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可爱的家教案范文

可爱的家教案精选(九篇)

可爱的家教案

第1篇:可爱的家教案范文

1 高校历史文化档案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

高等学校从历史的长河中一路走来,始终坚持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办教育传承文明,引新学泽被华夏,以崇高的理想追求、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品格,谱写了一部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办学史,形成了一批闪烁着兴学育人、爱国爱校丰富内涵的历史文化档案,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1.1 蕴含丰富的校史文化资源。高校大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筚路蓝缕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校史文化资源。作为一所百年老校,河南理工大学在辗转4省、迁址10次的办学历程中,虽历经岁月洗礼、风雨砥砺,但其档案馆仍完整保存着学校初创时的办学章程、记载学校对外交流的史料、学校办学成果的证书、师生员工教学科研的活动记录,以及反映学校悠久历史的福中总公司旧址、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指挥部旧址。这些翔实厚重的校史资料,记载着这所百年老校昨日的辉煌历程和当今的奋斗足迹,是学校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和鼓舞学生不断奋进的动力源泉。

1.2 蕴含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高校忧国忧民、勇立潮头,组织爱国团体,宣传爱国思想,掀起规模宏大的反帝爱国热潮,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火种播向神州大地,积淀了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在河南理工大学的校史档案中,至今还保存着陈独秀、等编辑的《新青年》、《新潮》等进步书刊,揭露英国福公司图谋掠夺河南铁矿资源的史料,声援“”、参加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斗争史和大事记。这些史料凝聚着中华民族坚忍不屈的性格,映照出华夏儿女向往民主进步的追求,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爱校教育的极好教材。

1.3 蕴含丰富的名人文化资源。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一大批闻名遐迩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他们艰苦奋斗、崇尚学术、追求真理、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和优秀品格,成为一代又一代学人的榜样。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地质学家翁文灏、工矿泰斗孙越崎先后担任学校名誉校董、常务校董,张伯声、丁观海、邓曰谟等一大批誉满华夏的硕学鸿儒也曾在学校担任教职。诸如此类的名人文化资源所产生的名人效应,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是培养学生正确理想信念的良好正面教材。

1.4 蕴含丰富的科教文化资源。高校在办学历程中,以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积累了数量浩瀚、灿若星辰的教学科研学术档案,既有科研准备、研究实验、总结鉴定、推广应用的大量动态过程记录,又有解决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的论文、论著,还有解决一线生产技术难题的操作指导。它们是高校科研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可以使学生洞察科学结论产生的轨迹,培养锻炼学生探索发现的科学态度和科研能力,是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生动教材。

2 高校历史文化档案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

高校历史文化档案,是学校改革发展历程和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真实记录,是生动形象、翔实有效的历史资源,较之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报告会、研讨会等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2.1 有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历史文化档案与思想理论课不同,思想理论课主要是用科学的理论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长期存在趣味性不强、吸引力不够的问题。而高校的历史文化档案记录着学校的发展历程,蕴含着学校的校风学风,有着丰富的爱国荣校的内容可作为教育素材,具有原始性、直观性的特点,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选择教育作用突出的专题档案史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档案史实加以艺术处理,配以生动的语言、优美的音乐,制作录像片、幻灯片供教学使用,或者建成档案馆供学生参观、制成画册供学生传阅,达到更为直观的效果,可以极大地增强吸引力,令人百看不厌。

2.2 有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感染力。传统的德育方式是把学生放在被动聆听的位置,“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注重“理”的灌输,而忽视了“情”的感染,教育的主客体之间往往是貌合神离,学生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况,从而造成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较差。而利用生动翔实的历史文化档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档案所记载的真实事件、真实事迹、真实人物的正确思想观点、优良道德品质、拼搏进取精神,对学生进行现身说法的影响,就可以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功效,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感染力。

2.3 有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说服力。档案不同于一般的德育教材,它具有历史性、真实性的特点,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可以给学生许多启迪。高校历史文化档案记载史料真实可靠,所提供的教育素材是本校曾经发生的真人真事,既看得见、摸得着,又客观真实、直观生动,利用它进行德育教育,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获得接受程度高。此外,高校历史文化档案中保存的荣誉档案、名人档案、实物档案、声像档案直观形象,记载了本校发展史上一批值得自豪的专家学者和优秀学子的事迹,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用这样的实物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起到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作用,无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 高校历史文化档案发挥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档案的生命在于利用,档案只有在提供利用服务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因此,高校历史文化档案必须充分利用其蕴含的丰富德育资源,发挥其具有的独特德育功能,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3.1 利用校史、革命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德育的基础和核心。在我国1000多所高等院校中,多数高校已有数十年的办学历史,有的甚至已是百年老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代代学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追求救国救民真理,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斗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积极贡献,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爱校、追求进步的辉煌乐章,积累了大量的学校建设发展档案和革命文化史料。对这些档案史料进行梳理分类、整理汇总,充分利用这些档案史料,紧扣以史育人的主题,编撰校史校志、出版校史画册、充实校史馆室,通过举办校史展览、参观校史馆室、举行校史报告会等多种手段,将这些珍贵的史实介绍、展示给学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之从中深切体会前辈们勤奋学习、立志报国、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在现实中品味历史、净化心灵,从而将爱国爱校的情感不断升华为爱国的情怀和行动。

