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精选(九篇)

山羊过独木桥作文

第1篇: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

下午,小白羊要去河对岸去采野花,小黄羊去河对岸吃青草,他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小桥边。

可是河上只有一道狭窄的独木桥,只能一个人通过。他们同时走到桥中间,谁也不让谁。只听见扑通一声,他们都掉进了河里。幸好水不深,他们都爬了上来,他俩想:如果我们谦让一下就不会掉进河里了!

第2篇: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

观音菩萨的眼泪

措木及日

如果到了林芝,就一定要去一次措目及日。措木及日湖又称“冰湖”,是一座古冰碛湖。措木及日,藏语的意思是观音菩萨的眼睛。它以幽深静谧、原始古朴的自然风光和神奇深厚的历史文化闻名于世,现在已经成为成为林芝旅游环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措木及日有许多关于观音菩萨的传说和故事,景区不但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动植物资源,还是林芝地区许多神话传说的发源地。藏传佛教,原始巫教,甚至中土道教都在景区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说。因此,措木及日景区在工布地区一直都有神佛之地的隐称。

措木及日景区景观带长20公里,海拔高差1000米,自下而上形成了灌木林、沙棘林、花海、竹海、冷云杉林海等不同海拔段生长的垂直植物布带。畅游措目及日景区,如同置身原始森林。路旁耸立着挂满了松萝的冷杉,时而流水湍急,时而山路急转,探险一般行走在原始之地。

高山丛林倒影在湖面上,高原雄鹰在湖面盘旋,好一副江南水墨。天空飘起了小雨,藏式江南风情更加浓厚。贴心的导游为游客撑起油纸伞,我们难以离去,不舍离开,频频回眸,只想再看一眼措目及日。

天湖

纳木错

每个到过纳木错的人,整个灵魂都仿佛被纯净的湖水所洗涤。

纳木错藏语为“天湖”的意思,是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纳木错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在雍仲本教的经典中记载,“纳木错有七十二个圣地”。后来纳木错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伸入湖心的扎西多半岛上的扎西寺,香火旺盛,每当藏历羊年,成百上千的信徒前来朝圣。

头顶深邃而疏朗的蓝天,与纯净的湖水浑然一体;远处雄奇皑皑的雪峰犹如琼楼玉宇,忽隐忽现;湖边的草地犹如一张巨大的绿毯,无边无际。纳木错湖畔玛尼堆遍布。如有教徒经过这里,总会投下一颗石子。这个人心目中的圣湖,每年都吸引着当地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的教徒们迢迢千万里,完成艰辛的旅程,来转湖朝圣,以寻求灵魂的超越。

清晨,湖面雾霭茫茫,太阳升起云消雾散,浩瀚无际的湖面在清风中泛起涟漪。高原的气候常常瞬息万变,时而狂风大作,时而乌云密布,风雪过后,湖面依然波光粼粼,透着一种别样情韵,而这更增加了纳木错湖的神秘色彩。

TIPS

交通:从拉萨没有交通车去纳木错。许多旅行者结伴租车去,找辆中巴,包两天来回1500元,可到各大青年旅社告示栏上找伴;或者可以搭巴士去,离纳木错最近的是青藏公路上的当雄县,从当雄,可以租车或徒步前往纳木错,运气好时能搭上便车。

天鹅之湖

羊卓雍措

在,虔诚的佛教徒每年都要绕“圣湖”一圈。这等于他们到拉萨朝圣一次,这样做至少“佛会保佑他这一年”吉祥如意。这里的“圣湖”就是羊卓雍措,藏语意为“天鹅之湖”,位于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

羊卓雍错之所以被称为“圣湖”,据说主要原因是它能帮助人们寻找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达赖圆寂后,由上层僧俗组成负责寻找灵童的班子,先要请大活佛打挂、巫师降神,指出灵童所在的大方位;然后到羊卓雍错颂经祈祷,向湖中投哈达,宝瓶,药料等;最后,主持仪式的人会从湖中看出显影,指示灵童所在的更加具体的方位。如果上述三种仪式所示方位一致,便可派出人马,循所示方位寻找灵童。

羊湖是高原堰塞湖,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它的形状很不规则,分叉多,湖岸曲折蜿蜒,并附有空姆错、沉错和纠错等三小湖。羊湖湖水碧波如镜,湖滨水草丰美,是一个丰饶的高原牧场,当地藏族人民用民歌赞美羊卓雍错:“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

羊湖还是一个富饶的天然“鱼库”,湖中浮游生物很多,鱼饵丰富,每到夏天,鱼群便由深水游到浅水区觅食、产卵,几乎徒手就可捞到,这里便成了鱼类的天堂,有“鱼库”之称。湖中盛产高原裸鲤,其肉细嫩鲜美,令人称绝。

TIPS

交通:西出拉萨,经过曲水县雅鲁藏布江大桥,沿拉亚公路南行170公里,翻过5030米的甘巴拉山口就是羊卓雍错。或者从拉萨往南行100公里,约2小时行程,可包车或乘班车前往。如乘班车,可先坐到雅鲁藏布江大桥(曲水大桥)边,再乘出租车游览羊卓雍错。

绿色的水

巴松错

驱车至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公里处,在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就能见到被当地人誉为“绿色的水”巴松错湖。巴松错又名错高湖,湖面海拔3700多米,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的神湖和圣地。

巴松措是东部最大的堰塞湖之一,“错高”在藏语中意为绿色的水。巴松措景区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文物古迹、名胜古刹为一体,景色殊异,四时不同,名类野生珍稀植物汇集,实为人间天堂,有“小瑞士”美誉。

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的雪山倒映其中。沙鸥、白鹤浮游湖面,湖水透明可见游鱼如织,情趣怏然。巴松错最好的赏景季节是秋天。此时,天高气爽风清云淡,从湖岸到山岭漫山遍野皆层林尽染,丰富的色彩、静逸的环境,是摄影爱好者对胶卷进行“谋杀”的大好时机。由于湖岸边林木密布使得拍摄湖心扎西岛较为困难,需要往巴松错度假村背后的山林上爬,才能有机会居高临下地拍摄到湖心小岛犹如一颗宝石般镶嵌在碧绿湖中的美景。除了这样的景象外,巴松错边一般的拍摄题材以小景为多,需要摄影者独具慧眼去发现。

TIPS

第3篇: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

天生三景区内天生石桥气势磅礴,林森木秀、飞泉流瀑,包容了山、水、雾、泉、峡、峰、溪、瀑,是一处高品位的生态旅游区。三座桥呈纵向排列,平行横跨在羊水河峡谷上,将两岸山体连在一起,在距离几百米之内就有如此宏大的三座天生石拱桥实属国内罕见、世界稀有,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让游客忘情于山水。

这些年,我们接待了很多游客,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年龄的跨度也很大。每当看到七八十岁的老人行走在天生三,脸上没有疲乏感,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喜悦,这就让我觉得无比欣慰和自豪。我希望天生三能让游客置身其中,就能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我希望来到这里的人,不光得到一种视觉上的美的享受,同时也能感受到武隆浓浓的文化气息。

武隆曾为巴国一隅,县境内苗族、土家族聚居。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基本上都保持了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是了解各民族发展历史的活化石。各民族文化活动包括土家摆手舞、竹竿舞、苗鼓、舞龙、上刀山表演等,农家宅院等建筑同样古朴美观,民族特色浓郁。

武隆美食品种繁多,嫩白清爽的豆花,香辣热情的火锅,鲜美细嫩的羊肉,风味独特的三叶土鸡,鱼中极品芙蓉江鱼,不胜枚举。用料考究,制作精细,令人垂涎,连普通的家常菜也叫人赞不绝口,胃口大开。

掌故

天生三与七夕的传说

七仙女十八岁的时候,偷偷来到凡间,发现这里谷底小溪流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便爱上了这地方。这一美妙之地就是现在的武隆县天生三。

天生三旁边有一处湖泊,透明如镜。七仙女每到傍晚,都要到湖里沐浴,这处湖就叫仙女湖。在这里,遇到了来放牛的牛郎,仙女爱上了牛郎,二人结为百年之好,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从此,七仙女便成为织女。

没想到,二人的恋情很快被天庭知道,玉帝发起怒来,决定让雷神和闪电二神来捉拿织女。牛郎携织女逃跑。雷神追上,打在地上,震出了天龙天坑和神鹰天坑。此时,牛郎织女潜入羊水河,雷神看不见,决定让闪电寻找。闪电一道电光,硬生生劈出一条地缝,这地缝便是龙水峡地缝。

牛郎被击昏,织女被捉回天庭。织女回天庭后,日思夜盼,身体逐渐消瘦。王母看织女用情至深,被感动了,决定让他们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见上一回。但由于牛郎是凡人,织女是仙人,他们只能隔河相望。

在他们的呼唤里,各地的喜鹊都来搭桥了,羊水河的三条龙也献身为桥。天龙是上天派的,代表上天的恩德;青龙是地神派的,代表东方紫气;黑龙是水神派的,代表北方神灵。三条龙各献功德,形成三座天桥,气势宏伟,规模宏大。

第4篇: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

赵李桥不是距离我们家不远的那个小镇么?这里居然也产茶?还是砖茶?我连忙打开包装纸,露出里边青色的茶砖。的茶砖上的图案和包装纸上一模一样,只不过图案凹进砖茶中,让砖茶在明暗之间显得质感非凡。

喝茶得用斧头劈

我拿起青色的茶砖放在左手手心,右手抚摸着砖茶上的图案。触之,如同父亲被岁月刀锋划过的脸;闻之,有淡淡的幽香溢出;视之,茶叶甚至茶梗显现。我试图用指甲抠出一片茶叶,但是差点抠折了指甲茶砖上也没留下一丝纹理。母亲看到我的模样哑然失笑,走进房间,片刻后从房间出来,手上多了一把起子和锤子。只见她一只手把起子戳进一处阴文图案中,一只手抡起锤子在起子上敲。

当锤子撞击到起子发出哄然声响时,我才反应过来,连忙制止母亲:“你要干嘛?”

妈妈用起子在茶砖上点了点:“泡茶啊!”

