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第1篇: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某中学曾做过调查,一年静下心来读完10本书的教师已是少数,学生的平均数更少,探究原因,99%的人反映没时间看书。

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阅读习惯,用好的读物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正能量,依然任重道远。

高校图书馆借阅量创十年新低说明啥?

但数据背后依然有隐忧,一方面,该调查是将教材与教辅都计算在内,另一方面,6.97本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与日本人均40本,法国人均20本,俄罗斯人均55本相比仍较低。

第2篇: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阅读的回暖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有关,与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在发展初期心态浮躁、在到达一定阶段后心态渐渐平复有关,与此相关的当然还有其他种种因素。但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以及出版社在推广国民阅读方面所作的巨大努力。

在阅读推广方面,我国各界纷纷行动起来,以各种形式遏制全民阅读率下降,以期待短期内见效。

首要做法是荐书。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以“向青少年推荐100本好书”等方式积极引导青少年阅读,以开列“农村书屋必备书目”等方式引导广大农民多读书、读好书,受到广大青少年和农民读者的欢迎。

第3篇: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自此,全民阅读话题又甚嚣尘上。尽管“倡导全民阅读”在2014年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但自2006年起,、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多部门,就联合倡议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阅读”活动。

阅读水平偏低

目前,我国阅读水平整体偏低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十一次国民阅读调查”:我国有57.8%的成年国民在2013年读过书,全部成年国民人均读书(不含电子书)4.77本、电子书2.48本。成年国民阅读率仍然低于1999年第一次国民阅读调查时60.4%的高点。

该调查的执行负责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告诉记者,我国国民阅读水平相比一些发达国家,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并不像网上所传的那么大。根据国外的相关调查,韩国2010年人均读书10.8册,美国2007年人均读书4本左右,法国2005年人均读书8.4册。

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显示,农民和农民工群体的阅读率偏低,仅为38.5%。这既指明了提升国民阅读水平、推广全民阅读的重点方向,也暴露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缺陷。

配套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有了书才能提读书,有了好的读书环境才能更好地读书。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子舟表示:“咱们国家的文化资源长期供给不足,而且分配不均,基本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很少。”

大量、自发产生的民间图书馆的开办,正是公共文化服务“分配不公、供给不足”的一个旁证。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个体办的、纯公益的民间图书馆有将近400家,其读者人群主要是农村的儿童。国家在倡导建立“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难道没有责任从政策上扶持他们吗?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民间图书馆想申请合法身份,却困难重重。

北京昌平圣学图书馆馆长徐继新拿到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但过程真的很不容易。徐继新说,“门槛真的很高”,“每办一步我都想哭”。这家北京郊区的图书馆1999年成立,服务范围由崔村镇至兴寿镇、远达小汤山,拥有198位固定读者,自2012年11月开始组织申请材料,直到2013年11月底才办下来“民非”。

“首先得有3万块钱的开办资金。然后,要找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找业务主管部门――昌平区文化委员会下批文。接下来组织材料,交给民政局社会团体办公室,等着批复下来。”

然而,文委执行的是文化部的“红头文件”,民政局社团办执行的是国务院条例,两方政策的不匹配,导致徐继新差点放弃申请。

“(在登记业务范围时,)按文化部的规定就叫图书馆,但是,民政局说图书馆是一个行业,不属于业务范围。这两边(的规定)就打上架了。这架谁来拉?我可拉不了。”赶巧的是,2013年,徐继新被提名为昌平区十大道德楷模候选人。当时的区文明办领导来圣学图书馆调研,最后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北京办一个合法的民间图书馆都这么难,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又何谈让公共文化服务辐射全国,实现全民阅读呢?

推广“全民阅读”的关键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化蓝皮书》(系列)主编章建刚认为,民间图书馆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务效率的提高,应该鼓励和支持他们的发展。“公共服务应该找这样不计较钱多钱少、有兴趣的人去提供。我们给一些支持,让他们做的更大,产生的效益也更大。”但章建刚同时指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涉及国家财政分配的问题,这需要通过人大,通过预算程序来做决定,而不应该由某个人、某个部门拍板。“我们许多人大代表开会时,对于预算草案并不关心,也看不懂,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正因为体制机制存在不足,所以做出来(的公共文化服务)就可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王子舟长期关注我国的民间图书馆,他指出,注册“民非”真的很困难。“政府要简化手续,不要有名额限制。只要有条件,就应该允许注册。”

第4篇: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本研究选择重庆大学、四川外语学院、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六所高校教师作为调查对象,涉及综合、文、理、工、财经、政法、外语等学科。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确定居住楼,再按门牌奇数排列抽样确定的方式,共完成调查问卷25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37份,有效回收率为94.8%。

数据统计与分析

1.报纸获取情况

高校教师报纸获取主要通过订阅和零售两种途径,其中58.2%的教师选择订阅,24.8%的教师通过零售获取报纸,还有少数教师通过图书馆和单位订阅获取。

购买和订阅报纸时,被调查者主要看重报纸的内容和品牌,其中选择内容的为89.4%,选择品牌的8.4%,可见“内容为王”仍是报业发展应重视的重要理念。

在订阅报纸方面,64.5%的教师经常订阅,订阅1~2份报纸的教师占58.1%;但也有22.7%的教师以前订阅,现在不订阅;11.8%教师从未订阅过。同时,在订阅报纸的类别中,都市报、故事性文摘报纸占67.4%,党报党刊只占14.7%。从总体上看,高校教师群体仍是报纸的积极订阅者。

在通过零售渠道购买报纸的教师中,每天都买报的为19.4%,2~3天买一次报的占19.8%,这样的频率是比较低的。

当前,报纸零售已成为主要的发行渠道。一项针对全国读者的调查显示,读者更愿意通过零售的方式获得报纸,而据北京地区读者报纸阅读情况调查,普通读者报纸获取订阅占41.6%,零售占56.6%。①与此相比可以看出,教师群体仍保持较高的订阅比例,虽然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较普通读者而言,对报纸的依赖性更强,忠实度更高。在报纸的类别选择中,和普通读者一样,报纸内容是高校教师群体主要考虑的因素。

2.报纸阅读情况

报纸仍是教师接触十分频繁的媒体,79.3%的教师选择了经常看报,15.1%的教师选择偶尔看报,只有5%的教师选择很少看报。从读报时间来看,每天读报时间20分钟以内的占23.6%,20~30分钟的占35%,读报1小时的只有19.4%,高校教师读报时间在不断缩短。对这两项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报纸阅读较少的以年轻教师居多,老教师则保持着很高的报纸阅读比例,读报时间也远远超过年轻教师。

