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

淮安市文明创建精选(九篇)

淮安市文明创建

第1篇: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

[关键词]企业;科技创新;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2-0184-03

一、引言

在经济竞争全球化、资源流动国际化的背景下,企业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不仅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且也是提升国家及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表明“要优化制造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在这个大背景下,科技创新将成为未来企业和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在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企业、地方政府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研发者、推广者;政府则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研究地方政府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职能,明确地方政府在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仅有利于地方政府完善科技创新工作,也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竞争优势,进而提升地区竞争力。

二、淮安市政府在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所取得成就

淮安地处苏北腹地,现有金湖、辖洪泽、盱眙、涟水四县和清浦、清河、淮阴、楚州四区以及淮安经济开发区、淮安工业园区,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0万人,城市化率达45%,中心城市建成面积达12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人。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万多家,已形成了化工、机械、纺织、冶金、烟草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盐化工新材料、IT和特钢三大千亿元级产业粗具规模。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淮安市重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在科技资源投入、科技平台建设、科技环境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资金投入逐年增加。淮安市政府重视科技创新,科技资金投入逐年增加。2010年淮安市R&D投入强度为1%,是2002年的4.35倍,比2009年增长了11.11%;政府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17%,是2002年的1.89倍。不断增长的科技投入,为淮安市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淮安市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每十万人口专利申请数为102.44件/10万人,是2004年的7.89倍,比2009年增长了43%;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也从2004年的31.24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468.23亿元,增长了14.99倍。

(二)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完善。2010年新获批省级高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新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淮阴工学院大学科技园、淮安软件园、涟水上水创业园、盱眙凹土创业园、洪泽科技创业园等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相继于2008年启动建设。淮安市的科技企业孵化平台,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呈现出健康蓬勃、规范有序的发展势头,将成为淮安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有竞争力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要载体。

(三)积极引进、培育科技人才。淮安市政府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育。为引进人才不定期在上海、广州、北京、西安、兰州等地开展人才招聘活动;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淮安发展,淮安市从创业资助、项目补贴、生活补助、子女人学等多个方面给予优惠;为了提升淮安市科技人员的业务水平,淮安市定期组织各单位高层次人才去清华等高校学习。淮安市积极的人才工作不仅为淮安市企业科技创新引入宝贵的科技人才,为研发项目提供资助资金,也极大激发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四)企业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淮安市政府结合淮安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政策,明确了扶持、优惠重点。以拨、贷款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技术中心承担的重大技术开发项目,给予配套资金的支持,通过制定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人才引进和激励等相关配套政策,从资金、税收、奖励等方面综合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改革和完善了科技奖励制度。在科技人员登记注册兴办科技企业、允许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方面,均作了明确规定,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为加快淮安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淮安市政府在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承担了科技资金投入者、科技人才培育者、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者、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者等角色。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科技资源的保障,也搭建了企业科技创新的平台,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活动。

三、淮安市政府在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淮安市政府为淮安市企业科技创新做了很多工作,为淮安市企业科技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淮安市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如:科研资金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不易、科技政策实施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从某些方面影响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顺利开展。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印证了淮安市政府在企业科技创新中职能的缺失。

(一)技术市场不健全。技术市场是连接科技与经济的桥梁,既是技术成果的交换场所,也是技术成果交换关系的综合。目前淮安市尚未建立健全的科技市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科技创新资金来源结构简单,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目前淮安市科技创新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政府、金融机构贷款三个方面。以淮安市2008年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情况为例,企业投入占63.2%,政府投入占6.7%,金融机构贷款占24.27%,企业依然是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的主体。科技创新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制约了金融机构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科技创新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缺乏风险投资,企业无法获取科技创新充足的资金,也无法分散科技创新的风险,不利于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第二,缺乏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中介市场尚未形成。目前淮安市提供科技创新中介服务的机构是淮安市科技局直属机构淮安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其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提供技术需求、成果、合作信息等信息,为科技成果转移提供信息支持。淮安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的信息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科技创新的需求,无法将淮安市科研机构、高校、企业这三大研发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不利于企业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

(二)科技政策不完善。淮安市在实施国家、江苏省科技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淮安市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

的科技政策,涉及科技创新指导性政策、科技投入、科技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企业发展等方面。现存科技政策在明确企业科技创新方向、保证科技创新投入、增强淮安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淮安市科技政策还存在不配套、不匹配及缺乏科技政策实施监督机制和执行反馈机制等问题,导致政策实施效率不高、政策无法及时修缮和完善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既不利于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开,也会影响淮安市科技环境。

四、地方政府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职能分析

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于公共产品,地方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应该从资源配置、政策制定、机制协调等方面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另外,从淮安市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轨迹来看,地方政府职能健全就能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地方政府职能缺失就会影响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结合淮安市政府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职责,提炼出地方政府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职能如下:

(一)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者。地方政府的科技创新资金配置行为主要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第一,导向作用。企业科技创新行为与地方政府科技发展思路一致,才有利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地区产业健康发展。地方政府通过对企业科技创新项目资金投入来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第二,激励作用。企业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地方政府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可以给企业科技创新带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激励,有助于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的提高。

