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质信息化建设范文

地质信息化建设精选(九篇)

地质信息化建设

第1篇:地质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采油 档案管理 信息化

一、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国际网络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档案事业的改革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同时给档案工作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地质档案作为采油厂多年来在勘探、开发以及生产决策等系列活动中所形成的关键性的信息资源是采油厂生存和发展方面的真实记录,这些信息资源是取之不尽的物质财富 对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说,采油厂若想在市场上取得相应的份额,就应符合时展的要求,加快地质档案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步伐,进而确立数字化档案馆的管理方式,不断地提升采油厂经营管理方面的效益。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作为我国产业优化升级以及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关键性环节,对采油厂地质档案资源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实现采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 地质档案信息化是采油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采油厂在开发与发展方面的活动记录通过档案信息的方式存在,这些信息和采油厂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采油厂信息化的管理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地质档案从其发展的趋势上来说,只有和信息化有效结合,才能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才能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是采油厂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为有效地实现地质档案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手段与途径。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是开放式、实时性以及互递性的。

(三)地质档案信息化是网络时代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地质档案作为采油厂在开发历程方面的真实写照,具有不可再生的特征。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网络化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档案的应用者在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方式上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而地质档案工作的发展与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有效地利用地质档案信息化这一传播模式,才能促进地质档案资源的不断发展,才能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而实现地质档案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

(四)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

地质档案作为采油厂重要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整个油田的建设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采油厂来说,其自身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和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地质档案信息化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高采油厂在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力。

②缩小档案所需要的保存空间,有效地扩展了存储能力。采油厂在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在地质档案方面有着惊人的库存总量,这些库存的存在导致采油厂在档案管理方面出现了库房拥挤以及保管困难的问题。

③实现地质档案在检索方面更加方便与快捷。

④促进档案信息在网络系统中的交流。

三、实现采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一)合理确定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规划

通过确定合理的建设规范来确保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地质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其本身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在这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层面上充分地理解地 质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所具有的作用,对地质档案资源信息化过程中所涉及的资源的合理配置、馆际协作、资源共享以及网络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可行性的研究。

(二)成立档案资源数据库

通过成立档案资源数据库的方式促进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地质档案涵盖了地质勘探开发、油藏研究、油田规划以及各类调整方案的编制、测井以及深层油气资源的科学研究、对外合作等各个方面的诸多的信息资源。档案的管理部门若没有大量的档案馆藏,进行档案资源 的信息化建设就会失去依托的必要基础。

(三)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的加大

资金投入的加大可以为采油厂地质档案信息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在数字化地质档案馆的建立过程中,需要数据存储服务器以及提供数据检索服务的平台提供必要的支持,这些支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作为物质保障。

(四)丰富地质档案的库藏资源

丰富的地质档案库藏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基础。地质档案作用的发挥与地质档案资源是否丰富有着必然的联系,失去了丰富的地质档案的库藏资源,地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五)加强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队伍建设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学科、新技术以及新发明不断在石油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而有必要不断提升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层次以及高素质的档案资源信息管理的专业队伍。这支专业队伍人员应掌握广泛的关于档案管理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有着较强的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与实践,同时还应掌握计算机应用相关的技术。从而有效地保证地质档案信息能够及时、快捷以及准确提供给石油开发利用者进行有效的利用,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完全共享,为采油厂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服务。

四、结论

社会的发展,使得档案管理越发复杂,为方便单位工作的开展,对档案的科学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的要求,必须探索一条适应档案现代化发展的管理模式,实现地质所档案管理信息化也已十分必要,应该是采油厂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这也是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延琴. 浅析采油企业信息化地质档案的科学管理,企业技术开发,2011,(7)

[2]修静昳. 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8)

[3]徐晨,孟庆峰.石油勘探资料档案的收集与管理,经验摘登,1997,(3)

[5]杨春.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28

第2篇:地质信息化建设范文

人事档案记录了员工的个人经历、学历和思想品德的情况,是员工奖励、惩罚的有力证据,真实反映了员工的社会活动和工作情况。人事档案是企业用人单位评价员工的重要标准,对员工的未来发展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信息化建设应用于地质部门的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管理的一个新课题,因为电子化的信息管理不仅大大减轻了劳动力,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而且促进了工作效率。地质部门的人事档案资料涉及到企业的精神面貌,与各个不同的专业信息系统都密切相关,因此,怎样抓住信息化建设给地质部门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好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是地质部门人事管理工作者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信息化建设在地质部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优势

1.电子化档案的保存,减轻纸质档案保管的压力

人事档案的纸质资料成千上万,需要腾出大量的空间进行保存且不易保存,受天气的影响较大,容易因室内温度或者湿度不适而引起纸质人事档案资料褪色、变质;放在仓库里的纸质人事档案资料容易瘦老鼠、虫子等有害生物的侵袭而损失掉一部分重要资料。而电子版的人事档案管理是通过计算机输入保存的,不受天气和有害生物的侵袭,并具有永久性保存的功能,可以有效地保存人事档案资料的原始资料,而且电子化档案大大节省了保存的实地空间,为企业节省成本和空间,减轻了纸质资料保存的压力。

2.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人事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有利于有关工作人员能够随时对变动的人事资料进行及时的更改,快捷的文档输入有利于工作人员对人事变动及时实行动态管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人事档案的信息化能够对表现好的地质工作人员及时的记录,也能记录工作欠佳的工作人员的某些过失,档案管理员经过简单的输入并保存后,再把资料规范化、流程化,在这一过程中将人事档案分类、排序、组卷、装订等,改变了从前以手工操作为主的繁琐工作,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得人性化、现代化,提高了地质部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和宝贵的时间。

3.方便查询人事档案信息

在地质部门领导作出人事调整的决定之前时,他们往往需要查询有关人事档案资料以便筛出合适的人选,而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则可以帮助领导快速查询有关信息。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是通过高级的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管理的,它具有快速检索、高级检索等多种综合查询方式,既可以快速地得知纸质档案的存放情况,又能及时获取人员的简历、出勤情况、奖惩情况等基本信息。地质部门的人事档案管理摆脱了传统的查询方式,方便了地质部门领导查询有关人员的信息,为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一个可靠的参考条件。

三、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实施方法

1.收集整理好人事档案原始资料

只有做好人事管理的基础工作才有可能有效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从基础做起,收集好地质工作人员的基础资料,定期对他们的最新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再对收集好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确保人事档案管理的第一步具有真实性。这是以后评价地质工作人员的一个重要依据,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第一步工作,绝不能出现作假的情况。

