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精选(九篇)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

第1篇: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 城市精神 传承 载体

一个民族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也要有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对一座城市意志品格、文化特色、价值追求的高度提炼,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精神风貌,并指引着一座城市未来的发展。博物馆在塑造城市精神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除了肩负着收集、研究一座城市传统文化记忆的责任外,还有责任、有义务将这种文化记忆背后所代表的城市精神传承和弘扬下去。

一、追溯抗震精神的由来,解读抗震精神的含义

作为经历过大地震磨难的城市,唐山对“城市精神”这一概念有着更深层次地解读。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百年工业城市毁于一旦,灾民的生活陷在极其困苦之中。是党中央、国务院派来了慰问团,调动了和医疗队,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在较短的时间内挖出了“抗震煤”、炼出了“抗震钢”、发出了“抗震电”、烧出了“抗震瓷”、产出了“抗震粮”。唐山人民凭借着坚强的意志,用生命、鲜血和汗水铸就了唐山抗震精神。

1996年纪念地震20周年之际,同志亲笔题词:“弘扬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把新唐山建设得更繁荣更美好”。这是对唐山抗震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对唐山人民的热情褒奖。

抗震精神无论在震时还是震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支撑、鼓舞唐山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其含义深远:“公而忘私”: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唐山人民表现出了 “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精神。“患难与共”:灾区人民共用一个炉灶、同住一个窝棚、有饭大家吃,有水大家喝,互帮互助,共度难关。“百折不挠”:地震把唐山夷为平地,然而大自然的残酷并不能把唐山人击垮,唐山人民战天斗地,夺取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勇往直前”:在家园被毁或痛失亲人的境遇下,唐山人民以无比强大的勇气和信心投入到了抗震斗争中。如今抗震精神已经成为地震留给唐山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唐山人民的血脉,成为塑造唐山城市精神的灵魂。

二、建立纪念馆,打造精品展览,再现抗震精神

城市精神的传承需要载体,一个城市要提高综合实力,必须下力量建设能作为软实力载体的文化设施。为了永久地纪念唐山地震,向社会和后人展示抗震救灾的伟大业绩及抗震精神,1984年唐山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唐山地震资料陈列馆,并于1986年正式落成,之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改扩建,1996年更名为“唐山抗震纪念馆”。如今,唐山抗震纪念馆已经是一座展示唐山大地震、唐山抗震精神、新唐山建设成就的综合性展馆,并成为唐山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抗震纪念馆历经了25年多的发展壮大,展览陈列也经过了4次重大地调整,展览内容也从最初的单一展出地震历史图片拓展到强调展示新唐山的建设成就,从而突出再现唐山的抗震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唐山抗震成就展览》,此展览是在2006年为纪念地震30周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组织下布展完成的。展览一方面以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相信科学为原则,充分挖掘历史资料,加大了抗震救灾、防震减灾的展出内容,使地震文化资源得以全面整合。另一方面以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展现亮点为原则,充分展示了震后30年,特别是近10年,唐山人民弘扬抗震精神、建设繁荣美好新唐山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三、弘扬抗震精神 ,扩大纪念馆影响

城市精神既是一种现实性力量,更是一种超越性力量。它不仅影响着一个城市,甚至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多年来纪念馆不断拓展活动空间,真正发挥了传承抗震精神载体的作用。开馆至今,共接待观众350多万人次,党和国家领导人近80位,其中有、、、朱基、等;省、军级以上领导近800人及世界五大洲近百个国家的外宾数万人。各级领导、国内外宾客参观完展览后对唐山人民的抗震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美国驻华大使馆副参赞比尔・蔡瑞德参观完展览后感言:我深深地被唐山人民的精神所感动,正是这种精神使唐山再次崛起。

加拿大、新西兰驻华大使参观完展览后深情地写到:唐山人民的精神和能力无疑是超过了7级地震的能量,前面是一片光辉灿烂的明天。

……

唐山抗震精神不仅教育了全国人民,同时也影响到了全世界人民。

四、实行免费开放政策,拓宽抗震精神教育辐射面

教育功能是博物馆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城市精神的教育则是博物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抗震纪念馆于2010年1月底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欢迎。

原本喜欢参观纪念馆的唐山市民成为了纪念馆的常客;原本对纪念馆没有了解的市民也走进了纪念馆;大、中、小学生纷纷来纪念馆开展活动;外地观众也慕名而来……他们来纪念馆感受文化氛围的熏陶,学习地震知识,接受抗震精神的洗礼。

截至目前,纪念馆免费开放已有2年多的时间,接待观众总量50余万人,观众量明显增多,观众满意度显著提高,扩大了抗震精神教育的辐射面。

博物馆不仅收藏着昨天的物态历史,而且映射着昨天的精神历史,把它们完整无缺地交给后人是博物馆不可推卸的责任。唐山抗震纪念馆将本着对党和政府负责,对唐山人民和全国人民负责,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努力将唐山城市精神――抗震精神不断地传承下去。

第2篇: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一、唐山抗震精神的内涵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被认为是20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震后的唐山,经历十年恢复、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的历程,而今已成为现代化沿海强市、河北省改革开放的先锋、环渤海经济增长极的桥头堡,在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授予“人居荣誉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创造了凤凰涅?的奇迹。

“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唐山抗震救灾20周年之际的题词,是对唐山抗震精神的高度概括,是支撑、激励、鼓舞和引导唐山人民最终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精神力量。

“公而忘私”的爱国奉献精神。地震发生后,唐山矿工人李玉林、曹国成、崔志亮、袁庆武四人飞车赴京,第一时间向党中央报告地震灾情。因忙于救灾,李玉林没能见到家中遇难的14位亲人,同行的崔志亮甚至在20天后才得知妻儿遇难的消息。无数抗震英雄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奉献的真谛。

“患难与共”的诚信互助精神。地震发生时,唐山一名妇女拖着残弱之躯,废墟中救治了12个人,关怀他人胜于自己的精神,形象说明了唐山人民坚守正义、风雨同舟、不舍不弃、共度难关的高贵品质。

“百折不挠”的敬业奋斗精神。在全国人民的帮助支援下,唐山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震后不到一周,数十万群众衣食、饮水得到解决;震后不到一个月,灾区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生命线工程初步恢复;震后第一个冬天,灾民全部住进了简易房;震后一年多,工农业生产得到全面恢复……。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冀东大地上书写了一首敬业奋斗的史诗。

“勇往直前”的开拓进取精神。30余年间,唐山已从震后的一片废墟变成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区;如今,唐山曹妃甸已拉开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正在成为渤海经济圈中新的增长极。2016年,抗震四十周年之际,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唐山举办。作为我国第一个承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地市级城市,唐山将向世人展示抗震重建和生态治理恢复成果,表明唐山人民保护环境、修复生态、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二、弘扬唐山抗震精神,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唐山抗震精神,与24字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高度契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意义和无穷活力。弘扬唐山抗震精神,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唐山抗震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效载体