3.2 利用名人、名家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远大志向教育。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青年学生的参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青年学生的奋斗。帮助青年学生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长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远大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才,是德育的目标和归宿。高校大都拥有许多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和知名校友,他们都是从高校这片厚土成长起来的科坛巨匠、学界名流、政界要人、企业家、教育家或基层中坚,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生力军,他们励精图治、辛勤工作、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事迹和壮举,是青年学生学习的楷模、奋斗的标杆。高校可以对这些名人名家档案进行收集整理,以文字、图片、实物档案、音像资料的形式进行展出,将这些知名人物努力学习深造的执著追求、倾心教育教学的一腔热血、醉心科学研究的感人事迹,以及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返回故土报效祖国的动人事例,直观、鲜活、生动地展示出来,激励青年学生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

第2篇:可爱的家教案范文

——学前(4)班杨君

《水知道答案》是一位日本叫做江本胜的科学家利用几年的时间,通过无数次的试验,通过水晶体来诠释水的情感的一本试验著作。起初对这本书不是很感兴趣,后经朋友的推荐,正好家里有两本,就随意的翻阅几章。

水知道答案?水能知道什么答案?这本书中文字描述部分很是精炼,最精彩的是彩色插图,作为学前班的幼儿老师,对插图是比较感兴趣的。插图中有各种各样的“水晶花”,通过图片下面的文字说明,我才知道这些“水晶花”就是水的结晶,《水知道答案》描述的竟然是水可以听不同的声音和看不同的文字而形成不同的晶体形态,本书的关键点就在这里产生诱惑,所以我迫不及待将它读完。书中一共有122张不同情感的水结晶图片,有漂亮的六边形,有杂乱的结晶,给人的感觉便是水能听,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水能看:当水看到“爱和感谢”的文字时,水结晶的形状非常漂亮,而恶意的文字如“混蛋”时,水结晶的形状则显得丑陋。

水能听:当水听到不同的音乐时,水的结晶形状也会不同,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水结晶显现出非常浪漫的样子,感觉有安抚人心,解除疲劳的无形力量;肖邦《离别曲》的水,水结晶显现出形成分散的颗粒,它似乎听出了离别的伤感。另外,江本胜先生还做了一个对比实验:让小孩在水结晶时对它说话。当水听到孩子的赞美声音—“好可爱啊”,形成的结晶就非常可爱,显得腼腆而又害羞;当听到“混蛋”的责骂时,它的结晶分子互相挤压,形成不完全规则的形状。这些试验结果好像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有一份感恩之心,积极创造美好世界,这个世界需要爱的拥护。

水知道生命的答案:因为人的身体70%是水,每个人持有不同心态的生活,均会改变人体,并通过不同的形态中表现出来。所以拥有积极的心态,健康的心灵,人的体格就相对健康,也就是说健康的心态决定了健康的身体。

第3篇:可爱的家教案范文

关键词:偏重智力;小班幼儿;任性自私;关爱他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关爱情感是主动对周围的人及自然环境形成一种关心爱护的情感及心理活动。小班入园新生长期在这样一种“被关爱”的环境中成长,不会如何主动去关爱身边的人。相反,小班幼儿对“属于自己的东西”却表现得极为在乎。由此可见,小班幼儿从对自己“所属品”的“在乎”中是可以延伸出一种对身边物、人的关爱情感的。

(二)研究内容及目的

幼儿的学习不是独立的,他们既是被教育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

通过家园栏、博客、微信群、成长档案、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幼儿的认知经验反馈等多种途径,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到孩子在参与每个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和认知状况,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保持家长关注的持续性,这样才能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有利于关爱情感的萌发。

(三)研究方法

1.访谈法

通过与幼儿的个别访谈,谈谈自己养殖的动、植物、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动、植物每天不同的变化以及对同伴的关注情况进行调查。

2.调查法

对幼儿在“关爱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收集,包括照片、视频、家长的心得体会等,整理、分析了解幼儿在关心植物的同时伴随的交往行为,礼貌用语、分享等关爱情感。

3.观察法

观察幼儿在活动《宝贝的秘密花园》中关爱植物的情况,关注动、植物的变化,在游戏情节中如何表达自己对动、植物的关爱情感,以及伴随的语言、动作与同伴进行交往的情况。

二、活动的开展及幼儿行为分析

(一)多途径互动方式的案例研究

活动方案《宝贝的秘密花园》中的有效互动。

活动小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指导要点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面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充分调动他们原有的经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幼儿观察和实验验证。

两个月“宝贝的秘密花园”活动中,幼儿和老师共同创设花园环境、开展宝贝讲台、形成饲养经验等。“秘密花园”渐渐成了孩子们自由活动时间和同伴们最爱去的一个小角落。

案例小结:在《秘密花园》这样一个简单的饲养活动中,提供了家长参与互动的途径与机会,唤醒了更多家长的参与意识,挖掘不同家长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了家庭教育的优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家园互动。

班级80%的幼儿和家长都能积极配合参与到制作DIY花盆的活动中来。100%的幼儿能和家长一起商量认领自己的动、植物,并为它们起名字。80%的幼儿能主动或在老师的提醒下主动关心自己认领的动、植物,观察它的明显变化。80%的幼儿愿意在“宝贝讲台”向同伴简单介绍自己的动、植物的生长情况。30%的家长会经常主动关心“秘密花园”动、植物的生长情况,并给予老师建议和意见。由此可见,有效的互动教育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知欲及关爱情感。

