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范文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精选(九篇)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

第1篇: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范文

2、最惬意最平凡最简单的生活不过是一个人,一个安静的地方,一本书,一杯水,和一把吉他。简单又平凡却是我们都向往是生活。

3、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4、生活真的很简单,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

5、特别喜欢,现在的我憧憬一个人的生活,简单的小窝,简单的工作,因为自己有存款,所以特别向往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安静你特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吗?

6、向往这种生活,慵懒的午后,一个人安静的写稿子,没有人打扰,每天遇见的人,所做的事,简单又愉悦。

7、在这世界上有人厌烦极简生活极简,意味着什么,向往的总是安静简单日复一日,静看光阴流过。只有向往这种生活的人才能懂得它的快乐吧。

8、最爱这片安静的小农场,每一幢木屋都有着前院养牛牧羊,后院养花种菜的旧时生活,最简单的惬意,最令人向往。

9、生活很简单,开心就好,随心随意随便过,事业才需要小心伺候。

10、生活本来就是很简单,有顿美食,有人懂,有人陪就已足够!

11、以后想在安静的地方有个向往的生活那样的房子简单朴实又有味道。

12、希望安静的过下去,没有争吵,没有一句两句三句的抱怨和吐槽。真的向往简单的生活。

13、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安逸,过早,奔波,力不从心。向往着山里的生活,简单,安静,两个人,一只狗,相伴到老!

14、生活很简单,懂得生活不需要花费很多金钱和时间,只要细心,身边处处是惊喜。

15、只想安静,简单,清净,干脆,直接,利落,沉默,思考,默默地做自己,安静过自己的生活不被打扰,年纪大了,就向往实在和本质以及真理内涵了。

16、我总向往着很简单很纯粹的生活,离开城市,离开喧嚣的人群,找一个安静的角落,静静的生活下来。

17、生活很简单,边得到也边失去。曾经一路的颠簸,能换来短暂的安静,已经心满意足。

18、也许有很多的人没准还喜欢那种奢侈繁忙的生活我想多数的人还是应该喜欢那种简单简约,有意义、和谐、悠闲的生活吧!

19、我比较喜欢简单的生活。但是生活从不简单。

20、越来越向往一种更简单的生活状态,只做一件事情,有两三好友,安静时看书,骚动时旅行,欲望不多,有吃有住,岁月静好,就这样,极好。

21、要相信幸福原来那么简单,简单到像清水一样。要相信生活如此美好,美好到即使是一个窝窝头,我们也能笑的如花灿烂。

22、一起漫步,一起聊天,我向往简单纯粹的生活,向往安静,拒绝喧嚣;渴望温暖,拒绝冰冷,我们追逐阳光,只是为了接近善良。

23、生活简单就迷人,人心简单就幸福。人生短暂,好好地去珍惜它、善待它、把握它吧。珍惜你的幸福,珍惜你的快乐,尽情的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24、人生复杂,但生活可以很简单,愿你在四季的风物里缓缓前行,自信笃定。

25、安静的人具备有安静的心。平凡的是心情美好的时光。简单的生活具有向往自由。

26、一般都是从如此简单的开始,到后来变得复杂。然后经历过风雨明白真正的简单,最后用心享受简单生活!

27、我向往安静谐和的生活,没有竞争,没有心机,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身边的亲人全部都健康,没有疾病,和最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很简单,很幸福。

28、喜欢那种安静,向往那种安静。想回归那种简单的生活。

第2篇: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范文

【摘 要 题】文论建设

【英文摘要】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ontology protrude the visual angle of "literature is human learning"through the display of the contradiction procedure that deeply hides in man's natural character,literature greatly enriches man's spiritual world,strengthens man's consciousness,displays many possibilities for the richness and development of man's nature,thus proves the subject of "literature is human learning".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deepest level,it may be considered that the subject is the literary ontology.therefore,the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iterary idea can not only stop the exploration of literary main body nature and literary value theory,they should be promo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ontology.

【关 键 词】文学本体/生命本性/文学价值取向/人生观念/文学的层次品位

literary ontology/life natural character/direction of literary value/human life idea/the level grade of literature

【 正 文】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在反思既往、探求未来发展中,既感受到20世纪历史巨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又体察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及人与人之间正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视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准的不断提高,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另一方面,人们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警惕人自身的物化、工具化、异己化,力求通过高扬人文理想,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砺相长,促进人超越异化而获得全面发展。从而显现了未来的变革不仅是物的变革,更是人的变革;人要有力地作用于社会变革,就须在变革中不断完善自身。因此,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不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问题,也是当代文化(文论)建设的旨归。

当代文学审美实践越来越明晰地显示了文学(文论)的变革、创新,始终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相伴随、相融合的特点,进一步确证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从最深层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认为是文学本体论的命题,即文学本体和人的生命本体相关联,应把文学放到人的生存发展的根基上,与人的自由解放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那种回避人的问题的文论是肤浅的,而缺失文学维度的文论则是片面的。

文学与人的生命本性,与人的生存发展究竟具有怎样的联系和意义?或者说人究竟何以需要文学?这也许只有循着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去思考探求。

人的生命活动可以说有两个基本指向。一是指向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二是指向自我解放。

首先,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改造或创造对象世界,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无论主体自觉与否,这种生命活动本身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实现和确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由于人是有意识的,他不仅面对着一个外部客观世界,而且还有一个自身的内部精神世界,因此人就不仅在现实中,而且要求在精神上肯定自身。现实的肯定方式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而精神肯定的方式则比较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学艺术活动。马克思说:“艺术创造和欣赏都是人类通过艺术品来能动的现实的复现自己,从而在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p125)这里指的就是人在精神上的自我肯定和确证。

人的本质力量特别是精神本质(比如某些复杂的意欲和情感),作为一种潜能,无不时时在追求着实现。尤其是当现实的实现遇到障碍时,便往往转化为假想的亦即精神方式的实现。人类童年时期创造的文学艺术,如壁画和神话,虽不无符咒意味,但主要还是表现某种当时无力实现的幻想,比如,把实际上还不能战胜的野牛杀死,把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征服等等,这实质上是人类要求征服自然的意志愿望在想象中的实现,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肯定。随着人自身物质实践能力的增强,想象也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如飞天、奔月、远渡重洋都已成了今日的现实。这样,能够在现实中得到肯定和实现的东西一般说来就不再需要在想象中寻求实现和肯定了。所以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在想象里并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上被支配,神话就消失了。

从人类的发展趋向来说,一方面,随着人类物质能力的不断发展,就可以更有效地改造和创造对象世界,使自己的某些愿望需求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使自身的某些本质力量得到现实的肯定和实现。与之相应的另一方面是人的精神世界、精神本质也会随之不断发展和丰富,如果说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方面无限可为,而精神上的某些追求如人类相互间的爱与理解,社会生活的合理,爱情的甜美丰富等,却也许难以完全在现实中得到实现和肯定,或者说它们具有永远不可穷尽的内涵。因此人类就不仅永远需要在现实中实现和肯定自己,而且也永远需要在精神上实现和肯定自己。这也许是文学艺术作为人的精神本质自我实现和肯定的一种方式,将和人类共存下去的一个方面的理由和根据。

其次,人的生命活动不仅追求自我肯定和实现,往前推进一步,他还追求自我解放和超越。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也就不仅与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要求相联系,而且在更深刻的层次上和人的自我解放和超越的追求相联系,从而展开和生成着它多方面的丰富本质。

人的解放包含着互相联系着的两个方面,即自我精神上的解放和人的现实解放。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精神领域的活动,当然首先和人的精神解放相联系并显示自己的意义。人是惟一有精神的存在物,而人的精神往往比肉体更容易受到伤害,在人们的现实生存中,被压迫的地位处境,自由生存权利的被剥夺,还有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挫折打击,都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烦恼、苦闷、压抑,或者导致精神的麻木,灵魂的扭曲,主体意识的失落等等,使人的精神被严重束缚,甚至成为精神变态的人。这种精神上的压迫状态往往会生发出一种内驱力,寻求自我精神的解脱或解放。这种自我精神的解脱或解放,可以有两种最主要的方式或途径,这就是宗教和文学艺术。宗教给人送来上帝的关怀或天国的幸福,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这是一种外力的拯救;文学艺术活动则使人在自己创造的审美想象的世界中得到精神的寄托,这是一种自身的超越和解放。由于这种自觉的超越和解放,就有可能使人的精神本质得到复归,被束缚的精神力量得到释放,使主体意识得以唤醒,而这正是争取人的现实解放的必要前提。