“茶是这样泡的?”我一脸茫然。

“对,青砖茶是这样喝的!”母亲伸手试图检验自己的“战斗”成果,却发现一个不幸的事实,她刚才的努力并未见到成效,起子并未凿穿青砖茶的一角,只留下一个小点。

正当我们母子俩对这块青砖茶一筹莫展时,父亲走了过来――他手上拎了把斧头。“你干嘛?”“喝茶!”父亲很淡定地回答,说着便高高地举起斧头向茶砖砍去,这哪是喝茶啊,分明就像北方游牧民族在砍牛羊骨。

费了老大的劲父亲终于砍下一小块砖茶放进瓷碗中,母亲拎来滚烫的开水倒入碗中,几分钟后,“砖头”慢慢溶解后现出原型――瓷碗中慢慢溢出红色的茶汤。正当我端起红色的茶汤欲饮时,却看到碗中现出了一根根火柴大小的木棍。

“喝吧,没事的,这是茶梗。”母亲端起一晚茶后一饮而尽,这完全不是我们南方人品茶的样子啊,和藏人喝酥油茶有得一拼。

“喝我们洞茶的架式,是不是和蒙古人喝茶有点相似啊?因为这砖茶,本来就不是给我们南方人喝的,它是北方那些少数民族,还有蒙古、俄罗斯那些食肉民族的特供饮料。”父亲喝过一碗后就再也不敢端碗,他说这茶消脂、减肥的效果太显著,自己消瘦的身材,根本经不起青砖茶折腾。

听到父亲说青砖茶是边销茶,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开始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一问让我大吃一惊:这青砖茶,起先并不产自赵李桥,原产自一个名叫羊楼洞的小村庄。这名叫羊楼洞的村庄虽小,却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横穿欧亚的万里茶路的起点。

拿着这块小小的青砖茶,它顶多不过三四两,但我却感觉有千斤重。过去几年,我总是跋山涉水,看别处的风景,挖掘他乡的故事,没想到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就隐藏在我的家乡。

另类的“茶馆开张”

羊楼洞如今已经沦为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村里是鳞次栉比的二层小洋楼。门前罗马柱,门外贴瓷砖,屋顶太阳能,门里坐着围着打麻将的中年妇女。我们从一家麻将馆一般的洋房前进入石板路,那些麻将桌上的妇女们抬头望了一眼我们后,又把目光转移到麻将上。

如今的羊楼洞是一个精神分裂的地方:石板街外是新农村,但是脚一跨进石板街就如同走进时间穿梭机穿越到晚清民国。石板街很窄,只有约两米宽,街两边是典型的鄂南建筑――沿街都是二层小楼。第一层用青砖砌起,第二层用木头搭起阁楼。临街的楼房格局都差不多,第一层进屋处的门不是推拉门,而是由一排长木板拼成。每一户临街都有一个大窗户,窗户的窗也没有框架,像门一样也是由木板拼成,只不过木板比门上的要短许多。

我们走进石板街时正值清晨,石板街的居民们纷纷打开门窗。他们开门窗时不像我们平时那样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屋内一阵徐缓的脚步声过后,只听见门板吱嘎一响后,门上出现了一条宽二十公分左右的缝隙,那是民居卸下了第一块门板。在卸下第一块门板后,她从门内弹出脑袋左右看看石板街后又把头缩了回去。然后,门上就响起了由吱嘎声组成的奏鸣曲,待“开门奏鸣曲”奏完后,“开窗奏鸣响”就响起来。整个过程持续了一分钟,老太太这才搬出一把竹椅躺在门口,抡起一把蒲扇眯着眼睛养神。

有风吹过,老太太头顶的茶幌子迎风摇曳,她家的墙壁上画着一幅招牌“三玉川”,这儿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川”字牌青砖茶作坊。“川”字招牌鲜有国人听说,但是在北方各族、中亚、东欧各国,却是赫赫有名的国际品牌。“那时俄国人不识汉字,只认这川字招牌,他们用三只手在这川字上一划,如果手感正好,那这砖茶就是正宗。”老太太指着墙壁上“三玉川”的招牌边说边演示,伸出三个手指头在空中做了一个划手的动作,就好像她亲自到俄国贩卖过茶叶一般。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头老太太坐在石板街上,越来越多的“茶庄”开门了,有大德通、长裕川、天顺长、聚兴顺、德巨生……一条长仅一公里的石板街,大小茶庄竟然有48家之多,这仅仅是历史考证后能查到名字的,未留下名字的茶庄更是不计其数。

要不是门口坐的都是老头老太太,我还真差点把一家家开门透风的老宅,当成开业的茶庄,差点把石板路上行走的老板车当成运茶的茶队了。

“羊楼洞的茶不是用板车拉的,是用线车运的。那板车拉的,是这些老茶号里的烂木头,老房子没人用了,木头就烂掉了。羊楼洞原来像这样的石板街有五条,这些年人走的走,房子拆的拆,老街就只剩下这一条了。我们再走了,这老街估计也要死了!”老人看着那些板车中一车车拉走的木头感叹道。

远去的老街,不息的宗族

面对“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羊楼洞,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我骑上电驴,想早点远离这伤心之地。电动车行至新老街交界处的岔路口时一个路牌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雷氏宗祠”。“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啊!”我拍了拍电驴后箱,心花怒放,后箱中我家的“雷氏宗谱”心情一定和我一样吧。

我站在雷氏宗祠铁门门口,望着老雷家的祠堂。眼前的这座祠堂,和我见过的所有祠堂不一样。

祠堂有三进,进入铁门后,是一个巨大的长满杂草的广场。沿着台阶拾级而上,穿过二层楼间的过道后,又出现一个别致的小院。正对着过道的,是一座飞檐马头墙壁的仿古建筑,上面写了几个大字“雷氏宗祠”。

在宗祠遇到一老者名叫雷祖爱,是这雷氏宗祠的守祠人。这雷氏宗祠是前年才新建的,全羊楼洞的雷氏后人和走出去的羊楼洞雷家人集体捐资200多万,买下了羊楼洞废弃的小学建起了宗祠。

“建祠堂,是因为我们雷家的老祠堂在时毁坏了,也是到了该建的时候。再者,村里的小姓都建起了祠堂,我们雷家是羊楼洞最大的宗族,哪有不建的道理。羊楼洞这地方,就是我们的老祖宗在明朝时开发的。后来羊楼洞在清朝时成为‘小汉口’,我们雷家人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雷祖爱拿着我带来的雷家宗谱走上二层楼房里一间由教室改来的“宗族议事厅”内,羊楼洞的雷氏家族长老们会在这商讨修宗谱事宜。

长老们起身,搬出一个黑色的木箱,黑木箱通体斑驳,上面用红漆写着几个篆书大家“雷氏宗谱”。一位消瘦的老者拿出钥匙打开古锁,搬出锁在箱子中的家谱。当全套36本线装雷氏宗谱摆在我面前时,我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我曾经寻访过宣纸发源地小岭村的曹氏后人,整个小岭曹氏的老“曹氏宗谱”仅有残缺的一本,没想到羊楼洞这修订民国十三年的老家谱竟然全套36本一本不缺。

取宗谱的老者名为雷祖新,他正是这一次羊楼洞宗谱的主持修订者。当我问及他羊楼洞雷氏和青砖茶的关系时,他一言不发,只是默默的翻宗谱。当拿到一本宗谱后,走到我跟前:“羊楼洞是青砖茶的原产地,而羊楼洞制青砖茶就是从我们雷家开始的,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我们雷家先祖雷就在这儿开办‘羊楼洞茶庄’,后又改名为‘洞庄茶号’。羊楼洞青砖茶被人称之为‘洞茶’就是从这开始的!”雷祖新说起雷家的历史时边说边点头,言语中有说不出的自豪。

老家谱里的历史

“但羊楼洞真正发迹,还要从清末开始,因为战乱,茶叶运输的成本大大增加,南方原来的欧亚茶路起点福建下梅村,因为路途遥远慢慢被晋商抛弃。晋商们要继续做俄国的茶叶生意,就必须另辟茶路。晋商在考察全国各地后来到我们羊楼洞,看到松峰山云雾缭绕,又看到这儿的丘陵中已经有星星点点被开辟为茶园,加上这儿距汉口近,就决定在这儿开茶厂。”雷祖新翻开手上的宗谱:“你看这儿。”

雷祖新翻出《雷氏宗谱・清庵公传》的记载:“(雷清庵)与家人谋曰:‘无屋则无(茶)客,无客则无财。为今计,不如重修堂构之为愈,虽所费不D,典质弗恤也’。众疑其计左,而公卒遂其所谋”。“我们雷家清庵公排除众议,倾尽所有继续建大屋租给晋商,后来我们雷家人争相效仿,羊楼洞就慢慢发展起来了。”

“你再看这本。”雷祖新把族谱翻到另一页。“到后来,俄国人也来了,雷家是羊楼洞最大的家族,他们像晋商一样,也是最先与我们雷家人联系,俄国人联系到了安庆公,也就是我的上六世太爷爷。那时安庆公正是我们雷家族长,他最后拍板和俄国人通商。”雷祖新指着家谱给我看雷家与俄国人通商的记录:“雷故邑巨族,多富户,又居羊楼洞,为西商市茶之所,银钱齐聚,风俗繁华……”

当时的雷家家境殷实,多风雅之士,因而外人对羊楼洞的后人,有“雷公子”之称。“正是因为那时家里多读书人,所以修的宗谱水平才能这样高,那时修宗谱的人,不是进士就是举人,哪像现在,我一个高中生也敢来修宗谱了!”雷祖新放下宗谱后,把我带去新修的雷氏祠堂,这儿除了悬挂有雷氏历代宗祖排位外,还挂有两幅羊楼洞的手绘图,这是十堰大学的美术系教师雷万春根据自己的记忆所绘。

雷万春的手绘中有一幅是“羊楼洞全景图”,一幅是“下湾工业区复原图”。全景图中的羊楼洞,工业区、贸易区、生活区、娱乐区分门别类;工业区中的羊楼洞,烟囱林立。雷万春教授复原的是儿时的羊楼洞,如今已经八十高龄,他儿时的羊楼洞约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场景。那时的羊楼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却依然繁华如是,甚至已经有了专门的工业区。

鼎盛时的羊楼洞有茶庄200余家,人口近5万,街道5条,旅馆店铺百家,是远近闻名的“小汉口”。最繁华时,仅羊楼洞一地上缴湖北的税金就占到湖北省的40%,甚至武汉没有电影时,俄国人就把电影带到了羊楼洞!

