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第1篇:植树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一、课前认真设计“六模块”教学新授课课例

教师以“六模块”教学理念为指导,在备好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准备适当的教具,按照“六模块”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植树问题为例:

1 导入——要为新课做好铺垫,同时要引导学生明确研究主题。(1)教学“间隔”的含义。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到处有数学。请你们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5个手指,4个空)这4个“空”也可以说成4个“间隔,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4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说。(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2)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师:你们真聪明!发现了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像这类问题其实就是一—植树问题(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2 探究新知——要体现教师精讲点拨,引导学生自学质疑、互动探究、交流展示,及时矫正反馈。课件出示:为了美化绿化校园环境,我们学校准备在长100米的跑道一侧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请同学们看一看屏幕,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师:根据这个题目,在总长100米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下面就请大家同学4人一组互动探究、交流展示:这些题目中有几个已知条件和几个问题?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关系?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解答?从中我们得到什么规律?师:通过分组互动探究、交流展示发现了植树问题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那就是在一条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要栽的话,栽树的棵数比平均分的份数也就是间隔数多1。(板书:棵数:间隔数+1。)

3,课堂练习——要体现教师精讲点拨,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及时矫正反馈。师:现在我们用得到的这个规律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课件出示:大桥全长1420米,大桥的两侧每隔10米安装了一盏路灯。一共安装可多少盏路灯?师:根据“棵数=间隔数+1”这个规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师:同学们真棒!不仅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找到植树问题中当两端都栽树时棵数=间隔数+1,而且还运用规律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课堂总结——要体现教师精讲点拨,引导学生交流展示,及时矫正反馈。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师:其实植树问题里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如植树时有时需要一头栽一头不栽,在圆形的球场一周栽树以及围棋盘上摆棋子的问题等(课件图片展示),这些都需要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才能找到斛决问题的好方法。

二、课堂精心组织“六模块”教学新授课

1 教师要严格按照“六模块”教学新授课课例教案来组织教学。关键要正确处理以下两点关系:(1)教师精讲点拨,引导学生自学质疑,及时矫正反馈;(2)教师精讲点拨,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及时矫正反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困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师要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往往是矛盾,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瞬息变化,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教学细节,促进教学双适应,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与矫正反馈,既不让学生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又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能够自学质疑、互动探究、交流展示、迁移运用,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3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落实,督导评估。教师要对各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三位教学目标,特别对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自学质疑、互动探究、交流展示、迁移运用的这个过程与方法进行检查落实,督导评件,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三、课后对“六模块”教学新授课课例进行总结反思

成功的经验主要是课前认真设计“六模块”教学新授课课例;课堂精心组织“六模块”教学新授课;课后对“六模块”教学新授课课例进行总结反思。

第2篇:植树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设计思考】

本节课以学生的操作体验为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通过简单的20米长的路旁植树,迁移到200米、2000米的植树,在这一过程中探索用线段图来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突显“数形结合”思想,回归思维原点,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化繁为简、一一对应思想,再用发现的规律和研究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认知冲突为诱因,以数学活动为形式,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感悟数学思想,获得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目标】

1.借助探索发现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初步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2.经历探索植树问题规律的过程,突显“数形结合”思想,回归思维的原点,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化繁为简、一一对应等数学思想方法。

3.能运用规律和研究策略解决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提出问题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植树问题。你们种过树吗?怎么种的?

师:看来大家对种树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一条公路上,有这样两种植树情况(见下图),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大家都喜欢排列整齐、美观的第二种种植方法,那你发现第二种有什么特点?

生:距离相等。

师:你们有发现吗?谁能到上面指一指?

师:每2棵树之间的距离,也叫“间距”,间距相等看起来就很整齐。距离相等不仅美观,而且有利于树木的成长。这节课专门来研究距离相等的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教学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展开,为了充分暴露学生的原有认知,教师一开始就将生活情境抛给了学生:你们种过树吗?怎么种的?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展开探究,通过对同一条公路的两种不同种法展开讨论,不仅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原认知,而且明确了等距离植树的学习要求,为教学的后续展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借助示意图,探求规律

1. 模拟种树实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种一种树。假如这是一条20米长的小路,现在路的一旁种树,要求间距相等,你打算怎样种?

师:在种树之前,先请你想一想,种树时你要考虑哪些因素?

生: 间距要相等。

生:每隔几米种一棵。

生:有可能两端都种,也有可能只种一端,或者两端都不种。

师:今天我们就研究两端都种的情况。

2.自主操作探索。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地种植,呈现了不同间距的情况。

3.反馈。(根据间隔不同有序呈现)

生:我是每隔10米种1棵,共种3棵。

生:我是每隔5米种1棵,共种5棵。

生:我是每隔4米种1棵,共种6棵。

生: 我是每隔2米种1棵,共种11棵。

生: 我种的树多,排不下,就用一条、一条来代替。我是每隔1米种1棵,共种21棵。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画树比较麻烦,可以通过画线段的方法来表示,这样的图示,我们称为线段图。

4.合作探究。

师:仔细观察这些植树情况,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棵数多,有的棵数少。

师:同样是20米长的马路,种的棵数为什么有多有少呢?

