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二历史分析范文

高二历史分析精选(九篇)

高二历史分析

第1篇:高二历史分析范文

关键词:初中 历史教学 史料分析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我国的历史教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不充分。史料作为历史学的基础,也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资源。把史料分析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效率,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史料收集和分析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思维能力,意义重大。

一、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分析运用现状

鉴于史料分析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史料分析。但是,就目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对史料分析的运用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对史料分析不够重视。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早已提出,但是,目前我国依旧是以中考、高考主要目的的应试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准。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主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以取得高分为主要目的,对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分析不够重视。第二,教学方法单一落后,不利于史料分析在历史教学中的开展。初中历史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以讲解历史知识为主要教学目的,对于一些史料的分析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讲解,不能使课内的历史知识和课外的史料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难发挥史料分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二、史料分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史料分析的作用。

为了发挥史料分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对史料分析的运用,从而在历史教学活动中选取一些史料进行分析,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人教版历史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时候,面对错综复杂、枯燥乏味的历史事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时,教师可以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重要人物如孔子、墨子、齐桓公、晋文公等人的史料故事进行分析介绍,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历史知识。

2.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史料分析的运用。

教学模式落后也是影响历史教学中史料分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史料分析的教学需要。一方面,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课堂组织形式。比如,在学习《人们生活方式变化》(人教版历史初中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分组讨论现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讨论之后再进入历史讲解,效果更好。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视频中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学效率高。比如学习《灿烂的宋元文化》(人教版历史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师讲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清明上河图中的画面,增加这幅画对他们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感应,认识到这幅画的重要价值。

3.遵循两个原则,实现主体知识和课外史料分析的衔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目标,教师运用史料分析的时候需要遵循史料的真实准确性原则和数量适度性原则,从而做好课内主要历史知识和课外史料分析的有效衔接,发挥史料分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比如,在讲解《美国的诞生》(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时候,由于学生缺乏对美国的了解,有些历史事件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就可以对文中提到的波士顿倾茶事件、《独立宣言》、林肯等内容进行扩展,达到课内主要历史知识与课外史料分析的统一,以便于加深学生对这些陌生事物的理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史料分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把史料分析适时合理地运用到历史教学课堂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史料分析的意识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骆洪乾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0,05,(11),88-89。

第2篇:高二历史分析范文

一、重视高中理论教学

现行的高考内容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学生能力的欠缺往往是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学生理论分析能力的不足又是其能力欠缺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面。笔者在粗略统计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中发现,主观题曾考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分析、主次矛盾、现象与本质、原因和结果等主要理论观点,而考生能准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个观点、某个原理,做到史论结合,恰到好处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不多。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基本理论似懂非懂,能做某些分析,但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与深度。第二,不懂基本史学理论,缺少必要的理论分析意识,解题只能就事论事。第三,由于基本史学理论的欠缺而导致学生不能恰当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甚至得出错误的判断和结论。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成为中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探讨的话题。

二、加强史论结合教学

第3篇:高二历史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认知状况;调查分析启示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从2003年秋季开始实施,十多年来,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于这场浩大的课改浪潮中。教师们逐步树立了全新的课程观、师生观、评价观,教学方式有了很大改变[1]。但是,在课改中教师们也常常遇到一些困惑,如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如何准确理解和实施“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等等。此困惑成为制约课改进一步推进的瓶颈。要破解教学中的困惑,必须深入分析学情,了解当前高中学生对历史教学的认知状况。为此,我们课题组在江西省龙南县城区普通高中开展了关于当前高中学生对历史教学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30小题,调查对象填涂机读卡,使用光标阅读机统计调查信息。我们在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各发放问卷及机读卡420份,分别收回有效卡412份、416份。调查的内容主要是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兴趣的自我评价、学习历史课程的态度和方法、参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情况、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和期望,等等。此外,课题组围绕着高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现状和对历史教学的认识状况,拟订了访谈计划和访谈提纲,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

