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香菇栽培范文

香菇栽培精选(九篇)

香菇栽培

第1篇:香菇栽培范文

1、菌种选择与生产季节安排

如果秋季栽培可选用耐低温的菌种,春季栽培要选用高温菌种,如果菌种选用不当可能导致不出菇,甚至绝产。品种上如果以销售鲜菇为主,那么就可以选择菌丝发育时间短、出菇早、产量高、潮次整齐,适于鲜销的品种L26、Cr02、Cr33等。如果以生产干品为主,那么就选择菇形状好、肉质厚、菇柄短的优良品种241-4 ,939,9015 等品种。栽培鲜菇品种可在春节前后或立秋后至白露前制作菌棒,11月下旬到第二年5月份之前为出菇期,这样可以赶上元旦、春节两大销售旺季。栽培干菇品以1~4月份制作为佳。

2、原料选择:选用壳斗科、桦木科、槭树科和金缕梅科的阔叶树种木屑,其中栲、槠、枫、槭、栎、杜英、槲树的木屑为最好。不宜含有松脂酸、精油、醇类的树种如杉、松、樟等的木屑。此外甘蔗渣、玉米芯、等亦可代用。

3、生产菌棒培养料配制:木屑50公斤,麦麸11.5公斤,玉米粉1.25公斤,食糖0.5公斤,石膏1.5公斤,水70-75公斤。其它代料的配方亦可参照上述比例,唯甘蔗渣的配方要加磷酸二氢钾水0.15公斤,尿素0.15公斤,硫酸镁0.1公斤。将上述原辅料搅拌均匀。培养料含水量是关系香菇栽培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用木屑料栽培香菇时,料水比应控制在1∶1.1--1.3左右。含水量可以用手测法,即抓一把制好的培养料,用力握紧,指缝见有水珠渗出但不下滴,为适宜含水量。由于锯木屑干度不一致,含水量差异很大,所以很难用确切的数字来形容,但考虑到我们北方气候、各阶段、各环节的操作都很容易失去一部分水分,故在拌料调水时按常规配方料水比基础上,稍加适量的水。再加入5%~10%酒糟以利于通气,从而改变香菇菌丝因缺氧过湿,而生长缓慢的缺点。

4、装袋:用市场上出售的香菇栽培专用袋,规格170×0.08毫米的聚乙烯袋或160×0.04毫米的聚丙烯袋均可。袋长50-60厘米,每50公斤原料袋50-60个。装料要求松紧适中。装好后扎紧袋口,并在袋的正面打4个深、宽1.5-2厘米的接种穴,贴上胶布封口。装袋时最好用适合口径的装袋机装,松紧度保持均匀。装得太紧,容易导致刺破塑料袋,过松的话容易导致营养消耗快,易散筒,影响产量。扎口、搬运要小心操作,不要刺破塑料袋,防止杂菌感染。

5、灭菌与接种:装袋后的菌棒必须及时装入灭菌锅内,防止培养料酸化。常压灭菌时,温度应该以底部达到100°以上,保持12~14h。接种时可选好房间,密封接种室,用气雾消毒剂或其它药品进行熏蒸消毒。接种后,用比栽培袋大的套袋封口,有利于菌种块通气好而快速封住接种口,又可防止外面的杂菌侵入,成活率可达96%以上。

6、室内发菌:香菇从接种到生理成熟需60多天。接种后,应及时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菌袋呈“井”字形排放,高8~9层,室温控制在25℃左右,相对湿度要求70%以下。接种后1~6天,菌丝处于恢复和萌发阶段,室温可控制在28~30℃,此期菌袋不能翻动,不要通风,遮阳造成暗光。7~10天菌丝生长开始吃料,室温降到26~28℃,每天通风2~3次,7天进行第1次翻堆,即将堆好的菌袋上下、内外调换位置,使每个菌袋都能接受同样条件的管理。翻堆时要轻拿轻放,严防封口损坏和感染杂菌,同时结合翻堆认真检查杂菌污染情况,若发现有星点杂菌出现,用75%酒精50毫升加25%甲醛30毫升的混合液注射,封闭患处。如果杂菌出现在接种块或周围,应挖去污染部分重新接种。若污染在封口物上,用0.2%高锰酸钾或多菌灵点涂患处。11~15天后菌丝旺盛生长,已扩展到4~6厘米,室温要保持在24℃,并加大通风量,进行第2次翻堆。1天后用竹扦打孔增加氧气,在扩展菌丝四周扎4个斜眼。袋温要控制在20~24℃,不能高于26℃。50天后去掉门窗遮阳物,促使菌丝成熟健壮生长。

7、菌袋转色。转色早晚及好坏,关系到出菇早晚和产量高低。菌丝生理成熟后,由白色变成红棕色,并出现黄水珠,继之呈现香菇原基。转色期要增加室内散光,加强通风,薄膜要时开时盖,形成干干湿湿的环境,促进转色。

8、摆袋变温催菇:

香菇为低温变温结实菇类。当菌袋转色成红棕色菌膜后,把菌棒搬到大棚或温室,用消毒刀片割破袋子去掉塑料袋,成为菌丝筒,倾斜直立摆在已经搭好的出菇架上,袋距7~10厘米,上面用大幅的塑料薄膜罩住并洒水保湿。头3-5天不要揭膜,6天后每天揭膜2-3次,使菌丝体倒伏。在温差的刺激下,一般脱袋后15-20天即可出菇。

9、出菇管理:出菇后菇床温度控制在10-16°C,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C左右。头茬菇采收后,加强通风换气,促进菌丝恢复生长,并人为造成昼夜温差,使菇蕾大量再现。收2-3茬后,菌筒干燥,应投入水中浸泡8-12小时。

9.1催菇管理。

9.1.1.湿度。保持菌棒相对湿度在80%~90%,温度保持在12~18℃,且有比较多的散光和良好的通气条件。如果湿度过大,首先进行排湿,然后揭膜1小时再盖膜,升1个火炉排潮。若干燥可座锅加水,并盖上薄膜使棚温升到28℃。如棚膜滴水幼菇发潮,要打开门窗,升1个火炉进行排潮。

