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博闻强识范文

博闻强识精选(九篇)

第1篇:博闻强识范文

1、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2、博览古今: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3、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4、泓涵演迤:泓:水深;涵:包含;演:长流;迤:延伸。比喻学问渊博精深。

5、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6、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7、宏儒硕学:指学问渊博的人。

8、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9、博通经籍: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10、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11、博闻强识: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2、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

13、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14、举十知九: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15、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16、沉博绝丽:沉:深长;博:渊博。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17、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18、杅杅富人:杅杅:广大。学问的渊博,就象富有的财产。

19、涵今茹古:涵:包容;茹:吃。包容吞吐古今。形容学识渊博,通晓古今。

20、钜儒宿学:钜:通“巨”,很大;宿:老成。指学识渊博,学术上有权威的人士。

21、如古涵今:包容吞吐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22、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23、博物多闻:指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24、达士通人: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25、通今博古: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26、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27、儒林丈人:尊称学识渊博的前辈。

28、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29、大知闲闲:知:通“智”;闲闲:广博的样子。指才智极高的人知识渊博,眼界深远。

30、通文达艺: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31、多闻阙疑:阙疑: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不下判断。多听一听别人的言论,把疑难问题保留下来,暂不下判断。也指知识渊博而治学严谨。

32、道山学海: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33、知今博古:贯通古今。形容知识渊博。

34、博物通达:通达:明白人情事理。形容常识渊博,通晓事理。

35、博闻多识: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36、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37、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38、才大如海: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

39、钜学鸿生:学识渊博的人。

40、饱谙经史:饱谙:深知,极其熟悉。熟知经书史籍。形容学问渊博。

41、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42、无一不知: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形容知识丰富。

43、博洽多闻: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44、铄懿渊积:指德行美好,学问渊博精深。

45、鸿儒硕学: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46、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47、智周万物:天下万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

48、沈博绝丽:指文章的含意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49、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50、老师宿儒:年纪大而学问渊博的人。

51、以莛叩钟: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52、铄古切今: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第2篇:博闻强识范文

随着人们对新闻信息接受习惯和传递习惯的改变,使得微博传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传统新闻传播媒体地位受到了挑战。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创新的文本报道形式、丰富的新闻报道语言以及泛华的新闻内容等。微博传播自身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有利于新闻信息传播快速、及时、有效,符合受众在信息化时代下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但就近两年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和效果来看,微博传播存在一定的弊端因素,直接影响了微博传播新闻效率。本文将着重探讨改进微博传播的有效对策,促进微博更好的服务于新闻传播、服务于受众。

一、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影响

在近年来的“微博年度报告”中显示,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效果也越来越明显,换言之,我们已经步入微博时代,微博正逐渐成为我国的主流媒体。但就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表现来看,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因素,直接影响微博传播效果。下面是对微博在新闻传播中存在的弊端总结:

(一)信息影响力受限制

由于微博用户通常信息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一些用户选择直接复制链接进行信息传播。这种方式的新闻信息传播,不能很好的激发用户的阅读兴趣,造成信息被忽略,直接影响信息传播效果和传播范围。在信息高速传播的现代化社会中,这中微博信息方式直接造成的影响就是降低了新闻信息传播效率,从而影响了信息影响力,直接造成新闻信息传播范围缩小。

(二)信息碎片化严重

微博传播新闻信息具有一定不连续性,微博用户在采集和新闻时,呈现一种动态的碎片化状态,另外因受微博字数限制的影响,需不间断地信息从而补充大量的后续片段,因此微博信息的传播带有明显的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受众需要较长时间和持续耐性才能完成对这些碎片信息的全面阅读。同时,由于微博中专业把关人的缺失,信息可畅通无阻地得以和传播,定程度上会引起受众的误读。

(三)微博谣言传播广泛

微博用户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发性和自主性较高。由于微博平台的开放性,使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出现“假新闻”现象,甚至造成谣言的大面积传播。例如,从2009年的“艾滋女”事件,到2011年的“食言抵御核辐射”事件,再到2013年“北京打的”事件,由于微博用户的无中生有,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由于微博用户的广泛,以及信息的便捷性,为微博谣言提供了传播基础,直接影响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正确性以及判断性。

二、改进微博传播的有效对策分析

为有效规避微博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存在的弊端因素,要从多方面进行改进,提高微博传播有效率,促进新闻信息传播真实性和及时性,实现微博更好服务于受众。

(一)创新新闻采编及形式

微博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因此,为促进微博的传播效果更为显著,首先要从新闻采编入手。新闻采编手段要具有创新性,充分结合微博自身的开放性和自由性,适当应用“犀利”手法进行新闻事实背后真实现象的抨击。就目前微博发应用布行形式来看,虽然有了“长微博”的功能,但受众在进行微博新闻信息浏览的过程中,还是会侧重于段微博的浏览,即节省时间,同时便于受众更快领会新闻中心主旨,达到新闻信息阅读的目的。因此,在微博新闻采编方法的应用研究中,要着重对短小篇幅新闻信息的采编进行技巧研究,提高受众接收新闻效率。例如,《广州日报》在新浪微博的信息中,对部分新闻信息采用幽默简短的方式进行传播,如在气象预报中称“雷雨行踪飘忽,出门可能中枪‘冰筒挑战’,小伙伴出门前一定记得带伞”。这种新闻信息的形式具有较高的新颖性,容易受到受众的关注,实现信息传播价值。

(二)促进微博信息全面化

为改善微博新闻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现象,要尽可能的实现通过“140”字的短微博,为受众有效传播具体的新闻信息重点。阿多尼和梅尼把真实分为主观真实、符号真实和客观真实三种类型,客观真实是指由事实组成、存在于个人之外并被体验为客观世界的真实;符号真实指对客观外界的任何形式的符号式表达,包括艺术、文学及媒介内容;主观真实指由个人在客观真实和符号真实的基础上建构的真实。人类的传播活动可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论微博内容如何零碎,均是由微小的事实单元构成的,需有效组合加工这些信息碎片,从而建构更加全面的、完整的新闻内容并将其传播。另外,微博碎片也体现出不同的解读倾向,这也为受众提供了观察事件的多个角度,避免了从单一角度出发武断地去观察和思考新闻事件,解决了微博140字内容所不能解决的新闻深度问题。

(三)降低微博谣言影响

由于微博在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很容易造成谣言的大面积快速传播,因此要降低谣言的影响,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加强。首先,要加强微博信息管理力度,一方面建立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强制性手段进行管理,例如,目前我国出台的“新浪微博社区管理条例”,通过相关制度进行规范新闻信息传播行为。通过法律法规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谣言的传播率,杜绝“秦火火”类似事件的发生。我国目前规定在未知新闻信息真假的情况下,任意转发信息超高500次以上,则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这个规定的直接目的在于提醒微博用户在进行新闻信息转发和直接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广大用户负责。其次,是要加强微博用户的防范意识。谣言的大面传播与微博用户自身的辨识力差有着重要关系,微博用户对谣言的判读能力不高,在尚未进过准确判断后就进行信息的传播,一方面影响了用户自身对新闻信息获取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推动了谣言更为广泛的传播,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微博用户相关知识的科普力度,提高用户对谣言的防范意识。

第3篇:博闻强识范文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举十知九]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未知万一] 万分之一都不知道。形容学识肤浅。