(二)常活动中关爱情感建立的案例

1.和豆宝宝打招呼

老师、孩子和家长们一起精心制作“豆宝宝”的“家”,营造出赏心悦目、春意盎然的小花园环境。由于孩子们全程参与了环境的创设,“花园”里的每一个花盆都是DIY制作的,每一颗豆豆都是孩子自己种下的,他们对豆宝宝有一份特殊的情感。这样的环境氛围引发了他们对豆宝宝的关注,萌发了积极情感的表达,每天他们都要和豆宝宝去打招呼。

2.分享“麦苗”和“花生”

臣臣是个小心谨慎的孩子,平时不愿意给同伴玩他的玩具。臣臣的爷爷是个喜爱养植物的老人,他主动带来了家里的麦子、花生等发芽植物来园给小朋友欣赏,向大家介绍。渐渐的,臣臣受到爷爷的榜样示范,并影响着身边的同伴们也关注起自己带来的植物,一段时间后,臣臣的“好朋友”变得多起来了。

3.主动为同伴提供“阳光位置”

两个星期过去了,妞妞的“红豆宝宝”在她的小花盆里还是毫无动静。听着同伴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我的豆宝宝发芽啦!”妞妞在一旁很着急,但又无可奈何,哈尼见状,主动提供了自己有阳光的位置给妞妞。

4.欢送即将远行的旺仔

班中的好朋友旺仔即将和爸爸去美国游学,很多孩子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向旺仔表示关心。老师通过微信群寻求家长的建议: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让每个孩子都能表达出自己对旺仔的关心和祝福。最后老师采纳了家长不同的意见,制定了一个“欢送旺仔”的“关爱计划”请家长和孩子一起为旺仔制作一张自画像,准备一句想对旺仔说的话,表达自己对同伴关爱的情感和祝福。

活动反馈:

这个活动得到了班级家长的认可,活动参与率达到了100%。在家长的帮助准备下,每个孩子都将这份纯真的情感换化成关爱的言语。在一个温馨的集体氛围中,幼儿通过与自然、同伴、老师、和家长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感受着来自于身边的关爱。

案例小结:

(1)设环境、真感受――积极创设美好环境,丰富关爱体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幼儿应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在“秘密花园”的环境中,幼儿通过“向豆宝宝打招呼”,从而克服了向“老师打招呼”时的紧张,在环境的影响下,在真情实意的体验中形成了礼貌用语习惯和对身边事物的关爱之情。

(2)树榜样、互影响――有效利用模仿行为,萌发关爱意识

重复榜样的行为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臣臣将他爷爷作为自己的榜样,通过模仿他的行为举止,在交往中分享自己习得的经验。老师扮演的角色则是引导他发现同伴对他态度和评价的转变,帮助臣臣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3)会关心、乐交往――分享交流关爱行为,强化关爱情感

幼儿在关心自己的植物时,开始关注到好朋友植物的生长变化,部分幼儿已经开始关注到了同伴情绪的变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了关心尊重他人的目标,小班幼儿应逐步克服自我中心思维方式,在身边的人不开心时会表示同情。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对同伴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在互动中体验交往的乐趣,学习交往的技能。

三、结论与建议

从本学期的主要活动与日常案例的分析来看,关爱教育能推动积极情感的发展,能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从自私自利到关爱同伴、友好相处、有助人为乐的行为习惯,形成初步的社会化情感。可见,教师在活动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引导、在家园合作中强化与延伸的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此外,家长也提高了对情感教育的认识,掌握了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通过家长相互交流讨论,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第4篇:可爱的家教案范文

一、充分认识档案馆的独特优势,增强服务未成年人教育的责任感

档案馆服务未成年人教育,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一方面,由于原始真实性是档案信息的特性和价值所在。档案馆开展未成年人教育可以利用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来见证历史,说明现实。现代社会各种信息飞速增长,信息的可信度难以把握,人们对接受到的各种信息越来越容易持怀疑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档案信息的这种原始真实性就更显宝贵。档案馆利用史实材料开展宣传教育,与其他的教育方式相比,更加真实可信,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在我国未成年人教育体系中,宏大的教育主题比如国家、人类、世界等往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地域性的主题,如乡村、城市的内容比较缺乏。档案馆是集中保管区域档案资料的基地,是区域历史的载体。因此,档案馆在开展地方文化教育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档案馆通过对馆藏档案资料的有效开发,增进未成年人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振兴家乡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并使他们自觉地把爱家乡与爱祖国结合起来,焕发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

档案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档案馆的独特优势,增强服务社会,尤其是服务未成年人教育的责任感。未成年人教育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兴衰,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档案馆作为国家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服务未成年人教育责无旁贷。《国家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规范》对服务未成年人教育也有规定“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同时,将未成年人作为宣传组织重点”。因此,档案馆要把未成年人作为重要的服务对象,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特色,面向他们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三贴近的原则.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运用档案馆中蕴涵的宝贵的教育资源,千方百计做好服务大文章。

二、丰富馆藏。夯实服务未成年人教育的物质基础

丰富的馆藏资源是档案馆开展服务的物质基础。档案馆要适应服务社会、服务未成年人教育的要求,必须尽快改变过去馆藏门类单一,馆藏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大力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山东省档案局自2004年开始在全省发起档案资源建设年活动,临沂市按照省局的部署,多措并举,在资源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在馆藏资源建设中,在依法做好档案接收工作的同时,强化了特色档案的征集。一是广泛征集该市革命历史档案。先后征集了“红色之旅”雕塑作品,临沂籍的老党员、老红军档案资料,孟良崮战役、沂蒙六姐妹档案资料,山东省政府和115师在莒南期间的档案资料等等,这些档案资料,丰富了我市馆藏红色文化资源,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素材。二是广泛征集地方重大活动和特色档案。重点征集了重大活动档案,如临沂书圣文化节、中国临沂(首尔)文化周、“蒙山杯”全国摄影大奖赛、颜真卿全国书法大赛、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双拥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先进城市等重大活动的档案资料,生动地记载了我市城市建设历程;征集了反映地方特色的名人、名牌、名胜档案,征集了全国、全省劳模档案。如市馆的民间艺人艺术作品档案、苍山的蔬菜档案、临沭的常林钻石档案、郯城的银杏档案、费县的奇石档案等,无不散发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名人劳模档案则集中体现了名人劳模明礼诚信、勤俭自强、艰苦创业、敬业奉献的精神,为未成年人树立学习的榜样、确立远大志向提供了充足的精神食粮。