在经常阅读的报纸中,54.1%的教师选择了都市报,阅读党报、党刊的占26.2%。

读报时,61.1%的教师只挑感兴趣的内容阅读,26.1%的教师大致浏览,只有8.4%的教师选择全部细读。

在对报纸内容的选择与偏好中,国内时事新闻、国际新闻、社会民生新闻选择率最高,读报目的也体现在了解国家政策、增长见闻两个方面,但也有11.5%的被调查对象看报是为了研究学术(见表1、2)。

以上数据表明,高校教师报纸阅读情况与报纸的普通读者阅读情况相比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充分反映出报业发展的现状。首先,报纸仍是重要的传统媒体,但也是读者流失最严重的传统媒体之一。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的大型数据库CNRS显示,五年来(2001~2005年)受众与传统媒体的日接触时间明显减少,其中对报纸的日接触时间减少了20分钟,而对网络媒体的日接触时间则足足增长了1.7倍,增加了88分钟。③对高校教师读者群的调查,同样反映了报纸读者流失、读者年龄老化的迹象。

其次,报纸类别选择与阅读方式方面,由于生活的多元化、快节奏、碎片化,和普通读者一样,都市报以其内容丰富性成为高校教师主要的选择对象,高校教师的读报方式也由精读转向快速和有选择的阅读。在内容偏好和目的方面,高校教师多关注新闻,了解国家政策,这些内容也是普通读者最关注的。这说明,高校教师作为报纸读者时,其阅读兴趣并没有显现出特殊的身份差异。但11.5%的高校教师选择看报做学术研究,这反映了他们的职业意识,也是相对于普通读者的个性所在。

3.对报纸优缺点的认知

对于当前报纸的缺点而言,选择报纸同质化、低俗化、过度商品化的占53.2%,选择报道不真实、公信力差、舆论监督力度弱的占27.3%;在“对报纸发展建议”的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中,大多数建议报纸应改变广告泛滥问题;提高各类报道、广告的真实性;加强报道的及时性、权威性;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多做深度报道,增强报纸的多样化,避免同质化;做到雅俗共赏,避免低俗化等方面。这些意见,也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报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与电视、网络相比,55.7%的高校教师认为报纸的优点是阅读方便,便于收藏,这和报纸的传统优势评判相吻合。

4.报纸、电视、网络接触情况对比

通过对问卷统计,高校教师平均每天看电视2~3小时的占45.1%,4小时以上的占9.43%;上网1~2小时的占21.5%,2~3小时的为35.2%,4小时以上的11.3%;而高校教师读报1小时的只有19.4%。从接触时间上看,电视、网络已经超过了报纸。从获取信息的习惯方面来看,最愿意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为40.5%,最愿意通过电视获取信息的为33.4%,最愿意通过报纸获取信息的为25.3%。这意味着,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教师获取信息的首选渠道,电视次之。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组织的一次全国受众调查表明,公众接触电视比例最高,占95.62%,报纸以79.02%的比例居第二位,相对于网络新闻(43.56%)、广播(34.18%)还有比较明显的优势。④这表明,教师由于学历比较高以及职业特点,受互联网的影响比一般公众深,报纸接触习惯改变较大。

此外,我们的调查表明,认为网络对报纸订阅习惯没有影响的占52.1%,有一定影响的占27.4%,选择完全通过网络了解信息,不再订阅报纸的为11.3%;选择上网查看报纸电子版的人为31.2%,选择从不看报纸电子版的为64.1%。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网络的出现虽然尚未彻底危及教师订阅报纸的习惯,但其负面影响确已开始显现。

5.对报纸是否会“消亡”的看法

在报纸是否会被其他媒体取代的问题上,9.28%的教师认为报纸会被取代,78%的教师认为报纸不会被取代,12.2%的人选择了说不清楚。由此可见,教师对报纸的发展有一定的担忧,但总体上仍认同报纸的生命力。

对“报业消亡论”的反思从我们的教师报纸阅读调查以及其他的种种调查和分析表明,当前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的繁荣对报纸的发展的确带来了巨大挑战,从各个角度影响着报业的发展。报纸面临着读者减少、阅读率下降、广告收入下滑的发展困境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是否就意味着报纸就会从此一蹶不振而走向衰亡呢?

从我们的调查看,相对于普通市民,高校教师对网络媒体的接触率、利用率更高,但与此同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保持着报纸阅读习惯,仍然是报纸媒体的忠实读者,对报纸媒体的未来仍充满信心。这说明,阅读方式已形成了一种文化,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怀旧情结总会使许多人难以放弃报纸。

从调查中读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发现,事实上,报业最大的挑战者是报业自己。报业的困境更多的是在经营环境改变后报业发展所出现的经营理念误区。读者意见强烈的报纸过度商业化、同质化、公信力下降等问题,才是报业消亡的真正杀手。负责任的新闻报道、关注民生的舆论监督、观点深入的新闻评论、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高品位的文化娱乐,这些都是公众普遍欢迎的报纸内容,我们的报纸是否提供?我们的报纸是否真正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我们报纸的品牌经营、读者服务意识是否到位?这些问题不解决,报纸就难有长久的竞争力。由此,我们认为,在报业发展处于困境的背景下,片面争论报纸是否消亡是没有意义的。作为新的报业环境下的报人,我们必须从报纸的特点、新闻规律、经营理念、内容变革、读者调查等角度进行反思,寻求应对报业发展拐点之道,那就是以包括教师群体在内的读者为核心,充分考虑受众细分和生活碎片化的信息传播现实,转变观念,改革传统的体制模式,寻求成熟的报纸与网络等新媒体的融合之路,以“内容为王”,走深度有品位的发展方向,才能保证报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注释:

①沈颖、邓世勇:《近三年中国报业读者市场发展回顾》,《中国报业》2007年第5期;喻国明:《市场的细分与报业的行动空间──北京居民读报情况和读报意愿抽样调查的研究分析报告》(二),academic.省略

②雷龙云、吕会:《报纸读者流失状况分析》,省略

③姚林:《传媒变革与媒体经营》,《中国报业》2006第8期

第5篇: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报业的衰退趋势,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Philip Meyer)提出的“报纸消亡论”,并从理论上探讨“报纸消亡”的动因与可能性,以便寻求对应之策。

