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

第1篇: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高校篮球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07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这是我国学者对反思的重要性的总结。教师的成长同样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出来:经验+反思=成长。这充分说明,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同时还要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从河南师范大学2015级体育教育专业中选取两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一班30人,二班28人,并随机选取一班为实验班,二班为对照班。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

二、实验设计

1.教学实验设计

对于实验班,教学中进行教学前、中、后的反思。教学前反思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具体可操作的教学计划;教学中反思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进一步反思并及时做出调整;教学后反思中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再加以总结并改正,为下节课做准备。对于对照班,教学中采取常规教学方法。

2.前测

实验前,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和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球、投篮)的测试,以排除不同的身体素质和篮球基本技术水平对实验的干扰。身体素质指标包括100米、原地摸高、垒球、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篮球基本技术指标包括运球、一分钟半场往返运球、传球、一分钟对墙传球、投篮、一分钟投篮。

3.后测

实验后,两个班篮球技术的测试内容包括一分钟半场往返运球上篮、一分钟单手肩上投篮。笔者通过教学实验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身体素质、篮球基本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哪一组的一分钟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和一分钟单手肩上投篮做得好。实验后测试指标中的一分钟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和一分钟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水平的测评由本院篮球教研室的专家(共计五人)分别打分;一分钟半场往返运球上篮和一分钟单手肩上投篮的达标水平由本人和一个篮球专业教师一起进行测试,一个人掐表,一个人记录。

三、结果与分析

1.前测结果分析

笔者经统计结果发现,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基本技术最后统计的结果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方差齐性,P>0.05,这说明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篮球基本技术水平差异不显著,也就是说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篮球基本技术水平相当。

2.后侧结果分析

实验后,两组学生在篮球基本技术动作水平上的得分和篮球基本技术动作达标的得分上,相关数据显示,也都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P

反思性教学理论在高校篮球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从而提高测试成绩,对于高校篮球技术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供其他地区或是其他学科教师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陈雁飞.体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9).

第2篇: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人教版 、烙饼问题、新思路

“烙饼问题”教学背景

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基础,可以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能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但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烙饼问题”学生是陌生的,而且“烙3个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如何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掌握,初步感受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呢?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基于以上思考,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烙饼问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烙饼这一事例,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特别是“烙饼的数量与时间之间的规律”的探究是本课的难点。指导探究“三张饼”的最优化方案是本课的重点。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学习了数学广角烙饼问题。先出示书上的情境图:李阿姨到家来做客,妈妈就做了自己最拿手的烙饼来招待她,妈妈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讨论烙两张饼需要的时间,很快,学生们算出了烙2张饼需要的时间:3×2=6(分钟)。紧接着讨论4张、6张、8张等偶数张饼所需要的最少的时间。同学们还很快能理解接受这种烙饼的方案,总结出烙偶数张饼需要的最少的时间分别是多少:先算出2张饼需要6分钟,总饼数里要几个2张,就有几个6分钟。

接着我们讨论烙3张饼需要多少时间?通过大家的讨论和同学们自己的各种实践,得出了两种方案:一、普通方案:先烙两张饼的正反面用6分钟,再烙第三张饼的正反面用6分钟,共用12分钟。二、最佳方案:先烙两张饼的正面用3分钟,再烙第一张的反面和第三张的正面用3分钟,最后烙第二张的反面和第三张的反面用3分钟,共用9分钟。

通过比较,我们最后确定了上面的最佳方案。趁热打铁,我们讨论子5张、7张等奇数张烙饼的最佳方案,现总结如下:5张饼可以分成3+2,3张饼最少需要9分钟,2张饼最少需要6分钟,共需要15分钟;同理,7张饼可以分成3+4,共需9+12=21分钟???……

这样一总结,题目变得复杂起来,有好几个学生变糊涂了,可能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练习来理解和巩固。

于是我只能用另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诠释这个原理:如果要烙2张饼,我们可以先算出2张饼共有4个面,每次烙2个面,需要烙2次,每次3分钟,共需6分钟。算式:2×2=4(面),4÷2=2(次),2×3=6(分钟)。同理,如果要烙3张饼,先求出3张饼共有3×2=6(面),每次烙2个面,需要6÷2=3(次),每次3分钟,共需要3×3=9(分钟)。如果需要烙100张,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巧妙的算出最少的时间:100×2=200(面),200÷2=100(次),100×3=300(分钟)。