生:间距长、棵数少;间距短、棵数多。

师:是啊,当全长一定时,棵数的多少与间距的长短有关。

师:对这些种法你有什么建议?

生:有些种得很多很密,不利于生长,有些种得很疏很少,有些浪费。

师:我们在种树时要考虑到环境的具体情况、树木生长的规律,然后再作出相应的选择。那间距、段数、棵数之间还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生:全长÷间距+1=棵数。

师(追问):真是这样吗?选择一个种法验证一下。

生:我验证的是每隔5米种1棵,种了5棵树。20÷5=4,4+1=5(棵)。

师:为什么要先求20÷5?求得的又是什么?

师:这就是求“段数”的方法,段数都可以用“全长÷间距”得到吗?

进一步引导观察段数与棵数的关系。

师:段数可以用“全长÷间距”来计算,那段数和棵数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发现依次加1得到棵数。追问:为什么要加1?你是怎么想的?你能指着图来说明吗?

师:其实他的意思就是一段对应一棵,4段对应4棵,最后还要种一棵,所以要加1。

5.学习回顾: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的?

我们通过画一画、数一数、比一比,从这些图中发现了“全长÷间距+1=棵数”,也理解了段数与间距、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教学主要包括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比较探究、寻求规律、总结学法几个环节。学生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参与了探究的全部过程,数形结合,渗透对应思想,积累了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对这些图示的观察,用类比的方法沟通了间距与段数、段数与棵数之间的联系,从而真正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深化,渗透思想

师:现在你能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解决更长公路上的植树问题吗?

(1)在全长200米的公路一边植树(两端都种)。

(2)在全长2000米的公路一边植树(两端都种)。

(3)在全长20000米的公路一边植树(两端都种)。

每隔10米种一棵,分别种了多少棵?

请每人选择一种情况进行研究并汇报。

1.汇报交流,引导发现规律。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生:200÷10+1=21(棵)。

生:2000÷10+1=201(棵)。

生:20000÷10+1=2001(棵)。

师(追问):为什么大家也是用“全长÷间距+1=棵数”的方法来解决呢?我们从20米长的小路种植中发现的规律在200米、2000米、甚至20000米的道路上是不是也适用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我能用图来说吗?这里的一点(一棵树)与一段是一对,这样一对一对,最后还剩下一棵树,所以要加1。

师: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谁能再来说一说?

师:是啊,这样的对应我们称为一一对应,前面的一棵棵树都与一段段对应起来了,最后还剩一棵树,可见棵数=段数+1,也就是全长÷间距+1=棵数,在任意长的马路上植树都正确的,要注意哦,是两端都要种的情况。

2.小结:在解决较长道路上的植树问题时,运用已建立的棵数与段数的对应关系,就能很好地解决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了。像这样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对你们今后学习有什么启发?

生:可以用画图解决问题。

生:从小的数入手去研究确实会比较方便。

生:借助图真正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再大的数据都能用一样的方法解决。

(设计意图:20米路上的植树问题是通过画示意图寻找到规律的,那么在解决较长路时,还需要去画图吗?显然不能用了。当学生真正理解段数与棵数的对应关系时,看到段数就会想到相对应的棵数,在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一一对应的思想。新课结束后教师进行学法指导非常有必要,使学生感悟到以后学习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画图寻找规律,从小数入手寻求解决方法比较简单。很好地呈现了此类数学问题探究的范式,展现了一个科学的数学探究历程,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举例:学习使同学们收获很多,在日常生活中还看到过类似的植树问题吗?学生纷纷举出安装路灯、花坛摆花、排队等情况。

(设计意图: “植树问题”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挂气球等等,其中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前期的学习都是围绕植树展开,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认为植树问题只在植树中适用。因此在模型建立后,教师要适时打破学生这一认知,将此模型应用于其他情境,既让学生体会到植树问题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更是让学生对植树问题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四、实际应用,拓展提升

1.选一选。

(1)为迎接社区活动,要在小区大门口挂灯笼(两端都挂),全长30米,每隔5米挂一个,需要多少个灯笼?

① 30÷5=6(个); ② 30÷5+1=7(个);

③ 30÷5-1=5(个)。

师(引导):可以看作植树问题吗?你是怎么想的?

原来可以把灯笼看作树,间距就是5米,求需要几个灯笼就是在求棵数。

(2)在一条全长500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都安装),每隔20米安装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正确列式为( );把什么看作了树?

① 500÷20 ;②500÷20+1;③(500÷20+1)×2。

(设计意图:构建植树问题与生活同类问题的联系,建立“树”“间隔”的模型。)

2.题组练习。

校运动会开幕式,402班有25名同学参加彩旗队,排成一列整齐的队形。

(1)如果每两人之间的距离都是1米,这列队伍长多少米?

(2)现在要在每两人之间放1盆花,一共能放多少盆花?