毫无疑问,任何精神解放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都不能代替现实的解放。马克思曾深刻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只有在现实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不从现实中获得解放,精神上也不可能最终得到解放,因此人的精神解放和现实解放总是相联系的。文学艺术活动虽然直接与人的精神解放相关,但由于人的精神解放毕竟要导向现实解放,因此文学艺术活动也必然要指向现实,与人们争取现实解放的活动相联系。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活动一开始总是从个人出发的,人的解放也往往总是从争取个人的解放开始的。然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处在复杂的现实关系之中的。因此,个体解放虽然具有某种相对独立的意义,但在根本上又都只能是社会解放,都只有通过改造社会,改造现存关系才有可能实现。而要改造现实社会关系,就不是靠某一个体,而要靠一个社会群体协调努力才能奏效。这样,个体解放就和群体解放,和整个社会的解放联系在一起了。文学艺术活动虽然从它的本性而言是一种个人的活动,但是当个人的生命活动指向争取自身的现实解放从而与群众的社会活动相联系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会超出个人狭隘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意义,就会指向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对现存关系的揭示批判,对社会变革和人的解放的思考等等,这样个人创造的文学就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具有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性,对于它的创造者来说就带来了一个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问题。文学艺术活动这种由个体意义向社会意义的衍化,显然不能认为是它的本性的异化,而恰恰是它的本性的一种合乎逻辑的自然延伸和展开,因为它是和人的生命活动的展开,和人的自我解放追求相一致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当然,对于文学艺术的创造者来说,个人精神上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之间确实有一个如何统一和契合的问题,而这则与创造者的主体自觉意识相关。

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的解放也具有无限的内涵。马克思曾经强调,所谓人的解放,是意味着“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这就不仅包括人的现实解放,即改造不合理的现实社会关系,使人获得生存自由,甚至也不只限于摆脱精神上的束缚压抑,而且也包含着使人的一切精神感觉、精神特性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发展,比如耳朵成为音乐的耳朵,眼睛成为形式美的眼睛等等,这样,人才真正实现“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一种方式,就不仅对一定历史范畴内人的现实解放和精神解放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在人的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无限可为。而这也许是文学艺术活动具有永存的意义和无限发展可能的又一个方面的理由和根据。

文学活动既然是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实现方式,那么人们的文学观念就在根本上与他们的人生观念相通,或者更确切地说,人们的人生观念往往决定着他们的文学观念。

有史以来的人生观念虽然千差万别,但总的说来大概有两种主要取向,即“兼济”与“独善”,或者叫“兼济人格”和“独善人格”。所谓“兼济人格”,其人生指向是心怀天下,面向社会,改造现实,解放大众,而自身价值的实现就体现在改造社会解放大众的事业上,自身的解放也包含在群体的解放之中。“独善人格”的人生指向则是面向自我,追求自我个性的解放,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在生活实践中,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有的也许偏于强调“兼济”,有的也许偏于追求“独善”,有的也许是两者复杂交织互相转化,形成了人们人生活动的千差万别。

和人生观念的这两种主要取向联系,在文学观念上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两种指向,即“为社会人生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前者主要指向参预现实变革和大众解放,后者主要指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从整个文学史和文论史的发展看,可以大致分辨得出这样两种主要倾向和潮流;而从具体作家的创作和理论主张来说,则同样存在种种复杂情况:有的偏于强调为社会人生,干预生活,参与变革;有的偏于追求自我表现;有的则二者兼取,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侧重。正是由于人们在人生观念及其文学观念的指向上存在这些差别,因此带来了文学创作上的种种复杂现象以及文学基本观点上的几乎无尽无休而又难分高下的争论。

总之,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思考,使人们知道文学活动是和人的生命活动相一致的,一定的文学观念并不是人们随意杜撰和随便选择的,而是和人们的人生观念相关联的。在实践中,根据一定的主体性条件又往往会引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这样,文学观念就实际上一方面联系着文学主体论,另一方面联系着文学价值论。因此,由文学本体论的思考就还要分别推及对文学主体论和文学价值论的进一步认识。

文学主体性是和人生观念相联系,和人的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因此,考察文学主体性还应当从现实主体性入手。

主体性是人在一切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人类一切活动的实质是人自身的生命活动,那么,主体性具体说来就是人在自己生命活动(包括现实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具有的自由自觉的特性。所谓自由,指人的活动不听命于任何外部力量,而是根源于主体的自由意志,是自发的;所谓自觉指人对自己的活动及其目的意义有着清醒充分的意识,而不是盲目依从的,这种主体的自觉意识就是主体意识。人在现实中的主体意识指人能够意识到自身在现实中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不仅能够认识外部世界,更重要的还在于具有自我主体意识。从人类史的角度看,人类意识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萌发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然而只是到了人们逐渐具有了一些自我主体意识的时候,人的生命活动,包括对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追求,才逐渐变得自觉起来。不过从个体方面看,情形又显得复杂得多,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体是否具有自我主体意识或这种意识的程度如何往往是千差万别的,因而也就带来了人们生命活动和人生追求上自觉程度的差别。

人的主体意识往往首先表现为个体意识,因为人的存在首先是个体的存在。通常所谓人的发现、人的觉醒也总是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开始的。人的主体意识虽然首先表现为个体意识,但并不仅仅具有孤立的个体意义,因为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处在复杂的群体关系之中。因此,所谓意识到自我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就包含着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现实关系是怎样的以及合理的社会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这样,对于一个个体来说他就首先在自己的意识中将自我的存在和他人、群体的存在联系起来,同时也将自我的生存发展要求与群体的生存发展要求统一起来,并进而在实践上使自我个性解放与群体社会解放相协调,只有在这种个体意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凝聚成民族主体性,形成民族解放的浪潮。如果个体意识仅仅只局限在意识到个体的自我人生价值,孤立地追求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那就有可能导向“自我中心主义”,并且最终也许会因为孤立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实际上难以实现而使这种个体意识在悲观中重新归于沉落。当然这里并不否认个体意识和个性解放本身的相对独立意义,比如在封建专制极权统治压抑和否定个体、个性的条件下,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个性解放的追求都是对不符合人性的现实的直接反抗,是人的解放的一种形式,但它终归要汇入民族社会解放的潮流,否则仍将走向自我迷失。

文学主体性是指人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即主体在文学活动中自由自觉的特性。文学主体性同样和主体的自觉意识相关,即一方面意识到自身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以及文学活动对于自身的意义;另一方面意识到文学本来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人们的文学观念实际上就根源于此。

文学主体性其实并没有确定不变的内涵,由于人们的主体意识有着不同的层次意义,文学主体性也实际上有着不同的层次品位。

前面说到,人的觉醒总是首先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开始的,基于这种觉醒,个体便走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解放,而这往往是整体意义上人的解放的开端。但是,当人的主体意识还停留在比较狭隘孤立的个体意识层次的时候,这种所谓主体性就实际上有一定的局限。由此推及文学主体性也同样是如此。基于单纯个体意识的文学主体性当然也表现为某种自由自觉的特性,但这种自觉不过是单纯个体意识的自觉,这种文学活动的自由也往往是个人精神上的某种自由,或者说只是在审美境界中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比如“自我表现”论的文学观念及其创作追求就主要是把文学活动当作单纯表现个人生命意志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文学主体性理论和“自我实现”的文学观念也实际上是把文学活动视作个体人格价值、精神本质的一种自我实现和确证。这种从比较单纯的个体意识出发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在个体人格比较高尚的条件下,也许可以表达某种超出个人意义的情感,如对他人以至对人类的爱;而在个体意识比较褊狭的情况下,则往往会限于表现一己私情,有的甚至可能把某些生命本能、感性当作人的生命本质来表现和追求,从而导致人欲横流,这实际上是主体性的沦落。因此,基于单纯个体意识的文学主体性虽然也不失为一种主体性,也表现为某种自由自觉的特性,但它的意义毕竟有限,因而还只是一种较低层次品位的文学主体性。

更高层次品位的文学主体性则是基于充分的个体意识和清醒的时代意识、民族意识的有机统一。如前所说,真正清醒自觉的主体意识应当是在自己的意识中将自我的存在与时代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将自我的生存发展要求与民族群体的发展要求统一起来。在这种充分的个体意识和清醒的时代、民族意识有机统一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主体性,就超越了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从而获得了更为丰富博大的内涵。以这种主体性来对待和参与文学活动,那么文学就不仅仅只具有表现自己的意义,甚至也不只具有实现自我的某些精神本质(如想象、意志、爱等等),而且也是争取和实现自身及民族群体现实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方式。因此文学就不只具有个体活动的特性和价值,而且具有社会的特性和意义。即使是对于个体自身来说,与那种单纯追求精神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相比,这种包含着整个现实人生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无疑具有更全面深刻的意义,与这种生命活动相联系的文学也必然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说,这种超越了狭隘个体意识和精神特性而指向人的全面实现、全面解放、全面发展的文学主体性是一种更高层次品位的主体性。

