要提前将行程安排合理,并且自己还要充分的了解到行程里面的相关专业的知识点。

在旅游大巴上教师应当好“讲解员”,介绍该去处的特点,并以哪些方式来进行考察,比如在行程中,如果安排了较多的博物馆,美术馆进行参观。在进行参观前,就要给同学们介绍展览馆的背景、特点,特别是进去以后,该以哪种方式来参观,不止是作为普通的参观着,而是要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去参观和欣赏,找出特别之处,展品的展示方式有哪些,人流的路线如何和室内空间的布局安排得,新技术的运用带来了哪些异想不到的效果,结合上课的内容,认真思考其内容,总结出新颖的展示方法所带来的展示艺术效果。

2.学会“跟”导游

导游把学生带景点后,由于人数太多,绝大多数的学生无法听到导游的讲解的,再加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行动进行考察,所以能在有效的时间里面获取更多的信息就显得有些困难了,好在大多数的景点不仅只有我们这个考察团,所以相对来所,景区里面就会有N个讲解员了,教师就应提醒学生,可跟其景点里面任何一个讲解员作为自己的导游,跟着他走,边听边看,这样会比自己随便看看,更有效,跟完导游后,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考察。

3.学会大胆地和当地人交流

有些地方只是看,或是听导游的讲解,还是显得对其了解得不够,所以告诉学生可以大胆地尝试与当地的人们交流,了解的就不再会是表面现象。讨论会上学生总结的说,学会和当地人交流让我们看到了背后的故事,这就像我们在做方案是为什么要考虑人文、地理环境一样的重要,做的设计才会更加的深入和有内涵,这样的分析报告才更有内涵,更有说服力。

四、要每天按时开会,检查作业,学会总结

每一次考察课程,都是一件很不轻松的事情,学生要看的内容太多,要纪录的东西也很多,作为带队老师要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边看边学、灵活运用学习方法有多么的重要。每天的出行安排得都非常的紧凑,白天按照计划出行,晚上学生对于一天的所见所闻进行总结。每天晚上,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好开总结会,检查同学一天以来的考察情况,并做好记载工作。班级内的每个小组的先务必派一个代表阐述今天各小组外出的收获,其他的同学可以再根据他的发言,再来讨论,最后教师作为总结性的发言,告知其同学们有效的方法。

学生每天出去回来后会写上图文并茂的日志,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并配上简图。在记录中要学生明白,学习环艺的就要学会用图形说话。针对于每天的作业,教师应在班上选择写得较好的同学作业给大家评讲,告诉大家如何做好记录,也会选择较差的同学的告知该如何的改进。对于同学们的日志,每一个站点每一个人的都要有批改,写上评语,让学生自己也做到心中有数。

五、要做好考察课程后期工作,完善课程考核标准

第2篇:环艺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监测前期 收集资料 勘察现场 编制监测方案Discussion on some problems in earlier period’s field working of Completion and Acceptance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Constrution ProjectsZhang Xin Yang Lili(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of Shanxi,Taiyuan 030027,Shanxi,China)

Abstract: Combining working practice,some problems have carried on the disscussion.On the completion and acceptance monitoring earlier period’s field work, the items of material collection,scene reconnaissance and the monitor plan’s establishment have been elaborated, providing reference to completion and acceptance monitoring.

Key words: Earlier period’s field work Material collection Scene reconnaissance The monitor plan’s establishment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已经成为了环境监测部门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切实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笔者结合几年来从事建设项目验收监测工作的实际,查阅了相关的政策规范、技术文件等资料,对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监测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收集资料

要求企业认真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预审意见、环保部门对项目的审批意见及环保治理设施设计文件等进行自查后,提供自查报告,有关环保设施的初步设计要求和指标、企业基本概况、试生产期间能反映工程或设备运行情况的数据或参数、污染物排放管网图、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测工作情况、项目周边环境情况、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及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性质、污染类型、主要生产设施、生产工艺、原辅料和资源能源的消耗、废气及废水处理设施等相关资料[1,2]。

二、勘察现场

在现场进行勘察时,应重点明确验收监测所需达到的生产负荷、环保治理设施运行工况、一类污染物的采样位置和质量控制手段等。告知企业做好开设监测孔、搭建监测平台等准备工作,同时写明监测合同签订时间、现场监测时间、监测报告编写时间、提交监测报告时间和经费概算等。

现场勘查工作包括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即生产设施)和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及措施的勘查,是建设项目是否能够开展验收监测、确定验收监测范围和制定验收监测方案的一个关键步骤[3]。在现场进行勘察时,应做到全面细致,对照环评中提供的建设项目所需原辅材料、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周期、产品、污染治理设施工艺、处理能力、污染物排放周期、排放规律等。

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核查[4]:

1.核查环评及环评批复要求的落实情况

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批复的要求,逐一核查企业落实情况,如核查以新代老项目数据库,要求拆除的项目是否落实完成,全厂排水管网是否进行了整治,要求纳入污水处理设施一并处理的废水是否到位,是否按要求划定安全防护距离。

2.核查总平面布局及环保审批手续

对照厂区平面布置图,核查项目建设内容环保手续的合法性。如企业有批建不符、生产能力放大、工艺变动较大、平面布局变化、未批先建等严重问题时,应向环保主管部门报告,督促企业履行环保审批等相关手续。

3.核查生产工艺及生产原料

通过观察生产设施、查看生产台账,询问等方法,对实际建设的生产工艺、生产装置进行核对。此外还应重点检查固废堆场是否按“三防”要求建设,危险废物包装和贮存是否规范、标识是否明显;特殊危险品(如氰化钠)仓库建设及使用情况。对存在的情况及时与企业沟通,并要求企业整改。

4.核查环保设施建设、运行及管理情况

查看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物处理流程,检查核实“三废”处理和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了解建设项目试运行以来主要污染物监测结果,收集系统、使用药剂及处理设施情况。环保设施:主要是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要求和行业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意见,逐一核查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和措施的建设和落实情况。主要污染源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源的产生情况、主要污染因子、排放量、处理情况、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口的规范化和相应指标。

5.核查建设项目周边环境概况

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了解建设项目周围企业的情况。

6.核查建设项目敏感点

对比厂区周围敏感点与环评时情况,包括外环境功能区及规划变动情况,敏感点方位、数量、离厂界距离、是否列入拆迁范围、是否有居民投诉及环境污染纠纷等。

7.核查环境保护管理和监测工作情况

包括环保机构设置、人员配置、监测计划和仪器设备、环保管理规章制度等。

三、编制监测方案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制订项目的监测方案,重点明确验收监测所需达到的生产负荷、环保治理设施运行工况、一类污染物的采样位置和质量控制手段等。告知企业做好开设监测孔、搭建监测平台等准备工作,同时写明监测合同签订时间、现场监测时间、监测报告编写时间、提交监测报告时间和经费概算等。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方案是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环评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和环保设施实际完成、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测的计划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部分:主要建设项目和验收监测任务的由来,建设项目的历史沿革、工程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的时间、委托单位,负责验收监测的单位,现场踏勘的时间等。

2.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法规、办法、技术规定;与本建设项目有关的环保技术文件;有关本项目的环保批复意见;建设项目方有关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自检报告及环评单位、监督监察单位对其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核查报告。

第3篇:环艺考察报告范文

深圳农艺市集(以下简称市集)是一群关怀环境、农业与食品安全的热心人发起的非盈利活动组织,旨在构建一个生态有机事业的展示平台,倡导一种乐活、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对接,公平交易,分享收成。通过城市居民的信任消费支持优质农人生产优质农产品,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生态文明。

首届深圳农艺市集将作为中国设计大赛跨界设计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于XX年12月7日至XX年2月期间每周末在市民中心广场举办。根据场地情况,市集规划25个免费参展人。每个摊位占地9平米(3米*3米),配置帐篷一个,卡台10个(卡台随意堆放成不同性质的展示桌)。

二、市集产品遵循“六不准”原则:

不使用转基因产品及技术、不使用化学农药、不使用化学肥料、不使用生长素、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人工合成添加剂。

三、深圳农夫市集相关约定

市集是自发、资源组织和参与的,其参展人均需要自愿承诺遵守市集如下相关约定:

1、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依法做事。如出现违法言行,则自愿从市集除名,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自我承诺和约束。参展人必须真实申报生产/销售者、生产环节、产品等相关资料,承诺资料的真实性,并愿意为虚假信息所引发的一切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3、愿意接受市集监察员会不定期的考核。市集监察部门由市集管理成员、行业专家和消费者代表等多方面组成,会到参展人及产品、产地做实地考察。如果参展人违背了承诺,经市集监察部门审议,可取消参与资格。

4、相互监督和约束。参展人加入后,执行和实施参展人之间的担保与约束连带责任制度,参展人可自行商议担保人。市集希望每个参展人在接受监督和约束的同时,也积极监督和约束周边的参展人,包括资料真实性、参展人管理、不正当行为等,但必须真实、公正。