[铄古切今] 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管窥筐举] 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入圣超凡]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超凡入圣]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孤陋寡闻] 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寡闻少见]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寡见少闻]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博而不精]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悔读南华] 《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寡见鲜闻]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名师出高徒]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以莛叩钟] 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有脚书橱] 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升堂入室] 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金玉满堂] 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博通经籍] 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入室升堂]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入室昇堂]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同“入室升堂”。

[博大精深]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良贾深藏] 会做买卖的人把贵重的东西深深收藏起来,不让你摸清底细。比喻真正有学识的人不在人前表露。亦作“良贾深藏若虚”。

[五车腹笥] 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才贯二酉]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如坐春风] 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腹饱万言] 指学识渊博。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学识渊博] 指学识深而且广。

[博识多通] 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束教管闻] 指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自视甚高] 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博览五车] 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达士通人]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风流儒雅]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汪洋浩博]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掉书袋] 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口耳之学]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钜学鸿生] 学识渊博的人。

[通才硕学]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学富才高] 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区闻陬见] 见闻不广,学识浅陋。

[学浅才疏]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学疏才浅]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同“学浅才疏”。

[真才实学] 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诠才末学]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才疏学浅]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高才大学]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博闻多识] 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直谅多闻] 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好问则裕] 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实至名归]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第4篇:博闻强识范文

关键词:微博;公民新闻;假新闻;金庸“被去世”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2-0048-03

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由此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010年,微博在中国的发展更是迅猛。最近刚评选出的“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中,“微博”一词赫然榜上有名。微博“集合了即时通讯工具、短信、社交网站的优势,这种天然的杂交优势使其使用人数激增。当越来越多的人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时,这些内容已为公民新闻提供了庞大的新闻源。”[1]在一些突发性事件及公共事件中,微博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成为公共舆论的“发声地”更成为新闻事件的“发生地”。另一方面,微博也为公民新闻提供一个新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微博者完成了向公民记者身份的转变,微博时代的到来也标志着我国公民新闻传播进入新时代。

不过,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利就有弊,随着微博强大的媒体功能的呈现,2010年微博造假也“异军突起”,如影响恶劣的“鲁迅作品大撤退”、金庸“被去世”等假新闻都来源于微博。本文以新浪微博金庸“被去世”事件为例,就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的假新闻现象进行探析。

一、新浪微博金庸“被去世”事件回顾

2010年12月6日晚20时19分,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用户“中岛”的一条信息瞬间引爆网络:“刚刚得到消息,著名武侠作家金庸,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与今年6月金庸首次“被去世”的谣言相比,这一次时间精确到分,还有听起来像模像样的“医院”,一时间这条微博被疯狂转发成千上万次,有媒体甚至迅速安排了悼念专版,题目都已经拟好,叫做“大哭江湖”。

与此同时,微博上也出现质疑的声音,诸如金庸生于1924年3月10日,网传却是1924年3月22日,首先是把金庸先生的生日搞错了。后来网友又搜索出致金庸死亡的疾病纯属子虚乌有,接着是消息中的医院“圣玛利亚”也不存在。

谎言逐渐被揭穿,真相越来越大白于天下。22分钟后,也就是20时41分,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在其微博上回应“金庸去世”传言,称“假消息,金庸昨天刚出席树仁大学荣誉博士颁授仪式。另外,香港没有这家医院,造谣者也太不专业。其实大家自己google一下就知道了。”该微博短时间内被转载数千次。

21时08分,被广泛认为是最先不实消息的“中岛”在微博上表示自己被人利用:“我当时不相信有人会开这样的玩笑,我现在也不相信。可为什么会有人利用我来炒作?”随后,他致歉声明,并删除了“金庸去世”的原始微博。

网友“蔡照明”追踪了假消息的来源,认为谣言出自百度魔兽贴吧。也有网友认为谣言来自Twitter。目前,由于网上关于“金庸去世”的不实消息多数已被删除,因此谣言来源已无法证实。

二、假新闻传播背后所反映的相关问题

假新闻传播到此为止,但思考不能到此为止。撇开对造谣者品德的唾弃,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应对假新闻传播的案例。从金庸“被去世”的假新闻,到争相传播,到质疑,求证,最终辟谣,短短的1小时不到,充分展示了在微博公民新闻平台上一个完美的虚假新闻形成、传播到灭亡的模型。

(一)微博的快速传播能力以及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

微博是现在最流行的信息获取、传播和分享的平台之一,每条微博容量约为140个汉字,发送信息快捷且无须审核,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当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在身边时,网友在微博上的爆料远快于传统媒体。上海高楼大火发生后几分钟,就有事发现场的网友上传自己拍摄的照片。但随着使用微博的网友数量增多,微博上也出现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甚至自从金庸“被去世”事件后,网络上兴起了一种说法,“微博是谣言的诞生地”。微博真的是谣言的诞生地吗?

前不久,有媒体在回顾过去的10年时心生感慨,“因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技术的高速助推,我们见证了中国‘全民记者’从萌芽到爆发的进程,展现着整个社会参与意识、公民意识的提升”[2]。在10月份的中原网络文化发展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称,“微博最大的特点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信息,随时随地获取你感兴趣的或者关注的信息。这是互联网的一个新进展,它给人们的交流、社交、信息沟通,以至于对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都带来新的空间。”[3]在互联网时代,传播载体的发达和多元,使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想一则消息轻而易举,而微博这种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便捷平台,更为信息“病毒”式集散提供了便利。

但是,也正是这些特征使得微博成为假新闻的集散地。“其一,140字的低信息容量很难全面客观地传递信息,容易滋生假消息;其二,字数简短,阅读和传播方便,加上多数是匿名,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就喜欢一些耸人听闻和刺激的信息;其三,微博传播极易变成情绪传染。”[4]这也正是金庸“被去世”能够快速传播的一大原因。不过,在公民新闻时代,特别是微博的发达,也为扑灭谣言带来了便捷。甚至可以说,由于用户群的海量,以及权威人士的介入,使微博具有了强大的自我纠错功能。所以这起假新闻事件中,微博给我们留下的还是“辟谣先锋”的美好印象。

在微博这个公民新闻平台上,所有人都可以平等地、以共同的地位和身份言论。在这个平台上,不可否认的是会产生虚假信息。由于一些影响力小的虚假信息传播力太差而形不成危害,但面对“金庸去世”这等重量级的假新闻,网民们绝对不会听之任之,一定会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于是,在还不足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金庸去世”的谣言就被揭穿。这充分证明了微博具有无比强大的“自净”功能。“自净”的前提是尽可能多的参与,平等的参与。当话语空间中的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地位的时候,真相不出来都不行。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就是这个道理。

(二)微博假新闻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微博拥有强大的关注和转发功能。“当你对某条微博进行转发和评论后,关注你的人都能看到你所转发的微博以及评论,如果他们感兴趣,便会再一次转发、评论,而关注他们的人也能看到这条微博和他们的评论……如此继续下去,经过无限次‘关注、转发’之后,关注的人数越来越多。”[5]被转发的微博在这种裂变式的传播过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传播。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看成是一个以“舆论领袖”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既是传播的起点,又是传播的终点,都在这场壮观的信息辐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作为公民新闻平台的微博这种强有力的辐射力的帮助下,“意见领袖”可以轻松扩大自己在广大公民记者中的影响面。