由于文学主体性事实上具有不同的层次品位,那么文学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它所追求的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也往往有着不同的品位和意义,而且文学上的所谓生命意识、忏悔意识、忧患意识等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含义,即它既可以是以自我为思维中心而生发的,也可以是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关注思考而形成的,前者可能导向个人的享乐追求,后者可以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人类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们在谈文学主体性的时候,笼统地主张以人为思维中心,强调自我实现,自我解放及种种主体意识还不够,还应当进一步区分文学主体性及种种主体意识的不同层次品位。文学主体性的品位不同,文学活动所能达到的境界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由此观照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可以说它的每一个进步都与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性的强化相联系,那么它的某些失重和浮泛也同样与文学主体性的层次品位不高相关。

如前所说,人的精神活动和现实生存实践活动之间实际上并不隔绝,而是相互联系,双向流动转化的,那么对于文学活动的价值,也许就不能仅仅从精神需要方面,还应当从人的本体存在,从整个现实人生的发展需求来理解。根据现实人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文学活动也许可以说有两重主要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功能。

首先,从比较消极的方面来说是补偿调适功能。所谓“补偿”是指对人生缺憾(缺乏或失落了某些东西)的某种弥补和偿还。从人的生存发展愿望来说,没有谁不追求人生的充实和生活的圆满,然而现实人生本身却往往难以尽如人意,构成这样或那样的人生缺憾。这些人生缺憾在现实活动中得不到补偿,那么就往往导向在精神上,在文学活动中以审美想象的方式实现补偿。比如有生理缺陷的人缺乏正常人的人生生活,由此往往会生发出强烈的补偿愿望,当他们从事文学活动的时候,便很容易借助于这种方式实现心理补偿。我们看到,主体在哪个方面缺憾最甚,便在这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审美追求:失明者偏爱于描绘明丽的景物和缤纷的色彩;失聪者则钟情于节奏和旋律;肢体残缺者更愿意表现人的强健体魄和自由活动等等。而且,由于伤残者一般都有一种深层自卑心理,而在文学中则往往偏于塑造自尊自信意志坚强的人格。这种现象从表层来说是主体精神意志的投射,从深层心理来说则根源于对自卑心理的克服和补偿的愿望。再如,一般人在生活中如果缺乏或失落了什么,在文学中也往往会有相反的表现:一个缺少家庭生活温暖的作家可能描写出一个又一个完善幸福的家庭;在爱情生活上屡遭不幸的作家可能编写出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怀才不遇的作家可能不停地表现“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的喜悦等等。俗话说:“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聊斋志异》中异史氏曰:“观其容可以疗饥,听其声可以解颐”,都可以说是对人的缺憾补偿心理及其文学审美创造(也包括审美欣赏)的一种朴素说明。此外,关于“调适”,是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遭遇到某些打击、挫折和压迫,使心理失去平衡,这样就需要进行精神上的自我调节,使之适应于现实的生存发展,这时文学活动也就成为一种特殊的调节方式,发挥某种调适功能。比如人在现实中受到打击、被现实力量所否定,便往往在文学活动中寻求自我肯定;由于现实生存环境的不合理,人在精神上感到苦闷、压抑,也往往借助文学活动加以宣泄释放,一吐积郁,以获得某种精神解放;有时由于过度劳累也会带来精神上的紧张疲劳,失去平衡,文学审美活动也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恢复平衡,如此等等。总的来说,补偿调适主要在寻求心理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审美的世界是不安灵魂的栖息所;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艺术和宗教的比较研究成为可能。

其次,从比较积极的方面来说是建构激发的功能。“建构”与补偿相对应,是对更高尚完美人格,更健康完美心理,更富有意义的人生的一种自觉追求和塑造;而“激发”与调适相对应则是对人的主体意识,积极的人生进取精神,变革现实的意志和情感力量的一种主动呼唤与激励。正常人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有美化生活、丰富人生、完善自我,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愿望和要求,虽然这种愿望要求在现实中的实现有种种局限,却可以转化为文学审美活动中的积极追求。它一方面表现为主体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出发,对健全、崇高,理想的人格及其一切合乎人性的东西、合理的人生生活进行肯定性的塑造和描写,从普罗米修斯式的崇高人格到浮士德式的进取精神,从简·爱的生命意志到安娜的人性追求,从莺莺、杜丽娘的纯洁钟情到宝、黛的叛逆反抗,从高尔基的雨中海燕到郭沫若的火中凤凰,直到当代文学中乔光朴、陆文婷等人格类型。当然,其中有的作品充分描写了某种人格人性的自由现实,也有的作品展示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这种悲剧性的描写往往包含着对不合理社会关系的深刻批判,在痛惜中更显出对有价值人生的肯定与呼唤,从而具有更强烈的激发力量。另一方面则是表现对异化心态,畸形人格,扭曲了的灵魂及一切违反人性的事物,不合理人生生活的否定性描写和批判。比如古代神话中对众恶神的描写,各民族文学中对种种丑恶人格的刻画:莫里哀笔下的伪君子、悭吝人,果戈理《钦差大臣》、《死魂灵》中的人物,冈察洛夫写到的奥勃洛摩夫,鲁迅笔下的阿q等。展现人性人格的异化和扭曲,实质上还在于唤起、激发人们对自身的反思,让人警惕自身的异化,超越自身的局限,去建构健全的心理、人格,去追求合理的人生生活。

一般说来,在文学审美活动中,人在美的事物面前往往有一种心理压力,一种失落感;而在丑的事物面前则有一种恐惧感,这意味着主体在对对象的观照中内含着对自身的发现和反思,由此也生发出自我超越的愿望,从而导向重新塑造自己。因此,积极的文学审美活动就不只在寻求心理的平衡,而在于激发自身向善向美的意志情感力量,追求自我发现,超越、重塑,使人变得高尚完善,从而以更积极的姿态面对和投向现实人生。克莱夫·贝尔曾说,虽然审美情感是置于生活之外和之上的,所以从中可以逃避生活,但当步入审美情感世界的人回到人情事物的世界时,他已经准备好了要勇敢地、甚至是略带一点蔑视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被艺术品的纯审美意味激动着的男女,总是以一种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走进外部世界,这种心情使得他们对于在他们周围发生的事情更为敏感了。这样一来他们就有可能更为强烈地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可能性前景。”[2](p155-156)这种审美活动对于文学创造主体和文学接受主体都有同样的效应。其区别在于,创作活动是主体追求自由发展的生命本性的一种自觉投射和实现,它内含着主体的自我观照,自我呼唤,指向主体人格的自觉建构与激发;而欣赏活动则是主体追求自由发展的生命本性的自觉迎合与投入,它内含着主体的自我发现与反思,从而导向主体人格相对被动的建构与激发。

文学的这两重价值取向或价值功能,虽然在层次品位上有比较消极和比较积极的区分,但应该说都与人的生存发展需求相联系。我们知道,人生有两个基本向度:生存指向现在,发展指向未来。立足于现实生存,人们面对的现实和自我也许将永远是不完善的,生活往往会有波折,人生难免会有缺憾,心灵也时常可能发生倾斜,因而精神上以文学审美方式实现的补偿调适也许是永远不可缺少的;而着眼于未来发展,自我有无限的可超越性,精神人格也有无限的可塑性,人生更有无限的发展前景,具有生命活力和自强意识的主体也许永远不会满足于生存现状,永远不会放弃对健全人格和完善人生的追求,这种自觉追求在精神方面就往往转化成为文学审美活动的建构与激发,并最终影响人的现实生存与发展。因此,文学的这两种取向都有其存在的根据,也各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从文论史的情况来看,人们在文学价值观念的这两重取向上似乎各有偏取。比如,那些把文学活动和个体的生存意义相联系的人们往往比较偏于着重文学的补偿调适功能,如康德、席勒、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王国维等;而那些把文学活动和社会变革、人的解放与发展相联系的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文学的建构激发功能,如俄国民主主义的批评家们和马克思、恩格斯、鲁迅等。从创作方面的情况看,不同的作家也往往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追求。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文学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别,带来文学上几乎永无止境的争论。而人们这种文学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归根结底又和人们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主体性的不同层次品位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过问题也许还有另一个方面,如前所说,文学活动首先是精神领域的活动,是人从精神上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因而它的价值也首先是精神价值。但是,人的精神活动和现实实践活动应当是相互联系的,主体经过精神、心理上的重新调整和建构,无疑还应当指向适应和改造现实,争取现实的解放和自由生存发展。然而实际上,对于有些人来说,却往往容易把文学审美活动当作逃离现实、退回内心的方式,满足于自己的“审美”解放,陶醉于自,由的审美境界,以至于忘记或放弃了现实的解放与发展,这应当是文学价值论研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也是当今文学(文论)建设中应予重视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第3篇: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范文

