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述秋天的词语范文

描述秋天的词语精选(九篇)

描述秋天的词语

第1篇:描述秋天的词语范文

为了营造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教学氛围,打造带有一定情感体验特色的高效课堂,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课题组在教学情境创设方面作了一些初浅的探索和尝试,希望能给各位同仁带来些许启示。

一、生活再现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十分学注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认为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人生阅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理解内容、接受知识、形成能力。生活再现情境,就是针对那些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体验和认知特点,创设一些形象生动的情境。

在《故都的秋》中,作者将江南的秋与北国的秋进行比较,以突出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特点。虽然文中已有“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的形象描述,但还不够,还得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江南的秋之淡、故都的秋之浓。可让学生课外留意身边的秋景,课堂上回想生活中的秋天。让他们明白:通过生活再现情境,让学生明白了江南之秋的特点,再去对比品读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就能真正体味到故都迷人的秋韵、浓浓的秋味,就能感受到作者深沉的爱秋之意、绵绵的恋秋之情。

二、语言描述情境

语文教学,自然要更多地关注语言。语言描述情境,就是针对那些有鲜活场面感和生动情境的文本,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和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相应的情境。在这种形象的描述中,原本独立的情境串联到一起了,认知有了依托,理解感悟自然就变得容易多了。同时,这种方法还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词人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的人生际遇,孤独凄苦的现实处境,悲惨哀痛的无奈心情……如何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呢?我们紧扣词句内容,通过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将那极富层次感的景象描述出来,学生就会明白,为了排遣心中那深沉的故国之悲、亡夫之痛,孤寂的词人在无助无奈中苦苦挣扎,曾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和努力。可她越想解脱,就越是不能解脱;越想减轻心中的痛苦,就越是痛苦不堪。有了这样这情境体验,再去感受词的悲痛凄苦就不那么难了,自然就能体会词人揪心撕肺的悲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了。

三、图画展示情境

现代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许多全新的教学形式,也使原本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异彩纷呈。图画展示情境,就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这种方法可以激活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描绘了杭州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千年前词人笔下杭州的自然山水之美和市井面貌之繁华,我们采用了图画展示情境的教学方法。虽然宋代的历史旧迹难以复原,可现实中的情景也成为联想的参照。今天的杭州市着力打造的旅游名片——“三个一”可为教学直接提供资料:“一湖”,即西湖,通过图片展示西湖胜景,让学生感受西湖的秀丽;“一江”,即钱塘江,通过视频展示钱塘江潮,可让学生目睹“怒涛卷霜雪”的壮美景象;“一城”,即宋城,通过图片展示宋城仿古的街市以及生活情景,让学生大致领略到宋代百姓安居乐业、笙歌处处的生活景象。这样,杭州自然环境之秀美、城市经济之繁荣,就不那么有距离感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也真切可感了。

四、表演体会情境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广度、深度、有效度,成了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语文教学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很多文本有鲜活的人物形象,有曲折生动的情节。表演体会情境,就是在教学活动中,依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创设情境,并在情境体验中把握思想情感、领悟主旨内涵。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管是作为表演者还是观众,都会有较高的参与热情,都会在参与中享受创造的快乐。

第2篇:描述秋天的词语范文

一、关于景物描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产生美妙的诗歌意境。

古人写诗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关注景物描写,要求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绘出来,展现诗中画面;或者立足诗歌意象(景物)描写,调动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广泛展开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让静态诗意转化成动态图景,像放电影一样从脑海中闪过。

描绘画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言再现诗歌意境;二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切忌直接引用。

比如,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

第(1)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特点的理解,诗的第五、六两句在随意点染中勾勒出一个深秋的轮廓,深深地透露出季节和环境的气氛。不仅写秋景,而且写出了秋意。

第(2)题考查对佳句的赏析。解答这种题目应该从句式、修辞的角度加以评析。表述的格式一般是“……”运用了“……” 修辞手法,接着讲清它的表达效果。如:“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构成对偶,句式工整;以“明镜”喻“两水”,写出秋水的清澈、晶莹;以“彩虹”喻“双桥”,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虹”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上与水中联系起来。

二、关于思想感情

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有两点,一是知人论诗,即了解诗人的身世经历,这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用心聆听老师的介绍,同时自己也要主动查阅有关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二是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诗人或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欣喜,欢快,激动,悲愤,哀伤,忧国忧民,坚守节操,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政治失意、抑郁不得志,等等。

还以上面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为例,问: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考查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谁念”两个字。“怀谢公”的“怀”是李白自指,“谁念”的“念”是指别人。两句的意思,是慨叹自己“临风怀谢公”的心情没有谁能够理解。这就不是一般的怀古了。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其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是秋风萧瑟的时节,他那寂寞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此题参考答案:“诗人政治失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三、关于艺术手法