线车车痕里的繁华

曾经的欧亚万里茶路起点羊楼洞,竟然再也没有一家茶庄,因产茶而被朱元璋赐名的松峰山,山上的茶园也早已荒芜,茶叶名门雷家后人,竟然没有一家再开茶庄。羊楼洞和青砖茶正遭遇“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尴尬。

雷祖新把我们带到古村最大的一栋鄂南民居――雷家大屋中参观。这是羊楼洞最大的一栋古建筑,是清朝时雷姓茶叶商人的故居。这屋子早已没有人住,只留一间租给了当地负责拆迁的建筑工。

建筑工今天不在家,正门紧锁,雷祖新从后门把我们带进“雷家大屋”:“看到这儿的地基没?这儿曾经有一进房屋的。”雷祖新蹲在地上,翻开草丛给我看老宅遗迹。

进屋后,里边竟然生出“庭院深深”的感觉:现存的房间还有三进,二进的房屋中间以天井隔开,每一进竟然并排有三个天井。

“加上拆除的那一进的话,岂不有四进,十二个天井,再加上二楼,岂不有四五十间房间?”我感叹于大屋的规模,竟然有独屋成村的气魄。

“面积大那还只是土豪,大户人家还得看细节!”雷祖新指了指门帘和墙壁,门帘是精美的木雕,墙壁上是一水儿的壁画,只不过长期无人护理,已经有发霉的倾向。

花了半个小时,终于参观完这茶商故居,我们从屋里打开大门。门里的霉气就开始和门外的草香开始了对流――门外竟然是一片菜园,菜园面积约有两三百平方,菜园的篱笆是用一水儿青砖砌起――这儿原来也是雷家茶商的故居,后来房间没人住倒了,就被开辟成菜园了。

我正坐在“雷家大屋”的门槛上感慨,朋友示意我起身,因为他在大门上发现了亮点。我连忙抬头往门帘上看,亮点是四个凸起的圆环。“这几个圆环,名叫‘门当’,是大户人家的象征。以前这房子门口,还有一对‘户对’,但是后来被文物贩子收走了。”雷祖新给我们解释。

从雷家大屋出来,就是石板路的一条支巷――支巷的一头,对着石板路主干,一头对着松峰山。雷祖新看着那支路一言不发,默默蹲下来抚摸着破碎的青石板。我也像雷祖新一样蹲了下来抚摸石板,发现了石板路上的文章――石板路正中央,居然有一条深约五公分的凹槽。

“这是线车碾出的车痕,羊楼洞地处大山之中,茶坊里出产的青砖茶要想运出去,只能借助一种名为‘线车’的独轮车。因为石板街上运送茶叶的独轮车太多了,时间久了,独轮车就把石板也磨穿了!”雷祖新摆了一个推独轮车的动作在石板街上走过,空旷的石板路上,这“一人一车”的身影显得无比孤独。

我细细地打量这石板街,发现车痕竟然不止一条,有的石板上竟然竖着有三条,横着有六条凹槽――当石板中间被磨出车痕后,车夫们就把石板往左或往右抬几寸,让石板平整的部分出现在石板街正中央。久而久之,一条青石板被磨出三条车痕了,车夫们就把青石板横着铺在石板街上。石板上有横竖总共九条线,说明石板被挪动过九次,这该是怎么样的线车流量。

浩浩荡荡的线车车队装载着满满的青砖茶要翻阅七里山路才能到达新店古镇,从新店古镇的潘河渡口下船,经潘河入长江,最终抵达汉口码头后转头北上汉水,至襄阳在河南社旗上岸后由骡马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晋城到归化(今呼和浩特)后,再改用驼队穿越沙漠,最后抵达边境口岸恰克图交易。此后再经俄商贩运至东欧各国。

旅游攻略

・欧亚万里茶路

它以赤壁羊楼洞为起点,顺长江至汉口,逆汉水至襄阳,再改水运为畜驮,翻山越岭至黄河。然后分两路,一路走东口(今张家口),往北入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再往北入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到达俄罗斯重镇恰克图,从这里转销欧洲各国;万里茶路是内陆与边疆、中国与欧亚各国沟通交往的桥梁。历史上存在了二百多年的万里茶驼古道,为中华茶文化对外交流的繁荣与拓展以及商业贸易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羊楼洞

羊楼洞位于赤壁市区西南26公里的羊楼洞镇,为湘鄂交界之要冲,明清之际系蒲圻6大古镇之一,为“松峰茶”原产地,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

・青砖茶

第5篇: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

关键词 青藏铁路;铁路旅游产品

在发展旅游业中,铁路等交通工具的作用不再是简单地停留在“输送”的初级水准上,而是作为旅游产品的主要成分来精心组织策划,使游客在旅行途中能得到更多的满意和乐趣。建议将旅游和交通大融合,提出近期内开展青藏铁路旅游的三种新项目构想,创出青藏铁路旅游产品的品牌。

一、开发青藏铁路本身作为旅游产品

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山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全线使用红外线监控系统,在高原地段做到无人值守,是一项经得起冻土和地震考验的战胜大自然的伟大工程。

青藏铁路拥有多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世界之最,极具世界旅游价值。

唐古拉山车站,海拔507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玉珠峰车站,海拔4160米,靠近雪线,景色最为优美,是攀登巍巍雪山的大本营,将成为登山爱好者的理想体验之地;铁路清水河大桥,位于昆仑山南麓的楚玛尔高平原区,青藏公路从其右侧通过,全长11.7公里,是世界上建在冻土地段上最长的铁路桥,奠定了中国冻土观察的世界领先地位;风火山口隧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海拔4909米,全长1338米,位于可可西里“无人区”;三岔河特大桥,青藏铁路第一高桥,最高桥墩为54.1米;沱沱河车站,是长江源头的又一人文景观,也是国内外游客观赏长江源风光的重要位置。

2004年6月25日青藏铁路段创造了单日铺架8.100272公里的纪录,超过了世界最高单日铺架纪录7.925公里。在强有力的医疗保障体系下,自铁路开工以来,尽管高寒缺氧,环境极其恶劣,但是直至工程顺利提早结束,都无一例事故和伤病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青藏铁路本身就是个神话,无疑是地球上最美的“铁路之旅”。

二、开通特快专列或多日游专列,提升铁路旅游线路

1 旅游专列

可试行“天路姻缘”专列,来吸引新婚旅行和庆祝结婚纪念的游客;“西部探秘”和“少儿科普”专列,以吸引向往西部神秘的游客和假日的学生家长市场;“科考探险”专列,来吸引探险爱好者,以方便科学工作者的考察研究;“西部论坛”专列,以促进青藏地区与西部其他地区和内地的学术和技术交流等。开发具有观光度假、教育学术和商务会议等主题性的旅游专列。

旅游特快列车的设计以内地中心城市为主,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一拉萨的专列。开行兰州、西宁一拉萨的快速旅客列车和格尔木一拉萨的普通旅客慢车,以满足全国各地进出藏游客的不同层次需求。在旅游旺季,增开多日游的特殊旅游列车。这种列车的时速保持在60~80公里,游客在列车徐徐前进中,仔细欣赏沿途风光,而且在沿途主要旅游景点停留相当时间供游人观光,然后继续前行。

2 沿线风光旅游

青藏铁路沿线分布有:青海湖、可可西里、三江源、纳木错湖、布达拉宫等9处世界级旅游,塔尔寺、察尔汗盐湖、玉珠峰、拉萨古城、八廓街等23处部级旅游景点,6处部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193处普通级旅游景点(区)等,壮丽的人文景观处处可见,几乎囊括了青藏高原景观的精华。坐在列车上,乘客可以以最舒适的方式欣赏这一切。列车在部级风景名胜区或代表高原特色的旅游区应作适当的停留,以便游客观光。此外,游客还可以依据个人喜好,在列车负责人的督导下,办理相关手续(责任书和以外保险等)自由选择临时停车点,在当地旅行社或社区服务中心的帮助下,进入旅游风景区,更加贴近地感受高原特有风情。

3 民族语言特色的“站名之旅”

青藏铁路全段站名多达数十个,其中有汉语命名的,也有起源于蒙古语和藏语的称谓,作为交通运输典型的标示之外,这些站名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人文风景线,体现了少数民族的语言特色,是少数民族独特文化的缩影。

(1)青藏铁路青海段的“站名之旅”。青藏铁路青海段的部分车站名取自蒙古语的译音。格尔木站:“格尔木”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因格尔木河流经境内支流纵横而得名;沱沱河:是长江正源,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在蒙语中,其意为“平静的河”。开心岭、乌丽、五道梁、不冻泉等地名是纯粹的汉语称谓,这些地名是当年修筑青藏公路时命名的,如今又成为青藏铁路沿线车站的站名,本身就是对当年筑路大军丰功伟绩的纪念,也是当年筑路精神在青藏铁路线上的延续。

(2)青藏铁路段的“站名之旅”。青藏铁路在境内的车站分布由北向南依次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林、羊八井、昂嘎、马乡、古荣、拉萨等,数目多达45个。在45个站名中,取自藏语译音的为数不少,浓郁的少数民族语言特色为这些站名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如羊八井站,“羊八井”,旧称“阳巴尖”,是藏语音译,意为“宽阔”,因为该地平而宽阔得名。藏语赋予地域独特的称谓,而地名赋予车站独特的藏族文化特色。

青藏铁路的铁轨串起了起源于不同时代的几十个地名,串起了当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在青藏高原上串起了民族大团结。

三、特色旅游快车

特色旅游快车的车厢和旅游专列的车厢设计一样,从增压和增氧装置到细微之处,无不考虑到游客的各种需求,与其不同的是,这样的特色旅游快车和风靡欧洲的“东方快车”一样,集旅,食、住、游、娱、购于一体,是典型意义的奢华旅游产品。游客可以边享受民俗饮食、民族风情表演和医疗服务,边浏览车窗外的美景,还可以在这里纵情的交友和购物。让不同的游客同样感受到的人性化的制度以及带给他们的人文关怀。

特色旅游快车之所以“特”,是因为:

奢华的车厢:车厢规格依据不同乘客的需求而设计,分标准、豪华、总统3种套房。除了卧房车厢外,还有两节餐车、一节酒吧车、一节宴会车、一节演艺车厢,一节购物车和一节开放式观景车厢。车厢配置完整的现代设施,每间客舱都有服务员,为乘客提供24小时全程服务。