【英文标题】The Present Aesthetic Practi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Ontology

CHEN Chuan-cai【 作 者】陈传才

【作者简介】陈传才(1936-),男,广东普宁市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中国人民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2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发展,凸显了“文学是人学”的视角。文学通过对深藏于人的本性之中的矛盾的过程展示,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自觉,为人性的丰富、发展展现了多种可能性;从而确证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从最深层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认为是文学本体论的命题。因此,当代文学观念的变革、重建,就不能停留于文学主体性和文学价值论的探索,还应当推进到文学本体论的构建上。

【摘 要 题】文论建设

【英文摘要】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ontology protrude the visual angle of "literature is human learning"Through the display of the contradiction procedure that deeply hides in man's natural character,literature greatly enriches man's spiritual world,strengthens man's consciousness,displays many possibilities for the richness and development of man's nature,thus proves the subject of "literature is human learning".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deepest level,it may be considered that the subject is the literary ontology.Therefore,the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iterary idea can not only stop the exploration of literary main body nature and literary value theory,they should be promo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ontology.

【关 键 词】文学本体/生命本性/文学价值取向/人生观念/文学的层次品位

Literary ontology/life natural character/direction of literary value/human life idea/the level grade of literature

【 正 文】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在反思既往、探求未来发展中,既感受到20世纪历史巨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又体察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及人与人之间正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视科技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准的不断提高,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另一方面,人们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警惕人自身的物化、工具化、异己化,力求通过高扬人文理想,使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砺相长,促进人超越异化而获得全面发展。从而显现了未来的变革不仅是物的变革,更是人的变革;人要有力地作用于社会变革,就须在变革中不断完善自身。因此,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不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问题,也是当代文化(文论)建设的旨归。

当代文学审美实践越来越明晰地显示了文学(文论)的变革、创新,始终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相伴随、相融合的特点,进一步确证了《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从最深层的意义来理解,可以认为是文学本体论的命题,即文学本体和人的生命本体相关联,应把文学放到人的生存发展的根基上,与人的自由解放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那种回避人的问题的文论是肤浅的,而缺失文学维度的文论则是片面的。

文学与人的生命本性,与人的生存发展究竟具有怎样的联系和意义?或者说人究竟何以需要文学?这也许只有循着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去思考探求。

人的生命活动可以说有两个基本指向。一是指向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二是指向自我解放。 人的本质力量特别是精神本质(比如某些复杂的意欲和情感),作为一种潜能,无不时时在追求着实现。尤其是当现实的实现遇到障碍时,便往往转化为假想的亦即精神方式的实现。人类童年时期创造的文学艺术,如壁画和神话,虽不无符咒意味,但主要还是表现某种当时无力实现的幻想,比如,把实际上还不能战胜的野牛杀死,把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征服等等,这实质上是人类要求征服自然的意志愿望在想象中的实现,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肯定。随着人自身物质实践能力的增强,想象也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如飞天、奔月、远渡重洋都已成了今日的现实。这样,能够在现实中得到肯定和实现的东西一般说来就不再需要在想象中寻求实现和肯定了。所以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在想象里并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随着这些自然力的实际上被支配,神话就消失了。

从人类的发展趋向来说,一方面,随着人类物质能力的不断发展,就可以更有效地改造和创造对象世界,使自己的某些愿望需求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使自身的某些本质力量得到现实的肯定和实现。与之相应的另一方面是人的精神世界、精神本质也会随之不断发展和丰富,如果说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方面无限可为,而精神上的某些追求如人类相互间的爱与理解,社会生活的合理,爱情的甜美丰富等,却也许难以完全在现实中得到实现和肯定,或者说它们具有永远不可穷尽的内涵。因此人类就不仅永远需要在现实中实现和肯定自己,而且也永远需要在精神上实现和肯定自己。这也许是文学艺术作为人的精神本质自我实现和肯定的一种方式,将和人类共存下去的一个方面的理由和根据。

其次,人的生命活动不仅追求自我肯定和实现,往前推进一步,他还追求自我解放和超越。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也就不仅与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肯定的要求相联系,而且在更深刻的层次上和人的自我解放和超越的追求相联系,从而展开和生成着它多方面的丰富本质。

人的解放包含着互相联系着的两个方面,即自我精神上的解放和人的现实解放。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精神领域的活动,当然首先和人的精神解放相联系并显示自己的意义。人是惟一有精神的存在物,而人的精神往往比肉体更容易受到伤害,在人们的现实生存中,被压迫的地位处境,自由生存权利的被剥夺,还有生活中遭遇到的各种挫折打击,都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烦恼、苦闷、压抑,或者导致精神的麻木,灵魂的扭曲,主体意识的失落等等,使人的精神被严重束缚,甚至成为精神变态的人。这种精神上的压迫状态往往会生发出一种内驱力,寻求自我精神的解脱或解放。这种自我精神的解脱或解放,可以有两种最主要的方式或途径,这就是宗教和文学艺术。宗教给人送来上帝的关怀或天国的幸福,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这是一种外力的拯救;文学艺术活动则使人在自己创造的审美想象的世界中得到精神的寄托,这是一种自身的超越和解放。由于这种自觉的超越和解放,就有可能使人的精神本质得到复归,被束缚的精神力量得到释放,使主体意识得以唤醒,而这正是争取人的现实解放的必要前提。

毫无疑问,任何精神解放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都不能代替现实的解放。马克思曾深刻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只有在现实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不从现实中获得解放,精神上也不可能最终得到解放,因此人的精神解放和现实解放总是相联系的。文学艺术活动虽然直接与人的精神解放相关,但由于人的精神解放毕竟要导向现实解放,因此文学艺术活动也必然要指向现实,与人们争取现实解放的活动相联系。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活动一开始总是从个人出发的,人的解放也往往总是从争取个人的解放开始的。然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处在复杂的现实关系之中的。因此,个体解放虽然具有某种相对独立的意义,但在根本上又都只能是社会解放,都只有通过改造社会,改造现存关系才有可能实现。而要改造现实社会关系,就不是靠某一个体,而要靠一个社会群体协调努力才能奏效。这样,个体解放就和群体解放,和整个社会的解放联系在一起了。文学艺术活动虽然从它的本性而言是一种个人的活动,但是当个人的生命活动指向争取自身的现实解放从而与群众的社会活动相联系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会超出个人狭隘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意义,就会指向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对现存关系的揭示批判,对社会变革和人的解放的思考等等,这样个人创造的文学就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具有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性,对于它的创造者来说就带来了一个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问题。文学艺术活动这种由个体意义向社会意义的衍化,显然不能认为是它的本性的异化,而恰恰是它的本性的一种合乎逻辑的自然延伸和展开,因为它是和人的生命活动的展开,和人的自我解放追求相一致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当然,对于文学艺术的创造者来说,个人精神上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之间确实有一个如何统一和契合的问题,而这则与创造者的主体自觉意识相关。

人的生命活动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人的解放也具有无限的内涵。马克思曾经强调,所谓人的解放,是意味着“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这就不仅包括人的现实解放,即改造不合理的现实社会关系,使人获得生存自由,甚至也不只限于摆脱精神上的束缚压抑,而且也包含着使人的一切精神感觉、精神特性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发展,比如耳朵成为音乐的耳朵,眼睛成为形式美的眼睛等等,这样,人才真正实现“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文学艺术活动作为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一种方式,就不仅对一定历史范畴内人的现实解放和精神解放具有特殊意义,而且在人的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无限可为。而这也许是文学艺术活动具有永存的意义和无限发展可能的又一个方面的理由和根据。

文学活动既然是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实现方式,那么人们的文学观念就在根本上与他们的人生观念相通,或者更确切地说,人们的人生观念往往决定着他们的文学观念。