2.配备计算机等硬件设施

要实现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有完善的硬件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地质部门的人事管理要配备好计算机、打印机、数码相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来对地质部门的工作人员的人事档案进行电子化管理,使纸质资料转换为电子化档案管理资料以便保存。

3.建立电子人事档案

通过纸质的分类扫描之后对数据进行入库建档管理可以实现建立电子人事档案。存档人员和派遣人员持电子档案后,有了唯一的与其档案材料对应的代码,即电子档案的代码只有需要查询人员档案信息的有关用人单位才可以进行信息查询。因此,电子人事档案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了便捷、诚信和权威的服务,使“死档案”、“黑档案”变成了“活档案”。例如,有些人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晰,他们认为既然被地质单位聘用了,那么人事档案便无用处了,于是他们把自己的档案放到单位后不闻不问,使档案成为了“黑档案”,但是地质部门对工作人员的学历要求很高,并要求他们有一定的道德,电子人事档案就为地质部门对工作人员的了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电子档案的建立和使用有利于提高他们对人事档案的认识,有助于档案的查询,有利于盘活档案资源。

4.利用专业管理软件建立数据库和电子档案

要有效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离不开通过专业管理软件以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对变更的人事动态进行及时的更新,使人事档案信息的查询和统计分析实行日常的电子化管理。第一,地质部门的企业要在市场上选择较为成熟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当然有能力的企业还可考虑研发该类软件,这种软件应当具备以下功能:电子档案管理,包括建档管理、归档管理、档案综合检索、有关档案的借入及借出登记、档案转出处理等;人事信息的管理,包括信息输入、修改、查询、能自动对数据库的信息生成相应的花名册等基本功能;第二,要依据数据库的特点设计动态信息收集的流程、规范收集的内容,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只有通过设计具有以上特点的数据库才能满足地质部门档案管理人员对电子档案的有效管理,减少他们对档案管理的时间,提高他们工作的效率,对地质部门的工作人员起到监督的作用;最后,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对信息数据库进行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以确保系统的规范运行,这样做也可以避免一些重要的人事档案资料丢失,做到人事档案管理所具备的谨慎性。另外,要注意人事档案与其他资料实行物理访问和存储的隔离,以保证人事档案的资料的真实性受到其他资料的干扰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不可估量的后果。

5.建立人事信息网络化平台

可以通过建立人事信息网络平台对有关人事信息进行必要的共享。例如,有些领导要及时了解某位员工的表现情况,而该领导有无法马上直达地质人事部,这是档案管理人员就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来为有需要的领导提供第一手资料以便领导对员工进行基本的了解,这样可以减少很多流程,节省很多时间,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需要注意的是,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根据信息的内容和相关要求,对各种资料进行加密级别的设定,对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

四、结束语

第3篇:地质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建筑行业,质量监督,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U71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各种新型的、先进的施工工艺被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如何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限监管,提高监管水平,这是所有工程质量监管人员需要面临的任务和压力。我国目前每年新增的建筑体量居全球之首,但是面临的质量问题同样层出不穷,一系列的建筑事故不绝于耳,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也严重危及了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施工周期长、工序复杂、参与单位众多、统筹协调难度大等,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需要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进行,这给质量监管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加强各部门、各施工环节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对于管控工程建设质量大有裨益,同样地,加强质量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将使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事半功倍,同时可以有效解决工作中效率低下、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样可以避免原有管理中的资源浪费,保证质量监督的实时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完整性等。

1加强质量监督工作信息化的意义

我国一直以来都在大力推动质量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住建部于1998年颁布《全国建设事业信息化规划纲要》为始,我国的工程质量信息化建设稳步向前推进,这项工作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质量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国每年新建的建筑体量惊人,给质检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例如:许多省份的质检工作量成倍增长,质检人员的平均监管面积从以前的几万平方米,一下子跃升到几十万平方米,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如果还是采取以往的监督手段,难免会出现一定的纰漏和疏忽,因此,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系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形势,可以对工程项目实现及时的信息掌握和差别化的质量管理,在同等人员配置下,降低管理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供了便利,质量监督的信息化管理为信息的记录、处理、分析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极大地减少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可以更好地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信息的流转和分享也变得更加容易,这无疑将为建设单位处理施工中的问题提供极大的借鉴,为其提高施工质量提供参考,也可以加强质检工作的针对性;其次,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将监督的结果予以公开,可以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性,一方面使工程建设单位的施工质量暴露在人民大众的眼前,另一方面质量监督部门也需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建立互联网信息化系统,也可以实现检测数据的自动上传、评定等,减少人为干扰,更加确保真实、有效、公正。

2当前推进质量监督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2.1质量监督工作人员缺乏重视

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本是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义务和责任,但是面对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大潮,许多质检人员缺乏重视、观念落后,他们不愿意去接受新的东西,不愿意去改变固有的工作习惯。这种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是认识不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他们不知道将质量监督工作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会给自身的工作带来大的便利,不了解最终的受益人其实是自己,因此往往对信息化的推动持观望或者抵触的态度。我国对工程实施质量监督的制度已经有2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固有的工作模式或者陋习已经根深蒂固,建立信息化的质量监督系统是一场革命,需要每个工作人员的参与和配合。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建设需要相关的领导扶持,但是现在很多身在其位的领导同样不能认识到信息化的大趋势,这同样来源于对信息化技术的不了解,这就导致信息化的建设成为一种噱头,例如:某县质量监督站虽然已经实施信息化建设长达一年之久,但是其主管领导只是迫于形势,对于这件工作并不是真正了解和上心,相关配套资金也迟迟不能到位,导致现在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备都不能到位,由于缺乏了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举步维艰,陷入僵局。

2.2信息化建设资源欠缺

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重视和支持,同样需要各种配套资源的到位,这是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一方面,由于传统工作模式已经在质检机构中根深蒂固,单位中熟悉网络科技的人才稀缺,很多从事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或者维护的人员都是兼职,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他们工作起来往往会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单位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可以这样说,建设稳健、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是一笔高投入、高产出的投资,因此需要足够的经费作为支持,但是许多地方单位由于认识不到这种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不敢冒这样的风险,或者确实是资金有限,导致系统建设搁浅,另外,信息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同样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支持,包括设备的维护、人才的培训等,同时监督费的取消可能使得单位对于信息化的资金支持出现缩减,进而影响信息系统发挥其效用。

