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精选(九篇)

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

第1篇: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由于历史背景及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中西方茶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中西茶文化比较对于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应该充分利用中西茶文化中差异元素,对中西茶文化进行全方位对比,以多元文化充实英语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当代大学生西方文化适应能力,养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比较;大学英语

在当前茶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加频繁,这不仅引起了当代社会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视,更对当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但是当前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境中以中国思维理解、判断西方茶文化现象,出现很多文化误解和矛盾。鉴于此,如何以中西茶文化对比充实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如何以茶文化对比为基点,吸引英语学习者跨文化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中西茶文化内涵比较

1.1中西方茶文化物质内涵对比

物质文化是异质文化进行比较最直观、最客观的外在形式,而在中西茶文化的物质形态方面,中西方在茶叶选择、茶具选择等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茶叶选择的差异。中国作为典型茶叶出产国,茶叶种类繁多,无论是红茶、绿茶还是白茶、黑茶、黄茶都深受我国社会青睐,尤其绿茶更是在我国茶文化中以其自然、未发酵的特点,自古以来受到一致好评和推崇。然而西方很多国家,例如英国受制于海洋气候,无法产茶,在茶叶选择上更青睐发酵性、易储藏的红茶。其次,茶具选择的差异。我国茶文化在茶具上受到儒家、道家哲学思想影响,崇尚自然淳朴,以瓷器为主。同时无论茶壶、茶托、茶盅、还是水方等辅茶具都讲究“雅趣”二字。而西方茶文化中茶具多以西方宫廷贵族元素为特点,尽显奢华和高贵。无论茶杯、茶碟还是糖罐或点心盘都凸显物质品味及贵族气质。

1.2中西方茶文化行为内涵对比

中西方在茶叶饮用中饮茶习惯、礼仪等方面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饮茶习惯的差异。中国茶文化受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的影响,重视饮茶中对茶叶自然味道的保持,注重茶味的单纯,提倡“清饮”的饮用方式。而西方茶叶消费者崇尚口感与个性,在茶叶饮用中掺杂各种材料,如:牛奶、糖等,推崇“混饮”的多重生理感受。其次,饮茶时间差异。我国茶文化中没有饮茶时间的固定要求,而西方茶叶消费者根据其生活习惯形成了“早茶、午茶、下午茶”的社交和饮用习惯。除此之外,中西方在饮茶上存在很多行为差异,但是都讲究饮茶的礼仪,只是因为社交礼仪的不同认识,在礼仪表现上两者略有不同。

1.3中西方茶文化精神内涵对比

茶文化在我国封建社会经历了数千年发展,已经将我国传统哲学思想融于其中,可以说茶文化在我国已经升华为更高的价值观层面的思想内容。其中儒家、道家哲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天人合一、中庸、自然”观念让茶饮超越了物质层面,让饮茶者在茶俗及茶事中获得更高的精神领悟或道德感受。相比之下,西方茶文化因时间较短,与西方传统价值观及哲学思想发展不同步,导致在精神层面上西方茶文化更倾向于物质文化方向,茶被视作解决消费者生理需求的物质象征。西方文化中,茶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色彩,茶、茶具、茶俗成为代表财富和修养的重要内容,茶饮活动也更多被赋予社交意蕴。

1.4中西方茶文化语言应用对比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而中西方茶文化在语言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一方面,语言含义不同。我国茶文化中语言多立足茶俗及茶相关活动,含义质朴简单,指向性较强。而西方茶文化中语言的含义被极大的拓展,多具有隐喻性和暗示性社会含义。例如,英国茶语中出现了大量“隐喻、转义”的词汇,将茶的词性和词摆脱了中国茶文化的底蕴,形成了个性化语言结构。例如“Blacktea”(红茶)与中国茶文化中的“黑茶”完全不同。另一方面,西方茶文化中语言交际范围较窄。据统计,西方常用茶语如“teaparty、teafight”等仅有不到200个,与我国茶文化中茶语言的词汇数量难以同日而语。

2中西茶文化比较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影响

对中西茶文化内涵进行比较,正确理解中西茶文化差异,能为当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提供重要的视角或教学资源,可以极大提高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文化性,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1培养大学生西方文化思维

中西方茶文化的比较可以让大学生在英语课程中形成对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思维,尤其在跨文化交际方面让学生能以西方思维审视西方人群的行为选择,进而在语言应用中注重自身语言习惯的规范和实用性。例如通过中英茶文化对比,学生可以认识到英语的印欧语系本质,在历史文化、社会文化方面与我国汉语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茶文化的引导下,大学生可以西方文化视角和内涵理解西方茶俗、礼仪及其他行为,形成英语思维和英语行为习惯。

2.2丰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

通过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比较,学生和英语教师都能充实西方文化认知,例如可以对中西方茶叶历史、饮茶习惯、饮茶风俗中涉及的物质文化、语言文化元素形成直观认识。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对中西茶文化的比较,丰富了跨文化教材的教学内容,让课堂跨文化案例更加形象具体,有助于学习形成对西方文化的辩证性认识。大学生可以在中西方茶文化元素的冲突和矛盾中,正确认识、理解英语国家文化选择,将英语语言内容与文化内容结合在一起,提高自己对文化现象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

2.3创新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方法

茶文化蕴含丰富的趣味性文化元素,能以形象、生动、具体的案例吸引大学生对文化实践及语言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茶文化比较让大学跨文化教学摆脱了传统的书本教学模式,形成了较为现代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以文化体验、参与激发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语言的感受和判断积极性。同时这种文化比较解决了纯文化灌输的枯燥性弊端,大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以解放。同时中西茶文化中很多文化元素相较传统书本知识,更容易和多媒体、互动教学、任务式教学模式结合,提高大学生英语跨文化兴趣及实践能力。

3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与茶文化比较的接轨

大学英语要想将中西茶文化对比纳入日常跨文化教学,就必须从培养大学生交际能力出发,开发茶文化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校本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现大学英语与中西茶文化的接轨,提高跨文化教学的质量。

3.1开发中西茶文化跨文化校本教材

当前,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应该将茶文化、茶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以中西茶文化为基础的校本跨文化交际教材。首先,学校应组织跨文化专家、茶文化专家、英语教师共同编写相关教材,教材的茶文化比较内容既要符合跨文化理论,又要满足英语学习和实际交际需求。其次,校本教材不仅要介绍中西方茶叶文化的理论知识,更要组织丰富对比性元素全方位展示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区别和相似之处。最后,校本教材必须立足真实的、实用的文化语境,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与学生日常英语应用形成呼应。如茶叶名称英、汉区别对比、茶叶饮用习惯对比,应该予以重视。

3.2构建茶文化主题的英语跨文化教学活动

中西茶文化差异性元素为教师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根据中西茶文化对比选取代表性内容,进行案例教学、任务式教学、情景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例如:英语跨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中西茶文化中“Darktea”的含义区别,采取案例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黑茶”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含义,进而归纳中西茶文化在语言、历史文化、社会认知心理上的差异,培养大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对比能力。另外,教师可以根据茶文化设置情景,例如“西方茶饮礼仪”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异域文化体验中,将英语语言、西方礼仪和茶俗知识结合在一起,在文化体验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3.3形成茶文化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

大学跨文化课程应该充分利用中西方茶文化中丰富的比较资源,以将其与多媒体结合在一起,直观生动的吸引学生在英语环境内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感性认知和娱乐性,为培养跨文化意识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根据西方“早茶、午茶、下午茶”过程中不同茶、茶点、茶室的图片、视频,甚至电影让学生在直观的音像世界中感受茶的魅力及西方文化魅力。同时教师可以制作中西茶文化对比的PPT动画情景展示,让学生了解茶词汇、茶饮礼仪及用具的差别,了解特定茶叶词语意义及文化特殊性。例如通过“taketeawithsomebody”一词的PPT情景展示,学生直观了解到其真正含义表述“与某人发生冲突”。可以说,视频、图片、PPT可以让中西方茶文化生动直观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英语氛围下了解西方文化的特定内涵。

4结语

中西茶文化在物质、行为、精神、语言层面的差异,为我国大学英语开展跨文化教学提供了丰富有益的文化元素,对当代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高度,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将中西茶文化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密切结合,让茶文化比较真正融于跨文化教学体系中,培养大学生英语跨文化的应用能力。

作者:肖少华 王立宾 单位: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丽娟.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6(2):255-256.

第2篇: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关键词: 饮茶文化 中日对比 起源 特征

饮茶在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记录,饮茶文化开始的具体时间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很多资料显示,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饮茶文化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也就是说饮茶这个习惯是从中国开始,其他国家的饮茶、种茶的习惯直接或间接地都是从中国传去的。但是现在中国许多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大多认为,喝茶是中国人的习惯,但是“茶文化”是从外国传来的。特别是如今,日本的茶文化模式主导着世界的“茶文化”。因此,下面仔细分析比较中日“茶文化”的异同,从中得出结论。

1.“茶”和“茶文化”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在中国最早发现了茶叶并加以利用,我国还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在中国,茶叶最初是在四川省周围种植,然后扩展到东部、南部等广大地区,最后全国传播。日本的最澄和尚在中国学习佛教然后把茶的种子传入日本。然后茶就在近江(滋贺县)附近种植,而且通过嵯峨天皇的大力推荐种植,茶得以在日本各地广泛种植。在中国饮茶最初是作为药用,然后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中的喝茶。陆羽的《茶经》是我国制茶、饮茶和茶文化形成的背景基础。而且中国的茶文化是从当做药饮开始慢慢演化成喝茶,品茶。这是一个从“实用主义”演变成“精神文化”的过程。此后茶和儒教开始产生了关联,并广泛融合在诗文、书画、陶瓷工艺等方面。日本“茶”文化的历史正好相反,是从“精神层面”到“实用主义”的演变。就饮茶方式说,中国和日本是完全不同的风格。此外,日本的茶道即沏沫茶法是中国宋代即日本中世纪时期的饮茶方式的反映。