唐山抗震精神有深厚底蕴。既是古代“尚义勇”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是滦河文化精神中“刚健自强”的体现;既有近代唐山产业工人“特别能战斗”的奋斗意识,也有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家国情怀,是传统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的优秀组成部分。正是这种精神,催发出唐山经济建设发展的“唐山速度”,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唐山奇迹”。现在抗震精神作为唐山人民的文化基因,已蕴含到“感恩、博爱、开放、超越”这一新唐山人文精神中,成为新时期唐山人民凝聚共识、攻坚克难、继续奋斗的思想引领。展望未来,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在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在实现打造环渤海经济增长极的引擎作用中,以唐山抗震精神为载体,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唐山抗震精神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素材

唐山抗震精神影响深远,历久弥新。在其精神的感召下,涌现出大批优秀模范人物,他们的感人事迹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鲜活的学习素材。不论是汶川地震中义无反顾支援灾区的“唐山十三农民义士”、还是倾全家之力举办爱心小院的“全国道德模范”高淑珍、或是孝老爱亲的“中国好人”常凤侠,无不向人们诠释了“感恩、诚信、坚守、奉献”的意义。他们的事迹一经报道,便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这些素材大家摸得着、看得见、听得到,真真切切摆在眼前,实实在在发生于身边。发挥这些素材的社会功能,让彰显社会正能量的价值观念走入人们生活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入心入脑,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三)唐山抗震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启示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时期,改革开放也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社会思潮、价值判断、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官员腐败、贫富差距、社会公平问题日益突出。快速积累的社会物质财富亟需深厚的道德力量支撑。当前热议的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问题,既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也说明了现实中人们对于社会道义认识的彷徨与无奈。用唐山抗震精神为社会及时补充精神“营养剂”、为人们在日益复杂的“精神十字路口”树立指向牌,无疑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良方。弘扬唐山抗震精神,不断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奏响当代社会进步的主旋律,坚定人们在改革发展中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般地润人心田,才能进一步凝聚力量,加快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三、弘扬唐山抗震精神的路径分析

(一)将唐山抗震精神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胡锦涛同志曾说:“要教育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唐山抗震精神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可以将抗震精神纳入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中,拓宽思想政治课堂的教育空间,通过参观抗震纪念馆、地震遗址,邀请抗震救灾英模作报告,观看影片,阅读小说等形式,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青少年接受教育;可以将抗震精神融入青少年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之中,用抗震精神教育和感染青少年,使抗震精神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针,成为引领他们实践的动力,使这种精神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进而外化为他们实践行动。

(二)以唐山抗震精神促进社会文化的建设和提升

要不断深化和延展唐山抗震精神的内在蕴含,使之融入新的社会文化建设之中。应当看到,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态和心态都与30年前不同,“固守抗震精神的原在性是一种教条主义,否定抗震精神的现实性则是一种虚无主义。”在抗震精神和现代人性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使其与时俱进,继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人们的思想中、根植于人们的行动中、根植于人们的血液中。

(三)以唐山抗震精神为动力,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长效机制

第3篇: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 主流电影 症候 伦理

一、主流电影与主旋律电影

80年代以来,以官方说法为印记的主旋律影片始终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从《集结号》开始近年出现越来越多中国式的“主旋律大片”或“主流大片”,如《建国大业》、《风声》、《十月围城》等。这些主流大片不仅改变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主旋律叙述无法获得市场成功的困境,而且扭转了2002年以来中国大片叫座不叫好的现状。

主流电影是新世纪以来电影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饶曙光提出的“新主流电影”的基本特点是被学界普遍接受的,他认为,新主流电影体现政府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教化作用,但包含较大的弹性和包容性,而且由影片自身“造血”反应和表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由此看,影片《唐山大地震》完全可以划归到新主流电影的概念范围内。也许,有不少人会认为把这部影片归结为“主旋律电影”有些不准确,因为我们根据刻板的印象认为“主旋律电影”最标准的文本除了它要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外,恐怕在题材上还应该是重大的政治的革命的历史题材,而在塑造的人物方面也应该是领袖、英雄或劳模。《唐山大地震》作为表现对象似乎不太够那么主旋律,其实这都是对主旋律电影的误解。首先《唐山大地震》不是关于民族拯救的灾难片,而是一部家庭。不管是从制作目的,还是最后效果和观众的反应来看,它都是一部感化人心,肩负着正心正德的文化使命的主旋律电影类型。

二、权力的博弈与文本症候

中国电影面临着公共权力、商业资本权力和大众文化权力三者的倾轧与博弈,要满足政府、商家和观众的多方面要求。《唐山大地震》1.2亿元的投资成本分别由唐山市、华谊兄弟、中影集团按照50%、45%和5%比例出资,可以说是地方政府,民营影视公司,国有影视集团的强强联合。

唐山方的制片人姚建国这样强调到,唐山地震是“国殇”级重大题材,很容易走向“社会主义特色救灾片”的路径,“我们对于《唐山大地震》的期望,就是去掉当时的色彩和意识形态,还原到人性,展现人的大爱,让感情本身去理解那场灾难。虽然我们目前仍叫它主旋律片,但却是一个主旋律的人性灾难片”。唐山政府坚持要占有至少50%的股份,成为大股东,以保证在影片中的话语权,保证他们所需要的“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并且认为原著《余震》中的价值观倾向于灰色和悲观,部分情节与大众伦理相悖,必须进行改造和重构,使其符合社会的价值取向。但有一个问题不得忽视,唐山大地震的严重后果与这一历史背景有所牵连。唐山地震前中央已经收到过地震警报却未采取任何行动,事实上在震后满目疮痍的现场,刚刚死里逃生的人们更为关心病重的和北京是否受到危及;灾民住在简陋的帐篷里还根据中央指示继续“深入批邓”。匪夷所思的是灾难发生后政府甚至拒绝国际援助,24万的生灵涂炭,当局有推脱不掉的责任。而三十四年后才有第一部直击那场灾难的电影问世,这其中隐藏有多少的悲剧和伤痛?而电影以并不真诚的态度回避了对那场灾难的正面呈现,23秒的地动山摇只聚焦于方家的住宿楼片区这冰山一角,数以几十万计的死难者和民族集体创伤被放逐于影像之外。