“报纸消亡论”的提出及争论

早在1994年,美国未来学家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就将报纸称为“媒介恐龙”;《华盛顿邮报》的媒介批评家霍华德・库兹(Howard Kurtz)则称报纸产业正弥漫着“死亡的气息”。2004年,美国北卡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报纸》一书中预测: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将归于零。2008年,他又在《美国新闻学评论》发表《未来的精英报纸》一文强调:“日报报纸读者数量将更加急剧地下滑”,事实上,“最后一个每天读报的读者”的消失时间将早于2044年10月。”

迈耶教授的以上预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尔・盖茨和鲁伯特・默多克等媒体大亨都曾对此加以引用。日本《每日新闻》前总编辑歌川令三在《报纸消失的日子》一书中,明确指出报纸消失的日子是2030年;清华大学的刘建明教授根据报纸读者的代际老化规律,于2005年11月做出了“在30年后,报纸将无可救药”的预测;2006年他再次提出:“在2030年~2035年之后,报纸将无可救药”。

当然,对此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也不绝如缕。《纽约时报》执行总编比尔・凯勒(Bill Keller)在《在数字混乱时代,报纸还没有消亡》一文中,对此表示了异议;瑞典增长最快的报业集团――地铁报业集团的前首席执行官派里・汤恩伯格(Pelle Tornberg)认为:报业生机勃勃并且活得很好,这足以证明关于报纸即将消亡的报道被极度夸大了;2008年11月,默多克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每年一度的系列广播演讲中说:“太多的新闻工作者以沉思他们的悬而未决的死期为乐,这是荒谬的。”他嘲笑那些预测报纸消亡的新闻工作者过于着急地为自己写讣告,以至于没有对面临的机会感到激动。”他说:“与报纸末日论者和失望论者不同,我相信报纸将在21世纪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虽则它不再会以今天被扔到我们门前台阶上那种方式存在,但它砰然落地的一声闷响,将在我们的社会和世界各地发出长久的回声。”

中国业界和学界对“报纸消亡论”大多持反对的态度。早在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就提出:“今天又出现了网络,这也是一种新媒体,而且是更先进的媒体。但即使再先进,也不会把报纸完全吞掉”。北京日报社长梅宁华认为:“我们没有理由唱衰纸媒,相反,纸媒将会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新媒体共存共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报纸消亡论”的提出者菲利普・迈耶教授曾从事过多年的新闻实践,并作为《底特律自由新闻报》的记者,于1967年与同事分享普利策新闻奖。淡出新闻界之后,他在北卡大学执教,并曾做过《今日美国》报的顾问。1973年,他因出版《精确新闻学》一书而在学界中获得荣誉。2000年,他获得美国公共舆论研究会颁发的“特别杰出成就奖”。获奖评语认为:“他的一个简单的前提是:如果新闻记者采用一些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工具,那么他们就不会轻易犯错误。”

迈耶的学术背景和采用的研究方法,都说明他在预测报业未来时不可能信口开河。他在《正在消失的报纸》一书的后记中说,该书是为了警告报纸从业者,“并使他们更有信心”。这说明,他有关“报纸消亡”的预测,不可能出于炒作的目的,而是基于对媒体未来的忧患意识。

“报纸消亡”的动因和可能性分析

2009年5月27日,世界报业协会主席加文・奥莱利(Gavin O'Reilly)在世界报业广告大会上指出:“那种预测报纸即将死亡的报告是一种误导。因为尽管2008年全球遭遇了金融危机,但世界报纸发行量仍上升了1.3%”。这番振奋人心的话,令许多不希望看到报纸消亡的人喜不自禁。

但事实上,金融危机并非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有业界人士认为:“金融危机导致广告下降,广告下降导致印量下降。于是,金融危机似乎成了报纸印量下降最好的挡箭牌。这观点有其合理性,但要仅仅以此来解释报纸印量16年来的首次下降,那只能说是仅看到了问题的皮毛。”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报业衰退的实际拐点出现在2005年,这一年全国报纸的跌幅为10年之最。而在“1995年~2004年全国报纸总印张年年增长,其幅度均在15%左右,其中最高的2000年达到25.62%”。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网络的影响力的上升。《扬州晚报》总编辑徐向明直言不讳地指出:“全国报纸2008年的印量下降,深层次地看,我认为就是报纸市场影响减弱的一个表征,这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让报人感到可怕的是,这种趋势将会继续下去。”由此看来,报纸的衰退与新媒体的崛起与冲击、报纸影响力减弱有直接的关系。“金融危机只是‘催化剂’,并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

2009年5月6日,曾斥资1060万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并拥有其10%股份的股神巴菲特也不无悲观地称:“对于美国的大多数报纸而言,我不会以任何价格收购它们,因为它们可能将持续地亏损下去。没有看到衰退结束的任何迹象”。

应该说,无论从感情还是阅读习惯上来说,“报纸消亡”都是许多人所不愿意看到的。2007年,一项针对中国四川、重庆两地6所高校的问卷调查表明:“在报纸是否会被其他媒体取代的问题上, 78%的教师认为报纸不会被取代,总体上仍认同报纸的生命力”。美国皮尤(Pew)研究中心的调查则表明,如果报纸消失,仅三分之一的美国人会很“想念”。但这只是被调查者的一厢情愿,报纸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既不会因为人们的愿望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的愿望而繁荣。

抛开对“报纸”的感情因素,下文从学理的角度对“报纸消亡”的可能性做如下分析。

1.从传媒的发展规律看报纸的“宿命”

报纸像其他产品一样,也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包括发育期、成长期、震荡期、成熟期和衰落期。瑞典延雪平大学的罗伯特・皮卡德(Robert Picard)教授把西方报纸的生命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15世纪以前是“引入期”,15世纪初至19世纪末为迅速增长的“成长期”,20世纪是平稳的“成熟期”,进入21世纪以后处于缓慢下滑的“衰落期”。联系我国的情况来看,尽管报纸的“成长期”和“成熟期”比西方晚,但在21世纪的头几年,报纸同样进入了“衰落期”。2005年,由于全国报纸印刷总量的陡然下跌,业内惊呼“报纸印刷遭遇‘寒冬’”。而在美国报纸行业陷入困境的2008年,我国报纸的印刷总量也同比减少2.45%,为16年来首次下降。