三、开拓创新,丰富服务未成年人教育的方式方法

档案馆要使服务真正走进未成年人的心灵,就必须改变过去“你来我查”的被动服务模式,开拓创新,扬长避短,走出自己教育方式的特色。总结各地的做法,档案馆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服务未成年人教育:一是举办档案展览。展览具有直接、生动、震撼力强等特点.是档案工作服务未成年人教育的有效途径。目前,该市多数档案馆都举办有档案珍品展或地方特色档案展、发展成就展等永久展览,市馆更是连续推出了“爱我沂蒙”大型展览、“红色之旅”雕塑展、民间文化艺术精品展等.全部免费接待未成年人参观,已成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固定场所和重要阵地。二是编辑出版档案通俗读物。针对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编写未成年人喜闻乐见并易于消化吸收的档案通俗读物。近年来,市档案馆本着立足馆藏、突出特色的精神,根据社会需要,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先后编辑出版了《临沂历史上的今天》、《沂蒙老革命的故事》、《临沂大市场指南》、《临沂吃住行》、《临沂办事指南》等编研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映该市的发展历史、城市面貌。成为广大市民尤其是未成年人了解临沂的第一手资料,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三是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未成年人精力充沛,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组织城市历史资料考察、民间艺术品收藏、地方名人采访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互动机制,提高未成年人的参与兴致。与学校联手,创造条件,抓住时机,利用各个节日及入学、入队、入团、班会、团会、庆典纪念、假日参观、夏令营、红色游等机会开展集中教育。四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开展教育。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及档案信息网站,向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介绍馆藏内容、定期公布档案,刊登档案史料文章、举办网上展览等,不断增进档案馆和未成年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扩大档案服务的社会影响。今年,市档案馆与《沂蒙晚报》共同开展了“老档案背后的故事――老党员、老红军系列采访报道”、“城市记忆工程系列报道”和“临沂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故地重游连续报道”,并依托档案信息网站,把馆藏档案珍品搬到网上,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精心组织,在网上推出富有教育意义的馆藏珍品展、名人档案资料展、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图片展等档案专题展览,为未成年人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文化。

四、协调配合,壮大服务未成年人教育的社会力量

档案馆服务未成年人教育不能孤立地靠单干,而是要加强同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的协调配合,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整合工作载体,使之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服务未成年人教育。笔者认为,档案馆应注重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协调配合。一是加强档案馆室之间的协调配合。由于档案馆接收的档案一般是10年前的档案.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加强馆室之间资源的整合,可增强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满足未成年人对档案信息现实性的要求。二是加强档案馆与档案馆之间的协调配合。我国国家综合档案馆是按区域设置的,这就使同一专题的档案信息可能会存在于不同地区的档案馆内。加强上下级档案馆之间、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各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之间的联合,实现馆际间档案信息的互相利用.互相补充,才能满足未成年人对档案信息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三是加强档案馆与博物馆、文化馆及图书情报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近年来.档案馆虽在不断地努力丰富馆藏,但仅凭一家之能,毕竟力量是有限的。博物馆、文化馆及图书情报部门。他们各自的信息资源既各具特色,又有所不同,档案馆加强与他们的协调配合,有效地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才能满足未成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四是加强与团委、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的协调配合。努力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合作,充分利用这些部门的组织、宣传优势,扩大档案服务活动的影响,使档案服务更有组织、更有计划、更广范围、更加深入。

第5篇:可爱的家教案范文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特别是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今天,中国将会面临世界经济一体他的严重挑战;同时,世界局势依然不平静,战争依然挑畔着和平,侵略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肆虐。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历史初中历史课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是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令许多学生反感,我们不妨引入导学案来加强初中历史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所谓导学案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导学案教学使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明确了在课堂上如何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习惯,以充分体现“以学为主”、“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无裨益,尤其是针对历史课的学科特点,在情景导入、拓展、衍生和针对具体学情进行学法指导方面受益非浅。因此,在这里用导学案方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很合适的一种探索。

如何让人们保持民族意识,保持爱国主义精神就显得型加重要。但是这不是强制学生去接受这些观念,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具体引导下,才能够深入内心。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底蕴.是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历史课则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这就是西方国家之所以把历史课提升到同语文课同等重要地位的原因。而在我们许多人的心中,还始终认为历史课是副科,不能充分认识历史课的地位和作用。

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利用导学案方式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我在历史教学中探索到以下几点:

一、利用课堂强调爱国主义

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人类的一部爱国主义历史,而中国的古代史、现代史中,则更址一部爱国主义的百科全书,中问贯穿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们为建设祖国,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如果历史课教学不能把爱国主义贯穿进去,那么历史课就显得死气沉沉,就不能震憾学生心灵,历史教学就是一种失败。