由唐山政府命题,影片除了“去掉当时的色彩和意识形态,还原到人性,展现人的大爱,让感情本身去理解那场灾难”这样的欲求外,还在要纪念唐山大地震的同时,更肩负着宣传唐山市新世纪面貌的使命。影片去掉的只是宏大叙述人民不惧生死的救灾段落这一“意识形态”,和地震前欢乐生活场景中的“色彩”,真正的意识形态和色彩实则是被屏蔽掉了的。母亲元妮的遭际一方面呈现了社会及历史的苦难,但另一方面又把这份苦难转移和遮蔽为一份愧疚,因为放弃和伤害女儿是自己主动造成的。

影片开场借助外国特效团队再现了唐山大地震场景,尽管超过一半的成本用在了约20分钟地震场景的营造上,但灾难只是一个噱头。我们期望着了解更多关于那场灾难的画面信息,确认政治背景的无法抹杀的罪责,而结果影片对于唐山大地震背后的历史情势是沉默的。导演最大限度的还原了末期的唐山当时的所有服装,道具和生活场景,刻上了70年代的生活风貌,通过着重家庭生活琐碎的展现巧妙的回避了了政治背景带来的敏感。

三、主流价值观与伦理泛情化叙事

中国的故事片从诞生时起,就走上了再现家庭悲欢与伦理感化之路,早期的影片如《难夫难妻》、《桃李劫》、《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都有突出的表达。往往面对悲剧性的命运,中国人会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匍匐在草丛里默默地舔干自己身上的血迹继续前行”,无论历经怎样大的动荡和离乱,却依旧健忘地向往和追求自己小家庭的生存与安乐。

第4篇: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 社会效益 唐山抗震纪念馆 唐山抗震精神

本文以唐山抗震纪念馆为例对博物馆的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目的是引发公众,特别是博物馆界对新形势下博物馆社会效益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共同探索提高博物馆社会效益的新理念、新途径、和新方法。

博物馆的社会效益是指博物馆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对于博物馆来说,社会效益是其存在价值的目标之一。唐山抗震纪念馆是我国第一个收藏陈列地震资料、实物,宣传普及地震科学知识、防震减灾知识,进行地震科学研究的专业展馆,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自1986年开馆至今,共接待了国内外各阶层人士近400万人次,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精品展览的推出再现了唐山抗震精神

抗震纪念馆自开馆以来展览陈列先后经历了4次重大调整,展览内容也从最初的单一展出地震历史和地震知识图片拓展到强调展示新唐山的建设成就,从而突出再现唐山的抗震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唐山抗震成就展览》,此展览是在2006年为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精心组织下布展完成的。展览充分展示了震后30年,特别是近10年,唐山人民弘扬抗震精神、建设繁荣美好新唐山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览的展陈手段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不仅有珍贵的历史图片、电脑合成图,以及使用新材料与电子技术制作的光电地图、程控图等,而且通过大量运用多媒体景观艺术,如幻影成像、虚拟现实、影视与场景结合等手段,把展览不断推向高潮。此展览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

二、高品质的服务受到了国内各界的赞誉

从一定意义上讲, 博物馆是一个服务性机构,博物馆的服务工作直接关系着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它是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直接反映博物馆工作的窗口, 也是社会评价博物馆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多年来抗震纪念馆不断探寻提升服务工作的对策和措施,强化服务意识, 树立观众第一的思想,全面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的质量, 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一)各级领导高度评价

抗震纪念馆自开馆以来,受到了中央、河北省、唐山市的关注,先后接待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近80位,其中有、、、朱

基、等;省、军级以上领导800余人。1996年7月2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参观完展览后,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并发表讲话,他说:“在抗震救灾和建设新唐山的过程中,在广大干部和群众身上充分显示出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这就是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唐山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先后三次来馆参观,1992年7月30日参观展览后题词“中国人民要以唐山为鉴,长期不懈地同地震灾害作斗争”,1996年7月28日第二次来馆参观,当看到陡河电厂的模型时,无限感慨地说:“党中央、国务院相信唐山各级干部、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一定能够弘扬当年抗震救灾的那一股精神和那一股干劲,把新唐山建设得更加繁荣、更加美好。”

2006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来馆参观了《唐山抗震成就展览》,并在展厅亲切接见了地震孤儿“党氏三姐妹”。

(二)业界充分肯定

抗震纪念馆是国内最有知名度的地震专题展馆,是河北省首批国防教育基地,中国地震局确立为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馆后受到了地震、建筑、规划等部门的关注和支持,中国地震局、各省市地震局及相关部门的专家和学者纷至沓来参观交流。多次成功接待了全国地震研讨会、第22届中国东部十省市、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研讨会与会人员。

抗震纪念馆是2007年中央电视台展播的全国十大特色博物馆之一,全国各地博物馆的同行们都慕名而来,参观后都认为抗震纪念馆是一座现代化的专题纪念馆,品质高,值得学习借鉴。

(三)共建单位一致欢迎

抗震纪念馆坚持“面向社会、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与大中学校、驻唐部队等50多个单位结成了文明共建单位。共建单位将抗震纪念馆作为学校的“德育实践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共同探讨实现德育教育最佳效果的形式,诸如招募并培训青年志愿者义务讲解员、举办巡回展览、主题征文、座谈、演讲等,特别是与河北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唐山青年“爱祖国、爱唐山”主题演讲活动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新颖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共建单位的一致欢迎。

三、唐山抗震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国外友人

博物馆的社会效益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不单单指本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延伸到国际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的受益者也从本国人民扩展到全世界人民。

抗震纪念馆开馆至今,共接待了来自世界五大洲近百个国家的外宾数万人。既有官方团体也有普通观众,既有专家、科研人员也有大中学生。他们中间有中国唐山陶瓷博览会与会的各国驻华大使、参赞;有国外大中城市的市长访问团;有四个友好城市交流团;有国际减灾委员会的专家,有中日韩体育交流大会的运动员;还有专程包机来唐的300多名日本学生……

外国友人参观完展览后对一些宏大的救灾场面表示赞叹的同时,也对唐山人民的抗震精神和建设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美国、加拿大、新西兰驻华大使参观完展览后深情地写道:唐山人民的精神和能力无疑是超过了7级地震的能量,前面是一片光辉灿烂的明天。

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打造防震减灾宣传的阵地

博物馆的社会效益最终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博物馆的工作在某些方面对社会和公众将产生启迪和影响,进而改变其固有的、落后的思想和意识。抗震纪念馆在向公众展示地震灾难的同时,也致力于唤醒他们的防灾意识。正如一位观众在留言簿上所写:“愿唐山抗震纪念馆成为地震紧急救援的培训基地”。这句话深刻地反映出了公众对防震减灾知识的一种渴求,一种期盼,一种心声。从这句话还可以看出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在不断增强。因此作为地震专题纪念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防震减灾知识推广普及,把纪念馆打造成防震减灾宣传的阵地。