这种方法,完全诠释了烙饼的原理。烙饼公式:烙饼最少时间=烙饼张数×2÷每次烙的面数×烙一次的时间。

这个公式不但适用于每次烙2张饼,每次烙3张、4张、5张……都能快捷的算出来。

这个公式的运用条件:所烙饼数大于一次可以烙的个数,如果烙饼张数×2÷每次烙的面数的结果有余数,要用进一法进一。

通过这种练习,全班学生都能理解和顺利解决了烙饼问题。

七、“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1)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有较好的帮助,但有时也有负作用。例如,在小组交流“三个饼如何烙,能尽快吃上饼?”时,如果小朋友竟这样问:其中一个饼烙了一面后拿下,过了3分钟就要冷了,再烙另一面3分钟就不够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但若把它当成一个数学模型来研究时,这些就忽略不计了,这就是数学与生活的区别。所以对这种情况,应当及时对他作出回应,并给予解释。

第3篇: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一、基本内涵

“两段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是从改变传统课堂的“结构”入手,把课堂45分钟分成截然不同的两部分,即课中实施40分钟和定向预习5分钟两个阶段,实现“定向预习—展示提升—达标测评”三环节有效衔接,把课堂教学实践规范为“定向预习—独学内化—合作释疑—展示提升—拓展反思—当堂达标”六步,最终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实现建构“循环大课堂”的目标,最终解决学生学习的“自主”、“高效”问题,实现“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

二、基本思路

1、实现课堂结构重组。

通过时间划分,把课堂45分钟,分解成两部分。一方面,把课堂前40分钟作为 “交流助学、合作释疑;展示提升、拓展深学;系统建学、当堂达标”的环节,探究学习的内容属于上节课后5分钟安排的预习任务或活动。另一方面,把后5分钟为“定向预习”指导学生“独学内化”的环节,属于预设下节预习任务和提出活动要求环节。通过紧紧揪住课堂后5分钟这一“小尾巴”,把课下“独学”、“对学”对接到下一节课的“交流助学、展示提升”环节。

解决的是“课上和课下”有效衔接问题,瞄准的是“自主”、“高效”,最终将“定向预习——展示提升——当堂测评”三环节贯穿起来,构建“循环大课堂”。

2、优化教学流程,形成课堂“教与学”的基本规范。

第一,要抓好定向预习的研究。首先要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明确预习任务,然后要分析课标明确预习目标,最后要依据预习内容,分类设计预习任务。其中预习任务的设计是实现定向预习的关键。下发预习学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明确预习完成时间、进行预习检查与反馈也是做好定向预习的必要内容。

第二,要抓好课中实施环节的研究。首先要改革课堂组织形式,实行“圆桌式”分组教学。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预习交流中,相互印证预习认识,质疑预习问题,确立课堂听讲重点。然后要精心设计展示提升、拓展深学环节,落实好“三讲三不讲”,把学习任务转化为学习活动,用活动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品质。

第三,要抓好达标测试的研究。课堂教学以“让学生学会”为最终追求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最终落脚点,要抓好当堂达标的设计与研究,一般采取限时、限分、闭卷、互批、捆绑评价、当堂反馈的方式进行。

三、实践意义

1、实现了“课上”与“课下”的有效衔接,形成了一个“环状大课堂链”。

通过抓住每节课最后5分钟的“小尾巴”,充分发挥教师“导学”、“预设”的作用,布置预习任务或活动,明确预习要求,实现了课前“定向预习”,提高了学生“独学内化”的效率。5分钟,起点虽然短,“尾巴”却很长,一直延伸到下一节,与下节课的前40分钟对接,形成一个“环状大课堂链”,将教师“导学”、“定向预习预习”和“展示提升”这三步贯穿了起来。

2、提高了学生的课余自主学习时间的利用率,有助于养成了良好的学风。

“课下”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按照“学习前置、问题前置”的原则,每节课后5分钟都明确了预习任务或活动要求,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科学的定向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下先“独学内化”,发现问题尝试“对学、群学”,解决不了的提交课堂“交流与探究”,养成了“主动参与、注重体验;善于交流、勇于发言、善于表达;学会倾听,解放身心,边听边思;善于质疑、勇于创新;规范细致、严谨缜密的良好学风,实现了“课下”的高效利用。

3、提高了课堂 “精力使用率”,最终由“高效课堂”走向了“高效学习”。

课堂45分钟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有专家学者指出:课堂最后的5分钟是终极时区,这时学生又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逐渐分散,进入尾声。教师如果自由放任学生不利于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此时教师如果科学把握课堂曲线,把终极时区引导到“定向学习”上,既缓解了情绪又实现了科学过渡、“课上与课下”的有效衔接。

4、课堂与课下同步抓,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提高了教学效率。5分钟预热,课下是自我加热,课堂40分钟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第4篇: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阶梯一:整理信息,完善题意

如今的教材,我们在教学时首先应该指导学生从纷乱的问题情境中收集、整理有效的信息,引导学生将问题说清楚、说完整、说正确,再解决问题。

教学片断:

动画呈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37练习七第4题的场景图——在老年人运动会上,刘大伯参加长跑比赛拿了第一名。他说:“全程1.5千米,我用9.7分钟跑完。”一旁的李大伯说:“我也跑完了全程,只比他多用了2分钟。”

师:图中讲了什么事?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1:讲的是跑步比赛,刘大伯用9.7分钟跑了1.5千米。

生2:李大伯比刘大伯多花了2分钟时间。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3:刘大伯每分钟跑几千米?