2.“茶道”的概念

在东方文化中,“茶道”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实际上一旦说到“茶道”大部分人就会和日本联系起来。实际上,“茶道”这个词在中国从唐朝开始应用了近千年。中国人认为“道”是完美思想的学说,关乎于宇宙,人生规则。对于中国人来说,“道”是不会简单说出来的。但是在日本品茶称作“茶道”,赏花称作“花道”,剑术称为“剑道”,摔跤搏击称为“柔道”。在中国饮食、游乐活动中升华成“道”的只有“茶道”。“茶道”是以茶为媒介的生活中的一种礼仪,是精神修养的一种体现。

3.中国的“茶道”

“茶道”作为一种精神修养很快在中国兴起,中国人至少在唐朝或是更早时期,喝茶就作为一种精神修养的“道”而存在。唐朝的《封氏见闻录》中就有“茶道”这个词的记载,这是“茶道”出现在文献资料中的最早记载。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各异,茶的种类比较多。中国对于“茶”的分类是根据茶的形状、目的不同而分。一般出口的茶不同,有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等,也有压缩茶和即融茶。拥有丰富的茶类资源,中国“茶”的品质得到重要认可。另外,中国人根据茶叶种类的不同,茶具和泡茶的方法也不同。中国的茶艺非常重视要泡好茶用什么样的好方法。现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色”、“香”、“味”、“形”一整套评价标准。在中国,最开始的茶道是以推行道家五行和谐和儒家中庸之道为本的。中国的茶具都是细致打造的瓷器。例如饮茶用的茶壶通常都是紫砂壶,而且对茶具的造型、花纹、材料、颜色、美感方面都有严格标准。

4.日本的“茶道”

日本沏茶时最重视的是沏茶的“间”,并且十分重视其中的精神体现。泡茶的方法不像中国那么多。日本有绿茶出产,还有雨露茶、煎茶、绿墨茶、粗茶等种类。日本的茶道深受中国茶道影响,非常重视其过程。现代研究表明,古代日本并没有种植茶叶,没有饮茶习惯,饮茶习惯大概形成于8世纪,从中国传到日本。日本茶道的目的,不重茶优劣的鉴别,味道浓淡的体会,而是通过复杂的仪式,实现对静寂境界的一种追求,达到和谐、陶冶情操的目的。日本的茶道强调“茶和禅的一体”,吸收了中国茶道的一部分,而且更加强调人们的和平共存,促进人们互敬互重,互相友爱,也推动人们形成清廉高洁的素质。日本的茶道重视自身内心的反省,提高自身修养的本来的禅道精神。

5.中日茶道特征比较

在中国最先提出了“茶道”这一概念,但是没有具体形式,中国的“茶道”重视精神,轻形式。在茶道的内容和形式上,中日茶文化主要相异在“道”上,“实用”到“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到“实用”,叶子一样的“茶”和粉末状的“茶”,一个重视“品”和一个重视过程,这些都是中日茶文化差别所在。中国的“茶道”是儒、佛、道教精华的融合吸收,强调“中庸”,“茶禅合一”,“天人合一”,形成自己独有的精神。中国的“茶道”崇尚自然,而不是像日本茶道那样重视形式。因此,在中国日本的“茶道”称作“茶艺”更合适。

经上述比较研究,我认为在中国“茶文化”中应该更多吸收日本“茶文化”中的严谨和美丽的一面,日本茶文化过分拘谨的一面应当被改善,应该附有更多人情味和实用性。这样东方的“茶文化”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在世界文化领域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靳飞.茶禅一味――日本的茶道文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张忠良,毛先颉.中国世界茶文化.时事出版社,2006.

第3篇: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自古以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咖啡于西方人而言,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茶于中国人的意义,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茶与咖啡是中西方极具代表性的饮品,它们被视为是中西方文化的代表之一,茶的清新淡雅与咖啡的浓香醇厚使它们各有着自己的特色和韵调。文章通过介绍两者的起源以及发展状况,分析两种饮品背后的文化差异,以解释现如今中西方文化表现上的不同,甚至通过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相互比较还可以看出中西方的人文气息,以此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与人文情怀。

关键词:

茶;咖啡;文化差异

文化,经常被很多文人及学者们挂在嘴边或者写到文字里面。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长时间以来就未曾停息过,并且一直都是学术界讨论的主题。能够让人意识到的是文化的的确确在不同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是由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这两部分组成的,而精神生活强调的就是文化上的生活,也就是说没有文化就没有人们的精神生活。众所周知,茶与咖啡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饮品,茶的清香淡雅给饮茶者带来沁人心脾的陶醉之感,而咖啡的浓郁醇香则给饮者带来回味无穷的境界。茶是发源于中国的一种独特的饮品,自古以来它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咖啡于西方人而言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如今茶与咖啡已经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尽管这两者都扮演着静心、舒适、闲淡、享受且注重品位的一种生活文化,但是两者却在很多方面表现着很大的不同,主要的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1茶与咖啡的起源

1.1茶的起源

关于茶的起源问题可谓众说纷坛,并且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和解释。不过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是茶树的发源地,并且茶也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地引入到世界各地的,实际上中国的确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有茶的存在了,无论是从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当中,还是从古代诗歌对茶的描写里,都可以看出茶在中国由来已久。尽管对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说法,但是却不曾对茶的起源有个定论,关于茶的原产地有西南说,四川说,江浙说等。而茶的发源时间更是众说不一,分别有神农说,西周说,秦汉说,六朝说等等。总之,茶的起源和时间仍然因为历史记载的缺乏和不精确而显得模糊不清,但是这些并不影响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1.2咖啡的起源

咖啡的起源同茶的起源是有相似性的,即它也是没有一个定论和确定的说法的。根据历史学家的解释说,非洲是咖啡的故乡,咖啡树最早生长在埃及的咖法(Kaffa)省,并且据说在17世纪中叶的时候,土耳其的大使们将咖啡引入到了法国,之后法国将咖啡推向了西方的各个国家。总之,茶与咖啡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都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并且由于历史的久远性以及史料的缺乏性问题,关于茶与咖啡的真实起源等问题已经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一点的是这两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主要饮品,并且逐渐的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并不断充实和发扬。与茶并列的咖啡亦是西方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也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咖啡文化。两者在世界上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2茶和咖啡的普及发展状况

2.1茶的普及与发展状况

在中国的国土之中,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和演化,茶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茶文化,比如说有茶艺、茶道、茶具、茶包装、茶楼设计以及茶诗和茶禅等等很多方面。饮茶在很多时候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饮茶,它代表了更多语言性的传达与阐述,代表了艺术的境界与审美。一方面它使得人们精神生活或者说是文化生活不断充实和富裕,另一方面它又推动着茶具、茶器以及茶文化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与繁荣。并且在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吸收了中华的茶道文化,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茶文化与茶艺术。据统计茶是在16世纪的时候引入欧洲的,到18世纪的时候茶多在欧洲已经盛行起来了。之后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等西方国家为了垄断中国的茶市场和茶商品贸易,不断的强行进入中国市场,逐渐地形成了对中国茶的控制。之后美国虽然没有直接的参与到对中国茶的垄断中来,但是他却凭借着自己的经济实力和世界地位将发端于英国的速溶茶和冰茶推广到了全世界。

2.2咖啡的普及与发展状况

据调查显示,咖啡在西方国家里的传播和兴起要比茶叶晚一些,据说在17世纪的时候,新理性主义的思想在欧洲迅速地蔓延开来,并且这一新思想催生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接着在此思想的传播之下带动了具有“醒脑剂”功能的咖啡的盛行。西方国家为了打破阿拉伯人对咖啡生产的上的垄断,荷兰人与法国人都耗费了巨大的精力,终于在爪哇和中南美种植成功,并且开始大量生产。自此以后咖啡就持续地进入到欧洲的市场之中来,并且深受各个国家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咖啡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里,主要的是集中在聚会社交的场所之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北美,据说咖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才开始发展起来,而美国对咖啡的营销策略是推广真空罐装的咖啡和速溶性的咖啡。并且美国在1971年的时候在西雅图创立了首家集聚咖啡文化的场所即星巴克,今天的星巴克更是在多地都发展起来了,逐渐的成为世界咖啡文化的中心之地。大约是在20世纪的时候咖啡才传入到中国的,并且是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咖啡馆,但是那时的咖啡还只是凤毛麟角,并没有在中国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直到半个多世纪以后咖啡才在更大的范围内被中国人所传播。咖啡于国人而言一直都是一种舶来品,它代表的是年轻人对时尚的追求与好奇,尤其是在国内各个地方兴起的星巴克这样的咖啡文化中心更是对时尚的展现,同时也是国人们了解国外文化的一种途径。

3茶和咖啡与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的范围可谓是包罗万象,文化属性也是繁多的,包括饮食文化、出行文化、艺术文化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围。茶与咖啡都是闻名世界的饮品,两者都属于饮食文化的范畴,但是由于两者发展的深远性以及它们呈现形式的丰富多彩性使得它们各自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即茶文化和咖啡文化。文化的形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们是源自于生活而又凌驾于生活之上的一种存在形式。但是不管如何理解和把握,一个很明晰的事实是文化的的确确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体现了一种人文性、民俗性以及民族的色彩与性情。下面我们就针对茶文化与咖啡文化上的不同,来更深层次的分析两种文化背后的国民性,以期为中西方的差异性寻得一份合理的解释。

3.1中庸之道与崇力竞争的差异

中国人是喜欢茶的,好多人都喜欢茶的清新淡雅、喜欢茶的温和性情。饮茶者需要静心体味,才会体会到茶的幽香与怡情,慢慢地感受着茶色与茶韵,将茶的性情与中国的中庸之道结合起来,寻求中庸和谐的价值取向。自古以来茶树是可以栽种到各家的门前或者门后的,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式的生活状态给予了人们更多的接触自然的机会,练就了人们朴实、淳厚、谦和的性情。中国的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中心,它融儒释道三家于一体,将传统文化里的谦让、恭俭以及宽容和博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3.2保守内向与开拓创新的差异

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式的生活状态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仅仅的局限于自家的范围之内,那种重视宗族观念与血缘体系的生活让人们较多地存在保守性、注重内省而轻视开拓的文化形态。相反,西方国家则较多地受到当地山地与海洋的影响,受到地势上的阻碍,在寻求改变生存之道的时候也开拓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且将这种意识融入到自己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风格。在茶和咖啡的传播过程中两地发展上的不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文化上有着不同的表达。在两地之间的茶文化与咖啡文化中就表现出了这些方面的不同。茶的口味、形态和营销策略在中国是一个逐渐演变的漫长过程,几千年来变化不大,我们倾向于“因循祖制,唯古是法,尊古泡制”。所以说茶在我国尽管存在深远,历史也很悠久,有着我们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但是它却并未将中国的这些特色引领到世界的范围之内。欧美国家则不一样,他们依据自己的开拓精神,在短期之内就开发了方便携带和泡制的袋泡茶、速溶茶以及冰茶等。尽管中国仍然是茶的最大生产国,但是西方国家却不断的研发新的茶形式与咖啡形式。比如说现今流行世界的星巴克就展现了西方人的开拓精神。所以说中国可以在保持自身茶文化的同时要着力地开拓创新,发展茶文化的新的存在形式。让茶更好地走向世界,并且能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结语

茶文化是中庸文化,中国人喝茶追求的是静心,静身,修身养性。西方人喝咖啡追求的是激情,热烈,奔放,方便,快捷。这两种饮品给中西方的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以及影响程度,从以上茶与咖啡的起源与它们的发展和普及状况来看,茶与咖啡的背后的确蕴含着不同地域下的不同文化,这给我们更好的了解西方提供了一个路径选择。

作者:叶婷婷 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龚永新,黄亮,张耀武.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农业考古,2015(2):12-16.