一、调查情况分析

1.学习兴趣方面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是有兴趣的,但高一、高二年级仍分别有7%、8%的学生不喜欢历史学科。在访谈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学生不喜欢历史学科的原因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是认为学习历史作用不大;二是觉得所学的内容枯燥无味;三是不喜欢老师上课的方式;四是要记要背的内容太多。学生凭兴趣去学习历史学科的较多,高一学生占37.9%、高二学生占29.3%。高一学生对历史探究性学习有一定的兴趣,有58.7%的学生表示“会积极参与”,但仍有27.6%的学生表示不愿参与。高二年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有70.4%的学生表示“会积极参与”,只有16.1%的学生表示不愿参与。学习历史课程的功利思想比较严重,高一、高二分别有21.8%、32.6%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课程主要是为了应付高考。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较肤浅,历史课程的功能和价值没有得到学生的整体认同。2.学习态度方面高一学生上历史课“总是认真听讲”的仅占44.9%,不及一半;超过一半的学生上课会走神,有时不认真;有3.9%的学生“很少认真听讲”。高二学生“总是认真听讲”的占52.2%,超过一半;有39.2%的学生不是很认真;有4.3%的学生“很少认真听讲”。高一、高二学生表示“会主动学习历史课程”的分别占52.7%、52.2%;表示“被动学习历史课程”的分别占41.2%、40.8%;表示“不想学习历史课程”的分别占6.1%、7.0%。在访谈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学生被动学习历史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受家长和其他学科老师的影响,认为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地位和作用不如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二是其他学科作业太多,抽不出时间学习历史;三是认为平时学习历史收效不大,不如考前临时突击。在访谈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少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独立提出问题。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态度也可体现在其在课堂是否踊跃发言。高一、高二分别有34.5%、29.6%的学生表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会踊跃发言;分别有54.6%、63.4%的学生表示“偶尔会踊跃发言”;分别有10.9%、7.0%表示不会踊跃回答问题。在访谈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学生不踊跃发言的主要原因是害怕答错,怕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耻笑。3.学习方式高一、高二分别有73.3%、75.0%的学生认为开展课堂讨论“很有必要”;分别有11.2%、18.0%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这表明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堂讨论采取无所谓甚至排斥的态度。高一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更多地依赖老师解答,同学之间讨论较少,合作解决问题的风气还不是很浓厚,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高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合作探究的积极性较高,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有36.5%的学生会通过同学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有24.0%的学生会通过自主学习、查找资料的方式解决。高一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疑难问题普遍较少,高二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的较多。高一学生对历史课程普遍不重视,每周课外学习历史课程的时间大部分在1~2小时,高二学生每周课外学习历史课程的时间大约在3~4小时。高一、高二经常会预习的学生不到20%,很多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没有把预习作为日常学习的自觉行为。高一、高二分别有60.2%、70.7%学生会认真做好课堂笔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做课堂笔记没有持之以恒,少数学生还没有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上完一节历史课后,认为能掌握大部分基本知识的,高二有61.5%的学生,高一仅有30.6%的学生。上完一节历史课后,认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的,高二有65.1%的学生,高一仅有58.7%的学生。这表明,高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比高一学生要高一些。4.对教学方式的评价高一、高二分别有45.6%、53.6%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教学方法灵活性不够;分别有13.6%、13.7%的学生认为历史老师教学方式枯燥单调。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方面,高一、高二分别有64.6%、69.0%的学生认为老师很注重教学的互动;分别有29.8%、25.0%的学生认为师生互动太少;分别有5.6%、6.0%的学生认为师生几乎没有互动。在访谈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一半多的学生认为老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很一般,谈不上趣味性,也说不上特别枯燥”;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多样,有趣味性”;有近二成的学生反映老师的讲课趣味性不够、讲得太多、教法单一。高一、高二分别有52.4%、63.2%的学生认为历史老师“经常组织学生探讨问题”;分别有37.4%、29.8%的学生认为历史老师“很少组织学生探讨问题”;分别有10.2%、7.0%的学生认为历史老师“几乎不组织学生探讨问题”。高一、高二分别有46.6%、47.8%的学生认为老师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和效果“常常很好”;分别有39.8%、35.3%的学生认为老师在解答疑难问题时,常常直接把结论告诉他们,缺少方法指导。5.对教师及教学的期盼从“道德品行”“知识水平”“教学方法”三方面评价老师时,高一学生更看重老师“道德品行”的占57.3%,更看重“知识水平”的18.9%,更看重“教学方法”的占23.8%;高二学生更看重老师“道德品行”的占38.7%,更看重“知识水平”的占38.7%,更看重“教学方法”的占22.6%。这表明,大部分高中学生期盼老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知识。在“你比较喜欢哪一类老师的教学风格”的问卷调查中,喜欢“上课有激情、风趣幽默、生动有趣”的,高一学生占77.9%,高二学生占67.6%;喜欢“上课严肃认真,对学生严格要求”的,高一学生占9.2%,高二学生占20.7%;喜欢“上课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高一学生占12.9%,高二学生占11.7%。这表明,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一学生比较倾向于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趣味性、生动性,希望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在“你比较喜欢哪一类课堂教学方式”的问卷调查中,喜欢“老师多讲多抄,学生主要听讲和记录”的,高一学生占26.2%,高二学生占19.5%;喜欢“老师少讲解,学生自由看书和练习”的,高一学生占34.5%,高二学生占34.1%;喜欢“老师指点方法,学生先学后教,讲练结合”的,高一学生占39.3%,高二学生占46.4%。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高一学生还是高二学生都不喜欢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希望老师能精讲,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高一、高二分别有72.1%、68.5%的学生希望老师多用多媒体上课。