精美的装饰:独具东方气息和藏民风情的装潢设计,处处体现藏族传统的独特居住环境,使游客零距离的感受藏家生活,体验民俗风情。

饮食特色:从餐车到宴会车,除了中国快餐和西餐类,大部分都是青藏高原的地方美食,游客可依据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口味。

为了方便游客充分观光,列车的时速保持60公里(亚洲“东方快车”的时速),保证乘客不会错过美景。观光车厢的四壁和顶棚全为透明的玻璃幕墙,乘客可以昼夜近观和远眺窗外徐徐经过的、不断变换的风景。

这趟旅行的与众不同,还表现在对游客还提出一些看似苛刻的要求。列车上主要使用汉语和英语,应具备基本的英语会话能力;车上消费以人民币计价,可接受信用卡;旅客在列车上可着轻松便服。晚上用餐时段,尤其是在宴会车厢,规定需穿着正式服饰;在演艺车厢,游客开可以穿藏袍等民族服饰,可购买也可以租借;车上供应三餐,早餐和下午茶是由专人送到个人包厢内享用,午、晚餐则在餐车内使用;24小时供应热咖啡,备有饮水机;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时刻表为每月一趟,旅游旺季每月2-3趟。

青藏铁路“特色快车”的魅力所在就是旅途所带给人们的全然不同的感受。

第6篇: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

高考作文指导园地里是比较荒芜的,可谓“杂草园”,所缺的是真正可供我们借鉴的好“花”。市面公开发行的什么《满分作文快递》《真卷作文》有相当多的文章都是粗制滥造的,并不能给中学教师和学生带来多少有用的东西。

也许书的作者不服气,那就让我们举例说明一下。比如方才提到的《满分作文快递》,书中关于2014年全国卷“山羊过独木桥”的材料作文,所选示例有文曰《生命因相拥而美丽》,因篇幅限制不能全录,仅看标题便知其陋。“山羊过独木桥”的材料作文题是道好题,既通俗大气,又有深刻内涵。而这篇选文简直在亵渎这道试题,文题明明讲的是体育比赛,规则要求赛手从桥两端相向而行,相遇后以“对决”形式迫使对方落桥,自己成功到达端点者为胜,但有一组选手相拥共保平衡,双双顺利过桥。此题考的是关于“序”的认知,“序”动词之义是管控,名词之义是秩序。通过管控保障秩序,而“序”的改变则要求“有序”进行,正如当前谈“法”的修改要按“法的修改法”去修改一样。“相拥”过桥无疑是违背当时赛规的,“当场”为犯规选手辩解争吵也违背“序的有序改变”之精神。哪来的“美丽”?以非为是,无是无非,不能是是,不能非非,如此为学生示范,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文章,都是很大的误导。此类文章在此类书中不是仅有此而绝 无他。

也正是出于对此类“杂草”的愤怒,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老师以七旬“高龄考生”的身份写下《一位大学教授的高考“下水文”》。正如徐江老师在书中前言自述,“就是与此风对抗而作”!教育兴衰,匹夫有责!在这里我感受到一位老教师对当下语文教育的忧虑!他在做“匹夫”撼“大树”的事情啊!

我们唐山有俗语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徐江老师既然放言与高考伪劣“满分作文”对抗,当然就得写出真正的好作文。《一位大学教授的高考“下水文”》堪称是我们中学教师教学生写高考作文的学步车,堪称学生学习写高考作文的学步车。

“学步车”一概念出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康德说,知识可以被教导,但能力只能被锻炼。但是,这并不意味教师可以不作为。教者要为学习者按其所教亲自“下水”写作,制造出“学步车例文”。在教师讲是“下水文”,在学生讲是“学步车”,顾名思义,老师要为学生打造写高考作文的“学步车”。

读徐江老师《一位大学教授的高考“下水文”》,可学什么“步”呢?

比如可学“逻辑思维应试步”。

让我以2014年湖北省高考作文试题为例分析。其题大意是说有某些人作登山游,凡信山腰有美景者,皆登至山腰见到了参天古木、山幽林静之美;而不信者留在山脚。在山腰,凡信山顶有美景者,会当凌绝顶,看云海茫茫,一览众山小;而不信者流连山腰。

面对这类试题,徐江老师教你先按照一定的方法,从试题中归纳一个具有一般性的道理――“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有所前进,大都缘于美好期盼的激励;没有它,往往止步于当下”。

之后,他又示范如何以上述归纳的一般道理为纲,写出内含这一道理的精美散文――《山上有一片红叶》。文中叙述一群学生爬山,有几个胖子在半山想打退堂鼓,恰在这时腿快的同学已下来,并对他们说“山上有一片红叶”。结果,为看几个红叶胖子居然爬上山顶。在山顶,大失所望,只有几株小树长出些褐红的嫩叶。当他们向骗人者问罪时,人家说:“我们说的是一片儿红叶,没说一片红叶。”还有调皮者说:“要不是一片红叶的诱惑,你们上得去吗?”是啊!人生的旅途需要有“一片红叶”的期盼,没有它,就没有动力,就会止步于当下!

比如可学“哲学思维应试步”。

让我以2014年全国卷“给动物喂食”材料作文试题为例分析。这道试题是――不少人因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面对这样的试题,徐江老师给我们讲,我们是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统一论者。他写出了《用“惩罚”制止“爱”的行为引发的思考》示范文,他说:“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须统一,不但要有善的愿望,而且还要看其行为有善的结果,这时才能评判他的行为是好是坏。所以,我们不仅要有善良的意愿,还要有足够的智慧,把好事 做好。”

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统一的角度写这题的应试文显然就能大大超越他人。

第7篇: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

而在这里,它当然也是一颗绚烂的熠熠生辉的明珠,它是悠久丰厚的桐城文化的标志,远近闻名的“桐城文派”的象征,它依然是古代的寺庙建筑的经典。它,便是文庙,位于古城桐城市中心的广场北端的一座古庙。

桐城文庙始建于元延佑初年,元末毁于兵乱,而并没有过多久,文庙便被整修一新,里面的布局依旧是那样的古朴、典雅,也含有几分清新,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开始关注它。文庙以大成段为中心,以南北的中心线为对称轴,里面的主要建筑有门楼、宫墙、泮池,状元桥、大成门,崇圣祠、土神祠等等,且总面积为3200平方米,各种各样,各姿各态,主次的建筑,也是错落有致,似乎已经浑然一体,而且,它的门楼里的“文庙”二字是由赵朴初先生所题写。

我曾经听说过,有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文章出自桐城。我想那是当然,在这座文庙里,真的是大有文章。这里面有孔子的生平,有“渔樵耕读”、“魏星点斗”“独占鳌头”等故事,它们都逼真传神,也生动、有趣。

要论文庙,它不仅有很多难得的稀世珍宝,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但是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我最喜爱的应该还是要算数状元桥了。只因这个桥有一个奇怪的规定,只有每次科举考试的状元们,才可以从这个桥的上面走过去。每次停留在桥上,看水下的鱼儿的游动,我总是有一种无法说明的意境。

每年,都有众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广大游客纷呈踏来,来到这里参观游览,而他们,大多数都会站在这里,缅怀各位硕儒的历史功德,求索着古桐城文化之渊源。我相信,他们都会由衷的赞叹,桐城文庙的悠久历史,以及桐城的美丽、雄伟。

它——桐城文庙,是桐城闻名遐迩的建筑,是元、明、清,祭祀孔子的礼制性的重要建筑群以及文化基地,也是桐城古文学派的一个重要象征,最重要的是,它所弘扬的,是桐城派的文化,也是悠久的桐城文化。

天下文章出桐城,桐城文化出文庙。

篇二:家乡的风景名胜

说到家乡的风景名胜,那可是数不胜数,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佛子山。

佛子山因佛子岩而着称,但我更喜欢那“耸立胜雄关,居高独自闲。笑谈神运笔,飞洒画江山。”的笔架山。他的雄伟和逼真吸引了不少游客。

来过这儿的游客都说,佛子山是上天的文房宝地,笔架山,签筒岩正是佛子山的文房二宝。曾经有个结伴同游的叔叔对我说:“我希望将来这儿的两个笔架,一个是你的,一个是我女儿的。”这应该是叔叔美好的心愿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梦想,我更加喜欢笔架山了,它是我成绩的象征啊!笔架山坡面高达230多米,南看成崖,东看成岭,北看成列,西看成峰,高低不等,酷似文房笔架。人们怎能不对大自然的神奇感到惊叹呢?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片中有个憨厚可爱的猪八戒,家乡的佛子山中也有。“元帅天蓬贬下凡,隐身猪首化山岩。痴心坐等千年月,惟梦嫦娥夜信函。”这正是佛子山中的八戒岩的写照。远远看去,它那大大的耳朵,长长的嘴巴,眯缝的双眼……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看,那憨相、那模样都像极了。那模样怎么能不让人对这八戒岩情有独钟呢?

佛子山不仅有造型奇特的岩石,更是植物的宝库。

这里的珍贵名树,千年古藤随处可见。主要有南万红豆杉、政和杏、银杏,竹柏、油杉、柳杉、穗花杉、杉木、香樟、楠木、南酸枣等许多属珍稀树种;有集中成片的高山杜鹃林、零星分布的梅花、山樱花、四照花等。其中政和杏唯独佛子山有全国仅五株,正如诗中写的“寂寞深山四百载,今朝朵朵向阳开。莫非春去无芳斗,欲与梅花比艳来。”它和其它杏比起来更是杏中丽人,姿容更是杏中之最。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因为它一年四季变化多端:它每年三月十日至三月三十日是花期,花的颜色红艳与红色桃花相似,使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每年七月初成熟,满树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好不丰硕。

佛子山我喜欢你的风采!有多少游客被你的雄秀而倾倒?又有多少游客驻足流连忘返?你是家乡人民的骄傲!