第4篇: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内涵;特点;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陆羽《茶经》开篇:“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中国茶文化集丰富多彩、意境优美、雅俗共赏为一体,促进了我国茶业经济的发展。

一、茶文化

1.茶文化定义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与茶相关的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还融汇了儒、佛、道诸家的深刻和哲理[1]。

2.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的内涵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赏茶、泡茶、闻茶、品茶等与中华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的内涵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早在唐朝,“茶圣”陆羽,就写下了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奠定了我国茶文化大国的地位。茶文化融合了儒家“中庸”的思想观念,也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还融合了释家“众生平等”的思想观念。

3.茶文化特点

茶文化包含四个特点,即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功能与审美的结合,高雅与通俗的和谐及实用与娱乐的一体。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指茶文化的实体是异常丰富的,比如历史名茶,瓷器、茶俗、与茶相关的诗作与画作等,又具精神内涵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功能与审美的结合是指茶可以饮用与食用功能,茶器、茶艺可以给人美的享受;高雅与通俗的和谐是指茶文化既有上层社会的阳春白雪的气息,又有下里巴人的气息;实用与娱乐的一体是指茶可以解渴生津,入药治病,品茗可怡情养性。

二、茶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为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目前,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的传播,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茶的价值使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2]。

1.茶市场

茶市场的发展是茶文化繁荣的基础;反过来,茶文化的繁荣也促进了茶市场的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很多城市都建有专业的茶叶批发市场,比如北京的马连道茶城、杭州的“茶街”与茶都茗园、成都五块石茶叶批发市场、重庆天月茶城等。走进茶叶市场,茶香扑鼻,茶文化缤纷呈现。很多城市都形成集购物、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茶叶、茶具、茶诗书画集散地,茶市场已经成为弘扬茶文化、促进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2.茶馆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历史十分悠久。有的茶馆布置古雅、朴实,环境幽美、清静,是茶客品茗休闲的场所,也是文人骚客雅集之处,更是商界人士洽谈生意的不二之选。有的茶馆平易近人,是交流聊天的好去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过去的老汉饮茶,发展为男、女、老、少齐品茶。茶文化的有力推动,使茶馆也得到迅速发展,不断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3]。

3.茶会展行业

会展业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对茶叶发展,产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我国每年在不同的城市举行茶文化活动和举办国际性茶文化节、茶博览会,弘扬茶文化,推介茶产品。不少国内外客人远道而来进行茶叶、茶具、茶诗书画作交易,购买其喜爱的茶商品;而随着茶保健知识的普及,爱茶者、嗜茶者、买茶者的增加,茶叶消费量的增长,给我国茶行业带来了无限商机。茶会展不仅促进茶经济繁荣,也拓展了会展业的发展空间。

4.茶文化旅游

近几年,我国将旅游景点的经营与弘扬茶文化结合在一起,开辟了多条茶文化旅游线路,着力打造独具魅力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如,广州国际茶文化节推出了广州茶文化景点一日游和粤北、潮汕、梅州茶文化景点三日游,这些不仅推动了广州地区旅游业的兴旺,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4]。目前,到实地欣赏茶园风光,到茶园亲自体会做茶,到茶艺馆感受茶文化,已成为城市市民的新时尚,有效地促进了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三、茶文化对茶业经济的作用

茶业经济的发展和茶文化的推广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是目前被广大茶业界看好的一个经济增长点[5]。

1.茶文化提升企业品牌文化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茶文化在品牌经济的发展有引领的作用。以天福为例,我们没有在电视上看见天福的广告,但凡是喝茶的人都知道天福。其实,天福靠的是茶文化的传播。陆羽茶艺中心,举办各种大型茶文化活动,很好的对其进行宣传;天福茶博物院,一批热情、诚信的茶人为游客讲解茶叶知识,弘扬茶文化;天福茶学院,为天福集团培养人才,并为其产生正面积极的社会效应。这些方式构建了茶叶和社会资源沟通的桥梁,通过茶文化的传播,达到了宣传品牌的目的。天福集团的总裁李瑞河希望天福茗茶做“茶叶的星巴克”。我们看到,茶文化提升了企业的品牌价值,促成了茶产业的丰收。

2.茶文化提高茶产品的附加值

以竹叶青“论道”产品的营销为例,“平常心,竹叶青”“与己论道,巅峰已随心”,一语道破天机,《周易》乾卦有云:“亢龙有悔”,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后,能否保持一个平常心,能否戒骄戒躁,是决定能否实现更高超越的重要动因,论道的立意便基于此。因此高视点、高品位、高境界的论道迅速赢得了广大喜茶、爱茶的名人雅士的喜爱。论道竹叶青恪守论道十二法则,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融入人们现代生活的一些理念,使传统与现代结合,使人们在品论道的过程中,可以穿越历史的时空,感悟刹那即永恒的真谛,体悟论道的境界。通过茶文化的营销,“论道”产品的最高价格上万元,进而使竹叶青品牌跻身为高端茶叶品牌。

3.茶文化扩大茶产品销售渠道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可谓相辅相成。文化贫瘠的经济不会有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必然会丧失其存在和发展空间。茶文化扩大茶产品的销售渠道,每届的茶文化节博览会、无我茶会、茶叶论坛等活动都能很好的传播茶叶经济信息、传播茶产品。人的需求的多样性,要精心定位产品,体现茶文化的博睿;在营销茶产品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茶文化的诚心意识;借饮茶创造和谐的感情世界明心见性,沟通你我,发挥茶文化的友好功能[6]。

4.茶文化促进休闲产业的发展

茶文化对休闲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茶产品是一种健康饮料,也是很多食品的原料,茶文化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文化。

茶艺馆是休闲消费者集聚场所和消费的主要渠道,在休闲时喝一杯清茶,能使人身心愉悦。有文化背景的茶艺馆,是旅游业中一朵璀璨的奇葩。高雅的茶艺和温馨的环境赢得了游客的青睐,缕缕的茶香,可拂去旅途的疲惫,荡涤心中的焦烦与苦涩,“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茶文化结合旅游业的发展也迅势凶猛。茶文化旅游就是指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以达到积极的休息和娱乐、获取茶知识等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是旅游的新兴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7]。

茶文化旅游让游客不仅能踏青郊游,了解及观赏采、制茶的过程,还有机会亲自参与采茶、制茶、品茶,获得无穷的乐趣,从而深受人们喜爱。茶文化旅游,把与茶相关的景点、景观、购物、餐饮、娱乐等联系起来,带动了以茶文化旅游为核心的消费,提高了茶的附加值,增加了旅游收入。安溪以茶文化旅游、体验休闲游为主打旅游品牌,全力开展系列宣传推介活动,尤其是打出“畅游千年山水茶都・体验假期休闲安溪”、“茶乡文化让旅游休闲更出色”主题,举办“‘山水茶都・假日安溪’生态休闲之旅暨‘紫云山杯’安溪旅游风光摄影赛”,大大提高了安溪旅游的知名度。据统计,安溪在2012年春节七天期间共接待游客64.4万人次,同比增长7.5%;实现旅游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8.3%。石门县现有茶园13.5万亩,是中国禅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和湖南省旅游资源大县,其茶旅游综合收入近10亿元,并每年呈15%以上速度增长。

参考文献:

[1]裘孟荣,张星海.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对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J].中国茶叶加工,2012(03):42-44.

[2]陈熠.论茶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61-63.

[3]龚永新.弘扬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4):97-99.

[4]李海平.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8,02:55-57.