(二)科技人才的培育者。科技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地方政府作为科技人才的培育者,主要包括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训两部分工作。人才引进,是以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依据,从其他地区引入科技人才,增加地区科技人才的数量。人才培训是针对各类人才的特点,运用不同的培训方式,通过培训更新人才的知识、提升人才的研发能力,培训还具有激励作用,可以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地方政府的科技人才培育职能使地方人才在数量上、质量上不断提高,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开展。

(三)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者。科技创新平台是优化组合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等科技人员提供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公共科技服务的载体。地方政府作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者,主要任务表现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维护两个方面:首先,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地区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目标规划、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创新平台。其次,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维护。科技创新平台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它的良性运转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维护,地方政府应该通过资金投入、政策支撑维护科技创新平台的良性运转。

第2篇: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

关键词:淮安;人才强市战略

“人才才能强市”,[1]人才在城市的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淮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求突破、觅跃升的关键时期,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处于迫切的阶段。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淮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淮安市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建立了在市委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人才管理体制,人才工作成绩斐然,有力地推动了淮安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十一五”时期淮安市人才资源发展情况

(一)主要成效

“十一五”期间,淮安市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淮安市人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淮安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人才工作整体水平快速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截止2010年底,全市有各类人才27.7万人,比2005年增长40.1%。每万人中人才占有量为513人,比2005年增长36.4%。硕士以上学历、本科学历人才分别比2005年增长202.3%、71.4%;高级职称、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比2005年增长59.1%、27.4%;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比2005年增涨129.6%。

1、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到“十一五”末,全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共有71人,部级、省级、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人数分别为1、32和284。至2010年底,全市共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68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3个,不少企业创新产品填补了淮安市空白,有的还达到了国内、国际领先水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2、人才政策环境持续改善。

淮安市大力推进人才管理制度创新,“十一五”期间先后出台了《淮安市“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意见》、《淮安市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淮安市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淮安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各县区、各部门还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有利于本地、本部门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规定。

3、人才引进机制更加完善。

“十一五”期间,淮安市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引进机制得到了很好地贯彻,创建了1个部级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5个部级博士后工作站、9个省级博士后科研中心、6个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3个高新技术重点室、16个省级工程中心,并采取“一人一策、特事特办、专人帮办”的办法引进特殊人才。每年引进高层次人才量均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

4、人才培养工作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淮安市全面参与省“333人才培养工程”、“六大高峰人才建设”、“双创人才培养工程”的组织实施,并在全市组织实施了“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教育名师”、“淮上名医”等多项人才工程。同时,还强力推进继续教育工作,鼓励人才自主培训、自我提高。

5、人才的分布和年龄结构逐步优化。

到“十一五”末,淮安市第一、二、三产业中的人才比例与三个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趋于协调。新增加的人才中,年龄主要集中在35周岁(含)以下,人才队伍年轻化程度迅速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淮安市人才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比较短缺。

到“十一五”末,淮安市人才总量、人才密度和专业技术人员数在江苏省辖市排名中仍然靠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才增长缓慢,在国内外、省内外有影响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增长速度比较缓慢。工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仍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缺口较大。

2、人才分布不尽合理

工业经济、新兴产业中人才总量虽然有较大增长,但比例不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数量绝对增加数小,人才集中度很高的仍然是教育、卫生等少数几个行业。此外,外向型人才严重缺乏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善,县区人才存量依然不足。

3、人才资源开发条件不足

淮安市经济总量还比较小,优势支柱产业正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低,企业经济效益和人才待遇不高,客观上造成了人才开发投入不足、人才集聚能力较弱。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对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完全认识到位。一些用人主体重人才使用,轻人才培养;追求短期效益,缺少长远规划和开发;只注重人才的产出,不愿加大对人才的投资,忽视对人才能力的提升,

2、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部门之间、产学研之间体制分割、各自为政,人才流动机制尚需完善;对人才有效激励的收入分配制、奖罚制度尚需完善。

3、在人才开发政策导向、制度安排和开发手段上还没有营造出具有淮安特色的推进人才快速发展的政策思路。

二、“十二五”时期淮安市人才资源发展的目标任务

“十二五”是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确立了“总量翻一番、财政超千亿、建成生态市、全面达小康”的奋斗目标,提出通过大力引进人才、借助外智外力、畅通产学研合作等措施,为推进淮安市“五大建设”集聚人才智力。这进一步拓展了淮安市人才发展领域,为人才施展才华和人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根据《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淮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要求,淮安市“十二五”人才工作的发展目标是: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精心打造“符合发展需要、保障发展有力、领先发展适度”的人才队伍,至2015年底,人才规模、人才素质、人才投入、人才效能等人才发展主要指标在全省处于中等位置,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十二五”时期淮安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对策措施

(一)完善管理体系,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各级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工作,努力形成全新的人才工作格局。

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在人才强市工作中的责任,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发展规划,并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

营造尊重人才的舆论氛围。人才不总是流入能提供高收入或能带来高收入机遇的国家和地区,而是流入最能够使他们发挥才能、做出成就的国家和地区[2],因此,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坚持开展优秀人才评选和表彰活动,对在淮安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优秀人才的先进典型。

(二)创新人才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进一步完善鼓励人才创新的政策,鼓励各类人才创造、攻关、研发,营造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业激情和活力、帮助人才创业成功的政策环境。对具有自主产权、发展潜力的科研项目的研发或人才创业给予资助。对创业人才在工商登记、投资审核、税费征缴、土地征用、贷款贴息、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及时便捷、透明高效的服务。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恰当评价人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建立起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调控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机制和注重职业道德、注重职业知识水平、技能(下转157页)