生4:李大伯跑了几分钟?

生5:李大伯每分钟跑几千米?

……

师: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我们首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谁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生6:刘大伯用9.7分钟跑完1.5千米,刘大伯每分钟跑几千米?

……

反思: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是形成问题表象的主要途径。上述教学中,教师分三个层次进行引导。首先,通过“图中讲了什么事?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的问题,让学生仔细读题,充分地交流,大胆地发言,分析题中所给的信息;接着根据信息,生成出新的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最后,通过完整地说一说信息和问题,形成问题表象,完善整个问题结构,为学生解决问题搭好平台。

阶梯二:布局计划,有序解题

在老教材中,我们会很快地教会学生用综合法或分析法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如“根据哪两个条件,先求出什么”“要求什么,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等。这样的解题思路比较清晰,但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式。而新教材则不再呈现这样的要求,注重学生自身对解题策略的思考,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条理化。

教学片断:

师:怎样求出刘大伯每分钟跑几千米?

生1:1.5÷9.7。

生2:9.7÷1.5。

师:能说说你们这样列式的想法吗?

生1:我想,问题要解决刘大伯每分钟跑几千米,就是求刘大伯的速度。已经知道刘大伯用9.7分钟跑了1.5千米,每分钟就是9.7分钟里的一份,也就是将1.5千米平均分成9.7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分钟跑的路程。

师:与他想法相同的请举手。那列式为9.7÷1.5的同学又是怎样想的呢?这样列式解决了什么问题?

生2:老师,我觉得我做得不对。我用9.7分钟除以1.5千米,是将9.7分钟平均分成1.5份,那每份应该是指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

师:看来,解决问题中有不少的注意点,需要我们理清思路,因为不同的算式表示不同的思路。

师:我们还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生3:我们还可以算出李大伯每分钟跑多少千米。

生4:李大伯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

师(板书这两个问题):怎么列式解决?在本子中独立完成。

生5:1.5÷(9.7+2)。

师:能完整地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吗?

生5:因为李大伯用的时间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只是说比刘大伯多用了2分钟,所以首先要用加法算出李大伯跑的时间,然后算每分钟跑多少千米,只要用路程除以时间就可以了。

师:如果求的是李大伯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呢,你能说说思考过程吗?

生6:(9.7+2)÷1.5,就是把总时间除以千米数即可。

……

反思:看似非常简单的解题思路,由于刚学习了小数除法,部分学生还处于“路程除以时间求速度”的思维定式中,不能很好地理解“跑每千米需要多少时间”这个问题。所以,教师采用先易后难的方式,先梳理有关刘大伯的情况,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每分钟和每千米之间的区别,并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使学生形成深刻的体验。接着解决李大伯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的问题,学生就能比较好地根据问题进行解答。这样,教师在学生交流中,引领他们的思路从零散走向完整、从模糊走向清晰、从无序走向有序。

阶梯三:比较反思,达成共识

课堂上呈现了不同列式对应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师可以及时地组织学生回顾自己的解题过程与方法,进行比较与反思,总结解题经验,达成共识。

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都是用9.7分钟和1.5千米这两个信息列成除法算式,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每个算式的意义呢?

生1:我认为应该看除数,除以9.7分钟就是算每分钟跑几千米;除以1.5千米就是算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

生2:我有补充。我觉得问题中求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就是将9.7分钟平均分成1.5份,每份就是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如果问题求每分钟跑几千米,就是将1.5千米平均分成9.7份,每份就是每分钟跑的路程。

师:是啊,我们在读题时可要仔细分析,列式时交换了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所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生3:老师,我还有补充。像李大伯这样,不知道真正的所用时间,应该先算出来。

师:真不错!解决问题时,我们不仅要看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还要弄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第5篇: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小学生在参与数学基本活动中,经历探究、思考、抽象、猜想、推理、反思等过程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智慧、情感与观念等内容组成的有机组合性经验。其中,既包括认知的经验,动作技能性经验,也包括情感的经验,意志、观念等层面的经验,其核心是“如何思考”的经验:建立自己的数学现实和数学学习的直觉,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在“烙饼问题”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积累如下数学活动经验:树立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问题又抽象超越现实问题的观念,学会恰当的数学表达和表示的认知经验,感悟规律或模型的认知经验,优化的观念和有序思考的认知经验等。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把握教学的下列四个“细节”至关重要。