(一)推出防震减灾展览

作为中国地震局命名的“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抗震纪念馆担负着我市防震减灾宣传的重任。纪念馆不断拓宽宣传教育领域,先后制作了多个防震减灾宣传展览,其中《地震科普展览》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宣传优秀奖;《防震减灾巡回展览》到11个县(市)区进行巡回展出,此展览还获得了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图画类三等奖;《前进中的唐山防震减灾事业展览》,在“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期间展出,受到了专业人士的充分肯定。精品展览送到学校、部队、厂矿、社区,使广大市民受到了很好的防震减灾常识教育,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二)挖掘、整合地震文化资源

唐山地震在给唐山留下震灾的创伤和痛苦的记忆同时,也给唐山留下了巨大的地震文化资源财富。也正是因为唐山地震才使世人知道了唐山、认识了唐山,现今地震文化已成为唐山一张特殊的城市名片。抗震纪念馆正是传承地震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挖掘、整合地震文化资源成为纪念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纪念馆面向社会征集了各种地震实物和历史照片,丰富了馆藏;与国家和省、市电视合制作地震专题片;制作了各种宣传品,如防震减灾常识宣传画册、光盘等,发放到学校、厂企组织群众观看,使人们对防震减灾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结语

当今中国,社会效益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博物馆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博物馆人作为文化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创造精神,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提高社会效益,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唐山抗震纪念馆已经发展成为展示唐山城市风采的重要窗口将努力打造精品展览,让抗震纪念馆真正成为全中国、全世界全面了解唐山的窗口。

参考文献:

第5篇: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后来是心理医生发现,她的“无名头痛”来自1976年的中国唐山大地震。

当年王小灯七岁,正在唐山,父亲在地震中遇难,她和弟弟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在只能救一个的情形下,她,亲耳听到母亲说“救弟弟”,就这三个字让她陷入了万劫不复的黑暗。然而,她没有死,奇迹般从尸体堆中爬出来,成了孤儿。

她被一对夫妇领养,养母在她中学时去世,她又遭到养父的犯。她考到离家很远的南方上大学,在大学恋爱,之后结婚,生子,移民加拿大。

但王小灯的痛并没有随着时空的迁移而消失,反而越来越严重地困扰她的生活。

神经质的性格让已近中年的她家庭也出现危机,女儿离家出走,丈夫要离婚,而她数次割腕自杀。

这是电影《唐山大地震》所依照的原著,张翎的小说《余震》的故事。

小说的结尾,在心理医生的疏导下,王小灯鼓起勇气回到唐山,去面对和打开这个漫长的痛苦的“心绪’。

“痛”,是小说的重心,电是一种隐喻,她要说的是地震给人带来的精神的痛苦,被深锁在当事者的心中就像一扇永远推不开的窗户。

唐山大地震过去30多年,那些幸存者的痛苦平复了吗?这是作家的关怀。

而电影《唐山大地震》的重心发生了转移,有意无意地淡化了“痛”,强化了温暖的亲情。影片的主角从王小灯转到她的母亲身上,拿掉了王小灯心理治疗的内容,增加了母亲的内疚与救赎,养父的慈祥与正直等内容。

影院里能听到观众的低泣,毕竟对汶川和玉树地震带来的痛苦,还记忆犹新。依然要感谢冯小刚,选择了《余震》作为蓝本,从一个家庭的故事人手,比惯见的“党政军民团结奋战夺取抗震救灾伟大胜利”的叙事腔调高明得多。也更符合艺术之道。

但用来纪念那场24万人遇难的旷世灾难,这部充满温情的电影是不是还缺了些重要的东西――痛感?

2006年,张翎在首都机场候机。在机场书店闲逛时,她发现了一本名为《唐山大地震亲历记》的书,书里是60位幸存者和历史见证者对唐山地震的回忆,书中关于劫难的记忆击中了她的心灵,才有了《余震》。

“我特别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失去父母幸存的孤儿,他们在文章的结尾被简单概括为‘后来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者‘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和‘后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这样的表述。”张翎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

不知道张翎看过影片后,能不能接受她所着力书写的痛苦被置换成“温暖的亲情”,以及各种宣传口号一唐山首映式,为观众准备的毛巾上印着“感恩,博爱,开放,超越”。

感恩谁?超越什么?

人间永远需要温暖的亲情,但具体到唐山大地震这个大事件中,若没有对历史之痛、现实之痛、灵魂之痛刻骨铭心的记忆书写作为底色,所谓温情有时会失去其伟大的光辉,并削弱其本该具有的深沉的人性力量。

影片的两个片段值得关注:唐山大地震之后不久,去世,天安门广场放满了花圈。24万人罹难的无声,与一个领袖去世后的举国哀悼,通过镜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第6篇: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以下和大家分享相关的唐山大地震影片观后心得总结范本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参阅。

唐山大地震影片观后心得总结一

对于唐山没有多大印象,了解唐山是从前年汶川大地震开始的,汶川大地震致使我们的同胞失去了七十万,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举国上下轰动,我们都集体捐了款,汶川使得他们的家支离破碎,心灵也受到创伤,我们之前有位同学在当兵,受部队的领导,参加了这次救援,看到他们累的睡在地上的照片,令我们心疼,这位同学回来后,据说是抑郁了三个月,当然,除了国家的救援外,还有很多社会分子,和志愿者,义务的来帮助他们,为他们这种精神感动着,这些救援的人中,就有唐山的人,他们说:我们也要尽我们的力量去救人,因为经历过了,才懂得生命的意义!

冯小刚,是位名导,看过不少他的作品,如非诚勿扰,英雄等,前几个月看报低说,唐山大地震将会在七月上映,我每一天都在期待七月二十二日的到来,零震十二点,冯小刚作品,唐山大地震首映。

首映是没赶上,二十三日晚六点半,我和我妈妈出发到金逸电影城,到是七点半,大厅里面人很多,场次安排的不少,选了八点半场,因为七点的已经开始了,九点多的也没好位置。随便瞎晃,终于抑到了八点三十。

八点三十分进场,场内满座!

这部影片在开始真没太多了解,只知道,冯导的作品一定不会让我失望,八点三十五分,正式开始!