[5]杨江帆.茶业经济与管理[M].2008,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

第5篇: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一、儒家之“仁”与茶人精神

儒家极其看重人格,而且要求从自身做起。儒家的人格思想奠定于孔子的“仁”,“仁”的一大特性就是突出对个体人格完善的追求。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又在《论语•颜渊》中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是孔子仁学中最根本、最具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与伦理原则,仅在《论语》当中就被提到109次之多。以礼达仁,是儒家文化对茶道的最大贡献,这也使得儒家的人格思想成为中国茶人精神的基础。茶的特性为儒家文人所注意,并将其与儒家的人格思想联系起来。儒家正是以自己的“茶德”,作为茶文化的内在核心,从而形成了民俗中的一套价值系统和行为模式,它对人们的思维乃至行为方式都起到指导和制约的作用。茶是一种文明的饮料,被人们视作饮品中的“君子”。首先,这是由其本性决定的。茶性温,喝茶使人清醒,喝茶可以驱病健身,茶对人可谓有百利而不一弊,故茶自古已有君子之誉。其次,茶的“君子性”还表现在茶的诸种属性上。茶的属性之一是其形貌风范为人景仰。北宋司马光把茶与墨相比:“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陈;茶欲重,墨欲轻,如君子小人之不同。”茶的属性之二是茶作为人间纯洁的象征。茶从采摘烘焙到烹煮取饮,均须十分洁净。正因为如此,人们历来总是将茶品与人品相比,有茶德似人德的说法,这茶德正是寄寓着儒家追求廉俭、高雅、淡洁的君子人格。古往今来,有识之士一直倡导廉、俭,增加自身的道德修养,而历代文人雅士的品饮活动向来具有内涵深刻优雅的文化情结,因为茶清廉、高洁的品性,茶在养廉、雅志和励志等方面的作用是由古及今的,对君子之风的崇尚心理与饮茶的天然物性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清茶一杯”寓意深长,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作为中华茶文化的奠基人,陆羽将儒家修身养性、克己复礼的首先追求引入茶文化,将品茶作为人格修炼的手段,他在《茶经?一之源》中就认为真正的茶人必须是“精行俭德之人”。可以说,陆羽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实践和修炼“精行俭德”的理想人格。唐人斐汶在《茶述》中也表述得非常明确:“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效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在唐代刘贞亮所总结的茶的“十德”中,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这些都代表了儒家的观点。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进一步综合了前人的说法,总结概括了儒家的茶人精神:“至若茶之为物,擅甄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察。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澹简洁,韵高致静,则非追速之时可得而好尚炎。”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曾说:“君子爱茶,因为茶性无邪。”林语堂先生也说:“茶是象征着尘世的纯洁。”总体而言,孔子与后儒的道德修养理论,一般都坚持首先克己修身,然后推己及人,而及于社会政治的修养路线。品茶一旦上升到了与人格节操相对应的高度,也就是对茶的清淡宁静品格的欣赏十分和谐的统一起来了。儒家将道德摆在首位,必须保持高洁的情操,才能在茶事活动中体现出高逸的中和美学境界。

二、儒家之“和”与茶的社会功能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强调和谐统一的民族,处在春秋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就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体会到“和”的作用。“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范畴,同时也是美学境界。“和”在儒家哲学中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它不但显示了儒家的理想境界,也体现了儒家的艺术情调。“和”可用于自然、社会、人生各个方面,是处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理想中拯救社会的一剂良方。茶之为物,最为高贵醇厚,而茶人茶事也是相应的纯洁平和,茶文化之中更是处处渗透着和的思想,可以说讲究和谐已成为中国茶文化应有的内在特质。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也认为茶因禀有山川之灵气,因而能“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可见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如果说“和”可以代表茶性的核心,那么这个“和”充分说明了茶人对儒家和谐或中和哲学的深切把握,对自然与人文统一的追求。儒家认为茶可以协调人际关系,饮茶营造了一个强调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和谐的空间,这正是代表了儒家茶文化真实的理想。茶在民间作为习俗出现,首先是相互交往、互敬互重、增进友谊的象征。饮茶风俗作为睦邻之道,可以从钱塘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中找到相关的记录:“杭城人皆笃高谊,……或有新搬来居止之人,则邻人争借助事,遗献汤茶,……相望茶水往来,……亦睦邻之道,不可不知。”通过清茶一杯,可以更多地审己、自省,清清醒醒地看待自己,认识别人。各自内省的结果,是加强理解,促进和谐,增进友谊。其间蕴含的宽容平和与绝不强加于人的心态,恰恰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之道,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这恰恰又正是最具有现代意识的宇宙伦理、社群伦理和人道原则。

三、儒家之“中庸”与行茶之道

所谓中庸,按儒家创始人孔子自己的解释就是“不偏不倚”“执其两端而折之”。“中庸之为德”这句话出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应该说,中庸思想在孔子和后代儒家那里,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孔子甚至把中庸作为一种君子人格,《中庸•第二章》中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儒家认为中庸是处理一切事情的原则和标准,中庸之道乃是一种修身之道,是处世做人的态度与方法。有中庸这种善德的人格,处世为人处处得乎中道,恰如其分,可见它是一种不偏不激的高贵的君子人格。在修身律己的过程中,只有保持中庸精神,中言中行,“允执其中”,不走极端,避免“过”与“不及”的片面和偏激,才能把握住“度”,才能造成社会的和谐。生于山野之中,承甘露滋润,其味苦中带甘,茶的这些特性与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相契合。儒家的思想要求我们不偏不倚地看待世界,这正是茶的本性。在漫长的茶文化发展历史中,中庸之道一直是儒家茶人自觉贯彻并追求的哲理境界和审美情趣,儒家把中庸思想引入中国茶道,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在儒家茶人眼里茶代表了中,代表了度,代表了宜,代表了当,代表了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儒家茶人对自身的要求是保持高洁的情操,在茶事活动中体现出高逸的中庸美学境界。茶道本身就是一种人文与自然结合的至高的艺术,反映出自然的四时有序,万物和一。

因此,无论是煮茶过程中茶具茶器的使用,还是品饮过程中茶事礼仪的动作要领,都要不失儒家端庄典雅的风韵,正如儒家“中庸”之所谓“发而中节”,符合规范。从这一点看,儒家茶人的行茶之道,被视为一种修身的过程、陶冶心性的方式、体验的途径、格物致知的方法,比之道家的“自然之道”显得更为讲究。从实践的角度看,行茶要取得完满的结果,关键在于把握“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首先,礼茶人必须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能有偏激走极端,要心平气和,进退有节,待人有礼;其次,在具体活动中也要不偏不倚。例如礼茶的动作,既要突出仪式美,又不过于夸张;选择茶器时融贯美的追求,既讲究了造型与材质,又不失端庄;沏茶过程中,碳火煮水的温度既不过高,也不过低;置茶叶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斟茶时,也依照了同样的原则,不多,也不少,恰到好处。虽然具体的量是因人而异,但基本的中庸之度,却是一致的。

四、儒家之“礼”与茶的礼仪性

第6篇: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分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烹点茶的方法,但是随着末茶的消亡,今人之于分茶,知其名者已经是凤毛麟角,更谈不上具体内容。而且由于现代中国的饮茶高度物质化,与生活态度基本无关,以及史学研究侧重于政治、经济等传统学科等内外原因,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茶文化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相反,在日本,由于茶道的刺激与启发,茶文化研究尽管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但是作为史学家的“副业”,尤其是为了满足茶道爱好者提高修养的需要,仍有一定数量的论著问世。因为日本茶道对于中国茶文化有着传承关系,为溯本求源,日本的茶文化研究不时涉及中国,汉学研究京都学派领袖之一的青木正儿先生曾致力于中国茶文化研究,并在1962年出版了《中华茶书》,其中就提出分茶的原意是在大型容器里点茶之后再分盛到小碗里饮用,宋徽宗《大观茶论》所介绍的就是分茶。[i]然而至今已超过40年,除了其子中村乔先生在二十多年后重新注释《大观茶论》时指出分茶法始见于陆羽《茶经》之外,[ii]没有将研究进一步深入下去。宣化辽墓中有五幅清晰、精美的饮茶壁画,本文拟从研究张世卿墓后室西壁和张世古墓后室西南壁上的两幅壁画出发,印证以文献史料,比照以出土文物,探讨分茶的烹点方法,在解明分茶这一古代生活技术的同时,也为现代末茶的复兴提供技术依据和历史经验。

二.分茶的沿革和基本程式

“分茶”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岸说“晋臣爱客,才有分茶”,[iii]在他看来分茶从晋代开始。晋代的史料如何呢?杜育在《?赋》里说“酌之以匏”,[iv]即使用瓢斟酌茶汤;在《神异记》中,丹丘子向虞洪祈讨茶时使用了“瓯牺之余”的说法,“牺,木杓也。”[v]在中国茶史上,匏、牺之类的杓子是分茶的专用工具,这意味着晋代确实存在分茶。汉魏画像砖所描绘的宴饮场面,在比较显目的位置上画一个甚至多个大型容器,容器里还放着一把杓子,分茶的斟酌方式就源于这种斟酒方法,就是在宣化辽墓壁画里也有同样的画面。杜育说“式取公刘”,[vi]不仅表明他以酒器为基准选择茶器,还是对晋代饮茶以饮酒为基本模式加以模仿的状况的真实写照,这是中国饮茶在形成的时期就具备了完整的形式与充实的内容的根本原因所在。

虽说都是分茶,各个时代还是有相当的差别,烹茶法与点茶法的使用就是唐宋分茶的主要区别之一。

《茶经》所介绍的分茶是烹茶法,一面加热,一面制作茶汤。“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左卤,右?)(*左卤,右监)而钟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策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凡酌置诸碗,令沫(*左饣,右孛)均。”[vii]即当水初沸时,先加盐调味;二沸时取出一瓢水,一边用筷子激烈搅拌开水中心,一边用则舀取适量末茶放入釜的中心。等到开水剧烈沸腾,再到入事先取出的那瓢水,阻止开水沸腾,养育茶汤的泡沫。最后把茶汤分盛小碗,尤其要注意泡沫的均匀,然后供饮。

《大观茶论》所介绍的分茶是点茶法,把已经烧开的水倒入盏盂里加工茶汤。赵佶根据加开水的次数,把整个点茶过程分成七个部分(七汤)。

头汤“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愈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第一次加入的水量要视茶末的数量而定,目的是把茶末调成胶糊状。水要环绕着茶注入,不能直接冲入茶末之上。使用茶筅搅拌时也有严格的技术要求,由此奠定点茶的基础。

“第二汤自茶而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拂既力,色泽渐开,珠玑磊落。”第二次注入开水要求来回成一直线,块注快停。

“第三汤多置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周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第三次注入开水时,运用茶筅要轻盈均匀,至此为止茶汤的颜色大半已成定局。

“四汤尚啬,筅欲转梢宽而勿速,其真精华采既已焕然,轻云渐生。”第四次注入开水的量要少,茶筅的搅拌频率也要低一些。

“五汤乃可稍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然后结霭凝雪,香气尽矣。”第五次注入开水时要视至此为止茶汤的状况而决定击拂方法。

“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然则以筅著居,缓绕拂动而已。”第六次注入开水时如果泡沫已经勃然而生,只要缓慢搅拌即可。