2.3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标准

各地信息化建设的热情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往往各自为政,各干各的,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标准,因此就不能对信息化建设从立项、论证、兴建到维护形成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规划和安排,导致事情干到一半却与初衷不同,或者信息化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达不到预期,甚至变得更加繁琐,与工程质量监督的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导致许多地方的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系统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基础功能缺失,在许多公共服务平台上,新闻动态、领导讲话等成为展示的重点,针对质量监督工作的信息不能得到公开,服务群众、展示给群众的信息少之又少,往往只停留在浅层次的办事说明和流程上,这就起不到让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此外,由于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标准,各地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受到阻碍。

3推进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领导带头,制度健全

一方面,各地质量监督部门的领导应当加强对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视,以身作则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和维护作为对工作人员的日常考核,同时积极组织大家讨论和学习应用信息化系统给工作带来的便利,从根本上消除人员的抵触和排斥情绪,为以后工作的展开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建设信息化系统需要制度的保障,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应当不断建立和健全长期的、广泛的管理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首先,将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不仅是相关的管理部门,包括各基层县市的质检人员,要求他们信息化办公;其次,建立层次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从县、市到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同时各层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互相配合,分工明确,省级质监部门在信息化系统中应当监督各地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市县级质检部门应当努力完善当地的质量监督资源库和局域网络的建设;最后,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检查和落实工作。

3.2完善资金和人才配套

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当地质检部门根据自身的实际资金情况,因地制宜地逐步地发展和完善。由于各地的资源配套情况千差万别,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也不必苛求步伐一致,对于资金较为充裕的地区,可以一步到位购置信息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并引进专业的管理和应用人才,对于那些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以首先利用总站已有的公共平台,购置核心设备,以期满足核心需求,然后再逐步完善设备和人员配置。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的要素便是人才,在信息化系统建立的初期可以适当引进专业的、有经验的人员,协助单位完善系统建设。然后,各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专业的信息化队伍。省、市、县各级部门之间应当加强交流和学习,上级工作人员对口指导下级人员。

3.3建立相互关联的动态资源库

通过建立相互关联的动态资源库,完善信息从搜集、处理、分类等的信息化程度,减少人为造成的误差,使得相关数据分类明确、记录清楚、真实性高,能够反映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同时,各级质量监督部门之间通过互联的局域网能够实现资源库数据的共享。在此基础之上,同步建立起公开的电子政务平台,将质量监督的情况、业务数据信息、管理信息等公布在政务平台上,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信息的应该动态、及时。

4结语

面对日益繁杂的质量监督工作,建立高效的信息化系统对质量监督部门来说势在必行,这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体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动态共享,保障监督工作的公平、公正,对于提高我国建设行业整体的质量监督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姝.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8-9.

第4篇:地质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农村信息化是新农村的重要内涵和标志,推进农村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举措。当前,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必须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在如何看待农村信息化建设上,农村基层干部和多数农民群众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致富增收、改变村容村貌,农村信息化建设无关紧要;农村信息化就是农民家家户户普及计算机网络化;农村信息化建设应该是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对农村信息化建设负全责;农村信息化建设直接受益的是农民,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完全是农民群众自己的事;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在短时期内通过突击建设的办法来实现;农村信息化建设困难大、条件要求高,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农村信息化建设只是信息硬件建设问题,提高农民信息素质不是主要任务。

(二)农民的信息素质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7年,在农村初中以下劳动力占到91.2%,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信息素质不能适应建设新农村的需要。农民信息意识普遍不强,尤其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信息的反映不够灵敏;农民在对待信息的态度、情绪、认知、判断上存在着较强的怀疑心理、强烈的焦虑心理、盲目的随众心理、消极的抱怨心理、浅层的羡慕心理、非理性的轻率心理等不良心理;农民信息知识水平非常低,对信息的种类、特点,获取信息的方法、渠道等基本知识了解甚少;农民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社交方式获取信息,对从计算机网络、电视广播节目、报刊等获取信息的方法掌握不够,综合获取信息的能力较低。

(三)农村信息化设施不完备、信息资源匮乏

从建设新农村的需要看,从农民尽快发家致富的愿望看,农村信息化设施是不完备的,农村的信息资源还是相对匮乏的。农村通过有线方式接收电视节目的普及率相当低,导致许多节目农民无法收看,如中央电视台七套即农业频道节目等直接面向“三农”的好节目。计算机拥有量和连接上网的数量很少,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十分低。收音机在农村拥有率大大降低,导致广播节目信息在农村的传播受到阻碍。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利用电话获取农业生产、农业经济信息的效率亟待提高。报纸、杂志、图书的拥有量非常低,村民公共阅览室、阅报栏数量很少。

(四)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强

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实和发展看,政府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大,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还不够强。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领导不够有力;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尤其是各县、乡、村缺少针对当地实际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科学规划;在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上的政策不健全,缺少引导、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积极性的好政策;在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工作力度不够;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尤其是对村集体发展公共信息服务缺少专项资金支持;政府部门面向农村、农民提供的信息服务项目少,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

(五)农村信息服务组织不健全、信息服务质量不高

调查研究发现,真正面向农民,针对农民需求,开展各种信息服务的组织不健全,提供的信息服务质量不高。县、乡两级政府主办的信息服务组织,没有牢固树立起为农民服务的思想,服务方式和内容不能够适应农民的需要;农村个体信息服务组织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民互助形式的信息服务组织比较少;农村集体公共信息服务薄弱。

二、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切实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和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

各级政府部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真正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用信息化带动农村经济,用信息化提升农民素质,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要充分认识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计算机网络化建设,也包含电视、广播、电话、短信、报纸、杂志、图书、信息栏、阅报栏等信息化建设内容。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必须对本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承担起主要责任。要充分认识到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民群众是主体,必须进一步明确农民群众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要充分认识到农村信息化建设村集体是支撑,必须最大限度发挥村集体的力量。要充分认识到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紧密结合农村的实际进行,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经验,不能机械照搬他人的模式,防止搞突击工程、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充分认识到提升农民信息素质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二)大力加强农民信息素质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信息素质是新农民的重要素质构成,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部门要承担起提高农民信息素质的责任,尤其是县、乡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针对农民的特点,加强农民信息素质教育培训工作。