有史以来的人生观念虽然千差万别,但总的说来大概有两种主要取向,即“兼济”与“独善”,或者叫“兼济人格”和“独善人格”。所谓“兼济人格”,其人生指向是心怀天下,面向社会,改造现实,解放大众,而自身价值的实现就体现在改造社会解放大众的事业上,自身的解放也包含在群体的解放之中。“独善人格”的人生指向则是面向自我,追求自我个性的解放,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在生活实践中,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有的也许偏于强调“兼济”,有的也许偏于追求“独善”,有的也许是两者复杂交织互相转化,形成了人们人生活动的千差万别。

和人生观念的这两种主要取向联系,在文学观念上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两种指向,即“为社会人生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前者主要指向参预现实变革和大众解放,后者主要指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从整个文学史和文论史的发展看,可以大致分辨得出这样两种主要倾向和潮流;而从具体作家的创作和理论主张来说,则同样存在种种复杂情况:有的偏于强调为社会人生,干预生活,参与变革;有的偏于追求自我表现;有的则二者兼取,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侧重。正是由于人们在人生观念及其文学观念的指向上存在这些差别,因此带来了文学创作上的种种复杂现象以及文学基本观点上的几乎无尽无休而又难分高下的争论。

总之,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思考,使人们知道文学活动是和人的生命活动相一致的,一定的文学观念并不是人们随意杜撰和随便选择的,而是和人们的人生观念相关联的。在实践中,根据一定的主体性条件又往往会引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这样,文学观念就实际上一方面联系着文学主体论,另一方面联系着文学价值论。因此,由文学本体论的思考就还要分别推及对文学主体论和文学价值论的进一步认识。

文学主体性是和人生观念相联系,和人的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因此,考察文学主体性还应当从现实主体性入手。

主体性是人在一切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人类一切活动的实质是人自身的生命活动,那么,主体性具体说来就是人在自己生命活动(包括现实活动和精神活动)中所具有的自由自觉的特性。所谓自由,指人的活动不听命于任何外部力量,而是根源于主体的自由意志,是自发的;所谓自觉指人对自己的活动及其目的意义有着清醒充分的意识,而不是盲目依从的,这种主体的自觉意识就是主体意识。人在现实中的主体意识指人能够意识到自身在现实中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不仅能够认识外部世界,更重要的还在于具有自我主体意识。从人类史的角度看,人类意识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萌发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然而只是到了人们逐渐具有了一些自我主体意识的时候,人的生命活动,包括对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追求,才逐渐变得自觉起来。不过从个体方面看,情形又显得复杂得多,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体是否具有自我主体意识或这种意识的程度如何往往是千差万别的,因而也就带来了人们生命活动和人生追求上自觉程度的差别。

人的主体意识往往首先表现为个体意识,因为人的存在首先是个体的存在。通常所谓人的发现、人的觉醒也总是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开始的。人的主体意识虽然首先表现为个体意识,但并不仅仅具有孤立的个体意义,因为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处在复杂的群体关系之中。因此,所谓意识到自我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就包含着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现实关系是怎样的以及合理的社会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这样,对于一个个体来说他就首先在自己的意识中将自我的存在和他人、群体的存在联系起来,同时也将自我的生存发展要求与群体的生存发展要求统一起来,并进而在实践上使自我个性解放与群体社会解放相协调,只有在这种个体意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凝聚成民族主体性,形成民族解放的浪潮。如果个体意识仅仅只局限在意识到个体的自我人生价值,孤立地追求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那就有可能导向“自我中心主义”,并且最终也许会因为孤立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的实际上难以实现而使这种个体意识在悲观中重新归于沉落。当然这里并不否认个体意识和个性解放本身的相对独立意义,比如在封建专制极权统治压抑和否定个体、个性的条件下,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个性解放的追求都是对不符合人性的现实的直接反抗,是人的解放的一种形式,但它终归要汇入民族社会解放的潮流,否则仍将走向自我迷失。

文学主体性是指人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即主体在文学活动中自由自觉的特性。文学主体性同样和主体的自觉意识相关,即一方面意识到自身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以及文学活动对于自身的意义;另一方面意识到文学本来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人们的文学观念实际上就根源于此。

文学主体性其实并没有确定不变的内涵,由于人们的主体意识有着不同的层次意义,文学主体性也实际上有着不同的层次品位。

前面说到,人的觉醒总是首先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开始的,基于这种觉醒,个体便走向追求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解放,而这往往是整体意义上人的解放的开端。但是,当人的主体意识还停留在比较狭隘孤立的个体意识层次的时候,这种所谓主体性就实际上有一定的局限。由此推及文学主体性也同样是如此。基于单纯个体意识的文学主体性当然也表现为某种自由自觉的特性,但这种自觉不过是单纯个体意识的自觉,这种文学活动的自由也往往是个人精神上的某种自由,或者说只是在审美境界中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比如“自我表现”论的文学观念及其创作追求就主要是把文学活动当作单纯表现个人生命意志和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文学主体性理论和“自我实现”的文学观念也实际上是把文学活动视作个体人格价值、精神本质的一种自我实现和确证。这种从比较单纯的个体意识出发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在个体人格比较高尚的条件下,也许可以表达某种超出个人意义的情感,如对他人以至对人类的爱;而在个体意识比较褊狭的情况下,则往往会限于表现一己私情,有的甚至可能把某些生命本能、感性情欲当作人的生命本质来表现和追求,从而导致人欲横流,这实际上是主体性的沦落。因此,基于单纯个体意识的文学主体性虽然也不失为一种主体性,也表现为某种自由自觉的特性,但它的意义毕竟有限,因而还只是一种较低层次品位的文学主体性。

更高层次品位的文学主体性则是基于充分的个体意识和清醒的时代意识、民族意识的有机统一。如前所说,真正清醒自觉的主体意识应当是在自己的意识中将自我的存在与时代生活环境联系起来,将自我的生存发展要求与民族群体的发展要求统一起来。在这种充分的个体意识和清醒的时代、民族意识有机统一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主体性,就超越了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从而获得了更为丰富博大的内涵。以这种主体性来对待和参与文学活动,那么文学就不仅仅只具有表现自己情欲的意义,甚至也不只具有实现自我的某些精神本质(如想象、意志、爱等等),而且也是争取和实现自身及民族群体现实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方式。因此文学就不只具有个体活动的特性和价值,而且具有社会的特性和意义。即使是对于个体自身来说,与那种单纯追求精神个体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相比,这种包含着整个现实人生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无疑具有更全面深刻的意义,与这种生命活动相联系的文学也必然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我们说,这种超越了狭隘个体意识和精神特性而指向人的全面实现、全面解放、全面发展的文学主体性是一种更高层次品位的主体性。

由于文学主体性事实上具有不同的层次品位,那么文学活动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它所追求的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解放也往往有着不同的品位和意义,而且文学上的所谓生命意识、忏悔意识、忧患意识等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含义,即它既可以是以自我为思维中心而生发的,也可以是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的关注思考而形成的,前者可能导向个人的享乐追求,后者可以升华为一种崇高的人类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们在谈文学主体性的时候,笼统地主张以人为思维中心,强调自我实现,自我解放及种种主体意识还不够,还应当进一步区分文学主体性及种种主体意识的不同层次品位。文学主体性的品位不同,文学活动所能达到的境界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由此观照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可以说它的每一个进步都与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性的强化相联系,那么它的某些失重和浮泛也同样与文学主体性的层次品位不高相关。

如前所说,人的精神活动和现实生存实践活动之间实际上并不隔绝,而是相互联系,双向流动转化的,那么对于文学活动的价值,也许就不能仅仅从精神需要方面,还应当从人的本体存在,从整个现实人生的发展需求来理解。根据现实人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文学活动也许可以说有两重主要的价值取向或价值功能。