9.1.2.温度。因香菇有变温结实特性,所以人为拉大温差及干湿交错,可迫使菌盖开裂形成菇蕾。因此,白天把膜盖上,使阳光透晒,提高菇棚温度达28℃,到夜间12点后打开薄膜,让冷空气侵入,昼夜温差可达10℃以上,连续3~4天,可激发菇蕾大量发生。

10、病虫防治

香菇上的主要虫害是菌蚊、蚤蝇、菇蜗和果蝇。防治方法上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1、香菇采收:

第2篇:香菇栽培范文

一、栽培方法

香菇生产一般都采用阴棚或果林间地等比较阴凉的地方作为出菇场所。

1.基料配制 一般采用筛过的硬木阔叶木屑500千克,麦麸100千克左右,玉米粉12千克,过磷酸钙12千克,尿素2千克,石灰粉6千克,石膏粉12千克,蔗糖6千克。

2.基料处理 木屑一般不要混入松树、杉树、柏树等含有芳香族物质的木材。原料应尽量新鲜、干燥、没有霉变,颗粒均匀。根据原料干湿情况采取相应的加水方式和速度。加水后进行拌料,有条件的尽量采用机械操作,尽量使基料均匀,PH值均匀。拌好后的基料,堆放12个小时以上,使原料进一步吸水、软化。

3.装袋 香菇袋装栽采用的是两头开口的塑料筒,装袋可以在机械或者人工拌料的基础上,使用装袋机进行装袋操作。装袋前要检查塑料袋是否漏气,应保证袋子完好无损。装袋要松紧适宜,要均匀。在装袋的时候还要防止木屑刺破塑料袋,每装完一袋,在扎口前,要把袋口内壁清理干净,不要让基料沾在上面。扎口的时候,扎紧不得漏气。

4.灭菌 装好基料的袋子必须马上进行灭菌处理,要将基料中的微生物活体杀灭后,才能进行后面工序。在香菇生产上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是加热灭菌法中的“湿热灭菌法”。在灭菌的过程中应注意料袋的堆放,一般都应“#”形排列,以便于蒸汽能均匀渗透,灭菌不容易出现死角,在大批量生产中,灭菌包可堆放2000袋以上,灭菌包内一定要呈“空心型”摆放,周围最多可放5排左右,中间形成2~4个料袋空间的方形空心,以最大限度地积蓄蒸汽。在开始加热升温时,火要猛要大,锅内温度达到95℃的时间最好不超过3个小时。当达到95℃时,火势可以稍微控制一下,保持该温度20个小时左右,灭菌基本就可以结束了。

5.香菇压块式栽培管理

基本要领:将侧面打穴接种香菇料袋运到接种室内垒排起,每垒排一层就往料袋上喷洒一次0.2%多霉灵,消毒40分钟。菌袋培养期可在室内(温室)、阴棚里发菌,发菌地点要干净、无污染源,干燥、通风、遮光等。进袋发菌前要消毒杀菌、灭虫,地面撒石灰。待菌袋内壁四周菌丝体出现膨胀,有皱褶和隆起的瘤状物,且逐渐增加,当接种穴周围稍微有些棕褐色时,表明香菇菌丝生理成熟,可进菇场转色出菇。

转色管理:香菇菌丝生长发育进入生理成熟期,表面白色菌丝在一定条件下,逐渐变成棕褐色的一层菌膜,叫作菌丝转色。转色的深浅、菌膜的薄厚,直接影响到香菇原基的发生和发育,是香菇出菇管理最重要的环节。

出菇管理:气温在20℃以上时,大约一个半月时间香菇菌丝即可长满袋。菌丝发满料块后可以适当揭开膜,以增加块内氧气和温度,菌丝成熟后即可出菇。

二、病虫害及杂菌的综合防治

香菇的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注意栽培场所的环境卫生,降低环境杂菌数量,严格控制香菇生产的各个环节,尽量选用健壮、高品质的菌种,提高菌种抗杂菌的能力,规范各种操作流程,避免在接种过程中遭遇污染,强化菌种检查,对污染菌袋应及时清理。

香菇的虫害也是影响香菇生产的重要原因,有很多昆虫丝虫等的成虫或幼虫都喜欢食取香菇的菌丝或子实体。因此,采取合适的方法防治这些虫害是香菇生产中的重要工作。

1.环境上防控:棚室内及周围环境保持干净整洁,室内地面要撒施石灰粉吸潮,并定期打杀虫剂。菇棚或生产区尽量远离饲养场垃圾场等环境较差的地方,以避免虫害的传播。

第3篇:香菇栽培范文

关键词:刺槐;香菇;菌丝生长;产量

中图分类号:S6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9-5114-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9.057

Abstract: 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of Lentinus edodes cultured with Robinia pseudoacacia,the effect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on the hyphal growth and yield of L. edodes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rate of Tingxiang 18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ak material, but the growth rate of Senyuan 135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ak material. The yield of Tingxiang 18 and Senyuan 135 were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ak material. In a conclusion, it was feasible for the L. edodes culture with the R. pseudoacacia instead of traditional oak material.

Key words: Robinia pseudoacacia; Lentinus edodes; hyphal growth; yield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是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刺槐属(Robinia)的落叶乔木,喜暖湿润气候,最适宜生长在海拔400~1 200 m的丘陵山地;适应性很强,栽植广泛,生长快,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和经济林树种。刺槐树冠浓密,水平根系呈放射状伸展,交织成网状,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刺槐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优良的饲料添加剂。刺槐花是重要蜜源,酿造槐花蜂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刀豆酸、黄酮类等。刺槐树皮和根中含有多种黄酮类活性物质,可供开发药物,治疗疾病。刺槐豆荚种子胚乳可提制槐豆胶,与其他食用胶复配用作增稠剂、持水剂、黏合剂及胶凝剂等[1]。

香菇(Lentinus edodes)是担子菌纲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香菇属(Lentinus)的食用真菌。香菇素有“植物皇后”美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D、多糖等,具有可治贫血,预防佝偻病和抗肿瘤等药用功效[2]。然而,香菇栽培需要消耗大量生长缓慢的栎类资源,与天然林保护工程、现代生态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必然的矛盾。积极寻求合适的香菇替代栽培材料,降低对传统栎木资源的过度依赖,促进香菇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香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因此,本研究拟采用刺槐基质栽培香菇,分析刺槐基质对香菇菌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探讨刺槐基质栽培香菇的可行性,为刺槐资源替代传统栎木资源进行香菇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香菇品种为夏菇汀香18和冬菇森源135。栽培培养基为78%木屑;18%麸皮;1%白糖;1%石膏;1.5%玉米面和0.5%生石灰[4]。