在培训内容上,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切实提高农民捕捉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信息心理,使他们既保持渴求发家致富信息的心理,又摒弃随众、盲从、轻率、怀疑、、担心、顾虑、焦虑、抱怨、羡慕等不良的信息心理;使大多数农民了解信息的种类、特点等信息的基本知识,掌握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提高从计算机网络、电视广播节目、报刊、电话、现场等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培训的方法上,将信息素质培训纳入党委组织部门正在实行的“农村干部素质教育工程”,以此提高农村干部的信息素质,进而发挥村干部在农村信息素质培训中的辐射、带动和骨干作用;将信息知识内容纳入农村普通初中、高中和职业中学的教学内容当中,以此提高回村务农的青年农民的信息素质;将信息知识内容纳入各级政府举办的农民“绿色证书工程”,使农民在接受科技培训的同时,受到信息素质培训;各级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开办农民信息素质教育培训栏目,请专业人员进行讲座,农民通过收看和收听提高信息素质;利用农民夜校和农闲时节由县、乡政府有关部门的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对农民进行信息素质集中培训;通过“三下乡”活动,在送科技、送文化、送医药到农村的同时,把实用信息和信息知识送到农民手中,变“三下乡”为“四下乡”,以此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和培训。

(三)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农村信息化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必须对本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承担起主要责任。进一步强化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尤其是县、乡两级干部要把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抓;认真制定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尤其是县、乡、村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科学规划;进一步完善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各项政策,用政策引导、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在每年的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农村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尤其是要对村集体发展公共信息服务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行重点资金支持;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信息服务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负责兴办真正意义的农民报刊图书阅览室,对村民免费开放,场所由村集体解决,订购报刊图书的费用由村集体和农民分担,政府予以资助,阅览室可由村干部轮流负责管理,也可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指导下由村民互助方式进行管理;由政府资助、村集体负责,在村街道显著位置设立阅报栏,阅报栏由村干部负责管理;充分发挥村广播室的作用,利用村广播室向村民传播农业科技、农业经济等信息;办好村集体计算机信息服务中心,选择高素质村民实行互助方式进行管理,管理人员负责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信息,接待村民信息查询,提供信息查询服务等,计算机上网运行费用可由村集体承担,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也可采取村民互助形式解决;办好信息栏,由村干部负责定期更换信息栏的内容,充分利用信息栏向村民传播各种科技、经济、生活、社会信息。

(五)积极推进农村信息服务组织的改革和发展

积极推进各类农村信息服务组织的改革和发展是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府举办的农村信息服务组织,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积极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要强化为农民服务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改善条件,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积极鼓励和扶持个体农村信息服务组织的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规范运营服务;积极引导农民创办互助形式的农村信息服务组织。

(六)增强面向农村信息服务的针对性,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各级、各类信息服务组织要针对农民的信息需求提供信息,要加大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力度,建立农民信息服务档案,实现提供信息和需要信息的无缝对接,改变信息服务和信息需求两张皮现象。有传统的以面为主提供信息转变到以点为主提供信息,坚持点、面有机结合,实现点、面信息相互透,补充、辐射、传播,构建信息利用新模式。要做实信息服务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强信息的收集、筛选、甄别,加大对信息深度加工的工作力度,多给农民提供经过信息过滤加工成熟后的信息,多提供有一定信息深度的优质信息,多提供专门化系统性的信息。要从提高农民接受利用信息的效果出发,根据农民信息类型的利用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传递方式,要多采取农民容易接受、习惯应用、传递效果好的方式提供信息。要注意把握好形式与内容、形式与对象的统一,提供信息的内容要与信息传递方式相一致,信息传递方式要与农民的信息素质相适应,努力提高面向农村的信息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6-02-21.

2、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沿海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经验[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3(10).

3、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现代化进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3(4).

4、农村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J].计算机与农业,2003(8).

5、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建设[J].农场经济管理,2003(5).

第5篇:地质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近年来,为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建筑工程规模逐年扩大,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全面、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从根本上保证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建筑行业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1]。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在《建设部关于加快建设系统信息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建设系统的信息化是实现城乡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促进建设事业结构调整和解决深层次矛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树立政府形象,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2]”质量工程监督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是信息系统的构建过程主要利用建设工程管理的特点,在现代化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下,因地制宜的选择成熟、性能稳定的技术,构建动态的远程监视系统。健全和完善与政府决策、执行相协调的工程监督制约机制,积极适应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面临形势的新变化,统筹规划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创新监督方法,提升监督实效,是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2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2.1研究目的

工程质量监督绝非仅靠政府传统的管理模式就可以奏效的,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工程质量监督必须依托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实现监督的网络化、全程化、实时化、简便化、效能化、规范化。基于这一认识,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信息社会中工程质量监督的研究,旨在提高各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管力度和工作水平。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工程质量的监督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工程质量监督的信息化进行研究。

3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3.1政府信息透明化的必要手段

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作为新的监督主体,帮助政府监管到位作用日益强大,信息化管理能将政府各种信息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汇总,各地群众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实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建设工程在前期运作、中期施工以及后期维护进行实时、同步的动态监督,并且能够及时掌握政府监督部门所发信息,是政府建设工程实施过程公平和透明化。通过有效、真实、科学的数据使人民群众了解政府部门监督工作的公正,从侧面也加强了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3.2 资源配置优化的必要助推剂

建筑工程规模和投资一般都比较大,不同的工程之间差别性较大,在工程中需要协调的关系多,各种单位之间上报或者下达的的信息交换、文档管理复杂密集,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有利于对信息文件进行合理及时的整合和处理,有利于各单位总结交流质量监督经验,能够及时掌握质量动态,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以及资源进行有效的调整,进行及时的决策,以此提高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

3.3推进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是任务所需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果对建设工程队伍缺乏及时、有效的教育、制约和监督,就会不断滋生质量安全问题,甚至衍生为腐败问题问题,质量工程监督部门不仅无法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而且还会损害国计民生,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建筑工程如果没有通过扎实有效的监督防控,以至于造成的的代价是沉重的,之前印度楼梯突然倒塌造成数百民人民群众伤亡,质量工程劣质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信息化管理可以对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电子进行实现,对工程的阶段目标以及进度计划进行实时的跟踪、分析和比较,对工程有关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提高工程质量监管的效率和准确度,能够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并进行一定的进度控制。因此,如何提升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及时性、前瞻性、灵敏性,必须依靠信息化质量监督工作的实效,完成质量监督工作任务而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信息化则是这项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4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

