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感冒药调查报告范文

感冒药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感冒药调查报告

第1篇:感冒药调查报告范文

感冒是“不治”之症?

一位外国医生曾说,治疗感冒,中国可能是全世界花冤枉钱最多的国家。此言虽然尖刻,却一针见血。中国人对于感冒的重视程度,让许多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很是不解。卢克是加拿大人,在中国某媒体工作已经9年。“以前在家得了感冒,从来没想过要上医院,如果实在难受,比如说咳嗽睡不着觉,就会给家庭医生打个电话,他会让我喝点止咳药。”卢克说,来到中国后,他一感冒,同事们就会劝他赶快去医院治病。“我挺不理解的,以前从来没有治过感冒,就是休息休息,一周就好了。”

而在英国,说到“感冒不是病”这句话,当地人十有八九都会点头。无论是在药店还是医院,尽管只是些治愈伤风感冒的药物,英国的医生通常也只给开出三四天的药量,而这最多只会花费3到5英镑,相当于30元到50元人民币。周先生在法国、意大利等国工作多年,他告诉记者:“几乎没有人专门去医院治感冒,因为预约至少要一个月,排上的时候病早好了。一般都会多喝水,有人会尝试一些古方,比如喝鸡汤、喝草药茶、吃苹果。”

其实,感冒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不治”之症之一。在医学上,根据引起感冒的病原体不同,可将感冒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占90%以上,如果没有细菌感染的话,感冒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因为人体可以产生免疫力。所以,专家把感冒称为自限性疾病,即疾病在发展到一定程度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吃药打针,只能缓解部分症状,对于缩短病程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如果一个人一年内偶发一两次普通感冒,就像是免疫系统进行的“军事演习”,并非什么坏事。

多数人看病花了冤枉钱

感冒这种最普通的病,百姓似乎“越来越看不起了”。记者随机调查了10位市民。结果显示,如果自己买药,大家通常会购买一种西药成分感冒药,一种中成药感冒药,外加止咳糖浆、喉片等缓解症状的辅助药物,花费在50元~150元不等;如果去医院治疗会更贵,除了验血外,有些咳嗽的患者会被要求拍胸片和输液。王先生上个月刚得过感冒,医生给他开了3天的输液单。“按理说不是多大的病,可谁都不敢不听医生的。最后一算,检查、口服药、输液加起来,花了将近1100块钱,以后没事可不敢随便‘病’了。”

某福建媒体曾对此做过暗访,记者到四家医院就诊,自述有“咳嗽、喉咙痛”等症状,最后均被诊断为感冒。有医院给开了口服药,有的医生要求输液,有些既验血又输液,花费在30~230元不等。

“感冒经济” 横空出世

可如今打开电视,随意翻看几个频道,品牌不一的感冒药广告让人眼花缭乱。

不久前,北京三家媒体曾发起一项调查显示,21613名被调查者中,九成人每年会患1~5次感冒,53%的人每次感冒要花费100元~200元,近七成人表示“治感冒很贵,希望便宜点”。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若以每人每年患感冒两次计,每次治疗花费100元,每年产生的消费竟高达近3000亿元。

“感冒经济”的说法,在这个冬天横空出世。

据统计,2008年,我国感冒药的零售市场销售额达92亿元。有关人士分析,75%的人一年之内至少会患一次感冒,如果我国每年有10亿人次患感冒,人均购买15~20元的药品,感冒药的市场容量至少有150亿~200亿元。因此,我国有1000多家药厂在生产大同小异的感冒药,而外资药企更是强势进攻,占据了中国感冒药市场60%以上的份额。以上还仅是来源于药品零售市场的统计。

“感冒经济”被推高,原因何在?

有人甚至形容,在中国治感冒,就像“导弹打蚊子”。为何这种最常见的小病,却被搞得如此大张旗鼓呢?

国人太把感冒当回事。记者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得了感冒应该“上医院”、“吃感冒药”甚至“吃抗生素”。著名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专家孙忠实说:“这三种观点都有误区。吃抗生素是绝对错误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起效;很多人习惯吃多种感冒药,西药、中成药等,这样容易剂量叠加,造成用药过量;普通感冒更没必要上医院。感冒最好的药是休息,去医院挂号、排队不仅耗费体力,也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

中国医院协会门(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吉善教授说,在国外,医生让患者多喝水、多休息,患者会为不用吃药感到庆幸。但在国内正好相反,大家普遍觉得,“既然去了医院,就得看出点啥。”不做检查、不给开药,不就等于没看吗?医生为了迎合患者的这种心理,哪怕明知没必要,还是会开各种各样的药。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白剑锋认为,“感冒经济”的繁荣,折射出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弊端。首先,以药养医制度是“第一推手”。由于开药越多、收入越高,很多医生在利益的驱动下,故意制造需求、诱导消费,而不惜以患者的耐药性、免疫损害为代价。例如,在很多医院,感冒病人即便没有任何证据说明是细菌感染,都被挂上了吊瓶,用上了抗生素,医生的理由是“预防细菌感染”。这在外国医生看来是明显的过度治疗、无效治疗,在中国却被认为是常规治疗、合理治疗。其次,制药企业是“第二推手”。在大众媒体上,感冒药广告铺天盖地,绝大多数属于误导性宣传。制药企业的营销策略是,只有把更多的健康人群拉到疾病人群行列,不断制造“病人”,使其成为感冒药的消费者,才能牟取更大的商业利益。

白剑锋认为 ,感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医生和药商结成利益同盟,共同制造了“感冒经济”的泡沫,既浪费了医疗资源,又危害着国民健康。因此,从本质上看,“感冒经济”是畸形医疗体制催生的“肿瘤”,必须坚决切除。如果任其“繁荣”,不仅造成大量的无效医疗,而且会加剧看病贵。因此,只有在制度上严格约束过度医疗行为,倡导适宜的治疗观念,才能解决好13亿人的健康问题。否则,国家投入再多的医疗费用,都会被白白吞噬掉,老百姓很难真正受益。

感冒了,究竟该咋办?

当记者问及各位专家“自己得了感冒怎么办”时,他们一致表示,最好的药就是“多喝水、多休息”,还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和合适的湿度”,“没必要特意吃感冒药”。

孙忠实建议,感冒初期可以喝3天的板蓝根或感冒冲剂,这样有益于缩短病程。对于感冒药的使用,孙忠实建议,国内销售的感冒药多是复方制剂,里面会有解热镇痛、防鼻充血等各种成分,所以服用一种就足够了。

第2篇:感冒药调查报告范文

维C银翘片是一种常用感冒药,相信很多人都吃过,或者依然在吃。然而,维C银翘片一再出事,无疑让人有些疑惑――维C银翘片到底怎么了?如遇感冒等病症,其还能不能吃?

在香港此次曝光维C银翘片含有未标示成分“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之前,维C银翘片曾因引起不良反应问题被媒体广泛报道。对此,国家卫生部门也做过一些调查和通报。比如6月19日,“国家食药监局关于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32期就对维C银翘片的不良反应问题进行了相关说明,并称通报“旨在提醒广大医务人员及公众在选择用药时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用药风险,对本品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等。

这一最新通报结果无疑告诉我们:一是维C银翘片确实有不良反应,而且因人而异;二是不良反应属于药物正常反应现象,维C银翘片本身并没有安全性问题。然而,国家食药监局的通报却没有对维C银翘片的成分进行相关通报,也没有其是否含有禁用成分“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的相关信息。

那么我们追问的是:香港卫生署呼吁市民不应购买或服用一种标示为“维C银翘片”的口服产品,到底是香港的药物含量标准与内地有别,还是其它原因?“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可引致严重副作用已经被香港禁售,内地是否禁止?香港所针对的维C银翘片只是某一企业某一种产品,其能否说明所有维C银翘片均含有“非那西丁”和“氨基比林”等禁用成分?如果含有,是否为企业故意非法添加?

第3篇:感冒药调查报告范文

多数人看感冒花了冤枉钱

感冒这种最普通的病,百姓似乎“越来越看不起了”。《生命时报》记者随机调查了10位北京市民。结果显示,如果自己买药,大家通常会购买一种西药成分感冒药,一种中成药感冒药,外加止咳糖浆、喉片等缓解症状的辅助药物,花费在50~150元不等;如果去医院治疗会更贵,除了验血外,有些咳嗽的患者会被要求拍胸片和输液。王先生上个月刚得过感冒,医生给他开了3天的输液单。“按理说不是多大的病,可谁都不敢不听医生的。最后一算,检查、口服药、输液加起来,花了将近1100块钱,以后没事可不敢随便‘病’了。”

据统计,2008年,我国感冒药的零售市场销售额达92亿元。有关人士分析,75%的人一年之内至少会患一次感冒,如果我国每年有10亿人次患感冒,人均购买15~20元的药品,感冒药的市场容量至少有150~200亿元。

一位外国医生曾说,治疗感冒,中国可能是全世界花冤枉钱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对于感冒的重视程度,让许多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很是不解。卢克是加拿大人,在中国某媒体工作已经9年。卢克说,来到中国后,他一感冒,同事们就会劝他赶快去医院治病。“我挺不理解的,以前从来没有治过感冒,就是休息休息,一周就好了。”而在英国,说到“感冒不是病”这句话,当地人十有八九都会点头。《生命时报》记者在英国居住多年观察发现,很少有人会为了感冒跑去医院,即使到了医院,医生们的建议往往也是:“这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不用吃药、打针,靠你自己的免疫力就能好起来。”或许你会强调自己还在发烧,医生会说,要么在医院里,要么回家,找个冰袋敷在头上,脱掉衣服安心睡一大觉就能痊愈。只有被诊断为重感冒,病人才会被获准服药。但无论是在药店还是医院,尽管只是些治疗伤风感冒的药物,英国的医生通常也只给开出三四天的药量,而这最多只会花费3~5英镑,相当于30~50元人民币。

治感冒就像“导弹打蚊子”

有人甚至形容,在中国治感冒,就像“导弹打蚊子”。为何这种最常见的小病,却被搞得如此大张旗鼓呢?