1.2 香菇栽培方法

栽培培养基中采用50%、70%、90%和100% 4种比例的刺槐木屑替代传统栎木屑,以栎木屑作为对照,按照常规香菇袋料方法进行栽培。

1.3 刺槐基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按照香菇栽培常规拌料方法拌料,分装于250 mL广口瓶,用封口膜封口后于121 ℃高温灭菌2 h,冷却备用。用直径12 mm打孔器在活化菌落边缘打取菌丝块,将菌丝块接种在灭菌瓶装培养基中央,置于27 ℃、RH=70%培养箱中恒温培养。待菌丝生长到第12天时,在瓶壁用记号笔划线标记,连续培养8 d(菌丝生长第20天)后,测量菌丝生长距离,计算菌丝生长速率。

1.4 刺槐基质对香菇产量影响

在袋料发菌过程中,观察记载袋料菌丝生长速度、转色过程的情况。袋料发菌完成后移栽到大棚架,记载出菇批次及产量结果。

1.5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表格作图。采用DPS软件分析刺槐代料不同比例对香菇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并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比较不同处理的差异显著性(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刺槐基质对夏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夏菇汀香18能够在不同比例的刺槐基质上正常生长,生长速率均高于对照100%的栎木培养基(图1)。汀香18在50%、70%、90%和100%刺槐基质上的菌丝生长速率分别为3.79、3.71、3.68和3.92 mm/d,而对照100%栎木屑上的菌丝生长速率为3.57 mm/d。在刺槐基质和对照100%栎木基质上,汀香18菌丝粗壮有力,颜色洁白。

2.2 刺槐基质对冬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冬菇森源135在不同比例的刺槐基质上能正常生长。与对照100%栎木屑(生长速率3.94 mm/d)相比,森源135在100%刺槐基质上的生长速率为3.92 mm/d,50%刺槐基质生长速率为3.75 mm/d,70%刺槐基质为3.50 mm/d,而90%刺槐基质为3.0 mm/d,差异显著。在对照100%栎木基质上,森源135菌丝粗壮有力,颜色洁白。在刺槐基质上,森源135菌丝相对略细,颜色相对略暗。

2.3 刺槐基质对夏菇产量影响

夏菇汀香18在不同比例刺槐基质上能正常生长并出菇(表1)。从菌丝满袋时间来看,夏菇汀香18在传统栎木基质菌丝满袋时间为45 d,略早于刺槐基质(50%和70%刺槐基质为47 d,90%和100%刺槐为49 d)。从转色完成时间来看,不同比例的刺槐基质与栎木基质转色完成时间基本一致,均为70 d。从香菇产量和优质菇比例来看,夏菇汀香18在不同比例刺槐基质略低于栎木基质(平均产量为560 g/袋,优质菇比例为85.80%)。

2.4 刺槐基质对冬菇产量影响

冬菇森源135在不同比例刺槐基质上能正常生长并出菇(表2)。从菌丝满袋时间来看,冬菇森源135在栎木基质上菌丝满袋时间为45 d,略早于刺槐基质(50%和70%刺槐基质为48 d,90%和100%刺槐基质为49 d)。从转色完成时间来看,冬菇森源135在刺槐基质上的转色时间除100%基质(73 d)早于栎木基质(75 d)外,其他比例刺槐基质(79 d)略晚于栎木基质。从平均产量和优质菇比例来看,冬菇森源135在刺槐基质平均产量和优质菇比例略低于栎木基质(平均产量为655 g/袋,优质菇比例为90.98%)。

3 小结与讨论

从刺槐基质对香菇菌丝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来看,夏菇汀香18生长速率优于对照100%栎木培养基,而冬菇森源135生长速率略低于对照100%栎木培养基。从刺槐基质对香菇产量的试验结果来看,无论夏菇汀香18还是冬菇森源135都略低于对照100%栎木培养基。对刺槐基质栽培的香菇品质进行的分析结果显示,香菇品质基本一致,且香菇多糖含量优于传统栎木(另文发表)。总体而言,只要选择好适宜的香菇菌种并保证高效栽培管理措施,采用刺槐资源替代传统的栎木资源进行香菇栽培是可行的[5]。

刺槐常作为速生用材林、水土保持林、薪炭林、蜜源林和园林绿化树种,均可发挥巨大作用,其生态效益将十分显著,但由于其产品附加值没有充分体现,产业链的综合效益降低,经济效益的总体表现偏低。本研究结果证明了刺槐可为香菇栽培提供重要的、可再生的替代资源,为林业多元化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宋永芳.刺槐资源的开发利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2,16(5):11-13.

[2] 张 峰.香菇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工程,2008(2):28-30, 40.

[3] 魏银初,班新河,王 震,等.河南省香菇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食用菌,2011(5):4-6.

第4篇:香菇栽培范文

北方地区相对与南方而言,在农作物的栽培与种植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不仅土壤肥沃,而且气候条件优越。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温室农作物栽培技术成为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因此,本文将主要对北方地区温室香菇袋料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

北方地区;温室香菇袋料;高产栽培;技术

近年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通过温室香菇袋料栽培技术的实验示范,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成效。在新的科学技术指引下,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取得了重要的突破。许多农民将发展的重点转向了温室香菇种植,使香菇产量由过去的几万袋逐渐增加到几百万袋,从而使我国的香菇种植初具规模。

1高产栽培要把好菌种选择关

首先在香菇袋料高产栽培中要选择优良的栽培品种,与此同时要综合考虑培养料的适宜性与菌种的出菇特性。另外,还要结合实际的市场需求以及当地的自然条件等相关的因素进行育种栽培。具体来讲,北方春夏季栽培选931、五香、31号、36号等,而秋、冬季栽培可选09、02、05号。