回顾传媒发展史可知,电报、寻呼机等曾先后领新的传播媒介之,但在20世纪后期先后退出历史舞台,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作为同为传媒家族一员的报纸,恐也难摆脱传媒演化的规律。不过,消亡的是“paper”,而并非“news”。

2.从传播技术的替代性看报纸“比较劣势”

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最明显的优势是方便携带、便于收藏和长于深度报道。在20世纪90年代前,这三大优势曾成为报纸与广播、电视竞争的“比较优势”。其后,电视和网络新闻的长足发展,使得“深度报道”这一报纸的“专利”也受到挑战。今天,随着3G手机和大屏幕电纸书的出现,其信息容量、易携带性和声画合一等诸多特色,已使得报纸的比较优势风光难再。

据花旗集团的数据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北美印刷图书市场已有近10%的份额被电子阅读器Kindle所占据。5月,亚马逊公司更推出适合阅读报刊的大屏幕电子阅读器Kindle DX。它具有A4纸大小的电子墨水显示屏,存储容量达3.3GB,重约535克,最多可存储3500本书。它还设置有PDF阅读器和3G通信,并带有朗读功能,视觉效果与纸质书报相似。

在我国,与Kindle DX类似的“汉王电纸书”正在热销。其广告语称它“结束了蔡伦以后‘无纸不成书’的历史,缔造了‘万卷图书三两轻’的神奇!人类的传统阅读方式面临颠覆,纸质书籍或将消失……”尽管充满了商业促销的用语,但其技术优势、环保效果和市场潜力确有较大的竞争力。因为Kindle DX和多种3G手机可以在线阅读PDF文档,商务人士可以随时在携带的终端设备上“翻阅”报纸版面;而随着未来几十年电子产品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及公交工具和公共场所广泛配备大型的户外阅读设备,则电子报纸在全社会代替印刷报纸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3.从阅读习惯变化看下一代的读者选择

菲利普・迈耶和刘建明教授预测“报纸消亡”的关键指标都是“读者”,美国著名报纸发行人威廉・迪安・辛格尔顿(William Dean Singleton)也认为:“如果我们不去吸引较年轻的读者,在全部老读者死光后,我们将会失业”。

根据2009年中国国民阅读率调查显示,目前成年人报纸阅读率为63.9%,这一数字令许多人对报业的现状感到乐观。但是下一代的报纸读者呢・2009年1月13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其中18~30岁的青年人普及率一直领先于其他年龄段,而且已经趋于饱和状态(98%)。再过30年(即普通认为“一代人”的年头),也就是到2040年前后,这一占98%的网民群体的年龄就是48~60岁,涵盖了社会上最具话语权和购买力的主流人群。他们和比他们更年轻的一代人(18~30岁)都是在网络环境下长大的,决定了其传媒接触的偏好必定是“在线阅读”。

其实,在有些国家,这一趋势已经提前显现。如2008年9月的《2008俄罗斯阅读:趋势和问题》报告显示:“最近15年里,报刊和图书的阅读人群急剧减少。接受调查的成年人中,有55%不买书,46%根本不看书”。

美国的情况也是如此。“长期以来,报纸的读者以2%的速度逐年下降。到了2007年,这种下降又开始加速。而22%的美国网民表示,由于可以在网上找到各种新闻内容,他们不再进行任何报纸订阅活动”。

4.从产业成本来看,与新媒体相比,报业是成本极高的产业

报业的成本远远高于互联网,而这高出的部分主要是新闻纸和印刷设备。其中新闻纸占报纸成本六七成。对于我国的报纸来说,每多1万份的印量就等于增加300万元人民币的开支。因此,绝大多数的报纸发行都是亏损的,必须靠广告收入来弥补。而广告费又极容易受到经济状况的影响。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2006年6月1日,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央日报》不堪多年亏损而改出电子版;2008年3月,《西雅图时报》成为美国只出版印刷版的第一张大报,步其后尘的还有《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塔克森市民报》和《安阿伯新闻报》等。

美国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2009年5月4日说,政府现阶段没有计划援助处于困境中的报纸行业。他引述奥巴马总统的话表示,“美国应该维持强大的媒体,但诚实地说,我也不知道政府能做些什么”。

第6篇: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为了隆重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培养全国三亿多少年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国图书馆学会策划开展“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精神,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的基本文化权益提供服务。

二、主题:让我们在阅读中一起成长

三、活动时间:2009年4月—2010年4月

四、主办机构

指导部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教育部、广电总局、总政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

支持单位: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等。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

承办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少年儿童图书馆专业委员会。

协办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推荐书目委员会。

五、组织机构

活动组织委员会包括策划协调组、运作统筹组、公关宣传组和国际交流组。

六、活动对象:少年儿童、家长、教师

七、活动内容

(一)1-3月,预备会,南宁。

(二)4月,启动仪式和少年儿童阅读高层论坛,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三)6月,重点展示:城市少年儿童阅读调查报告、少年儿童阅读讲坛、羊城青少年‘照亮明天’阅读计划、流动图书到乡镇、青少年心理咨询,公布“影响60年三代人的少年儿童读物”备选书目,举办备选书目展,广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四)9月,主题阅读:“为祖国喝彩——全国少年儿童科普作品成果展暨建国六十年优秀少儿科普图书展”,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五)3-12月,少年儿童阅读活动调查,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六)3-8月,全国少年儿童快乐阅读大赛,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天津少年儿童图书馆。

(七)2-8月,全国少年儿童创意漫画大赛,天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九)3-9月,全国少年儿童校园剧大赛,沈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十)3-10月,“童心沐书香阅读同分享”主题系列,首都图书馆;故事大王赛,重庆、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班级读书会,长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诵读比赛,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十一)3-8月,厦门、兰州、杭州、温州、绍兴、金华等各少儿图书馆举办多姿多彩的创新阅读活动。

(十二)4月,德国专家来华作“儿童阅读在德国”报告;8月,赴德,中德“图书馆与阅读”论坛。

(十三)3-12月,“阅读接力”活动,各个图书馆向贫困地区中小学和农民工子弟小学送书捐书。

(十五)3月开始,“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网站启动,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十六)阅读年内,各图书馆根据自己的计划,主办或联合举办少年儿童阅读活动,均可上报组委会,组委会予以上网宣传。

八、媒体宣传

(一)组委会组织部级主流媒体报道。

(二)组委会邀请与阅读有关的专业媒体作为支持媒体,并进行系列跟踪报道。

第7篇: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微信公众号 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027-01