明确诗词的艺术手法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这对我们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都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诗词鉴赏题涉及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动静互衬法。如:“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2)虚实结合技巧。如:谈谈“琴瑟友之”与“钟鼓乐之”的艺术效果。(3)情景交融运用。如:陶渊明的《饮酒》在艺术上情、景、理三者浑然交融,就这点作简要的分析。(4)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空白技巧)。如:谈谈“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艺术效果。(5)用典。如:“亲射虎,看孙郎”的典故是怎么回事,作者在这里用这个典故有什么作用?(6)想象。如:谈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艺术效果。

艺术手法当然不止这些,还有象征、衬托、对比等,它们也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有交叉、有融合的,在复习备考时,我们有必要对各种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做到这一点,我们面对各种题型的诗词赏析都可以应付自如了。

另外,解答时使用一些术语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分析诗句作用:深化意境、升华主旨、意境幽远、耐人寻味等;分析诗歌语言特色:清新隽永、委婉含蓄、朴实无华、华美绮丽、明白晓畅、简练生动、雄浑豪放等。

如道潜的《秋江》: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问题: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当然,鉴赏古诗词的方法、角度多种多样,但都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悟。下面就用赵健峰诗作《用心感悟》的最后几句作为文章的结尾吧。

用心感悟每一个难忘的瞬间,

让美丽的眼睛伴着发现;

第3篇:描述秋天的词语范文

那么,什么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是自然景物与作者心中境界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是包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

在教学中如何探寻诗词意境,再现意境,体味古典诗词的魅力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重在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想象诗中之“画”,体会诗中之“情”,领悟诗中之“理”。我是这样做的: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还原古诗画面。

诗人借助语言把自己的生活体验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读者就要运用联想和想象把用语言所描绘的一切还原为生活中的画面,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不仅如此,还要根据作品中所表现的部分去想象、意会那些没有表现的景和情。因为诗词的想象和意境,不只包括直接描绘出的有限的景与情,更应包含无限深远、无限广阔的意蕴和情趣,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同时,在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注意知人论世。诗人的阶级出身、文化教养、性格、遭遇等的不同,诗词表现的思想感情也是千差万别的,要注意考虑诗人受各种原因的影响,特别是民族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环境的一致,风俗习惯、历史文化背景等等。如《咏梅》诗,陆游与的诗风格不同,表现的意境也迥然不同。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

(二)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来创设意境。

古人好讲含蓄之美,往往移情于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充分发挥电化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的优势,通过画面、音响渲染、声画联璧等手段有助于表现抽象的的意境,给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 如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上让我们见到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上见不到而应该体味到的,则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这一隐一现,一虚一实,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正构成一个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用画面再现以下镜头:(主观镜头):故乡、亲人、团聚,同样是明月皓空,觥筹交错,众宾喧哗,天伦之乐!倏地(闪回现实镜头):月落江底,江水潋滟,(声响)喧哗之声,萦绕在耳。顿时,诗人思接千里,犹如故乡就在眼前:好近啊,故乡的明月!

(三)利用语言描述再现意境。

假如缺少教师的语言描述,就会将再现古诗意境变成盲目的、无计划的、无目的的教学。相反,教师贴切、优美的描述语言,不但能将学生带入诗歌中的情境,还能使学生从中得到语言美的享受。

教师重视古诗文中关键词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古诗用词的精妙之处,让学生明白该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观察什么,联想什么,这时候老师再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去启发他们,学生自然会置身于诗歌的意境之中,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进而感受意境之美。

例:《山居秋暝》的意境描述: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叶摆动,渔人收起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 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流连徜徉

(三)通过诵读体会意境。

“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是引导学生体会意境的有效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避免单一的读,要默读、诵读相结合,个别读和集体读交错使用,重点篇目做反复读,声请并茂的读,读中有感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加深对古诗的体会。

第4篇:描述秋天的词语范文

古典诗歌语言的凝练性、情感意蕴的含蓄性、思维的跳跃性,决定了诗歌鉴赏的难度很大。另外,高三各科都进入了复习阶段,语文学科在学生心目中又是一个不亲不离、淡然处之的一个学科,那么,我们怎么在课堂40分钟内,以事半功倍的效果去复习呢?怎么运用“短平快”的手法,快速拿下诗歌鉴赏的复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呢?这样我们就先从学生应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对策,进行复习。

在正式复习之前先让学生理解意境分析的思路和答题模式: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不同的命题形式有不同的答题方式。如果是笼统地简要分析意境,必须遵循答题的一般思路:①描述诗歌的意境;②概括意境的特点;③理解意境中作者寄托的感情。 如: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请简要分析本诗的意境。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①)。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②),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③)。