一、“教学目标”让数学基本活动验的积累“指向明确”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化”内容的例2(见图1),通过讨论烙饼时怎样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问题解决过程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基于上述对本节课所要落实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

1.知识、方法目标: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在既定规则下,烙饼最短时间与饼的张数和烙熟一面所用的时间是有关系的、有规律的,帮助学生理解其规律。

2.数学思考目标: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优化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运用优化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数学表达和

表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上三方面教学目标都指向学生统筹优化的思维方式经验的积累。知识方法方面指向烙饼的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数学思考指向让学生经历烙饼的过程,通过多种方式的活动体验积累运用优化思路或方式解决问题的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着眼于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方式。

二、“链条结构”让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层层深入”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链条”:一、学生独立思考,暴露、激活原有经验;二、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碰撞生成经验;三、教师引导梳理,归纳、积累再生经验;四、学生自主解题,发现、积累新的经验。

在本节课中,“链条”一是呈现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解决“怎样烙饼”的问题,调动学生乘法、加法等运算经验和生活经验。“链条”二是通过借助烙饼学具交流、分享烙饼的三种烙法,使不同烙法的经验互相碰撞和彼此启发,从而让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都有新的经验生长出来、积累起来。“链条”三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回头看”,运用分类、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不同烙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将学生的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经验。“链条”四是解决4~10张饼如何才能尽快吃上饼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归纳烙饼快捷烙法背后蕴含的规律,新的经验进一步得到提升。四个“链条”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图2说明:

就经历的过程而言,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教师通过设计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暴露学生的原有经验;在此基础上同伴间合作交流,让头脑中的经验进行碰撞,生成经验(正确和错误经验并存,形成认知冲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对既有经验进行筛选、整理、优化和提升,实现经验的改造或重新改组,形成再生经验,促进学生的经验上升到更高水平,让模糊的清晰起来,让片面的完善起来,让错误的正确起来,让零散的结构化起来。

三、“提大问题”让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有大空间”

提“大问题”就是教师把琐碎的问题用概括性较强的语句集中呈现,而这里的“概括”和“集中”又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在“链条”二教学环节,教师首先以“大问题”的视角出示活动建议,学生参考活动建议进行小组活动,以下是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先思考到这里。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同学已经对这个问题能够结合自己原有的理解初步作出了答案,接下来请大家以4人为一个小组,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进行交流。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活动建议。

教师课件出示活动建议:

1.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分享你的解题方法。

2.为了便于大家分享介绍,帮助大家理解烙饼的方法,老师为每个组准备了三张饼的学具,在透明的塑料袋里,如果需要你可以拿来用。

3.边分享边思考:怎样烙,爸爸、妈妈和我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吃上饼?

学生读完活动建议,教师介绍学具袋,告诉学生如果你觉得需要就可以拿来用。教师巡视,发现并回应、解答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已经经历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此问题原有的经验已经被激活。此环节既给学生自主交流的空间,让学生互相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学会寻求帮助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动态操作静态化”让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有影可循”

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操作活动的方式经常会见到,但操作之后,学生能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记又会因人而异。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需要有将动态的操作静态化的意识和策略。本节课我尝试将操作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和内容留存在黑板上,为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留下“影子”。以下是课堂实录:

师: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教师把刚才所有同学们汇报的烙饼过程用同学们喜欢的画图或者汉字标注的方式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师:如果烙3张饼,用时9分钟是如何烙的呢?

【教师板书】

9分钟:每一次锅里都是2张饼同时在烙,即两张两张地烙。具体如下:

1正 2正 3分钟

1反 3正 3分钟

2反 3反 3分钟

列式:3×3=9分钟

12分钟:先2张一起烙,再单独烙第三张饼。具体如下:

1正 2正 3分钟

1反 2反 3分钟

3正 3分钟

3反 3分钟

列式:3×4=12分钟

18分钟:一张一张地烙。具体如下:

1正 3分钟

1反 3分钟

2正 3分钟

2反 3分钟

3正 3分钟

3反 3分钟

列式:6×3=18分钟

师:同学们看一下,原来烙饼问题看似很简单,其实还有不同的烙法。现在回应一下我们的要求,怎样能让爸爸、妈妈和我尽快吃上饼呢?