引言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较2015年底增加755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其中,79.6%的网民最常使用的APP是微信。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表明,有51.9%的成年国民在2015年进行过微信阅读,较2014年的34.4%上升了17.5个百分点。在手机阅读接触者中,超过八成的人(87.4%)进行过微信阅读。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打造的一个自媒体平台,自2012年7月该功能上线以恚公众账号已超1000万,公众号日提交超70万群发消息。在移动互联网大环境下,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图书馆的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推广手段和服务形式正被各公共图书馆所重视,各公共图书馆陆续推出微信公众号服务,以实现图书馆与读者更好的互动与沟通。

一、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总体情况

清博指数微信总榜图书馆分类中,三月份榜单共收录微信公众号517个,共文章12317篇,阅读人数571万+。

1.公共图书馆公众号在图书馆行业账号中排名较为靠前

排名前一百的公众号中,公共图书馆账号占48个,占比接近一半,排名前十的公众号全部为公共图书馆账号。

以上数据全部来自清博指数平台,仅列出前五名。

2.公众号热文高度集中

清博指数三月热文榜单前五十名集中于10个公众号,其中有27篇来自湖南图书馆公众号。

清博指数2017年三月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热文分布图

以上数据全部来自清博指数平台,仅列出前五十名。

3.订阅号数量远超服务号

进入清博指数三月榜单前一百名的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大部分为订阅号,仅有广州图书馆、东莞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沈阳市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大连少儿图书馆、昆山市图书馆、成都图书馆等九个公众号为服务号。

订阅号每天均可发送一条群发消息,服务号每个自然月只能发送最多4条群发消息,订阅号在推送频率方面占有较大优势。与选择订阅号的图书馆相比,使用服务号的几家图书馆大多每次推送更多文章,例如排名第三的广州图书馆,三月份共推送消息三次,每次推送八篇文章,以数量弥补频率不足的缺陷。

二、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内容分析

1.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读者服务功能

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提供的读者服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定义菜单,自定义菜单弥补了公众号服务形式单一,读者只能被动接收推送消息,与图书馆互动不足的缺陷,可整合较多功能,比较直观,便于读者使用。二是设置关键词,读者通过回复特定词语或功能代号获取所需信息,关键词或功能代码通常包含在公众号的欢迎信息中。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借书/续借服务、书目检索、数字资源、活动公告等。

1.1以绑定读者证为核心的相关功能。读者可通过绑定读者证实现借书/续借、书目检索、预约借书、当前借阅查询、个人资料查询等。公众号通常将这些功能整合在微服务大厅、个人中心、我的图书馆或读者证等菜单中,方便读者查找和使用。

1.2数字资源服务。包括各种电子书、在线学习中心、公开课、多媒体图书馆,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学术论文数据库。

1.3活动公告及活动报名。读者可通过此类功能了解本馆近期活动安排,大部分公众号也提供了微信报名功能。

1.4其他便民功能。例如本馆概况、交通路线、开馆时间、服务电话等便民信息,部分公众号还提供了参考咨询、志愿者签到等特色服务内容。

2.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内容

推送信息是公众号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清博指数评价微信公众号的主要依据微信传播指数WCI就是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传播度、覆盖度及账号的成熟度和影响力来反映微信整体热度和公众号的发展走势。笔者统计了清博指数三月榜单排行前一百的微信热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馆内动态、活动公告及通知类消息。该类消息大约占18%,例如清明节期间开闭馆时间通知,这类信息与读者息息相关,通常会得到较多关注。

2.2阅读推广类消息。阅读推广是公共图书馆的工作重点,阅读推广类消息可谓是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最具特色的一类推送,约占16%,包括宣传阅读重要性的各类文章,以及新书、好书推介。近期《朗读者》节目热播,湖南图书馆、浦东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等均以此为契机推介了相关书单,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3明星名人相关。这里所说的明星名人也包括一些网络名人,他们的事迹更加平易近人,往往更易获得读者的关注和共鸣。这一类推送约占13%。

2.4其他。网络热文、热门视频、心灵鸡汤、健康养生这些内容均在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送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些文章大多源于网络,针对不同人群,受众面较广,内容丰富多彩。

结语

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近几年有较大发展,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升,但仍存在原创性不足、同质化倾向等问题,图书馆类微信公众号整体影响力较弱,三月份榜单排名第一的湖南图书馆在微信总榜排名尚在五千以外。作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手段,微信公众号应在个性化方面多下功夫,提高原创内容比重,优化读者阅读体验,增加用户黏性,将微信公众号真正打造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 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http://.cn/

[2] 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http:///

[3] 企鹅智酷2016版《微信数据化报告》http:///20160826/n466191989.shtml

[4] 清博指数 http:///

第8篇: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 互联网替代压力 阅读习惯 免费报纸 内容收费 全媒体运作

双重压力下的中国报业

自2008年底以来,随着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芝加哥论坛公司(旗下拥有《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美国重要媒体)申请破产保护,揭开了美国报业倒闭潮的序幕。之后,百年老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洛基山新闻》与《西雅图邮讯报》也于2009年“寿终正寝”。据国外媒体报道,2009年前7个月,美国已经有105家报纸倒闭。

美国报业倒闭潮与金融危机在时间上是如此契合,以至于让人很容易将其作为因果关系来看待。但事实上,报业倒闭的诱因早在金融危机前就已经种下。金融危机带给报业的只是短期经营压力,长期的压力却是互联网的替代压力。

据皮尤研究中心发现,在2008年,互联网已经超越报纸成为美国人最主要的新闻来源。在18~29岁的青年中,互联网用户是报纸读者的两倍。读者是报纸的生命线,读者的流失直接影响到报业整体经营状况的下滑,金融危机则加剧了这种下滑,成为美国报业倒闭的集中爆发点。

我国报业与美国报业的经营模式不同,除了发行收入+广告收入这块,还有政府补贴。因此,金融危机还不至于使报业迅速倒闭。但是,随着我国报业的政府补贴的逐步减少,甚至取消,我国报业面临的压力将逐步增大。

在我国,互联网替代压力已经显现。目前,互联网的替代作用还集中表现在青少年群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年轻读者步入中年甚至老年后,互联网的替代作用将扩散至各个年龄阶层。现在这种扩散效应已经显现。相比2008年,10~29岁网民下降了3.9个百分点;30~49岁的网民则上升了3.4个百分点;1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网民所占比重很少,但均有所增加。