目前,微博上的认证用户多为知名人士及媒体人员,他们在微博传播中充当了意见领袖的作用。所以,这次假新闻的传播,不仅让微博尴尬,让那些在微博上转发了这条假消息、为假新闻的传播推波助澜的人也很尴尬,尤其是一些所谓名人和意见领袖,就更尴尬了――这些被网站加了V(身份认证)的名人名博,未加核实的消息和毫无怀疑的转发,让假消息看起来更像真的。从这点可以看出,意见领袖也有犯错的时候。关键的问题在于,只要意见领袖们能够时时处处珍惜自己的名声与名誉,对自己不能有所把握的信息与新闻,干脆不转发,或者亲自去核实,去调查,这样就能避免假新闻的传播,使网络的天空更加澄明。

(三)微博假新闻传播中的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报道的“金庸去世”新闻被《中国记者》杂志社评选的2010年十大假新闻之一。为此,《中国新闻周刊》付出了不小的代价。7日上午,刘新宇提出辞去《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职务。

资深媒体人吕怡然在东方网发表评论《为虚假报道担责的勇气可嘉》:“尽管这则‘客里空’并非出现在《中国新闻周刊》的正刊上,尽管总监、总编们事先并不知晓那个编辑之作为,但是因《中国新闻周刊》乃隶属于中新社,而‘金庸去世’的消息又出现在其官方微博上,借助长期积淀的品牌公信力,致使虚假消息被‘当真’,以讹传讹,影响更为恶劣。在这个意义上看,老总难辞其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快捷。特别是随着载体的多元化演进,传播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条具有轰动效应的信息往往被多家媒体转载,以吸引公众眼球,赢得传播的主动权。在这样一种争夺战中,如果媒体不严格把关,必将带来严重后果。

当前,微博这个公民新闻的平台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平台。 “金庸被去世”事件发生后,有人慨叹,“微博爆料,你还相信吗?”随着微博的影响力的日益加大,把关相对严密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如今都纷纷在微博上开辟官方微博。《中国新闻周刊》遇到的问题与尴尬,也许是传统媒体在微博传播情境中同样面对的问题与尴尬。

三、公民新闻传播中微博假新闻的防范机制探索

为了杜绝假新闻的发生,微博所具有的自我纠错能力是不够的,还应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来防范微博假新闻的出现。

(一)事前预防机制

公民记者作为微博平台的使用者,道德自律是最起码的底线。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也不能只考虑流量、收益、规模,而忽视事实真相、忽视法律底线、忽视社会的感受。金庸“被去世”让人清醒地看到微博的可怕一面,考问着微博的道德机制。

1.者自律。不少网友认为,这则“金庸去世”假新闻的微博者,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转发率和人气。但是,无论其目的如何,借助虚假的消息来吸引人,会破坏微博世界的“生态”。因此,作为微博的者即公民记者本人而言,要想树立自己的公信力,一定要自律,这个自律的底线就是要独立思考,并对信息着实地进行查证,确定其新闻源。如果对新闻要素的任何一点有怀疑,就不要。而信息的接受者也应学会谨慎,切勿不负责任地将信息“转发”。

2.主流话语适时引导。从微博发端的“金庸去世”谣言,却再次引来对网络,尤其是微博的无理性、情绪化及真实性的反思。当今中国公民社会远未成熟,政府与知识界有责任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进入微博这个公共空间,与众多公民记者一道共同成长,通过在微博这个公共平台上的交流或争论,达成共识,使现实社会理性有序地向公民社会迈进。

3.运营者可尝试对公民记者进行专业培训。微博作为公民新闻平台,从一定程度上开启了我国公民新闻发展的新时代。只要注册个用户,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上传递消息、表达观点,而当一条微博被关注和转发的数量多了,其传播效应将会成倍增加。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远未达到成熟阶段,公民记者素质良莠不齐。如何提高这些公民记者的新闻专业能力呢?笔者认为,首先由网站编辑工作者担负起维护新闻真实性的职责,影响、教育、引导网民一起来抵制假新闻。其次,作为微博运营商,可以尝试在微博上开辟微博公民记者培训专题板块,定期进行新闻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网民新闻素养。

(二)事中审核机制

微博的快速传播特性,使得真假新闻都能够在这个新闻平台上得到充分扩散。一旦微博者没有把好关,让假新闻传播开来,那微博运营商就应该对虚假的内容,采取必要的审核限制。第一,运营者可以尝试通过官方微博,吸引公民记者关注,以官方身份/微博形式转发辟谣内容;第二,运营者可以尝试借助微博页面的多个提示区快速传递重大谣言的辟谣信息,这个位置可以是微博首页微博框和微博区之间的位置,当然也可以通过微博的评论、私信等功能来实现;第三,微博系统可以尝试随时监测关键字在新微博中出现情况,在监测到传播内容包含相关关键字的时候,运营者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回复/跟随发博等方式主动提醒用户;等等。

(三)事后反馈机制

相对于《新闻周刊》的连续两次致歉以及事后相关责任人的被查处,我们发现微博并没有相关的惩处措施。可以做个假设,假如金庸“被去世”的消息是纸质媒体的,那相关索赔、诉讼等问题可能会接踵而至。但出现在微博上,可能就没那么多麻烦,这也许就是拷问新兴媒体道德与法制的关键。

如何制止微博虚假信息传播呢?新浪微博相关人员在接受《重庆商报》采访时表示,“他们专门开设了一个官方微博账号,对已经认定的虚假信息进行辟谣。另外,还采取举报机制,发动网友来曝光虚假信息。因为微博信息太多,不可能做到对每条微博都逐一进行核实,只能采取官方辟谣和民间举报相结合的机制。”[6]另外,值得欣喜的是,目前在微博上,一些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知名媒体人、文体明星之间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互动,而且讨论的话题很多都是公共事件。如果他们在维护网络空间纯洁性上能有更多的共识,愿意利用自己的见识和人脉为避免网络空间被滥用而相互沟通和采取行动,那对于网络空间的良性运转是极为有利的。因此,笔者认为,包括微博在内的网络自纠机制,应该建立在网络自治的基础上。

四、结 语

美国资深报人、媒体和公共政策中心主任泰泼斯考特曾断言:“数码相机、摄像机、手机和播客技术以及传播领域正不断出现的其他高科技产品的销售普及,我们现在生活在有成千上万的公民记者的世界上。”[1]微博的诞生,让公民记者的声音多了一种展示平台,为公民新闻的发展也提供了最快捷的媒介技术,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公民正在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成为“公民记者”,新闻活动也将由被传统媒体垄断向更多公众参与的公共活动转变。在这种微博公民新闻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会出现假新闻,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现象,但假新闻并非微博的专利,传统媒体也同样会出现虚假新闻。并且从犯错与纠错速度看,微博所用的时间更为迅捷。所以我们在正视微博公民新闻传播中假新闻现象存在的同时,更应该不断探索出预防和制止假新闻传播的应对机制,净化微博公民新闻土壤,使我国公民新闻沿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才是我们需要努力去做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邹星.微博时代的公民新闻[J].文学界(理论版),2010(7).

[2] 几又.“全民记者”时代的“金庸去世”谣传[N].新闻晚报, 2010-12-10.

[3] 叶俊.微博元年的十件微博大事[OL].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10-10-30.

[4] 曹林.假新闻是微博的阿喀琉斯之踵[N].中国青年报,2010-12-10.