4.1加强建立工程质量监督系统

工程质量监督系统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模块,积极建设、完善常规信息采集,记录与工程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证件号、工作编号、资格名称。记录工程项目信息,各个工程为组成相应的数据组,方便及时查找与应用。

第二模块,结合工程远程监控设施建设,充分应用遥感、遥测、全球定位和其他实时自动采集与传输新技术,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海量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快速备份,逐步形成从微观到宏观多层次协同作业、结构相对完备的综合信息体系。

第三模块,围绕群众最需要、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建立对外工程质量公开监督系统。在工程质量监督公众服务平台公开涉及工程质量监督监管的所有执法依据(法律、法规)、权限、程序,保障被监督者的权益。同时公众可以在线查询所需资源信息,并反馈给监督部门,增强监督工作。

4.2 解决监督检查的工作内容及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问题

工程质量部监督门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所采用的标准必须以国家和建设部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规程、规范、强制性条文,法规文件为依据,引导确定监督检查的内容。在监督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完成质量信息的实时采集测评时,信息化系统可以通过随身电脑的客户终端,提供向导性的监督检查程序和强大的现场帮助支持查询计算系统,方便管理者对监督检查信息和监督人员的实时管理控制,并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给出处理意见。

4.3加强信息化技术建设

随着建设工程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未来信息化技术将主导建设工程监督系统,高智能信息技术建设迫在眉睫。

4.3.1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工地远程监控系统都仍使用有线网络的传输,采用无线网络技术改进建筑施工工地远程监控系统的图像采集子系统和传输子系统部分,可以抛弃原有的有线传输介质,大量使用无线传输介质和无线图像采集设备,施工工地塔吊等地点将不再受到线缆长度的限制,

4.3.2 GPS和 GIS技术

GPS 是英文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的简写,即球定位系统;GIS是英文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的简写,即地理信息系统[][2] 。 GIS模块可以增加建筑施工工地远程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子系统的实际操作性,精确到建筑工程的地理状况和周边环境。监督人员的统筹安排作为工程质量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GPS 模块可以增加监督人员可操控性。

4.3.3网络视频会议技术

网络视频会议技术是一种点对点、多点交互的通信方式,可以将不同地点与会成员的活动情况、会议内容等展现到各个分会场。基于网络视频会议技术以上优点,网络视频会议技术可以使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施工工地违反标准的地方,与施工工地管理人员进行通讯,利用直接远程将需要整改的地方下发电子版整改通知书,并限时整改。因此,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监督人员相对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覆盖率。

5结语

建设工程监督领域是社会众多领域中的一个,伴随着高速的科技发展,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逐步普及信息技术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应用。在整个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监督信息化梦想为发展方向,为我国建设监督行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我国目前的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技术尚处于不断摸索渐进的阶段,未来还会有面临很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郭汉丁. 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 24-29, 179-180 .

[2]刘建军.信息化技术在建设工程监督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4).

[3]胡玉义.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1-29.

[4]周宏仁.信息化概论[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5]高复先.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李坚.论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公安监督信息化建设[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1.

[7]郭汉丁,刘应宗.发达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特征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8]郭汉丁.国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特征与启示[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5

[9]马明.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监督[J].社会理论前言,2009,07.

第6篇:地质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乡村图书馆(室);信息素质教育;农民;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乡村图书馆(室)在加强农民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优势与途径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5日

乡村图书馆(室)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幸福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乡村图书馆(室)通过将时效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科技图书、科普文献和最新信息及时送到农民手中,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信息素质,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阵地,切实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民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信息素质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随着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信息素质日益得到重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信息素质较低,已经成为影响他们参与经济建设和分享社会发展文明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制约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民信息素质教育重视不够。目前,国家对我国农民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视不够,教育开展不足,没有专门的机构、人员、场地。近年来开展的“阳光工程”等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也大都以培训活动的形式授课,培训课程影响有限,时间不固定,基本上是配合农村科技发展而开展的教育,参与培训人员过少,对提高农民信息素质的作用不大。以河南省为例,为了适应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每年会举办一次信息员培训班,但名额过少,一般一个县仅有一名农民信息员参加培训,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二)农民信息意识缺乏。大多数农民对信息重要性认识不足,还缺乏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接收新信息及自己信息的意识。一些信息,比如农业技术及产品信息,他们是客观需要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中大多数人更相信经验。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不关注、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反应迟钝,利用信息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不高。

(三)农民信息获取能力不强。囿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客观条件所限,大多数农民对信息获取、利用、存在技术障碍和知识障碍,有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不够。主要表现为绝大多数农民主要依靠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来获取外界信息,而利用专业的信息服务机构——乡村图书馆(室)比例很低,对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计算机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则利用更少。

(四)农民信息素质教育设施缺乏。由于地方财政困难,资金严重短缺,农村信息教育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有的乡村文化教育活动场所设施陈旧落后、面积狭小,有的专业人员流失、后备人才匮乏,有的费用短缺,无力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活动,有的村连办公大院也没有,建设标准的农民信息教育场馆比较困难。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民相信乡村图书馆(室)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获得信息难的状况,但乡村图书馆(室)建设“缺位”,数量少、距离远、藏书量少,甚至没有专门的图书室管理员,因此即便到达了也可能借不上书,从图书室取得信息显得很麻烦,这种种原因也造成了人们更愿意利用电视、广播等来获取信息,而不是利用图书馆(室)。

二、乡村图书馆(室)在加强农民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优势

作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图书馆(室)承接文化、传播信息,在提高和加强农民的综合素质与获取信息的能力,发挥专业图书馆为农业、农民、农村服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乡村图书馆(室)是农民获得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并向读者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社会教育职能是乡村图书馆(室)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它的教育职能主要体现在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科技信息教育等方面。由于农业信息化不断推进,对农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规模、大范围普及文化科技教育,强化信息意识,树立科学信息观,以适应社会发展。针对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乡村图书馆(室)以农业信息化为契机,结合乡村实际,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特色与文化发展水平,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不一、自身条件多样的特点,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教育活动。在提高学习积极性与效果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农民信息需求,积极参与到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经济活动中。

第7篇:地质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军队院校;军事信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质量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这一重要论述表明: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关键。军队院校尤其是综合大学是培养军事信息人才的主体力量,要充分认识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科学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军事信息人才培养步伐。