篇三:深圳的风景名胜

深圳的风景名胜深圳的风景名胜有很多,比如世界之窗、野生动物园、锦绣中华微缩景区等等。今天我就给你们介绍两个。

深圳的世界之窗位于深圳湾畔的华侨城内,占地48万平方米。它以弘扬世界文化为宗旨,把世界奇观、历史遗迹、古今名胜、民间歌舞表汇集一园,以“您给我一天,我给您一个美妙的世界”为召号,营造一个精彩美妙的时间。世界之窗景区按五大洲划分,与世界广场、世界雕塑园、国际街、侏罗纪天地共同的构成千姿百态的、美妙绝伦的世界。118个景点按不同比例自由防件,精巧别致,惟妙惟肖,令游客叹为观止。如果说世界之窗的一个个景点是一首首凝固的交响诗,那么异彩纷呈的民俗表演则是一幅幅活动的风景画。每个华灯上,在世界广场上大演的大型歌舞和狂欢巡游,画是把世界之窗的主题—“世界与您共欢乐”

表现的淋漓尽致。

野生动物园建于深圳西丽湖畔,占地120万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家集动物园、植物油、科普园等多种园艺、观赏功能为一体的亚热带新型园林生态环境风景区。园内放养来自世界各州300多个品种、一万头动物,有不少于世界珍禽名曾和我国一、二级保护动物园。马戏、群象、海豹、鸟类四个表演馆将游客带入一座神奇、欢乐的世界;还有别具情趣的百鸟乐园、儿童乐园、猴山、鳄鱼湖、水族馆、鹦鹉小径、观景天桥和了望塔等。每日推出的大型动物广场艺术表演是目前世界动物园中绝无仅有的大制作,节目刺激惊险,场面神秘壮观,使人有“体验野性”“回归自然”之感。

是真的风景名胜真是数不胜数,如果你有时间就去玩吧。

篇四:灵宝的风景名胜

灵宝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里,当然少不了弘农春秋园、虢园、养生园、隅园这些美丽景点。

进入弘农春秋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微风吹过,桃花摆动着自己的短裙,柳树摇晃着自已翠绿的头发,小草也发芽了,醒目的“弘农春秋”四个大字展现在人们眼前,有干枝梅,有樱花,有翠竹,有紫微花。干枝梅的名字可是有来历的,因为它的枝干看着像枯枝,可上面的枝芽却绿油油的,还有翠竹,它能长到八米多高,等于四个姚明呢!

让我们一起游览虢园和隅园吧。园中有高大的松树,婷婷玉立的柳树,还有小的像土堆一样的柏树和不知名的小花,遍地的小草,柳树一摆一摆的,多像绿色的火车在林中行走啊。往前走,迎春花开了,我们踩着磨盘在草地上行走,这可不是一般的磨盘,它们都是从民间找来的,这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可记载着我们灵宝人民古老的历史和文明呢。

终于,我们看见了杨震的石像。你看,他两眼注视着前方,认真地讲课。远看,他仿佛是印在山水画上一样,所以他拥有山水的灵气;近看,他似一尊神像,因为他的功劳可比日月。他和孔子一样桃李满门,他一生共教了三千余名学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勤劳的灵宝人还会用自己的智慧把废地变为宝地呢。别看北区和许多公园现今都这么美丽,可有谁知道涧河两岸原来曾是一片荒芜的废地,乱草丛生,乱石密布,利用价值很低。勤劳的灵宝人民对涧河两岸进行了修整,以土填埋,栽花种树。没过多久,原来人们都不愿去的荒芜地方变成了花团锦簇的娱乐场所,人们在这里追逐嬉戏,调节心情,这里变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圣地。

篇五:无锡之旅

素有“太湖明珠”美誉的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城。这个寒假,爸爸妈妈在浙仑海外旅行社报了名,带着我去领略领略这江南的秀丽风光。

这回的导游和我们所要游览的地区有关。他姓“吴”,就叫“吴锡”。我们跟着小吴哥哥开始了二日游。

无锡是全国有影视城最多的一个城市,既然到了无锡,又为何不去看看呢?无锡的景点第一站就是“三国水浒城”。

三国水浒景区坐落在葱茏苍翠的军嶂山麓、风景绮丽的太湖之滨。景区里的建筑大多都具有浓郁的汉代风格,如“吴王宫”、“甘露寺”、“曹营水旱寨“、”吴营“、”跑马场“、”点将台“等几十处大型景点。三国城门高大、威猛,旌旗随风飘展,配以广场上天禄和辟邪两尊神兽,更显得门楼的庄严与肃穆。水浒城共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平民区,另一个是景城区。可惜来得不是好时候,就没能细细游览。

由于早上起雾,封了三个多小时的道,直到午后才真正开始“游”。等把整个水浒景区走完时,天已经慢慢暗了下来,只得开始晚餐。

晚饭过后,我们又来到着名的锡惠公园游玩。锡惠公园是集清幽的山林秀色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舒适的休闲游乐于一体的综合体大型园林。优美的园区内峰峦叠翠,景色斐然,堪称无锡的“天然博物馆”。

锡惠公园里的主要风景就是“天下第二泉”和“寄畅园”。明代的寄畅园已有百年历史,取园主寄情山水,豁达畅快之意而得名“寄畅”。园内借助天然景致而略加修饰,而整合出人文与自然浑然天成的园林精品。园内景致多样,假山秀石、石栏雕、小径通幽、参天老树结合得天衣无缝,编织出了一幅“锦江漪塔影摇??ldquo;的清秀风光。出了寄畅园,顺着用石头铺成的路一直往前走又能见到更美的景色。整个锡惠公园在夜晚又显优美风彩。

第二天一早,我们又去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去游赏。太湖是国内的第三大淡水湖。鼋头渚为太湖西北岸无锡境内的一个半岛,因有巨大的石头突入湖中,像鼋正翘首而得名。我们坐着船,一阵阵的风佛面而来。向远处望去,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向下面看去,几阵水波在不停地轮番交替。这时,从旁边飞驰而过一艘快艇,一下子在快艇行过的水面上又泛起几朵雪白的水花。

过了一会儿,船靠岸了,我们陆续下了船,继续欣赏两边的绮丽美景。走上风雨桥,抬头一看,每一个横槛上都画着祥云和神兽等等向右边望去,有一个老渔夫正在钓鱼的石塑,这也说明了当时渔文化的昌盛、发达。过了一个多钟头,我们又汇聚在一起,乘船回去

接着,我们又去了灵山景区。灵山景区位于无锡马山的太湖之滨,临太湖,倚灵山,挽得青龙山,牵取白虎峰,地灵形胜,为难得的佛国保地。

灵山景区最着名的景点莫过于灵山大佛。佛像立于小灵山上,建造时投资超亿元,用铜700吨,比耸立于纽约的自由女神铜像??被誉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巨神像”还高42米,用铜量是自由女神的三倍;比矗立在四川乐山的大佛??“世界第一大佛”还高17米。

灵山景区还有修筑着有名的动态雕塑“九龙灌浴”。下午2午,随着专门为之创作的《佛之诞》音乐响起,四大金刚托起的巨大莲花徐徐绽开,通体鎏金的佛祖小时佛塑像立于莲花之中。同时27只凤凰口中吐出圣水,九条大龙喷出水柱直冲佛像,使佛像愈发沌静、神圣,场面甚为绚丽壮观,这时水柱也向周边洒去很多,有不少人被淋了落汤鸡。

灵山大佛已是这回旅游的最后一个景点了,我们的旅程也将结束,坐着汽车返回宁波。

几缕金色的夕阳穿过一座又一座的小山,照到一片又一片的平原,最后停在了汽车的玻璃上。晚霞把一切都带进了红的世界。它把天边的云朵染成红色的;把房子的屋顶涂上红色的;把人们的脸颊洒成红色的。随着车轮滚滚地开在公路上,我们的旅途就将结束。再见了,美丽的无锡!

篇六:迷人的越秀山

哇!越秀山上的五羊石像真是巧夺天工啊!“看着报纸上的五羊石像,我不禁对越秀山心生向往……

盼着盼着,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我们春游活动的目的地,竟然是我梦寐以求的越秀山。

今天早晨,阳光明媚,春风拂面,朵朵白云在天空中飘荡着。我们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乘车,不到半小时的路程,便来到越秀山脚下。我们随着黄导游的指引,经过十分钟的攀登跋涉,便上到位于越秀山之巅的着名景点——五羊仙庭。站在那里,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树林犹如一片绿色的树海。浅绿,翠绿,碧绿,深绿,满眼都是绿,真是一个绿色的世界!一棵棵树木苍翠欲滴,仿佛像一个个守护越秀山的士兵,夜以继日地保护着越秀山。据黄导游介绍:“五羊石像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周朝时,广州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一天,南海天空飘来五朵彩色祥云,上有身穿五色彩衣,分骑五只毛色不同口衔稻穗的仙羊的五位仙人,降临广州。仙人把稻穗分赠给广州人民,并祝福此地永无饥荒。说完五位仙人欣然离去,留下五串金灿灿的谷穗和五只依恋人间的仙羊。人们把稻穗撒播大地,广州从此年年五谷丰登。仙羊后来变为石头,好像永久地保佑着”楚庭“风调雨顺,幸福吉祥。广州人民为感激五位仙人,在他们当年降临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观以示纪念。观中有五仙的塑像,伴以五羊石像,五仙被尊奉为谷神。以后五仙观几经搬迁,现在坐落于惠福西路的五仙观是明代修建内列有五仙和五羊的塑像。而这个座落在越秀山上的五羊雕塑,则是1959年由着名雕塑家尹积昌等人根据五羊传说而设计制作的。五羊雕像现已成为广州城的标志。广州之所以称为羊城,五羊城,穗城,便源于此。”

听了导游这一番介绍,我们不由得赞叹起来。随后,导游又带领我们四处游览了越秀山的风景名胜,使我们增加对越秀山的认识。

这次春游真是大开眼界啊!春游归来,越秀山的自然风光,珍贵的历史文物,以及神奇的历史故事,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不仅增长了对越秀山许多见识,还深深地爱上了它。

越秀山,它难道不是广州人民引以为豪的名山吗?

篇七:家乡有特色的......

我的家乡在广西玉林市,那儿山水秀丽,风景宜人,还有许许多多有特色的风土民情、名胜古迹呢!