(上接156页)鉴定和综合评审相结合的技能等级考核鉴定制度,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准入制度建设,让优秀人才有更多地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

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建立符合各类人才成长规律、灵活多样和科学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制定完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兼薪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

(三)加快人才积聚,扩大人才规模

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工作动因,而不是简单的经济待遇一个条件,这提醒我们思考吸引人才的思路和方法,也必须是全方位、多途径的,力争多招并用以收到较好的效果。[3]

优化各类人才载体政策。坚持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为导向,发挥企业引才的主体作用,围绕建设大企业、做强支柱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略,建设人才聚积平台。鼓励大企业集团和外地人才在淮安市设立研发、实验机构。新建2至3个部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加大省级技术研发中心或博士后创新中心、市级企业研发机构等建设。

进一步完善、落实人才引进的各项优惠政策。统筹高新尖人才和普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工业经济人才和农业、社会事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引进工作,放开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和成熟型人才。提高对院士、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和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的资助标准,建立高层次人才补充保险制度、政府投保制度和住房补贴制度,妥善解决好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加大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保障力度,突出引进具有创业背景且能来淮安市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一定数量的院士或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引进获得国家或省各类科技进步、技术发明奖的优秀人才和专利拥有者。

(四)加强能力培养、提升人才素质

完善人才能力建设投入机制。加大城市教育附加费、科技三项经费、科学事业费用于人才能力建设的比例和企业职工教育费提取、使用的监督力度。完善税收等各项奖励政策,引导社会组织和团体参与人才能力建设投入。研究制定各类人才带薪学习和经费资助的政策措施,建立人的发展与人才能力提升相结合的激励办法,鼓励人才自我投入、自主发展。

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人才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培训体系,并结合淮安市实际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工程,扩大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交流,采用远程教育、视频教育、挂职交流、赴外进修等各种手段保证培训效果。

加强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大对高层次人才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和管理、服务工作,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发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再创能力,鼓励各行各业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加强本部门人才队伍的能力培养,着力建设一支在本部门、本行业起骨干和带头作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作者简介:

许宁(1971-),女,江苏淮安人,中共淮安市委党校行政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参考文献:

[1]李昆明.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人才发展战略[M].华文出版社,2009.

第3篇: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

淮安这片自古就产生神话的土地30年来发生了神话般的巨变。

这30年,淮安的经济增速前所未有,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淮安已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农业大市逐渐成长为一座欣欣向荣的工业新城。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5亿元,是1978年的6313倍,年递增10.7%;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23.4亿元,是1978年的65.7倍,年递增15.4%。工业化进程明显加速,200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82亿元,是1978年的105倍;盐化工新材料、IT和特钢三大千亿元级产业正在加速形成。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以商贸、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支撑,信息、金融保险、旅游等新兴服务业竞相发展的格局。

这30年,淮安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目前城市化率达40.1%,中心城市面积达9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95万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江苏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等一个个“金字招牌”为这座城市增光添彩,前不久又通过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更为淮安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30年,淮安人民的生活空前改善,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年代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人们不仅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而且正在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1978年的30.5倍和10.4倍。居民消费结构,总体上已由满足基本的吃穿,到衣食住行,再向教育、文化、旅游、娱乐等多层次消费转变。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这30年,淮安的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伴随着开放度的提高而壮大,富士康科技城、达方电子等一批重量级大项目成功落户,淮安出口加工区、海关通关点、留学生创业园等建成使用,为全方位、宽领域的立体开放打下坚实基础。

这30年,淮安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的统筹兼顾、有序发展,把“少有所学、壮有所劳、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发展愿景变成人们能够切实分享的现实成果,较好地形成了政通人和、心齐气顺的和谐奋进局面。

目前,淮安已进入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各项事业的新局面,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的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新成效:

一是在解放思想上取得新成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持续不断地推进思想大解放。让思想解放之“魂”牢牢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之“体”上。大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理直气壮地支持干事者,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者,真心诚意地宽容失误者,特别是保护好勇于冲锋陷阵者的背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特取胜,走差别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最终通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新成果和德才兼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成果来检验思想解放的新成效。

二是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取得新成效。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增强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不动摇,全力聚焦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工业发展步伐,筑牢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支撑。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双轮驱动”,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商务等生产业,增创加快发展新优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在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努力开创淮安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三是在特色城市化建设上取得新成效。紧紧围绕“把淮安建成苏北腹地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按照“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的发展思路,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发展大流通,繁荣大文化,开发大旅游,努力把淮安建设成为经济充满活力、城市特色彰显、生活品质良好、人居环境优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四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取得新成效。继续加大企业、农村、行政管理体制、财政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力度。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解决妨碍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对外开放大通道和载体建设为切入点,全力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让开放的淮安插上腾飞的翅膀。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提高淮安知名度,做大“知淮、来淮、建淮”三个圈,强化对台招商,努力把淮安打造成苏北台商密集区。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国际贸易平台建设,提升经济外向化水平,加快形成“南有昆山、北有淮安”台资集聚新高地。

五是在持续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大力推动全民创业,扩大创业主体。充分释放民众创业潜能,实现创业富民。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全覆盖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保助民。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服务惠民。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法治淮安、平安淮安建设,畅通八条通道,大力推进阳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和谐安民。