一、正确认识军事信息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强军目标,必须在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开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而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是由人来研究、开发和创新的,其与军队个各方面的结合也是靠人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信息化人才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军队信息化的成功之本。

1.战争形态的转变呼唤军事信息人才。当前,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向基于体系对抗的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使得武器装备、训练和作战方式发生了一系列革命性变化。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作战力量集成化、武器装备信息化、作战指挥自动化、战场空间多维化、作战样式多样化、作战效果精确化将成为其基本特征,信息的主导作用将突显出来,客观上要求实现信息收集、传输、处理及使用的高效畅通,实现用信息对物质、能量释放的精确制导,从而对战争实现有效的控制。

信息化战争是以人为主体、以信息与知识为中心的战争。在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物理性能的好坏,更取决于其信息能力的强弱。在人与武器的系统中,人是最关键的要素,只有提高了人的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才能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器的效能。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客观上要求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也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从本质上说,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战争的出现,都在进一步强调人的因素,人仍然是未来战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大力提高军人的信息素质,就要努力培养和造就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指挥军官队伍、参谋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和士官队伍。这是我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也反映了我军人才群体内在的科学结构。

2.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我军“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关键。2006年12月29日国务院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提出,依据国家总体规划,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2010年前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前后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虽然,我军信息化人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广大官兵的信息意识逐步提高,军队院校信息人才培养的力度逐步加大,一批高素质的军事信息人才正在茁壮成长,但军事信息人才的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军信息化建设的瓶颈。

信息技术是世界新军事技术的核心,是一门具有全面渗透、全方位拉动的崭新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上,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技术、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的战略转变时期,世界各国军队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跑速的快慢和跑位的先后,不在于起跑的基础,而在于军人的素质。军事信息人才是最宝贵的军事资源,只有重视和加强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加速全军广大官兵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培养和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军队信息化的建设速度。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信息网络管理、信息网络攻防等专门人才的需求正急剧增加。在这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以软件开发人才为例,中国目前只有数万人,而美国已达数百万人,差距十分明显。随着信息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我军对各类信息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因此,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既是我军实现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关键,也是我军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长期任务。

3.充分发挥军队院校在军事信息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军队院校是培养各级各类军事人才的基地,是培养军事信息人才的摇篮。我军在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首先,军事信息硬件设施建设取得成效。从1994年起,全军院校都逐步建立了校园网,并实现了与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联网互通;全军院校图书馆统一了资源建设平台,并配发了现代化装备,实施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许多院校集中开发了虚拟实验室系统,随着仿真作战实验室、作战指挥和军种战役学等学科专业实验室的建成,学员有了全新的网上“砺剑”平台。其次,一批信息技术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成效。从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军队院校已经建立起以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为主体的信息化军事理论学科群,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为主体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以作战指挥学、军事运筹学、军事通信学、军事情报学等学科为主体的信息化作战学科群,这些学科群互为依存、互为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信息化军事理论学科群是先导,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是主体,信息化作战学科群是关键 [1]。这些为高素质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巩固了军队院校在军事信息人才培养中的龙头地位。

二、科学构建军事信息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军委、总部的战略部署,全军紧紧围绕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主线,从军队建设转型和使命任务要求出发,探索形成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衔接、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并举、国内培养与国外培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格局。军队院校尤其是军队综合大学承担着培养指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坚持信息主导,立足联合作战,科学构建军事信息人才培养体系,扎实推进教育转型,是当前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构建信息主导的学员课程结构体系。课程体系是院校规范化、系统化教学的基本载体,也是决定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特色及素质的先决条件。院校要培养贴近部队实际、胜任岗位工作、具备发展潜力的新型人才,就必须从课程的设置与搭配入手,最大限度地优化课程结构。首先,要根据是否贴近部队实际、能否优先满足第一任职需要的标准,来衡量和审视现有的课程设置,通过梳理、遴选、整合,准确定位每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价值指向,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课程群。其次,要按照课程分类的一般原则,把最适合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课程群分解为基础规范型、应用技能型、研究探讨型等三个层面,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手有机组合成最优课程方阵。最后,要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识与技能相补充、体能与智能相结合、室内与室外相协调的辩证统一原理,科学设计具体的课程流程与递进导引机制,形成层次适当、衔接顺畅、相互渗透、互相联动、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课程结构网络。

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信息人才培养特征,特别是要开设一些应用性很强的信息作战基础、信息作战技术、信息作战战法、信息作战指挥、信息作战设计等战法、训法课程,使其与培养未来信息作战人才的需要相一致。 2.构建立足实战的学员模拟训练体系。实践是学习科技知识的最好课堂,岗位是提高科技素质的基本平台。为了切实提高学员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实战能力,就必须建立接近实战的训练体系。为此,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善于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实操能力,这是每一个任课教员必须把握的教学指向。对此,外军院校通过课题训练提高学员实操能力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器材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通过设置情况,布置想定作业,组织学员利用沙盘、地图、微机进行对抗性演练,让他们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应对各种复杂局面,训练他们的判断、决策、组织及临机处置能力。其次,要注重延伸教育时空,开辟和利用第二课堂,加强实践环节教学,让学员从实际工作和实践锻炼中学习本领。要与部队建立共育人才基地,学员在校学习期间要至少提供一次到野战部队当兵锻炼的机会,体验部队生活,了解基层需要,增强学习针对性;要探索开放式教学育人的新路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增长学员的见识,开阔学员的眼界;有条件的院校要进行虚拟现实式训练,这种训练具有逼真性、多变性、经济性等优点,可用于信息作战的合成训练,提高受训者的信息作战及其指挥控制能力和受训机构的整体指挥控制水平。