生齐:9分钟的烙法能尽快吃上。

师:现在大家考虑一下,烙饼问题中9分钟的烙法、12分钟的烙法和18分钟的烙法这3种烙法之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生齐:因为9分钟的烙法每次都烙2个面,12分钟的烙法有烙1个面的还有烙2个面的,18分钟的烙法每次都只烙1个面。

师:非常好!如果我手里有一口锅,9分钟的烙法是锅里一直都有2张饼,锅利用得很充分,也就是一直不让锅歇着。12分钟的烙法是一开始两次的时候锅利用得很充分,但是烙第三张饼的时候就不充分了。那现在再看看18分钟的烙法呢?

生齐:每次都不充分。

师:所以时间就被白白地浪费掉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烙饼用时9分钟、12分钟、18分钟这三种情况,通过比较得到18分钟是效益最小的,进而把动态操作静态化。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9分钟烙饼方式的价值和意义,优化问题解决办法的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积累、巩固和加强。此外,在这个过程中,恰当的教学表达也体现出了自身价值。教师通过三种过程表达和过程表示,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表示的不同方式方法,从而积累恰的数学表达和表示的认知经验、优化的观念和有序思考的认知经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让学生意识到,没有过程表示和过程表达问题就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这个经验的积累对于学生而言也非常重要。

第6篇: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重视审题能力培养

曾经看到过一个笑话:几个人到饭店吃饭,点了一瓶可乐,大家依次每人倒一杯,轮到最后一个人时,可乐没有了,他拿起空瓶子问:“这个还有吗?”服务员拿起瓶子看了看,摇摇头说:“确实没有了。”显然这里产生了误会,服务员没有正确理解客人的话。审题能力主要考察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不但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认知水平,而且更需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应用题审题的关键是从文字叙述中,找出相应数量关系,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并贯穿教学始终。下面是实践中经常使用的几种方法:一是联想法。如:“李师傅7小时做了490个零件”,学生立刻就可以联想到“李师傅每小时做70个零件”。二是摘录条件法。要求学生将重点内容摘抄下来,然后再建立相应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如:“一批树苗540棵,分给五、六年级同学去种,五年级有120人,六年级有150人,如果按照人数进行分配,每个年级各应分得多少棵树苗?”可以将“120人”“150人”“540棵”等条件摘录下来,防止落下解题条件。三是“陷阱题激励法”。如:“增加了”与“增加到”之间的区别,让学生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相信只要学生留心,这种错误还是可以避免的。

加强解题策略的回顾与反思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归纳、概括以及反思的能力。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答题结束后,应当回头重新思考、研究已经解决问题,这是非常必要的。回顾反思是解题的最后阶段,也是最关键阶段,合理运用“回顾反思”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①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②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答:需要1.92元。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再如: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解:①《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24×12=288(页),②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288÷36=8(天),列成综合算式24×12÷36=8(天),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授课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实际问题的解决,不但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学校小商店有两种圆珠笔,小明带的钱刚好可以买4个单价是1.5元的,如果买单价是2元的,可以买多少支?通过小明带的钱可以买4个单价是1.5元的圆珠笔可以得知是6元,那么现在总价是6元,单价是2元,得出的答案是3支。解题策略的回顾与反思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上述教学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解题策略的回顾与反思,通过回顾与反思,找到影响同种题型的因素,如思路、关键因素等,并总结出解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能够将其运用到新问题中,成为解决同种题型的杀手锏。

适当融合开放题型训练

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新课标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是其中常用并且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自我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而且明白了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从而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改变问题或条件,通过解答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形成知识点的链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开放题和新型题的特点是有多种解题方法。例如:有若干只鸡与兔,共有14头,48足,求鸡与兔各多少?解法一:假设法。假设全是鸡:2×14=28(只)鸡脚,总脚数少:48-28=20(只),兔:20÷(4-2)=10(只),鸡:14-10=4(只)。解法二:一元一次方程。设兔有x只,则鸡有(48-x)只,4x+2(14-x)=48,4x+28-2x=48,2x=48-28,2x=20,x=10,则有鸡:14-10=4(只)。此外,学生还可以使用画线段、联想等相关解决问题的策略。再如:一个学生从家到学校,如果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行走,就要迟到8分钟;如果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前进,就可提前5分钟到学校,这个学生出发离上学时间有多少分?解法一:(50×8+60×5)÷(60-50)=70(分钟)。解法二:60×(5+8)÷(60-50)-8=70(分钟)。解法三:50×(8+5)÷(60-50)+5=70(分钟)。答:这个学生出发时离上学时间有70分钟。

结束语

第7篇: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作者:宋煜阳   录入时间:2004-6-17  阅读次数:2203 

    《有趣的钟表》一课沿顺“猜(猜钟表)——赏(欣赏钟表图式)——做(自制钟面)——认(认识整时)——用(安排时间)”的教学流程,向我们展现了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是活动的数学,数学是人文的数学,数学是快乐分享的数学”“学数学,做数学”的崭新视角,是我们值得学习思考的一节好课。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解读与领悟。