第4篇: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

确立理念 打造驾校品牌

商丘市淮海驾校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理念,努力打造淮海驾校品牌。

一是注重安全生产。该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完善各种安全训练的规章制度,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排除“双到位”,确保100%的安全训练。

二是注重职工待遇的提高。该校注重提高经营效益,增加职工福利待遇,做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积极协调人事劳动部门,完成了干部职工工资改革,改变了以往不够规范的情况,并按时增加教练员工资,为商运职工普调了工资。关注职工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积极组织职工体检,按时发放劳保福利和节日奖金,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三是注重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该校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理论素养、履职能力的内在需求,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新的知识开拓视野,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开展干部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发生了明显转变,为民意识、服务态度明显改进,服务质量、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该校坚持以“学树建创”为载体,以“夺旗争星”竞赛、“三亮三创三比三评”、学雷锋等活动为抓手,把文明创建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把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列入重要日程,制定实施纲要,向该市文明委积极申请,并扎实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向省级文明单位迈出了坚实步伐。

加大投入 增强驾校实力

韩振海告诉记者,商丘市淮海驾校是经河南省交通厅批准,公安部门认可,目前豫东地区唯一一所部级一类驾校,商丘市唯一一所国有驾校,全市唯一一所具有C1、B2、A1、A2、E等类型机动车辆培训资质的综合性驾驶员培训学校。

该校占地面积380亩,现有员工200多人,其中教练员100多名;拥有大客、大货、小型客车等各类型教练车近200辆、模拟驾驶器50台、理论模拟考试用电脑80多台;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学员宿舍、职工食堂等配套设施齐全;车辆保修、维修设备齐备。目前,淮海驾校年培训学员超万人,固定资产数千万元,规模化发展方式一度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成为省内其他驾校学习的榜样。

去年淮海驾校新增固定资产数百万元,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淮海驾校森林公园训练基地,满足了业务工作和学员培训需要,增强了学校的整体实力。二是配合公安驾管需要,在桩考场地设在淮海驾校的基础上,修建科目一考场和科目二考场,有效分流学员、减缓驾考压力,同时提高淮海驾校的知名度。三是根据考练中心委托淮海驾校培训全市科目二学员的新任务和管理部门的新要求,增加训练车辆和其他设施,提升了培训能力。

强化管理 提升驾校信誉

2012年,商丘市淮海驾校响应市公安局、运管处召开的驾校校长座谈会精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培训管理,优化培训环境,提高培训质量,获得了各方的好评,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是加大科目一和科目二培训力度,采取先培训后测试,合格后给予约考的方法。通过两个多月的实施,学员考试合格率不断攀升。去年科目二考试合格率达到85%,获得了公安部门的认可和称赞。

二是在汽油价格不断攀升、训练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该校依然坚持“培训第一、保证质量”的原则,立足提高学员考试合格率,着力加强科目三训练。

第5篇: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

笔者将结合地域文化来谈谈对创新中职艺术教育发展新模式的思考。

一、密切联系地域文化,确立特色专业

淮安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曾是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清乾隆年间盛极一时,与运河沿线的扬州、苏州、杭州并称“四大都市”,并享有“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誉。横贯南北,同时也是商贾的休闲中转站,伴随经济的繁荣,这种特殊的地域性使淮安在文化艺术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仅就戏剧艺术而言,至今仍然盛行在淮安的剧种还有京剧、淮海戏、淮剧、木偶戏等,并且有江苏省长荣京剧院、江苏省淮海剧团、淮安市淮剧团、盱眙黄梅剧团等地方艺术团体。作为淮安唯一一所全日制艺术中专学校———淮安文化艺术学校,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趋向,应当适时调整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教学目标,为地方文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承担起为地方剧团培养艺术人才的任务,也使自身在办学中逐渐得到提高。2002年在培养淮海戏艺术人才过程中,学校对淮海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将京剧的形、毯、把、身等程式化动作融入地方剧种中,使地方戏进一步规范化;实现不同剧种(如将京剧《小放牛》、《芦花荡》、《白蛇传》、《三岔口》、《卖水》等经典折子戏改编成淮海戏、淮剧)同时共存;在培养淮海戏演员时注重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的传承与保护,如淮海戏经典剧目《皮秀英四告认夫》唱念课采取学生卢蓓蓓与杨秀英老师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尽早让学生接受名家熏陶;在师资结构方面,一方面,保证现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注重整合地方资源,聘请一线艺术演员、艺术名家作为客座教授,如聘请著名荀派艺术家宋长荣教授学生《红娘》、聘请荣光辉、杨秀英等著名艺术家来校任教,博采众家之长,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同时,与地方各大剧团合作,定向培养艺术人才,从剧团得到技术支持,学生的专业实践也得到了保证。

由于市场需要,淮安文化艺术学校还开设了群众文化专业,为县、区、乡、镇各文化馆、站培养艺术工作者。2000年,学校通过对地方市场调研发现,随着人们生活对文化的要求的提高,精、专、尖艺术演员匮乏,为此我校开办六年制中国舞表演班,目前,多家省市知名演艺团体到我校招聘该专业学生。