2高产栽培要把好制袋关

首先要对培养料进行科学配置,保证栽培原料新鲜以及无虫蛀及无霉变。除此之外香菇的袋料栽培不能选用松、杉以及含芳香类物质较多的楠木、樟木等。在具体配方中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水分以及气候条件、还有料的透气性以及持水性、拌料以及透气性、装袋场、生产情况等进行适当调整。另外,在装袋时要选择合适的原料配方,通过科学的比例配置,将其中的小枝条以及树叶等具有棱角的僵硬物进行剔除,从而防止装料过程中对塑料袋造成严重的破坏。一旦出现袋装破裂的情况将会导致杂菌污染。在拌木屑的过程中要采用2-3目的铁丝网进行筛选。外配置好的料要确保均匀而无较大的凝结块,一般采用聚乙烯袋将物料袋装,袋装过程中防止杂菌受到严重污染,必须轻拿轻放,切不可乱扔硬拉,在封口时要将袋扎紧并进行科学灭菌,必须做到当日拌料当日灭菌。

再者,在无菌接种过程中要采用酒精对其进行消毒,接种时尽量要在温度较低的时间段进行,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进行接种,接种时要在白天进行,如果是在秋天,则应该选择在温度高的时间段进行接种,下雨天或潮湿的环境下不宜接种。除此之外,还应该规范发菌的操作流程,栽培袋接好种之后采用井字形科学堆放,一直堆放四到十层,每层堆放四袋,大约堆高一米的距离应该再次换堆,避免堆放过多从而使接种穴受到严重的挤压。温度过高的环境下少量堆放,温度低时应该增加堆放量,发菌过程中应该遮阳防湿,及时对其进行换气通风,一般而言,发菌的有效时间为两个月。

3高产栽培要把好脱袋转色关

脱袋需要在阴天或者晴天进行,气温要适宜,菌筒脱袋之后,如果薄膜中的最高温度在20度左右,应该保持其湿度在80%左右。一周之内尽量不要翻动薄膜,使菌丝适应新的生长环境,并最大限度地恢复生长。如果内部温度大于25度,则应该在第二日将薄膜掀起,保持良好的通风、通气能力。

4高产栽培要把好出菇管理关

当菌筒正常转色之后,菌丝已经储藏了大量的营养,由于这类菌丝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此过程中应该给予其充分的阳关以及温度、湿度,使菌丝在外界适宜的环境中通过光合作用,提升其生命力,使其巨大的营养价值开始发生转化,通过相互的交织扭结从而形成原基,进而转变为菇蕾。当菇蕾生长到一定程度之后,还应该及时给予其充分的水分,从而有利于植物的快速生长。具体操作时要在昼夜温差较小的地区进行通风换气,从而不断提高植物床中的温度,进入夜晚时应该揭开薄膜使菇床中的气温不断下降,由此采用人工制造昼夜温差的技术促进植物的生产。当外界环境气温下降时,要揭开薄膜使其唤气,从而有利于顺利出菇。当部分菌丝已经发白,此时说明植物已经开始生长。在此过程中应该继续提升其中的温度,通过适当增加内部的昼夜温差来有效促进下一批菇蕾的生长。当第二批菇蕾采收之后还要按照第一批菇蕾的种植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科学栽培。

5高产栽培要把好病害防治关

植物的栽培与生长过程中要防止害虫,特别是病虫害防治成为北方地区温室香菇袋料高产栽培技术控制的重点。具体操作管理时,要注意温室内的环境干净,不断对其通风,如果出现严重的虫害时,应该采用适当的溶液进行喷雾防治。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观察发现,香菇在我国的农业市场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销售价格趋于稳定。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本文重点通过对北方地区温室香菇袋料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希望提高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农业科技通讯》2014年第1-12期年度目次索引[J].农业科技通讯,2014,12:244-259.

[2]王爱芳.北方地区温室香菇袋料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5,01:40+42+44.

第5篇:香菇栽培范文

1、塑料大棚加遮阳网栽培能增温、保湿、增加遮光,具有常规塑料大棚和荫棚双重功能,为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缩短了各潮次间隔时间,明显提高了鲜菇产量及秋冬菇的比例。据试验:单棒平均产量由荫棚栽培的0.75kg增加到0.85kg,增幅达13.3%;秋、冬菇比例由荫棚栽培的38.7%提高到50.6%;同时鲜菇的品质也得到改善。

2、可节省大量建棚所需竹、木材料和劳动时间,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据调查:平均每栽培一万支菌棒,可降低成本一千余元。而且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该菇棚使用寿命长,一般可重复使用3~5年。

3、塑料大棚加遮阳网栽培,拆装方便,利于实现菇——稻(菜)的轮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利于大量菌棒外运排场出菇,可就地取材。

二、塑料大棚与遮阳网结合棚架设置技术要点

1、场地选择与整理选择阳光充足、背风、近水源、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之处作为栽培场地(一般在田间)。视地下水位高低做凸畦或凹畦,畦宽1.4m,畦与畦之间设40cm走道,畦的长度视场地而宜,场地四周挖好排水沟,畦上设置好排筒架,并每隔1.5m左右设一横跨畦面的弧形竹片,高度50cm左右,用以覆盖小棚膜。

2、搭建塑料大棚,铺设遮阳网一般以每2~3个畦床设置一栋塑料大棚,大棚宽4~5m,长度同畦床长度,竹片每隔O.5~1m左右,横跨畦床设一弧形架子,架子弧顶高2~2.2m,竹片两头插入土中,用竹竿或木条支撑牢固,以防倒塌。然后在架子上覆盖宽度为6~7.5m的普通大棚薄膜或多功能薄膜,两侧薄膜用土块挤紧,两头薄膜长度稍长,垂挂至地面,最后在大棚薄膜上覆盖宽为4~5.6m、遮光率为90%的遮阳网,并用带子固定,棚架设置即告完成,可进行菌棒排场出菇。为方便温湿度管理,加大通风效果,大棚薄膜也可稍窄,使大棚两侧各留出高50cm左右的一行通风口,然后在通风口上个设置一行高80cm左右的裙膜。

三、塑料大棚与遮阳网结合棚架栽培(袋裁)香菇管理技术要点

1、秋菇管理秋季(11月~12月)气温变化较大,初秋气温高于20℃以上可在早、晚气温较低时,揭开大棚膜两头或两侧裙膜进行通风散热,每天1~2次,每次30min,适当喷水保持棚内相对湿度在85%~90%左右,防止菌棒被风吹干。秋末气温低于12~C时,可将遮阳网适当收拢,让一定阳光照射,保持棚内“三阳七阴”,增加棚温。每批菇采收后,停止喷水,揭膜通风8~12h,让菌丝休息复壮7d左右,然后白天喷水,并盖紧薄膜,提高棚温;晚上揭膜通风,然为制造温差、干湿查,3~4d后,即可长第二潮菇。