二、认识和启示

1.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针对部分学生功利思想较严重、对历史课程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兴趣的现状,教师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教育,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及社会发展相联系,拓展学生视野,激起学生学习动机。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思想性强的历史故事、经典古诗词,发挥多媒体和直观教具的功能,能使课堂妙趣横生,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2]。教师要博览群书,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完善知识结构;要注意塑造个人职业形象和教学风格,有意识地锤炼教学语言,力求声情并茂、引人入胜。2.改革师生互动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都反映,当前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的主体作用没有体现出来,普遍存在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时间少的现象。为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反思教学,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生成的过程,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教师应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为学生的天赋潜能的自由、充分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3.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教师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精心优化教学方法。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教学情境。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比如,开展课堂讨论、辩论会,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等,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此外,一些传统的有益的学习方法还要继承和发扬,如做好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学会总结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及时巩固知识。4.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历史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高中历史学科能力要求、新的史学观,渗透到历史教学中,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提供的[3]。因此,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应着重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这是历史教学的需要,也是时代对人才的呼唤。5.分析学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情分析,把握学生共性和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从而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品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差异,根据学生差异的客观现状来组织教学,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的设计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难易有梯度,使不同水平学生学有所获,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6.积极探索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探索科学而多元的评价机制是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今后教学改革需要突破的重点。教师应改变单一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做法,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全面衡量学生的历史学业质量水平,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

三、结束语

学情分析,是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前提,是落实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关键[4]。然而,在平时教学中,青年教师往往不重视对学情的分析,不愿意认真调查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程度,认为其无关紧要,备课一味地参照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别人制作的课件,没有很好地把握问题设计的难易度和知识讲解的容量,从而影响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次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给教师们开展学情调查分析做了个良好的示范,使他们认识到了学情调查分析的重要性,掌握了学情分析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们逐步养成了学情分析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开展微型的学情分析调查,从而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志刚,翟霄宇.历史课程与教学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杨宁一.高中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第4篇:高二历史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文字史料;择取;问题分析

G633.55

目前,虽然文字史料在教学中运用能够发散高中生的历史思维,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文字史料在择取以及问题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历史教学的进程,不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本文针对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择取以及问题分析展开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字史料又可被细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文艺史料、原始史料、表格史料以及撰述史料。文字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两方面,一方面能够激发高中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另一方面能够增强高中生的综合能力。由于历史学科具有显著的趣味性学科特点,学生阅读文字史料的过程即融入历史学习情境的过程,进而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欲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此外,学生借助文字史料学习历史学科知识,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还能相应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从中可以看出,文字史料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1]。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字史料择取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所谓针对性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择取的文字史料要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并且要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学习情况,确保所选文字史料的应用性和易于理解性,如果文字史料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较少、难度较大,那么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会促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学习心理,进而会拉大学生与历史学习间的距离。此外,教师在选择文字史料时,要结合学生的年级情况,由于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性,进而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文字史料择取。例如,高一学生更适合故事型的文字史料,高三学生更适合探究型的文字史料。

2.多样性原则

为了强化高中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丰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进而文字史料择取中要坚持多样性原则,这不仅能够发散学生评价历史的角度,而且能够相应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结构与特点》时,学生运用此原则不仅能够看到中国当时自给自足的农业发展特点,也能从中分析出此经济特点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2]。

3.真实性原则

由于文字史料具有主观性,并且不同文字史料间差异性明显,进而不同文字史料在分析历史事件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择取文字史料时要坚持真实性原则,此原则不仅能够保证文字史料的真实性,而且能够规范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结论的准确性。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有人将黄爵滋的奏言说成是出自魏源之口,虽然教材内容得到了相应的丰富,但是文字史料的随意填充导致了张冠李戴现象,进而不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历史学科学习,并且史料的说服力也相对较低,不利于学生正确思维的形成。