“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第七次注入开水主要看茶汤的厚薄程度,如果达到要求,点茶就完成了。

点完之后的茶汤分盛入小碗供饮,除了要求各碗的茶汤分舀均等,还要注意浮在茶汤表面的泡沫也要均匀,即“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viii]

三.分茶茶器

分茶不仅见于文献记载,还更加形象地反映在绘画作品里,张世卿葬于1116年,张世古葬于1117年,他们的墓里各有一幅点茶图,描绘的内容就是点茶法的分茶,下面就以这两幅壁画为中心,探讨茶器的形制以及作用。

1. 茶碗

两幅壁画里都绘有斗笠形的茶碗,[ix]至今为止出土了很多唐宋时代的斗笠形茶碗,最广为人知的是法门寺的玻璃茶碗。曹昭解释其合理性道:“古人吃茶汤具用(*上敝,下瓦),取其易干不留津。”[x]不仅这两幅点茶壁画上的茶碗,所有壁画上的碗全都是白色,所以因为绘画色彩的局限,这些瓷碗除了白瓷,青瓷等淡色瓷器的可能性完全存在,事实上也从辽墓出土了大量青白瓷碗。

早在晋代杜育就宣称“器泽陶简,出自东隅”,[xi]虽没有明言是以今浙江绍兴、上虞为中心的早期越窑,还是温州一带的瓯窑,但是当时浙江不仅是东方,甚至是全国的代表性陶瓷产地,尤以青瓷著称,因此杜育选择浙江的青瓷碗饮茶。到了唐代,继承杜育选择茶器基准的陆羽更加不遗余力地推崇越窑青瓷: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州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百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xii]

陆羽针对社会上推崇白磁茶碗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越窑青瓷优于邢窑白瓷。这至少可以说明青瓷、白瓷是唐人优先选择的茶碗。晋唐以来的这一选择基准也同样影响着宋代,余襄公“越瓯新试雪交加”说的是越窑茶瓯中的白泡沫,[xiii]坡“酡颜玉?捧纤纤”说的是用青白茶碗饮小龙团茶,[xiv]范仲淹“碧玉瓯中翠涛起”[xv]说的是斗茶的青瓷绿茶汤,梅尧臣“纹柘冰瓯作精具”[xvi]说的是以白瓷为茶器,林景熙“冰瓯雪碗建溪茶”[xvii]以冰雪形容白瓷茶碗并用于饮建茶。

以上这些史料说明各种茶、各种饮用法都广泛使用青白等淡色茶碗,但是仍给后人留下宋人对兔毫盏等黑色系统的茶碗情有独钟的深刻印象。宋初陶谷在《清异录》里就说:“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xviii]蔡襄在《茶录》里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杯微厚,火?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xix]欧阳修在《和梅公仪尝茶》诗里写道:“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萧洒有余清。”[xx]《茶具图赞》也选择了它。由此可见有宋一代多么推重黑盏,尤其是建安建阳窑烧制的兔毫盏。

宋代茶书所记载的对象都是建茶,所推重的茶碗也是建窑的兔毫盏,除了反映审美观之外,还有像蔡襄等所强调的建茶配建盏的意蕴。然而不仅蔡襄、赵佶之流,就是陆羽也没能为茶界制造出一个“标准”,再加上蔡襄也只是说在斗茶时不使用这些青白色的茶碗而已,所以茶碗的实际使用状况是尽管黑盏得到茶书作者的竭力推荐,各色茶碗仍然使用于包括建茶乃至斗茶在内的各种茶的饮用中,廖保秀所谓“斗试家皆只用黑釉茶盏”[xxi]言之过分。

2. 茶托

两幅壁画上的茶托分别是黑色和红色,当是漆器,《茶具图赞》所收录的茶托名为“漆雕秘阁”,强调使用的是漆雕工艺,实物见于大英博物馆。人们对于盏托的起源非常感兴趣,早在唐代就有相关记载:

建中(780-783年),蜀相崔宁之女以茶盅无衬,病其烫指,取?G子承之。既啜而盅倾,乃以腊环?G子之央,其盅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代。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致百状焉。〔原注:贞元(785-804年)初,青郓油缯为荷叶形以衬茶碗,别为一家之?G。今人多云托子始此,非也。蜀相即今升平崔家,讯则知矣。〕[xxii]

李匡?V为澄清茶托并非起源于贞元初的青郓地区而讲述了崔宁之女的故事,其实盏托由托盘演化而来,汉代已经普遍使用。在晋代,当饮茶习俗日趋普及时,盏托被吸收进了茶器,在湖南长沙沙子塘东晋墓里就出土了青瓷茶托。这条史料提供的更有价值的信息是,在唐代已经使用各种素材制造各种造型的茶托。宋代茶托的丰富多彩,更有文物作无言的证明。金属茶托如四川德阳孝泉镇窖藏出土的银质茶托,河南洛阳安乐出土的铜质茶托。各大名窑也烧制瓷器茶托,在江苏镇江发现了章岷墓(前文曾引用过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其中出土了景德镇湖田窑的影青茶盏和茶托。此外,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北宋定窑的牙白茶托,等等。周密在《齐东野语》里说:“凡居丧者,举茶不用?,虽曰俗礼,然莫晓其义。或谓昔人?必有朱,故有所嫌而然,要必有所据”。[xxiii]可见盏、托配套使用是饮茶的一般规范,至少在一段时期里,红色漆器茶托的使用非常普遍,而各色漆器茶托的考古发现同样是不一而足,如江苏宜兴和桥宋墓出土的褐漆茶托,在湖北武汉十里铺北宋墓出土的花瓣盘口漆茶托等。

3. 都蓝

其他点茶的绘画作品往往还画有许多茶器散放在桌上,而这两幅壁画的画面异常简洁,另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桌上分别有一个红色方箱和黑色圆盒,质地应该也是漆器。

在据称是元代钱舜举所作的《品茶图》里,右侧中间一人手里捧着与张世卿墓壁画大小、色泽、图案相仿的漆器圆盒,里面排放着各色器皿。由此类推壁画里的箱盒是茶器盒,所有的茶器都放在了这两个箱盒里。同样性质的茶器在《茶具图赞》里被戏称为“苇鸿胪”,顾名思义是用苇编制的。不过在一般场合多沿用陆羽所起名称——“都蓝”,梅尧臣在《尝茶和公仪》诗中写道:“都蓝携具向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xxiv]晏殊的《煮茶》诗也说:“稽山新茗绿如烟,静挈筠笼(一作都蓝)煮惠泉。”[xxv]都是说提着都蓝烹点茶。

都蓝的形制在《茶经》中有明确记载:

都蓝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篾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阔者经之,以单纤者缚之,递压双经作方眼,使玲珑。高一尺五寸,底阔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寸,阔二尺。[xxvi]

与壁画上的都蓝相比,《茶经》的都蓝要大得多。都蓝的尺寸因所容茶器数量、种类而异,所以难以一律。即便是陆羽也需要不同尺寸的都蓝,因为以上的都蓝是针对《茶经·四之器》所提到的茶器而设定的,而陆羽同时为外游饮茶准备了简式茶器组合,收纳这些茶器时就不能使用上述的大型都蓝了。不同饮茶方法造成茶器的差异,再加上审美情趣因人而异,从而造成了都蓝在形制上的区别。

4. 茶盂

在两幅壁画的桌子上还放着两个比较大型的白瓷茶盂,这是一个关系到茶的烹点方法的关键性茶器,而至今为止的研究都对它避而不谈,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于分茶没有基本的认识。在唐代,因为直接在釜里烹茶,所以《茶经》里没有这种茶器的记载。宋代用执壶煮水,在这种茶盂里点茶,所以说这是一种主要使用于宋代的茶器。

研究这种分茶时使用的茶盂的困难首先来自它似没有专用名称,与饮茶用的茶碗一样,也被称作盏,因为宋代也使用茶碗直接点茶,所以茶碗与茶盂不仅有同样的名称,甚至有重叠的功能,没有相当完整、具体的记载,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而饮茶史料恰好就往往是只言片语。《大观茶论》所记载的盏是点茶用的茶盂: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xxvii]

宋代也直接使用茶碗点茶,为什么说《大观茶论》在这里所说的盏是分茶时点茶用的器皿呢?除了书中记载了分茶方法以外,直接的根据是赵佶强调大小不同规格的茶盏的选择要视点茶的多少而定。如果仅仅点一人饮用的一碗茶,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这个茶盏直接用来点茶,并且与茶碗一样,也以建窑兔毫盏为首选。与茶碗不同的是造型,前面已经提到唐宋普遍使用斗笠形的茶碗,而这里的茶盏比较深,考虑到运用茶筅需要一定的空间,底部比较宽大,即便内收,也不会达到斗笠形茶碗的程度,这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茶碗。与宋代斗笠形的茶碗相比,日本茶碗不仅规格比较大,而且碗壁垂直高耸。茶筅是日本茶道唯一的搅拌茶汤的工具,所以促使这种与《大观茶论》要求一致的茶碗应运而生,由此可见促使这种宽底茶碗产生的原因是茶筅的应用。不过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从赵佶所说的茶盏选择原则推理,为一个人点一碗茶的话,就可以直接使用小型宽底碗,并且就使用这个点茶的茶盏直接饮用,分茶法自然而然地消逝了,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分茶与现在仍在日本使用的以单碗为单位的点茶形式的连接点。回过头来再看曹昭对于斗笠形茶碗易于喝干“不留渣”的评价。在原则上茶末是不溶于水的,仅仅是与水搅拌均匀而已,所以有沉淀物是很正常的现象。在日本茶道里,为了尽可能干净地喝完茶汤,允许出声啜饮,这是对点茶与饮茶的碗盏一体化所造成的后果的补救措施。

5. 鱼尾柄杓

在壁画上的茶盂里各放着一把鱼尾柄杓,与茶盂一样,也是分茶的标志性器具。因为没有把茶器与点茶法结合起来研究,以至至今无法理解《大观茶论》里的“杓”的功用,廖宝秀就说:

徽宗所指杓的作用与唐代煎茶法,以瓢自釜中舀茶入盏的用法相同,但点茶法由茶瓶直接注汤入盏,不需茶杓的。《大观茶论》茶器中列了茶瓶,但未提及煎茶的釜、鼎,却又列出茶杓,实不免矛盾,亦令人困惑不解。徽宗所称的茶杓与今日日本末茶道所使用柄杓,其容水量亦大致相符,柄杓大小亦约可容一碗汤量,然酌汤入杓,不取满量,仅取其四分至六分之间而已。由徽宗杓条的说明,似乎宋代的煎茶法仅在釜中煎汤而不煎茶,击拂仍与点茶相同,于盏内进行击拂(酌汤至盏击拂),由于宋书没有详述煎茶法的程序,这只有待专家学者更多的研究论述了。[xxviii]

廖宝秀对于宋代茶器进行了至今为止最具体的研究,并且也注意到联系烹点方法展开研究的必要性,可惜对于茶的烹点方法更多的是总结概括他人的研究成果,以至无法解读茶杓的功用。相比之下,沈冬梅的研究更令人扼腕,她在提出与廖宝秀相同的困惑之后进一步指出:

(《大观茶论·杓》)表明用杓取的是点试用的开水。水杓与汤瓶的功用不相协调,这在主要论述点茶法的《大观茶论》中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疑点。南宋刘松年《撵茶图》画面内容可供参考,画面中的桌子上放著一只水盆,水盆中有一只水杓,桌边站立一男子,右手持汤瓶,正往左手所持的茶碗中注汤(从方向上看象是在往水盆中注水,但这在事理上说不同),炉上又烧著一只水铫,说明水杓用来取冷水而非热水。[xxix]

沈冬梅的《宋代茶文化》是最系统的宋代茶文化研究专著,而且她已经注意到了刘松年《撵茶图》的分茶场面,可惜因为对于分茶方法的认识问题,而与茶盂、茶杓的解读失之交臂。

前面已经提到杜育在《?赋》中强调使用瓢,《神异记》则说使用木杓的牺斟酌茶汤。他们的选择以及审美情趣对于后代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陆羽在《茶经》中就说:“瓢,一曰牺杓,剖匏为之,或刊木为之。”[xxx]并引用了《?赋》和《神异记》的记载。这种情况甚至到了宋代还是一脉相承,南宋的《茶具图赞》收录了瓢,并戏称为“胡员外”。在《大观茶论》里则有“杓”的条目:“杓之大小当以可受一盏为量,过一盏则必归其余,不及则必取其不足。倾杓烦数,茶必冰矣。”[xxxi]即杓的大小一定要适中,否则就要反复斟酌,导致茶汤变凉,影响味感。

6. 瓶

张世卿墓壁画里有两把黄色执壶,张世古墓壁画里有一把白色瓜棱执壶,都是陶瓷的,文物考古界所说的执壶在茶界被称为瓶或汤瓶、茶瓶、茗瓶。

陆羽使用釜来煮水烹茶,而略晚一些的苏(*广字头下,?)在《汤品》里评比各种茶瓶:“贵欠金银,贱恶铜铁,则瓷瓶有足取焉,幽士逸夫,品色尤宜,岂不为瓶中之压一乎。然勿与夸珍炫豪臭公子道。”与贵重的金银,低廉的铜铁相比,竭力倡导使用瓷瓶,其审美意识又与杜育、陆羽不谋而合。同时他也反对使用不施釉的陶器,因为这样的茶瓶会严重影响茶汤的质量:“无油之瓦,渗水而有土气,虽御(*左钅,右夸)宸缄,且将败德销声。谚曰:茶瓶用瓦,如乘折脚骏登高。好事者幸志之”[xxxii]从西安王明哲墓出土的青釉茶瓶就是这一时代的文物。贯休在《桐江闲居作》中写道:“深炉烧铁瓶”[xxxiii],反映了各种质地的茶瓶的使用状况。

到了宋代,赵佶在《大观茶论》里对于瓶作了比较具体的记述:

瓶宜金银,大小之制,惟所裁给。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xxxiv]

蔡襄、赵佶都强调使用黄金汤瓶,反映了不同于杜育、陆羽乃至苏(*广字头下,?)的审美情调。在出土文物中尚未发现黄金汤瓶,不过在四川德阳县孝泉镇出土了银质执壶,而在景德镇近郊出土的影青瓜棱执壶不仅与《茶具图赞》,就是与壁画中的白色瓜棱执壶的形制也基本相同。黄金汤瓶价格昂贵,它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普遍使用其他质地的汤瓶,就像蔡襄所说的:“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xxxv]出土文物就是这种使用状况的真实写照。

各种质地的汤瓶的使用也同样反映在诗文里,杨亿《陆羽井》说;“金瓶垂素绠”,[xxxvi]苏轼《试院煎茶》说:“银瓶泻汤夸第二”,[xxxvii]惠洪《无学点茶乞诗》说:“银瓶瑟瑟过风雨”[xxxviii]苏辙《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说:“无锡铜瓶手自持”,[xxxix]苏轼《题方子明道人东窗》说:“客到催茶磨,泉声响石瓶”,[xl]朱熹则在《按唐仲友第四状》里提到铁质汤瓶。[xli]

7. 火盆

陆羽在他特制的火炉上,不仅刻上了八卦,而且在刻写纪年时专门强调“圣唐灭胡明年”[xlii],即平定安史之乱的次年,反映了他的思想观念。壁画上所描绘的火炉是五足盆状,似为铁质。在张世古墓里出土了陶质的冥器火盆。火盆是一种使用频繁的炉子,其它辽墓出土了相当数量的类似火盆。

8. 渣斗

两幅壁画上分别绘有黄色和白色渣斗,当是瓷器。渣斗作为日常生活用品被广泛使用,流传至今的文物数量也很大,在同一墓群的张文藻墓里就出土了黄瓷渣斗。辽代茶器中的渣斗是盛放渣滓的器皿,其功用相当于唐代茶器中的“滓方”:“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处五升。”[xliii]

9. 棒状器

梅尧臣《以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银瓶煎汤银梗打,粟粒铺面人惊嗟。”[xliv]说的是使用银质汤瓶煎汤,使用银质的梗棒击搅,使得茶汤的表面漂浮其如同小米粒儿般的泡沫。北宋前期的史料表明当时使用着匙箸等工具击搅茶汤。蔡襄在《茶录》中就介绍了茶匙:“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xlv]在宋代建茶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丁谓则在《煎茶》诗中写道:“罗细烹还好,铛新味更全。花随僧箸破,云逐客瓯圆。”[xlvi]即与陆羽一样,使用竹策——筷子搅拌茶汤。“竹策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xlvii]而到了北宋末期,茶筅异军突起,不仅《大观茶论》作了详细记载,还开始频繁出现在诗文里,南宋的《茶具图赞》甚至把它作为典型的搅拌工具加以收录,名之曰“竹副帅”。

然而从张世卿墓壁画中只能看出手持细小棍状器具,从梅尧臣的诗来看,筷子类的工具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他在《得雷大简自制蒙顶茶》诗中再次使用了“细梗”和“鞭”两词:“初分翰林公,岂数博士冷。醉来不知惜,悔许已向醒。重思朋友义,果决在勇猛。倏然乃以赠,蜡囊收细梗。吁嗟茗与鞭,二物诚不幸。我贫事事无,得之似赘瘿。”[xlviii]明代以后,叶茶成为中国茶的主流,而分茶所使用的末茶退出了历史舞台,以致明清时代的人无法理解其烹点方法,朱昆田就在《碧川以?舨杓?葑弑矢承弧分邪选耙?!弊魑?靶Φ亩韵笾?唬骸耙蛐μ扑稳耍?追坠笸疟?Q行胍惺?剩?蚧蚪逡?!!?xlix]

四.小结——兼论茶器的文化内涵

分茶是末茶的烹点方法之一,就壁画所描绘的茶器而言,其点茶的基本程式是:在火盆上煮开水,从都蓝里取出茶器,开始点茶。在茶盂里放入适量的茶末后,一手持装有开水的汤瓶,一手持搅拌茶汤的银梗,一面逐渐注入开水,一面搅拌茶汤,待茶汤浓度适中,并搅拌出泡沫后,用瓢或木杓把茶汤分别斟酌进斗笠形的茶碗里,放在漆器茶托上,以供饮用。同时还要准备渣斗,以盛装剩余的渣滓。

中国从来就有“美食不如美器”的传统,这一点在茶器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茶器不时用坐相互馈赠的礼物,黄庭坚就曾接受过茶瓶,并为此作诗谢答:“短喙可候煎,枵腹不停尘。蟹眼时探穴,龙文巳碎身。茗?涤泻魏茫?笃勘怀枵洹J?涣氯绱耍?侦鸪と招隆!?l]器具的意义不仅在物质层面上,还具有更深一层的象征意义。郑玄解释使用匏来酌酒的含义是“俭且质也”,即瓢的使用象征着节俭、质朴,因为“匏是自然之物”(孔颖达疏)。[li]孔颖达在解释《礼记》中使用陶匏为祭器时说:“‘器用陶匏尚礼然也’者,谓共牢之时,俎以外其器但用陶匏而已,此乃贵尚古之礼自然也。陶是无饰之物,匏非人功所为,皆是天质而自然也。”[lii]班固也把“器用陶匏”作为“昭节俭,示太素”的手段。[liii]无论是晋代的杜育,还是唐代的陆羽,都选择使用了陶瓷器皿和瓢。桓温、陆纳等也以茶示“俭素”,标榜自己的生活态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素,每宴惟下七奠(*左木,右半)茶果而已。”[liv]由此看来,在晋代,无论是分茶的基本程式,还是俭素的文化精神都已经形成。

在中国,因为末茶文化的失传,所以在既不明了烹点茶的具体方法,也没有明确的茶器传世的情况下,对于文献记载的茶器的研究非常肤浅。以往的考古文物性质的茶器研究,除非异常特殊的造型或伴随着文字出土,否则难以确认究竟是否是茶器。壁画等图像资料里所描绘的茶器具体明确,从一个侧面提供了确认茶器的线索,为进而解明茶器的使用方法提供了切实的证据,刺激了茶器研究。但是因为割裂了与茶的烹点方法的协同研究,仍然限制了茶器研究的深度。本文与其说是要彻底解明分茶的烹点方法以及所使用的茶器,还不如说是想向方法论单调、问题意识贫瘠的茶文化研究现状中,抛入一块引玉的砖瓦。