2、冬菇管理冬季(1月~2月)气候寒冷,香菇菌丝、子实体生长较缓慢,此时要加强温湿度管理,提高冬菇产量。管理上应选择晴天,把遮阳网收拢达到“五阳五阴”,北方或高海拔地区还可将遮阳网移入大棚内,直接覆盖在小拱棚上,使阳光射入菇棚,同时罩严棚膜,提高棚温,晚上打开遮阳网保暖防寒。每天通风一次,选择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每次30min。由于冬季较为干燥,宜喷水保持棚内湿度,以防菌棒风干失水不长菇。喷水时,应在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

3、春菇管理春季(3月~6月)气温回升,此时,应盖好遮阳网,加强通风。每天结合采菇揭膜通风,若气温高于20℃,揭开棚膜两头让其通风,闷热天或雨天则棚膜四周都揭开。看天气晴雨决定是否喷水,喷水后等菌棒表面晾干后在罩膜。进行干湿、温差刺激时,白天盖严薄膜,晚上12时后揭膜通风1h。

四、注意事项

第6篇:香菇栽培范文

2.桑树枝条备贮。将剪伐后的桑树枝条,用专用粉碎机粉碎成细小的薄片,然后晾干、装包备用。来不及加工的鲜桑枝条,要妥善贮存在向阳、背风、土壤干燥的贮桑棚里。每10天上下左右里外要对调、翻动一次,以防霉变影响栽培原料的质量。

3.把准配料比例。栽培实践证明,夏伐桑枝条优于冬剪枝条。桑树夏伐条因木质化程度高,是育菇首选原料。制作菌种时,按70%夏伐条、20%棉籽壳、9%小麦麸皮、1%生石灰进行配比。冬季剪梢条木质化程度不高,要适当增加配料比例,制作菌种时按50%冬伐条、40%棉籽壳、9%小麦麸皮、1%生石灰进行配比。

4.装袋接种灭菌。把直径15厘米、厚0.04毫米的聚乙烯筒膜截成55厘米长的圆筒,一端封口,将培养料装入塑料筒袋内,每袋重1千克左右,扎口后放入常压蒸汽灶进行蒸汽灭菌。先用旺火加温,当锅内温度升至100℃时,改用文火,持续10~12小时后停止加温,降温至70C时出料。待培养料筒冷却到28℃时,搬入接种箱。接种人员用75%酒精擦洗双手,伸入接种箱内边打孔边接种。这一过程要求动作快,持续时间短。若接种穴深要多装菌种,以利于增强香菇菌丝抗干燥能力。

5.适时调节温度。接种后的菌袋呈“井”字型堆放,堆高5~6层。接种后的前半个月,室内温度要维持在18C以上,但不要超过28℃,以利菌种快速萌发定植。待菌丝至8~10厘米长时,可将外袋一端解口。接种后25天,脱去外袋进行第一次刺孔增氧。刺孔增氧后,菌丝生长速度加快,袋温上升,要注意散堆降温,严防“烧堆”。间隔10天进行第二次刺孔增氧。一般情况下,接种后40~45天菌丝即可满袋并转色结束。温度管理上要注意四点:一是要保持培养室凉爽不超过30℃。二是培养室内保持通风、干燥。三是严禁阳光直射菌袋。四是尽量将菌袋疏散,菌棒呈“”形摆放,堆高不超过6层,若采用层架单层摆放更好。

6.分季管理。①秋菇管理。11~12月份这段时间出的菇叫秋菇。其管理的关键是:温度12~15℃,湿度保持85%~90%。在空气新鲜的情况下,减少水分蒸发,做好保湿工作。当菇蕾长到黄豆大小时,视天气干湿情况进行喷水。气温高于20℃早晚喷,中午不喷,雨雪天不喷,阴天少喷。

②冬菇管理。1~2月份出的菇叫冬菇。这一时期出菇的质量最好,但菇房内温度不能低于3℃。早晚不宜开窗,中午气温高时,适宜开窗通风换气。

③春菇管理。3~6月份出的菇为春菇。这一阶段调湿是关键,要适时进行菌棒浸水。浸水前先用8号铁钎,从菌棒的一头打到另一头,然后把菌棒排于水槽或沟中,以淹没菌棒为宜。但需要注意的是,菌棒减量不到1/5暂不浸,温度超过25C以上暂不浸。其它管理同秋、冬菇。

第7篇:香菇栽培范文

关键词:香菇;段木栽培;代料栽培;采收加工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3.025

1段木栽培

1.1菇场的选择

栽培香菇场地的好坏,对香菇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菇场应在整个夏季照不到太阳,环境阴凉,适于菌丝生长。还要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空气湿度一般要保持在70%~80%之间。菇场选好应清理消毒,创造一个不利杂菌、害虫滋生的生态环境。

1.2菇木的准备

选择木质较坚实,边材多,心材少,树皮较厚,不易脱落,不易腐朽,不含有树脂。一般在冬季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砍树最好,树木干燥以没有萌发为准。接种打洞时,树液不渗出。段木以1~1.2米长度为宜,直径在5厘米以上的枝柱都可利用作菇木。

1.3人工接种

香菇段木栽培的接种时间,在吉林省每年于3月底~4月中旬进行,温度在5℃左右进行。在菌种选择上,必须选择适应性强、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出菇早、产量高、抗逆性强的良种,菌龄不超过3个月,具有芳香味,菌种纯,无杂菌。接种方法,用电钻打穴,孔距30厘米,呈梅花形排列,其他方法同黑木耳一致。

1.4上堆发菌

段木接种后,进入管理阶段,前期使菌丝在段木中发好发足;后期则是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多产菌蕾,出好香菇。此期间前后达4个月之久的管理工作,必须环环扣紧,上堆发菌一般用“井”字式、“蜈蚣”式、“人”字式。堆期管理工作主要有:保湿、保温、接种三周内必须保持菌种块适宜湿度(切勿使菌种块干掉),及时检查成活率。如果见菌丝从接种穴裂缝中长出,形成一个白色圈,应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发现死穴,则需补种。同时也要及时翻,里外上下调换位置,以便菌丝发好发齐。菇木堆好后,要根据不同环境条件进行遮荫,以免阳光直射,保持含水量,雨多时还要做好防潮工作,勿使菌丝淹死。