二、注重舞台与讲台的结合,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003年元月,在淮安市委市政府、淮安市文广新局的关心与支持下,淮安文化艺术学校正式成立淮安市小梅花艺术团,该艺术团以淮安文化艺术学校师生为主体,广泛开展舞台实践和创作,5年来广泛深入部队、社区、乡村和学校,共完成各类公益性演出500余场,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建设文化淮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小梅花艺术团也以青春靓丽的演出阵容、高雅的节目内容,成为苏北演出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小梅花艺术团将艺术教育、艺术实践和艺术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艺术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受到国内艺术教育专家和评估专家的好评。2004年小梅花艺术团被江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授予“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2007年参加江苏省第六届音乐舞蹈节,荣获“优秀编导奖”(最高奖项)、“优秀节目奖”(最高奖项)。该项目弥补了淮安市没有歌舞团的现状,为了发挥其品牌效应,更好地使其服务大众、服务经济建设,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化局已研究同意淮安文化艺术学校小梅花艺术团兼用淮安市歌舞团名称。

三、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办学能力,实现学校、企业双赢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规划专业。

为了专业发展,我们邀请了多位专家来校把脉问诊。江苏省长荣京剧院院长王一舫、原江苏省淮海剧团团长鲍鹤云、淮安市淮剧团团长陈万宏、淮安市歌舞二团团长于建新、泗阳淮海剧团团长戴开莲、盱眙黄梅剧团团长许章响等人对舞蹈专业的职业教育发展、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提出了重要建议。另外,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进一步畅通了校企之间合作的途径,做到资源优势的互补,使人才、企业文化与管理、新剧目等资源利用趋于最优化。

(二)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丰富产学研成果。

我们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工作非常重视,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推进理论与实践、教育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学校积极争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依靠企业力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抓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核心环节———课程和教学体系改革;突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依托规模大、技术强、管理先进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重点抓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环节———教师队伍建设,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参加企业的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如与江苏省淮海剧团合作编排《精忠报国》、《韩信令》、《我们又相逢》、《舞动青春》等剧目,与淮安市歌舞二团合作编排《和谐中国》、《今夜无眠》、《百鸟朝凤》等剧目,推进校企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以人才、设备、科研为优势,直接参与产业经济的运作,以科研为先导,以不断研发专业、新剧目为支撑。发挥合作的艺术院团的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产学研成果丰富。

第6篇: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

刘永忠:“十一五”期间,淮安市上下秉持“经典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的城建理念,按照“东扩南连、三城融合、五区联动”的发展之路,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举办第十八届运动会大旗的引领下,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走生态相连、组团发展之路,取得了突出成效。2010年,准安城市化率达到45%,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淮安这座江淮明珠放射出了夺目的光芒,成为一座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生态宜居城市。

中国城市经济:城市特色的塑造必须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请问处于河网纵横地带的淮安是如何做的?

刘永忠:近年来,淮安注重做好“水文章”,先后投入10多亿元对城市水系进行疏浚。同时,还注重做好“绿文章”,“十一五”期间中心城市新建绿地1354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从十五末的3155.2公顷增加到4389公顷,绿化覆盖率从37.12%上升到39.9% ,绿地面积从2745.5公顷增加到3672公顷,绿地率从32.3%上升到37.26%,公园绿地面积从727.63公顷增加到117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8.14平方米上升到10.67平方米,城市园林绿化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提升了城市品位,塑造了淮安良好的城市形象。

中国城市经济:中心城区建设水平不仅是一个城市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一个城市集聚、辐射能力的重要平台。请谈谈“十一五”期间淮安在中心城区建设有哪些闪光点?

刘永忠:“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成“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指导下,掀起了城市大建设大开发的热潮,着力加快特色城市化进程,五年中心城市投入1014亿元。这一时期是淮安城市建设投入最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五年。加快重点片区打造,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布局更加合理,淮海中心商业区呈现出新气象,水渡口中央商务区已然崛起,生态商务新城进展顺利,清浦新旧城区、清河新区、楚州区、淮阴区等重点片区建设也全面提速、变化很大。中心城市正在快速“长高”、“变靓”。与此同时,我们还强化城市功能建设,新、改、扩多条道路,改造旧城面积120万平方米,强化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增强。淮安这座“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

第7篇: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这一要求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现实的物质文化题材,对帮助学生理解认知教材内容,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十一五”期间,淮安物质文化资源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在继承和发展诸多淮安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也创造再生了诸多新的淮安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也应该从淮安发展的物质文化中去寻找、去挖掘例证,用最直观的文化形态,来增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单元,可以从科技的主题去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参观清河动漫产业园区,淮安富士康科技城流水线,盱眙的地质博物馆、铁山寺的紫金山天文观测站等。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筑艺术单元,则可以从建筑艺术主题入手,举例楚州河下运河文明时期的江南园林建筑、市区清晏园的官宦园林建筑等淮安特色的建筑文化艺术,来增强学生对建筑艺术的认识。再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单元,可以充分运用淮安境内的全国百家红色教育文化景点———纪念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市区苏皖边区旧址等进行宣传教育,拓展延伸,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可以说丰富的淮安物质文化资源,为我们教学实践提供了广阔的挖掘空间。只要用心去寻找和挖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都不会枯燥乏味,特别是对于天真懵懂、爱听故事的初中学生来说,课堂教学就显得不会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强,也会更有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二、淮安地方文化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可见,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要在课堂上“长骨”,更要注重在课堂外“长肉”。因此拓展延伸必不可少,而现实的、鲜活的、可知可感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淮安物质文化资源对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可以促进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此,可以结合淮安物质文化资源,分析推荐学生去感知、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长篇文学名著阅读《西游记》可以先组织学生参观楚州吴承恩纪念馆了解《西游记》创作背景和猴王精神,实地体现清河新区的西游记博物馆,了解《西游记》故事情节,激发学生阅读长篇文学名著的兴趣。对于故事类阅读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钵池山,了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的成语典故;通过参观考察淮阴区古黄河母爱主题公园,淮阴区码头的漂母祠、韩候公园、胯下桥,了解“一饭千金、胯下之辱、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十面埋伏、韩信点兵”等与韩信有关的成语。让学生在淮安的非物质文化再现到物质文化中,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阅读故事的兴趣。