师(引导):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间距怎样求队伍的长?两人中间放花与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有效的练习设计,让学生独立思考作业,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及时巩固和发展。这里安排了两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选一选”把植树问题与生活相联系,巩固了知识;第二层次以题组形式出现,同一情境设计了2个阶梯型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散难点,理解求段数和全长的方法。)

五、举例引申,引发思考

师: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种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中还会出现其他情况。

铺垫孕伏: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有些只种一端,有些两端都不种。这时,棵数、间距与全长会有什么关系呢?下节课将进一步研究。

(设计意图:在全课快要结束时,伴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声,欣赏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突破了学生现有的认知,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其他情况的植树问题做好铺垫。)

【课后反思】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修订版把这一内容调整到五年级上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让学生在寻求解决植树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并感受到一些数学思想方法。通过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节课中,主要体现这样几个特点:

一、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要体现有效,教师最先要思考的是学生的知识起点在哪里,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知识起点,才能制定具体的策略方法来有效地引导他们。经过对学生知识起点的调查,结果如下:①学生对生活中的种树现象有一定的认识,有些亲自参加过植树,有些在很多地方看到过别人植树。②低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感知过植树问题,有些学生已经知道数量关系式,但不能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去理解棵数为什么加1或减1。基于这样的认知基础,笔者让学生对“植树”这个生活情境展开探究,不仅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原认知,而且明确了等距离植树的学习要求,为教学的后续展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课的开始,设计了给学生一条总长是20米的路让学生动手“植树”的环节,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效度。学生在分组合作模拟植树活动中寻找规律的时候表现得很轻松。这样的活动方式不仅是充分展示学生个性思维和了解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难得平台,而且学生在活动中建立了植树问题的模型,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好直观的铺垫。

三、利用几何直观,引导学生概括数学规律,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几何直观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在教学中,让学生利用直观手段揭示种树棵数和段数之间内在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真正明白“种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种树棵数等于间隔数”和“种树棵数比间隔数少1”的道理,沟通了三者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关注植树问题模型的拓展和应用,注重反映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植树问题的模型源于现实,又高于生活,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引入数学学习,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加强模型应用功能的练习,在学生已经自主地寻找到植树的规律后,笔者适时提出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植树的情况,通过学生的举例,让他们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从而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第3篇:植树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片段】

下面是俞老师教学的“植树问题”片段。

课前板书:

20米路,每5米分一段,一共分几段?

20米路,每5米种一棵树,一共可种几棵?

1.平均分引入

师:读第1题,小朋友们会做吗?有没有不会做的?怎么做?

生:20÷5=4。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生:因为是5米分一段。(师画线段图)

生:因为是平均分。

师:求段数,用除法,这是一个求平均分的问题。

2.问题展开

师:读一读第2题,这是个种树问题,你会做吗?

生:20÷5=4。

生:20÷5+1=5(棵)。

师:你同意哪个算法?说说你的理由。

生:应该是5棵,开头也要种一棵,所以是5棵。

生:4个间隔种5棵树。

生:除非一头不种是4棵。

师:(画图)从0米开始就种一棵,一棵一棵往下种,一共种了5棵树。

3.沟通对比

师:这两道题像不像?像在哪里?

生:都是20÷5=4。

生:都是用除法计算,而且数字相同。

师:为什么都用除法做?

生:因为都是平均分。

师:不一样的地方是第1题只要一个算式,第2题要两个算式,都是4段,为什么种树要加1?

生:因为有4个间隔,两端都要种。

生:棵数比间隔数要多1。

师:我们把以前学的植树问题先忘了好不好?而平均分分出什么来?种树是种在哪里?

生:平均分分出段,种树是种在点上,点数比段数多1。

师:我们在数学上学到了平均分,而生活中园林工人种树是种在了点上,点数比段数要多1。

师:除了种树,植树工人把树种在点上,还有什么人也把什么放在点上?

生:路牌、路灯、挂灯笼、锯木头……

师:这样的事情多不多?(指着第1题)这是数学问题。(指着第2题)这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延伸拓展

师:有个小朋友领了5棵树去种,发现这头有房子,你怎么办?

生:一头有房子就不种,还剩1棵,还给老师。

师:还有个小朋友去种树,种好后把2棵树还给我,你猜是怎么回事?

生:两头都被房子挡住了。

师:一头种一头不种,树的棵树与间隔数相同,两头都不种,树的棵数就是间隔数减1,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种5棵,要看路的具体情况。

【教学反思】

俞老师的课,数学与育人浑然一体。听完俞老师的“植树问题”教学,很是震撼,也一下子打开了我的心结,为什么学生害怕解决新的问题?原来教学中缺少像俞老师那样的体会学以致用的课。俞老师在课中让学生体会了所学知识与应用的关系。

俞老师通过“一共分成几段”和“一共种了几棵”这两个问题的对比,让学生看到了植树问题不过是除法运算的应用而已。而笔者在教学“植树问题”时,会先给学生很多概念,如段数、间隔数、棵数,再来发现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接着归纳总结“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类型相应的计算公式,试图通过建立模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此,学生感觉到“植树问题”是独立于平时所学的数学之外的,概念众多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的学生干脆减少思维过程,通过死记硬背公式来应付。而俞老师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平时所学的数学是有用的,把知识的结构脉络连成一体,打通气脉。“植树问题”的知识源头在平均分即除法运算。如下图:

在这一节课上,俞老师让学生两次体会了“学”与“用”的关联。第一次,由平均分引入,体会分段问题这是以前所学的除法,而植树问题是除法运算的应用,所不同的是除法分成了段,而植树问题是种在点上。第二次,由植树问题的一般情况再应用到特殊类型。棵数等于段数加1是植树问题的“宗”,其余两种情况只是它的应用而已。在“宗”的基础上减1、减2即可。整节课俞老师让学生体会到学到的知识是有用的,学和用不但相关联,而且学和用有差距,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4篇:植树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教学片断一:“求两个数差多少”的应用题

师出示情景图:一班植树13棵,二班植树9棵,一班比二班多植树多少棵?(学生读题)

师:同学们会列式吗?自己试试看。(生列式为13-9=4,师板书)真棒!那么,式子中的13表示什么?

生:13表示一班植树13棵。

师:9又表示什么呢?

生:9表示二班植树9棵。

师:错了,这里的9不是指二班植树9棵,而是指一班植树9棵。(生诧异)

师(边画图边解释):本题是将一班植树棵数与二班的进行比较,因为一班比二班植树的棵数多,所以我们可以把一班植树的棵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二班植同样多的棵数,另一部分是一班比二班多植的棵数,所以式子中的9并不是二班植树的9棵。谁再来说一遍?(生似懂非懂地复述师刚才的话)

师:要求一班比二班多植树多少棵,就是从一班植的13棵树中减去与二班同样植的9棵树,剩下的就是多植树的棵数。大家明白了吗?(学生点头,但作业时却不会列式了)

……

反思:数学教学,尤其是应用题教学,在分析解题思路时,教师总是试图用专家式的思维方式来规范学生,却忽视了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理性思维是难以理解的。如上述教学片断中,由于教师过分追求9的来历,强调解题思路的严密性,虽说这种分析符合教材的规范、数学的要求,但其实是吃力不讨好——教师不讲学生还会,越讲学生越糊涂。其实,教师的教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更会学。如果学生感到数学越学越难、越学越玄,那还不如让数学回归本真与简单。

教学改进:

师出示主题图:一班植树13棵,二班植树9棵,一班比二班多植树多少棵?(学生读题)

师:同学们会列式吗?自己试试看。(生列式为13-9=4,师板书)你是怎样列出这个算式的?

生1:我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13根小棒,表示一班植树13棵;第二行摆9根小棒,表示二班植树9棵,再去掉两个班同样多的9根小棒,就知道一班比二班多植树多少棵了。

生2:我用画圆的方法。先画13个圆,再一个一个地划掉,一共划去9个圆。

生3:我的方法与生2差不多,先画13个圆,再一次圈上9个圆。

……

教学片断二:“乘法和加法的对比”

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练习如下两道习题:“(1)学校花圃里有2行,每行有6棵,共有多少棵?(2)学校花圃里有2行,一行有6棵,一行有5棵,共有多少棵?”结果,全班学生解答的正确率为100%。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道习题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并板书:前一题每行都是6棵,要求总数,实际上就是求2个6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后一题两行棵数不一样,要求总数,就是把两行棵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题中的“2”行是多余条件。课尾,教师布置了两道作业:“(1)天空中飞来2行小鸟,每行5只,共有多少只?(2)天空中飞来2行小鸟,一行5只,另一行7只,共有多少只?”批改作业时,教师发现第(1)题有6位学生列式为“5+2”,第(2)题有5位学生列式为“5×2”,面对此结果,教师一头雾水……

反思:学习“乘法的意义”后,教师加强对乘法和加法运算意义的对比本无可厚非,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属性,优化认知结构,但这种对比、优化的过程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解答实际问题时有自己独特的方式,甚至是一些滑稽可笑的联结方式。当教师将习题进行理性化、模式化的对比后,学生的思维必然会出现一片“盲区”,导致其学习行为的无所适从。

教学改进:

(出示上述两道比较题,要求学生先解答,再相互交流)

师:同学们的算式都列得不错!不过,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呢?老师很想知道大家是怎样想的。

生1:我是用小棒摆的。第(1)题两行都摆5根小棒;第(2)题的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摆7根小棒。

生2:我是用图片摆的。

生3:第(1)题两行一样多,用乘法;第(2)题两行不一样多,用加法。

……

师:真不愧是我们二(3)班的孩子!你们的方法都很好,以后就按你们喜欢的方法去思考吧!

……

第5篇:植树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逆向思维; 新理念; 环境观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078-02

众所周知,传统的正向的思维和方法大部分时候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实践中诸多实例证明利用传统的正向思维不易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可一旦运用反向思维,更有利于问题的科学解决,这说明反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同样如此,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客观的环境观点是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尤其是在进行生态环境观念教育的时候,教师既要从正面说明事物,也要从反面及时反省,说明事物的特性和发展趋向。在分析事物时,要敢于从问题的相反面进行深入的探索,注重引导学生“反其道而思之”,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对待问题的分析态度将会更加理性化,处理事情的态度将会更加科学化,其环境观念将会逐步客观化,将更有利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

以下是作者在中学地理课教学中的一些体会,通过几个教学案例,阐述对学生进行客观的环境观教育的过程,为中小学地理课的进一步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案例一:大型水电工程的反思――水电真的是清洁干净无污染的能源吗?