从问卷调查分析年轻人为什么不看报

目前,报纸读者流失最严重的仍是年轻人群体。因此本文选择了京、沪、粤三地18~29岁的年轻人作为调查对象,试图通过问卷调查他们不看报的原因,寻找纸媒的应对之举。目前,共发放并完成100份问卷。

在问卷调查中,63%曾经有过或者至今保持了阅读习惯。在这63%的调查对象中,有31.7%的年轻人将这个习惯保持至今,这部分读者,笔者称之为纸媒的稳定读者;另有68.3%改变了纸媒阅读习惯,笔者称之为不稳定读者。37%的调查对象从未有阅读报纸的习惯,且在解释其不看报原因时均显示其是网络媒体的拥趸者,笔者称之为网瘾读者。

笔者认为,这三类读者中,稳定读者和网瘾读者的阅读习惯均已巩固,而不稳定读者正是纸媒在竞争中失去的那部分读者。因此,有必要对其改变阅读习惯的原因进行调查,以期找到纸媒在竞争中落败的原因,并最终探寻挽回之道。

问卷调查显示,网络替代显然是年轻人不看报的最重要原因。没有时间看报选项位列第二,但笔者认为其不过是表层原因,因为填写此项的调查对象,也同时选择了“有网络就可以”。可见,其没有时间是相对而言的,是网络阅读挤压了报纸阅读的时间,究其根本还是网络的替代作用。

年轻人为什么更喜欢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而不是报纸?

填写对报纸不满意的读者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对报纸不满的地方集中在意识形态浓重;信息太少,广告过多;与网络新闻重复。这些仅仅是就内容而言,接触不方便、不便宜也是读者放弃报纸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嫌买、订报纸麻烦和不想花钱而放弃阅读的读者也不在少数,此项原因位列第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上网已成为年轻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上班要用电脑工作;下班回家要用网络娱乐、交流沟通。既然随时在线,接触网络新闻显然比去报亭买一份报纸来得容易得多。此外,在电视、互联网下成长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了免费获取信息,他们不愿意为信息付费,网络显然比报纸便宜得多。

除了接触方便、便宜外,网络新闻还有一个“致命”的优点,那就是它能够提供报纸阅读所不能提供的阅读环境与阅读状态。在浅阅读时代,阅读新闻常常成为一种伴随行为。年轻人喜欢边阅读边干其他事,网络新闻依附的载体――网络恰恰可以提供这样的空间,让他们边听歌、边聊天、边浏览新闻。网络新闻的阅读习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培养,而报纸的阅读习惯便随之消失了。

报纸如何留住与发展年轻读者

应对一:免费报纸,逆势上扬。

问卷调查表明年轻人远离传统媒体的原因为对报纸内容不满意,接触不方便、不便宜,网络替代。

《I时代报》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从其40万份的日发行量还供不应求的情况看来,其表现值得借鉴。

内容贴近年轻人。从目前《I时代报》的内容来看,比较贴近年轻读者。民生、综合、社会、国际与娱乐版面是《I时代报》的固定版面,满足年轻读者对基本新闻信息的需求。除此之外,其副刊内容极具特色。比如它将时尚娱乐类周刊周报上深受白领喜爱的星座、心理测试、九字宫格和数独游戏等内容搬上报纸;与《Shanghai?摇Daily》合作创办双语版,精选与上海当下生活有关的单词以及随着新时代出现的新英文单词,满足了上班族学习英语的需要。

其次,《I时代报》每天的版面内容随上班族的生活改变而改变,比如:周一交通最为拥挤,工作最为紧张,因此,每周一版面最少。到了周五,副刊版面则比平时多出许多,刊载服装、购物、美食等信息,为年轻上班一族在周末的主要娱乐休闲活动提供参考和建议。

再次,内容与互联网紧密相连,专门设置“网络”版,提供热门博客评述和热门论坛话题,满足网络时代年轻一代的兴趣。

渠道优势。接触不方便、不便宜以及网络替代作用这些报纸的劣势,在《I时代报》这里没有生效。地铁免费报的先天优势使其接触极为方便、便宜,因为大部分年轻的上班族每天必经之地便是地铁,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的替代作用在地铁上无法发挥。这时,一份地铁免费报纸既可以打发乘坐地铁的无聊时间,也可免费获取信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渠道优势也有其局限性。因为“地铁报”必须依赖发达的地铁交通生存,而缺乏这一硬性条件的市场就只能被排除在外。渠道的有限性使得此成功经验不具备普遍性。虽然有的免费报纸已从“地下”到“地面”,走入了成熟社区、高档写字楼、咖啡厅、商业广场……已经开辟了新的渠道空间,但是随着互联网进一步普及以及3G技术的成熟,这些渠道也将被网络抢占。届时,网络替代作用将在这些渠道中显现,渠道优势将被拉平。

不可否认的是,地铁免费报纸仍有其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虽然渠道优势不可能长期存在,但其仍然改变了报纸的渠道劣势,至少拉平了报纸与新媒体接触的便捷度以及价格门槛。这种经验仍然有其借鉴意义。

应对二:内容收费,尚在探索。

在接触便捷度与价格对等的情况下,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之争将集中在介质之争与内容之争上。在这两个方面,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各有优劣。

从介质方面来看,网络媒体具有先天的技术优势,其无印刷成本,可提供海量信息和多媒体形式,支持即时互动与伴随行为。但纸质媒体目前仍有优势,一是部分读者的阅读习惯巩固,其偏好纸张,认为不费眼、有触感;二是纸张的移动性强,可填补网络未覆盖的空隙。不过这种优势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提升与网络的普及而消退,但这毕竟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传播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当一种介质的全部优点没被取代之前,这种介质是不会消失的。因此,介质共存的状态还将持续。

从内容方面看,报纸可以说是占据绝对优势,因为其培养了一批专业的采编人员,这是网络媒体所缺乏的。但是内容上的优势并没有为报纸留住读者,因为这些内容可以被网络媒体轻易地复制,却无须采编和印刷成本。这大大挫伤了纸质媒体的积极性,惨淡的经营也将影响到内容的质量。于是,内容收费呼声高涨。

内容收费的实践,目前是以报纸创办的网站收费形式为主。华尔街日报网站收费已获成功。自危机以来,其报刊亭的销售量突增20%,报纸网站每月的浏览量增加2000万人次。

但并非所有的收费模式都是成功的。纽约时报网曾在1996年和2005年分别尝试对网站收费,但是收取的订阅费远远赶不上因收费导致网站浏览量下降而造成的广告收入锐减数额。自2007年9月宣布取消订阅费用,基本开放纽约时报网站内容。