国人太把感冒当回事 绝大多数人认为得了感冒应该“上医院”、“吃感冒药”甚至“吃抗生素”。著名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专家孙忠实说:“吃抗生素是绝对错误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起效。很多人习惯吃多种感冒药,西药、中成药等,这样容易剂量叠加,造成用药过量。普通感冒更没必要上医院,感冒最好的药是休息。”

“以药养医”苦了患者 总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刘又宁表示,有些医生和医疗机构很少向患者普及“感冒可以不治自愈”这种科学理念,反而在利益的驱使下过度医疗,由此也加深了患者的错误认识。还有个别医生为了争业绩、拿回扣,只能拿患者“开刀”。在很多医院,感冒病人即便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是细菌感染,也被挂上了吊瓶,用上了抗生素,理由都是“预防细菌感染”。

医患误解深,医生怕担责任 中国医院协会门(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吉善教授说,在国外,医生让患者多喝水、多休息,患者会为不用吃药感到庆幸。但在国内正好相反,大家普遍觉得,“既然去了医院,就得看出点啥。”不做检查、不给开药,不就等于没看吗?医生为了迎合患者的这种心理,哪怕明知没必要,还是会开各种各样的药。

能吃能喝就等于输液

在英国,人们一旦患了轻度感冒,往往会花上10分钟给自己煮一杯热腾腾的姜茶,配上红糖和柠檬服下,当作治病的药物。稍微严重些的人,在喝完姜茶之后,会请假一天在家安心休息,让自己尽快恢复健康。

第4篇:感冒药调查报告范文

常见用药“乱象”

有些人仅凭一知半解或自恃“久病成医”,或听别人的用药“经验”,不经诊断,未弄清楚病因和药物的适应证时就随意用药。这种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最高,对健康的危害也最大。要知道许多症状可能相同或相似,其病因却不相同,治疗方法也更是迥然不同。用药不对症,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而且还会延误原有疾病的正常治疗,甚至会因为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增添药源性疾病。家庭不合理用药在我国已超过30%,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用药时机不对

从大的方面来看,首先应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治疗手段。

以乙肝的治疗为例,许多人认为,一旦感染了乙肝病毒,在未查明病毒在体内复制情况时,就应立即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但有研究表明,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效果并不好。其原因是:1.体内没有病毒复制时,使用抗病毒药是无效的。2.体内的免疫细胞处于“麻痹状态”(免疫耐受)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较差。3.不考虑病情,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往往可增强乙肝病毒对药物的耐受性,或使病毒发生变异。4.过早地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并不能起到防止肝脏发生纤维化的作用。

从小的方面来看,每天的服药时间是有讲究的。比如,抑酸剂、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要在饭前服,而阿司匹林这类的解热镇痛药就一定要在饭后服。

另外,不少降压药都需要保持相对恒定的血药浓度,比如有的药一日服两次,应每隔12小时1次;每日服3次的药,需每隔8小时服1次。不少患者往往在三餐前后服用,这样白天血液中药物浓度较高,而夜间较低,影响疗效。

可见,用药时机要正确掌握,不能想当然,在遵医嘱或者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基础上,若有疑问,应主动咨询医师和药师。

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有的人治病心切,认为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便随意加大剂量;有的人又经常忘服、漏服药物,问其原因,答曰病情有好转,就不把吃药放在心上了。

需知,药物服用的剂量是通过长期临床试验和可靠的理论依据制定的,此类随意用药行为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往往还会造成不良后果。药量过大,可能引起中毒,尤其对老人和儿童,是十分危险的;药量偏小,非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

因此,使用药品时,应该参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规定,严格掌握用量和疗程,这样才能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不按疗程服药,稍有好转立即停药或者频繁换药

与一般老百姓的认识不同,疾病是否痊愈,并不是以患者自觉症状的好坏来决定的。当您感觉已经正常时,身体机能并未完全恢复正常,如果是患感染性疾病,致病菌也可能只是暂时潜伏起来,并未被清除。可见,在对待用药疗程的问题上,要相信医生,而不要被主观感觉欺骗。以下几种情况,都是用药过程中需要杜绝的:

时断时续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如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对控制疾病发展不利。

疗程不足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如细菌感染性疾病需要7~14天才可治愈。若用药两三天,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就可能成为慢性感染。糖尿病的治疗中,有时症状虽消失了,但如果不查血糖,可能血糖仍高,此时若自行停药,可能会导致并发症。

突然停药许多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巩固疗效,如精神病、抑郁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不要擅自停药,否则会旧病复发甚至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

随意换药有些药物显示疗效需要一定时间,如伤寒病程为4周,用药(以氯霉素为例)总疗程不少于2周;抗结核病药需半年至1年。随意换药可使治疗复杂化,出现问题也难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对治疗目标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得了病,大家总想通过一次治疗“断根”,认为长期服药就等于自己的病治不好了。这种愿望是人之常情,但也应该看到,到目前为止,除少数能获得持久免疫的疾病如麻疹、天花、水痘、风疹、伤寒等感染性疾病外,绝大多数疾病是难以通过某种“神奇的治疗”而根治的。

以高血压为例,没有一种药能吃一次就把血压永久地降下来,但是只要坚持服药,就可以把血压控制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而这,就是我们治疗疾病的目标。

对疾病的康复,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心理预期,才能避免不合理用药。

盲目联合用药

部分人有这种心态,认为将数种药物联合使用,总有一种是合适的,还可以增强疗效。事实上,盲目的联合用药危害不小。首先,有些药物商品名不同,其有效成分是一样的,同时服用就会导致重复用药,使剂量累加。例如降糖药中,格列齐特与达美康是同一成分,不必同用,格列齐特与优降糖虽非同一成分,但都属于磺脲类,也不应同用;其次,有些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联合使用会导致药物间发生相互作用,以致降效、失效,甚至招致毒性反应;第三,不恰当的联合用药还会加大毒副作用。

合用的药物越多,它们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联合用药时务必咨询医师和药师。

宝宝小疾多,别自当“良医”

有不少人认为OTC(非处方药)是安全的,可以自行到药店购买服用,其实OTC也要遵循一定的安全用药原则,这样才能将“是药三分毒”的药物副作用降到最低。尤其是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宝宝来说。

1、不要随意给宝宝服用成人药物。

很多妈妈认为,只要是OTC的药物,给宝宝服用就是安全的。如果是成人剂型给宝宝减量服用就可以了。事实上,以最常见的感冒药为例,成人OTC感冒药与儿童感冒药在成分、剂量、剂型上都有所不同。比如,同仁堂的感冒清热颗粒和小儿感冒颗粒,分别都有十味以上的中药成分,虽然都是感冒药,两种成药中只有薄荷一味中药相同。从中医角度讲,两种药物的适应证是不同的。感冒清热颗粒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而小儿感冒颗粒治疗风热感冒。

又如,酚麻美敏混悬液与酚麻美敏片虽然成分相同。但混悬液适合于2岁以上儿童,而片剂适用于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混悬液的成分中都有每毫升的含量标示,对于不同体重和不同年龄的儿童有明确的提示用量。而片剂的给药剂量很难控制,如果给12岁以下的宝宝服用,很容易造成用药过量。

对于给宝宝的用药剂量也要严格控制,如果家长给3~4岁的儿童,按照婴儿期的剂量服用,就无法发挥疗效。而用到了七八岁儿童的剂量,有可能出现明显的副作用。计算儿童用药剂量主要有4个依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和药品说明书。

孩子的用药量可以按如下方法计算:

按年龄计算时,1岁儿童用药剂量为成人的1/5,2岁为1/4,4岁为1/3,6岁为2/5,9岁为1/2,12~14岁为2/3,18岁时即与成人用药剂量相同。

有的孩子与同龄儿童相比,太胖或太瘦,用药时主要参考“按体重计算法”。即用药量为儿童体重(公斤)和成人体重(50或60公斤)的比值,再乘以成人用药剂量。比如体重为20公斤的孩子,用药量约为成人的1/3至2/5。

需要注意的是,药品说明书如果已明确儿童用药剂量的参考值,应以此为准。

2、不要自行给宝宝搭配服用两种以上药物。

宝宝感冒在服用感冒药的同时,往往还需要对症服用退烧药、镇咳剂、缓解鼻塞的药物等。很多妈妈认为感冒是小病,习惯自己在家给宝宝搭配服用这些药物。殊不知,在对药物成分不熟悉的情况下,自行给宝宝搭配服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很多药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能够导致彼此的药效加强或减弱,有些药物搭配使用时甚至会产生毒性,严重影响宝宝健康。

尤其在服用复合感冒制剂时,妈妈一定要谨慎搭配其他对症治疗的药物。因为很多复合感冒药中,已经含有退热、镇咳等药物成分,一旦再加服退热剂和镇咳剂,就很容易导致某种药物成分使用过量,影响宝宝健康。因此,建议妈妈在给宝宝服用两种以上的药品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3、板蓝根不建议作为感冒预防用药。

板蓝根,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可用于缓解外感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状。板蓝根对多种细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但很多研究及文献认为板蓝根并不能够预防感冒,不应作为家中常备的预防感冒的药物。尤其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宝宝来说,更需要谨慎服用板蓝根。如果你的宝宝还没有感冒,病毒、细菌还没有侵犯机体,那么服用板蓝根意义就不大,反而容易苦寒伤胃,使宝宝食欲下降,消化吸收能力降低,对感冒的抵抗力下降。

另外,中医认为感冒也分不同类型。板蓝根因性味苦寒,可用于风热感冒的治疗,而对于风寒感冒就不对症了。如果宝宝发热而且咽痛,给宝宝服用板蓝根时建议不要超过3天。服药3天,如果疗效不好或症状加重,就最好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安全用药的五步骤