正向思维: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水能蕴藏量达6.8亿千瓦,但水能的开发利用程度还非常低。到目前为止,全国水力发电量仅占技术可开发利用量的1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必将日渐枯竭,能源紧张问题日渐凸显,因此大力开发水能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需求,我国已把大力开发水能作为一项长期的十分重要的任务来抓。据资料显示,我国的大江大河,除怒江外,已全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电站。怒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条没有被水电站拦腰截断的大河。而对怒江丰富水能资源的开发已在论证中,截断怒江指日可待。同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相比,水能具有可再生、无污染两大突出优势,同时,水库还兼具有防洪、提供清洁用水、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因此,开发水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综合效益良好,水能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保障之一。

逆向思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韩国、泰国以及欧洲的反水坝运动日益高涨。他们反水坝的主要理由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坝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水库储水会导致大片森林被淹没,生物多样性将会减少;并造成下游河床干涸,至使河口三角洲和海岸线退缩;河口鱼类资源减少甚至消失;河口三角洲海水倒灌,土壤出现盐碱化,农业大幅减产;同时,在工程施工地,由于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将会加剧;与水电站相配套的新城镇和新的道路系统将侵占大片农田以及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库区还可能使得某些疾病如血吸虫病、疟疾病等高发和蔓延;还有可能截断某些洄游性鱼类的生存路线,导致这些鱼类绝迹等等;而所有这些都是反坝人士最不愿看到的。(2)水坝潜伏着巨大的公共安全隐患:任何一座水库都是有寿命的,都会有它於满、老化和报废的时候。在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环境下,水库的实际寿命往往比人们当初设计的预期寿命要短得多。而且随着大坝年龄的增加,大坝逐渐老化,对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可能造成重大隐形威胁。此外,战争的阴影从来没有从地球上消失,不可抗拒的地震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意外溃坝,其后果将不堪设想。(3)水坝带来的经济利益得不偿失:为了确保从水坝获取利益,必须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牺牲许多其他利益,尤其是社会和环境的利益。据美国有关部门统计,如果大坝老化,需要拆除大坝,不仅耗资比新建大坝多得多,而且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社会问题也比建造大坝时多得多,光是大量淤泥下泄给下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难以预测。因此,从长远看,代价昂贵,得不偿失。

新理念:毫无疑问,当前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尽管水能不是百分之百的清洁能源,水能的开发也不能一劳永逸,但水能的利用的确能缓解很多国家能源紧张的问题。因此,我们绝不能反对修建水利工程,而是要合理发展水能。反坝和拆坝者所讲述的也并不是空穴来风,毫无道理,相反,可以帮助决策者和执行者更注意在流域规划、枢纽设计、大坝施工、水库调度及电站运行等方面更加有重点地考虑生态因素和环保因素,加强水利水电项目的环境评估和环境保护研究。美国的拆坝工程实践和生态后果,对我国退役坝管理也能提供有益的借鉴。在修建水利工程时,一贯以简单的支持态度不可取,而应多方论证,以科学的态度“有备无患”地对待水电工程的修建。

案例二: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荒漠化治理的反思――人工种草种树是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措施吗?

正向思维: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的地方甚至出现荒漠化。为了治理荒漠化环境,恢复其生态,人们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大人工植树种草的力度,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从而达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防止土地荒漠化的目的。而人工种植植被,在理论上可以加倍实现提高植被覆盖率的速度,因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人工种植植被的办法,成为人们促使生态环境好转的首选方案,并得到推广实施。

逆向思维: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人工造林已达60余年,可森林覆盖率仍不足1%,人工林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茁壮成长。这说明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生长有它自身的客观生态规律,而受人工造林的因素影响却极小。因为乔木被人戏称为“干旱地区地下水的抽水机”。人工造林使宝贵的地下水更加容易被蒸发到空气中,从而导致土壤的干燥程度进一步加大,可见,大量植树造林不是一种因地制宜改造荒漠的良策。此外,人工种草是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呢?实践证明,大量人工种草一则成本高,二则可能带来大量外来物种,导致生物入侵,从而面临着给当地的社会生产生活带来更加巨大经济损失的风险。因此,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人工种草也不是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

什么样的措施既简单又可行呢?2000年以来,中科院生物所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进行了围栏实验(设立生物圈保护区)。实验当年,滩地的草木覆盖率就达100%,草层高度达80厘米以上,亩产鲜草820斤;流动沙丘的自然植被恢复率达30%;平均每提高10%的覆盖率费用每亩仅为1.73元。第二年效果更加惊人,自然萌发的榆树苗每平方米达321棵,草层高度达1.43米,亩产鲜草5300斤。

新理念:我们并不是反对在荒漠化地区的人工治沙。但是,如果退化沙地的治理既不用种树、也不用种草,仅自然力就能完全恢复退化的生态,岂不是一种更好的办法?此外,自然恢复的植被没有外来物种,多为当地优质的禾本科牧草。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实验充分说明了利用自然力恢复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种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风险最小的途径。由此可见,撇开人为的干扰,以自然之力修复环境,就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最大保护。

案例三:“大树进城”的反思――“大树进城”是目前我国城市绿化的最好方法吗?