第5篇:博闻强识范文

1、不过,克雷杰夫人博学多闻,她的图书室里收藏了伏尔泰及其他法国大师的全集。

2、在这种心灵酷刑之下,单纯无知识的贞德无法与黑衣人博学多闻富论证功力的思想抗衡,亲手毁掉自己的信仰,死在完全的绝望与恐惧中。

3、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以梨洲之博学多闻,若海门所选绪山语录不可靠,梨洲必当有所辩驳。

4、他从小就博学多闻,习炼丹功。

5、这个夏季节日源于古代中国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员屈原。

6、我是世界上最博学多闻的人!

7、人民教师,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教育者,应该干一行,爱一行,专心致志,勤奋学习,精益求精,博学多闻,遵纪守法,唯有如此,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重任。

8、他装出一副博学多闻的样子,其实懂得很少。

9、以王俭的博学多闻,喜欢隶事这种矜奇炫博的游戏,自是理所当然,他本人也确实每以博学自矜。

10、因此,博学多闻是史家最基本的素质。()

11、事实上,除了世尊曾明言叫人不要学数学以外,似乎博学多闻还是世尊相当重视的一个项目。

12、只有博学多闻,上课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13、要创造神话,你必须成为一个博学多闻的人。

14、在创作中表现其博学多闻,是自然而然的。

15、法师13岁那年出家,他也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在日本得到博士学位,也在全球各地设立了许多学院。

16、一个人是否博学多闻,精识强记,最能从其历史知识中表现出来。

17、你有需要总是可以请我们的酉长协助,他相当博学多闻。

18、后来在鲁国他只是因为博学多闻才受到贵族们的尊重的。

19、爱因斯坦王子:我是爱因斯坦王子。我是世界上最博学多闻的人!

20、我们的历史老师博学多闻,教学颇富创意,是我遇过最棒的老师。

21、因为他深知一个受托照管基督羊群的人,应当博学多闻。

22、教师在课堂教学学多闻,为人师表,应不断完善自我。

23、在世尊观人的项目中,是否有福气,是否守戒律,是否博学多闻,是否有智慧,是否善于言词表达等都是相当重要的。

24、无论你是一位博学多闻的美食家,还是一个烹饪新手,你也会被邀请参加首席厨师的比赛中——比赛刚刚开始!

25、从本质上讲,徐铉和张洎,杨亿和钱惟演,都是以博学多闻取胜,但徐铉等人生活创作于北宋统一之初,南文北进只能在政治上不平等的情况下悄然进行。

第6篇:博闻强识范文

摘要: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中具有方法论、学科拓展的重要意义。近年来,虽然博弈论在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质和量上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新闻理论界对博弈论的理解存在狭义、广义与日常通俗语义基础上的三个层面水平。我们可从哲学意义、方法论意义和建构意义三方面,认识博弈论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运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博弈论方法

问题的由来

新闻传播学比之其他社会人文学科,方法论的研究尚未深入,本文所要论及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博弈论方法,就表现得比较典型。

将博弈论与新闻传播学相交叉的思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科学方法论讨论最热烈的时候,新闻理论界尚无人提到。后来新闻学与文化学、新闻学与心理学、新闻学与美学、新闻学与社会学等的研究,开始陆续出现。但新闻理论界在新闻交叉边缘学科研究过程中,一直没有很好地重视新闻传播博弈学的研究。作者在199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做访问学者一段时间,涉猎了一些有关博弈论的论著,产生了新闻学、传播学与博弈论之间关系的简单联想。这种联想主要是对新闻文化学建构来讲的,从新闻文化的外延角度来看,新闻传播的竞争生态研究,不能缺少博弈论的思想。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有关博弈论的书籍开始增多,后来出现了普及性的博弈论读物,这些书籍大都将社会生活、经济领域、历史经验等方面内容,与各种博弈类型相类比,说明博弈论的道理,但也带来某些副作用,即博弈论的庸俗化。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博弈”一词在新闻报刊、文章论著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新闻传播与博弈的关系,真正被新闻传播理论界重视,是在2004年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上,会上提出“传播即博弈”的观点,并存在争议。2008年10月,孙光海、陈立生的《传媒博弈论》由三联书店出版,有论者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把博弈论引入传媒领域的成功力作。

从新闻传播理论界涉及新闻传播与博弈论关系的话题,或在文章论著中有意识地使用“博弈”概念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狭义基础上的理解。仅仅从传媒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研究新闻传播的博弈。如《传媒博弈论》一书,“将四大主流门户网站、两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四大城市的13家都市报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大媒体平时新闻报道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特定环境进行分析,从新闻到版面到受众再到发行,通过大量案例剖析与实战推演,总结出各大媒体在不同环境下,针对不同的竞争对手以及竞争对手采取的策略,从而制定最佳策略。内容包括网络媒体博弈、都市报博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博弈、热点新闻与冷门新闻、大新闻与小新闻博弈等”。当然,从最严格意义上来看,该书许多内容还停留在下文所提及的第三种认识上。但就分析比较到位的有关传媒博弈的内容来看,完全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媒体之间竞争策略着眼,探求媒体的生存之道。

二是广义基础上的理解。从博弈论的广义思想出发,来探讨新闻传播领域中,如何把握新闻活动的规律,有学者称之为“大博弈的思维观”。实事求是地说,新闻传播理论界在这方面的论述还较少。人们由于对博弈论的跨学科性质意义尚不十分了解,所以对这种广义理解还持较为消极的态度。传播与博弈是两个概念,但并不意味着传播不能用博弈观点去研究。小约翰将博弈论研究归入人际传播理论,说明他已经把博弈论纳入到传播学视野了,不存在谨慎与否的问题。小约翰在《人类传播理论》的前面部分特别提到传播学的学科边界问题,即所有社会科学理论都存在传播的问题,传播学强调传播的双向性,恰好说明了与博弈论的紧密联系。另一位讨论者强调:“用博弈论解释一般传播现象的做法不可取。”这是基于“传播即博弈”这一命题而得出的观点。应该说“传播即博弈”是不对的,但“传播之中有博弈”,“博弈之中有传播”,在一般的传播现象中存在部分博弈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我们注意到,在正常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理性的情况还是较为普遍的。那种强调博弈论研究对象必须是理性的,从而认定传播学一般现象无法以博弈论进行解释,不尽妥当。我们知道,传播模式研究的前提,也要求理性的状态。

三是日常通俗语义基础上的理解。一般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制约,或传统哲学所说的作用与反作用意义层面,来使用“博弈”概念。诚然,博弈论研究确实离不开这些因素,但所有事物间的这些因素,不一定都是博弈论所讲的博弈。也有在互动反馈意义层面,来理解博弈的,比起前者进了一层,然而也不十分确切。如诸多文章中的“不同文化与黄色新闻的博弈”、“媒体道德与新闻价值的博弈”、“新闻规律与媒体利益的博弈”、“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博弈”、“政府与新闻界的博弈”、“博弈海量信息”等。其中有些文章也道出了某些新闻传播博弈行为,但存在将博弈论泛化的情况。如有论者把主观上的意识与客观上的行为看做一组博弈现象,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观念或做法与某一具体的观念或行为看做一组博弈现象,这都是与博弈论不相契合的。我们只能说是直觉地使用了博弈这一名词,而没有从博弈论的理论角度去进行规范的研究。