同一种疾病会有多种症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即使疾病相同,人与人之间还存在个体差异和不同诱发因素等。就是简单的感冒也要分几个类型,如风寒型、风热型及流行性等,因此用药一定要遵从医嘱区别对待。

牢记用药安全的五步曲,可以帮助您正确地用药。

第一步 告诉医师病情:说清楚 讲明白

就诊时向医生说清楚:患者的症状、正在服用的药品、曾对哪些食物、药品、物质(如花、草、精油、动物皮毛等)过敏;说明是否怀孕或正在哺乳;说明是否正打算怀孕等等。

就诊时向医生讲明白:既往病史,以便医生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如高血压需低钠盐饮食,医师会避开含钠药品;糖尿病则避开含糖分药品;如果有肝脏、肾脏病,用药更要慎重,因为大部分药品都在肝脏、肾脏代谢,肝、肾“生病”了,药品代谢不完全,会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

第二步 到药房取药:看清楚 问明白

到药房取药时要看清楚:药袋上姓名、就诊卡号是病人的姓名;药品名称、用法、用量、服法打印是否清楚。

到药房取药时要问明白:看不懂的药品服用方法和作用要问;更换药品或服法有疑问要问;忌讳同时吃哪些食物或药品要问;药品开瓶后怎么保存也要问。

第三步 回到家吃药:视线清楚 遵照医嘱

视线清楚:在家吃药时,要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仔细看清楚药品说明书上所有的提示。

遵照医嘱:一定要听医师和药师的话,将药品依规定的服法服用完毕,不可随便停药或更改用法。

第四步 放置药品时:标示清楚 储放正确

标示清楚:常备药品(如维生素等)或外用药要看清标示“用途、用法”,最好以荧光笔标划“有效日期”。内服及外用药应分开储放,尽可能保持原有包装及说明书,一般药品未吃完前不要丢弃,有标示药名、用法的药袋,每次使用时再细读一次,确保无误。

储放正确:通常以“避光、干燥、阴凉”为原则。阳台、厨房、浴室、车上、暖气上都不适宜储放药物;散装药品最好以不透明容器贮存;家中有小孩,应将药品置于高处;需冷藏的药品,应特别注意冷藏之温度是2℃~8℃,应放置于冰箱冷藏室储放。

第五步 对药有疑问:有病看医师 问药找药师

有病看医师:同样是病(如感冒),每个人的症状不同,而药品及剂量会因个人生理变化而服法不同,有病就该看医师,不要随便服用来路不明的药品。

问药找药师:服药前有任何有关药物的疑问,服药后有任何的不适症状或问题,应该与药师或医生联络。

非处方药要选好:非处方药的优点有安全性好、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质量稳定、应用方便、价格合理、易于贮存等。标签与说明书颇为详细,且通俗易懂。但是,若缺乏医药知识,盲目购买使用药品,反而会贻误诊治或加剧病情。

购非处方药要详看药品的包装盒:药品成分与适应证、查看药品生产批准文号、注册商标及生产厂家。否则属于“三无”产品,绝对不能购买。

购药前,应根据症状,结合自己掌握的医药知识,对疾病作出明确判断,最好向药师咨询,以便准确选择药品。对于无法自我判断的疾病,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购药时要认真查看药品说明书,正规的说明书上一般具有批准文号、药名、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与适应证、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内容。病人应将其与自己的症状相对照,选定与病症相适应的药品。

购药注意索取凭证,购买药品后,应要求开具发票,写清药名等内容,并将其妥善保存,以防不测。

警示:国外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欧美国家较早地走上了合成药物的道路,从而用工业化的方法大规模地生产各种药物,但是在这种的情况下一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涉及面就会很广。本世纪以来国外接连发生许多大范围的不良反应危害事件,使人们对药物不良反应危害的严重性加深了认识。

(1)非那西丁引起严重的肾脏损害:在国外,非那西丁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1953年以后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瑞士、当时的西德和捷克、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忽然发现肾脏病人大量增加。经过证实这种增加主要是由于服用非那西丁所致。这种病例欧洲报告了2000例,美国报告了100例,加拿大报告了45例,有几百人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

(2)氨基比林引起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症:氨基比林于1893年合成,1897年首先在欧洲上市。本世纪20年代以后陆续有人发现服用此药的病人发生了口腔发炎、发热、咽喉痛等症状,化验检查时发现末梢血中白细胞,特别是粒细胞减少。经过调查证明氨基比林能引起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症,导致种种感染。

到1934年仅美国就有1981人死于本病。到1938年,美国把该药从法定药物目录中删去,1940年以后,美国的这种病就明显减少。在丹麦,从30年代起就禁止使用氨基比林,到1951-1957年就没有再发现由于服用本品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

(3)二硝基酚、三苯乙醇引起白内障:本世纪3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美国、巴西等国许多人用二硝基酚作为一种口服药。到1935年春季,这些国家发现白内障病人大量增加,调查证明这种增加是由于广泛应用二硝基酚所致。这些国家服用此药的人数超过100万人,白内障的发生率约为1%。有些人是停药1年以后才发生白内障的。

三苯乙醇是美国默利尔公司的一种降胆固醇药物,50年代后期上市后不久,就发现它能引起脱发、皮肤干燥、男性增大、阳痿,有的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在美国有几十万人曾服用此药,引起白内障的约有1000人。

(4)磺胺酏剂引起严重的肾脏损害:1937年秋天,美国田纳西州的马森吉尔药厂,未经有关政府部门批准,采用工业溶剂二甘醇代替酒精,生产出一种磺胺酏剂,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到这一年9~10月间,美国南方一些地方发现患肾功能衰竭的病大量增加。调查证明这种情况与该公司生产的磺胺酏剂有关,共发现358名病人,死亡107人。

(5)二磺二乙基锡引起中毒性脑炎:1954年,法国巴黎附近一个小镇的药剂师制售一种含二碘二乙基锡的制剂,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引起270人中毒,出现头痛、呕吐、痉挛、虚脱、视力丧失等中毒性脑炎的症状,死亡110人。

(6)氯碘羟喹与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氯碘羟喹于1933年上市,原来主要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后来发现它能预防旅行者腹泻,很快风行到许多国家。

60年代后期,首先在日本发现许多人出现双足麻木、刺痛、寒冷、无力等症状,约半数病人伴有程度不同的瘫痪,约1/4的病人有视力减退。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是由于服用氯碘羟喹而引起的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SMON病)。1970年秋,日本厚生省禁止此药出售,新病例迅速减少。据统计,由于此药造成的残疾人达1万多人,有几百人死亡。

(7)孕激素与妇婴外生殖器男性化畸形:孕激素如黄体酮是治疗习惯性流产等妇科病的常用药物。1950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的医生们发现有许多女性婴儿出现外生殖男性化的畸形,情况异常。经过调查发现这种情况与孕妇期间曾服用孕激素有关。在美国有约600名女婴出现了这种畸形。

(8)己烯雌酚与少女阴道癌:己烯雌酚也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的药物。1966-1969年间,美国波士顿市妇科医院的医生们在较短时间里先后发现有8名十多岁的少女患阴道癌,大大超过了自然情况下这各种病在少女人群中的发病率。经过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些病例的发生与患者母亲妊娠期间服用己烯雌酚有因果关系,其相对危险度大于132,说明母前孕期服用此药者其女儿患此癌的危险性比不服用此药者大132倍以上。

(9)沙利度胺与海多豹肢畸形:沙利度胺于1956年首先在西德上市。因它能用于治疗妊娠反应,迅速风行于欧洲、亚洲、澳洲、北美(不包括美国)、拉丁美洲的17个国家。1961年以后,这些国家忽然发现许多新生婴儿的上肢、下肢特别短,甚至没有臂部和腿部、手和脚直接连在身体上,有的儿童还有心脏和消化道的畸形,多发性神经炎等。

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动物实验,证明这种“海豹肢畸形”是由于患儿的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沙利度胺所引起。

另一方面,有些国家的药品管理制度比较严格,美国、法国、当时的捷克和东德等国没有批准沙利度胺在本国销售,就没有发生大规格不良反应的流行。

第5篇:感冒药调查报告范文

一、感冒药市场规模

长期以来,感冒是困扰人们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不治之症之一。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无法完全阻止感冒的发病和传染。在各种疾病中,感冒是最常见的多发病。与此对应的是,感冒药的服用者也最多,他们构成了规模巨大的感冒药市场。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与美国市场研究局(BMRB)、美国天盟公司(Telmar)等联合完成的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表明,全国20个重点城市总体中有82.8%的居民曾经或正在忍受疾病的煎熬,而78.7%的居民在调查时点前的一年中患过感冒。在各种药品的渗透率调查中,感冒药也以77.6%的比例高居第一位。(见附图1-1和1-2)

根据这一比例,我国每年约有十亿人左右患过感冒。按每人用药15元―20元算,感冒药每年约有150亿―200亿元潜在市场。而从现实销售额来看,我国感冒药市场的年销售额在30亿―50亿元之间。与潜在市场相比,感冒药市场还有120亿元―150亿元的巨大增长空间。

二、感冒药市场成长性

(一)拉动力量

由于收入水平和保健意识的限制,许多人对感冒重视不够,认为感冒是小病,扛一扛就可以过去,不愿在治疗感冒上花钱。这使得相当大的一部分潜在市场没能转化成现实的市场,现实销量与潜在市场之间存在着广阔的成长空间。这广阔的成长空间为感冒药市场的成长提供了巨大的拉动力。随着人们收入的稳步增加和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人们在医疗保健上的支出会越来越多,这必将使广阔的潜在市场不断变现,使感冒药市场持续而快速的成长。