4.典型性原则

典型性原则是文字史料中较为常用的原则,这不仅能够有利于促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而且能够有侧重点的进行知识讲解,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有关中美关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典型的朝鲜战争进行列举说明,进而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3]。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字史料问题分析方法

1.循序渐进法

要想促进文字史料问题分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方法,即文字史料问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其难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如果问题难度过大,那么学生会降低学习兴趣,后续学习的阻力也会相应增大;反之,如果问题难度过小,那么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得不到相应提高,进而不能及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历史教师在设计问题、分析问题时,要有层次性和阶段性,进而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水平。例如,学习《大》时,教师要根据文字史料依次提出如下问题,《大》作用是什么?《大》与《权利法案》间的联系表现。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一的基础上有铺垫的思考问题二,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尊重客观实际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发挥能动性的基础上分析文字史料问题,解决文字史料问题,得出客观结论,进而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印象。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义和团的实际资料(团规、告白),分析“扶清灭洋”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而得出相应结论,教师通过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不仅能够检验教学成果,而且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因此,在文字史料进行问题分析时,要尊重客观实际,坚持论从史出[4]。

3.对比分析法

为了促使学生在实际历史学习中,辩证看待历史事件,发散自身的历史思维,因此教师在进行文字史料问题分析时,要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而避免学生出现评价历史主观性、片面性等现象,促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民国期间的相关法律时,教师要将总统选举期间颁布的法律与总统任职期间颁布的法律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问学生“上述不同时间段的法律存在哪些不同?”、“总统为什么要实行终身制?”进而通过对比分析法,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5]。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符合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要求,多样性的文字史料择取原则以及有效的文字史料问题分析方法,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及时完成,能够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同时,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发展台阶。

参考文献:

[1]杨慧. 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择取与问题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张囡. 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择取与问题设计[J]. 中华少年,2016,09:69-70.

[3]夏菲. 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择取与问题设计[J]. 科普童话,2016,26:5.

第5篇:高二历史分析范文

客观评价历史

在唯物主义的世界中,任何矛盾都是对立统一而存在的,因此在利用辩证思维去思考历史事件时,首先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历史,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的评价更加客观、准确。对此,历史教师可以教授给学生矛盾分析法,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从两个层面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从而避免他们在分析和判断时出现片面性的问题。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前两年有人以砸车、砸店、摔手机的方式来抵制日货,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当然,许多思想比较偏激的学生会认为这种方法可以警醒国人抵制日货。但从客观的角度来讲,砸任何东西都是国人的私有财产,换句话说,其实当时的情况是在摧残自己的财物。所以,站在不同的立场来分析这件事,答案自然不同。同理,评价秦始皇这一人物时,利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对秦始皇的认知更加客观、全面。比如:秦始皇既是一名暴君,做出了焚书坑儒的事件;但同时也统一了六国,而且修筑了长城,统一了文字和货币,如此来看,他又是一位伟大的君主。所以,培养学生从一分为二的角度去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这不但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也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继而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客观地站在两个不同的立场去看待每一件事。

客观分析历史

辩证思维不单单体现在对事物“一分为二”客观评价上,同时还包括了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时,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事件和人物都不可能完全独立存在,所有的事件都是与其他事件、人物发生互动而产生的。因此,围绕辩证思维培养学生利用联系的眼光来客观地分析历史的能力,这是高中历史教师所要给予重视的另一个重点。以“”为例:为何失败了?它失败的客观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在分析这两个问题时,需要学生调动已掌握的知识点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及清政府与各国的关系进行更加客观全面的分析,这样可以让他们更深一层地把握背后的真相。而在这个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这个历史事件的认知与理解,老师还可以日本明治维新作为对比,鼓励学生分析明知维新成功的原因,由此让学生通过对某个历史事件的分析来了解更多的历史真相。同理,在分析“抗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因素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从时代背景入手进行分析,随后由浅入深、顺藤摸瓜,最终找到爆发抗日战争的根本诱因。如此一来,当考试中出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便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和方向出发来完成解答,并让答案更加全面、透彻。