5、积极、正面对待消费者投诉。市集鼓励参展人积极、正面处理消费者投诉,并开设消费者投诉渠道,帮助参展人收集和妥善处理投诉事宜。

6、维护市集统一形象。市集给予每个参展人展示和宣传自己信息的机会和空间,但为保证市集的规范和持续,必须统一基础展示物资,除了上述免费提供的帐篷和卡台,要求每个参展人使用市集指定的围裙和桌布,每个参展人至少需要两套。市集每套(围裙+桌布)按市集基金支持价100元发放。

7、捐赠和赞助、义卖。市集为非盈利性组织,需要依靠大家的爱心和支持来维持发展,实现帮助更多人的梦想。市集设立基金,接受现金捐赠,也接受产品等实物,通过义卖等方式转为现金。基金将主要计划在各届农艺市集的筹备和小农支持等用途上。市集开设捐赠专门账号,定期公布获赠信息,并设财务审核组,对捐赠账户等市集所有财务等以季度为单位审核。(待讨论确定)

四、申请资格

1、产品符合食品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食品安全要求规范,并符合市集产品“六不准”原则。

2、认可市集的理念,尊重市集及其成员,愿意遵守市集约定和制度。

3、坚持生态有机、可持续原则进行生产。

4、愿意将生产过程透明和公开,包括生产者身份真实化、生产过程透明化、产品真实化。

五、评定程序

1、提前一个月如实填写《参展人申请表》,并提交申请资料。

2、市集派遣检查团到申请单位考察,监察团提交考察报告。

3、市集监察委员会根据考察报告和多方面考核资料,确定是否批准参展人资格。

4、获得参展人资格的单位,进入农艺市集参展人管理系统,必须接受监察团长期、不定时的质量监控。

 

第4篇:环艺考察报告范文

王丽敏 全国纳米材料标准化工作组组长

高志华 国家室内装饰协会木制品专家

项目素描

从2004年年底开始,关于纳米装饰板的广告宣传和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到2005年时,已呈铺天盖地之势。不少地方报纸及致富刊物将其定位为装饰建材领域的一场技术革新而进行大篇幅报道,连中央电视台也为此拍摄了专题片,多次播放。

在多数宣传报道中,重复着这样的信息:由清华大学退休教授担任技术指导,采用美国化学技术公司提供的国际先进的高分子化工技术,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功,与木材、石材及已有的各种复合板材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产品性能优异(韧性好、易加工、耐洗刷),绿色环保,有良好的抗菌防毒功能,可净化环境、清新空气,且无毒无味,可广泛应用于吊顶、地面、墙面、台面、家具等室内外装饰。产品表面晶莹剔透,如瓷般坚硬光洁,如玉石般温润高贵。而且最关键的是,其生产成本低(每块不高于10元),利润空间大,甚至有公司打出了“投入5000元,年赚96万”的口号。

投资者说

“我万万没想到,我连早餐都没吃就赶过去,就是去等着他骗我”;“我万万没想到,能上中央电视台连番报道的项目,竟然是个假项目”……谈到纳米装饰板,谈到他加盟的那家公司――清大××(北京清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谈到当初考察的过程,谢小军给记者连说了好几个“万万没想到”。

2005年8月底,谢小军在中央电视台某节目中看到了关于“纳米装饰板”的专题报道,里边对这一新型装饰材料的性能、外观、成本及巨大的利润空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动情的讲解。接下来谢小军通过网络,搜索查询了所有能查到的关于纳米装饰板的相关资料,所有的信息一致地告诉他:这是一个绝好的项目,一次不容错过的赚钱机会!

9月初,谢小军急急忙忙赶往北京,前往刚刚从电视上获知,却似乎神交已久的“清大××”。在“清大××”,谢小军遇上许多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考察者。所谓的“考察”,其实就是在公司里听“经理”们讲公司的产品如何好,市场空间如何大,利润如何高。

谢小军记得,接待自己的经理姓肖。肖经理对产品性能、市场前景和利润空间的介绍,跟电视上的报道如出一辙。听完肖经理的介绍后,谢小军问他生产那样的产品,成本需要多少,肖经理指着公司墙角放的样品对他说,“这种薄板的只需要6元,厚的这种需要10元。”肖经理还再三向他保证,产品成本不会超过10元。

这就是谢小军的第一次考察。尽管激动之情难以抑制,但谢小军并没有立刻与公司签约。他希望自己能在冷静一些之后再做决定,于是以没带够钱为理由,回到了安徽老家。可过了不到20天,谢小军就坐不住了,他再次赶赴北京。看着公司里热闹的场景,看着跟他一样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投资者脸上的兴奋色彩,这一次,他没有再做更多的了解和考察,直接交付了1.8万元的培训费,开始了技术培训。而所谓的技术培训,其实就是十多分钟的现场演示,指导老师告诉他,回去直接按照公司给出的配方和工艺流程生产就可以了。

谢小军见技术资料上关于产品的配方和工艺都写得非常详细,于是带着公司颁发的结业证书,回到老家。回家的路上,谢小军根本静不下来,坐不安稳,睡不踏实。心里一直筹划着:厂房建在哪里,招多少工人,第一个客户来自哪里?一到家里,谢小军立刻开始张罗。一切准备就绪后,生产开始。

第5篇:环艺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灾难;激变;人类学;工作坊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1-0081-07

2015年10月16日-18日,“比较视野中的灾难与激变:感知与应对” 国际人类学工作坊的工作报告会在四川成都西南民族大学隆重召开。此次国际人类学工作坊由中国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美国应用人类学会危机与灾难研究组三方共同主办,《民族学刊》编辑部、美国杜兰大学人类学系、他山人类学学社协办,并获得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2015年度引智项目“西南民族地区灾害场景辨析的人类学研究”(FE2015-032)、“西南民族地区灾难应对机制的人类学研究”(FE2015-038),以及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藏彝走廊地区的自然灾害及其灾难应对机制的建设”(NCET-12-0980)的支持。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张原副教授和汤芸副教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卡嘉娜(Katiana le Mentec)研究员,以及美国应用人类学会危机与灾难研究组副组长张巧运博士是本次工作坊的学术召集人。这个由中、欧、美三个学术区域的学者共同召集参与的学术工作坊旨在成为跨社会文化之比较研究的学术平台,并试图基于民族志研究来促生有益的学术概念及理论框架,进而在深化灾难与激变的基础性学理研究之时,也期望能为人类社会有效应对生活可持续性所遭遇的种种困境与挑战做出贡献。为此,4位学术召集人邀请了一批国际上在灾难与激变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工作坊的研究工作中。在为期一个月(2015年9月23日至10月23日)的时间里,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的大学和学术机构的20位海外学者陆续汇聚于成都,在西南民族大学开展了各种学术活动,其中包括公开的学术讲座20场、圆桌讨论会7场、田野报告会5场,并在汶川、北川等地进行了3次短期的田野走访调查。为深化合作交流与总结研究经验,本国际学术工作坊以“工作报告会”的形式,在西南民族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召开了一场为期3天的学术研讨活动,设立7个研究专题和两个特别活动,参与研讨的海内外学者共40人。

10月16日上午9点,本次国际人类学工作坊报告会正式开幕,主持人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院长张明善教授。首先,西南民族大学副校长丁克毅教授用英语作开幕致辞,向海内外专家学者介绍西南民族大学的学科建设发展情况,特别是在灾难人类学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并期望借助这次国际学术工作坊,能促使西南民族大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更加国际化与前沿化;接着西南民族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肖琼副教授用英语简要地介绍了西南民族大学的外专引智项目;《民族学刊》作为本次国际人类学工作坊的协办单位之一,专门刊发了参与这次工作坊的多位国内外学者的论文,学刊编辑赵秀云老师用英语介绍了本期刊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之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的卡嘉娜研究员代表工作坊的组织召集人向全体参会人员介绍了工作坊的主旨;最后,西南民族大学张原副教授代表工作坊的组织承办方作会议特别致谢。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所有与会代表至西南民族大学行政楼前合影。