本文的重点不在于专门提倡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博弈论方法,而是力图客观地思考博弈论方法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究竟能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起到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建构作用,甚至形成新闻传播博弈论这一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博弈论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可能性德国著名数学家哥德尔1931年提出不完备性定理:第一不完备性定理———任意一个包含算术系统在内的形式系统中,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否定。第二不完备性定理———任意一个包含算术系统的形式系统自身不能证明它本身的无矛盾性。这个定律虽然是针对数学来说的,但是其革命意义远远涉及科学哲学、逻辑学,而这种情况也注定要影响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诚然,新闻传播研究中,也不能将博弈论看做是无所不能的理论。我们研究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可能性,目的主要是运用其基本思想,扩展研究视域,在新闻传播领域内最合适的地方,找到双方的契合点,从新的角度描述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的规律,调整我们的传播行为,使社会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博弈论最基本的思想,其一,在同一活动中,某事物的行为效果如何,有赖于它事物的行为。其二,是均衡概念。其三,假设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指行动者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决策选择策略的目的就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作决策时可能往往是有限理性。其四,博弈论是竞争与合作的游戏,一般有协议契约。根据以上的简单概括,随之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过程中,有没有相类似的情况?其一,在同一新闻传播活动中,双方各自的行为要视对方的行为而定?其二,均衡概念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否实现?其三,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为主体是不是理性的?情况允许的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否是追求的目标?其四,竞争与合作的契约关系,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否建立?答案是倾向积极的。

有了上述基本思考,我再从更大一些的方面来探讨运用博弈论的可能性:

哲学意义。马克思主义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即经济的因素在社会生活、交往关系中的普遍性、基础性。虽然,马克思主义承认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诸多的因素,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平行四边形”合力作用,但归根结底的因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对立统一。

博弈论之所以在经济领域呈现出活跃的情况,人们之所以在各类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中发现博弈的因素,是因为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结成的各种交往关系所决定的。新闻传播现象与活动,归根结底是由交往关系决定的。因此,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后,包括新闻传播业在内的文化产业,亟须建立一套新型的适应这一体制状况的文化产业伦理。目前可以定义为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力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就和博弈论中核心理论之一的“均衡”概念相暗合。每一次新闻传播策划、新闻报道活动或具体的新闻传播行为,都存在博弈论的问题,因为在某一次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之间、传受之间等,都有一个行为对策选择的问题,在现实环境中不可能不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不追求个体局部利益的最大化,可能追求的就是整体国家民族利益的最大化,如我国文化产业的双赢策略,即博弈论的“均衡”。公益与私利、赢利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会一直存在,博弈的均衡可达到社会发展的和谐。

社会科学理论范式也有一个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问题。

方法论意义。我们知道,博弈论最初作为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筹学下面的对策论。后来应用于经济领域。在西方发达国家,作为西方经济学前沿领域的博弈论,已逐渐变为一种占主流地位的基本分析工具,人们十分重视其方法论意义。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经史子集弈的思想无处不在。过去曾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是数学,而社会科学的基础可以是博弈论。我们不能说它完全正确,但是至少应该承认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从广义的角度看,传播用学派的传播模式研究,实际上相当于博弈模型。在我国较为流行的英国人丹尼斯·麦奎尔、瑞典人斯文·温德尔合著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中,许多传播模型十分典型地体现出这种情况。该书第一版介绍了35个传播模式,第二版介绍了66个传播模式。除了个别早期线性模式外,在控制论的反馈概念出现之后,传播模式越往后越具有博弈的性质,甚至可以这样说,研究当代传播模式离开了博弈的思维,其研究是存在欠缺的,虽然其模式可能并不能完完全全解决实际中的所有问题。

理论建构意义。新闻学传播学以及中国化的新闻传播学,从它们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来看,是建立在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日益融合的时代,在需要破除自然与社会科学鸿沟的时代,谁也不能断然否定新闻传播学领域可以不要博弈论的参与。作为与社会实践互动频繁、联系紧密的社会科学之一的新闻传播学,从来不存在其他学科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由于受经济学的影响,人们思考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的运用时,可能认为仅仅反映在传媒的经营管理上。这种狭义的理解,导致产生了博弈论不适合一般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观点。作者认为,新闻传播研究中重视运用博弈论,并不是要求新闻传播理论“范式”像经济学那样转向博弈论,并把它作为核心的理论分析工具,而是在理论体系建构中,对博弈论方法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中合理的内容,吸纳到基础理论中来。更重要的是,将博弈思维作为指导理论研究的一个窗口,扩展新闻传播理论空间。当然,也可以建立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二级学科“新闻传播博弈理论”,进行专门的新闻传播学新领域探索。

结语

新闻传播研究对博弈论产生兴趣已有多年,但是博弈论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被吸纳与运用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原因是新闻传播理论界对博弈论尚不太熟悉,对博弈论的理解也参差不齐,甚至还存在部分抵触心理,致使研究成果的质与量不甚理想。新闻传播研究需要理论创新,对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解决路径。研究新闻传播博弈论,对理论研究者提出了知识更新的更高要求。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内部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博弈论无论在广义、狭义还是方法应用上,在新闻传播研究领域都有用武之地,关键在于我们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肯尼斯·赫文[美]、托德·多纳著:《社会科学研究的思维要素》,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施锡铨著:《博弈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罗伯特·吉本斯[美]著、高峰译:《博弈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7篇:博闻强识范文

网络是一种信息化时展下的新兴媒体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正在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网络空间给人们的信息交流和意见沟通提供了相当广阔的平台,更加有利于新闻信息的传播和扩散。借助微博及互联网的新闻报道,广大的网络公众也逐渐能够参与到社会事务的讨论之中,随着社区论坛、博客、微博、SNS社交网站等Web2.0互联网应用的兴起,个人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而成为新闻的者,这使得新闻信息的玉龙混杂、良莠不齐,难以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互联网逐渐成为假新闻误导社会舆论的重要推手,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也成为新时代我国网络媒介必须要面对的新课题。

一、微博及互联网新闻报道失实的类别

微博及互联网新闻报道的失实基本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目的性的失实

所谓目的性的失实,就是指新闻报道的人为了某种利益,故意的捏造事实,对情节进行虚构,杜撰不真实的新闻信息。

(二)技术性的失实

对于技术性的失实而言,不存在新闻报道者主观的故意弄虚作假,并不是为了追求利益,而是因为受到了客观条件以及主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够如实地还原客观事实真实的原貌,没有做到如实报道。

二、判断微博及互联网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方法

(一)信息来源求证法

为了能够确保微博及互联网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媒体一般都不能够仅仅是根据一条消息的来源这种情况下就某个新闻信息。而是必须要坚持多信息来源求证法全方面的对信息来源进行核实,也就是说要参照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与此事件无直接关系的独立的消息对该条消息进行详细的核实。

(二)根据内容进行分析

很多微博及互联网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可以根据新闻稿件的具体内容着手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其中最常见得一种分析判断方法是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新闻稿件的内容进行审核,一旦发现新闻内容上存在逻辑不合理或者矛盾冲突,就应该对这条新闻进行更深入的调查,而不是盲目的。

(三)进行实际的调查与核实

实际调查与核实不仅仅包括深入现场调查和与相关人员直接会面采访进行调查与核实,还可以在进行调查与核实的时候,运用各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相关部门中已有的正式文件,或者使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设立的门户网站,这些方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技术进行判断