正向思维:大树,顾名思义,是指那些树体高大或树龄较大的具有较高园林观赏价值的树种,如香樟、桂花、银杏等。“大树进城”就是把城市的边缘地区或者远离城市的乡村、山区生长的树木移植到城市里,从而达到绿化城市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居环境日益恶化,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为了在短时期内解决城市绿地系统的三个重要量化指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为了获得“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人居城市”等称号。因此,“大树进城”成了当今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最主要的绿化手段,其绿化成果显著,且普遍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一方面,“大树进城”既提高了绿地率,又提高了绿化覆盖率,短期产生了有目共睹的绿化效果,达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另一方面,搞活了农村的经济,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逆向思维:大树由于来源于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大部分是野生树。“大树进城”严重破坏了当地农村的生态系统,在城市绿了的同时,乡下黄了,山上秃了。众所周知,生态是无界线的,是公共的。从城市周边其他地方运来的大树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美化了城市,对城市生态起到了良好的环境作用。但对于那些被取走大树的城市边缘地区、乡村、山区,挖掘大树却将会造成大树原生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加速珍稀物种的灭绝,并可能进一步影响该地区的气候、水源、地质等各方面,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此外,由于移植的大树根系遭到破坏,成活率低,“一命呜呼”和“奄奄一息”的大树实不少见,损失惨重,惨不忍睹。另外“大树进城”,树看起来着实高大,但由于其根系很浅,一旦遇到极端天气,就很容易造成树倒的惨剧,出现年年栽树年年无树的悲惨局面。显然,这种做法是一种极大的生态浪费。同时,“大树进城”还滋长了农村非法挖采的风气,促成了一些农户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行为,不利于农民环保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实不可取。

新理念:大规模“大树进城”是一种只顾自家小环境,忽视周围大环境的做法,并有悖于和谐社会的理念,且造成了巨大的生态浪费,经济损失严重,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大规模“大树进城”的风气应该尽早给予制止。

综上所述,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方法和能力很有必要,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特别策划――水坝惹是非[J].中国国家地理,2003(10).

第6篇:植树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一、节约意识。

1、在自制教具中,培养节约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同学们利用身边的一些废物自制一些教具,使这些废物得到循环使用,极大程度地减少浪费,渗透节约意识,这不但加深了同学们对教材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向同学们渗透了低碳理念,培养了低碳习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学习三角形知识时,可用废弃铁丝制作一个三角形用于研究三角形概念,或用硬纸板做一个三角形纸板,用于研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研究平行四边形时,也可用铁丝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及对角关系,或用两根木条,把他们的中点用铁钉固定,四个端点用橡皮筋连起来,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各边长度可以变化的平行四边形模型了。研究正(长)方体及展开图时,用化妆品盒子或利用硬纸板自制正(长)方体作为教具,使同学们更深入直观地理解正(长)方体的概念、性质,更方便地探究正(长)方体的展开图;学习圆柱和圆锥侧面展开图时,利用酒盒等硬纸板制作圆柱和圆锥,用于研究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及其性质;研究圆周角性质时,让学生们用废弃的铁丝制作一个圆(或用硬纸板制作一个圆盘),把这个圆固定在一个硬纸板上,在圆的不同位置上钉4个小铁钉,圆心也钉一个小铁钉,再用几根橡皮筋挂在铁钉处,这样就制成了圆周角演示仪,用来研究圆周角的定义及性质,加深了同学们对圆周角的理解。此外,在数学教学中,还可以要求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用废物制作更多可行有用的数学教具,为数学教学服务,长期渗透节约意识,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2、在习题反思中,渗透节约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还可通过对习题的反思来让学生感受节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渗透节约意识。如在沪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71页有这样一道习题:据调查,我国每年消费一次性筷子约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假如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相当于1立方米,则1立方米木材能生产多少双筷子?我国每年一次性筷子消耗的木材要砍伐多少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这道习题的计算并不难,通过计算后得到1立方米木材能生产27108双筷子,我国每年一次性筷子消耗的木材要砍伐1660000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在分析处理完该题后,让同学们认真反思、交流,1660000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些不正确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什么样的社会危害性?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点拨,虽然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用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然而,在这方便、快捷的背后是大量资源的浪费与垃圾的堆积。可以说,1660000棵大树、166万平方米森林面积,因为我国一年消费掉450亿双一次性筷子而消失了。而在生产筷子的过程中,从圆木到木块再到成品,木材的有效利用率只有60%,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浪费啊。通过习题的反思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坚决不用像一次性筷子等一次性用品,减少浪费,培养节约意识和良好的低碳习惯。