(二)推动力量

我国从2001年1月1日起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分类管理。药品分类管理促使了非处方药(OTC)市场的形成。据专家估计,2000年我国OTC市场大约在100-200亿元之间,而OTC市场容量正在以每年15% -30%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我国OTC市场销售额有望达到600亿元,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OTC销售市场之一。而在非处方药中,感冒药所占比重最大,占非处方药市场的34%。非处方药市场的形成与飞速发展将为感冒药市场的成长带来强劲推动力,感冒药市场将随着非处方药市场的成长而水涨船高。

(三)行业利润率和进入障碍

虽然感冒为常见病和多发病,但是人们对其基本知识仍不是很了解,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医药生产企业和销售者在价格制定上很大的主动性。感冒药作为一种家庭常备药,目前的价格还是偏高的。与其他行业相比,感冒药行业的利润率是较高。

感冒药作为一种最常用的非处方药,其生产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一般为较简单的非专利技术,研究开发费用也比较低。同时,感冒药的注册登记也比别的药品简便。这样,感冒药行业无论在技术和资金上,还是在政策法律上都不存在太高的壁垒。

由以上分析可知,感冒药市场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强劲的成长性、较高的行业利润率和较低的进入障碍而成为各大制药企业必争的一块儿肥肉。那么,感冒药生产企业应该如何运作感冒药市场呢?应采取什么样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呢?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了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策略。 第二部分:为什么还要强调顾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市场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由生产观念、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发展到市场营销观念乃至社会营销观念。虽然有许多企业还不知道怎样有效地实践市场营销观念,但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顾客就是上帝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那么,在这样一个市场营销观念盛行的年代,在这样一个“顾客就是上帝”已成为普遍共识的时代,再提“以顾客为中心”是否会成为陈词滥调?

笔者以为,现在提出“以顾客为中心”并不过时,尤其在感冒药市场中强调“以顾客为中心”还十分必要。我国以前医药不分家,普遍存在着以药养医的现象,药品销售的主渠道也在医院。医院在我国作为一种非赢利性的事业机构,具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因此,以医院为主要销售渠道的药品市场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市场化运作,制药企业也没能真正地做到“以顾客为中心”。而随着医药分业经营和药品分类管理办法的实施,我国会在医院之外形成巨大的以药店为主体的药品零售市场,这必将促使药品市场不断市场化。在不断市场化的药品市场中,强调感冒药的生产企业“以顾客为中心”就是必要的和理所当然的了。

一、非处方药市场的形成要求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中心

(一)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含义

处方药(RX)是指消费者经过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获取,并且要在医生监督和指导下使用药物,适用于医生借助实验分析等诊断手段确诊的疾病。新药、毒性较大或依赖性较强的某些药物也属于处方药。

非处方药(OTC)是相对于处方药而言的,是指那些不需医生开处方,消费者可以直接从药店或药房购买的药物。消费者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医药知识,借用药品标签,在药剂师指导下有选择地购买药品,并按规定的方法使用,对轻微短期疾症进行自我药疗,所以许多国家也叫它大众药。

(二)消费者行为角色发生变化——从被动接受到自主选择

在消费行为过程中,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大致分为倡导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消费过程中,各个角色的扮演者是不同的,见表2—1:

(三)企业营销对象从医生转向患者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处方药的消费中,消费者并没有自主权。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临床医生和药剂师等人,他们决定了买什么药,在哪儿买和买多少,消费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因此,处方药的营销对象是临床医生和药剂师以及医院主任等人。许多处方药的生产企业派出医药代表,与医院里的相关人物打交道,甚至不惜以高额回扣把药品打入医院,鼓励医生多开本企业的药。这样,就能保证药品销售并获取利润,企业很少或根本不必考虑消费者。

但在非处方药市场则不同,消费者有了自主选择权,能够自己决定买什么,买多少,何时买,在哪里买。虽然医生和药剂师等专业人士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还有重大影响,但毕竟做决策的是消费者自己,企业将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选择。所以,非处方药市场运作中,企业必须把营销的重点从医生转向顾客,从取悦医生到真正满足顾客,把营销的主战场从医院转向药店和超市等药品零售市场。感冒药作为最典型的非处方药更要以顾客为中心,围绕顾客来开发营销战略和策略。

二、感冒药市场的激烈竞争使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中心

感冒的病因多种多样,症状表现不一,用药的个体差异很大,所以顾客在选择感冒药时差异也很大。感冒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必须对症对人,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感冒药市场的理想格局是垄断竞争形式,即许多感冒药生产厂家能够针对他们的目标顾客生产各具特色和针对性的感冒药,并在此基础上索取溢价。如果能如此实现差异化,则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开激烈地竞争。

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目前有6000多家制药企业,但大部分规模很小,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资源的分散也使得企业无力承担高额的研发费用。据调查,世界知名制药企业每年投入新药研发的费用大约占年销售额的15%-20%,有时甚至达到25%。在我国,尽管部分大型制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已达到年销售额的6%-12%,但全行业的平均研发费用不到销售额的1%。这使得我国感冒药市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大部分都是仿制药。在我国现有的6000家企业中,有1000多家西药生产企业生产同一类不同剂型的感冒药100多种;有200多家中药企业生产仅10余种感冒药。产品的高度同质性使得感冒药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

同时,由于感冒药行业的巨大吸引力和较低的进入障碍,还会有更多的制药企业挤进感冒药行业,这会进一步加剧感冒药行业的竞争。

激烈的竞争增强了消费者的力量,使感冒药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使企业以顾客为中心十分必要。对于很难从技术上获得竞争优势的感冒药生产企业,以顾客为中心,提高营销水平以获得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部分:如何以顾客为中心开发营销策略

“营销观念认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东西。”

以顾客为中心来开发营销策略,首先要选准目标顾客,其次要深入了解和研究目标顾客,最后根据目标顾客的需求和行为特征来设计营销组合,开发营销策略。

一、顾客导向策略之一:选准目标顾客

(一)目标营销是如此必要

“一个决定在某一大市场上开展业务的公司会意识到,在通常情况下,它不可能为这一市场的全体顾客服务。顾客人数太多,而他们的购买要求又各不相同。为了能与无处不在的竞争者竞争,公司需要确定它能为之最有效服务的细分市场。”

为了取得竞争优势,许多公司正在从事目标营销。他们对整个市场进行细分,并选择一个或若干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为每个细分市场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和营销方案。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他们不是把资源分散的投向一整片大市场,而是把企业资源集中投放到最有购买可能性的买主身上。

(二)感冒药市场已经进入目标营销阶段

感冒药市场很大,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满足全体消费者,占领整个市场。感冒药作为一种药品,要有对人下药和对症下药的针对性,所以,对感冒药市场进行细分并选准目标顾客尤为重要。

有些企业认为中国人口很多,只要有一部分人能购买企业的产品就构成了很大的市场,因此,他们对顾客不加区分,只采取大规模广告轰炸的办法,能招徕多少顾客算多少。这种散弹枪式的营销方法在市场初期竞争不太激烈的情况下还能起到一些作用,但随着竞争加剧,更多企业和品牌介入市场,这种缺乏针对性的营销方式只能浪费企业的资源而无法继续满足和取悦消费者,采取这种营销方式的企业也将逐渐丧失竞争力,其市场份额也将被采取更有效的目标营销的企业和品牌所侵食。

现在,感冒药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许多企业都开始细分市场,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并采取目标营销策略。一种感冒药男女老少工农兵皆宜的局面早已被打破。

(三)感冒药市场的细分变量

与其它消费者市场细分一样,感冒药市场的细分变量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根据消费者特征来细分市场;另一部分是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来细分市场,如使用时机、品牌忠诚度等。而目前感冒药市场主要依据消费者特征进行细分。(见表3—1)

(四)感冒药市场的细分现状

目前,我国感冒药市场的主要细分依据是地区因素和人文统计因素。

根据地区变量,感冒药市场可以划分出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场。

高端市场,指北京、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那里经济比较发达,人们保健意识也较强,药品市场容量很大,销售额和销售利润都非常可观,但竞争也极为激烈。在这个市场上较活跃的品牌有康泰克、泰诺、百服宁、感冒通等。

中端市场,指哈尔滨、沈阳、西安、兰州、太原、郑州、武汉、南昌、重庆、成都等中部及沿海地区,这里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保健意识一般,有一定的药品消费者能力。在这个市场上较活跃的品牌有感冒通、康必得、感康、泰诺、快克、康泰克、速效感冒胶囊等。

低端市场,指西部及其它偏远内陆地区,那里经济较落后,人们患感冒后很少用药或根本不用药。这个市场里地方品牌居多,竞争不激烈。但这个市场有巨大潜力,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最终可能会升级为中高端市场。

另外,还有许多企业以收入、职业、性别、年龄等作为细分变量。如康泰克主要针对高收入的白领阶层;康必德针对中低收入的普通民众;正源丹针对妇女、老人、儿童;护彤、小白等针对少儿市场。这些品牌都在自己所选定的细分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迄今为止,以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来细分感冒药市场的企业还很少。为了寻找空白市场和目标顾客,企业可就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对感冒药市场进行进一步细分。

二、顾客导向策略之二:了解目标顾客

企业对市场进行了细分并确定了目标市场以后,下一步就要正确确定目标顾客的需求。这时,要加深对目标顾客的了解,要知道其到底需要什么,其行为模式是什么,其购买决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分析基础上开发出营销策略。

(一)消费模式

感冒药的消费特征很接近日用消费品,但它作为一种药品,关系到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毕竟又不同于一般日用品。一般而言,感冒药属于谨慎消费行为,消费者参与程度较高。尤其是对新药的采用,消费者一般都很谨慎,一旦对药效满意,又会导致重复购买以至形成习惯性的购买行为。

在对药品认知方面,消费者受广告(特别是电视广告)影响较大。而在购买决策上,受医生建议、营业人员推销乃至药店POP影响较大。(见图3—2)

(二)影响感冒药购买的主要因素

消费者选择感冒药时所考虑的因素:见表3—3

图表中列举的九个影响因素可作如下归类:

产品方面:见效快、服用方便、不嗜睡。

相关群体影响:医生推荐,亲友介绍。

品牌:牌子有名。

价格:价格适中。

广告:广告影响。

渠道终端:购买方便。

(三)营销策略

在影响感冒药购买的主要因素调查中,产品方面的因素如见效快被排在最首要的位置,其次是医生推荐,然后才是品牌、价格、广告等因素。而实际上,消费者在选择感冒药的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往往是品牌和广告,而后才是医生等相关群体的影响。品牌和广告在感冒药购买中所起的作用远远高于消费者自己所做出的评价。有名的牌子往往就是优质产品的保证,它不仅可以促使消费者试用产品和认牌购买,还会影响医生、亲友等其他群体的意见。而良好的产品又能支撑品牌形象,巩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实现重复购买,形成品牌忠诚。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画出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策略图,见图3—4:

以下篇幅中,将按照这个营销策略图由内到外的顺序分别介绍品牌策略、广告策略和产品策略。

三、顾客导向策略之三:品牌制胜

(一)品牌的永恒竞争力

感冒药作为一种商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核心产品,指感冒药的疗效、功能和质量;二是形式产品,指感冒药的剂型、包装、商标、品牌等;三是附加产品,指感冒药给消费者带来的附加价值和服务,如咨询服务等。由于感冒药生产技术比较成熟,配方也都大同小异,要在核心产品上形成差异以获取竞争优势是很难的。而剂型、包装的改变和附加服务的开发都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也很难保持长久地竞争优势。唯有品牌,以其独特的品牌个性和内涵,令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超越,从而保持永恒的竞争力。

感冒药作为一种药品,密切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其消费行为具有高度参与性。同时,消费者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很难鉴别药品质量的优劣。这时,品牌就成为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表3—3中,在所调查的七个城市里,消费者都把品牌的作用(有名的牌子)排在前五位;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个大城市里,更是高居第三位。所以,谁的品牌做得好,谁能使消费者知晓并信任,谁就赢得了消费者。

(二)感冒药市场的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阶段

实际上,感冒药的营销也是药品营销中品牌营销做得最好的。任何一个普通老百姓都能叫出一些感冒药品牌,如康泰克、白加黑、银得菲、感冒通、百服宁等等。目前,感冒药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少量的几种名牌产品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康泰克被禁以前以33.3%的渗透率遥遥领先于其它品牌,康必得和感康则以16.2%和13.2%紧随其后。前五位品牌渗透率总和达到80%以上。

同时,感冒药的竞争也进入了名牌之间短兵相接的阶段。这一点从广告投放上即可看出。2000年,电视广告投放费用前五位的品牌,其电视广告投放费用占同期电视广告投放费用的53%。

(三)感冒药市场品牌营销中所遇到的问题

1、大部分品牌缺乏准确定位与核心概念

虽然一些领导品牌已经树立了特色鲜明的品牌形象,但大部分品牌还未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它们没有进行准确清晰的定位,品牌缺乏个性,缺少内涵。其广告诉求也多停留在功能介绍阶段,干巴巴地说教式广告无法激起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也很难使消费者记住自己的品牌。

2、塑造品牌的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感冒药市场塑造品牌的主要方式就是打广告。各企业不惜投入巨资在电视上打广告,力图在短期内迅速提高知名度,并以此来推动销售。这一点从感冒药广告投放量飞速飙升上即可看出。塑造品牌过于依赖广告,其根源在于企业对品牌认识的片面性。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品牌就是知名度,知名度上去了品牌就做好了。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使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知名度,过份依赖广告。

其实,品牌塑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知名度,还包括美誉度、忠诚度和品牌联想等。要塑造一个成功品牌,必须使这几项指标整体成长。单纯依靠知名度,尤其是广告砸出来的知名度是很危险的。高知名度虽能在短期内创造销售,为企业带来现金回报,但如果没有美誉度和忠诚度配合,品牌将缺乏持续的成长动力。过高的知名度和很低的美誉度、忠诚度会给企业发展造成隐患,一旦产品出了什么问题,很可能由美名远播迅速变成臭名远扬。

3、产品品牌较强而企业品牌偏弱

品牌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为“产品品牌”,其品牌影响力主要来源于产品(包括服务)本身;另一个层次为企业品牌,企业品牌一般也是建立在产品品牌基础上,但其影响力不仅来源于企业产品,还依赖企业的其它方面,如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历史乃至企业领导人的人格魅力等。

产品品牌的作用局限于某个具体产品,一旦这个产品出了问题,或被更新的产品代替了,其品牌价值也就消失了。

而企业品牌就不同,它的作用不局限于某一种具体产品,而会覆盖此企业的各种产品和各个方面。对顾客而言,良好的企业品牌往往是一种优质的承诺,甚至是一种情感上、生活上的追求。当企业利用其企业品牌进行产品品牌延伸时,消费者往往也能迅速接受。

现在感冒药市场上许多感冒药产品品牌知名度还比较高,而其背后的企业相对而言就名不见经传了。这种重视产品品牌而轻视企业品牌的现象还是由企业发展水平和竞争程度决定的。随着企业壮大和竞争加剧,企业品牌会越来越被重视。现在,哈药六厂、恒利集团、三九、海王集团等一批规模较大的制药企业都开始着手建设企业品牌了,他们由打产品品牌走向打企业品牌,由树立产品形象走向树立企业形象。

(四)实施品牌营销策略

1、品牌以人为本

要塑造品牌,无论是产品品牌还是企业品牌,都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做到真正了解消费者,明确消费者的真正需要。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向消费者传播产品理念和企业理念,体现对消费者的真诚关怀。制药企业卖给消费者的不仅是药品,而且是健康。

2、准确的定位和独特的品牌个性

品牌需要准确定位,需要独特的品牌个性。如果品牌定位不准确,缺乏鲜明的个性,那就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突现出来,也就体现不出品牌竞争力。

在品牌定位方面,康泰克做得最好。康泰克的定位十分准确,“早一粒,晚一粒,12小时有效缓解感冒症状”是它的核心承诺;“早一粒,晚一粒,远离感冒困扰”,这是康泰克多年来一致的品牌口号。这种准确的定位和独特的品牌个性使康泰克在全国享有89.6%的认知度。从89年进入中国的十一年间,累计销售量超过50亿粒。PPA事件后,康泰克退市将近一年。2001年9月,不含PPA的“新康泰克”成功地运用了品牌延伸策略,重新杀回感冒药市场。在华南市场,新康泰克上市第一天就取得了销售37万盒的骄人业绩,这充分证明了品牌的威力。

3、广告和其它营销手段支持

打造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广告的支持,也需要其它营销手段如产品、价格、渠道等营销组合的支持,这将在以下篇幅中进一步论述。

四、顾客导向策略之四:广告传播

广告是营销组合4P中促销(Promotion)的一种工具,它需要跟其它营销手段配合使用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但在当今感冒药市场中,广告作为一种竞争手段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有必要把广告从其它营销手段中独立出来进行分析。

全国370多个主要电视台近几年广告监测数据显示,“98、99年,行业竞争相对缓和,98、99年的电视广告投放量仅为2.26亿元和3.27亿元。但到了2000年,由于新医疗改革政策出台感冒药市场竞争立刻激烈起来,行业电视广告投放量骤增至7.6亿元,比1999年上升了1倍多。” 2001年在中央台、北京台和各卫视台有209个感冒药品牌在投放广告,广告投放额约16.36亿元。广告已经成为各品牌为市场销售开路的首选武器。

(一)感冒药广告中的问题及对策

大部分感冒药广告创意不新颖,缺乏表现力。广告内容也多集中于泛泛地功能介绍上,没有挖掘出独特的卖点。如某制药厂推出的﹡﹡牌小儿感冒药广告,完全是说教式的功能介绍,缺乏创意。这种广告本身缺乏吸引力,很难从情感上打动消费者,也就很难使消费者记住品牌。因此,这种广告只有靠不断地重复、高频率地播出来强迫受众记忆,很容易引起受众厌烦。当市场支持力度降低时,消费者会迅速遗忘,产品的销售也会迅速滑落。因此,感冒药广告要挖掘出独特的卖点,追求新颖独特的创意,力求吸引消费者并利于记忆。

如康泰克从产品出发,发掘出USP,以“早一粒,晚一粒,远离感冒困扰”为品牌口号,有效地向消费者传达了产品起效快,药效持久的特征。同时,还创造了以康泰克胶囊为原型的康泰克先生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康泰克先生很有亲和力,活泼可爱又不失专业可信的形象,深受消费者喜爱。与康泰克例似地还有日夜口服宁的广告,创造了日片和夜片的形象,也生动地传达了“白天服日片不瞌睡,晚上服夜片睡得香”的产品功效。

(二)按照受众的购买准备程度进行广告决策

广告的最终目的是在或近或远的将来创造销售。然而,销售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的。一般而言,消费者不会从对产品一无所知一下子就变成了购买者,他们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才实现最终购买的。消费者对产品从一无所知到最终购买一般经过如下几步骤:

a.潜在消费者对产品(包括服务)一无所知。

b.消费者仅仅知道产品存在,但并不了解产品能够提供什么利益,这离最终购买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c.了解产品能提供什么的消费者离最终购买更近了一步。

d.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了好感,这时的消费者十分接近购买,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刺激才能实现购买。

e.当好感进一步发展成偏好时,购买就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

f.最终实现购买。

消费者对产品从一无所知到知晓到偏好乃至实现购买,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而这一运动过程是需要某种力量来推动的。这力量包括企业促销的推动力,也包括顾客需求的拉动力。企业促销努力的目标就是使尽可能多的顾客尽快地向最后一个阶段移动,即实现购买。

然而,不同步骤间的距离不一定是相等的。消费者可能从对产品的知晓到形成偏好距离很长,而从偏好到实现购买的距离很短。也可能正好相反。这跟产品的性质有关,也跟消费者的个体特征有关。企业必须决定广告诉求应针对那些顾客,采取什么样的诉求策略,诉求什么信息。