众所周知,诗人常常用具体的意象来营造诗歌的意境,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可以说诗歌的意象鉴赏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把重要钥匙,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能很快领悟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从而与诗人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诗歌的意象鉴赏是开启诗歌大门的一把重要钥匙,可以说抓住了诗歌的意象也就能很快领悟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传授给学生意象鉴赏的方法也就可以让学生拿着钥匙去打开诗歌殿堂之门,这是语文老师共同的心愿。教师只有授之以“渔”,教以方法,才能让学习主体以不变应万变,切实提高鉴赏能力,积极应对高考试卷中变幻莫测的试题。而艺术还原法是诗歌意象鉴赏的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方法,因此,本课试图通过意象鉴赏示例,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艺术还原法,切实提高鉴赏能力、审美能力。

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这一首诗时,我就尝试了这种方法,让学生还原《天净沙·秋思》的意象,想象诗的情境,把还原的情景绘制成图像,并用语言描述情境,分析把握诗的意境(要求学生讨论交流,推荐优秀图片)。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学生讨论后,我巡视作图情况,表扬优秀图画作品,请部分同学描述诗歌的情境。

最后我给予点评: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在一个深秋的傍晚,牵着一匹瘦马,于瑟瑟秋风中走在有“枯藤老树昏鸦”的古道上。猛一抬头,看见潺潺的水流上横着的小桥和炊烟缭绕着的人家,一种酸楚的流落感和着人生的失落感一起涌上心头,这滋味是难以诉说的。作者借助九个富有表现力的意象用蒙太奇的手法构织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再加上“断肠人在天涯”,便把萧瑟之秋与游子之思有机结合起来,把悲秋推向了极致;用暗淡阴沉的色彩渲染了秋日的肃杀与悲怆。难怪有人因这首词而称马致远为“秋思之祖”。

第5篇:描述秋天的词语范文

古诗词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种题型,考生应系统细致地进行备考。在古诗词阅读题中,对于意象、意境的考查是备受出题老师青睐的一种题型,并且此题型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此进行细致的讲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典例呈现】

1.阅读《卜算子 咏梅》,回答问题。

卜算子 咏梅

[宋]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2014・湖南长沙卷)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

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 、 的品质。

2.阅读《虞美人 听雨》,回答问题。

虞美人 听雨

[宋]蒋 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014・山东滨州卷)词中的“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望江南》,回答问题。

望江南①

[南唐]李 煜

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释]①望江南:词牌名。这首词是南唐后

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

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2014・江苏南通卷)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 、 、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了南国秋天 的景色。

【考点解析】

考点一 体会意境

【思维轨迹】例1考查考生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诗词意境的能力。在解答这类题时,理解诗词大意是基础,明确其中的景物有哪些特点是关键;在语言表述时,可以在忠实于原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添加恰当的修饰词语,或者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体会意境,要注意四点:一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不必每句、每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二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用优美的语言再现诗歌意境;三是要忠实于原诗词;四是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

【参考答案】《卜算子 咏梅》 落寞凄清 高

洁 坚贞(不慕名利 傲立风雪)

考点二 描绘情景画面

【思维轨迹】例2是一道情景画面描述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诗词画面的情景描述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问题的固定格式分为三个部分: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第二部分,考生在描摹出图景后,用简练的话语概括出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孤清、或生机勃勃、或雄浑壮阔、或恬静优美、或孤寂清冷,或萧瑟凄怆等。第三部分,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来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虞美人 听雨》 描绘了一幅在水天辽阔、乌云低垂的江面上,一只在风雨中失群孤飞的大雁,在凛冽的西风中悲鸣的画面,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孤独凄凉的愁苦之情。

考点三 抓准意象

【思维轨迹】例3是一道考查诗词意象的题目。抓准意象是理解诗词内容的重要环节,本题明确了答题范围,要求考生在句中找意象,词中描写的事物有“江山”“明月”“芦花”“孤舟”等,答题时要注意意象是具体事物,不带任何描述,如意象是“芦花”,不能描述成“芦花纷纷”;意象是“子规”,不能描述成“子规悲鸣”等。

【参考答案】《望江南》 芦花 孤舟 肃杀、凄寒

【技巧总结】

意象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意境是

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巧妙结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作者的内在情思的统

一。意象在表达了一定的情感和思想之后,就形

成了诗歌的意境。

要想把握住诗歌的意象、意境,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准确捕捉意象

一首诗词,从字面上看是词的连缀,从构思上看是意象的组合,因此,作者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还要用意象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作者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其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在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会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如《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可以从“月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的啼鸣、“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暗淡和“渔火”的寥落,深切地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作者孤孑清寥的心情。

二、熟悉传统意象

在我国古典诗词漫长的历程中,有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那么解读诗词就会容易很多。所以考生要想准确理解古诗词,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抓取“象”的摹本特征,分析其人文意义。

【专项训练】

1.阅读《雨过山村》,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

[唐]王 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2014・山东德州卷)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

景色怎样的特点?