笔者认为,内容收费是纸质媒体的应对措施之一,但并不是所有报纸都能通过创办的网站收费形式成功。有些报纸本身办得不好,印刷版就没有竞争力,简单地搬上网也不会有竞争力,这类报纸的网络版不具备收费的条件。其次,一般性的新闻也不具备收费的条件,因为一般性的新闻在网站上也能免费看到,只有独创性的内容才具备收费的条件。再次,网站收费要转化为收益,还要解决收费模式的问题,平衡订阅费收入与浏览量下降之间的关系。

此外,网站收费还要解决其印刷版与网络版不被其他网站“剽窃”的问题,否则将无人买单。但是,目前尚无规则去阻止网络媒体的“复制”新闻行为,这是所有电子报纸收费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可见,要真正实现内容收费,必须有法律法规保障其向“转载”方收费,这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应对三:全媒体运作。

报纸辉煌的时期已成为过去,介质共存的时代成为现在,那么将来会如何呢?报纸是否会消失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的是,不论其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接触渠道上做得如何极致,报纸市场仍将被新媒体蚕食一大块。走在前面的纸质媒体为了争取未来的主动权,正积极拓展新媒体市场。

笔者在走访《上海证券报》后,发现其在操作上真正实现了全媒体。在硬件上,开发了全媒体生产管理系统,使记者、编辑可以同时向报纸、网站、手机或者其他媒体发送文字、图片、视频。在软件上,建立一支适应多媒体的采编队伍,实现不间断编辑中心。

有人预言,全媒体时代即将到来。在全媒体时代,介质之争将被彻底抛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将进一步融合。传媒集团将不再是单一介质的拥有者,他们之间的竞争也将不再是介质之争,而是内容之争、品牌之争。传媒集团包括纸媒将成为一个内容供应商,其核心竞争力为内容,只不过将内容放在不同的产品上,包括纸质报、手机报、电子报、移动报、户外视屏等全媒体产品。读者只需选择当下最方便的接触渠道去接触内容,成为全媒体受众。届时,报纸年轻读者的流失问题将不再成为问题,因为站在全媒体集团的角度来看,只要年轻读者在本集团的各种终端内部流动,就不称其为流失。

结语

在新媒体兵临城下之际,不论是创办免费报纸、实行内容收费还是全媒体运作都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但不论哪种尝试都应以传播规律为本。竞争中的胜者一定是更符合传播规律的媒体。

参考文献:

1.李莹、喻国明:《地铁报:免费报纸的新宠》,《新闻与写作》,2007(10)。

2.蔡骐:《免费报纸:从哪里来?到何处去?》,《今传媒》,2008(9)。

3.《西方纸媒网站数字内容收费前景》,《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2009(8)。

第9篇: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比如,当下的报刊、杂志和图书,都不约而同地把装桢、版式、图片等外在包装放在重要地位着意打造,在进入读者眼帘的瞬间形成磁石般的吸引力。以前,许多人以为,以美女图作封面是娱乐杂志的专利,现在连正规的学术、科普读物,各类报刊、杂志的头版也经常以大幅秀丽可人的图片作为装饰,引人注目。

在媒介的获得渠道、途径方面,也愈来愈朝着顺便消费、方便易得的方向发展。比如,目前图书、报刊的售卖场所在传统的报刊、图书专卖场所基础上,更多地选择进入百货超市、连锁便利店,和其他色彩绚丽的消费品摆放在一起来搭配销售。随着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商业巨头逐步进入我国大都市,人们在这些大卖场中悠闲地挑选日常消费品时,经常发现在一个角落还有一些畅销的图书。其实,图书产品进入百货超市,是商家吸引消费者在卖场增加逗留时间的一种办法,与影院、餐馆等消费形式一样是百货消费的补充业态。笔者在1997年考察了在加拿大一份最重要的华文报纸《星岛日报》的发行,发现其发行结构主要依托若干家商业物流公司来完成,完全不同与我国的邮发和自办发行。报纸在每天早晨与水果、奶制品等一起运送到全温哥华市近千家连锁超市、便利店里,有的摆放在收款台附近,有的与一般商品摆放在一起。据当时的统计,全温哥华约有40万华人,《星岛日报》发行超过30万份,几乎作到每人一份。

平面媒介发生在包装、售卖场所的变化,预示着一场阅读方式的革命在悄悄来临。即以接受信息、开阔眼界、学习知识为主体的严肃阅读将蜕变为阅读的娱乐化、消费化,并将与蔬菜、水果一样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

一、这种阅读革命首先体现在对平面媒介的阅读选择在数量上逐渐减少。

《华盛顿邮报》在2004年连续组织了六个中心小组,研究为什么年轻的读者不喜欢报纸。在过去的几年里,《华盛顿邮报》的订阅用户有77万,到2004年6月,订阅人数减少到了72.01万人,减少了6%。据研究报告称,有一些参加《华盛顿邮报》中心小组活动人甚至宣布,《华盛顿邮报》即使是免费的,他们也不想订阅,因为他们不喜欢在房间里堆着一些旧报纸。同时,美国在线出版商协会在同年实施的一项调查的结果显示,18至34岁的人,46%的人喜欢浏览互联网,35%的人喜欢看电视,7%的人喜欢看书,3%的人喜欢听收音机,3%的人喜欢看报纸,1%的人喜欢看杂志。

我国也出现与美国同样的趋势。据中国出版科研所主持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三次追踪调查显示,五年来中国的读书率持续走低。2003年,在识字者中只有51.7%的被调查者每月至少读1本书,比1999年下降了8.7%,其中城镇居民下降了7.8%,农村居民下降了9.6%。读刊率也从1999年的57%、2001年的49.8%下滑到2003年的46.4%,全国只有5%左右的国民拥有“读书习惯”。

二、这种阅读革命还表现在阅读心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以接受知识、开阔眼界的学习型阅读,是在一种崇高敬畏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严肃行为。读书的目的除了实用求知外,还在于促使人们进行深刻的灵魂拷问和自我反省,并引导人们走向精神的丰实和成熟。人类的文明发展历史中,阅读曾经是特权、地位的象征,生存的手段和改变命运的工具。在神权兴盛的西方社会,文字阅读,由最初是与上帝沟通的仪式逐步走下神坛,在世俗化的过程中不断失去它的神圣和敬畏之心,成为今天人们一种普遍的精神生活方式。