目前微博及互联网上的新闻报道中通常存在着一些图片、视频短片或者音频录音等技术手段的造假行为,这些技术手段的造假行为惟妙惟肖,以假乱真,大部分人难以通过简单的推理和分析进行判断,所以除了运用推理和分析的方式进行判断之外,更应该积极地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对微博中图片、视频或者音频中存在的造假行为进行真实性的判断。

三、微博及互联网新闻报道真实性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网络舆论监管机制

建立健全完善的互联网舆论监管机制,通过加强对网站和网络媒体的管理,引导和控制当前微博及互联网新闻报道。

1.完善责任追究的制度,使网站明确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所有信息负责,在出现问题以后对第一责任人追究一定的法律责任。

2.强化监管力度,监管部门要依法对擅自失真新闻的网站或者微博进行重点的监控并且处以严厉的处罚。

3.完善举报制度,发动网友的力量对虚假的新闻和失真的微博信息进行打击。

4.网络媒体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网络媒体在鉴定和甄别信息来源真伪方面,更应该严格的要求自己。

(二)信息者要加强自身的自律意识。

1.网站的新闻编辑应该严格自律。增强自身的自律意识,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的信息的真实性能够得到提前预防,对于违反真实性要求的给予严惩。

2.对于相关网站或者论坛,应该严格管理,加强对贴文的审查,及时进行后台处理,健全相关机制,形成一定的程序,防治虚假信息可能引发的轰动效应。一旦发现失真的信息应该及时的删除。

3.加强对网络信息者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社会法律的学习。加强信息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政治素养以及职业规范与法律的素养,维护作为网络信息者的信誉。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要想确保微博及互联网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就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造成恶劣后果的新闻造假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互联网新闻信息的是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创新而发展和提高的,其影响越来越大,我们不仅要对已经存在的传播形式进行相关法律的完善,还应该及时的加强对最新的传播平台与模式监督和管理,对于通过微博、贴文、博客或者飞信、手机报等散布虚假信息、图片或者视频,刻意操作舆论进行非法侵权的个人或者企业进行实际有效的惩罚和防范,顺应时代信息化的快速节奏,加大法律投入,提供切实可依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加强遏制虚假网络信息的力度。

(四)强化对新型的网络传播形式的管理力度。

微博、博客等是当前流行的新型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同时也是虚假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尤其时常发生名人借助微博等信息平台进行炒作的行为。尽管微博的一条信息在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并不能算是新闻稿件,但是微博的信息在传播速度、覆盖的范围、影响力方面的优势却是前所未有的,远远超过了互联网新闻报道的传播。如果微博的信息出现盲目的、缺乏核实等现象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将是十分严重的,而且很容易引发更多知名网站的转发,从而扩大了虚假信息的影响范围,扩大了虚假信息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因此我们在解决互联网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问题上不能忽视对新型的网络传播方式的监管力度,其中微博就是最迫切需要监督管理的重要信息交流平台。

(五)建立健全网络把关的制度。

目前很多网站属于商业网站的性质,他们为了追求盈利而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样导致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并且缺乏必须的网络把关制度的约束,最终使虚假信息泛滥、盛行于世。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所有的网站共同努力健全网络新闻的把关制度。

1.建立健全网络把关的制度要求建立健全网络责任追究制度,将微博平台建设和网络真实性责任紧密的关联起来。对于不建立相关制度或者不按照程序进行把关的网站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在根源上除掉虚假网络新闻的隐患。

2.建立健全网络把关的制度还需要以监管为基础。推行后台实名作为主要监管方式的微博实名制。只有确保网站或者微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依法监管和查询之下,才能实现微博的健康发展,才能有利于更好的保护微博用户们的隐私。

3.完善网络新闻的把关程序,对微博、网络新闻、博客以及论坛等严格把关,定期检查,落实举报措施,对他们的真实性进行摸底,并给予相应的奖罚。

(六)建立健全全社会诚信机制。

构建全社会共同诚信的机制,培养全民的互联网道德素养。强化对诚信宣传的力度,加强每个公民对网络诚信的意识,培养公众形成探究网络信息真实性的网络生活习惯,培养文明上网的道德素质,在根源上将虚假信息滋生的土壤铲除。比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公共知识论坛或者媒体知识普及的方式对广大网民们进行宣传和教育,使广大网民在信息或者接收信息的时候能够主观积极的探寻信息的真实性,积极进行信息的核实,自觉抵制虚假的新闻信息。一个健康而且安全的网络生活环境,一个讲诚信的网络机制的构建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总结:真实性作为新闻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新闻事业得以长存,新闻工作者奋斗拼搏的生命源泉。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引领着社会的舆论,对社会的影响深远,并且影响着政府对于社情民意的了解,所以无论是互联网世界中的个人还是媒体或者其他的利益团体,都应该坚持把社会利益作为网络行为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坚持诚信的原则,真实可靠的信息,坚决抵制虚假信息的传播和散布,加强自身对传播的信息的真实性的审核。维护我国互联网事业的积极健康和安全的发展。(来源:《新闻天地》杂志 编选:)

参考文献

[1]王涛.论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与规制对策[J].现代视听,2011(02)

[2]戴礼豪,林世平.远程教育中虚拟技术的研究和探讨[J].福建电脑,2009(04)

[3]李晓霞.基于VRML的交互式虚拟场景设计及其优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

[4]赵铭建.基于Internet的现代远程教学系统及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5]孔肖阳.Flash、应用及闪客现象杂谈[J].教育信息化,2008,(09)

[6]冯利民,胡靖.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第8篇:博闻强识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 媒体研究 传播领域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新媒体迅速崛起,传媒环境信息多元化的格局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使学界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2010年,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对新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下方面:对新媒体的理解,新媒体在传播领域的应用,对微博的研究,新媒体的负面影响,新媒体的发展要求。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

一、对新媒体的理解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从人际传播角度,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人的传播;从技术层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就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介形态;从受众参与角度,BlogBus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魏武挥将新媒体定义为受众可以广泛且深入参与的媒体形式。

2010年业界基本沿袭了过去的研究领域,从新媒体的分类、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细致归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新闻跟帖/论坛。门户网站的热门新闻后面,跟帖经常多达数万、数十万。主要门户网站包括人民网、新华网、新浪、腾讯等。

博客/微博/个人空间。这是2008年以来增幅最大的言论载体,有42%的网民开设博客或个人空间,用户规模达到1.07亿人。

即时通讯群。我国目前最大的即时通讯群是QQ群,QQ同时在线用户最高达到1950万人,用户数目超过2亿,已快速形成一个个小众文化圈。

手机短信。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7月,中国手机用户数已突破6亿;手机报付费用户已超过2300万;飞信活跃用户达1281万。①

谢文认为新媒体的特点包括五项:以互联网为核心和动力;多媒体;多平台;新闻资讯与其他网络服务相结合;服务的个人化、实时化、智能化。②

虽然对于新媒体的理解,业界尚未达成一致认识,但新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却是不可否认的。也正因为如此,由新媒体引发的思考已成为整个新闻界研究的重点。

二、新媒体在传播领域的应用

1、新媒体在“两会”中的应用

“两会”,不仅因关系国家大政方针而倍受关注,也因关乎国计民生而成为世界解读中国、国人认识社会的重要平台。

刘成文/王静在《“两会”中的新闻会研究初探》一文中将“两会”期间的新闻会重新分为四类。除“传统模式”,即记者现场提问模式外,还包括“网络新闻会模式”,“博客新闻会模式”“和“手机新闻会模式”三种。