2.阅读《田舍》,回答问题。

田 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2014・浙江台州卷)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

3.阅读《淮上与友人别》,回答问题。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第6篇:描述秋天的词语范文

诗歌意象应该包括景物意象、物件意象、人物意象三类。限于篇幅,鉴于景物意象在高考命题中比例较大与解题方法便于迁移的特点,本文所讲意象即指景物意象。这类意象题的解答,与其他阅读题一样,都应该通读全篇,理解大意,仔细审题,弄清指向;注意标题、作者、语境(上下文)、注释等要素。当然,也有其个性特点,下面分四类八方面予以解说。

1. 意象排查与意象筛选

意象排查,要求排查出题目要求的所有意象;意象筛选,则要求在排查出全部意象的基础上,有目的地筛选出特定意象。两种题型的解答,虽然难度不大,但都要认真细心。

夜坐[宋]张 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这首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意象排查题。题干要求找出诗中秋天的景致,不妨依次排查。首句写“月明”;次句写夜气因“霜”“先清”,但尚未有霜;最后两句写梧桐“迎风”振叶“尚有声”。答案可为:这首诗写了明月高照,夜气清冷,梧桐振叶有声等景致。

孤山寺端上人①房写望 [宋]林 逋

底处②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③葑上田④。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 ① 端上人:一个名叫端的和尚;② 底处:何处;③ 枰:棋盘;④ 葑上田:将木框浮于水面,框内充满葑泥,水涨水落而不颠覆的架田。

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面上看,这是一道意象排查题,其实属于意象筛选题。因为题干中“描写”一词表明应排查的意象是有限制的,是需要筛选的,它不包含“描写”以外的意象。标题意思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内描写所望见的风景”,首句“凭阑”只是叙述的意象;次句交代观望地点,其中“山”“塔”“阁”不是“描写”的意象。最后两句是想象,其中“庐近”“雪天”也不是“描写”的意象。答案应在中间两联中。“阴沉画轴”“零落棋枰”都是比喻体,分别用来描摹“林间寺”“葑上田”;“秋景”是叙述的意象;“独鸟”“夕阳”“寒烟”是描写的意象。所以,答案为:诗中描写了林间寺(古寺)、葑上田(架田)、独鸟、夕阳、寒烟等意象。

咏素蝶诗 刘孝绰①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 ① 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为人所嫉恨,仕途数起数伏。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乍看是一道意象筛选题,因为题干问“描写了……哪些活动”;其实,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都在“描写”素蝶,最后两句是它的心理活动,所以,这仍是一道意象排查题。尽管全诗只有素蝶一个意象,但是这个意象的活动构成了一系列具体的意象。若根据题干中“活动”一词,抓住“随”“绕”“避”“隐”“映”“争起”“归”“出没”“飞”“幸勿谢”“欲相依”等词语来排查,就能比较容易地找到诗中所写的素蝶活动: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来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所以期望百花、嘉树不能凋谢,留作自己依靠。

2. 特点细析与特点概括

特点细析,要求详细分析意象的具体特点,比如“竹子”“月亮”“梅花”等意象的一系列特点。特点概括,则要求在详细分析意象具体特点的基础上,概括出意象的本质特点。

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意象特点细析题。题干中“哪些特点”表明特点不止一个,需要详细分析方可得知。首句写海棠在春风中的袅袅动态与在春光中的光彩艳丽,次句写海棠在春风中香气阵阵及其在月色下的朦胧情景。再联想下文,后两句“恐”“花睡去”,用“高烛照红妆”表现惜海棠美貌,可知前两句系颂海棠之美。答案为:前两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

黄氏延绿轩 [明]高 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这首诗中,“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也是一道意象特点细析题。题干出示一个句子,竟未需要细析其特点。先弄清此句内容,即春光在一个瞬间涌到屋内来了。联系上句“雨过晓开帘”可知,有人打开了窗帘,为本句“一时放春入”提供了条件;再联系题目“延绿轩”(“延请绿色的屋子”)与开头两句可知,此处系“一时放春入”的环境。再结合题目中“情景”之“情”,应有诗人感情在其中。所以,这句诗的特点有“春光浓郁”“扑面而来”“令人欣喜”,答案只要综合这三点即可。

《汉宫秋》选段[元]马致远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意象特点概括题。从题干“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可知概括的两个方面。而概括以分析为条件,所以,应该在仔细分析特点的基础上向着这两个方面概括。全段中“迥野”“河梁”“穷荒”既表明“情景”是心中“所想”的塞外风光,又显示其旷远悲凉。而草“添黄”,兔“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进一步表明是想象中的深秋塞外风光;“伤心辞汉主”“从入穷荒”点明旷远悲凉。“返咸阳”“过宫墙”则是眼前“所见”的王宫景象,而“月昏黄”“夜生凉”“泣寒蜇”等突出了秋夜王宫的凄清阴冷景象。将这些情景的特点概括起来,答案为: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与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