客观感悟历史

围绕辩证思维客观地感悟历史,体会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的意义,客观承认每段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时代进步的必然,其实就是遵循历史的发展规律,承认世界的发展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所以,遵循“和谐发展”理念,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历史事件,感悟其中隐含的意义,并汲取教训,这是高中生所要深刻理解的一个道理。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民主共和制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君主立宪制灭亡的基础上,所以,有因才有果。而在剖析其中的“因”时会发现这是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必然,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这段历史期间,既要肯定它的客观性,也要分析其中的规律性因素。同理,在学习有关二战的历史事件时,学生不单单要看到二战爆发的诱因及带来的后果,更要思考这段历史背景中各个要素的发展特征,例如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每一项因素都是推动二战爆发的间接原因。同时,在了解了这些历史关联因素之后,学生也要客观地承认,正是因为“因”的推动,才造成了“果”,而“果”又直接决定了时代的发展方向及可能形成的局面。综上所述,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时展的必然,但是学生要透过这个必然因素汲取更多的人文哲理,这不但有助于提升他们对历史的认知,同时也能对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带来巨大的帮助,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品|。

第6篇:高二历史分析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 高中历史教学

近几年高考全国文综试卷历史部分试题中材料式选择题型,要求阅读材料,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科学思维,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笔者分析认为部分学生对此类试题的解答失分较多的原因就是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差,抓不住关键词语,找不着有效信息。要想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要深入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识,启发、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流畅地阅读,有理解地阅读,学会在阅读中思考,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一、利用课本进行“问题式”阅读训练

这是我们常用的能力训练方法。所谓“问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边阅读边回答问题。它适合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学习内容。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阅读选编问题很重要,要求选编的题目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题目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体现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难度要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学生带着题目有针对性地去看书,到课本中找答案,通过动眼、动手、动脑,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依照课本去解答题目,能够准确而简明扼要地得出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提高解题能力。

二、对课本阅读课进行“语文式”阅读训练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去阅读历史课文。使用这种方法阅读时,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逐字地通读,先找出知识点,排一排知识层次,再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对看不懂的疑难问题作上标记。教师在学生阅读时要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考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阅读课要求较简单,采取这种阅读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避免教师讲解过多而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三、识图阅读分析训练

历史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历史课本上有许多的插图,和历史课本相配套的有历史地图册,这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工具。“地图式”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历史知识的时候,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历史知识、历史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问题,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如高三复习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分布时,我设计了一个比较式问题:“请阅读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分布特点,并用史地知识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抗日根据地分布又有何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这样处理既加深了学生对图的印象,又锻炼了其分析能力。

四、中心段、中心句、中心词的典型阅读训练

如: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如下:“维中华民国某年某月某日,苏维埃主席,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恭遣代表林祖函,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曰:……”该材料中的某年某月某日可能是:

A、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四月五日B、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C、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月五日D、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月五日

答案B,我们找的第一关键词是苏维埃主席、红军。判断此事发生在正式取消番号、军队改编之前,所以把D排除,再由第二关键词国共两党判断,此事应该发生在国共关系发生重大转机之后,即西安事变后,排除A、C。

五、“比较、迁移扩展”阅读法

首先要进行比较阅读,即把同类内容的课进行对比阅读,找出它们的异同,得出一般规律,比如在学“资产阶级革命”这一主题可把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比阅读,这样识记更容易,而且还能对比异同。其次要进行迁移扩展阅读,从而扩大知识面,畅游于阅读的王国。

总之,通过对学生进行以上几种阅读方法的训练,再加上学生通过学习自己不断总结出新的阅读方法,学生就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只有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流畅地阅读,有理解地阅读,学会在阅读中思考,才能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思维等各种能力,更多的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学史鉴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明斌.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历史教学.2009(10).

[2]卓焕雄.历史教育资源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1990(02).

第7篇:高二历史分析范文

关键词:历史图表 教学 运用

近年来江苏高考试题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很多新特点,很多专家都做出了详细总结,纵观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总结,笔者发现虽然历史图表运用频率较高,但在考试分析以及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基于此,笔者希望本文能唤起各位教师在教学中对历史图表的重视。

一、高考图表试题运用简析

(一)图片来源丰富,运用恰倒好处。

江苏高考历史图表试题取材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漫画插图、绘画作品、墓碑铭文等都进入考察范围。大量的图片材料,不仅丰富了题目的表现形式,而且使情景创设更加生动活泼。

(二)情景寓于生活,材料组织巧妙。

江苏高考历史不少试题将情景创设寓于日常生活。如2008年第7题,体现了对考生的尊重和“以考生为本”的命题理念,也缩短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材料组织巧妙。

近年来,考题中阅读分析图片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明显提高。这一变化改变了过去只要死背就能做对题的复习模式,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二、新高考背景下对教材图表的新解读