首先,从比较消极的方面来说是补偿调适功能。所谓“补偿”是指对人生缺憾(缺乏或失落了某些东西)的某种弥补和偿还。从人的生存发展愿望来说,没有谁不追求人生的充实和生活的圆满,然而现实人生本身却往往难以尽如人意,构成这样或那样的人生缺憾。这些人生缺憾在现实活动中得不到补偿,那么就往往导向在精神上,在文学活动中以审美想象的方式实现补偿。比如有生理缺陷的人缺乏正常人的人生生活,由此往往会生发出强烈的补偿愿望,当他们从事文学活动的时候,便很容易借助于这种方式实现心理补偿。我们看到,主体在哪个方面缺憾最甚,便在这方面表现出特殊的审美追求:失明者偏爱于描绘明丽的景物和缤纷的色彩;失聪者则钟情于节奏和旋律;肢体残缺者更愿意表现人的强健体魄和自由活动等等。而且,由于伤残者一般都有一种深层自卑心理,而在文学中则往往偏于塑造自尊自信意志坚强的人格。这种现象从表层来说是主体精神意志的投射,从深层心理来说则根源于对自卑心理的克服和补偿的愿望。再如,一般人在生活中如果缺乏或失落了什么,在文学中也往往会有相反的表现:一个缺少家庭生活温暖的作家可能描写出一个又一个完善幸福的家庭;在爱情生活上屡遭不幸的作家可能编写出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怀才不遇的作家可能不停地表现“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的喜悦等等。俗话说:“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聊斋志异》中异史氏曰:“观其容可以疗饥,听其声可以解颐”,都可以说是对人的缺憾补偿心理及其文学审美创造(也包括审美欣赏)的一种朴素说明。此外,关于“调适”,是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遭遇到某些打击、挫折和压迫,使心理失去平衡,这样就需要进行精神上的自我调节,使之适应于现实的生存发展,这时文学活动也就成为一种特殊的调节方式,发挥某种调适功能。比如人在现实中受到打击、被现实力量所否定,便往往在文学活动中寻求自我肯定;由于现实生存环境的不合理,人在精神上感到苦闷、压抑,也往往借助文学活动加以宣泄释放,一吐积郁,以获得某种精神解放;有时由于过度劳累也会带来精神上的紧张疲劳,失去平衡,文学审美活动也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放松,恢复平衡,如此等等。总的来说,补偿调适主要在寻求心理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审美的世界是不安灵魂的栖息所;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艺术和宗教的比较研究成为可能。

其次,从比较积极的方面来说是建构激发的功能。“建构”与补偿相对应,是对更高尚完美人格,更健康完美心理,更富有意义的人生的一种自觉追求和塑造;而“激发”与调适相对应则是对人的主体意识,积极的人生进取精神,变革现实的意志和情感力量的一种主动呼唤与激励。正常人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有美化生活、丰富人生、完善自我,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愿望和要求,虽然这种愿望要求在现实中的实现有种种局限,却可以转化为文学审美活动中的积极追求。它一方面表现为主体从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出发,对健全、崇高,理想的人格及其一切合乎人性的东西、合理的人生生活进行肯定性的塑造和描写,从普罗米修斯式的崇高人格到浮士德式的进取精神,从简·爱的生命意志到安娜的人性追求,从莺莺、杜丽娘的纯洁钟情到宝、黛的叛逆反抗,从高尔基的雨中海燕到郭沫若的火中凤凰,直到当代文学中乔光朴、陆文婷等人格类型。当然,其中有的作品充分描写了某种人格人性的自由现实,也有的作品展示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这种悲剧性的描写往往包含着对不合理社会关系的深刻批判,在痛惜中更显出对有价值人生的肯定与呼唤,从而具有更强烈的激发力量。另一方面则是表现对异化心态,畸形人格,扭曲了的灵魂及一切违反人性的事物,不合理人生生活的否定性描写和批判。比如古代神话中对众恶神的描写,各民族文学中对种种丑恶人格的刻画:莫里哀笔下的伪君子、悭吝人,果戈理《钦差大臣》、《死魂灵》中的人物,冈察洛夫写到的奥勃洛摩夫,鲁迅笔下的阿Q等。展现人性人格的异化和扭曲,实质上还在于唤起、激发人们对自身的反思,让人警惕自身的异化,超越自身的局限,去建构健全的心理、人格,去追求合理的人生生活。 文学的这两重价值取向或价值功能,虽然在层次品位上有比较消极和比较积极的区分,但应该说都与人的生存发展需求相联系。我们知道,人生有两个基本向度:生存指向现在,发展指向未来。立足于现实生存,人们面对的现实和自我也许将永远是不完善的,生活往往会有波折,人生难免会有缺憾,心灵也时常可能发生倾斜,因而精神上以文学审美方式实现的补偿调适也许是永远不可缺少的;而着眼于未来发展,自我有无限的可超越性,精神人格也有无限的可塑性,人生更有无限的发展前景,具有生命活力和自强意识的主体也许永远不会满足于生存现状,永远不会放弃对健全人格和完善人生的追求,这种自觉追求在精神方面就往往转化成为文学审美活动的建构与激发,并最终影响人的现实生存与发展。因此,文学的这两种取向都有其存在的根据,也各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从文论史的情况来看,人们在文学价值观念的这两重取向上似乎各有偏取。比如,那些把文学活动和个体的生存意义相联系的人们往往比较偏于着重文学的补偿调适功能,如康德、席勒、尼采、叔本华、弗洛伊德、王国维等;而那些把文学活动和社会变革、人的解放与发展相联系的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文学的建构激发功能,如俄国民主主义的批评家们和马克思、恩格斯、鲁迅等。从创作方面的情况看,不同的作家也往往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追求。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文学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别,带来文学上几乎永无止境的争论。而人们这种文学价值观念或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归根结底又和人们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主体性的不同层次品位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过问题也许还有另一个方面,如前所说,文学活动首先是精神领域的活动,是人从精神上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因而它的价值也首先是精神价值。但是,人的精神活动和现实实践活动应当是相互联系的,主体经过精神、心理上的重新调整和建构,无疑还应当指向适应和改造现实,争取现实的解放和自由生存发展。然而实际上,对于有些人来说,却往往容易把文学审美活动当作逃离现实、退回内心的方式,满足于自己的“审美”解放,陶醉于自,由的审美境界,以至于忘记或放弃了现实的解放与发展,这应当是文学价值论研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也是当今文学(文论)建设中应予重视的重要问题。

收稿日期:2002-09-14

第4篇: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异往;干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B-0009-01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异性有很强的神秘感。在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中,人际交往是很重要的部分,异往成了他们的一个关注点。中职学生在异往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异往的不正确观念和行为上。中职学生在异往的过程中产生观念和行为上的偏差会对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要通过团体辅导的策略进行干预,从而促使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异往观念与行为。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团体辅导对中职学生异往偏差问题的干预策略。

一、观念先行――形成正确的异往观

观念与行为是紧密联系的,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观念也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现在,中职生的异往观念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中职学生的异往观念往往与社会期待的异往观念不相符。因此,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主题活动引导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异往观。

笔者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花开应有时”主题团辅活动,在活动中先借助典型事例导出“校园情侣”的现象,然后组织学生以“校园情侣”现象为“镜子”结合实际情况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对“校园情侣”现象的利与弊进行分析。由于这个话题是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他们在活动中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小组内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讨论与分析,他们对“校园情侣”现象形成了弊大于利的认识,他们还对“异性相吸”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解释。最后,笔者重点引导学生去讨论“花儿什么时候开合适”,通过这一层的讨论让他们明白现在是读书的年龄,不能让爱情之花在此时开放,而应该耐心等待,等自己长大。

通过这样的主题团辅活动,就能让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异往观念,让他们明白“爱情之花花开应有时”的道理。实践证明,这样的团辅活动对于干预中职生的早恋行为是十分有效的,并且能够有效地把一些中职学生的早恋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团体互动――紧握友谊之手

在团辅活动中,光靠说教并不能促进行为的养成。要通过团体互动的方式,增强辅导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充分地挖掘学生的生成性资源,从而为团体活动服务。在中职学生异往辅导的过程中,要通过团体互动的方式让中职学生彼此之间紧握友谊之手,促进正确异往。

上学期笔者在一次活动中开展了主题为“向左转?向右转?”的团体互动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向左转代表爱情,向右转代表友情,笔者把全体学生根据性别分成男女两队,并让他们排好队,然后进行“向左转?向右转?”的互动活动,在互动活动中,笔者组织学生以“同学之间感情是爱情还是友谊”的辩题进行辩论。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中职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友谊重于爱情,收到了很好的辅导效果。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通过团体互动,有效地让中职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了爱情的特征是一对一,而同学之间的友情并非具有这种单一性,从而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异往行为。可见,在团辅课上,开展具有体验性的团体互动活动是十分有效的,对于促进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异往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引导――培养异往技巧