为此,企业必须做出如下的判断:

1.确定目标顾客在不同购买准备步骤上的分布数量,处于哪个步骤上的顾客最多。

2.哪些步骤对促成购买是最关键的。

3.广告和其他营销努力应集中作用于哪些步骤的顾客上。

广告有三个功能,即告知功能;教育功能;促销功能。在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对以上三个问题做出了清晰的判断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发挥广告的三种功能,并有针对性的选择诉求策略和诉求信息。(见下表)

五、顾客导向策略之五—产品制胜

产品是企业向顾客传达利益的载体。在营销组合的4P中,产品(Product)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只有产品能够真正满足顾客需要,能给顾客带来某种利益,才能成功地实现销售。如果产品有问题,则一切营销努力都无法从根本上弥补产品的不足。最顶尖的营销人员和最出色的营销计划也很难把蹩脚的产品销售给顾客。

(一)新产品开发——一开始就获胜

有好的产品,是营销胜利的起点和基础。要开发出好的产品,就需要真切而入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一个能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自己就能营销自己。

在这方面,白加黑感冒片是个典范。普通的感冒药有个缺点,就是服用后瞌睡(药中含扑尔敏所致),这对大多数白天上班、上学的消费者十分不方便。白加黑的生产企业看到了这一点,把感冒药分成白片和黑片,把感冒药中易使人困倦的镇定剂“扑尔敏”放入黑片当中。这样,不仅使感冒药在外观上与竞争对手形成了巨大差别,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消费者吃感冒药易困倦和日常生活的矛盾,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相符合,达到了引起共鸣和联想的效果。由于这种杰出的产品创意真正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再辅以强大的宣传攻势,白加黑上市不久就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二)产品包装——自己销售自己

包装设计是产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有着重要的功能,如保护药品,便利运输和贮存,利于促销等。

感冒药的包装尤其要强调其促销功能。因为消费者选购感冒药一般是在药房,这就象在超市选购日用品,哪些药品包装独特醒目,就能优先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就能优先销售。所以,感冒药包装在色彩搭配、尺寸及形状设计上尤其要强调醒目,在药品货架上能很容易的被消费者分辨出来。

感冒药的包装还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要,如易于开启,易于保存等。还要根据消费者服药疗程及药品单价等因素决定单位包装的药品数量。

第6篇:感冒药调查报告范文

可防婴儿唇裂

美国全国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报告说,他们选择欧洲国家中唇裂发生率名列前茅的挪威进行了调查。在排除吸烟、饮酒等其它影响因素后发现,补充叶酸可以使婴儿发生唇裂的几率最多降低40%;如果通过水果、蔬菜等饮食途径多摄取叶酸,也能使唇裂发生几率平均降低25%。研究人员指出,相比较而言,补充叶酸对于预防腭裂似乎没有明显作用。叶酸属于B族维生素,富含于绿叶蔬菜中。此前医学专家一直推荐孕妇服用叶酸,以预防脊柱裂等胎儿神经管畸形。

此外,荷兰一项最新研究显示,50岁以上中老年人补充叶酸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延缓大脑功能退化。研究结果还显示,补充叶酸能降低人体内高半胱氨酸含量。

研究人员说,叶酸会在食物储存和加工过程中迅速流失,因此不经常食用新鲜食物的人可能缺少叶酸。叶酸,又称维生素B9,是一种安全并有益健康的维生素,菠菜和豆角等蔬菜中富含叶酸。(新华)

倪早菊摘自2007年2月16日《科学奥秘周刊》

妇女怀孕吸烟

伤害孩子心脏

据3月2日《健康日》报道,荷兰学者最新研究发现,女性如果在怀孕期间吸烟,将导致新生儿循环系统的永久性损害,并会增加其患心血管疾病和卒中的危险。

研究的领导者,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临床流行病学副教授米歇尔・L・波茨博士介绍说,那些怀孕期吸烟的母亲生下的孩子在他们30岁时,颈动脉厚于那些母亲不吸烟的孩子。“母亲怀孕时吸烟的孩子比起那些在无烟环境中生下的孩子,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且他们在很年轻时就可能被发现这种永久性的心血管损害。可以说,妊娠期是吸烟对孩子产生伤害的关键时期。”这一科研结果即将在佛罗里达州召开的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公布。

波茨博士认为,母亲吸烟越多,后代的颈动脉壁就越厚,这与孩子成年后的高血压和超重的证据符合。同时,如果父母亲在妊娠期间均吸烟,那么他们的孩子30岁时的动脉壁比父亲或母亲吸烟或者父母都不吸烟的孩子要厚。

无烟儿童政策研究负责人玛特・巴里认为,这不仅是冠心病预防领域的一个重大发现,同时为女性戒烟,也为她们须远离二手烟,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黎易)

李文章摘自2007年3月12日《生命时报》

精神压力大

儿童易发烧

3月6日公布的两项美国研究,都证明了精神压力,对儿童健康的负面影响。其中一项由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小儿科副教授玛丽・卡塞塔完成,研究结果证明,家庭精神压力过大,会导致儿童频繁发烧。另一项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维克托・加里昂完成,其结果表明精神压力过大,会导致儿童大脑内负责记忆和控制情绪的海马体萎缩,从而对大脑发育造成极大损伤。

玛丽・卡塞塔的研究历时3年。研究人员对169名年龄5~10岁的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如果父母对儿童期望高,容易导致其精神压力过大,儿童免疫能力就会降低,从而更易发烧,或感染其它疾病。

在维克托・加里昂领导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5名7~13岁儿童的海马体进行了测量。这些儿童刚被确诊患有创伤后压力综合征,体内皮质醇含量较高。结果显示,这些儿童大脑中的海马体发生了严重萎缩。研究人员估计,由于压力过大,导致其体内皮质醇水平上升,而动物试验已证明,皮质醇对大脑细胞有害。(步晶晶)

李锬摘自2007年3月13日《生命时报》

缺铜的女人

当不了妈妈

美国有研究证实,女性体内铜元素不足,会妨碍卵子和受精卵的运动,从而导致不孕。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陈萱说,缺铜会影响大脑中酶的活性,铜是这些酶当中的成分,或是这些酶的激活剂。然而生活中,孕妇和胎儿却极容易缺铜,因为胎儿的肝是含铜量极高的器官,从妊娠开始,胎儿体内所需含铜量就急剧增加,约从女性妊娠的第200天到孩子出生,铜需求量约增加4倍。因此,妊娠后期是胎儿吸收铜最多的时期,这个时期不注意补充铜,就容易造成母子双双缺铜。此外,由于铜在人体内不能存储,所以要每天摄取,特别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补铜的途径最好以食物为主,如动物肝脏、水果、海产品、紫菜、巧克力中都含有较丰富的铜,粗粮、坚果和豆类等也是较好的来源。

陈思之摘自2007年第一期《健康天地》

母爱改良

遗传基因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基因学家研究发现,一剂母爱“良药”可能足以改变我们的遗传密码,使我们更勇敢、更好地面对压力。

研究人员让母老鼠抚育新出生的小鼠。母老鼠舔小老鼠和为它们梳理毛发的时间各不相同。实验证实,有母亲抚育的动物更胆大而且更爱冒险。实验还表明,母亲的照顾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改变了一种控制大脑对压力反应的基因的表达。这种基因变化导致大脑中海马长出更多的压力受体,减少身体对压力的反应,这种基因变化是持久的,甚至可以遗传给后代。

这一惊人发现意味着,我们的遗传蓝图不是在出生之前就确定下来的,我们的身体能够改变生物学指令,使我们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而不是等待数百万年的进化去适应。

陈思之摘自2007年2月28日《中国妇女报》

儿童慎用

感冒药品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统计,过去两年间,美国有1519起因滥用感冒药或咳嗽药引发不良反应而看急诊的婴幼儿病例,其中3名婴儿不治身亡。

美联社报道说,死亡的3名婴儿年龄在半岁以下,死前都曾服用治疗感冒的药物。检查发现,这些药物内含具有解除充血功能的伪麻黄素。因未经医生指导使用,这3名婴儿生前服用的药量相当于2岁至12岁儿童建议用药量的14倍。3名婴儿过量服药后血液水平出现严重异常,直接导致死亡。

专家警告说,儿童服药过量现象十分普遍,是造成儿童药物中毒的原因之一。孩子感冒后,家长有时会给孩子同时服用几个牌子的感冒药,殊不知这些感冒药里含有相同的成分,容易造成儿童服药剂量过高,导致药物中毒。

为避免此类悲剧发生,专家建议对儿童用药要特别谨慎。鉴于多数感冒会在数日后自然痊愈,父母最好让孩子多喝水、少吃药。婴幼儿出现轻度感冒症状时,用盐水点滴以软化鼻腔分泌物比吃药更安全有效。

第7篇:感冒药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普通感冒;维医药;诊断技术和方法;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5.001

中图分类号:R291.5;R259.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05-0001-04

Clinical Research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Common Cold with New Uyghur Medicine (Draft) Abuduwaili Abudukelimu1, Silafu Aibai2, WANG Ping-shan3, Wubulihasimu1, Yusufu Maitinuer1, Muhamaiti Wusiman3, Mainisha Maimaiti1, Tuerhong Aximu1, ZHANG Hong3, BAI Lian-sheng3, LI Jin-feng3, LI Zhi-jian2, Abudujilili Abuduaini2, LI Gong-shu4, LIU Bing-lin4, PEI Xiao-jing4, ZHOU Bei4 (1. Xinjiang Uyghur Medicine Hospital, Urumqi 830049, China; 2. Institute of Xinjiang Traditional Uyghur Medicine, Urumqi 830049, China; 3.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Urumqi 830002, China; 4.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CFDA, Beijing 100045, China)

Abstract: In this study,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on medical records of Uyghur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gram of common cold was done and demographic, diagnostic, therapeutic, efficacy evaluation and nursing data and other information were collected, sorted out and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diagnostic cretiria of Uygur Medicine syndrome factor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tandard with the syndrome factors of the enrties of main syndromes and sub-syndromes and symptomatic diagnosis chart was established. Combined with the symptoms of common cold, the efficacy evaluation standards were established. On this bas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national new medicine review, the study developed clinical research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cold with new Uyghur Medicine (draft).