3. 具体描摹与情意揭示

具体描摹,是把意象的具体情形描述出来,有点像“唐诗素描”;情意揭示,是把意象寄托的涵义或感情揭示出来。具体描摹是阅读诗歌的起点,因为阅读诗歌先要进入具体的形象世界;情意揭示是阅读诗歌的终点,因为阅读诗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① [南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③满芳洲。

[注] ① 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 累:无罪被迫而死;③ 杜若:一种芳草。

上阕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意象具体描摹题。根据题干“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应该依次“素描”上阕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前四句不是景色,只是叙述“我”的行程,不在“素描”之内。上阕后五句才是景色,把它们改写为散文即可得出答案:夕阳斜照在广阔的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湖中君山暮霭云雾,四周萦绕;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夜幕初上,一弯残月如帘钩高挂天际。

送人归京师① [南宋]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① 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 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寓意揭示题。要揭示诗中“子规”的含义有两个渠道,一是联系“子规”的固定寓意,二是结合诗歌的主题。“子规”谐音“子归”,固定意义为盼望儿女归来。全诗主题由结尾的诗眼“愁”字提示,因故园惨遭兵祸有家难回。答案应为:思念故土但有家难归。

4. 作用分析与描写欣赏

作用分析,是分析意象在诗歌中所起的结构作用与表达作用;描写欣赏,是赏析意象及其描写的方法。前者,意象处在主置,即它“做”了些什么事;后者,意象处在客置,即它被其他要素“做”或“表现”得如何。

关河令 [宋]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阅读这首小令,请分析词中“孤灯”这一意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意象作用分析题。单看题干中问“孤灯”的作用,尽可能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考虑。从“孤灯”意象本身看,有“孤独”“孤苦”之意。从它所处的三个句子看,虽“更深人去寂静”,但“孤灯相映”,反衬之中暗示主人夜不能寐,孤单之极。再看后面两句酒醒而“如何消夜”,明确表示一人独处深夜难眠。答案为:“孤灯”象征主人公孤单寂寞,同时也反衬他彻夜难眠的情形。

夜 雪[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说说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夜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道意象描写欣赏题。“手法”本来范围较大,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修辞手法等。但题干限制在“描写”范围内,答题应从描写角度考虑。那么“夜雪”这一意象是怎么描写的呢?从诗中“讶”“见”“闻”等动词,依次可知是从感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写“夜雪”的。而这些都不是直接写“夜雪”,即便是“见”,只是见到“窗户明”,所以是侧面描写。答案为:诗歌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分别从感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描写出夜雪的特点。

综合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鹧鸪天[南宋]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 ① 玉瀣:美酒;② 黄庭:道家经典;③ 元:同“原”。

1. 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

虚 堂 [宋]寇 准

虚堂寂寂草虫鸣,欹枕难忘是旧情。

斜月半轩疏树影,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直不阿,两次罢相。

3. 本诗前两句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诗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描写了诗人饮酒、竹林漫步、读书、卧榻看山等生活画面,表明诗人的一种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隐逸的生活态度。

2. 两句诗表面是说原来就已知道造物者心肠与常人不同(无情),他白白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在语意上与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在感情上饱含讥讽和悲愤,动人心魄。

第7篇:描述秋天的词语范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的观察要求梯度明显:在第一学段“留心周围事物”的基础上,第二学段提出要“观察周围世界”,第三学段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观察要求的逐步提高,不仅为学生提供取之不尽的习作源泉,而且也是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养成观察力与观察习惯。

“失败”的实验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明显感到,观察情境作文与命题作文相比,无论是在激发习作兴趣,还是在习作题材以及内容上都要优越。那么优势到底在哪里?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我们进行了一次作文对比实验。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对比研究命题作文与观察情境作文的差异。

作文课上,我把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不做任何指导、提示,让学生当堂完成。习作的完成情况出乎我的意料:全班54位学生,描写了银杏树、梧桐树、枫树、柳树、广玉兰、松柏等十几种常见的树叶,其中15人描写了一种树叶,39人描写了两种以上的树叶;孩子们抓住了秋天树叶的特点,写出了秋天各种树叶的不同色彩、形状,甚至是秋风中飞舞的情态;其中4人描写了用各种树叶制作书签或树叶拼贴画等,11人想象树叶飘飞的故事。再仔细阅读孩子们的习作,一段段鲜活的文字更让我惊叹不已。

按我原先的估计,学生完成这次命题作文会比较困难,但实验的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这是为什么?难道在没有观察的情况下。学生一样能写出出色的“命题作文”?百思不得其解,我便到学生中寻找答案。