    一、 在活动中做数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数学,是师生、生

    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学习该课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有关钟表方面的生活经验和独特个性体验。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起点,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勾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进一步回忆,并在交往互动中归纳提升原有的认知经验,从而在原有的认知体系中逐步自我建构,丰富、厚积自己对钟表的感性与理性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版块:

    版块一:对钟面的认识一般可通过两种教学行为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行为一,可组织学生看钟表,教师演示介绍钟表,得出钟表的相关特征;教学行为二,即实录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大胆引导学生借助于已具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自己制作一个钟面。这对于尚未完整认知钟表的低年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进一步探底的教学策略。也正是这种挑战,激发了学生自我展现的兴趣和增强了进一步自我探索的意识。在这一制作过程与交流过程中,可能没有教学行为一将钟面知识归纳整理得系统与完整,但学生在独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里,不断完善修整自己的想法,主动地把自己修整、他人汲取的经验自主纳入原有的认知体系,充分体现了自主建构的过程。这或许正是做数学的魅力所在吧!当然,教师并未盲目“放手”,而是通过“要想做钟面,先想一想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说说需要一些什么材料”适度引导提示有梯度展开活动的,从中也将教师自身“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角色得以落实与体现。

    版块二:对整时的教学,教师并没有作空洞手把手的说教,依然组织学生“初认”“拨认”“互认”系列观察操作,互拨互认等个体、小组活动进行展开,依然由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交流互补,教师最后适时适度点拨小结突出重点,学生的个性得以凸现,心灵得以飞扬,真正体现了寓教与乐,真正贯彻了以人为本做数学的基本教学理念。

    二、 在欣赏中互享人文的数学

    《有趣的钟表》一课,每位教师不会忘却惜时思想教育。然

    而,要做到渗透而不不露痕迹,要做到自然而不做作,由学生发自内心感受与评判,是颇有难度的。课中教师巧妙地通过欣赏互动环节处理,将这一情感价值观目标高效达成。如“你们知道下午离校地时间吗?看来大家都很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寥寥数语把守时教育在貌不经人的表扬语中有机渗透;又如“能不能给自己安排一个有意义的周末?”“你认为哪个同学安排最合理”“我相信,通过大家精心安排,你们的周末一定过得非常有意义,在这里,我祝每一位小朋友周末愉快”成为该课的小结环节,在小结中,教师亲切的问候与祝福,清新自然,无不打动学生的心灵,无不体现出教师的人文关怀呵护……

    数学是一种文化,是一份生命历程的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时刻介绍给大家,学生个性化思想就得以流淌,童心得以分享,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分享,使课堂成为一片自我心灵倾泻的情感地带。

第8篇: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1 要灵活处理教材,再现教材情景,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是静止的,有局限性的,我们不能被教材束缚住,要灵活处理教材,用活教材,使教材动起来,变静态为动态,要精心设计教学,再现教材情景,充分利用电脑课件、实践操作等手段进行直观形象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新课程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51页的课题是《用数学》,我听了一位年轻的数学教师上了这节课,她教学经验缺乏,把课本上的三幅图原原本本地用投影显示在学生眼前,第三幅金鱼图求总数用加法计算,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第一幅天鹅图和第二幅青蛙图是用减法计算的,学生难以理解。她问学生:“小朋友,第一幅天鹅图求的是什么问题?”多数学生回答:“水里有4只天鹅。”有的学生回答:“7减3等于4。”有的甚至说:“3加4等于7。”因为第一幅图里的“?只”就写在“水里的4只天鹅”旁边,由于这位教师处理教材没到位,把 “水里的4只天鹅”没有遮住,几乎没有学生能说出“水里还有多少只?”到底什么是问题学生还不懂,他们看到“?只” 写在“水里的4只天鹅”旁边,就以为是4只天鹅。第二幅图求的是什么问题?学生的回答同样糟糕。可见学生的思维比较混乱,谈不上思维能力的培养了。

课后,我跟这位女教师交流时,向她提出建议: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问题”,“问题”是题目里还没有告诉我们的,要求我们想办法把它求出来的。可以结合实际操作来让学生切实理解“问题”的含义。其次,要灵活处理教材,在上述第一幅天鹅图里面,引导学生看清总共有7只天鹅,飞走了3只天鹅,剩下的“水里4只天鹅”用东西遮住,再问学生这里求的是什么问题。再其次,可以制作电脑课件进行直观形象教学,把天鹅飞走的情景再现出来,使教材动起来,变静态为动态,学生就会更好地理解图意了,思维也会得到很好训练。后来,她采用我的建议,在另外一个班级又上了这节课,教学效果就好多了。