二、绿色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习题素材的教学与引申向学生培养绿色习惯,渗透绿色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植树种草在全球倡导的低碳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个过程和机制实际上就是清除已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虽然说植树造林并不能立竿见影,瞬间就能减少二氧化碳,但在树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确能持久地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且效果显著。植树造林在制氧固碳,减缓温定效应方面确实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植树种草在固沙防塌、保护环境等方面也有着很好的效果。在遇到此类习题时,教师不要一味地只注重习题的解答思路和分析方法,也要注重该习题素材中所蕴含的绿色效应,向学生渗透绿色意识。如在沪科版八年级下册一元二次方程习题18.5第4题:某中学开展绿化校园活动,2001-2004年间共植树1999棵。已知2001年植树344棵,2002年植树500棵。如果2003年和2004念安植树棵树的增长率相同,那么该校2003年和2004年各植树多少棵?教师在分析完这道习题后,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植树造林知识,让学生知道植树对气候变化的一些数据,充分感受到植树造林对于温室效应的作用,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构造更加和谐的生存空间,从主观上培养个人植树的好习惯,渗透绿色意识。

三、环保意识。

第7篇:植树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一、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相互转化。

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互相转化的训练,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抓“扩展”与“压缩”的训练,所谓“压缩”就是在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去掉事件的叙述,讲出题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再变为文字题叙述出来。例如,我讲一道百分数应用题“三阳去年植树15万棵,今年植树比去年多20%,今年植树多少万棵?”通过分析题意,引导学生抽象出问题的实质并叙述出来:把去年植树15万棵看作单位“1”,求今年植树多少万棵,也就是求去年植树数的(1+20%)是多少,进而叙述为求15的(1+20%)是多少。所谓“扩展”,即把简单的式子题用不同方式叙述成文字题,把简单的文字题再改编为应用题。如把上题再反过来的训练。开始我让学生模仿练习,再逐步让学生自己表述,这样学生不但积极性高,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应用题能力,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让学生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解题程序。

在数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把知识的获得过程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活动:要求学生将24个正方体木块(各表示1立方厘米)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边操作边说出所摆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教师分别板书出来后,引导学生观察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并比较算式和相应的形体,发现长方体所占的体积单位数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并让学生完整地叙述出来。

三、让学生用语言有条理的表达思考的过程。

在讲复合应用题“学校举行歌咏比赛,三年级参加24人,比四年级少16人,五年级参加的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多5人,五年级参加多少人?”时,我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这题直接告诉我们哪个年级的人数?(2)要求的是哪个年级的?(3)题目中关键是先求出哪个年级的人数?它与谁有关系?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让全体学生说,先说给同桌听,并互相纠正语言中的毛病,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并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时要条理清楚。根据这个题目的要求,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答?用这样的方法来拓宽学生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让学生提高说理能力,清楚表达解题思路,从而掌握综合思维能力。

第8篇:植树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我们提出物理课堂教学的“六主”教学理念,即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知识为主线、方法为主略(策略)、思维为主攻(攻略)、能力为主标(目标).为使之形象,可将“六主”类比于植物生长之根、气(魂)、茎、叶、花、果,希望渗透到教学设计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学生为主体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之根

学生之成长相近于树之长成,浇树浇根,才能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是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教师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能理解到什么层次,就像给树浇水施肥一样,既要考虑时间,又要明确数量;教师让学生思、让学生问、让学生说、让学生动,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所疑为老师所想、学生所需为老师所思、学生所做为老师所设的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让学生在动中吸取知识、建构能力才是教学设计的根基.

2教师的主导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之气之魂

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相当于植物赖以生存的空气,无处不在,又是无形之手,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多讲、多议、多思、多作,教师少说精讲,及时启发引导,像魂一样附着于课堂,像气一样无处不在,但又不显山露水,才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作法;教师设法让学生出现灵感与火花,才是教学设计之气之魂,也是高效课堂之魂.

3知识为主线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之茎

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是植物的主干,是连接根、叶、花、果的通道,通过茎中的毛细管网络,下连深根,上通叶气.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相当于植物之茎,连接学生、连接教师、连接方法、连接过程、连接思维、连接能力.不以知识为主线的教学就像枯死之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堂教学要以教学大纲的三维目标要求为基点,以所学概念、规律知识为脉络,用问题、实验、方法、策略溶解重点,化解难点,使学生高效吸收,融会贯通,这是“六主”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

知识为主线不仅是教学设计之茎,也是教学反馈之茎,也就是说,教学反馈主要以知识主线的理解,掌握为起点和落点,就像植物之茎,根吸水分营养输送至茎叶,叶吸收能量传送茎根,在教学设计中反馈信息和方法策略都应通过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反应作出判断.

[JP3]4方法策略的选取、制定和应用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之叶[JP]

叶也是植物的营养器,植物通过叶,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晚释放氧气,枝繁叶茂使植物就茁壮成长.在教学设计中,方法和策略是我们要达到掌握主干知识,提高能力目标所想的办法.方法与策略隐于教学过程,但明于教学设计,方法与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是教学设计的特色要素体现.