课后,我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这次作文大家写得都特别出色,能说说是怎么写的吗?”“你怎么认识那么多不同种类的树叶,又怎么描写出秋叶飘落的情景呢?”学生兴致勃勃地回答着我的问题:“我一边回想着树叶飘落的情景一边写作文,就觉得特别容易写。”“老师,你忘了吗,一年级时,你带我们开展了‘秋天,飘飞的精灵’的主题情境活动,我们去了人民公园观察各种树叶,捡落叶,还制作了落叶拼贴画呢。”“我连续观察了树叶的变化,发现树叶不是一下子枯黄的……”“我还发现树叶飘下来大多背面朝上,就查了资料弄清了这个问题……”

学生们的回答让我恍然大悟:这次“命题作文”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这些观察活动教师可能已经淡忘了,但却深深地积淀在孩子们的心里。观察活动激发了孩子们认识秋叶的热情,这种热情一直延续到平时的生活中,孩子们不断观察身边树叶的变化,阅读有关描写树叶的短文诗句,查阅有关落叶的知识……这一切都成为这次习作成功的基础。

“失败”后的追问

从这次看似失败的实验中,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观察对激发学生习作欲望的重要性,带有情感的观察活动会长久地停留在学生的记忆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观察活动呢?我进一步追问:

首先。怎样的观察活动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大脑获取信息的途径是身体的五种感官,所获的不同信息由大脑的不同部位来储存。当学习者回忆某一经验时,一种联系组织(树突)可以将相关部位联系起来,这时相关的储存系统和路径都被激活而形成一个图像,学习过的知识得以再现出来,人的思维能力在不断的激活中也得到不断的提高。所以,只有当学习者处于一个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与刺激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建构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并迅速发展思维能力。

回忆两年前的观察活动,我带着孩子们来到公园观察落叶,不仅用眼睛看,还用耳朵倾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不仅看落叶在空中飘飞的情景,还捡起各种各样的落叶,辨识它们的名称,比较它们的大小、颜色;不仅在公园里进行观察,回到学校后,我们还制作落叶拼贴画,编落叶的童话故事……

每一次观察活动,我都会尽量让学生观看、倾听、嗅闻、触摸、品尝。在“捧回一个大西瓜”的观察活动中,我带着孩子们来到瓜棚,看西瓜、挑西瓜、摘西瓜、抱西瓜、尝西瓜;在“小草青青,亲亲小草”的观察活动中,我和孩子们来到草地上,观察刚刚探出脑袋的草芽,趴在草地上和小草说悄悄话,赤脚在草地上走一走……

这样的眼、耳、鼻、手、口协同的观察活动,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它对学生的各种器官都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很容易地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观察场景长久地印刻在学生的记忆中,一旦遇到相应的作文题,这些观察经验就能被调动起来,成为源源不断的素材。

其次,何种观察活动能促进语言的发展?

学生掌握丰富的词语和句式是写好作文的基本条件。学生在课文学习和日常阅读时会接触到许多精彩的语句,但是为什么在习作中难见它们的踪影呢?因为学生所学的语言并没有走进他们的心中。维果茨基说:“语词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活动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那么,何种观察才能真正成为丰富儿童词汇、发展儿童语言的途径呢?

我对《秋天的树叶》这篇习作进行了统计,学生描写树叶色彩的词和短语有:火红、红彤彤、红艳艳、金黄、金灿灿、黄灿灿、枯黄、葱绿、郁郁葱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像铺了一地碎金……对树叶形状的描写也非常形象:枫叶像鸡爪、银杏叶像小扇子、梧桐叶像大手掌、柳叶像一把小刀、小叶黄杨像瓜子……对树叶状态的描写各不相同:垂挂在枝头、在空中打着旋儿、上下翻飞、飘向远方、依偎在大树妈妈的脚边……这些词语和句子是如何通过观察进入学生记忆中的呢?

我认为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注意让观察的客体和词句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从而发生“视觉经验词语化”。第一,观察时有意识地将词语归类提供给学生。比如观察秋叶,提供一组描写秋叶颜色、形状的词语;观察桂花,就会让学生将眼前的桂花与“一朵朵、一串串、一团团、一簇簇、一片片”这类表示数量的词语相联系;聆听小鸟时,不仅出示一组描写鸟叫的词语:“唧唧、啾啾、咕咕、布谷布谷”等,而且出示一组形容叫声动听的词语:“清脆、悦耳、婉转、嘹亮、悠扬”……第二,观察时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细微差别。对词语的感悟和理解,儿童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直觉,观察时的直观感受最能刺激儿童的语言直觉,激发儿童语言的敏锐性,将对语言的感悟引向深刻。在观察树叶飘落的情景时,我提供了“飘”“飞”“落”“掉”等词语,让学生比较,选择其一描述眼前的情景,并说说选择这个词语的原因,通过辨别体会用词的精确。第三,观察时要鼓励语言表达的多样性。比如在描述事物时,可以用不同的句式。

观察中,当学生切身感受到语言的温度,领略到语言的画面,体会到语言的意蕴时,语词就再也不是书本中抽象的符号,而是带着形象活生生地进入学生的意识,也更容易在运用时被提取。

再次。如何在观察中激发想象,让思维插上翅膀?