课堂正面讲述是爱国主义最关键的一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可以因时因事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爱国主义在历史当中起到的重大作用。正是这些爱国主义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样就会使学生把爱国主义融人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比如用电教手段展示盒讲解清朝后期,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在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大量白银外流,国土沦丧。面对这样的惨状,腐朽的清政府不是积极应战,而是一味妥协、退让,并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与遭到极大的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九・一八事变后,日军逐渐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然后又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在抗战中,日军在南京一次性就屠杀了中国军民三十万人之多,七三一部队用活生生的中国人当生物试验品。据统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人数多达三千五百万人,经济损失达五千六百二十亿美元。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就是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由于当时我国制造的炮弹质量不过关,使北洋舰队反胜为败,最终导致了全军覆没的结局。让学生牢记这些血的教训,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利用课后讨论爱国主义

课上的爱国主义人物和文件,由于时间关系,一般情况不能具体、详细讲解,这就阻碍着学生们对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地理解,所以不定期地课下讨论就显的十分必要。

课下讨论可在选择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先把课上的爱国人物、爱国事件详细地讲给学生,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很容易使学生进入情节中来,讲完故事,教师简明扼要地点出让学生讨论的中心内容,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讨论,既保证了讨论的质量,又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加深他们的爱叫主义意识,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场所

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馆里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场所,例如.每到清明节,可以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举行扫墓活动,并请老红军、老八路给学生讲述先烈们英勇战斗、保家为国的事迹,并在纪念碑前举行人团仪式,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也可带领学生瞻仰烈士遗迹,在这种环境中,学生亲耳所闻,亲眼所见能够深探体会到艰苦卓绝的日子里,革命先烈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子之情,这些真实的事情,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心目中埘先烈产生钦佩和敬慕的感情,事后可以组织学生写关于爱国主义内容的文章,把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升华,固化在大脑里。

四、利用节日强化爱国主义

在学校举行纪念爱国运动的过程中强化爱国意识。在校园里,经常会有年级的、全校的纪念性活动。例如:纪念“五・四”爱国运动的活动;纪念“一二・九”运动的活动。这正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好时机,尤其是活动的特殊性一人数众多,态度严肃,语言悲痛,很容易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国主义的氛围之中,针对活动的内容,指出活动的性质,激发他们的爱国意识,使学生群情激昂,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旅自尊心,激发他们对四化建设而努力拼搏的精神。

五、结合时事教育学生

历史不等于过去,现在发生的书也是历史,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瞬息万变,我们应结合时事教育学生。

结合时事教育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由于时事的即时性,使学生具有新鲜的感觉,而时事的时代性,能使学生增加兴趣,能更好地吸收和领会。例如最近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返回,则足教育学生爱国的极好素材。

第6篇:可爱的家教案范文

一、在政治教学中强化遵纪守法教育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现明显增多趋势,究其原因既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诱惑有关,又与学生自身遵纪守法意识淡漠有关。初中政治教师无法改变既有社会现状,从客观条件入手难以奏效,我们能做的是强化学生的遵纪守法教育,让学生在主观思想上提高法制意识,并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明白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从而有效强化法制意识对健康成长的保障作用。在《法律护我成长》教学中,笔者选取与学生成长关联较密切的多部法律,介绍有关内容,同时重点针对青少年法制意识淡漠形成严重后果的案例进行分析,向学生列举三个典型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有偷窃的,有打架斗殴的,有涉毒的。在这三个案例的分析讲解中,学生的思想受到强烈震撼,笔者进一步发掘这些案例背后的因素,让学生明白这些身陷囹圄的犯罪嫌疑人正是平时不注重自我约束、法制意识淡漠才一步步走入歧途的,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法制意识,自觉以法律法规作为言行准则,增强教育效果。

二、在政治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整个教学中思想教育的主旋律,教师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的内心产生强烈震撼,以鲜活的案例、极具视觉震撼力的图表数据,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明与伟大。如《万众一心奔小康》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认真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从家庭饮食结构、生活用品、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家庭存款等各方面进行阐述,同时向学生介绍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等不同阶段的普通家庭生活状况。在这样的对比中,学生深刻地感悟到党领导人民在致富奔小康征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硕果,获得巨大的阶段性胜利。通过这样阶段性的对比引导,学生的内心会产生强烈震撼,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非常明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既可以通过这种极具震撼力的对比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又可以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感知,以爱国主义主旋律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三、在政治教学中强化行为习惯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学生终生受益,而当代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被家长溺爱的较多,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毛病,强化他们的行为习惯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政治教学中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进行分析讨论,帮助学生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学习好的做法,补充完善和提升自我。如在《好习惯受用一生》教学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自评和互评身上存在哪些好的习惯,生活中、学习中的好习惯都可以作为讲述内容。经过这样的讨论,大家对自己和学生身上存在的好习惯增加认识。笔者还点评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针对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总结出一些好的习惯,总结之后要求学生认真对照反思自己在这些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哪些行为习惯不够科学、需要改正等。有了这样的对比分析作基础,学生对于应当怎样做,对自己身上存在哪些缺点等方面有更清楚的认识。笔者乘势引导学生制订改正不良习惯、完善提升自我的活动计划,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等详细总结梳理出来,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具有积极帮助。

第7篇:可爱的家教案范文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方案

一、班会主题:践行“三爱三节”,争做文明外事人

二、班会时间:2019年3月

三、班会地点:多媒体教室

四、班会背景:开学以来,学校和老师积极响应国家发出的号召,培养学生“三爱三节”的良好行为习惯,做到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节水,节粮,节电。特此举办以“三爱三节”为主题的班会,强化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对“三爱三节”的理解与重视。三节三爱主题班会教案五、班会目标:

1.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三爱三节”的具体含义。

2.教导学生如何践行“三爱三节”。

3.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三节”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4.利用主题班会普及“三节”小知识,

六、班会准备:

1.班干部负责班会黑板装饰,主要体现“三爱三节”的主题。

2.提前通知学生通过询问、上网、看书等方式,收集节水,节粮,节电小妙招。

3.将班级划分成小组,选出发言人,便于班会进行过程中汇总小组意见发言。

4.准备“三爱三节”相关材料,制作PPT,在班会进行过程中展开分

方案二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方案

班会主题:“三爱三节”

班会时间:2019年3月14日

班会地点:三年级一班教室

班会参加人:三年级一班全体学生及班主任

班会背景:

开学以来,学校和老师积极响应国家发出的号召,培养学生“三爱三节”的良好行为习惯,做到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节水,节粮,节电。特此举办以“三爱三节”为主题的班会,强化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对“三爱三节”的理解与重视。

班会目标:

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三爱三节”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3.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三节”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班会准备:

1.提前通知学生通过询问、上网、看书等方式,收集节水,节粮,节电小妙招。

2. 指导学生准备与此次班会有关的小节目

3.准备“三爱三节”相关材料,制作PPT,在班会进行过程中展示、感受。

班会过程:

1.主持人致辞,班会开始。

2.行队礼,唱国歌。

3.节目表演: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与《红领巾心向党》、故事演讲《勤学好问的张衡》、独唱《红星歌》、快板《节约小标兵》、小品《会说话的垃圾箱》、三句半《大家一起来节约》

4、学生自由谈感受。

5、班主任总结发言。

6、班会结束。

方案三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方案

“三爱三节”指的是由xx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为了更好的响应xx的号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的将“三爱三节”活动落实到实处,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现将该活动做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为贯彻xx向全国青少年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全体学生认识到:“不学无以成才”;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和美好未来;祖国是创造幸福生活和实现个人理想的坚强依靠。使学生不断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肩负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责任,为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内容及意义

开展“三爱三节”德育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三爱”的具体含义:

“爱学习”:学习是当下高中生的“第一职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公民要“敬业”,落实到每一位高中生身上,就是要“爱学习”。只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方案四

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方案

班会目的:

1.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懂得“三爱三节”是一个小学生应具有的美德。

2.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三爱三节”做很多事,养成良好的习惯。

3.通过带领学生许下节俭承诺,教育学生把“三爱三节”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 班会过程:

1、请大家谈谈对“三爱三节”的认识

2、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3、节俭的事例

(1)毛xx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xx》有这样一个镜头,毛xx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xx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席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xx真实生活的写照。毛xx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2)徐特立的《粉笔诗》三爱三节主题班会方案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

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4、讨论: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三爱三节”的?

5、倡议书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建议家长使用节水型马桶,减少用水量

将过去没用完的练习本打草稿,节约用纸

家用电器不使用时将插头拔掉,节约用电

尽量少用塑料袋,提倡用菜篮子或纸袋购物

问:三爱你做到了吗?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三节约你做到了吗?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

第8篇:可爱的家教案范文

成都市龙泉驿区灵龙小学校 毛艳梅

摘要:教学中发现班级里智育发育明显优于其他孩子的案例——该生知识面广、思维敏捷、思考视角独特,是普世意义上的成绩优异的“优生”。但该生个性区别于其他学生,表现为“脆弱”“敏感”“孤僻”等。本文主要记录分析该案例的矫治过程,以期为类似情况提供借鉴。

关键词:超常智育 特殊个性 心理矫治

一、 案例主题

拟从案主个体的异常表现,追踪分析原因,并进行对症辅导,纠正案主异常表现,帮助案主健康成长。

二、 案例背景

(一)基本情况

案主姓名:刘小瑜(化名)性 别:女

年 龄:6岁学校年级:灵龙小学校二年级

籍 贯:成都市成华区辅导者:语文老师兼德育主任

辅导时间:2018年9月——2020年6月

案主是家中独女,父母学历均为本科,幼年隔代抚养,与祖母相处最多。其祖母为彼时年代的本科生,典型知识分子,非常看重孙辈智育,但缺乏科学育儿的方法,智育过早、过度,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心理健康。

个案来源:上课请同学回答问题,因为个子比较小,偶尔会被“忽视”,这时的她会痛哭流涕,猛捶桌子,感觉内心受到极大的委屈,从而引起了我的关注。

(二)主要问题

1.学习成绩特别好,表现出与实际年龄不相适应的成熟度;

2.容易在受到挫折的时候暴露出“乖张、暴躁、一根筋”这些情绪;

3.说话声音极小,无法很好融入班集体。

三、 案例分析过程

(一)分析与判断

1.原因分析

(1)幼年成长——过早强调智育,有悖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说”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变现出来的一切,都和幼时的经历有关。根据刘小瑜平时的表现,我及时和她的母亲取得了联系,在交流以后我得知如下情况——案主是家中独孙女,父母亲、祖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正因为如此,对案主幼时的教育,作为家长,他们自认为有一套。因为孩子智商比较高,在3岁时已识得许多汉字,家长以此为荣,进而要求孩子学读《三字经》。然而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这样前两个时期:a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b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据此,我们得知,在案主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缺失了这方面的学习和锻炼,精力用到了识文断字上面,造成了学习能力有余,运动表达不足,情绪过分压抑的局面,继而影响了心理健康。