1.5散堆起架

在正常情况下,大约经历9个月左右的时间,菌丝即已达到生理上的成熟。这时就会在段木上形成子实体原基,出现瘤状突起。这时应将菇木移到适于出菇场所,把菇木架起来让其出菇。架木也称立木,架木要适时(适合子实体形成时所需温度),一般架木方法是事先打好木桩,放上横木,离地65厘米,两侧成人字形,交错排列,以便出菇和采收。此时应保持菇木湿度,每天可采用轻喷勤喷水方式,每天少量多次。第一批菇采收后,不能马上补水,需经1~2个月,让菇木干燥一段时间后再补水,进行第二次催蕾。这样可使菌丝受到刺激,促进原基分化,效果更好。

1.6采收后管理

经过几个月的生长,菌丝所积累的营养物质,已转化成香菇。为了使第二年继续获得高产、优质香菇,需要加强管理。一般管理好的菇木,可以连续出菇3~4年。

2代料栽培

香菇代料栽培是1974年上海市农科食用菌研究所开发的。经过连续多年的研究试验,摸索出了香菇块栽、袋栽及开放式栽培经验,其中以块栽最多。

代料栽培,具有原料来源广、生产周期短、产量高等优点。近几年来,有了很大幅度的进步。从产量、劳力、成本以及原料资源等各方面比较,都优于段木栽培,确是香菇生产中行之有效、适合我国香菇发展的途径。

培养料的配制。首先要保证木屑质量,木质坚硬的壳斗科、桦木科、金缕科等树种的木屑最好。一般采用的大多是混合杂木屑。实践证明,除松、杉、樟、柏等含有杀菌性物质的树木以外,其他树种的木屑和豆秸、玉米芯都可作为栽培香菇的培养料。但必须干燥、新鲜、o霉变、虫蚀、油污、木块杂物,以及不良异味等。在配制比例和操作方法上一定要按要求进行。

栽培瓶的制作,先将空瓶洗净,然后将已拌好的木屑培养料装入瓶中。料瓶全部装好后,搬入灭菌锅中,进行高温消毒灭菌。经灭菌后的培养瓶,待瓶内温度降至30℃以下时,转入接种箱(室)内接种。已接种的栽培瓶及时搬入培养室的培养架上进行培养。培养期必须特别注意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压制菌块时的适宜温度,一般需在气温20℃以下进行。温度高,易遭杂菌侵染;过低则发菌缓慢,会使愈合期延长。如在10℃~15℃之间压块的,成功率最好。一般7月上旬~8月下旬接种培养的栽培种,10月上旬前后压块最适宜。

培养管理,香菇菌丝体在压块后要求菌丝尽快萌发,愈合。菌丝愈合后,就促进其白色菌丝转为褐色至红棕色,以达到生理成熟阶段,根据香菇菌丝在木屑培养基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性,菌丝转色以后,在一定的温、湿度刺激下,很快就会形成子实体原基,结成菌蕾。菌蕾形成以后,逐渐膨大成为香菇。这时所需的水分、空气湿度、光线等条件与菌丝生长期有了很大差别,必须根据当时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自然气候情况,灵活掌握。总的原则是:既要出好香菇,又要养好菌丝,继续结好菌蕾,三者密切结合,巧妙安排。

3采收与加工

第8篇:香菇栽培范文

香菇; 哈茨木霉; 抗性; 高温胁迫; 菌丝生长; 菌棒腐烂

高温胁迫导致包括食用菌在内的各种生物体的活性氧氧化生物膜,产生多种具有伤害作用的不饱和醛酮产物,使蛋白质变性,破坏细胞膜稳定性,造成一系列生理紊乱,是生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12]。食用菌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是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特性[3]。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是香菇菌丝培养期间最为常见的木霉种类[45],前人已经注意到香菇菌丝生长及存活能力与环境条件及木霉菌存在某种关系;TOKIMOTO研究了碳氮源对木霉和香菇菌丝互作的影响[6],BADHAM研究了环境和栽培条件对哈茨木霉和香菇的长速和竞争性影响[7]。香菇菌棒腐烂病在生产中时有发生,但其发生原因研究多基于现场调查与经验判断,将其归结于气候异常、通风散热差、木霉菌感染或高温烧菌等原因,尚未见系统的研究[89]。通常情况下,湖北省随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香菇栽培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制袋,秋冬季及翌年春季棚内出菇,称之为秋栽模式。2012年以来,由于劳动力资源不足,为了错开制袋高峰期,部分农户将秋栽制袋时间提前至7月中下旬,香菇菌丝在培养期间遭遇高温,导致菌棒腐烂病在湖北省大面积发生,每年烂棒达到2000万棒以上,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在验证了香菇菌棒腐烂病与菌棒石膏含量、刺孔次数、补水时间及补水方式等不具有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温胁迫对香菇菌丝生长及其抗哈茨木霉能力的影响,明确了秋栽香菇菌棒腐烂病的发生原因。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香菇供试菌株秋栽7号(Q7)、L607和雨花2号(Y2)菌株均由华中农业大学菌种实验中心提供。哈茨木霉(T. harzianum)菌株系笔者自湖北省随州市随县香菇腐烂菌棒上分离,经过形态学和ITS序列鉴定,保存于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

1.2病害症状观察

2012~2014年笔者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草店镇、殷店镇和三里岗镇等秋栽香菇产区进行了现场调查。观察了香菇菌棒腐烂病的症状特征及变化规律,对发病菌棒表面和横切面特征进行了观察,调查了不同栽培棚中香菇菌棒生产管理措施及发病情况,分析了解菌棒腐烂病发生规律。