现在,在中职院校异往过密的现象十分普遍。对于这一现象,教师不能认为他们是早恋,不能过分强调校园内异性同学不能交往。在团辅过程中,我们要转变这种观念,要承认中职学生之间异往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要通过团辅活动培养中职学生的异往技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首先,要培养中职学生真诚、尊重的异往行为。要让中职学生明确在异往的过程中要以真诚和尊重为前提,在异往的过程中要珍惜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感受。要拒绝异性同学之间的轻浮行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只有真诚尊重对方,才能获取对方对你的肯定评价。其次,是要培养中职学生在异往的过程中形成大方得体的行为。要让中职学生明白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是很正常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一定要把握好度。男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庄重、大方,女生则要端庄、坦荡。最后,要让中职学生明白在异往过程中冷热适度的重要性。距离产生美,这种距离美在异往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必然性。要让中职学生明白如果对异性同学产生了爱慕之情,一定要把这份感情埋在心底,不能付之以行动,否则很容易走入早恋的误区。

总之,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个个朝气蓬勃、个性张扬。他们在校园中的异往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当今中职校园中的常态。中职学生在异往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通过团体辅导对他们进行有效干预,这样,才能引导中职学生在校园中进行正常的异往,从而为他们创设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第5篇: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范文

和自我调节有帮助,也可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参考。

——编者

思春期(或称青春萌动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富有特色的一个时期,也是充满生机、富于魅力、日趋成熟的时期。

从生理的角度看,思春期是从儿童发育为成人的过程,也就是性的成熟过程。一般来说,这个时期大约要经过4——5年的时间,正好处在一个人的中学时代。

思春期发育是极为广泛的整个生理机能的变化,它不仅是身高、体重的增加以及肌肉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发达等外形上的发育,它还包括内分泌腺的变化和神经系统、内脏诸器官的发达等。在这些发育中最重要的是性机能的迅速成熟,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促使青年性意识的萌生。

思春期的生理变化,触发了青年们“心中的秘密”,形成了这个时期特定的一些心理特点。注意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规律,有助于帮助青年了解自身的心理变化,也有利于引导他们正确解决在思春期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般来说,思春期性意识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互相联系,又各有其特点。

第一阶段(13——14岁。一般情况是女性早一些,男性晚一些,其他几阶段也是这样),性的反感期。当他们从自己身上发现思春期的生理变化时,往往表现为对性的不安、害羞和反感,甚至总想远远避开异性(这在少女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即使在家庭内部也容易对异性亲人疏远。在学校里,则男女生界线分得很清,有时男女同学之间一些正常的来往也遭到非议。在集体活动中,男女对立情绪也很强,有时影响到一个集体的团结。针对这种心理,学校对初中学生进行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很有必要,使他们对性成熟的生理现象有精神准备,并能正确对待。同时,还应该积极地组织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互相尊重,消除隔阂和神秘感。

第二阶段(15——16岁),对异性的向往期。随着性意识的发展,思春期的男女青年逐渐从彼此回避发展为彼此接近,进而产生对异性的向往。在集体活动中,努力设法引起异性对自己的注意。对方无意识的表情,有时会变成一种动力,强烈地激励他(她)上进;有时又会变成一瓢冷水,使他(她)苦苦地折磨自己。针对这些幼稚和脆弱的心理,最需要老师和家长正确地引导。在这个时期,“异性相吸”的心理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但男女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同时也要自尊自重。活泼不等于胡闹,开朗不等于轻浮。中学时代就谈情说爱,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都是不利的。正象有人指出的那样:过早的恋爱,等于把没有罗盘、没有舵桨的船投入大海,处处隐伏着触礁沉没的危险。

第三阶段(16——18岁),向往异性的狂热期。在这个时期,往往由于对异性的向往,他们常以种种形式主动表示好感;随后又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应。在集体活动中,他们总是喜欢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对待周围男女青年的交往,往往投以羡慕或嫉妒的目光。这时他们的烦恼,大多是感到自己缺乏对于异性的魅力。在这方面有些“天赐”的人,往往陶醉于自己漂亮的容貌,标致的体形。处于这个时期的男女青年,一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恋爱观,简单和狂热,使这个阶段的青年最容易出问题。当他们之间的正常交往,受到社会压制时,那种对异性的好奇心反而会不正当地强化。因此,有人又称这个时期为“危险期”。教育工作者要特别重视这个时期,一方面尽可能避免不正当的性刺激,带领他们平安地渡过人生的“危险期”;另一方面,还要利用他们对“爱”的向往,加以积极的引导,促使他们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以求在对异性的向往中培养出高尚的情操。

第6篇: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范文

关键词:生命;合作;成长

如何提升生命的交往能力,如何实现生命的和谐交往,让学生个体和群体更加健康地成长、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探索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为其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口语四连环”――生命交际的“过程思维”

巧用“口语四连环”,优选交际方法

口语一:拓展思维

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

不错,这是一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我们在绿色生命的成长中,要鼓励学生的小脑袋更灵活,更富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在以上的回答中,即使答案是不现实的,也别给予否定的评判,因为这是绿色生命在进行拓展思维训练。

口语二:后果预测

“假如……会发生什么事”

“假如……结果将是什么”

在绿色生命的健康成长中,训练学生提前思考,学会预测,从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研究发现,学生在生命的成长中,经常谈及结果,或对结果作多种预测的学生,他们在生命的交往中是一种沉着的态度。一个能够常思考上述任何一个问题的学生就比另一个不关心自己当前正从事活动的学生要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也是学业出色和人生成功的关键技能。当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学习这样的技能。

口语三: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他,会怎么想?”

“如果你处在对方的位置,如何?”

这个问题训练“一视同仁”的技能,让学生不以自己为中心,站在他人的角度,并能体察他人的观点、情感或困惑,从而实现绿色生命成长的“情感互动分享”。这种技能长期训练,学生就能形成健康的、积极的团队精神。这种技能培养得好的话,长大参加工作后就会受到老板的高度赞赏,因为这是建立快乐而士气高昂的合作团队的关键。

口语四:优选方法

我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呢?

哪种方法更好一点?

“口语一、二、三”分别从思维、后果、换位思考方面入手,学生在生命交往的过程由此产生“我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呢?”学生在多种方法中经过判断、推理、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能灵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最大限度地抑制生气、压抑,从而战胜不理智的想法,学生也才能在绿色生命成长中,保持对生活的乐观看法。我们在进行“口语四”的训练时,对于“我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呢?”或者“该怎么办?”教师要让学生作出选择或自己回答为什么该这样做,而不能包办代替。

二、“文明万能用语”――生命交际的“文明准则”

在绿色生命的成长过程中,思维不断在碰撞,心灵不断在交融,最基本的礼仪是:请,谢谢,对不起。这些礼貌用语,如果使用恰当,对调和及融洽生命的人际关系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请――最基本的生命交往礼仪之一。“请”的使用频率在学校居于主导地位,而邀请别人是生命交往成功的第一要诀。在绿色生命交往训练中,经常将“请”挂在嘴边。如,“请问”“请原谅”“请留步”“请用餐”“请指教”“请稍候”等。频繁使用“请”字,会使话语变得委婉而礼貌,是比较自然地把自己的位置降低,将对方的位置抬高的最好的办法。

谢谢――最基本的生命交往礼仪之二。别人帮助了你,你不妨说一句“谢谢”。很轻的一句话,但是从中可以看到你对别人的在乎,和对别人劳动的尊重。正确地运用“谢谢”一词,会使你的语言充满魅力,使对方备感温暖。

对不起――最基本的生命交往礼仪之三。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犯了错,就应该说对不起,这是首先应该说的。在绿色生命交往中学会向人道歉,是缓和双方可能产生的紧张关系的一帖灵药。

三、宽容与理解――生命交往的“最高人格学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谁都会有不足之处。当他人发生过失做错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做法是不去批评指责他人过失,用鼓励的方式提出善意的修改意见。在学生学习中教会学生不搞唯我独尊,对不同的观点、行为要予以理解和尊重,即使自己有理,也不能咄咄逼人。这样做不仅可以显示自己的大度,同时还拓展了生命和谐交往的人际关系,对方也会把事情愈做愈好。

尊重别人的选择。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言论,我们的方法是慢慢教会学生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尊重别人的选择。我们尊重别人的选择,既要接受别人的长处,又要接受别人的短处与错误,这样与人交往时才能和平相处,绿色生命的碰撞就会显得更加和谐。

第7篇: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范文

在这几天里,有所得也有所失,我逐渐习惯了上班,逐渐习惯了把上班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按点早起,吃早饭,习惯了穿正装,像这里所有上班的人一样,习惯了在小汽车和公交车、脚踏车和摩托车,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之间穿梭,并保证不碰到他们的衣襟一角,不和任何人有发生口角、争斗和说笑的机会。