这部电影让我流了三次泪,一次是方达的奶奶要带走他,上车后又留下他的一个场景, 一次是,方登带着孩子回家见陈道明的时候,另一次则是母女相见,相跪而佣的时候。没有什么没亲情更重要,没有什么比相互有联系重要,没有什么比拥有更加重要。

当然,也有有共识的场景,方达和方登吹风扇的时候 那种感觉,和我们小时候是一样的,仿佛又回到那个年代

也有雷人的话语,陆一,让方登怀孕后竟然说;这只是一个失误,很容易纠正的,一个女人只要生了小孩子,那么他的青春已经结束了,我不想你作这么大的牺牲。

张静初是勇敢的,他敢于作单亲妈妈,勇于嫁一个自己爱的人,她最后说到,他都不要我了,找他作什么呢,是啊,爱情就是要放的开,无论对于错。

方达是一个进取幸运而又不幸运的人,幸运的是他在地震中活了下来,不幸的是他没了左手,幸运的是他的妈妈始终照顾着他,幸运的是他下海通过努力开起了公司,在汶川中救了更多的人

徐帆和大强的爱情也是另人感动的,爱的最大限度就是为她付出生命,大强做到了,难怪徐帆说:我愿意一辈子做她的媳妇,没什么另外一个人可以用生命来爱我。

亲情血浓于水,这话是千年不变的,是真理,就算有再大的结也会解的开,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突然很喜欢军人,喜欢他们的生活,喜欢他们穿着军装的飒爽英姿,可能是因为陈道明演的的太好,太有气质了吧。

大家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特别是过年!

我很庆幸,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和家人一起过年,也愿所有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的家!

唐山大地震影片观后心得总结二

近期我与家人看了《唐山大地震》,虽然我不是唐山人没有真正经历过地震,但是这部电影对我的震撼很大。

首先最让我感动的面对地震的亲情!徐帆演的母亲和张国强演的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看到孩子呼喊,父母爱子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惟妙惟肖,一点也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做出了的痛苦选择过程,被演员演得真实、动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无论是谁都是自己的骨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选择,那可关系着生死,最后选择了弟弟,反映了重男轻女的思想。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分离,母亲无奈的答应,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姐姐回来了,看到母亲为自己准备了“西红柿”,这是地震前母亲说给孩子的。上学的书本,母亲也买两套。母亲给孩子跪下了说对不起,渐渐姐姐理解了母亲,明白了母亲的爱。母亲,对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它还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的巨大奉献,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灾区的第一线,体现出人民军队是人民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电影中对爱的表现处理非常到位。父亲不顾生死推开母亲自己却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这些体现了爱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地震后母亲30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爱!

当看到记载唐山大地震死去二十四万同胞的名字的那堵纪念墙的时候,我的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虽然唐山大地震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是坚强的唐山人民靠自己的双手,从一片废墟上再次建立起了美好的家园。这部电影是带有伤感的,让我们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

唐山大地震影片观后心得总结三

这几天,身边一直听闻着电影《唐山大地震》种种情节,由于近期睡眠不足,准备过几天去看,昨晚还是忍不住内心的冲动,选择抢先观看,我从来就没有一个人去看电影的习惯,十点多了还没找到一起陪同的对象,让我十分郁闷。想到侄女还在东门,就逮上侄女前往金光华南国陪同观看,洗了个澡,直接打车到金光华广场南国影院,11点左右到广场门口,侄女已经提前到达,可能比较晚,影城里人不多,电脑选位上空位也很多,买好票,到附近吃了点东西,上来入场,我们还是第一个进场的,可能我们比大家还要期待吧!

前天听网友说,他在看这电影的时候,全场是抽泣的声音,就他没有哭,我在佩服他的同时,也更期待自己亲身感受。刚和侄女见面我就问她带好纸巾没有,她说带了两包,看来她是准备好好痛哭一场了。我也可以趁此机会好好发泄积累内心的痛苦,也有准备的选择了一件棉质衣服,随时准备拿衣服擦拭涌泉般的泪水。

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这是我看之前在网上了解到的影片简介。

中国唐山-东经118.1度、北纬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处的地球外壳,比日本广岛原子弹强烈400倍的猛烈爆炸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在仅仅几秒钟后,唐山夷成废墟,656100多间民用建筑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世界罕见。

开播前,全场肃静,还特意提醒侄女把手机关掉声音,以免手机铃声干扰到大家,都准备好全心投入的状态,我心跳也加速,死死盯住屏幕,担心错过每一个镜头。

当镜头放到大强和元妮在车后厢亲热的时候,全场还传来笑声时,突然地震来临,我一下把心拉到了脖子上,也隐约感觉到坐在身边的侄女晃动了一下身子,应该也被这场面吓到了。我们担心他们家里还熟睡着的两个孩子,这可能就是大家最担心的。那一瞬间,天地摇晃,罹难场面极其惨烈,内心被狠狠的撞击了一下。

影片放到元妮选择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时候,这一刻,现场隐约传来了抽泣声,也带动我积累多时的情感一下爆发,在眼圈打滚的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影片随着时间,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带到了另一个场面。收拾了一下心情,从归平静,偷偷看了一眼身边侄女,她比我还要坚强,竟然对视微微笑了一下。

中间一段就跟看情感连续剧一样,讲述大学期间女儿文登和读研究生的师兄恋爱怀孕,因文登不愿意打胎而导致分手,文登把孩子生了出来。而弟弟文达背上行囊外出打工,自己开了公司,还开上宝马,带回了媳妇。本来睡眠不充足的我,看到这里确实让我有些睡意,影片放了毛主席逝世的场面,我在想,影片是讲述大地震,关毛主席他老人家什么事了?接着放到了姐姐和弟弟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最后在汶川地震,同时参加救援队而相遇,却没有发生任何故事就姐弟相认,让我很莫名其妙,影片怎么可以忽视了这个过程?本来还抱有期待姐弟相认的感人镜头,最终都没有出现,直接就转换到弟弟带着姐姐回家见妈妈。

在电影放到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电影里一位母亲为了让自已的女儿活命而同意把女儿的脚据掉,当我们面对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只能选择,选择弃舍!

做这样的决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在这一秒,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再次在眼中打转,我硬是强忍着没让泪水掉下来。

在姐姐文登和妈妈元妮相认的场面里,我承认自己没被感动,和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相比之下,这显得不够动情,而是有点过于虚假,毕竟徐帆这年龄还演绎不出一个老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影片整体上让我个人还是很满意的,特别那句“亲人,永远是亲人”让我特别有感触。灾难面前,我们想到的永远是自己的亲人,正是这些人间真爱让场面感动,让观众落泪。

走出影院,平复了心情,没有和侄女互相说感受,坐上的士直接回家,躺在床上回顾了刚过去的电影情节,迷迷糊糊就入眠了。

唐山大地震影片观后心得总结四

时间飞逝,34年前的那场残酷的大地震曾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唐山大地震,这五个可怕的字眼,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虽然我并没有亲生经历,但仍然令我极为震撼。