1.3高温胁迫处理Q7菌丝与哈茨木霉的对峙培养

将培养料(79%木屑,20%麸皮,1%石膏)装入200 mm×20 mm的双头开口玻璃管中,橡皮塞封口,灭菌;用直径8 mm的打孔器从PDA上取供试菌株Q7经过活化的菌丝片,每支玻璃管一端接3块菌丝片;25 ℃下培养20 d之后,分别置于37 ℃条件下处理6 h和24 h作为高温胁迫处理,以25 ℃培养相同时间为对照。在高温胁迫处理之后,在玻璃管另一端接入同样大小和数量的哈茨木霉菌丝片,25 ℃下培养,观察香菇菌丝与哈茨木霉菌丝相互接触时的对峙反应。试验设3次重复。

1.4高温胁迫处理对Q7菌丝生长能力的影响

在18 mm×180 mm的单头开口试管中装入香菇栽培的培养料,灭菌,按1.3方法分别接入Q7的菌种;25 ℃下培养至菌丝长满试管,再分别置于30、33、36、39、42 ℃五个温度梯度下,分别处理6、12、18、24、30、36、42、48 h,以25 ℃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为对照。之后从试管中挑出黄豆大小的培养物接种于PDA平板,25 ℃培养观察菌丝生长情况。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培养7 d后不同处理下香菇菌落直径,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采用SPASS 20.0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1.5高温胁迫处理对3个供试菌株菌丝存活及抗哈茨木霉能力的影响

参照1.4的方法,对3个供试菌株(Q7、L607和Y2)长满培养料的菌丝体,在39 ℃条件下胁迫处理18、24、30、36、42、48 h,在42 ℃条件下胁迫处理6、12、18 h, 以25 ℃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为对照。之后从试管中挑出黄豆大小的培养物,接种于PDA平板,25 ℃培养观察菌丝生长状况。参考1.3方法,在试管中已胁迫处理的香菇菌丝表面接入哈茨木霉菌丝片,25 ℃下培养,观察哈茨木霉侵染香菇菌丝的情况。

1.6香菇菌棒培养温度及其腐烂病发生情况

试验在随州市随县殷店镇秋栽香菇生产基地进行。2014年7月20日接种香菇栽培菌株Q7共600个栽培袋,其中300袋置于室内(25 ℃)培养,另300袋置于栽培棚进行培养(栽培棚采用白色塑料薄膜和黑色遮阳网各一层进行覆盖,菌袋分别置于栽培棚第1~6个层架上,菌袋之间保持4~5 cm距离)。7月28日进行菌袋第一次刺孔,同时开始对栽培棚内气温和菌袋内部温度进行抽样测量。室内培养(25 ℃)的菌袋于10月15日转入同一个栽培棚中,在层架上随机摆放。采用常规方法对菌棒进行转色和出菇管理,观察菌棒腐烂病发生情况。

曹现涛,等:高温胁迫对香菇菌丝生长及其抗哈茨木霉能力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病害症状与发生情况

香菇菌棒腐烂病一般在当年秋冬季至翌年4月发生。在第一潮菇采收之后,菌袋表面出现零星的灰白色菌落,之后菌落扩大,菌落中央出现绿色或淡绿色分生孢子堆,并散发出强烈的霉味;被感染的菌棒深褐色,水浸状,松软,腐烂;菌棒横断面上腐烂部位深褐色,感病部位与正常菌丝之间有红褐色拮抗线;病斑可以逐渐向菌棒表面及内部的正常菌丝部位扩展,直至完全感染整个菌棒,致使菌棒腐烂松散,易折断(封三图1)。

调查表明,香菇菌棒腐烂病在随州市及周边各个种植区域均有发生,但以桐柏山南侧低丘河谷地带种植区发生最严重,而大洪山及周边丘陵山区发生较轻。菌丝培养场所对发病率有明显影响,砖房室内培养菌丝时发病率明显较低,而栽培棚中培养菌丝时发病率较高。随着采收次数增加,菌棒发病率迅速上升,至第四潮菇时发病率达到60%~80%,个别菇棚可以达到90%以上,原因是前期高温胁迫使菌丝活力衰退,抗木霉能力下降,每次出菇后菌丝营养被进一步消耗,浸水补水时菌棒被更多的木霉孢子感染,加快菌棒腐烂病传播速度。

A:菌棒表面腐烂呈褐色;B:菌棒横切面出现红褐色拮抗线;C:菌棒表面出现淡绿色分生孢子堆

A, Brown rot on log surfaces; B, Redbrown antagonistic streak in log transsection; C, Cluster of light green conidia on log surface

图1 香菇菌棒腐烂病的症状

Fig.1 Symptoms of log rot inL. edodes

图2 Q7菌丝37℃胁迫处理后与哈茨木霉菌丝的对峙培养结果

Fig.2 Antagonistic reaction between L. edodes Q7 mycelia treated at 37 ℃ and T. harzianum mycelia

2.2高温胁迫处理Q7菌丝与哈茨木霉对峙培养的拮抗反应

在试管培养料中,当Q7菌丝在37 ℃处理6 h时,它与哈茨木霉菌丝接触部位产生明显的黄褐色拮抗线,表明香菇菌丝抵抗哈茨木霉的能力强,且与对照处理(25 ℃)一致(封三图2)。当香菇菌丝在37 ℃处理24 h之后,菌丝迅速被哈茨木霉菌丝覆盖,表明其失去了抵抗哈茨木霉感染的能力。

2.3高温胁迫处理对Q7生长能力的影响

与对照相比,受高温胁迫后恢复生长的香菇菌丝,其长速快于处理前。高温胁迫可导致香菇菌丝抗逆性迅速减弱,超过一定阈值会使香菇菌丝死亡。在香菇菌丝未致死的条件下,这种高温胁迫是可逆的,在适宜条件下能恢复生长活力,甚至生长速度加快(表1),未观察到菌落形态有明显变化。

**不同温度处理相同时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大写字母表示相同温度不同时间处理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 0.01);/表示菌丝死亡

Values are the means (mm/d)±SD (n=5);* indicate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1) among different temperature treatments for the same time period; different higher case letters indicat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1) among different time treatments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 nonviable mycelium

2.4高温胁迫处理对3个供试菌株存活及抗哈茨木霉能力的影响

G: Growth; D: Nonviable;+: Resistant;-: Sensitive

从表2可以看出,在39 ℃下处理不超过24 h,3个供试菌株菌丝转管至25 ℃后均能恢复正常生长。但39 ℃条件下Q7处理达到30 h,以及L607处理达到36 h时,菌丝均无法恢复生长,但雨花2号处理48 h菌丝仍然可以恢复生长。在42 ℃条件下,秋栽7号和L607在处理6 h后,菌丝可以恢复生长,但3个供试菌株在其它处理条件下均已死亡,不能恢复生长(表3)。