2 要适当补充教材,突破教学难点,加强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度

新课程教材,有的内容比较简单,例题少,我们就要适当地补充教材内容,重视学习过程,落实好知识点,突破教学难点,抓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

例如,新课程数学第三册第68页《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教材内容很简单,怎样处理教材呢?如果我们没有补充教材,只重结论,不重过程,那么,几分钟就可以上完这节课了。教学效果会怎么样呢?可能一下课,学生对这节课知识就全忘记了,因为对称轴这个概念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难以理解。如何在小学生的脑子里建立起对称轴这个表象呢?我重新设计教材,补充教材内容。先让学生通过折纸,看一看,摸一摸等动手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一下,感受到对称轴的存在。当学生初步建立起对称轴的表象后,又设计一个问题:“同学们,正方形的对称轴有几条呢?”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白纸动手折一折,他们很快就发现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如图:

接着,我又补充问道:“同学们,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呢?”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白纸对折几下,画了几下,有的学生说长方形也有4条对称轴,有的学生说长方形只有2条对称轴。学生的作品展示如下:

这时,学生发生了争论。他们争论的焦点是:沿着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直线是不是对称轴?可见有的学生还没把握“对称轴”的内涵,凭感觉沿着长方形的对角线的直线好象也是对称轴,因为分成的两部分形状一样,大小一样。这正是学生的思维薄弱的地方,他们还没有抓住“对称轴”的本质特征,这正是教学的难点。我就让学生再通过折一折,仔细比一比,学生终于发现沿着长方形的对角线对折后,两部分不是完全重合的,因此全班学生都认为长方形只有2条对称轴了。这样通过对比,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对称轴条数加以区别开来。这节课适当补充教材,落实知识点,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不仅理解了“对称轴”的概念内涵,突破了教学难点,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和深度性。

3 要大胆利用教材,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新课程教材体现出开放性,我们要大胆利用教材,放手让学生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例如,新课程数学第七册第102页例题是:一个煎饼每一面需要煎3分钟,一次最多只能煎两面。爸爸、妈妈和我每人都吃上一个煎饼,最少需要煎多少分钟?教材没有给出一种标准的解答方案,我们要正确解读教材的编排意图,教材这样编排的意图是体现出开放性。如果给出一种标准的解答方案,就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会依赖标准的解答方案,懒得去另想解答方案,这样就会影响了学生独创能力的培养。我们不要依赖教学参考书上提供的一种标准的解答方案,要大胆利用教材,放手让学生去探索,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我上这节课,就大胆利用教材,放手让学生去探索,鼓励学生创新,求异而不求同,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创造出许多种不同解答方案。学生的不同方法如下:

第一种:(用文字描述)先把两个煎饼的一面一起煎3分钟,再把其中一个煎饼的另一面和第三个煎饼的一面一起煎3分钟,最后把起先一个煎饼的另一面和第三个煎饼的另一面一起煎3分钟,这样一共只用了9分钟,就煎好3个煎饼。

第二种:这3个煎饼用数字①、②、③表示,第一次①正(指煎饼正面)、②正一起煎3分钟,第二次①反③正一起煎3分钟,第三次②反③反一起煎3分钟,也是需要煎9分钟。

第三种:这3个煎饼用字母阿a、b、c表示,第一次a正(指煎饼正面)、b正一起煎3分钟,第二次a反c正一起煎3分钟,第三次b反c反一起煎3分钟,总共需要煎9分钟。

第四种:(列表格)三次总共需要煎9分钟。

第五种:用√表示煎饼正面,用×表示煎饼反面。先煎3分钟――第一个煎饼√第二个煎饼√,再煎3分钟――第一个煎饼×第三个煎饼√,后煎3分钟――第二个煎饼×第三个煎饼×,这样一共需要煎9分钟。学生还有其它的方法,我大力表扬了学生创造出上述不同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4 要合理深化教材,打破思维定势,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受到定势作用的影响,有的很明显,尤其是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时,受到面积计算公式的定势干扰,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我们就要打破思维的定势,合理深化教材,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新课程第九册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时,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当学生掌握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是否只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呢?我想这是不够的,因为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定势作用的影响,有的教师在应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强调必须要知道上底、下底和高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思维受此定势作用的干扰,对条件灵活的题目就束手无策。为此,我在学生掌握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为学生设计了一道题目: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60厘米,一条腰长10厘米,高8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如图:

有的学生一看题目,觉得上底、下底的长度没有告诉我们,就无法着手。我稍稍提示一下:“这里,虽然不知道上底、下底的长度,但是能否从条件中求得上底、下底长度的总和呢?思维敏捷的学生,立即想到从梯形的周长里面减去两条腰的长度就是上底、下底的总和,于是他们就求出了梯形面积,即:(60-10-10)×8÷2=160(平方厘米)。