“网络新闻会模式”由网络运营商邀请新闻主体做客聊天室,采用在线交流的方式与网民互动,在线回答广大网民提出的问题;“博客新闻会模式”采用写博客(包括微博)的方式,将会议心得和自己的提案发在博客上,与公众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手机新闻会模式”,即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采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借助于短信平台与媒体和公众进行点对点的交流,用手机短信群发来解答和回复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向公众征集可行性提案。③

2、新媒体对公共领域的建构

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通过微博发现新闻线索,并将独家新闻率先通过微博,吸引受众的眼球;并且博客(微博)使话语权进一步下放,凸显公民理念。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中表达自己、呈现自己,并可以及时报道周围正在发生的事件。④

蒋东旭,严功军在《微博问政与公共领域的建构》一文中提出,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推进了信息公开化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和公共领域构建,微博问政便是网络新媒体培养公民政治意识和加强政治参与,促进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又一重要传播形式。⑤

三、对微博的研究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由于微博在政治及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学者们纷纷对微博这种新媒体进行深入研究。

1、微博的定义

微博,又称微型博客,与博客一样,是一个可与他人分享自己感想、意见、经历的地方,与博客不同的是,大多数微博有字数限制,一般不能超过140个字。并且微博具有即时性的特点,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客户端等随时随地发微博。⑥

2、微博的特征

李志敏认为,微博沿袭了博客的特点:(1)题材丰富多样,个性中凸显多元;(2)独特的写作理念,包括自由、展示、表达与分享;(3)亲历性、在场感,还原原生态事实;(4)即时、互动,链接特性,增加信息厚度和立体感;(5)个性化、口语化的书面体语言,适应社会性潮流。⑦此外,薛国林和胡秀认为,微博还具有以下新特点:(1)从篇幅上来看,微博新闻短小精悍;(2)从结构上看,单篇微博结构简单;(3)从时效性上来看,微博新闻几乎是文字直播式的。⑧蒋东旭和严功军则认为微博的特征主要包括:(1)文本的碎片化;(2)恰当的传播距离;(3)草根性和平民化。⑨

3、微博带来的变化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借助强势出现的微博,根据它的特点与优势来发现与新闻,是其面临的一个充满诱惑和挑战的新课题。应吉庆在《微博客:发现新闻与新闻的新途径》一文中倡导传统媒体要善于在微博上发现新闻、新闻。随着媒介融合的加速发展,微博的自身功能不断完善,微博所具有的移动报道、功能和舆论影响方式,将给传统媒体获取与新闻带来深刻的变化。⑩

四、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关于新媒体的负面影响,2010年的期刊中出现的并不多,主要还是围绕新媒体的匿名性、自由性所引发的新闻失实等问题进行的分析与探讨。

1、新媒体所引发的新闻失实问题

依托新媒体传播的新闻,每一则都可能导致爆炸性的传播效果,这种情况下新闻理应对真实性要求更高,但是鉴于信息时代的种种特点,真实性反而更加难以监督。陈敏直等学者认为,虚假新闻的大行其道有深层次原因,但也不可忽视各家转载媒体的推波助澜。很多情况下,转载“二手新闻”的媒体并不具备最初新闻的媒体所拥有的条件,无法亲自考证,但是具备基本素质和经验的记者编辑应该能从新闻内容上发现蛛丝马迹。⑾

2、新媒体亟待进一步监管与规范

网络舆论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网络舆论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负面效应。针对新媒体的监管与规范,郭岩等学者提出以下建议:作为网络等新媒体,做强网络主流媒体,加强网络主流媒体社会公信力建设,积极与传统媒体互动,进一步完善自我。作为政府,要针对网络等新媒体进一步加强立法管理,规范网络舆论,在确保信息公开透明的基础上构建服务型政府。同时加强网民道德建设,培养负责任的大国网民。⑿

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

1、新媒体人才的培养

新媒体时代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2010年的相关论文中,不仅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应有的素养,还对高校的新闻业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论新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对如何培养适应新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进行探讨;⒀《如何追赶新媒体技术的脚步――高校新闻业务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一文对新媒体时期,高校的新闻业务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⒁

2、积极与传统媒体合作

关于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媒介的转型和融合是2010年期刊杂志上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话题。总体看来,新媒体的出现并没有颠覆传统媒体,二者各具优势,大众网总编辑潘子江提出,今后网络等新媒体会积极与传统媒体合

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以取得共赢。

结语

综上所述,2010年我国新媒体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既有对其宏观制度的分析,也有对具体业务的探讨,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1、对新媒体缺乏全面、理性的认识

研究者大多把目光投向新媒体给传播领域带来的益处,忽视了新媒体迅速膨胀所带来的弊端。

2、缺乏批判主义精神

与新媒体带来的担忧相比,我们更多是看到学者们对于新媒体的过度赞扬。

3、未能提出明确的变革道路

虽然不少学者对新媒体及传统媒体的改革给出了建议,但多数只是过往经验的整合,缺乏必要的论证过程。

4、单一的学科研究

只是将新媒体放在传播学视角下研究,忽略了跨学科研究,失去了从其他学科中得到更多启发的机会。

5、研究范围过于狭窄,集中在几个热点上,忽视了那些有待于投入更多人力、物力的研究领域

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新媒体概念以及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新媒体的研究和探讨也将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①《互联网成社会舆论策源地》[J].《望》,2009(2)

②谢文,《新媒体时代的新闻》[J].《新世纪周刊》,2010年4月19日

③刘成文、王静,《“两会”中的新闻会研究初探》[J].《今传媒》,2010(4)

④赵星植,《微博客与公民新闻理念的提升》[J].《新闻传播》,2010(6)

⑤⑨蒋东旭、严功军,《微博问政与公共领域的建构》[J].《媒介观察》,2010(5)

⑥张晋,《微博:140字新闻短语时代到了?》[J].《新闻传播》,2010(4)

⑦⑧薛国林、胡秀,《微博新闻的写作及其文本特征――以2010年两会微博报道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0(5)

⑩应吉庆,《微博客:发现新闻与新闻的新途径》[J].《新闻实践》,2010(4)

⑾陈敏直,《风险社会媒体适度反应的策略》[J].《今传媒》,2010(9)

⑿郭岩,《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构建和谐网络文化》[J].《求知》,2010(1)

⒀金璐,《论新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J].《新闻传播》,2010(2)

⒁夏琼、王超群,《如何追赶新媒体技术的脚步――高校新闻业务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新闻写作》,2010(2)

第9篇:博闻强识范文

【关键词】微博 公民新闻

一、公民新闻发展的“微”动力

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闻的主体由新闻工作者延伸至普通大众,普通公众可以利用大众媒介和通讯工具信息。而微博简单、易得、即时、便捷的特性恰好与公民新闻倡导的平等参与理念在操作上具有一致性。诞生于强调用户交互性的web2.0时代,作为信息平台的微博,只需用户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方式更新个人信息,并且微博140个字符的限制,使得内容具有高度概括性,迎合了现代快速阅读方式。在微博中,公民和接收新闻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它颠覆了主流媒体对新闻的垄断,关注焦点既可以是公共性的热点话题,也可以是私人性的生活琐事,报道方式既可以是专业新闻,也可以是业余叙事,一张图片一句评论,均可以成为内容,最主要的是,信息的主体既可以是专家学者、媒体精英,也可以是顺道路过的普通市民,现如今,微博的出现更是为公民新闻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句话,网络尤其是微博环境下的公民新闻强调“人人都是记者”,改变了受众在信息接收过程中的被动地位,积极的受众概念得到强化。