在39 ℃高温下胁迫处理菌株Q7 18 h和24 h、胁迫处理菌株Y2 24 h和48 h,两个菌株(Q7,Y2)菌丝体虽然还能继续生长,但已失去了抵抗哈茨木霉感染的能力(表2)。哈茨木霉菌丝能迅速感染受39 ℃高温胁迫处理24 h的菌株Q7的菌丝体。但在39 ℃高温胁迫处理时间不超过30 h时,L607既能继续生长,又保持了对哈茨木霉的抗性。

3个供试菌株对42 ℃高温胁迫的耐受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在42 ℃下处理6 h时,Q7和L607菌丝生长和抗哈茨木霉能力均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但Y2菌丝已死亡,而3个供试菌株处理12 h以上菌丝均全部死亡。

上述试验表明,温度和处理时间共同影响供试菌株高温胁迫反应的结果。短时间的高温胁迫对香菇菌丝的生长和抗哈茨木霉能力均没有显著影响。随着胁迫温度上升或胁迫时间延长,菌丝抗哈茨木霉能力下降,甚至失去生长能力。

2.5培养温度对香菇菌棒腐烂病发生的影响

25 ℃条件下室内培养菌丝时,Q7菌棒在出菇期没有发生烂棒现象。在栽培棚中进行菌棒培养的条件下,第一潮至第四潮菇采收后的菌棒腐烂率分别为18%、39%、57%和76%。温度测定发现,7月28日至8月6日中午14时前后棚内不同位点气温高于棚外气温2~3 ℃,而菌袋内部温度高于棚内气温3~4 ℃。气象资料表明,7月28日至30日当地连续3 d最高气温达到35~36 ℃,在此期间棚内最高温度达到37~39 ℃,而菌袋内部最高温度达到40~43 ℃,表明秋栽7号在菌丝培养期间受到了高温胁迫,引起抗哈茨木霉的能力下降,部分菌丝死亡,导致了菌棒腐烂病发生。

3 讨论

张美敬等人(2015)研究表明,侧耳属菌株受高温胁迫后,在28~40 ℃处理0~48 h菌丝体内硫代巴比妥反应产物(TBARS)与温度和时间呈正相关,与随后的菌丝恢复生长率呈负相关[3]。本研究首次进行较系统的室内外试验,证明香菇菌丝在短时间高温胁迫时生长能力及抗哈茨木霉能力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但随着胁迫温度上升或处理时间延长,菌丝抗哈茨木霉能力下降,甚至死亡,这与张美敬等人对侧耳属高温胁迫的研究结果相似。

香菇不同栽培菌株对高温的耐受能力不同,尚需进一步测定各个栽培菌株耐受高温胁迫的能力,为预防香菇菌棒腐烂病奠定基础。哈茨木霉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只有在香菇菌丝活力下降时才能感染。在湖北省随州市等秋栽香菇产区,由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资源出现短缺,部分种植户为了避开用工高峰,将制袋时间从8月下旬提前至7月中下旬,导致香菇菌丝培养处于炎热的夏季高温季节,而部分菌棒培养在没有良好遮阴及通风条件的栽培棚中进行,使得菌袋内部菌丝体受到高温胁迫,导致香菇菌棒腐烂病近年来在产区大范围严重发生。

MOLLER IM, JENSENPE, HANSSON A. Oxidative modifications to cellular components in plants[J]. Annu Rev Plant Biol, 2007, 58:459481.

[2] FERREIA AS, TOTOLA MR. BORGES AC. Physi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rehalose in the ectomycorrhizal fungus Pisolithus sp. under thermal stress[J]. J ThermBiol, 2007, 32(1):3441.

[3] 张美敬,刘秀明,邹亚杰,等.侧耳属高温胁迫条件优化研究[J].菌物学报.2015,34(4):662669.

[4] 吴小平. 食用菌致病木霉的鉴定、致病机理及防治[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

[5] CAO XT, BIAN YB, XU ZY. First report of Trichoderma oblongisporum causing green mold disease on Lentinula edodes (shiitake) in China[J]. Plant Dis, 2014, 98(10):14401440.

[6] TOKIMOTO K, KOMATSU M. Effect of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 in media on the hyphal interference between Lentinus edodes and some species of Trichoderma[J]. Ann PhytopatholSocJapan, 1979, 45(2):261264.

[7] BADHAM ER. Growth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Lentinus edodes and Trichoderma harzianum on sawdust substrates [J]. Mycologia, 1991,83(4):455463.

第9篇:香菇栽培范文

>> 棉籽壳栽培金针菇高产技术 秀珍菇高产栽培技术 秀珍菇栽培新技术追踪 秀珍菇高温季高效栽培技术 桑枝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技术 利用玉米芯替换棉籽壳栽培金针菇效益分析 香菇、平菇、秀珍菇、金针菇中葡萄糖含量测定 利用花生壳栽培秀珍菇的技术研究 木薯杆栽培秀珍菇不同麦麸添加量配方试验 秀珍菇黄菇病的调查与防治建议 秀珍菇生物学特性及工厂化栽培技术 金针菇棉籽壳袋栽生产技术 秀珍菇超高压保鲜中分离的芽孢杆菌的鉴定 富硒秀珍菇菌粉制备技术优化及应用研究 柱状田头菇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素炒八珍菇 厨中之珍猴头菇 云芝、灵芝和柱状田头菇胞外多糖对果蝇寿命的影响 柱状田头菇硒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和抗疲劳效果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柱状田头菇挥发性成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11115/20120831.

[2] 任广跃, 朱文学, 张仲欣, 等. 棉秆营养价值及其饲用模式分析[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9, (10):3.

[3] 胡清秀. 珍稀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5967.

[4] 卢政辉. 秀珍菇安全高效生产技术要点[J]. 浙江食用菌, 2009, 17(4):4648.

[5] 唐小伟, 初正云, 方文艳, 等. 凯氏定氮法测定刺槐花中蛋白质含量[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13(12):8587.

[6] 王高. 棉杆代料栽培香菇试验初报[J]. 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18(6):3839.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