观看了刚刚上映的感动人心的“唐山大地震”,我感慨万分。主人公——那个可怜的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一张可爱的小嘴的小女孩,在与弟弟同时压在巨大的石板下时,母亲无耐只得含泪忍痛放弃一个,选择了弟弟。她在黑暗里清晰地听到了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要弟弟!”这短短的几个字是她感到了绝望。可怜的小女孩王登在坚硬的石板的压迫下,还要承受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伤痛,对于不到10岁的她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几千个孩子无家可归的悲惨景象。在可怕的天灾面前,不知会有多少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的抉择,甚至亲人的`分别。而这些都远远大于他们在身体上所受的伤痛,但只要坚强,不放弃那仅有的一线希望,团结起来,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

之后,这位可爱的小女孩登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活了下来,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领养了,健康地长成了一个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时留下的痛苦的回忆也一直环绕着她,直到这次我国的汶川地震,登第一时间积极地参加了救援工助,无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达,并回到了离开34年却无时不在想念的家,见到了白发苍苍的亲生母亲,团圆了这个破碎的家。

又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登在经历了无数灾难与离别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并得到了幸福,这幸福来之不易,细细品味才明白,这美好结局的建造者,应该是那对普普通通的解放军夫妇——登的养父养母。他们用真爱唤醒了登的希望,对登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是他们使登在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长大后,他们却没能享福,养母因为病痛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养父年迈退休。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呵护着这个受伤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小心地关心着她,使她走出了心灵的黑暗。虽然他们也知道,孩子终究要回到亲生母亲的怀抱,但他们却依然无怨无悔,甚至还为她存了一笔大数目的钱,让她去寻找亲生母亲,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高尚的情怀呀!

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第7篇: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国难之际,一部4年前的电视剧居然也被盗版商重新加急赶制出来:《唐山大地震》在地摊碟贩和地下碟店已成了重点推介的产品。而盗版商在该片的外包装上煞有介事地印着:“谨以此片勉励从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站起来的人们,缅怀唐山太地震中逝去的同胞。重温历史,感动生命,军民团结抗震灾!我们不用泪水来洗刷灾难,我们要用坚强去支撑明天的希望!”

尽管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盗版,但情感上,我们似乎也愿意把这样的盗版碟买回家里观看,关于唐山大地震的影像纪录和反思实在太少――而灾后终于又破茧成蝶的唐山市应该可以给汶川一个榜样。但遗憾的是,我们关于自身的灾难,居然只有这样的影视作品可以观看。

5・12汶川特大震灾远未过去,此时把目光投向灾难电影和电视剧领域,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些阿友甚至对中国电影人目下赶集一样制作关于汶川的影片表示不解:灾难给人们带来的伤痛三五年内都不可能完全抚慰,现在把钱财、精力和热情用于抗震救灾岂不是更好,拍电影,急什么呢?

重要的是灾难意识

1976年7月28日凌晨,持续时间仅仅几十秒的唐山大地震却造成24万多^失去生命。3年后,一部名为《蓝光闪过之后》的影片得以制作完成,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重大地震灾难的故事片。

此后29年间,中国电影人制作的关于唐山太地震的影片,有3部。一部是震后不久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的《英雄战震灾》,表现了我党我军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的英雄形象;一部是2002年制作的纪录电影《唐山大地震》,收录了大量官方拍摄的真实场景。以及对当年幸存者的访问,介绍了一些防震、抗震知识;一部是2006 年香港导演朱家宏的故事片《但愿人长久》,这部影片以唐山大地震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个母亲和三个孩子的故事,重点在灾难后幸存者如何生存下去,也表现了唐山市历经30年重新崛起的发展历程。但是后两部影片都鲜为人知,观者寥寥。

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电视剧有两部,一部是上文提到的《唐山大地震》(后因某种可以理解的原因,此剧被更名为《唐山绝恋》播出,使得一部本来有可能成为灾难反思的作品,变成了一部爱情剧),较为客观地展现了那段历史的来龙去脉,当然,主要还是讴歌灾后人民不屈的自强精神;一部是《唐山孤儿》,从名字也可看出,这是当年幸存下来的孤儿们的奋斗史。还有一部由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拍摄制作的电视纪录片集《唐山大地震》,除采访120名当年亲历地震的幸存者之外,该片还运用一些情景再现和三维动画镜头,宏观上表现了这场灾难的悲惨。

上述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电视电影。都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灾难片。或许。它们只是官方意识形态一直以来宣导的主流思想的反映:人定胜天、固定胜天。虽然在官方的系统里。一直有着这样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紧接其后的,往往是这样的逻辑,“但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方面这是人定胜天思想的具体体现,另―方面潜藏的语境却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隐晦表达。

29年前,《蓝光闪过之后》一片中,市委书记唐晖所在的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墙上,就贴着这么一条标语:抗震救灾,人定胜天!灾难仿佛只是用来考验人们生存意志和斗争意志的试金石,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灾难时的惊慌失措和萎靡不振。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的确对抗震救灾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灾难意识也就在这样宏伟的战天斗地的伟大场面中消弭了。

为什么没有灾难片

唐山大地震32年了,为什么中国诞生不了一部有意义的灾难片?

电视剧《唐山大地震》的编剧关仁山曾说,本来这都电视剧应该是一部电影。创作人员在1998年受到美国灾难大片《泰坦尼克号》的震撼与启发,想要创作一部国内同类型题材的电影。只是后来发现要拍好这样的电影没有上亿元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预算不足才改成了电视剧。

钱究竟是不是制约中国拍不出灾难片的瓶颈?近几年国内接二连三投资数亿人民币的大制作古装影片,钱并非根本问题。虽然电影特技的基础薄弱也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背景是,没有灾难意识,缺乏忧患意识。是制约中国电影乃至中国社会的―大严重问题。

1990年的美国经典灾难影片《洛杉矶大地震》中,有一个场景令人难忘。身为人母的地震学专家克莱尔博士在预测近期洛杉矶将有大震的可能性后,让女儿重复演练一些紧急事件发生后的自救措施,虽然女儿极不情愿,还是认真地把必备的自救包所需的物品一一备好,对母亲教的措施也一―重复――当然,这些最后在影片中都派上了用场。观众可以在观看此处时不经意间学到关于防震的最简单有效的知识。这种知识的传授不是填鸭式的说教。而是编导者不露痕迹的精心设计。在此前提到的几部中国关于地震的影视剧里。看不到任何类似的镜头。这虽然是一个细节问题,却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对待灾难,或者说即便是娱乐的方式对待灾难,我们似乎也缺少了很多东西。

同是对真实灾难的影像再现,《洛杉矶大地震》和《蓝光闪过以后》的处理方式也完全不同。《洛杉矶大地震》一片讲到了很多地震的知识,讲述了科学家对政府以及各种势力的抗衡,最后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尾,主人公救出自己女儿时,影片就此结束,而此时,洛杉矶的真正大救援才刚刚启动。看不到―点人类对灾难取得的胜利。