近年的高考必将对今后高考产生巨大影响,总结分析高考图表试题特点,对于教师反思日常教学中图表运用策略,完善今后高考图片试题的备考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一)以《课程标准》为主线。

从高考图表试题的考察来看,图表选取无一例外来自课本以外,但无论素材源于何处,考题设置始终围绕《课程标准》的主干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灵活运用教材图表,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每一幅教材图表,提高学生阅读图表能力。

(二)注重典型图表阅读。

典型图表的分析等同于理科典型例题的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类图表的教学设计,达到图表教学的目的。

三、常规教学中图表的运用

(一)教辅材料中图表分类。

1.教科书中的图表。新课标人民版教材大量增加了图表的内容,使教科书显得更有生气。下面以必修二《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专题为例,简单介绍教科书中常见的图表。

①老照片,这也是最常见的。这些照片直观的记录了历史的事实,现在得到众多史家的注意,也越来越多的被介绍到教科书中。

②报纸,这是近现代历史研究中较常见的珍贵史料。

⑧表格,在经济史教学中经常运用。

④题词,部分教材内容涉及。

在《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专题中,上述图片共计13幅。图片虽说不多,但很具代表性,对我们讲授教学内容起到重要辅助作用。

2.历史地图册中的图表。历史地图册也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应充分重视地图册的作用,读图、分析、理解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历史知识、历史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地图说明历史问题,寻求各种历史规律、历史特征和历史成因的答案,也能把图转换成文,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地图所揭示的历史事物的分布、历史规律和历史成因等,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二)常规教学中图表的运用。

前文分类分析了图表在历史教学和研究中的重要性,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合理运用图表呢?下面以必修二《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专题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1.老照片的运用。学习历史,离不开历史史实的介绍,老照片真实的再现了历史事实。在介绍社会主义改造时,“农民踊跃报名入社”等照片的运用具有强烈的说服性;在介绍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时,“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阐述十大关系”等具有代表性;在介绍中两次国民经济的起色时,“周南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视察农村”等照片再现了历史;在介绍“历史性的跨越”时,“邓小平视察南方”的照片则是珍贵的资料。以此回顾历史,可增强对历史事实的记忆和对历史的感悟。

2.报纸的运用。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均有报纸记载,报纸因此成为记载历史的重要载体。本专题中,在介绍农村开展化运动时运用了《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在介绍“工作重点的转移”时也运用了《人民日报》,这对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报纸对历史大事的记载作用是其他一般性记载所无法比拟的,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历史教学都应该引起重视。

3.表格的运用。表格不是原始的史料,在历史研究中一般是研究者自己制作表格。而在教学中,表格的运用则较多。表格的制作具有较强目的性,在介绍表格时,一般应该让学生同时能理解制作者的目的,这样可以使表格所要表达的含义更加清晰。

4.其他图表的运用。除上述图表之外,还有很多种图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运用教材现有图表外,还要有创造性。

四、小结

图表介入日常教学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理解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图表教学也体现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趋向。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学生更广阔的自主学习舞台。

第8篇:高二历史分析范文

关键词:史料教学;史料辨析能力;历史课堂

G633.51

众所周知,学习、研究历史都离不开文字记载、考古发掘、文学作品等史料,研究时必须加以甄别;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历史题目,史料辨析题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高中历史课堂也更加注重通过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史学素养。因此,无论从学习了解历史的角度,还是提高考试成绩的现实需求,高中历史课堂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地辨析史料、运用史料的能力。那该如何着手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提高学生史料辨析能力是实现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的教学要求

在新课改的冲击下,初高中的历史教材内容都做了大篇幅的改动,且各地教材版本众多。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高中阶段历史教材为岳麓版本,初中阶段则是北师大版本,同样的历史内容,其详尽度却不一致。

二、高中历史教材编排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史料辨析能力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道:“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材比较重视史料的编辑,引用了大量的文献材料,以不同的形式穿插于教科书,且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三大类:图片史料、文字史料和表格史料,这使得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史料辨析能力是学生适应全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要求

众所周知,高一学生由初中向高中的转变过程中,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改变,中考应试要求和高考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史实,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对高中学生的能力要求有明确规定:“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高一学生历史辨析能力培养的策略

高中阶段学生史料辨析能力主要是通过“教”与“学”的过程逐步渗透,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历史的能力的。