“人文视野下的灾难与激变”是本次报告会的第一个专题,于10月16日上午进行报道讨论,主持人为美国波特兰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米歇尔・甘本德(Michele Gamburd)教授,评议人为大英科学院院士、英国牛津大学万灵学院教授大卫・帕金(David Parkin)。以“人类学者与2015年的尼泊尔地震”为题,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所所长大卫・盖尔纳(David Gellner)教授作了工作坊的第一个研究报告。他介绍了自己在和尼泊尔本地的几位人类学家对尼泊尔的地震灾后状况的考察,且初步认为,人类学家若要参与和帮助尼泊尔的灾后救援与恢复重建工作,应该从人类学的地方感知角度出发来探讨灾后公众最关注的问题,并从社会和政治角度出发来分析灾难及其后果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有效利用媒体和互联网、加强对偏远村庄的救灾工作、评估鉴定易受灾地区、监测并考察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执行等几项人类家应该有责任义务参与的工作。接着,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凯布朗利博物馆馆长弗里德克・克可(Frédéric Keck)研究员以“禽流感的防预:禽流感病毒如何改变了中国的人与鸟关系”为题进行了报告。在简介禽流感及其破坏力后,克可研究员回顾了自己在香港两年的实地考察研究,指出作为环境预警哨兵的鸟类在今天与人类的关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生存境遇、文化象征和社会功能都在改变。通过思考当代人类社会可以从哪些方面感知鸟类的灾害风险与生物安全预警,他倡导应该加强人类与动物的多元自然主义关系这一人类学理论的建构和运用。之后,英国赫尔大学当代史研究所前所长格雷格瑞・班考夫(Gregory Bankoff)教授在其“减少灾难风险的历史路径”的报告中指出:人类在风险中的脆弱性(vulnerability),以及人类从生活、社会结构、身体和心理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往往是根据个人特点、知识经验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各异。班考夫教授提出,脆弱的特殊性质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个典型的历史问题,而在今天世界上大多数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学会适应了“常态化”的风险威胁,从而可更好地承受风险危机,所以展开一些关于脆弱性历史本质的反思,以及在当下对脆弱性的研究中去分析总结不同环境和不同经验的人群对风险的处理方式,这对整个人类社会减少灾害风险而言极为重要。本专题最后一个报告人为西南民族大学的汤芸副教授,在其“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灾难人类学的研究路径和学术定位”的报告中,她指出了不同的文化是以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意义逻辑来感知灾难的,这使得人类学的灾难研究应该面向一个天然就充满主体交互性和意义性的生活世界(life world)中。她提出当前灾难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是人类脆弱性,但我们还更应该注意到社会弹韧性(resilience)这一概念。通过“灾”这一概念在中国社会历史语境中的意义内涵,以及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的经验研究,来强调灾难人类学研究的4个维度应为生态环境、文化观念、社会结构和历史进程,而整体性、过程论和地方视角这是基本的考察路径。大卫・帕金教授在做该专题的总结评议时专门指出,人类学是一个跨社会和文化比较的学科,灾难研究需要这种比较性的考察视野和多元化的理论思考,而这个专题中的4位报道人用他们自己的研究经验和理论思考很好地呈现了人类学灾难研究的旨趣与价值。

16日下午14:00-17:00,工作坊报告会进行了第二个专题“有关灾难与激变的理论反思”的报道讨论,中国重庆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人类学中心资深访问学者彭文斌先生为主持人,米歇尔・甘本德教授作评议人。本专题的第一位报道人为卡嘉娜研究员,她在“理解激变时代中的延续性:简论人类学中的争论”的报告发言中指出,东亚社会把异常事件的解决作为适应性的这一举动是与西方观念完全不同的,所以在考察灾难时人类学必须注意比较不同社会文化情境中的灾难反应。卡嘉娜研究员认为,激变所呈现的变迁之剧烈性虽然往往是超出人们通常的社会经验的,当其能够经由不同的理解框架得到社会文化性的阐释,并且外显的变迁之中总有一种“内在性”的延续。在“灾难阈限阶段的谣言与行为应对――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报告中,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副院长杨正文教授指出,谣言的流行是与灾难相伴而生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他以汶川地震为例提出灾难“阈限”正是谣言滋生的沃土,并认为谣言作为一种民意表达和民情宣泄方式实为灾难阈限中社会的一种反应,应将其视为非常时期的一种常态现象而加以应对。接下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政治科学研究所的艾丽莎・雪格(Elisa Horhager)博士以“辨析灾难的能动性:关于自然灾害的定义之争议”为题做研究报告,围绕着如何处理“自然灾害”的动荡及评判其对社会建构的性质这一问题,她以2008年汶川灾难和2011年东日本海啸大灾难为例,运用比较框架来分析自然灾害发生后社会应对中的资源动员和制度化过程,并提出公众对于造成灾难原因的不同讨论可以对灾难受害者的保护和形成制度化应对措施产生影响,所以灾难之中也有一种社会建构的能动性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随后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李锦教授作了“羌寨空间的变迁与震后文化修复”的报告。她指出地震是一种会对人们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造成巨大破坏的灾难,而灾难过后地方文化的修复机制是如何运行的,则需要人类学家细致地关注。通过对阿坝州理县休溪寨近百年来空间变迁的田野调查,李锦教授强调羌寨的空间变迁一直以来是一个常态,但聚族而居的居住形态与神圣空间的位置安排等空间格局的基本原则在变迁过程中有其延续性,即使受到了大地震的破坏以及灾后重建中政府的强力介入,羌寨的空间格局在深层的意义结构和文化逻辑上仍保持着较强的稳定性与延续性,因此当面对地震这一较为偶发但破坏性极大的灾难时,传统文化逻辑完全可以发挥文化修复的主导作用。本专题的最后一位发言人是美国应用人类学会危机与灾难研究组负责人、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副教授A. J・法思(A. J. Faas),他报道的题目是“灾难的纠葛:灾难应对、恢复与重建中的实践网络、记忆和文化”。基于对南美洲厄瓜多尔安第斯高地野火灾难的社会应对的田野经验研究,法思教授指出在人类和环境的复杂纠葛中文化生产的核心关系要素是记忆与实践,对于普通灾民而言是实践形塑记忆,而对于专业救援人员而言则是记忆指导实践。所以灾难中人们通常会利用现有的文化体验和记忆经验来复述和共享一些文化含义,并减少个体差异和特质的经验,以有效地形塑分享一种有效的同时又具有文化涵义的灾难应对行为和记忆体验。米歇尔・甘本德教授在总结评议时强调,人类学的理论建构与反思需要基于扎实的田野经验研究,而本专题的5位报道人在富有启发性地提出她们的理论观点之同时,也极为细致生动呈现了她们的田野个案,这样一种研究讨论风格值得人类学的灾难研究去坚持和发扬。

16日下午17:10-18:10,在卡嘉娜研究员的主持下,工作坊报告会开展了第一次特别活动“灾难历史研究国际项目介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皮埃尔・富勒(Pierre Fuller)作为“灾难历史网站”(Disaster )发起人,向与会学者介绍了这个由历史学家创建的专门为学者研究和公众利益服务的可供相互学习合作的专业网站。富勒副教授指出,中国有时间很长但鲜为人知的灾难管理历史,中国的学者可以加强对这个国际网站的利用,将其作为一个动态的国际合作研究和数据共享平台,从而让灾难历史研究超越学科区隔,扩大地理范围,并获得自己与全球的研究学者的合作机会。

10月17日上午9:00-12:00,“在灾难与激变中反思社会-政治关系”的报告专题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永祥博士的主持下进行,由A. J・法思任评议人。米歇尔・甘本德教授首先以“金浪:海啸后斯里兰卡的权力与礼物”为题做研究报告。她指出随着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爆发,斯里兰卡涌入了大量救灾物,因此观察大范围人道主义救助的社会影响是反思政治―权力关系的一个重要的视角。此外,在考察给予礼物和收到礼物的权力关系,以及对人道主义援助的话语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灾民在重建社会等级与社区关系中,“礼物”所具有的权力象征与文化意义。紧接着,欧洲社会人类学协会人类灾难与危机研究网络发起人、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玛拉・贝纳杜禧(Mara Benadusi)教授以“唤起灾难:印度洋海啸之后的真相与伪饰之机制”为题,报告了其对经历内战和海啸等灾难之后的斯里兰卡南部省份的一个佛教僧伽罗语地区的田野调查,她指出人们在显示灾难和揭示冲突时都采用一种类似的机制,即公布或隐藏特定类别的对象和主体,从而使得灾区的社会形象呈现出一种既脆弱又坚韧的特征,而这正是灾区获得外界援助时所采取的一种弹性策略。之后彭文斌教授在“环境/认同政治以及原住民对环太平洋油轮扩张的抵抗运动”的报告中,以2015年4月初一艘泄漏油轮驶入温哥华引起当地居民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原住民为其领土土地和水源受污染而抗议的事件,对全球地方化中灾难情景下的文化遗产和身份政治问题进行了讨论。以“等雨来:墨西哥气候变化中的政治、话语与物质生活”为题,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罗伯特・巴里奥斯(Robert Barrios)针对大部分墨西哥人口仍继续在高脆弱的水文气象灾害的影响下生存这一现象的分析指出,气候变化不仅对人类发展实践产生有形影响,也是一种通过不同方式和语境来完成的具有政治诉求和经济目的的话语-政治现象,因而干旱并非一种纯粹的自然灾害,而是一种政治建构的风险景象。本专题的最后一位报道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郑少雄博士,他报道的题目是“当代内蒙古的草原政策及蒙古牧民的应对”。郑少雄博士指出过去几十年来内蒙古草原社区所遭遇的种种灾害可视为一种空间改造过程的产物,其反映了国家空间生产与社会地方营造的一种紧张关系,而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力量平衡则决定着草原未来的发展。A. J・法思教授在总结评议时指出,灾难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这一专题的5位报道人用他们精彩的研究告诉我们,灾难的肇因还具有一种显现的政治性,因而从灾难的研究来反思权力、话语和社会行动,对于灾难的人类学研究而言是一个亟须加强的议题。