片中的主人公在面临灾难时,第一想到的是家人而非广大的人民群众。而《蓝光闪过以后》,整部片子的重点都在描述地震后党和政府如何拯救灾民对一群地震孤儿无微不至的照顾,观众只能获得情感上的触动,却得不到关于灾难的有力认知。正如我国的战争片,从来只是宏大叙事下的大人物的指挥若定,鲜见普通士兵的残酷战斗。虽然该片也有对地震场面的表现,但更像是一部官方宣传故事片。 《蓝光闪过以后》处于特殊历史时期,和当时落后的意识形态密不可分。但是如果中影将来最终拍出的汶川震灾影片,依然是如此的主旋律影片,只见党、国不见人民,只见英雄不见人性,只见斗志昂扬不见惨烈伤痛,当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情。

灾难片的意义

没有灾难意识,影片制作再精良,也不过是技术上的胜利。美国的灾难片是垒球最发达的,他们似乎从不避讳自己的城市被虚拟毁灭。象征美国精神的自由女神像就经常在各类灾难片中被各种灾难毁坏,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假如某部影片胆敢虚拟毁坏天安门城楼,不说别的,单单是政府的政治压力和民间的舆论压力就足以使制作者难以担

当。

美国片中的灾难发生地也经常是大城市,甚至波及整个国家。当然。美国的灾难片是否真的为大众普及了灾难意识,我们不得而知。至少,美国人对灾难片是有免疫力的,在虚拟的娱乐世界里,某种程度上,观众获得的是一种应对灾难的技术普及和心理指导。

遭灾后自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谁也无法保证自己是那个最幸运的被第一时间救助的人。在这样的时刻,人们能做到的就是尽一切可能自救。《洛杉矶大地震》中,没有英勇顽强的人民子弟兵在震灾发生后数小时内赶至现场救援。影片大量的篇幅也并没有展现美国消防队如何救人,而将重点放在如何自救上。事实上,此次汶川地震的事实也表明,如果有足够有效的自救措施,很多人不会那么快丧失生命。而当一个个生命奇迹发生时,也并非真的有什么奇迹,无非是幸存者找到了能够维持自己生命的措施。

缺乏对生命的尊重,正是缺乏忧患意识的明证。唐山抗震中留下来的纪实资料里甚少看见灾民的影像:“唐山大地震在影像上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片颓垣败瓦,可是人都上哪儿去了呢?我们可以看到急忙奔走的志愿人士,斗志昂扬不畏艰苦的,还有一些正在拯救伤患的医护。至于那些未获救治的伤者,甚至倒卧在瓦砾中的死者,却几乎全部失踪,没有鲜血,没有残肢,只有空洞的街和极度萧条的市区鸟瞰图。”死亡消失了,只剩人对灾难的对抗,只剩人定胜天的崇高主题。温总理日前说,当下的紧迫任务,还是救人。我们或许只能相信,人定胜天。是救出更多幸存者,取得抗震救灾胜利的不二法宝。

正常的灾难意识,其实正是生命意识,而生命意识的本质则是敬畏。相信没有人希望汶川大地震被记住的方法和唐山大地震一样:在历尽艰险得以重建家园之后,这场惨痛记忆最后被高度概括成一座高耸入云的“抗震纪念碑”。

第8篇: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23秒、32年”我不由得想起。原本一切平静、祥和的唐山经过了仅仅只有23秒的地震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建造一座城市要几十年才可建好,可是地震这个自然灾害可以在几十秒钟将这一切毁灭,这是令人多么恐惧和伤心的事呀!

这篇电影主要讲了在唐山正经历一场大地震,而且就在23秒的一瞬间内房屋倒塌、大地裂缝、机毁人亡。地震过后,鲜血染红了大地,各国家迅速前往唐山,飞机向下面抛食物,们将一箱箱水源送到了唐山……在电影里的主人公一家四口经过了地震后,从四口变成了三口。本是误以为妹妹死了,可是32年后妹妹回到了老家中,一家三口又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终于经过了整整32年的修建时光,32年前的废墟已经在今天成为了美丽的凤凰城!

第9篇: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电影音乐;王黎光

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中国唐山的里氏7.8级的大地震让中国人记忆深刻,同时也是世界地震史上的一次大灾难。30多年过去了,地震留下的创伤还历历在目。2010年冯小刚再次将这个题材搬上银幕,拍摄了《唐山大地震》,并聘王黎光做音乐主创。这部电影自2010年7月22日全球公映以来,3天的票房就超过了1亿人民币。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主旋律讲的是1976年的地震中,母亲与女儿、儿子三人之间纠结的故事,当时的营救,母亲只能二选一,要不女儿,要不儿子,母亲最终选择了儿子,但女儿却奇迹般生还,还被部队收养,32年后这一家人意外重逢,他们一家人之间因为地震震出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他们之间的误会与理解,将人们带回到那个时代。

影片总共使用了30多段音乐,这些音乐全部采用歌唱性的音乐,给历史事件赋予了强大力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电影音乐创作不同于纯音乐创作,它需要更严谨一些,音乐主创要根据导演的总体构思、影片情节、画面等发挥自己的音乐思维。王黎光做到了这一点,他通过自己的音乐提升了音乐本身的内涵,同时也提升了电影所要表达的意境。

一、电影音乐

我们经常说电影来源于生活,的确,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反映我们的思想、道德、情感,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经常在电影里来表达我们的爱与恨、生与死等相对立的事物,当然我们也用电影来表达我们对生活的向往。而音乐也同样能表达我们的思想、道德和情感。

电影音乐,可以直义地理解为是电影和音乐的产物,理所当然也就是音乐范畴中的一个分支,它与电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正因为有了电影与音乐的结合,才使得电影更有欣赏的价值。但电影音乐与单纯音乐形式有很大的差别,电影音乐要与电影主题、主人公的思想情绪、场景等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电影音乐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形式不能替代的,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与电影的关系是多重的。它能解释、烘托和提示电影视觉效果,对画面等平面效果的东西进行更好地解释等。电影音乐还具有放大情感、补充情节等作用。此外,电影音乐还能够反映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营造一种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等。

一般来说,一部艺术作品总是被用来表达人们的现实生活、主人翁的命运思想、情感等。当然也反映出导演、编导、演员等参与创作人员的思想立场和感情态度。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表达艺术作品时所达到的效果也不一样。当人们心情不好或很好的时候总喜欢用音乐来表达,这说明音乐是最能够也是最喜欢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内心世界的。能够高度概括人们内心最深处的隐痛,最细致的心理差异。而另外的艺术形式在这点上恐怕无法比拟。而说到电影音乐除了有音乐的属性和物质外,它在主人翁形象、电影主题思想、与场景的协调等方面做得更突出。不仅如此,电影音乐还能传递人物的心灵感觉,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强化主人公的某种动作和动态,对于全面表达电影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起到促进作用。推动着整个故事情节,控制故事发生的节奏。