观察为儿童思维积累了表象,表象又为想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材料,使他们有可能组合创造新的形象,并伴随着形象,带着情感去想象。在观察活动中,丰富观察客体,提供宽阔的思维空间,才能将观察与思维、观察与想象结合起来,在观察、倾听、触摸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美感,激发创造的思维。

在带领学生开展观察活动前,我总要优选富有美感的观察客体。因为富有美感的客体会带着鲜明的形象和画面进入儿童的意识,为他们展开想象积累多姿多彩的感性经验。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以美激情,以情激智,正是因为情感既可形成表达欲望,又可启迪智慧,并引着孩子由此想象开去。”

秋天一到,校园里、马路边、花坛中到处都会飘飞落叶,经过实地考察与筛选,我确定去人民公园观察落叶,因为公园里的树木集中,种类也比较多,特别是那里的林荫道旁栽种着两排枫树,公园的一角还有一片小型的银杏树林,这里有着丰富的观察客体。但想象的激发,仅有丰富的表象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拓宽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我们来到了那片银杏林,一阵秋风吹来,秋叶随风飞舞,如金色的蝴蝶在空中打着转儿,是那么富有诗意。根据学龄初期的孩子喜欢让事物人格化的特点,我启发说:“秋叶娃娃也是有生命的,你听,‘沙沙沙’——树叶娃娃在和大树妈妈说什么呢?”

我进一步打开孩子们的思路,问:“如果你就是一个树叶娃娃,当你离开了大树妈妈,会飞到哪儿去?做什么呢?”多姿多彩的树叶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变换角色又拓宽了想象的空间,想象把他们带到一个神奇而广阔的世界:小树叶与大树妈妈的话别;大树妈妈对孩子亲切地嘱咐;小树叶随着秋风旅行,遇到了好些朋友……

在观察时,把儿童带入有情有趣的宽阔空间里,让儿童获得“直接的印象”,再利用情境拓展广远的意境,给予想象需要的推动”。这样联想、想象尽情展开,正所谓“神思飞扬,视通万里”。

最后,如何让观察的直观感受得到理性提升?

观察也是一种理性活动,它既有直观的一面,也有概念的一面;既有感性的特质,也有理性的意蕴。我认为,观察活动要从感受形象出发,从“形”着手,“以美激情”,通过情感的体验得到理性的提升。

每次观察时,我都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摘西瓜时,通过与瓜农的谈话,了解农民劳作的辛苦;观察小草时,通过现场阅读提问,感受小草旺盛的生命力;观察丰收的田野时,通过计算对比,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的贡献……

孩子们看到纷纷扬扬飘落的树叶,他们情不自禁地问我:“为什么夏天树叶绿油油的,可到了秋天就变黄了呢?”“秋天到了,树叶为什么要离开大树妈妈?”“为什么树叶离开大树,还会落到大树妈妈的脚边?”于是,我站在树下给孩子们讲光合作用的原理,讲树叶变黄、掉落的原理。带着这些思考,我们还一起阅读了金波的散文《做一片美的叶子》……

有了这些思考的铺垫,我在对习作的统计中欣喜地发现,有十分之一的孩子写出了对落叶即将飘零、失去生命的惋惜,五分之二的孩子写到了小树叶与大树妈妈的依依惜别之情,小树叶为大树输送营养、回归树根的奉献精神以及春天还会变绿的顽强生命力……

第8篇:描述秋天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诗词 鉴赏方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典诗歌是这“长流”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从古典诗词的宝库中吸取丰富的养分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要准确领会古典诗词的意蕴,就需要掌握一些鉴赏诗词的方法。

一、扣住题目,联系背景,领会诗意

鉴赏古诗词,不要忽略题目。不少的古诗词,题目即为解读该诗的诗眼。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标题中的“幽居”即幽僻宁静的居所,这里已暗示着居室主人隐者的身份。把握住这一题眼,就找到了理解该诗的钥匙。又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抓住题眼中的“送”字,就知该诗是一首送别诗,抒发的是离情别绪。

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优秀的诗作无不是现实生活的高度的艺术概括,不了解背景,就难以也无法切实、准确地把握诗的内容。解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如果不了解作者遭贬的背景,就难以透彻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应”的悲愤感慨。陆游的《十一月四月风雨大作》,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就难以领悟诗中作者所抒发的至老不衰、为国捐躯、壮志难酬的爱国豪情。