(一)史料选取原则上应该是先课内,后课外。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新课改下的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地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在高一两册历史教材中,史料型思考题渗透到每一课,或穿插与课文之中,或置于课后习题部分,许多老师却不善于利用,或当作课后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或课堂上视乎时间而定的方式。这些史料,是专家学者围绕教材的重难点精心选取的,既不嫌多,更不能少。其典型性和启发性非常贴合教学的需求。与其舍近求远,到处寻找课外史料,还不如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的史料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结合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分析史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加强学生对重要历史知识的理解。

(二)史料的选取应当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进行史料教学时,所选史料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设置的问题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层次深浅有度,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

(三)精心设置教学各环节,引入相关史料,增强历史感。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史料教学的运用成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把史料运用到实际的历史教学当中去,有利于增强课堂的历史感、培养学生从中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史学思维意识。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导入新课是教师在开始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

(四)加强对学生运用史料的指导

有效课堂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对所学内容主动建构的课堂。教育部倡导的史料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也就更重要了。因此,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批判性分析史料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积累下无以计数的宝贵史料,如《史记》 、《二十四史》 、《后汉书》等文献史料,它们是人们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但是许多文献史料受作者的、阶级立场、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存在主观性的东西,错误在所难免。因此,教师们必须指导学生去伪存真,采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史料,对可疑之处大胆质疑,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中的有效信息,以追求史料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史料的使用价值;也有助于学生摆脱教科书的束缚,养成独立的历史思维习惯,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和学段确定课外阅读的类型及书目。通过广泛涉猎历史书籍或者文献材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文献资料接触的越多,信息处理和文字归纳能力就越好,解决材料辨析题能力就越强,那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自然会增强!

3.培B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对历史学习正如汽车的剂,缺少了它,汽车不能运转;历史学习缺少了它,则会变得枯燥无味,那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就成了空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很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线。有了兴趣的推动,面对纷繁复杂、晦涩难懂的史学材料,学生不仅不会有畏难情绪,反而会激发他们求知和征服的欲望。其辨析能力及学习成绩渐渐地会更好。

总之,作为历史教师,要善于从浩瀚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去发掘适合的史料并科学合理地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史料的运用拓宽视野。通过对史料的甄别学生学会质疑、敢于批判;在史料的阅读中学生感悟生命,服务现实。唯有如此,我们的历史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充满生机的人性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0年出版 (主编:何成刚 彭禹 夏辉辉 沈为慧 等著)

[2]《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主编:何成刚 张汉林 沈为慧等著)

第9篇:高二历史分析范文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远胜于掌握一些现存的结论。基于此,教师教学的着力点已不再是教“书”(传授知识),而是教“学”(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教师要以学为主体组织教学进程,把学为主体作为施教的基本点,以“会学”为目标,抓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学法指导的有机渗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一步:确立目标教学的核心地位,教会学生读书。教师在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总体、学期、单元、课时、专题教与学的目标,规划知识要点及应达到的能力水平,编拟预习提纲,紧扣重点难点设计出启发性问题,课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预习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指向作用,激励作用和标准作用,使历史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以《太平天国运动》一章为例:

预习提纲(按照最具代表性的“三级目标”提出能力要求):

(一)、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解)

(二)、运动的过程

1、兴起与发展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理论(理解)和反清力量的组织(识记)。

(2).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上武汉、定都天京(识记)。

(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内容、革命性和局限性)(应用)。

(4).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北伐、西征、东征)(识记)。

2、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

(1).天京变乱(理解)和新领导核心的形成(识记)。

(2).《资政新篇》(内容、评价)(应用)。

(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识记)。①摧垮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②再破江南大营和东进江浙沪。③安庆保卫战。④天京保卫战。

(三)、运动失败的原因(应用)

(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理解)

预习题目:1.依据教材,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洪秀全革命理论的特点。2.为什么说《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为何不能实现?3.你怎样评价《资政新篇》?4.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时代赋予它的新特点?5.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分析单纯的农民战争为何不能赢得中国近代革命的胜利?6.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说:“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试评论这一观点。7.曾国藩说:“洋人(咸丰)十年入京,不伤我宗庙社稷,目下且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二者而怨其小者。”试评论这一观点。