Key words: common cold; Uyghur Medicine; diagnostic techniques and methods; clinical research guidelines

普通感冒是常病、多发病,由于发病频率高,呈急性病变过程,给患者带来生活及工作的诸多不便,加之抗生素在治疗过程中的滥用,也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维吾尔药治疗感冒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有良好的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在研究治疗感冒的维药新药时要充分体现维医药治疗感冒的特点、优势,以科学、客观地评价受试药物。本病属维医“祖卡木”“乃子来”范畴,维医认为,体内外因素使人体生成的气质发生异常变化,体液之间的相辅相成功能失调而出现异常体液及一些炎症反应,如呼吸道黏膜水肿、充血、渗液(漏出或渗出)。此病多因受热性和寒性或体液的变化所致。热性感冒与胆液质和血液质的异常变化有关,寒性感冒与黏液质和黑胆质的异常变化有关[1-5]。

本课题组针对普通感冒维医诊疗方案进行多中心临床病历回顾性调查,收集人口学、诊断学、治疗学、疗效评价、护理学资料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以此为基础,明确了本病维医证候要素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指标及其贡献度,制定了普通感冒维医疗效评价标准和诊疗指南。本指导原则用于指导维药治疗普通感冒临床研究的试验设计。研究者应根据现行法规与技术要求,结合试验药物的维医组方特点、临床前研究结果,确定临床试验目的和目标适应症。根据试验目的和目标适应症,依据临床研究一般原则,结合试验药物临床前研究结果,确定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观察重点,进行临床试验设计。

1 试验设计

新药临床试验要遵循随机、对照、盲法的临床试验原则。不同药物有不同的药理作用特点、不同的研究基础和背景,同时研究过程中又有不同的研究阶段、分期。每个独立的临床试验均需确定不同的试验目的。由于试验目的不同,临床试验设计也会有很大区别。因此,临床试验前应充分了解试验药物特点、研究基础、研究背景、研究阶段、研究分期以及疾病的特点和临床实际,同时,在考虑临床试验难易程度和临床可操作性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临床试验目的。根据试验目的,确定科学、合理和可行的临床试验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临床研究时,应依据研究目的不同,有针对性选择需要的对症治疗和用药。如研究不是针对发热或咳嗽时,应对普通感冒本身出现的发热、咳嗽症状作对症处理,因为过高的体温有诱发其他疾病的可能,而剧烈的咳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将使患者很难接受治疗方案。因此可以使用统一的解热镇痛药和止咳药,以便于试验结束后评价,但必须注意对症治疗药物选择时,其临床定位和作用特点之间的相关性。如研究是针对高热或咳嗽时,则注意对症治疗和用药不能影响对研究药物的疗效评价。临床试验设计应注重观察试验药品在同类药物中的作用特点,体现药物上市价值。

2 临床定位

维药新药治疗普通感冒的有效性,主要是能够解决普通感冒所致的发热等特殊表现的试验,研究者要在确保受试者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评估对发热等特殊表现的干预程度。维药新药治疗轻症无并发症者,可以观察治疗药物对普通感冒病程的控制及相关症状缓解的程度,如发热时间的缩短,咽喉干燥、打喷嚏、鼻塞流涕、鼻翼发红、声音嘶哑、寒战、肢体酸痛、口干口渴、口苦等症状的改善程度。

3 诊断标准

3.1 西医诊断标准

3.1.1 临床表现 具有发热、头痛、肢体酸痛、咽痛、鼻塞、流涕、喷嚏等4种以上症状。

3.1.2 辅助检查 ①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为主,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升高为主)。②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肺部疾病(肺部X线无特殊改变)。

3.1.3 鉴别诊断 注意与急性传染病如流感、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脑膜炎、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前驱症状及过敏性鼻炎鉴别。

3.2 祖卡木维医证候诊断标准

3.2.1 热性祖卡木 主症:身体发热,咽喉干燥,鼻塞,肢体关节酸痛,咽喉部发红,流黄浊涕,声音嘶哑,头痛,味嗅觉下降。次症:皮肤热,舌尖偏红、黏,小便淡黄,大便硬结,咳嗽咳痰,口干、口渴,头痛,全身酸痛,眼结膜及巩膜潮红,出汗。舌象:舌边、舌尖红,上有厚黄苔。脉象:硬,快[6-7]。

3.2.2 寒性祖卡木 主症:寒战,流清浊涕,头昏、头痛,咽喉肿痛,全身乏力,味嗅觉下降,身体发热,肢体关节酸痛。次症:脉象缓慢,皮肤寒,巩膜偏白发银色,舌苔白、发蓝,口干,手足发冷,小便色淡黄、清,咽痒、咳嗽、咳痰,白色稀痰,乏力。舌象:舌苔薄白或淡蓝。脉象:粗,细,缓[6-7]。

3.3 量化标准

根据临床试验目的和定位,确定主要疗效指标和次要疗效指标。对于改善临床症状的试验,应以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喉痛、咳嗽、身体疼痛等症状改善来评价。对于定位于高热等特殊表现的临床试验,应以退热开始时间、退热程度、药效(退热)持续时间等相关指标做评价,或以缩短病程、减少发生并发症、降低住院发生率等指标做评价。维医证候评价以治疗前后维医证候症状转化率评价其辨证分型及患者内环境的变化情况。

4 纳入标准

为确诊病例,以及选择与试验目的相吻合的维医证候的相关诊断标准。对于年龄的选择,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决定入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如果要研究退热等特殊作用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患者病情条件作为研究对象。

5 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需根据药物的特点、目标适应症的情况,以及伦理学等因素合理制定。需排除有并发症以及有其他系统性疾病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D女、过敏体质或有药物过敏(史)者。

6 终止或退出标准

根据普通感冒的临床特点,制定严格的终止和退出标准及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在研究中出现病情加重或者并发症的,应立即停止试验,进行相应的治疗,以保证受试者的安全。试验中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的,应及时终止试验,并按相关管理规定上报。

7 研究病例的终止

①研究中发生严重安全性问题(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或病情迅速恶化者),应及时中止。②研究中发现研究药物治疗效果太差,甚至无效,不具有临床价值,继续进行下去会延误患者的有效治疗。③在研究中发现临床研究方案制订有重大失误,或方案实施有重大偏差,再继续下去难以评价治疗效应。④项目委托要求中止。

8 对照药的选择

在针对普通感冒的维药新药临床研究中,对照组的干预不一定都用安慰剂,可能有2个理由为选择阳性药提供支持。①从伦理的角度考虑。安慰剂对照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试验设计方法,但是在进行一项药物的临床研究中涉及到与人的生命相关的问题时,科学性一定要服从伦理学的要求。普通感冒是一种以上呼吸道病变为主的急性病变,对于患者来说每次发病都是一个新的过程,不涉及基础用药。②从对照的效率考虑。从设置对照的意义看,以疗效明确的阳性药物做对照相对于以安慰剂做对照,除了能体现试验药物的有效性,还能分析试验药物相对其他药物的优势、特点,为临床使用提供更丰富的证据。

9 疗程

普通感冒为自限性疾病,一般1周自愈,在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中,一般入组患者体温在38 ℃以上,病程在48 h以内,服药疗程3~5 d。选择5 d时,其临床设计应考虑能够进行合理的评价。重点观察开始退热时间(以h为单位计),以及体温降至正常时没有发生反弹即恢复正常的时间(以h为单位计)。针对这种弹性的疗程设置,如何进行访视更能获得尽量真实、完整的信息,需要在制定研究计划时加以重视。

10 观测指标及观察时点

10.1 安全性观测指标

包括一般状况,生命体征(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每个试验均应根据试验药物作用特点、临床前毒理试验结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检测指标异常、严重程度及其处理措施,确定安全性观测指标,以便客观评价其安全性。试验过程中应加强对受试者的保护,若出现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指标的异常,应及时观察患者伴随症状,并及时复查、跟踪,分析原因,合理报告不良反应。应根据试验目的的不同,设计观测时点。

10.2 疗效性观测指标

建议以感冒的痊愈情况作为主要疗效指标评价试验药物治疗普通感冒有效性,包括痊愈例数及痊愈时间2个方面。普通感冒病情单一,可以在短时间内痊愈,以痊愈作为主要疗效指标,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药物疗效。由于医生做出痊愈判断的准确性高于对症状体征计分分级的判定,更可增加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当然,在抓住主要问题的前提下,为了更加细致地分析维药对普通感冒证候群中不同症状、体征作用的特点,仍然可以将感冒症状量化分析。同时还要考察舌象、脉象等特殊体征的变化。

10.3 观察时间

①患者一般情况入院时记录1次。②体温于用药后6am、9am、12am、3pm、6pm、9pm、12pm各记录1次。③胸部X线拍片只在病例入选时作1次。④安全性指标于初诊首日和试验结束时各检查1次,肝、肾功能检查时间不要超过第7日。

11 合并用药

受试者既往服用了控制慢性病的药物,如抗高血压、抗糖尿病药物,在试验中要如实记录服药情况,同时,观察试验药物和控制慢性病的药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在研究中应尽量减少或者避免合并用药造成对试验药物研究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影响。试验药物属于维医证候为基础的维药新药,按照维医辨证论治理论,考虑使用成熟剂、清除剂等。合并疾病所必须继续服用的药物或其他治疗,必须在研究病历记录药名(或其他疗法名)、用量、使用次数和时间等,注意对疗程的各个阶段用量变化的记录,以便总结时加以分析和报告。

12 疗效评价标准

12.1 临床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感冒症状体征积分改善率≥90%;显效:感冒症状体征积分改善率≥70%且

12.2 症状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治疗结束后,评分为0分;显效:治疗结束后,较用药前减少2分;有效:治疗结束后,较用药前减少1分;无效:治疗结束后,较用药前积分无变化。

12.3 体温变化评定标准

不同观测点体温变化:从服药开始到体温下降0.5 ℃所需时间为起效时间;从服药开始到体温降到37 ℃所需时间为解热时间;从服药开始到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为痊愈时间[8]。

13 安全性评价

首先应关注一般状况,生命体征(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其次,除上述指标外,应根据试验目的和试验药物可能存在的潜在安全性问题,设计相应的安全性指标,并制定合理的访视时点。

试验过程中若出现不良反应、实验室指标的异常,应及时观察受试者伴随症状,并及时复查、追踪,进行综合分析。重视不良事件的报告。同时,注意试验药物的禁忌、注意事项以及饮食方面等研究。

参考文献:

[1] 易沙克江・马合穆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1.