二、咀嚼词句,品味语言

诗歌的语言含蓄、凝练、形象而富有表现力,多通过比喻、双关、隐曲、用典、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在鉴赏时,反复咀嚼、玩味重点词句,将对诗歌的内涵挖掘得更为深透。《天净沙・秋思》一共只有28字,在描摹景物时,准确地把握住了事物的特征。“枯藤”、“老树”、“昏鸦”渲染出了秋之肃杀、凄清,为羁旅客漂泊异乡创设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再细细咀嚼“古”、“瘦”、“夕”、“断肠”等词语,游子那源源不断的乡愁就会汩汩流入鉴赏者的心田,引起情感的共鸣。李清照《声声慢》开首三句,连用14个迭字,将寻觅、凄清、孤寂、悲愁的心境描绘到极致,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倾诉出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离乱的哀愁。读来,似愁结不断,没有尽头,难以排解,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统摄全篇,体会意境

鉴赏古典诗词关键在于领会其中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景物和自己的主观感情浑然天成,高度融合的一种艺术镜界。王国维曾说:“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在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暮霭沉沉”、“冷落清秋节”、“晓风残月”,作者笔下的景已蕴含着难以割舍的离愁别绪和内心的凄苦,融情于景,抒发了词人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深感前途暗淡,读来令人黯然销魂,凄怆不已。

鉴赏古诗词,正是要借语言载体去感受作品中的意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例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晴空”、“排云”、“碧霄”展现出一幅意境宏大开阔,色彩绚丽的画面,寄托了诗人高旷、豪迈的胸怀。

四、掌握表达技巧,明辨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指抒情方式、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

1.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也叫直抒胸臆。是作者对物、事直接表明自己爱憎情感的抒情方式。如刘禹锡《秋词》(见上文稿)开头两句直接抒发对秋日的赞美之情。又如杨炯的《从军行》末尾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抒发了诗人慷慨从军的豪情斗志。

(2)间接抒情

这种抒情方式在古曲诗词中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A借景(物)抒情,也叫托物言志。作者对某种景物或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物中,通过描写此景物予以抒发的方式。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借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梅、兰、竹、菊等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也反映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征。

B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诗人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正如马克思所说,这种景物描写是“人化的自然”,是大自然“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带有作者或人物浓烈的感彩。如白居易《惜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诗人在怜惜牡丹花的衰落中,寄寓着岁月无情,青春不能常在的感慨。

2.几种常见的艺术手法:

(1)用典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语言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连用五个典故(孙权、刘备、宋文帝、佛狸、廉颇),含蓄而自然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2)比兴、象征

所谓“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比喻。如“首如飞蓬”(《卫凤・伯兮》)。通过比喻,可以使形象更鲜明,更容易被人理解。所谓“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这也是一种比喻,可以叫做曲比或曲喻。作者由外界事物引起自己的联想和思想感情,因而以描写外界事物作为一首诗为一章诗的开端来暗示诗的意旨,创造诗的气氛。《诗经》中多采用这一艺术手法。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古人常借明月、秋菊、莲花、香草等意象来象征高尚的节操,洁身自好的品格。

(3)烘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歌中,则旨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需要刻画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烘托出上阳白发人秋夜难眠的孤独苦闷的心情。

(4)虚实

在状难写之景、抒难抒之情时,古人常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使形象更鲜明,容量更大。如《沁园春・雪》“欲与天公试比高”以及李白《望庐山瀑布》“疑是银河落九天”都是采用虚来写实。

(5)夸张

第9篇:描述秋天的词语范文

三、辨析题干奥妙

题干是出题者精心设计的一段话语,阅读时要细心辨析、揣摩关键词语的奥妙。近两三年,高考古诗词鉴赏注重综合性、探究性考查。请看:

⒈综合式

一个题目设置多个检测点,有明考、暗考、兼考之分。请看:

2012年福建卷第6题中的⑴题——明考诗句赏析,暗考形象品味: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与此相关的出题材料及其注释是:

望江南

[宋] 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注】①玉花:喻雪花。

2012年辽宁卷中第9题,从命题形式看,这道题“一题两问”,从考查内容看,明考语言鉴赏,暗考人物形象: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与此相关的出题材料及其注释是:

初见嵩山

张耒①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①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2012年天津卷第14题中⑴题——赏析物象,表里兼顾。归纳表述,既要赏析形象,又要揭示诗人志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与此相关的出题材料及其注释是:

野菊

[宋]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⒉探究式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12年全国课标卷第9小题: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与此相关的出题材料是: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2012年北京卷第11小题:

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与此相关的出题材料是: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四、理清赏析思维

1.综合题赏析思维

2012年福建卷第6题中的⑴题:①弄懂全词中心大意:此词描写的是钓翁的简朴生活;②品味勾勒肖像词语:这两句诗中的“箬笠”、“蓑衣”是勾勒钓翁外在形象;③揣摩描画动作词语:“时振”,衬托出钓翁的凝定;“闻”,可触摸到内在脉动:心无旁骛;④分析点染景物词语:“冰散响”,以声衬静;“玉花空”是烘托心灵。

答案要点:“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探究题赏析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