--------------------------------------------------------------------------------

[i] (日)青木正儿:《中华茶书》,《青木正儿全集》第8卷,春秋社,1984年,199页。

[ii] (日)布目潮恭、中村乔编译《中国的茶书》,平凡社,1985年,218页。

[iii] (唐)韩岸:《为田神玉谢茶表》,(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44,中华书局,1983年。

[iv] (晋)杜育:《?赋》,(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82《草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v] (唐)陆羽:《茶经》卷中《四之器》,百川学海本。

[vi] 《?赋》,《艺文类聚》卷82《草部下》。

[vii] 《茶经》卷下《五之煮》。

[viii] (宋)赵佶《大观茶论·点》,说郛本。

[ix] 茶碗是唯一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的茶器,请参考(日)水上和则《宋代茶碗考——关于辽墓出土的斗笠形青瓷碗》,高桥忠彦编《东洋的茶》,淡交社,2000年,141-180页。

[x] (明)曹昭:《格古要论》卷下《古无器皿》,四库全书。

[xi] 《?赋》,《艺文类聚》卷82《草部下》。

[xii] 《茶经》卷中《四之器》。

[xiii] (元)方回:《瀛奎律髓》卷18《茶类·和伯恭自造新茶》,黄山书社,1994年。

[xiv] (宋)苏轼:《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6《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唾碧衫”,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四部丛刊初编。

[xv]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2《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四部丛刊初编。

[xvi] (宋):梅尧臣:《宛陵先生集》卷36《晏成绩太祝颐双井茶五品,茶具四枚,近诗六十篇,因以为谢》,《四部丛刊》初编。

[xvii] (宋)林景熙:《林霁山集》卷3《书陆放翁诗卷后》,四库全书。

[xviii] (宋)陶谷:《清异录》卷4《茗?》,百部丛书集成。

[xix] (宋)蔡襄《茶录》下篇《论茶器·茶盏》,(明)喻政《茶书》万历壬子序刊本。

[xx] (宋)欧阳修:《居士集》卷12,《欧阳文忠公文集》10,四部丛刊初编。

[xxi] 廖宝秀:《宋代吃茶法与茶器之研究》,国立故宫博物院,1996年,74页。

[xxii] (唐)李匡?V《资暇集》卷下《茶托子》,百部丛书集成。“建中”原作“建始中”。唐代无建始年号,据《旧、新唐书》《崔宁传》改。

[xxiii]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19《有丧不举茶?》,中华书局,1983年。

[xxiv] 《宛陵先生集》卷51。

[xxv] (宋)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卷110,四库全书。

[xxvi] 《茶经》卷中《四之器》。

[xxvii] 《大观茶论·盏》。

[xxviii] 《宋代吃茶法与茶器之研究》89页。

[xxix] 沈冬梅:《宋代茶文化》,学海出版社,1999年,84-85页。

[xxx] 《茶经》卷中《四之器》。

[xxxi] 《大观茶论·杓》。

[xxxii] (唐)苏(*广字头下,?):《汤品》,(明)喻政《茶书》万历壬子序刊本。

[xxxiii] (唐)贯休:《禅月集》卷10,四部丛刊初编。

[xxxiv] 《大观茶论·瓶》。

[xxxv] 《茶录》下篇《论茶器·茶瓶》。

[xxxvi] (宋)杨亿:《武夷新集》卷4,四库全书

[xxxvii] 《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11。

[xxxviii] (宋)惠洪:《石门文字禅》卷8,四部丛刊初编。

[xxxix] (宋)苏辙:《栾城集》卷6,四库全书。

[xl] (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12,四部丛刊初编。

[xli] (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9《奏状》,四部丛刊初编。

[xlii] 《茶经》卷中《四之器》。

[xliii] 《茶经》卷中《四之器》。

[xliv] 《宛陵先生集》卷56。

[xlv] 《茶录》下篇《论茶器·茶匙》。

[xlvi] 《瀛奎律髓》卷18《茶类》。

[xlvii] 《茶经》卷中《四之器》。

[xlviii] 《宛陵先生集卷》第55。

[xlix] (清)朱昆田:《笛?O小?》卷10,四部丛刊初编。

[l] (宋)黄庭坚:《山谷外集诗注》卷8《谢曹子方惠二物二首·煎茶瓶》,四部丛刊初编。

[li] 《毛诗正义》卷17《大雅·公刘》。

[lii] 《礼记注疏》卷26《郊特牲》。

第7篇: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考;论述类文本;处理信息能力;设错规律;解题效率

高考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有助于培育和提高高中生理性思维能力。有助于高中生深化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认识,有助于高中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对能力进行考查的所有题目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而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陷阱选项,排除错误项。因此,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是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

笔者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认为这类文章阅读题目设置“陷阱”的规律主要有五类,以下以考题为例对这几类设错规律进行分析:

一、以偏概全

【对应文段】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手段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试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2004年湖南卷)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做这一类型题要注意重要词语前面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

二、张冠李戴

【对应文段】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杭衡。“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然而,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试题】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2004年青海卷)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有时题干要求从“此”对象入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对象入手分析;有时题干要求从事物“此”方面入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方面入手分析。

三、无中生有

【对应文段】根据世界报业协会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

【试题】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

A.不久前《参考消息》等3份中国报纸以其发行量巨大、国际影响深远而在全球日报发行量统计中名列前茅。(2004上海卷)

这类设错题是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有效信息句中推断出来。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者却在设计的选项中故意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

四、因果混乱

【对应文段】在我国,茶叶可依据制作过程中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的不同,分为红茶、绿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保持鲜叶的原色,富含维生素,称作不发酵茶。如,产于黄山市的“屯绿”、苏州的“碧螺春”。

【试题】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茶被称为绿色保健饮料,而绿茶在制作过程中又保留了鲜叶的原色,因而绿茶是茶叶中的精品。(2004年广东卷)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设置干扰,一是将因果关系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五、夸大事实

【对应文段】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

【试题】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2004年湖北卷)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

第8篇: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探讨了道家与茶的关系是“茶艺”;儒家与茶的关系是“茶礼”,佛教与茶的关系是“茶道”。揭示了道、懦、佛对茶文化共同的特点是:追求质朴、自然、清静、无私、平和。我国是茶叶的故乡,发现利用茶叶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几千年来,随着宗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茶与各宗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与宗教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在中国乃至世界,宗教文化对茶叶的传播与发展以及茶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茶文化 宗教文化 初探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基础。可以说,没有这一基础,茶无以形成文化。宗教最基本的是儒道佛三教。

从历史的角度看,道教与茶文化的渊源关系虽是人们谈论最少的,但实质上是最为久远而深刻的。道家的自然观,一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及观念的源头。所谓“自然”,在道家指的是自己而然,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茶的天然性质,决定了人们从发现它,到利用它、享受它,都必然要以上述观念灌注其全部历程。老庄的信徒们又欲从自然之道中求得长生不死的“仙道”,茶文化正是在这一点上,与道教发生了原始的结合。

“自然”的理念导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这就确立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本性。道教的“隐逸”,即是在老庄虚静恬淡、随顺自然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它与茶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隐逸推动了茶事的发展,二者相得益彰。

如果说道教体现在源头,儒家体现在核心,则佛教禅宗则体现在茶文化的兴盛与发展上。中国的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了真正的“禅风禅骨”,其次,禅佛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贡献巨大。所以,没有禅宗,很难说中国能够出现真正意义的“茶文化”。

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亦充分说明了茶人对儒家和谐或中和哲学的深切把握。无论是宋徽宗的“致清导和”,还是陆羽的谐调五行的“中”道之和,还是斐汶的“其功致和”,还是刘贞亮的“以茶可行道”之和,都无疑是以儒家的“中和”与和谐精神作为中国的“茶道”精神。懂得了这点,就有了打开中国茶道秘密的钥匙。

“敬”是儒家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客来敬茶,就是儒家思想主诚、主敬的一种体现。刘贞亮“十德”中所讲的“以茶表敬意”,“以茶利礼仁”,都有一个敬字的内涵。

茶在禅门中的发展,由特殊功能到以茶敬客乃至形成一整套庄重严肃的茶礼仪式,最后成为禅事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深层的原因当然在于观念的一致性,即茶之性质与禅悟本身融为一体。正因为茶与禅能融为一体,所以茶助禅,禅助茶,“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有如此巨大功能,决非仅由其药用性质的特殊方面所决定,正如道教最早在观念上把茶吸纳进其“自然之道”的理论系统中一样,禅门亦将茶的自然性质,作为其追求真心(本心)说的一个自然媒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事实中,这都是一个绝佳的无与伦比的自然媒介。它的无可替代性,正是禅宗能将其真正作为一种文化而大大兴盛起来的根本原因所在。

茶与禅的碰撞点,最早发生于药用功能中,但不同的是,它一开始便与禅门最基本的工夫――禅定结合在一块。而禅定正是其他宗派也注重的,所以就连最富神秘色彩的佛教密宗在其重要场合也无法离开茶。

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大师禅宗集・证道歌》)“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传灯录》卷六)这里,最关键的是一个“悟”字,如一味追求俗世行为,就会“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就正如求佛保佑的人,也是以一定的功利为目的,从而经常会成为悟的束缚。禅宗强调直悟门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