[2] 霍加・热依木阿洪.医学大全(维文版)[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总社,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3.

[3] 毛拉・麻合穆德艾克木.治疗方法(维文版)[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总社,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7.

[4] 埃布艾里・阿维森纳.艾力卡农非提比(维文版)[M].趼衬酒耄盒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3.

[5] ・艾克拜尔・艾尔扎尼.米扎尼提比(维文版)[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2-103.

[6] 阿依努尔・买买提明,阿米娜・买买提,阿不都外力・阿布都克里木,等.上呼吸道感染维医诊疗标准[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2):35- 36.

第8篇:感冒药调查报告范文

滥用抗生素的最大危害

滥用抗生素对人类最大的害处是造成许多细菌的耐药性,尤其是造成诸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之类的“超级病菌”的产生。由于大部分感冒、咳嗽和流感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并不起作用,使用抗生素完全是南辕北辙。

MRSA在全球的流行已经引起了严重关注,美国的一项大规模研究证明,MRSA可能比艾滋病造成的危害还严重。而MRSA的流行,主要原因是大量滥用抗生素。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牙科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莫里拉・克莱温斯及其同事发表于2007年10月17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称,MRSA造成的感染似乎比人们以前认识的范围更加普遍,对某些人群的影响程度不一,更经常在健康护理环境之外发现。而MRSA已经成为造成前往美国急诊室就诊的患者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最常见原因,还可能造成严重的(有时是致命的)侵入性疾病。

克莱温斯等人的这项研究是美国迄今就MRSA病菌在全美传播情况的首份调查报告。

MRSA是在1961年被发现的,到80年代后期就已成为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目前只有万古霉素对MRSA有效。因此,MRSA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决感染性疾病的第一位。而MRSA可以在人体皮肤或者鼻子内生存,严重情况下会感染人体血管、破坏肌肉,甚至导致死亡。克莱温斯等人的研究还发现,MRSA感染过去只发生在医院内,而如今这一现象已经逐渐扩散到监狱、体育馆等医院以外的地方。以2005年数据为例,医院内MRSA感染病例数只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超级细菌形成的原因

世界各国的研究证明,大量和滥用抗生素是造成MRSA形成的重要原因。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到了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这种滥用抗生素的医疗行为正是造成MRSA流行的重要原因。

我国专业人员赖晓全等人为了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的MRSA感染及相关因素,为有效控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了一种现场及回顾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ICU病房1998年3月~2003年2月住院患者获得性感染MRSA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用相应的科学方法(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发现,ICU病房MRSA感染率为2.9%,病死率达35.19%。

而造成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有7项,其中第一项就是联合使用抗生素,其后几项因素分别为:使用呼吸机、住院超过20天、侵袭性操作、年龄大于60岁、皮肤开放性损伤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医护人员提议,除了应加强ICU病房MRSA感染的监测与控制外,还应当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然而,耐药的超级细菌并非只是MRSA,结核菌耐药也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早在上世纪 90年代末,我国统计结核菌的初始耐药达28.1%,由此造成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上升。当然,结核病的上升有不规范治疗的原因,但是,重要原因还在于滥用抗生素。因为,我国上世纪50年代,医疗和预防条件很差,许多农村病人根本谈不上规范治疗,结核病还得到了有效控制。

因为,滥用抗生素造成人类上呼吸道菌群失调和耐药,并在人群中相互传播。这种人群的上呼吸道变化(屏障功能下降)有利于结核菌的定植、侵入和被传播上耐药质粒,导致肺结核发病率和耐药率上升,并使非结核性分支杆菌感染越来越多。这也正是近些年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经常使用抗生素的中老年人,肺结核发病率和耐药率较高的原因。

创造一种新的绿色生活方式

英国卫生大臣约翰逊宣布,英国政府将从2008年2月起开展一项耗资2.7亿英镑、针对“超级病菌”的“清洁安全护理”运动,帮助医院增设负责感染监控的护士和抗生素专家、药剂师。到2009年,所有入院病人都要接受MRSA筛查。

其实,认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我国一些地区也在限用和禁用抗生素了。2007年3月1日,上海市卫生局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细则》就开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不再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这个规定比英国早了近一年。不过,在实践中似乎并不理想。一些患者在看普通感冒时仍然点名要抗生素类药物。

为什么公众有这样的要求?原因也在于科学知识并不普及,因为病毒性感冒和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抗生素是不管用的,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而有时病毒性疾病引起的疾病产生继发感染后,医生也可以开一些抗生素。这也会让病人混淆不清,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向病人解释清楚。而且,普通感冒不用抗生素的益处还有很多。例如,普通感冒以病毒感染为主,患病初期人体本身有抵抗力,这时候使用抗生素反而会杀害人体本身有益的细菌,引起菌群失调,降低人的抵抗力。因此,这些方面专业人员应当多向公众解释。

另一方面,滥用抗生素的害处不仅是造成超级病菌的流行,而且会产生更多的危害,这也要让公众知晓。例如,滥用抗生素会造成大量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因药品不良反应致病住院,其中近一半是滥用抗生素引起的。上海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统计数据更证明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后果。

2005年上半年,上海就有7000多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其中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3000多例,位于各种不良反应的榜首。从上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汇总的数据看,对抗生素有明显不良反应的人群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中老年人,其中71岁~80岁之间的老人比例最高。同时,有许多自行购药的患者在发生不良反应之后很可能没有及时上报,如果把这些都统计出来的话,不良反应率将会更高。

第9篇:感冒药调查报告范文

[网友说事]

春天的阳光:头疼感冒的。谁还去医院啊,还不都是自己买点药吃吃就得了。不过,就拿感冒来说吧,记得以前吃康泰克,后来又吃白加黑,还有快克,去年开始流行莲花清瘟胶囊……难道这感冒药也讲究流行不成。去年冬天感冒后,也在不停吃药,可还是近两个月没好,后来坚持不住去看了看,才知道之前吃的感冒药不对症,好在没吃出啥大问题来。

近日,中国非处方药协会发起安全自我药疗行动,并首次公布了《中国止痛类非处方药认知度网络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公众自我用药状况令人担忧:约有70%的家庭存在自我用药不当的问题,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12%-32%。生活中,多数人说给自己当过“大夫”,其中,不少人经历过吃错药的情况。

近七成消费者在出现疼痛等轻微身体不适时,都会首先自行前往药店购买药品。在自行购药时,近半数的消费者并不了解OTC标识及其含义,盲目购买药品进行自我治疗。以最常使用的止痛类药为例,超过40.55%的消费者认为去痛片是OTC,其实去痛片不是OTC,是需要医嘱的处方药。

家庭药箱,过度采购压箱底

[网友说事]

应龙生:家里有上了岁数的人,平时一定要备个小药箱,我爸心脑血管不好。家里常备有丹参滴丸、牛黄清心丸等,还有清热的清胃黄连丸、祛痰止咳颗粒还有各种维生素丸、治感冒的……好多药都放得快过期了也没吃。

如今很多人家都有一个小药箱,而且这个小药箱越来越大。有些都是很久之前买了没吃完存下的。有些药生病时只需要几片,可是药店不零卖,一卖就是一大瓶。

药店促销活动现在又特别多,有时候去药店买点药,遇到活动就买回来一大堆不需要的。有些药居然能在药箱里呆七八年了。

家庭用药常见误区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白慧良会长介绍,OTC在国外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即OverTheCounter),在我国,它的名字叫做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指应用安全、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不需要医生处方即可以自行购买和服用的药物。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首次提出了自我药疗“三要”原则。一要认准OTC标识;二要按照说明书对症用药;三要适量购买,及时清理药箱。

时间错位:不少人服药都安排在白天而忽视夜间。有的药一日服两次,应每隔12小时1次,有的每隔8小时一次,可是病人往往在三餐时服用,这样白天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而夜间很低,影响疗效。

药量过大或过小:通常治疗量可获得良好效果,若超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尤其是老人和儿童。也有人害怕药物毒副作用,认为小剂量比较安全,其实这样都达不到效果,一定要按量服药。

时断时续: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如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就可能无法控制疾病发展。

疗程不足: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如尿路感染需要7~10天,才可治愈。若用药两三天,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就可成为慢性感染。

当停不停:一般药物达到预期疗效后就应停药,否则会引起毒副作用如二重感染、依赖性,以及蓄积中毒等。

突然停药:许多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巩固疗效,如精神病、癫痫病、抑郁症、高血压、冠心病等。如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不要擅自停药,否则易导致旧病复发甚至危及生命。

换药随意:药物显示疗效需要一定时间,如伤寒用药需3~7日,结核病需半年。如随意换药会使治疗复杂化,出了问题也难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多多益善: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常可增强疗效,但配合不当会产生抵抗作用,以致降效、失效,甚至招致毒性反应。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