二、电影音乐呈现形式

(一)音乐的替代性

音乐的产生源于要替代其他艺术形式。音乐可以替代语言,音乐可以替代人的心情,音乐也可以替代导演要表达的情景等。音乐也可以调动起人的其他感观,让观众有非常直观的效果。电影加上音乐以后,电影音乐就更加活灵活现了,我们可以用音乐来替代事情发展的进程,我们可以用音乐来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当面对地震时,那种无助,那种对生命的渴望都可以在音乐中体现,在这个时候语言就显得苍白得多。

(二)音乐的重复性和变奏性

电影音乐像电影一样经常使用重复性的场景或重复性的音乐来表现人物的生存状况和内心世界,有时为了重点突出某个事件,也会反复使用某一段音乐,而且音乐创作人员还会使用重复性音乐(包括出现次数的重复或曲式的重复)让观众对电影事件有较深的印象。当然电影音乐更多的是用变奏来表达某种叙事和讯息。

(三)音乐的多义性

“音乐,不但是气氛营造的需要,也可以让人想起某个年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电影音乐除了本身能表达电影外,还能让人想得很多事、很多人。这就是电影音乐的特殊性,电影音乐具有多义性。电影音乐可以体现电影创造的那个时代,具有时代背景。在我们心里,总是为某一时代的电影音乐所感动。时而联想到那个时代的事、那个时代的人。

(四)音乐的渲染性

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渲染气氛方面有特殊作用,通过这种听觉手段能为影片创造某种气氛,能够利用特定的音乐元素,来营造时代感,让观众在听觉气氛中进入到电影情景,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只要我们好好运用电影音乐,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当然这种渲染也可以与地方民族音乐、地方戏曲文化相结合。

三、《唐山大地震》中的电影音乐

(一)双簧管与圆号交替

双簧管在音乐乐器中被评为美人乐器,有时能起到震慑人内心的效果。在《唐山大地震》中多处反复应用双簧管。地震过后,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都惊呆了,全世界都凝固了,天与地之间的一切万事万物似乎都静止了。人们突然之间变得没有思维了,眼前只有废墟,在天与地之间只有最为美丽的乐器双簧管和圆号交替歌唱。在另一场戏中也是如此使用的。元妮那只手为了丈夫不停地搬啊,挖啊,但于事无补,一切的努力只换回一种无奈,一种对老天爷的不公情绪。“老天爷,你个王八蛋!”伴随着元妮的这种嘶喊,天空中回荡着圆号的独奏声,随后音乐声又戛然而止。双簧管的音色是很美妙的,是很青春的,它的穿透力是非常强的,本片意在运用这种美来唤起人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渴望。而圆号同样也表达出人的一种力量,一种抗拒灾难和向往生存的一种本能。

(二)大调式的音乐旋法的使用

在表达音乐上,经常会用两种旋法,一种是小调式,一种是大调式,小调式音乐通常用于表达比较细腻的东西,而大调式通常用于表达思想意志方面的东西,例如,表达坚强的信念、生命的可贵等。大调式音乐能起到超强的效果。有时为了表达电影剧情需要比较重的感染力,大调式音乐旋法最好不过了。在《唐山大地震》中到处都有这样的影子。

在当儿子喊出“妈妈”的一刹那,大调式音乐开始了,接着母亲再呼唤“儿子”……然后音乐就响起来了。这样用音乐去呼唤一种力量的做法就是大调式的音乐旋法的使用,这种做法是观众最能接受的一种方式。而当观众一旦与音乐产生了共鸣,那这个故事或角色就顺其自然地被观众接受了,同时也就接受了故事本身所赋予的情感,也就达到了教育和交流的效果。

(三)小段落音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前面讲到大调式音乐对电影音乐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有时不到一分钟的音乐也能让人潸然泪下,能起到整个故事,甚至一个大角色起不到的作用和效果。运用简单、基础的作曲技法,把握人的内心世界,精心设计和安排小段音乐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描述母亲第一次送儿子远行杭州闯荡天下时,母亲那种想让儿子出去,但又担心地震落下的后遗症会让孩子在外面辛苦的这种想法以及儿子为了将来的生活所需要的那种独立,电影很难去表达。而这个时候音乐创作王黎光就恰到好处地运用小调式音乐,最小的曲式结构来描写这个时空。而在父亲知道女儿因为怀孕退学的时候,父亲的那种无奈,那种牵挂的复杂心情,文字或画面都显得很苍白。一小段淡淡的钢琴就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这种感情。这几个片段的音乐都只用了30多秒的时间,很短暂,但都很精彩,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休止也是一种美

运用反传统做法,音乐不跟情绪同步,而当情绪在影片中宣泄到一定程度时,再用音乐来哄托。利用音乐与场景不一致的做法,给观众一个思考的过程,当观众的情绪跟上了,思考完了,将思绪一下宣泄出来。这是一种反传统的做法,需要好好地把握、思考。

当女儿在自己养母的病榻前,一个母亲为养育一个小孩那种辛酸、那种无私的奉献历历在目,我们谁都会真正为之感动,而当女儿喊出“妈妈,对不起”时,每个观众又都不敢多看几眼画面,因为那样的情绪真是让人难以控制。而当女儿再次反复连续地说“对不起,对不起”。这个时候是没有音乐做衬托的,一切都是无声无息的,让观众去思考,去尽情地思考。音乐没有跟情绪同步,但当较长时间的静场后,音乐从人声和后来钢琴的祈祷中淡淡地进入,到交响乐队的音响充实到整个画面时达到整个影片的高潮,音乐弥漫到唐山所有遇难24万人的人名纪念碑。这种休止,让人们表达了所有的情绪,包括对整个灾难的回忆。对死者的思考、祝福;对力量的感动、珍惜等。

电影音乐本身就是要根据电影的主旋律来确定音乐的风格、音乐的布局和音乐的设置,然后将音乐、电影台词、场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电影中每段音乐的起止,完整地配合主人公的情绪起伏,处理好与场景画面的承接关系,这样的音乐对电影是起渲染和深化作用的。《唐山大地震》中总共用了30多段音乐,这些音乐中有大调式的,也有小调式的,使用的方法也是多样的。这30多段音乐中,用音乐咏叹着人们珍爱生命的感动和追求生存的坚韧。音乐不仅催人泪下,也让人有强大的力量和生存下来的勇气。音乐是一种大众最能接受、最容易传播的艺术形式。王黎光先生正是应用了这种特征,整个音乐中基本上都是最容易听懂、最容易哼唱的歌曲。如果问起《唐山大地震》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恐怕很多观众都会说是音乐。

[参考文献]

[1]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突破与超越[J].当代电影,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