禅宗是中国士大夫的佛教,浸染中国思想文化最深,它比以前各种佛学流派更多地从老庄思想及魏晋玄学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及“言不尽意”,“得意忘像”中吸取了精华,形成了以直觉观照、沉思默想为特征的参禅方式,以活参、顿悟为特征的领悟方式;以自然、凝炼、含蓄为特征的表达方式改变了过去佛教灌输与说教的习惯,突出了自悟的直觉观照方式。茶禅一味的智慧境界向我们昭示了:当禅宗将日常生活中一种最常见的东西――茶,与一种宗教最为内在的精神――了悟(或顿悟)结合起来时,实质上就已经创立和开辟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道路。而“茶禅一味”本身所展示的高超智慧境界也就成为了文化人与文化创造的新天地,就连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皎然、韦应物、黄庭坚等中国第一流的诗人都相继进入了这一领域。为什么钱穆先生称禅宗进行了一次革命,而且相当于路德的宗教革命呢,我想,这正是由于禅宗的创造性智慧所致吧,而茶在此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这更是不言而喻的,要不然怎么有茶禅一味的命题出现呢。没有智慧就没有突破,没有茶也就没有茶禅一味。因而,茶禅一味所包蕴的新智慧境界,也就成了它的根本性的文化意义之所在。

佛教对各类“行茶仪式”的美学升华,一方面是由于茶事活动的普遍展开,场所日益增多,交流传播日益广泛,因而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又因出现了一些精益求精又热心茶道的禅僧。此外,茶器的日益精良,也必然地推动着这一美学化的进程。

佛教禅宗茶文化所开出的美的境界,给整个中国茶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精神,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只要从中国文学作品诗词文赋等无可计数地涉及了茶文化这点,便可证其意义与价值之大。乾隆皇帝一人的茶诗以及涉及到茶内容的诗,几近千首之多,大多著名文人,无不与茶结缘。这不正好说明了茶文化本身即内涵那种禅意的美不可言的境界吗?当佛教禅宗对茶的价值肯定成为各阶层人土所共同崇尚的风尚,一种真正的茶文化就随之而兴起了。

参考文献

[1] 王建.“静:茶文化的精神”.《农业考古》.1993年第四期

[2] 尹明等编.《中国哲学史讲话》.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127页

[3] 谷昆.“茶与祭祀”.《中国茶叶》,2000年第五期,34页

第9篇:中日茶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关键词:印度;茶文化;殖民

中图分类号:TS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073-02

对于印度来说,物质文化是因英国的殖民统治而产生,第一次茶叶的栽培与种植都与英国人有关;制度文化在其本土上发展,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社会行为规范,印度和英国类似的都有Teatime、下午茶等;行为文化是在茶叶的生产和消费的工程中以艺术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例如茶艺、茶礼、茶技等;还有就是心态文化,人们在饮用、品味、欣赏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都受到了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影响。

一、印度茶文化

据史料记载,印度第一次种植茶树是在18世纪,正值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少量的茶籽通过英国人由中国传入加尔各答的皇室植物园中。印度的地理环境相较于英国来说更利于茶叶的种植与生长,无论东西,不管南北,只要是在印度的土地上,都能发现产茶区。181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被取消了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后,将枪口对准了印度本土,公司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委员会,由Charles Bruce负责培养茶树幼苗。其实Charles与他的哥哥Robert早先就在阿萨姆地区发现了茶树和茶苗,可是后来他们仍然对本土的资源没有太大的信心,坚持从中国引进茶叶、茶籽、茶苗。他们还从中国引进数名技工来学习中国传统的种植茶树技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种植方式日渐成熟,大吉岭茶、阿萨姆茶、红茶等印度名茶便开始风靡兴起。

1930年,英国人W.Mckercher 发明了C.T.C Crushing Tearing Curling。@些伟大的发明既彰显着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影响力,又把印度的茶叶生产提升到了一层机械化的境界。殖民地产茶,本土地上喝茶,这样一个商业链接就很自然地生成了,殖民压迫又多了一种新的途径。印度茶文化的产生时时刻刻都伴随着英国人的身影,若说英国对印度茶文化有着深入骨髓的影响力,应也无人否认。

二、英国与印度传统饮茶方式的对比

在英国,人们饮茶有许许多多的讲究。晨间睁眼的那一刻,就是早茶时间,也称“开眼茶”或是“床头茶”。将阿萨姆茶、肯尼亚茶还有锡兰红茶以3∶3∶4的比例泡制香浓的茶汁,再混与新鲜的牛奶中和作用,升华舌尖的口感,打开新一天的味蕾。接着,英国人在当地时间十一点时,还会进行Eleven's上午茶,也叫作“公休茶”,品茶的时间在二十分钟左右。最具有魅力的便是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一间装修精良的屋子,一曲高雅古典的乐章,一桌高档精致的茶具,一壶身价高昂的红茶,一架三层的纯英式的点心盘,在如此高调奢华的环境中品尝生活的艺术感,这就是英伦风范的一面,恬静而高雅。英国茶文化的灵魂,大部分就在于下午茶了,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更是一种重视生命格调的体现。有学者将英式下午茶分为High tea 和Low tea两种,贵族们通常吃的是Low tea,而下层人民或是仆人,女佣吃的则是High tea,这里的high和low指的是桌椅的高度。贵族们可以慵懒地坐在低矮舒适的沙发上喝下午茶,点心和茶具就放在高度较低的茶几上。低等一些的人们常常在傍晚时分把晚饭和茶混在一起享受,所以high tea更贴民的生活,多一分朴素。概括来说,英国的传统饮茶方式区别于时间、地点、阶级等客观条件,所以才让英国人变得更加“讲究”。

对比而言,印度的传统饮茶方式又是别一番风景。印度的茶饮中,经常会发现伴姜、小豆蔻等调料,来增添风味,当然加入牛奶来中和茶中的苦涩是必不可少的。当地人有时会把茶叶斟放在盘子里啜饮,有时直接用舌尖去舔饮,他们认为用这种方式才能品尝出茶真正的内涵味道,所以喝茶在印度有另一种叫法,就是“舔茶”。还有一点特别的地方是,印度人不用左手来递送茶具,因为他们的左手是用来洗澡和出恭的常用手。以饮用的方式“舔”来命名,既有地方特色,又易吸引眼球;避免用左手递送茶具等特殊的习惯,我们可以见微知著,茶在印度人的心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印度还有著名的“拉茶”,顾名思义,拉茶就是用两个器皿把茶液来回倾倒,两手拉动的距离需要很大,上下的垂直距离需要很高,只有这样才能把茶与奶混合充分,将茶的清香和奶的醇浓完美交织在一起,最后形成一层空气泡沫浮在奶茶的表面,达成色香味俱全的效果。印度拉茶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香料印度茶”,其中的香料指的是Masala玛萨拉调料,在印度语中是辣的意思。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中少不了各式各样的香料,而大多数香料的味感都有些辛辣,相较而论,玛萨拉茶的口感比较温和,适合冬日饮用,有温暖身体的功效。据说印度的当地人早晨起床之后,脸可以不洗、口可以不漱,但奶茶却是一定要喝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工作单位还是自己家里,鳞次栉比的煮茶摊贩、售茶店铺和奔波于四处送茶的“小弟”成为了印度当地独特的生活情景。其实,印度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暑热潮湿的生活气候,炎炎夏日,湿气长期粘滞、滞留于人体内部,难免会产生头部沉重、发胀和气血运行不畅等生理问题。所幸,当地拥有丰富的香料资源,玛萨拉茶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经常饮用富含综合香料的玛莎拉茶,可以起到提神醒脑、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等保健作用。

关于待客,印度有“客来敬茶”的传统习惯,一般家里有客人来访时,主人会邀请客人席地而坐。关于坐姿,男士需要将双腿盘起而坐,女士则需并拢双膝再屈膝而坐。习惯来讲,主人敬的第一杯茶是不能立即去接应的,要在礼貌的感谢和推辞后再接第二杯敬来的茶。除了一杯美味的茶外,主人还会提供新鲜的水果和小巧的甜品等茶点,供客人来享用。

在英国与印度传统饮茶方式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虽然两种茶行为文化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印度的方式更加平民化,他们没有英伦风范的高贵典雅,也没有那种精致细腻,但他们的创造性和多样性带给了印度茶文化一种无与伦比的生命活力,这种特点是当初将茶植入印度土地灵魂的英国人所始料未及的。

三、英国对印度茶文化深层的影响

在印度,阿禾姆达巴城有一个名为“幸运茶室”的地方,与其他的茶室截然不同的是,人们在这里饮茶,与棺材相伴。有的人初次见此景会心生恐惧,但第二次像着魔般的想再次前往,如同被一股不知名的力量深深吸引着。手捧一杯清茶,旁边却是一副副棺材,棺材里安详地躺着的是与世长辞的人们。感受死亡,除了会为逝者默哀,也会让我们觉得幸运,因为只有对比才能知道生命的可贵。

也许,就是那一段似人非人的岁月让印度人的生命哲学发生了一些转变。有时,我们无法预知死亡,更不能控制死神的到来与否,但我们能够牵制住今天的脚步,因为我们正好活在当下。我们现在可以选择是喝绿茶还是红茶,可以选择是吃料理还是点心,但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后呢?“幸运茶室”里的棺材,可以让人在对死亡的想象中获得一种极致的生命体验,一种被救赎的宗教般的感恩情怀。感恩生命,感恩当下,感恩活着!

从历史到今天,英国茶文化成为一门联系起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的艺术。英国茶文化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柔和又保持了这种矛盾性,也带来与此相适应的同样矛盾的民族消费心理,一直作用着英国社会,同时又在冥冥之中牵引着印度茶业的下一个步伐。

四、结语

从英国创生的印度茶文化,到英国与印度传统饮茶方式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英印两国茶文化中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但又有天壤之别,二者相生不息却各有前路。茶,从物质角度来说,只是一种饮品。但从精神角度来谈,就涉及到了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探究的内容太多太多。在此,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加之搜集资料的有限性,使得笔者不敢妄将自己的观点作为结论,只是通过本文提出一些思考。印度茶文化是一个相当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并非本文只言片语就能分析殆尽,笔者只想借此文的写作引起人们对于英国茶文化与印度茶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影响的研究兴趣。同时,笔者也有感于目前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日渐消弭。众所周知,中国茶叶的历史悠久,但当下关于茶文化的传播确实令人唏嘘,希望通过对此文的剖析,帮助我们找到保存和发扬本土茶文化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贾雯.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年硕士论文,2008.

[2]张玉璧.印度独到的饮茶习惯[J].茶博览,2010,(10).

The Influence of British Tea Culture in India

CHEN De-sheng,LI Zhu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2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