二、公民在微博新闻中的使用与满足

1、“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回顾

2011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建嵘应一位母亲的要求帮忙发微博寻找失踪的孩子,该母亲在网友拍下的乞讨儿童照片中,看到了自己久寻未果的儿子。随后,于教授专门建立“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呼吁社会关注被拐儿童,该微博经过热心网友关注,在网络形成巨大舆论力量。事件得到了媒体、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各界的瞩目。截止到2011年4月9日,经新浪认证的名为“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官方微博,已有超过23万粉丝参与,4000多条微博。在“围观即参与,转发即表态”的口号下,不断上传的照片和不断转发、评论的强大围观力量,让公民个人在这场运动中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2、围观参与下的公民心理获得满足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入手,可以解释公民新闻在微博中的异军突起。该理论研究者波尔斯和考特莱特列出了一个大众传播、人际传播或以电脑为中介的传播可以满足的11种基本心理需要:放松、娱乐、忘掉工作或其他事情、与朋友交往、获知关于自己和别人的事情、消磨时间、寻求刺激、降低孤独感、满足一种习惯、让其他人知道我在乎他们的感情、让某人为我做某事。①

在现实的参与过程中,大众的心理需要其实是以上多种反应的集合体,会随着参与身份的不同而改变。如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中,普通参与上传照片的公民有的是基于对公共事务的社会责任感,出于在解救乞讨儿童的正面舆论中获得社会认同,而失去孩子的家长的参与则可能是出于寻求同类降低孤独感和获知相关信息的多种需求。由各类满足衍生出的公民参与意识,正是公民新闻的崛起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公民新闻在我国微博实践中的困境

公民新闻概念在我国甫一出现,有业内人士乐观预测,即将改变中国传媒生态,打破媒体和精英垄断话语权的局面。然而,微博的公民新闻的表达不可避免沿袭了网络表达的弊端,虚拟空间的表达主体――网民也具有天然利己的选择倾向,此外,新闻事件依赖意见领袖扩大影响的传播机制也备受质疑。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方式三个方面入手,可以看到微博公民新闻不可避免的困境。

1、传播主体:网民结构合理性及数字鸿沟现象

对微博环境中实践公民新闻的首要考验,来自对参与主体结构合理性的质疑,即网络民意能否最大限度地代表公民意志。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1月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1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微博客用户达到6311万,占网民总数的13.8%。无论是相对于全国总人口,还是相对于网民规模,我国微博的普及率显然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除此以外,目前关于我国的网民结构不平衡的担忧仍然在报告中有所持续体现,而这样的担忧也同样适用于微博用户:

从城乡结构来看,2010年,我国农村网民人数为1.25亿,不到整体网民规模的一半,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职业等成为影响农村网民应用互联网能力高低的因素。是否具有公民记者的参与意识,参与者的媒介素养如何,拷问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网民。

从省份分布看,互联网的普及率差异巨大。报告显示,互联网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内陆省份。西南部各省和中部地区,如宁夏、广西、甘肃等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球水平。

从年龄结构看,10至29岁年龄段的网民数量较多,这表明青少年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成为不争的事实。

当然,脱离网络虚拟世界参与主体间的差异,现实世界的数字鸿沟也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数字鸿沟是指因经济原因而产生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使用现代通讯设施,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的分化现象。②它广泛存在于国家与国家、个人与个人之间,从个体角度来看,数字鸿沟表现在除了接触互联网可能性的不同,它还包括了应用互联网技术能力的悬殊。由于对技术接近的不平等,导致微博公民新闻的主体比例失衡,文化程度较低、地区发展落后地区的人群在公民新闻的参与中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上,来自北京、上海、珠三角等地区的信息数量较多,一来这些城市人口流动量大,二来与该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导致的技术便利不无关系,因而使得这些地区的信息占据大量微博空间。然而毕竟不是所有被拐儿童都聚集在大城市,没有微博,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要想参与公民新闻的首要拦路虎。

2、传播内容:把关人缺失下的个人利益与公众利益权衡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出于满足某种心理的需求,公众的声音随着对微博粘性的增加而扩散,来自社会各个角落、不同群体间的公民新闻的数量激增成为趋势。

然而,由于强调公民个人在信息获取、加工和传播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公民个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新闻诞生的流程中。客观中立的信息有利于事实的判断,但是由于信息把关人和信息采写者的身份重叠,公民新闻的也饱受信息失真带来的困扰。此外,互联网的匿名性对网民的个人利益倾诉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新闻质量把关松散,黄色、暴力新闻陷入失范,哗众取宠的内容轻而易举占据微博头条。

例如搜索2011年4月29日的新浪微博热门话题,上海地铁一号线自杀事件居于前列,事发现场的照片,自杀主人公的急救照片一一被网友上传,该事件的微博数量达到300多条,在微博直播现场近况的同时,也有网友附上“死就死呗,还影响老百姓上班”的言论,整条微博首先充满的是对自身利益影响的抱怨,其次才有相关机构呼吁注意该事件的影响。

此外,作为自媒体,笔者认为微博公民新闻也难逃大众传媒议程的设置。现实生活中,出于商业目的、国家政策、经营理念等原因,传统媒介组织会赋予不同议题重要性,从而影响受众认知,使之往既定方向引导。微博公民新闻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媒介的干预,但对于未接触到新闻源的其他受众来说,仍然会从者语言的使用情况等方式上,判断出不同程度的新闻重要性。此外,为了吸引点击量,或者出于商业考虑,将新闻以何种方式呈现,考验着公民记者个人的素养。

3、传播机制:基于对意见领袖依赖下的传播方式的拷问

虽然微博公民新闻门槛较低,但是有学者发现在微博这种新型的社会网络中同样存在着权力关系,存在着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③在微博中,网民往往根据兴趣爱好自发形成固定的群体,如今新浪微博的“微群”应用则从技术上将拥有共同情感、共同认识甚至是共同目标的人群加以粘合,这样的结果是群体内认可的事件可以通过各个节点有意识形成“病毒式传播”,也无意识地将圈子外的信息过滤和屏蔽。打破这种限制,实现整个互联网络信息流通,正如能让一位失去孩子的普通母亲的信息成为当日微博头条,依靠的仍然是拥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意见领袖。

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前后,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微博意见领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试想,如果没有发起者于建嵘教授的人格魅力,没有媒体跟进报道的影响力,没有公权部门的重磅回击,没有韩红、濮存昕等明星的社会知名度,单靠普通网友,该事件至少还要在网络深水区里迂回一定时间。作为公共话语空间的微博,其话语权的分配并不如其准入门槛那般公平,因为身份职业、知识素养、地位阶层等附加因素的存在,使得微博信息者的话语权从注册之初就具有先天差异。每天都有新闻发生,要想让公民的新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仍然少不了对意见领袖的依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也不能摆脱从现实社会延展过来的“身份认同”现象。因而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名人的微博总是出现普通民众的“求转发”“求回复”等留言。

参考文献

①[美]赛佛林、坦卡德 著,郭镇之、徐培喜 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②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64

③李林容、黎薇:《微博的文化特性及传播价值》[J].《当代传播》,2011(1):25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