提纲一经列出,本章就线索清楚、层次分明、要点明晰、重点难点突出了。学生按照提纲预习教材内容,思考预习题目,既可充分熟悉教学内容,把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新旧知识联系,发现疑点,解决一般问题,增强听课和笔记的针对性,又可把握历史知识结构内在的规律性和高中历史学习的侧重点,掌握读书、自学的基本方法,逐步养成良好而规范的读书习惯和深钻、多思、善问的学习品质,提高阅读理解、综合概括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搞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抽问、学生讲题等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通过预习读书、思考已解决的问题可少讲或不讲;教师讲的重点应在于学习目标中要求理解和应用的内容,着力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概括要点、提炼观点、澄清疑点、分析易混易错点、落实考点。精讲基本的系统的历史知识、重要的历史概念、基本的史学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多角度分析问题,点拨历史思维。把分析历史现象和把握历史规律的方法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准确、规范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技能,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历史事物,准确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提高比较、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遵循大纲、考纲,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照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针对教材重点难点,紧扣知识要点,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贯彻教学意图的有效手段,就是把教学的内容和指导的方法,以练习的形式具体化。章节练习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单元练习、阶段性练习重在知识过关;专题练习、综合练习、模拟训练应注重能力培养。练习宜精不宜多。一般说来,好的练习在内容上要有代表性,在思路上要有启发性,既能检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巩固、深化和活化所学知识。练习中一要注意良好审题习惯及解题技能的培养,规范答题;二要加强材料题的训练,提高解答主观性试题的能力;三要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临场经验的积累;四要重视练后讲评,上好讲评课,矫正补偿,启发指导。

第四步:根据反馈信息,做好辅导答疑。这是教学工作的弥补环节,也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出现的疑难和暴露的问题,兼顾普遍性和个体差异,通过集中辅导、个别答疑、互矫互补、错例示众、达标测评等方式,分析差错原因,指导答题方法,弥补知识缺漏,帮助学生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中学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有透彻解释,归纳起来就是:反映历史整体面貌和发展线索的内容;反映历史演变规律的内容;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内容;反映国情的内容以及建立在主体知识之上的与大学学习相关密切的学科理论和能力方面的内容,即历史资料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运用基本史学原理分析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进行历史阐释的能力。加强历史学科主体内容的教学,使教为主导成为实现学为主体的根本保证,必须做好以下两点:

(一)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引导学生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层次的符合教材要求的历史知识网络,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

首先,指导学生掌握章节知识结构,提高全面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章节内容一般以事件为中心,结构相对简单,掌握较易。同时,章节内容涉及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相对较少,有利于历史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以有效地固本强基。这一步的关键是弄清史实发展的因果关系,探究历史发展的本质原因,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准确理解有关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历史结论,全面准确地掌握历史知识,促进再认、再现能力的提高。

其次,指导学生掌握单元知识结构,提高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能力。一是作好单元划分,根据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线索;二是通过对单元内容准确、合理、全面的分析归纳,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三是根据单元间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如,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对应世界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对华侵略及其后果,可分为三个单元(上册1、2章,3、4、5章,6、7章)。第一单元的基本线索是:工业革命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尝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英国首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清政府残酷的封建剥削与压迫,使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不满足于既得侵华利益的英、法、美,力图利用清政府处于内战的窘境全面扩大侵华权益,“修约”不成,便制造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采取先“打”(用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后“拉”(为保证新的不平等条约的实施,又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打”“拉”结合的策略,“驯化”了清政府,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抗争和探索救国救民的途径,主张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这一阶段的特征。三个单元联系起来分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完全形成和深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就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再次,指导学生掌握专题知识结构,提高系统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一是引导学生作好专题划分和专题知识归类,按专题把教材中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系统化。二是引导学生作好专题总结,即在把握专题内容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通过综合、概括、归纳、比较、分析、评价,把零散的认识条理成系统认识,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是能力培养、发展和升华的关键。以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为例,在按地区、民族以及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巩固理清知识线索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和总结,可得出如下基本结论: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民族隔阂、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民族战争是短暂的、次要的,是支流;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造成的,是国内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不具有侵略与反侵略性质,但有正义性与非正义性、进步性与反动性之分,且其性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变。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三是引导学生把握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专题并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系统,专题之间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以世界近代史为例: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列强加紧对亚、非、拉美地区的侵略和掠夺,激起被奴役者的激烈反抗。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和发展。进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扩张,使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以欧美国家为主导形成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

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是系统的、有条理的、有重点的学习,既便于知识的储存,又便于知识的提取,能够有效地保证历史学习质量,提高历史学习效率。同时,把握结构、梳理线索、提取系统知识要点、归纳历史认识的过程,也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归纳和综合概括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有利于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二)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学习历史,最根本的是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指导,逐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认识历史的基本过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历史发展规律。这是历史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要求。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