我又设计了一道题目:一个梯形的上底与高相乘的积是20平方米,下底与与高相乘的积是30平方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道题目也不能从一般的思路去考虑,因为它没有告诉我们上底、下底、高的具体长度,我就引导学生从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变形去分析,许多学生想到了: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应用乘法分配律,(上底+下底)×高÷2=(上底×高+下底×高)÷2,所以这道题目的梯形面积就是(20+30)÷2=25(平方米)。

第9篇:最后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跨越式”教学模式;高效课堂

按照“跨越式”教学高效课堂的要求,原本在40分钟内才能够完成的课程标准教学任务现在只能在20分钟内完成,这就要求这20分钟的高效课堂必须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下功夫;在设计教学时必须要找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环节,使“跨越式”教学模式的三大教学环节充分突出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

坦率而言,在20分钟内完成原本40分钟才能完成的课标教学任务是有一定困难的,而且对于初涉“跨越式”教学的试验教师而言,难度是很大的,这个困难会持续困扰试验教师一段时间。要完全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锻炼和思索,在不断的完善中寻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化。要知道,教学、教育本身就是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学生的成长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就整个“跨越式”教学课堂而言,20分钟新授,10分钟阅读,10分钟小练笔写作,这三个环节的时间要求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跨越式”教学不可变更的准绳。那么,对于初涉“跨越式”教学的实验教师来说,前20分钟怎样高效完成课标任务就是摆在面前的最大的难题。再者,不能很好的完成前20分钟的课标教学任务,后面20分钟的阅读和小练笔也就无从谈起。

“跨越式”教学是一种注重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教学模式,突出点在于教学环节中的读和写,这是语文学科教学具体运用的体现,是学以致用原则的体现,这是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跨越式”教学以语言的运用为中心,把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来完成。“跨越式”教学采用“211”教学模式,凸显了读与写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学生每节课都有时间补充拓展阅读,将语文教学应当注重“积少成多、厚积薄发”的理念体现了出来;另外,每节课都要求写,让学生勤于动笔,乐于表达,使学生对于文字表达不再感觉到痛苦。

经过两年多的亲身体验和不断反思,我认为要上好小学低年级语文“跨越式”教学课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教师吃透课标和教材。要有好的教学课堂呈现,有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知道我们的教学课堂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明确了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精准定位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地深度解读课程标准,明确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我们还要认真分析教材,知道教材为我们完成目标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我们需要在解读教材,实施教学中注意怎么把课标目标与教材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利用教材完成课标规定的目标。

其次,需要教师清楚“跨越式”教学的课时划分。按照“跨越式”理念的指导,要求小学低年级语文“跨越式”教学第一课时完成生字教学目标,第二课时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课文领悟目标。清楚了这个课时划分要求,我们的第一课时课堂设计就简单多了,在第一课时需要完成的主要目标就细化为生字教学。那么,我们可以在教学设计中采用多种方法完成生字教学的目标。

第三,需要教师把“跨越式”教学模式的三个环节整合起来。怎么完成跨越式教学三个教学环节的整合呢?初涉“跨越式”教学的试验教师会感觉到“跨越式”教学的三大教学环节联系不够紧密,似乎是强拉硬拽拼凑到一起的独立的三个板块。其实不然,我们在第一环节完成的课标教学目标在第二环节的阅读中会进一步深化感悟,在第三环节的写作中会得到升华,这三个教学环节是有梯度的层层递进。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解读教材,吃透拓展阅读资料,充分运用拓展阅读资料内容,为第一环节的课标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应该第三环节的写作中充分考虑第一环节的教学目标,着力使得第一环节的课标教学目标和第二环节的拓展阅读感悟有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好一个这样的平台。这样一来,原本看似独立的三大教学环节就有机地整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成教学目标的合力。那么,我们的课标教学目标就会完成得更充分,学生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四,需要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是一门艺术,怎么使得教学充分展示出教师的课堂魅力,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技术过关。原本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流于枯燥无味的形式,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语文教师本身的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无法为学生学习的多样性提供丰富的养料。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总结,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那么,教学就容易进行多了。

第五,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我们总是不能很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原因是反思得太少。大部分教师进行教学之后就没有再进行过反思,对于课堂当中个别环节处理不恰当的地方没有及时反省,对课堂把握不够准确的地方没有及时改正,没有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进行进一步的课堂教学改进工作。教学反思,实际上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环节,没有了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将很难有大的进步。

语文教学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跨越式”教学恰恰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提供了充分的展示平台,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在我们不断地探索中进步,为我们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带来一丝曙光,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