3.构建科学的学员评价考核体系。军事人才评价,是指军事人才管理部门按照法定程序和方法,对各类军事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等进行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估,为军事人才的选拔任用、培养、奖惩和资源配置等提供基本依据的活动。在院校建立军事信息人才评价体系,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为部队输送合格军事人才的基础工程。为此,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制定反映信息时代要求的科学合理、明确具体的评价标准,是建立符合信息化发展要求的军事信息人才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增强考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保证。具体地说,军事信息人才的评价标准应包括三个方面 [2]:第一,体现信息时代特征的军事信息人才共性的通用标准。如,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道德取向、必备的科技素养、顽强的战斗精神、持续的创新能力、健康的身心素质等,这些不仅机械化战争时代需要,在信息化时代也同样重要。第二,符合信息化要求的军事信息人才核心素质能力标准。如,根据军事信息人才的岗位不同,指挥人才应强化体现联合作战指挥能力诸要素的评价,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人才应加强对谋划、指导、检查、落实信息化建设尤其是解决棘手问题能力的评价,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应突出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新装备维护保障人才则应重点进行新武器装备维护保障能力的评价等。第三,突出反映不同军事信息人才个性化特点的具体评价标准。如,军事指挥人才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更高,必须有更牢固的军魂意识和全局意识,有更自觉的爱兵观念和创新精神等;指挥能力素质作为其核心素质,应突出深谋远虑、审时度势、智勇双全、灵活机动、信息制胜的能力等。

当然,对于在校学员而言,应采取评价与课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综合、辩证的评定,并探索对毕业学员进行跟踪教育服务的机制,为学员的岗位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三、稳步提高军事信息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是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途径,是院校经常性中心工作;教学管理是协调教和学关系的重要手段,是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教育环境是院校教、管、学三者力量整合的集中体现,对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协调好教学改革、管理创新和环境建设的关系,才能稳步提升军事信息人才培养的质量。

1.加强院校信息化教员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育人。教员队伍建设是提高军事信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院校必须建立健全教员岗位准入机制、学科建设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教员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规范教员的遴选、使用、培训、管理等诸环节的工作,才能造就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员队伍。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特征。要以培养学员创新素质,发挥教员教学主导性和学员学习主体性,大力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要倡导以“变教为导、变学为研”为特征的“导研式”教学方法;以“信息交流、情感沟通”为特征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以“既教方法、又教思路”为特征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以“能力牵知识、应用带基础”为特征的“案例式”或“想定式”教学方法等。通过启发学员思路,锻炼学员思维,培养学员善思考、勤琢磨、肯钻研、能吃苦的适应信息化建设的优秀品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体现信息化特征,努力构建军事信息人才培养的平台,实现教学育人。

2.加强院校信息化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手段,实现管理育人。现阶段军队院校已经实现由过去的单一、片面、低效率的教学管理转变为现在的全方位、高效率的教学管理。然而,教学管理理念滞后、方法陈旧、效率低下的现象还在一些院校部分地存在着,并一定程度地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纠正教学管理的偏差,完善教学管理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为此,要确立管理创新的理念,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信息化管理干部队伍。管理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育人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榜样意识和创新意识,要熟悉教育理论、教学制度、教学要求和教学对象,提高信息化管理的素质和能力,做到“想管”、“愿管”、“会管”、“善管”。在教学管理中,要坚持教管并举,疏堵结合,奖惩相辅,求真务实,雷厉风行,努力提高管理效果。要以身作则,当好标杆,树好形象,切实发挥“一线带兵人”管理育人的作用。

3.加强院校信息技术设施建设,营造信息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要加速互联网、军训网、校园网三网合一工程建设,营造浓郁的信息文化氛围,为教员、学员的自主学习搭建平台;要打破院校之间、院校与地方之间、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壁垒,营造可以自由享受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资源的宽松学习环境;要广泛推广信息化教学手段,抓好网络课堂的建设与应用,完善现代远程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营造与信息化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环境;要推广“无纸”办公、“不见面”联系和“无障碍”交流,营造有信息时代特色的机关工作环境。良好的信息文化环境,对学员信息素质的培养能起到潜移默化作用。

总之,军队院校应适应时代变化要求,着眼实现我军信息化建设战略目标,坚持信息主导,科学构建课程结构体系、模拟训练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坚持改革创新,加强信息化教员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信息文化氛围,实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努力提高军事信息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军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第8篇:地质信息化建设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因此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信息技术早已融入其中,后勤管理人员通过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为不断提高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高校后勤管理应该给予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此外,随着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对高校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在后勤管理的帮助下,能够使自身的工作、学习、生活得到稳定的物质保障。因此,通过对高校后勤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使其变得更为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许多高校都已经展开了信息化建设,使后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不过由于受到一些新思想、新观念的约束性,高校后勤管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不够重视信息化建设

在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拥有一些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是必须的,但是由于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高,导致高校后勤管理人员中极具缺乏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专门学习的专业队伍。大部分后勤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不够多,即使他们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操作,但是他们并未形成良好的体系化。大部分只是从表面上来理解信息化建设,根本没有从本质上表现出后勤管理信息化的优势,高校后勤管理没有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2.信息化设施不够健全

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在很多方面都不够健全,如不能快速、标准的来整理相关表格、资料及文件。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运用信息化设施建设能够解决传统高校后勤管理的一些问题,不过,后勤服务内容比较广泛,不健全的信息化设施容易导致后勤服务体系的形成。尽管我国已有部分高校后勤管理选用了信息化建设,但是这些高校并没有完全引入信息化设施,因而高校后勤管理过程中总会出现很多问题。

3.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较少

为保证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就必须要具备相应完善的信息化建设设备和相关技术及管理人才。不过,目前我国在进行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并不多,很多后勤管理人员均年纪偏大、专业素质偏低,不能熟练掌握网络技术,严重阻碍了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解决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策略

1.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

高校及其后勤管理人员只有高度重视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保证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学习相关信息化建设知识的兴趣,才能不断提高后前管理人员对后勤管理系统操作的熟练程度,才能不断提高后勤管理的服务质量。用信息化来建设后勤管理系统,更好地服务教师和学生。

2.完善信息化设施的建设

要想不断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服务水平,后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先进的信息化设施是不可缺少的。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应不断加深对信息化设施的了解和认识,不断完善信息化设施,使建立的网络网变得越来越完备,使老师和学生在工作、学习等方面均能享受到信息化设施带来的便利。另外,后勤管理人员应充分运用后勤管理系统来满足老师和学生的各种需求。

3.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人才

为保障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必须要具备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人才,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保证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高校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后勤工作环境,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对后勤管理人员不断进行培养,进而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高校要想在后勤管理建设中处于主动地位,则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才能做到因地制宜。为此,高校可以制定相应的后勤岗位竞争机制,选用高素质的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

四、总结

第9篇:地质信息化建设范文

摘要: 本文从高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关系入手,系统分析了加强高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及具体实施方案,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社会效用,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和繁荣高职特色校园文化事业。