家乡有特色的风土民情可多了。在炎炎夏日,人们会在每年的夏至那天过一个荔枝狗肉节。春夏交际时,正是荔枝成熟的时候,荔枝狗肉节已成为玉林的一大特色,而且一年比一年疯狂,到今年已有十多个年头,一个晚上,满地撒满鲜红的荔枝壳,极其可观。狗肉好吃是没得说,黑狗肉最香。古人云: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闻到狗肉香,和尚也跳墙。单纯是狗肉并不很具特色,主要是还有岭南的果中之王??荔枝。记得有一年,在过荔枝狗肉节时,我问妈妈这个节的来历是什么?妈妈说:“这天正好是春夏交际时,一边喝着米酒,一边吃着荔枝,一边吃着狗肉;人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能尽快适应夏天的气候;过了这个节,夏天就来临喽!端午节,人们会在家门前挂上艾草,希望能驱邪,这天,人们还要吃粽子呢!冬至节,人们也会欢庆,希望农田得到好的收成。

家乡有特色的名胜古迹也不少呢!“三日尽览侨乡秀,四季共享岭南色”,玉林秀丽的山水,奇异的古迹,繁荣的商贸,锦绣的田园,侨乡的风情,总会令你依依难舍。玉林有“岭南美玉,胜景如林”之誉,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以名胜古迹、侨乡风情、宗教文化、商贸旅游为特色,丹霞地貌和岩溶地貌景观遍布各县(市)区,农业生态资源丰富多彩,目前已经形成玉东、玉西、玉南三大旅游区。

玉林美景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庄一阁一铜鼓,二桥二娇二洞天,三山三岩三温泉”。主要风景名胜区(点)有:世界最大的铜鼓出土地──北流铜石岭风景区、“天南杰构”容县经略台真武阁、亚洲第一天然石桥博白天仙桥、全国四大私人名庄之一陆川谢鲁山庄、中国道教第二十、二十二洞天──容县都峤山和北流勾漏洞、唐代杨贵妃及晋代绿珠女出生地遗址、清代民居建筑群──兴业庞村古民居、李宗仁屯兵遗址──城隍鹿峰山(龙泉洞)、三大温泉──陆川温泉、温罗温泉、容县黎村温泉,森林公园──北流大容山和容县黄坡涧,玉林市佛子山旅游度假区和大型人造景观“云天民俗文化世界”。铜石岭是汉代冶铜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铜石岭山岭奇特。集众多的深洞、石岩、石景奇观于一体,风光离奇,气势雄伟、壮观,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价值。铜石岭开发后,将集名胜古迹与奇丽风光于一体,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极具新意,有肖形神似的铜石奇景100多个,有七洞、十岩、三池,遍山长满各种名花,具有较高的的旅游开发价值,真武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容县文化公园内,建于明代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真武阁为木质结构,三层殿阁没有墙,也没有墙基,全靠八根木柱支撑。全阁三千多条大小格木构件,不用一颗铁钉,全靠凿榫相吻。第二层楼上另置四根柱子,柱脚悬空。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学上独具一格的“杠杆结构”,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我的家乡还有许多有特色的景观呢!我就不一一向大家介绍了,请大家到我的家乡来吧,来观赏这美丽的山水风光吧!

篇八:走进白水寨

近日,在“天南第一梯”——白水寨风景名胜地,隆重举行了“首届中国广东增城登山节”的开幕仪式。在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与爸爸来到这仙境般的白水寨风景名胜地。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白水寨风景名胜地。在上山路上,见到公路两旁茂林修竹,溪河清澈,风光俊秀,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见花繁叶茂。

啊!终于望到白水仙瀑了。眺望过去,白水仙瀑被一阵烟云笼罩着,瀑布水从高耸入云的山峰中飞泻而下,气势磅礴,好像一条雪白无瑕的丝巾挂在重重叠叠的、翠绿的山峰之间。相传,白水仙瀑是八仙之一??何仙姑的化身。望着如诗如画的白水仙瀑,仿佛看见一位古代俏丽的少女,迎风而立,神志安详,衣裳翩翩,手托一朵洁白的莲花。走近观看白水仙瀑,飞泻而下的水飞快的击在大石头上,水花立刻四散开来,水雾漂浮在空中,令瀑布变得神秘起来。我望着高峰,不禁赞叹起来:“啊!这个白水仙瀑可真高呀!好像在白云中间一样!不仅高,还非常美呢!”爸爸说:“那当然,这可是我国大陆目前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落差达428。5米呢!我们都应该为它自豪、骄傲!”听完爸爸的这一席话,我更惊叹不已了。游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有说有笑地一边登山,一边尽情地欣赏白水仙瀑的雄姿。

看完白水仙瀑的美丽仙景,爸爸就带我到大封门森林公园。大封门森林公园也是白水寨风景名胜地的着名景点之一。一到大封门森林公园,我便迫不及待地

下了车。开了车门,我就听到了一个声音。你猜是什么声音?好像是水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啊!真的不出我所料呀,真的是这样呢!碧绿的水轻轻地拍打着堤岸,发出一阵阵“啪、啪、啪”的声音。水面上波光粼粼,闪着耀眼的金光。我坐在岸上,呼吸着这里清新的空气,身心一下子就放松了许多。我扫视了一下四周,发现了这里除了碧绿的清水,便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草地和翠绿的山峰,与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截然不同,多特别,多美丽呀!

第8篇: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

【关键词】南宋 临安 瓦肆 勾栏 民间音乐

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高宗赵构开始执掌政权,年号建炎,直至1279年被元灭亡,共历时152年,这段时期史称南宋。南宋从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杭州,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攻破京城,南宋定都杭州共历时138年之久。

《都城纪胜》序曰:“圣朝祖宗开国,就都于汴,而风俗典礼,四方仰之为师。自高宗皇帝驻跸于杭,而杭山水明秀,民物康阜,视京师其过十倍矣。虽市肆与京师相俟,然中兴已百余年,列圣承,太平日久,前后经营至矣,辐辏集矣,其与中兴时又过十数倍也。”①由此可知,南宋在许多方面是对北宋的延续,尤其是在市肆的繁荣与发展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南宋临安瓦肆研究

瓦肆,又名瓦子、瓦市,是宋代城市中娱乐和商品交易的集中场所。南宋时期常称之为“瓦舍”。关于临安瓦舍的设立,《梦梁录》卷十九“瓦舍”条有其简要的记述:

“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不知起于何时。……杭城绍兴间驻跸于此,殿岩杨和王因军士多西北人,是以城内外创立瓦舍,招集妓乐,以为军卒暇日娱戏之地。今贵家子弟郎君,因此荡游,破坏尤甚于汴都也。”②

瓦舍具体起于何时,目前文献史料还没有明确记载。耐得翁在《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目中也说,“瓦者,野合易散之意也,不知起于何时。”③

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条目记载:

“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张廷叟,《孟子书》。主张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嘌唱弟子:张七七、王京奴、……其余不可胜数。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④

由此可知,瓦肆在北宋崇宁、大观年间已经十分盛行。而南宋临安的瓦子,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规模上都超过了汴京。根据目前所知材料,宋人对临安瓦子的数量记载不一,主要有以下三种:

《梦梁录》卷十九《瓦舍》:“其杭之瓦舍,城内外合计有十七处”。

《武林旧事》卷六《瓦子勾栏》,列举了二十三个瓦子的名称和地点。

《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条目记载,城内外计有二十五个瓦子。

《咸淳临安志》卷十《疆城·瓦子》也列举了十七个瓦子的名称与所在地点。

林正秋认为:“《武林旧事》卷六《瓦子勾栏》所列举的数目较为正确,城内外共有瓦子二十三处。”⑤

笔者认为,以上几种数据对当时瓦子数量的记载可能都是正确的,不存在孰对孰错问题。常识告诉我们,瓦子是一种融各种交易、休闲、娱乐的民间场所,其与当时的政治和经济有着必然联系。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其数量则会增加,当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则会减少。根据考证,从以上宋人笔记的描述和撰写年代可以看出,《武林旧事》主要描述的是乾道、淳熙年间的事,约1165—1189年,前后约计25年;《西湖老人繁胜录》描述的事,约1195—1253年,约59年;《梦梁录》主要描述的是淳祐至咸淳之间的事,约1241—1274年,约计34年。

历史上,南宋统治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初期始于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中期始于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晚期始于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根据这三个时期的划分,《武林旧事》应该属于中期,《西湖老人繁胜录》属于由盛而衰的中晚期,《梦梁录》则属于晚期。于是,可以从以上瓦子的数据:《武林旧事》的23个——《西湖老人繁胜录》的25个——《梦梁录》的17个,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由盛而衰的痕迹。而且又通过《咸淳临安志》卷十《疆城·瓦子》中列举了17个瓦子的名称与所在地点,进一步验证了《梦梁录》中十七座瓦子的真实性。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梦梁录》卷十九“瓦舍”条有这样的记载,“盐桥下蒲桥东谓之蒲桥瓦子,又名东瓦子,今废为民居;……钱湖门外南首省马院前名钱湖门瓦子,亦废为民居”。⑥可知,当时17个瓦子,实际只有15个在使用,蒲桥瓦子(东瓦)和钱湖门瓦子都废为民居,不再成为人们的贸易与娱乐的集市,可以进一步证实当时社会经济已趋萧条。

而且,通过《咸淳临安志》的“南宋京城图”,可以看到城内的5个瓦子中,东瓦(蒲桥瓦子)不在其中,其他4个瓦子如南瓦、中瓦、西瓦、北瓦都可以查见。因此,这一点再次印证了《梦梁录》的记载。

从《武林旧事》记载来看,城内瓦子主要有以下五处:即清泠桥西熙春楼下的南瓦、市南坊北三元楼前的中瓦、市西坊内三桥巷的大瓦(又名上瓦、西瓦)、众安桥南羊棚楼前的北瓦(又名下瓦)、盐桥下蒲桥东的蒲桥瓦(亦名东瓦)。

城外瓦子有18处,其中东郊瓦子最多,有便门外北的便门瓦、候潮门外北的候潮门瓦、小堰门前的小堰门瓦、新门外南的新门瓦(又名四通馆瓦)、崇新门外章家桥南的荐桥门瓦、东青门外菜市桥南的菜市门瓦、艮山门外的艮山门瓦等7个瓦子;北郊瓦子其次,有北郭瓦(在余杭门外,又名大通店)、米市桥下米市桥瓦、石牌头北麻线巷内的旧瓦、余杭门外北关门瓦(又名新瓦)、羊瓦桥下羊坊桥瓦、王家桥瓦(今圣塘桥附近)六处瓦子;另外,城南有嘉会门外的嘉会门瓦、省马院前的钱湖门瓦、龙山之麓的龙山瓦;城西有灵隐天竺路行春桥侧的行春桥瓦、步司后军寨前的赤山瓦。