17日下午14:00-16:00,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施帝恩(Stéphane Gros)研究员的主持下,报告会进入第四个专题“灾后重建中的社区恢复与文化重塑”,该专题的评议人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的张亚辉副教授。以“灾后恢复重建与社区需求”为题,李永祥研究员介绍了他对云南省两个灾后恢复重建社区――盈江县傣族社区和姚安县彝族社区的田野调查研究。他认为社区需求,包括社区连续性、文化功能、生产便利程度、安全感等方面都是灾后恢复重建的核心内容,而由于民族文化和居住条件下的不同,社区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灾后恢复重建中的“统规统建”政策无法满足不同地区的社区需求,反而会导致社区产生更加复杂的社会脆弱性。接着,美国杜兰大学的张巧运博士在其“想象文化:汶川地震文化重建和抗灾能力塑造中的政治”报告中也指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要想获得成功,规划者和管理者必须真正考虑“地方文化”的意义。以汶川地震后羌族村寨的文化重建为例,张博士反思了将羌族的“文化”作为一种旅游开发资源的那些恢复重建项目对羌族村落社会生活的影响。最后张亚辉副教授在评议时总结道:在当前中国各种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中,由于外来行政和市场力量的强力介入下,日常生活展演的前台与后台之区隔被打破,这对于灾区居民的伤害是值得重视的,而两位报道人的研究都清晰地呈现了问题并作出了相应的反思。

报告会的第五个专题“关于灾难的记忆、叙述与情感”,于17日下午16:10-18:10在西南民族大学蒋彬教授的主持下进行,格雷格瑞・班考夫教授为本专题的评议人。华东师范大学的王晓葵教授在其“灾难记忆与民间叙事”的报告中提出,中国近代的灾难是如何被表征叙述和记忆传承的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1970年的通海大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为例,王教授指出在现代中国关于地震灾难的记忆传承呈现出了不同的样态,其后面所依托的是不同时代社会意识和文化逻辑,而纪念物和纪念仪式的不断变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灾难记忆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重构的范例,并呈现了中国社会灾难记忆多样化的趋势。接着,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陈学仁(Chris Courtney)作了题为“历经灾难:1931年汉口洪水的现象经验与情感经历”的报告。通过对20世纪初期汉口市民如何经历了洪水的历史考察,他认为当时相关部门和机构所制定的灾难应对策略不仅仅是理性地为了生存,也在通过显示悲伤、宗教仪式和慈善行为试图在逆境中寻找生活意义,甚至是追求一种“苦中作乐”的乐趣。虽然这些行为并不总是能增强了大众的生存机会,但在帮助社区应对灾难方面也显现了一种重要的功能。随后,西南民族大学的张原副教授以“沙粒中的世界:高寒湿地草原沙化灾害的地方叙述”为题进行了报告。张副教授指出干旱通常被认为是土地荒漠化灾害发生的主要前提条件,然而降雨充沛且拥有大片湿地的若尔盖草原的严重沙化灾害迫使我们应该从地方的视角重新认识什么是沙害?特别是要关注沙害在地方叙述中是什么样的灾难?以及沙化灾害的前提条件和诱发肇因是什么?他进而通过案例指出,在当地藏民看来,沙害是一种报应,其发生是因为一种跨界和过度的行为打破了生活世界中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平行关系和边界秩序。而今天在若尔盖草原所发起的很多治沙工程在藏族牧民眼中,就像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和地点做了一场错误的仪式一样,除了制造更多的灾害之外并没有逆转当地的沙害。因此,理解灾难的地方叙述,人类学的灾难研究或许可以更为准确地揭示灾难发生的社会文化机理及其应对方式。格雷格瑞・班考夫教授作总结评议时指出,三位报道人的研究表明,对于灾难的地方记忆、体验与叙述的考察可以让我们基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情景和文化价值逻辑来还原灾难的本来面貌。

17日晚上19:30-21:30,工作坊报告会的第二次特别活动“纪录片中的2008年汶川地震”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当代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柯安娜(Anne Kerlan)主持下进行。香港科技大学人文部博士候选人邱月首先以“国家主导的灾后恢复中的个体”为题进行发言,她指出北川县城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在政府高度参与的重建过程中,个体被植入在这个由国家提供的新的社会结构中,进而地方个体的声音被响亮的官方叙述淹没了,不少关于这场灾难的纪录片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理解灾后个人生活感知的途径。接着与会学者观看了由马占冬导演的纪录片《五月一天》,观影结束后马占冬导演和学者们在现场围绕着灾难、生育、创伤、情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10月18日上午9:00-12:00,报告会第六个专题“灾难的感知与呈现”在王晓葵教授主持下进行,弗里德克・克可研究员作评议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历史学院的郭建勋副教授首先做报道,他的发言题目为“环境、族群、地方知识与灾难:以1786年大渡河地震为例”。郭教授指出发生在清代中期的这场地震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历史上大渡河流域的地方环境、生活模式、族群关系和社会经济联系的研究视角,他认为在相同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的不同民族会形成不同的环境知识和灾难应对经验,这使得灾难来临时不同的民族所承受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些民族则会在经历灾难之后通过相互的学习借鉴形成新的地方知识。以“中国的空气污染中的双重认同以及潜在的环境灾难”为题,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史乐闻(Edwin Schmitt)介绍了他近来关于空气污染的考察研究。史乐闻指出,许多突然性的灾难事件其实是自然生态受到人类社会严重干扰的结果,所以针对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这样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从社会的角度来考察,而人们在感知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时,还往往导致世界性与地方性的双重认同。之后,西南民族大学旅游历史学院的薛熙明教授作了题为“变动中的家与地方:灾后移民社区的空间生产”的报告。以震后移民安置的羌族社区邛崃市木梯村为例,薛教授指出,在现代化和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下,家与地方的联系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特别在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制化社区安置重建中,家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严重的断裂,家所蕴含的物质空间、情感空间、生计空间、文化空间等多重意义都发生了分离,社区主体也缺乏对地方的认同,所以灾后社区重建过程中亟待一种“自下而上”模式的出现。随后,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法比奥・卡尔尼里(Fabio Carnelli)作了题为“缺失了现在的民族志: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后的时空实践”的研究报告。他分析了幸存者们生活轨迹里关于“灾难”一词的意义变化,并列举了一些具体城市在震后采取的应救机制,从而指出要在灾难研究中去记述一个复杂的时空框架,这可以帮助人类学者去分析受灾难激活的“事故”及其后果。本专题的最后一位报道人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雷天来博士,他报道的题目是“国家权力、现代传媒与民族共同体:以‘东方之星’翻沉事件后‘头七’祭奠为例”。他提出公共纪念仪式一直被视为国家对灾难的反应,而纪念仪式的模型通常则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状态,当国家的纪念仪式与民间传统的“头七”习俗结合后,纪念仪式就发生了形式和内涵的变化。在此过程中,现代媒体和公众的参与不仅更新了纪念仪式,还挑战了传统模型,所以政府应该允许和提高民间信仰在国家公共事务中发挥特定的功能。最后,弗里德克・克可研究员在总结评议时提及,人们对灾难的感知与呈现必然是依托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情景的,因而具有社会性、政治性和文化意义性,但人类学家在讨论这些问题时不要过于人类中心主义,也应该关注到动物,特别是那些和人类社会紧密嵌合的动物对灾难的感知与呈现。

第6篇:环艺考察报告范文

超声波流量计供应商的入围资质要求1)必须具备的资质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9000及以上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计量器具形式批准证书等。2)参考的资质包括: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防爆证书、专利证书、设计证书,企业荣誉及获奖荣誉证书等。3)其他要求:入围供应商的国内商须提供或具备:生产厂商的生产资质,生产厂商出具的该项目或者年度授权书;近三年国家干线、山西省主要相关业绩;近三年相关业绩合同;近三年财务报表等。调压撬供应商的入围资质要求1)必须具备的资质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9000及以上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进口)/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国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压力管道第五组元件组合装置)等。2)参考的资质包括: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利证书、设计证书,企业荣誉及获奖荣誉证书等。3)其他要求:进口设备入围供应商的国内商须具备:生产厂商的生产资质,生产厂商出具的该项目或者年度授权书;近三年国家干线、山西省主要相关业绩;近三年相关业绩合同;近三年财务报表等。国产供应商须具备:为供应商直接投标,不接受中间商;近三年国家干线、山西省主要相关业绩;近三年相关业绩合同;同类产品检测报告;近三年财务报表等。

旋流(风)分离器、汇管等非标压力容器供应商的入围资质要求1)必须具备的资质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9000及以上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压力容器A2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压力容器A2及以上)等。2)参考的资质包括: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利证书、设计证书,企业荣誉及获奖荣誉证书等。加臭设备供应商的入围资质要求1)必须具备的资质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9000及以上认证,加药机防爆证书、计量证书等。2)参考的资质包括: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利证书、设计证书,企业荣誉及获奖荣誉证书等。采购人员应尽量收集相关资料,以寻找潜在的供应商。通常有以下渠道:1)行业报刊、年鉴:可获取制造、产能或产品等信息。2)黄页及互联网:可获取潜在供应商介绍、产品信息及联系方式等。3)上市公司年报:可以提供潜在供应商的产品和财务评价方面的信息。4)行业性展销会:可获得潜在供应商及产品介绍并可进行直接的沟通。5)销售代表:可直接获得产品和潜在供应商的相关数据和信息。6)商业咨询公司:当必要时,可通过专业公司获取潜在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信用、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信息。