有人向我抱怨实习工作的无聊和枯燥,有人向我抱怨实习没有工资,有人因为没有找到实习单位而怨天尤人,甚至有人半途而退......我不过是他们中的一个,很平凡的一个,我也曾抱怨过,也曾因为找不上实习单位而怨恨过,也曾为雪片般发出去的简历得不到回复而暗暗心焦过。现在是平静的七月的下旬,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我平静如同这里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的树木,在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奔波,像所有刚走出校门的人一样,在定量的工作面前学会了平静地看待这一切。我会默默地完成自己该做的工作,在电脑这个最忠实的伙伴面前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的时间,在定向的压力和窗外喧嚣的吵杂声中,我一件接着一件地、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的份内之事,感到与从前真的是告别过了,起码在心态上,我觉得自己每一天都在成熟。因为有所向往,在挣扎和内心的抗拒中,我服从着冥冥中命运的安排,在一件事情上饶有兴味地坚持着、痛苦并快乐着。

有人告诉我说,实习就是给人做无偿服务的义工,就是为他们做着他们早已做过而现在早已经做腻味了的事情。我不敢说自己是否就是那样的人,甚至这实习的本身,是否也在向我们暗示一些什么东西:无论自己做过的还是未曾做过的,你都要慢慢地平静地适应这一切。在这种半饥半饱的精神状态中,我想起了生活。是否就是因为我离生活太近,所以我才离自己太远;或者生活欺骗了我而我尚不自知,依然在自欺欺人地为他人作嫁衣裳?我不知道,我想起了普希金的诗歌,想起了他的鼓励和温情脉脉的关怀,虽然他已经远去。

在流放的日子里,普希金遍尝了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和艰辛,在这样一种沙皇监视的囧境之下,他为穷人而歌,为自己不曾泯灭的诗心而歌,在冰天雪地的行走中独自面对太阳每天升起的拷问而歌。在这样简练而朴实的诗歌语言背后,有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有他对苦难认识的深刻和对心灵家园的坚守,也许他一辈子都是党派斗争和婚姻不幸的牺牲品,可即使在这样一种艰难的生活中,他依然散发着自己对理想对朋友的关怀。是啊,我的朋友们啊,相信吧:“面包会有的/ 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面对人生,面对生活,我们往往会在这种直接和残酷的现实面前,在太阳底下像苍白的远方湖面上的水鸟一样不知所措。而今天,我所要说的,是我自己的故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所感受的点点滴滴,我愿意把它写下来,和各位一起去分享这人生中应该或者必然所经历的,愿在这种成长中,让你们也能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平淡,或者生活会欺骗了你,或者是你欺骗了生活。

第8篇: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范文

[摘要]日常交往,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幼儿一个人默默地玩耍,不愿和别人交流、交往,这样对幼儿的成长是不利的。如何让幼儿学会交往,这就要求幼儿园的老师们在平时的活动中正确地引导幼儿进行交往,培养他们交往的技巧。通过幼儿角色游戏,来培养幼儿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

[关键词]角色游戏 幼儿 交往意识 交往能力

交往,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幼儿的交往是生长发育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从而发展行为调节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发展个性,以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社会。而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游戏中角色可以包括社会各行各业,涉及周围各种环境。因此,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在体验成人的生活经验中认识社会,而且可以促进相互交往。可见,角色游戏对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功能,本文将探索如何通过角色游戏来培养幼儿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

一、幼儿交往存在的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是目前幼儿与同伴交往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

自我为中心是多数幼儿的天性。自我为中心,就是干什么事都以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为出发点,不顾其他人的感受,所以很难进沟通交往。这样的幼儿往往性格比较固执,对别人也不关心爱护,相处也有困难。现阶段我国幼儿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家中受多名家长的疼爱,很多人都围着他转,享受很高的待遇,所以在与同伴交往中也以自我为中心,当自己需求受到影响后,就会产生过激情绪。

2.交往中容易出现冲突

在幼儿园中,幼儿往往会因为一个玩具、一个器械、一句话等与正在交往玩耍的同伴发生冲突,冲突中互不想让,有的甚至具有攻击行为,如果他们有交往的意识,和交往的技巧,那么他们就会避免冲突。由于幼儿的各种行为还属于无意识的状态,出现各种冲突行为,教师要及时的纠正,避免幼儿逐渐形成傲慢无礼、脾气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的行为。 

3.分享合作意识差

研究发现,幼儿中交往能力较好的非常少,多数幼儿在生活中没有很好的交往意识和交往技能,而且他们的分享和合作意识也比较差。在幼儿园,幼儿通常都是拿着自己喜爱的玩具而不让其他孩子玩,占有欲望强烈,不会和其他人进行分享。在进行集体游戏的时候,也不会和其他人进行合作,这样就使得交往能力很难提升。

二、深入开展角色游戏,提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

1.扮演角色,学习行为技能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各种角色,从而可以体验不同的角色的情感。通过角色游戏,幼儿还能学习各种劳动技能,从而对劳动者有了了解。体会到了他们的辛苦。通过游戏,可以利用角色的行为约束,来约束幼儿的各种不良习惯,克服困难,完成游戏任务,从而掌握了交往的技能和社会技能,也培养了幼儿的信心和品质。

2.积极参与游戏,提高幼儿交往能力

游戏,是幼儿园里经常开展的活动,也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同时还是幼儿交往的重要途径。角色游戏是幼儿交往的平台,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和同伴密切的交往,感受与同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可以学会遵守纪律,履行义务,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与人相处。幼儿通过角色游戏,增加了交往的机会,同时也在不断的调整自己原有的想法,去适应和了解他人的想法,在角色游戏中不断学会了交往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合作和竞争意识,从而借助角色游戏使得交往能力大大提高。

3.体验游戏过程,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见闻和情感体验,并和大家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增添游戏的兴趣,同时也使幼儿间有更多的双向交流、平行学习的机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发现和捕捉一些典型的情节,抓住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萌发的良好时机进行讲评,从而不断丰富游戏内容。同时在每次游戏活动后,积极引导幼儿回顾自己玩游戏的情况,交流游戏中碰到的问题或收获,根据幼儿的问题,大家讨论寻求游戏解决的方法。 

三、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 

1.以幼儿的兴趣为热点,深入创设游戏环境

在生活中,幼儿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观察大人的行为以及生活习惯而逐步形成实际的经验,进而形成社会角色。而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通过游戏角色来反应他们眼中的世界的。环境是幼儿成长的基础,一个温馨、和睦、有爱、公平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为幼儿提供一个积极互动的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交往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与同伴间的交往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愿意说话、敢于说话。除了营造这样的环境外,游戏活动也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很好的方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它不仅仅满足于自娱自乐,他渴望与同龄的孩子进行交往并一起游戏,来增添乐趣,这时,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以进行游戏活动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游戏是孩子喜欢参加的游戏活动,如我们熟知的“过家家”就是一种角色扮演的游戏,在这样的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自觉自愿地模仿成人的行为习惯,是幼儿自我教育、自我培养的过程,有利于幼儿形成一定的角色规范。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多鼓励幼儿进行交往、合作,引导他们更好的融入集体,让他们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在设置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已有的自然环境,帮助幼儿建立有爱和谐的同伴关系。与同伴的交往是幼儿学习社会交往的最初阶段,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对社会交往的认识和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

2.培养幼儿交往的愿望,调动其交往的主动性 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一个以我为中心的家庭环境到与同伴间和平相处的集体生活的过程,这对幼儿的身心发育来说是一个转折。为了不让幼儿在交往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去接近同伴,教师可以运用鼓励表扬的方法激发幼儿交往的主动性,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教师还可以让性格外向开朗的孩子与内向的孩子多接触,让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四、结论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 桥梁,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传递的纽带;幼儿同伴交往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角色游戏的扮演,可以为幼儿了解同伴创造条件,为幼儿交往创造条件。同时,幼儿在交往中快乐地成长。幼儿的交往意识的培养和交往技巧的培养,是为其明天走向社会打基础,能够进行良好交往的孩子在未来社会中将事事顺心,将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未来。

参考文献:

第9篇:我向往这样的生活范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党奋斗目标,源自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一切为了人民,是我党一脉相承的执政理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员干部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报告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远的进行时”正是向人民作出的决心承诺。正所谓,初心常坚守,使命长担当。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党奋斗目标,离不开党员干部的真抓实干

“撸起袖子加油干”。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将之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中重点提到“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就是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我们各级党组织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实实在在为民谋福利,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才能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党员干部提别是基层党员干部真抓实干,造福人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党奋斗目标,基于党员干部的人民情怀