时至今日,现代人阅读是一种娱乐化的阅读心理状态所使然,消遣和休闲是主导性的心理需要,其目的是在纷繁的杂乱中寻找一片停顿,缤纷的色彩中寻找一片单纯。“消费时代享乐的平面化、意义的深度消失和纷乱场景的拼贴意识,深深影响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这种以休闲、娱乐为主的阅读表现在人们愈来愈选择通俗读物、图文书和休闲读物。人们的阅读兴趣集中体现在对养生、化妆、烹饪、园艺、励志、理财等生活类、时尚类等流行读物的偏好上,报刊杂志以影视明星、社会名人的趣闻逸事等娱乐化版面最受人欢迎。阅读由过去严肃和敬畏之心变为轻浮玩味的感官享受是当下社会的一种普遍心理状态;

三、这种阅读革命还表现在阅读方式的彻底变化。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阅读基本是指对平面媒介的阅读,书、报纸、杂志等以纸媒为主的印刷读物。它要求以肘部为轴不停翻页,循序渐进由上至下阅读。因此纸媒阅读有利于对材料形成系统整体的把握。在需要回顾复习时非常方便。有的学者称之为“线性的印刷传播”,它要求读者专注精神、投入注意力,因而阅读在本质上是一种翻译。纸张的固定大小由开本决定,对于需要复制的内容,可以采取抄写、复印等办法。

而在图文化、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当代,人们不是在读,而是在看,看电影、电视中流动的影像,看快速、跳跃、横竖交叉的网络,看一幅幅色彩在眼前翻过。看到的一切都是变化的,影像、人物、字体、色彩都是可以随时更改。阅读环境也有很大的随意性,人们由过去敬畏的店堂、严肃的教室阅读变为在行走途中、在就餐、在休闲的任何时间、地点的一种随时随地的行为。汉语中的“读”与“看”是两个完全不同意义的动词,从读到看的变化,一方面表明阅读程度的深浅不同,一方面表明阅读对象的范围有宽窄的变化。在此层面上,这种“看”的阅读会象水果、蔬菜一样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现代日常社会信息获得方式,具有绝对的市场总量,这与选择平面媒介阅读人群的减少形成了对比,它在浅层阅读的意义上,比传统阅读人数增加、扩大了许多倍,它是以社会人口总量来计算的。

因此,当下的阅读,在丰富精神、成熟思想的传统“读”的意义层面上,不仅永远地消失了阅读千锤百凿的石碑文字、庄严敬畏的店堂经卷阅读所具有的沉重、永恒和景仰之情,而且连理解、思考也不在伴随,更使人惊骇的是阅读对象可以按自己的需要随意改变。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通过阅读参与制作、相互生成,变成与文本之间的双向互动并消解阅读文本的过程。

据《华盛顿邮报》的调查,不要以为当下的年轻人不阅读。正好相反,他们阅读,有的甚至阅读很多内容。但是,他们是在信息应该是在免费的这样的摇篮中长大的,他们认为没有理由为新闻付费。他们不看报纸,却访问华盛顿邮报网站,或者浏览Google新闻,他们通过搜索引擎可以看到许多新闻来源。他们可以通过掌上电脑接收RSS聚合新闻,或者访问那些观点与他们自己一致的博客网站。简而言之,他们用纸出版物永远无法办到的方式个性化地安排他们自己收集新闻的方式,自己参与新闻,甚至自己制造新闻。而他们的手从来不会被出版物弄脏。

总之,人类阅读习惯所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在客观上首先源于作为阅读对象的文本的视觉化和网络化所引起的。电影、电视、视觉表演、图文书、网络冲浪等飞速发展,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击着图书、报刊和杂志等平面媒体;另一方面,人们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数字技术力图将原有的印刷文本转换为视觉文本、电子网络文本,使印刷文字与图像符号互为注释。在主观上人类简化了阅读所带来的深刻思考而一头扎进了休闲、享乐为主旨的“读图”时代和“读网”时代。

阅读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迫使传媒界业内人士对平面媒介在内容、形式与消费者接触方式等方面早日给以重新思考。《华盛顿邮报》的调查研究结果是:当目前还喜欢读报的人群纷纷离开这个世界后,印刷媒介就会死亡,这个时间大约是30年后。笔者以为这并不是哗众取宠的危言耸听。从龟甲、石铭、竹签、纸张的出现,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个前提是社会科技水平发展缓慢,而电报、电话、电视到网络出现是每10年为基数飞速发展,电子应用技术的日新月异会加快纸制媒体彻底被电子媒体取代的时间表。另外,就信息获得时间、方便快捷等方面来看,纸制媒体无法与电子媒体相比。在日本,自1997年以后至2003年六年时间里,报纸(日报、晚报)、杂志、图书的销售总量再没有增长,下图是日本媒介总量的变化表。

日本学者分析研究表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年轻人不再读书看报,相反,在电车、地铁上,更多的人喜欢看手机,手机已将新闻信息、球赛战报及趣闻逸事会集在一起,随时发送。

因此,平面媒介应在如下几个方面改变观念,大力创新,才能应对电子媒体的挑战:

1、适应现代人的阅读方式,纸质媒体在包装、开本等形式上朝着便于携带、便于阅读从而使读者顺带消费的方向开展创新。比如,目前全世界通行的印刷开本是四开、八开和对开,而一些针对年轻人的杂志、报刊采用十六开,接近电脑屏幕的小尺寸,并且尽量袋装化,包装上印刷非常漂亮耀眼的图片,主要的售卖场所集中在日常社会消费品的零售卖场。如香港的《壹周刊》主要是在各大超市的收款台前摆放,人们如顺带购买一包口香糖一样顺带购买。日本的一些晚报,公开以“一碗乌冬面的价钱”推销自己的晚报;

2、在即将来临的阅读革命中,文字不再崇高。因此,传媒内容、报道手段等内容的生产加工,应以图像为主、文字为附、相互注释,甚至是图文互动的方向发展。新闻的时效与深度互补,点面结合、寓庄于谐、寓教于乐。许多杂志在实现图文互动方面,采用的是印刷媒介与影像媒介结合一体的办法来实现的,比如电影、电视杂志多采用赠送或优惠电影、电视剧的DVD、VCD光盘等做法,以此增加杂志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