三、淮安地方文化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第8篇: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打造商务旗舰,进军千强乡镇”为战略目标,以构建和谐淮川为工作主题,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两条工作主线,促进和谐淮川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坚持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创一流的领导班子;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跨越发展;坚持服务社区,服务居民,促进社区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积极构建平安淮川、人本淮川、数字淮川、亮丽淮川、和谐淮川,达到保长沙市十强乡镇,争创全国千强乡镇的工作目标。

三、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围绕“一个主题”。围绕构建和谐淮川这一主题,基本形成经济发展有序、服务功能完善、居住环境舒适、治安秩序良好、文化教育繁荣、管理手段先进、人际关系融洽、自治参与广泛的和谐社会发展态势。

(二)贯穿“两条主线”。

1、贯穿经济建设这条主线,实现经济提效。

淮川第“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为统领,实现XX年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一是以规范建设特色街区为重点,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实施商贸兴街战略,全力打造商务中心、文化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包装推介现代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旅游文化产业等“热点”项目招引客商,招商引资突破5000万元。三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党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为企业排忧解难。确保实现企业总产值增长20%,突破12亿元,完成gdp7.2亿元,增长20%,财政税收突破8500万元,实现居民增收400元。

2、贯穿社区建设这条主线,实现发展提质。

以社区党建为龙头,探索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着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标本兼治,强化教育,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和完善社区、小区、楼栋三级组织体系;以社区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以社区服务为核心,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以社区自治为方向,顺利完成社区换届选举;以社区共建为载体,做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逐步形成自治型、服务型、平安型、学习型、生态型社区。

(三)抓好“三大工程”。

1、抓好重点项目工程,实现建设提速。一是抓好浏河中学二期工程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速度,力争完成二期工程的综合楼、运动场、校门、围墙等建设项目。二是全力配合市政府对车站路、黄泥湾路等道路进行改造。三是对城东、城西、北园、联城社区背街小巷、居民区房前屋后按照硬化、绿化、亮化要求全面进行改造。四是对北园社区严家冲小区排水、排污工程进行改造,切实改善居民区生活质量,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

2、抓好社会保障服务工程,实现保障扩容。一是街道、社区、企业单位免费对剩余劳动力、失地居民和下岗失业人员尤其是4050人员提供劳动技能培训和再就业意识培训,社区建立家政服务中心,拓宽服务领域,想方设法增加就业岗位,力争XX年失业人员大部分实现再就业,所有社区达到最充分就业社区。二是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扩面。三是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建立个人交费、社区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居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使参加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0%以上。四是完善低保保障机制,形成低保动态科学规范管理。五是将“爱心超市”触角延伸至小区、楼栋,建立居民小区“爱心屋”、楼栋“爱心角”,营造和谐的生活保障环境。

3、抓好文明街道创建工程,实现素质提升。以创建文明街道为契机,全面提高市民素质。一是要总结提炼出“淮川精神”,使之成为淮川的公德名片和品位标志。二是要通过设置公益广告,潜移默化激发市民热爱淮川的自豪感、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城市环境的责任感、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三是开展“文明小区”、“文明楼栋”、“文明家庭”“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倡导文明、友爱、诚信、节约的社会新风。四是建立各具特色的楼院文化、街巷文化、广场文化和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

(四)力争“四大突破”打造“四大品牌”。

1、力争社会综治工作有新突破,打造平安淮川。一是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调解率达到100%以上,调解成功率达到100%以上,不发生民转刑和非正常的死亡;二是做好平安社区创建验收审核工作,并将平安社区创建触点向小区、楼栋、单位延伸。三是稳妥推进消防进社区工作,实现社区消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四是做好法制进社区、进楼栋、进家庭的普法、学法、用法工作。

2、力争在社区管理模式上有新的突破,打造数字淮川。一抓网络建设。在社区、小区两级网络的基础上,将触点向楼栋、单元延伸,建立四级网络。二抓信息建设。在全面推行“社区事务管理系统软件”运用的基础上,建设社区网上服务平台,完成街道、社区二级服务中心的联网,实现政府、社区和居民信息的快速对接,提升现代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水平。新晨

第9篇:淮安市文明创建范文

关键词:省会经济圈;SWOT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4-0027-04

收稿日期:2012-08-23

基金项目:

2011年度安徽省高校省级科学研究会项目(2011sk549)

作者简介:

李平原(1972-),男,安徽霍邱人,副教授,从事经济管理教学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推进,交通运输业、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加速,社会分工逐步细化,社会经济空间不断拓展,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合作共赢,谋求共荣,共同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淮南市依托煤电化优势,积极融入到安徽省省会经济圈建设中,在推动合淮同城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淮南市融入省会经济圈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合淮同城化建设

同城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能够融合为一体的发展条件,以相互融合、互动融合,促进共同发展;以存量资源拉动经济增量发展;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相互依托,完成城市功能。

合肥市地处江淮之间,巢湖之滨,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说;淮南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说[1],两市同为安徽中部城市群两个较大城市,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交通便利,往来频繁,产业关联度强,互补性大。淮南市融入省会经济圈后,可以借助经济圈内的政策优惠,打消各市的行政壁垒,充分推动淮南市经济建设,加快淮南市山南新区的建设,更好地促进同城化的发展。特别是2004年经国务院区划调整,将合肥市长丰县7个乡镇划归淮南,拉近了淮南与合肥的距离,从曹庵到合肥市仅有70千米,且有高速公里相连接,从而加速了经济圈内的人才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促进两市的对接与交流,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合淮同城化的建设及发展提供了保证。

2.有利于促进淮南产业结构调整

合肥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安徽省重要的教育基地和科技创新城市,科教和高素质人力资源丰富;淮南市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家亿吨煤基地、大型火电基地、省级煤化工基地,具有资源优势,但产业结构单一,重工业比重大,采掘业比重大,发展方式粗放。淮南市融入省会经济圈可以更好地借助合肥市的人才、科技、信息和地域资源,有利于调整淮南市产业结构,将淮南的煤电化优势产业、生物医药高新科技产业等资源转化为有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融合,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化效益。同时,还促进了淮南条件成熟的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充分利用两市的人才、技术、产业资源,相互承接或共同承接在外建设项目,促进两市外向型经济的共同发展。

3.有利于提高淮南在省会经济圈中的主体性

经济圈内各利益主体要实现有效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各自的主体性。对于淮南而言,只有不断提高其主体性,才能更好地与经济圈内各方及发达地区合作、融合,实现共同发展。

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告诉人们,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自主性强弱,以及寻求合作的话语权多少。融入省会经济圈,有利于淮南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提高工业化水平,提升产业支撑力,从而提升与发达地区经济合作的主动权及话语权。

二、淮南市实施省会经济圈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SWOT(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战略分析和选择方法,其中,S代表优势,W代表劣势,O代表机遇,T代表挑战。在用该方法分析淮南市实施社会经济圈发展战略时,要对其内部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遇、挑战进行综合分析,最后,综合考虑内外条件,从而抉择出最佳发展战略[2]。

(一) 优势分析

1.区位交通优势

区位交通优势是省会经济圈的发展基础。淮南市位于华东腹地,安徽省中北部,紧邻以长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发达地区,区位优势显著,随着长三角地区产业、资金、技术加速向内地转移,加之淮南矿业集团与东部地区的省市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的构建,淮南市发展成为安徽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同时,淮南市交通便利,运输距离短,水路通江达海,承东启西,陆路四通八达。铁路东联京沪线、西接京九线,建设中的京福高铁(合淮蚌客运专线)在淮设有淮南东站,规划建设的商杭高铁将经过淮南并设站;公路已有京台高速、合淮阜高速、淮蚌高速,即将建设淮滁高速;千里淮河蜿蜒穿行淮南87千米,3 000万吨淮南港正在加快规划架设;距建设中的合肥新桥机场仅87千米,合淮“1小时通勤圈”正在形成,从而缩短了淮南与长三角、省会经济圈等区域的时空距离,为淮南加快东向发展、迎接长三角区域经济辐射创造了条件。

2.资源优势

资源优势是省会经济圈的发展的支撑。淮南市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淮南煤田是我国黄河以南、华东地区资源条件最好、也是最大、最后一块整装煤田,远景储量444亿吨,已探明储量153亿吨,占安徽省的71%,占华东地区的32%,是全国13个亿吨煤基地和6个最早建成的煤电基地之一。煤层气储量约6 000亿立方米,2010年煤炭储量产量突破8 100万吨;有6个现代化电厂,装机容量840万千瓦,2010年发电量超过465亿千瓦时,煤炭和电力工业增长值占全市比重超过65%。资源型城市和能源城市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更离不开新技术的持续投入,通过功能互补,并借助于新型能源基地跨越式发展态势,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淮南市的煤电工业为保障全省乃至华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

(二) 劣势分析

1.产业结构单一

淮南市因煤而立,缘煤而兴。改革开放至今,淮南市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以煤、电、化产业为主体兼有医药、机械加工等其他行业共同发展的工业体系。但受自身条件及市场环境的影响,除煤电产业发展迅速外,其他产业发展进程缓慢甚至萎缩。2010年煤炭和电力工业增长值占全市比重超过65%。城市的发展表现出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相比较工业产业,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兼顾养殖业;服务业仍以传统服务业居主导地位,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但二者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不足35%。淮南市的产业结构现状易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成为制约淮南市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4] 。