(2)家长性格影响——祖母溺爱,使其个性娇纵,自我中心

案主是家中唯一的孙女,父母亲忙于工作,由祖母承担抚养照顾的责任。在和其母亲的交流中,她透露给我一个信息——案主在学走路的时候,经常摔跤,会因为疼痛哭闹不止,为哄孩子开心,祖母会指着地面,振振有词骂道:“打你、打你个不听话的地,都怪你把瑜瑜弄摔跤了!”无形中,给孩子灌输了一种消极且暴躁的情绪反应,养成一种“自我中心”的个性。

(3)教育环境——引导茫然,恶性循环

尽管案主的情况就明明白白摆在那里,家长和以前接触的教师能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很多,但对其进行引导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仅凭以往的经验套用在她身上,没有很好地做到因人而异。致使孩子随着年龄的成长“问题”不断凸显,得不到好的解决,日复一日,徒增家长的焦虑和担忧,造成恶性循环。

2.个案判断

综合案主情况,她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过早、过分接受智育的儿童。成长于人际关系过分理性的家庭,失去了对他人的接纳和认可,表现出对同龄人的不屑,得不到他人关注时,显得暴躁、焦虑、冲动。

(二)辅导策略

1.对案主的心理辅导

(1)多方面真诚关爱,获得自我存在感

离开家庭和家长,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让案主感受到被关爱。除了学业,她几乎找不到自己的长处。在观察一段时间后,我抓住她穿戴漂亮的时机赞美她:“哇,今天的裙子好漂亮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要求她笑一笑。在她举手回答问题时多关注她,拿出足够的耐心聆听她那细如蚊鸣的说话声,并夸奖她的答案如何精妙。

(2)摒弃溺爱,回归集体

对于在家被宠坏的孩子,最受不了的就是待遇的偏差,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给案主传递“社会”的概念,让她明白除了“家”,还有其他许多人,不会永远有人宠着她,让着她。有时她举手仍然会被“漏掉”,面对她的消极情绪,和风细雨跟她讲老师不是故意的,并征求她的理解和原谅,培养孩子“懂道理”的个性。案主从来不欠作业,次次都完成得很好,表明她对于学习态度是紧张的,生怕出一点纰漏和差错,这其实堪忧。在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一段时间后,她开始出现了偶尔忘记带作业的情况,我开始满心欢喜,这表示她的神经不再是时时刻刻绷得很紧,逐渐更多地回归孩子的天性。

(3)弥补运动缺失,体验书本以外的乐趣

案主是个从书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小小年纪,看过的书,从书上学过的知识,比绝大多数同龄的孩子都要多。正因为如此,每次班级搞活动,案主会表现出对同伴的不屑,总是无法融入其中。为解决这个问题,在一次班级“老鹰捉小鸡”的活动中,我将案主任命为“鸡妈妈”,在责任感的驱使下,她几乎使尽浑身解数,在游戏的过程中,一面思考如何保护小鸡,一面体会到了游戏的乐趣。

2.与家长,任课老师和同学的沟通

(1)与案主的父母,祖父母

多次与案主父母,祖父母交谈,指导其转变家庭教育模式,摆正对孩子关爱的心态,不骄不躁,不宠不虐。多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案主交谈时减少理性交谈的成分,弥补孩子的童真童趣,多允许案主和同龄的孩子玩耍。

(2)与案主的科任老师

案主的科任老师非常支持班主任的辅导计划,尽可能多利用机会发现案主的闪光点,对她不采用言语较重的说教,增强案主与科任老师的亲近感,获得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

(3)与案主的同学

班里的大多数同学对案主的态度是:一方面崇拜她优异的成绩,另一方面又对她的性格无法理解,总和她玩不到一块。我鼓励爱玩的孩子主动邀请案主加入他们的游戏,拿出一定耐心教授她。

四、案例评析

两年的努力后,通过观察,家长、科任老师及同学的反映,案主的孤独倾向和冲动暴躁的情绪明显减弱,学习焦虑明显缓解,其心态和行为有如下转变——

(一)案主以前忧郁的笑脸上,常常露出属于孩子的童真的笑容;

(二)案主有承受能力接受批评,并能够正确对待,改正自身错误;

(三)案主从不会与朋友玩,变成了主动找朋友玩,甚至充当游戏的组织者;

(四)能够大声表达自己的意愿,从容对待上课举手被老师“忽视”的问题;

(五)在家里更为懂事,可以帮助祖母做一些家务事。

“一切表现都是教育的结果”,美国学者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我可以把他们培养为医生、律师、流氓等。”孩子的智力发育固然重要,但在心理发育面前,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厚此薄彼,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2]卢军:《教师成长关键词》[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第9篇:可爱的家教案范文

教师节幼儿园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教师节《我爱老师》

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培养幼儿从小尊敬老师的美德。

2.幼儿通过自己动手画画,制作手工的形式,向老师表达节日的祝福。

3.发展幼儿的大胆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班主任制定本班活动内容与形式。

2.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

3.幼儿早已学会儿歌《老师本领大》。

4.大班,中班制作花 ,小班 ,小小班提前一天在家和妈妈一起制作花。

活动时间:XXXX年X月XX日上午

活动过程:

一、 各班在晨间谈话环节中,以教师节为主题,展开谈话活动。

二、 第一节活动课

1.用儿歌 老师本领大 引出主题。

以前我们学了一首儿歌,名字叫《老师本领大》,我们一起说一边。

老师本领大

老师老师本领大,

会折纸,会画画,

唱歌跳舞顶刮刮,

我们大家都爱她。

我们大家都爱她。

2.说一说你身边最熟悉的老师,长的什么样。

我们班有几位老师?谁能说一说咱们中三班的老师都长的什么样?(请个别幼儿说)

3.讲解教师节的日期和第一个教师节是1985年。我们中国为了宣扬尊师重教,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特意确立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是我们教师的第一个节日,教师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

三.第二节活动课,全体幼儿在操场上集中,由老师主持开展庆祝教师节《我爱老师》活动。

1、祝福送老师:

(1) 爱要大声说出来

(2) 大班幼儿代表讲话

2、爱心手工送祝福

(1)大班幼儿献画活动。

(2)中班幼儿献爱心活动。

(3)小班幼儿献花活动。

3、深情拥抱爱升华。

(1)与身边的老师拥抱,亲亲你爱的老师。

四、 作品展示:活动结束后,各班整理作品。以画展,主题墙的形式展示幼儿的作品。

教师节幼儿园活动方案大全

活动主题:心目中的老师

活动目的:

有人说:老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老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即将到来。教师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是非常神圣的,万千学子都是在老师的沐浴下长大成才。为了引导孩子们了解身边的老师,更加充分地知道教师职业的特点和功劳。懂得关爱老师,感受老师工作的辛劳。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开展心目中的老师主题活动,激发孩子们尊敬老师、爱护老师的情感,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帮老师庆祝节日!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9月10日是教师节,培养幼儿从小尊敬老师的美德。

2、能够运用诗歌、调查、手工、角色互换等不同形式,感受老师的辛劳,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

3、培养幼儿的大胆表现力、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内容:

一、各班活动详情:

1、语言:我的好老师,主要以诗歌形式,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老师,感受老师的辛劳。

2、综合:老师大发现,以调查表的形式,记录自己喜爱老师的各种信息。

3、音乐:每当我走到老师的窗前,通过音乐,感受老师的辛劳,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

4、综合:我爱我的老师,引导幼儿了解教师节的由来,运用自己的方式庆祝老师节日快乐。

5、手工:感谢老师, 开动脑筋运用折纸、绘画等方式制作礼物送给自己最爱的老师。

二、集体活动

每班根据班级特色制作一份《我爱老师》海报,形式如首映礼签名版一样。(形式请在周五到XX班参照模板)

展示形式和时间:

1、 每班的教学活动内容在周一下午六点之前班级网站上。

2、 各班级制作的《我爱老师》海报,在周一中午之前粘贴到通向二楼走廊的墙面上。创设出整块我爱老师的版面。 人员分配:

1、照片:各班级老师负责本班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拍摄。

2、主题版面创设:各班主任老师周一中午集合XXX班

3、整体打包报道:XXX老师

教师节幼儿园活动方案范本

幼儿园以教师节活动为契机,通过自制贺卡、朗诵儿歌、爱的抱抱等多种形式歌颂教师,发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教育幼儿学会感念师恩、尊重教师、欣赏教师,共同建立和谐愉悦的师幼生关系,让所有的教师在教师节期间,享受来自幼儿、家长、社会对教师的崇敬与祝福。

一、活动目的

为节日的孩子送上一份中秋礼物,也让老师在自己的节日里感受一份开心,近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和爱生如子意识,提高教育能力,改进教育方法,增进家园联系。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园将举行双节同庆家园共庆教师节 中秋之际贺团圆 为主题的庆祝教师节和中秋节的主题活动。

二、活动准备

㈠ 布置班级主题墙,展示孩子们对老师的祝福(活动开始前准备)

1、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变化、宫灯。

2、 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节日气氛。

3、 制作教师节主题墙

㈡ 家长来齐之前让家长在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等待。

这时幼儿园通过多媒体投影播放出平时孩子在幼儿园的场景让家长观看可以:照片、视频形式。如:学习时照片、吃饭时照片、游戏时照片、参加各类幼儿园活动的照片以及幼儿园室内场景也可拍摄。

三、活动内容

㈠ 多媒体播放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片段。

㈡ 各班组织班内的汇报教学表演。

㈢ 大人孩子齐动手

1、制作感谢信/贺卡,家长和小朋友们不妨在教师节活动日,制作幼儿园教师节感谢信或贺卡(现场写下),备注:感谢信可以买两本同学录每个家庭发放一页写在上面,写完后收回并保存。

2、手工制作根据各班情况进行

(1)家长孩子制作灯笼:空瓶子或纸盒(自备)、剪刀(自备)、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粘贴素材。

(2)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孩子绘画之用。

(3)泥工:橡皮泥,家长指导孩子做月饼。

(4)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四、所需物品

条幅若干、卡纸、彩纸、胶水、绘画笔、橡皮泥、画纸、相机、音乐《大风车》、《爷爷为我打月饼》、《春江花月夜》及相关视频资料、月饼、同学录 23 本。

幼儿园 剪刀、瓶子或纸盒家长

五、人员分工

园长负责接待家长工作

照相 1 人(活动当天照片留念)

各班老师负责组织各班主持工作(据情况而定)

多媒体设备控制人员 1-2 人负责

机动人员 23 人

六、注意事项

1、剪刀需在家长看护下使用,避免弄伤(幼儿园可提前备好简单医疗箱)

2、活动当天突发情况,各班老师及幼儿园相关人员立即变为应急人员组织孩子、家长安全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