《西湖老人繁胜录》的《瓦市》条目云:

“南瓦、中瓦、大瓦、北瓦、蒲桥瓦。惟北瓦大,有勾栏一十三座。……城外有二十座瓦子,钱(“钱”原误“前”)湖门里,勾栏门外瓦子、嘉会门外瓦、候潮门瓦、小堰门瓦、四通馆瓦、新门瓦、荐桥门瓦、菜市门瓦、艮山门瓦、朱市瓦、旧瓦、北关门新瓦、钱塘门外羊坊桥瓦、王家桥、行春桥瓦、赤山瓦、龙山瓦。余外尚有独勾栏瓦市,稍远于茶,中作夜场。”⑦

实际城外有名字的瓦子只有17个,而且其中四通馆瓦与新门瓦在《武林旧事》中是同一个瓦子,这里不知是西湖老人把这两座瓦子统计重复了,还是当时的确又增加了一座瓦子,如今不得而知。余外尚有独立的勾栏瓦市,这里西湖老人又没有说出具体数字和位置,又不得而知。因此,这里的城外20个瓦子其数据是要打上问号的。

《梦梁录》卷十九《瓦舍》记载:

“其杭之瓦舍,城内外合计有十七处,如清泠桥西熙春楼下,谓之南瓦子;市南坊北三元楼前谓之中瓦子;市西坊内三桥巷名大瓦子,旧呼上瓦子;众安桥南羊棚楼前名下瓦子,旧呼北瓦子;盐桥下蒲桥东谓之蒲桥瓦子,又名东瓦子,今废为民居;东青门外菜市桥侧名菜市瓦子;崇新门外章家桥南名荐桥门瓦子;新开门外南名新门瓦子,旧呼四通馆;保安门外名小堰门瓦子;候潮门外北首名候潮门瓦子,便门外北谓之便门瓦子;钱湖门外南首省马院前名钱湖门瓦子,亦废为民居;后军寨前谓之赤山瓦子;灵隐天竺路行春桥侧曰行春瓦子;北郭税务曰北郭瓦子,又名大通店;米市桥下米市桥瓦子;石碑头北麻线巷内则曰旧瓦子。”⑧可见,南宋到了吴自牧的《梦梁录》时期,瓦子数量大量减少。这一时期,实际上城内只有4个瓦子,城外只有11个瓦子在使用,即蒲桥瓦子和钱湖门瓦子都废为民居。此外,根据记载,在《梦梁录》中少了艮山门瓦、北关门瓦、羊坊桥瓦、王家桥瓦、嘉会门瓦、龙山瓦、独勾栏瓦市和朱市瓦。

由此可知,以上三种笔记中,城内5个瓦子的数量及名称基本未变,而且基本上是围绕着以御街为中心的商业圈设立的。⑨但是,城外瓦子则各不相同,《武林旧事》计18个、《西湖老人繁胜录》计20个(这个数据有待进一步考证)、《梦梁录》计12个(实际使用11个)。根据史料记载,城外瓦子大都是在诸军营寨左右,主要是西北军卒暇日娱乐场所,隶属殿前司管辖;而城中五瓦却归属修内司,是市民及贵族子弟游艺之地。由此可见,根据瓦子数量的增减可以看出南宋朝廷与外界政治与军事上的政策调整与改变,即在和平年代瓦子数量会增加,而在晚期战争频繁年代瓦子数量则会减少很多。

二、南宋临安勾栏研究

勾栏、乐棚(又称游棚或邀棚),是艺人在瓦子内用栏杆围起或搭建帐篷,在其内表演各种技艺的专门场所。瓦子中专门从事音乐活动的场所主要有勾栏与乐棚。在有关文献中提及勾栏时,也常常同时使用乐棚之名。如《武林旧事》中提起“如北瓦、羊棚楼等,谓之‘游棚’(宋刻‘邀棚’)。外又有勾栏甚多,北瓦内勾栏十三座最盛”。⑩因此,勾栏便成为我们音乐史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

“勾栏”一词早在汉朝成帝时期即已出现,?最初用于建筑上的名称,多置于舞榭歌台边际,用作扶手栏杆。梁思成在《石栏杆简说》中有这样的描述:纵木为栏,横木为杆,栏杆亦称勾栏,宋画中常见。康保成在《“瓦舍”、“勾栏”新解》一文中则提出,“勾栏”乃具有顶棚的建筑。伊永文先生在《东京梦华录笺注》:

“东角楼街巷”条中对“棚”有如下注释:“‘棚’乃宋南戏戏台之称也。据刘念兹《南戏新证》研究:福建莆仙戏、梨园戏称戏台为‘棚’,如大棚戏之呼。 幼童初学戏时则称‘落棚’,分作两段,一段唤‘彩棚’,二段唤‘正棚’。看戏时则分‘男棚’、‘女棚’。莲花棚则为东京最为火爆演出场所。”?

从目前所掌握的史料与宋人笔记来看,勾栏作为艺人演出的固定场所应始于宋代。在有关文献中提及勾栏时,也常常同时使用“棚”或“乐棚”之名,例如上段《武林旧事》中的“游棚”。再如《东京梦华录》云,“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约百余丈,用棘围绕,谓之‘棘盆’,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绘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内设乐棚,差衙前乐人作乐杂戏,并左右军百戏,在其中驾坐一时呈拽。”?等。

究竟棚(乐棚、游棚)与勾栏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它们是指同一场所,还是各有所指?赵为民认为:“乐棚应是在勾栏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勾栏上方建造顶棚,则称之为乐棚,二者是有区别的。就二者形成的历史而言,勾栏在先,乐棚在后。由于乐棚出现在勾栏之后,故人们将二者作为同类事物表述时,仍以勾栏统称之。”?

笔者认为,棚和勾栏最初本义都是与音乐无关的建筑设施。棚应该是勾栏发展到后来的高级形式,即在勾栏上方建造顶部便成为棚。后来,由于人们在其内从事音乐等民间娱乐活动,尤其在宋代市井音乐活动十分繁荣活跃,并随着这种市场化的商业行为日益成熟,有了固定的娱乐场所,而这种场所就设在人口流动与集散的贸易中心地带——瓦子之内。因此,这种从事音乐表演的勾栏与乐棚便成了表演者与观众之间联系的纽带。既可以在刮风下雨时供观众与表演者顺利观瞻与演出,又可以在节庆时供皇亲贵戚等重要人物观看表演。这一点在《东京梦华录》中可以得到验证,如“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宣德楼上,……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楼下用枋木垒成露台一所,彩结栏槛,两边皆禁卫排立,……面此乐棚。教坊钧容直、露台弟子,更互杂剧。”?另外,《西湖老人繁胜录》载,(杭州)“惟北瓦大,有勾栏一十三座。常是两座勾栏,专说史书,乔万卷、许贡士、张解元。背做莲花棚常是御前杂剧”,?此处莲花棚亦归属勾栏之列。

另外,“棚”,除了“乐棚”之外还有其他称呼,如表演惊险武功或血腥味重的“夜叉棚”(伎艺行话又称为“腥棚”)、训练大象表演的“象棚”、表演傀儡戏的“傀儡棚”以及用以祭礼或娱乐的“水棚”等。?

勾栏与乐棚大多设在瓦子中,但也有设在瓦子之外者,特别是遇到节日或较大型的庆典活动,在街巷、苑囿、寺院等许多繁华之处常常设有乐棚与勾栏。如上例中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条目中宣德楼前的乐棚。

又如吴自牧的《梦梁录》卷一“元宵”条目中:“今杭城元宵之际,……舞队自去岁冬至日,便呈行放。十五夜,帅臣出街弹压,遇舞队照例特犒。街坊买卖之人,并行支钱散给。此岁岁州府科额支行,庶几体朝廷与民同乐之意。姑以舞队言之,如清音、遏云、掉刀、鲍老……村田乐、神鬼、十斋郎各社,不下数十。更有乔宅眷、龙船、踢灯、鲍老、驼象社。官巷口、苏家巷二十四家傀儡……” ?

这里的舞队有数十个,傀儡也有24家,还有龙船、踢灯、驼象等社。这些民间艺人或团体平时会在固定的瓦舍勾栏中以卖艺为生,在元宵之际,便走上街头与世人同乐,他们会得到官府的犒赏,也会得到街坊买卖之人的支钱散给。笔者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游棚”或者“邀棚”在节庆期间的真实写照。

结语

由于政治中心南移,北方人口也大量南迁,“四方之民云集二浙,百倍常时”。为了接待西北流民,南宋政府在城内设立了10多个接待处。据《西湖游览志》记载,城北夹城巷的妙行寺,从北宋末到南宋初,陆续接待外地流民近300万众,故后来改名为接待寺。到了南宋末年,杭州的外地居民超过了土著民。政治中心的南移导致了文化与经济中心的南移,大规模人口的南迁导致众多的人口流入杭州,这样,一方面为杭州带来了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庞大的受众群体。这为南宋杭州的市井音乐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南宋时期瓦子更为兴盛,当时的行都临安城中,见于记载的瓦子就有25处之多。其中城内有南瓦、中瓦、西瓦、北瓦、东瓦5处,城外有钱湖门瓦、嘉会门瓦、候潮门瓦、小堰门瓦、新门瓦(又名“四通馆瓦”)、荐桥门瓦、菜市门瓦、艮山门瓦、朱市瓦、旧瓦、北关门瓦(又名“新瓦”)、羊坊桥瓦、王家桥瓦、行春桥瓦、赤山瓦、龙山瓦、米市桥瓦、北郭瓦、便门瓦、独勾栏瓦20处。南宋杭州最大的一座瓦子———北瓦中有13座勾栏。南宋临安与北宋汴京相比,其瓦子数量要远远多于北宋,而设在瓦肆中的勾栏数量也会远远多于北宋。因此,在音乐史上两宋的瓦肆勾栏,尤其是南宋临安的瓦肆勾栏应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注:本文为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2011年度科研项目的部分内容,项目名称:南宋御街勾栏中的民间音乐研究,编号:2011QJJW15)

注释:

①耐得翁.都城纪胜序[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

②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九·瓦舍[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66.

③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8.

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31、32.

⑤林正秋.南宋杭州研究论集[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269.

⑥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九·瓦舍[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66.

⑦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盛录·瓦市[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6、17.