物资供应商的选择应建立在充分的考察与评价的基础之上;原则上应对拟入围厂家进行考察,并需填写《供应商考察报告》,考察厂家须遵守以下规定:a.首先应根据相应资质要求明确生产厂商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资质不符合厂家不予考察;b.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工厂基本资质、生产设备、检测设备、试验设备、人员资质、业绩等。还应了解原材料来源、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体系、销售价格、供货周期、售后服务等;c.考察结束一周内应根据实际考察结果填写考察报告。考察报告评价将作为是否选择供应商的重要依据。一种物资的合格供应商应不少于三家,并做好备用供应商的储备与联络,以保证供应商的及时更新与应急供货之需。管材、热煨弯头、管件,阀门、流量、调压设备等工程物资必须保持3家及以上的供应商。根据对供应商的评审、公司发展策略和采购策略,对供应商进行适当的管理可以监督供应商遵守公司的采购政策、促进供应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升合作关系。1)让供应商清楚的知道公司的采购政策和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结果所带来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鼓励供应商提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可行且必要时,鼓励供应商参与公司相关设计与施工计划,或公司参与供应商新产品的设计开发。3)对于长期表现优秀的,或配合公司紧急需求、及时解决较大困难的、或在协助公司成本控制方面表现突出的供应商,可以赞赏信、增加采购比例等方式予以鼓励。4)对于及时交货率较低、质量状况较差、数量短缺等供应商,应视情况向其口头或书面投诉、要求整改乃至索赔扣款等。建立供应商资料库,记录每个供应商的名称、地址、供货范围、性质、联系人、联系方式、开户行信息、开始或停止使用的时间等信息,并定期维护、及时更新。

作者:徐志杰 单位:山西压缩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第7篇:环艺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采风;实践教学;民间音乐;传承

采风,在我国古代主要是指采集民歌,也包括民谣、谚语等。采风活动可以追溯至三千年前的周代,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就是一部采风得来的民歌总集。隋•王通《中说•问易》曰:“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可见我国的采风活动起源之早,历史之悠久。这种传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延续中一直中断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采风”的含义扩大了,它泛指采集一切民间的神话、传说、歌谣、故事、谚语、小戏、说唱、谜语等口头创作和风俗。到了现代,其他民间文学艺术种类的现场采访也都称之为采风。

多年来,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为了开阔学生艺术视野,增加学生民间音乐文化的积蕴,普遍在实践教育课程中开设了田野采风内容。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考察对象锁处的生活环境中去,了解特定区域民族的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考察、学习和感受民族民间音乐,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底蕴,增加社会生活体验,田野采风已成为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教育内容。

一、田野采风的实践教学性质

实践教学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方面。田野采风作为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个内容,它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间音乐,在了解、学习和收集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感触、体验和认识其中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我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形成了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在人类衍育、发展过程中与生来的情感文化,有在生产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作文化,有在社会融合与民间交往中形成的社交文化,也有对自然现象与各种灾难迷惑不解而产生的宗教文化。音乐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普遍的文化形式,紧紧地依附和融合在这些社会民俗文化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些根植于民间、积淀于历史中的珍贵民族文化财富,既保留了朴实而单纯的原始人文因素,又体现着凝重而精深的民族历史沉淀,它反映了当地民众独特的生活情趣、审美观点与精神品质,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系统地学习了现代音乐理论体系,掌握了音乐学科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田野采风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基层生活,通过接触色彩斑斓的民间音乐事象,体验原生态的民间音乐活动,领略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民间音乐文化特质,感受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民间音乐的原生环境,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机会。学生在感受原生态民族民间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民族文化修养,激发了艺术创作灵感。在采风中所收获的考察成果,必将成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及开展科研的重要素材与题材。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其收获也将是一笔有益学生终身的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来看,田野采风活动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感情,甚至对他们艺术观念及民族文化认同思想的形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田野采风活动的实施

我国疆域辽阔,各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信仰各有不同,其文化形态的存在与发展千差万别。一方面大多数民间音乐存在于各种社会生活与约定俗成的节庆活动中,具有很广泛的群众性与广场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在传播的方式上多数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特别是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历史的推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少稀有乐种已经后继乏人,甚至濒临失传,其对采访进行有一定难度。因此,田野采风应首先对采风选题进行前期调研,制订周密的考察计划,让学生了解采风活动的目标、内容、作用和基本要求,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学生提高田野采风的调查采访能力、拍摄记录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只有坚持执着的求索精神、细致的工作态度,作好必要的物质准备,才能持有较好地完成采风任务。

(一)田野采风考察内容的选题

田野采风的目的,就是客观深入地考察、体验、了解和学习民间音乐文化。那么,在采风中考察什么内容,是必须明确的首要问题。田野采风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民间音乐文化现象考察

民间艺术是民族的母体文化,是民间围绕着人类生存与发展主题产生的精神文明,是地方民族文化与审美意识得以传承的物质载体。人类远古时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在与凶猛野兽的抗争中形成了强烈的群体意识,从原始部落狩猎捕获的狂欢到现代社会各种民俗活动的喧闹,无不体现了群娱群乐的广场文化特征。民间音乐文化现象主要是指在各种民间活动中,与音声有着直接联系的形式和内容。如民俗节庆活动中的歌会、歌节、歌圩以及各种民间艺术活动;各种民间宗族、家族仪式中的音声;各种寺庙、道观及民间宗教活动中的音声;各种农事,务工活动中的音声等。采风可从这些民间音乐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进行程式,产生渊源、历史衍变、文化内涵、流传区域及传承方式等方面进行。

2.民间音乐文化形态考察

我国民间音乐艺术种类繁多,古往今来与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民族的传统,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审美,民族的风情。民间音乐文化形态就是指民间音乐艺术的类型,有演唱类、演奏类、舞态类、曲艺类以及综合艺术等种类。在演唱类民间音乐形态的考察中,主要了解其歌种特征及产生渊源,演唱形式及声部组合,旋律特点及曲式结构,演唱方法及传承方式,流传曲调及各种谱本等;在演奏类音乐形态考察中,主要了解其乐器种类及相关文化,乐器构造及演奏技巧,乐器产生或传入年代,乐种类型及组合形式、传统曲牌及流传曲谱等;其他艺术种类则是重点考察其民族文化内涵与民间音乐表现方面的艺术特征。

3.民间音乐文化载体考察

千百年来,由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音乐,以绵绵不断的生命力跨越时空,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承载着这些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民间音乐事象中的群体与个人,包括民歌演唱群体与歌手,民间音乐演奏乐社与乐手,民间歌舞表演群体与艺人,以及其他民间艺术种类表演群体与个人。田野采风应重点了解地方各种民间音乐表演组织的创办时间和背景,主要成员与活动方式,组织结构与活动内容,班社的艺术风格与表现特色,技艺特点与传承方式,收藏实物及音乐资料。民间艺人的采访主要了解其从艺历史及师承授徒情况,掌握技艺的门类及技艺特长,个人表演风格及艺术成就,主要历史贡献及社会影响,艺术生涯代表作及保留曲目,收藏传谱及艺术器具,重要演出与获奖情况等。

(二)田野采风的采访方式

强烈执着的求知欲望,敏锐科学的观察能力,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是田野采风的行为要求。只有不辞辛苦、不畏艰难深入采风地,真诚地以传统为师,进行认真细致的实地考察,才能获得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考察资料,达到采风活动的目标。

我敫髅褡宥嘧硕嗖实慕谇旎疃往往带有强烈的人文因素与浓厚的文化色彩,而最具民族与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就生成在这些民俗活动之中。集体考察是采风活动最常用的方式,它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既节约经费又能获得最好的考察效果。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地体验民俗活动的感人场面,感受乡土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更能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激励他们努力探索民间音乐的热情。

面对五彩缤纷的民间音乐文化,考察者的关注视线与兴趣是不一样的,要满足采风者的不同要求,小组采风是比较灵活的一种方式。可在总考察项目中分出若干子考察项目,进行分组并成立相应的组合机构,拟出子考察项目的采访内容与采访计划,达到深入探究、各得其所的采访目的,共同完成采风考察任务。

三、田野采风成果的整理与展示

经过田野采风,学生对民间音乐的了解与感受,对采访对象资料的采集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要很好地整理与总结采风成果,以便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使用,这是采风活动重要的后续工作,也是高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成果的体现。

(一)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

采风资料的梳理与建档要经过整理资料和处理资料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采风现场采集的各种原始资料与档案;后一阶段将这些资料进行技术性处理,以便整理成终端性的档案材料。

民间音乐文化的文字资料是采风成果整理、建档的基础,包括采风中收集的原始材料及采访笔录资料。要按照民间音乐类型分门别类进行建档,并按乐种事件产生的年代、历史记载、社会背景、传承方式、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和造册登记。对尚欠缺部分记录在案,以便日后再行补足。

民间音乐乐谱的收集是田野采风的重要内容,包括民间保存的乐谱手抄本、复印件和拍照图片。可根据乐种分经典曲目、一般曲目、失传曲目来整理,收集表格填写内容有乐种类别、记谱种类、演奏要求、采集地、流传区域、传谱人、抄本年代、收集人及收集时间等。在整理中尽可能将乐谱中的速度标记及各种演奏技巧符号重新订正并标注准确。为保证收集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使用音高测定器或电脑记谱软件进行测定和重新记谱。