方法策略包括教学方法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策略,教学设计中方法和策略的应用核心要素之一是要有针对性,既要针对具体的知识、不同的课型(概念规律课、实验课、习题课等),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学生的程度、状态.体现的是教学设计者对教材和学生的了解和研究的水平.

5思维的培养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之花

花之美外在于其艳,而内在于其实,植物的成长目标就是获得果实与种子,完成生物学意义上的一个轮回.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是为达到终极能力目标提高的最重要环节,相似于花与果实之关系,没有花,就不会结果,没有思维过程,就不可能有能力形成,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是教学设计追求的绚丽之花.

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思维能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新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而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就是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原则.

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点在于让学生思考,思考的源泉在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把提出的问题设法解决和提出一些解决方案,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很好地培养思维方式和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探究过程;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点串线,举地反三,多题归类,是思维多样性、灵活性、发散性、敏捷性培养的重要途经.思维过程是隐性的、但又是开放的,教师周密设计系列性问题,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找准问题切入点,创设出一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的环境,使学生沉浸在生动、紧张、活跃、和谐的氛围中,给学生提供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达到发现、应用与创造的要求,使学习过程升华为能力形成过程,烂漫的思维之花才能盛开于学生的脑海.

6能力的培养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之实

春华秋实,在浩荡的春风吹拂下,才有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教学设计中对能力形成的关注和重视相似于植物生长过程中果实之形成,能力培养是教学的根本目标,就像植物生长轮回就是为了结出累累果实一样.能力培养是贯穿教学设计始终的一条暗线,重视能力的培养已是世界性的共识,物理教学目标虽已明确了五种能力要求,但是能力的培养是多角度的多方面的,没有一种能力是独立存在的,在教学设计中应有意识地渗透各种能力的训练,寓能力培养于新授知识中,寓能力培养于实际生活中,寓能力培养于科技活动中.加强实践活动、实验操作和研究性学习是教学设计中能力培养的良好途径和方法.

第9篇:植树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培智儿童;应用题教学;逻辑思维能力

在目前,培智儿童学校应用题的教学内容大体可分为两类:(1)一步计算应用题;(2)简单的连加、连乘、加减混合和两步计算应用题,那么,如何通过应用题教学培养培智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呢?我们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可行的方法有:

1. 抓“双基” 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过程。培智儿童只有具备一定的“双基”,才有能力解答应用题,否则,在概念模糊,算理算法不清,口算、笔算生疏的情况下,一味地对他们施加学习应用题的压力,只能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抓“双基”,我们首先要做的环节有:

1.1 学习概念。先上“语文课”,把应用题中常出现且表示运算关系的关键字词重新讲授(不管是在语文课上学过的还是没学过的),如多、少、增加、降低、×是×的几倍等。学习的方法是充分灵活地运用实物或教具等,直观地描述出各字词表示的含义。通过数学课上的“语文课”,应用题中常出现的关键字词的含义在培智儿童的脑海里就有了较为清晰的印象与认识,为培智儿童解答应用题度过“审题关”起到了必不可少的帮助。

1.2 学找对应条件。有这样一道题:一车间2011年装配电视机1900台,2012年是2011年装配的2倍,问:2012年这个车间装配电。视机多少台?学生往往会解答成:2011×2=4022(台)。这并不是概念模糊,而是学生对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对应错误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我们要做“长期练习”——用一周的时间,出示各类多量的应用题,特别增加了像上一应用题一类的多无用数字应用题的分量。首先教师自己讲解自己找对应关系;然后老师讲解后师生共同找出对应关系;接着教师帮助学生找出对应关系;最后由学生自己独立找对应关系。如一道应用题为:英才小学五年级有学生45人,四年级有学生40人,三年级学生比四年级学生少2人。问:①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②三个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解答这类应用题,在让学生独立完成时,我们要作下列提示:①三年级的学生人数和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有关系吗?和四年级的呢?②问题中要求的是三、四、五年级的总人数,还是只有三年级的人数?简单的提问如河上架桥,学生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解答就迎刃而解了。“小步子多循环”,到每个学生自己能够独立较好地过了找出对应关系这一关,培智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前进了非常可喜一小步。

2. 解决负迁移矛盾 有这样一道题:“明珠小学二年级学生今天栽树28棵,今天比昨天多栽了3棵,问:昨天栽多少棵?”由于“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定势影响,学生大多数的做法是:28+3=31(棵),这就存在负迁移矛盾。解决的办法是:分四步解决负迁移矛盾,第一步:要求学生回过头来进一步找出表示“多”或“少”一类的数学术语,并一一对应列出,如:多少、长短、轻重、快慢、提高、降低、增加、减少等;第二步:向学生讲明什么情况下、什么内容的应用题会出现以上术语;第三步:要求学生用上表中的各个术语按不同的内容分别组句、编题,特别加重出现例外情况的练习题;第四步:要求学生把自己组的句、编的题逐个加以注明大数、小数、相差数,再口述自己组句编题中各数的数量关系。通过这些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解答倒叙应用题的准确率就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