⑧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九·瓦舍[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66.

⑨参见潜说友编篡《咸淳临安志》的“南宋京城图”。

⑩[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瓦子勾栏[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18.

?崔豹《古今注》卷上“都邑”第二:枸欗,汉成帝顧成廟,有三玉鼎,二真金罏,槐树悉为扶老枸欗,画飞云龙角虚於其上。

?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56.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5.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38.

?赵为民.宋代市井音乐活动概观[J].音乐研究.2002:53.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32.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38.

?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瓦市[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6.

?孟元老撰;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卷二;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2006:144—161;660—665.

?吴自牧.梦梁录·卷一·元宵[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3.

第9篇:山羊过独木桥作文范文

“黄河源第一桥”的名头,不仅属于眼前这座现代大桥,也属于1300多年前那座藏族同胞用身体搭建起来的“人桥”。

河源人的放牧生活十分艰苦,往往是周围十多平方公里就只有一个人、一群牛羊,放牧者还要面对风雪肆虐的恶劣天气,甚至要和狼群搏斗……

依依不舍地泪别日月山,青海湖逐渐远去,文成公主进入黄河源头地区,从此开始真正地深入藏区。尽管前路变得崎岖,但那些壮美辽阔的高原风景,以及蓝天下那些淳朴的高原居民热情的迎来送往,让文成公主的悲苦逐渐减少,信任和感动油然而生。

到达黄河第一城玛多之后,无数藏民手拉手,以身躯搭建起一座人桥,供文成公主过河,这至高无上的礼遇,表达了人们对文成公主的无限尊敬。这种质朴的感情,源自青藏高原上的一群居民――河源人……

暖泉驿的传说克服败血症的神奇温泉

传说中,文成公主在日月山下,曾祭拜青海湖。西海龙王(古代神话中以青海湖为西海)非常高兴,有感于她的美丽、善良以及一路参神拜佛的礼节,便派遣掌管气候的风将、雨师沿途相护,按照公主的愿望调节气候。如果她嫌热,就祭起几朵乌云,遮住阳光;如果她觉得冷,就拨开云雾,让阳光带来温暖;如果灰尘太多让她不适,就下一场小雨洗净天空……

于是从日月山开始,文成公主的旅程就变得轻松起来,舟车劳顿之苦大大缓解。当她来到黄河附近,在弘化公主设置的一处驿馆中歇息的时候,突然想舒服地洗一个热水澡,于是自言自语道:“这个时候,要是能在骊山的华清池,或者龙支城外的药水泉洗洗澡就好了……”话音刚落,竟然就有一股热气腾腾的泉水从地缝中汩汩而出。

文成公主大喜,早晚都在池中沐浴、洗漱,随从的宫女们也欢呼不已,纷纷庆祝这“天赐神泉”,文成公主直接把这座驿馆取名为“暖泉驿”,寄托暖身、暖心的意思。

这座“暖泉驿”,也就是今天的温泉乡,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南部。相对河源地区来说,这里海拔较低,加上河滩上有许多露天温泉,当地牧民和过往商客,都喜欢来这里休息,或者找机会泡泡温泉。关于“暖泉”的由来,或许是因为人们崇敬文成公主而将其神化了,但根据史料记载,这里在文成公主到来之前,确实是没有温泉的。或许在此之前,当地人并不了解温泉,加上水量过小,所以无人注意,直到文成公主命人开凿泉眼,清理泥沙,泉水才得以畅流,享誉千年。

20世纪50年代,青康公路穿过暖泉驿,这里成为公路边上的一座小集镇,行政建制改为温泉乡。几排土屋,一些简单的生活设施,再加上露天温泉池,就成为了一处令过往行人和商贩交口称赞的歇脚场所。过去,由于地势高寒,周边不产蔬菜,因此所有饭馆都只卖牛羊肉,只有在夏季偶尔会有一点蔬菜运送到这里,但卖得比肉还贵。长期在这里工作的人,由于没有蔬菜,缺少维生素,大多患上了败血症,经常嘴舌溃烂,指甲塌陷,甚至出现夜盲症……

直到一天,一位老工人偶然发现,镇上的藏族同胞同样难以吃上新鲜蔬菜,却一个个红光满面,并没有出现缺少维生素的症状。原来,自从文成公主到来后,泡温泉、饮温泉水的习惯就一直传承了下来,“要身健,去温泉”的观念深入人心。于是这些外地人,纷纷仿效藏族同胞,加入泡温泉、饮温泉的行列,神奇的温泉水竟然有效解决了败血症的困扰。

时至今日,这里的“暖泉”依然汩汩流淌,随着社会的进步,小镇的生活条件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但这里的人们对温泉一直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态,在他们看来,好好地保护和利用温泉,就是对文成公主最好的纪念……

“黄河源第一桥”从“人桥”到现代化公路桥

车马声响起,文成公主终究还是离开了暖泉驿,继续西行,经苦海、花石峡,而后抵达“黄河第一城”――玛多。

唐代的玛多,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驿站和渡口,文成公主也正是从这里过河,然后前往柏海(今扎陵湖与鄂陵湖之间)与松赞干布第一次相见。《新唐书・吐蕃传》中,对这个渡口有这样的描述:“河之上流,水益狭,春可涉,秋夏可乘舟”,由此可判断,这是一个水流缓慢,春季可以轻松趟水而过,而在夏秋季节河水上涨,可以乘小船过河的季节性渡口。

文成公主一行至此,恰逢不适合乘船渡河的季节。人们原本打算直接以渡船迎接公主,但由于水位枯竭,河床中泥沙淤积,船只无法行驶,就连沿岸居民常用的牛皮筏子,也没了用武之处;如果选择骑马过河,不仅会有陷入软泥潭的危险,还要承受河中浮冰的撞击,同样很不安全;藏族同胞把公主奉为天仙,也不愿她亲自冒险涉水过河……

焦急的人们彻夜未眠,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文成公主在宫女的陪同下来到渡口,抬眼一望,只见一座长长的彩桥横跨河道,笔直地架在泥潭上方,一直延伸到对岸。随着鼓乐齐鸣,文成公主被簇拥着走上桥面,发觉桥面铺着红毡,踩上去平稳中略带弹性。仔细一看,这哪是什么木桥啊,根本就是一座“人桥”!桥底下是众多藏族同胞,他们面带微笑,立身于河水之中,用肩膀支撑着一块块木板,搭建成平坦的桥面;桥面两侧的“栏杆”,则是许多小孩子手拉彩绸拼接而成的;被水中浮冰不断撞击的“桥桩”,就是藏民的腿脚,许多汉子臂膀相挽,共同组成坚定不移的“桥墩”……

文成公主热泪盈眶,不断地双手合十,向组成长桥的藏民们祝福、致意,她不愿踩着藏民过河,但藏民们却纷纷用微笑鼓励她继续前行。从长安出发,一路走来跨过许多河流,她从未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渡过古老的黄河渡口――哪怕是皇帝出行,也没有谁享受过如此隆重虔诚、至高无上的礼遇。

这座人桥,凝聚着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善意和尊敬,它不仅让文成公主成功地过了渡口,更度过了心理上的那一道难关――从这里开始,她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都收藏起来,开始真心实意地接受了和亲的使命。她的心已经和藏族同胞逐渐融合,甚至开始庆幸自己远赴逻些城(今拉萨)的正确选择。她在自己心里架了一座桥,连接着大唐和吐蕃,这也成为她后来数十年致力于推进汉藏民族文化、艺术交流的原动力。

多年后的今天,就在那座“人桥”架起的地方,一座现代化的公路桥连通两岸,桥上汽车日夜奔忙,北上西宁,南下玉树,轰隆隆的马达声,盖过了黄河奔腾不止的浪涛声。在我看来,“黄河源第一桥”的名头,不仅属于眼前这座现代大桥,也属于那座“人桥”。千年时空流转,我的思绪也随之飘扬,两座大桥的身影似乎在我眼前逐渐合而为一……

穿越夏秋孤独放牧的河源人生活在世界最高海拔的居民

1300多年前,那一群肩臂相挽的伟岸身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千年之后,我来到这里寻觅,看到的是一群同样信仰虔诚、热情友善的同胞,他们总是自豪地自称“河源人”。

憨厚、好客、勤劳、勇敢,是河源人给我的印象。他们世代生活在华夏母亲河的源头地区,在羊皮襁褓里度过婴儿期之后,就在草地上爬行,在地上还没站稳,就已经开始在马背上成长。学会走路后,他们也同时开始学习骑射,到七八岁就可以独立放牧牛羊,还要学会照顾弟弟妹妹,帮助母亲挤奶、打酥油、烧奶茶、捻毛线……

长期以来,河源人以放牧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每到夏季,家庭里的中青年就只身赶着羊群,驮一顶小帐篷,到人迹罕至的巴颜喀拉山上放牧。几个月过去,深秋到来,牛羊已经长得膘肥体壮,他们才收起帐篷,回来与家人团聚。在山上离群索居的生活十分艰苦,往往是周围十多平方公里就只有一个人、一群牛羊,放牧者还要面对风雪肆虐的恶劣天气,甚至要和狼群搏斗……

这种放牧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不过再也不会像几百年前那样孤独寂寞了。河源人乐观地把几个月的转场放牧,当成一场特殊的“旅游”。放牧的空闲时间,他们会拿出随身携带的录音机,听听山外的广播节目,或反复播放一盘磁带……

河源人在上了一定年纪之后,便会在定居点里从事一些轻松的劳动,如捻毛线、摊过冬的牛粪饼等。晴朗的日子里,老人们或坐在太阳下嗅鼻烟;或买瓶酒就着两个小菜,慢慢地“品味生活”;或是到寺院听经,绕着石头垒成的经墙膜拜、祷告,祈求儿孙平安,牛羊兴旺。他们的生活圈子很小,生活内容也大多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据说就在几年前,仍有许多河源人从来不知道县城的模样,从没看过一场电影,也不知道火车、飞机……

他们是世界上生活在最高海拔地区的居民群体,这里荒凉、寂寞、寒冷,海拔45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零下5℃,常年风雪不断,缺氧度50%,沸水的温度也只能达到80℃……然而,河源人硬是以惊人的毅力和耐力,不仅把地球人生存的海拔高度推到了一个极限,而且还建立起自己的城镇、学校、商店、乳品厂、采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