田野采风中拍录的图片和音像也是珍贵的收藏资料,它客观地记录了采风的实况,特别对一些老艺人或濒临失传乐种的录音录像尤为重要。要注意整理音像资料的技术性问题,尽可能让这些珍贵的资料能够长期保存。可存放教学单位的资料室或电子阅览室,让更多的师生得以资源共享。如能长期持之以恒,势必成为学校甚至地方不可多得的地方民间音乐文化之库。

实物也是采风活动材料收集的内容,在民间音乐文化活动中使用的乐器、道具等都是采风实物采集的重要物品。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乐种与其特有的乐器是分不开的,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把乡土乐器原件收集上来,以供日后研究使用。如收集确有困难,也可详细了解其乐器构造、制作材料、制作方法,以便仿制。对采集的乐器、道具、服饰等实物应进行消毒、除霉、保洁,使之能长期保存。

(二)撰写民间音乐文化考察报告

认真做好考察总结是田野采风后续工作的重要任务。采风结束后,应按照采风计划上的具体内容,在认真整理采风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考察总结,其中包括总考察项目及子考察项目的总结。对民间音乐文化个案的考察分析,应从其民间音乐形态的历史与现状、传承与流变、挖掘与保护、发展与利用等方面的情况撰写考察报告,事件要求真实,数据要求准。对民间艺人个人调查可从其从艺生涯与艺术成就,社会影响与历史贡献进行专题考察报告。学生也可对采风活动的体会与收获进行总结,作为个人参加采风教学实践活动评价的依据。

(三)举行采风成果汇报展演

田野采风收集的资料经过整理后,以汇报展出的形式向广大师生展示,是一种很好的总结方式,一方面让参与者重新回顾采风活动过程,加固学生在采风中引发的民间音乐感受与情感;另一方面能扩大采风活动及收获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共享采风成果。将拍摄的各种采风照片整理编辑后,加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出版采风活动宣传版报;将采风中采集的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民间曲艺等民间艺术,经过重新编排,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原生态地展示,使采风者通过自己的表演加固对民间音乐文化的感受,也让更多未能参与采风的师生分享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四、田野采风的后续研究

(一)积极围绕采风题材开展科研活动

经过田野采风,许多关于民间音乐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其中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题材也会让他们萌发研究兴趣,因此,要引导学生田野采风结束后积极开展科研工作。音乐论文是音乐学术研究的主要载体,是传递和储存信息,传播与普及音乐研究成果,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的流通形式。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学术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论文的写作得以实现的。在田野采风活动中,学生零距离地接触民族民间文化,无论是民间音乐的表现艺术或文化内涵都在感动着他们,不少历史悠久、深藏民间的地方音乐需要人们去挖掘,去研究,因此,选择采风活动中引发的研究问题,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很有价值的题材。

(二)充分利用收集素材进行艺术创作

挖掘学生艺术潜质,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是高校音乐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构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采风活动结束后,学生把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带进专业课堂教学,将采风活动中采集的民间音乐素材充分应用到歌曲写作课程的实践中去,将会拓宽学生艺术创作的题材,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感,使他们的音乐作品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民族气息,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我国许多民间艺术形式本来就是歌与舞联系在一起的,在歌中舞,在舞中歌是不少民族民间艺术的特点。经过田野采风,琳琅满目的民族舞蹈艺术还给学生的舞蹈学习与创作带来了新的动力。其鲜明的舞蹈特色、丰富的舞蹈语汇为专业舞蹈形体教学带来了艺术借鉴,也为师生的舞蹈创编带来了创作的启迪与题材的拓展。

结语

田野采风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四年大学生活中为数不多的走出校门、亲近大自然、触摸民间音乐文化的实践活动。它在拓展学生艺术视野、转变学生文化观念、树立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信念、加固对民族母体文化的认同、增强自身艺术素质与民族文化素质底蕴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田野采风给他们的大学生涯留下难忘的印象,使他们带着被唤起的全新信念走向未来的人生。田野采风活动也给高校实践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给音乐专业的学科建设与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动力,从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朝着学科专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静芳. 乐种学〔M〕.华乐出版社,1999年出版.

〔2〕廖群. 周代“采风”说的文物新证〔J〕.民俗研究,2002年02期.

第8篇:环艺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理性色彩研究 综合色彩研究 基础教学 项目课题

色彩,以其无限的魅力解读了光和物体之间千变万化的关系,同时,它也暗示着一种观看之道――那就是我们对世界认知与理解的视觉呈现,渗透着观念、历史与文化等深层因素。

从视觉艺术创作者的角度出发,色彩被看作激发创作情绪的一种要素,它不仅是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元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色彩与传达媒介紧密关联,新材料和新媒介的出现往往对我们既有的色彩理解力提出挑战,继而引发艺术形式革新,促成新的审美体验。

在艺术教学中,现代色彩观念的成型直接得益于20世纪上半期包豪斯的实践探索。伊顿、克利和阿伯斯等人的色彩实践不仅接续了塞尚以来让色彩脱离对形体的依附,构建画面独立主观色彩系统的观念,更以科学的方法对色彩规律进行理性分析,通过严谨的实验方式累积视觉经验,构建新的视觉原理,独创了“色彩构成”这一专业基础训练课程。

经过长时间的锤炼,在当代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色彩构成教学已然成为完整教学过程的必经阶段。但《色彩构成》课究竟怎样设计才能达成其与时俱进的有效性,避免模式化;教学执行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基础课程与最终艺术创作、设计项目的有机关联,才能使学生将基础训练中掌握的视觉原理和技巧顺利运用到今后的项目课题实践中去,这些问题仍然是今天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一、《综合色彩研究》介入基础教学

公共艺术专业采用综合色彩的训练方法,将色彩学看作系统的、多元叠合的、综合的、更具方法论意义的研究课题;开设《综合色彩研究》课程,以实证性、科学性为基础,旨在解决艺术创作中的调研方法问题,着重探讨专业范畴中有针对性基础训练的途径,培养学生掌握色彩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独立研究能力,将《综合色彩研究》课程打造为可为多领域实际应用的带有色彩分析性质的课程。

在课程设置方面,公共艺术专业《综合色彩研究》共设计有前后两部分共五项训练课题。

前期课程集中于色彩关系探索,由“经典名画色彩提取练习”,“平面色彩观察、提取与分析研究”,“立体形态中色彩组合实验”三项训练构成。将色彩从写实造型中独立出来进行研究,色彩不再只是传统绘画和二维视觉图像的叙述;以理性分析的方法研究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建构科学的色彩系统。我们探求有关色彩的知识,积累有关色彩美学原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但绝非概念上的公式化。对色彩近似科学的分析、对比,对色彩组合关系近乎实验的记录,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累积色彩感受,创造、发现新色彩关系与效果的经验。这样的研究方法贯穿课程的始终,一方面,课程以亲身实践的方式深化学习者对色彩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打开学生对色彩原理探究的兴趣;另一方面,色彩分析的方法、色彩体验的记录为学生以后在具体创作项目中发现色彩问题、解决色彩问题奠定了能力基础。

《综合色彩研究》的主体课程是“环境色彩调研报告与研究”、“环境色彩的更新主题创作”两项。环境色彩,是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生活的一种创作方式,体现着理性色彩系统的影响力和价值作用。将前期课程中学习积累的色彩调研、采集与分析方法运用到环境色彩更新项目中去,理性的色彩调研与分析报告,为进一步提出建设性设计改进方案提供了可能。色彩,从一种设计手段变为设计目的,建筑与环境色彩改变了城市附加装饰者的身份,成为城市长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色彩关系探索

色彩关系探索是课程安排中学习者运用色彩能力获得提升的重要基础。

对色彩的准确命名依赖于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数据描述,而色彩的视觉感受、心理感受和文化联想却无法得出恒定的说法。色彩在不停地流动,只有环境才能给予色彩一定的限制性;色彩与环境相互依存,通过色彩关系达成视觉呈现。

色彩的分类、结构、范围、秩序、搭配、比例、调和、冷暖以及色彩与空间、时间、光、材料、表面等等的互动都存在于色彩关系的探索之中。

色卡是进行色彩研究的有效工具,一方面它避开了调配颜料耗费的时间,使研究者能够集中精力快速观察和记录色彩搭配;另一方面,色卡的标准化、数字化为大量实验研究增加了严谨性和科学性,也便于研究者将所积累的色彩模型与实施制作相衔接。

1. 经典名画色彩提取与范例存储

艺术史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历代绘画大师对于自然色彩博大精深的探索与表现。课程要求学生自选一幅名画图片,对图像进行网格化处理以简化图像色彩和图形,然后在此基础上用相互关联的一组色块对原有作品色彩特征做出归纳和提取。通过学习优秀作品的最佳色彩关系组合方式,增强对色彩范例的记忆,提升对自然界色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从对象中提取基本色块组成色谱系统的色彩分析方法与研究方法。

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注重思考所选作品的色彩系统形成因素――是什么导致我们眼前的这幅作品选择此色彩而非它色彩或它材质进行表达――其所涉及的历史与文化、象征与情绪、民族与时代等多重内容;注重色彩结构分析,主导色、对比色的分配和色调提取,整体格局与局部色彩关系的研究。