一、高职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关系

(一)高职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

信息素质是由英文Information Literacy翻译而来。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克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信息素质主要是指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具体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信息意识是指人的大脑对信息存在的反映,即对信息的敏锐程度;信息能力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及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观念和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信息素质属于人文素质,是人们接受人文社会信息知识、信息意识教育并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信息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素质教育与高职学生的基本现状,可以将高职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内容概述为:(1)信息道德教育,主要培养高职学生在信息活动中形成良好的信息操行、信息道德和信息纪律,自觉遵守信息道德规范等;(2)信息意识教育,主要培养高职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信息主体意识、信息保密意识、信息创新意识、信息传播意识等;(3)信息能力教育,主要培养高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以及获取、整理、加工、分析信息的综合能力和信息理论分析能力;(4)信息观念教育――主要培养高职学生对信息的态度、观点、看法、兴趣,形成对信息的认知和重要性的把握,等等。

当今社会、形势的发展要求高职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还要加强其生存、竞争、网络交际等方面的教育。高职院校要通过这种教育,使学生对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予以高度关注并化为自我的行动,以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高职院校校园作为高职学生学习、生活、交流、成长、创新的环境,其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与高职学生的习惯、兴趣、个性和信息素养等元素紧密相关。校园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以校园为空间背景,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信息素养为轴线,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围绕着教学、学习、实践、生活、团体为一体的包含学校精神、师生行为文化和物质生活及物质文化的总称。其中,学校传承的、独有的精神层次文化就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部分,而这一层次的建设离不开信息的传导与交互、反馈,这就要求我们基于提高其内涵建设的角度加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三)高职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一个世纪,信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作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并强调:“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对当代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信息素质已成为高职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实现其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高职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高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开展的平台。为了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现代化高职人才,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长发展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且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将强化高职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二、加强高职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加强高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迫切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这是建设“和谐校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和谐的校园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为一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各组成部分处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这必然要求我们进行信息交流与信息互动,相应的信息素质教育就成为其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其客观要求。

同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伴随着世界信息化浪潮的奔涌,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否则,我们就会在新一轮竞争中落败。高职院校必须对此予以充分的认识和把握。

(二)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以师生为本”理念的校园文化的要求。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高度概括了发展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该坚持的思路,它统领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理念。实践证明,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师生为本”、以“促进师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教育活动的目标与根本。

这一目标的实现及效果的检测就需要信息的传递、信息的交互及反馈,我们必须科学地面对这些信息,切实从学生、教师的信息中获得客观的结论,就必须加强信息素质教育。这也将为培养民主、自由的信息交流提供平台。

(三)这是建立“学习型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终身学习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面对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世界潮流,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人生存竞争的需要。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

高职学生具备正确的信息意识、良好的信息道德和较强的信息能力,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加强高职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这是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大学生社会竞争能力的现实要求。

坚持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交叉科学、边缘科学不断涌现,高职学生要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要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离不开对信息的掌握和利用,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吸收营养,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成为能快速、准确把握和有效利用信息的创新人才。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强烈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个人在信息社会中能否掌握主动权。面对择业与就业的激烈竞争,高职学生要成功地为社会用人单位所认可,成功地选择自己理想的工作环境,信息素质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高职院校必须从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高度和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

三、基于信息素质教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加强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当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围绕这项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服务。结合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的一些做法,我们进行了相关策略的研究。

(一)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相关的信息互动团体,为信息素质教育争取坚实阵地。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要结合信息时代的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组建学生信息管理协会、计算机协会等,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其中,培养信息意识、观念和能力,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社团的管理,指导它们建立健全社团规章制度,保证信息素质教育有序进行并有效果。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以食品专业为龙头,学生处紧密围绕“食品”二字,积极成立了“食品信息交流协会(计算机协会转变而来的)”,充分发挥食品信息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入学之时就使学生深刻明确“食品安全不容忽视”、“食品事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业”、“在食品学院学习将会在食品行业大有作为”等。

(二)主动开展信息技能大赛,依托大赛的平台加强信息素质教育。

赛事带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要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有关的大赛活动。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学院以“网站展示大赛”、“网页设计大赛”、“PPT课件制作大赛”、“FLASH动漫设计大赛”、“TXT电子出版物阅读大赛”、“PHOTOSHOP文明校园平面设计大赛”等活动,激发了学生自觉接受信息,利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参与信息的处理与实践,掌握信息,并从食品学院的各项大赛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三)结合信息素质教育,有效地举办信息知识培训讲座。

有趣的、现实的、有效的信息培训讲座是对高职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最直接最便利的方式之一。职业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聘请相关专家、学者举行有关信息知识方面的学术讲座、交流或举办短期培训班,促使高职学生较快地熟悉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为他们增强信息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是双汇集团的人才订单教育培养单位,很多毕业生要到双汇集团就业,学院积极邀请双汇集团的信息管理人员和双汇集团软件开发人员及网站维护人员到学院做信息管理的讲座、相关技能的培训和双汇集团信息成果的展示等,学生非常有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质水平。

(四)制作有针对性的信息素质教育宣传专栏,有利于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

要建设和谐的高职校园,必须有本校的核心精神文化。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的核心精神文化就是“化平淡为神奇,铸就高品质的食品事业”。根据这一特色,学院设立了反映这一特色理念的专栏,经过相关信息知识的传播,营造了浓郁的信息素质教育氛围,引导了广大学生自觉形成信息意识,有利于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

(五)根据信息化的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信息社会实践,不断加强有意义的信息素质拓展。

信息化时代的高职学生不仅要善于接受知识,而且要善于应用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并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的信息化人才。漯河食品职业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与中国移动漯河分公司、漯河市农业局合作,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城镇信息化建设等社会信息管理与建设的活动。通过这些信息实践活动,学生把抽象的信息理论应用到了具体的实践中,获得了深刻的体验。实践发现,这种信息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信息的获取能力及实际操作水平的很好方式,有利于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信息管理与操作技能等系列知识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信息素质教育是一项影响现代信息化进程的重大工程,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加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创新型的信息化人才;加强信息素质教育能够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系统地提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与内涵。所以,我们“两手”都要抓,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培养有价值的、能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的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李娜,戎文慧,贾向春.信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8,(2).

[3]沈淑艳.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

[4]唐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信息素质教育[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2).

[5]当代信息素质教育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z].博士教育网一综合论文,2005-2-6.

[6]张新潮.论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之途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4).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