2.生态环境严重

淮南号称煤城,是以煤电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其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的开采与消耗。受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流程的生产方式的影响,使得矿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主要表现在: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固体废弃物占压和污染土地、煤炭开采过程中排放的瓦斯以及煤矸石自燃释放的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等。淮南矿区历经100多年的开采,矿区已形成的沉陷地面积已达6 600hm2,其中常年积水区约占17%。矸石最大量曾达到近4 500万吨,破坏了市区大气、地表水、土壤,严重影响淮南市的整体形象。目前地表塌陷影响各类水系总长为17千米,影响铁路线长度为7.41千米。由于处理规模、处理工艺、处理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矿井水利用率较低,每年约有952万多吨矿井水作为废水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了对地下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增加了地面水体的污染负荷。环境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和谐省会经济区的建设及发展[5]。

三、机遇分析

一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机遇。2004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强调要充分发挥中部区位、资源、产业和人才优势,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对促进中部崛起各项工作的内容和政策作了全面的明确的规定,是做好促进中部崛起工作的纲要性文件。2008年1月,总书记在安徽省视察工作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促进了安徽省从融入走向参与。

二是安徽省发展省会经济圈的政策机遇。2006年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建设“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构想。2008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周边地区主动融入,特别是淮南市的融入有利于省会经济圈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有利于省会经济圈的加快形成和发展[5] 。

四、挑战分析

省会经济圈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建立合作工作平台和政策促进机制,改变各自为政,逐步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推动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受我国分层调控国民经济体制下行政区划刚性约束和地方政府调控经济职能影响,以及现行财税体制的制约,导致了目前省会经济圈内行政壁垒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两市的区号尚未实现共享,高速公路收费依然存在。同时,由于两市间的产业分工体系尚未建立,经济结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产业趋同问题,产业间的雷同现象依然存在,导致相互间的竞争大于相互间的协作及关联,处于地方保护,两市在产业导向、市场准入、土地利用、税收优惠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行政壁垒的存在,必然制约着两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影响着同城化的进程。

五、淮南市实施省会经济圈发展战略的对策

1.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

从德国鲁尔区的发展历程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淮南市是以煤电化为主体的国家亿吨级煤炭基地、华东火电基地;合肥市是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强两市的战略合作,应充分发挥淮南的煤炭资源和合肥的科技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共同构建充分发挥资源特别是能源优势的高载能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繁荣与发展。

立足煤,加快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基地。煤是淮南的优势,既要做大,还要做强。借助当前内外优势,不断强化规模化经营,走集约化道路,依靠科技,发展高效高产矿井。延伸煤,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煤炭资源深加工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煤炭的增值空间。不唯煤,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也即依靠煤炭,但绝不依赖煤炭,从而改变单一化的一元制经济结构体制,通过推动由煤炭产业为主向非煤产业为主的转变,由国有经济为主向非公经济为主转变,由粗加工为主向精加工为主转变,由低附加值为主向高附加值为主转变,由单向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从而构建多元化经济结构形式。超越煤,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跳出煤炭发展,跳出煤城发展,促进服务业大发展,加快淮矿物流园、安城物流园、曹庵工业物流园和鑫海物流园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林业,探索一条适合淮南特色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

2.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修复生态环境

多年来,煤炭开采为淮南市经济建设及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能源支撑,但煤炭开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固体废弃堆积如山,大面积采煤沉陷区形成,废水、废气随处排放,污染了环境,破坏了淮南市生态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有利于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依据淮南城市框架,坚持以城市化引领工业化,以高质量城市化发展引领产业发展、集聚优质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强化竞争优势,实现由矿区城镇向生态家园转变、由单一功能向现代复合功能转变,将淮南市打造成“宜居宜游宜学宜创业”的城市。加快实施山南新区开发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推进八公山、卧龙山、上窑山等一体化开发,加强“泉大”湿地公园建设;优化生态环境,推进市矿统筹,创新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修复生态环境,加快“城在林中、楼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色淮南建设,提升淮南市城市形象。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当前,淮南市的产业结构与其资源的特点和我国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相关的。在淮南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的开采及消耗对淮南市经济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经济结构单一,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这种经济结构状况必然影响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淮南市尽快融入省会经济圈建设,应尽快解决现阶段经济结构不合理状况,不断优化、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实现淮南经济质的飞跃。

发展新型农业、林业。淮南市地貌是丘陵与平原并存,淮河穿越其中,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农业、林业的生产,因此,依靠科技,发展新型农业、林业产品,走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道路,为省会经济圈提供居民所需的农业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6]。

发展现代化服务业,提升服务经济贡献力。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淮南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不仅与人民群众需求不相适应,也不利于拉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当前应着手以下方面的发展:一是发展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建设淮矿物流园、安城物流园、曹庵工业物流园和鑫海物流园建设;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大力引进市外金融机构,拓宽金融服务领域;积极发展科技和信息服务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推动商务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二是发展生活服务业。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构建层次化的商业中心;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拓宽旅游市场,要充分利用八公山的品牌优势及举办中国豆腐文化节的有利时机,带动其他旅游景点的发展。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核心,利用合淮同城化的有利时机,加大宣传淮南的力度,提高淮南的知名度,实现“合淮”两市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构造大的旅游市场,建立一个新的旅游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松,王鸿雁,曹东旭.融入省会经济圈 推进合淮同城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0-34.

[2]吴晓红.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学报网络化出版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76-78.

[3]董昭礼.泛长三角背景下的省会经济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65,183.

[4]沈相应.淮南市产业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J].华章,2011(17):65-65.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