2. 平面色彩观察、提取与分析研究

自然界中的色彩既相当丰富又异常微妙,而传统视觉习惯使观察者难以从特定的角度深入细致地看待事物,因此也就无法发现超出“常规”的色彩。课题要求学习者选择花卉或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植物自身特点、光源因素、季节因素、背景比例、花叶比例等做出细致记录,提取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系列化的色彩层次,对微观色彩进行有序归纳、色卡比对,确定主体色调和色块取值,完成研究报告。通过这一训练,学习者得以发现细微差别,提高微观的色彩感知力,理性地解释外部色彩印象及颜色个性。

3. 立体形态中的色彩组合实验

现实世界中形体(尤其是建筑、雕塑等大体量物体)的外观色彩总与其所处空间产生互动,从而影响人们的观感。深入理解三维空间中形体的色彩存在状态,有助于学习者在未来创作中综合把握和熟练运用色彩表现技巧。

课程要求学生自选三至五件现成品分别进行色彩涂装,并设置一定的空间环境颜色条件实施限制,实验其在不同光源、光照角度、改装品组合方式以及改装品与背景多种组合方式条件下的色彩氛围变化。这样的形体外观色彩存在状态观察,可以有效增强学习者对“单体形态与系统组合之间关系色彩”的认识。

三、环境色彩调研与更新

经过前期对色彩的采集、量化比例、色卡比对、确定色块、色调和色谱等一系列具有实证性的色彩分析与存储方法训练,学习者对色彩运用原理和色彩调研方法有了基本了解,获取了一种深入研究色彩规律的基本途径,为未来不断储存色彩组合范例、积累色彩表现经验奠定了能力基础。其所积累的各种色彩知识和审美经验最终都是为了在综合创作中能够具备良好的色彩控制力和表现力,在解决具体的艺术或设计问题时能够巧妙合理地运用色彩手段。课程最后在众多艺术、设计领域和媒介中选择“建筑与环境色彩”作为《综合色彩研究》的核心训练和主题研究与创作课题。

“建筑与环境色彩”承载着《综合色彩研究》课程的多向深化考量。

首先,环境色彩调研以户外群组环境(如:建筑群、街区、商业区、厂区、社区等)为主要调研对象,研究对象选择涉及建筑单体、单体之间的组合、建筑物与地面、天空、周边建筑环境等丰富的关系色彩,为课程学习者的最后色彩能力提升提供了复杂的色彩研究综合对象。

从课程渐进式深入的教学角度看,从简单的抽象形体空间向现实环境中复杂的关系色彩进阶,调研环境色彩可望实现与课题“对立体形态的色彩组合实验”的积极有效衔接,而学习者的色彩认识与调研方法也有机会获得进一步提高和优化。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生活要面对许多现实的城市色彩问题。城市快速发展,各式亭、杆、箱等公共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商业广告和店面店招杂乱等造成色彩混乱,大量新建筑的兴建并未保证视觉品质反而造成千城一面、缺乏地域特点和文化审美特征的现象,新建筑与旧建筑之间无法和谐共存……公共艺术除了以雕塑、装置、壁画等传统艺术形式为城市增添视觉趣味外,要从更现实的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整体美学氛围入手进行创作和更新。

“环境色彩更新创作”基于一套具有科学、实证特色的调研方法和理论模型――现场色彩特征取样与评估、环境色彩导向性因素分析与区域历史条件形成因素分析;以PANTONE FORMULA GUIDE solid uncoated 色卡中色谱系统为基本比照工具,通过调查、测色记录、色卡比对、取证、归纳、色彩编谱等步骤,完成对环境色彩现状的调研、问题分析,提出有建设性的色彩更新计划和未来可行性色彩规划手册。整体规划后的理性色彩系统不仅能够重组城市色调,构建和谐、均衡有节奏感的城市空间,还可以运用光照明和数字化媒体等新科技手段带来色彩影响,使环境具有更整体的色彩传播力。

附录1 学生课程作业:《佘山幼儿园色彩调研报告与研究》

《佘山幼儿园色彩调研报告与研究》(大纲)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学生 吴韵珑

指导教师:丁乙

一、色彩调研分析

1. 目标建筑在大区域中所处位置

2. 目标建筑及环境色彩调研

东南西北墙面、地面、门的取色分析;户外娱乐设施取色分析;周围环境取色分析。(图1~图5)

3. 色彩调研总结

园内总体色彩比较丰富,操场在浅色背景下运用对比性较强的鲜艳明快色彩,提升了课堂活跃的气氛。

幼儿园主楼以中性色为主,缺少鲜艳的颜色,虽有些许点缀,但气氛显单薄。

主入口色彩过于沉闷,没有活泼、有序的色彩气氛。

外观色彩设计没有清晰表现出其办园特色。

园内绿化不少,但未有效分配土地面积,略显杂乱。

二、色彩设计建议

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非常重视儿童的感官教育,她认为,儿童认识客观世界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因为有了感觉和知觉,人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从而为进行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打下基础。而在人的各种感知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及空间时间知觉)活动中,视觉占主导地位。

色彩,在幼儿的世界里无处不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受到实用、经济等多种条件的制约,幼儿园建筑的形体造型往往难以实现人们的审美理想,然而色彩却具有从多方面调节建筑造型效果的功能。

建议:

1. 主建筑入口与正门的色彩更加丰富。

2. 增加暖色调,使儿童获得温暖、和谐、亲切的心理感受。

3. 用不同色彩的对比和配合,来表现各种色彩相互衬托情况下多姿多彩的视觉效果。

三、色彩设计分析解说

1. 幼儿园建筑色彩设计原则

健康性原则:已有实验证明,儿童确实易被丰富的色彩吸引,所以,幼儿园建筑采用丰富鲜艳的色彩搭配有其必然。

特殊性原则:儿童不同于成人,有其特殊的心理感受。因此,在色彩设计上,既要符合色彩心理学的普遍法则,又要满足儿童的特殊心理。

趣味性原则:儿童的注意力相对成人容易涣散,同时又易被丰富的色彩变化吸引。因此,通过合理而富于趣味的建筑色彩设计,可以避免儿童心理发展的多变性与幼儿园单调色彩搭配的矛盾,有利于保持儿童对园区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图6)

2. 周围环境的处理

法办色彩垃圾:对破坏景观的色彩垃圾进行经济处罚。

大力推广职业环境色彩规划:城市建筑的色彩运用离不开专业的指导。

建筑规划前需对周围环境进行色彩调查:建筑色彩需注重整体的和谐。创建一支保护建筑色彩的小队,定期检查、修补及维护。

3. 总结

建筑色彩设计必须服从整体建筑的构成关系。

不能过分关注单体的色彩使用,而是要和周边横向比较,尽量寻找色系相近的颜色搭配,这样看起来比较和谐。

在整体色调统一的基础上,对颜色进行丰富和扩展――如果颜色太过于统一,会显得枯燥和乏味;在局部添加一些色彩变化,既照顾整体和谐,又使建筑不乏活力。

附录2 《佘山幼儿园色彩调研报告与研究》点评

丁乙

《佘山幼儿园色彩调研报告与研究》是公共艺术专业学生吴韵珑的课题作业。调研使用PANTONE FORMULA GUIDE solid uncoated色卡系统,通过现场色样比对、采集进行色号确认,以实证方法对色彩进行编谱分析和主体色彩的取值。

报告以图片、色标、列表、文字小结与更新建议作为研究框架,以整体建筑区域、不同立面、空间与周边环境,局部元素与设施等对象的调查作为基本的涉及面,以深入观察、分析为基础,提出“幼儿园色彩设计健康性、特殊性、趣味性三原则”;为业主提供“色彩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服从整体建筑关系”的区域色彩管理建议及更新计划。

该报告的论证结构和研究方法可行,提出的色彩更新建议有益。

报告结论推导的合理性、可靠性还可深入探究。

第9篇:环艺考察报告范文

关键词:预应力管桩勘察注意问题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预应力管桩作为一种新的桩型,具有单桩承载力高、单价低、现场施工文明、无污染、桩身质量可靠、使用方便、施工进度快等诸多优点,在广大地区得到飞速发展,受到很多业主的青睐和使用,对管桩设计和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是工程设计、施工的依据, 其质量的优劣,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业主对勘察工作不重视,认为勘察就是随便钻几个孔提供资料办手续用而已,桩基设计施工忽视勘察的作用,结果造成管桩施工时桩长无法控制,经常截桩,浪费严重,还有的桩遇硬夹层误认为已达持力层,造成静载检测不合格,以及一些因地质条件复杂而使管桩出现断桩、斜桩、浮桩等现象,若处理不当会给工程安全留下隐患。因此,重视场地的详细勘察,把握重点环节,强调事先指导、过程控制、事后总结,不断提高岩土工程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勘察质量,使勘察方面的工作在管桩基础工程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建筑工程建设。

2.勘察开始之前应重视的问题

2.1收集相关资料

收集资料的工作十分重要,不可忽视,主要是收集场地周边的勘察资料和场地的原始地形地貌资料。参考周边的勘察资料,可初步了解周边地段地层结构和桩端持力层分布情况。收集当地原有地形、地貌资料,必要时向附近居民访问,作用很大。拟建场地原来可能高低不平,坑坑洼洼,但在准备勘察前一般已回填整平,如果没有原始的地形地貌资料,很难看出回填前的原始状态,勘探时可能出现相邻两个勘探点刚好都在地质条件比较好的地段,但该两点中间实际存在一个深冲沟或池塘,由于没有布勘探点而未被发现,在作剖面图时以点带面认定该两点之间的地质条件都是好的,造成误判,给工程造成隐患。因此认真收集当地原有地形地貌资料,充分了解场地回填之前的原始状态,可使勘探工作量布置更有针对性,为准确反映场地地质条件奠定基础。

2.2实地查看现场环境条件

预应力管桩的设计施工除了看地质条件外,也要考虑场地周边的环境条件。有些场地如果采用管桩,参考临近地质资料初步判断可能要采用锤击式的,但如果场地位于市区,周边房屋很多,那就要慎重考虑了,因为锤击式管桩施工时会产生很大的振动,对周边建筑物影响很大,一般不允许在市区采用,这就可能需要变更桩型或采用其他基础型式。因此,勘察正式施工之前实地查看现场环境条件,参考临近地质资料初步判断管桩的施工可行性,及时向业主和设计单位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供业主和设计考虑,以便勘探正式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量,确保勘察成果满足设计要求。

2.3勘察纲要编制

编写勘察纲要是勘察工作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事前的组织计划,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勘察工作的顺利与否和勘察质量的好坏有重要影响。但现在很多勘察单位对此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正式施工前很少编写勘察纲要,施工时无章可循,工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该做的没做,结果使勘察工作量不符合规范的要求,有时甚至造成需要返工,影响质量和工期。针对预应力管桩的特点,对拟采用管桩基础的场地,其勘察纲要的内容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勘探点布置时,间距尽量取规范规定的小值,必要时加密勘探点;2、正确选择原位测试手段;3、深度控制原则,有多个持力层选择时按最长桩方案确定;4、制定取水、土样作腐蚀性检测的计划,根据规范的要求明确取样数量和方法;5、若遇实际地质条件与原先预计的差别较大,及时与业主和设计单位协商调整勘察工作量事宜。

3.勘察外业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严格按钻探规程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野外钻探施工是勘察取得第一手资料的主要手段,必须严格按《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的规定进行施工,保证岩心采取率满足要求,地层划分准确,确保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保证勘察成果的质量奠定基础。

3.2加强原位测试工作

应根据不同的土层结合地区经验选用合适的原位测试手段,如砂土、粘性土、全风化岩、强风化岩等选用标贯试验,碎石土选用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原位测试数据对持力层的选择和沉桩可行性分析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试验时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严格控制试验的间距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同时试验孔的数量和试验的次数满足规范要求,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有代表性,客观实际地反映地层的主要特征。

3.3重视取水、土样进行腐蚀性检测

由于水和土的腐蚀性对管桩影响很大,因此取水、土样作腐蚀性检测的任务非常重要,野外施工时必须严格按规范的规定进行取样,确保取样方法正确、取样数量满足要求,使所取样品有真正的代表性、检测数据能正确反映腐蚀性情况。有些勘察单位不重视该工作,施工时随便取几个地表水和地表土、有的甚至现场没有取而是到了室内试验时随便从其他地方弄几个水样和土样过来应付了事,这些做法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检测出来的数据也将严重偏离实际情况,误导设计,给工程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勘察单位应以对工程质量高度负责任的角度出发,摒弃错误做法,认真按要求做好该项工作,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3.4随时注意地层的变化,必要时加密勘探孔或调整勘察工作量

采用管桩很担心的一点是由于持力层起伏情况不清造成截桩或接桩,因此控制相邻勘探点揭露的持力层层面坡度的变化,对管桩的设计施工特别重要。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地层的变化,若相邻勘探孔所揭露的桩端持力层层面坡度超过10,应及时向业主和设计单位反映,建议加密勘探孔,以便更详细查明坡度变化情况,使今后管桩施工更有针对性,配桩更好调整,桩长更好控制,尽量减少浪费。

4.勘察报告编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4.1野外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应阐述清楚

在野外施工过程中,若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如按规范要求本应加密勘探孔,但业主不同意加密或要求以后必要时再施工勘察,个别勘探点因原位置存在安全隐患经有关各方协商决定偏移至安全位置施工(有时还明确待安全隐患消除后进行补充勘察或在今后施工时若发现异常情况进行施工勘察),局部地段存在影响沉桩的硬夹层,在勘察报告里应说明清楚,以提醒设计和施工予以注意。

4.2有多层地层可作为桩端持力层选择时应进行分析比较

在同一个场地,有时会出现有两层以上的地层均可做为桩端持力层,在本地区常见情况是同一场地的全风化层、强风化层均可作为桩端持力层,若拟建物荷载不大,甚至残积土层也可作为桩端持力层,这时勘察报告应分别估算单桩承载力和论证各层的沉桩可行性和难易程度,最后选择哪一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最经济适用,由设计单位进行计算比较和选择。

4.3水和土的腐蚀性情况应详细写清楚

地下水和土的腐蚀性对管桩影响很大,关系到管桩的选型和防腐蚀处理,是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本地区很多场地的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性,按福建省的管桩技术规程(DBJ13-86-2007)的规定,管桩应采用PHC管桩且壁厚不应小于125mm,这就要求采用截面直径为500 mm的管桩。勘察报告里如果没有把这方面的内容写清楚,将给设计带来麻烦,有时如果设计单位不慎重或为了给业主省钱,直接采用400 mm的管桩,在弱腐蚀性的场地就可能存在很大的风险,给工程留下隐患。

4.4应说明管桩的施工工艺

管桩的施工工艺选择是否妥当,关系到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施工工艺合适,施工质量有保证,进度也能顺利推进,确保按计划工期完成;相反,若施工工艺选择不当,则施工质量难以保障,可能造成施工过程中被迫停工并改变工艺,工期延误且成本增加。因此选择适当的施工工艺,对保证管桩工程质量、工期和控制成本、减少折腾、避免浪费,有重要意义。

4.5应论述管桩施工对相邻桩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管桩属挤土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挤土效应,对相邻桩的影响主要为出现浮桩、斜桩等现象,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可能造成房屋和道路裂缝、地下管线被挤偏等。勘察报告里应论述该方面的内容,以提醒设计和施工时充分考虑,采取对策,消除不利影响。为尽量减少挤土效应,消除不利影响,可采用的措施有:1、按正确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2、采用引孔沉桩措施;3、控制沉桩速率;4、设置防挤沟;5、设置监测点,密切跟踪监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

5.勘察人员在管桩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1积极参加施工之前的图纸会审

管桩施工前业主一般会召集相关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勘察人员应积极参加,回答相关单位对地质方面的一些疑问,若地基土层中存在影响沉桩的硬夹层、部分地段桩端持力层层面坡度较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或更强的腐蚀性等情况,以及其他地质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勘察人员应主动提出来,提醒设计和施工时应注意,为管桩正式施工作好准备。

5.2与其他单位配合做好试桩的工作

管桩正式施工前的试桩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桩的参数确认、施工工艺确认、施工控制标准确认等均有重要意义,还可提前发现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减少在大面积施工中发生的频率,使桩基的施工质量得到事前控制。业主集勘察、设计、监理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试桩的工作。勘察人员可从专业角度出发,建议选择地质条件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试桩,并根据试桩结果,协同其他单位确定正式施工的控制标准和控制参数,并提醒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注意,施工过程中若遇硬夹层无法到达指定持力层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勘察和设计等单位联系,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必要时进行施工勘察。

5.3积极参与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管桩施工过程中有时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和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勘察人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地质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发生的因果关系,提出可行的处理方案。例如遇到施工桩长较短(与勘察报告对比显示未到指定持力层)的情况,勘察人员经分析,判断有两种可能,一是该地段的桩端持力层层面深度突然变浅,二是该地段桩端持力层上部地层中存在硬夹层,为详细准确查明原因,建议进行施工勘察,为设计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5.4积极参加桩基静载检测工作,确保桩基础工程任务顺利完成

管桩全部施工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桩基进行质量检测,确认桩基施工质量是否合格。通常采用抗压静载试验和低应变检测两种方法,静载试验与地质方面关系比较密切。在选桩进行静载试验时,勘察单位应重视并派人参加,勘察人员可从地质专业角度出发,选择地质条件比较特殊地段(如选择持力层层面坡度比较大的地段)的桩进行静载,可以检验在持续载荷条件下,该地段桩的桩端稳定性,若静载不合格,可能说明桩端滑移或失稳,在上部结构施工之前趁早把问题暴露出来,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避免遗留后患。

6.结语

随着预应力管桩基础的日益广泛应用,场地前期的勘察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勘察单位及其技术人员应本着对工程质量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勘察开始之前认真准备,在外业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在勘察报告编写时认真思考、详细分析论证,在管桩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分析和处理相关问题,与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密切配合,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群策群力,认真总结经验和规律,不断提高勘察水平,确保管桩质量,达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提高投资效益的预期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领域,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⑴、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